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的民俗文化范文
时间:2023-09-25 18:25:1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西方的民俗文化,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地方戏曲;当地民俗文化;密切关系;粤剧
中图分类号:J8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6-0043-01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中国地方戏曲是源自于民间风俗文化的土壤开始萌芽生长,同时伴随着当地的民间风俗而不断发展和成熟。而地方戏曲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也不断丰富了当地的民俗文化。由此可见,当地民俗文化与地方戏曲有着密切的关系,两者相辅相成,而又相互作用。
一、当地民俗之于地方戏曲
从我国戏曲的发展史来看,在戏曲的发展过程中曾多次受到了正统阶层的反对与禁止,其主要原因是由于戏曲演出的特点。从当时的情况看来,戏曲的演出不仅会浪费钱财,而且还具有伤风败俗、影响农事的情况发生。特别是从元代时期开始,对戏曲颁布了禁止的法令。但戏曲却依然在群众中广泛传播,由此可见,戏曲的产生与民间人们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同时也体现出了当地的民俗文化构成了劳动人民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一)地方戏曲依附于当地的民俗文化。每一个地方的民俗文化都蕴含了当地劳动人民丰富的生活文化,而戏曲中文化的产生很多时候都是由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铸就的。在面向社会的戏曲中,有很多的内容都与当地的民俗文化相关联,通过对大量民俗文化内容的借鉴,从而使得戏曲染上了深厚的民俗色彩。以粤剧为例,其最初源自于南戏,不仅融合了广东的昆山腔、梆子等民间音乐形式,同时也有着唱念做打、戏台服饰等的表演艺术元素。再如广州荔枝湾所设立的一个传统粤剧戏台,不仅有效地把地方戏曲与当地的民俗文化进行了延伸,而且对于传统的优秀文化也是一种传承。
(二)戏曲文化中渗透着当地民俗文化。地方戏曲活动在演出过程中,往往会融入很多当地的民俗活动,而且当地的民俗文化是构成地方戏曲的重要组成部分。除此之外,在地方戏曲中对当地方言俗语的大量使用也是比较明显的一个特点,因而使得地方戏曲具有了深厚的地方文化特色。
二、地方戏曲之于当地民俗
我国古代戏剧的演出多是在民间的重要节日里,其中以农村表现得最为明显。戏剧的演出往往需要很多的观众,否则将会影响戏曲的演出。而对于居住比较分散、交通不方便的农村,只有靠时代所传承下来的民间节日方能产生巨大的号召力。因此,民间的节日为地方戏曲提供了便捷的演出平台,同时,戏曲节目又丰富的民间的节日。
(一)仪式戏剧的产生。反映搬仙、送子等情节比较简单的节目,往往是与当地的民俗活动结合在一起进行喜庆演出的。通过在节日里增加戏曲节目表演,更能够营造出喜庆的气氛,再加上一些祝福的吉祥语,这些仪式剧的产生,有效地增强了当地民俗节日文化的仪式感与庄重感,并使得这些仪式节目成为了节日里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二)营造热闹的氛围。地方戏曲的演出主要面对的群体是民间老百姓,由于观众群体的特殊性,使得地方戏曲表演时一般会选择在广场或者庙会上。庙会通常情况下是为祭祀神灵而设立,选择在庙会上表演地方戏曲,多为突出节日的喜庆、庙会的热闹景象。同时,对于地方戏曲的表演,也多采用夸张的表演形式,例如高亢的唱腔,热烈的锣鼓,从而营造出一种热闹的演出氛围,以此来吸引更多的观众。
(三)地域性差异。由于我国的民族多、地域辽阔等特点,因而使得中国民俗文化也呈现出非常明显的地域性差异。正是由于民俗文化的地域性差异为地方戏曲艺术的发展带来了非常大的影响。中国的戏曲具有剧种多样、地方特色鲜明等特点。据相关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有三百多个戏曲剧种被传承下来,而地方戏曲的形成融合了政治、经济等众多方面的因素。例如粤剧,也被称为了广东梆子、广东大戏,是广东省具有代表性的戏曲之一,在粤剧的发展过程中,受到了汉剧、微剧等不同剧种的影响,经过多种剧种的融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风格,并与传统的蚯文化一脉相承,从而使得粤剧具有了浓厚的岭南文化色彩。
三、结语
地方戏曲的形成往往都具有非常鲜明的民俗文化色彩,粤剧经过了三百多年的发展,不仅具有了独特的唱腔与表演风格,同时也沉淀了本身的民俗文化传统。由粤剧的发展历史可以看出,每一种地方戏曲都是在当地民俗文化的肥沃土壤中渐渐形成,并随着民俗文化而得到了广泛传播。与此同时,地方戏曲内容在一定程度上也丰富了当地的民俗文化,地方戏曲与当地民俗文化呈现出相互作用、相互辅助的密切关系。
参考文献:
[1]毛建舟.地方戏曲的传承与发展探讨[J].黄河之声,2013(22).
篇2
【关键词】湘西民俗;文化翻译;《边城》英译本
一、理解民俗
1、民俗的定义
西方历史上对于民俗的概念存在四种观点:文化遗留物说、精神文化说、民间文学说和传统文化说,其中传统文化说是西方普遍流行的观点,即把民俗仅限于传统之中,将生活中不断涌现出来的新民俗排斥在外。在前苏联,民俗仅指劳动人民的口头创作。在中国,由于种种原因,过去研究得比较多的民俗现象,也主要是民间文学。(钟敬文 1998:绪论4)
美国民俗学家多尔逊(Richard Dorson)1973年把民俗(folklore)的“俗”界定为可用“民间文化”、“口头文化”、“传统文化”、“非官方文化”等范畴来表达的对象。“俗”(lore)一词指人民群众在社会生活中世代传承、相沿成习的生活模式,它是一个杜会群体在语言、行为和心理上的集体习惯。(钟敬文 1998:绪论1,2)英语中“民俗”一词的“民”即民众,民俗的“俗”即通俗;由萨克逊语中的folk和lore合成的,意思是“民众的知识”或“民众的智慧”(乌丙安 1999: 1)。民俗是各种群体的基本的文化构成,是人们日常的、年复一年的、以至时代相传的生活方式,是人们的基本活动的文化模式;即民俗是群体内模式化的生活文化。(高丙中 2009:导论7)
2、民俗的分类
关于民俗文化的分类有两种分类方法:纲目式,按照逻辑以大纲同属细目;平列式,按材料分量定类,不管类与类之间是否具有逻辑并列关系。
中国著名民俗学家乌丙安(1999)将民俗分为:经济的民俗、社会的民俗、信仰的民俗和游艺的民俗。高丙中(2009)将民俗分为三大类8部分:1)物质生活民俗,包括生产民俗、工商业民俗、生活民俗;2)社会生活民俗,包括社会组织民俗、岁时节日民俗、人生礼俗;3)精神生活民俗,包括游艺民俗和民俗观念。
二、民俗文化的英译
沈从文作为中国现代乡土文学作家,他的小说生动真实、丰富具体地体现了湘西古朴独特的风俗画卷;可以说离开了湘西民俗,沈从文小说的魅力就会大打折扣。在他的文字里,我们不难从中找到那属于湘西特有的影子,那里的山清水秀,沉淀着湘西多年文化的风俗民情,涉及到湘西苗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展现了一个丰富多彩的湘西民俗世界,同时也真实鲜活地体现着湘西世界“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本文将根据高丙中教授的三分法,选取湘西特色的衣食住行、社会习俗、价值观念三个方面的实例,对比戴乃迭和金介甫的译本,探讨湘西民俗文化的翻译问题。
1、衣食住行
物质生活民俗方面在《边城》中主要体现在衣食住行上,比如湘西的本土服饰文化以“尚银,绣花”为代表;服饰是精神的外在符号,银饰在湘西服饰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洁白无暇的银质饰器品,象征着苗家姑娘的心地纯净善良,质朴无暇美好,也是家庭财富和社会地位的象征。
比如食物“烧酒”是与边城的人们形影不离的,戴译作rice wine,金译作clear liquor,“烧酒”是指以谷物为原料发酵而成的纯色酒,在西方没有这种酿酒方式,属于中华特色文化,译作wine即葡萄或者水果发酵的饮品勉强可以接受;而liquor指的是烈性酒,一般是蒸馏得来的,酒精含量很高,当地人民生产水平有限,不能制造出如同西方的“liquor”,金介甫的翻译不能体现出湘西人民的生产生活。
《边城》中描写湘西人家的住房是吊脚楼建筑,戴乃迭将其译为house built on stilts overhanging the water,再现了这种建筑的构造,让读者很容易想象出真实的图景,认识到当地人民居住环境的特点,再现了他们的生活方式;而金介甫译成dangling-foot houses,会让读者不知所云,不理解何为“悬挂着脚的房屋”,无法传递当地人民的生活方式和文化特点。
2、社会习俗
在嫁娶方面,沈从文以天保和傩送对翠翠的求婚向我们展示了湘西提亲走车路和走马路的两种习俗,天保选择走车路,即由他的父亲顺顺做主,请了媒人提了红纸封的点心很正式的到老船夫家里说媒;而走马路就是像傩送那样由自己做主,站在渡口对溪高崖上,为翠翠唱三年六个月的歌,一切由翠翠做主。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求亲方式,一种代表了封建的最普遍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婚姻制度,而后一种却比较人性化,更接近于我们现代社会的自由恋爱,而且更具浪漫色彩。
例:车是车路,马是马路,各有走法。(沈从文 2011: 107)
