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安全溯源范文

时间:2023-09-25 18:24:2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产品安全溯源,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农产品安全溯源

篇1

关键词 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控制;现状;特点;问题;建议

中图分类号 F30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05-0312-02

近年来,随着农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农产品的质量安全也越来越重视。因此,应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明确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推行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1]。

1 国内外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控制现状

1.1 国外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控制现状

20世纪90年代,国内外频繁发生食品安全问题,严重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为此,欧盟专门制定了更加严格的食品标识与可追溯法案。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也要求在美国国内和外国从事生产、加工、包装或掌握人群或动物消费的食品部门,于2003年12月12日前向该局进行登记,以便进行食品质量安全跟踪与追溯。日本有一套完整的食品安全监督体制,包括对食品的生产、经营记录,保证了食品从生产到销售的每个环节都可以追溯,一旦出现食品安全问题就可以及时追溯到根源,从2001年开始,日本开始试行并推广农产品与食品的追踪系统。

1.2 国内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控制现状

我国对农产品的质量安全也很重视,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来保证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如《食品安全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为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溯源控制工作提供了保障。此外,农业部的“动物免疫标识管理办法”、国家质检总局实施的“中国条码推进工程”等,为进一步完善我国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奠定了基础。目前,我国的部分省市区都已经在开发与实施农产品的可追溯系统,如北京、上海、宁夏、山东、江苏等地[1-2]。

2 主要特点

追溯系统的数据主要来自4个部分,一是农产品生产基地的信息,包括农产品生产基地的基本情况等介绍;二是农产品生产环境(空气、土壤、水质)等化验信息;三是农产品生长过程中的管理信息,包括所使用的农药化肥等信息;四是农产品质量安全部门对农产品上市前的检测信息。采用严格的身份验证技术手段,确保信息的真实、准确、权威、有效。追溯系统的数据采集必须由具有数据采集资格的人员进行操作,对于所采集的数据进入追溯系统数据库则由质量安全部门进行统一审核。其特点:一是能够及时准确地反映农产品的生长环境、生长过程和检测机构的检测数据。能够唯一准确标志农产品的信息,是农产品进入市场的身份标记。二是市、镇、生产基地三级追溯系统应达到实时连接与监控,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部门的随时监督与管理。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实时准确反映农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一方面可以省去人工处理检测结果,避免人为将数据修改,保证检测结果和追溯结果的准确、公正和有效;另一方面可以满足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机构实施动态监控和直接获取检测、追溯数据。三是追溯系统可以满足当前农产品安全发展的急迫需要,为农产品上市前、流通和消费期间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满足消费者了解所购买的农产品的信息的要求。从技术上保证所购买的农产品是经过产品质量部门检测的产品,一旦发生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能够根据追溯系统追溯事故根源及相关责任人员,从而可以做到明白消费、安全消费的社会要求。四是可以加强政府相关部门,特别是农产品质量安全部门对农产品生产基地的管理和控制,引导农产品生产基地按照食品安全的有关标准和法规进行安全生产,预防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发生,发挥政府对市场的宏观调控和管理功能。五是满足农产品合格上市的要求,具有追溯功能的农产品不仅可以在进入国内市场上增加安全保障体系,而且满足当前国际形势对食品进入国际市场的要求,从而可以增加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开拓市场,带来更高的经济收入。

3 存在的问题

3.1 信息追溯难度较大

目前,农产品的信息追溯难度较大,主要是由于从事农产品生产的人们在对农产品进行销售时并不提供其相关的产品信息,使得处于供应链中下游的销售者和消费者在遇到食品安全问题时不能及时有效地向上追溯。

3.2 信息真实性缺乏监控

要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系统能够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就必须要保证农产品信息录入的真实有效性。目前,我国尚无有效的机制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系统录入的信息进行有效监管,信息的录入真实性仅靠工作人员的诚信和自律,这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信息追溯造成一定的影响。

3.3 系统不兼容,造成资源浪费

目前,各个地区都在进行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工作,建立了不同的追溯系统,但是由于各个地区建立的追溯系统不能够互相兼容,不利于信息的追溯与政府部门的监管,同时也造成了资源的严重浪费[3]。

