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农业前景范文

时间:2023-09-25 18:25:3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生态农业前景,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生态农业前景

篇1

关键词 生态农业;农业模式;现状;发展前景;中国

中图分类号 F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18-0276-01

生态农业要求把农业及农业相关行业紧密结合起来,利用传统农业精华和现代科技成果,解决好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实现三大效益的统一与发展[1]。

1 国内生态农业的发展现状

从20世纪80年代起,传统农业的优势与现代科学技术就已经被结合起来[1-7],生态农业的概念逐渐发展起来,经多年发展,生态农业建设已经取得了诸多可喜的成就,但也应该注意到,我国生态农业发展存在瓶颈[2]。一是目前我国生态农业主要目标为追求更多产出,主要手段为物质循环和能量多级利用,未足够重视农业的多种生态服务功能;二是当前的生态农业以种植业为主体,没有充分重视包括工业、服务业在内的其他领域或部门之间的联系,传统的农业经济模式缺乏市场化的引导,在规模经营、专业化生产和品牌化推广方面发展不足;三是用于指导生态农业发展的相关理论研究落后于当前的生态农业实践进程;四是农业管理标准化水平低,标准不完善、可操作性差,相互冲突及自相矛盾的现象时有发生。

2 现阶段我国发展生态农业的主要作用

2.1 发展生态农业有利于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三农”领域的一系列问题以及农业发展方面的理论研究、科研成果、政策要求,都无一例外要争取到农民或农业生产者的认可和支持,因此发展生态农业是否能兼顾到农民的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是否能让农民获得真正的实惠,关系生态农业发展成败[3]。实践证明,生态农业建设是一个能够使生产者和消费者获得双赢的新型农业体系,可以持续增加农民收入,值得进一步完善、发展和推广[2-4]。

2.2 发展生态农业是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保证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特别是中国加入WTO之后,我国农业发展遇到了许多新的机遇和挑战,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相关的一系列问题在农产品国际贸易及农业领域的国际合作中更集中的暴露出来。保护生态环境、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提高农产品质量将是我国在新时期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只有这样,才能解决好农产品质量与产品竞争力及农业综合效益等多方面的问题[4-5]。另外,发展生态农业、提高食用农产品质量也将有利于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与生存环境,有利于我国农业及整个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6]。

2.3 生态农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途径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我国在新的历史时期的重要发展目标;中国农村人口约占总人口的70%,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也将在农村。农村的小康社会建设要求不断提升农民的生活质量和工作生活环境[7-8]。发展生态农业影响着农业生产方式,尤其是农村生活方式;不但可以改善农业及农村环境,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而且也将会获取更高的经济收益。生态农业的建设和充分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说,将逐步颠覆长期以来形成的城乡差别方面的观感,也将最终促成我国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9]。

3 我国生态农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一是国家及农业主管部门虽然对“三农”问题非常重视,但始终未能解决所存在的一些农业管理体制上根本问题。二是生态农业以及相关理念的普及程度不够高,农业相关管理人员及从业人员未能充分地理解与把握生态农业的各相关方面。三是当前的各种生态农业模式未重视农业的多功能生态服务,大多局限于物质能量循环和能量资源多级回收利用。四是我国生态农业的基本格局始终以种植业为核心,存在一系列问题[10]。五是生态农业发展模式研究方面始终缺少系统、完整的理论整合成果,其整体发展水平较低。

4 生态农业发展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一是选择适合当地发展的生态模式。我国各地区的发展水平差异很大,适宜的发展模式将能有效促进本地生态农业的发展[11]。二是合理利用资源、促进协调发展。坚持保护环境、改善生态环境原则,合理利用、增殖资源原则,物质循环、多级利用原则,正确运用调控原则[1-6],多业结合、集约经营原则。三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加速农业高新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研究开发环境友好型、经济效益高、可操作性强的农业高新技术,注重资源的多级循环利用和农业清洁生产,提倡在信息化基础上组织农业生产。四是健全激励机制。加强对相关单位及个体的宣传鼓励措施,并逐级细化,充分调动其积极性[12-13]。

5 现代生态农业的发展前景和新趋势

5.1 从重点关注生产环节转向规模化与产业化

产业化与规模化是生态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应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目标,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依托本地生态资源,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建设,促进农业生产、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调[14]。现代生态农业的发展,应强调经济、生态与社会效益的全面提高,通过系统中有机物质的循环,突破单一狭隘的产业限制,产生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13]。

5.2 发展多产业结合的开放性农业和多功能生态农业

生态农业以农林牧渔产品的生产加工为基础,紧密联系生产流通领域,实现农业、工业、服务业的网络化连接[12]。

5.3 在生态农业的发展中注重生态文化的培育

生态文化是从人统治自然的文化过渡到人与自然和谐的文化。生态文化也是生态农业的灵魂。生态文化重要的特点在于用生态学的基本观点去观察现实事物,解释现实社会,处理现实问题,建立科学的生态思维理论[12,15-16]。生态农业的发展应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为基本点,将和谐发展作为首要的价值选择,将生态文化的培育与发展贯穿于生态农业的发展进程之中。

5.4 在生态农业的发展中注重传统与现代的融合

生态农业发展要求继承和发扬传统农业技术的精华[11],对整个农业技术体系进行生态优化[15]。在实践过程中,对整个系统的各个环节进行再优化,以现代农业科学理论为基础加以整合,引入最新的实用技术进行二次革新创造[17-21]。

5.5 重视传统农业文化,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我国发展生态农业既包含构建不同类型的适应当地既有条件的生态经济模式,也包括集成的生态技术和管理模式[11]。我国生态农业必须建立在对传统农业精华的传承和提高的基础之上,只有这样才能为其全面发展提供坚实的根基和稳定的保障,这也将有利于保护各地区、各民族形式多样的农业文化遗产,并有利于农业经济、文化的协调发展[13]。

6 参考文献

[1] 胡人荣,余长义.我国生态农业进展现状与展望[J].生态农业研究,2000,8(3):95-98.

[2] 李新平.中国生态农业的理论基础和研究动态[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0,21(6):341-345.

[3] 韩玉勇,刘志峰.农村进展循环经济的新形式[J].安徽农业科学,2011,35(30):9717-9718.

[4] 曾超,王文强,等.中国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农业[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2,28(1):58-60.

[5] 金鉴明,金冬霞.中国的生态农业[J].世界科技研究与进展,2002(2):10-14.

[6] 顾进飞.生态农业进展的制约因素[J].农业环境与进展,2012,15(2):8-9.

[7] 叶谦吉.生态农业:农业的未来[M].重庆:重庆出版社,1988.

[8] 卞有生.生态农业基础[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86.

[9] 张忠根,应风其.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估:理论、方法与应用[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10] 卞有生.生态农业中废弃物的处理与再生利用[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

[11] 李文华.生态农业:中国可持续农业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

[12] 邓启明.基于循环经济的浙江现代农业研究:高效生态农业的机理、模式选择与政府管理[D].杭州:浙江大学,2007.

[13] 刘春.东北地区生态农业发展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4.

[14] 骆世明.传统农业精华与现代生态农业[J].地理研究,2008,22(1):20-22.

[15] 章家恩,骆世明.现阶段中国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时间和理论问题探讨[J].生态学杂志,2005,24(11):1365-1370.

[16] 骆世明.生态农业的景观规划、循环设计及生物关系重建[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8,16(4):805-809.

[17] 刘应元,冯中朝,,等.中国生态农业绩效评价与区域差异[J].经济地理,2014(3):24-29.

[18] 黄国勤,王淑彬,赵其国.广西生态农业:历程、成效、问题及对策[J].生态学报,2014(18):5153-5163.

[19] 曹志平.生态农业未来的发展方向[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3(1):29-38.

