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文化差异体现范文
时间:2023-09-25 18:25:1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中西文化差异体现,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非言语交际;中西文化;差异
一、非言语交际
人们交际时可以利用的方法和手段除了言语行为,还有内容极为丰富的非言语行为,其形式很多,即使用言语以外的一切方式传递信息,如身体动作、面部表情、空间利用、穿着打扮等,都是非言语交际方式。非言语交际大体可归分成三类:(1)动态无声行为,如点头摇头,招手摇手,凝视或避开目光等等。(2)静态无声行为,如沉默,虽不作任何表示,也反映一种态度。(3)伴随语言出现的含有言外之意的“副语言”。[刘明阁 秦志勇,1999]同一句话,因语调、重音、节奏的不同,表达的意思也有差异甚至相反。由于文化背景和传统的不同,中西方在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巨大文化差异,主要体现在二者的主流价值观差异上。
本文主要是根据莫瑞(Genelle Morian)对非言语交际的划分,将其归为环境语言(Environmental language)、客体语言(Object language)、身体语言(Body language)三类。具体表现:环境语言表现为不同的文化模式,即不同文化所产生的生理和心理环境,包括时空、颜色、声音等;客体语言体现为不同的财产所有权,是人们对不同客体、物品的所有权怀抱的不同心理;而身体语言表现出的是对于“自我”的态度,不同的肢体语言展露出不同文化心理。[张旭,2003]
二、非言语交际与文化
非言语交际与文化密不可分。许多非言语行为都是文化习得的结果,人们的非言语形成一般受所处文化环境影响。因而理解非言语交际与文化之间的深层关系有利于解决非言语交际的文化冲突,反映不同文化环境的核心价值。例如“微笑”,做为十分常见的非言语行为,不同文化的人对其会有不同的解读。在中国文化中人,对他人微笑被视为表达礼貌友好;然而,在日本,向陌生人微笑则可能被视为不礼貌的标志;而在阿拉伯地区,一个人若收到来自陌生人的微笑,则会怀疑自己穿衣错误,颇为尴尬。可见,非言语行为与文化关系极为密切,不同的非言语行为内嵌于不同文化背景下会有不同读解。
三、不同非言语交际行为分析
(一)环境语言
环境语言即文化本身造成的生理和心理环境,诸如时间、空间、颜色等。在跨文化交际时,不同交际行为集中展现为两种文化模式。中方群体展露出的是聚合式的文化形态,而西方人呈现的是分散式的文化形态。在对待空间概念上,身处不同文化的人群,对于领地要求和空间关系处理各不相同,都有其自身的规则及程序。
美国人类学家霍尔(Hall)把交际空间距离分成四类:亲密距离、个人距离、社交距离和公共 距离。西方人划分亲密距离大约从接触到18英寸。个人距离约从18英寸到4英尺。社交距离约从4英尺到10英尺。公共距离在12英尺以上。距离愈远亲密度愈小。[杨自俭,2000]
中国人极享受家人“团聚”的乐趣,即便空间相对狭窄,也愿分享空间;而相同状况下的西方人会选择分开坐。身处西方文化的社会成员,具有保护个人空间的意识,对侵入自己空间的人会做出应激反应。英语国家的人极为重视个人的领属范围,无论从家庭生活到工作环境,都明确划分,并坚决维护自己的领属范围,这就是外国人常说的“私隐”。在中国,熟人在路上相见会互问彼此“吃了没”,朋友间聊天时喜欢分享彼此的工作、家庭生活,而这些在西方人看来,都是属于在安全范围之外的讨论,是不容许轻易触及的。众所周知,美国是一个极重视隐私的国家。对“一米线”的严格遵守已固化为他们日常的行为规范。不仅在银行办理业务,比如在邮局寄信、在饭店登记入住、办理登机,大家都会自觉等到前一个人办完,工作人员招呼“下一个”时才走上前。很少看到一排人在柜台前面你拥我挤的情景。小小“一米线”,作用不小,不可小视。但是,这种尊重他人私隐的意识似乎并未在国人脑中固化下来,在国内,经常能够看到人们超越一米线的情况。
简单归结,不同的文化在感知和运用身体距离方面存在差异,强调个人主义文化背景的西方国家通常比强调集体主义的东方文化需要更多的空间。对于空间的运用与价值体系紧密关联。
颜色,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某些场合的错误使用也会导致交际失败,因而运用颜色做为非言语交际的手段也非常值得注意。例如,欧洲人忌讳黄色的花,杜鹃、在他们看来是不吉的象征。在与欧洲人交往过程中,我们就应避免出现黄色花卉。
(二)客体语言
客体语言差异,主要表现在对于物体所有权的差异上。在中西饮食文化对比中,中国人的餐桌礼仪是同食同饮碗碟中的食物,而西方则分餐而食。在请客吃饭时,中国人亦没有西方人AA制的习惯,更多的是你谦我让地争先付款,以示谦让;而西方人,好友相邀吃饭,若对方未事先申明承担餐费的话,好友之间还是默认共同承担。在西方的宴会上,就餐的人虽是围坐,但个人的食物也是单独单碟,不固定座位,人可以自由走动。这不仅可以满足各自的需求也有助于社交,情感信息的交流,也能保护到谈话信息不被他人听到。这种分餐饮食的方式体现了西方人对于人性、自我的尊重,强调了个体的独立自主。
这便是不同文化价值投射在餐桌礼仪上的经典写照——中国人在对待物品所有权时倾向与社会共享,天下大同;而西方人民族性格中的独立自主的特质就决定了其对私有财产的尊重。
(三)身体语言
亦称体态语,作为一个符号系统,是人们交流思想、表达感情的信息载体,它常常伴随语言传达信息。体态语直接诉诸人们的视觉器官,与语言一样,是某一文化内部形成的一整套清晰、明确模式化的符号,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不同文化背景,体态语的表现形式及含义也不同。[龙晓明,2010]
中国文化尚严谨的等级秩序、系统的礼乐教化,在此背景下,中国人多谦虚、克制、重礼节、尚伦理,表达含蓄内敛。而西方人尚平等自由,认为个体有至高无上的内在价值和尊严,在交往关系上呈横向结构,即平等而非等级的关系结构。这一文化上的差异体现为中西方人不同的行为举止。在交谈过程中,西方人坐姿相对随意,半倚半靠,翘二郎腿或将腿放在桌上。在西方的大学课堂里,经常能看到教授坐在桌上,学生围坐着听讲。而在中国,受传统儒家思想的影响,伦理纲常观念深入人心,人们形成了重群体轻个体的价值观念。在人际交往中,人们更注重举手投足的仪态端庄得体。在异往中会遵守“男女授受不清”的社会规范,不会随意碰触他人身体,做出过分亲昵的动作;而在西方,异性间身体亲密接触并不避讳,亲密的拥抱接吻更是视为基本礼节。
综上所述,中西方非言语交际中的行为差异从不同角度反映了中西方不同的文化差异;文化、环境等不同差异也赋予非言语行为不同的含义。不同文化间的碰撞不是为了比较孰优孰劣,而是为了更好的解读文化的多元性,促进跨文化交际过程的实现。(作者单位: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
参考文献:
[1] 杨自俭.英汉语比较与翻译[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
[2] 刘明阁,秦志勇.非言语交际中的文化差异[J].桂林市教育学院学报,1999,13
篇2
【关键词】 中西方;思想;差异;电影
一、导言
中国和西方文化思想差异在社会的各个层面有各式各样的体现,本文分析了文化和社会范畴内对电影所传达的观念起决定性作用的几个因素,并将从这几个方面来分别说明中西方文化思想和观念在电影中的差异。
二、影响电影中文化思想内容的重要因素
1、宗教
宗教是影响人们思维方式的一个重要因素,这也是导致社会思想差异的一个关键。老师请来的那位有西方留学经历的老师讲到的内容对作者有很大的启发,他说我们所相信的科学也与各种宗教一样,是一种思想而已。而在中国,我们的应试教育教给我们的只有所谓的科学。比如说,我们并不是选择相信进化论,而是关于人类的起源,我们只接触过进化论这一种学说。这在一定程度上是扼杀青少年的想象力的,所以国内没有人能拍出宗教题材的电影,因为没有这个背景,但李安就可以。而通过哲学课,深刻地认识到宗教在人类思想史上占有多么重要的地位,几乎可以说宗教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占据主要的思想统治地位,直至今天世界上近70亿人口里,信仰宗教的在48亿以上。这学期的美国新闻简史课上,老师总说的一句话很有代表性:“西方人离了宗教不说话”。而中国的古典神话一直倾向于泛神论,这使得中国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天启一神教。