4 建议

4.1 加强指导,提高信息传递意识

加大对农产品生产者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的宣传力度,提高其质量安全意识和信息传递意识,使其能够自觉地在进行农产品销售时附上该产品真实有效的生产信息,为日后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追溯提供信息源。

4.2 整合资源,实现数据互通共享

虽然目前各个地区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体系不同,但是其基本结构大同小异。因此,可对这些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体系进行不同程度的整合,建立1个全国统一的信息平台和数据分拨中心,将各地、各种农产品的生产、销售信息均录入,使生产者、销售者、消费者都能在网上查询到农产品的信息,保障农产品的质量安全[2]。

4.3 强化质量,加大资金投入和人才培养

通过科技立项、拨付专项资金等方式促进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系统的开发、研制和整合,通过各种优惠政策推动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系统在农产品生产中的应用。要加强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培训,既要培养一批能准确把握体系建设要点、推动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的人才队伍,又要形成一批能掌握追溯信息技术要领,解决相关技术问题的专业人才队伍[4-6]。

4.4 完善制度,为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提供法律依据

尽快出台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办法,明确追溯管理职责,界定参与主体的责任和义务,加强追溯信息的核查,针对提供虚假信息制定相应的处罚措施,严厉打击失信行为,以保障追溯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结合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生产档案记录、包装标识、市场准入等制度建设,不断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3]。

4.5 推行编码,推广农产品产地编码溯源制度

探索建立农产品产地溯源制度,实现产品安全信息的可溯源管理,实现快速定位、快速跟踪、快速反应,最大限度降低农产品安全问题可能带来的危害[2,7-9]。

5 参考文献

[1] 高云峰,任萃文.我国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体系研究现状[J].饲料博览,2011(4):19.

[2] 陈松,钱永忠,王为民,等.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现状与问题分析[J].农产品质量与安全,2011(1):50-52.

[3] 阮桂丽,赵爱鸿,王黎,等.青岛市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现状与对策[J].农产品质量与安全,2012(2):73-75.

[4] 刘俊华,金海水.国外农产品质量快速溯源的现状和启示[J].物流技术,2009(11):251-253.

[5] 周琼,曾玉荣,翁伯琦,等.台湾畜禽产品履历制度及其对福建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的启示[J].台湾农业探索,2009(4):42-46.

[6] 方海.国外食品安全信息化管理体系研究及对我国的借鉴意义[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6.

[7] 张利国.食用农产品生产者质量信息传递行为影响因素分析[J].科技与经济,2010,23(5):53-56.

篇2

传统中秋佳节和国庆即将来临,为贯彻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和《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根据农业部《关于做好中秋和国庆期间农产品质量监管和市场供应工作的通知》(农市发[2007]25号)精神,结合正在开展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切实抓好节日期间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保证上市食用农产品数量充足、品种丰富、放心消费,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加强源头监管,把好产地准出。各地要严把农业投入品生产、经营和使用三个关口,深入开展农药、兽药、饲料及饲料添加剂专项整治工作;大力开展农业投入品使用情况的检查,依法严厉查处违法违规使用农业投入品的行为,做好法律法规和国家禁用、限用和淘汰农业投入品目录和范围的宣传工作;要加大对农产品的产地环境监管,加快实施农产品产地管理制度,健全农产品产地安全监测档案,加快安全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推行统一的农产品生产记录档案,对农产品生产企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实行强制推行;加强基地农产品上市前监测,防止有毒有害物质残留超标产品进入市场。

二、突出关键环节,严格市场准入。各地要根据省政府通告要求,大力实行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对有“三品”证书或当地检测机构出具的检测合格报告(或证明)的外省农产品实行免检,其他外省产品必须经市场抽检合格后方可进场销售。同时,要深入开展农产品市场质量安全准入工作,各市场要切实负起责任,不断健全市场准入工作的组织管理与运行机制。

