思想道德与法制教育范文
时间:2023-09-26 18:27:5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思想道德与法制教育,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道德;法律;实践教学;探索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12-0272-02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面向高等学校全校学生开设的一门公共必修课程,该课程在传授道德知识和法律知识的同时,更重视实践和行为规范向实践的转化。如何加强“基础课”的教学实践环节,可以从课程教学设计上突出道德教学的实践环节、重视教学实践的科学性等方面入手。
一、实践教学的意义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主要目的是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道德修养教育和法制教育,帮助他们增强社会主义法制观念,提高思想道德素质,解决成长成才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因此,该课的实践教学具有以下三个重要意义:
1.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的实效性。基础课的突出特点就是具有鲜明的实践性,因此把实践教学引入基础课的教学活动和教学过程中,提高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理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对增强基础课的针对性、实效性,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2.对良好的道德修养与法律意识的培养不是仅靠认知就能获得的,对道德品质方面的评判,不仅要听其言,更要观其行。因此要把课程教学内容与学生的课外实践紧密结合起来。
3.有利于高职生逐渐由学习角色向社会角色转变,提高综合素质。同时,在实践体验中也培养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把知识内化为道德情操,从而提高道德修养和法律意识。
二、如何加强该课程的实践性教学
该课程不同于一般的知识传授课程之处就在于强调“知行合一”,正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因此,在课程教学设计上就要突出思想道德和法律教学的实践环节。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加强课程的教学实践:
(一)教学环节与案例、与讨论等形式紧密结合
在讲授道德和法律知识时多采用探究、商量和讨论的教学方式,在给学生讲授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为学生设计一些理论问题和道德和法律难题,或者是直接以社会道德与相关法律热点问题和发生在当代大学生中的道德与法律问题为例,让学生在探讨和辩论中,激发大学生对道德与法律问题的分析和思考,在思想的交锋和观点的碰撞中澄清模糊认识,从而提高道德认知和法律意识。
(二)开展多样化的实践活动
道德与法律学习的目的并不是知识符号这种终极性的结果,而是过程、内涵。道德与法律源自生活。教育者应力求通过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某种生活角色或场景,有时能引起灵魂深处的触动、引发其思想或态度的积极变化,发生由认知失调到认知协调的过程,进而促进其身心的全面发展。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可以因地制宜地开展一些实践活动。(1)可以在大学生中进行问卷调查活动,了解大学生的思想和心理实际、基本法律知识的了解程度,有针对性的开展教学活动。(2)根据基础课的教学进程,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一些主题演讲和辩论比赛。例如,在讲到“适应人生新阶段”时,可以在学生中组织一场以“在大学中你应该做什么:学习知识,学习做人?”为主题的辩论赛,帮助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在讲到“了解法律制度自觉遵守法律”时,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以“法律知识知多少”等为主题的知识竞赛,让大学生了解更多的法律知识,增强其社会主义法制观念。(3)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也可以联系本校学生违法违纪和违反道德规范的事例,在课堂上进行深入的剖析。通过道德与法律,评判在学生的思想中引发对道德和守法行为的认知。(4)鼓励学生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比如学生的衣着打扮、言谈举止、课堂纪律、教室和宿舍卫生、是否遵纪守法等,并将其纳入学生的平时成绩考核之中,这既可以让学生亲身体验道德和法律实践,从中感悟道德、领会法律,又可以营造良好的班风和学风,最终形成好的校风。(5)让学生参与校外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譬如可以从学校所在地的社区开始,组织学生开展道德和法律知识宣讲、定期或不定期的帮弱助困活动等各种形式的社区服务,或者其他形式的志愿者活动等等。通过这些社会实践活动,一方面可以让学生从中“体法”、“悟道”,另一方面也可以在实践活动中锻炼其为人处事的能力。
(三)重视教学实践的科学性
开展基础课教学实践活动,需要讲求科学性,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循序渐进的展开。
1.对新生,大学是一个比较陌生的环境。如何学会适应新的环境、适应大学的学习和生活,很多学生心中都充满着好奇与迷茫。这时,我们就需要通过在学生中开展大规模的问卷调查活动来及时掌握他们的思想和心理状况,了解他们的思想、心理需要和对社会主义法律的认识。同时,我们还可以辅之以个别咨询,作为对问卷调查的有力补充。针对学生刚到学校的大学环境适应性问题,我们可以组织开展类似于“在大学中你应该做什么:学习知识,学会做人?”这样的主题辩论赛,帮助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自觉遵守校纪校规。
2.对老生,在大学中如何和班内外同学相处,如何和学校相关部门、老师打交道,如何处理好和异性朋友的关系等等,这些问题都和学生的身心发展息息相关,处理不好就会对他们的身心健康造成不良影响。因此,教师、尤其是以对学生进行道德与法制教育作为主要任务的基础课的教师,就应及时了解学生在这些方面的思想和心理状况,找出问题并及时解决。
3.注重教学效果的评估,我们的基础课教学实践活动开展的效果怎样?学生在思想上和道德与法制观念上还存在哪些问题?要了解这些情况,我们还有必要对学生开展道德与法制观念评估和总结性调查,找出我们在基础课教学实践工作中的不足之处,并及时加以调整和改进,以利于以后基础课教学实践活动的更好开展。
参考文献:
[1] 魏玉梅.将实践教学引入“两课”教学[J].江苏高教,2006,(2).
篇2
关键词: 中职英语 行为导向法教学 反思
行为导向教学法是目前职业院校教学实践中普遍倡导的一种教学方法。它依托任务训练、突出能力目标,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行为互动为纽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我展示和反馈评价等综合能力。
为了适应目前中职院校的生源状况,提高教学质量,我校的英语教学也推行了行为导向法,从课堂教学到考核方法进行了改革尝试。在课堂上,采用分组教学模式。课堂上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学生行为能力为目标,实现教师与学生的传统角色的转换。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学生的活动及合作学习来完成教学任务。在考核上,改变以期末考试为主的传统模式,而以平时考核为主、期末成绩为辅的综合考核方式。希望改变以往的课堂状况,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上好每一节课。
教改推行以来,与以往相比有一定改善,行为导向法的分组教学模式在促进团队协作、展开学习竞赛、调动学习积极性及检查任务完成等方面确实有很大的优越性,但在现实中也存在不少局限。
一、分组教学对学生状况有适用性要求
首先,由于教学资源受限,某些中职班人数过多。分组时无论是组数过多还是每组的人数过多,都给教学的组织与实施增加了困难,也使分组教学的效果大打折扣。以我带的某大班为例,在学生管理上做得可圈可点,在上学期曾进行过不分组与分组的尝试,就我的课堂,我认为分组的优势没有发挥出来,但劣势却显现出来了。本学期该班又主动恢复了不分组的状态,且成绩好的优先选择座位,使学困生更加边缘化。
其次,分组教学旨在体现团队的合作,体现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优势互补,体现思想火花的交流与碰撞。但对于英语教学,尤其是当前生源状况下的英语教学,原本期待的在分组教学中实现优势互补、以优带差,在现实中却很难实现。学生的英语成绩普遍很差,且离散度极高。教育部曾在2007年对中职新生进行英语水平测试,结果显示72.24%的学生没有达到初中二年级应有的水平,甚至38.63%的学生没有达到小学毕业应有的水平,但有9.62%的学生达到优秀水平,这种差异造成分组学习的不和谐。
通过对我校09级土木系学生的调查,有42%的学生对行为导向法教学法的分组模式表示认可,38%无所谓,20%认为不好,且认可与否与学生成绩好坏没有明显的相关性。
二、对学生评价的认定
行为导向法注重教学评价的多角度,包括过程评价和成效评价。为此我们打破以往期末考试占80%,平时考核占20%的传统模式,加大平时考核力度。在08级中平时考核的比例占到40%,在09级中步子更大,两个学期平时考核分别占到了70%和60%。鼓励学生平时考核的标准不是学生学得有多好,而是学生做得够不够好,是否努力去学。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弥补学生由于基础差距而造成考核结果的过大差异,给学困生以希望和鼓励。但也正因为重过程而轻结果,一份严重不及格的卷面也有了及格的可能,学生在“学会什么”上没有得到明显的强化,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考核评价的偏差,消减了一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学生成绩的评定采用同一个标准,以体现公平性,其实又造成了新的不公平。
三、对英语课学生活动的认识
