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技术基本知识范文

时间:2023-09-25 18:24:2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印刷技术基本知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印刷技术基本知识

篇1

关键词:印刷技术;课程体系;和谐构建

一、印刷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现状

(一)课程体系的设置还未完全摆脱传统学科体系的束缚

大部分高职院校课程体系的设置并未依据就业岗位、工作任务、岗位能力进行设置,而仍依靠知识的系统性这一逻辑主线去设置课程体系,因此开设的很多课程高职学生就业后用不到工作中,另外不计划升学的高职学生觉得这些课程理论性太强,不愿意学。

(二)不具备开设课程的条件

虽然有些学校在设置课程体系时考虑从培养学生技能入手,但受到学校实践教学条件、师资条件等限制,很多课程并达不到课程教学目标。在这种实践教学条件下,学生很难学到企业岗位所需要的技能,而大部分学生是在进入岗位后,要经过三个月到半年的培训,才可以真正适应岗位需求。

(三)实训条件不完善

印刷技术是实践操作性很强的专业,但由于学校的实训条件大部分是仿真模拟实训条件,不是真正的企业生产环境,因此授课效果不好,很多实训类的课程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二、印刷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现代学徒制打破传统学科体系框架,将学校学历教育与企业岗位培训相融合,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结合,构建基于岗位工作过程的专业课程体系。课程体系的实施采用双导师联合授课制度,学校要根据专业的特点和企业生产的要求,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每门课程都由一名教师,若干名企业师傅组成,学校教师为课程负责人,负责课程理论教学和组织协调工作,企业师傅以师傅带徒弟的方式负责课程岗位技能教学与考核。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步骤如下:

(一)按照行业、企业需求确定专业定位

印刷技术专业本着“服务区域经济,辐射京津冀地区”的原则,采取多种方法和手段进行了全方位调研。印刷传媒产业链包括创意设计、印刷复制生产、出版发行三个主要阶段,其中印刷技术专业职业目标定位于产业链中游即印刷复制生产环节,通过对企业岗位调查分析,该阶段岗位群主要涉及印刷工艺设计与生产管理、印前制作、制版、印刷操作等五类岗位。结合师资、设备和开设专业情况,最终确定印刷技术业核心岗位为印前制作和机长。

(二)明确就业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

学校和企业共同分析,总结出了印前制作和机长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为岗位能力的分析打下了基础。具体操作为印前制作和印刷机操作。

1.印前制作。流程为图文制作与排版;PDF输出与预检;计算机拼大版。

2.印刷机操作。流程为材料的准备;印刷机预调节;试印刷;正式印刷。

(三)明确每个岗位工作任务所需要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点

学校与企业共同分析,确定了完成核心岗位中每个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点和技能点,为开设课程做好了准备。

1.印前制作。主要为印前工艺设计;图文输入;彩色图像调整、编辑、分色与处理;图文混排与完稿;产品设计制作。对岗位职业能力要求为熟悉重要生产要素与参数的设定规则;掌握操作扫描仪对不同类型的原稿扫描调整;掌握使用图像处理软件,具备图像校色与分色等技能;掌握书刊排版的规范要求;掌握盒型、标签等常用包装品的制作与排版。

2.印刷机长。主要为上纸、上墨、装版;印刷机开机;印刷过程中水墨量的调节和套准的调节;印刷故障分析与排除;印刷品质量检测与控制。对岗位的职业能力要求为印刷材料的质量检测能力;印刷机的预调节能力;印刷机的开机操作能力;印刷品水墨平衡的调节能力;印刷机校正印版的能力;印刷品生产印刷的能力;印品质量检测与控制能力;印刷品故障排除能力。

篇2

[关键词]数字化 图书馆 知识形态 信息存储 网络信息 服务平台 管理素质 管理创新

一、现代环境下,图书馆发生了许多新变化、出现了许多新特点

(一)图书形态的变化

进入21世纪以来,图书馆的概念及工作内容的外延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图书的概念名称也出现了新的分类,形态上有纸质图书和非纸质图书之分,技术上有电子图书和传统纸质图书之分;图书馆所涉及的管理设备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传统的手工操作管理转为现代化操作管理。图书管理集成系统把传统工作流程数字化网络化。从采购、编目加工到典藏、流通,行政管理,书目查询,达到了规范、准确、简洁、快捷,提高了工作和服务效益。各流程之间联系更加紧密和谐,消除了传统手工操作模式下繁琐重复的操作。图书书目数据一次形成,全程共享。

(二)知识信息存储方法的变化

传统意义上的图书馆存储知识信息,纸质印刷型文献为主要收藏目标。以馆舍建筑为储藏空间。其特点是占有大量时间和空间,随着时间推移历史发展人类知识的丰富进步,日益体现出储藏空间的不足,势必要扩大馆舍面积,使储存所需物理空间越来越大,从而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否则,唯有削减储藏数量,从而导致知识信息流失和破坏。网络时代下的数字化图书馆,把知识信息数字化,把传统图书馆物理空间虚拟化,以服务器等设备为存储地,其体积小,容量巨大,从而改变了传统图书馆储存空间不足的缺陷,使图书馆微型化、数字化、环保化、集约化,使图书馆发展进入了新的更广阔的领域。

(三)知识信息传递方式的变化

网络技术及电脑技术、现代通讯技术的普及应用,打破了过去的服务时空、地域限制,扩大了服务用户数量,加快了信息传递的速度、广度和深度。日益体现出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开放性、共享性、便捷性特点。信息资源共享最大化,切实体现出信息资源价值使用的公平公正。读者接受知识信息的阅读方式也随之发生变化。传统上读者通过阅读纸质页面图文信息得到知识,现代网络通讯环境下,读者又能通过阅读各类荧屏电子页面等方式获取知识信息。阅读过程上,有传统的视读、有现代技术支持下的听读、视听,在阅读中有娱乐,在娱乐中阅读,可动、可静,可动静结合,有声有色,知识信息阅读的方式丰富多彩,使阅读过程充满了乐趣!