三、强化例行监测,抓好产品溯源。各地要实行例行监测与监督抽查相结合,日常监管与专项检测相结合,进一步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制度。重点要加强对生产、流通环节的蔬菜农药、畜产品“瘦肉精”残留开展定量定点的检测,对监测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反馈、及时调查、及时处理,加大跟踪督查力度,对问题产品及时追溯源头,消除质量安全隐患。

四、完善应急机制,防控突发事件。各地要结合实际,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应急管理,不断完善应急机制,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应急工作快速、高效、有序开展。一旦出现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要快速反应,果断处置,有关情况要及时报告同级人民政府和上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涉及跨区域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各地要及时沟通,加强协调,保证事件及时处理。要严格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开展多种形式的信息活动,确保公众充分享有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知情权、监督权。

篇3

什么是农产品(食品)溯源

究竟什么是农产品(食品)溯源?其中又包括哪些过程?农产品溯源体系专家、浙江鸿穗谷物联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平向与会代表做了详细介绍。他说,所谓农产品(食品)溯源又称农产品(食品)安全溯源,是指在农产品(食品)生产供应销售的各个环节中,无论是从生产源头到消费终端,还是消费终端到消费源头,其相关信息都能被追踪到,从而使农产品(食品)的整个生产经营活动始终处于有效监控之中。农产品(食品)溯源全过程包括农产品(食品)产地、生产记录、加工、生产者信息、物流、食品认证等。很多消费者对于食品溯源了解不多,他们往往忽略了其中的物流追溯环节。

农产品(食品)可追溯体系是一套监管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路径,通过条码能追溯到产品的生产班组、时间、流程。它是通过追溯管理,对造成质量安全事故的责任人实行质量追究,从而强化生产经营者的质量安全意识。建立农产品可追溯制度,可以从根本上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实施农产品可追溯制度,使农产品生产、运输、销售等所有环节的每一步都有记录,是保障农产品质量的最有效手段之一。

农产品(食品)溯源能够帮助企业有效管理从生产到销售的各个环节,防止窜货,以次充好的现象,同时系统的数据能够支持公司销售决策,辅助管理。食品溯源系统不仅可以保障消费者权益,而且是食品企业维护诚信经营、建立良好品牌形象的重要利器。

追溯体系作为保障农产品和食品安全的有效手段,早已受到一些国家青睐并被广泛使用,其优势在于,一方面,降低监管部门信息获取成本,提升监管效率;另一方面,倒逼企业提高安全意识,主动进行风险控制。

建立农产品(食品)追溯体系,可通过向消费者提供生产商和加工商的全面信息,使消费者了解食品的真实情况。农产品(食品)的来源地及生产流程信息可从计算机或移动设备中查看,消费者可以掌握供方消息并决定是否购买。有关部门在监管过程中一旦发现某种农产品(食品)存在安全隐患,便可根据溯源信息迅速追溯到产品的原料来源、生产加工过程、仓库管理、物流运输、销售环节等信息,查出问题所在,尽快采取相关应对措施。此外,在农产品(食品)可追溯体系的监管环节,监管部门可将严重存在农产品(食品)安全隐患的食品企业逼退市场,帮助生产质量好的企业建立信誉,从而保证食品产业链上诚信企业的良性可持续发展。

总体来看,我国的农产品(食品)追溯体系还处在试点推广阶段,因此在很多地方,老百姓对于农产品(食品)追溯还很陌生,更谈不上有效运用了。纵观各地实践不难发现,区域分割、部门分治、标准不统一等问题仍比较突出,没有形成有效的标准体系及高效的地方联动、部门合力。以食品为例,目前国家层面就有几个部委在推动食品安全追溯体系,不同体系之间的融合并不理想,需要把几个追溯体系统一起来协调推广。

实践证明,可追溯机制是目前农产品(食品)质量管理和危机控制中最重要的武器,也是一条非常成功有效的安全监管经验。作为追溯系统的参与方,都要从维护最广大公众利益出发,各司其职、相互支持、紧密配合,尽快实现食品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责任可究。