英语是技能课,又是语言课,语言学习有其自身的规律。英语课应该以交互活动为主。外语教学研究已反复验证:在有意义的语言交互活动中发展语言系统是语言发展的规律。有试验表明,非交互的教学手段对中职学生有“即时作用(instant effect)”,但几乎不具有“延时作用(delayed effect)”。依据这一原则,在设计活动和练习时,除了学生之间的对话练习,设计教师和学生之间较高频率的人际交互活动,教师还通过提问向学生展示语言,利用学生的反应,引导学生理解和使用语言。比如学习favourite这个单词时,老师可以指着自己的蓝衣服说:“My favourite colour is blue.I like blue most.”再问:“What colour do you like best?”学生回答:“Red.”老师:“Oh,your favourite colour is red.Is red your favourite colour?”学生:“Yes,it is.”需要说明的是这一活动乍一看会感觉老师讲得多了,不符合以学生活动为主的行为导向法,其实,它与传统意义的教师讲授不同。传统的讲授是从教师向学生,是单边的,而这里却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双边活动,它恰恰体现了互动。互动不仅仅是学生之间的交流,还包括教师和学生群体之间、教师和个别学生之间有意义的语言和非语言的交流。师生之间的对话交流,对生生之间的对话交流会起到鼓励、引领和示范作用。这种模式也给学生创造了一个微型的语言环境。语言课有它自身的特点。学生只有在语言中浸泡,才能染上语言的色彩。如果认为只有分了组才有学生活动,只有学生分组活动才叫活动,就可能会有了活动,却缺少了语言。
四、对英语课的课程定位
英语课的教学效果与对英语课的课程定位有关。显然,在以工科为主的职业学校里,中职的英语课不再像在中学那样扮演重要角色。在突出专业技能的同时,压缩了基础课的学时。就以我校为例,三年制中职英语由常规的每周4学时缩减成了2学时。我认为英语教学目标是“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结合。这样的学时安排客观上起到了降低“工具性”而突出了“人文性”的作用。但英语课毕竟与美育熏陶、心理训导不同,它除了属于基础文化课,还是一门技能课,要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技能。同时它又是语言课,而语言学习是需要高频率接触的。如此低的接触频率,期待明显的进步也是不现实的。
综上所述,尽管行为导向教学法是目前职业院校实践教学中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并被广泛地倡导和推行,但并不是万能的,不能在任何学科、解决教学中的所有问题,在课堂形式上不能走形式、盲目“跟风”。
行为导向教学法有其适用性,它的优点是以职业活动为依托,手脑并用,行知结合。职业技能主要通过实践教学而非理论教学完成,学生的职业能力通过每一个案例或项目中的“做”得以提高。所以,它对实践性强的课程有更好的适用性,而对非实践性的理论课适用性较差。
英语课是一门文化基础课,同时又是一门语言技能课,所以有一定的适用性,但行为导向教学并不是一种具体的教学方法,而是以行为或任务为导向的一种职业教育指导思想与策略。其核心是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能力的提高。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无论是否分组、是否有项目和案例,只要以学生为中心,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同时又符合语言的认知规律,无论是情景教学、角色扮演,还是《疯狂英语》中的“三最”练习法(as loudly as possible,as clearly as possible,as clearly as possible),都不失为一种好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道德与法制;初中思品教学;重要性
一、引言
初中生都是由小学迈进来的学生,大多是未成年人,所以学生思想观念以及行为方式都还未形成定性,这也决定了教师在这一阶段不仅要对学生进行知识教育,还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思想行为教育,以此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在这一过程中,初中思品教学就承担着这一任务,其对于学生思想道德以及法律意识有着显著的培育作用,因为教材中本身就会存在相关内容,由此我們也能看出道德与法制在初中思品教学中的重要性。
二、道德与法制在初中思品教学中的重要性
在初中这一阶段,其本身就是学生价值观、人生观以及世界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在这一阶段中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思考能力,对于社会以及集体也存在更为强烈的责任,所以在实际生活过程中也会存在其自身的想法以及观点。但是,在这一阶段的观念以及思考,其本身带有一定的肤浅以及片面性,因为总的来说初中生思想还是较为单纯的,情感意识相对而言也较为脆弱,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很难把握住社会上所存在的各种诱惑,做事也就会比较冲动不计后果,最终就有可能会出现道德或者是行为上的偏差,更甚者还有可能会出现违法犯罪的道路。由此可见,对于学生进行道德与法制教育是非常重要的,能够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同时具备一定的法律意识,这样就能有效地让学生知法、守法,而这些本身都是初中思品教学中的一个部分,所以说,道德与法制在初中思品教学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对于促进学生成长,让学生养成正确行为思想有着较为显著的作用。
三、道德与法制在初中思品教学中重要性具体体现
1.对教材进行深入挖掘,以此来进行道德与法制意识培养
在初中思品教学过程中,道德与法制作为教材中的主要内容,其对于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要想真正对学生进行道德与法制教育,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首先就需要让学生了解基本的教材内容以及知识,通过基本的了解和学习让学生掌握现行主要法律以及作用,这样学生就能真正明白道德和法律的重要性。其次,在教学过程中,因为教材大多是有一些专家所编写的,所以内容相对于初中生而言较为专业,学生很难理解,这个时候,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就可以对教材进行深入挖掘,挖掘其中所存在的道德或者是法制相关内容,以此来对学生进行道德与法制教育,这样学生就能更好地理解相关知识。例如,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学会拒接》这一内容教学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将教材上83页所存在的“敲诈”事件作为教学案例,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对教材中这一事例进行情境演示,然后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觉得王磊和宋昭的行为是因什么的诱惑而引起的?面对金钱的诱惑,王磊又采取了什么行动呢?出现了什么样的结果?”在情境演示之后,教师还可以让“被敲诈”的学生发表一下自身的看法,通过这一方式来让学生懂得学会拒绝的重要性。
2.结合时事资料,对学生进行道德与法制教学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同的教学方式会产生不一样的教学效果,教师在对学生进行道德与法制教学的过程中,除了要对教材进行深入挖掘之外,还可以结合时事资料来对学生进行道德与法制教育,这样也能更好地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最大程度保障学习的效果。例如,在上述《学会拒接》这一内容教学过程中,对于一些不好意思拒绝的学生,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举例,让学生采用较为委婉的方式来发表出自身的想法,比如说:在1996年中外记者招待会上,有一个记者问:“请陈外长介绍一下中国发展核武器的情况?”在这一问题中,其本身就涉及了我们国家的机密,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不去拒绝的话就会影响我国发展,而直接拒绝又好像显得不大气,这个时候陈外长就回答说:“中国已经爆炸了两个原子弹,我知道,你也知道。第三颗原子弹可能也要爆炸,什么时候爆炸,你们等着看公报好了。”通过这一时事资料,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说明:“对于那些严重违反原则或者是直接损害公众利益的要求,一定要旗帜鲜明地拒绝,用一个否定词‘不’去严词回绝,其能够直接表明态度;可是,在一些特殊场合,我们则可以采用避实就虚的回答方式来拒绝,这样能产生更好地效果。”通过这一时事资料分析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学会拒接以及如何拒接。
3.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对道德与法制教育进行升华
在初中思品教学过程中,道德与法制教育属于关键内容,如果课堂教学时间不够的话,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还可以采用多种方式来对道德与法制教育进行深化。例如,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生活离不开法律》这一内容教学的时候,教师就可以结合实际生活案例对学生进行教学:“小明是某市初中生,在一天下午放学,小明看到同班同学小张和其他学校的小王发生了口角,这个时候,小明不分青红皂白就直接为小张助威,三个人还打了起来,并且还约定另一天再一决高下。在隔天,按照约定时间两帮都叫了人,并且一见面就相互打了起来,并且两帮都有受伤,后来警察来了之后也按照《治安管理条例》规定将斗殴首要人员小王和小张拘留了三天。”在提出案例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对小明“见义勇为”这一行为进行分析和评定,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让学生更好地得到道德与法制教育,这样就能起到更为良好的教育效果。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思品教学过程中,道德与法制属于教学组成部分,对于教学也有着较为重要的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果能够合理的利用道德与法制的优势对学生进行思品教学,就能最大程度提高教学的效果,让学生得到更加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平.关于加强初中生道德与法制教育的途径及方法[J].读天下,2016,15(22):102-103.
[2]吴丽娟.浅谈初中道德与法制教学方法论[J].教育,2016,22(11):00212-00212.
