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有名的农产品范文
时间:2023-09-25 18:24:3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比较有名的农产品,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农村电商也是如此。无论政策如何支持,归根结底,农村电商是以农村、农村特色产品为市场基础(这是两个不同的市场),包含输入与输出两方面的新兴市场状态。
新兴的,是市场状态,而并非这个市场。虽然财政部近期表示即将通过财政资金解决农产品出入农村的物流“最后一公里”问题,但从现实情况来看,农村电商,在条件还没有这么便利之前,早已经有了自己的一套生存方式。
单兵作战的困顿
欧阳青(化名)是一位山沟里的民办教师,同时他的一个身份是湘西农产品淘宝店主,只是简单的去老乡家里收购特产挂在网上销售,就做到了每月几千笔的销量。从农产品输出市场来说,欧阳青的这种做法,是现在农村电商的一个缩影。
当然欧阳青的这种“单兵作战”模式也面临着一些不可避免的尴尬:没有品牌效应,虽然网店本身就可以提供相当于品牌效应的一部分机制,但始终还是无法完全使产品流水线化。
那么这种“小打小闹”式的农村电商,是否是一个新兴模式呢?答案是否。即使是欧阳青,是在农村特产电商领域的“新人”,也已经开了近四年的网店。而笔者在网上找到的一些农村电商老店,尤其是地域品牌特性极强且昂贵特产领域如茶,紫砂壶,很多网店已经挂上了“七年老店”甚至“十年老店”的标签。这些网店的生存状态,大多数都还不错。
相对于欧阳青这种地方性、单打独斗的网店来说,一些以实体经济为基础,拥有自己的品控和产品流水线,自己的独立品牌,甚至有自己的地方性物流的农村电商,近年来也逐渐占领了自己的一片市场。
比较有名的是北京的“网络菜篮子工程”。其实它的官方名称就叫“北京菜篮子工程”,但自从2013年京东商城与北京最大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北京新发地农产品市场联合宣布正式达成战略合作,新发地京东官方旗舰店即日上线之后,实际上是引爆了一系列的地方性“网络菜篮子”。
说起来比较新潮,但实际上很简单,就是把周边地区的新鲜农产品收购,以区域性物流方式从田间地头直接送到市民餐桌上。新发地官方表示,北京市民可以通过网上选购精品果蔬、干货干果、海鲜特产、特色礼品等农副产品,以及智利蓝莓、美国红提等来自46个国家的优质进口果品。其实物流是基于新发地农产品市场,而并非是周边农民的田间。
综上所述,农村电商从“输出”这一层面的生存早已不是问题。市场经过一段时间的自然淘汰,也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独立品牌和独立市场。政府这一“有形的手”,其实是不用操心的。但为什么农村电商到现在虽然存在,但一直不火?从“产品输入农村”这一概念来看,为什么几大电商一直在布局,但不敢妄动兵马?
拆分农村电商市场
为什么农村电商“雷声大、雨点小”呢?第一,它虽然是政策环境所支持的,例如各部委和各级领导频繁的发文发声,但却不是政策长久支持的。根据以往的农村政策分析,我国农业的基础地位必然长久不变,而农业政策中的粮食政策,以及围绕着粮食政策的各种农机、种子、技术等补贴,也必然是长期政策的重中之重。与此相比,农村电商政策,是在农业发展相对较好时,对农民生活的“锦上添花”式政策,并不会对农业发展的基础做出过大影响。
而从财政部门的专业分析来看,农村电商从输入和输出两个层面,均不会对地方财政收入造成太大影响,同时也不会对地方财政支出造成太大影响,财政部今年全国预计投入20亿人民币支持农村电商就说明了很多东西。
5月14日财政部经建司商贸处处长吴祥云称,为促进农村电商水平提升,让电子商务惠及更广泛的中西部地区和更多农村居民,特别是革命老区的农村居民,财政部将择优支持中西部省份和革命老区的200个县开展农村电商综合示范,每个县拨款1000万,并将对考核达到要求的示范县在2016年再扶持一年。据他透露,与2014年相比,今年的试点县增加了144个,资金支持力度增加80%,希望通过财政资金的引领、鼓励,带动更多企业和社会资本进入农村电商发展,培育农村电商生态环境。
据悉,专项资金将被规范在以下三个方面使用:一是建立完善的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二是用于支持县域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和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站的建设改造,以发展农村电子商务为目的的农产品及农村特色产品的品牌培育和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以及农产品的标准化、分级包装、初加工配送等设施的建设;三是用于支持农村电子商务培训。其中第一项为专项资金的重点倾斜方向。
我们来简单的分析一下这笔资金。按投入地区分析,这笔资金主要投向中西部地区和革命老区,也就是俗称的“示范性”资金,有它不多,没它不少;但投入方式却颇值得玩味:主要投入在建立完善的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似乎也可以这么理解:一些电商大户梦想中像当年家电下乡一样的“坐上车,再捞一笔”的产品直补梦想近乎破灭了。
而20亿是一个什么概念呢?据财政部农业司2015年6月1日工作报告信息,近日,中央财政下拨2015年农林业科技成果转化与技术推广资金26亿元,用于支持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工作。熟悉基层财政预算的人都知道,这笔钱基本上就是一笔“跑腿费”,而支持农村电商甚至比它还要少。
在这种判断之下,农村电商是个大趋势。但顶层设计层面似乎并不把它当成农村经济的一门“必修课”。这是为什么当前农村电商高层不断发声,但始终“雷声大雨点小”的一个重要原因。
第二,它是否是市场急需,就现在一些报道来看,似乎是这样的。但我们细想一下,其实情况远非如此。
首先我们来看农村交易市场的需求量。中国农村与城市不同,中国农村长期处于半封闭、自给自足的生活状态。原因有二:其一,农村的收入之低,使得农村适龄劳动力流失率逐渐增加,随着城乡收入差距的逐渐增大,所产生的经济挤压效果使得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比重增加更快。也正因此,留下的农村纯务农人员对网络这一“新世界”的期待是极为有限的。
