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前景范文
时间:2023-09-25 18:24:3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产品前景,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20字要求,其核心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首先要发展现代农业,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特别是农产品加工业,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
2006年中央财政预算用于“三农”的支出将达到3397亿元,比去年增加422亿元,增幅达14.2%。这是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央政府对“三农”投入增加最多的一年。
目前,我国农产品加工业的增加值已突破1.1万亿元,约占GDP总量的8%。我国以食品加工为主体的农产品加工产业体系已初步形成,农产品加工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市场商机越来越大
我国农村幅员广阔,人口众多。但由于长期以来,农民收入偏低,人均消费量较少,农村市场发育慢且不健全。农业产业化和农牧加工企业的产品很少投入农村市场,大部分只能供给城市或出口国外,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农业产业化和农牧产品加工的发展,农产品加工业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另外,为了确保农民收入,国家取消了农业税,稳定了粮、棉、油、菜等农副产品的收购价格,使农民的收入逐年稳定增加,农民的钱袋子逐渐鼓起来。
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乡村,将大大刺激农村的消费,这为培育、开拓农村市场创造了条件。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温总理特别强调“大力开拓农村消费市场。加强农村流通体系和市场建设,充分发挥农村现有流通网络的作用,支持城市流通企业经营网络向农村延伸,为农民增加消费提供便利”。湖南长沙市将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与农产品基地建设和流通市场建设紧密结合,实行加工带基地、流通促加工,加大农产品流通市场建设。以农业园区和食品工业基地为载体,积极引导农产品加工企业向园区集群发展。
技术支撑越来越强
农业产业化和农产品加工的科技含量越高,其产品的附加值也越高,市场前景也就越大。
为进一步促进农业产业化和农产品加工企业的技术进步、科技创新,在今年“两会”上,有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提案呼吁设立专项资金予以支持。同时建议国务院农业和科技行政主管部门也要抓紧制定农产品加工业的技术发展政策措施,以支持农产品加工骨干企业实行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科研开发、生产加工、营销服务一体化经营。科学的发展,高新技术对农业产业化和加工企业的支持,延伸了产业化的链条,增加了农产品的附加值,从而全面提升了农业的产业层次。
投资前景越来越广
篇2
关键词:农产品;农资;连锁经营;前景;政策支持
连锁经营是一种先进的经营形式,它把大规模工业生产追求规模经济效益的 思想引入零售业,通过规模经营和资源共享来降低企业经营的平均成本和每一单 位的边际成本来提高市场绩效。农产品与农资的连锁经营就是要在农产品与农资流通中引入这一先进的经营方式。一是利用核心零售企业的无形资产、现代化的管理水平和良好的商业信誉和高度的资源共享性,降低农产品与农资进入市场的成本,节省经营费用;二是通过企业的批量采购,统一配送,连锁网点销售的方法,降低农产品的采购成本、库存成本和流通资金占用,从而以最低的流通费用、最少的流通环节,加快农 产品流通,降低销售成本;三是连锁门店良好的购物环境、可靠的商品质量和低廉 的价格吸引起来越多的消费者。
加入WTO后,农村流通体制向社会化、市场化的方向不断发展,农村市场已呈现出多条经营渠道、多种经济成份、多种经营形式的新格局。农村市场迫切需要提高商品流通的组织化程度,引入现代流通方式来促进农村流通的现代化[1]。农产品与农资的连锁经营有利于摆脱目前我国农产品流通困境,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推进农业产业的发展。用现代流通方式,走连锁经营之路,无疑是新时期开拓农村市场一条切实可行的途径。
一、中国农产品和农资连锁经营的现状
1、农产品连锁经营情况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农产品连锁经营正在我国各地从无到有、从少到多地迅速兴起:如南京市去年开办了首家“生鲜超市”,超大现代农业集团利用自己雄厚的基地实力,正着手在全国各地设立农产品超市,苏州南环桥、无锡朝阳等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开始向加工配送延伸……
前欧美等发达国家连锁经营的生鲜食品已占总消费的80%%,美国更是高达95%%以上[2]。21世纪初我国已经总体上进入了小康社会,居民生活水平较高,工作和生活节奏快,对方便、快捷食品的需求日益扩大,客观上具备了推行农产品大规模连锁经营的条件。同时,近年来无公害、标准化、品牌化农产品比重的不断增加,也为连锁经营统一进行商品化处理、统一品牌、统一销售奠定了基础。与传统的农产品营销业态相比,连锁经营在经营环境、经营理念、质量控制、管理服务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有利于实现生产与市场的有效对接,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成本。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有一些大型超市如“苏果”陆续进入农产品销售领域,涌现出一些比较成功的连锁经营模式:一是“连锁超市+批发市场+基地+保险承诺”,二是“连锁超市+基地”,三是“放心粮油专卖连锁店+加工企业+基地”。三种模式各有其独到之处,但有一个共同点是,均以超市、连锁店为销售终端,以基地为供货源,中间或与加工企业合作,或与批发市场、配送中心合作,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如无锡由朝阳蔬菜批发市场牵头,将锡山、惠山等近郊的种植大户组成无公害蔬菜产销合作社,批发市场下辖的配送中心对来自放心菜基地、经检测合格的蔬菜进行加工整理、定量包装、定牌管理,每天配送至33家天惠连锁超市,实行优质优价,同时由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无锡分公司承担产品责任险,保险期限一年。消费者一旦发生食用意外,每次事故每人最高赔偿额为10万元,事前质量控制加上事后意外保险,让消费者吃了“定心丸”。盐城有12家粮油店、10家食品店和12个生产加工企业主动加盟“放心粮油”连锁经营,自去年1月正式开业以来,销售量稳步上升。
上述三种连锁经营模式之所以获得成功,我们认为,一是拥有稳定可靠的供货源。连锁经营需要大批量采购,统一配送,必然要有规模化的供货源。目前国内的一些大型农产品加工营销企业如“超大”集团等,租用土地自己生产,不仅可以保证货源供应,而且便于控制产品质量。但作为刚起步的连锁经营企业,囿于实力,可与规模基地紧密合作。如无锡的朝阳蔬菜批发市场、镇江的万方超市等,都是通过这种方式,赢得稳定巩固的“大后方”。二是具有良好的品牌形象。镇江的“万方”超市一方面设专柜经营基地的名特品牌产品,如七里科技示范园的“嫩绿牌”系列蔬菜,江心洲的“滩八样”野生系列蔬菜,另一方面创立自己的品牌,如“龙脑牌”豆腐等,在节假日还推出品种多样的“万方礼品菜”,不仅吸引了消费者的认同,而且迅速树立了企业的知名度。三是政府部门服务到位。如盐城的“放心粮油”连锁经营就是由该市农业质量标准办公室牵头,将当地的生产基地、加工企业和分散的粮油销售店有机整合起来。