篇4
【关键词】大学生;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制度建设
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是大学生教育教学工作的两项重要内容,但在教学实践中,高校一般比较重视道德教育工作,却忽视法制教育工作,这对学生的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产生不利影响。今后在教学中需要改变这种观念,采取相应的措施促进二者的有机结合,以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一、大学生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结合的依据
(一)二者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道德与法律是人类社会的两大重要规范,二者各具有自己的优点,但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道德是一种软调节,具有建议性、倡导性的特点,由于人与人之间的道德水平存在着差异,道德在调节人的某些行为方面显得软弱无力,不具有强制性特点,所取得的效果有限。而法律具有强制性的特点,具有推动、引导、惩戒等作用,但是其作用范围有限,有很多的领域法律不能发挥作用,往往需要道德补充。正是二者的局限性,因而在大学生教育教学工作中,对任何一方不能忽视,应该促进二者的有机结合。
(二)二者具有功能上的互补性。道德是发自内心的自律,而法律具有强制性的特点,二者具有功能上的互补,也是整个社会不可缺少的重要规范。对于大学生教育来说,只有将二者有机的结合起来,才能实现大学生自身行为的自觉与自律,更好的规范学生的行为,提高教学效果。
(三)二者都是最基本的社会规范。道德与法律是整个社会最为基本的规范,各自具有不同的特点和作用,对人的行为都发挥着重要的规范作用,在规范社会秩序,提高人们行为的自觉性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大学生教学工作者应该将二者有机的结合起来,全面提高大学生的道德水平和法律意识,为整个社会培养更多的合格的人才。
(四)二者都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都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其目的是通过相关知识的学习,培养大学生自觉守法、自觉规范自身行为的意识,提高教学效果和人才培养质量,所以在教学中必须促进二者的有机结合,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二、大学生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有机结合的路径
(一)转变思想观念,提高思想认识。大学期间是学生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道德观念和法律意识形成的关键时期,加强这一时期的道德和法律教育教学工作,对学生的学习和今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高校需要转变思想观念,提高思想认识,在重视其它学科知识教育教学工作的同时,也应该重视道德和法律教育工作,并在课程体系设置、师资队伍配备、教学时间安排等方面积极采取相应的措施,以更好的推动大学生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的结合。
(二)推进教学课程改革。要想实现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二者的有机结合,推行教学课程改革是不可缺少的重要方式。目前在课程改革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例如,开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程教学,将大学生道德教育和法律教育有机的结合起来,对于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提高大学生的道德修养和法律素养具有重要的作用。今后在教学实践中,应该根据具体需要和社会发展的情况,对该课程内容进行完善,从而更好的开展教育教工作。
(三)提高任课老师素质。实现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的有机结合,任课老师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一方面,高校要重视对教学能力强、创新意识强的任课老师的引进工作,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从而更好的开展教学工作。另一方面,要重视对教学的培训工作,通过进修、访问、参加会议等方式,不断提高任课老师的教学水平,促进任课老师知识的更新和思维方式的转变,以更好的开展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工作。另外,还要提高任课老师的科研能力,加强理论研究和学习,丰富自己的理论修养,以更好的开展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教学工作。
(四)建立奖惩评价机制。通过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能够实现对大学生日常行为的约束,进而控制大学生不道德行为的发生,制止违法犯罪行为的出现,在整个高校内部营造良好的遵纪守法的氛围,为教学工作的开展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营造良好的氛围。另外,还有必要建立奖惩激励机制,对学生的日常行为进行量化的考评,并将学生的行为纳入到课程内容考核当中,从而更好的规范学生的行为,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和法律意识,促进学生的知行合一,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五)加强教学管理和相关制度建设工作。加强教学管理,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使他们在学习中严格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宣传相应的道德规范和文明行为,对学生的不道德行为进行惩罚,以更好的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同时,还需要重视制度建设工作,以更好的规范教学和学生的日常行为,促进各项工作的规范化和制度化,为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的有机结合创造有利条件。
三、结语
总之,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各有自己的特点,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今后在教学中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促进二者的有机结合,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占光胜.关于大学生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相结合的探讨[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1(6).
篇5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思想政治教育;途径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部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面对新形势新情况,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内容、形式、方法、手段、机制等方面进行创新和改进,特别要在增强时代感、加强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上下工夫,更新思想观念、创新教育方法,努力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和现代化。
一、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突出官兵在思想教育中的主体地位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就是要以人为中心,突出人的发展。人是思想政治教育中心,也是教育的目的。思想政治工作是做人的工作,既要坚持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鞭策人,又要做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其根本任务就是要启发人的自觉性、调动人的积极性、挖掘人的创造性。所以,我们要把那种传统的以教育者为中心的教育模式转变为以教育对象为中心的现代教育模式,注重人文关怀,增加教育的亲和力,充分发挥重视发挥教育对象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体作用。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就应该坚持尊重人与教育人的辩证统一。尊重人的内涵极为丰富,它既包含对官兵人格、尊严的尊重,又包含对官兵需要、利益的尊重,也包含对官兵主体地位、创造精神的尊重。
首先,对他人人格、尊严的尊重与对自我人格、尊严的尊重具有同一性。尊重官兵的思想政治工作者会相应地得到官兵的尊重,进而转化为他们对思想政治工作的尊重,这样既提升了教育者在官兵心中的人格形象,又可以为教育人营造宽松和谐的工作环境。
其次,尊重官兵的需要和利益,是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的体现。思想问题的产生或多或少与人的需要和利益得不到理解和满足相关,解决思想问题不能局限于思想领域,对官兵需要和利益的尊重有时能够更直接更彻底地达到教育人的效果。
此外,对官兵主体地位和创造精神的尊重,能够调动官兵的内在积极性。使其由被动变主动,真正实现教育的教学互动,提高教育效果和质量。同样,要真正坚持尊重人,也必须坚持教育人。尊重人与教育人虽然在要求上各有侧重,但二者必须相互支持、相互渗透、有机统一。要更好地教育人,就必须尊重人。只有坚持尊重人与教育人的辩证统一、有机结合,充分重视受教育者的主体作用,才能把思想政治工作坚持以人为本的要求真正落到实处。
二、按照全面发展的要求,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的层次性
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之一,培养思想政治素质全面的“四有”军人是我们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而官兵思想政治素质的发展和完善是一个从他律到自律的过程,所以我们要根据思想教育过程中的渐进性、对象的自主性等特点,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层次性,促进广大官兵思想素质的全面发展。
第一,把握培养目标的层次性。以往有些教育不论干部战士还是党员群众,在教育目标上都搞“一刀切”,不是目标定得过高,就是定得过低,教育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因此,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我们应该处理好三个关系:一是把根本目标与具体目标的层次区分开。我军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标是由党的总任务和我军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也就是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方向为方向。在确定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时,既要不忘根本目标,又要针对各次教育内容,切实制定出具体目标,实现两者的有机统一。二是把长远目标与短期目标区分开。思想政治教育的长远目标是培养“四有”军人,在制定每个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时,要从每个阶段不同教育的特点和要求出发,做到长远目标和短期目标的统一。三是把整体目标与层次目标区分开。不同单位虽然担负不同的任务,但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目标是充分调动官兵积极性、保证任务圆满完成。因此确立教育目标,在紧扣战斗力这一整体目标的同时,还要针对不同层次对象的思想基础、接受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区分不同的层次目标。