篇2
关键词:农业物流;信息化;物流保值
一、国外农业信息化的发展趋势
国外农业信息化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主要是利用计算机进行农业科学计算;70年代工作重心是农业数据处理和农业数据库开发;80年代、特别是90年代初以来,研究重点转向知识的处理、自动控制的开发以及网络技术的应用。网络技术因具有可及时、准确、经济、全面地搜集所需信息的特点,因此,信息网络正在迅速向发达国家的农村延伸。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农业中心网络系统是美国内布拉斯加大学于1975年创建的AGNET联机网络,可提供200多个不同用途的农业软件。其他如美国的AgcomputingInforlinc、AGRISTAR、GRIN,英国的AGRINET,日本的CAPTAIN,澳大利亚的CISC,荷兰的EPIPRE,加拿大的GiassRotsInformart等都是较有名的农业信息网络。这些网络服务于农业生产管理,已取得巨大成效。
二、中国农业物流信息化服务
农业物流的流体——农业生产资料和农产品的生化特性有别于一般物流的流体,所以农业物流系统及储运条件、技术手段、流通加工和包装方式都具有独立性,而农业物流的设施、设备和运输工具也具有专属性,加之农业生产的地域性,以及生产的季节性与常年性消费需求之间的对立,造成了农产品供需的时空矛盾,解决这个矛盾的基本途径就是发展现代农业物流。随着《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3—2007年)》的实施,以及农副产品加工业投资和产品贸易继续保持高速发展,农产品物流作为协同发展的关联产业也将步入快车道,农产品物流将越来越成为农业产业化和市场营销体系建设的重要环节,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农业部、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和国家工商总局曾联合下发《关于加快农产品流通设施建设的若干意见》,对“十五”和今后一段时期我国农产品流通设施建设工作进行全面部署。《意见》提出我国农产品流通设施建设的目标之一就是:加快农产品的储藏、加工、运输等物流设施建设,建立现代化的农产品物流服务体系。
21世纪是信息经济的时代,是中国农业实现现代化的世纪,而信息化逐步成为推动我国现代化农业发展的主要动力。农业物流信息体系中既包括农业市场信息,也包括农业物流的资源信息,而现在农业信息系统和农业物流信息体系所能提供的信息品种和质量都不能满足需要,缺乏有效的信息导向,农资和农产品物流的流向带有盲目性,流程不合理,这是导致在途损失严重,影响流体保值增值的重要原因。
随着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和普及,把网络技术应用于农业,不但能及时解决农业发展中的技术问题,而且能降低农业信息的获取成本。基于INTERNET,处于不同地域的生产者可以使用农业专家决策支持模型进行数据处理与分析,可以浏览WEB多媒体文档,还可以随意连接其他农业信息网站。它通过信息和知识及时、准确、有效地获取、处理、传播和应用,把农业物流信息及时、准确地传达到农民手中,实现农业生产、管理、农产品营销信息化,加速传统农业改造、升级,大幅度提高了农业物流效率、管理和经营决策水平。
因此发展现代农业物流信息系统具有六大战略意义:提升农业聚集效应,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促进农业专业化,加强农业资源优化配置,保障农民利益,提高农产品出口竞争力。
三、物流信息化服务系统
1.我国目前农业物流信息化系统的不足
在国内从信息收集方面,充分利用互联网上的海量信息,应用与开发搜索引擎技术、自动编辑系统、自动撮合系统。比如,北京农软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自动编辑系统、自动撮合系统。中国农网的所有栏目均具备模糊查询功能,方便用户对信息的搜集。从信息的传输、方面,基于互联网的传输不受时间空间限制,全球资源共享的特点,可以更好的实现对自己需求的信息传播。
目前的物流信息系统主要采用的是两层或三层客户机/服务器(C/S)模式和浏览器/服务器(B/S)模式。在两层C/S模式下,客户端需要通过网络远程与服务器交换数据。这样,网络上可能会有大量数据传输而造成网络瓶颈;另一方面,这种模式的维护费用很高,而且这种模式造成了信息系统的重复开发。现代物流趋于全球化,加上近年来网络技术的发展,使企业开放产品的查询信息给所有的潜在客户,所以服务器的负担也就越来越重。三层C/S模式由客户平台、中间层和数据库服务器组成。在这种模式中,中间层将客户与数据库隔开,减轻了网络的压力。但是三层模式会给应用系统带来性能管理方面的问题,而且很难确定性能故障发生在哪一个特定的服务器或网络连接上。B/S模式中,用户界面完全通过浏览器实现,一部分事务逻辑在前端实现,但主要的事务逻辑还是在服务器端实现。B/S的主要缺陷有两点:第一,企业是个有序实体,而Internet面向的是一个无序的集合,B/S必须适应长期C/S下的有序需求方式;第二,企业中已经积累了一些基于Internet技术上的应用,与这些应用连接,是B/S的一项极其重要而烦琐的任务。
除此之外,我国农业物流信息系统还存在信息市场发育的基本条件落后,信息传递速度慢,交互性差,信息内容单调,信息产品和技术的实用性差,信息咨询服务滞后等不足。
2.农业物流信息化系统的开发方向
开发基于对等网络的农业物流应用软件,使物流服务网络中的结点所具备的功能模块:
信息及:用户通过信息平台将自己的需求信息到物流增值服务网络上。为了保证有效信息的可用性,用户在信息的同时,要系统选择一些结点作为自己的,将信息复制到这些结点上。为了防止过期的信息占用存储空间,需要一种机制,对存储空间中的信息进行控制。
信息搜索:由于信息分布在网络上不同结点,系统提供一种高效的搜索机制向用户提供全面的搜索结果。
信息过滤及优化:随着网络上信息量的迅速增加,系统根据用户的信息需求对动态信息流进行过滤,仅把满足用户需求的文档传送给用户,以运筹学中优化物流系统的模型为理论依据,可以提高信息的利用效率。
信息安全:为了保证信息的可靠、有效以及整个物流网络的安全高效,需要对信息者的身份进行认证,防止散布虚假信息、有害信息等。各模块相互合作,使系统的操作性、安全性、效率性有机结合,达到一个比较好的效果。
