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管理维护范文

时间:2023-09-25 18:24:3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道路管理维护,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道路管理维护

篇1

关键词:城市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维护

中图分类号:C913文献标识码: A

一、城市道路的管理与维护的意义

1、加强城市道路的管理与维护,能够提升人民的生活质量

再好的道路路面也会损坏,如果不及时进行维护处理,破烂的路面不但影响人们的外出,而且直接影响人们的情绪,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对城市道路路面应该在最佳的时间给予最合理的维护,这样才不会更大地影响交通运输,以及减少人们的出行困难,尽可能地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

2、加强城市道路的管理与维护是整个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城市道路的维护关系到现代人民的健康,子孙后代的安全,同时也制约着经济的发展与整个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为了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提高路面的属,减少行车延误、确保维护措施的效益费用比;

3、加强城市道路的管理与维护有利于改善交通运输环境

提高城市道路的维护质量和水平,可以降低运输消耗,改善营运效率和安全,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所以搞好城市道路的管理与维护工作是十分必要的。

二、城市道路建设中存在的常见问题

1、城市道路的交叉口不通畅

城市道路的堵车现象十分严重,这是由于城市道路的交叉口不通畅。这种严重影响路段与交叉通的问题是由于设计之初缺乏交通工程理论指导造成的。城市的交叉路口受到来往车辆和人流的影响,并且其红线、车道数与其他路段完全一致,这将使得路段的服务水平严重下降,交通能力急剧下降,从而导致节点不通畅。这样将会直接影响到整个城市路网的整体运行效率。这种存在拥堵问题的路网交汇处造成了资源的巨大浪费。

2、城市道路整体格局设计不合理

城市道路整体格局设计不合理。城市道路整体格局决定了资源的利用情况和道路的通行能力。不合理的设计会严重制约道路功能效率的发挥。近年来我国的道路规划缺乏交通工程理念,以道路工程设计为指导,因而缺乏科学性。举例来说,市政道路设计者未考虑到道路交通口的通行能力,路网设计中缺乏对绿化、环保和景观灯的整体考虑,对不同路段交通能力的分析也不尽合理,这些都严重阻碍了道路的有效性。

三、加强城市道路的管理与维护的措施

1、管理措施

1.1建立一支高素质的领导团队

城市道路是城市的基础设施,它关系到整个城市的有机活动,因此,对城市道路要有一支懂专业、崇尚科学、严管理的领导团队,制定和和完善促进城市道路可持续发展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通过法律法规的约束,政策的引导和调控,促进城市道路的维护的发展。切实做好城市道路维护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和环境保护措施实施工作,保护环境,加强对居民区附近的施工噪声和施工污染的监测。通过严格的法律对废料处理不当、噪声严重、大气污染者采取高额收费,迫使其改变原来落后的施工技术,降低施工机械所带来的噪声,杜绝废料乱丢乱放的行为,有效利用经济手段和市场机制,给予优惠代款,税收优惠或物质荣誉奖励等措施。促进城市道路的管理部门开发、引进、推广应用环境无害技术。决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后整治的老路;

1.2依法推动科学技术在城市道路维护中的作用

加强科学技术人才的培养和引进,科学技术的关键是人才,要重视人才的引进、智力开发和继续教育,提高维护管理人员的素质和能力,采取多种有效手段,使人才队伍的建设能够适应城市道路维护的技术开发、引进先进的技术;

1.3对城市道路的维护要进行不断地研究,才能为城市现代化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要对管理人员进行科学的培训,提高他们的组织管理和具体实施的能力,有效地管理和监督是城市道路保持良好的必要保证,对维护单位和个人进行引导和制约,使他们的经济活动与城市发展要求相适应,并自觉注意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2、维护措施

2.1经常巡查,即时发现问题

道路的维护首先要进行经常性的巡查,才能即时发现问题,当发现道路沉陷、空洞或大于100mm的错台以及井盖雨水口箅子丢失等影响道路安全运营情况时,第一发现人应按应急预案处置,立即上报、设置围挡,然后进行维护处理;

2.2合理安排维护时间

城市道路的维护施工,要为市民的生活着想,尽量限制夜间的施工,防止扰民行为,除紧急抢险救灾的情况外,夜间严禁施工,给老百姓一个安静的休息环境;

2.3沥青路面的处理与维护

沥青路面常采用预防性养护,如灌缝和雾封层,灌缝和雾封层都防止路表水下渗进入基层和路基。达到保护路面的目的,同时还可以延缓裂缝的材料破碎,以免造成道路的进一步损坏,推迟大中修的时间,降低养护成本。当路面需要铣刨时,可以应利用沥青材料遇高温融化的特点,采用机械,利用高温,把沥青混凝土中的沥青与骨料分离,使沥青融化,而骨料的物理、化学性能不变,这样一来骨料可以利用,减少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从而也减少了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同中也解决了铣刨机铣刨路面时所产生有巨大噪声污染和空气污染。铣刨后的废渣不得任意堆放、丢弃,想办法进行再利用,把施工的环境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提高人类生存环境的质量;

2.4人行道路路面砖的维护

近年来,我国城镇化建设的加快和城市建设的需要,各种规格及形状的混凝土路面砖相继问世,但由于工程质量,运输工具的运行或停放,再加气温变化等种种因素,使砖面道路破坏力较大,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不便,因此,也给维护带来巨大的困难,在维护过程中,一定要处理好路基,严把路面砖的质量关,处理好基层收缩缝,做好市政监管工作,减少人行道路面砖的损坏。

四、城市道路发展的几点建议

1、完善城市道路整体布局和交叉口设计

城市道路的设计和完善是一项永不停歇的工作,城市在不断的进步和发展,城市道路必须跟上整体的进程速度,道路设计之初,最重要的是把握这个区域城市环境建设规划。城市环境建设中有一个系统论的原理,这就是系统的功能大于系统各部分功能的总和。在具体的城市环境建设中应当将上述原理理论联系实际进行规划,尽量避免那些缺乏系统考虑的设计方式。城市的整体规划影响到道路在其中的准确定位,顾局部不顾整体、见缝插“绿”等问题要坚决摈弃。所以,系统性地将一条路考虑入整个城市的规划系统中,才是一个成功的设计。对于城市道路中交叉口的设计要不断的进行完善和整改,对于已经无法承载车流量的交叉口进行施工整改,或者进行车流量控制,尽力避免严重堵车情况的出现,采取限号等措施缓解城市车流量压力等有效的措施也是我们需要考虑并要马上付诸行动的。

2、增强对城市道路规划设计方案的探索和创新

我国目前的城市道路规划设计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在城市道路规划设计不完善的情况下,要想发展好城市道路工程,还要保证城市道路规划顺利进行是有一定的难度的。我国应该加大对于城市道路规划设计方案的探索和创新,加大力度支持研究出省时省力安全有效的城市道路规划设计技术,鼓励高校和企业个人对城市道路规划设计技术工作技术的研发和创新。对于城市道路规划设方案研发做出贡献的企业或者个人给予相应的奖励和表彰。

3、增强对城市道路规划设计的课程培训

城市道路规划设计工作人员的职业素质是城市道路发展有效进行的关键,只有掌握了城市道路规划设计的的工作要领和安全规范,城市道路规划才能长久有效的发展下去。加强对于城市道路规划设计技术的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的培训,只有负责的员工才能为企业创造收益。一系列的奖惩制度是对员工管理的有效措施,工作管理人员,要学会调动城市道路规划设计技术的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结束语

综上所述,要做好城市道路的管理和维护,就必须要有一支业务能力强,技术水平高,责任性强的队伍,通过这支队伍,对城市道路进行经常性的监管,发现问题及时维修,及时清除各种路面病害,确保道路整洁、安全、畅通。

参考文献

[1]萧锦游.浅谈城市道路建设优化[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4,01:151-152.