2、农资连锁经营的情况
2000年5月,我国现代农资超市的始作俑者、北京金色谷超市管理公司在位于北京西单的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办公大楼成立。该公司主要发起股东是北京东方渴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北京东方海体置业有限公司和中华供销合作总社机关报——《中华合作时报》。该公司已在全国8个省(市)建立县级超市30多家,乡级网点350个,2002年销售额超过了20亿元[3]。
2002年3月19日,由红太阳集团下属的上市公司——南京红太阳股份有限公司(股权98.75%)和南京天和化学有限责任公司共同投资8000万元人民币共同组建南京红太阳农资商贸连锁有限公司,并启动了“千县万乡十万村”的农资连销网络工程。目前已在江苏、安徽、江西、广西、重庆等地投资设立连锁公司30多家,形成了覆盖5省30多个地市区县380多个乡镇的“红太阳农资连锁”经营网络。该公司同样宣称,将“红太阳农资连锁”建设为中国农资流通领域中的第一品牌。
农资网络的建设,2003年已经开始筹备,2003年正式启动了以中国农业生产资料集团公司为核心企业的全国供销社农资连锁配送为农服务工程。中农集团计划到年底,与国内相当一部分省级农资公司建立合作关系,使加盟的配送中心和连锁店达到300个左右;同时,加快对公司直营网络体系的改造步伐,力争对现有的480多个直销网点的60%进行规范改造。全国供销社总社的期望是,“我们共用的‘中国农资’品牌,要遍布农村市场,目标是要占领70%的农村。”
地方尤其是省级供销社对建立属于自己的农资连锁公司也表示出极大的兴趣,相当一些省、市供销社都正式注册成立了农资连锁经营企业:四川省农资集团有限公司组建了四川邦立达农资连锁有限公司,并逐步发展到在四川省内和省外长江以南的13个省、市(区)的农资商品集散地建立了60多个一级连锁配送中心,连锁经营门店达2000家左右,深入到农村的连锁网点实行24小时服务。新疆奥环公司则把眼光瞄准了西部畜牧业农资连锁经营,欲打造中国畜牧业的沃尔玛;江苏苏农农资连锁有限责任公司、山西省供销社、福建省“龙得宝”、新疆供销社等以供销社系统为主的传统农村流通组织,正在重新整合,力求抓住机遇再创辉煌;各类民间资本,正在强力扩张农村流通市场。一系列迹象表明,与农村生活生产有关的连锁经营,作为一个新的商业投资机会,正受到各类资本的强力追捧。专家认为,从品牌农业到品牌农村流通业,再到品牌农产品消费,是未来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思路;考虑到国家正在全力提高农民收入扩大农村消费,在农村建超市其实商机无限。
3、农产品与农资连锁经营存在的问题
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连锁经营必将成为农产品零售的主渠道。如美国,78.5%的农产品通过生产基地——配送中心——超市、连锁店——消费者的方式完成其销售,只有20%的农产品通过生产者——批发市场等销售渠道完成销售过程。从我国农产品连锁经营现状看,由于绝大多数连锁企业没有自己的生产基地,专业的农产品物流配送组织建设滞后,所经营的农产品基本上是各连锁网点直接从农产品批发市场采购,然后转手销售的方式来经营的。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
(1)规模经济效益不明显。降低经营成本,实现规模经济效益是连锁经营的主要目的之一。以农贸市场采购方式配送农产品,由于各网点独自采购,没有形成规模优势,在降低农产品采购成本,从而降低经营成本方面的作用十分有限。由于存在众多中介主体,中间流通环节复杂众多,经过反复落地倒运,市场运行过程承负过高的交易费用和社会交易成本,造成农产品采购价格不断提高。据有关资料显示,未经加工的蔬菜从生产者、消费者、产地中间商、市场批发商、市场中间商、连锁店等一系列中间过程到消费者,价格要增加3-10倍,农产品的经营管理成本、分装费用也提高,损耗增加。
(2)难以实现标准化经营。目前的农产品配送方式,一方面各连锁企业难以提供相同的产品与服务,就连价格也难以统一,失去了连锁经营共享品牌资源的意义;另一方面不利于农业产业的规模化经营。没有成规模的生产基地,农产品生产和流通的标准化只能是一句空话。
(3)农产品的质量难以保证。消费者到连锁网点购买农产品在很大程度上是信赖它的质量安全和品牌信誉,因此连锁企业应注重商誉,应该有更强的自律性。但当前连锁企业零星采购农产品的方式,使得农产品供应链过长,农产品在供应链的众多中间环节被反复倒手,产品质量(特别是生鲜产品的新鲜程度)下降,迫使许多消费者放弃连锁网点而转向农贸市场购买农产品。这种现象不仅仅影响了连锁企业对农产品的销售,对企业的信誉也造成不好的影响。
二、中国农产品和农资连锁经营的发展前景
篇3
关键词:美国农产品指数保险;配套政策;农业保险产品
中图分类号:F8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22-0093-02
一、背景分析
美国实施农产品保险计划开始于1939年,随着不断的探索和试验,农产品保险业务快速发展,并于1980年通过了《联邦农作物保险法案》,使得完善的政策性农业保险体系初步形成,并在美国200多万农户中得到快速推广。传统保险和指数保险是美国农产品保险体系的两大支柱,其中,传统保险主要包括农作物巨灾风险、产量计划和农产品作物收入保险等;指数保险有植被指数保险、降雨指数保险、地区性收入保险和调整总收入保险等。在美国农产品指数保险主要分为三类即:产量指数保险、价格指数保险、收入保险。2014年,收入保险产品在美国被大多数农户消费者所接受,农产品保险产品保费收入中的82%来自于收入保险产品的收益,农产品保险的总体保单中,收入保险的保单数占到71%,农产品指数保险产品已经成为美国不可或缺的农业保险产品。
二、主要产品分析
1.产量指数保险。20世纪90年代,美国风险管理局大力推行了产量指数保险,这是一种集体性质的保险计划。主要是针对大规模种植的农作物如棉花、大豆等开展的一种旨在防范农作物减产造成的损失而开设的一个险种。当所承保的区域某类农产品的实际产量低于所签订协议的预期产量时,则为触发此类保险发生的阈值。而农产品的协议产量则是根据美国相关农业部门依历史数据推算得出,其赔偿计算公式如下:
每英亩赔偿额=预期产量×预期价格×保障规模×
式中的预期价格因农产品品种差异不同而由其相应的农产品期货价格来决定。如,根据芝加哥期货交易所11月份的小麦合约在次年1月份的平均价格来决定小麦的预期价格。参保人的保障规模由参保人自身来决定,参保人可以综合自身情况并结合自身偏好、种植规模决定投保规模,可以在90%~150%范围内自由选择。
2.价格指数保险。为防止畜产品由于价格过分波动影响市场供求,同时也规避由于饲养成本的浮动而造成的养殖户经营利润的损失。2008年美国相继推出并实施了畜牧毛利指数保险和畜牧风险保障计划以应对棉花、玉米等农产品价格风险,此类保险主要适用于肉牛、生猪和奶牛等畜产品方面。
3.收入指数保险。生态环境的改变加剧了农产品市场的不确定性。为保障农民收入的稳定,1996年,美国开始推行农产品收入保险业务。这项业务最初在小麦、玉米、大豆等品种中开展,后扩展到稻米、向日葵等经济作物。其保险赔偿数额由农民的收入变化来计算,旨在保障农民的收入不因农产品的产量下降或价格的下跌而减少。
触发此类保险的阈值是区域内农产品实际收益低于承保人收入时。其中,农业收入是区域内农产品实际产量与相应农产品价格二者的乘积,保险赔偿触发产量为农产品协议预测价格、承保(规模)水平、农产品预测价格三者的乘积。农产品协议预测价格及农产品出售价格均由相应农产品期货价格测算得出,其所支付的赔偿金额公式如下:
每英亩赔偿额=预期产量×预测价格×保障规模×
三、相关配套政策分析