篇3
1. KA卖场
中国零售市场主要为几个国际零售集团所垄断,家乐福(Carrefour),沃尔玛(Wal-mart),麦德龙(Metro),乐购(Tesco)已经在中国完成了全国主要市场的布局,易初莲花(现更名为卜蜂莲花),吉之岛,百佳等也已在中国数个局部站稳了脚跟。而中国内资超市,除了华润万家超市已经在全国范围类布局外,大都是分别在局部市场进行扩张,譬如上海的农工商和世纪联华,江苏的苏果超市和时代超市,北京的物美超市,深圳人人乐连锁超市。
家乐福虽然在国际市场上落后于沃尔玛,但依靠灵活的制度和较早进入中国市场的优势,牢牢占据着中国外资零售市场的头位,特别在上海,北京等北方大城市,家乐福更是优势明显。同时,家乐福也是第一个将有机食品引入超市的零售企业。目前,在各主要城市的家乐福超市均设有有机蔬菜和杂粮专柜,中国国内销售额排行前几位的有机公司,譬如北京有机农庄科贸有限公司,北京青圃园菜蔬有限公司,上海崇本堂农业有限公司都是最早一批家乐福的供货商。
沃尔玛则已经在中国开始有机产品的贴牌生产,产品主要包括杂粮和蜂蜜。
也许是来自德国的缘故,麦德龙是中国大型超市中比较支持有机食品的一家,他们有销售有机的肉制品,同时你还可以在其自己进口的贴牌产品中发现有机的意大利面等来自德国的进口有机产品。
相对于本土超市,外资超市销售更多的进口食品品种,这些进口食品一般由位于上海,北京,深圳的进口食品公司进口和经销,属于最大众,价位较低的进口食品。
传统连锁超市在中国零售市场中占据统治地位,在与供货商的谈判中也处在绝对的主导地位。同时,在目前食品安全、产品质量等关注度越来越高的情况下,大型连锁超市对供应商的要求越来越高,而中国本土的有机食品企业大都为新兴的小企业,能够真正有实力向传统连锁超市供货的企业为数不多。同时,大型连锁超市追求更多的是低价格和大销售量,并且同时摊派到供货商上高额的销售费用及各种莫名的开支;而目前很多中国有机生产商或者进口商所经营的高档有机食品,在价格上和供货上的缺陷,决定了他们无法进入大型连锁超市进行销售。
2. 有机零售专卖店
2005年,中国第一个有机食品专卖店Ostore在上海开业, Ostore是由美籍华人和台湾人投资的,其中销售产品中有很大比例的进口有机产品包括德国著名品牌Rapunzel,他们完全自己进口。同时,他们设有咖啡厅和餐厅,并开展了上海市的家庭配送。然而,有机食品在中国供应链的不完整,导致Ostore销售产品价位惊人,一盒净重150克的有机绿豆芽的售价为18元,门店销售一直不理想。进口产品部分在没有其他销售渠道的支撑下也无法真正正常运作。Ostore的运营者在意识到这个问题后,开始更多的把自己的产品(包括自己进口的产品)推到上海其他的高档超市,渐渐转行为经销商,然而在2007年因为股东分歧,Ostore仍然以关门而告终。
在Ostore出现在中国之后,在上海,北京,深圳甚至其他中国城市,陆续有有机食品店开业,然后真正成功的少之又少;目前依然坚持着并不断发展的主要有乐活城和海客乐。
乐活城于2006年成立于北京,目前在北京有8家门店,深圳一家门店,面积从40到400㎡不等;其在北京的零售网络已渐渐成规模;乐活城在初期也以针对外籍人士为主,并吸取了Ostore的经验,在销售有机食品的同时,依然销售天然和绿色产品,以补足有机食品供应上的不足。同时,乐活城在初期并没有开始自己开展进口,而是更多通过现有的供货商,在门店数量不断增加的时候,乐活城适时的推出了自由品牌“乐活氏”,贴牌了有机蜂蜜,果酱,杂粮等多种产品,并开始自己直接从国外进口有机食品,进口的产品包括干果,面条,果汁等。收到经济大环境影响,乐活城在08年关掉了在上海的两家门店,计划在09年重新进入上海市场。可以说乐活城在成立的三年后,再不断的调整之下,渐渐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和经营模式,09年乐活城开放加盟市场是其发展过程中的里程碑,我们拭目以待乐活城在未来的表现。
海客乐有机食品连锁店是上海同脉食品有限公司投资的。目前在上海有14家店面,店面面积以100平米左右的小型专卖店为主,原定在08年底在上海开业20家店的计划也同样因为经济形势的影响而暂停扩张。不同于乐活,同脉基本全部销售获得认证的有机产品,同时,海客乐进口食品所占比例较少,也主要因其目标客户群主要为中国人。海客乐也进行了简单的贴牌,但没有自己开始进口。
来自台湾的无毒之家则是立足于广东市场,目前已经在深圳开了3家店面,并且珠海和江门店也即将开出。相对于乐活城和同脉,他们更早的把来自的台湾的加盟方式引入国内。但国内有机行业产业链的不完整性,将是有机店加盟的最大难题。值得一提的南京的普朗克有机专卖店,通过四年的发展,已经发展到八家,并且有七家实现盈亏平衡,说明有机市场经过深度推广,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3. 传统高档食品超市
高档食品超市目前是进口有机食品的主要销售渠道,这里所说的高档食品超市包括两类,一类是以进口食品为主的针对在华外国人为主的连锁超市,如北京华联BHG marketplace,北京的婕妮路连锁超市JennyLou, 上海的是城市超市Cityshop, 松坊超市Pine Marketplace。另一类是大型高档购物场所配套的高档食品超市,如北京的太平洋百货,郑州的丹尼斯百货,温州的丹露百货,上海的久光百货,百盛超市,南京的金鹰商厦等
其中上海的城市超市,松坊超市等自己就是进口商,特别是城市超市,占据上海市场进口食品的半壁江山,同时他们在世界各地均有商或分公司,帮助他们寻找最新最流行的产品,但其并不是和生产商直接发生联系。所以,在城市超市中,有专设的有机食品柜台,可以看到很多各国最新的有机食品,譬如德国最流行的Bionade有机饮料,美国的Newman’s Organic, Amy’s Kitchen等,但同时,这些生产厂家,并不知道他们的产品已经在中国国内进行了销售。
其他所有高档食品店一般由进口食品商对其进行供货。目前中国也有专门的有机食品进口商和商,譬如上海石翼贸易和南京茂生源科技。
4. 网上销售及目录销售
网上销售在中国所占比例虽然还很小,但发展速度惊人。虽然食品。并不是网上销售的主要产品类别,并受制于食品快递中的保质问题,但结合了家庭配送系统的网上有机食品销售,在过去的1年内可谓风起云涌。各类超市,包括有机食品连锁都有自己的线上销售系统;同时很多有机供应商也建立了自己的网上销售和目录销售系统,譬如北京有机农庄,香港点点绿和上海崇本堂。
我们在这里主要介绍几个没有实体店的网上宅配和销售系统。