篇2

1人的控制

人是直接参与桥梁施工的组织者、指挥者和操作者。人是被控制的对象,是因此要将操作误差减小到最小化:作为因素控制的主动因素,要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充分发挥桥梁施工过程中人的主导作用。

1)预防和控制措施。

加强质量意识教育,建立健全质量责任制、加强劳动教育培训、职业健康教育培训、专业技术培训,健全岗位责任制,改善人员劳动条件,公平合理地激励激发劳动热情。

2)加强检验工作,增加检验频次通过对工种间的人员调整、丰富工作经验等方法,减少操作人员的厌烦情绪,根据具体工程特点,从确保质量的角度出发,全方位的控制人的使用。

3)培养桥梁养护者责任感,提高养护行业道德:建立健全桥梁养护质量责任制。落实到人:充分发挥桥梁养护者积极性,变被动为主动。

2材料的控制

1)加强对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的进厂检验制度:要对材料的外观、尺寸、形态、数量等进行检查。

2)检查材料质量是否具备证明文件。根据产品质量法的相关规定,原材料生产厂家应对产品的质量负责。进场材料必须具备生产厂出具的产品质量证明。

3)检查材料性能是否符合设计的基本要求。材料质量不但应该达到规范规定的标准,当设计有特殊要求时,还必须符合设计的特殊要求。因此,在材料进场时,应对照设计的要求对材料进行检查验收。

4)要对主要材料进行抽样监测。为确保工程质量,对于涉及地基基础部分与主体结构安全或影响主要功能的原材料,应当按照相关规范或行政的管理规定对材料进行抽样复试。

5)要对原材料进行见证取样和送检工作。

6)钢筋要分规格、批号单独堆码,不得混合堆放。后进的钢筋不能压在先进的钢筋上面,保证先进的钢筋先用。钢筋的存放要上盖下垫,防止钢筋锈蚀。散装水泥、矿粉、粉煤灰和硅外加剂分罐存放,砂石料各种规格分仓存放。

7)如果检验不合格要立即通知供应商前来处理,并在24小时内清退出场。如有异议,可通过双方认可的第三方检验机构进行检验。以上先检验后卸货的材料如果检验不合格则不卸货,直接将材料退回供应商。

3设备的控制

桥梁施工阶段必须综合考虑桥梁施工现场条件、结构形式、施工工艺和方法经济合理地选择桥梁生产机械设备和工具,陈旧或已淘汰的设备要进行限制使用:要加强对设备维护和保养,定期检测机器设备的精度和性能项目。建立好设备关键部位的日点检制度,对桥梁工序质量控制点的设备要进行重点控制。为此要求桥梁工程项目部要建立健全制度以确保机械设备始终处于最佳的使用状态。采用首件检验的制度,核实设各的定位或定量装置的调整量。尽可能配置设备定位数据的自动显示和自动记录功能的装置。以减少对工人调整工作的依赖。构配件和设备进场后要设置材料标识牌。内容应包括材料的名称、材质规格、生产厂家或产地、出厂编号或批号、进场数量、进场时间、使用部位、检验状态。其中检验状态分为:待检、合格、不合格。对于各类测量仪器,试验设备、张拉设备等,须按规定做好计量检校工作,在使用过程中要及时发现并掌握出现的偏差,以保证计量仪器和设备的准确。机械化程度是确保桥梁工程质量的有力保障。施工企业的机械化程度代表着施工企业的实力品牌和施工水平,也体现了施工企业的管理水平。采用先进的机械化设备能明显保证和提高施工质量,确保达到施工设计的技术要求和指标,为创建优质工程打下基础。单位和施工企业必须综合考虑施工设计方案、技术和设备水平等因素,合理选择机械类型和性能参数。

4工艺的控制

桥梁工艺方法包括桥梁工艺流程的安排、桥梁工艺之间的衔接、桥梁工序加工手段的选择(桥梁加工环境条件的选择、桥梁工艺装备配置的选择、桥梁工艺参数的选择)和桥梁工序加工的指导文件的编制(如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工序质量分析表等)[48]。这里所指的方法控制,主要包含铁路客运专线桥梁施工整个建设周期内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工艺流程、组织措施、检测手段、施工组织设计等的控制。施工方案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工程质量控制能否顺利实现。为此,编制和审核施工方案时,必须结合工程实际,从技术、管理、工艺、组织、操作、经济等方面全面分析、综合考虑,力求方案技术可行、经济合理、工艺先进、操作方便,有利于提高质量、加快进度、降低成本。做好样板工作,严格按合格的样板检验。加强技术业务培训。积极推行控制图管理,以便及时采取措施调整。严肃工艺纪律。对贯彻执行操作规程进行检查和监督。桥梁工区总工程师对工区各部室和技术人员、作业队技术负责人进行交底,主要内容包括:总体施工安排、施工作业指导书、分部分项工程交底:作业场所、作为方法、操作规程及施工技术要求:采用的新技术新工节的有关操作要求:工程质量、安全环保等施工方面的具体措施和标准:有关施工详图和加工图,包括设备拼装图和加工图、模板制作设计图、钢筋配筋图、基坑开挖图、工程结构尺寸大样图:试验参数及配合比:测量放样桩撅、测量监控网、监控量测等:重大危险源的应急救缓措施:施工注意事项等。

5施工与养护过程的质量控制

1)配齐满足工程施工需要的人力资源。有针对性地组织各类施工人员学习,进行必要的旆工前岗位培训以保证工程施工的技术要求,特种作业人员持有效操作证,技术人员、组织管理人员必须熟悉本工程的技术、工艺要求,了解工程的特点和现场情况,以确保工程施工能正常运转。

2)工程施工实行现场标牌管理,标示牌上注明分项工程作业内容、简要工艺和质量要求、施工及质量负责人姓名等。

3)组织有能力的测量人员进行测量控制。测量是整个工程的基础,我们将严格按照质量管理体系中对测量质量控制的要求,执行从放线到竣工的“一条龙”质量控制程序,严格执行复核制度、交底签认制度、向监理工程师报批制度,以“放准,勤复。点、线、面通盘控制”的方法,确保测量工作的准确无误,并做好测量原始记录的保存归档工作。

4)对己经认可的施工方案、方法、工艺技术参数和指标进行严格监测和控制。

5)严格按照施工组织设计和操作规程,高起点、高质量地做好每一道工序的“第一”,即第一个围堰定位、第一根桩、第一座承台、第一根柱、第一孔梁浇筑,第一节段钢梁加工、预拼,第一吊钢梁架设,第一根斜拉索的挂设等。将每个“第一”的检验数据结果定位在全优起点上,并以此做样板。全面提高后续工程的质量。

篇3

关键词:航道;航标;治理

Abstract: As everyone knows, Lujia channel is shallow waterway risk is one of the most famous in the middle reaches of Yangtze river. The waterways to scouring and silting changes, anxious, steep slope and flow characteristics, especially in the flood period, influenced by the upstream sediment, the main channel of constantly changing, navigation condition deteriorated sharply, to the channel, beacon maintenance has brought great difficulty. The author in recent years with on-site maintenance, reasonable distribution of the channel and site navigation and so on,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future waterway maintenance and management.

Key words: Waterway Navigation; governance;

中图分类号:U61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概述

芦家河水道自陈二口至昌门溪,全长12 km属微弯放宽型水道,在水道放宽处河心有砾卵石碛坝,中洪水淹没,枯水出露。芦家河碛坝左右侧分别有沙泓、石泓两条航道,三峡蓄水前,航道由沙、石两泓交替使用。洪水期,主流从河心石泓取直而下,左侧沙泓为回流、缓流区,泥沙容易大量落淤,汛后退水期,主流坐弯向沙泓偏转,沙泓淤沙多为细沙,易于被水流冲刷带走。当汛后水位逐渐退落,石泓由于底高床硬冲刷受限,水位下降到一定程度后不能满足航行水深要求,特别是近几年右侧石泓局部淤死,又没有进行疏浚维护,中洪水期也难以达到通航水深,需由沙泓接替,而此时沙泓如尚未冲开,则航道出现“青黄不接”的碍航局面,三峡蓄水后,航道基本稳定在沙泓,但在本水道存在比降、水流较大的局部河段; 近年来,特别是三峡蓄水后,清水下泄,上游来沙量减少,芦家河水道的航道有了新的变化。05年枯水期,在鸳鸯港到熊家棚子一段出现了一个长300米左右米的边滩。当时,边滩的发育速度特别快,滩头与岸边的最大距离达1800米左右,而且滩头处几乎呈90度转角。碛坝头向上延伸,与边滩有相连接之势,航道的走向发生了根本的改变,此时的航道弯曲度大,曲度半径小,下行船舶进主航道操纵特别困难, 稍有不慎,就有触岸和冲上碛坝头的危险。这个时候的航标合理配布就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进口主航道的航标理配布要根据航道的变化趋势和发展情况不断地调整标位,因势利导,利用和发挥航标的最大的作用和功能,引导下行船舶能够安全顺利进主航道。2005年根据当时的航道情况配布的是三对浮标,即三红三白。可是,随着边滩的发育加快,三对航标已经不能适应过往船舶的安全需要,根据航道变化情况及时加设了三座白浮和一座红浮,使航标配布更加趋于合理,航行条件有所改善,增加了航行船舶的航行安全感。从07年洪水过后观测分析,该段边滩已经开始萎缩,但是主航道江心滩存在,到目前为止,航道没有发生大的变化。其下段天发码头一带,该段坡陡急流较为明显,正是因为该段水的流速过大,上行船舶在此航行特别困难,从当年的中洪水期到次年的枯水期结束,持续时间约200天左右。

