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尘爆炸安全培训范文

时间:2023-09-25 18:25:0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粉尘爆炸安全培训,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粉尘爆炸安全培训

篇1

一、总体要求

对全镇涉粉尘爆炸企业进行全面整治,辨识管控企业粉尘爆炸风险,深入排查治理事故隐患,加大整治力度,健全监管台账,强化责任落实,督促涉粉尘爆炸企业落实主体责任,完善规章制度,加强教育培训,制定防控措施,有效防范和遏制粉尘爆炸事故发生。

二、整治范围及重点

整治范围:全镇涉粉尘爆炸企业,特别是专项整治开展以来发现的隐患问题但未进行彻底整改实现闭环的涉粉尘爆炸企业。

整治重点:

(一)建构筑物

1.粉尘爆炸危险场所设置在非框架结构的多层建构筑物内或与居民区、员工宿舍、会议室等人员密集场所安全距离不足。

(二)除尘系统

2.可燃性粉尘与可燃气体等易加剧爆炸危险的介质共用一套除尘系统,不同防火分区的除尘系统互联互通。

3.干式除尘系统未规范采用泄爆、隔爆、惰化、抑爆等任一种控爆措施。

4.除尘系统采用正压吹送粉尘,且未采取可靠的防范点燃源的措施。

5.除尘系统采用粉尘沉降室除尘,或者采用干式巷道式构筑物作为除尘风道。

6.镁等金属粉尘及木质粉尘的干式除尘系统未规范设置锁气卸灰装置。

(三)防火防爆

7.粉尘爆炸危险场所的20区未使用防爆电气设备设施(20区是指爆炸性粉尘环境危险区,在正常运行时,空气中的爆炸性粉尘云持续(长期或经常短时频繁)存在的场所,如粉尘容器内、料斗、料仓、施风除尘器和过滤器、粉料传输系统、搅拌机、研磨机、干燥机等)。

8.在粉碎、研磨、造粒等易于产生机械点火源的工艺设备前,未按规范设置去除铁、石等异物的装置。

9.木制品加工企业,与砂光机连接的风管未规范设置火花探测报警装置。

(四)粉尘清理

10.未制定粉尘清扫制度,作业现场积尘未及时规范清理。

三、工作分工

镇人民政府统一组织实施,镇相关职能部门负责指导和督促,镇安监办公室负责综合协调。现将工作分工如下:

镇安监办公室负责统筹协调本辖区内涉粉尘爆炸企业安全专项整治工作;

各级领导要坚持“一岗双责”的原则和“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的要求,周密部署,严密组织,做好管线工作中涉及粉尘作业企业和使用场所的爆炸检查工作。

四、整治步骤

涉粉尘爆炸企业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分四个阶段进行。

(一)动员部署,拟制方案

1.镇安监办公室结合涉粉尘爆炸企业数量和行业分布,制定具体可行的实施方案,明确目标责任,搞好协调分工,精心组织安排,增强排查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相对本行业涉粉尘爆炸企业全面彻底进行排查摸底,特别要核准粉尘作业场所人数,排除非涉爆企业。

(二)业务培训,提高素质

督促企业开展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涉粉尘爆炸专题安全培训,确保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熟知并严格落实有关操作规程和标准规定, 有效防范和遏制粉尘爆炸事故发生。

(三)自查自纠、整改隐。

涉粉尘爆炸企业要依据粉尘防爆相关法律规章、标准规范等要求,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或聘请有关专家,围绕建构筑物、除尘系统、防火防爆、粉尘清理4类10项问题、隐患,认真组织对本单位涉粉尘爆炸作业环境、设施设备、工作场所、岗位人员开展自查自纠,全面深入排查事故隐患,切实做到整改措施、责任、资金、时限和预案“五落实”,并建立隐患整改档案,防范粉尘爆炸事故发生。

(四)集中整治。

认真落实属地管理和部门监管责任,继续加大执法检查力度,开展集中整治。要将粉尘涉爆企业执法检查纳入年度安全监管执法工作计划,采取专项检查、交叉互检等形式,充分发挥专业机构和专家作用,逐条检查企业是否存在重大安全隐患。对检查中发现的隐患和问题,要明确整改责任和任务及完成时限,加强跟踪督办,督促企业整改到位,对未落实专项整治要求、隐患整改不到位的企业,要坚决依法从严处罚;对不具备整改条件的、或经整改仍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企业,要坚决提请政府依法予以关闭。

篇2

关键词:采矿;有害因素;防护措施

中图分类号:TD1文献标识码: A

采矿作业的生产劳动过程,在生产环境中都存在某些特有的职业卫生问题。比如采矿中产生的含有各种成分的粉尘、炮烟、毒气;直接作用于人体的噪声、振动、肮脏环境、繁重的体力劳动;作业环境中种种不安全因素;不良的微小气候和污染的空气,需强大的通风设备维持生产。由于采矿种类的不同,职业卫生问题也有不同的特点。比如煤矿除粉尘外,高温、甲烷和煤尘爆炸的危险是比较特殊的;而在金属和非金属矿开采的矿石中存在有毒物质(铅、汞、砷、锰、铍、铀、石棉),而且某些矿物(金、钨、萤石等)和石英共生,致使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很高,对肺的危害特别严重。

矿山作业场所中有毒有害气体主要有:瓦斯(主要成分是甲烷气体)、硫化氢、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氨等,有些矿山还有民有毒有害气体的主要性质是;①气味。氨有剧臭味;二氧化硫有强烈硫磺臭和酸昧;硫化氢具有臭鸡蛋味;二氧化碳有微酸味。根据气体的这种性质可判别其是否存在。②比重。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二氧化碳、硫化氢的比重大于空气,一般处于巷道的底板处;氢、甲烷气体、氨、一氧化碳、氮的比重轻于空气,一般处于巷道的顶板处。③溶水性。二氧化硫、硫化氢、二氧化碳、二氧化氮、氨能溶于水。利用这种性质,可通过洒水喷雾来吸收净化空气。④爆炸性。甲烷气体、一氧化碳、硫化氢、氢在爆炸界限内可发生爆炸。

一、井下采煤的作业过程和工种

掘进作业。在岩层或煤层中,掘凿巷道的过程称为掘进。

采煤作业。采煤是在煤层中的采煤作业面,由采煤工担任的作业过程。工序分为落煤、装煤、运煤、支护和顶板管理。由于机械化程度不同,采煤的劳动条件差别很大。

运输作业。采掘的煤炭和岩石等由运输巷道运到车场,再由提升机、绞车或皮带运输机运送到地面。

支护充填作业。挖掘出来的巷道,需用木材、金属、混凝土材料加以支护,以防止巷道变形、崩塌。也可将水泥浆用高压泵喷涂顶帮,以加固巷壁,形成永久巷道,作为运矿、人行、通风之用。

辅助作业。包括通风、机电、排水、木工等工种的作业。

二、井下采煤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

在采煤工业中,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有:不良气象条件、生产性粉尘、有毒气体、生产性噪声和振动等。劳动强度较大、作业姿势不良和容易发生外伤等也是井下作业的特点。

煤矿井下气象条件的基本特点是气温高、湿度大、不同地点气流大小不等和温差大。由于用通风机通风,矿井中的气流,在竖井或斜井中的风速有时可达3~5 m/s以上,越往巷道深处,气流越小。有的采煤掌子面风速很小。矿井内的不良气象条件是煤矿工人发生感冒、上呼吸道炎症及风湿性疾病的促发因素,煤矿工人上呼吸道感染及风湿性疾病的发病率一般比其他工厂企业高。在通风不良的深矿井中,夏季可能发生中暑。