沱沱有机源”(tootoofood.com)是九城集团(NASDAQ:NINE)于2008年全力打造的专业从事有机食品销售的B2C平台,目前已经在北京和深圳开始销售,并计划进入上海。
红孩子(Redbaby)是中国最成功的母婴销售公司,以目录销售配以网上销售为主开展业务,在全国各处设有分公司并有仓库物流系统。健康天然食品是其食品销售的重头,目前多个有机食品公司通过红孩子进行销售。
易果网(YiGuo)是中国最有名的水果网上配送公司,在上海和北京开展业务,公司目前已经把产品拓展到其他高端食品,包括有机食品,并主要以包装食品为主。
上海禾乐康(Helekang)成立于2008年上半年,目前在上海地区进行有机及天然食品配送,并已拓展到苏州地区,有可能在未来几年中拓展到周边城市,产品主要以日常用品为主。
北京博扬(Ofood)位于北京,是中国最早最全的有机食品线上销售系统,除了有自己网站,还主要通过淘宝网进行销售,可以配送全国,目前推出博扬系列有机产品,目前在向供货商方向转型。
另有家里购物,阿凡提,绿领公社等网站也在2008年进入网上有机销售的行列。所有的专业网上销售公司,目前都没有自己的上游渠道而是通过供货商进行采购。
5. 餐饮服务
中国有机餐饮行业还没有真正的开始,目前在上海,北京和深圳已分别有打着有机旗号的餐厅出现,其中比较有名的有北京的善斋日本料理,上海的齐民有机火锅店,上海名唐有机粤菜馆等;但消费者无从考证起原料来源,也不可能做到100%的有机;同时,很多餐饮企业如一茶一座,俏江南则是以推出一道或多道有机菜式的形式来迎合有机餐饮的发展。传统素食餐厅倒是渐渐的越来越多的使用了有机食材,北京的静心莲,上海枣子树等都是和佛教理念有关的素食餐厅。
有机原料在餐饮服务行业的最大机会则是来自中国大城市类的高端酒店和餐厅。在上海,Ostore是第一个向五星级酒店推荐有机原料的公司,早在2006年,他们就和Westin大酒店联合在周末的中午为酒店的客人推出有机自助餐,现在上海数个五星级酒店都或多或少的使用部分有机产品,主要包括有机鸡蛋,有机食用油,有机牛奶&酸奶等。
在中国的高端和涉外餐饮服务行业中,很多的原料都是使用进口原料,因为国产原料在品质上没有能够达到他们的要求,其中最明显的就是咖啡,奶制品,面粉和肉类(羊肉,牛肉)。在08年,已经有澳洲有机牛羊肉的出口商来到上海寻求出口的机会。目前中国并没有专门做餐饮渠道的有机供货商,但有几个传统的餐饮配送公司是开始在供应产品中加入和有机品种,譬如北京阿罗科咖啡有限公司。另外,香港点点绿有机食品公司的母公司在北京,上海,广东都有分支机构,主要经营的就是餐饮配送业务。
红酒为独特的一类产品,要求进口商有专门的酒类进口许可证。目前红酒进口商多为专业红酒进口商。除了餐饮服务行业外,大型国际超市如麦德龙和家乐福也是红酒的主要销售渠道。
6. 礼品团购市场
礼品团购市场是有机销售的重要渠道之一,这里礼品团购市场又分为商务礼品和福利礼品。很多有机食品生产企业的产品甚至不进入流通领域销售,而是完全依靠其所在地的团购市场。团购市场较高的利润和相对较少的销售成本使很多生产企业也推出了有机产品的礼品包装。
同时,多个流通领域的公司也把团购作为主要的销售渠道。有机食品团购一般以礼盒的形式,最常见的为有机蔬菜礼盒,有机杂粮礼盒,有机月饼礼盒,有机蜂蜜礼盒等;这类团购主要集中在每年的下半年,很多传统的礼品销售公司纷纷把有机礼盒加入其销售名单,从而也出现了专营有机礼品的有机品牌,如乡土乡亲。另一种模式则是规模较大的企业通过发行礼品卡来平衡全年的销售,譬如正谷(北京)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充值卡和定制卡的形式完好的满足了客户的需求,同时可以让配送的工作量在年度中均衡分布。同时,多数的有机零售企业都推出了储值卡,可以作为礼品销售,销售的情况则取决于其在团购销售上的投入程度。
7. 农场直营和生态旅游市场
有机农场是整个有机食品行业的核心,一个有活力的有机市场里必然少不了周边有机农场的存在。而农场除了生产外,可以衍生出各种不同的市场活动。有机农场提供的各种服务能很好的加强有机食品企业的消费者粘度。在大城市周边的有机农场,无论它是属于做大型超市的供应商,还是属于有机连锁超市的配套农场,大都开展了生态旅游和农场配送/团购,有的还进入了餐饮市场。譬如北京留民营生态农场,上海的百欧欢有机农场,属于南京普朗克有机联络的普朗克农场,属于乐活城的之万有机纪念农庄。同时,还有很多传统的农家乐和私人农场也开始按照有机进行种植和做市场营销,譬如北京的意大利农场。这种生态旅游农庄以北京周边为多。
篇4
一、《河南省著名商标认定和保护办法》的优点
第一,河南省著名商标制度将著名商标的“著名”范围界定为“省内著名”,这一范围的界定较为科学。著名商标在多大区域内“著名”,各省的规定不尽相同,有些省的法规直接将“著名”范围规定为本省著名,如甘肃省和山东省的相关规定;有些省的法规将著名范围定位于“市场上”,但在著名商标申请条件中间接规定著名范围是省内著名,如《吉林省著名商标认定和保护条例》第7条、《湖北省著名商标认定和促进条例》第8条和《江苏省著名商标认定和保护办法》第6条;还有些省市规定将“著名”范围规定为国内市场“著名”,如《四川省著名商标认定和保护条例》第6条和《北京市著名商标认定和保护办法》第5条。笔者认为,著名商标的知名范围应当界定为“本地区”(本省或本市),因为从地方性立法的目的来看,地方性立法是为了促进本地区经济的发展。只有将本地比较有名的商标作为重点保护对象,才能逐步提高本地著名商标的数量,提高本地商标保护力度,从而提高本地经济的影响力和发展水平。
第二,河南省著名商标制度规定了有效期内著名商标被撤销的条件,有利于有关工商管理部门对著名商标的监督,可有效防止“著名商标”不“著名”的情况。笔者认为,这些规定具有科学性。
第三,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5条规定,不得“擅自使用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称、包装、装潢,或者使用与知名商品近似的名称、包装、装潢,造成和他人的知名商品相混淆,使购买者误认为是该知名商品”,但何谓“知名商品”,并没有进行具体解释。《河南省著名商标认定和保护办法》第15条规定:“著名商标核定使用的商品为知名商品。其他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擅自使用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称、包装、装潢,或者使用与知名商品近似的名称、包装、装潢。”这一规定填补了现有《反不正当竞争法》的法律漏洞,将河南省著名商标纳入“知名商品”范围,能有效保护河南省著名商品的特有名称、包装、装潢。