溯源体系与精准扶贫

自中央提出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后,精准扶贫已成为各地政府的首要政务。但在扶贫过程中,面临诸多问题,存在很多难点,比如帮扶措施主要为提供部分资金、赠送生产资料、修改或改造贫困群体住房,甚至只是提供一些生活用品而已;绝大多数对贫困户的产业帮扶实施依然是重生产轻市场,只关注生产环节,比如更换品种,扩大生产规模,但是无法得到市场营销方面的帮扶, 完全脱离产业发展规律;绝大多数的减贫帮扶措施依然侧重传统的种植业、养殖业,很少根据贫困户所处的实际环境和优势尝试新的产业。

针对以上问题,溯源体系可以在精准扶贫上起一定作用。溯源体系可以连接消费端,将产品的品质、特色甚至产品的故事传达给消费者,使产品得到消费者青睐。通过生产信息记录和消费行为分析,可以帮助产品实现精准营销,将产品卖到需求者或潜在需求者手中,增加销量。溯源体系功能丰富,可以帮助产品实现电商引流,获得更多消费者的关注,逐渐增加产品销量,同时也可以增加旅游宣传等功能模块,拓展新的帮扶产业及销售渠道。

篇4

1.1快速获取农产品安全信息

在对农产品进行监控时,农产品中是否残留农药、耕种土壤有无重金属,是一个十分关键的问题。而要想了解这一问题,就必须对农产品进行有效的检测。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推出快速检测技术,该技术是由传统检测技术发展而来,是信息技术、生物技术以及分析技术等快速发展的结果。其中,分析技术为快速检测技术提供了有效的检测办法;而生物技术的存在与发展,为其提供了敏锐的特征信号;而信息技术把收到的各种信号(如生物信号、理化信号)转化成相应的信息,之后再经由诸多模型对其展开分析、处理,最终实现对农产品的检测[1]。在有关该技术的研究方面,X射线荧光光谱检测技术,是当前研究的重点,通过该技术对农产品的质量、土壤内重金属含量等进行快速的检测。

1.2“3S”技术

“3S”技术,指的是卫星遥感技术、全球定位技术和地理信息技术三者的合称,其借助互联网技术,通过地理信息系统中的定位技术与综合分析技术,对相应农田环境的基本信息进行全方位、系统的检测,以了解区域内农产品的生产环境。当前,该技术被普遍应用于农产品产地土壤环境方面。例如,土壤重金属检测设备,即通过全球定位系统与有关模型,把需检测的事物(如土壤、农田环境以及动植物等)和信息化技术相连接,如此一来就可对污染源头进行追溯,继而从源头上保证农产品的质量安全。

1.3质量安全信息监控平台

信息监控平台就是借助信息技术、通信技术,把与农产品相关的对象(如农民、生产单位、批发商和经销商等)都联系起来,构建一个农产品安全管理体系,以便加强对各个环节、各个流程的监控与管理。这一平台具体包含2个方面的内容:其一,朝向农产品供应链的公共信息服务;其二,朝向农产品不同节点的终端应用服务[2]。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监控平台经由对每一个环节、每一个节点的严格监控,最终实现全程监控农产品的目标。除上述信息化技术以外,还有许多的技术。例如,数据挖掘技术、农产品安全溯源系统、有害生物监控预警数字化网络平台等,因篇幅有限,在此不多做介绍。

2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1信息资源未实现共享

因为各个地方所使用的技术或系统,是由不同的单位研究、开发出来的,因而在技术方面都有一定的独特之处。目前,有一些系统在开发的过程中,并未留有接口,亦或者是仅仅只可和开发单位所开发的其他系统相连接,且进行信息资源的共享。当前,我国有一些部门正在着手构建关于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控的数据库,且将设置安全预警系统;构建数据库无疑是一件好事,但是因为数据库属于不同的部门,甚至是城市、省份,因而使得数据库不够完整,且共享性较低。针对上述问题,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控数据库的共享,是十分有必要的。对此,各单位、各部门以及相关领导等应当积极转变思想,从思想上认识到信息资源共享的重要性与必要性,继而加快各单位、部门之间的交流,实现信息的共享。另外,还应当在信息技术上予以支持。例如,将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控相关的系统(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农业环境质量监控系统等)合并在一起,继而构建一个更为完善、健全的大系统,通过各个系统的合理整合,实现相关信息的共享,更好地开展农产品的监控。