第二,把握教育内容的层次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既要以官兵身心发展的阶段性特点为依据,又要按照培养目标的要求展开。在实施的过程中,有重点、有步骤、分阶段进行,做到有序衔接、循序渐进、形成良性循环。因此,增强教育内容的针对性,贯彻“精炼管用”的原则,必须紧贴本单位特点,选择重点内容,做到有增有减,有合有分,抓住官兵最关心的热点、疑点、焦点和盲点问题分层次进行内容选择。
第三,把握官兵思想的层次性。今天,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日趋成熟,改革开放对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观念冲击很大,部队官兵的思想活动也呈现出许多不同于以往的新特点,把握广大官兵思想的不同层次才能够有效地开展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三、注重协调发展,采取显性和隐性结合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
隐性教育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它可以是一次随机的聊天;也可以是精心营造心理环境或军营文化氛围;还可以是精心组织的各种娱乐竞赛等活动。思想政治教育要实现人的精神转化,就不能一味的进行显性教育,而要注重人的协调发展的要求,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管理中、融入到环境中去。
首先,要加大教育中的文化力量,充分发挥文化的社会教育功能。占领建设好文化阵地,用健康的消费文化、传媒文化、网络文化等营造积极向上的教育氛围,让广大官兵在这丰富多彩的社会阵营中,产生欢乐愉快的情绪,激发积极向上的因素,培育民族自豪感、集体意识和时代感,增强教育的愉乐感,延伸教育的空间和时间,以润物无声的方式潜移默化促进广大官兵的思想认识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其次,注重教育的感染性。建立感情是做好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条件。利用感情的力量,寓理于情,使教育对象在不知不觉中乐于接受教育,从而保持信息接受的开放状态,对教育内容保持亲和的、积极的、兴奋的情绪,在受到感染的同时,能够自然地接受思想观念和行为规范。所以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者要自觉增强与教育对象的感情,赢得其信任,教育者所采用的方法能够贴近部队实际,贴近生活,从而典型引导、人格感化;把握环节、突出重点,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相结合,尊重官兵的人格和个性,通过真理征服力、感情的打动力、事实的说服力,教育和引导官兵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篇6
关键词:职业教育 教学方法
大学生思想道德与法律素质的培养,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学校教育与大学生自身不断学习、持续修养的协调统一,从而达到大学生自知自觉地提高思想道德与法律素质的过程。要实现这样的目标,学校教师除了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设备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艺术性外还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和特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现实生活中的各种事物和问题,才能消除理论说教的单调枯燥气氛,才能使看似空洞的理论为学生所接受;真正实现大学生对书本理论的接受、内化并转化为自身素质。
一、将课本理论与实际案例相结合
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与法律素质培养的主渠道首先是课堂教学。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特别是其中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一直是高校思想道德与法制教育的主阵地,该课程内容丰富且理论性强,主要的教学任务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治观。但是在现实教学中,一些教师或者拘泥于教材的知识体系,教学模式单一、授课方式死板,脱离了大学生的实际生活,忽视了学生情感体验和师生互动,缺乏时代感、显得不切实际;或者压缩课堂的讲授时间,花大量的课时让学生自由讨论或进行其他实践活动,而对这些活动教师又缺乏必要的引导和参与,使得教育效果大打折扣。
恰当的案例教学不仅使教师的讲解变得生动活泼,有助于教师把抽象的思想道德与法律知识具体化、现实化,使学生能透过事实理解思想道德与法律的概念、原理,而且有助于锻炼学生的分析与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需要指出的是,案例讲解是为教学服务的,一次课不能讲太多的案例,教师应尽可能选择近年发生的反映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重大、热点、有代表性的案例。教师在陈述案例时要短小精悍、言简意赅,如果案例材料太多,太复杂,就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或使学生不知所云。如果有些案例无法简化,教师可事先印制书面材料发给学生或播放案例内容的课件,使学生在课前了解、熟悉案例内容,必要时可安排学生进行初步的讨论此外,还要注意到案例教学属于对话式和讨论式的教学方法,常常是那些思维敏捷、口才较好的学生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而另一些学生参与较少,甚至一言不发,教师在课堂上要适当“分配”发言的机会,启发、引导不同个性的学生参与讨论。
二、用启发式教学代替注入式教学
在大学校园里,我们有时可看到这样的景象:一些教师在课堂上声情并茂地讲解、苦口婆心地劝导,下面学生却是我行我素,或是睡觉,或是聊天,或是做与课堂课无关的事情;一些教师只停留在概念和知识体系的灌输层重,照本宣科,缺乏与学生的交流与互动,而学生也是一知半解不得要领。考前死记硬背,考完试就忘得一干二净,更别说从内心接受和领会课程相关知识的内涵和意义了。这样热必造成大学生素质培养的效率低下,也使荐我们对教学中此情此景因何而来不断反思。培养大学生的素质,如果仅是教师单方面的努力,或者总是依靠教师照本宣科,学生死记硬背的教学方法,而不注重创造良好的学习气氛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内在潜能,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是很难达到让学生提高素质的目的因此,用启发式教学代替注入式教学,改变呆板的说教模式显得尤为重要。
教师运用问题启发法,首先要把握好提问的时间和方式。总体说来,可以在课前、课中或课后的恰当时机提出问题,其中课前提出的问题倾向于针对学生的思想状况,需要学生搜集资料和准备发言稿的问题;课中提出的问题具有“此时此刻”的特点,重点关注学生对社会热点、典型个案的即时认知、看法和意见课后提出的问题倾向于解读及剖析课堂教学结束时还意犹未尽需要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的问题。教师的提问方式要形式多变,可以是自问式提问,如对思想道德与法律重点知识的强调,这种提问方式并不追求学生对问题的回答,而是重在引起学生的兴趣关注或心理认同;也可以是泛问式提问,这种提问不需要某个学生单独回答,而是需要大家共同思考、判断和回答。
三、寓教于校园实践活动中
教师在课堂灌输的理论知识,如果能经过学生亲身的实践体验,则更易转化为学生正确认识和分析社会问题的能力,更有可能“内化”为学生的一种信念和行为,在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中,校园实践从内容上看,它源于教材又不仅仅是教材;从形式上看,它丰富多彩、活泼有序、直观生动;从活动范围上看,它不局限于教室,可以在操场图书馆,草坪等一切可利用的场地进行。相对于校外实践,校园实践最大的优势在于方便学生全员参与,节省实践教学经费,因而可操作性更强。换言之,与学生息息相关的校园生活蕴含丰富的实践教育资源,可以通过构建贴近学生贴近生活的实践教育方式引导大学生走出课堂的有限空间,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去体会和领悟职业教育内容的深刻内涵,从而受到切身体会,进而提高自身素质。
四、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
篇7
关键词:职业教育;就业导向;社会分层;人力资本
直接为就业服务,这是社会赋予职业教育的功能,也是职业教育存在的理由。
应该说,我国职业教育在坚持为就业服务方面作出了很大努力,已为生产和服务第一线培养了数以千万计的应用性人才。但是,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存在很多问题,尤其是出现了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难、生产服务一线技能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紧缺的强烈反差现象。
据报道,2003年高职毕业生108.2万人,就业率为55%,这就意味着48.69万人找不到工作。①而人才市场反馈的信息则是很多企业招不到实用型高级技工,出现了“高级技工荒”。劳动和社会保障机构最近公布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目前中国城镇企业共有1.4亿名职工,其中技术工人7000万名,在技术工人的队伍中,高级技工仅占5%,与发达国家高级技工占40%的水平相差甚远,高级技工的缺口高达数百万人。②这充分暴露出我国职业教育与岗位需求不相匹配的弊端。
针对这种严峻的就业形势,教育部明确提出以就业为导向,加快推进职业教育的改革创新。“以就业为导向”,不能简单地用眼前的就业率作为导向,而应以促进就业作为整个职业教育发展的关键,运用就业导向这一主线,连接政府、行业企业、学校和社会的相关方面,并贯穿于职业院校理论与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在办学目标上,要以社会需求为指向;在办学定位上,要以就业为导向,其根本宗旨就是培养数以亿计的适应社会需求的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
这一职业教育发展方向的提出并非空中楼阁,有其深刻的理论依据。
一、以就业为导向发展职业教育的社会学思考
(一)社会分层与就业
社会分层是社会学的研究范畴,概括地讲,它是依据一定的同一性标准,把社会成员划分为高低有序的不同等级、层次的过程。③
经典的理论当属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的“三位一体”(财富、权利、声望)社会分层理论。在近年来我国社会结构变迁和社会分层的研究中,一些学者提出了“以职业分类为基础,以组织资源、经济资源和文化资源的占有状况为标准来划分社会阶层”的理论框架。以职业作为划分标准,是因为任何职业都具有一定的职业声望,通过职业,社会成员可以获得与职业相对应的职业权利,职业还可以为社会成员带来收入。所以,职业是多元社会分层的契合点,一旦获得了某种职业,也就获得了相应的社会地位。
这一划分标准,为我们考察就业与社会分层的关系提供了依据。从事某种职业的确是目前就业的主要形式,而职业又是社会分层的主要依据。因此,我们依据社会成员的就业状况可以判断出他们的阶层归属,出生于特定阶层的人具有特定就业需要的特点。
然而,社会的就业需求并不都是源于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社会成员为了改善和维护各自的地位,总是力求使自己及其子女从事社会地位更高的工作。这样,即使社会中所需的某类人才已经饱和,但只要是这类就业岗位在社会地位的获得和流动中具有重要影响,社会的相应就业需求就会不断增长。当就业成为影响社会分层的重要因素时,社会分层模式也会作为重要因素直接影响就业。我国职业院校毕业生之所以就业率低,其社会根源在于现行的社会分层模式不合理。
(二)社会阶层结构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定位
根据以职业为标准分层的原则,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变迁研究”课题组勾画了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结构的基本形态,它由10个社会阶层和5种社会地位等级组成。
这10个社会阶层是: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经理人员阶层、私营企业主阶层、专业技术人员阶层、办事人员阶层、个体工商户阶层、商业服务业员工阶层、产业工人阶层、农业劳动者阶层和城乡无业失业半失业者阶层。5种社会等级为:社会上层,包括高层领导干部、大企业经理人员、高级专业人员及大私营企业主;中上层,包括中低层领导干部、大企业中层管理人员、中小企业经理人员、中级专业技术人员及中等企业主;中中层,包括初级专业技术人员、小企业主、办事人员、个体工商户;中下层,包括个体劳动者、一般商业服务人员、工人、农民;底层,包括生活处于贫困状态并缺乏就业保障的工人、农民等。④