二、《河南省著名商标认定和保护办法》的不足
《河南省著名商标认定和保护办法》存在着一定程度的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河南省著名商标立法名称不太科学
笔者认为,著名商标制度的立法目的应侧重于促进而非特殊保护。众所周知,商标分普通商标与驰名商标,商标法授予它们不同的禁止权。从法律适用上看,著名商标应当适用普通商标的相关规定,其商标权人仅仅能禁止他人在相同或者类似商品上使用相同或者类似商标,能禁止他人在同一种或者类似商品上将与著名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标志作为商品名称或者商品装潢使用。虽然各省市著名商标制度除规定著名商标权的禁止权外,还规定了著名商标权和商号权关系,并将著名商标定位为《反不正当竞争法》的“知名商品”,但这都是比较简单的规定,不应当成为各省市著名商标制度的重点,“促进”才是著名商标制度的重点。从立法现状看,我国一些省市已经将著名商标的促进作为著名商标制度的重点。如湖北省著名商标制度名称为《湖北省著名商标认定和促进条例》,浙江省著名商标制度名称为《浙江省著名商标认定基本条件》和《浙江省著名商标认定工作程序》,广东省著名商标制度名称为《广东省著名商标认定和管理规定》。
(二)河南省著名商标仅仅包括注册商标,范围过于狭小
《河南省著名商标认定和保护办法》第2条规定:“本办法所称著名商标,是指在市场上享有较高信誉度、被相关公众所知晓并依照本办法予以认定的注册商标。”笔者认为,著名商标不必是注册商标,非注册商标也应受著名商标制度保护。理由如下:一是从商标权保护的实质来看,商标制度保护的是商誉,而享有一定知名度的非注册商标商誉较高。良好的商业信誉和知名度是一件商标获得保护的关键性因素,而非商标的注册与否。因此,未注册不应该成为商标获得保护的障碍。二是从《商标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具体内容看,我国现有《商标法》第13条和第31条、《反不正当竞争法》第5条均对有较高声誉的非注册商标提供一定程度的保护。著名商标制度应当贯彻上位法的基本精神和原则,对未注册但有一定知名度的商标提供著名商标的保护。三是从著名商标地方立法目的看,著名商标制度是为了保护本地商誉较好的商标,以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将商誉较好的非注册商标认定为本地著名商标,符合著名商标制度的立法目的。
从河南省商标具体状况来看,河南省著名商标立法也有必要针对未注册商标进行保护。一方面,河南省企业和社会民众知识产权制造意识和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薄弱,很多经济主体没有及时地对自己的商标进行注册。河南省政府规章有必要对没有注册但有一定知名度的商标进行保护,以鼓励河南省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河南是一个农业大省,目前很多农产品所使用商标仍然没有注册。河南省地方允许未注册商标申请为河南省著名商标,有利于促进河南农业的发展。
(三)河南省著名商标转让制度过于烦琐
《河南省著名商标认定和保护办法》第21条规定:“著名商标所有人依法转让著名商标的,受让人受让该商标后,该商标需要继续作为著名商标使用的,应当按照本办法的规定重新申请认定。”笔者认为,该著名商标转让程序过于复杂,著名商标转让仅须履行备案程序。针对著名商标转让行为,各地立法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式进行管理:第一种,转让著名商标的,该商标的著名商标资格自动丧失,如《河北省著名商标认定和保护条例》《湖北省著名商标认定和促进条例》和《北京市著名商标认定和保护办法》的规定。第二种,转让著名商标必须经过批准,如《安徽省著名商标认定和保护条例》第15条的规定。第三种,转让著名商标必须经过备案,如《湖南省著名商标认定与保护办法》和《福建省著名商标认定、管理和保护办法》的规定。
笔者认为,为科学规制地方著名商标转让行为,我们有必要深入分析著名商标制度的立法目的和商标法的有关规定。从著名商标制度的立法目的来看,著名商标制度是各省市为了重点扶持保护本省知名度较高的商标。因此,各省市著名商标立法仅仅授予本省市主体的商标以著名商标的称号,当本省市主体将著名商标转让给外省市主体时,著名商标的称号将不再存在,根本谈不上重新申请认定的问题;而当本省市主体将著名商标转让给本省市主体时,著名商标的重新申请过于烦琐,不利于著名商标的转让。从商标法的有关规定来看,商标转让仅仅需要商标局的批准即可,作为地方性法规的各著名商标制度,不能违背上位法的规定,另外增加关于商标转让的程序性规定。所以,笔者认为,《河南省著名商标认定和保护办法》第21条规定有待于修改。
(四)河南省著名商标制度缺乏具体的促进或鼓励条款
《河南省著名商标认定和保护办法》第5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鼓励商标所有人提高商标知名度,创立著名商标,对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笔者认为此规定不够明确。
我国一些省市已经制定了针对著名商标所有人的详细奖励制度,这些制度可供河南省借鉴。如《厦门市著名商标认定和保护管理办法》第15条规定:“各级政府、部门应当鼓励争创著名商标和驰名商标。对获得厦门市著名商标、福建省著名商标和中国驰名商标的,由市政府一次性分别给予3万元、5万元、100万元的奖励。”
三、对完善《河南省著名商标认定和保护办法》的建议
针对《河南省著名商标认定和保护办法》存在的不足,笔者认为应当做出如下修改:
第一,将《河南省著名商标认定和保护办法》的名称改为《河南省著名商标认定和促进条例》,弱化河南省著名商标制度的保护功能,强化其促进功能。
第二,扩大著名商标范围,将原有第2条修改为:“本办法所称著名商标,是指在市场上享有较高信誉度、被相关公众所知晓并依照本办法予以认定的注册商标或非注册商标。”对商誉较好的非注册商标进行著名商标保护,既体现了法律的平等公平的价值理念,又符合国家《商标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的立法精神,并在数量上增加地方著名商标数量,有利于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