戴译本:Chess has its rules: the castles and knights have to move in different ways. (ibid: 106)
金译本:In a game of chess, the chariot---the rook---moves one way and the horseman---the knight---another. (Kinkley 2009: 90,91)
“车路”和“马路”源自中国象棋的说法,与象棋中的走法没有太大关联。戴乃迭将其归化为国际象棋中的名称,便于英文读者接受,虽然传达了意义,但多少流失了中国文化特色,不利于文化特色的保留;金介甫采取中国象棋的译法,并加以国际象棋的解释,既利于读者接受,又能保持特色文化身份,两全其美。
3、价值观念
湘西人民拜傩公和傩婆为人类始祖,为人类带来平安、五谷丰登、儿孙满堂、凡事兴旺的福星,而信奉倍至。依照当地习俗,如遇家有凶事或遇猪瘟、鸡瘟、家人多病,便祈求傩神佑福,年终隆重祭祀。《边城》中船总顺顺为儿子取名就体现了其中的信仰崇拜。
例:由于这点不自觉的死心,他把长子取名天保,次子取名傩送。天保佑的在人事上或不免有龃龉处,至于傩神所送来的,照当地习气,人便不能稍加轻视了。(沈从文 2011: 29)
戴译本:He had a soft spot in his heart for the younger, giving him the name Nuosong, his brother that of Tianbao. (ibid: 28)
金译本:This unconscious preference led him to name the elder son Tianbao (Heaven-protected), and his younger brother Nuosong (Sent by the Nuo Gods). He who was protected by Heaven might not be so favored in the worldly affairs of humans, but he who was sent by the Nuo gods, according to local understanding, must not be underestimated. (Kinkley 2009: 28, 29)
戴乃迭直接翻译这两个人名,并省译文中关于人名的解释,这样在西方读者看来,这两个名字仅仅是普通的名字,不会体会到其中深层次的含义,更不会联系到当地人民的民俗信仰上,无疑是没有传递原文的文化内涵,再现湘西人民的文化身份。而金介甫的翻译,拼音直译两人名,其后添加解释说明其深层意义,并阐释这种思想的根源,使得西方读者能够体会到当地独特的民族信仰和习气,这样的翻译很好地保留了湘西民族的文化特色。
三、总结
不断交流与融合的世界文化使人类共性的认识逐步扩大,民族间的差异逐步减少,容易使民俗的文化特色变得模糊,尤其是如同“边城”之类的处于“边缘”的少数民族少数人群文化。在世界全球化和文化的趋同过程中保持民族文化固有的个性和特征、保持民俗文化的清晰度,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要保持民族文化,首要是保护文化的核心价值不受到损坏(李庆本 2004)。在民俗的翻译上,译者不能随心所欲地把西方民族民俗移植到中华民族民俗中,否则就会造成文化身份模糊、错位的后果(蒋红红 2003),反之亦然。为了避免文化替换和篡改,直译是常用的翻译方法,适当时候加以解释说明。然而,民俗鲜明的文化个性及其浓郁的民族特色给民俗文化的翻译带来重重困难。明辨文化特色是基础,这样才能确保采取恰当的策略,避免文化移植;联系文化语境,通晓文化背景,再现出民俗文化独特的韵味特征,重构民俗文化。
【参考文献】
[1]Kinkley, Jeffrey C. (2009) Border Town, New York: HarperCollins.
[2]高丙中.中国民俗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3]蒋红红.民俗文化翻译探索[J].国外外语教学,2007(3):52-57.
[4]李庆本.全球化语境下文化身份的认同与建构[J].东方丛刊,2003(2).
[5]沈从文.边城:英汉对照(The Border Town)[M].杨宪益,戴乃迭,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
篇3
关键词:日本现代设计;设计影响;日本文化
虽然日本的现代设计在当今世界上的影响力非常巨大,引导着世界设计理念和风格的发展方向,但即使在明治维新的早期其任然采用固有的设计方式和风格应用到其设计及艺术领域。虽然日本设计在明治维新后受到西方新艺术运动和工艺美术运动一定程度上的影响,但是对日本设计的现状并没有发生根本性质上的影响。在1953年以后,日本的经济快速复苏并且作为美国的扶持国在其巨大的影响下,其现代设计高速发展并为之后的成功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在这一过程中日本设计从对西方发达国家的模仿和融合中逐渐钻研出了一种与本国传统文化相互包容的设计风格,从西方国家的设计中汲取设计理念、工艺技法和表现形式等元素并结合本国的民俗文化,最终形成了别具一格的设计风格。
一、日本传统设计特点
自然朴素和繁复奢华的对立性,抽象浪漫的形态与现实主义色彩的两面性造就了日本设计独特的之处。其的本土的民俗文化的单一特点使得社会各个阶层都能包容和理解,具有高度的社会统一性和辨识程度,因此在发展的过程中能较为容易保留其独特性和文化特征,同时也能够方便与外来文化间的相互交叉融合。
二、日本现代设计的发展背景
二战过后,日本战败成为美国的扶持对象,综合国力严重倒退同时物资资源匮乏,因此对外贸易便成为了其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所以国家的经济命脉直接同设计的好坏相挂钩。日本政府认识到,在经济发展中的设计的重要助推作用,因此制定了相关的政策举措以此来刺激设计的发展。日本现代设计的发展背景与西方相比而言差异性很大,对当时的日本而言经济发展的动力就是直接来源与设计。战后为了开拓海外市场,日本政府必须发展其现代设计以迎合国际市场的需要。
三、日本现代设计发展的关键原因
日本现代设计的发展过程中政府具有重要的主导地位,政府利用设计来促进经济发展,并让其成为国家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其实行的一系列政策和措施,为日本现代设计的发展营造了一个良好的环境和基础。在社会经济和设计的发展中,国家充分认识到设计人才和设计教育的重要性,因此为培养大批优秀的设计人才,政府建立了完善的设计教育体制,让设计师具有重要的社会地位,也为设计界的长远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动力。二战后日本作为美国的扶持国,其现代设计受到美国的影响非常巨大,从设计方面来讲美国的文化输出对日本的现代设计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影响。同时在发展过程中,日本设计对于科技技术的重视和利用,让其工业设计发展迅速,设计和科技的发展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四、日本现代设计的特点
日本的经济、政治和设计之间的联系非常紧密,使得政府与民间的合作十分密切,为设计界的发展营造了一系列良好的环境和政策。虽然受到西方国家的影响比较深刻,但是其现代艺术、设计和文化等诸多方面仍是基于本国民俗文化基础上同外国文化相融合,并没有完全照搬西方的设计理念和风格。日本设计发展与其独特的地理环境、人文经济密切相关,具有十分鲜明的地域特色。日本民众喜爱制造标准化、功能多样、设计简洁的产品这是由狭小居住空间所决定的,这恰恰与现代设计的需求相契合。日本的资源匮乏以及内在的资源危机也使日本人形成了很强的环保意识,因此最大限度的利用资源和绿色环保的理念成为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重要的思考领域。日本人善于对传统民俗文化和西方的设计理念进行相互融合和继承,把西方现代设计的优势与自己的传统文化相互融会贯通,对外来文化的汲取包容,并结合自身实际的需要,形成东西文化相辅相成的独特设计特点。日本设计师非常重视科技对设计的影响,对科技的推崇和运用使日本设计具有高度科技智能化的特点,让功能和审美高度结合从而使设计始终与社会发展紧密关联在一起而具有强劲的生命力。
五、日本设计当前时代特点
80年代中期日本的经济发展逐渐进入低谷,日本的现代艺术设计师们开始关注设计的本质和社会性的问题,并努力通过设计来改善人们的生活观念,为经济的长远健康发展积极探索。探索现代生活的新需求,突破传统与束缚。他们将各种领域的先进的思想相提取出来并融入到设计中,去思考设计的本质,去思考设计与人性、设计与生活的关系。
六、结语
经济发展促使日本现代设计的发展,从借鉴到自成体系花费了几十年的时间,才开始具有本国的独特的人本理念进和取得在设计界的重要地位。其成功的发展及风格的形成因素是多方面的,有国际环境的影响,也有本国政策的因素,设计促进了日本社会经济的繁荣,同时也为其社会环境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案。在发展进程中,没有摒弃传统也没有停滞不前,坚持现代与传统有机结合相互依托,这是是日本现代设计最重要的成功因素也是最引人瞩目的特点。
参考文献:
[1]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M].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
[2]吴文佳.日本现代设计与日本传统文化精神[J].艺术百家,2007.