从上述分层模式中我们不难看出,职业教育所培养的技术应用性人才是社会中间阶层的主要构成成分。从社会结构的意义来说,中间阶层占据社会的主体,是现代社会走向稳定的重要因素。而职业教育的重要功能,就是为社会培养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使他们接受社会中间阶层的主导规范,引导学生们从事与原有家庭背景和所处阶层相符合的职业。
针对目前的社会分层状况,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应定位于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培养对象应定位于中下阶层社会人员及其子女;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应定位于在高中阶段教育的基础上培养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对象应定位于中层及中层以上的社会人员及其子女。
职业教育应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实施动态的以人为本的发展定位,然而我国职业教育在相当程度上却偏离了正常的发展方向。尤其是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在就业时定位不清,不少学生和家长的思想仍停留在传统的就业观念上,在择业过程中紧紧盯住机关、事业单位、国企等“正规部门”的工作岗位,而对民营企业、私企、中小型企业少有问津。另外,职业教育文凭在就业市场的竞争中处于劣势,这也是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情况不理想的重要原因。
刘精明先生以历史事件分析方法,探讨了在我国体制改革的不同时期、不同类型的教育文凭对人们流人中高级白领职业阶层的关系,认为进入中高级白领职业阶层的教育标准在改革过程中经历了由中等职业教育向高等职业教育再向正规高等教育逐步强化的过程。
我们应该在职业教育发展中充分考虑社会分层对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的影响,强化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同时,要了解就业市场的信息,加强职业指导和就业服务,为学生就业提供切实有效的帮助,引导学生从职业的角度了解社会、了解自己,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增强学生提高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的自觉性;引导学生进入对应的社会阶层,作好适应社会、融人社会的准备。
二、以就业为导向发展职业教育的经济学思考
(一)以就业为导向发展职业教育是获取人力资本投资收益的必然选择
经济学是关于投入——收益的科学,其研究核心是如何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收益。从经济学意义上说,以就业为导向发展职业教育既可以满足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需要,也可以满足人民群众的根本需求。因为就业不仅能为国家带来经济的增长,也能为职业院校毕业生及家长带来人力资本投资的目标收益。
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曾对“人力资本”这一概念作过如下描述:“体现在人身上的体力、知识、技能和劳动熟练程度等综合能力和素质就叫人力资本。而将所有在人身上所进行的旨在提高劳动者生产能力的投资称之为人力资本投资。”可见,人力资本和其他非人力资本一样,都是一种生产要素,都是促进经济和生产发展的一个重要变量,其目的都是为了产出的最大化。人力资本的形成过程,实际上就是人力资本的生产过程和人力资本价值的形成过程,而其主要途径便是人力资本投资。
教育投资是人力资本投资的主要组成部分,是提高人力资本知识存量和技能存量的主要途径,也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职业教育作为一种与社会联系最紧密的教育投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获得收益。在未来劳动者身上进行人力资本的智力投资,必将提升人力资本的价值和使用价值,从而提高人力资本投资的收益。
转贴于 职业教育投资对国家来说,是提高生产率、经济效益和增加国民收入的来源;对个人来说,是获得理想职位的条件。职业教育促进经济发展,主要是通过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来实现的,这就决定了职业教育的中心任务和基本方向。如果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不能很好地就业,不能满足社会生产对高素质劳动者的需求,职业教育就没有实现它的经济功能。从另一个角度看,家长花钱送子女到职业院校读书,这本身是一种人力资本的投资行为,是为了实现未来收益的“积累”而非“消费”。任何投资行为均是为了一定的目标利益,家长和学生的智力投资行为,是为了实现就业,通过就业、创业获取收入来补偿投资成本并获利。职业院校承担着为人力资本增加附加值的责任,只有让学生如期实现就业或通过创业致富,其附加值才能成为交换价值,才算真正实现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的功能。
(二)以就业为导向发展职业教育是人才供需达到平衡的重要途径
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在人力资源的配置过程中,市场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要使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必须充分考虑劳动力市场的需求。
劳动力市场供需理论认为,劳动力的数量和素质、供给和需求,给经济发展以极大的影响。若劳动力供给不足,会导致生产不足,从而限制经济规模的扩大;若劳动力供给大于需求,则导致就业不足。劳动力供需的调整,就是解决劳动力的就业问题。职业教育只有不断满足市场需求,提供社会所需要的各类技术型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其毕业生才能得到充分就业。因为职业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主要是通过其“产品”(通过接受职业教育而提高了劳动技能的毕业生)进入劳动力市场,通过交换,完成资源“优化配置和组合”的过程,进而最大限度地发挥职业教育的经济功能。职业教育的经济功能发挥得越充分,社会的物质财富增长越快,相应地职业教育得到的回报率也越高,进而增强个人对职业教育的需求,而个人对职业教育需求的增强又能推进整个职业教育的发展和壮大。可见,职业院校毕业生充分就业是职业教育发展形成良性循环的一个重要保证,以就业为导向发展职业教育恰恰是实现这一良性循环的必要条件。
三、以就业为导向发展职业教育的教育学思考
(一)以就业为导向发展职业教育是由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决定的
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决定着职业教育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决定着其办学指导思想、教学内容、教育方法,影响其自身的发展与兴衰。
有学者提出职业教育具有“职业性”、“生产性”,笔者认为,这些都不能称之为职业教育的本质,因为它们都是从职业教育的“社会性”派生出来的。“社会性”是指职业教育是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一环,它的发展规模、结构和速度乃至人才的知识结构必须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社会需求是职业教育发展的根本原因和动力。
对于职业教育的这种特性,我国已故著名职业教育先驱黄炎培先生,早在半个多世纪以前就作出了深刻的分析,他在《职业教育机关惟一的生命是什么》一文中指出:“就吾最近几年间的经验,用吾最近几个月的思考,觉得职业学校有最紧要的一点,譬如人身中的灵魂,得之则生,弗得则死,是什么东西呢?从其本质说来,就是社会性;从其作用说来,就是社会化。”黄炎培在这篇文章的末尾,再次强调:“请把我的主意复述一遍:职业教育机关的本质,是十分富于社会性的,所以职业教育机关惟一的生命——是怎么?就是——社会化。”黄炎培所指的社会性,就是这种教育深深地渗透在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各个领域,构成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都具有基础性、决定性的作用和影响。
黄炎培如此强调职业教育的社会性,显然是认识到了职业教育与社会生活有着比普通教育更紧密的联系,更为严格地受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因此,应该从社会需要和社会实际出发来举办职业教育。目前所大力倡导的“以就业为导向发展职业教育”与黄炎培半个多世纪前对职业教育社会性的论断可谓一脉相承。
(二)以就业为导向发展职业教育,促进个体职业社会化
职业教育是一种相对于其他类型教育而存在的教育类型,也是人的社会化的一个重要途径。所谓社会化,是指社会通过各种方式,使自然人逐渐学习社会知识、技能与规范,从而自觉遵守与维护社会秩序、价值观念与行为方式,并成为社会人的过程。对于社会而言,这是社会文化得以延续的手段;对于个人而言,社会化是个体被社会认同、参与正常社会生活的重要途径。职业教育主要满足的是人们从业准备的需求。从这个意义上讲,职业教育一个重要的功能是使教育个体由自然人进化为社会人。
促进入的社会化的一个核心内容是职业化。一个社会成员要真正实现由自然人到社会人的转变,是需要走向工作岗位的。因为职业是一个合格的社
会成员所必须从事的,在人的生存与发展中占重要地位。因此,他又迈入了另一个社会化过程,那就是职业社会化。
我们通常认为工作单位是个人进行职业社会化的主要场所。个人要在工作单位的职业活动中学习职业技能,遵守职业规范,学会扮演职业角色。个人在工作单位中通过自己的职业活动和职业成就来确立自己的社会地位,实现个人的人生理想和价值,并在这一过程中形成个人的能力、品格、气质、性格等心理特征。
以就业为导向发展职业教育,是充分考虑人的社会化的基本要求而作出的理性选择,它担负着把可能的劳动力转化为能够满足各种社会需要的现实职业者的任务,是名副其实的职业引路者,能够真正促进个体的职业社会化。我们应该以这一基本思想来指导职业教育和教学改革,把学校的职业教育与当地的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联系起来,与劳动就业的需要结合起来。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把满足劳动力市场的需求作为职业教育发展的动力,把提高学生就业和创业能力作为职业教育改革的方向。
综上所述,以就业为导向发展职业教育,是我国现阶段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正确选择。以就业为导向发展职业教育作为当前的一种阶段性的策略,十分符合现阶段我国的国情。职业教育如果不充分重视实现自己的就业功能,就无法发挥更多的功能和更大的发展。尤其在当前职业教育和社会需求脱节较为严重的情况下,以就业为导向能够解决许多现实问题。因此,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是实现职业教育服务就业、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要求,也是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加快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
[注释]
①
翟帆,范绪锋.55%的就业率说明了什么?[N].中国教育报,2003-11-21.
②
方列等.中国职业技术教育现状调查[J].半月谈,2004,(2).
③
朱力等.社会学原理[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④
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参考文献]
[1]黄炎培.黄炎培教育文选[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5.
[2]中华职业教育社.黄炎培教育文集[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87.
[3]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
[4]吕可英,董操.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M].济南:齐鲁书社,1990.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2.
[6]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委员会编著,华东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所译.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6.