第三,修改著名商标转让条款。河南省著名商标立法应当作出如下规定:一是河南省著名商标转让只需向地方著名商标认定机关备案而不必经过地方著名商标认定机关批准。因为著名商标制度作为下位法,应当遵循上位法《商标法》的规定。之所以要求著名商标转让必须备案,是因为著名商标是由地方立法部门授予的一种资格,是地方立法对有关商标的一种认可。当著名商标转让后,如果相关当事人不向主管部门备案,主管部门可以取消该商标著名商标称号。二是被转让的河南省著名商标是否丧失著名商标资格,应当由受让人身份决定。如果受让人住所地不在河南省行政区域内,则被转让商标不再是河南省著名商标。此时如果受让人想获得著名商标称号,可向其住所地行政主管部门重新申报。
篇5
关键词:地理标志;知识产权;保护模式;制度
中图分类号:D920.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7-0131-03
我国历史悠久,自古传承着很多老字号,因此拥有众多的地理标志;同时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一批具有浓厚地域特色和品质特色,并享有一定声誉的地理标志商品,对当地的经济发展和富民政策都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随着中国加入WTO,地理标志作为一类新型的知识产权被世人所认识和接受,又随着《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的颁布以及地理标志其本身所具有的商业价值以及重大的经济意义,使得地理标志所展示的巨大收益在社会实践中逐渐显现,因此地理标志的法律保护已被各国所重视。我国对地理标志的知识产权保护起步比较晚,而在地理标志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方面虽然已有一定的体系,但是还是十分薄弱的,因此对地理标志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重构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地理标志的界定及保护的价值属性
(一)地理标志的含义
地理标志,又称原产地名称,通常是指与有关商品特有的质量、功能、信誉或其他特性有密切联系的地理名称。实际中对地理标志的定义是有所不同的,《保护原产地名称及其国际注册里斯本协定》第2条第1款规定,“原产地名称系指一个国家地区或地方的地理名称,用于指示一项产品来源于该地,其质量或特征完全或主要取决于地理环境,包括自然和人为因素”。《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简称TRIPS协议)第22条第1款规定,“为本协定目的,地理标志是指能识别某一种商品原产自一成员方境内,或该领土内的某地区或地方,该商品的特定质量、声誉或者其他特性实质主要取决于其地理原产地”。我国在《商标法》中也对地理标志进行了相关定义,“地理标志是指标示某商品来源于某地区,该商品的特定质量、信誉或者其他特征,主要由该地区的自然因素或者人文因素所决定的标志。”
(二)地理标志保护的价值属性
在经济发展快速的现代,消费者在购买东西,眼睛总是被各类琳琅满目的商品充斥着,消费者除了根据商品的商标、生产厂商的名称等来判断不同商标的质量,还有一个就是看产品的产地标志。在同类产品的相比之下,消费者就会偏爱于比较有名的产地,例如,对于瓷器人们就会偏爱于景德镇的陶瓷,绍兴产的黄酒更成为人们厨房必备的调料,主要原因就是这些地区产的产品其质量是被消费者认可的。
1.保护地理标志的经济价值
地理标志是未开发的经济潜能的宝库,对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具有无可争议的积极作用。我国地广物博,地理标志资源非常丰富,地方名优特产也数不胜数。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在本质上具有自然环境的唯一性(自然环境是固定的,不可以搬迁移动的,例如“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加之当地的传统手工艺,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等的结合使得地理标志产品在市场上的不可替代性,有时地理标志的产品产量比较少,可能形成“物以稀为贵”,在市场上形成一定的垄断,也随之为生产者带来巨大的经济附加值,不仅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还会带动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
2.保护地理标志的文化价值
地理标志不但可以促进地区特色经济的发展,同时可以带动与地理标志相关产业链的发展,如含有文化价值产业的发展。地理标志的产品通常是给予自然禀赋或传统工艺而具有的特色的产品,但地理标志所体现的不仅仅是地理标志的原产地,特定的质量、信誉等,它还体现了当地世代演进所形成的独特文化,有些地理标志在某种意义上已成为一种当地精神的象征。法国、意大利等欧洲国家已注册的地理标志大多数是用于葡萄酒和烈酒的,而且人们提到香槟的时都会想到法国,为了买到更加纯正的香槟,人们都会选择去法国等欧洲国家购买,因此也带动了法国当地的旅游,最重要的是世界各国的人们了解法国这个浪漫之都的文化。我国是文明古国,有着很深、很优秀的历史文化底蕴,通过那些包含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地理标志产品,向全世界传达中国的历史文化,因此做好中国传统名优产品的推销、宣传和地理标志保护工作,就是宣传、保护中华民族优秀的、多姿多彩的传统文化[1]。
3.保护地理标志的社会价值
地理标志通常被认为是产品的来源地标志,例如“西湖龙井”,它也是该来源地产品的质量和声誉的保障,因此拥有地理标志的产品其售价也高于其他产品,消费者对于这些产品都存在一种质量期待,如果在市场上存在虚假或假冒的地理标志产品,对于消费者来说,当他们购买了这些假冒的地理标志产品,不仅损害了他们的权利,同时所谓的质量期待也就难以实现,而对于生产者来说,地理标志产品所带来的增值回报也很难实现。综上所述,对于地理标志产品的保护是势在必行的,它不仅维护了消费者的权益,也维护了地理标志产品的声誉,同时也给生产者带来了较高的收益。