(四)知识形态及传播效益的变化

人类知识形态受制于科技的发展。传统知识形态,是纸质印刷型,传输介质是印刷型文字、各式纸张,技术上靠的是造纸技术和印刷技术,内容上呈静态文本或静态图文形态。知识传播方式与途径靠的是交通运输手工搬运口传身授和储存租借等。图书馆是知识存储与传播集中地,物理属性下的平台手工操作,在知识提供者与用户之间发生传播关系,用户与知识载体之间是身体与纸质载体之间的单一关系。进入工业化时期以至今天的网络时代,知识形态逐渐发生变化。尤其是当今时代,人类文化知识迎来信息传播的高速公路,进入了前所未有的高速传播时期。电脑技术网络技术带来了知识形态的多元化,编程技术,多媒体技术,超文本技术,电子技术,光、磁盘技术等,缔造出各种生动而丰富的文化知识形态。用户与知识信息之间,变为身体与多元知识形态之间的关系。用户接受知识信息的方式方法也呈现多元化,传播技术和手段的进步使获取知识信息的效益和速率得到空前提升。

(五)图书馆文化环境的变化

知识信息网络化,形成了庞大的网络文化资源。这一文化环境的变化,迫使图书馆不得不及时调整自己的身姿,进行除旧革新,融入这个主流环境中去。图书馆应把知识信息数字化建设作为重要工作内容,肩负起搜集筛选整合传播的重任,同时开发创新自己有特色的数字化数据库,成为网络文化的一支生力军。而且,图书馆秉承着文化建设和传播的优秀传统,在净化网络资源,建设和谐社会文化,在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中发挥导向作用,成为网络文化建设的领头羊。

(六)竞争对手的变化

过去图书馆在文化建设与传播方面可以说是起着主要作用。进入网络时代以来,它的地位不断受到冲击。使得图书馆产生生存危机感。网络信息特点是知识量大面广,信息共享性强,传播速度快,内容动静结合,收阅界面生动优美、活泼有趣,能吸引用户快速便捷快乐娱悦地享用所需知识。互联网传播知识信息的优势,客观上影响到了图书馆的“人气”,使图书馆供人们猎取知识信息的主渠道地位受到了一定影响。图书馆如果一旦失去了读者,就会失去它的使用价值。幸好,由于人们阅读心理、阅读习惯、阅读环境甚至阅读卫生等原因,传统借阅方式、自备图书方式和利用现代网络通讯技术等获取知识的方式尚处于并存状态。人们获取知识还不能完全脱离传统图书阅读方式。但来自网络世界的竞争显而易见。面对竞争,图书馆不能麻痹大意,要随时而变打造自己的新形象,以丰富、优质、便捷、生动有趣的资源吸引用户。其中数字化资源建设与服务不能不引起图书馆的重视。数字化信息服务,是社会之所需,是时代之要求,又有利于能源、空间、资金、人力节约。数字化图书馆,它很可能代替传统图书馆,成为图书馆必然的发展方向和趋势。

(七)国际信息环境的变化

全球经济一体化,带来其它一些领域的一体化。作为文化建设领域一个重要部分,图书馆正显现并向信息一体化方向迈进。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知识信息载体出现了由单一纸质型向纸质印刷型和非纸质印刷型并存共荣局面的变化。图书馆藏用体系也发生了变化,藏,由单一纸质型知识储藏转向多元型知识储藏,用,知识信息的服务由单一租借形式向开放式辐射式共享式转化。当下,信息全球化已经全面进入我们的生活,在各方面产生着影响,并成为一个显而易见的发展趋势。图书馆建设也日益显现出信息一体化趋势。过去分阶层,分区域,分单位,分层次的呆滞的图书馆体系会逐渐被打破。

(八)社会需求的变化

现代通讯技术(如网络、计算机、手机)日益普及,知识信息高速增长,日益膨胀。人类对于知识信息的服务越来越要求精确、高效、便捷。人们需要随时随地就能做到搜询知识,应用知识,提高工作效益。携着一部多功能轻便设备就是带着一本超级百科全书,应急所需,问题随时就能解决。人们的文化知识越来越丰富,科技文化素质越来越高,社会竞争日益激烈,人们对知识渴求的欲望和积极性俞来俞高涨。社会需求的变化,图书馆传统单一的服务模式已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迫使图书馆开拓新服务模式、服务品种。