篇4
【关键词】 中国民俗艺术 文化溯源 原始美
1 “2011北京・中国民俗艺术国际论坛”的基本情况回顾
1.1 开幕式及专题报告
2011年10月15、16日,“中国民俗艺术国际论坛”开幕式及专题报告会在北航举行。此次国际论坛的学术主题为:现代性与民俗艺术、中国民俗艺术的保护与传承、民间信仰与民俗艺术、现代教育与民俗艺术等。出席论坛有30余位专家学者,分别来自国内及法国、英国、日本的高校与相关研究机构,学术研究涉及社会学、人类文化学、艺术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及民俗艺术收藏与研究等方面。
怀校长在开幕式的讲话中指出:中国民俗艺术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宝藏,是充分体现民族精神的文化遗产,是激发中国人的爱国热情和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的重要依托。研究以及发掘蕴藏其间的丰富的文化内涵是文化传承和建设的重要使命。
在随后的专题报告中,田青、邓启耀、范华(法国)、大田尚作(日本)等与会专家发表了专题的学术报告,报告的内容涵盖现代保护民俗艺术的必要性和难度、以及如何把民俗艺术运用到现代的教育当中去以及切实贯彻保护民俗艺术的步骤和方法。两天的报告听下来,颇受感动,内心对于民俗文化的喜爱更为强烈,迫切地希望能够追随专家学者们的脚步,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多去研究各地域的民俗艺术,在即将面临消逝的民俗文化边缘能捡起一些文明的碎片。(图1)
1.2 “超越与创作――移动的古代祭祀壁画”展览(图2)
整个的民俗艺术论坛,最令人震撼的当属“超越与创作――移动的古代祭祀壁画”展览,展出的80幅古代绘画和200个古傩面具特别震撼人心,这是颜老师几十年如一日在平时细心收集、整理、修复和装裱的一些民俗杰作,这也是颜老师收藏的一批尘封百年的古代祭祀壁画的精品,这些祭祀壁画均为传承下来的工笔画真迹,跨地域范围广阔,包括贵州、江西、湖南、四川等地,在时间上横贯明清、民国等几个时期。内容多为天、地、水、阳四界古往今来的历史英雄、祖先亲眷、神仙鬼怪、动物与草木精灵,包含巫术、道教、佛教、祖宗神灵信仰和儒家教义等文化与情感内容。
这些古代作品大俗大雅,古滩面具率性、自由奔放、浑厚,各个祭祀壁画又严谨、深沉,堪称传统美术的好范本,画作的精细实在是让人叹为观止。颜老师说:“这些作品展示了前人面对神圣美好与他者悉心分享、相互庆贺告慰, 面对天灾人祸自我鼓舞、自我疗救的人情与人性关怀,展示了前人以艺术方式自娱自乐, 以无中生有的卓越想像力彰显浪漫精神, 以艺术创造的方式敬畏生态自然、超越功利实在、延展生命时空、升华人性意境、提升幸福指标的恢宏态度。”是的,这些至今仍保留着我们祖先的提问的民俗艺术作品,向我们传递着生生不息的民族感情和无尽的想象力。
1.3 沅陵县原生态民俗歌舞专题展演
民俗艺术论坛还特邀了湖南沅陵县艺术团于15晚在北航学术交流厅进行了主题为“四季飙歌”原生态民俗歌舞展演,分为“春之声”、“夏之梦”、“秋之喜”、“冬之情”四季篇章。
沅陵的歌舞艺术表演是集沅陵民间歌舞于一体的一种艺术形式,有酉水船工号子、盘木号子、打夯号子、车水号子,有精彩腔调的山歌演唱,有诙谐的小调表演,有民间喜庆点子,还有古老习俗之舞《哭嫁歌》等。整个的演出把我们带回到原生态的民间,放纵在山川和大地之间,徜徉在小河和田埂之上,让我们去感受那种来自于原生态的无穷的生命力和浓郁的民俗风情。
2 民俗艺术的觉醒对设计艺术文化的影响
当下中国的设计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中国设计届开始经受日本和欧美设计的影响,模仿、抄袭、嫁接日本和欧美的设计,导致了创新文化意识的匮乏和民族语言的缺失。但随着现代民族意识的逐渐清醒,民间的元素逐渐被艺术家挖掘,设计业陷入一个茫然的混合发展的状态。
我们现在不会像上世纪八十年代那样盲目的崇拜西方的设计,因为西方的设计是立足在他们的发展基础之上的,根本救不了中国的设计,曾经盲目地学习反而使我们失去了自己本民族的特有的文化基因和心里认同感。不管是哪个国家的设计,都不可能从别的国家移植中的来,只能在本民族文化基因和艺术精神的繁衍下成长,都要立足于本国的国情和本民族的文化,因为这些才是文化发展的基本源泉,才是艺术长期发展的基本沃土。一个设计师如果没有本民俗的传统文化修养和沉淀,那么他所节后的设计文化只能说是一种比较肤浅的表面的文化,这种嫁接的“无根文化”随着时间的推移,只能昙花一现。
篇5
关键词:民国;民俗文化;传播生态;当代;传统艺术;艺术传播
中图分类号:J02 文献标识码:A
一、文化背景与研究意义
作为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中华民国存在的时间虽然短暂,但其间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等各方面出现了新旧大交替和前所未有的巨大变革,民国时期堪称为承上启下时期。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民国风俗同样呈现出积极的变革和改良态势,民俗特色表现明显。民国时期出版发行的报刊、杂志对当时民俗生活的文献记载以及民众的口述记录等也使得对于民国民俗文化的考察具备了丰富的资料文本。
民国时期反对封建经学、反对盲目尊孔和封建礼教,以崭新的姿态向陈腐的封建文化宣战,各种新思潮和新思想伴随着的发展和新兴阶级的成长,竞相涌入中国,政治、文化、经济等各方面变革强劲地冲击中国人的思想观念。这一时期的社会文化类型呈现出多元色彩,城市文化活动并未全部波及农村,民间文化仍大多固守着传统的态势,城市和乡村的文化差异悬殊。
民国时期的民俗文化正是植根于这种大的文化背景之中。此间人们的生活方式和风俗范式必然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的特点,具体地说,整个国民生活表现为在封建文化的基础上吸收了一些现代文明结构。随着西方文明和生活观念的不断涌入,民国时期传统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遭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尤其是那些不合时宜的民俗事象,虽然有着悠久的历史,也被遗弃和禁止,民俗文化更多的则是表现为徒有现代的外壳。社会的不稳定滋长了不稳定的风俗,所以它具有明显的过渡性质。
相较于清末资产阶级的风俗改良运动,民国时期民俗文化的演进正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和推进的,而又比清末的改良之风更加彻底。“这种新的社会潮流”被人描写为:“共和政体成,专制政体灭;中华民国成,清朝灭;总统成,皇帝灭;新内阁成,旧内阁灭;新官制成,旧官制灭;新教育兴,旧教育灭;枪炮兴,弓矢灭;新礼服兴,顶翎补服灭;剪发兴,辫子灭;盘云髻兴,堕马髻灭;爱国帽兴,瓜皮帽灭;爱华兜兴,女兜灭;天足兴,纤足灭;放足鞋兴,菱鞋灭;阳历兴,阴历灭;鞠躬礼兴,拜跪礼灭;卡片兴,大名刺灭;马路兴,城垣卷栅灭;律师兴,讼师灭;枪毙兴,斩绞灭;舞台名词兴,茶园名词灭;旅馆名词兴,客栈名词灭。”①