篇2

生态农业经济是指农业再生产中生态与经济的内在联系及相互结合的统称。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我国农业已经摆脱了过去旧的发展模式,进入到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努力发展农业生态经济已成为未来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发展农业生态经济离不开农业生态环境的支持,但在现实中,我国的农村生态环境却正面临着异常严峻的形势和问题。本文主要分析了农村生态环境与生态农业经济的关系,并提出了改进农村生态环境,促进生态农业经济发展的相关措施。

关键词:

生态农业经济;农村生态环境;关系影响;存在问题;改进措施

民以食为天,农业是立国之本。农村不仅是农民进行生产、生活的安身立命之所,也是人们食物的来源之地,是保证国家和谐稳定、经济发展、人民安居乐业的基础。我国是农业大国,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农业现代化水平得到了巨大的发展,为我国居民提供了良好、可靠的食物来源保障。但与此同时,与农业发展息息相关的农村生态环境却正在遭受着前所未有的破坏,人口增长、环境污染、森林破坏、水资源短缺等问题使农村生态环境持续恶化,农村生态环境面临着巨大的压力,这对我国的农业生产造成了极大的影响。改善农村生态环境,走生态农业经济发展之路,才是实现我国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一、生态农业经济的内涵

要正确认识什么是生态农业经济,首先要理解什么是生态农业。生态农业概念的提出是在上世纪80年代初,其主要是指合理利用经济学原理,组织和管理农业生产建设,将传统农业、现代科技和绿色发展理念有机结合,将农业向合理生态转化,农业回归自然,实现农业高产高效与可持续发展兼顾的一种新的农业发展模式。而生态农业经济就是以发展生态农业,使农村经济、农业发展与农业生态环境相协调为基本原则,以不超出自然生态系统承载力为基本前提,以因地制宜、使区域自然资源优势和生态优势得到合理利用、充分发挥为基本方向,在确保农业生态良性循环的基础上,实现生产过程和资源利用高效化,确保开发产品优质化、无公害化,促使生产经济效益最大化的现代化农业产业。由生态经济的内涵我们可以总结出生态农业经济的特点,主要包括:协调性,生态农业经济讲求的是农业一、二、三产业的协调发展以及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适宜性,生态农业经济是通过多种技术装备,使农业发展适应区域环境条件、自然资源条件以及当地发展实际情况,从而使区域各项资源合理配置、合理利用,使农业经济发展能够扬长避短,优势尽显;持续性,生态农业经济重视的是现代化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讲求的是农业生态和农业经济的长期整体效益,不是一劳永逸的,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对技术装备和发展策略进行不断的改进和调整,因此生态农业经济发展具有长期持续性。

二、农村生态环境与生态农业经济的关系研究

1.农村生态环境是发展生态农业经济的基础。

生态农业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农村生态环境的支持,农村生态环境为农业生产提供了必需的耕地、水等资源,保证了农业生产的正常进行。农业生态环境中每一个因素的改变都有可能对整个农业生产系统产生各种影响,如果耕地和水土资源等被破坏、被污染,必定会影响农业生产的产量和农产品的质量;同样,良好的农业生态环境也必然会极大地促进农村和农业经济的发展和建设。因此,良好的农村生态环境是发展生态农村经济的基础和前提。

2.农业经济的发展可以促进农村生态环境的改善。

在农业生态资源有限和农业生产技术有待提高的前提下,短期内,生态农业经济的发展与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是存在矛盾的,但从长期来看两者又是相互促进的。农村生态环境的改善可以为农业生产发展提供更好的资源条件,从而满足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需要;而农业在发展的同时,又会为农村生态建设提供更多、更好的技术和资金支持,促使农村生态环境的逐渐改善,因此两者是互为支持,互为促进的。基于以上原因,我们在发展农村经济的时候,必须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重视农村生态资源环境的保护和改善,不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坚定不移地走生态农业经济发展之路,才能使农村与农业长期健康发展。

三、当前我国农村生态环境保护面临的问题

1.耕地资源紧张,耕地质量不断恶化。

耕地资源是农业发展的根本,保护耕地也是保护农村生态环境的重要内容,但我国当前却面临着耕地面积持续减少,耕地质量不断恶化的问题。据统计,我国现有耕地1.26亿公顷,但人均耕地面积仅为0.1公顷,不足世界人均的一半,且其中的13.3%属于坡耕地,耕地资源较为有限,并且由于人口的不断增加,以及粗放的开发、过度地侵占滥用和各种污染问题,使得可用的高质量耕地总面积和人均耕地面积仍然在不断地减少。

2.水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农村水环境污染问题主要包括外部污染和自身污染两方面。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和城市的生活垃圾和废弃物也不断增多,尤其是在一些农村地区,没有固定的垃圾倾倒区域和专门的垃圾处理措施,很多生活垃圾随意乱扔,生活废水不经处理就随意进行排放;另一方面,随着城市工业和乡镇企业的发展,产生的大量工业废水也通过各种流通渠道对农村水体环境产生了不同程度和各种形式的污染,这些都属于外部污染的范畴。而自身污染则主要来自于农业生产过程中,随着农业生产和规模的不断扩大,自身污染的情况也日益突出。自身污染一是滥用农药、化肥而造成的重金属、农药残留等污染;二是农业生产残留,如秸秆、畜禽类粪便处理不当而造成的污染。我国本身农业用水就非常紧张,据资料显示,我国目前农村有5000万人口和3000万牲畜面临着饮水不足的威胁,受旱农田达到了3亿亩,而各种污染更是加剧了这种情况,极大地影响了农村的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活动。

四、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的措施

1.提高人们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

提高人们生态环保意识是促进农村生态环境健康发展的关键。农业生产的根本目的就是满足人类社会的物质需求,但长期以来,人们在农业生产中存在着急功近利的心理,并且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薄弱,只顾眼前利益而忽视长远利益,造成了农业资源的透支利用和破坏式的开发,使农业生产超出了生态环境的承载力。虽然我国在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方面花费了不少精力,但治标不治本,建设速度赶不上破坏速度。因此,必须设法从提高环保意识入手,加强宣传教育,树立全民环保意识,才能从根本上做好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为生态农业经济发展打好基础。

2.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法制建设。

虽然我国近几年来陆续颁布了一些涉及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但整体而言,环境保护法律体系还不十分健全,主要体现在监管制度不完善、操作性不强等方面;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相关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难以及时跟进,使得一些方面还存在着法律空白。因此,完善生态环境保护立法,加强法律法规执行力度,才能从法律制度上有效保护农村生态环境。

3.加强生态农业建设相关投入。

政府部门应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强农业资源保护和农村生态建设。兴修农业水利工程,促进水资源合理保护利用;加强垃圾回收处理和污水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改造,以及相关的资金和技术装备投入,促进环保技术装备升级改造,为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提供有力支持。

五、结语

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影响因素多、制约条件多。因此,我们必须从多方面入手,充分调动各种有利条件共同发挥作用,牢固树立起“既要农业经济发展,又要农村绿水青山”的可持续发展理念,才能真正搞好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建设,促进生态农业经济发展。

作者:张彩霞 冯俊霞 王尚 单位:河北省委党校邯郸站

参考文献:

[1]张忠根,应风其.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估:理论、方法与应用[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篇3

关键词:农业生态环境;补偿制度;生态补偿

一、农业生态环境补偿的定义及其特征

农业生态环境补偿,顾名思义是对农业生态环境的一种补偿,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笔者是这样理解农业生态环境补偿的:农业生态环境补偿是指国家或社会主体之间约定对损害农业生态环境的行为向农业生态环境开发利用主体进行收费或向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的主体提供利益补偿性措施,并将所征收的费用或补偿性措施的利益通过约定的某种形式,转移到因农业生态环境开发利用或保护农业生态环境而自身利益受到损害的主体的过程。农业生态环境补偿有以下几个特征:

(一)农业生态环境补偿是对农业生态环境资源的非物质性部分的补偿

农业生态环境补偿的客体不是那些能容纳污染物的环境介质,如大气、水、土地等,也不是排放的环境介质中的污染物本身这些有形的、物质性的部分,而是无形的、非物质性的环境功能性价值,即环境介质的纳污容量和自净能力。在这里,农业生态环境补偿的客体也不是农业自然资源物质本身,而是农业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后其减损或丧失的再生能力和与其生命共存亡的生态功能。

(二)农业生态环境补偿是持续性的补偿

社会经济的发展总是不断前进的,人们的需求也是不断增长的。由于农业生态环境效益形成的长远连续性和农业生态环境效益供需现状,农业生态环境效益补偿不是短期的、一次性的。

(三)农业生态环境补偿是有限性补偿

农业生态环境补偿的有限性主要受以下几个方面因素的制约:一是人们对环境的生态功能认识和利用的有限性;二是经济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有限性;三是由于生态赤字的存在,农业生态环境效益补偿既要偿还历史欠账,又要保证将当代的开发利用活动控制在生态平衡的限度内,所以,无论是在补偿的数额上,还是补偿的地域上,在一定的时期内,都不能实现完全的充分的补偿。

二、生态补偿的理论基础

(一)公共产品理论――解决为什么需要生态补偿

从微观经济学角度,“公共产品”是指那些在消费上具有非抗争性和非排他性的产品。非抗争性指,对于任意给定的公共产品产出水平,增加额外一个人的消费该产品不会引起产品成本的任何增加,即消费人数的增加所引起的产品边际成本为零。而非排他性指,只要某一社会存在公共产品就不能排斥该社会的所有成员消费该种商品。由于公共产品的这两种特性,产生了“公共地的悲剧”问题,即人们为了使个人利益最大化,而无限度的使用公用资源,导致该资源的过度消耗以致最终枯竭。