煤矿生产中存在大量的生产性粉尘。生产性粉尘是煤矿中的主要危害因素。矿井内许多生产过程和工序,如钻眼、放炮、采煤、运输等,都能产生大量的煤尘。岩石掘进干式钻孔,产生粉尘量最大,粉尘浓度可高达800~1400mg/m3;使用电钻凿岩、手工凿岩、放炮后装车时次之。一般岩石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多在10%~30%之间。在煤尘中,常含有一定量的游离二氧化硅,但一般不超过10 %。煤矿工人由于长期吸入含有较高游离二氧化硅的岩尘、煤尘和混合性粉尘,可发生矽肺、煤工尘肺。

煤矿中也存在有毒气体。在矿井空气中,可存在瓦斯、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物以及硫化氢等。瓦斯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它存在于煤层中,在煤块崩落时,排放出来。低瓦斯矿井相对瓦斯涌出量不到10m3/min,或绝对瓦斯涌出量低于40 m3/min;而在高瓦斯矿井相对瓦斯涌出量在10 m3/min以上,或绝对瓦斯涌出量大于40 m3/min。矿井中的二氧化碳主要存在于煤层和煤块内,在采煤过程中与瓦斯一道排出。此外,巷道内木材腐烂、人群呼吸以及放炮等也可产生二氧化碳。矿井中一氧化碳和氮氧化物的主要来源是放炮。使用硝酸甘油炸药可产生大量一氧化碳,而使用硝铵炸药则常产生大量的氮氧化物。此外煤层自燃产生大量CO和CO2,个别矿区煤层中含有CO。硫化氢在煤矿中比较少见,它一般存在于煤层一定区域的鸡窝矿内,在落煤时逸出,因而可使靠近落煤地点的采煤工发生硫化氢中毒。

矿井中的生产性噪声和振动主要来源于机械工具。噪声和振动的程度取决于生产过程、开采方法和使用的工具。一般说,风动工具(风钻、风镐等)比电动工具(电钻),振动式运输机比皮带运输机发生的噪声和振动更为严重。风动工具的噪声一般在90~100dB;联合采煤机的噪声在100~104 dB,可能引发噪声性耳聋。长期受局部振动作用可能引起手臂振动病。

劳动强度大和作业姿势不良在采矿作业中大量存在。煤矿工人劳动强度较大,如掘进工岩石装车操作,属重体力劳动。在薄煤层作业时,整个工作日内工人不得不采取弯腰、蹲位和跪、卧位操作。

由于采矿作业条件恶劣,故矿工多发病常见。生产性外伤是煤矿工人的主要多发病。在安全条件不良的煤矿,因外伤的休工日可占因病伤总休工日的30%。煤矿工人的多发病还有:呼吸道感染、风湿性疾病、急慢性胃肠炎和化脓性皮肤病等。

三、井下采煤的职业病预防措施

改善煤矿井下作业工人的劳动条件、控制煤矿井下作业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保护煤矿工人健康的根本出路是对煤矿生产过程、设备的技术改造,逐步实现机械化、自动化生产。煤矿企业的不安全因素较多、劳动条件较差、职业危害较严重,为此必须严格执行国家现行法规,严格禁止不具备安全、卫生生产条件的煤矿投产,并不断对煤矿进行技术改造,逐步实现采矿自动化的战略,以便逐步从根本上改善煤矿工人的劳动条件。当然也要采用工程技术措施和卫生保健措施等来进行预防。

3.1加强安全管理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严格贯彻实施《安全生产法》、《矿山安全法》、《爆破安全规程》、《金属与非金属露天矿山安全操作规程》。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制定作业人员安全操作规程,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经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考核合格后,方可任职。 组织制定和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改善劳动条件和作业环境,保证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负责,还应必须具备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并经考核合格。

3.2 安全教育制度化

应当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保证从业人员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熟悉有关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方可上岗作业。所有从业人员,每年接受两次安全培训;企业负责人及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持证上岗,每年接受一次安全培训;新从业人员上岗前经过“三级”安全教育。

结束语:

在采矿生产过程中,从矿(岩)内释放出大量的有毒有害气体,矿物质氧化以及放炮、人员呼吸、作业地点所产生粉尘等,使井下空气成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方面氧含量减少,另一方面有毒有害气体及粉尘的浓度增加,不但损害了作业人员的健康,而且有时还可能造成人员中毒和气体、粉尘爆炸。因此,必须认识矿山生产中所遇到的有毒有害物质的性质,以便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保证作业场所有一个安全舒适的环境。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煤矿机电设备 优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 X752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4)-3-325-2

1煤矿机电设备管理的现状

(1)煤矿机电设备的安装存在不合理问题。由于大量煤矿机电设备安装人员综合素质过差,对机电设备缺乏必要的认识,常发生误安和错安现象。不合理的机电设备安装,不仅使安装的机电设备不能够很好地进行生产工作,甚至还会引发严重的安全事故,给井下工作带来了严重的安全隐患。

(2)煤矿机电设备更新不及时埋下安全隐患。煤矿企业为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不舍得花钱购进新的生产设施,大量设备由于常年在井下服役,老化现象十分严重,很多设备已经远远达不到《煤矿安全规程》的根本要求。由于没有及时对老化的机电设备进行维修、更换,使得机电设备存在了一定程度的安全隐患,威胁到了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

(3)煤矿机电设备保护工作不到位引发危险。由于井下工作十分复杂,阴暗、潮湿,同时伴有粉尘、瓦斯的存在,阴暗、潮湿会引起机电设备的腐蚀、老化,因此,应该做好防潮防腐工作,减缓机电设备的老化进程。由于有大量粉尘、瓦斯的存在,当粉尘或瓦斯与空气密度达到爆炸临界点时,会引发强烈的爆炸。所以,要时刻监视粉尘、瓦斯密度,及时做好除尘、排瓦斯工作,以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

(4)煤矿机电设备操作人员综合素质偏低。由于煤矿生产工作环境艰苦,企业难以招聘到高精尖的机电人才,所以煤矿企业机电设备的操作人员通常是凭借可怜的具备少量工作经验的普通工人,这些机电设备操作人员综合素质过低,难以解决复杂的突况,给井下工作埋下了安全隐患。

2优化煤矿机电设备管理的具体对策

(1)加大煤矿机电设备基础安全设施的投入,建立必要的预警系统和抢救系统。从基础上,也从根本上保障机电设备的安全运行,并在危险发生时及时发现,充分应对。井下基础安全设施是井下安全的最基本保障,煤矿企业应当加大井下机电设备安全设备的投入,运用最先进的安全设备,采用最好的材料,确保硬件设施的质量,以保障安全生产。

(2)建立完善的煤矿机电设备检修体系。煤矿机电设备在长时间的使用后会老化,如果不注重检修,很有可能酿成事故。因此,必须要加大对煤矿机电设备的检修,在机电设备的使用中,要对发生磨损的设备进行重点检修,关注其是否达到安全隐患的临界值,要进行相应的维护和更换。要采用先进的检测手段对机电设备进行检修,确保其能够安全运行。在检修中对于已经损坏的无法再使用的机电设备要及时报备有关负责部门。要做到定期检修,重点检修、细节检修,确保机电设备处于正常运行状态。

针对煤矿企业对机电设备安全管理力度不够的问题,煤矿企业应建立一个完善的机电设备检修体系,定时对机电设备进行检测、维修。给每一个机电设备做出安全检修计划,定时保量地对机电设备进行检测、维修。一般设备要做到半年一检修,对于那些常用的、重要的机电设备,要做到一月一检修。此外,对于采矿必要品,要做到每天一查,充分保障煤矿企业员工的生命安全。在此之外,还要做到时刻监视煤矿中各种数据变化情况,尤其是瓦斯、粉尘数据变化,针对变化,及时作出应对措施,以防止发生瓦斯爆炸等严重安全事故的发生。