上述内容,涉及当时人们日常生活礼仪、社会风貌、风俗变迁等各个方面,可从中窥出民国初年民俗文化的新气象和新变化,民国风俗改良突出强调了社会习俗的时代性、变异性和改良风俗的政治意义,显示了当时完成移风易俗之决心。有研究表明,实际上在晚清末年西学东渐的文化启蒙时代,民俗学的思潮和理念就已经从西方传到中土来了,而伴随着民国时期民俗事象的变迁,中国民俗学研究也逐渐兴起。如果说民国之前的民俗历史承继与存在状态是源自于民间民众自发形态的历史延续,那么自民国开始,中国的民俗文化开始纳入学术研究视野,可以说,民国的诞生与中国民俗学研究的兴起是同步的。当时许多文人学者投身于民俗的调查与研究工作,周作人应是民国时期较早涉足民俗学研究的学者,早在1914年他在谈到儿歌童话时就指出:“儿歌童话,录为一编以存越国土风之特色,为民俗研究儿童教育之资料。” ②1922年他在《歌谣周刊》的“发刊词”中又提到歌谣作为民俗学上一种重要的资料,应辑录起来,以备专门的研究。虽然其后1926至1927年间,由于段祺瑞政府的黑暗统治和对知识界的残酷弹压与文化查禁,一些民俗学者纷纷转到广州,又重新将《歌谣周刊》的旗帜树立起来,并与1927年在中山大学创办了《民俗周刊》。此后常任侠、岑家梧先生对于民俗研究做出的卓越贡献更是丰富了民国时期民俗文化研究的文本,并初步形成了注重理论阐发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民俗研究学术传统。
民国时期民俗特色处于如此大变动的文化背景中,既承继了旧的风俗传统,又有新的风俗变革,破旧立新中的民国民俗文化就是在这样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保留在每一个民族中间、具有稳定的形态,它以其固有的模式得以传承,也以其特有的方式得到延续,某种程度上甚至可以说就在每个民众的身边。特别是在与新兴文化思想以及外来艺术文化的交流、对话与碰撞中,其风俗特色就会更加凸显出来。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显示出民国时期民俗文化自身的力量及其影响力,以及交流与传播的重要性。传播这个名词最早在文化研究领域的应用出自泰勒(Tylor,E.B.)1871年出版的《原始文化》,在此以后,传播已成为人类学中的关键性词语和概念,并且也成为民俗文化研究中的一个关键问题。民国时期民俗文化由于其自身特质之所在,在对其研究应愈来愈关注和重视的同时,也应该关注此间民间风俗的传播及其生态问题,以此来考察民俗文化如何在传播生态层面保持其生命力与影响力的。因此,从传播生态视域切入对民国时期民俗文化的研究,可拓展民俗文化理论研究的视野。
“传播生态”是美国传播学者大卫・阿什德(David L.Altheide)提出的一个概念。“传播生态指的是情景中的传播过程”③,它是指社会传播行为发生的整体系统环境,包括人自身的因素、信息技术媒介的特性、传播的开放性和易接近、易获取性、易交流性等,在这个互动传播过程中就会形成“传播生态环境”,并对现实环境产生影响。关于“传播生态”的概念,主要可从三方面来加以理解。首先,传播生态是研究传播符号在人类事务中所扮演的主导角色,看重的是传播符号的演化过程;其次,把传播生态看作是在20世纪以来社会迅速而剧烈变迁的背景下对复杂的传播环境的研究;其三,传播生态考察传播媒介怎样影响人类的感知、理解、情绪和价值,以及传播环境如何影响或促进我们的生存机会。由此可看出,无论是对于传播符号演化本身的研究、还是对于具体社会语境下人类生存状态的研究,传播生态终究离不开对于环境的研究。民国时期民俗文化的传播生态研究,正是以此为理论引导,把民俗文化置于20世纪这个特殊又斑驳的时代背景中,研究当时环境对于民众生活、民间习俗、风俗面貌所构成的影响,同时探究民俗作为特殊的传播符号在特定历史时期的演化变迁和文化涵义。这里的传播生态,首先看作是一种视角,对媒介、信息及传播活动过程与关系进行可持续的生命关照;另外,民俗文化中的传播生态也是一个领域,它可将传播学、生态学、艺术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进行综合研究,拓展交叉研究领域。
二、民国民俗文化的传播生态特征
民俗文化涵盖的领域极广,从生产劳作到衣食住行,从人生礼仪到信仰禁忌,从岁时节日到民间戏曲,无不渗透着民俗文化。截取民国时期的民俗文化进行考察,可有助了解民国时期历史、民众心理特点、思维方式和民族精神等。
民俗文化“不仅要研究俗民们传递了什么,即研究所传的民俗符号的内容与形式,而且更重要的还要研究俗民们是怎样传递那些用民俗符号构成的民俗文化信息,亦即研究“传”的活动本身。” ④民俗文化不仅要关注其本体特征,也应关注文化受众的生活环境和活动特质,不仅要研究民众怎样传递民俗文化信息,还应重视为何要如此传递民俗信息,也即“人―环境”作为探析民国民俗文化的两个重要元素,对于其传播生态考缺一不可。民国时期,还仅是现代传播媒介出现的滥觞期,在大众传播媒介尚不发达或传播手段较单一的传统习俗环境中,民俗文化信息“传”的传统形式是如何与大众传播的现代传播形式形成碰撞和重整融合的,对于民国时期民俗文化的传播生态研究,正是要研究民国社会中的各种活世态,要立足于具体历史环境对民俗文化的生存状态与发展变迁进行思考,关注点简而言有三:首先,传播生态关注民俗文化传播过程和互动中的各种关系;其次,传播生态研究为民俗传播中的话题提供一个空间和关系的基础,使它们有机的结合在一起,相互联系;再次,民俗文化传播是一个发展的过程,是变动的,传播生态研究考察民俗文化生长的环境及对人们的影响,揭示传播与民俗文化变迁不可分割之密切关系。下面以民间戏曲艺术的演变为切入点来透视民国民俗文化的传播生态特征。
民间戏曲艺术,作为民俗转型中的艺术传播,“民国时期的戏曲艺术发展有以下特征:一是随着上海、天津、广州、武汉、重庆、成都等沿海、沿江大都市的兴起与繁荣,一些曲艺艺人纷纷流入城市行艺,在竞争中使演唱水平得到提高,促进了戏曲艺术在城市的繁荣与发展。二是为适应城市各阶层文化娱乐的要求,茶楼、书馆、戏园、杂耍园子遍布,为城市曲艺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条件。三是随着反帝、反封建斗争,尤其是,爱国主义思想深入人心,出现了大量反映抗战爱国的新作,顺应了民心。四是受“五四”的影响,曲艺这一属于大众人民的艺术吸引了一批专家学者加入其间,并有许多人进入了戏曲艺术研究领域。” ⑤
清康熙以来,在民间产生的如“梆子戏、皮黄戏、秧歌道情戏、花鼓戏、采茶戏等地方戏曲如雨后春笋般的发展起来”⑥,这些新的声腔发展势头迅猛,有研究者认为清光绪至之前的近现代,是我国地方戏发展的黄金时期,这其中当然包括有民国时期。无论从创作题材、语言风格、还是舞台表演、故事模式上看,民间戏曲的表演风格较为简单、形式轻松活泼、生活气息浓厚,但也存在艺术性较为粗糙等特点。源自于民间舞蹈与民间说唱的民间戏曲大多是在会社、灯会或乡村集会上表演,鲁迅的小说《社戏》中就有对这种曲艺表演形式与场面的描写:“最惹眼的是屹立在庄外临河的空地上的一座戏台,模胡在远处的月夜中,和空间几乎分不出界限,我疑心画上见过的仙境,就在这里出现了。这时船走得更快,不多时,在台上显出人物来,红红绿绿的动,近台的河里一望乌黑的是看戏的人家的船篷。”多美的一幅“社戏”场景!