2近年航道航标维护情况

芦家河水道是处在丘陵和平原的交界处,属于多雾河段。每年的冬、春两季节有雾的时间特别多,而恰在此时航道尺度是最小的时候。水流急,雾多而大,航行船舶密度大,加上现在有些驾驶员业务技能欠缺,船舶航行操纵特别困难或突然遭遇大雾就增加了航行船舶碰撞航标频率。近几年几组统计数据可以说明芦家河航标碰撞的剧烈程度,05年12月至06年2月航标被碰撞37座次,损失钢丝1200米,100MM航标灯37盏,电池37组,椎罐体37套,6.7米标志船2条被碰沉;08年1月1日至1月20日,航标被碰撞21座次,损失钢丝600米,100MM航标灯5盏,遥测终端损失2个。可以说,到目前为止,芦家河在用和备用的标志船修了又碰,多数都被碰撞得伤痕累累。

3近年现场航道航标维护措施

3.1认真执行“四勤”制度

在航道变化剧烈的时候,也就是在中洪水期间,要勤加探测,了解航道变化情况,注意主航槽冲淤情况及边滩的发育及萎缩变化;根据航道变化的情况适时调整航标标位,及时增加或减少航标数量。在变化较为剧烈地段适当加密航标,加大视距,有利于船舶的航行和上下行船舶的相互避让,增加航行船舶的安全系数。在航道变化趋于稳定和正常后,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减少设标数量。加强航标检查力度,特别是在恶劣天气过后和航道变化大的时候,要每日出航进行日常检查。必要的时候还应该增加出航次数。由于芦家河水道属于石质河床的特殊性,航标的设置和调移工作只能提前,绝对不能滞后,否则就有可能发生海损事故。

3.2保证通信畅通,随时能够获取有用的信息,有利益于航道、航标维护正常工作的主动性。在日常工作中,当班人员应该随时保证自己的通信工具处于正常状态,便于保证能够时时联系到人。甚高频电话应该随时处于正常的监听状态,并且要能够保持甚高频电话的正常工作状态,且有专人适时监听。当听到有关航道、航标的信息后,要立即和有关船舶进行联系和沟通,及时了解事情的经过和原因,在平常的日常工作中,还要有意识地加强和过往船舶的联系,询问过往船舶所经过航段航标是否正常,征询过往船舶对航标配布的要求和建议,最大限度地满足船舶的安全航行要求。这样做的好处在于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公共资源,达到信息资源共享,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节约航道维护成本。

3.3更新设备,航标建设大型化

随着航运事业的快速发展,现有的航标设施已经根不上形势发展的需要。要加大航标建设,目前使用10米标志船与6.7米标志船对比优势,其一:在日常维护工作中具有工作中空间大,稳定性强,有利于维护人员在现场工作的时候有安全感。其二:防碰撞能力强。随着航标遥测监控的全面覆盖,航标防碰撞和碰撞后能够减少一定的损失应该进行优先考虑。其三:因为10米标志船船体和配套的标体具有目标大,视觉效果好的优势,它的设置有利于航行船舶安全航行。

4问题和建议

4.1三峡蓄水后 “清水”下泄,坝下游河床长距离沿程冲刷,引起水位下降,芦家河局部卵石河床难以下切产生水深不足碍航不足问题,河段内因局部冲刷差异产生流速大、比降陡的“坡陡流急”碍航问题;(2)河床冲刷引起局部河势调整对航道条件带来不利影响,如分叉河段的主支叉格局变化,长直河段的深泓上下移动和左右摆动等;(3)汛后蓄水下泄流量大幅度减小,减弱了芦家河浅滩水流归槽冲刷能力,不利于枯水航槽的形成;(4)部分河段河床组成为砂卵石,冲刷后形成抗冲保护层,上游河床冲刷带来的河沙,在宽浅处淤积改变原有的滩槽形态,形成新的碍航问题,对航道维护和治理增加很大难度。目前,在党和国家大力提倡创造节约型社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背景下,水运作为一种占用资源少,运输成本低,节能环保型的运输方式,日益受到社会的重视和青睐。长江航运系统的运输能力和运输总量日益得到提高,但是仍然不能满足沿江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最近的国务院副总理视察长江航运,体现了国家高层对长江航运的重视,同时有关地方部门在总理的这次调研过程中再次提出了对提高长江航道通过能力的需求愿望。根据《长江干线航道发展规划》和“十二五”期长江航道黄金水道建设总体推进方案,到2020年,长江水运实现现代化,航道维护水深通过系统治理,维护水深将逐渐提高,而处于近坝航道的芦家河水道航道整治控导工程实施将有效改善中游近坝航道通航条件。但,考虑到随着长江水运和沿江经济的发展和需求,航道尺度将不断提高,届时还可能出现新的碍航或潜在碍航浅滩。建议(1)进一步加强本河段原型观测和分析工作,同时尽快启动宜昌至大埠街长江河段系统整治工作;(2)加强与疏浚单位协调沟通尽早对芦家河水道毛家花屋~姚港段卵石层面进行开挖,减少流速,降低比降;(3)从近几年测图表明,芦家河水道中部浅区卵石带相对较稳定,但枯水期航道较窄,船舶碰撞航标较频繁,其原因受挖槽周边散乱石碓限制,应尽早对乱石堆清除,改善通航条件,提高航道维护水深,适应长江航运及沿岸经济需要。

参考文献:

【1】《内河航道维护技术规范》中国交通出版社

篇4

【摘要】 目的 探讨经皮肾镜取石术(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 PCNL)治疗上尿路结石的围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136例上尿路结石患者在术前做好心理护理、术前准备及指导;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做好引流管护理、造瘘口护理及并发症预防及护理,并进行精心的出院指导。结果 手术顺利,术后患者恢复良好,未发生严重并发症,均治愈出院。出院前为患者做KUB检查,结果示无残留结石及肾积水。结论 采用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配合围手术期的精心护理,可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康复。

【关键词】 经皮肾镜取石术 并发症 围手术期护理

近年来经皮肾镜取石术(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 PCNL)已成为治疗上尿路复杂肾结石的重要手段之一[1],作者对我院2005年3月至2010年10月行PCNL治疗136例上尿路复杂结石的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136例患者,男84例,女52例,年龄19~72岁,平均43.2岁,多发性肾结石93例,铸形结石30例,肾合并上段输尿管结石2例,双肾结石11例。肾结石直径1.5~3.1cm。

1.2手术方法 采用全麻或持续硬膜外麻醉,仰斜截石位或截石位+俯卧位,垫高腰部,常规患侧逆行插输尿管导管(4~6F)进入肾盂,常选择第12肋下腋后线与肩胛下角线间为穿刺点,超声定位,穿刺进入集合系统,沿引导导丝依次用筋膜扩张器扩张通道至24F,建立经皮肾取石通道,找到结石后启动气压弹道将其击碎,利用灌注泵脉冲式水压冲洗或异物钳取出碎石,沿斑马导丝置入双开F5号 D-J管,常规留置14~16F 硅胶管做肾造瘘引流。术后留置肾造瘘管3~5d ,D-J管于术后4~12周拔除。手术后1~2d复查腹平片,了解结石清除情况及管道位置,视残余结石情况决定二次PCNL或ESWL治疗。

1.3术后心理护理及医疗护理,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观察患者生命体征、腹部体征及各管道引流情况,告知患者体内引流管的后续处理事项。

2 结果

本组手术全部顺利完成,术后患者恢复良好,未出现严重并发症,均治愈出院。出院前复查KUB,结果提示无残留结石及肾积水,术后各管道均按期拔除。

3 讨论

PCNL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特点,使其成为目前治疗上尿路复杂结石的首选方法之一,细致科学的围手术期护理有助于患者的顺利康复。

3.1 术前护理

3.1.1 心理护理 由于患者对手术相对比较陌生,对手术效果及术后恢复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恐惧和焦虑心理。术前向患者介绍手术优点、方法及注意事项,解答患者的问题,消除其紧张情绪,使其能以良好心态配合完成手术。

3.1.2 术前准备 做好备皮,皮试及配血等。嘱其术前12h禁食、4h禁水。术晨测患者T、P、R、BP,嘱其取下眼镜、假牙、发夹、手表等物品。

3.1.3 锻炼 常规的患者在术中分别要采用截石位及俯卧位、患侧抬高30cm左右,术前指导患者练习摆放。练习俯卧位时在腹部垫软枕,呼吸浅、慢,开始俯卧30min,逐渐增加至2h以上,并能配合医生随时屏气。

3.2 术后护理

3.2.1 出血的观察

术后出血是PCNL最常见、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国内数以千例的统计报告发生严重出血的发生率为0.66%~2.40%,国外Srivastava等报道为1.40%[2],肾穿刺过程中易损伤肋间血管、肾实质血管、肾门血管且高龄患者,合并肝功不全、凝血功能障碍、高血压、糖尿病时更易引起出血[3]。本组出血发生率为4.4%,5例术中因出血较多致术野不清,夹闭肾造瘘管,待窦道成熟后II期处理。术后出血常因术中损伤了较大血管经过压迫等原因血管闭塞后再度开放,形成假性动脉瘤、动静脉瘘[4]。