(3)建立煤矿机电设备更新换代体系。为了消除因煤矿机电设备老化啊引发的安全事故问题,需要建立煤矿机电设备更新换代体系。针对煤矿中的机电设备,严格按照《煤矿安全规程》的相关规定,针对相应机电设备使用寿命、保存情况等,对机电设备作出恰当的更换计划。其中,主要是更换不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的、存在安全隐患的机电设备,积极引进节能减排的新设备,更换那些耗能大、工作效率低的机电设备,以响应建设节能减排型社会的号召。积极引进新的管理方法、生产方法,根据煤矿实际情况,对煤矿生产设备进行相应的改进,以实现生产效益的最大化。

(4)健全管理机制,实施规范化管理。针对煤矿企业领导缺乏对煤矿机电设备管理理念的认识,应该健全安全管理机制,规范化管理。领导应该深入员工,积极收集、采纳员工意见,建立健全统一的规范化管理机制,在购进新设备时,应对机电设备从安全、组装、生产资料等作出充分的认识,根据现实生产需要,合理购买新的煤矿机电设备。

(5)加强机电工作人员安全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首先,煤矿企业应当加大对井下作业员工的安全培训,提高员工对机电设备安全重要性认识,提高井下作业时的警觉性;规范员工操作,避免不当操作或违规操作;同时,加强对员工井下作业基本知识的培训及安全知识培训,使其掌握基本的隐患排除技能和必要的自救知识,以避免因安全知识的缺失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其次,针对煤矿企业缺乏机电人才,企业应该对现存的机电工作人员进行定期技能培训,学习机电设备相关技能,把他们培养成为专业型高级技工,熟练地掌握机电设备的安装、使用情况,以消除机电设备安装过程中发生的误安错安现象。发生故障时,还可以快速找到问题所在,及时分析、解决问题。

(6)优化煤矿井下作业的环境,为机电设备正常安全运行创造条件。①建立良好的井下通风系统,并设置除尘装置。煤矿井下作业最大的隐患就是易燃气体的大量存在,如果通风不畅,即便是很小的摩擦或气流波动等都可能引起爆炸,其破环程度也是最大的,因而煤矿企业应当建立良好的通风系统,定时对井下瓦斯气体的密度进行监测,出现异常,及时采取措施,防范事故的发生。此外,井下固体尘埃含量较大,一方面加大机电设备的摩擦,引起安全事故,另一方面,固体尘埃的摩擦也是引起瓦斯气体爆炸的重要诱因,因而应当设置必要的除尘装置,为机电设备提高良好的工作环境。②加强井下用电系统的管理,完善电路设置,加强对井下机电设备电路的日常检查和维护,保障井下电路的畅通是确保机电设备安全的首要前提。煤矿企业应当对机电设备系统的电路情况,加强日常的检修和维护,及时发现电路设备中的问题,及时检修和保养。同时,煤矿企业应当定期更换新的电力系统,结合企业的发展规模扩大等变化,优化井下机电设备电力系统的电路设置,保障机电设备安全运行。

(7)建立煤矿机电管理的专业班组,明确职责。煤矿机电管理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作,要做好这项工作需要多个部门配合。因此,煤矿企业应该成立分工明确的部门,包括工程督导部门、安全保障部门和后前保证部门级技术革新与培训部门等。工程督导和管理部门主要负责更新和引进设备,并负责机电设备安装。安全保障部门负责保证机电设备的安全运转,技术革新部门负责研究机电新技术,培训部门负责进行机电设备操作培训等。并建立各部门管理档案,充分发挥各部门的作用。这样一来就能够明确各部门分工,能够充分保障机电设备的正常运行。

3结束语

综上所述,煤矿机电设备管理是设备正常运行的关键,是降低事故的保证。必须要重视煤矿机电设备管理,从各方面入手,加强管理工作,为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陈世海.浅谈煤矿机电设备的维护与管理[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11).

篇4

防范遏制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是今后一段时间安全生产领域的重点工作,如何防范和遏制,工贸行业作出了一些实践探索。2月23日,在重庆召开的全国工贸行业安全监管工作现场会上,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副局长李兆前总结了2016年工贸领域的实践之举,也指出了工作中的不足。

企业风险管控能力增强

李兆前介绍,2016年,全国工贸行业以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为目标,以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隐患排查治理体系“两项建设”为主线,以粉尘防爆、涉氨制冷和有限空间作业“三项整治”为重点,突出较大危险因素辨识管控,坚持治理突出问题与加强基础建设相结合,工贸行业安全生产形式取得了新进展。

第一,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持续,全国工贸行业树立了15家安全生产标准化一级企业,总结推广山东省诸城市安全生产标准化示范城市的创建经验,修订《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并以国家标准GB/T33000-2016形式;对申请评审的292家标准化一级企业主要负责人进行培训。

第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再上新台阶。2016年,编制了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基本规范和体系建设基础管理工作、企业自查自改自报、隐患排查清单编制、信息系统建设、绩效评估及差异化监管等五项配套实施导则,并新增辽宁省、贵州省、泉州市、江阴市等8个地区开展示范试点工作。这些示范试点地区企业通过开展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将安全责任从企业、车间、班组一直分解落到了岗位,突出督促企业落实“一岗一清单”、风险辨识管控,提升隐患排查治理水平。

第三,聚焦较大危险因素,风险分级管控能力逐步提高。2016年,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出台《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指导手册》及《使用指南》,通过较大危险因素辨识管控,提升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水平。天津市将《指导手册》内容,融入到隐患排查试行标准及标准化建设评审标准中,作为二、三级企业达标的“一票否决”项。辽宁省将较大危险因素与隐患排查标准融合对接,将较大危险因素作为企业自查自改自报工作的重点,实施风险等级管控,提高检查频次,及时发现并消除事故隐患。

第四,以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为目标,专项治理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在粉尘防爆方面,摸清了企业底数,紧盯粉尘企业聚集的重点地区、铝镁制品机加工等重点行业领域、作业人数30人以上的重点企业和10大重点问题,加大治理工作力度。推动金属粉尘企业集中的苏州、深圳和温州粉尘防爆,发挥区域示范作用。2016年9月,两项安全标准《铝镁制品机械加工粉尘防爆安全技术规范》《粉尘爆炸危险场所用除尘系统安全技术规范》,并已于今年3月1日正式实施。

在有限空间作业方面,2016年,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继续组织开展了造纸和酱腌菜生产企业专项检查“回头看”,以及工贸企业附属污水处理系统有限空间作业条件确认专项检查工作。在省际交叉检查中,检查组采用了一企一检查表的方式,明确检点,提升检查质量。

在涉氨制冷方面,针对一些地区上报的涉氨制冷企业两类重大事故隐患(涉氨制冷企业人员较多、生产场所采用氨直接蒸发制冷空调系统;快速冻结装置未设置在单独作业间内的两类重大事故隐患)数据存在不细致、不全面、不深入的问题,以及可能出现反弹的情况,2016年,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继续深入开展涉氨制冷专项治理“回头看”工作,消除两类重大事故隐患,2016年,全国涉氨制冷企业未发生死亡事故。

第五,通过举办粉尘防爆专题培训、地区工贸监管业务培训、编制企业现场诊断视频等,加大培训力度。

存在的主要问题

李兆前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提出了当前工贸行业安全生产工作存在的差距。

第一,2016年,工贸行业领域发生了多起较大事故,有限空间作业事故、粉尘爆炸事故仍有发生。一些事故虽然没有造成人员伤亡,但是从调查情况看,仍蕴含着造成严重人员伤亡的极大风险。