清末的地方戏受到底层劳动人民的强烈欢迎,它以通俗易懂,贴近民众的大众艺术表演形式解构着封建阶层所构筑起的道德规范和伦理制度,因此遭到自康熙以来到雍正、乾隆历代封建统治者的严控甚至禁毁。但更多的较为远离社会意识形态的民间小戏仍在民国期间得到了发展和沿袭,如流行在云南、四川、贵州、湖南湖北等地的花灯戏,则是利用每年正月十五闹花灯的时节,结合人们的岁时民俗文化,边唱边跳的一种民间表演形式。清纂民国修《湖北通志・风俗二十一》中记载:“正月十五为灯节,前数日为试灯,十六以后为续元灯……有所谓花灯者,妆饰男妇,沿门唱杨花柳曲及荷花、采茶等歌、尤敝俗也。”民国时期,随着末代王朝的灭亡与以来反侵略的革命运动,社会形态与民众观念发生了激烈的变化,西方外来新学说对国人学术思想的冲击、传统的封建思想文化的遗存,以及在夹缝中生存以求一席之地的民间文化,多种社会思想与文化观念都处于动荡摇摆期。社会与文化环境的变化使这个时期的民间戏曲创作与表演形式在一定程度上也传播出相应的信息内容,民间曲艺所负载的信息传达着民国时期民俗真实的时代政治内容。这个时期的民间戏曲艺术的传播承载着其民俗文化转型中所透视出的时代社会变迁与审美意识形态的属性。
清末到民国时期直至建国初期,我国约有300多个地方剧种,上演的剧目则更多,而时至今日尚在存活的地方戏只有几十种了,活力较强的则更少。比如建国初期仅山东省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剧种就有十余个之多,山东地方剧种的代表首推柳子戏,中国古代四大声腔剧种“南昆、北弋、东柳、西梆”中的“东柳”就是指山东柳子戏,但柳子戏的发展受到了各种因素的制约,之后在数百年的传承中,柳子戏几近消亡。究其原因,应该是地方戏曲类的民俗在社会转型期的文化传播遇到了一些问题,需要找到解决的办法。的确,任何文化都需要传播,而任何文化传播都面临历时性传播与共时性传播两个方面,就历时性传播而言,我国许多传统文化面临传承难以为续的问题,有学者尖锐指出:“近现代戏曲作家数量少,而且大多数以整理改编旧戏为职,新创作的戏曲文学名著寥若辰星,接收欧风美雨洗礼的文学巨匠多致力于追逐现代品格的小说、诗歌和话剧创作,少有人涉足戏曲文学创作。新时期戏曲文学仍然存在缺失:部分作者仍热衷于搭乘政治快车,简单配合现实;用民族性取代世界性,缺乏走向世界的自觉意识;剿袭导致少数作品雷同,趋同导致对作家艺术个性的遮蔽;部分作品出语粗疏,诗性品格丧失。”⑦这是从民间戏曲创作主体的缺失层面痛感戏曲艺术品种与个性化风格的丧失,原因源自近现代以来的民间曲艺传播生态的“欧风美雨”环境、到新时期仍把其传播看作为政治意识形态的附属,由此所造成的作为创作主体的人对于艺术感知与价值的变异。就共时性传播而言,又涉及到传播受众的文化接受问题,同样在社会环境不断变迁、异域民俗文化不断冲击本土的文化语境中,我们的文化受众是否乐于接受本土民俗文化,还是热衷于国外民俗文化的崇拜,传播媒介和生态环境的营造应在此承担起应有的责任。从传播主体到传播环境再到传播受众,如何协调各种关系,以达到民间戏曲艺术在民俗转型中的艺术传播的生态平衡,是一个值得深思并深究的问题。
三、对当代艺术传播的启示
在当下社会,传统艺术的传播具有重要意义,它是传统艺术对社会责任主动担当的表现,大量传统戏剧类节目的展出,能够积极传播社会主流文化。在传播生态学中,传播生态系统重要的生态因子除生态学上界定的气候、土壤、地形等五类生态因子外,还有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受众等。对中国传统戏剧艺术而言,最重要的影响因子莫过于政治、经济、创新、受众、审美这几类。
随着科技进步、经济发展,以信息科技为核心的后技术时代,艺术传播正发展为一种以形象或图像作为文化主因的视觉文化传播,当然,实际上戏曲在相当程度上还是属于听觉艺术。传统艺术传播在顺应当代文化的走向时,就会呈现出这样的状况:“目前居‘统治’地位的是视觉观众。声音和影像,尤其是后者组织了美学,统率了观众。在一个大众社会里,这几乎是不可避免的。”⑧传统艺术的当代传播有多种影响因素,而人的需求是重要的因素之一。高雅艺术往往对其欣赏者提出要求,能够欣赏一定的艺术作品往往是欣赏者个人素养的一种检验方式。马克思说过:“对于非音乐的耳朵来说,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⑨如果你不能欣赏美的音乐,那并不能证明我的音乐不好,只能证明你的耳朵是“非音乐”的,是缺乏艺术素养的。而在艺术的当代传播中,文化的权利与艺术品的质量检验标准发生了转移,文化精英的趣味不再成为唯一标准,大众成为举足轻重的力量。传统戏剧艺术在经历过历史的兴衰变迁之后,也要以大众消费者为服务对象,能否赢得一定数量的消费群体,是传统艺术当代传播成功的一个标志。传统艺术的现代生态传播需要创作者与欣赏者二者的结合,共同发力,即既需要培养欣赏者的艺术鉴赏力,艺术作品也需要在此基础上赢得观众,使传统戏剧艺术的美学追求与受众的审美心胸都能得到提升。受众的需求把握住了,传统戏剧的价值空间才能得到更大的扩展。因此,创新因子,是传统艺术与现代传媒接轨,实现戏剧艺术当代传播的一个重要因素。书籍、报纸、杂志、广播、电影、录音与电视等传统意义上的媒介形态在现代科技的带动与支持下,已经发展出新的传播形式与途径,电子书报、网络广播与电视、网络论坛、微博等新媒介层出不穷,且越来越与现代生活息息相关。比如在昆曲的创作和传播过程中,就应积极寻找当下社会热点话题与传统艺术表现方式的共契点,“以社会的热点包装昆曲艺术的亮点”,江苏省昆剧院就把高铁和昆曲二者做了巧妙的结合,打造了“高铁昆曲”这样一个全新概念,“高铁大概是现在最快速的生活节奏,将最快速的生活节奏和最从容的生活态度结合起来,将最现代的科技和最传统的艺术结合起来,将须臾纵横千里的空间感受和瞬间穿越千年的时间体验结合起来”。⑩不论大众传播媒介如何变化,它仍要传递和交换信息,它所要传达的都是人的观点的延伸。正如麦克卢汉把传播当作是一种总体意义上的文明现象,我们虽不似麦克卢汉所认为的传播中最本质的事情是媒介自身,但媒介在现代传播中所承担的表述功能,或可把媒介看作是人的思想的延伸。在传统戏剧艺术的传播中,现代传媒就是传统文化艺术信息与思想的传递中介。如“环球昆曲在线”的创办,就是一个昆曲的“网络电视台”,正如江苏省昆剧院院长柯军所言:“因为未来就是网络的时代,信息都通过网络传输,……我们在南京的每一场演出都是通过网络向全球直播的。”
当下社会,人们常常把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文化样式的衰落,归咎于文化开放和文化的市场化,在抱怨戏曲等传统艺术门庭冷落的时候,就会说是由于年轻人普遍地选择时尚的、源于西方的快餐式文化娱乐,而冷落了本土的传统样式,从而导致传统文化样式与艺术市场的萎缩。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文化的市场化是一把双刃剑,文化艺术的开放在拓宽国人眼界的同时,也使国人更全面的了解作为支撑我国这样文化资源大国的传统文化的丰富性与重要性。另外,传统艺术样式的衰落,在很大程度上也要归咎于过去几十年的政治环境,归咎于对于这些文化样式所采取的管理模式和经营模式,上世纪50年代以后国有化的院团体制,抑制了艺术家的热情,妨碍了演出市场的发育,由于体制原因导致的传统艺术样式与传播形态的退化,在新的世纪里随着政府抢救和保护传统曲艺的政策扶持,传统艺术也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篇6
论文摘要:作为有着数千年农业立国历史的国家,“中华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基本上在农村,文化的多样性也在农村”。而随着现今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农村建设,新农村的文化建设成为时代的要求,如何将此要求与优秀民间文化建设结合起来,这既符合文化传承的一半规律,也是现今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必由之路。
1优秀民间文化对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意义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对新农村的建设目标和要求中明确提出,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稳步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勾画出了美好蓝图。这个思想体系中,文化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因素。农村文化中的民俗、民族语言、生活民居、民间文学、民间美术、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戏剧、民间曲艺、民间杂技和各种传统技艺等丰富的民间文化更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农村新文化的根基和源泉,是农村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当今的农村文化出现了一种尴尬的局面:一方面,丰富的传统民间文化资源被忽视,遭到冷遇,走向衰落;另一方面,农民的文化生活极为单调、贫乏。