(二)外部性理论――提供了解决生态补偿的思路

提到外部效应,一般从“墙里开花墙外香”来理解,实际上,经济学上的“外部效应”是指某项交易活动对第二者的经济影响,即未在价格中得以反映的经济交易的成本或效益。外部效应理论认为微观经济主体对资源环境的运用,会产生外部不经济,即资源减少和环境污染生态失衡,从而构成一种社会成本。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可以征收环境保护税的形式,把被忽略的社会成本“内在化”,提高微观主体的生产成本,降低其边际利润,促使人们改变以往的生产经营方式,进行减少污染的技术开发和资源节约型经济的发展,减少污染性产品的生产经营。

(三)生态资本理论――从原理提供了计算补偿额的方法

生态系统提供的生态服务作为一种生产要素、一种资源投入,也应该同其他生产要素一样,能够在市场交易中实现自身的价值,而这种价值的载体就是生态资本。人类生产活动所涉及的范围不断扩大,同时造成破坏的力度不断加深,使作为支持生产、生活的生态环境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块短板,因此人们不得不进行投资来恢复生态环境,从而为进一步的社会发展提供支撑。从这个角度看,生态环境实际上成为了人造资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管是土地、矿藏,还是流域、水体,作为资源它们现在都可以通过级差地租或者影子价格来反映其经济价值,从而实现生态资源资本化。

(四)可持续发展理论――描绘了生态补偿的最终目标

可持续发展理论要求发展建立在资源与生态环境的承载力范围内,就其社会观而言,主张公平分配,即满足当代人又满足后代人的基本需求;就其经济观而言,主张建立在保护地球自然系统基础上的持续经济发展;就其自然观而言,主张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体现了公平性原则、持续性原则和共同性原则。

三、我国农业生态环境补偿制度的实践现状

我国生态补偿制度发展历程可划分为两个阶段,即20世纪80年代初至90年代中后期的起始阶段和90年代末以来的快速发展阶段。

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的10余年,是我国生态补偿政策萌生,生态补偿机制初步发展的阶段。囿于当时经济水平,经济发展呼声高于生态保护呼声,该阶段生态补偿的实施范围主要是针对矿产开发所引起的生态环境问题及森林的公益性生态效益而发起的,实施范围主要是征收生态补偿费、矿产资源费等。

20世纪90年代以来,生态补偿的实践向纵深发展。由于长期偏重经济发展而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日渐突出,超出环境承载力,因而导致了一系列生态灾难,在这一背景下,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生态保护和建设工作,在90年代末启动了以林业为主的六大生态工程,这些工程大都以生态系统的保护和恢复为中心任务,以减轻人类活动对这些特定地区的干扰强度为主要乎段,不仅限制保护区域内的商业开发利用活动,对特定地区居民的基本生产活动也进行约束。这种背景使我国生态补偿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生态补偿领域扩展到区域生态补偿、流域生态补偿、自然区生态补偿、生态工程生态补偿等各个领域,把生态补偿推向一个新的。

迄今为止,我国尚未构建起国家层面的农业生态环境补偿制度,但已有一些省份开始进行了相关的试点和理论探讨,并出台了一系列的相关政策和法规。这些生态补偿领域的研究和实践仍处于零散、片断和初始阶段,但建立统一的国家生态补偿机制政策体系已具有较好的政策平台。

福建省先后在闽江、九龙江和晋江等三个流域开展生态补偿试点工作,福建省财政厅、福建省环保局也相继制定了《九龙江流域综合整治专项资金管理办法》、《闽江流域水环境保护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泉州市政府出台了《晋江、洛阳江上游水资源保护补偿专项资金管理暂行规定》及《实施细则》等相关规定。

湖北省从2007年10月1日起在全省正式推行《湖北省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暂行办法》。湖北省以政府令形式《湖北省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暂行办法》,将过去“排污费由环保部门负责核定和征收”改为“环保部门负责核定、地税部门负责征收”,将“环保开票、银行代收、财政统管”的模式改为“环保开票、税务代收、银行入库、财政统管”,形成环保、税务、财政三部门联动的排污费核定、征收及使用机制。

浙江是第一个在省域范围内,由政府提出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省份,对生态补偿做了开创性的工作。2005年8月,浙江省政府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完善生态补偿机制的若干意见》,确立了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基本原则,即“受益补偿、损害赔偿”、“统筹协调、共同发展”、“循序渐进、先易后难”、“多方并举、合理推进”。2005年5月,杭州市委办公厅和市政府办公厅联合下发了《关于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的若干意见》,明确了生态补偿机制的基本内涵和基本原则,提出要建立健全生态补偿的公共财政制度,明确生态补偿标准,制定生态补偿的产业扶持政策,建立生态补偿环境管理制度及生态补偿的市场化机制,逐步建立责权统一的生态补偿行政责任制度。整合现有财政补助资金,将生态市建设、环保补助、城建县(市)补助、工业企业技术改造财政资助、农村改厕经费、财政支农资金、扶贫帮困、造田改地、水利建设、农村改水等10项专项资金整合为生态补偿专项资金。杭州市生态补偿的特点是确定明确的补偿政策,明确补偿重点领域,建立补偿行政责任机制,积极启动绿色GDP核算研究,制定补偿产业发展政策。浙江省德清县生态补偿的做法:首先制定相关政策措施,县政府2005年2月正式实施关于建立西部乡镇生态补偿机制的实施意见,对生态补偿的原则、范围、资金筹措、资金使用等做了明确的规定。其次明确资金渠道和使用方向,生态补偿资金包括县财政每年在预算内资金安排100万元,从全县水资源费中提取10%,对河口水库原水资源费中新增0.1元/吨,从每年土地出让金县得部分中提取1%,从每年排污费中提取10%,从每年农业发展基金中提取5%。2008年2月,浙江省又出台了《浙江省生态环保财力转移支付试行办法》,生态补偿制度建设更上一层楼。至此,浙江省已基本建立了具有地方特色的生态补偿机制。

通过回顾生态补偿政策运作的历程,发现农业生态环境补偿制度还存在法律制度缺失、补偿主体不明确、补偿方式和资金来源渠道单一化、补偿标准不合理等问题。

四、建立健全我国农业生态环境补偿制度的对策和建议

结合我国农业生态环境补偿制度的现状,需要从全局性高度和广度来对其进行健全和完善这就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体制创新、政策创新和管理创新为动力,坚持“谁开发,谁保护”和“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逐步建立公平、公正、高效的农业生态环境补偿制度。

(一)加强补偿制度的立法工作和执法力度

在当前中国生态补偿体系法制化程度不断提高的背景下,加强农业生态环境补偿的专项立法已成为当务之急。应尽快将农业生态的补偿主体、范围、对象、方式、标准等以法律形式确立下来。促进农业生态环境补偿制度在法制化轨道上运行。推进农业生态环境补偿权利从“应然权利”向“法定权利”转化。“只有转化为法定的权利,这种补偿权利才有最终实现的可能”。尤其是在民主法制尚不健全的中国,只有运用法律和国家的强制力保障实施,这一补偿制度才真正能够从理论制度变成现实制度。加强立法上作必须从中央和地方两个层次同时抓起。在形成健全的农业生态环境补偿法律体系的同时,必须强化农业生态环境补偿法规的普法力度和执法力度。真正做到执法必严和违法必究,才能使所立之法在健全生态补偿制度的过程中真正发挥作用。

(二)确保补偿主体明确到位

补偿主体是整个补偿系统运行的核心要素。补偿主体不明确、不到位,再完美的补偿系统也只是存在理论上可行性。农业生态补偿制度要想能够切实得到完善,必须要让补偿主体明确到位。首先,要加强和巩固作为全国性公共产品代言人的中央政府这一补偿主体的基础性和主导性地位。地方政府作为地方性公共产品的代言人,也应该切实承担起自己的应然主体职责。其次,人力培育发展市场性补偿主体。市场性主体可以逐步形成责任型主体,即对农业生态环境直接造成损害的企业或其他利益集团;受益型主体,即并没有直接对农业生态环境造成损害,但是却从农业生态环境的生态服务价值中受益;志愿型主体,主要是国内和国际上一些非赢利性农业生态环保机构或组织。再次,还要通过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生活质量,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来科学引导广大农民成为农业生态环境的自觉性补偿主体。