第二,监管基础工作仍存在较大差距。据第三次工业经济普查公告数据,工贸行业企业法人单位达509.6万家,从业人数1.5亿多人,法人单位和从业人员分别占安全监管系统监管行业的95.2%和87.4%,其中大部分是中小型和家庭作坊式企业。从企业层面看,多数企业生产工艺技术落后、安全装置不完善、从业人员流动性大、未经安全培训上岗等问题突出,“三违”现象造成的事故多发。不少企业建立安全生产管理体系、自主管理安全的能力还未形成,不愿管、不会管等问题较为普遍。从监管层面看,监管人员少、监管行业多、监管手段少、监管任务繁重、监管能力和水平亟待提高。

第三,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在数量与质量上仍存在着差距。过度依赖激励政策,重数量、轻质量,评审过程不规范、水平不高,创建过程与隐患排查治理、较大危险因素辨识管控、危险作业审批、执法检查等基础性工作结合不紧密,存在“两张皮、走过场”等问题。一些企业取得标准化证书后,不注重日常运行管理和持续改进,创建后便出现管理下滑。一些评审机构不深入研究标准化本质内涵,代企业开展标准化建设,规章制度照搬照抄,严重影响标准化建设质量。

第四,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在建设运行上仍存在着差距。相当一部分地区没理解“体系”建设的关键词是“体系”而非“隐患”,没有认识到体系建设的核心是监管方式的创新,仅将其简单理解为排查治理隐患。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中,重信息平台搭建,轻工作机制建立,导致业务培训、标准制定等基础工作不深入、不细致,体系运转不顺畅、有漏洞。部分地区仅满足于企业报了多少条隐患,监管人员主动性不强,甚至认为有了信息化系统就高枕无忧、万事大吉了,未依托系统考核来推动实施差异化、针对性监管执法。

第五,专项治理在落实上仍存在着差距。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在督查检查中发现,有的地方明明有酱腌菜生产企业,却向总局报告企业数量为零;粉尘防爆专项治理开展几年了,但仍有地方对企业底数不清、情况不明。部分地区走形式、走过场,层层转发文件,没有结合本地实际,细化工作方案,仅满足于查了多少企业、查出多少隐患。

风险防控工作四项任务

在会上,李兆前强调了2017年工贸行业安全生产工作的4个方面任务。

第一,推进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充分发挥班组在安全生产工作中的基础作用,加强班组安全管理,提高员工安全素质和岗位达标作为工作的着力点;树立标杆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一级企业要向国际同行企业学习,中央企业要积极主动开展标准化建设,并把标准化达标作为上下游关联企业的准入门槛。各级安全监管部门要把企业开展标准化建设情况作为分级分类监管的重要依据,有针对性地确定执法检查频次和处罚尺度,建立严格的考评工作机制。

第二,把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作为落实国务院安委办《标本兼治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和《构建双重预防机制的意见》的重要抓手,推动安全监管创新。通过即⒎⒉际凳┑摹栋踩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以及体系建设基本规范和5项配套实施导则,进一步明确和规范建设内容、程序和方法。继续支持各地开展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示范试点工作。推动安全监管创新,加强市场推动和绩效考核导向作用,为实施差异化监管提供有力支撑。

篇5

(一)各部门对照年初布置的专项整治任务,进行“回头看”,按照“计划-实施-整改-复查”形成闭环管理。

1、消防专项整治。重点对消防重点单位的消防安全进行整治,排查整改企业火灾事故隐患及“三合一”场所整治。牵头部门:派出所。

2、燃气和餐饮场所燃气安全专项整治。重点对瓶装石油液化气运输、代充点安全以及餐饮场所燃气使用安全隐患进行整治,查处违法违规行为,普及燃气使用安全知识,规范燃气市场安全秩序。牵头部门:建设服务中心。

3、特种设备专项整治。重点对全镇内河沿岸起重机械(港河吊机)进行专项整治,查处取缔无证港河吊机,严肃查处未经检验、注册登记非法使用港河吊机和特种设备作业人员无证上岗作业的违法行为,保障港河吊机使用安全。牵头部门:安监所。

4、道路交通专项整治。重点对危险化学品运输车不按规定的行驶路线行驶,渣土车超限以及酒后驾车等进行集中整治。牵头部门:交警中队。

5、化工企业专项整治。重点对危险工艺生产装置、重点危险化学品生产装置和重大危险源监控装置进行自动化改造,自动化改造率达100%,提升化工生产企业本质安全水平。牵头部门:安监所。

6、职业卫生专项整治。重点对化工、木质家具等职业危害严重的企业进行整治,抓好企业建设项目职业卫生设施“三同时”,强化源头控制,大力推进职业危害严重企业作业场所检测、职业危害评价和职工职业健康体检工作,加强过程监控,减少职业危害。牵头部门:安监所。

(二)各大办公室按照《安全生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暂行规定》,对各自领域内的安全生产工作进行专项检查

领导班子成员按照镇党委1号文件镇干分工,对分工联系的企业、单位进行安全检查。重点检查:

1、企业(单位)省安委会“双六条”、县安委会《严防企业粉尘爆炸五条规定》贯彻落实情况;

2、企业(单位)贯彻落实法律法规及上级文件要求情况,企业负责人带队检查记录、隐患整改及相关台帐;

3、企业(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履职情况,依法建立安全管理机构和配备安全管理人员情况及“三项岗位”人员持证上岗情况;

4、企业(单位)应急救援预案制定情况,预案的演练情况、应急救援队伍及应急救援器材配备情况,国庆节期间值班安排和应急防范措施的落实情况等。

5、其他相关情况。

(三)各村(居)对各自辖区内的小微企业进行安全检查。

重点检查:

1、安全生产台账(包括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教育培训、事故隐患排查等);

2、企业现场管理(包括安全警示标志,安全通道畅通,是否车间仓库混合等)

3、企业组织管理(包括安全员设立,设备操作规程上墙,负责人是否参加安全培训等)。

二、工作要求

1、各大办公室、各村(居)、各部门要充分认识这次安全生产检查工作的极端重要性,进一步加强对当前安全生产工作检查的组织领导,全面组织开展一次国庆期间安全生产拉网式大检查活动;节日期间党政班子成员要按照上级要求在岗在位,办公室每天要有负责同志在岗带班,值班人员24小时坚守岗位。

篇6

关键词:一通三防;实施要点;问题;措施

DOI:10.16640/ki.37-1222/t.2016.03.247

1 “一通三防”的内涵

“一通三防”指的是煤矿安全生产中的矿井通风、防治瓦斯、防治煤尘、防灭火技术管理工作的简称。一通:矿井有完善的通风系统;三防:防煤尘、防火、防瓦斯爆炸。

(1)矿井通风系统。矿井通风系统是矿井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矿井通风网络、通风方法和通风方式。矿井通风的目的是将干净的空气送入到井下工作面或其他用风处,给矿工足够安全的空气,稀释井下的有毒烟尘,保证井下的空气质量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创造健康的工作环境,防止出现安全事故,保证井下的生产和生命安全。

(2)防治煤尘。为了避免井下的粉尘污染空气,影响井下的作业视线及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进行防护,建立系统的防尘体系,为工作人员提供良好的生产和工作环境。

(3)防灭火。在井下生产过程中,有很多因素容易引起火灾,需要先分析火灾的性质,看是内因造成的还是外因造成的,然后再根据特点采取必要的措施,控制火灾并撤离全部工作人员。