2.2信息采集麻烦且成本高

当前,我国依然是以单个生产农户为主的农业生产模式,因而农产品的生产过程与相关产品信息各不相同,而要对农产品进行监控,那么就必须逐个收集农户的生产信息,信息采集工作麻烦,工作量大;再加上采集信息前,需对农户的产品进行逐个检测,这就增加了信息采集的成本。对此,可采取自动化采集的方式来替代人工输入的方式,即可以直接从相关检测仪器中获取所需的信息。例如,可以从RP-410型农药残毒速测仪中获取农产品农药残留信息。这种方式可以避免因为人工输入而导致的主观错误,且能提升工作的效率。

3结语

篇5

摘 要:蔬菜安全关系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确保其安全,也一直是政府部门努力的目标。本文试着通过对深圳市蔬菜质量现状的分析,提出通过完善法律、法规,理顺管理体制,推进安全信用体系建设等措施,探索蔬菜安全的长效监管机制,更好解决好蔬菜安全问题。

关键词:农产品 蔬菜安全 对策

1 前言

蔬菜是市民最主要的食物之一,蔬菜安全与市民的生活和健康密切相关。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质量水平的提高,市民的饮食结构将实现由温饱型向营养型再向保健型转变。我国人民的生活习惯和食物构成特点,蔬菜更是占有重要地位。蔬菜生产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在现代都市农业中,蔬菜生产的地位更加重要。

2 加强蔬菜安全监管的紧迫性

2.1是保障广大人民群众消费安全的迫切需要

蔬菜安全问题日益突出,蔬菜因农药残留、硝酸盐与亚硝酸盐、镉、汞、铅等超标而引起消费者致病、致畸,特别是致癌已严重威胁人们的健康安全。

2.2是深圳市蔬菜参与国际竞争的迫切需要

目前,国际市场对蔬菜的质量检测越来越严格,对蔬菜中农药残留的限量指标要求明显提高,为保持蔬菜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优势,加强蔬菜安全监管,提高蔬菜安全水平迫在眉睫。

2.3是保障深圳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

蔬菜安全问题之所以直接影响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安全,是因为随着全社会安全意识的普遍提高,国内许多城市已经开始实行市场准入制度,不安全、不合格蔬菜不准进入市场。

3 深圳市蔬菜安全监管存在的问题

3.1标准体系不科学

标准的技术水平低主要表现在标准龄长,质量安全参数设置不合理;我国现行的分析方法标准,大多数都是常规的,这些方法普遍存在操作流程长、费工费时,且常不能满足对微量成分的分析要求。

3.2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低

深圳市的耕地少,除田地、寰通等规模相对较大的蔬菜龙头生产企业外,大多是一家一户的分散生产,而且生产规模很小;批发市场中,经营者中除部分有固定的档位外,大部分都是菜农自种自销的小型批发,其流动性大。小规模生产方式与低水平产业化经营大大制约了深圳市蔬菜安全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3.3无包装无标识,溯源难度大

目前深圳市的绝大部分蔬菜是以原始初级散装产品的形式进入市场,既没有加工、分级包装,也没有品牌商标等标识,产品无法溯源,责任也无法追究。

3.4 对政府监管部门的考核方法有待完善

根据食品安全责任白皮书,现深圳市政府对各监管部门在食品安全方面都有量化批标,如要求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必须确保全年全市蔬菜合格率达到96%以上,企业应是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而现拿产品质量指标来考核行政部门,此考核方式将导致行政部门无所适从,出现责任与管理错位。

4提高深圳市蔬菜安全的主要对策

4.1 健全支撑体系,形成高效工作平台

根据蔬菜安全市场准入、市场监管的需要,重点支持蔬菜安全标准体系、检验检测体系和认证体系的整体规划与建设实施。健全质量安全支撑体系,完善安全保障措施,构建质量安全管理平台,是全面提升蔬菜安全水平工作的基础。