(三)促进补偿方式的多样化

促进补偿方式多样化,除了加大资金补偿投入外,要结合实际情况对多种补偿方式进行组合,加大教育、智力补偿,灵活多变的补偿形式或组合形式能有效适应于多样化的补偿主体、对象和补偿环境,同时能极大地刺激补偿的供给和需求,使补偿的供给和需求在高水平、高效率的水平上保持动态平衡。单纯实施经济补偿,从眼前看似乎比较符合当地农户的意愿,但由于经济比较落后,当地居民受教育程度较低,对补偿资金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很大的盲目性,常常造成大量资金浪费。而且,由于经济补偿的资金有限,在某些情况下,实施物质补偿、政策补偿、技术补偿或不同方式的组合比经济补偿更具现实和长远意义。实践也证明,作为经济补偿的有效补充形式,智力技术补偿形式能为受补偿区当前和后续发展创造较好的条件,更能有效提高补偿有效性,使补偿更好地起到均衡发展权利与环境保护义务的作用。总之,补偿的目的不仅仅只是简单的“输血”,而是应根据补偿双方的实际情况给予补偿对象“造血式补偿”,巧妙地运用补偿形式促进补偿对象的“造血功能”。

(四)拓宽补偿资金来源渠道

农业生态环境补偿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取决于筹集足够的补偿资金,使其不仅能够补偿生态建设的经济成本,而且可能补偿其生态效益价值。农业资源生态功能是多方面的,其受益对象也是全方位的,因而,公共财政支付依然是农业生态环境补偿的主要途径。在加强公共财政转移支付补偿力度的同时,还应积极拓展多元化的补偿融资渠道。应当考虑建立农业生态环境补偿的交易市场,拓展农业生态环境补偿的资金渠道,在财政补偿机制的基础上,逐步建立农业生态环境的市场补偿机制。农业生态环境补偿的市场化就是农业生态环境资源公共物品的外部性能通过私人部门自主协议等市场途径内化,其补偿过程就是农业生态产品市场供需均衡的结果。建立生态服务市场,就能将较大份额的生态服务供给成本转移给非政府部门,减缓国家财政压力。

(五)实现补偿标准的透明化和差异化

农业生态环境补偿标准的计算和确定是实现合理生态补偿的前提,同时也是健全农业生态环境补偿制度的关键环节和难点所在。在确定补偿标准的过程中既要深入调查研究,又要综合考虑与农业生态环境相关的各方利益。在充分依据农业生态环境客观情况和“谁保护,谁受益,”(PGP)的与“谁受益,谁补偿”(BPP)原则的基础上,制定出兼顾补偿“接受方”和补偿“支付方”的补偿标准,从而既能保证农业生态补偿落到实处,又能在生态建设和经济发展之间找到最佳结合点。同时还要借鉴国内外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综合运用机会成本法、资源环境核算体系及绿色CDP等,开展科学的农业生态补偿标准研究。逐步探索从定性分析向定量分析转变的农业生态环境价值评估方法,为农业生态补偿提供透明的、操作性强的价值标准依据。制定出适合各区域实际区情的差异化补偿标准,防止“补偿过剩”和“补偿不足”并存现象,提高有限补偿资源的利用效率。

五、结束语

农业生态环境是以农业生物为主体而言的各种环境因素的总和,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农业生态环境的现状每况愈下,我们必须真正重视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农业生态环境补偿作为一种新的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的途径,对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一定有着重要的作用。正如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副局长潘岳所说,“使用资源不该再有‘免费的午餐’,制定生态补偿制度,不仅事关环境保护,而且事关社会公平。”建立农业生态环境补偿制度,不仅有利于保障人权,实现法的效益价值,而且有利于保障社会公平,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詹佳嘉.论生态补偿制度[J].科技信息,2006(12).

2、朱丹果.论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的现状与完善[J].内蒙古环境科学,2009(3).

3、李长健,邵江婷,董芳芳.农民权益保护视角下的农业生态补偿法律研究[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8(5).

4、周晓虹.正当性、合理性和现实性――贸组织法中发展中国家的特殊和差别待遇[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2(4).

5、刘洁.健全农业生态环境补偿制度初探[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

篇4

一、沼气工程在建立生物质循环体系中的纽带作用

(1)沼气工程能使有机物达到综合利用。有机物厌氧发酵产生的沼气可用于炊事、照明、储粮、保鲜、孵小鸡、发电、开机器等多项生活、生产活动。同时沼气发酵的残余物沼液和沼渣可以开展综合利用,用于种植业和养殖业,如种稻、种果、种菜、浸种育苗、培养食用菌、饲喂畜禽、养鱼等,可以起到改良土壤、提高作物产量、品质及其防寒抗病能力等作用。

从南、北两大模式的运行效果来看,沼气生态农业技术使庭院经济与生态农业紧密地结合起来,变革了农村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实现了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农业生产高效化、农村环境清洁化和农民生活文明化,具有经济、生态和社会等方面的综合效益。因此在南方农民称沼气池是“小康池”、“致富池”、“聚财池”;在北方农民称模式是“绿色小工厂”、“致富大车间”。纷纷靠模式“盖新房、娶新娘、奔小康”。

(2)沼气工程能使生态农业起到“拿”与“还”的相对平衡作用。生态系统的存在和发展是由不断地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来维持的。要想让生态系统保持稳定,最基本的一条,其实也是最简单的一条,应该是从生态系统中拿走什么,那就是要在适当时间归还什么。遵循物质循环的规律,人们和生态系统应该保持“等量交换”这一基本原则,保持生态系统的收支平衡。谁能起到收支平衡作用呢?只有加入沼气就起到收支平衡,达到“能”“物”平衡的良性循环作用。沼气工程能促进生态系统内的两大供流――能流和物流在系统内畅通,加快流速,加大流量,让丰富而又有限的生态系统发挥最佳的经济效益,为人类造福。

大农业的本质就是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的转化过程。人的作用就是根据一定的自然规律,采取适当的技术措施,加速、加大植物、动物生产过程中量和质的循环。而不是削弱或者破坏这种循环,这就是生态平衡的观点。只有这样,自然环境才不会受到破坏、自然资源才能得到合理的利用,社会、经济效益才会显著。合理利用农村能源,提高生物质能转换效率。最重要的是建立以沼气为纽带的把种植业和养殖业连接起来的农业良性循环体系。(如下表)

(3)沼气工程能使有机物质达到物尽共用。在没有沼气工程以前,人们对自然界生物质的利用只是单一利用其能源或其肥效,如农作物的秸秆作为生活燃料,只利用了它的能量(热量),未利用其肥效;若作物秸秆沤肥或堆肥或直接还田,只利用了它的肥效,而损失了它的能量(热量),两者都不能有效地、合理地利用其生物质。沼气工程制取沼气,先将生物质作为人类食物或牲畜饲料,而后人畜排泄物和作物秸秆等一起投入沼气发酵池,进行厌氧发酵,就可以得到能量和肥效,并能进一步发挥其综合利用,即生态农业模式,就能使生物质多次合理利用。因此沼气发酵是生物质最有效的转换方式,就能形成以沼气为纽带的把种植业和养殖业连接一起,就能建立一个生态农业良性循环体系。

二、沼气工程在缓解农业生态环境危机中的综合作用

大量事实表明,我国农业生产在取得突出成绩的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生态环境危机,这些危机突出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生态破坏加剧。在占国土面积2/3以上的山区、农牧、农林等生态脆弱地区。普遍存在着严重的生态坡坏,并趋于加剧。如水土流失、草原三化(沙化、碱化、退化)、生物多样性丧失、农业灾害频繁、病虫害加剧等。

(2)农业主产区资源利用不合理及废弃物污染严重。我国的农业主产区虽然没有大的生态破坏问题,但普遍存在着资源利用不合理,并导致环境污染,影响到了农业生产力的持续稳定提高的问题,如化肥、农药的超量施用、规模化养殖场的大量排污、生活污水不处理直排、农膜的大量使用、农作物秸秆的焚烧废弃、土壤有机质下降等。

(3)外源污染加剧。随着农村经济发展,特别是落后地区承接发达地区工业产业转移,工业三废已严重威胁农田,给土壤和水资源造成严重破坏,同时由于河流污染物排入海洋,使得入海口水产业蒙受巨大损失等。

为此,沼气工程的介入将在缓解农业生态环境危机起着综合作用:

(1)保护森林资源,减少水土流失。目前广大农村地区,尤其是中西部地区农村生活用能仍以林木、柴草和秸秆等生物质能源为主,约占70%。因此大量植被被消耗和破坏。通过在农村推广沼气工程,以沼气代替薪柴,将会有效地缓解这种森林植被被大量砍伐的状况,缓解国家、城镇、农村能源供需的紧张局面,使森林资源得到有效保护,提高森林覆盖率,森林资源才会出现“长”大于“消”的局面。一个6~100方米沼气池年产沼气500立方米,每年节约薪柴2~3吨,按每亩中幼林地薪柴量4吨计算,相当于保护了0.5~0.75亩林地免遭砍伐。