在电影创作方面,人们常常惊叹于欧美宗教电影的数量和质量,《第七封印》、《十戒》、《七宗罪》、《耶稣受难记》都是其中的经典;而中东地区反映宗教冲突的影片也有一份深沉而质朴的魅力,《暴雨将至》、《吾等何处去》等。也许我们对于这些电影的精神内核在理解上会有一定障碍,但这也为影片平添了一份神秘而宏大的力量。也许我们没有信仰,但通过观看这些影片渐渐感受到信仰的力量,而信仰贯穿于宗教国家的社会生活中,这一点不只是宗教题材的电影才能体现出来。比如今年的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奖项颁给了伊朗电影《纳得和西敏—一次别离》,在影片中不难看到在这个一路狂飙的现代世界里,古老的宗教观依然顽强地延续着它的生命力,传统和现代的裂痕也因此日渐彰显。女护工给老人洗澡时要打电话咨询教职人员;无助的原告要求被告人对《古兰经》起誓;影片的最后,女护工说出了实情,是因为怕说谎遭到诅咒。
这样的影片让人们不断思考,也许信仰是所谓旧时代的产物,在更高的人类社会发展阶段里将被淘汰,但人是不是该有信仰?观之国内,运动彻底与封建社会的思想文化决裂,用凶残的斗争冲洗了人们内心的道德和信仰,改革开放之后暴富的暴富,下岗的下岗,急剧发生的社会财富的重新分配最能助长人们的贪婪自私和嫉妒仇恨,自此人与人之间的那份美德和信仰被埋藏起来,戒备心武装着每个人。没有信仰和道德的约束,对物质的追求可以无所顾忌,、医疗黑幕、食品安全等等这些本不该发生的恶性事件在国内缺乏有效的道德制约。
2、思想文化
社会思想与经济发展程度和社会性质是相关的,中国的古典思想产生于封建社会农耕经济的泥土中,有一种平和、宽容的整体基调,他得以发展是依靠统治者的庇护,代价是思想中不变的对人民顺从的鼓励,例如占主导地位的儒家思想,论著中的许多语句直接指向对和谐稳定的社会的向往,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但与此同时,儒家思想推崇的个人终极价值就是所谓“平天下”,这是政治范畴的,是指在封建集权制度下实现政治抱负,具体说就是辅佐君王统治国家。
篇3
(一)医疗观
刮痧是中国民间常见的一种中医治疗手法,就是利用特定的器具对人体的某些穴位进行刮擦,以改善人体局部循环,达到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防病治病的目的。刮痧是中医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与西医在治疗方法、思想等方面存在极大的不同。西医诊断病情时,只针对当前病症治疗,是典型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西医中使用药物的目的是杀死细菌或病毒,西医使用仪器作为治疗和检查的主要工具,仪器的性能决定了一切,如果仪器无法做出准确的诊断,医生对该种疾病也无能无力,也就是说,如果疾病发展的速度超过了当前医疗技术所能达到的水平,病人只能等待死亡。[1]中医则与西医完全不同。中医注重对人体的整体观察,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完整的整体,某一处显现的病症有可能是其他器官或部位产生病变的一种前兆或预示,因而在治疗时应当使用一种完整的、系统的观点,不能像西医那样只针对局部用药;中医使用的草药都是自然生长的;中医治疗的思想不是为了征服或杀死侵入的病毒,而是使用阴阳调和和平衡的方法,运用养气、调气和理气的理念来维持生命进化的平衡。中医关注的不只是人的物质,而且是物质与精神的相互关系,是人体和精神的沟通的中介。此外,西医注重生理学、解剖学和病理学的研究,注重以科学的手段和理论来证实病因和机理。而中医采用的望、闻、问、切等诊断方法,是一种经验性的、口耳相传、实践性很强的临床治疗方法,因而,用西医的理论来解释中医理论是行不通的。正如电影中所说的美国医学教科书上没有关于刮痧的记载,而且美国词语中也没有与中国医学中“丹田”“七经八脉”等相对应的词语,因而当许大同不得不使用汉语来表达这些词语时,所有在场的美国人都一头雾水,该情节表现出截然不同的两种医学观。
(二)友情观
影片中,许大同的老板上法庭的最初目的是为他做辩护,但当他看到丹尼斯背上的血痕时,改变了原先的想法,不仅没有替他辩护,而且还将许大同曾动手打孩子的事向法庭做了陈述。这使得许大同对他产生了极大的不满,因而一从法庭出来,他就气愤地对老板说他要辞职。在东西方文化中,人们对友情持有不同的看法。在西方人看来,朋友就是谈得来、玩得来的伙伴,是建立在自然发生和相互吸引的基础上的一种个人情感,但这种情感与社会或工作义务没有任何联系,即他们所理解的朋友其实就是一种美国式的友谊,相互之间没有任何依存关系。这种朋友关系在中国人看来是不可思议的。中国人常说朋友多了好办事,帮助朋友就要两肋插刀,要讲义气、朋友交往的时间越长承担的义务就越多,即中国人倾向于将权益和友情联系在一起,因而在现实生活中,中国人会根据关系的远近亲疏给予照顾。[2]影片中,许大同的朋友不仅没有为他做辩护,甚至还指证他打孩子,这直接导致了两人友情的破裂。
(三)亲情观
中国人的亲情观西方人永远都看不明白。在中国人看来,为家庭、为家人付出是一种义务,而父亲爱儿子更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因而当影片中法官要许大同为爱儿子找出证据时,许大同觉得简直是荒谬之极。在西方人看来,人与人之间虽然也有亲情,但维系这种关系的最主要的还是法理和契约,因而他们注重法制,无论是谁都不能因为感情而损害他人的自由和权利,不仅是在社会中,在家庭中也是如此。在中国,讲究尊卑有别、讲求“五伦”,父母对孩子既拥有绝对的管教权,包括打骂,也拥有关心、爱护的义务。当孩子生病情况危急时,父母甚至会亲自救治。中国人的这些行为在西方人看来是虐待儿童。西方人注重人权和法制,认为父母与孩子应当是平等的,父母虽然有权利和义务使孩子摆脱病痛,但他们认为如果父母没有医生执照而对孩子妄加医治就是对孩子生命权的不尊重,是犯罪。另外,中国人永远以一颗不计回报的心来报答和孝敬父母,这种思想观念同样让西方人猜不透。作为一个儿子,许大同由于没能在父亲身边好好尽孝而时时感到内疚,因而,他总是不断努力地工作,想在自己功成名就时将父亲接到自己身边好好地陪伴父亲、孝敬父亲,让父亲过一个幸福、安详的晚年,这是他最大的心愿。父亲来到美国后,尽管在生活上、思想上都不适应,但看到儿子事业有成、家庭幸福,他也由衷地替儿子感到高兴。当许大同搀扶父亲上楼梯时,他的行为不仅使他的美国老板深受感动,就连作为中国人的我们也深深为之感动。这是中国人特有的孝敬思维。
(四)处事观
西方人在处事上喜欢以法律和事实为基础,面对现实就事论事,如影片中为孩子刮痧不仅没有成为医治孩子的证据,反而成为虐待孩子的事实。而中国人在处事上,人情显得更加重要。在中国人看来,刮痧不是虐待孩子而是长辈对孩子的关爱。影片中,许大同接到警察局的电话,将儿子独自一人留在家里去接父亲的情节,在中国人看来是完全符合民族心理的,但在西方人看来这是在触犯法律,西方人只重法律、无视情感的行为使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的许大同深感不解。
二、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原因探析
(一)思维方式不同
在思维方式上,中国人是一种从大到小、先整体后部分的抽象思维,即在中国人看来,人与自然是一个整体;在西方人看来则正好相反,他们认为整体是由部分组成的,因而是先有部分后有整体,他们坚持由小到大、由点到面的具体思维方式。
(二)生活态度不同
在生活态度上,中国人不仅喜欢将简单问题复杂化,而且还偏重精神感受;而西方人则不愿使自己活得太累,因而他们注重实用、简单。中国人喜欢没事的时候到亲戚朋友家串门,邀请别人来家做客或自己去探访别人都无须约定时间或征得对方的同意。西方人不仅没有串门的习惯,而且在他们看来没有得到别人的应允随便上门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此外,他们还认为如果无事打电话也是对私人时间的占有和打扰,都是不礼貌和不受人欢迎的行为。
(三)价值观上的差异
篇4
关键词 英语语感 英语学习 培养语感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我们要了解世界,世界要了解我们,而语言是交流的工具,所以掌握一门世界通用型的语言是必须的。九年制义务教育已把英语列入主要的课程中,重高、普高、职高更是重视英语教育,把英语课程作为重要且必学的基础课程之一。所谓英语语感(English language sense)就是学习者对语言的感受能力。在学习英语过程中,学生应着重培养良好的语感,英语语感是英语语言能力和英语交际能力的基础,培养并获得英语语感是英语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英语语感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习英语的兴趣和好坏。