(4)防治瓦斯。在矿井瓦斯防治方面,首先应对矿井瓦斯进行分析鉴定,依据瓦斯产生的原因,进而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防治,并对采取措施后的效果进行验证。当采掘工作面的瓦斯浓度超过1%时应停止工作面的一切工作,切断受瓦斯影响的电源,将说瓦斯影响的工作人员撤离到安全区域,及时采取措施来进行处理,确保生产安全。

2 “一通三防”管理要点分析

(1)矿井通风管理要点。对于矿井的通风管理,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制定矿井配风和通风计划。煤矿企业的管理人员要对矿井通风管理十分重视,依照相关的规范和制度来对矿井需风量和矿井扇风机等内容进行分析评价,科学的制定矿井通风和配风计划。二是合理布局通风系统。煤矿生产的重要条件之一就是有良好的通风系统。通常收到矿井通风不利条件的影响,在矿井工作时,采掘区同时工作的数量应在2个以内,掘进面同时工作的数量应在5个以内,对于停风停工的工作面需要在1天内进行封闭,严格的执行矿井通风的相关要求,避免由于矿井通风部不利造成安全生产事故。

(2)矿井防治瓦斯管理要点。对于矿井防治瓦斯管理中,应做好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强瓦斯浓度的监控,应用瓦斯监控系统,对矿井中的瓦斯进行监控,为下一步瓦斯防治提供数据支持。二是严格管理井下的放跑。放炮制度中明确的规定了井下放炮正确的操作程序,通过管理放炮制度,可以有效的防治瓦斯。

(3)矿井防灭火管理要点。矿井防火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企业应加强防火、灭火系统的投入和维护,对矿井采空区中的气体进行监控,为矿井防火提供依据和支持。二是对于旧的防火、灭火设备应及时维修和更换,多应用新型的防火、灭火设备,为矿井防火提供良好的设备。此外,还需优化和完善通风系统,有效调节井下的供氧情况,也会达到一定的防火作用。

(4)矿井防尘管理要点。矿井防尘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矿井防尘工作应从源头控制,减少源头粉尘的产生。二是应妥善的落实巷道冲刷制度,定期的对巷道冲刷,可以有效的避免矿井中粉尘的产生。

3 煤矿“一通三防”工作存在的问题

(1)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目前我国的煤矿开采技术较国外还有一定的差距,安全意识和管理制度也存在一定不足,大多煤矿仍沿用旧的方式进行生产,这给井下的工作员带来了一定的安全威胁。井下的工作人员常在存在安全隐患的环境下工作,容易发生事故。安全管理制度的不完善,在小型煤矿中尤为突出。小型煤矿为了节约成本,提高产量,进而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对安全管理制度较为不重视,容易导致意外事故的发生。

(2)缺乏对“一通三防”工作的重视。近年来,我国的煤矿安全事故屡屡出现,在矿井下长期工作的人员,职业疾病的发病率也逐年提高,发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就是煤矿的相关负责人没有对“一通三防”工作产生足够的重视,且缺乏相关知识的了解。存在部门煤矿为了降低成本,不按要求给工作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教育,使工人在工作时,缺乏足够的安全意识和相关知识,对于安全隐患不能及时发现并处理。此外,煤矿企业的负责人认为“一通三防”工作只会增加生产成本,降低生产效率,最终导致一个个悲剧事故的发生。

4 强化煤矿“一通三防”工作的措施

(1)加大相关资金的投入。“一通三防”工作需要资金的支持,煤矿管理者应认识到“一通三防”工作的重要性,将煤炭企业的安全生产和工人的人身安全放在第一位。因此,在煤矿管理过程中,应加大“一通三防”资金的投入。同时,政府部门应加大对小型煤矿的资金和技术支持。还可以定期对煤矿管理者和相关人员进行宣传讲解,使他们能够充分了解作业过程的各种注意事项。

(2)加强现场管理和责任落实。想要“一通三防”工作顺利进行,需要煤矿企业和政府的多方努力,建立“一通三防”工作监督机制,强化煤矿管理人员的监督,规范井下作业人员。还需将相关的责任落实到个人,有针对性的布置任务和工作,加强现场管理切实将“一通三防”工作落到实处。

(3)强化瓦斯治理。目前我国煤矿生产的安全事故中有很多是由于瓦斯爆炸引起的,这严重的威胁着井下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需要加大“一通三防”工作的宣传力度,使工作人员充分意识到瓦斯爆炸的危险性。同时,加强瓦斯的现场管理,认真的执行相关的安全管理制度,连续监测瓦斯浓度。

5 结语

煤矿事故频发不仅给煤炭企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还会给企业工人带来重大的人员伤亡。为了能够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在煤炭生产过程中,相关的管理人员应加强安全防范意识,认真做好“一通三防”工作,建立科学、合理和先进的煤矿“一通三防”管理体系。

参考文献:

[1]杨栋梁.如何做好煤矿“一通三防”工作[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4(03).

篇7

北京金佰利将“没有任何事情比人的安全更重要”的安全文化精髓植入安全管理。为深入了解北京金佰利安全文化建设实践,本刊记者采访了北京金佰利厂务和工业安全经理孙德忠。

以“零伤害”为目标

据孙德忠介绍,金佰利,作为纸类加工企业,生产运作中存在噪声、粉尘、火灾爆炸、机械伤害、电气危害、高处坠落、化学品、有限空间、叉车危害等多种职业安全和健康危害因素。但金佰利公司有着深厚的企业安全文化,在其140多年的历史中明确记载安全记录近百年。在借鉴国外安全管理经验的同时,北京金佰利也在不断发展和实践特有的安全文化,既管控物的不安全状态,又关注人的不安全行为。

公司将安全文化建设作为企业安全生产的第一要素。北京金佰利运营策略是零的探索,共5项,其中第一位就是“创建零伤害和可持续发展的环境”,该策略主要为了系统化地做好安全生产工作。公司将“建设最佳工作场所”作为愿景之一;将“控制风险,保护环境”作为安全方针;将“建立无伤害和职业疾病的工作场所”作为安全目标。

他介绍,作为一家具有7条生产线,主要生产妇女和成人卫生护理用品,产品销往30多个国家的生产制造工厂,北京金佰利注重安全防护设施的完善和工作场所的劳动保护。公司投资500万元改善消防设施,保护人员和财产安全。日常生产中,工厂工艺原料主要是纸浆,工作场所的职业危害会出现粉尘(纸尘)和机器噪声。公司采取工程和个体两方面保护措施。首先注重本质安全。机器采购遵照严格的采购标准,日常生产中改进机器安全,如投资近300万元完善机器防护罩,有效降低噪声10 dB(A)。其次加强日常个体保护。比如要求噪声岗位的员工必须要佩戴护耳器,提供耳塞和耳罩,员工可根据喜好自选;在粉尘区域作业的员工必须佩戴口罩。不仅要求佩戴,还要求按标准规范佩戴,随时巡检。另外,公司定期安排职业病体检、健康体检。“近年来我们也真正做到了‘零伤害’。”孙德忠说。

以技术制度建体系

据孙德忠介绍,通过各种安全管理系统和工具的综合运用,形成了安全管理体系,北京金佰利做到“让技术落地,让制度生根”。

2003年,北京金佰利通过了职业健康和安全管理体系(OHSAS18001)认证。结合金佰利百年安全管理工具SMART(Safety Management and Assessment Rating Tool, SMART)系统,公司对安全管理体系进行了全面整合,形成了以危害因素、计划性检查、纠正预防措施等OHSAS18001各要素PDCA(Plan,计划;Do,实施;Check,检查;Act,处理)循环管理为纵轴,以消防、电气、机械、化学品、高空作业、有限空间、个人防护等27个SMART技术要素为横轴的网格式管理体系框架。纵轴提供流程式系统管理方法,从安全目标、应急准备和响应等方面给出安全管理的原则和思路,横轴基于安全专业技术提供安全标准状态,组成完善的安全制度体系。安全管理人员对网格上每一点进行深入研究,甄选和控制高风险,以制定有效方案。