篇8
【关键词】高校法制教育 研究 进展
资助课题: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当代大学生法治信仰培育问题研究”(项目编号:2011sk726)。
高校法制教育的性质与目标研究
关于高校法制教育的性质。现阶段主要观点认为高校法制教育不是单纯的法律知识教育,而是全面的法律意识教育,属于德育范畴。2005年、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及其实施方案中,明确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列为四年制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四门必修课之一。但实践中对这个问题还有不同的看法,主要观点有:(1)高校法制教育有其独立性,不应从属于道德教育。[1] 张晓敏认为素质教育的理念下,应当还高校非法学专业的法制教育之独立性地位。[2] (2)法制教育是公民教育的主要内容。刘颖认为法制教育确定了公民教育的主要内容,推动了公民教育的发展与实践,是公民教育行进过程中的重要环节。[3]
关于高校法制教育的目标。主要观点有:(1)高校法制教育的目标主要是社会主义法制理念教育。[4] (2)高校法制教育的基本目标在于培养知法、守法、护法的大学生,这是我国高校法制教育进行社会主义法制理念培养的前提和关键。[5] (3)提升大学生的法律素质。[6] (4)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的终极价值目标应当是人的全面发展。[7] (5)高校法制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法制观念,并帮助其树立法律信仰。[8] 还有论者认为高校法制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培育大学生的法治信仰。[9]
高校法制教育的体系与内容研究
关于高校法制教育的体系构建研究。代表性观点有:韩世强认为当代大学生的法制教育应当是兼容“意识”、“知识”和“行为”于一体的法律素质构建,其教育的真正发挥必须依赖一套健全完善的实现结合机制。[10] 黄青燕认为应当建立法制教育的衔接机制,实现法制教育与思想道德教育、心理教育相结合,课程教育与校园法制文化建设相结合,校园教育、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11]
高校法制教育内容,主要集中体现于“基础”课程之中。主要观点有:(1)高校法制教育内容要突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的核心地位。黄文艺认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在高校法制教育中具有核心地位,应致力于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培养法律思维习惯,形成坚定的法律信仰,增强依法办事能力。[12] (2)应当调整法制教育相关教学内容。沈蓉等认为增加有关经济法内容的教学应当是高校法制教育的客观要求,以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新经济形势下各种复杂问题的能力。[13] (3)完善“基础”课教材中的法制教育内容,构建实用型的法制教育内容体系。教材中的法制教育内容应当能帮助大学生增强社会主义法制观念,提高法律素质和社会主义法制观念;还要能帮助大学生解决成长成才过程中遇到的实际法律问题。[14]
高校法制教育的现状和原因研究
在高校法制教育的现状和原因的探讨方面,许多学者都通过相关的问卷调查进行研究。
1.高校法制教育的不足。颜素珍等对南京地区的高校大学生的法律素质进行了问卷调查和个案访谈。[15] 郭先根认为,目前高校法制教育缺乏领导组织机构和合理规划,法制教育课程尚未作为一门必修课正式列入教学大纲,“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仍然持续存在。[16]孙勉认为各高校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往往重视道德教育,而忽视法制教育,表现为重劝导轻约束、重自律轻他律、重扬善轻抑恶,其直接后果是“站得高、行得低,说得多、做得少,口气大、效果小”。[17]
2.大学生法治信仰的缺失。一些研究者通过深入实地的调研,结合调研数据深刻剖析了当代大学生法治信仰培育的困境及其根源。如谢山河、黄章华主持的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的调查。[18] 张雪芹对转型期大学生法治信仰的调查。[19] 王美君以武汉市非法律专业大学生作为抽样调查对象,设计调查问卷,分别从基本情况、法律认知、法律服从及运用、法律权利意识、法律心理以及法治教育对被调查者进行调查。并运用统计分析软件,对大学生在法律意识上的共性特点进行了总结。[20]王西阁认为受传统法文化的影响,法律工具主义思想很难内化为主体对法的动力,传统“无讼”思想也导致了大学生思想意识中对法律的轻视。高校法制教育的不足,法制教育单一的途径和高校学生管理行政色彩过浓以及社会现实支持的欠缺都有碍大学生法治信仰的形成。[21]
高校法制教育的方法和途径研究
高校法制教育的方法途径是学界研究最多的问题。具代表性的观点有:
1.法制教育与道德教育相结合的观点在学界已形成共识。陈大文认为,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相结合,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创新理论为大学生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有机结合提供了理论依据。[22] 余国政分析了大学生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融合的客观基础,并从教育观念的变革、课程改革、教师素质结构的改善和思维方式的变革、“先德教”和“后法教”分层的教育等四方面来实现两者的融合进行了探讨。[23]
2.不断创新高校法制教育的教学方法,深入研究比较教学法、讨论教学法和实践教学法等的开展。黄文艺认为除了法制教育中常用的案例教学法之外,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还可以采用比较教学法、讨论教学法和实践教学法。[24]王康康、徐延平认为,应当利用主流传媒对大学生进法制教育;充分利用大学课堂,发挥课堂教学在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充分利用大学校园环境,将无声的熏陶与有声的教育相结合;走出校园,开辟第二课堂。[25]
3.开展比较研究,借鉴国外法制教育的经验。李俊杰比较研究了中美两国法制教育,认为在理论上可以借鉴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和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实践上值得借鉴的有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等经验。[26]车雷研究了英国的学校法制教育,认为其教学内容的选择侧重于与公民身份密切相关的法律,强调公民意识的养成;法制教育能够有效利用社会法律资源,为学生提供富有意义的实践教学机会,极富启示作用。[27]
4.紧跟中国法治进程,及时调整更新教材内容。“05”方案之后,“基础”课教材经过几次修订,对法律基础部分的内容有所完善,使理论更加联系实际,贴近学生。陈大文认为,“基础”课教学应当准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基本特征和内部关系,正确认识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不断增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使命感和责任感。[28]
5.法制教育的方法途径应当体现人文精神。林国强认为,法治信仰的培育方式应当注重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质。[29]蒲鸿志认为青少年法制教育面临人文精神缺失的困境,忽视青少年的主体地位,导致法制教育的功利化。法制教育方法的人文向度是一种创新,强调沟通、感悟、互动和体验。[30]
6.重视法制教育网络化的研究和实践,主张利用网络这个新载体,对大学生进行法制教育,弥补传统法制教育的缺陷。任莉莎在硕士论文中详细论述了增强我国高校网络法制教育实效性的对策,并提出从三个不同的层面着手探索增强实效性的具体途径。[31]
7.优化校园法制环境,营造校园法治氛围,突出高校管理中的法治取向。黄蔡芹认为校园环境对大学生的思想言行能产生强烈的致导作用,优化学校法制环境能对大学生法律意识的提高起到潜态的影响作用,提出了校务公开制度、学代会制度等途径。[32]王西阁认为目前我国高校管理中存在人治色彩浓厚、行政化趋向严重的现象,对法制教育产生不良影响。高校管理必须秉承法律至上、权利本位、民主自由等法治精神,依法治校,实现高校管理的法治化。要健全以大学章程为核心的内部管理制度,完善大学生权利救济制度等。[33]张庆旭则从诉讼法学的角度专门研究了高校学生处分申诉制度的修正与完善,为保障学生权利、实现校园法治提供了有益参考。[34]
高校法制教育的原则和规律研究
高校法制教育原则,是在实施法制教育过程中正确处理各种关系的准则。这方面的观点主要有:(1)法制教育与文化素质教育相结合;法制教育与纪律教育相结合的原则;法制教育与法制实践相结合的原则。[35] (2)法制教育与德育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应在教学中贯彻三项基本教学原则,即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相融合的原则和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结合的原则。[36] 应坚持以教材体系为基础,理论与实际相统一的原则;关联性与差距性相统一的原则;知识性与思想政治教育性相统一的原则。[37] (3)法制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原则。[38]
关于高校法制教育规律的研究,许多论者认为,高校法制教育必须遵循德育的基本规律。王国桢探讨了大学生法制观教育机制,包括三个方面,即中小学法制教育与大学法制教育的衔接机制;大学生法制观教育与社会法制宣传教育的互动机制;以及高校教育机制。[39]
高校法制教育的功能和实效性研究
关于高校法制教育的功能。很多学者认为高校法制教育具有明显的德育功能,包括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思想教育等功能。李璐娇结合教学实践,认为“基础课”新课程法制教育功能主要有发挥理论、规范向实践的转化功能;扩大和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40]
近年来,许多学者对法制教育的实效性问题进行了理论探讨。陈大文认为如何提高课程整合背景下大学生法制教育的实效性是目前迫切需要化解的难题,需要教育者们深刻理解大学生法制教育的基本要求,准确把握大学生法制教育的重点内容,正确认识大学生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的关系。[41]
简要评论
近五年高校法制教育研究成就显著。高校法制教育理论研究日益为学界所重视,研究的内容更多更广泛,研究课题更加务实。每年都有一些研究生论文以法制教育为研究方向。研究方法多样化,突出实证研究。目前高校法制教育理论研究的视角和方法呈多样化趋势,尤其重要的是近年来研究者更多地重视使用问卷、数量分析等实证研究方法。很多研究者对高校法制教育现状、大学生法制观念和法律素质状况进行问卷调查或访谈调查,对所获取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了一些有启发性的结论,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措施。研究内容呈现专门化趋势,比较研究也得到一定的发展,出现了一些跨学科研究的学者。开展高校法制教育研究工作的主要是从事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和研究的学者,但近年来也有一些其他专业背景的学者开始研究高校法制教育,并取得了一些成果。跨学科的研究对拓展高校法制教育研究的视野和理论深度非常有利。
但理论研究深度和广度不够。囿于学科限制,大多数研究法制教育的学者都没有系统的法学理论的学习研究经验,导致研究视野狭窄,研究角度片面,跨学科领域的研究不足,理论深度不够,研究成果的实效性不强。
参考文献:
[1]张宝成.影响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的因素[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6(2).
[2]张晓敏.高校非法学专业法学教育目标之重塑[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6).