英语语感强的人对英语理解力强,听别人说话抓得住要领,语言表达流畅得体,反应迅速,表现出来就是外语学习的高效率。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笔者总结出,培养学生语感要从以下几方面抓起。
1 培养学生运用英语思维的习惯
我们都知道,一个孩子在学习母语的过程中,总是先学会口语,然后再学习语言文字。在学习语言并表达自己意愿的时候并不懂得语言的语法规则,而是在语言、词汇、句子中感受语言的实际意义,在实际交流中不断掌握和巩固母语。因此,我国的学龄儿童就不会在学习中文时有很大的语感困难了。但学习英语则不同,学生是在学习口语的同时学习语言、词汇和语法,学习英语时缺少了语感,导致学起来比较吃力。在教学英语过程中应坚持“尽量使用英语,适当使用母语”的教学原则,以减少学生对母语的依赖性。老师从一走进教室就尽量不要说一句中国话,通过手势、表情、音调、肢体语言等作为辅助手段,让学生专心听,然后学着说。这种方法对创设英语氛围、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大有益处。笔者平时就会设计一些猜字游戏,先设想一个中文的成语或词组,然后用英语来解释这个成语的意思,要求学生们通过英语的意思来猜中文这个词。在给学生解释“全家福”时,笔者会对学生说a photo of your whole family,如果学生还是不明白什么是whole family,可以再详细解释,the whole family is your father,mother,sister,brother,and so on。又如讲到“热胀冷缩”时,会说when it’s hot it will turn big,and when it’s cold it will turn small,再加上一些手势,学生就可通过听觉和视觉来判断这句话的意思,而不要需要依赖母语做详细解释了。
2 对于英语语感的学习, 还要强调英语的朗读与背诵
理学家朱熹说过:“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多读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任何一种语言口语能力的形成都离不开语言材料大量有效的输入与积累。朗读和背诵是提高学生英语口语能力和英语成绩的有效途径,也是必经之路。许多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听到的,看到的,与人交流的都是汉语。即使学了英语,也是“哑巴英语”,因为平时几乎不说,更谈不上运用。课堂上所学的英语句子除了早读外,其他时间也很难运用,复习和巩固。更何况现在大部分学生不会读英语单词,句子和课文,只会拼写。这样的语言环境及所带来的后果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听说训练,也限制了学生口语能力的发展。
因此,笔者认为对每一位英语学习者来说,朗读和背诵是必不可少的。朗读和背诵能克服当前中国学生的“哑巴英语”的有效途径。比如有一道填空题,你甚至不知道这个句子的具体意义,你却能说出该填什么词,这就是你的语感。语感强了,那么理解力就强了,语言表达就会流畅得体,表现出来的就是学习外语的高效率。学生在学习中尽量多读多背,特别要注意语音语调、抑扬顿挫,读出英语的韵味和感情来。学生平时经常背诵一些英语小诗、谚语、绕口令等。做到听到一个词,就可以马上想到整句话,这样,对语感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
3 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提高英语语感
中西文化的差异体现在各个方面,学习一种语言必然要学习这种语言所代表的文化。国学大师钱穆先生指出:中西文化是两种根本不同类型的文化,属于平行发展、互不冲突、各有偏重、各具特色的两大文化系统。文化是一个社团成员所共有的由社会习得的一个统一的整体,是指受社会成员决定和制约的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因此文化不仅包括历史背景、风俗习惯、地理环境、政治、经济、法律、、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等,还包括语言。语言是交际的工具,不了解交际对象的文化背景,势必会产生歧义,也就不可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感。
比如一位外国友人参加一对年轻男女的婚礼时,很有礼貌地赞美新娘very beautiful,新郎听了非常高兴地代新娘说了声:“哪里!哪里!”不料到,外国人摸摸脑袋,回答道:“头发、眉毛、眼睛、耳朵、鼻子、嘴都漂亮!”这就是因为中西文化差异闹出的笑话。在婚礼上,如果有人赞美新娘漂亮,中国新郎虽然非常高兴,但嘴上却会谦逊地说“你过奖了”,“哪里,哪里”等,而西方国家的人却会很高兴大方地接受赞美,并道谢说“thank you!”西方国家人不了解这“哪里!哪里!”是自谦,才只好说处处都漂亮,在了解中西文化差异后,我们在翻译“哪里,哪里!”时就可以翻译为“谢谢夸奖”了。诸如此类的例子还有很多,如果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不考虑到这些因素,很容易出现啼笑皆非的情况。平时,学生可以通过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活动,例如演讲,举行手抄报制作,将查阅所获得的资料生动地展现出来,或以小品相声等实践形式来体现中西文化差异,加深学生对中西方文化的发展、演变的历程以及文化差异的了解,对学生们学习英语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当然,英语语感的培养离不开浓郁的学习以及运用英语的氛围,要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积极优化英语学习环境 ,通过英语报刊、英语广播 、英语角、英语演讲、英语竞赛等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使学生有更多的接触英语的机会,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英语语感。
参考文献
[1] 束定芳.现代外语教学——理论、方法与实践[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
[2] 何广铿.英语教学法基础[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
篇5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中西文化差异,融合
一、引言
生活中,人与人的交流必不可少,因此交际用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随着我国国际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交际用语的差异与融合就慢慢体现出来,至今已成为不可忽视的一点。为了更好加强中西方文化的跨文化交际。本文将对此方面问题进行具体的论述。
二、中西交际用语的冲突
(一)寒暄用语的差异
由于中西方文化背景不同,中国传统的饮食文化也体现在中国人的寒暄用语中。例如:中国人喜欢用“你吃了吗?”这样的方式来打招呼。这句话的意思并不是对方想知道你是否真的用过餐,而是相当于“你好”的寒暄语。如果按字面直译成英语就完全就和本身所表达的意思完全不同,会使西方人非常不解而觉得尴尬。而由于气候的原因,西方人更喜欢用天气来打招呼。同样,它所表达的也并非字面意义。同样是打招呼但表达的方式不同。
(二)话题选择的差异
中国人初次见面喜欢谈论家庭状况,例如年龄、婚配、收入等情况。但你若与西方人谈论此类问题,会使西方人感到反感与不便。因为西方人受宗教的影响,比较注重隐私,对别人的家庭状况只表达关心但不会刨根问底。他们更喜欢用Whatisyourfavoritemovieorprogram?Whatisyourhobby?Whatisyourfavoritesports?等此类话题。