二、新环境新变化对图书馆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

(一)建设数字化图书馆,网络化服务平台,走数字化信息服务之路,是大势所趋

网络文化如火如荼的发展,不能缺少图书馆这一节点。图书馆如果固守传统服务模式和服务内容,其前景只会越走越窄,成为文化服务领域的弱旅。要积极主动地发挥自己独特优势,扬尘推新,充分利用现代设备,技术,将馆藏图书、资料数字化,搜集筛选整合网络资源、社会科技文化资源,建设数字化图书馆。及时转变服务态式,革旧图新,构建图书馆网络化信息服务平台,使资源共享效益最大化,服务效益最大化。还要打破本位主义,打破地方主义,切实融进网络世界,增强竟争势力,成为网络资源的强有力的生力军,为网络资源增砖填瓦,为社会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二)图书馆管理人员要时时增强综合素质

要建设好功能强大为用户所欢迎的数字图书馆,网络化信息服务平台,需要全体人员共同努力团结协作。这对全员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图书馆管理人员人人要有危机感、紧迫感和强烈的责任感,切实关注图书馆发展方向,认真研究图书馆与社会需求关系的变化态势,走开拓创新之路。图书馆人员要与时俱进,自我施压,紧跟时代步伐,及时补充新知识新文化。更新观念,突破旧的管理思想,才能适应现代图书馆服务的要求。否则,知识老化,观念陈旧,势必阻碍图书馆事业的发展,达不到新环境下人们对图书馆服务的新要求,新标准,图书馆也完不成对现代用户服务的目的和宗旨。

图书馆工作人员应时时注重基本知识技能和基本素养等软硬素质的培养提升。

例如,图书馆专业知识、文化知识水平、图书管理系统操作知识和技能、网络知识和网络使用基本技能、数据库基本知识和数据库开发技能、网站基本知识及网站建设基本技能、有关设备、软件操作技能和知识等这些硬素质。

例如,主动服务意识、创新意识、思想道德法律意识、人本意识、健康意识;爱岗敬业精神、团结协作精神、奉献精神等软素质。

这些素质要素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相互和谐、共存并举的,应综合渗透到血液中去,落实到行动中去,形成工作的良好意识惯性和行为惯性,确保图书馆开发服务内容和品种、创造性地开拓服务空间。图书馆要顺应时代变化,时时注重开发人才资源,发挥员工积极性和工作潜力。

社会的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科技创新离不开知识储备,图书馆要利用好丰富的知识信息储量,建设数字化图书馆,构建网络化服务平台,力争服务效益最大化,知识信息资源共享最大化。

[参考文献]

[1]杨小彦.视觉传播:成像技术、知识形态与艺术批评【J】.当代美术家.2008. [1]

[2]侯顺启.和谐社会与图书馆管理【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管理学院学报. 2006.[6]

[3]彭敏.浅谈图书馆数字化建设【J】. 时代报告.2011.[11下]

篇3

关键词:包装设计;实践性;实用性;数字化;网络时代

中图分类号:J50文献标识码:A

在广义的概念里,凡是能进行盛装的容器都称之为包装,但经过市场的变迁,包装的概念却已经不再单单只局限于此。但无论市场如何变迁,从本质来看,包装设计的最初意义仍然需要能够达到于保护商品,只是随着市场的变化,包装的意义还需要能够达到商品运输与售卖,达到能够即拥有着包装本质的需求又能够更准确的进入市场需求,也由此现代包装概念中包装又有着销售包装的称呼。作为一项受制于产品与市场的工作,在包装设计的教学中就必须考虑到包装设计的实践性。使得能够以市场为导向,拥有市场性及商业性。

包装设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该课程集装潢设计、材料学、印刷技术、造型设计、结构设计等为一体,其涉及的内容庞杂、知识点多,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针对一门以文化为主体,结合实际生活为基础,通过现代市场为导向的设计类综合学科除了基本的理论知识的学习,我们还需要提高学生包装设计的实践性,使得产品的包装设计能够真正的与市场接轨,并使得产品在销售过程中最大限度的去提升产品的附加值。所以为了使得学生能够从理论走向实践,最终走入市场,在教学的实践教学过程中主要总结了以下几点:

一、注重理论知识

理论知识是一切设计的基础,只有了解到了基本的理论及概念才能够清晰的了解到该课程的重要性及意义。在针对理论的授课中主要的重点放在首先是让学生能够了解包装的重要性,认识到包装在不同时期所赋予的不同的任务,同时对包装中需要触碰到的不同材料对其了解其物理及化学性能、了解包装中的印刷工艺,学会进行包装成本的核算,只有了解到了材料、工艺并学会进行核算后才能真正的使得包装能够进入市场。

另外,在教学的过程中除了对包装材料等基本知识点的了解,第二个重要的内容便是对包装的装潢设计进行有序的传授,由于包装装潢设计包含的内容广泛,为了更好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能有效的对知识点进行吸收,在授课中主要是运用到了分解再重组的方式进行教学。在授课中主要是把包装中所有可接触到的内容点进行分解,主要共分为:文字设计、色彩设计、图形设计、版式设计,在通过分解后结合前期学习的课程进行回顾,在回顾过程中结合课题的内容。在这一时期同时进行市场的调查,只有了解到了市场中相关企业相关产品的动态,才能设计出优秀的作品。所以在这一时期将带动学生进行市场调研,将信息带入课堂,通过小组讨论确定设计方向,根据设计的方向结合课堂中的回顾对产品进行文字设计、色彩设计及图形的设计,由此把理论的知识与实际的项目进行结合,使得理论的知识并非形成空谈的形象,由此也使得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能够从理论的学习中寻找到积极点及乐趣。