转贴于

护理要点: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及出血情况术后患者常规吸氧,心电监护12h,严密监测其血压、呼吸、脉搏及血氧饱和度。向手术医生了解穿刺部位及术中出血情况,若患者血压下降、心率加快,应考虑有因肾内大血管损伤导致大量出血的可能,立即报告医生行输血及止血治疗。术后注意肾造瘘管与引流袋之间的连接管扭曲、血块堵塞等,造瘘管位置不得高于肾盂水平。术后告诉患者导尿管应及时倾倒,防止尿袋中尿液反流至膀胱引起逆行感染。每日常规尿道外口消毒2次,定期更换尿袋。密切观察肾造瘘管和导尿管引流液颜色、量及性质,一般术后患者尿液为不同程度的淡红色,做好不同时段尿液色的对比,及早判断有无出血,并准确记录各管道引流量,若出血明显,需延长卧床时间。

3.2.2 发热及感染

术后发热为常见并发症,可能与液体吸收、结石成分、菌血症、出血、周围脏器损伤、有ESWL术和开放手术史等有关。本组18例发热。考虑与结石成分、水泵压力及手术时间有关。与结石治疗相关的感染性休克发生率为1%,而死亡率高达66%~80%[5]。复杂性的肾结石常伴有感染,而有些感染性结石内常包裹大量脓苔,特别是鸟粪石患者,结石内含细菌更多[6]。

护理要点:术后发热可能因尿路已存在感染,或与输尿管逆行插管、冲洗及受伤时间长,肾盏内压力高有关,须警惕感染性休克的发生。术前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术中注意使灌注液流出顺畅。术后注意观察体温及生命体征、尿量变化,必要时采用物理与药物降温措施。嘱其多饮水,保持病房空气流通。

3.2.3 尿外渗、尿瘘

多由于肾盂、输尿管穿孔、梗阻引流不畅或者膀胱痉挛所致。当肾造瘘管过细、扭曲及安放位置不当,尤其是其近端侧孔不在集合系统内,也是常见原因[7]。

护理要点:造瘘管周围渗出尿液,局部敷料渗湿,可能由血块或碎石堵塞造瘘管所致。可向远端挤压造瘘管或用无菌生理盐水低压冲洗造瘘管,并注意保持管道通畅。本组2例出现稀释性低钠血症。应及时监测血离子变化,了解患者腹胀是否缓解以及生命体征是否恢复正常。

3.2.4 胸腔及腹腔脏器损伤

胸腔及腹腔损伤常因穿刺径路选择有直接的关系。术前行CT检查了解肾脏周围脏器情况,尤其是肾后位结肠。Gupta等[8]报道肋上通路胸腔积液的发生率为6%~32%。本组均未出现以上并发症可能因均从腋中线与肩胛线之间第12肋下缘进针,穿刺时反复确认穿刺通道有无其他脏器可能。

护理要点:护士应积极同术者沟通,了解手术穿刺部位,对术中明确高位穿刺经过胸腔的患者,术后应严密观察其呼吸情况,若患者出现胸痛、呼吸困难,应及时向医生报告。对严重液气胸患者多需采用闭式胸腔引流,使患者取头高斜卧位。本组无并发液气胸病例。

3.3 出院指导

嘱患者注意休息,短期内避免剧烈活动。指导留置双J管出院的患者防止管道脱落或上下移动,按时回医院拔除双J管。指导患者观察尿色、量,发现异常及时就诊,定期复查。嘱患者多饮水,每日2000~3000 ml/d,以增加尿量,减少尿中晶体沉积;可服适量食醋、果汁,酸化尿液,防止尿液沉淀;少饮浓茶、咖啡,少食豆制品、菠菜、动物内脏等,防止结石复发。

参 考 文 献

[1]Preminger GM, Assimos DG, Lingeman JE, et al. Chapterl:AUA guideline on management of staghron calculi:diagnosis and treatment recommendations[J].J Urol,2005,173(6):1991-2000.

[2]Srivastava, Singh KJ, Suri A, et al. Vascular complications afrer 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 are there any there any predictive factors[J].Urology, 2005, 66(1):38-40.

[3]许清泉,黄晓波,马凯,等.超声引导下肋间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的疗效和安全性[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09,9(8):728-730.

[4]Gremmo E. Hemorrhagic complications during 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 Retrospective studies of 772 case [J]. Prog Urol, 1999,9:460-463.

[5]Hasan SD, Fuad G, Yesim S, et al. Importance of microbiological evaluation in management of infectious complications following 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J].Int Urol Nephrol,2007,39(2): 737-742.

[6]钱庆鹏,张晓春,那彦群.经皮肾镜取石术的并发症与对策[J].临床泌尿外科杂志,2007,22(7):491-493.

篇5

关键词 道路 桥梁 安全

一、概述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出行的要求,极大地催生了道路桥梁的发展,工程质量参差不齐,各类“豆腐渣工程”比比皆是,老百姓怨声载道。我们如何保证道路桥梁建设的安全、稳定、可靠,如何在设计、制造和维护等方面做足文章,让老百姓走上安全路,放心出行,是我们道路桥梁建设专业人员的工作重心和主要思路。

二、影响道路桥梁安全的主要因素

近年来,我国的道路桥梁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安全问题。

(一)设计方面

桥梁结构设计的任务就是以最经济的途径来满足结构的功能要求,使桥梁结构在施工和使用期内能承受各种预期的荷载作用。受现在某些不良思潮的影响,设计人员略显心浮气躁,过于注重道路桥梁的美观,忽视了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在面对“安全、适用、经济、美观和有利环保”的道路桥梁基本原则时,不由自主的将安全放在了最后。大量的病害实例也证明,除了施工和材料方面的原因,影响结构耐久性的决定性因素是设计上的缺陷。安全设计裕度较低,设计荷载偏低,交通发展后车辆荷载增大,道路桥梁可能会因此承载能力不足而产生损害,一旦出现超载或是自然灾害,很容易对道路桥梁造成损害。

(二)施工方面

由于工期短,任务重,而且想追求最大的利润,经常会将工程分包给缺乏资质和施工经验的工程队。桥梁施工质量差,为了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常常以次充好、偷工减料,未按设计要求和施工规程实施。而且市场上充斥着一些假冒伪劣产品,钢筋、水泥以及其他的基础工程材料质量无法保证。此外监管不利,导致工程质量不受控。

(三)维护方面

道路桥梁在使用过程中,一定会受到环境、有害化学物质的侵蚀,并要承受车辆、风、自然灾害、疲劳、人为因素等的影响,同时桥梁所采用材料的自身性能也会不断退化,从而导致结构各部分不同程度的损伤。在道路桥梁的维护方面缺乏明确的有效地管理体制,不重视桥梁后期养护工作,没有及时消除已产生的病害。近几年来,国内外已有多起桥梁坍塌事故是由于保养维护不力所致。目前我们经常是在道路桥梁出现了明显的问题时才采取维修,此时更是由于时间紧迫,仓促施工,维护质量不能保证,维护效果显而易见。

超载问题没有很好的解决。超载会造成道路桥梁出现应力过于集中,长期会导致出现疲劳问题,会使得道路桥梁的内部构件损伤,对其结构造成不可恢复性的破坏,对道路桥梁的耐久性和安全性造成极大地隐患。

三、道路桥梁常见的病害及加固措施

1、道路桥梁常见的病害有:主拱圈裂缝病害,钢筋锈蚀病害,墩台基础病害,主梁裂缝及主梁变形病害。

2、在桥梁结构发生病害后,需要采取措施进行加固维修或者更换。加固方式一般有桥面铺装加固法和加大截面加固。通常采用重新浇筑混凝土面板和桥面补强层加固法。

3、道路桥梁的加固工程一般要进行结构的可靠性鉴定,然后根据鉴定情况编制加固方案,经方案评审通过后进行加固设计。需要进行加固方案的设计评审,当评审通过后进入施工阶段。施工完成后协商有关部门进行工程验收。

4、道路桥梁的安全性维护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道路桥梁的大量兴建,建设养护体制的不健全,导致了道路桥梁养护责任不明、养护监管缺位。对此相关部门不能等闲视之,要尽快行动起来,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体制建设,明确权责,加强监管。

落实道路桥梁定期检测检验制度。各县、区、街道对所监管的道路桥梁定期组织检测检验,并依据检测检验结果强化管理,严防病桥、险桥冒险运行酿成安全事故。

由交警部门负责,加大执法力度,强化道路桥梁路面管控,保障桥梁安全运行设置道路桥梁的限载标识;由道路桥梁管理单位在每一座桥梁上公示管理单位、检测单位、隐患举报电话。