(2)生产有机肥和杀虫剂,降低农药和化肥污染。农村沼气的开发利用,可以解决燃料和肥料问题,减少农药化肥的污染。燃料问题的解决,在有利于恢复森林生态平衡的同时,也为害虫天敌提供了适宜的生存环境,从而为害虫的生物防治提供了基础;另外有机物经沼气池厌氧发酵后,寄生虫和害虫的虫卵多数被杀死,减少了病虫害来源;再者沼液中还含有吲哚乙酸、赤霉素等杀虫成份,可以有效地杀死蚜虫、红蜘蛛等害虫。通过这些作用,开发利用沼气技术可以降低农药的使用量。

开发沼气降低化肥使用量,主要是通过生产的沼肥替代化肥来实现。沼肥中的腐殖酸含量为10~20%。对土壤团粒结构的形式起着直接作用;沼肥中的氨态氮和蛋白质使该有机肥具有缓速兼备的肥效特性;沼肥中的纤维与有机成分为疏松土壤及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基础;而沼肥中大量活性微量元素则是提高肥料利用以及增强土壤肥力的因素。长期施用沼肥的土壤,有机质、氮、磷、钾等营养元素的含置明显增加,土壤酶活性增强,土壤物理性状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增强作物对营养的利用和吸收,显著提高土壤肥力,促进农业持续增产。此外森林的恢复,减少了水土流失,也使得土壤肥力增强,间接减少了化肥的施用量。

(3)无害化处理畜禽粪便和生活污水,防治农村面源污染。目前由于农田径流水、生活污水和养殖污水等造成的面源污染相当严重,而要控制和降低面源污染难度又很大,在这方面沼气工程可以发挥很好的作用。养殖粪便污水经过沼气发酵处理,显著降低了废水中有机质的含量。改善排放废水的水质,如果再对其加以综合利用则会产生更好的环保效果;采用污水净化沼气池处理生活污水可以解决小城镇发展带来的水污染问题。而且与废水好氧生物处理技术相比,沼气厌氧处理技术还具有运行维护费用低、污泥产量低和产生沼气能源等优点。

篇5

一、农药污染对农业环境造成的影响

1、专业知识缺乏,违规施药,导致农业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在多年的调查中发现,由于有许多农药经销商及农民对农药法律、法规、农作物病虫害专业知识了解甚少。因此,某些农民喷施农药仍采用,别人打药我打药的方式,不自己地里有没有此病虫,别人打几次,自己也打几次;或防治一种病虫或几种病虫只使用一种药剂;有的农民不按说明书要求喷药,错误地认为,随便增加用药量、或施药次数增多,防效就会提高。还有的农民配制农药凭借经验,把药剂倒入瓶盖中,再倒入喷雾器内,不摇匀就直接喷雾,导致防治效果不佳。个别农民喷完药后,随意将农药瓶、农药塑料袋丢弃在路边、田间地头,对农业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2、防治病虫不适时,导致农药残留污染农田

大多数农民对病虫害的预测预报知识缺乏,因而不能掌握病虫害防治适期,如:在防病前,错误认为发病前用药、是对农药的一种浪费,往往农田病害发展到了盛发期,才喷施农药,即使喷了好多农药,病害也没防住,反而错过了防病最佳时期。再如:防治虫害也一样,错过了害虫幼虫低龄防治阶段,后期防治达不到好的效果,导致事倍功半。相反地在农田喷施了大量农药,造成农药残留,污染了农田,污染了果实,通过食物链,人们食入这些果实,身体健康受到了严重摧残。

3、施药机械质量差、导致大量农药污染环境

调查发现农村有80%以上农户,还在使用16型手动背负式喷雾器,此种喷雾器,型号老,喷头单一,大雾滴喷雾,雾化性差,易造成大量农药流失。还有部分农户,由于受经济条件限制,购买廉价的劣质器械,再加上缺乏器械的使用、维修及保养知识,常常是只用不修,这样很容易导致施药过程中出现“跑、冒、滴、漏” 现象,落后器械的使用不仅造成田间大量农药流失,而且还会造成人体中毒现象发生。

二、科学、合理使用农药的建议

1、提高认识,加大宣传

各级农业部门要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等媒体,广泛宣传和普及科学使用农药的新知识,印制各种类型的农药宣传材料、小册子以及挂图,将其资料都发放到农民手中,让农民一看就懂,一学就会。通过宣传,进一步加快全市植保社会化服务工作上一个新台阶的步伐。

2、整合项目资源,多渠道增加投入

实施绿色植保防控是一项公益性措施,需要各级政府给予资金扶持,同时,还需要各级农业植保部门积极主动争取各方面的资金支持,充分整合项目资源,多渠道增加投入。积极争取将绿色植保防控纳入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面源污染治理、农业生态补偿等政策扶持的范围之内,千万百计创造条件,争取资金,全面推进绿色植保防控快速发展。

3、大力提倡使用沼液防治病虫害,减少农药残留对农业环境的污染

沼液中含有多种氨基酸、赤霉素、生长素、糖类、核酸以及抗生素等。它被誉为是一种广谱性的生物肥料和生物农药。其杀虫原理为:沼液中所含的乙酸、丁酸、丙酸、乳酸菌、芽胞杆菌、维生素B、植物激素中的赤霉素、吲哚乙酸,以及较高含量的氨、铵盐和一些抗生素等成分是沼液抗病防虫的主要因素。据赵静等人,于2007年,在河北省临城县蓝天生态园, 对园内韭菜地进行了沼液灌根防治韭蛆的试验, 试验表明,在韭菜生长期间,在没有施用任何农药和化肥情况下,每一周使用沼液灌根韭菜田。发现韭菜生长叶宽色绿, 长势健壮, 没有发生韭蛆危害,产量、品质双提高。同时,沼液还对白粉病、霜霉病、灰霉病、赤霉病、枯萎病、炭疸病等几十种农作物经常发生的病害有明显的抑制效果,因此,大力提倡使用沼液防治病虫害,对减少农药残留对农业环境的污染十分必要。

4、加大病虫测报力度,指导农民适时喷药防治病虫害

要认真搞好测报工作, 提高测报准确率,充分运用植保信息平台,将病虫测报信息到农户手中,真正起到预测预报的作用,指导农民科学用药,有效防治病虫害,减农药污染环境。

5、采用多种培训方式,加强技术培训

由于我国现行的体制是农民一家一户的经营,种植规模小,施药人员多,农民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较低。对农民的培训形式可以采取多种多样的措施,首先采取先集中培训农民技术骨干、农药经营人员,利用其示范带头作用带动广大农民群众普及植保新技术;其次还可以让科技人员深入到村、深入到田间地头,开展手把手培训,确保安全用药技术到位。培训内容应包括: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23种高毒农药品种,在蔬菜、果树上禁止和限制使用的19种农药名称;以及防治病虫害采取的生物、物理、农业等多种综合防治技术;介绍先进的喷药器械,逐步引导农民科学选购农药和施药工具,按正确的方法来施药,选择合适的时间施药,交替轮换用药,尽量减少用药次数,做到用药量适宜,严格按照安全间隔期采收,施药要注意采取的安全防护措施,以确保农药使用安全不再污染环境。

6、建立专业化机防队伍,大力推广植保实用新技术

在种植规模较大的区域内,要有序组建专业化机防队伍,开展统防统治示范工作,扩大统防统治规模,可起到有效提升病虫防控率、农药使用率及节省劳动力的作用。同时要加大对植保实用技术、新型药械的推广力度,提高病虫害防治效果,降低防治成本, 减少环境污染,提升无公害农产品品质。

7、安全合理使用农药,减少农药污染环境

篇6

项目建议书

项目名称:万亩生态农业示范园建设项目

实施范围:农业示范场

实施单位:

项目负责人:

一、项目实施的必要性

   (一)生态农业示范园建设是加快我镇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本项目建设为广大农户生产品种优良的蔬菜和肉类产品,同时是优化生态坏境、带动增加农民收入的产业基地,也是优质蔬菜和生态畜牧业的示范园。对于推进我镇现代农业建设和加快新农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生态农业示范园建设是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的需要。农业竞争力的强弱,关键在于农产品质量的好坏;农产品质量的好坏,关键在于农业科技及标准化生产水平的高低。我镇农业示范园的建设,在基础设施、生产技术、经营管理等方面都体现了现代农业的水平。因此,本项目建设,对于提高农产品质量和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生态农业示范园建设是稳定我镇农产品市场、满足广大群众蔬菜、肉类消费的需要。近年来,随着我镇农民生活条件的改善,农产品消费不断增强,蔬菜、肉类需求和消费量不断增加,为解决生产与需求矛盾,必须加大投入,稳定农产品和生猪肉牛生产,保障蔬菜和肉类供应。因此,本项目建设正是顺应市场的需要。