1.管理机制完善。政府部门监管与私营保险企业(公司)共同运作是美国农产品指数保险的典型特点,目前,美国不仅有全国统一管理、协调组织,还有一系列完善的法律(法规)作为强大后盾。如,美国联邦政府专门成立了风险管理局(RM),由其对农产品指数保险费率进行统一核算,并具体负责对指数保险费用与补贴支出、保险单据的事前销售与事后理赔等事项进行管理。
2.强大的政策支持。美国政府部门对农产品指数保险的政策支持主要表现在农业指数保费补贴、保险公司经营管理费用补贴、再保险税收(费用)减免等等。比如,2014年,美国政府对农业保险补贴总额为75亿美元,平均补贴率达到62%。除了对农业指数保险费用补贴之外,美国联邦农作物保险公司还专门设置了专项资金,来对私营性质的保险公司给予相应补贴,补贴标准为私营保险公司年收入的20%左右。与此同时,为了进一步分散农业指数保险的经营风险,美国联邦农作物保险公司还为开展农业指数保险业务的各级保险企业(公司)提供了费率较低、手续简便的再保险业务(服务)。另外,美国联邦政府也对开展农业指数保险业务的各级保险公司在营业税收方面提供了巨大优惠,除收取4%以内的营业税外,还免除了其他任何形式费用。
3.内容丰富的保险体系。2014年,美国保险公司提供的农产品指数保险产品种类已达50多种,涵盖了农产品产量保险、农产品价格保险、农产品毛利保险、农业收益保险等几大方面,承保农业作物品种(包括牲畜类)已达到13种,既包括玉米、大豆等主要粮食作物,还涵盖了橄榄、烟草、菜籽油等常见经济作物。
4.保障水平较高。以团体风险计划(GRP)为例,该产品承保水平(范围)从70%~90%,每上涨5%点就向上递进一个档次,共有五个级别,美国团体风险计划(GRP)风险保障规模为90%~150%,在实践操作过程中,团体风险计划(GRP)最高的保障水平可以达到农产品实际价值的135%。
总之,从美国农产品指数保险发展基本情况来看,农产品指数保险为本国农业发展提供了一种十分可行且有效的风险管理工具。农产品指数保险完全打破了农业生产(经营)的原始记录,即自然灾害发生(产生)的时间、种类以及自然灾害其本损失情况等数据材料对固定保险费率的限制;农产品指数保险基本不需要了解(农户)被保险人的农业损失情况,也就节约了逐家逐户查勘农业核定损失主要费用,有效地降低了交易费用(成本)。另外,农产品指数保险方式与农业生产行损失密切相关、比较易于观测,减少了人为干预的不确定因素,有效解决了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减少了防范道德风险与逆向选择发生机率。
参考文献:
[1] 杨维,吕德宏.农户购买农产品价格指数保险意愿的影响因素[J].贵州农业科学,2015,(2):212-216.
[2] 曾福生.新时期中国三农发展思路的再思考[J].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2015,(1):84-91.
[3] 惠献波.农产品价格指数保险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对河南省农户需求的实证分析[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5,(10):81-83.
[4] 丁丽琼.扩大居民消费需求必须坚持“民富优先”的改革取向[J].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2014,(5):108-113.
[5] 靳贞来.加快建立农产品指数保险――以安徽省为例[J].中国乡村发现,2014,(1):167-172.
篇4
关键词:农产品 电子商务 问题 对策
一、引言
当今社会,随着人们生活速度的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人希望通过计算机等现代科技足不出户进行商业活动。作为新兴商业模式的电子商务正好满足了人们的需要。它冲击传统商业模式的同时也悄然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习惯。当人们惊叹电商淘宝创下单日销售额191亿的记录时,越来越多的电商将触角伸向了人们生活所需产品的各个方面。然而,与零售电商如火如荼的发展相比,电子商务模式在农产品销售上的应用却显得不尽如人意。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关系到9亿多农民切身利益和国家未来发展的大事。在新形势下,运用好电子商务模式,为解决农产品销售中“小农户”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提供了重大意义。
二、农产品销售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由于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农产品的产量每年都有所增加,这就使得更多的剩余农产品进入流通领域。同时,农产品具有集中上市和不易常温存放的生产特点和生物特性。面对这样的情况,我国低下的营销能力和物流效率就成为了现阶段农产品销售过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营销、物流方面产生的问题有:
1.农民掌握的信息数量少,且常常带有盲目性和滞后性。生产种类和销售渠道往往参考邻居或熟人的推荐以及过去的销售情况。农产品供应链上的信息无法共享,进而往往造成产销脱节的情况。这样既不利于销售也容易使物流环节过多,增加流通和交易的成本。2.农民整体文化水平较低,对于电子商务这一新兴商业模式接受度低,这其中的原因包括计算机还没有完全在广大的农村地区得到普及应用,农民对于虚拟的交易形式缺乏了解,同时信用机制和配套的银行交易服务还没有跟上。3.技术意识缺乏表现在很多方面,(1) 农产品没有特色,品种单调、重复、老化。现如今人们对质量、健康、安全的重视,使得一些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逐渐成为新兴宠儿。市场上常常出现绿色产品价格高涨,而一些普通农产品却难卖的局面。(2) 物流冷藏技术落后,不重视果蔬等农产品产后环节的处理(如分级、清洗、预冷、冷藏运输等)多数农产品销售时仍处于其原始状态。4.农户常常在市场上单打独斗,组织程度低。由于个人财力、精力、能力的不足,难以在市场上形成有力的竞争。农户之间难以形成一致意见,他们互相杀价,最后导致利润大部分被层层中间商取得。5.销售态度过于被动,不利于占领市场有利先机。农户多数是小规模生产,他们常常被动的等待商贩上门收购。农户常常缺乏市场信息,削弱了与中间商谈判议价的筹码。6.生产供应销售过程中的不确定风险。农产品的生产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大,旱涝、低温、病虫害、疫情等因素都有可能导致农产品的减产甚至绝产。同时,随着“跨地区,大流通”格局的逐渐确立,极端恶劣天气,石油价格的波动,路桥费过高等因素。都会增加农产品销售的难度。另外,信用风险也是制约农产品销售的一个重要因素,近年来,“公司+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得到了大力地推广,这种模式本有利于保障农产品的销路,降低农产品滞销的风险,但在实际过程中,农户不遵守协议擅自销售农产品或企业仰仗自己强势地位压低收购价格的事件时有发生。7.物流成本过高:由于我国物流业刚刚起步,发展处于初级阶段,各方面的相关制度很不完善, (1) 国家指定政策为农产品开辟“绿色通道”,对农产品的生产和运输销售等环节给以一定的补贴,但多处没有落实到实处。(2) 税收方面,重复征税现象严重,周转次数多,票据使用繁杂。
三、我国改善营销能力和物流效率低下的途径