城市道路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城市道路桥梁设施运行安全管理,运用桥梁结构安全监测系统等信息管理设施,监控城市道路桥梁设施安全运行状况和技术状态,增强城市道路桥梁设施服务效能。加快科研,尽快研究和进一步完善桥梁结构自动监测系统的应用。随着计算机和通讯技术等的不断发展,桥梁结构自动监测系统必将越来越广泛地被应用,更是今后加强特大型桥梁检查、监测技术手段的必然发展方向。对特殊桥梁,养护管理单位应当定期采集和分析相关数据,采取特定的检查手段、监控措施及养护方法。

发现严重病害隐患桥梁,养护管理单位应当立即采取设置警示标志等措施,同时上报上级道路管理部门。对道路桥梁进行养护维修作业时,应当设置警告区、上游过渡区、缓冲区、作业区、下游过渡区、终止区等养护作业安全保护区,作业区两侧应当采取安全防护与隔离措施。

四、结语

安全管理是道路桥梁设计、施工和维护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门综合性系统科学,安全管理的水平高低,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社会信誉和经济效益。道路桥梁维修养护管理单位要实行企业化管理,进一步打破大锅饭,不断探索企业化管理的新路子。实行目标责任制,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强化内部基础管理工作,加强档案管理,建立数据库、为科学维修养护道路桥梁提供数据。

道路桥梁建设和维护中的安全意识要深入到我们每个公民的思想里。各级道路主管部门必须切实行动,加强监管,使得道路桥梁安全畅通,切实做好道路桥梁的安全管理工作,确保所有运行的城市桥梁始终处于安全受控状态,使其发挥出本身应有的社会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王燕.公路工程施工员培训教材[M].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10.

[2]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 JTG D62―2004 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

篇6

【关键字】道路桥梁 养护 管理

中图分类号:U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做好道路桥梁设施的养护和维修一直以来都是我们保障道路交通顺畅的必备条件,随着我国城市的大规模发展,基础建设的逐渐扩大,道路管理和养护措施责任也越来越重。

一、道路桥梁设施日常养护的重要性1. 道路日常养护的重要性

尽管都知道道路桥梁的日常养护很重要,但据多年的观察发现,基本上都是路面哪里坏了修哪里,也就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做法。显然这种做法是不对的,还是没有充分认识到养护的重要性。实质上日常养护是一种周期相对较长的强制保养措施,主要是在道路投入使用后的定期时间内,定时的进行维护和养护。当然,相比较之下,这些养护投入的费用和收益还是非常可观的。

道路的使用性能和寿命有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日常养护阶段,在这个阶段内,一条质量合格的道路,在使用寿命百分之七十五的时间内性能下降百分之四十;第二阶段为矫正养护阶段,如果再次期间不进行养护,那么意味着在随后的使用寿命百分之十二的时间内,性能会再次急速下降百分之四十,这将会造成大幅度的养护成本。因此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如果我们在道路寿命的前一阶段,对设备和相关设施进行很好的养护,可以将道路的大修周期延长1~2年,从而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

2.公路桥梁养护的重要性

我国汽车销量与日俱增,据统计汽车拥有量平均每年的增长速度为17%左右。这样的增速给我国的城市道路及桥梁造成和很大压力,同时也加快了道路桥梁老化的步代。

另外一些大型货车,集装箱以及超重车辆也加大了桥梁的负荷,加快了桥梁损坏的进程。原来的桥梁设计过载系数较低,已经越来越不适应现在的需求。同时一些桥梁施工质量差,技术管理薄弱,也对桥梁造成很大的隐患。

二、道路桥梁养护过程中常见问题

我国的道路桥梁管理模式和手段落后,缺少科学的、系统的检测评价方法。多数情况下主要根据工程师的经验来进行。

进行管理养护的人员专业技术水平不高。只有一些简易装备,难以承担高端养护管理工作。而道路桥梁养护要求养护管理人员不仅具备有过硬的专业知识,还要有相当丰富的工作经验。

在桥梁的日常养护和维修中,由于一些桥梁损坏构件不能得到维修,也相当于增加运行风险,同时也降低了桥梁的使用寿命。另外大多桥梁养护工作都只停留在桥面,往往忽视了最危险的深层问题,从而造成很大的隐患。

三、道路桥梁日常养护措施

城市道路桥梁养护管理问题日益突出,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采取相应的措施:

1、“建设是发展,养护也是发展”,在交通会上提出的这一新的发展观指出了日常养护工作的重要性,一方面要进行路基路面桥涵结构物等日常养护措施;另一方面是加强技术管理方面的投入,引进先进的技术和丰富的专业经验人员参与进来,让我国道路的日常养护工作向好的方向发展。

2、提高责任意识。

一定要提高道路桥梁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道路交通与生命息息相关,因此一定要加强养护和管理,避免因为工作的疏忽和大意造成严重的后果。

四、 提高道路桥梁养护管理人员素质

养护管理人员的素质是道路桥梁管理工作中的决定因素。因此一定要注意培养和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针对不同路段、不同程度的人采取相对应的培训。使其掌握道路桥梁定期检修,检测的标准以及处理日常问题的方法,遇到紧急情况下如何应对的措施等,不断提高道路桥梁日常养护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

五、加大管理投入力度,做好养护工作 1、道路桥梁档案是非常重要的历史足迹。当公路竣工验收合格后,相关管理单位应及时要求建设单位提交完整的竣工资料,这些资料包括:每座桥的原设计图纸、变更设计图纸、竣工图纸、隐蔽工程图片和检测资料以及桥下河流的水文计算等。并根据工程的参数计算,给出道路桥梁日常维护的时间,检测的时间及定期检查的时间。从而确保日常养护工作的顺利进行。这些档案和将来的维护保养记录,一并交给相关部门输入数据库,为以后的道路桥梁维护提供宝贵的资料和技术支持。

2、加大道路桥梁维修加固费的投入 为保证道路桥梁的正常运营,延长其使用寿命,就要求各个主管部门投入道路桥梁的维修加固费用,而且要确保这些资金的合理与充足使用。定期对相对应路段进行维修,养护加固。也可以根据不同地域,采用不同的维护手段,从而更好的改善桥梁及道路的使用寿命和年限。

3、道路桥梁健康监测和预警系统在桥梁和道路的养护和维护过程中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可以根据实际路段的具体情况,编制城市道路桥梁的应急预案,以便很好地应对突发事件。另外可以定期的对应急队伍进行突发事件、安全事故等的演习。以确保在真正有需要的时候可以做到万无一失。

在交通量比较大的城市交通道路和桥梁上,我们创建专门的管理制度,设置专业的管理养护团队,配备足够的检测、养护及机械维修设备。从而建立可靠的,完善的检测和预警系统,也要采用实时监控的手段,确保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六、结语

总的来说,道路桥梁日常养护不仅仅是简单的重复性劳动,也不仅仅是一句贴在道边的标语和口号,这个过程其实是一个有机的系统。在这个系统中我们要把握很多的环节,更好注意很多的细节问题。以上我们从各个方面阐述了道路桥梁日常维护的重要性以及相对采取的可行性措施,一定要从各个应该做到的方面入手,改善现有的道路桥梁养护系统,保障道路的通畅和安全。

当然我国的城镇化建设,城市化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对各地的城市道路交通都造成和很大压力,各地政府在积极的响应,全方位的拓展道路和桥梁的建设,以缓解交通堵塞,当然也要对原有的道路进行定期的日常维护,多种有效措施并用,才能保障道路桥梁设施的顺利使用,保证城市交通的一路畅通。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 城市道路 交通设施 管理现状 管理体制

城市道路交通设施是城市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道路交通安全、有序、畅通的重要保障。城市道路交通设施按功能可分为三类:交通管理设施、交通安全设施、交通服务设施。交通管理设施包括:交通标志、交通标线、物理隔离装置、交通信号控制设备、交通违法监控抓拍设备等。交通安全设施包括:防撞护栏及防撞柱、防眩装置、视线诱导设施、颠簸路面(减速带)、公路反光镜等。交通服务设施包括:停车场、加油站、紧急电话等。

一、交通设施的作用及分类

交通设施的作用在于组织、管理、指导交通的运行,为机动车与非机动车的驾驶人员提供运行路线的环境条件,指示在具体情况下对运行操纵状态的限制,以保障交通安全通畅迅速地行驶。交通设施包括两类:一类为交通安全设施,即以工程手段保障交通安全,疏导车流人流的设施或设备;另一类称为交通管理设施,用以体现交通管理规章,控制行车、行人的设施。

(一)交通管理设施。

1.交通标志包括警告标志、禁令标志、指示标志、指路标志及起辅助说明作用的辅助标志,根据实际需要和具体情况合理设置,目的是为实现交通畅通和行车、行人安全服务。2.交通标线主要采用路面标线形式,是最主要的一种用以表示各种车辆行驶的车道线、人行横道、停车地带,以及组织运行车流、禁止警告等内容。3.本工程在主干道与主干道的交叉口、主干道与次干道的交叉口、次干道与次干道的交叉口处使用交通信号灯管理车辆运行。于支路交叉口处采用交通标志标线管理车辆运行。4.在车道侧设立柱安装横臂或制线弯管,将信号灯伸入车道内,即悬臂式信号灯,信号式样使用横列式及竖列均可。管理行人横过道路用的信号灯采用单柱式,灯箱装置于柱顶或柱侧。