(三)赞扬和恭维的差异
欧美文化较为开放,表达方式较为直接,而中国文化较为传统,自古以来受儒家思想的熏陶,中国人就养成了谦虚的说话方式和习惯。所以,在和中国人交谈时,外国人时常感觉到,在他们对中国人表达赞扬和恭维的时候,中国人自谦的表现令他们难以理解,甚至认为这是一种不坦然不自信。例如,当中国人被夸奖长得漂亮时,中国人总是说“没有,没有”或“你更漂亮”这种谦虚的话来作为回答。而当西方人被夸奖长得漂亮时,他们会欣然接受并表达谢意。当中国人被夸奖学习好有学问时,总会说“过奖了”或“不敢当”。西方人认为这种谦虚是是不诚实。而当西方人收到同类夸奖时会乐于接受并为此感到自豪。在中国人看来这是过于自满。
(四)餐桌上的用语差异
中华民族有热情好客的优良传统,宴请宾客时喜欢准备一大桌菜并会想方设法地劝客人多吃点。主人在餐桌上习惯说:“没准备什么,凑合吃点”或“多多包涵”等客套话。这让西方人表示不能理解,为什么准备了这么大一桌还说没准备什么。而在西方,在请朋友来家中做客时,时常简单准备几道小菜,主人也不会劝客人吃饭。“Helpyourself”是西方餐桌上的常用交际用语,即“不要客气,像在家里一样”的意思。另外,用餐过程中,当主人说再吃点的时候,中国人即使没有吃饱也会说:“不用了,我已经饱了”。而西方人若没吃饱则会说:“我还想再吃点牛排、披萨什么的”。因为在中国人看来,到别人家做客吃的太多是不礼貌的表现,即便很想再吃点也会碍于面子而不吃。而西方人则认为吃的多则是对主人的尊重。
三、交际用语的融合
(一)打招呼用语
例如在中国传统语言中,打招呼和告别用“你好”和“再见”。而随着跨文化交际的文化交融,英语中的“Hi”和“Byebye”也成为了我们中国人常说的打招呼和告别用语。如今,走在街上,遇到熟人时,我们常常会脱口而出“嗨”。与人告别时不自觉的会说“拜拜”。这种反应甚至不需要大脑的思考而成为一种习惯,像说中国话一样的自然。而在西方,人们最会说的一句汉语就是“谢谢”,像常识一般。当他们遇到中国人时,总会说这句“谢谢”来表示他们的友好。
(二)特殊用语
受美国“水门事件”的影响,中国对于一些热门事件也喜欢用“xx门”来形容。例如“泼墨门”、“诈捐门”。同样,在电视节目中,西方人喜欢称其为“xxshow”。在跨文化交际中,中国则喜欢将“show”音译为“秀”而出现了许多的“脱口秀”“真人秀”的节目。等等这些都体现了交际用语在跨文化交际中的融合。另外,中国文化也影响着西方的词汇。例如,“龙”在英语中是“dragon”。但由于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标志象征,在文化交流中,“龙”的发音即“long”渐渐被西方所接受并流传,以致很多外国人也称龙为“long”。再例如,随着文化交流的深入,西方人对中国的传统功夫颇为着迷,但却并没有词能准确表达出功夫的意思。所以引入了“kungfu”这个词。
四、结论
篇6
观看电视剧是人们休闲娱乐的重要方式,同时也是一种丰富自身精神文化的方式。热门电视剧在某种程度上体现着一个民族的文化特点。本文主要对国产剧和美剧各自不同的表现形式进行对比,从而分析出两者在文化方面所体现出的差异。
关键词
国产剧;美剧;文化差异
美剧以宏达的场面、紧张曲折的情节、表现价值观的多元化日益受到国人的欢迎,一度在中国风靡。在此背景下,透过电视剧本身分析其中所展现出的文化差异,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一、题材的不同体现中西价值观的差异
在开拍一部电视剧时,创作者最先考虑的是电视剧的题材,也正是电视剧的题材在其对观众的吸引力方面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通常来说,一种题材的电视剧有特定范围的观众,所以,创作者在创作一部电视剧之前,首先进行预估或期待,就是认定某一群体将会成为该电视剧的受众,也就是传播学中所说的潜在受众。[1]中国电视剧和美国电视剧的题材都是多样化的、丰富多彩的,但两个国家在题材选择方面仍然具有自身的特征。其中美剧的题材选择更具有多样化,而国产剧的题材选择相对单一。美剧的题材选择类型包括上流社会生活、普通人的生活、校园生活、犯罪、科学研究及政治人物的斗争等,各种题材所占比例相对均衡。美剧在题材的选择上非常开放大胆,毫不排斥对犯罪、金钱、政治、性等内容,甚至这些敏感话题会非常广泛地出现在美剧中。而国产电视剧则与之形成了鲜明对比,其所选择的题材首先是符合社会主流价值观和社会伦理道德的,在题材中占比例最多的是家庭伦理剧和年轻人的奋斗剧。即便一些其他题材的电视剧,如都市生活剧、古装历史剧、战争剧等,也会以宣扬正能量、体现人的真善美的品质为要务。所以,国产剧在题材的选择上比较保守,重伦理纲常。美剧和中国电视剧在题材上的不同显示出了中西价值观方面的差异。美国的价值取向是个人主义,所以其电视剧中经常会有人性恶的展现,充满着个人冒险主义精神;而中国的价值取向是集体主义,所以其电视剧中更加注重展现人物的真善美,充满着人与人之间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
二、人物的不同体现中西社会审美差异
对一部电视剧而言,吸引人的一个关键点就是对人物的塑造。人们在讨论观看某一电视剧的感受时,往往会非常感性地表达着对其中某主要任务的喜爱或厌恶,所以是否能成功塑造主要人物也关系着电视剧的受欢迎程度。美国电视剧所塑造的人物类型更加多元化,既有享受社会尊重的科学家、医生、律师,也有生活在社会底层的、罪犯;既有几岁到十几岁的小孩子,也有五六十岁的中老年人;既有正常人,也有疯子、精神分裂者和偏执狂。其所塑造的主要人物大多不是完美的,个性方面往往存在一些问题,且人物的个性大多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剧情的发展会不断变化,甚至颠倒。中国电视剧所塑造的人物相对单一,中国现代剧中着重塑造的是平民形象,讲述平民的平凡生活以及在平凡生活中的奋斗故事,如电视剧《奋斗》《北京爱情故事》等;中国古装剧则塑造的是一种传奇的英雄形象,主角是真善美的象征,且智勇双全、无所不能,充满着传奇主义色彩。国产剧和美剧在塑造人物方面的差异体现了各自社会审美的差异。美国的社会审美更加开放、多元化,认识人性中恶的一方面和复杂的一方面,这种认知可能更加接近现实,体现出美国人坦率的一面。中国的社会审美则更加充满正能量,对那些能激发人的斗志、充满奋斗精神的人物和故事更加感兴趣,希望从重吸收正能量。[2]
三、风格的不同体现中西思维方式差异
每一部电视剧都有自身的风格特点,摄像、镜头的选择、画面感等的一部电视剧具有不同的风格。美国电视剧的风格有两大显著特点,一个是场面宏大,一个是情节紧张紧凑。如美剧《越狱》一度在中国热播,其所制造的紧张剧情,一环扣一环,让人身临其境,观看起来充满刺激感。中国电视剧的风格则相对平缓,节奏较慢,电视剧中的场面也是常见的生活画面。尤其是家庭伦理或都市生活剧,剧情非常平稳,通过一些日常生活画面慢慢地给观众讲述故事。这两种风格的不同体现出中西思维方式的差异。美国人的思维方式更加发散或新奇,喜欢追逐与众不同的审美和感受;而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则比较中庸,更加注重稳妥平实的生活体验。
四、结语
国产剧和美剧在题材选择、人物塑造、风格特点方面的不同分别反映出中西文化在价值追求、社会审美、思维方式方面的差异,这些差异在短时间内无法调和,所以在引进美国电视剧时,应注意选择那些与我国文化相契合能对我们产生正面影响的内容,以此促进中西文化融合。
作者:孙垚杰 管浩 彭亮 单位:南京三江学院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称谓语;差异;文化
中图分类号:G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1)33-0112-01
一、引言
称谓语是语言中的一个普遍现象。每一种语言因其文化背景不同而具有特定的称谓方式。尽管语言学家和学者对称谓现象作了很多研究,但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对中英文称谓方式差异的认识并不够清晰。这种认识的模糊性常常会引起跨文化交际中的误解和不快。Samovar(1998)认为,有效的交际是建立在相互理解和文化差异的认识上的。因此,对中英文称谓语的了解将有助于跨文化交际的进行。中英文称谓语的差异体现在各个方面,其中又以亲属称谓语最为明显。
二、称谓语的定义