针对实际运作特点,公司开发了“哨兵事件”管理工具(“哨兵事件”是用来识别职业安全卫生作业中具有高危险性的作业和行为的事件。例如 :在接触苯作业的工人中 ,如发现某个工人有血象的变化或早期白血病的迹象 ,则应对全体工人予以特别的关注 ,对他们的工作条件予以改善)。公司专门针对物体坠落、人员坠落,叉车事件、电气安全、机械安全、火灾爆炸、有限空间、交通安全等高风险隐患用“哨兵事件”管理工具进行管控,制定有针对性的管理制度和严格的标准规范。“这些都有具体的考核指标,能够有的放矢地发现和消除隐患,力争根除严重伤残和死亡类事故。”孙德忠说道。

另外,他还介绍了安全可视化的安全管理实践。安全可视化是通过清晰可见的标识标线、定置管理,让现场活动有“规矩”可循,提高执行力,减少违规行为,减轻监管压力,创造良好的作业环境。比如,我们在叉车活动区域划地标线,规范叉车和行人分道行驶;编制张贴图文并茂的洗眼器操作说明,指导员工在紧急情况下有效使用洗眼器。

全员参与实践

孙德忠说,金佰利赋予每位员工3项安全权利和义务,即“员工有权利拒绝自己在不安全工况下工作,有义务制止别人的不安全行为,当别人指出你的不安全工况时,有义务停止工作来解决问题”。

为促使员工意识上从被动安全转变为主动安全,能力上从“我想安全”变为“我会安全”,北京金佰利形成了一系列特色的注重全员参与的安全文化建设实践。

月度安委会制度

工厂组织成立由各部门员工代表和管理层全体成员参加的安全委员会。管理层人数和普通员工代表人数各占一半,安委会每两个月举行一次。会议中,除了回顾阶段安全绩效、更新安全项目进度,同时收集员工的意见和建议,沟通反馈结果。员工通过安委会能够得到第一手的厂级安全信息,管理层通过安委会得到员工的真实需求,高效便捷地分享安全信息。

安全总值班制度

为了让办公室和支持团队参与安全管理,公司建立了安全总值班制度。从厂长到基层人员每天轮流作为安全总值班人员,依照检查清单列出的1 600多个关键点,逐一进行现场安全点检和评价,及时发现和消除隐患,并在晨会中报告。不能当天整改的问题由专人跟踪协调。通过安全总值班制度,发动大家参与安全管理,既能提升员工自身安全意识和技能,也能及时查改隐患,同时营造上下融合的安全生产氛围。

点子银行系统

安全隐患有一定的动态性,为了做好隐患排查和风险管控,公司专门设置点子银行平台,员工发现隐患第一时间写出问题和建议卡片,由专人负责记录和协调改善,直至隐患整改完成。点子银行的好处是:任何人员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报告发现的隐患,包括改善建议,不管隐患和自己是否相关,评估采纳后均给予一定的积分奖励。比如,设置点子银行“智多星”“金点子”“点石成金”等多项安全奖项,以积分奖励兑换方式发放,员工随时可以采取“学习、探亲、旅游、购物”等多种方式兑现。据孙德忠介绍,目前点子银行运行已有7年,效果非常好,已经被金佰利多家兄弟单位以及一些社会单位所借鉴。

开展金佰利安全月活动

孙德忠说,每年6月份是国家安全月,公司会组织开展系列安全主题活动。除此之外,每年10月份是 “雷打不动”的金佰利安全月。

篇8

一、新建石油化工企业生产危害因素分析

石油化工生产,从原料到产品,包括工艺过程中的半成品等,绝大多数属于易燃易爆物质,它们又多以气体和液体状态存在,极易泄漏和挥发。例如氢气及常温下常压下以气态存在的一类物质,具有很强的燃烧爆炸性,自燃发生火灾的几率也比较大,且扩散较快,产生的后果严重;而另外一类以液态存在的包括液化石油气、液态丙烯等,含有一定的腐蚀性,在生产过程中容易气化,膨胀速度快,一旦发生遇火燃烧爆炸,其危险性也很高。总之,在石油化工生产企业生产原料的危险性占有很大的比例。

其次,新建企业在生产工艺上与传统的生产工艺相比有一定的改善,但是一般正常现代企业所具有的蒸馏、分馏、催化裂解、聚合等生产工艺的过程,已然带有燃烧爆炸和工艺设备危险的因素,这就给整个的石油化工生产过程带来了危险性因素,因此,我们不仅仅要在原料上找到危险的存在,在工艺生产过程中依然存在。在石油化工的生产过程中,工艺操作条件苛刻,有高温、深冷、高压、真空,许多加热温度都达到和超过了物质的自燃点,一旦操作失误或因设备失修,便极易发生火灾爆炸事故。

石油化工生产,有毒物质普遍地大量地存在于生产过程之中,其中,有许多原料和产品本身即为毒物,在生产过程中添加的一些化学性物质也多属有毒的,在生产过程中因化学反应又生成一些新的有毒性物质,它们以气体、液体和固体三种状态存在,并随生产条件的变化而不断改变原来的状态。对这些有毒有害因素,要采取相应措施,否则不但会造成急性中毒事故,还会随着时间的增长,也会因多种有害因素,影响职工的身体健康,导致发生各种职业性疾病。

在生产工艺过程中使用一些强腐蚀性物质,它们不但对人有很强的化学性灼伤作用,而且对金属设备也有很强的腐蚀作用。有些原料和产品本身具有较强的腐蚀作用,如原油中含有硫化物,常将设备管道腐蚀坏。由于生产过程中的化学反应,生成许多新的具有不同腐蚀性的物质,根据腐蚀的作用机理不同,腐蚀分为化学性腐蚀、物理性腐蚀和电腐蚀三种。腐蚀的危害不但大大降低设备使用寿命,缩短开工周期,而且更重要的是他可使设备承受不了原设计压力而发生泄漏或爆炸着火事故。

制取石油化工产品,生产的工序多,过程复杂,随着社会对产品的品种和数量需求日益增大,迫使石油化工企业向着大型的现代化联合企业方向发展进一步扩大经济效益。其生产具有高度的连续性,长周期的连续倒班作业,乃至一道工序发生事故,都会影响到全局。另外,一般新建企业也十分容易出现电气燃烧和爆炸的事故发生。电气危害大多数是由于新企业对电气工程的管理不善以及电气工程和电气产品自身的质量相关。当电气工程在石油化工生产过程中由于摩擦产生大量静电,就会引发粉尘爆炸和火灾,其企业带来严重的后果,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二、石油化工企业生产的安全管理

对于新建的石油化工企业来说,所有工作将是一个杂乱无章的状态。因此,一个完善的生产企业管理制度对于实现企业安全生产,减少危害性,避免事故发生起到巨大的作用。根据实践证明,安全生产责任实践到个人,及安全生产责任制是企业生产管理一项基本制度,长期并持久的在石油化工企业安全生产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进一步明确从上级人员到基层人员的安全责任,做到各司其责,分工协作,才能在生产中安全有序的进行,减少燃烧爆炸事故的发生。

其次,新建企业对员工进行培训,提高整体队伍的素质也是十分必要的。安全培训是每个企业的一项基础工作,可为新建企业安全生产提供可靠的人在支撑和智力保障。只有工作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不断提高,在生产过程中才会对安全操作起到重视作用,做到人人有责,有利于整个生产过程的安全性保证。当然,新建石油化工企业在安全培训的工作也必须要做到有思路、有创新,来适应不断发展企业状况,才能产生好的成效。