(二)交通安全设施。

1.行人安全设施,采用立道牙及护栏,并设置无障碍交通设施,如人行道上应设有盲人通道,轮椅坡道。2.车辆安全设施,采用交通岛,根据对各方向机动车及非机动车行驶路线的设计。在渠化交通路口的必要位置设置,采取路面标志线涂绘表示。

二、我国城市道路交通设施管理现状

(一)城市道路交通设施管理现状。

1.道路交通管理体制现状。1986年10月,国务院下发了《国务院关于改革道路交通管理体制的通知》,明确规定,由公安部统一起草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法规,对全国城乡道路交通依法管理。包括交通安全宣传教育、交通指挥、维护交通秩序、处理交通事故和车辆检验、驾驶员考核与发牌发证、路障管理,以及交通标志、标线等安全设施的设置与管理等。2.标准及制度建设现状。我国已制定了部分基础性的交通管理设施标准和一些其他交通管理设施的技术标准。如《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1999)、《道路交通信号灯》(GB14887-2003)、《道路交通信号灯设置与安装规范》(GB14886-2006)、《锥形交通路标》(GA/T415-2003)、《道路交通防撞墩》(GA/T416-2003)等,建立了城市交通综合协调机制。在新建、改建道路时做到了交通管理设施与道路基础建设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使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过去道路建、管脱节的局面。公安、城建、规划等相关部门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紧密配合,整体作战,认真落实各项措施。

(二)城市道路交通设施管理存在问题。

1.尚存在体制不顺,多头管理道路交通设施的现象。在《道路交通安全法》前,地方政府往往根据本地实际,确定道路交通设施的建设维护权属,并延续下来,随着《道路交通安全法》明确了维护交通安全畅通是公安交管部门的基本任务,迫使公安机关有主动参与交通设施建设与维护的动力,势必造成多头管理的客观现实,地方政府往往会以文件的方式,重新明确交管部门在道路设计、建设、管理、维护方面的审核、监督权,客观上造成多了一个部门参与道路设计、建设、管理、维护的现实。2.道路建设维护与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脱节。《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公安交通管理部门负责全国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但是,道路交通管理的其他职责,如管理道路的规划、设计和建设等方面则归属交通部门或市政建设部门。道路交通管理由公安部门、交通部门或市政建设部门分别管理存在机制上的弊端,容易出现推诿现象。例如,对危险路段和黑点的整治就存在不易调和的体制性隔阂。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在履行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职责时,较之交通部门或市政建设部门易于发现道路危险路段和黑点,但因没有相应的整治职责,只能通过政府协调,或者与交通部门或市政建设部门沟通,整治危险路段和黑点,极易造成道路建设维护与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相脱节的现实状况。

三、城市交通设施管理体制探讨

(一)应建立以交通管理部门、城市建设部门为主导的道路交通设施管理体系。将道路交通设施管理与道路交通管理相统一,建立由城建部门或交通部门统一规划、建设、管理的一体化管理模式。通过制定统一的道路交通管理法律体系,科学规划、设计和管理道路交通,研制并实施较为系统的交通安全体系。另外,完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协助管理道路交通设施工作的程序,明确公安机关交通管理机构职能,合理确定跨部门的职责分工。

篇8

第一条为加强城市道路照明设施管理,保证城市道路照明设施完好,促进城市现代化建设,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凡在城市规划区内从事城市道路照明设施的规划、建设、维护和管理,使用城市道路照明设施的单位和个人,必须遵守本规定。

第三条本规定所称城市道路照明设施,是指用于城市道路(含里巷、住宅小区、桥梁、隧道、广场、公共停车场)、不售票的公园和绿地等处的路灯配电室、变压器、配电箱、灯杆、地上地下管线、灯具、工作井以及照明附属设备等。

第四条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主管全国城市道路照明设施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城市道路照明设施工作。

城市人民政府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可以委托有关机构,负责本城市规划区内道路照明设施的日常管理工作。

第五条城市道路照明设施是国家财产,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权对违反本规定的行为进行制止、检举和控告。

第二章照明设施的规划和建设

第六条城市道路照明设施规划、建设和改造计划应当纳入城市道路建设、改造规划和年度建设计划,并与其同步实施。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制定城市道路照明设施规划和建设计划,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后由城市道路照明设施管理机构负责具体实施。

第七条需要改造的城市道路照明设施,由城市道路照明设施管理机构负责编制改造规划,报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后由城市道路照明设施管理机构负责具体实施。

第八条城市新建和改建的城市道路照明设施必须符合有关设计安装规程规定,并积极采用新光源、新技术、新设备。

第九条城市道路照明设施的新建、改建工程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标准规范,并经验收合格后交付使用。

第十条厂(矿)或者其他单位投资建设的城市道路照明设施,需移交城市道路照明设施管理机构的,应当报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并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符合道路照明安装及施工质量标准;

(二)提供必要的维修、运行条件。

第十一条对符合上述条件的城市道路照明设施,由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组织验收,合格后方可办理资产移交手续。

第十二条城市道路照明设施的改建和维护,应当按照现有资金渠道安排计划。住宅小区和旧城改造中的城市道路照明设施应当同步建设。

第十三条城市道路照明设施中的灯杆,可以分为专用杆和合用杆。对道路两侧符合城市道路照明设施条件的电力杆和无轨电车杆在不影响其功能和交通的前提下应当予以利用。

第三章照明的维护和管理

第十四条城市道路照明设施的维护和管理应当坚持安全第一,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保证城市道路照明设施的完好、运行正常。

第十五条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必须对道路照明设施管理机构建立严格的检查和考核制度,及时督促更换和修复破损的照明设施,使亮灯率不低于95%。

第十六条各地根据其具体情况可以采用以下节能方式:

(一)根据道路的行人、车辆流量等因素实行分时照明;

(二)对气体放电灯采用无功补偿;

(三)采用先进的停电、送电控制方式;

(四)推广和采用高光效光源、逐步取代低光效光源;

(五)采用节能型的镇流器和控制电器;

(六)采用高效率的照明灯具,并定期对照明灯具进行清扫,提高照明效果;

(七)其他行之有效的节能措施。

第十七条任何单位和个人在进行可能触及、迁移、拆除城市道路照明设施或者影响其安全运行的地上、地下施工时,应当经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由城市道路照明设施管理机构负责其迁移或拆除工作,费用由申报单位承担。

第十八条城市道路照明设施附近的树木距带电物体的安全距离不得小于1.0米。因自然生长而不符合安全距离标准影响照明效果的树木,由城市道路照明设施管理机构与城市园林绿化管理部门协商后剪修;因不可抗力致使树木严重危及城市道路照明设施安全运行的,城市道路照明设施管理机构应当采取紧急措施进行剪修,并同时通知城市园林绿化管理部门。

第十九条任何单位和个人在损坏道路照明设施后,应当保护事故现场,防止事故扩大,并立即通知城市道路照明设施管理机构及有关单位。

第四章奖励和处罚

第二十条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在城市道路照明设施管理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应当给予表彰或者奖励。

第二十一条违反本规定,并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赔偿经济损失,并可处以1千元以下罚款;有违法所得的,并可处以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

(一)擅自拆除、迁移、改动城市道路照明设施的;

(二)在城市道路设施附近堆放杂物、挖坑取土、兴建建筑物及有碍城市道路照明设施正常维护和安全运行活动的;

(三)擅自在城市道路照明灯杆上架设通讯线(缆)或者安置其他设施的;

(四)私自接用路灯电源的;

(五)偷盗城市道路照明设施的;

(六)故意打、砸城市道路照明设施的;

(七)不听劝阻和制止,非法占用城市道路照明设施的。

第二十二条违反本规定,构成治安管理处罚的,由公安机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三条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及城市道路照明设施管理机构的工作人员、、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章附则

第二十四条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可以根据本规定制定实施细则。

第二十五条未设镇建制的工矿区可以参照本规定执行。

第二十六条本规定由建设部负责解释。

第二十七条本规定自一九九三年一月一日起施行

关于加强户外广告、霓虹灯设置管理的规定

第一条为加强市容管理,美化城市环境,促进经济繁荣,根据国务院的《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在城市中设置的户外广告、霓虹灯、标语、电子显示牌、灯箱、画廊、橱窗等设施(以下统称广告、霓虹灯),位置设置应适当,布置形式应与街景协调、保持完好、整洁、美观。

第三条广告、霓虹灯应内容健康,文字书写规范、字迹清晰。图案、光亮显示完整,醒目。

第四条广告、霓虹灯的设置必须征得城市人民政府市容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同意后,按照有关规定办理审批手续。