著名作家冯骥才先生提出,“中华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基本上在农村,文化的多样性也在农村。它是民族最重要的精神文化财富之一,是民族历史文化和精神情感之根”。因此保护和传承民间文化不仅是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需要,更是保护我国的文化多样性,保存我们民族的文化根基的迫切需要。
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将研究的重点转向对新农村文化建设中民间文化保护和传承的研究。著名作家冯骥才先生走遍山东、山西、河北、安徽、浙江等7个民俗文化集中呈现的省份,而一些有悖于我国民间文化传统文化保护的现象让他痛心疾首,因此他振聋发聩地提出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千万不要把‘新农村’变成‘洋农村’”,要注重民间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很多有研究者提出,民间文化是新农村文化的根基;民间文化形式多样,有利于丰富和活跃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民间文化有深厚的群众基础,有利于弥补农村文化建设专业工作人员的不足的困境,便于农村文化活动的开展;加强传统民间文化建设有利于发展农村民办文化;传统民间文化建设需要的经费投入少,可以减轻政府农村文化建设的资金压力。因此,新农村文化建设必须以传统民间优秀文化为支撑。
那么,如何结合民间文化在农村中的生存现状,开展民间文化的保护,以真正促进新农村建设中的文化内涵,这是我们需要深入思考的一个问题。
2民间文化在农村面临的困境
2.1经济全球化威胁民间文化多样性存在
经济全球化对民间文化的冲击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是对文化价值体系的冲击,我们无法回避一个事实,当前全球化是伴随着西方的经济理念、管理模式、价值观念等内容共同推进的。为了在全球化中取得优势,我们必然要求自己在宏观和微观中都按照当前最先进的相对统一的经济、文化理念生存和发展,甚至按照与此一致的价值观进行思考。从这一点这就能解释为何现今好莱坞的大片可以在全球大行其道,麦当劳、肯德基、沃尔玛在全世界分店林立。经济全球化对民间文化的另一个冲击是过度商业化,尤其是在经济发展较快地区,民间文学、戏剧、曲艺、诗歌、音乐、舞蹈、绘画、工艺美术、建筑、服饰、器具及传统节日、庆典活动和民间工艺、民俗活动等等,已经发生了巨大变迁。商业化的过度开发和滥用,人为的损毁和扭曲,个别地方甚至已损害到“面目全非、惨不忍睹”的程度。
2.2农村人口结构变化堵塞民间文化的传承通道
农村人口结构的改变源于两个方面,一是大规模的城镇化进程,二是数以亿计的农民工大军的产生。前者从根本上改变了原来农村人口的生存和生活方式,按照“存在决定意识”、“生存方式决定思维方式”的原理,城镇化无疑取消了传统民间文化的存在土壤。
同时,大量农村青壮年人口以农民工形式涌入城市后,使得农村的“留守”人口以老人和儿童为主,对于民间文化而言,出现了最为直接,也最为严重的损失,它失去了传承者,老一辈的艺人、工匠无法通过传统的“口口相传”、“手手相传”方式将自身的技艺传下去。
2.3民间文化自身“现代化”变革不足
理论上来讲,面对上述两个困难,民间文化并不意味着必然的萎缩和消亡,作为一个名族最为深刻的印记,文化根植于民族本身。故而,振兴民间文化不能一味要求国民以“怀旧”的情绪面对民间文化,其生存和发展有待于自身的“现代化”变革。当然,在此笔者需要指出,这种“现代化”变革绝对有别于上文提及的过度商业开发,而应将民间文化的内涵形式与“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紧密结合,在这一点上,韩国(以“江陵端午祭”为例)的许多方式值得我们学习。
3促进民间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以江苏镇江为例
镇江的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是一座著名的江南文化名城,也是吴文化的重要发祥地,有着“真山真水”的独特风貌,自古便以“天下第一江山”而闻名遐迩。
镇江具有以白蛇传传说、《华山畿》和华山传说为代表的民间文学,以南乡田歌、古琴艺术为代表的民间音乐,以扬剧为代表的传统戏剧,以玻璃雕绘画、上党挑花、扬中竹编为代表的民间美术,以镇江恒顺香醋酿制技艺及唐老—正斋膏药制作技艺为代表的传统手工技艺,以金山寺水陆法会为代表的民俗。以针作笔的正则绣、工艺精湛的竹编、“乱趣”的邮贴画更是称为镇江民间工艺品“三绝”。可以说镇江的民间文化底蕴深厚,品种丰富、源远流长。
如何使得这些优秀的传统民间文化有效融入现代的新农村建设,笔者认为应该加强一下几点:(1)加强农村民间文化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的作用要坚持地域性、传统性、生活性、“百花齐放”、“原汁原味”、“弃粗取精”等原则;(2)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3)加强领导重视程度,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合理保护开发民族民间传统文化;(4)加强农村民间传统艺术人才和文化骨干队伍建设,传承和发展民间传统文化;(5)鼓励、扶持以传统民间文化为主的农村民办文化;(6)发展民俗文化旅游,利用经济杠杆调动社会积极性;(7)加强立法,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制订民俗文化保护政策,科学合理地制定文化保护规划;(8)加快民俗博物馆建设,提高民俗文化保护的技术含量;(9)采取的措施保留和改善民俗文化活动场所,举办相关民俗文化活动;加(10)强民间文化的调查,加强宣传,提高保护意识。
参考文献:
[1]梅亮.论城市旅游文化资源的开发策略,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2):20
篇7
在20世纪世界现代艺术运动影响下,中国的当代艺术已经进入了一个繁荣阶段。这不仅注入了新鲜的活力,现代产品设计的发展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像现代西方的概念超现实主义、结构主义、抽象主义,如新的艺术和动画艺术等方面,中国的传统艺术带来了一定的冲击和影响。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一个强大的挑战,尤其是西方文化的冲击和影响。这种情况会影响该国创造的现代产品设计和追求的一部分。
多元化艺术发展的今天,我们必须继续寻求的途径现代产品设计的创意改造,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去思考中国的发展现代产品设计的问题。努力融入当地文化,学习现代产品设计中使用的传统民间艺术的元素。从感觉上和艺术起动风格的创作。
二、传统民间艺术元素及文化价值
民间艺术是民俗文化,是公共生活和民间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民间艺术是劳动人民直接反映其独特的生活乐趣,其中包括代人的审美理想的深刻的社会和历史信息。民间艺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品种多样,是人们的精神生命是宝贵的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民间艺术是密切相关的人们的基本需求,这也直接丰富人们的生活内容。民间艺术为载体的民俗文化,民俗活动,它的形象紧紧地握在一起。由于民间艺术的特殊形态特征,民间艺术和民间形成了文化的互补互动关系。首先,这是因为民间艺术和民俗形式的丰富内涵;其次,民间艺术和民俗活动依赖于长期的传播,因而不会被历史所淹没,都与不同形式的民俗文化。
生活中最简单原始的方式体现了美学和审美追求公众的理解和不断改进的做法。民间艺术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功能性和美学融合,民间艺术,或与母公司的文化艺术形式。庞大的民间艺术系统,几乎涵盖了每一个环节涉及到人们的生活,从广义上讲,包括民间工艺美术,民间音乐,民间舞蹈和戏剧,是满足人民群众和他们的生活审美需求,创造艺术门类;分类狭义上指的是民间艺术的形状,包括从不同角度不同形式的民间工艺品和民间艺术可以有不同的分类。我们知道,民俗是一种普遍的社会文化现象,它在社会,创建国家和民族是一种文化现象与民间文化遗产的物质文化和精神力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遗产,人类社会生活的情感理解与表达。
三、现代产品造型设计及发展趋势