很多学者认为,称谓语的定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赵元任(2006)把称谓语分为称语和呼语。称语指人们直接用来称谓他人的词语;而呼语指人们提到某人时所用的词语。然而,田慧刚(1994)认为,从广义上来说,所有指代人、动物和物品的词语都是称谓语;从狭义上来说,称谓语指用来指称人的词语。本文仅从呼语角度对狭义的称谓语进行阐述。因此,本文中称谓语指直接用来称呼他人的词语。
三、中英亲属称谓语对比
汉英亲属称谓语都分为亲属称谓语和社会称谓语两类;并且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它们的数量都是庞大的。但是,就称谓语的丰富性和复杂性来说,英语是远远赶不上汉语的。
(一)汉语中的亲属称谓语
家庭就是中国人生活的核心。封建礼数和教义教会中国人将亲属间的权利和义务牢记于心。封建家庭中,长幼有序,内外有别。汉语中纷繁复杂的亲属称谓语不仅是辨别亲属之间关系的一种方式,更是封建社会中等级观念的体现。
通常说来汉语亲属称谓语有以下三个特征:第一,区分姻亲和血亲,里外有别。在汉语中,爷爷奶奶和外公外婆是不一样的称谓语,但是在英语中只有一个“grandparents”。第二,汉语中的亲属称谓语年龄区分明显。在中国家庭中,每个人对家庭都有他应尽的责任。年长者承担照顾年幼者的责任,年幼者要遵从年长者的意愿。中文中“哥哥”、“弟弟”区分明显,但英文中只有一个“brother”。第三,中文的亲属称谓语比英语要复杂得多。
(二)英语当中的亲属称谓语
和汉语相比,英语中的亲属称谓语在数量上要少得多。我们在中文中往往可以找到多个对等的英文称谓语表达法。另外,一些英语亲属称谓语在表明两人之间的关系上并不是很明确。例如单词“cousin”。当Lucy告诉她的同班同学她有两个“cousins”的时候,她的同班同学并不能够清楚地知道他们是男是女,比Lucy年长还是年幼。
在西方国家,最典型的家庭模式是核心家庭,即只由父母和孩子组成的家庭。西方的儿童从小就学会了依靠自己。因此,在他们长大之后独立自由的思想观念便深深地印入了脑海。在一定程度上,亲情对他们来说并不是那么重要。
四、中西方亲属称谓语差异的文化根源
(一)不同的
在中国,并没有一个宗教像西方的基督教那样盛行。因此,有人认为中国没有宗教。但事实上儒教影响着中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没有圣经,但四书五经严格规定了我们该做什么又不该做什么。儒家思想塑造了中国人的思想、性格和情感。儒家思想认为社会应该是一个等级分明的社会。每一个人都属于特定的等级,人们应该在自己等级允许的范围内生活,安分守己。但在西方,基督教奉行的是“人生来平等”的原则。平等在西方社会生活中随处可见。
(二)不同的价值观
在中国,集体主义是我们奉行的价值观。集体的利益高于一切。人们关注的是怎样维护社会的和谐。很多人认为,亲情是最稳固的关系。因此,亲属称谓语被大大泛化来称呼没有亲情关系的人。人们认为这样会使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因为这样似乎让所有人都处于一个大的集体当中。
(三)不同的礼貌原则
通过适当的称谓语来显示自己的礼貌是一个维持人际关系良好的有效方式。然而中西方的礼貌原则并不相同。在中国,尊敬是一种很高的礼貌方式。人们常常通过“卑己尊人”来达到这样的效果。例如,在古代,人们用“尊夫人”来指称别人的妻子,而用“贱内”来指代自己的妻子。在西方,这种现象是不存在的。在西方人看来,平等就是最大的礼貌。
篇8
关键词:性别表达方式;原因;差异
中图分类号:H5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16-0297-02
语言类型学家认为,对人类语言机制和规则的任何总结概括都必须得到跨语言的验证 [1]。在研究汉语性别表达方式的时候,我们应该将其与英语性别表达方式作对比研究。汉语和英语属于两种不同的语言类型,汉语是孤立语,英语是屈折语,两者在区分性别时存在较大的差异。以往学者对汉语性别表达方式的研究较多,也取得了许多成果,本文将不再做过多赘述。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人、动物和植物三个方面归纳了英语的性别表达方式,然后对英语和汉语的性别表达方式做出对比,主要从认知语言学角度探讨英汉性别表达背后存在差异的原因。通过跨语言的观察比较研究,获得对人类语言共性的认识,以期取得更有普遍意义的研究成果,进而能对英汉性别表达方式研究有所帮助。
一、英语性别表达方式
(一)英语中人的性别表达方式
1.在表示男性的名词后面添加阴性后缀表示女性,阴性后缀主要有:-ess, -ine, -ette, -enne, -ress, -trix等 [2]。这部分表示男性的词通常是中性词,它们可以指两类人的性别,如果专指女性需要添加性别标记来标明 [3],如演员(actor)、女演员(actress)、作家(author)、女作家(authoress)。
2.加词表示性别。(1)通过添加male、female。“male、female”在英语中是一对万能性别词,可加在人的名词前边表示性别特征,如在reporter前面加上“male、female”构成“male reporter和female reporter”表男女。(2)通过添加man、woman。通过添加man、woman表示性别,有的添加到名词前面,有的添加到名词后面,如在patient前面加上“man、woman”构成“man patient和woman patient”表男女,在police后面加上“man、woman”构成“policeman和policewoman”表男女。(3)通过添加其他表示自然性别的词语,如boy/girl,lady/gentleman,father/mother,son/daughter,he/she等,如在friend前面加上“boy、girl”构成“boy friend和girl friend”表男女。
3.本身就表示性别的词。有些词本身就能表示性别,如表男性的词单身汉(bachelor)、新郎(bridegroom),表女性的词老处女(spinster)、新娘(bride)。
(二)英语中动物和植物的性别表达方式
1.英语中动物的性别表达方式。在汉语中一般用“公、母”或“雌、雄”来区分禽兽的性别,在英语中则往往各有单独名称,甚至小动物也另有名称。(1)雄性动物和雌性动物分别用不同的名词来表示,如公牛(bull)、母牛(cow)。(2)在中性动物名词前加上“male、female”来区别动物的两种性别,如雄麻雀(male sparrow)、雌麻雀(female sparrow)。(3)在表示雄性动物的名词后面添加上表示阴性的后缀-ess,如雄狮(lion)、雌狮(lioness)。(4)用表示人类性别的代词“he/she”来区别动物的性别 [4],如雄兔(he-rabbit)、母兔(she-rabbit)。(5)用男孩名(Jack, Tom等)和女孩名(Jenny, Tabby等)来区别动物的性别,如公猫(tom-cat)、母猫(tabby-cat)。(6)通过添加比较常见的单独表示动物性别的词,如“bull/cow,dog/bitch,buck/doe,cock/hen”等来区分动物性别,但是他们的分工也有不同 [4]。
“bull/cow”常用来区别大型动物的性别,如公象(bull elephant)、母象(cow elephant)。
“dog/bitch”常用来区别犬科动物的性别,如公狐(dog fox)、母狐(bitch fox)。
“buck/doe”常用来区别鹿、兔等的性别,如公兔(buck
-rabbit)、母兔(doe-rabbit)。
“cock/hen”常用来表示鸟类、鱼、虾及其他水生动物的性别,如雄麻雀(cock-sparrow)、雌麻雀(hen-sparrow)。
2.英语中植物的性别表达方式。
雄花-male flower雌花-female flower
雄蕊-androecium雌蕊-gynoecium
二、汉英语不同性别表达方式原因初探
1.从语言类型的角度。英语和汉语属于不同的语系,从语言类型来看,英语是屈折语,词形变化丰富,构词灵活 [5]。在区分性别时通常用表示男性、雄性的词或词缀指男女双性,或者通过添加阴性后缀的办法,构成相对应的阴性词。而汉语是孤立语,缺乏词形变化[5] 。在区分性别时,多数不能靠添加词缀来区别,而是需要添加表示性别区分的词如“男、女”“公、母”“雌、雄”等来区分性别。如“演员”,在需要做出性别区分时,英语中通过词缀变化,用“actor/actress”来区分,在汉语中需要通过添加“男、女”,用“男演员/女演员”来表达。