二、提高计算机实践能力

在21世纪的今天电脑已经成为了我们习以为常的工具,数码图形技术也已经相当的成熟。各个设计学院相当的重视数码技术的学习,都开展了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造型设计等相关课程。放眼看当代的设计艺术我们能感受到在艺术与技术相互碰撞后,数码技术在设计各个领域里开出的独特、璀璨的视觉新语言。

计算机作为重要的设计工具,能够更准确的使得设计草图更好更快更完美的呈现在客户眼前,所以计算机辅助软件的运用将直接影响设计构思、设计制作和效果图成型方面,因此,计算机辅助设计能力的提高,在后期对于提高设计质量有着关键的作用。作为包装设计课程,首先,要注重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的实际操作,提高操作的熟练程度,能把头脑中形成的包装创意快速的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制作成电脑稿件并设置好相关印刷参数。在学习的初期过程中,可以主要通过模仿的方式进行学习,让学生选择喜欢的包装,结合早期计算机课程,通过相关的软件如:photoshop、CoreIDRAW等进行举一反三的巩固学习,即能够更好的对前期课程进行加深有能更好的与后期课程进行结合,在这过程中也将加强学生的手绘能力,任何一位优秀的设计师手绘都将是基本的功底,优秀的设计都将经过构思、草图、定稿等,在这一过程中几乎全部都用绘画的形式完成,这时候就对设计师的绘画功底和艺术的修为显现得尤为重要。所以在这一过程中除了加强计算机应用的学习也将加强学生手绘的能力,并把手绘与计算机应用进行结合。

三、加强学生思维的培养

综上,我们在让学生了解并掌握了基本的理论知识和计算机实践能力之后,就更需要对学生的思维创造力进行开发及引导,俗话说“创造力是艺术创作中的源泉”,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包装设计作品的价值导向。然而,创造力又是和设计者的成长经验和民族文化等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如不少从事包装设计的国内艺术家都是从丰富多彩的民族传统元素中得到一些启发和灵感,尤其是在网络发达的越来越国际化的包装视觉语言环境下,一些独具特色的本土元素对于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技法有着无可比拟的作用。在长期的艺术教学中,我深深的体会到每个学生都具有巨大的潜在创造力,关键是我们如何去发现并把它们挖掘出来。

而在教学的过程中,除了让学生学习、了解到专业的知识,更为重要的就是培养学生思维的习惯,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并不需要告知学生需要做什么、怎么去做,需要的是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启发,让学生自己将所学的知识加以整理和归纳。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把握教学中的知识点,对学生来说当设计的知识点太过于简单的时候会使得学生没有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无法产生对学习的热情,但当问题太难的时候则又会使得学生失去信心,丢失探究的心理。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需要适当的拓展及整理,及时的学生能够通过带领了解到通过什么样的方向下手、思考,学会寻找最终答案,但在这过程中又不会太过单调。设计作为一个感性与理性互相交织而产生的学科,诞生之初便存在更多的可行性探讨,没有一个终极的答案,而学生的设计思维的培养,在考虑上述相关学科的知识的基础上,还需更多考虑其包装设计的实际运用的效果。

首先在包装设计教学过程中,必须正确了解创造性思维的完整过程,有学者研究发现,其创造性思维具有某些共同且通常的顺序特点。一是前期准备阶段,大家都在热情高昂的收集资料和素材,在这其间,学生们的疑问、激动、研究以及困惑都会时常影响其情绪,我们老师则应当适当的给予答疑解惑,鼓励大家。二是思维酝酿阶段,在这个阶段里,大家的可能会适度放松下来,把视线转向其它的事物,然而大家隐喻思维就会活跃起来,其包装视觉形象就会重新组合并构成所想要的一些画面,在此酝酿阶段,可能会获得一些不完整的顿悟或灵光闪现的创意,此酝酿阶段是比较重要的一个阶段。三是解释阶段,在这一阶段,答案突然出现,突如其来,大家了解这是等候已久的灵感,就会有一种快乐和肯定的成就感,这时就会出现创意的草图和一些笔记。四是确定和修正阶段,在这一阶段,大家就会完成草图和最终的构思,在这一阶段会以一种再现创造的形式而结束。

然而在当今的包装设计中,其设计越来越国际化,要求其设计出来的视觉形象具有便于沟通、国际认知度高的一些形象和特征,从而容易使学生陷入一种模式化的形式当中。所以,具有鲜明特色的本土语言,以其有鲜明的民族性、地域性等特征更容易突出学生的个性设计,更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其次是培养学生的本土元素设计。回顾我国现代设计史,其出色的设计是将中国的民族特征和国际化的视觉语言融为一体的视觉典范。以上世纪70-80年代香港为代表的靳埭强、陈幼坚等,他们的作品虽然各自不同,都具有独特的风格和内涵,但是他们都具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深深的根植于浓厚的名族文化当中,并融汇于国际化视觉语言当中。为了让学生明白国际语言和本土元素之间的关系,进而更加得心应手的运用本土元素并能够自由的发挥并实践,我们要明白在现代包装设计当中,设计师的设计风格和创作思路及所要设计的主题思想决定了本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交融性,二者的有机结合是借鉴传统文化和现代符号将它们用在某个主题上,并通过对感情思想的表达来达到设计师的目的和初衷。明白这种关系以后,会使学生在包装创作中更能够领会到创作要领和创作意图。