另外,现代企业安全文化对职工的安全素质具有更深刻的认识,任务是使得职工从知识、技能和意识等扩散到思想观念等更为基本的素质层次上,让职工对企业安全在根本上有更深的认识和了解,增强其自觉维护安全生产操作的习性。因此,对于新建石油化工企业来说,在企业中必须建立浓重的企业安全文化氛围,实现其本身的安全管理,给新建石油化工企业带来更便捷的安全教育,完善安全管理制度理念。

最后,在新建石油化工企业中也要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针对员工和企业做出最好管理方式和保证,改善企业的管理水平,做到以人为本,在经济利益的前提下,减少对人员的伤害,减少生产对社会环境的污染,减少企业生产过程的安全隐患,增加一旦事故发生后的应急补救措施,降低危害,安全生产。

三、结束语

在经济飞速发展今天,新建石油化工企业在确保项目建成后,以实现安全生产,获得最优的安全投资效益为根本目标,有力的促进了工农业的生产,巩固了国防,改善和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因此,开展新建石油化工企业的安全管理与危险有害因素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机械设备;煤矿通风;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TD7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22-0116-01

在当前的煤矿企业发展过程中,“一通三防”是主要的企业安全管理的核心以及要素。在煤矿企业的发展建设过程中如果能够重视好通风效果以及通风工作,那么在整个安全事故的防范上便已经达到了完善的效果。随着当前我国工业的发展,煤矿公司对于我国的经济建设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同时其所存在的安全隐患以及安全事故频率也是最高的。当前阶段,煤矿矿井水灾、瓦斯爆炸都是由于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通风工作做得不够到位造成的。在这一背景之下,如何能够控制好煤矿通风问题,降低煤矿工作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是企业需要关注的重点。

一、煤矿通风安全管理的意义分析

煤矿安全事故一旦发生,在后期的事故处理过程中往往也存在着很大的风险,如果处理不得当,必然会造成二次爆炸等事故。例如煤矿企业常发生的瓦斯爆炸等事故,主要的原因便是井内的温度过高,其次为瓦斯的泄露,而这两种产生原因都是与室内的通风有直接关系的,换言之如果能够做好煤矿工作的通风,那么必然会有效的降低瓦斯爆炸发生的概率。

当前阶段,大多数的矿井内部工作都能够通过通风来避免,一般情况下矿井内部粉尘的积累以及瓦斯爆炸是由于室内通风效果不够完善造成的,如果做好通风工作,那么室内粉尘以及瓦斯就无法积累起来。因此做好煤矿工作的室内通风安全管理在当前的工业发展以及工业生产中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煤矿通风所存在的安全隐患

1 人为因素造成的通风安全隐患

在煤矿的通风安全管理过程中,人为因素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因素,在安全施工作业的过程中如果相关管理人员对于通风安全管理工作的流程以及标准了解程度不够,那么必然会导致在通风工作上出现疏漏,而所出现的疏漏就会为后期发生安全事故埋下巨大的隐患。甚至还有部分的管理人员往往唯利是图,认为这些通风安全管理工作是没有必要的,心存侥幸心理最终造成了公司的损失、人员的伤亡等。

2 矿井通风设计造成的安全问题

在煤矿通风的安全管理过程中,良好的矿井通风设计是进行管理的基础。良好的通风系统往往能够有效的保障室内工作环境的稳定性,而且良好的通风设计能够使得室内的工作效率得到显著的提升。但是很多设计师在井下通风设计的过程中往往忽视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最终造成所设计的井下通风结构存在较大的局限性,无法使得后期的工作效果得到充分的发挥。

3 通风设备造成的安全问题

通风设备在井下的施工作业过程中对通风的安全性有着重要的作用。通风设备在很多煤矿企业内部的质量往往层次不齐,很多企业对于通风设备的存在流于形式,认为这些设备的作用小于其存在的价值,因此也就出现了以次充好的现象,设备上频频出现故障,最终一旦发生严重的事故往往无法做到有效的通风工作。

而且部分的煤矿企业在进行通风设备的维护和检修过程中,忽视全局性,忽略日常的保养工作,最终导致很多通风设备成为了摆设,根本发挥不出有效的作用。

其次在井下的施工作业过程中,通风设备的摆放不同往往所发挥效果是不同的,随意摆放往往会造成通风效果不佳,影响到通风设备的工作效果。

三、防范煤矿通风安全隐患的管理对策

前述笔者对当前煤矿通风安全隐患的主要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探究,能够看出目前影响煤矿安全通风管理工作的因素较多,而主要的因素便是人为、设备以及设计三个方面的问题。下面笔者针对上述三个问题来阐述有效的管理控制对策。

1 重视员工的安全培训工作

在煤矿井下作业之前,组织员工进行安全培训工作是非常有必要的。企业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应当重视开展各种培训工作让员工来学习,印刷相关的安全手册帮助员工正确的认识到通风安全管理工作的必要性,同时定期的开展培训考核项目,督促员工能够正确的、认真的学习相关的安全管理内容,真正的将煤矿井下安全作业的相关注意事项进行充分的落实。使得员工能够在井下的施工作业过程中了解到自身工作的安全问题。

2 制定煤矿通风安全规范制度

在煤矿企业井下施工作业过程中应当制定规范化的通风安全制度,使得井下的工作人员能够正确的进行相关的操作。在日常的施工监管过程中一定要加大管制力度,让每一个施工人员的施工操作以及施工的工艺规范起来,对于现场施工人员所出现的施工工艺不够完善的现象应当在最短的时间内进行纠正,避免造成施工安全事故。

同时企业在管理的过程中应当重视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重视员工自身的利益,降低井下作业人员的工作负荷,提供员工更多的福利待遇,使得员工在工作的过程中能够更加的负责,保证施工的安全性。

3 化煤矿通风系统设计

在煤矿矿井内的设计过程中,通风系统的设计需要引起设计师的重视,煤矿企业应当重视对通风系统的优化设计,重视从长远角度出发,保证通风系统能够发挥出自身的作用效果。首先通风系统应当满足相应的生产规定,从各方面设计的细节入手,对其进行优化,使得矿井通风系统符合矿井内部的工作情况。

例如是通风巷道在室内设计的过程中应当引起有关设计师的注意,其横截面的大小直接决定着通风量的效果。因此在进行通风巷道的设计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其横截面的控制。而且通风巷道的走向以及方向也是非常关键的,在不同的地区矿井通风巷道的设计应当基于当地的自然环境来进行,保证线路之间交错相接、避免出现线路的重叠现象,保证各个通风巷道能够独立的发挥作用。同时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还应当定期的对通风巷道进行检查和检修工作,定期的进行维护,保证通风巷道作业的有效性。

4 重视对煤矿通风设备的管理

在煤矿通风安全管理的过程中,应当重视煤矿通风设备的作用,煤矿通风设备应当定期的进行维护和检修工作,而且日常保养应当真正的落到实处,保证每一台通风设备的稳定运行;另一方面在维护的过程中一旦出现故障应当及时进行维修,故障难以修复则应当及时的进行设备的更换。[1]

最后在通风设备的摆放上,应当重视对通风设备的恰当摆放,根据当地的风向、相关通风巷道的走向合理的放置通风设备,将通风设备的效果发挥到最大,实现煤矿通风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2]

总结

综合上文所述,本文笔者主要从当前煤矿通风安全隐患以及机械设备的管理工作两个方面入手进行分析和探究,能够看出随着当前煤矿工作项目规模的日渐扩大,在井下的施工作业中,煤矿通风以及机械设备的管理应当引起人们的重视。在通风设备的管理上应当重视加强维护检修工作力度,对损坏的设备零部件进行及时的更坏,保证通风效果,避免井下出现严重的安全隐患事故,实现煤矿通风工作的有序开展。[3]

参考文献

[1] 杨亚辉.煤矿通风安全隐患与机械设备管理对策探讨[J].机械管理开发,2016,10:164-165.