1.增加农民对电子商务的认知。建立电子商务平台,逐渐让农民了解这一新型模式,加强宣传力度,切实落实到行动中。例如,特别是基层级政府机构,对所在区域内的产品信息进行登记,然后及时到相应的商务平台上,达到资源的共享。或是为一些在当地有影响力的种植农户或企业寻找买主卖主,促成合作,赢得效益。在面对身边成功案例的背景下,对农民进行简单培训,使其了解必要的电脑知识和网络、金融安全常识即可。这样更利于农户接受并参与电子商务活动。2.考虑到一些地区没有电脑,不具备计算机等基础设施,政府应建设农业推广站。运用网络,可以组织农民上网了解农产品发展现状和未来行情。3.(1) 科技的应用和提高。对于农产品的生产应该积极运用科技,种植“名优特”农产品。邀请经验农民进行介绍,或组织学习相关视频,与科研所合作等。及时了解市场需求的农产品品种,积极研发新品种。看重农产品的品质、品牌以及标准化程度。这样对农产品的销售都是极为有利的。(2) 冷藏技术的落后成为现如今农产品物流业发展的瓶颈。大力推广冷藏集装箱的使用,重视蔬菜采后处理的各个环节。形成一条“冷链”即采用田间采后预冷—冷库—冷藏车运输—批发站冷库—自选商场冷柜—消费者冰箱等一系列环节。由于处理得当,美国在蔬菜加工运输环节的损耗率仅为1%到2%。而据资料显示,我国水果、蔬菜等农产品在采摘、运输、存储等环节上损失率在20%到30%。4.农民应克服各自生产各自销售的弊端,建立公益性的农产品运销合作组织,用于指导农产品运输和销售。用团体的力量进行谈判和交易使得利益最大化。5.建立新型销售模式,形成以超市为核心的供应链。这其中,“农超对接”模式使得农民和超市都减少了中间商的环节,从而增加了利润。家乐福、沃尔玛、京客隆都已成功运用。但同时,“农超对接”过程中,也要尽快解决产后物流对接,农户无法开具增值税发票等问题。6.风险的预防:提高农民的风险防范的意识,购买适当的农业保险可以在突发状况来临时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在信用风险方面,强化合同的作用和约束力,明确细则,对违约后的双方责任明确划分。对于网络交易的农户和公司来说,有必要建立的信用累计制度。一旦双方有出现违约的情况,不仅要追究其法律责任,还要使其影响到各自今后的签约率。另外,政府运用经济杠杆对市场进行干预,缓解价格波动。同时风险的化解还可以对有条件的农民,介绍购买金融期货,期货和现货价格可以进行有效对冲。减少价格带来的风险。7.各级有关政府切实落实国家政策,将国家补贴落到实处。国家应尽快制定有关政策,减少对物流业的重复征税,为第三方发展专业物流提供制度保障。对运输农产品的车辆,运输费用给予适当减免。
参考文献:
[1]涂同明 涂俊一 杜凤珍 《农产品电子商务》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1.7
[2]张志乔 《生鲜农产品营销与物流》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2.6
[3]张洪涛 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对策建议 信息化建设 2010(02)
[4]涂毅 农产品网络营销基本知识来源 致富天下 2011 (10)
篇5
[关键词] 农产品 产业链 问题 途径
[中图分类号] F3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6)02-0036-01
1 引言
目前而言,我国的农业发展正处于过渡阶段。所谓过渡阶段,是指我国的农业发展正处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阶段,主要为市场提供初级的农业产品。从总体上看,我国的农业产业链仍处在较低的发展水平,产业链非常简单,且发展布局非常不平衡,不具备长时间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在现代农业的发展过程中,发展农业产业链条是毕竟之路,也是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农业产品产业链条的优化发展,能够妥善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提高广大农村群众的经济收入,改善农村的落后面貌,促进农村地区的风气改善。本文建议,应该积极推动农村地区产业链的现展,打破传统农业只能提供初级农产品的尴尬局面,实现农产品产业链条的优化发展。
2 当前农产品产业链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农产品产业链各个环节之间连接不紧密
现阶段,我国农业发展仍停留在传统农业的阶段,绝大多数的农村地区依然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业,很少有农村地区形成农产品加工产业群。种植和养殖是农业生产的的中心环节,但却长期被孤立的留在广大农村地区;而农产品的加工、存储、运输和销售等后续工作却集中在城镇地区。生产环节与后续环节的分离,造成了两方面的提出问题。一是广大农村地区仅仅占有农产品产业链的生产环节,利润十分有限;很多农产品加工企业一次性买断初级农产品,给农民收入的增加造成了阻碍。二是农产品产业链生产――加工――销售三个环节连接不紧密,不利于农业产品新品种和种植新技术的推广,降低了农产品的附加值。
2.2 农产品产业链的发展不平衡
现阶段,我国的农业正处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关键阶段,除了各个产业环节联系不够紧密外,还存在着产业链发展不平衡的突出问题。产业发展不平衡表现在地域上的不平衡。我国幅员辽阔,农业发展表现为区域不平衡。东部地区农业发展较为迅速,现代化水平较高;而西北地区农业发展较为封闭,仍然停留在自给自足的自然农业阶段。初次之外,不平衡性还体现在具体的产业链发展不平衡,受到市场形式和产业差异等因素的影响,形成了不平衡的格局。以华北地区为例,此地区棉花种植十分广泛,崛起的产业链带有着很大的盲目性,具体表现为棉花加工企业数量过多;而在养殖业发展却长期滞后,很难形成规模,防疫工作跟不上,很多农户很难独自承担市场形势变化和动物疫病的双重风险。
3 农产品产业链发展的改进路径
3.1 延长农产品产业链
本文提出的延长农产品产业链,是指提高农产品产业链的迂回程度,具体表现为广大农村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提高农产品的加工程度。从延伸方向来看,可以分为农产品产业链的向前延伸、向后延伸以及增加中间环节等方法。目前而言,农产品产业链的延长多以向后延伸为主,即增加产业链的后续环节,获得更高的经济利益。产业链在向后延伸的过程中,通常会追加劳动力、资本、技术等生产因素,通过加工来获取更高农产品附加值。
3.2 重视科技投入
农产品产业链的延伸过程中,应该注重科学技术的重要作用,加强农科联合,根据市场形势来调整农产品的具体生产,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加强科技创新,能够促进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提高科学技术在农业经济增长中的共享了,提高农业资源的综合利用能力。在产业链条的延伸过程中,应该重视市场开拓的重要作用,开拓本地市场、国内市场甚至是国外市场,根据市场需求来调整农产品的生产规模,重点生产和加工市场需求量大的农产品。使得农产品的生产环节与销售环节紧密相连,不至于出现农产品的滞销现象。
3.3 提升农产品产业链
农产品产业链的提升,主要依靠技术、知识、资本等因素的投入。这是产业链优化的重要方面,对提高农产品产业链的整体竞争力十分重要。从根本上讲,农产品产业链的优化就是提高各个环节知识含量、技术含量、附加值水平。在提升过程中,应该充分的认识到各个环节在技术层面存在的差距,需依靠科技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全面提升产业链的科技含量和生产效率。
3.4 整合农产品产业链
应该农产品产业链的各个环节有机的结合起来,根据市场需求和社会资源的变化情况,合理配置资源,协调各个产业链时间的比例关系,实现经济利益的最大化。此外,也应该整合物流、信息、价值等产业链形态要素整合经营主体。本文建议,应该充分重视产业链中各因素之间的合作机制,加强各个生产环节之间的合作与衔接,通过产业链的整合而提高实际效率。
参考文献
[1]谢静,党华美,何腾兵.集成农业资源高效利用技术,促进农业清洁生产[J].生态经济评论,2014,00:159-174.