二、项目实施的可行性

由于建设生态农业示范园有着多方面的综合作用和效益,技术操作简单、见效周期又短,且符合我镇实际,因此此项目建设切实可行。

(一)我镇具有建设生态农业示范园的有利条件。由于我镇气候温和、土壤肥沃,自然条件良好,十分适宜种植茶叶、蔬菜、药材等作物,建设生态农业示范园可大幅提高产量、节约生产投入。这些因素为我镇建设生态农业示范园提供了充分的前提条件,因此要抓住机遇,建设高标准优质蔬菜基地和养殖基地。

(二)蔬菜生产、生猪和肉牛养殖是我镇的优势产业,发展前景良好。大力发展蔬菜生产和养殖业是我镇具有资源优势、市场前景广阔、可长期发展的优势产业,对稳定我镇农产品供应、满足群众消费需求、增加农民收入、促进我镇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我镇具有高标准生态农业示范园建设的技术条件。我镇为该项目的建设实施聘有专门的技术负责人,并设有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配备有农业技术员,同时种植、种养技术操作简单,已基本形成了较完整的技术推广网络,为大力建设我镇生态农业示范园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条件。

三、项目内容及规模

一是建成5000亩高效生态茶园、3000亩木瓜园、1000亩软籽石榴园、200亩大棚蔬菜、20万袋袋料香菇、10000只山野鸡、3000头生猪养殖基地和1000头肉牛养殖基地;二是新建U型渠2000米、安装太阳能灯100盏。

四、项目总投资及资金筹措方案

    项目总投资1000万元,资金筹措方式:政府投资。

五、效益预测

(一)生态效益:此项目建设,不仅减少农业生产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同时减少了农产品的有害化学物质的残留量,有利于生产发展绿色食品,提高农产品的竞争力。可以改善农产品种养环境和人居生态环境,园区实行种养结合,不仅可以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增加农业效益,而且促进物质、生态的良性循环,有助于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社会效益:稳定农产品市场,满足群众蔬菜和肉类消费的需求;向社会提供优质安全的蔬菜、肉类等农产品;推进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篇7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与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恩格尔系数持续下降,旅游需求在逐渐升温的过程中呈现出新特征[2],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第一,消费需求多样化;第二,消费结构得复杂化;第三,旅游需求个性化、多样化。因此,需求结构和消费模式的改变推动了旅游产业融合趋势的发展,促进了旅游新业态的出现,同时在旅游消费市场需求的利诱下,武陵源区域旅游产业供给开始不断的完善,并向适合消费需求的主流方向进行发展,如充分发挥生态资源的多型态原则,利用农业资源优势,开发“武陵源山水休闲生态园”等生态旅游项目。在这个过程中,武陵源区旅游产业应该市场需求出发,借助于成熟生态农业技术与完善的产业制度作为两大产业融合基础与保障,通过以旅游企业为主体进行生态旅游市场开发和以农业旅游产品为载体的旅游项目开发,将武陵源区域生态农业资源、旅游资源完美地展现给旅游消费人群,以便满足市场的需求。

二、基于产品供给能力的武陵源区域旅游产业与生态农业的融合过程研究

旅游产业与生态农业的产业供给能力是满足旅游消费需求的源泉,也是实现武陵源区域旅游产业与生态农业的融合的本质属性。武陵源区域自然资源丰富,是其发展旅游产业的根本,没有古老悠久的开发历史,没有帝王祭祀、历代圣贤题留的碑刻铭文,它却具有另一种原始的野性美和自然美,正是这种独有的科学价值、生态价值和审美价值,让武陵源成为人类科研宝地、览美天堂、生态旅游的乐园[3]。因此,武陵源区域旅游产业与生态农业在融合过程中一些先行产业组织与机构,首先应该对武陵山区与旅游资源与生态农业资源的旅游经济开发功能进行识,鉴器别优势互补之处;然后对两者优势资源进行整合创新,为两者的融合找到突破口,消除两者之间的障碍进而淡化原有的产业边界;最后再结合两之间的内部功能所发挥的市场价值活动,进行市场的开发,在价值链与市场价值探索上达到共识。

三、武陵源区域旅游产业与生态农业融合过程模型构建

旅游产业与生态农业融合产生之前,有各自特定的技术、产品、企业及市场等共同构成的产业边界[4],且他们之间是不相关的。随着产业之间的开放性不断的增强,对于产业组织创新、产业管制放松、产业管理改革等方面也出现有所突破,于是武陵源区域旅游产业与生态农业融合也就开始出现,并通过产业制度、技术、产品、企业以及市场方面的研究来分析两大产业之间融合成的不同类型。旅游产业与生态农业融合产生之前,都是以单纯的自然资源旅游项目为主,借助其独特的地势地貌来吸引游客的眼球,但是几乎相同的景色容易旅游消费人群产生视觉疲劳从而导致对旅游产品评价不高,但是如果在产业系统要素的互动作用影响下,从产业制度、技术、产品以及市场层面来实现武陵源区域旅游产业与生态农业融合,以便建立武陵源区域旅游产业与生态农业融合的过程模型,使产业融合得以最终实现,因此武陵源区域旅游产业与生态农业融合的过程模型是建立在旅游产业与生态农业现已开放的条件下,旅游产业和生态农业开始在制度、观念上开始改变,并在技术扩散、产品、企业以及市场的推动下,武陵源区域旅游产业与生态农业开始相互渗透,并开始从事多元化的旅游活动;在产业观念的引导下武陵源区域旅游产业与生态农业开始出现融合,并且两大产业中的相关企业突破产业束缚实现渗透性的开发与发展,在产业融合大势所趋的背景与产业技术的推动下,就会出现大规模的融合现象;当融合型生态农业旅游产品具有良好旅游消费市场前景时,就会促进从事融合型旅游产品生产企业的成立,这即实现企业融合。

篇8

关键词:德夯苗寨 旅游风光带 生态农业 融合开发

湘西德夯苗寨旅游风光带傍着峒河水势延绵十几公里,其开发对张家界至凤凰旅游长廊提升一个新的发展空间,将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从生态地带德夯至古城吉首峡谷陡峭、民风纯朴,为当地自然资源、人文景观的开发与利用创造了得天独厚的优势,也为湘西德夯苗寨旅游风光带生态农业旅游市场开发提供了广阔前景。

1 国内外关于生态农业旅游资源开发与产业融合的文献综述

关于生态旅游的研究,世界自然基金(WWF)[1]以自然为基础进行研究与定义,而生态旅游协会(ETA)[2]则根据当地环境基础进行研究与定义,然而他们的研究内容归根结底都认为生态旅游是以生态资源为基础而进行有目的旅游活动,同时实现生态价值的旅游资源开发过程。而国内关于生态旅游的研究则从多个角度进行定义,如从生态学角度(卢云亭[3]1996等)、旅游地理学角度(郭来喜、张广瑞2004等);而在生态农业旅游的发展研究中,蒋艳[4](2003)提出社区参与生态农业旅游开发,具体包括生态农业旅游发展的决策与旅游发展的利益分配两个阶段;李琳[5](2003)着眼于人类同其周围自然的和人工环境之间的一种教育关系;王金伟[6](2008)建立了理想的生态旅游分区模式,并试用于自然保护区的生态农业旅游开发;曹瑞祺、寇明婷[7](2010)则结合乡村旅游与生态旅游的发展内涵,通过消除博弈,提出对策来发展乡村生态旅游产业。关于在产业融合方面的研究,主要是在产业替代性融合与互补性融合的运用研究,湘西民族村寨生态农业旅游既具有民族村寨农业的生态性也具有民族村寨旅游的游玩功能,是生态农业与旅游产业优势互补的产物,同时在产业融合过程研究中的技术、产品、市场三方面的融合也至关重要[8]。总之湘西民族村寨生态农业旅游资源开发对于湘西旅游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产业融合视角,对湘西德夯旅游风光带的生态农业旅游资源,即生态资源、自然资源、民族文化资源进行融合开发价值探索后,结合湘西德夯旅游风光带的生态环境区间优势,通过时空规划,进行生态农业旅游资源融合开发,最终实现生态农业旅游扶贫的目标。