早在中国古代,有很多工艺品,工艺,还是这些手工艺品是否相当不错的形状。随着人们的要求越来越高物质生活,农业,手工业,畜牧业已经满足不了人们的需求。工业快速发展,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所以现代产品设计中占有社会举足轻重的地位。我们不仅要考虑功能和结构设计,还要考虑它的独特性,价值和创新。这些功能对产品的外观性能,使文化传统的延续,这个问题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方式。
设计是生命,关心人民生活的本质,生活创造一个更加理性的方式,提高人类生存质量。对于现代工业设计的重点则不会创建任何东西,但适用于各种中生存和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人的需要,什么都能满足。它位于关怀和尊重的人,其目的是提供多种人类可能性的选择,从解放出来的各项规定人民通过自由的事情建立一个更和谐的生活环境和人际关系,以及市民控制呈现自身的尊严。
现代产品设计开发背景在当今时代,这种趋势主要体现在一:生理需求的“人性化表达”,不仅要满足产品的功能,与产品带给体现人文关怀;二:心理学需求的“情感共鸣”在很好地满足了功能要求,同时也要求产品让人产生共鸣的心智认知。
1.色彩
色彩是一种语言,是信息传输的视觉效果之一。颜色可以显示的对象,空间位置和整体效果是最直观的设计性能元件的形状。产品的设计,并通过色彩的视觉效果,以显示之间的关系外观形象。有色人种会产生强烈的心理冲击,靓丽的色彩会产生愉悦的心情,但如果产品过于单调的颜色,形状,然后在美国,即使它是很难把握消费者的心。颜色和形状应互相影响,而设计师应该使“形”与“色”的协调。
2.形态
外形是由点、线、面的组合来确定和卷构成的平面的基本特性也构成。形式的产品建模结果的整体影响的一个重要因素,它是通过获得连通,无论是平面或三维设计可以被人感知到获得以引起相应的情感的产品外观件的环境中,空间或性能。形式不应局限于本身,其比“形”的整体意义是主观和客观的统一。
四、传统民间艺术元素对现代产品造型设计的作用
(一)民间艺术元素为探索现代产品设计的重要资源
经济全球化更多的时代,设计得更加本地化。现代设计从根本上离不开民间艺术的滋养。因此,我们应该转移的现代产品设计元素的关注民间艺术,民间艺术,探索文化与现代文化的交汇点,使之成为一个产品的设计和造型特征具有中国特色,这是工业设计发展的未来趋势。
(二)融合民间艺术元素是现代设计发展的重要趋势
在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国家,民族日益一体化的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产品设计是独一无二的市场,不仅技术先进和功能,而且还需要体现创新的文化特色。设计不仅仅是一个市场,经济行为,但也反映了文化和美丽。设计师只使用在民间艺术的设计元素,强调的特色和风格,技术的独特性和创造性,使产品在国际舞台上占有一席之地。
篇8
关键词:现代剪纸;文化符号;西方剪纸;艺术启示
剪纸艺术作为农耕文化背景下的视觉产物,它带着深厚的民俗理想和精神祈盼迈入工业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会是个什么样的生存境况呢?虽然,传统剪纸艺术在逢年过节,婚丧嫁娶的时候,仍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然而,中国传统民间剪纸在艺术表现形式上缺乏理性的思考,从文化写意走向了一味的追求写实,剪纸中那份浓浓的吉祥意蕴、寄寓生活美好的期盼的意象化语言却变得平淡无力,仅仅只有极个别的民间剪纸工艺美术大师能突破既有的模式化造型方式,用新的视角来诠释传统剪纸艺术中的文化内涵,这种尴尬局面是可想而知的。同时,西方文化观念的强势侵入,以及诸多历史原因引发了现代中国人在生活方式、生活理念上发生的陡然的转变,传统剪纸的审美方式也发生了悄然变化。
一、库淑兰剪纸艺术的特点
中国现代剪纸艺术在如此边缘化的生存窘境下,如何突破世俗的审美习惯,如何与现代生活产生积极的联系,让剪纸能承载现代艺术的文化内涵传递出现代人的生活理想和精神需求呢?许多出身边远农村的剪纸艺术大师诸如库淑兰、祁秀梅、王老赏等等的剪纸作品给予了我们为之一颤的视觉冲击,让我们仿佛又体味了乡土民俗的审美情趣还是那么沁人心脾、那么的人情味十足、那么的意味深长,民俗生活中的点滴都被图形的魅力,无边的想象展现得淋漓尽致。
库淑兰剪贴画中是画中有诗、诗中有歌、歌中有舞、相映成辉的立体文化艺术。观赏库淑兰的剪纸过程,不听她的动情歌唱,不感受她的生存心理,她的剪纸的生命情趣就大打折扣,她的作品在表现技法和语言上是传统的,但不同颜色蜡光纸的运用和粘贴,使她的作品整体上已脱离传统的剪纸样式,成为带有明显个人风格的新图式。其作品在空间处理上是二维平面的,丰富的图像元素,被她无遮拦的置于同一画面之中,构成了她作品的饱满、和谐与灿烂。她善于利用色相对比,将对比的色块相互间隔,特别是在白底色上经营复杂的色彩,使其作品显得清新明快极富节奏感,这些新的视觉表现语言迎合了现代人的审美需求,剪纸作为了一种艺术形式更加趋于自由思想、自我精神愉悦的表达。她的剪纸已不满足于传统的龙凤呈祥,福禄寿喜等纹样,而是幻化出她内心的绚丽和灿烂,趋向了生命精神表现的境界。她的作品充满了对于未来生活的美好憧憬,艳丽明快的艺术精神世界里总是充满了欢乐与祥和,库淑兰成为了我们这个时人深省的“剪花娘子现象”。
二、外国剪纸的艺术特点
民间剪纸艺术并非中国所特有,在西方及日本,同样也有其融汇浓厚地域文化风格的剪纸艺术。西方剪纸重写实,构图务求形似,题材多为经典西方装饰纹样的组合、自然生活的再现,在贵族妇女的生活娱乐中较为流行,不够普及和平民化。日本剪纸重教化,在设计思路上似乎也是继承了中国注重意象化造型语言的表现方式,构图简单,线条柔软,较普及和平民化,在这种不同的艺术发展理念的指引下,东方的写意风格与西方的写实自然主义风格就展现出不同的审美情趣,也为后来剪纸艺术的发展提供了多样的设计思路。
三、现代剪纸艺术的设计思考
自工业革命以后,西方文化以强势的姿态占据了世界主流艺术话语权,现代西方艺术观念迅速传播到世界各地,同时,对中国传统审美观念也造成了持续性的强势冲击;一方面,基于这些西方社会意识形态和消费文化的侵蚀,现代中国人的审美趣味都是一致的崇尚新、奇、快。另外,对于传统的哲学思想和艺术美学缺乏应有的认知和理解,中国传统剪纸艺术与时代审美需求的融合出现了断层。这些客观原因对于传统剪纸艺术的发展和改良提出了中西方剪纸艺术语言如何交叉,传统剪纸符号与现代造型方式怎样同构等多种现实问题。通过对大量中外剪纸艺术的视觉资料的分析、整理,以及中西方现代剪纸艺术发展现状的比较,我对中国剪纸艺术未来发展进行了以下分析和讨论。
首先,从现实的社会、人文环境和思想意识形态入手,深刻挖掘现代生活方式中人对于物质的心理需求,发挥设计师的想象,突破单一的造型模式,冲破传统与现代的壁垒,营造出具有现代生活韵味的视觉效果,将艺术的核心价值围绕现代人的日常生活理想和审美趣味。伴随着西方写实主义思潮在中国的广泛传播,我们开始关注现实生活、自然场景的描绘,一味的追求写实,形似,追求纯粹的华丽装饰效果,的确很好的迎合了快速的艺术消费市场的需求,但是淡化剪纸艺术中深刻的人文内涵,重点将剪纸阴阳组合的造型方法当做一种特殊的艺术表现语言加以发展,使中国现代剪纸逐渐失去了延续千年的意象化造型语境,这种艺术形式也是缺乏艺术根源的,是对传统文化延续性的误读。如何正确的处理传统中的意象化造型语言在现代视觉设计中的合理并置是当今设计师们应该深刻思考的文化问题。
其次,从经典的传统剪纸作品中提炼出极具意象化造型韵味的吉祥符号,将吉祥的题材重新演绎,重新组织传统剪纸艺术中的象征图式,在现代设计语境中使其构图自由舒展、造型上细腻柔美,具有强烈的装饰意味并具有一定的人文内涵和文化传承感,符合现代人的审美标准。运用现代的设计手法表现传统意象符号中的民俗寓意,使图形更具亲和力,让表现的对象更加生活情趣化,打破原有单一的红、黄、绿等色彩在剪纸中运用的意识束缚,运用丰富的色彩对比,形成新的视觉冲击点。现代人的审美需求是建立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的文化要求,这些吉祥的期盼仍旧在百姓的内心中萌动着,对于剪纸的题材选择上关键是在于这些传统语境中的吉祥祈福语言在现代再设计中的表现形式是否符合现代的室内家居装饰要求,是否符合现代生活用品的整体设计感觉,巧妙的将传统艺术融入现代生活方式中。
最后,从二维走向多维度的视觉体验,让传统形式在保持原有的风貌上更具时代感。中国的传统图形的造型思维注重散点透视,采用移动视线,相等距离观察所表现的对象一律平视,不表现顶部与底部,形的大小变化依据内容和主题排列,可以人大于山、牛大于树,形与形之间不遮挡,构成形与形之间的和谐、统一局面,增加画面的韵律和情趣。现如今人们的视野开阔,审美需求多样化,西方的后现代艺术形式的新、奇、变无时不刻的刺激着我们的视觉神经,西方现代剪纸艺术在空间、色彩、题材上成功的尝试,为我们提供了广泛的参考例证,中国现代剪纸艺术也应该找到一个新的设计思路,突破单一的平面造型语言,将意象化造型语言的精神拓展到多维度,融入更多的现代艺术思想,呈现新时代的剪纸风貌。
篇9
The Chinese New Year is very similar to the Western one, rich in traditions, folklores and rituals. It has been said that it is a combination of the Western Thanksgiving, Christmas and New Year. This is hardly an exaggeration!