第五条经批准设置的广告、霓虹灯,应按照谁设置谁负责维修管理的原则,做好维护管理工作。设置在建筑物、构筑物或其他载体上的广告、霓虹灯的维护管理。由建筑物、构筑物或载体的使用单位:负责;独立设置的,由设置单位负责;有设置协议的,由协议规定的维护管理单位负责。

第六条广告、霓虹灯的维护管理责任单位应当加强维护,经常检查,发现图案、文字、灯光显示不全、污浊、腐蚀、损毁,应及时修饰。过期或失去使用价值的广告、霓虹灯,应及时更换或拆除。

第七条城建检察人员,要加强监督管理,发现图氨、文字、灯光显示不全、污浊、腐蚀、损毁、不整洁、影响市容观瞻的,根据实际情况,有权责令维护管理责任单位限期修饰直至拆除。

篇9

    【论文摘要】阐述了车辆强制维护制度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途径。

    自《汽车运输业车辆技术管理规定》(以下简称“13号部令”)颁布以来,道路运输车辆实行车辆强制维护的管理方针已经建立20年了,但是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出现了偏差,落实的不好,甚至引起道路运输经营者反感和抵触。问题到底是出在制度设计本身?还是运行机制没有很好地确立?在此笔者结合具体工作实践和推理,论述这两项制度在13号部令的再修订过程中否还要保留进行讨论,期望引起业内人士的关注和广泛讨论。

    1 道路运输车辆强制维护制度利弊分析

    强制维护是保证降低运输消耗、确保车辆可靠、安全的有效途径,也是其他行业对设备实施监管的成功经验。13号部令对车辆强制维护做了明确的规定,强调:“车辆维护应贯彻预防为主,强制维护的原则。保持车容整洁,及时发现和消除故障、隐患,防止车辆早期损坏。”还对车辆维护做了等级划分,明确“车辆维护分为日常维护、一级维护和二级维护。”同时还细化了各类维护作业的中心内容,规定:“日常维护是日常性作业.由驾驶员负责执行。其作业中心内容是清洁、补给和安全检视”,“一级维护由专业维修工负责执行。其作业中心内容除日常维护作业以外,以清洁、、紧固为主,并检查有关制动、操纵等安全部件”,“车辆二级维护作业由维修工负责执行。其作业中心内容除一级维护作业外,以检测、调整为主,并拆检轮胎,进行轮胎换位。”显而易见,13号部令强调的强制维护应该包括各类维护作业,并对执行作业的责任主体也做了明确规定。但是,在过去的很长时间里,大家都严重忽略了车辆日常维护和一级维护的强制执行和监管,而将精力全放二级维护作业的监管上,致使强制维护走了不少弯路,引发了许多矛盾,以致在治理“公路三乱”的呼声中不但取消了《道路运输证》中的车辆二级维护记录,还取消了车辆二级维护的路检路查,严重弱化了强制维护的监管。

    车辆强制维护制度执行过程中出现偏差和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一是对日常维护和一级维护没有强制行政手段和处罚的规定,而二级维护有对应的处罚规定,直接控制车辆相对容易,对驾驶员罚款了事。然而,二级维护的作业主体和执行却恰恰不是驾驶员,而是维修企业或运输企业的维修工,只有日常维护是由驾驶员负责的,这样就形成了管理和执法对象错位。同时由于二级维护没有完全摆脱传统模式,设置的检测维护项目过细过繁,车辆维护周期(尤其是维护时间间隔)缺少统一规定,加之车辆维护服务意识差,促成服务与收费失衡,缺项、漏项时常发生,最终导致广大驾驶员普遍对车辆强制维护产生抵触心理。

    二是道路运输管理机构本身对车辆技术管理工作不重视,配备车辆技术管理人员数量少、素质低,许多具体执法人员并不掌握GB/T18344《汽车维护、检测、诊断技术规范》的具体内容,加之管理手段落后,只能用一般性检查来实施监管,缺乏全过程有效的监管,只对二级维护管得紧,而对日常维护和一级维护基本不过问,其动力因素就在于上路罚款创收。

    三是车辆强制维护行为主体作用被忽略,监管责任错位。在过去相当长一个时期,我们只抓住了车辆管理这个关键点,但忽略了企业法人的作用,?昆淆或淡化了企业法人在车辆技术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以致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越俎代庖,替代企业法人的车辆技术管理责任和义务,导致企业法人产生错位感觉——车辆技术管理和车辆强制维护只是道路运输管理机构的事,与企业无关。责任主体错位,致使该承担处罚的受不到应有的处罚,驾驶员反倒成了替死鬼,形成管理上的本末倒置,致使管理失衡,引发广大驾驶员不满意和抵触。

    四是监督检查频率和力度不够,监管方式不科学、不到位,执法受控对象发生错位,影响强制维护制度的落实。由于在路上检查车辆比较容易,不行就扣车,方法简单且直观有效。从而形成只对运输车辆驾驶员个体进行检查和处罚,而对企业法人和机动车维修企业执行车辆强制维护制度的总体情况缺少应有的监督检查。在路上受到的处罚是要驾驶员自行消化的,对以全额承包或挂靠经营的企业法人没有如何促动和影响,长期以往形成了负面惯性,促形管理主体错位和处罚对象错位,致使个别车辆维护企业受利益驱使,铤而走险地利用强制维护制度巧取豪夺,只收钱不维护,出卖维修竣工合格证,由此引发社会反感。

    五是由于宣传和培训不到位,致使一些企业法人认为只有车坏了才需要修,不了解车辆维护的目的及维护作业的分类和各类维护作业的具体内容与技术标准,为了省钱省事主动要求维修企业减少维护项目。在车辆实际使用过程中不维护、不修理是不可能的,事实上以修理替代维护的事情大量发生,使机动车维修的人力和物力资源大量的浪费,车辆的可靠性、安全性和使用寿命都受到不同程度地影响,降低运输效率、增大运输成本。但所有这些并没有被企业法人所认知,导致强制维护制度贯彻受阻,并产生负面影响。

    六是个别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受利益驱动,搞定点维护,更有甚者个别管理者借管理之由发小团体或个人的“洋财”,导致企业法人和驾驶员错误地认为搞车辆强制维护就是为了管理机构创收,并逐渐地接受了这样一个现实,致使车辆强制维护不到位。

    2 解决问题的途径

    针对上述情况,必须内除积弊,外销积怨。内除积弊就是要在制度设计上彻底切断运输车辆二级维护中的利益链条,在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内部的制度建设上和运行监管机制、方式方法上进行改革,消除内部积弊,还车辆二级维护本来目的和面貌;外销积怨就是要放权给运输企业和车主,给他们更多一点自主选择的权利和空间,认真做好宣传、培训工作,用科学道理和自然规律证明强制维护的必要性,用正确的利益机制有效引导强制维护的实施,让车主从中确实得到实在的利益、看到好处,只有消除外部积怨才能落实好强制维护制度。

    自古就有这样一个道理——智者不逆天、不逆时、不逆势、不逆人,得天时地利人和者得天下。运输企业,特别是普通货物运输企业集约化、规模化程度都不高,单车个体经营、挂靠经营相当普遍,管理粗放,重效益轻管理,重使用轻维护的倾向十分严重,把维护和检测看成负担,缺乏开展车辆技术管理的主动性,缺少对所属车辆应有的约束,普遍放松对驾驶人员的日常维护教育,以修理代维护的矛盾非常突出。运输企业车辆技术管理主体地位的混淆或淡化,加大了运输管理机构的工作量及压力,政府付出的高额行政成本却导致运输企业车辆技术管理严重滑坡,以包代管成了普遍现象,为重大事故埋下隐患。强化企业法人治理,将权责归一,实现权责对应,从根本上促使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快速完成,促使运输企业从根本上改善车辆技术管理现状,同时强化道路运输管理机构的权利与责任,多管齐下,一定能够从根本上改变车辆技术管理的运行轨迹,实现道路运输业车辆技术管理的整体进步。

篇10

涡阳县公路运输管理所杨栋

据统计,目前我国汽车保有量已达到3400万辆,近10年来以12%的年均速度增长,其中营业性运输车辆占42%以上。营运车辆的迅速增加,营运车辆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道路交通的安全性、经济性,关系到道路运输效率。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道路货物及站场管理规定》、《道路旅客运输及客运站管理规定》、《机动车维修管理规定》等一系列法律法规的颁布和实施,车辆技术管理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下面就加强车辆技术管理工作,浅谈一下个人的不成熟见解。

一、车辆技术管理的含义

车辆技术管理是指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对运输车辆实施全过程综合性管理,其主要内容是:择优选配,正确使用,定期检测,强制维护,视情修理,合理改造,适时更新和报废。其核心和重点是“定期检测,强制维护,视情修理”。

二、车辆技术管理的政策和法规依据

(一)车辆技术管理的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第8条和第22条的第1项规定“申请从事客、货运经营的,应有与其经营业务相适应并经检测合格的车辆”。该条款明确了客货运经营者要保障车辆技术性能职责;