除此之外,地理标志保护有助于自然资源的保护和环境的维护[2]56。地理标志商品的增资回报,可以使大多数的当地农村人口继续在他们的土地上耕种,继续从事祖辈们世世代代留下来的传统产业,它较高的回报,可以减少一些青年农民向城市工业流动,因此也避免土地由于无人耕种而逐渐减少带来的沙漠化危险,以及工业化和城市化得干扰,从而保护该地的生态环境。
二、地理标志的知识产权保护的制度与评析
(一)地理标志的保护模式
对地理标志应当给予充分的立法保护,这一思想已为许多国家所接受。各国保护地理标志的法律形式存在较大的差异,主要分为以下三种类型:专门法保护,商标法保护,反不正当竞争法保护。
1.专门法保护
专门法保护,是指对地理标志通过专门的立法形式进行全方面保护。采用该保护模式的国家多为历史悠久、自然和人文环境独特、拥有一些丰富特色农产品的国家,其中以法国为代表,它是对地理标志采取保护的最早国家,有着较为完善的立法。法国颁布了世界上第一部地理标志的保护的法律《原产地标志保护法》,确定了原产地命名制度。这一模式的保护水平较高,其优点在于充分考虑了地理标志作为一项特殊知识产权的特点,并针对特定的商品,规定专门的保护范围;侵权判定上不以误导为条件,可以有效制止一些滥用、模仿、联想地理标志的侵权行为,强化对地理标志权利人的保护,强调了地理标志在促进与特定商品相关产业发展方面的地位与作用,一般有专门机构负责地理标志的注册与保护。
2.商标法保护
商标法的保护是指把地理标志当作一种特殊的商标,以注册集体商标或证明商标的形式对地理标志进行保护。有的国家,例如我国对地理标志的保护是根据商标法对普通商标的一般规定来进行,仅在提交申请文件方面规定了特殊的要求。美国是这个模式的代表。美国的地理标志制度沿用了既有的商标行政管理架构,将地理标志当作商标、集体或认证标志加以保护,并为一切利害关系人提供异议或撤销注册地理标志的机会[3]。德国《商标法》对地理标志的定义、通用名称等不予保护的情形、地理标志不同的保护水平等都做了规定[4]。
3.反不正当竞争法保护
反不正当竞争法保护是对市场上使用的地理标志的行为用反不正当竞争法进行保护的方式。通过实施反不正当竞争法,从而达到规范市场秩序,打击假冒、滥用的行为,维护权利人的权益。由于地理标志具有很高的价值,因此在商业竞争中常常会被竞争对手所利用,从而对一些比较著名的地理标志造成破坏,同时也影响了权利人的经济利益。对此,德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3条对地理标志的相关保护进行了规定,①该条的规定不仅保护直接的地理标志,而且也保护间接的地理标志,例如葡萄酒瓶的特定形状。
(二)评析
地理标志的三种保护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都有利弊。
专门法保护是最直接保护地理标志,保护力度相较于其他两种制度要大,通常采取专门法保护地理标志的国家一般是某些地理标志产品对其国家经济利益有重要作用的国家。比如法国选择专门法保护模式就是因为国内有丰富的地理标志资源,需要加强保护。然而,以专门法保护地理标志,其立法和实施成本较高,可能造成资源的浪费。
商标法保护模式的好处在于不需要另立新法,只需在已有的商标法律体系资源中对证明商标、集体商标的有关规定进行修订和完善,不需要其他任何附加资源的投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立法成本,并且可以利用商标制度已有的执法体系,节省执法成本,有效避免因主管机关不同而引发的冲突和纠纷[5]。采取此模式的国家一般都建立了相应的商标法制度。而美国采取商标法保护模式就是因为国内地理标志资源并不是很多,没有必要采用高成本的专门法保护模式[6]。但是从证明商标和集体商标的起源来看,并非为了保护地理标志而设的,因此商标法的保护模式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反不正当竞争法保护的优点在于对于地理标志的保护不需要其注册就可以获得相应的保护,但是一般只有在有关地理标志享有盛誉的情况下才能够获得。反不正当竞争法是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鼓励和保护公平竞争,制止不正当竞争行为,保护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它的目的是为了判断一个竞争行为的正当性,但却忽视了地理标志是一种特殊的知识产权,只有当经营者或者消费者的权益受到侵害时才进行干预监管,对于地理标志的保护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和局限性。
地理标志的保护模式没有优劣之分,但是因为各国国情、历史文化和经济发展的不同,各国选择的模式也不同。通常一个国家对地理标志的保护并不是单一,可以采取多种法律保护制度。
三、我国地理标志知识产权保护制度重构的必要性
(一)立法模式的缺陷导致地理标志知识产权制度的重构
在我国地理标志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建立不仅起步晚,而且制度内容还不完善。我国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关注地理标志保护问题,而且主要是由相应的商标管理机构通过行政手段来调整地理标志的保护。90年代中后期我们是通过集体商标或证明商标来保护地理标志的[2]237。因此,在1999年8月17日,原国家质量技术监督总局了专门规定原产地域产品保护制度的规章《原产地域产品保护规定》,建立起了“原产地域产品”为载体的“原产地域产品专用标志”保护制度[7]264。2001年3月5日,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了《原产地标记管理规定》及其实施办法,建立了原产地标记管理制度;之后,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和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合并为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以下简称国家质检总局)就出现了同一行政部门下实施的两套不同理标志保护的制度,因而也不可避免的产生冲突与矛盾,接着就出现了同一个地理标志,即受原产地域产品保护,又被授予地理标志的情况。