篇6
关键词:互联网;农业技术推广;作用;发展前景
“互联网+”的理念开始出现,并运用在各个领域。在农业发展中也有了应用推广,通过互联网的运用可以及时的了解农业生产情况,并提供农事信息指导,提高农业中科技成果的应用率,实现农业经济结构的调整,并加快建设农业经济,促进农民增产增收。
1“互联网+”在农业技术推广中的作用
1.1“互联网+”的概念
“互联网+”就是运用互联网思维进行传统行业的改造,提高行业效率。而“互联网+农业”就是众多企业、个人围绕农资电商、农业信息化和农村互联网金融进行尝试,推动农业生产的规模化和现代化,将农业现代化和“互联网+”结合起来[1]。这是国家发展中对农业的要求,也是农业产业升级的要求。
1.2“互联网+”在农业技术推广中的作用
1)保证农产品安全。我国食品安全事故近来频发,对老百姓的生命健康和消费者的信心产生严重影响,制约着我国整体经济的发展,也影响农产品的正常销售,使得部分农业产业发展艰难。推广应用农业互联网技术可以加强农产品流通环节的监督和控制,为我国农产品的安全提供保障。2)促进农民增收。虽然农民的收入越来越多元化,但农业仍是农民收入的保障。运用互联网推广农业技术,农产品的品质和产量可以得到保证,并培育出市场需求的农产品,增加农民收入。3)推动农业生产的智能化。将互联网运用在农业技术中,可以全程控制农业生产,合理使用农业资源,并提高科技的利用率,提高农产品产量和品质。而且互联网的应用使得农业经营网络化,颠覆了农产品买卖的传统格局,推动了农产品流通领域的改革。同时也使得农业管理更加精细化,服务也更加便捷,通过有效的结合互联网和农业技术推广,实现了农业资源管理的现代化[2]。新农民利用互联网可以获取先进的技术信息,掌握农产品地理分布和价格走势,并结合实际情况自主决策农业生产。互联网的运用使得农业组织实现规模化,实现现代农业组织的整合,将农民、农业合作社、农业企业和消费者都联系起来。
2“互联网+”在农业技术推广中的发展前景
2.1推动农产品电商趋势
未来几年我国农业技术中互联网的应用会越来越频繁,随之而来的是产品电商、农资电商和农村再生资源电商的发展,农产品电商化趋势越来越明显。而且新媒体互联网会在消费者圈子中流传推广,突破传统的农业技术推广方式,电话沟通、自媒体运用会越来越多,这是未来农业发展的商机。
2.2农业众筹和预售
电商运用互联网平台进行产品售卖,在产品形成前就有了众筹产品的创意,会提供更多的内容和可选产品,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定制服务,推进农业的生产革新。这样既可以解决农民的资金问题,还提供了农产品预售,开拓销售渠道,保证食品的健康安全。
2.3农业复合型业态
农业传统的营销模式销售面窄且成本高,影响品牌的知名度。目前互联网对农业生产、销售、服务和资金等产业环境产生一定的冲击,为一体的现代农业产业模式发展带来机遇,推动了农业电子商务、高品质绿色食品产地直供和体验式旅游农业等的发展,农村休闲旅游、体验、民宿和产品销售等复合型新业态开始出现[3]。
2.4区域性的协会发展
随着互联网的应用普及,农产品电商的区域化越来越明显,区域性的协会开始成立。通过平台建设,实行专业化的分工,基地对产品的生产环节进行监督管理,电商发展并提供服务,专业生鲜物流企业管理其物流环节,标准化、产品安全性和冷链物流三大难题就得到了有效的解决,业务发展也有了区域化的趋势。第三方农产品电商平台越来越多的发展起来,有了巨头竞争的发展趋势。同时社区电商也发展起来,统一农产品的性价比和购买渠道,以社区为主力的移动端涉农电子商务开始占据主体,实现了农产品的一体化销售。
2.5农产品品牌建设发展
目前我国整体的农产品品牌缺位,有更大的品牌打造空间,未来电商会打造具有影响力和广阔市场的农产品品牌。农产品电商快速增长,但物流成本比较高,目前中高端产品上电商产品比较多,其具有品牌依赖性,如果不能完成品牌打造,在未来的竞争发展中就很困难。
3结束语
现在互联网发展越来越快,“互联网+”成为一种新的生产方式,并推动了各个领域产业模式和经营手段的改革创新。将“互联网+”运用在农业技术推广中,就可以实现推广手段的便利化、实时化、物联化和智能化,影响农业的生产、经营、管理、服务、销售等所有的产业链环节,推动农业的现代化发展。“互联网+”在农业技术推广中是一种驱动,可以有效的推动智慧农业、高效农业、绿色农业的发展,提高农产品的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实现农业的现代化转变。
参考文献:
[1]许永丽.浅谈“互联网+”在农业技术推广中的作用与发展前景[J].青海农技推广,2015(3):6-7.
[2]杨林,于继庆,刁希强,等.浅析互联网在农业科技推广中的作用[J].农业科技通讯,2011(9):25-26.