2.从中西文化差异的角度。对于这个角度,我们可以从人与动物的关系的角度来分析。对待动物的不同态度,这与中西文化不同的文化起源,以及动物在文明进程中所起的作用不同有关,西方文明是诞生在海洋中,商业发达,中华文明则是植根于一片江河所滋润的大陆,农业文明发达 [6]。在中国农业文明的进程中,农畜主要扮演了辅助农业生产的角色。西方人常把宠物看成是家庭中的一员,和人是平等的地位,因此英语中在区分动物性别会使用人称代词he/she来称呼,将其看做是家庭成员;但在中国人眼中是把动物看做是畜类,看做是比人低贱的东西,是不能和人平等的,所以在区分动物性别时一般不会使用“男、女”来区别。
3.从语言与思维的关系角度。语言是思维的工具 [5]。思维能力是全人类共同的,语言是各民族不同的。每一种语言都包含着一个民族认识客观世界的特殊方式 [5]。语言上的差异,体现了思维方式的差异,中西在表达性别区分的差异体现了中西思维方式的差异。这就是西方人侧重个体思维,中国人侧重整体思维。
英语偏重具体事物的个性,因此,男演员(actor)、女演员(actress),公牛(bull/ox)、母牛(cow)等等,都用不同的个体词汇加以区分,甚至幼小的动物也有单独的词语表达,小牛(calf)、小鸡(chick)等。而对于性别区分作用不十分明显的词语,在需要标明性别特征的时候则分别冠以male/female这样一对万能性别词。
汉语重视归类表达,对于人、禽兽、花鸟等分别用男女、公母、雌雄等语素来构词区分。这种组合很有规律,便于记忆。先用“公、母”将动物从性别上分为两类,再附加到具体的动物名词上,从而达到区分性别的目的,这就体现了从整体着眼来把握局部的思维。这种英汉语表性别词语的差异,其背后反映的则是不同民族文化和认知的差异。
4.女权运动对英语的影响。英语比汉语有更多的中性词汇,这主要归因于女权运动的兴起,带给英语词汇很大的变化。20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女性意识的增强,妇女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活动等各个方面开始争取与男子平等的权利,欧洲和美洲国家兴起了女权主义运动。一批著名的女权主义者、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家,如法国的西蒙・波伏娃、克里斯多娃,美国的肖瓦尔特等非常重视对男性语言的批判。她们认为,首先应该从语言上颠覆男权统治,主张创造没有性别歧视的词汇或用中性词替代具有明显性别差异的词汇等[7]。许多以男性词为规范的词语逐渐被中性词所取代,如people取代mankind;person取代man;用chair或chairperson代替chairman;用police officer取代policeman等等。
英国政府用法律来维护男女平等的权利,就业平等委员会规定了招工广告用语中性化的要求,要求慎用男性词指代男女双性,要用兼顾两性的he or she,him or her等。美国政府也很重视女权主义者改变性别歧视语言的呼声,尽量避开性别歧视的语言。
参考文献:
[1]刘丹青.语言类型学与汉语研究[J].世界汉语教学,2003,(4):5-12.
[2]苏晓玉.谈谈英语词汇中的女性后缀[J].外国语学院学报,2000,(3):24-25.
[3]李振莲.浅谈英语在“性别”方面的差异[J].广州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4):47-53.
[4]李学金.英语动物名词的性别[J].大学英语,1991,(3):59-60.
[5]叶蜚声.语言学纲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121.
篇9
关键词: 高职英语教学 跨文化渗透 文化差异
1.前言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同时语言要受到文化的制约。美国应用语言学家艾丽丝・欧马基奥指出:“语言教学应与文化相联系。应通过对文化的了解来掌握语言,通过对语言的学习来了解文化。”英语和汉语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语言,中西文化存在着许多差异。只有清楚地了解两种文化的共性和个性,才能进行有效的语言交际。
当代高职院校的学生,本身文化知识比较薄弱,特别是英语基础比较差。传统的英语听、说、读、写、译等专项技能的教学相对枯燥,也很难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甚至起到反作用,让很多学生形成“听不懂,也不想懂”的思想,最终导致英语教学的恶性循环。而不同国家的传统文化知识因其特殊性和新颖性,倒是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自发想要了解国外的不一样,从而促使学生在了解文化的基础上学习语言。因此跨文化知识的渗入对更好地学好英语显得格外重要。
2.语言和文化的关系
胡文仲(1992)指出:“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是无处不在、无所不包的。”这说明语言和文化是结合体,彼此不可分割。同时,我国语言学家邓炎昌、刘润清是这样阐述的:“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并对文化起重要作用。可以说,语言反映一个民族的特征,它不仅包含着该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而且蕴涵着民族对人生的看法、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应该指出,语言和文化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理解语言必须了解文化,理解文化必须了解语言。”语言和文化之间这种相互依赖又相互作用的关系就决定了在外语学习中必然离不开对这门语言背景文化知识的了解和学习。
3.英语学习过程中应注意的中西方文化存在的几方面差异
3.1语言中的差异
3.1.1词汇方面
不同的语言之间总存在着词汇的对应关系,但对应并非对等。不同语言间的同一词汇往往会表达完全不同的含义。例如,中国人蔑视狗,因而有“走狗”“狗腿子”“狗东西”“赖皮狗”“狗急跳墙”“狗仗人势”“狗眼看人低”等说法。而在西方国家,人们则欣赏狗的勇敢和忠诚,对狗的赞誉也屡见不鲜,并把人比作狗。如:luck dog(幸运儿);Love me,love my dog.(爱屋及乌);Every dog has his day.(凡人皆有得意日)。又例如,中国的“白象”牌方便面想打入国际市场,结果却失败了,究其原因就在“白象”的翻译上。中国厂家想当然地将“白象”翻译成“white elephant”,但是“white elephant”一词在西方文化中是指比其价值或效用所需费用庞大而不成比例者,或虽然不需要但难于处理的物品,即“累赘、大而无用的东西”。所以,结果可想而知。由此可见,词汇中包含着极其丰富的文化信息,对语言意义的理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文化的理解。
3.1.2习语方面
习语是一个社会的语言和文化长期积淀的结果,有着深厚的社会文化背景。不同的语言中都存在很多的习语,但习语的学习并不是简单的语句的翻译。例如,“a piece of cake”这个习语反映西方人生活习俗,蛋糕对他们来说是极平常的食物,无论做蛋糕还是吃蛋糕都是轻松愉快的小事。对我们来说,蛋糕似乎是奢侈品,但汉语里恰巧有一个反映我们生活的俗语“小菜一碟”,其功能与“a piece of cake”大致相当,因此,用“小菜一碟”对译“a piece of cake”。
3.1.3语法方面
英汉两种语言在语法、句式及篇章结构上的差异体现了不同民族思维方式的不同。中国人偏好综合思维,注重整体效果,对形式上的完整及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是否紧密并十分重视。而英语则恰恰相反,英语中的人称、时态、数、体及语态都有明确的形式标记,句式也常常以核心词或句为中心,层层展开,结构紧密,有较强的逻辑性。在篇章结构上也多表现出趋向于线性的直接表达方式。开头有主题段,每段有主题句,结尾得出结论。段落、句子之间结构紧凑,逻辑性强。这种不同在阅读及英语写作中要特别注意。
3.2非语言中的差异