篇10

【关键词】安全生产;矿井通风安全;防范措施;安全控制

煤炭是中国的第一能源,做好煤炭的安全生产成为一个受到国家关注的问题,但矿井开采中却存在不少安全隐患。通风工作是矿井安全工作的基础,是稀释和排除矿井瓦斯与粉尘最有效、最可靠的方法,也是创造良好劳动环境的基本途径,而合理的通风又是抑制煤炭自燃和火灾发展的重要手段。因此,做好井下的通风安全为工人创造好的作业环境才能更好的更有效的开采煤炭能源。

1矿井通风安全控制中的影响因素

1.1人的因素

煤矿事故的发生是地质因素、管理、作业方式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产物。地质因素是不可抗拒的,是我们难以避免的。但是,作业方式方法、配套管理措施、人的不安全行为等却是我们可以控制的,其核心是人的因素。在矿井通风控制和隐患排查治理过程中,我们很难把握人的行为状况是否符合安全生产的要求。矿井安全生产归根到底是人的管理,人是矿井通风控制的最为重要的因素,矿井通风的过程控制必须从人开始,到人结束。多少次惨痛的教训让我们不得不反思,矿井通风控制问题必须注重人的因素。人的因素包括安全意识、通风安全操作能力等,它是矿井通风控制的主导。我们要确保安全生产,降低人的犯错误几率,尽可能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具有重要意义。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创建学习型企业,加强对从业者的培训,提高从业者的技术水平。

1.2物的因素

矿井通风控制贯穿于煤矿生产系统运动的始终,而物是过程控制管理的依据,煤矿生产系统凭借控制的动能,调整系统各环节的活动,使生产系统按计划运行,并能不断适应环境的变化,从而达到系统预定的目标。通防隐患的存在和事故的发生与矿井中过量能量和危险物质,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硫化氢、甲烷等有着重大关系。可燃气体达到爆炸极限如甲烷、一氧化碳等,在空气中,甲烷在空气中爆炸范围为5%~15%,氢气的爆炸极限4%~70%左右,一氧化碳的爆炸极限为12.5%~74%。;窒息或有毒气体的浓度都有标准,如人体耐受二氧化碳浓度的极限为6.55%。正常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为0.03%~0.04%,国家规定公共场所二氧化碳浓度的卫生标准是0.1%;CO毒性很大,正常人接触1h为35ppm,不会有明显中毒症状,但超过就会中毒,严重会死亡。因此,在矿井通风控制中对这些危险物的状态进行监测和控制,是过程控制管理的依据。我们要根据不同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尽可能消除矿井安全的隐患。

2环境因素

2.1隐患治理

隐患是潜在的事故,要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排查隐患、治理隐患,将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为此要从隐患确认入手,强化隐患级别的危险性估算、隐患排查、隐患预测、隐患类别分析、隐患治理和考核等几方面工作。由于矿井通防系统是一个变化的动态系统,因此隐患分析必须是连续和系统的,必须贯穿于“一通三防”的整个过程。

2.2大气监测

通防事故的间接原因是不安全条件的存在它直接引起通防事故。危险的大气状态是触发通防事故的直接原因,因此必须强化对危险大气状态的监测。具体来说,要对瓦斯浓度变化、粉尘飞扬和堆积状态、烟雾蒸汽征兆、风流稳定情况等进行动态检测和分析,重点是对测点的密度、监测的强度、各参数的危险值、测试人员的责任、处理及汇报程序有一个明确的规定。

2.3环境监测

硬环境是通风安全工作的特质手段和条件,从许多事故看,灾难的发生往往是由于硬境的缺陷,因此必须加强对硬环境的监测,确保设备设施的灵敏可靠。尽可能地减少危险物质造成的危害;使用个人防护用品,构筑避灾桐室,使用不同种类灾害的避灾路线撤离等各种措施、装备和手段,保护井下人员,并采取相应的应急救护措施等。

3通风事故的防范措施

3.1环境因素的预防

(1)制订和实施矿井通风和瓦斯、煤尘的控制计划和管理方案,建立确保通风系统和瓦斯、煤尘控制的程序,充分利用技术手段加强预测预报,实施必要的控制和防范措施;(2)矿井开拓布置必须事先设计且设计合理,加强矿井通风管理,改善矿井通风系统,保证矿井足够的风量;确保通风设施的位置合理,质量合格,切实提高通风系统的可靠性;(3)加强机电管理,强化主要通风机和局部通风机管理,保证矿井正常通风;(4)加强煤与瓦斯突出矿井、高瓦斯矿井的地质预测和瓦斯管理。煤与瓦斯突出矿井、高瓦斯矿井必须建立瓦斯抽放系统,设立专用回风巷,积极开展瓦斯综合治理措施,完善手段,坚持走瓦斯、地质、矿压治理相结合,科技与实践相结合的道路,把各项制度落实到位(5)做好火灾危险因素控制,完善矿井防尘系统,坚决做到有巷必有管,有管必有水;(6)切实做好煤矿安全评估和矿井通风能力核定工作,确保煤矿的安全生产。

3.2人为因素的预防

(1)完善法律法规,健全各种规章制度,配齐专业技术管理人员。统一思想,落实法定代表人是瓦斯治理第一责任人的规定,努力构建“通风可靠、抽采达标、监控有效、管理到位”的瓦斯综合治理工作体系。进一步完善事故应急救援体系,实现应急救援产业化。

(2)创造良好的通防环境,建立本质通风安全系统,突出“一通三防”的安全第一地位,改变通防人员素质偏低的现状,企业领导者要从战略的高度去认识,对通防人员的需求由量化向质化逐步转变。改进职工收人分配政策,通防人员虽然劳动强度相对一线职工低一些,但他们安全责任重大,最好的激励政策就是细化现有分配方式,使经济分配机制总体上向效益倾斜,同工种向苦、脏、累倾斜,同时单位要把岗位工种按要害程度划分,按岗位职责轻重划分,实现责、权、利的最佳配置,激励通防人员的工作积极性,确保通防队伍的相对稳定,坚决消除“重生产、轻安全”思想和行为。

(3)实行每月瓦斯评价和安全隐患闭环管理制度,提前预测辨识生产过程中的各种隐患。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预评价提出的问题进行改进、改善,在施工完成后,要进行安全验收评价,进一步确定该矿井在生产过程中还存在什么安全隐患,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做到有隐患不生产,有问题先解决,形成预先评价一安全信息采集一辨识重大隐患一过程重点监控一消除隐患的闭环管理系统,实现安全工作由被动检查型向超前防范型转变,增强企业管理的针对性,体现管理的系统性,形成强有力的管理文化氛围。

(4)强化安全培训,搞好矿井质量标准化工作,强力推进“岗位描述”、“手指口述”制度。变理论培训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训,采取模块式技能培训方法,将系统知识分成单个知识点,利用班前会或每周一次,结合现场实际讲授1个知识点,每月1次小结考核,结果同奖金挂钩,使职工对自己岗位的技术规范,熟记于心,践行岗位,切实提高他们驾驭现场自然环境复杂万变形势的能力。

4总结

认真做好矿井通风安全是保证矿井安全生产的前提条件,对于通风安全控制中的因素进行分析,针对每种因素采取相应的措施应对,防范于未然。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