在教学中主要针对学生进行有意识的思维激发,并解答其困惑,还要引导学生酝酿隐喻性的思维,重新组合并构成视觉形象,通过方案分析,让学生了解对民族传统文化和本土风格的理解并能应用到作品中去。更要加强学生在包装设计的思维创意方面和视觉传达上面的功能表达。最后要帮助学生完成草图构思及最终作品成稿。这样容易使学生掌握必备的理论基础的同时,能更快更好的将这种创造性思维落实成为目标鲜明的艺术作品。

四、加强学生的实践性

为了加强学生的实践性,除了前面提到的让学生能够了解包装的不同材料物理及化学性能、了解包装中的印刷工艺,学会进行包装成本的核算外我们还需要通过一些教学的技巧使得理论与实践更为紧密的结合。

在教学的手法中我们可以通过“模拟”的方法进行教学,让学生模拟甲方乙方进行沟通,建立客户与设计师的关系,除此之外就是带领学生积极的参加竞赛,并可以把模拟的项目与比赛项目相结合形成一个实题,如:参加“中国包装创意设计”大奖赛,在这过程中还可以通过小组的形式进行,这样就与形成了工作小组,在小组的学习过程中可以通过同学之间的互相沟通更好的进行学习,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也需要进行适当的辅导,帮助学生寻找到正确的设计定位,能够通过小组的努力以消费者需求为目标,注重包装设计的实用与功能的实践性,最终能够提前模拟除职场环境,加强学生的合作、协和的能力。

篇4

关键词: 高职信息技术 有效教学策略 《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教学

一、高职信息技术的教学现状

1.教学内容繁多且较为分散,理论知识部分有计算机的发展历史、应用、系统组成、信息处理技术、Windows操作系统、多媒体技术、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及数据库等;操作部分有WORD,EXCEL,POWERPOINT,FRONGPAGE,IE及电子邮件等。

2.对于高职校的同学来说,《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是一门全新的课程,其基本理论知识比较抽象难懂,这点不同于本身所学的专业课,专业课有一个循序渐进的三年学习过程,但该课程的学习时间,短的一个学期,长的只有一个学年。

3.高职教育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教育,目的是帮助学生掌握必要的专业知识,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但是开设一定的基础课还是必要的。这就带来了一个问题,对于高职学生而言,《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到底讲授多少内容为合适?各部分的内容需不需要精简?

基于以上考虑,《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的教学难度比较大。我们对于高职学生的《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教学,在教学方法、教材、考核等方面要有所改进。

二、教和学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高职学生在学习中由于不再具有升学压力,因此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相对不足,对于信息学科的学习也存在一定的懈怠现象,具体表现为学生学习兴趣不足,学习基础较为薄弱,学习成效不足。另外,部分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存在着不足,主要表现为教学理念陈旧、教学模式单一及教学针对性有待提高等。

造成教学成效低下的原因:学生学习主动性不足;师生之间交流、沟通方面有待改进。在高职教育教学工作中,除了班主任外,任课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联系也较少,许多教师在教学活动之外基本没有与学生的交流活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学习投入不够:首先,在学习简单的基础时,他们往往眼高手低。而在学习较难的操作时,往往因基础没打牢而影响操作。其次,在其学习方法上,多数的高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没有正确的学习方法,不懂得课前预习或课后复习,学习主动性不高。(2)所教知识的特点。在高职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其教学内容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包括:第一,教学内容抽象,学生实践操作时间不足。在对学生学习计算机信息技术产生不良影响的因素调查中,认为“计算机太抽象”的占50%,是影响学生学好计算机信息技术的第一位因素。在不愿意学习信息技术的原因调查中,认为“计算机课程理论太抽象,调动不起学习的积极性”的占30%。第二,教学内容与中学重复。在教学过程中,有的学生说有些内容在中学已经学过,而有的学生又没掌握好中学学习的内容。第三,对信息技术的应用认识不足。在高职信息技术课堂的学生,“对学习信息技术的目的不明确”的占35%。在调查不愿意学习信息技术的原因时,认为“学了也无用处”的占30%。“在对学习信息技术的学习内容”调查中,65%的学生选择上网、聊QQ、打游戏。(3)执教的方法不具多样性、灵活性、趣味性。受我国传统课堂教学的影响,在高职信息技术堂教学中,往往是以教师一味的讲述为主,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这不仅打击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降低了教师的教学质量。此外,教师在教信息技术操作的过程中,往往以“演练―操作―示范”为主,同时将信息技术的理论讲解与实践操作分开进行,这样,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不仅无法将理论和实践充分地结合起来,而且在操作过程中,往往因无法运用理论或不会正确操作而出现问题,从而进一步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此外,课堂纪律也成为高职计算机信息技术教学中的突出问题。多数学生在信息技术课上,多以“玩游戏、聊天、听音乐”等为主,不仅影响了课堂质量,还耽误了今后的计算机信息技术学习。

三、与信息技术相关概念的解释

1.什么是现代信息技术?大致有两种不同的理解:(1)现代信息技术是与传统信息技术相对而言的。强调与以印刷技术为代表的传统信息技术的区别;(2)专指计算机多媒体与网络技术。强调与一般电子媒体(幻灯、投影、录音、电视等)的区别。