篇7
1.中国贸易逆差随着农产品贸易的增长而不断扩大
在中美贸易中,中国一直处于顺差地位,但在农产品贸易中,中国一直处于逆差状态,且最近几年对美逆差越来越大。2007年的中美农产品贸易是双赢的一年,我对美农产品出口、自美农产品进口和进出口贸易总量增长幅度都超过两位数。美国对华出口增长更快,对华农产品贸易增幅达到23.7%,出口金额接近90亿美元,贸易顺差从2006年的29.65亿美元扩大到2007年的39.26亿美元,占其顺差总额的五分之一。
2.中美双方进出口产品结构呈现优势互补
美国的农业是典型的现代农业,属于资本、土地密集型,中国农业是典型的传统农业,属劳动密集型,因此中美之间的农产品贸易互补性很强,贸易前景很大。劳动密集型和土地密集型产品分别构成中美出口产品的主体,因此,中美要实现贸易的优势互补,就要发挥各自优势,美方要把重点放在土地密集型的农产品上,而不要放在中国具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力密集产品上,而中国也要发挥自己在劳动密集型产品上的优势,使两国在农产品贸易上协调发展,互利互惠。
3.输美食品质量成为突出问题
2007年3月以来,我国对美国出口的宠物食品、人类食品(如冷冻鱼等水产品)连续发生产品质量和安全事件,使美公众对这些问题的关注逐步升温。为解决问题,两国政府有关部门建立了磋商合作机制,对涉及消费品安全的重大事件进行紧急磋商,并在第18届商贸联委员会和第三次战略对话期间就食品和饲料等签署了促进进出口安全的备忘录,为加强双方在上述领域的沟通和交流提供了保障。经过多方努力,美各方对此问题的关注逐步降温。
二、中美农产品贸易主要争端
1.转基因争端
转基因食品的安全问题一直是国际争论的焦点。美国由于占据转基因技术的制高点,对转基因食品的推广持积极态度,而欧盟和日本等国家则坚决反对,由此也引发了有关转基因农产品进口管理措施的讨论。以大豆为例,美国是世界最大的大豆生产国,也是最大的出口国,产量的35%~40%用于出口,其中50%左右出口到我国,而进口的大豆95%是转基因品种。中国于2002年开始对进口的转基因大豆实施安全审查,影响到美国对华农产品出口,结果被美方认为是“美国和中国之间特别有争论的问题”。虽然经过谈判双方最终就该问题达成协议,推迟安检条例的执行,简化有关申报和审批手续,但由于双方在农产品贸易问题上仍然存在较大的认知差异,中美农产品转基因争端的前景不容乐观。
2.技术壁垒
技术法规和技术标准是国际贸易中用来设置技术性贸易壁垒最为广泛的方式。目前美国设置了不同程度和各种形式的技术法规和技术标准来限制我国农产品出口。同时制定了严格的产品检疫检验制度,包括检疫和检验的法律、法规要求、程序、出证、检验等,将我国大量不符合检验标准的农产品挡在了国门以外。美国还在包装和标签要求方面做了严格的规定,而针对环保技术相对落后的中国来讲,美国设定的绿色壁垒,是国际贸易中最隐蔽、最棘手和最难对付的贸易壁垒之一。国家质检总局的《中国技术性贸易措施年度报告(2006)》数据显示,美国的技术性贸易措施给中国出口造成的直接损失为67.2亿美元,占直接损失总额的23.3%。
3.反补贴
美国从2007年开始对中国施行《反补贴法》,尤其对我国出口的农产品,动辄以反补贴的理由进行审查,使中美农产品贸易摩擦不断。我国在农业补贴方面存在很多问题,比如,补贴的范围太广,几乎涉及到农产品生产与流通的全过程,使各环节的和各类别所得到的补贴资金数额很少,补贴作用难以集中发挥,效果比较差。以价格补贴为主,农民不能从中直接得到实惠。主要采用“暗补”方式,通过流通渠道间接进行,对农民开发经营土地、推广新品种、应用新技术、推进农业产业化集约化经营的激励作用并不明显,并且容易造成补贴资金的严重流失。这些问题,一方面减弱了补贴的作用,另一方面也更容易使我国出口的农产品成为反补贴的众矢之的。
三、建议
篇8
关键词:农产品 团购 网络营销 策略
中图分类号:F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4(b)-0115-01
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如何改进传统落后的销售方式,引入现代市场营销思路和技术,推进农业的市场化进程,是急需探讨的问题。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以及购物类互联网平台的成熟,利用网络购物的群体会越来越多。在电子商务背景下,推行农产品网络营销是一种大势所趋。近年来,团购这一新兴的网络购物方式应运而生。
1 网络团购的含义及优势
网络团购是由买家、卖家或中介组织发起,通过BBS或中介网站等募集对目标产品或服务有需求的其他买家,以加强买方的议价能力和增加卖方的降价空间,实现交易成功的一种新兴电子商务模式。传统市场上,由于商家对商品信息拥有较强的垄断优势,以及消费者分散消费价值较低等原因最终导致消费者无法以最优价格购买到目标商品。团购的出现,不仅增强了消费者与商家的议价能力,使消费者在消费市场中占据了有利地位,而且商家也会因交易量的提高而加快资金的周转速度,因此,团购实现了买卖双方的利益共赢。
2 发展农产品网络团购营销的策略建议
2.1 甄选可信和具有发展前景的农产品团购网站
团购网站经过市场惨烈竞争目前剩下的不到100家,且知名的团购网站又占据了将近80%的市场份额,如糯米、美团、拉手网等。但这些网站并非专业的农产品交易网站,聚集的大量客户也非农产品消费者。因此可以从以下两方面进行甄选:(1)甄别可信度。团购网站竞争十分激烈,不免有很多团购网站本身不仅仅是一个交易平台,它可能通过改名换姓成为一个经销商,这样方便其在网站招商,将其网站销量刷高。为了节省成本,团购网站可能会让生产商先发货、后付款,一旦网站出现经营问题,农产品生产商将成为受害者。因此需要审查这些网站的合规性、有无工商备案,导航或网页搜索时有无其广告或正面信息等。(2)选择专业于农产品细分市场的网站。如中国惠农网、农产品团购网及有名气团购网站下的农产品交易细分网站。对于农产品生产商而言,如果其销售策略注重批发和走量,专业的农产品交易网站应该是最好的选择,相反如果销售策略注重零售与散卖,那么有名气的网站下的农产品频道则是比较重要的渠道,因为大量散客是以这些较有名气的网站作为入口的。
2.2 关注产品的售后服务质量
售后服务是产品体验的延伸。农产品具有较强的季节性,部分农产品对运输时限、包装方式、运输过程中的保管都有较高要求。因此农产品销售上进入到团购网站之后,必须和团购网站就售后服务的责任划分有明确的规定。团购网站是一个营销平台,具体的成交方式由买卖双方决定,但这个平台的好坏又直接关系到农产品的后续销售。因此农产品生产商必须有较高的售后服务意识,如拉手网就提出 “七天未消费退款”、“消费者不满意先行赔付”、“过期视为使用自动退款”等服务承诺。但在实际售后中仍然存在处理速度慢,程序繁琐,过程复杂等情况,这种情况将直接影响消费者对网站和销售商的信誉。产品销售商应严格遵守与团购网站就售后达成的协议,降低买家投诉成本,提高买家的购买体验。
2.3 注重农产品的组合销售
专注于农产品销售的买家理论上是任何农产品的潜在买家,从购买体验的角度看,没有什么比“一站式”购物更好的服务。因此有效的农产品组合是提高团购销量的有力法宝。关键是解决农产品生产商产品的单一性,可采用专业分工、销售合作的模式。当前全国知名的淘宝村就是采用了这种模式,即通过专业大批量生产的模式降低生产成本,又通过组合营销的方式实现共同盈利。农产品同样可以采用这种模式,专业的农村合作社、行业协会、甚至村组织都可以履行该职责。为提高产品的可信度,这种方式应该让众多买家所知晓,提高产品透明度。一般而言,农产品购买者更愿意直接从生产者手中购买,一旦通过联合的合作社进行销售之后,就会让买家产生一定的顾虑。对此应关注团购网站的创新模式,将这种临时、松散的农户组织模拟成一个大超市,农户需提前做好产品的组合策略,买家只对应一个商家。
2.4 制定严格的团购标准,提高产品质量和知名度