非语言交际指的是人们是使用其他手段(除了使用语言外)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传递各种信息。它包括眼神、手势、身势、面部表情、服装打扮、沉默、身体接触、身体距离、时间观念、空间使用等。但是它同语言一样,是文化的产物,有着特定的文化内涵。例如,中国人喜欢用竖起拇指表示对对方的赞扬。但在西方,竖起拇指并不仅仅指这个。美国喜欢在公路旁边伸出拇指,是向过往的汽车司机表示希望搭车,“thumb a lift”表达的就是这个意思。又如,英美人对于身体接触十分敏感,通常都极力避免,偶尔不慎碰到他人的身体,总要表示抱歉。过了童年期的同性朋友很少有拉手或者搭肩的情形,因为那样往往被认为是同性恋的行为。但在国内,普通的身体接触都很平常,特别是同性的勾肩搭背行为比比皆是。
4.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渗透的方法和策略
4.1加强课文文化背景知识的介绍
文化背景知识的介绍至关重要,可以是在一个单元教学的开始,也可以是在一个单元教学内容中。我校使用的教材是《新视野英语教程》(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该教材几乎每个单元都涉及到相关的英美历史、风俗习惯、思维差异,甚至是《圣经》和希腊神话中的词语和故事。所以我在教学中尽可能地向学生讲解相关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第一册第五课的主题是“I love this game”。课前,我介绍了美国篮球、NBA联盟、NBA选秀及各球队的知识,并播放了相关视频。上课时,学生的表现活跃,并积极提问。又如,第二册中有一课讲到了Leonardo da Vinci因擅讲笑话而出名,教师可以在教学中讲讲达芬奇这个人物、他的作品,甚至可以涉及文艺复兴时期的相关知识。
4.2词汇教学中的文化渗入
孤立的词汇教学很乏味,也不便记忆,许多词可以放入文化背景中去学习和掌握。如,在讲到“Freeze”这个单词的时候,除了说明他的基本意思是“冰冻”、“结冰”,还可以讲个故事:在美国,一位留学生因听不懂美国人的口语“Freeze!”而被枪杀。“Freeze!”意为“站住”、“不许动”,在美国是尽人皆知的日常用语。这样可以用一个故事来加深学生对这个词的理解,也能通过故事帮助学生活用这个词。又如,学到California一词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说出美国其他各州的名称,并提供一张美国地图,帮助学生识别各州的地理位置。
4.3听力教学中的文化渗入
听力教学的难点在于:学生听得少,而且总反映听不懂。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听力教学时,要准备适合的听力材料,而且在听前提供一些有关主题、文化背景的知识,让学生有准备、有目标地去听,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听懂得多、理解得深,并且还可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再者,同一材料可以反复地听,让学生能够完全理解,以便在之后的学习中,当遇到相关内容的视听环境时,学生能够从容面对。
4.4写作教学中的文化渗入
高职英语的写作以英语应用文体为主,包括:书信、简历、通知、便条等。在教学中,教师应着重从文化的角度区分英语与中文信件的异同,强调文化的差异导致思维方式的不同,进而形成不同的表达方式。再者,教师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各类文体的写作,应模拟英语国家文化环境,要求学生以英语国家的人的身份互写信件。同时教师还可以要求学生写一些关于中西文化差异的作文。
4.5口语教学中的文化渗入
口语教学的目标是交流,而交流并不是简单的语言对话,更是一种文化思想的交际。学生往往觉得交流困难,是因为忽视了隐藏在语言背后更重要的东西。所以,英语教师有必要为学生提供特别的社会文化环境,使学生拥有更多的机会去了解英美国家人民的生活方式及习惯。新东方副校长王强说过一个例子:一次,一位英语非常好的女学生陪一个老外去长城游玩。当在长城时,老外突然想上厕所,但面对女生,老外想表达得婉转一些,于是说:“Excuse me,I’d like to go somewhere.”女生听后,马上回应:“Of course,you can go anywhere.”结果老外面露难色,急着要回家。这是一组没有任何语言毛病的对话,但结果却闹了笑话,因为该女生没明白“go somewhere”是“上厕所”的委婉表达。由此可见,文化背景在口语交流中的重要性。
其次,教师在口语教学中,应多使用“Role Play”模式,为学生营造适合的文化环境,让学生自己组织语言,调节语言以适应环境。
5.结语
如何在高职英语教学中进行跨文化渗透是一个极其复杂的问题。它涉及到英语教学的方方面面,还包括教师本身文化修养的提高。很多教师已经意识到了这种教学模式的重要性,但很难找到具体的方法进行实施。笔者也是不断向其他老师取经,慢慢地摸索前进。但很明确的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时时刻刻将文化知识和语言教学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化意识,提高交际能力,以求英语教与学的更好效果。
参考文献:
[1]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
[2]胡文仲.外语教学与文化[M].河南教育出版社,2002.
[3]陈舒.文化与外语教学的关系[M].国外外语教学大纲,1997.
[4]顾嘉祖.《跨文化语境下的外语教学》序[M].江苏外语教学研究,2002.
[5]王振亚.语言与文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篇10
关键词:国际商务谈判 文化冲突 时间观 思维方式 风俗习惯
国际商务谈判是国际商务舞台上一项重要的经济活动,其利益主体一般由两方构成。一方是外国的政府、经济实体或个人,一方是中国政府、经济实体或个人(需要注意的是,在现阶段,外方还包括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的企业和商人)。国际商务谈判指国际商务活动中不同的利益主体,为了在某笔交易中达成共识,达到双赢,而就交易的各项条件进行协商的过程。国际贸易谈判是国际贸易当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谈判方从自己的利益出发,对一项交易往往要进行繁琐复杂的磋商,为了自己的政治利益和经济利益,在某一点可协商的地方做出调整、妥协,以达到最终的协议。不少人认为,决定国际商务谈判顺利或者成功与否的关键在于商品的质量,技术的先进,或者价格是否低廉,但实际上,国际商务谈判比国内商务谈判复杂得多,因为谈判的利益双方分属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彼此有着不同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法律体系、贸易习惯,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社会习俗、价值观、民族习惯和思维方式,还有语言和文字沟通方面的问题。因此,谈判过程中产生的冲突,有的时候不完全是纯粹商务程序上的矛盾,而是谈判过程中语言、礼仪、谈判风格等诸多文化差异带来的歧义和误解。因此,了解国际商务谈判中冲突产生的文化根源,理解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文化差异,在国际商务谈判中就可做到,克服跨文化谈判中的文化障碍,在经济利益上达成共识,达到双赢的效果,加快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
一、国际商务谈判中冲突产生的文化根源
冲突(conflict)指的是相关一方意识到另一方对自己的利益或者自己关心的事情即将产生消极影响而相应产生的一系列从微妙到强烈程度不一的语言举止行为反应,目的是将对方的消极影响降低到最低限度,从而维护自己的立场或利益的一个过程。赫伯・比斯诺认为,冲突产生的根源可以归结为五种类型:生物社会型,个性和交往型,结构型,文化和观念型以及复合型。文化和观念型根源指不同的甚至对立的政治信仰、、社会信念、文化信念、价值观以及思维方式等根源。复合型指各种根源相互交织共同作用的结果。国际商务谈判中的冲突产生的根源是复合型,但文化和观念因素却是其主要根源之一。