2.什么是信息技术教育?也有两种并不完全相同的理解:(1)信息技术的教学活动,是以培养学生信息素质(信息意识、知识、能力、道德)为目标的教育;(2)信息技术教学,是培养学生信息处理能力的教育。两种理解是有区别的:前者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质为目标;后者则以培养学生信息处理能力为目标。我同意第一种理解。信息动手能力教育不仅仅培养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还包括信息意识、知识、道德的培养。

以上是对信息技术教育几个重要概念的简略的介绍。目前,人们对上述名词、术语的使用不够规范,颇为混乱。在不少场合,教育技术、现代教育技术、电化教育、信息技术教育或网络教育与现代远程教育,都当做同义语、等同的概念在使用,它们的名称虽不同,但内涵基本一样,所做的事情基本一样,我们能否由中国电化教育协会成立一个学术名词审议会或组织一次有关学术名词的全国讨论,力求在这个方面达成共识。

四、信息技术教育的特点和意义

1.信息技术教育的特点。信息技术教育的特点概括为“五化”、“三性”。五化:教育信息显示多媒化、教育信息处理数字化、教育信息存储光盘化、教育信息传输网络化、教育过程智能化;三性:开放性。信息技术教育能够不被时间、空间所限制,使教育向所有需要和愿意学习的人开放并实现资源共享。灵活性。信息教育的学习内容和方式,都打破了传统的线性框框。在电子课本和网上教材中,知识间的联结不再是线性的,而是网状的、发散性的、板块的,可以有多种组合和检索方式。学生学什么,何时学,何地学,由学生自由选择,自主学习。它是一个因人施教的系统,满足每一个学习者的需求。传统的课堂教学好比乘公共汽车,它有固定的上车站点、行驶踟线、开车时间;把网络教学好比“打的”(乘出租汽车),它的出发点、路线和目的地都是个人化的,由乘客自己决定。互动性。现代信息技术教育,能实现人和机之间的双向沟通、人和人之间的远距离交互学习,促进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其他人之间的多向交流。

2.信息技术教育的意义。开展信息技术教育,是当代学生自身发展的迫切需要。信息技术教育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质,特别是信息能力的教育。信息能力(信息的获取、处理、利用、评价、生成能力)是当今社会生存要具备的基本能力,它直接影响人们工作、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提出:“毫无疑问,个人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对于自己进入职业界和融入社会,以及文化环境都将是一个决定性因素。”

开展信息技术教育,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措施。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对计算机多媒体与网络系统的使用,为个别化学习和发展个性特长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会。现代信息技术的使用,大大地提高了学习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从而能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才能。

五、探讨高职校信息技术有效教学的几个策略

《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的教学特点,是多媒体教学逐步替代了传统的黑板讲授法,教师是主讲的教学模式没有发生多大的变化,只不过由在黑板上讲授改成了在计算机上演示讲授。用计算机演示方法进行教学,它的课堂容量远远多于黑板讲授法的课堂容量,学生的主人翁意识不能体现出来,学生的感受就是教师在满堂灌输,他们对所教的容无法及时接受和消化,教学效果并不理想。没有达到用多媒体教学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最初目的,针对这种情况,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

1.教学内容上的调整:对教材进行合理取舍,重新整合,合理安排教学顺序,由易到难,由实践到理论。先从英文打字、汉字输入等最基本的操作入手,然后逐步学习有关Windows的基本概念和有关操作及Office等常用办公软件的操作,并在中间穿插讲授计算机的基础理论知识。

2.教学方法上的更新:精讲多练。鼓励学生加强上机练习,每堂上机课均设计难度适当和足够数量的上机操作题,并尽可能地涵盖当次课的知识点,同时布置一些灵活的思考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在遇到新问题时,学生会自己去查资料来解决这些问题。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形成良性循环,就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最终使学习能力得到锻炼,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增强。教师对重点和难点进行精讲,其余的内容略讲,从而达到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主人翁作用,强化操作和应用能力培养的目的。

3.教学模式改革:因材施教。尽管中学有信息技术教育规划和教学大纲,但是由于信息技术不是高考科目,中学的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远没有达到大纲要求。由于城市中学与农村中学的计算机教学差距悬殊,这就造成学生起点的差距。同时由于《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是针对全校所有系科的课程,学生来自不同的专业,有理工类、文史类、经济类、外语类等,各专业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存在较大的差异,尤其是上机实践环节。教学对象的层次差异较大,因而需要认真考虑如何针对学生不同的基础和能力采取相应的教学手段。例如在《信息技术基础》课程基本理论知识的教学上,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讲课时除讲授基本知识并适当拓宽范围外,还要开阔学生的眼界。对基础较差的学生,只要其掌握最基本知识就可以了。

4.“计算机一级”考试和应用能力培养模式相结合。学校要求学生在学完《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后,必须参加省计算机一级考试,虽然《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与省计算机一级考试相结合,促进了学生对该门课程的学习,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课程的学习目的不仅仅要通过省计算机等级考试,应采用以应用为教学宗旨的教学模式,并把它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

5.建立一个好的考核机制。成功的考核方案能给学生一个公正评价,从而发挥考核的制约、激励、评价功能。《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应实行理论和操作相结合的考核方案。要将理论和操作并重,平时考查与集中考核相结合,学习理论与现实表现相结合。

总之,高等职业教育模式下的计算机信息技术教学是一个新课题,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针对高职学生的特点,尽量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激发学生主人翁的学习意识,让每一位学生在课堂上都有一定的收获,进而把《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这门课上好。

参考文献:

[1]陶建平,刘书一.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改革[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0(21).