农产品等级多,通过团购在短期内能带来大量的消费者,但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即如果这些客户对产品不满意也就意味着所有的团购客户可能会流失。要留住这些客户最好的方式就是提高产品本身的质量,不同质量制定不同的价格,真正提高客户体验度。以遂昌市网店协会联合进行的红提网购为例,由于影响红提质量的因素较多,如重量、颗粒大小、着色、甜度、农药检测等,如果单个网店质量把关不严,会导致遂昌红提的名气大打折扣,并影响到整个地区的红提销售。对此当地网店协会自制了红提标准,如在最影响消费者感受的甜度方面,团购活动规定“红提的甜度必须达到14度,需用甜度计测试”,还要求“果横径大于23 mm,竖径大于等于26mm,占果穗的95%”,如果商家都自律,那么这一严格的团购标准必然有利于留住潜在顾客。
2.5 充分发挥团购网站的营销能力
好的团购网站的流量特别大,而且分站也很多,上线的产品也非常多,因此必须充分利用团购网站,充分发挥其推广能力。如多上线城市分站,上线时间不确定、位置定期更换等,都可以避免审美疲劳,提高曝光率,挖掘潜在消费者。团购网站上展现农产品的生产过程、包装过程,让客户身临其境,这在当前追求农产品生态质量的市场环境里比较有效。
3 结语
农产品的网络团购营销能够提升农产品的品牌形象、改进顾客与企业主交易时的融洽关系、提高企业“以顾客为第一”的服务质量、增加企业主与农民在生产经营环节中的收入。农产品网络团购营销的发展将对农产品生产与销售起重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 王凤旭,贾保先.电子商务环境下农产品网络营销策略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2(4).
[2] 胡伟.安徽省农产品网络营销发展因素分析及对策[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4(3).
篇9
关键词名牌农产品;特点;农村经济;作用;对策;吉林辉南
中图分类号F3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11)11-0397-01
辉南县拥有国优名牌农产品的生产企业7家,省优名牌农产品的生产企业19家。共获国优名牌9个,15种产品;获省优名牌22个,38种产品;有25个产品获国际金奖,2个产品获得绿色食品证书。全县7家获得名牌农产品的生产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0 770万元,实现利税539.8万元,带动农户17 980户,发展基地53个,给农民增加收入1 075万元。现结合辉南县实际,就如何发展名牌农产品及其对农村经济的辐射拉动作用探讨如下。
1名牌农产品的显著特点
1.1种植业主导产品市场竞争力强,畜牧产品对产业结构调整牵动力较大
辉南县拥有的“龙湾牌”、“辉发江牌”、“三通河牌”等产品,不仅获得省优名牌,而且“龙湾牌”、“三通河牌”还分别获得国优名牌称号、长春国际博览会金奖称号。这些产品层次高、市场广阔,是辉南县种植业主导产品。吉林省卓越实业有限公司,是吉林省较大的集养殖、加工、生产、科研于一体的现代化龙头企业。年完成销售收入9亿元,实现利税1.89亿元,带动农户7万户,为农民增收1.4亿元,使部分农民走上了致富之路。卓越公司有7个产品获得省优名牌,6个产品获得国优名牌。吉林省绿家族实业有限公司也是集养殖、加工、生产科研于一体的大型龙头企业,其中3个产品获得省优名牌。
1.2以原野山珍为原料加工成绿色环保产品,各类新特产品全方位发展
辉南县拥有的龙湾牌长白山野生山菜系列,福食得牌老龙岗野山参,用野生山葡萄、五味子加工成的原汁果酒系列,以及用野生中药材加工成的中药制剂等16个品种获得省优名牌,其中5个品种获得国优名牌。这些名牌农产品的原料都是来源于大自然的天然林,无污染、无公害,是纯天然绿色产品,具有较高的开发价值,潜在的价值较大,竞争优势明显,发展前景广阔[1]。我国拥有的各类名牌农产品中不仅有种养业、制酒业、制药业、原野山珍加工业,还有矿泉水、木制品系列和专用肥等。这不仅反映了农业产业化企业发展的多元性,而且还带动、辐射其他相关企业的快速发展[2]。
1.3农产品精深层次加工,外埠市场畅销
在38个省名牌农产品中有7个产品属于玉米精深加工型。这些企业不仅实现了农产品的增值,而且产品质量好,企业规模大,经济效益显著,是当地政府的支助产业、财政收入的纳税大户[3]。辉南县的各类名牌农产品绝大多数是高科技深加工型产品,应用了一些新的科研成果和先进的生产手段,是高附加值产品,具有一定的国内外竞争优势。有的产品近销东三省,远销北京、上海、香港等地,有的产品还打入了国际市场,如韩国、日本、新加坡,受到了世人的瞩目和青睐。
2名牌农产品对农村经济的辐射拉动作用
2.1带动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由于名牌企业的发展壮大,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也拉动相关行业的发展。2010年辉南县农业总产值实现8亿元,农村经济收入达到11.6亿元,农民人均收入达到6 396元,同比增长12%。
2.2加快种养结构调整和产业化发展步伐
名牌产品的开发、研制,有效地吸引了社会资金、人才等生产要素向优势产业流动和积聚,为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经营创造了有利条件。通过实施名牌农产品发展战略,2010年带动全县发展绿优米2.07万hm2,占水田面积的84%。肉鸡发展820万只、大鹅发展105万只、医药特产475.33 hm2、林下参400 hm2、食用菌60 hm2、木制品逾20个系列、280个品种,创产值3亿元以上。
2.3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随着创名牌产品活动的深入开展,不仅强化了企业和经营者的科技创新意识,千方百计地提品的科技含量;同时也加快了科技成果的转化效率。辉南县平安粮库新进一套年加工能力3万t的现代化优质米生产线,大大提高了产品的科技含量,赢得了市场,提高了效益,增加了收入。
2.4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企业的活力
随着名牌农产品数量的增加和质量的提高,市场的知名度不断加大,市场的竞争力不断增强,市场占有份额不断上升[4]。龙湾牌、三通河牌、辉发江牌等获名牌后,迅速占领了当地市场,外销供不应求,不仅前景看好,而且还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通过实施名牌发展战略,给一些乡镇企业带来了生机和活力,提高了乡镇企业知名度;给不景气的企业打了一针强心剂,增强了其信心和勇气,激励其为发展农村经济做出应有的贡献。
3发展名牌农产品战略的对策
将名牌农产品开发好,并做大、做强,可以起到对产业的辐射拉动作用。辉南县委、县政府采取了一些措施,使名(下转第399页)
(上接第397页)
牌开发战略在辉南县得以全面实施。一是加强领导。成立名牌发展战略领导小组,制定名牌发展战略规划,组织协调名牌认证工作,解决企业生产中遇到的困难和难题,充分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确保此项工作规范、快捷、健康发展。二是政策倾斜。鼓励、支持企业开发名牌农产品,对一些名、优、新、特产品可适当减免税金,待企业发展壮大后再足额收缴。三是组建协会。成立农村经纪人协会,通过协会这一中介组织,使生产与企业对接,企业产品与市场对接,这样既搞活了企业,使名牌产品形成了广阔的市场,又保护了农民和企业的利益,同时也扩大了名牌产品的知名度。四是价格保护。由工商和技术监督部门组建打假工作队,严厉打击假冒名牌的侵权行为,保护名牌产品的价格和信誉不受侵犯,给名牌农产品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4参考文献
[1] 薛选登.河南省农产品加工业的现状及发展对策[J].河南农业科学,2006(3):19-21.