[3]刘颖.公民教育中的法制教育及其价值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博士论文.
[4]陈大文.论大学生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的目标定位[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4).
[5]门广.高校法制教育的性质与目标探析[J].辽宁警专学报,2008(7).
[6]陈大文,刘一睿.从普及法律常识到提升法律素质的教育――改革开放30年高校法制教育发展回眸[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4).
[7]顾相伟.高校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的发展、关联与融合[J].思想教育研究,2012(1).
[8]王晓慧.我国高校法制教育的现实困境与理性选择[J].河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4).
[9]张蓉.论大学生法治信仰培育[J].法制与社会,2012(7).
[10]韩世强.当代大学生法制教育实现机制的体系化构建[J].宁波经济(三江论坛),2007(3).
[11]黄青燕.论大学生法制教育体系的科学构建[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1(2).
[12][24]黄文艺.论高校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5).
[13]沈蓉等.高校法制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5).
[14] 张小平,曾裕华.浅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材中法制教育内容的完善[J].教育与教学研究,2009(6).
[15]颜素珍,刘桂占.大学生法律素质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12).
[16]郭先根.构建大学生法制教育长效机制研究[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0(3).
[17]孙勉.论大学生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的融合[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31).
[18]谢山河,黄章华.关于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的调查分析[J].教育学术月刊,2008(7).
[19]张雪芹.论大学生法治信仰的培养[D].山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20]王美君.武汉市大学生法律意识调查报告[D].兰州大学2009年硕士论文.
[21][33]王西阁.大学生法治信仰培育[J].当代青年研究,2011(3).
[22]陈大文.关于大学生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有机结合的探讨[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3).
[23]余国政.大学生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的融合[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5).
[25]王康康,徐延平.强化大学生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的探讨[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9).
[26]李俊杰.高等院校大学生法制教育之探讨――中美法制教育之比较及启示[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7(11).
[27]车雷.英国的学校法制教育及其启示[J].教育探索,2011(11).
[28]陈大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教育路径解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2(1).
[29]林国强.大学生法治信仰培育刍议[J].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
[30]蒲鸿志.青少年法制教育方法的人文向度[J].思想理论教育,2010(12).
[31]任莉莎.我国高校网络法制教育实效性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硕士论文.
[32]黄蔡芹.浅议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7(11).
[34]张庆旭.高校学生处分申诉中的证明与证据研究[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9(02).
[35]张国安.同志青少年法制教育思想初探[J].思想研究,2007(7).
[36]雷继元.“基础”课教学基本原则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7(09).
[37]何玉芳,张艳红.“基础”课思想道德与法制教育内容的融合探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3).
[38]李喜等.医学专业学生法律素质培养研究[J].山西大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
[39]王国桢.大学生法制观教育机制探究[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2).
[40]李璐娇.大学生法制教育功能新论――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法制教育内容为例[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7).
[41]陈大文.课程整合背景下大学生法制教育实效性问题初探[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7(5).
篇9
关键词:高职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教学内容 创新
中图分类号:G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3(b)-0-01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基础”)课程是教育部规定的高等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高职“基础”课应从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具体要求出发,着重培养和提升高职生的综合素质和核心职业能力,为其成长成才和终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下面,本人结合多年的教研实践对高职“基础”课程教学内容提出创新性的思考。
1 立足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突出、增强教学内容的针对性与适用性
1.1 使用统编教材要注意同高职的特色相
结合
本课程一直选用组织编写的高教出版社发行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统编教材。在使用教材的同时注意同高职的特色相结合,着重培养和提升高职生的综合素质和核心职业能力,突出内容的针对性和适用性。
1.2 突出教学内容的针对性
(1)依据调研结果确定教学内容。根据学生未来职业岗位群需求,结合教学实践经验,在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变“系统照本宣科”为分大主题小专题讲授。明确细化课程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目标,增强教学内容的针对性。(2)根据岗位需要选取教学案例,从面向社会的职业人的培养出发,结合高职学生思想道德形成和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在系统整合课程的内容体系基础上,选择有针对性地教学案例回答高职学生在成长成才和未来职业生涯发展过程中会面临的有关人生、事业、理想等方面普遍关心和迫切要求解决的德行修养和职业现实问题。(3)结合职业特点设计教学环节,根据职业岗位素质要求,我们对课程的实践教学进行了相应的设计,其结果是实践教学串联起本课程三大教学主题,使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学生职业教育全过程。从学生入学后接受专业教育为起点,教育进行中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过渡,校内外实践基地实习和顶岗实习、毕业实习为延伸,组织序列化、监管保障健全的实践体系。
1.3 增强教学内容的适用性
教学内容的适用、够用是职业院校基础课改革的原则和方向。《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材内容丰富、涵盖的理论面很广、知识点很多,但是,在组织教学内容的时候,我们紧紧抓住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的主线,紧密联系学生在成长成才过程中遇到的思想、学习、生活方面的实际问题,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回答学生思想问题结合起来,既对他们进行系统的理论教育,又入情入理地分析回答大学生在成才、立志、恋爱、交友、就业、做人等方面面临的问题和困惑。整个课程内容体系的设计体现了与高职学生成长成才主线的结合,并把社会主义道德和法制教育的问题放到了高职学生自我认识、群体交往、社会发展的进程中把握,从而在内容选择上体现先进性和适用性。
2 以“实用、适用”为原则,变教材体系为教学体系整合优化具体教学内容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依据教学大纲要求,以“实用、适用”为原则进行了变教材体系为教学体系的全面梳理,确定了三大教育主题20个具体教学专题,总学时48学时。
2.1 紧紧围绕三大教育主题科学设计教学
内容
(1)教育主题主要围绕理想信念、爱国主义、人生价值进行思想教育。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使学生形成一个以理想信念为核心,以爱国主义为重点,以正确的人生目标、端正的人生态度、科学的人生价值标准为基本内容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体系。结合职业理想,使高职学生初步具备一定的学习和职业生涯规划设计能力,培养其为实现职业理想而具有的坚韧不拔的信念,并在职业生涯中无私奉献、积极进取,努力创造有价值的人生。(2)教育主题主要围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进行道德教育。本部分重点结合学生的职业定位,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提升职业实践中德行规范的意识和能力,为其在职业生涯中成为一名合格的从业人员打下基础。(3)教育主题主要围绕职业规范、与职业活动相关的法律制度、如何弘扬法制精神进行法制教育。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帮助高职学生知法、用法、守法、护法,提升法律意识,培养法治社会“职业人”的基本素质,学会运用相关法律知识分析和解决职业生活领域的现实法律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的职业法律素质,培养能够立足社会并具较强学习能力和良好习惯的现代职业人。
2.2 实践教学的三种实现途径
“基础”课程的实践教学追求运用整个学校、社会及企业的资源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本课程的实践教学主要是通过课内实践、校内实践及社会实践三个途径实现的。
(1)课内实践,包括分组讨论、小型辩论会及演讲比赛等多种表现形式。针对某一专题给学生布置2-4个思考题,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关注点从中选择一个问题进行分组讨论、开展小型辩论会或者演讲比赛。分组讨论后每组选一个代表在课堂上发言,汇报本组讨论的情况及结论。讨论结果也可利用网络传给授课教师进行评分。(2)校内实践,结合学院团委、学工处组织的各项常规教育、主题教育、特色教育等活动,教师指导学生自己去体验、分析、认识实际问题,活动结束后由学生自己表达、交流个人观点,并且在彼此交流的过程中修正提高自己的认识。让学生把自己学习、思考、交流的认识成果用文字表达出来。通过这些实践学习活动,不仅实现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而且也有力地促进了学生口头表达、文字表达和活动组织等行动能力。(3)社会实践社会实践是指在课堂教学以外通过社会调查、社会活动、实习就业、打工实践等实践,增加学生的亲身体验与感受,深化理论渗透的效果。同时结合社会实践过程,指导教师指导学生完成相应主题的实践报告、撰写实践心得,并用照片、文字做成PPT课件记录下社会实践的的过程和效果。
3 结语
总之,高职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内容必须围绕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创新性的设计,突出教学内容的针对性与适用性,变教材体系为教学体系整合优化具体教学内容,积极践行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和研究作风,才能切实提高课程教学效果,为打造成功的职业人奠定坚实的
基础。
篇10