篇5

关键字:德国;职业教育;职业基础教育年

德国是世界职业教育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在世界享誉盛名。其职业教育体系结构完善,形式多样,效率较高。经职业教育培育的大批优秀人才为德国经济的繁荣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因此,职业教育被称为德国经济发展的“第二支柱”。职业基础教育年(Berufsgrundbildungsjahr)①是德国职业学校教育的第一年,其任务明确、定位合理、课程设置广泛、授课形式灵活,为学生未来的专业深造与职场就业奠定厚实的基础,并使学生对因技术升级、产业革新可能导致的职业变化有较强、较快的适应能力。在目前我国知识经济初现端倪、技术升级日新月异、产业革新风起云涌的大背景下,对德国职业基础教育年的研究,能对“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办学方针指导下的我国职业教育有借鉴意义。

一、历史轨迹

职业基础教育年的最初萌芽可追溯至19世纪初的进修学校。1816年北德意志联邦颁布工商条例,规定18岁以下的学徒必须接受进修学校教育,培养读、写、算等文化能力,对学生进行广泛的职业基础教育肇始于此。进修学校在此后一百多年的时间里,逐渐发展成为在职青少年接受教育的场所。1919年《魏玛宪法》第145条规定了普及进修学校义务教育至18岁的原则。1920年,德国全国学校大会将进修学校定名为“职业学校”。[1]1949年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成立后,职业技术教育有了很大发展,政府把职业学校作为法定的义务教育场所。

1958年起,德国在各州开始试设一年制职业基础学校,社会各界反映良好。1969年8月14日颁布的《职业教育法》对职业教育的第一年作了法律上的阐述:学制一年,属三年职业义务教育中的第一年,称为“职业基础教育年”。这是“职业基础教育年”第一次正式见诸法律条文。

进入20世纪70年代,德国开展了一场广泛、深入而持久的关于职业基础教育政策与理论方面的大讨论,教育界、工商界都普遍意识到要加强职业基础教育。1970年,联邦和各州共同委任的德国教育审议会制定了《教育结构计划》,就德国教育发展提出了“四个目标”、“七个建议”,其中第六条建议就是“在中等教育第一阶段后的第十一学级设职业基础教育年”。[2]1973年以后,德国又陆续颁布了《教育总体计划》、《联邦政府关于职业教育改革要点》以及《关于职业基础教育年的框架协定》这三个对后来德国职业教育产生深远影响的政策法规。其中《关于职业基础教育年的框架协定》对职业基础教育年的任务作了更加明确的规定。1978年5月19日,德国政府通过修正协议,正式在全国实施职业基础教育年。同年,德国政府规定给已完成九年或十年义务教育的青年以全日制职业基础训练。职业基础教育年开始受到社会各界重视,并在试点的基础上逐渐发展成为德国职业教育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阶段。

二、职业基础教育年的办学特色

(一)入学条件

职业基础教育年的招生对象是已完成普通义务教育的青少年。《关于职业基础教育年的框架协定》对职业基础教育年的入学资格作了规定:所有离开普通教育学校、中学教育第一阶段结束后的十年级毕业生。也就是说在学制系统的第十一年强制实施职业基础教育。依此规定,在德国,任何离开普通教育的毕业生都必须接受为期三年的职业教育,在第十一年强制实施职业基础教育,这一规定既使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有机地实现了无缝衔接,又为受教育者进一步接受专业职业教育打下良好基础。

(二)任务与定位

职业基础教育年的任务就是要教给学习者共通的基本职业技能,为以后从事多样的职业活动打好基础。它介于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之间,被赋予了普通教育和专业职业教育之间的“连接”功能,起承上启下的作用,为专业职业教育作铺垫。

德国职业教育系统包括职业准备教育、职业教育、职业进修教育以及职业改行教育。职业基础教育属职业准备教育,在德国1969年颁布的《职业教育法》中对此表述为:“职业基础教育的第一阶段应该视为为进一步实施的职业专业教育打下宽广基础的阶段,向受教育者传授尽可能广泛的职业活动领域所共同具有的基本技能、基本知识和行为方式,从而为从事多样的职业活动做准备”。[3]这一表述在德国职业教育史上首次从法律上确立了职业基础教育。

(三)课程设置

《教育体系结构计划》中关于职业基础教育的设想是:“职业教育应该为通向更高水平(层次)的不同的专业化的道路打下宽广的专业与文化教育的基础”,[4]基于这种构想,职业基础教育年的课程设置广泛。入读职业基础教育年的学生学习分属13个职业领域的基本技能与技巧课程,即经济与管理、金工技术、电工学、建筑技术、木工技术、纺织技术与服装加工、化学、物理和生物学、印刷技术、裱糊技术和房间布置、保健、营养与家政、农业等,共涉及220门职业。各职业领域的课程分为三个方面:(1)普通课,包括德语、社会学、体育、宗教;(2)专业理论和专业实践课;(3)选修课。目的是在各职业领域中,介绍一个宽广的、具亲缘关系的、职业共需的职业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判断能力,并加深普通教育,为进一步接受专业训练打好共同的基础。其作用在于使学习者具有职业上的应变能力和适应不断提高的、训练职业的专业要求。[5]为他们进一步选择和接受各种专业职业教育作好准备,打好基础。