[2] 李铜山.食用农产品安全生产理论简析[J].河南农业科学,2006(10):112-115.
篇10
[关键词] 中美农产品贸易 逆差 争端 对策
一、中美农产品贸易的特点
1.中国贸易逆差随着农产品贸易的增长而不断扩大
在中美贸易中,中国一直处于顺差地位,但在农产品贸易中,中国一直处于逆差状态,且最近几年对美逆差越来越大。2007年的中美农产品贸易是双赢的一年,我对美农产品出口、自美农产品进口和进出口贸易总量增长幅度都超过两位数。美国对华出口增长更快,对华农产品贸易增幅达到23.7%,出口金额接近90亿美元,贸易顺差从2006年的29.65亿美元扩大到2007年的39.26亿美元,占其顺差总额的五分之一。
2.中美双方进出口产品结构呈现优势互补
美国的农业是典型的现代农业,属于资本、土地密集型,中国农业是典型的传统农业,属劳动密集型,因此中美之间的农产品贸易互补性很强,贸易前景很大。 劳动密集型和土地密集型产品分别构成中美出口产品的主体,因此,中美要实现贸易的优势互补,就要发挥各自优势,美方要把重点放在土地密集型的农产品上,而不要放在中国具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力密集产品上,而中国也要发挥自己在劳动密集型产品上的优势,使两国在农产品贸易上协调发展,互利互惠。
3.输美食品质量成为突出问题
2007年3月以来,我国对美国出口的宠物食品、人类食品(如冷冻鱼等水产品)连续发生产品质量和安全事件,使美公众对这些问题的关注逐步升温。为解决问题,两国政府有关部门建立了磋商合作机制,对涉及消费品安全的重大事件进行紧急磋商,并在第18届商贸联委员会和第三次战略对话期间就食品和饲料等签署了促进进出口安全的备忘录,为加强双方在上述领域的沟通和交流提供了保障。经过多方努力,美各方对此问题的关注逐步降温。
二、中美农产品贸易主要争端
1.转基因争端
转基因食品的安全问题一直是国际争论的焦点。美国由于占据转基因技术的制高点,对转基因食品的推广持积极态度,而欧盟和日本等国家则坚决反对,由此也引发了有关转基因农产品进口管理措施的讨论。以大豆为例,美国是世界最大的大豆生产国,也是最大的出口国,产量的35%~40%用于出口,其中50%左右出口到我国,而进口的大豆95%是转基因品种。中国于2002年开始对进口的转基因大豆实施安全审查,影响到美国对华农产品出口,结果被美方认为是“美国和中国之间特别有争论的问题”。虽然经过谈判双方最终就该问题达成协议,推迟安检条例的执行,简化有关申报和审批手续,但由于双方在农产品贸易问题上仍然存在较大的认知差异,中美农产品转基因争端的前景不容乐观。
2.技术壁垒
技术法规和技术标准是国际贸易中用来设置技术性贸易壁垒最为广泛的方式。目前美国设置了不同程度和各种形式的技术法规和技术标准来限制我国农产品出口。同时制定了严格的产品检疫检验制度,包括检疫和检验的法律、法规要求、程序、出证、检验等, 将我国大量不符合检验标准的农产品挡在了国门以外。美国还在包装和标签要求方面做了严格的规定,而针对环保技术相对落后的中国来讲,美国设定的绿色壁垒, 是国际贸易中最隐蔽、最棘手和最难对付的贸易壁垒之一。国家质检总局的《中国技术性贸易措施年度报告( 2006) 》数据显示, 美国的技术性贸易措施给中国出口造成的直接损失为67.2 亿美元,占直接损失总额的23.3%。
3.反补贴
美国从2007年开始对中国施行《反补贴法》,尤其对我国出口的农产品,动辄以反补贴的理由进行审查,使中美农产品贸易摩擦不断。我国在农业补贴方面存在很多问题,比如,补贴的范围太广,几乎涉及到农产品生产与流通的全过程,使各环节的和各类别所得到的补贴资金数额很少, 补贴作用难以集中发挥, 效果比较差。以价格补贴为主,农民不能从中直接得到实惠。主要采用“暗补”方式,通过流通渠道间接进行,对农民开发经营土地、推广新品种、应用新技术、推进农业产业化集约化经营的激励作用并不明显, 并且容易造成补贴资金的严重流失。这些问题,一方面减弱了补贴的作用,另一方面也更容易使我国出口的农产品成为反补贴的众矢之的。
三、建议
中国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尽管在价格上有一定潜在优势,但与国际市场要求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有关部门应加强对出口食品从生产到加工的全过程监管,优化出口食品结构,提高出口竞争力,除了要达到国际通用的食品法标准外,还要满足美国等发达国家各自制定的更为苛刻的技术标准。
2008年下半年美国爆发了次贷危机,经济陷入了低迷,也给中国和世界经济带来了冲击,中美贸易势必受到影响,应充分利用中美高层对话机制,将次贷危机作为中美战略经济对话的重要议题,就利率、汇率政策、贸易保护主义等问题进行沟通与协调。中国政府和企业应有预见性地做好应对措施,务实、有效化解中美贸易可能出现的纠纷。如有必要,还可联合其他相关国家,在WTO框架下联合抵制美国可能出现的通过贸易保护向转嫁危机的做法。
参考文献:
[1]童霞:基于绿色壁垒导向的中国出口贸易发展的路径选择[J].国际贸易问题,2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