2 湘西德夯苗寨旅游风光带生态农业旅游发展态势

湘西德夯旅游风光带是一条集险、峻、幽为一体的狭长山谷,傍着峒河水势延绵十几公里。峡谷两岸物产丰富,对陡峭的峡谷与朴实的民风以及人文景观的开发与利用为当地实施旅游脱贫奠定了基础。早在1986年吉首市人民政府将这里开发成为风景名胜旅游区,1987年正式实施对外开放,2005年12月被确认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近几年来,随着湘西苗寨景区的旅游业的发展,德夯苗寨的餐饮、住宿、旅游产品服务项目迅速兴起,由原来的贫穷落后山寨,变成今天与全镇各村相比,相对较富裕的德夯新村。在2006年吉首市把德夯定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点;2009年被评为湖南省农业旅游示范点;2012年吉首开始走“谷韵吉首”的旅游品牌路线,因此在湘西德夯旅游风景带发展生态农业旅游市场前景广阔。根据2010年《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十二五”旅游业发展规划》中“湘西旅游发展生态环境区空间划分”的划分情况来看(如表1),德夯苗寨的生态环境发展被划分为协调控制区级别,是民族民俗风情旅游资源重点开发、规划的对象,因此吉首至德夯旅游风景带的民族村寨生态农业旅游开发的规划具有良好的先天资源优势与政策优势。

政府机构对于生态环境区域空间的划分是基于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之上,而德夯苗寨、古城吉首属于生态环境协调控制区域,在实现核心自然区域保护与自然区域的引导,起到缓冲与防护作用。近几年来,湘西利用得天独厚的生态农业旅游资源开展各种旅游活动,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也逐渐形成了一批独具特色的民族村寨生态旅游项目:以农家乐为主的休闲度假型旅游项目,如凤凰县的金凤凰山庄、龙山县农夫果园休闲农庄;以古镇休闲度假型为主的旅游项目,如凤凰历史文化名城、芙蓉镇、黄丝桥古城等;以民族文化为主的体验型项目,如吉首市矮寨镇德夯苗寨民俗文化村、湘西明珠休闲度假村;以高科技生态农业为主的观光型旅游项目,如古丈背篓茶苑、花垣县湘西武陵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等不同风格、不同特色的民族村寨生态旅游类型,这些项目极大地促进了湘西村寨经济的发展。

3 湘西德夯苗寨旅游风光带生态农业旅游资源分类与价值探索

3.1 湘西德夯苗寨旅游风光带生态农业旅游资源分类 湘西民族村寨生态农业旅游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一些弊端,甚至以牺牲部分经济体的利益为前提来发展旅游经济,这些开发活动往往会对村寨生态产生灾难性破坏,譬如民族村寨旅游开发造成的原有民风的破坏,导致古村落出现了风貌不存、民风渐易等令人堪忧的现象,因此需要对湘西德夯苗寨旅游风光带生态农业旅游资源价值进行分类,利用生态农业技术来弥补村寨旅游资源在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首先应对湘西德夯旅游风光带的生态农业旅游资源状况进行分析(如表2),然后对其旅游开发价值进行是识别,才能开发出合理的产品类别,以便更好的实现湘西德夯旅游风光带生态农业旅游资源融合开发。

3.2 湘西德夯苗寨旅游风光带生态农业旅游资源融合开发价值探索 湘西德夯苗寨旅游风光带的生态农业资源物种丰富,品类齐全,融合开发价值潜力巨大,特别是在对民族村寨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上实现了资源互补作用,同时在生态农业旅游资源融合开发的产品类别上,可以开发成文化体验产品系列、康体运动产品系列、休闲度假产品系列等(如表3),这些旅游产品系列刚好实现了湘西德夯苗寨旅游风光带的生态农业旅游资源融合开发的价值。

根据湘西德夯苗寨旅游风光带的旅游资源状况与民族村寨生态农业产业融合的类别进行分析,利用互动性研究,在湘西德夯苗寨旅游风光带沿岸的生态农业资源、民族村寨旅游资源、自然资源的共同作用下,开始开发出一些新的旅游项目。根据湘西自治州的发展规划与生态农业旅游的发展需求,可以结合产业融合理论,将生态农业旅游、民俗文化旅游、自然/人文旅游融合在一起,打造出一款核心旅游产品,实现湘西德夯旅游风光带的旅游价值的提升(如图1)。

融合开发互动结果

湘西德夯苗寨旅游风光带在生态农业资源、自然资源、民族村寨旅游三者之间的共同开发与互动作用之下,开发出核心旅游产品,即生态农业旅游项目,如民族村寨生态农业旅游,包括野生花卉植物展、苗族原生态鼓舞晚会、野生动物科普普及活动等这些新的旅游项目;民族村寨民俗文化体验活动,包括苗族原生态鼓舞晚会、苗族文化博物馆、苗寨药物展览园等。通过生态农业旅游资源融合开发的旅游项目不尽实现旅游资源开发的价值,也满足了旅游消费人群多样化的需求,对于旅游资源的合理利用、旅游消费人群的完美追求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4 湘西德夯旅游风光带生态农业旅游资源融合开发的时空规划

4.1 做好时间规划,循序渐进,确保旅游目的地生态安全 打造民族村寨生态农业旅游大峡谷,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因此生态农业旅游资源融合开发需要以保护生态安全为准则。根据实际情况,可以做三个“三年”规划期。第一个“三年”,是为民族村寨生态农业旅游资源融合开发做前期准备,主要包括政府规划,村寨旅游资源和生态农业资源的认识,地方观念的改变,政府招商引资,做好品牌宣传工作和社会公关工作以及技术人才培养等;第二个“三年”期是民族村寨旅游与生态农业旅游的产品融合期,通过在民族村寨发展生态农业项目,使传统功能也得到释放,既能增加当地居民的劳动收入,又能够缓解过度开发所带来的生态压力;第三个“三年”期是实现市场融合,是民族村寨旅游与生态农业旅游融合发展的最终体现,通过开发生态农业产品与民族村寨旅游产品共同把旅游消费市场做大,并借助吉首市推出的“谷韵吉首”的城市品牌、吉首市市花“兰花”形象,最终实现生态农业旅游扶贫目的,如表4所示。

4.2 做好空间区域划分,实现德夯旅游风光带生态农业旅游资源合理开发 湘西德夯风景带生态农业旅游资源融合开发需要通过多部门沟通、全方面的考虑、多方位的规划并经过共同作用才能实现(如图2)。因此,根据湘西德夯风景带路程与地势环境,可以将这十几公里的路程分为三段进行规划,协同发展,以便按计划进行生态农业旅游资源融合开发(如表5)。

4.2.1 吉首至寨阳乡:属于城市与城郊的过渡段,既有城市经济的梯度扩散作用,如吉首市西站附近沿河房地产开发,也有城郊乡土浓郁的气息,如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乡野民情。这一段是城乡互动的关键区间段,因此需要正确处理旅游者与地方居民之间的关系,要联合曙光村和寨阳乡之间的合作,政府机构应该发挥其协调工作的能力,可以是当地居民自己开发,由政府聘请专业科技团队进行指导;或者根据统一规划的需要,政府或者企业通过土地流转的形式将土地统筹起来,然后再无偿租赁给地方居民,并且按照规划进行种植,通过资金奖励等手段来实现此空间区域的民族村寨生态农业旅游资源融合开发的目标。

4.2.2 寨阳乡至矮寨镇:是一条曲径通幽的大峡谷,呈现险、幽、高耸等特点,也是一条集清澈、幽深于一体的狭长山谷河流,根据此地段的自然环境与地理环境情况,刚好可以体现“谷韵吉首”的主题。此处可以开发水路旅游项目,以体验“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感觉,河流可以分段拦坝蓄水,根据蓄水允许长度来规划拦水坝计数。峡谷两岸可以开发登山项目,以及培育和种植珍贵稀有动植物,连片开发天然植物博物馆;兰花作为吉首市“市花”,可以培育各种适合在山涧生长的野生兰花园圃,以供船上游客欣赏。此路段政府部门在资金和技术引进上需要发挥主导作用,确保整个工程的实施安全。

4.2.3 矮寨镇到德夯苗寨:是民族生态农业旅游资源融合开发的核心景点区域。矮寨四面环山,中间空旷如一,前面的公路奇观――著名的矮寨盘山公路,头顶上是世界特大悬索桥――德夯特大悬索桥和德夯苗寨景区,也是利益冲突的重点防范地区,政府部门应该在征求广泛的意见以后,进行规划与开发,开发过程中可以由政府邀请专业团队进行规划与技术指导,矮寨镇的开发由矮寨居民来执行,德夯苗寨的开发由原来承包公司进行再包装,要体现生态农业主题的民族村寨旅游的主题。为了能够在悬索桥上的旅游感应到矮寨镇的视角效果,在闲置的土地上可以种植花卉等能够点缀的植物,可以开展登山运动或者极限运动,如蹦极、攀岩等项目。德夯苗寨以瀑布溪流为主线,进行野生蔬果成片种植,比如德夯至天文台的路段可以在农闲时期全部种上油菜花,既可以用来观赏,游客用来榨油,打造“油菜花之谷”;德夯苗寨至流沙瀑布可以打造成一条野生动物观赏长廊,可以让游客了解野生动物的习性,珍惜和保护野生动物;德夯苗寨至德夯瀑布群路线可以规划成野生药材大观园,增加游客对苗药的了解和体验山涧采药的乐趣,体验“只在此山中,云生不知处”的感觉。