英国著名人类学家Edward Burnett Tylor 认为,文化和文明是包括宗教、法律、道德、信仰、艺术、习俗、知识以及个人作为社会成员获得的能力和习惯的综合体。它涵盖了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在长久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特定的意识形态和价值体系,它决定了该社会成员的生产生活的行为方式。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都有其特定的价值观、行为准则、思维模式、等,它为该社会的成员所遵循、认同和接受,具有很大的共享性。人们在本民族文化和观念的熏陶下,在看待异族文化现象时,总是习惯于拿自己道德准则,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来理解,衡量和评价对方,文化差异由此产生。而当这些文化差异体现在国际商务谈判中,如果没有很好地去理解和相处,冲突便会产生,给商务谈判带来难以跨越的障碍,往往使得一次本应成功的商务谈判因为文化的因素而已失败告终。
二、国际商务谈判中文化冲突产生的几个方面
1.时间观念不同引起的文化冲突
首先以一次中英商务谈判为例。在长达一周的商务谈判中,中英双方在纯技术层面和商务程序上进展顺利,并没有实质性冲突,却在交往过程中摩擦不断。在英方看来,中方缺乏时间观念,不注重效率。本来一周的谈判时间,实际洽谈只有3天,时间没有被有效利用。同时,中方不重视此次合作,缺乏诚意。因为在此次商务谈判期间 ,中方同时还安排和接待其他商务事宜,比如会见别的合作伙伴,在会议过程中接其他“重要的商务电话”。而中方对英方也颇有微词:英方办事古板,不近人情。中方董事长因病住院,却不取消会谈,并选择不告知英方不使其为难。而英方却在时间日程和合同起草上不断敦促,表现出极大的不信任,令中方大为失望。
实际上,双方的这种互相抱怨正体现了中西文化在时间观念上的重大差异。西方文化具有单一性的时间观,重视次序规则,习惯按先后顺序和优先级别来安排商务活动。中方代表董事长的身体状况没有事先告知他们,并且在商务洽谈的间隙去处理其他的商务事宜,在习惯了线性时间观念和优先级的外方看来,中方是对此次谈判的不够重视,反映了外方在中方心目中无足轻重。而相对而言,在中国文化中,时间观念则是多维度的。即时间是用来完成任何此时间段内出现的事件的,包括事先没有预计的突发事件。对于时间,我们倾向认其为一个过程,而不只是一个次序。所以中国人更习惯并且擅长在一段时间内同时完成多项任务。所以只要能保证洽谈能如期完成,这段时间自己怎么安排,安排什么,都是不重要的。因此受到英方的不断敦促,中方就感到是自己的能力不被信任。双方在此次谈判中出现的不愉快,完全是出自文化当中不同的时间观。
2.思维方式不同引起的文化冲突
人是思维的主体,思维方式是人的大脑活动的内在程式。思维方式是长久传统文化的积淀,它左右着人们的社会交往方式。国际商务谈判中的各方,往往因为来自不同的文化国度,有着不同的思维方式,彼此不能相互理解和适应而产生文化冲突。东方文化和英美文化的思维方式存在三个方面的差异:一、东方文化倾向于形象思维,西方文化倾向于抽象思维;二、东方文化倾向于综合思维,西方文化倾向于分析思维;三、东方文化注重统一,西方文化注重对立。因此,在这种思维方式潜移默化的影响下,来自不同文化的谈判者呈现出对事物不同的理解和处理方式。比如在面临一项较为复杂的谈判事宜时,西方人士特别是英美人通常会将大任务分解为一系列的小任务,将价格、交货、担保、售后服务合同等问题分次解决,一次解决一个问题,在每一个问题上都有让步和承诺,最终的协议就是这一连串小协议的总和。而东方文化注重综合思维,习惯于对所有问题的整体讨论,直到最后才在所有的问题上做出让步,从而达成一系列的协议。
换言之,中国人更强调“以大局为重”,而西方人则认为“细节决定成败”。不同文化的谈判者在谈判过程中运用不同的思维方式来展现谈判风格,制定谈判策略,进行谈判活动。谈判者的文化差异越大 ,思维方式就越相距甚远,由此产生的文化冲突就越剧烈,从而达成协议的可能性就越小。
3.风俗习惯的千差万别带来的文化冲突
风俗习惯是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相沿承袭,自发形成的一套约定俗成的习惯行为和生活方式,它虽然没有经过正式的法律规定,却为本民族大多数人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表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世界上不同民族千差万别的风俗习惯,形成了独特的传统和习俗,塑造着该民族人民的态度和行为方式,这些差异体现在商务谈判当中,给跨文化谈判带来一定的影响和障碍。如果不了解对方民族的风俗习惯,在谈判中碰触到对方的“禁忌”,就会引起极大的误解和冲突。比如阿拉伯人在社交活动中经常会邀请对方喝咖啡,在他们的习惯看来,拒绝主人的咖啡邀请是对邀请人的一种不尊重,拒绝一杯咖啡意味着会造成严重的后果。曾经一位美国商人因时间原因拒绝了阿拉伯客户的一次喝咖啡的提议,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丧失了一次有利的商机。还有一次中国的一家工厂接待来自伊朗的一个采购小组,谈判程序非常顺利,对方答应签下大笔订单,令中方厂长非常高兴,为此设下一桌豪华盛宴。不料饭后外方却突然改变主意,拒绝签约,令中方百思不得其解。后来才知道,原来在吃饭时,厂长多次用左手给对方递饮料,而且因为高兴而忽略了对方的不悦神情。在伊朗,从事“干净的”工作时是不能用左手的,否则是对对方极大的不礼貌。一次无心之为,造就了一个不必要的谈判失败。这就是风俗习惯带来的文化冲突。实际上,还有很多类似的例子。比如西方人见面时的拥抱和亲吻,表示对对方的热情和善意,而中国人则比较含蓄,握手和微笑就表达了同样的意思。达成一项协议,兴奋之余我们可能会伸出右手 ,用拇指和食指做成圈状,表示“ok, 很好,我同意”,而日本人则认为,这表示“钱”,因为它的形状看起来像个铜板。而法国人看到这个手势却会沮丧万分,因为他们认为,谈了半天却等于“零”。而荷兰和哥伦比亚的谈判者可能会勃然大怒,因为他认为你感到他“讨厌,可憎”,如果对方是突尼斯商人,你可要小心点,因为他们会做出异常紧张的反应,因为在他们看来,你这个手势是对他的一种威胁“小心点,否则我会杀了你!”
三、国际商务谈判中文化冲突的消解
要最大限度规避国际商务谈判中的文化冲突,我们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知己知彼,
既然每一个国家和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和观念,那么文化差异在国际商务谈判中就不可避免,我们不能苛求任何国家的人都能理解我们国家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更不能从自己的文化角度去揣摩和要求其他文化背景的人。在国际商务活动中增强自己对对方文化的敏感度和包容度,以宽容的心态接受对方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同时我们要树立文化意识,做到“知己知彼”,在谈判前了解对方的文化背景、身份,知晓对方的谈判风格和民族禁忌,尽量避免不必要的误会和文化冲突。
2.遵守规则,保障权益
国际商务谈判的最终目的是在双方都可以接受的限度内,在合适的点上作出妥协和让步,为自己赢得最大的经济利益。因此,在文化差异存在的前提下,商务谈判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遵循一个共同的规则。即必须保证谈判主体合法、谈判论题合法、谈判手段合法。在遵守法律的基础上,遵循国际上通行的经济法则。在此基础之上,谈判及其产生的协议才具有法律效力,双方的权益才能得以保障。
3.互惠互利,争取双赢
互惠互利原则是谈判取得成功的重要保障,互惠互利指的是商务谈判各方在利益上不仅为自己的利益考虑,同时也要适应对方的需求,互通有无,最终实现等价交换,得到双赢。只有做到这一点,谈判才能在文化冲突产生的情况下,有所余地,双方才可能在冲突中达成谅解,做出让步,共同探讨可以满足双方需求的解决途径。
参考文献:
[1] 刘莉芳.文化差异对国际商务谈判的影响[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9)
[2] 凌继萍.国际商务中不同国度商人风格[J].江西价格,2004(4)
[3] 胡文仲.跨文化交际[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11)
[4] 丁建中.商务谈判实务[M].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