The origin of the Chinese New Year itself is centuries old - in fact, too old to actually be traced. It is popularly recognized as the Spring Festival and celebrations last 15 days.
Preparations tend to begin a month before the date of the Chinese New Year (similar to a Western Christmas). During this time people start buying presents, decoration materials, food and clothing. A huge clean-up gets underway days before the New Year, when Chinese houses are cleaned from top to bottom. This ritual is supposed to sweep away all traces of bad luck. Doors and windowpanes are often given a new coat of paint, usually red, then decorated with paper cuts and couplets with themes such as happiness, wealth and longevity printed on them.
The end of the New Year is marked by the Festival of Lanterns, which is a celebration with singing, dancing and lantern shows.
At the Festival, all traditions are honored. The predominant colors are red and gold. "Good Wish" banners are hung from the ceilings and walls. The "God of Fortune" is there to give Hong Baos. Lion dancers perform on stage continuously. Visitors take home plants and flowers symbolizing good luck. An array of New Years specialty food is available in the Food Market. Visitors purchase new clothing, shoes and pottery at the Market Fair. Bargaining for the best deal is commonplace!
中国新年有一个伟大的历史。在过去,人们住在一个农业社会和全年工作。他们只休息后收获和播种前种子。这正好和农历新年的开始。
中国农历新年非常类似于西方,丰富的传统,民俗文化和礼仪。有人说,这是一个结合西方的感恩节,圣诞节和新年。这不是夸张!
农历新年的起源本身已经有几个世纪的历史了——事实上,老被追踪。普遍认为是春节,庆祝活动持续15天。
准备开始倾向于一个月前中国新年的日期(类似于西方的圣诞节)。在这期间人们开始购买礼物,装饰材料、食物和衣服。一个巨大的清理开始在新年的前几天,当中国房子清洁从上到下。这个仪式是为了扫除坏运气的痕迹。门和窗户玻璃通常是给定一个新的漆皮,通常红色,然后用剪纸和对联装饰主题如幸福、财富和长寿印刷。
篇10
“本土化”艺术设计理论不是一种简单“复古”,也不是一种狭隘、片面的对传统的崇尚。海南平面设计本土化视觉语言指的是在海南本身所特有的历史文化、生存环境、民族因素基础上形成的属于海南本土的艺术设计语言和表达方式,也是基于对原有历史文化积极汲取传承的结果。海南拥有得天独厚的海洋资源、丰富的热带特产资源,海南全岛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达二百多处,海南地域文化特色及人文景观将海南文化元素展现得淋漓尽致。海南地域文化主体是民族民俗文化。海南民俗文化是由海南人民经过日积月累所形成的生活方式沉淀而成的。地域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以锦为代表的黎族文化,黎锦图形中不论是人物、动植物图案还是几何、文字图案,都洋溢着黎族人民的情感与智慧。此外,海南岛有着闻名全国的自然景观、人文艺术和热带海洋文化。此外海南的民俗风情、民族器具、特色建筑、遗迹和纪念物均可作为平面设计本土化视觉语言好题材。如:黎族传统节日“三月三”;黎族船形屋;竹编工艺;红色娘子军遗迹和纪念雕像等。这些特殊地域文化元素都是海南本土化平面设计创作源泉,均为平面设计创作提供了大量素材和资源。
二、海南本土视觉语言挖掘与应用
对海南本土视觉语言挖掘与应用,重在对传统文化资源所展现的人文情感、民间工艺、图案符号、审美情趣挖掘与应用。它并不是一种简单的拆散、拼接过程,而是一个对传统图形表现形式进行借鉴,对素材进行选择、提炼、加工过程,也是对传统造型符号的再创造,是将传统视觉符号与新的表现技术和设计理念相结合过程。值得一提的是,海南平面设计本土化视觉语言是建立在国际旅游岛建设背景下的,在强调本土化同时,兼顾国际化思维,无疑可以让视觉语言本土化视野更加开阔。那么,如何实现海南本土视觉语言的挖掘与应用?我们通过对艺术手法、形式元素的分析和概括,最后将眼光放在地域特色图形符号的运用、本土色彩语言的延续、在传统艺术意境熏陶中建立本土文化意识这三大要素上。
(一)地域特色图形符号运用
对海南本土视觉语言挖掘首先从地域特色图形符号运用展开。海南传统图形演变历经数千年历程,积累了劳动人民创作出的大量丰富多样图形语言,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地域图形符号。这些传统图形有着不同语义,如黎锦织绣艺术中的图式纹样,其构图讲究,展现了文字图形和人们生产、生活图景,反映出农耕文明下海南不同的人文形态。黎锦图案图形符号包括人形、自然形、动物形、植物形等,蕴涵着较深刻的象征意义。这些图案强调主观表观,甚至用几何形对自然加以夸张、概括、变形等,形成特定的含义。对这些地域特色图形符号提取、概括、重组和加工,将这些传统的优美形态放入平面设计中,使设计作品呈现独具一格的人文意义,这种造型手法与现代设计所追求的单纯、简洁、形象的纯粹性也不谋而合。在图一关于黎锦文化的一系列海报设计中,笔者将黎锦纹样中的图案符号提炼出来,并结合哈、杞、润、赛、美孚几个汉字,使黎锦图形风格融入了汉字设计。再融合黎族五方言区民族服饰的抽象变形,将现代设计手法与本土审美情趣很好地结合在一起。
(二)本土色彩语言延续
在平面设计视觉语言中,色彩语言的表现起着重要作用。它能营造醒目、个性、丰富的视觉效果。海南传统文化有着独特的色彩表现方式,如黎锦热烈艳丽的色彩。黎族织锦用色也讲究色彩的象征性与色彩的强烈对比,黎锦有五色之分,红、蓝、黄、黑、白五色各有不同表意作用。红色象征博大至上、尊严权贵;蓝色象征智慧广博、美好祥和;黄色象征健美威武、性格刚强;黑色象征庄严大方、吉祥平安;白色象征圣洁美好、真善永恒。要善于利用地域文化资源色彩元素,同时也要考虑地域色彩符合所要表达的色彩主题。图二是黎族原生态民歌演唱会的节目单设计。为了突出黎族特色,笔者大胆使用了黎族人民钟爱的黑色。黑色大面积使用会在设计上略显沉闷,但通过纸张和印刷工艺的选择,能避免色彩单一所带来的弊端。最终,通过黑卡纸上面的文字烫金工艺,再搭配布纹纸上色彩丰富的黎锦纹样印刷,使黎锦文化韵味在视觉和触觉上都得到了延续。
(三)在传统艺术意境熏陶中建立本土文化意识
在平面设计领域,设计师运用的设计理念都是包豪斯时期建立的西方现代设计理念,对中国传统艺术经典的学习应用相对比较少。尤其是在海南,很多设计师片面理解设计为西方的东西,认为我们传统的设计作品只是工艺美术。要改变这种观念,就要将优秀民族艺术融入到设计中。黎锦中很多独特图形,能引领人们发挥想象,体现意境美。润支系黎族双面绣中的龙纹,其嘴、角、爪、尾等往往被高度变形处理,形成了装饰性极强图形,表现出古朴粗犷、严峻稚拙的原始性美学风貌和意境美。很多成功作品大都从传统图形中汲取营养,借用传统图形“形态”与“意境”深化平面设计主题和内涵。图三是笔者设计的黎歌CD包装,采用黎族主色调黑色与金色搭配,结构设计上采用歌词本嵌入形式。在封面图形上没有过多设计语言,而是直接选取最具代表性、最富意境美感的大力士图案,将结构的趣味性与黎族图形神韵结合起来,传达出含蓄而又质朴的传统艺术气息。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