5 结论

湘西德夯旅游风光带生态农业旅游资源融合开发在经过时间与空间的规划以后,基本实现了产业融合中的技术、产品、市场等三方面的融合,为了巩固湘西德夯旅游风光带生态农业旅游资源融合开发的成果,还应该对景区旅游路线进行科学安排,如应该采取战略联盟的合作形式,基于交通便利的优势可以打造以吉首为起点的一日游和以吉首为终点的两日、三日游路线的精品路线,满足多方面的旅游市场需求,打造出民族村寨生态农业大峡谷旅游的品牌线路,迎合“谷韵吉首”的旅游品牌发展,最终凭借生态农业旅游产业的发展实现生态旅游扶贫的伟大目标。另外,在这过程中参与重要角色的当地政府、居民、旅游开发企业需要发挥各自的职能,当地政府部门应该改变传统的发展观念,要以全新的视角看问题,比如引入生态农业旅游观念并进行宣传,同时大力推广“谷韵吉首”的品牌概念,积极调动当地居民的生态农业旅游扶贫信念等;当地居民作为生态农业旅游扶贫的直接受益者,应该积极树立生态农业旅游观念,配合政府文件等政策的实施,同时提高自身的修养,以更好地接受全新理念;旅游开发企业可以引进一些具有科研开发实力的农业企业以及引进一些资金雄厚的投资公司、旅游管理企业,注重培养和利用地方企业的优势资源等,通过共同努力,按照空间划分区域、按照时间段逐步进行生态农业旅游资源融合开发,打造民族村寨生态农业旅游大峡谷,实现生态农业旅游扶贫的伟大工程。

参考文献:

[1]谢花林,刘黎明.开发乡村生态旅游探索[J].生态经济,2002(12):69-71.

[2]张广瑞.生态旅游:理论辨析与案例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3]卢云亭.生态旅游与可持续旅游发展[J].经济地理,1996(1):106-112.

[4]蒋艳.社区参与旅游开发具体操作分析[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2003(6):89.

[5]李琳.21世纪昆明国际商贸旅游城市环境教育初探[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3(3):57.

[6]王金伟,李勇,佟连军.生态旅游:概念、历史与开发模式[J]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8(9).

[7]曹瑞祺,寇明婷.乡村生态旅游规划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4).

篇9

姓名:xxx

时间:2020.6.22

地点:即墨盈丰天然农场

课题:生态农业和养殖业

实习体会:今天老师带领我们参观了即墨盈丰天然农场,地理位置就坐落在华山高尔夫球场东,这是我的老家啊,我熟悉。进去一看,好大一片,占地大约五百亩,里面有种植无公害蔬菜,有机蔬菜大棚,散养土猪土鸡,禽畜养殖大棚,还有采摘园,一片一片的区域,分门别类。这里面景色很好,集旅游观光、采摘、餐饮和住宿为一体化生态。通过参观,了解到盈丰农场于2013年建成,这么大的投资,也是一步一步壮大起来的,形成了今天这个规模。听农场主介绍,这里的土鸡卖到200元一只,散养土猪肉50块钱一斤,有机西红柿15块钱一斤,而且还很好卖,供不应求。正说着,农场主摘了有机西红柿给我们一人一个,说没有激素,自然熟。当时我吃了,真的很好吃,口感很好,特别甜。说真的,我有点羡慕了,不免感慨。

篇10

摘要: 阐述了生态农业的内涵与对植保新技术的要求,论述了植保新技术在生态农业上的应用与作用,概述了植保新技术――“三诱”技术的应用。

关键词:植保新技术 生态农业 作用 应用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农产品的要求也不断提高。这对农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无公害农产品向绿色农产品、有机农产品发展,从传统农业向生态农业发展。植保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无疑在传统农业乃至生态农业中发挥重要作用。

一、生态农业的内涵与对植保新技术的要求

生态农业就是要保护、改善农业生态环境,遵循生态学、生态经济学规律,运用系统工程方法和现代科学技术,按照集约化经营的农业发展模式,应用生态学原理和经济学原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以及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最终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1]。相对传统农业而言,生态农业对植保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发展生态农业,各项植保新技术的应用十分重要。它能够在一定的范围内,有效地防治病虫害,节约成本,减少环境污染。只有保证农业生产做到低成本高效益,农业生产才能做到科学、稳定、持续地发展[2]。因此,必须要用“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的理念武装每一个农业生产者。

二、植保新技术在生态农业上的应用与作用

农业生产要科学、稳步、持续地发展,就必须用科学的思想武装头脑,用科学的模式发展生产、用科学的方法管理生产、用科学的技术推动生产。在栽培制度上大力推广“三免”技术,在田间管理上大力推广“三避”技术,在植保措施上大力推广“三诱”技术,最终获得“三高”效益。“三诱”技术是植保近年来推广新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的植保上应用较多,效果也很好。因此,植保新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对生态农业有十分重要的作用[3]。

三、植保新技术――“三诱”技术的应用

1.频振式杀虫灯

自2004年以来,雁山区普遍使用频振式杀虫灯,效果十分明显,深受广大农民朋友的欢迎。在高温季节,水田和蔬菜地诱杀成虫中多的可达700余头,主要诱杀种类有斜纹夜蛾、银纹夜蛾、甜菜夜蛾、小菜蛾、地老虎、吸果夜蛾等。

从过去的几年实践中可以观察到,杀虫灯杀虫谱广,防治效果好。未使用杀虫灯前,高温季节每个月喷药防治金龟子、螟蛾科害虫等4~5次,通过使用杀虫灯后,螟蛾科害虫可不用药防治,每个月喷药防治其他害虫1~2次,平均每月用药次数减少3次以上,可减少1/2用药量,平均可节约农药防治费900元/hm2以上,同时还能节省人力,减轻劳动强度。再就是减少下季作物或来年的虫口密度,更为有效地减少之后的病虫害防治成本和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利用频振式杀虫灯在防治害虫中有3个方面的好处:一是消灭大量成虫,可减少种群数量,降低虫口密度,减轻危害;二是可减少化防次数和农药用量,减轻农药对蔬菜、环境的污染;三是可根据诱集结果,预测害虫的发生趋势,有利于科学防治。通过对新老灯区菜农的调查,其一致反映杀虫效果很好。总的看来,频振式杀虫灯杀虫谱广,杀虫量大,对蔬菜田主要害虫均有良好的诱杀效果。杀虫灯用物理方法杀虫,无污染,对人畜无毒。在雁山区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水果生产基地已经广泛使用。

2.黄板

黄板对多种趋色(黄)害虫有较好的诱杀效果。黄曲条跳甲在雁山区个别叶菜类生产基地上群众普遍反映较难防治,要使防效较好则所用农药毒性较大。但根据在其他叶菜类蔬菜基地上使用的结果较好的情况可知,应用得好、使用得当同样可防治黄曲条跳甲。在小白菜的一造生产中应用调查,1张黄板最多可粘住黄曲条跳甲364 头,一般也能粘虫83-241头,关键是要贴近蔬菜和加大用量。因此,只要使用方法正确,对黄曲条跳甲也有明显的防治效果。该方法最大限度地减少和避免在叶菜类蔬菜田中高毒农药的使用量。

3.性诱剂

斜纹夜蛾性诱剂在1个诱芯使用期内诱虫数量最多的有384 头,一般为260-320 头。不同的作物诱虫效果不一样[4]。小菜蛾性诱剂:2009年春在大埠乡塘头村进行小菜蛾性诱剂试验,在1个防治周期内,诱虫量最多的小菜蛾性诱剂在1个甘蓝生长季节内可诱杀853头成虫。其他诱剂:如小食蝇诱剂等经试验和使用后证实,诱虫效果也很好。

四、结语

因此,植保新技术,尤其是“三诱”技术在无公害农产品生产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没有植保新技术的应用就无法说搞好生态农业、发展农业生产。只有不断地应用和发挥新技术的作用,才能更好地发展生态农业。

参考文献:

[1]陶卫红,孙积贵,康发柱,等.植保新技术开发与应用研究[J].新疆农业科学,2000(Z1):59-61.

[2]嵇国春,朱玉廷,王兴胜.植保新技术在无公害番茄生产中的初步应用[J].现代农业科技,2008(12):159-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