第31条规定“客运经营者、货运经营者应当加强对车辆的维护和检测,确保车辆符合国家规定的技术标准”。该条款明确了客货运经营者对保障车辆技术性能的法律职责以及主要内容;

第45条规定:“机动车维修经营者对机动车进行二级维护、总成修理的,应当进行维修质量检验,检验合格的,维修质检人员应当签发机动车维修合格证”。该条款对机动车维修经营者如何保障维修后的车辆技术状况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第71条规定“违反本条例的规定,客运经营者、货运经营者不按规定维护和检测运输车辆的,由县级以上道路运输机构责令改正,处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罚款。该条款进一步明确了客货运经营者是承担日常车辆技术状况的法律责任的主体,明确了经营者必须按时对车辆进行维护和检测。

(二)二级维护的竣工检测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第45条、《机动车维修管理规定》第32条规定“承担机动车维修竣工质量检验的机动车维修企业或机动车综合性能检测站应当使用符合有关标准,并在规定有效期内的设备,按有关标准进行检测。如实提供检测结果证明,并对检测结果承担法律责任。”和第36条规定:“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应当加强对机动车维修经营的质量监督和管理工作,可委托具有法定资格的机动车维修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对机动车维修质量进行监督检验”。对机动车竣工检测问题作了较为具体的规定。值得说明的是根据规定,对不具备竣工质量检测能力的维修企业,可委托检测站对竣工车辆进行检测,既可以降低企业的成本,又能保证维修质量。

《安徽省道路运输车辆管理规定》(公运维[2005]23号)第5条规定:“道路运输经营者应当定期对车辆进行维护。对车辆的二级维护作业,道路运输经营者应将车辆送往具有二类以上维修资质条件的汽车维修企业进行。”和第6条规定:“营运车辆二级维护的间隔周期和作业项目按照国家标准《汽车维护、检测、诊断技术规范》(GB/T18344)的要求执行,具体要求由省级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另行制定”。

(三)车辆技术等级评定的标准和等级。

《营运车辆技术等级划分和评定要求》(JT/T198—2004)它于2004年6月1日起实施,对比1995年版的标准,主要有以下三点变动。

1、合格车辆分为三个等级:一级、二级和三级;

2、取消了使用年限的要求;

3、取消了项次合格率的计算,所检项目必须全部合格。

新标准对车辆的技术性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增加了在用运输车辆达到相应等级的难度。同时,对检测站的检测能力和技术水平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三、当前车辆技术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应该看到,在前一个时期的车辆技术管理工作中,我们运政管理机构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一些管理措施也收到了相应的成效。但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1.个别维修企业把二级维护作业作为自己的“摇钱树”,只收钱不维护或多收钱少维护,既使维护也是缺项、漏项,只注重经济利益,甚至开具虚假合格证,使车辆的维护质量得不到保证。

2.个别综合性能检测站并不重视技术管理这一核心工作。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侧重于检测收入,造成检测标准执行不规范,使车辆维护后的技术状况检验失去了水准,检测质量得不到保证,车辆维护竣工后的检测流于形式,甚至出具虚假检测报告单,从而丧失了对维护质量的监督作用。

3.个别地方运管部门出现了维护质量把关不严的问题,使车辆维护流于形式,甚至只检测不维护或不检测也签章。这些做法使二级维护变成了检测机构和维护厂家的“摇钱树”,从而加重了车主的经济负担,在社会上造成了负面影响。这些问题干扰和模糊了社会上对车辆技术管理工作的认识,影响了车辆技术管理工作的成效。

四、策略的探讨

从车辆技术管理的依据和目前存在的问题可以看出,车辆技术管理工作正面临着新形势下管理方式的转变,在新的形势如何搞好车辆技术管理工作,保障道路运输安全,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工作。个人认为,车辆技术管理工作必须适应新的形势,只有在原来已取得的管理经验和成果的基础上,开拓创新,积极探索搞好管理工作的新途径,我们才能更好地履行《道路运输管理条例》所赋予我们运政管理部门的职责。

(一)通过广泛宣传,营造良好的氛围。

首先,要搞好对车辆技术管理工作的宣传和舆论导向。让全社会都了解车辆技术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澄清对车辆技术管理工作的模糊认识,增强广大车主搞好车辆技术的自觉性,为管理部门搞好管理工作创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其次,运政管理部门必须下大力气,加大管理力度,提高管理水平,取得令广大群众满意的效果,这项工作才能得到广大车主和社会舆论的认可。

(二)明确责任,完善制度

1、管理部门搞好内部协调,落实责任

一是要明确职责。各级运管部门首先要把车辆技术管理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指标,并且把车辆技术管理工作的指标进行量化和细化,然后,作为对有关职能部门进行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切实抓好落实。同时,职能部门内部要明确职责分工,把责任落实到每个岗位和每个人,为车辆技术管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创造条件。

二是要与各基层单位协调一致,从加强源泉管理工作入手,搞好管理;

三是完善各项规章制度,这些制度包括:《车辆技术档案管理制度》、《车辆技术管理监督检查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用这些制度来规范管理部门的日常管理工作。

2、搞好行业自律。通过签订维修协议书和维修企业之间的相互监督,来提高车辆的维护质量,统一维护价格,使车主和维修企业的利益得到保障,才能使车辆技术管理工作开展下去。

3、搞好服务。要牢固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把广大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检验我们行业管理工作情况的主要标准。在行政许可和日常管理工作中提高效率,方便群众,例如,车辆技术档案的建立、车辆技术等级评定,车辆二级维护备案,车辆过户、报停、办理经营许可等手续,管理部门可一次性办理完毕,以减少车主办理业务的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三)以车辆维修检测为载体,实施有效的车辆技术管理

运政管理部门可以利用维修检测的源头地位加强监督管理,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在加强源头管理的过程中,应重点把好三个关口:

1、把好准入关。在对申请办理维修经营许可的经营者进行审核过程中,严格按照《汽车维修业开业条件》(GB/T/G16739—2004)中关于厂房场地、设施设备、人员情况、管理制度及环保措施等条件进行审核,凡是不合格的,一律不予审批。同时,对申请办理经营许可的经营者及车辆的各种资料,也要严格按标准进行严格审查。

2、把好审核外检关。车辆技术管理工作的核心,就是监控并提高车辆维修质量。为此,应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这些措施包括:(1)证件审查,主要审查车辆维护的各种记录、出厂合格证、结算清单、维修合同等;(2)对质检员资质进行审查,看是否是具有资质并在管理部门备案的质检人员签发的合格证;(3)对送检车辆的外观进行检查,看维护企业是否按作业规范进行维护作业。对外检查不合格的一律重新维护,直至外检合格后,方可给予检测和办理有关手续。

3、把好车辆技术等级核定关。运输车辆定期进行技术等级核定,是车辆技术管理的重要内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的规定,客、货运输经营者不按规定维护和检测的运输车辆要处以1000元—5000元的处罚,与交通部5号令的有关规定相比,处罚最低金额增加了1倍,行政处罚力度加大以后,定级作为源头管理的把关手段,将起到关键性作用。

(四)加强对车辆维护和检测全过程的监督管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和相关的法规和规章,管理部门可以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执法和监督管理。

1、对不按期维护和检测的运输车辆的违法行为进行处罚。通过加大行政处罚力度,打击部分车主逃避维护检测的心理。使按期维护和检测意识深入人心,确保车辆技术状况良好。

2、利用检测站的技术能力,查处擅自改装车辆的违法行为,这些行为包括:擅自加装钢板弹簧,擅自加宽、加长、加高车厢,擅自更换发动机或车架,客运车辆擅自加装座椅等。通过检测站的把关,可以查出上述违法行为。通过取证,管理部门可以根据事实依法予以查处,从源头上防止公路超限超载现象的发生。

3、查处维修企业在车辆维修中的不法行为。一些企业为了追求利润,在对车辆进行维护时不按作业标准作业,采取弄虚作假的手段或只收费不维护或作业偷项漏项。管理部门可以利用检测站的把关,对违法事实进行取证,并予以查处。

4、行业管理部门通过定期对检测站进行监督检查,以确定其是否可继续承担二级维护车辆的检测任务。如果检测站不能很好的履行运政管理部门委托的检测任务,那么,运政管理部门可以随时中止委托。以维护检测工作的严肃性。

5、加强对维修、检测企业的监督管理

为了对车辆维护和综合性能检测工作实施有效的动态管理,杜绝车辆在维护检测过程中的弄虚作假行为,可充分运用现代化的网络信息手段,进一步提高运政管理水平。

运政管理部门可以在维修厂维护过程和在检测站检测过程中的现场进行实时监控。为建立维修企业的诚信档案和实施违章处罚、质量纠纷调解、维修督查等提供可靠的依据。

(五)加强对从业人员的管理

搞好对从业人员的管理,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是搞好车辆技术管理工作的重要一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