(四)授课形式

职业基础教育年的学生,在日常学习别强调实践活动,严格要求学生学会基本功,发展学生的基本技能。每个学生不但都要接受严格的文化理论教育,而且也都要接受严格的实践操作训练和实习训练。职业基础教育年通常由全时制职业学校②或通过企业训练与职业学校训练相结合的“双元制”形式来完成。实施学校与企业协作式职业基础教育的学校,采用部分时间制教学,每周教学2天,其余时间则接受企业培训。

职业基础教育年近200年的发展历史表明,它对培育“口径宽”、“基础厚”的职业工人是大有裨益的。虽然职业教育基础年的某些授课内容,也因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企业部门生产要求不断变化,目前出现了职前培训跟不上要求的问题,这也是整个德国职业教育目前所处的困境。德国职业教育部门也意识到了这一点,正积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加以弥补,如在职业教育中增设普通教育课程内容。总体而言,职业基础教育年在可以预计的未来将因其课程设置的相对广泛,任务与定位明确,确定职业培训的“关键性素养”(Schlussequalifikation),能使学生更好地适应因技术升级、产业革新对劳动力市场的要求,必将继续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与欢迎。

三、对职业基础教育年的几点评价

职业基础教育年作为德国三年职业义务教育的第一年,为学生进一步接受专业职业教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综观职业基础教育年的任务与定位、课程设置与授课形式,我们可以看出它的优势所在:

(一)通过实施职业基础教育,提高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从而满足未来的就业体系的需要实施职业基础教育年可提高职业教育的有效性,传授职业中的“关键性因素”,培训各种职业共通的“核心技能”,避免过早的专业化,确保在未来的职场上,从业人员的通用能力有更大的拓展空间。在不能完全预计到未来工作变化的情况下,如何使教育内容与未来的工作相适应,职业基础教育年给我们提供了一种可取的方式方法。

(二)可以提高受教育者职业的灵活性与适应性

特别是在技术升级、产业革新日新月异,知识爆炸的当今社会,不同技术相互交织在一起,经过职业基础教育年培训的学生,在完成三年职业教育进入劳动力市场后,无需进行大规模、长时间的教育与培训,就可提高自己的技能,适应因职业结构的变动而造成的工种变化,企业也可缩短对职业工人的培训时间,从而有效降低培训成本,迎合全球经济一体化和知识社会对未来劳动力市场的要求。

(三)秉承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优点,职业基础教育年可有效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在职业基础教育年接受教育,每个学生不但都必须接受严格的文化理论教育,而且也都要接受严格的实践操作训练和实习训练,在实际操作技术方面,都比较符合实际工作的需要,能从根本上杜绝理论脱离实践,如“纸上谈兵”、“眼高手低”现象的发生。经过职业基础教育年培训的学生,在三年职业义务教育结束后,无需再经过长时间的熟悉业务过程,就可直接作为一个熟练工人或技术工人参加工作。

(四)职业基础教育年的学生因所学内容广泛,不但能独立胜任工作,而且可以成为多面手“德国的机器操作员和其他车间工人承担的任务,要比他们的英国同行广泛得多,他们能够更好地满足高质量标准,并且能一以贯之。”[6]即使可能因一时某一工种人才饱和,也可在其他领域谋得一职,大大降低了培训后失业的风险。职业基础教育年的课程设置可使离开学校的学生获得更多的签订合同的机会。[7]

(五)职业基础教育年有助于学生为将要进行的专业职业教育奠定理论基础,做好实践准备职业基础教育年不是中等教育的“死胡同”,它属于三年职业义务教育中的第一年,处于德国教育体系的第二阶段。“它确实为教育水平较低的学生提供了多种学习机会,通过学习可以使这些学生获得好的成绩,并且为他们接受更高一级的教育提供了条件。”[8]学生在职业基础教育年所学的内容相对浅显,但涉及面广,这为日后的“专、精、尖”专业职业教育铺垫了厚实的基础。

比较而言,我国现阶段的职业教育急功近利,学生从入学到毕业所学的内容、技能,往往囿于某一工种或职业,针对性太强。而我国职业教育目前盛行的“订单”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一旦受到技术升级、产业革新的冲击,其求职领域将大受限制。我国目前也非常重视学生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但学校制的培养模式客观上使学生远离了生产第一线,而集中安排的生产实习又不利于学生及时将所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2002年,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以来,我国职业教育提出“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近年来,已经有学者提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宽基础,活模块”的职教课程理念,“多工种,职业群”的非定向培养模式,提高“可持续学习能力”的培养目标。[9]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规模宏大的高技能人才队伍,学习和借鉴德国职业基础教育年中的可取之处,必将有助于实现我国职业教育在新世纪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宏伟目标。

注释:

①也有学者将其翻译成“职业预备教育年”或“职业基础学年”.

②在德国,凡整周(星期日除外)全天安排课的学校称为全日制学校;凡一周仅有一两天上课的学校称为部分时间制学校;凡整周仅在下午一两点以前安排上课的学校称为全时制学校.

参考文献:

[1]姜大源.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221.

[2]吴文侃,杨汉清.比较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232.

[3][4]徐涵.德国关于职业基础教育的教育理论与教育政策的讨论[J].职教论坛,2004(2)上:63,64.

[5]教育大辞典编纂委员会.教育大辞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2030.

[6]T·胡森.教育大百科全书(第4卷)[Z].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832,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