这样不利于地理标志的保护,甚至会使消费者和经销商对地理标志产生混淆,因此,国家质检总局对地理标志的保护进行了调整,在2005年6月7日,国家质检总局了新的《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对地理标志产品从概念、申请到保护监督做了统一系统的规定[8]。根据2001年10月修订的《商标法》以及2002年颁布《商标法的实施条例》,以及国家工商总局在2003年的《集体商标、证明商标注册和管理办法》等相关制度中对地理标志作为证明商标、证明商标注册使用进行了具体规定。由此可见,我国对于地理标志的保护采用的是商标法保护和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并行的保护模式。因此就会出现两个地理标志保护部门根据不同的法律行使权力的状况,必然造成行使权力的主体和管理体制上的冲突,同时造成了地理标志管理秩序的混乱,使得在整个经济市场中,市场主体无法应对,增加了他们的负担,也对国家资源造成浪费。
除此之外,在我国对地理标志的保护还有《反不正当竞争法》、《商标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农业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例如《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19条规定:“经营者有义务向消费者提供商品的真实产地信息”;《反不正当竞争法》第5条规定:“禁止经营者伪造产地,对商品质量作引人误解虚假表示”。但是上述法律法规在颁布时间、立法背景以及立法目的等方面都有所不同,而且对于地理标志的法律保护方面还存在这一定局限性,各个法律法规之间缺少协调性,无法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二)地理标志的性质导致地理标志知识产权制度的重构
地理标志的性质,即地理标志究竟是“私权”还是“公权“,这在学术界引起很大争论,有些国家将地理标志注册成为一种商标来进行保护,这使得地理标志“私有化”,使其成为一种私权利,因此,也会导致矛盾的升级,例如“金华火腿”案件。①有些国家是采取独立的地理标志制度保护,在这些国家,他们认为地理标志是一种公权,是属于国家所有的。
地理标志作为自然因素和长期的历史沉淀因素所形成的一种知识产权,其权利归属是不同于其他知识产权的,它作为一种财产,并不属于一个单独个体,也不能属于国家,使其“公有化”,它应该属于该地区特定的主体共同使用,他是一种集体权利,是一种团体的知识产权。因此,地理标志其实是一种集体性质的私权,我们应该通过保护私权的方法来实施。
四、我国地理标志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重构
有学者认为,我国应当采取专门法保护和商标法保护并行的双轨制保护模式,即在《商标法》之外,制定专门的地理标志保护法,由国务院设立专门的地理标志保护委员会,统管地理标志的相关问题,对于一些具有我国特色的产品,例如茶叶,瓷器等,在对外贸易中需求量较大,因此可以在委员会下设各专门委员会,实施地理标志的认定和管理工作等[1]。也有学者认为,专门法保护应当成为我国地理标志保护制度的发展方向,欧盟地理标志保护历史悠久的国家多采用这种模式[9]375;还有学者主张采取商标法、专门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三种并行的立法模式[10]。
我国现行的地理标志的保护制度是一种以商标法保护为主导但同时存在专门保护的“混合体”。商标法侧重对就地理标志本身进行保护,而单行法规侧重对地理标志产品的保护从而达到保护地理标志的目的。地理标志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借鉴与移植必须充分考虑被借鉴或移植的制度本身的历史性和完整性,只有这样才能建立起符合我国基本国情的地理标志知识产权保护制度。
对于地理标志的知识产权保护,应该以商标法保护和地理标志专门保护并存发展的制度选择,再辅以反不正当竞争法等其他相关法律的保护。综合各国对地理标志的保护来看,各个国家对于地理标志的保护也不是单一的模式,例如像法国这种拥有着众多地理标志的产品的国家,虽然有很多专门法保护,但是也会加以一些其他相应的法律来保护地理标志产品。而且对于不同的地理标志产品也会有不同的制度才保护,即使对于同一种地理标志产品也有不同的制度累加保护。在我国,地理标志的保护主要体现在《商标法》中,还有国务院下属的各个部门也了一系列地理标志保护的规章制度,以及前文提到的《反不正当竞争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对地理标志都有适当的保护。因此,我国在这种模式下已经运行了很长时间,也初步形成了一套立法,司法,执法体系,为了不造成相应的立法、司法、执法资源浪费,我们应该保持现有的模式,为了能更好地保护地理标志,我们可以在对现有的模式进行适当的修改,使其向全面保护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玉敏.地理标志的性质和保护模式选择[J].法学杂志,2007,(6).
[2]田芙蓉.地理标志法律保护制度研究[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
[3]吕珊.中美专家研讨地理标志保护[J].中华商标,2006,(6).
[4]王笑冰.德国对地理标志的法律保护[J].中华商标,2006,(2).
[5]魏丽丽.我国地理标志保护模式的立法选择[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
[6]王莲峰,黄泽雁.地理标志保护模式之争与我国的立法选择[J].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6,(6).
[7]董炳和.地理标志知识产权制度研究――构建以利益分享为基础的权利体系[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
[8]鲁智勇.我国地理标志法律保护的模式选择[J].商业时代,20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