【关键词】职业道德 养成训练 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02-0017-03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提出的要求:职业教育必须“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把提高质量作为重点。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教育教学改革……”而早在2004年,前教育部部长周济在《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实现职业教育的快速健康持续发展》报告中指出,“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的水平体现了职业学校的竞争力”。这些进一步明确了就业是职业教育的方向和目标,而培养学生高尚的职业道德素养又是保证学生顺利就业和提高学生就业质量的根本保证。要贯彻落实好规划纲要精神,结合具体实际,国家示范高职院校设定的人才培养目标应是为社会及各企事业单位输送高素质的技能型毕业生,并通过教育教学改革来达到上述目标。因此,开展高职学生职业道德养成教育研究与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基础课是大学新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如何有效开展这门课的教学是思想政治理论课老师必须研究的课题。另一方面,如何在高职教育中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养成训练,培养学生高尚的职业道德素养,保证学生顺利就业和提高学生就业质量也是高校德育工作者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而基础课程在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方面发挥着主渠道、综合集中的作用,为此,我们将把这两者的教学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基础课渗透职业道德养成训练教学模式研究,研究如何以基础课为依托渗透职业道德养成训练内容,既可以提高基础课教育的实效性,又同时给学生进行系统的职业道德养成教育,试图从教学内容、教学形式以及考核评价的综合改革上来吸引学生,让学生能学以致用。
所谓“教学模式,指的是反映特定教学理论逻辑轮廓,为实现某种教学任务的相对稳定而具体的教学活动范式。其由思想、理念、形式、过程、方法和评价等组成一个系统(雷正光)”。通过对学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10年版)的仔细解读和平时教学经验的积累,再梳理、总结上述论文、著作研究成果,要想解决好在不增加课时或是另设一门课的情况下,完成基础课教学中渗透职业道德养成训练这一关键问题,就必须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原则,以培养具有良好职业素养和全面职业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为目标,针对各专业、学生特点进行教学设计,制定课程标准,着力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和法律素质、职业核心能力,达到为学院各专业实现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目标服务的目的。基础课教学无论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方法、实践教学、考核方式等方面都应注意做到因材施教,在内容上结合行业职业道德和专业案例、行业文化和职业法律规范,使教学更好地为各专业人才培养服务;在教学组织上,采取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一体化模式,将课堂教学与第二课堂活动、校外社会实践教学相结合;在考核评价上,采用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评价模式,促进行知结合,教、学、做统一,增强教学实效性。
一 基于不同专业学生特点及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分析进行教学设计
1.课程设计思路
课程设计的思路既有总体思路,也会结合不同专业的学生特点及培养目标进行设计,开展“恪守职业道德,成就职业人生”职业道德养成训练主题教育。如与电气自动化专业结合的职业道德训练思路:
第一,利用自编教材《高职职业道德与礼仪实训教程》,按照“目标—任务—准备—行动—评估”训练步骤,结合电气自动化专业教学案例开展教学。
项目一:与专业入门教育相结合,开展用人单位对大学生职业道德与职业素质要求的社会调查。通过组织学生参观考察实训基地或生产企业,访谈职场人士,上网收集资料,调查电气自动化专业岗位的职责、专业知识、技能和职业素质的要求,学习“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安全生产、团结协
作、艰苦奋斗”等电气自动化行业职业道德规范。
项目二:职业道德楷模视频观摩与演讲。以小组为单位,采访和收集一个或几个本行业职业道德楷模或成功人士(尽量与自己所学专业相对应)事迹,讲述、分析、总结他们的感人事迹或成功因素,并整理成演讲稿进行演讲,或做成PPT进行展示。
第二,与专业入门教育相结合,邀请本行业优秀人士到学院作报告,与学生座谈。
第三,结合学生顶岗实习,配合专业教师开展针对岗位职责、服务质量、安全管理和安全生产等具体的电气自动化职业道德教育,检查和评估学生的职业道德水平。
第四,结合电子行业企业文化开展职业道德教育。
第五,结合学院素质训练中心开展的第二课堂活动,如“道德建设周”进行教育。
2.有针对性地确定不同专业教学目标
课程教学目标分为总体目标和分目标(知识、能力、素质),各专业总体目标一致,即从培养面向生产、经营、管理一线所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具体要求出发,配合专业教育,着重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法制观,使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态度、职业价值观和职业纪律,为高职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以及学生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分目标的确定上结合不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学生特点,有所侧重,同时,将职业核心能力(如自我学习能力、信息处理能力、数字应用能力、与人交流、合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等)纳入本课程的能力目标中,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培养训练。
3.教学内容的梳理与整合
根据基础课程的性质与作用,结合学院各专业特点及人才培养要求的不同,对职业道德教育教学内容进行层次性梳理,分两个层次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基础性内容——在课本原有内容(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基础上增加团结协作、艰苦奋斗、改革创新等要求,基础性内容在学院各专业的授课中普遍进行;拓展性内容——不同专业有针对性地增加本专业特别强调的职业道德要求。如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专业增加“安全生产、团结协作、艰苦奋斗”等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职业道德规范;物流管理专业增加“廉洁奉公、尊重顾客、爱护货物、优质服务”等物流职业道德规范;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增加“精工细修,优质高效;遵章守纪,规范操作;顾全大局,团结协作;勤俭节约,爱护器材”等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职业道德规范内容。
对基础性教学内容,通过实施若干个教学项目体现知识的传授、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道德素质的养成一体化的要求,促进知行结合,增强教学实效性。基础性教学内容主要在课堂进行。拓展性教学内容也可以在课堂上进行,但大部分教学需要通过课外实践活动进行,以弥补课时的不足。同时,对不同的专业用不同的教学案例,如就爱岗敬业这一训练项目,对不同专业都采用不同的教学案例,以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说服力。
二 教学组织实施
1.注重课程教学与职业素质和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相结合
在遵循教育部、有关精神前提下,紧密结合企业对高职人才的能力、素质要求,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系统确定本课程的知识、能力、素质目标,设计教学项目,通过教师指导,使学生在完成教学项目的同时,既掌握道德法律知识,又能培养道德和法律素质,提高自我学习、信息处理、数字应用、与人交流、合作能力、解决问题等职业核心能力,达到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道德和法律素质和职业核心能力的目的。
2.注重课程教学和道德实践、社会实践相结合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团队与学院团委、学生工作处等部门联合组织校园文化建设活动、推进第二课堂素质教学活动、组织学生参与校内外志愿者活动、社会调查等,配合各系的实训教学开展职业道德训练,使学生能将课程内容贯穿到平时的生活实践中,真正做到知行结合。
3.注重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增强教学效果
我们在教学中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型教学模式,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延伸和深化本课程的教学。有选择地使用下列方法:课堂讲授法、课堂答疑法、案例教学法、主题演讲比赛、辩论赛、视频观摩、情景剧等,结合学生中的思想问题或时政热点问题进行教学。在教学手段上,教师们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开展教学活动,通过制作PPT教学课件,运用教学网站,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升教学质量和效果。
4.注重教学内容与专业相结合
教师在职业道德和职业法规内容上、在教学案例的选择上尽可能与专业相结合。
5.注重共性和个性相结合
以课程标准设计的能力训练项目为参考,教师们在课程标准的原则规定下,根据各教学专业班级的个性差异、专业要求,灵活地选择其中几个项目或自行设计实践项目来开展实践教学活动。
三 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由于职业道德重在养成教育,特别强调实践教学环节。因此在注重理论教学的同时,通过各种途径强化实践教学,促进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长,知与行相统一,以提高职业道德实践教育教学效果。我们主要采取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的方式,以弥补课堂学时不足的缺憾。一是利用课堂讨论、辩论、演讲、播放影视资料、参观考察等方式开展“第一课堂”实践活动,将抽象的理论变成感性直观的内容,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职业核心能力。二是开展“第二课堂”的活动(电影周活动、纪念日、专项主题教育活动、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学院法制教育活动),实现学生自我教育的目的。第二课堂实践教学的组织实施主要有以下几个环节:
1.编制实践教学大纲,设计实践项目
依托基础课程标准,本教学团队编制了本课程实践教学大纲,设计了与职业道德训练内容相适应的社会实践项目。如结合专业分小组开展用人单位对大学生职业道德与职业素质要求的社会调查、行业模范访谈、主题演讲比赛等。
2.教师进行实践教学项目培训、指导
教师除了对学生所选的主题进行审查外,还要对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进行指导,包括全员培训、问卷设计、调查报告撰写、调查汇报的PPT制作等,并参与学生社会实践成果
的评比赋分。
3.学生分组开展活动
实践教学以学生团队为主,教师为辅,每个授课班级根据班级人数分为若干小组,每组人数4~6人不等,自由组合,并选出本组组长。组长协调本小组成员的分工,并带领本组开展实践活动、组织成员制作课堂PPT汇报、撰写调研报告。
4.成绩评定
社会实践任务完成后,教师组织学生对社会实践成果进行展示交流,学生同教师一起对实践进行评比,成绩评定分小组互评和教师评价结合的方式,根据学生的作品、汇报情况及学生的分工评定各学生的社会实践成绩。
四 考核评价
考核评价的目的旨在督促和引导学生的学习,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本课程的考核坚持开放性原则,采取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坚持过程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考核原则。过程性评价主要包括学习态度、个人作业`、能力培养三方面,其中学习态度主要考核:出勤情况、课堂表现;个人作业主要包括:读书笔记、观后感、计划书等;能力培养主要考核:项目作业完成情况,社会实践活动情况;过程性评价分别占考核比例的20%、10%、40%;终结性考核主要考核学生知识掌握情况,主要通过期末开卷形式进行,以知识运用题型为主,终结性考核占比例的30%,采用教师评价的方式。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思想动态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