4.2 理顺管理体制,创新监管机制

根据深圳市蔬菜安全管理发展的内在需要,明确农业部门在农产品安全上的法律主管地位与责任,以及在蔬菜安全标准制定、检测检验、质量监督、质量认证、市场准入管理中的主导地位,授予农业部门相应的行政管理职权,整合现分散在有关部门的蔬菜安全管理职能,建立高效运转、反应迅速的农业质量安全管理体制,避免有利大家抢着干,有难避得远,互相推诿。树立全新“发展管理”理念,构建长效管理机制,即通过加快发展,形成规模,实现有效管理;反过来,以有效管理,保证质量效益,促进快速发展。

4.3 提高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

生产上可采用纵向一体化生产方式,其是指企业按照自身的市场策略制定生产计划,租用土地,雇用农户,并按照一定的生产程序和质量标准进行生产,企业进行除劳动力以外的生产投入,并承担监督费用和市场风险,获得利润,而被雇用的农户,投入劳动力,获得工资性的劳动报酬;而经营方面,则大力培育蔬菜经纪人队伍,提高蔬菜经营的组织化程度,节约政府的监督管理成本。

4.4 建立追溯和惩罚制度

产品标识是实施监督管理的基础,追溯则是信息反馈的渠道,也是政府约束力传递的途径,对有问题的蔬菜进行追溯是过程,做出相应的惩罚性处理是结果,通过处理体现制度严肃性,从而对生产行为构成约束力是目的,同时加大对处罚结果的宣传力度,增加执法的公正性、公开性和透明性,减少机会主义行为。当前,要加大执法力度,抓重点市场、重点品种、重点污染物,严厉查处。

4.5 强化企业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的责任

安全的蔬菜是靠生产出来的,而不是管出来的,因此要让市民吃上安全、放心的蔬菜,除需要各政府部门的努力,更需要生产者承担更多的责任。政府部门在日常的监管中,应该让企业更多的意识到,产品质量安全是企业的生命,是企业赖以生存发展的保障,一旦发生食品安全事故,其是第一责任人。

5 结语

无论是国际还是国内的蔬菜安全问题,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应当承认,无论是与蔬菜生产、加工、贮藏、运输和销售有关的企业自身管理水平,还是政府部门的农产品安全法制建设和监督、管理水平,深圳市均与国际先进水平有相当差距。例如,国际公认的食品生产安全保障体系(如GMP和HACCP)尚未得到普遍应用;农产品的源头污染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而且新问题不断出现。农产品安全监管要走的路还很长,要挑的担子还很重,但我们一定要具有与时俱进的意识,继续秉承深圳人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认识存在的不足,找出差距,并完善,提高,再完善,做真正的“蔬菜卫士”。

篇6

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发展,公司已开发出了全面覆盖农业和农村经济领域的一系列软件产品,推出了全方位的农业信息化解决方案,形成了为农综合服务、农产品安全、农业电子政务、农产品电子商务、农业物联网及云计算技术五个重点拓展领域,其产品已在上海、江苏、浙江、山东、福建、辽宁、内蒙古等十多个省市得到推广应用并获得广泛好评。

农业,一个古老而纯粹的产业,正因为与信息技术的联姻,而变得越来越年轻、越来越新潮、越来越复杂。

未来的农业会变成什么样呢?对此,一直致力于农业信息化服务的上海农业信息有限公司有着自己的理解和想象。

从农产品追溯到农业物联网

关于未来的农业,上农信向我们描绘了一幅美妙的图景:农机变成了智能机器人,点点鼠标就能实时掌握农作物的生长情况,浇水施肥都是自动控制,消费者能够掌握农产品的前世今生,甚至每平方米都能种植不同的作物,并获得极高的产量……

旧有的农业模式正逐渐被颠覆,物联网的介入正渐渐改变着古老产业“靠天吃饭”的传统。

近几年,物联网的飞速发展带给了我们无限遐想,而农业可以说是需求最迫切的领域,物联网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支撑,也是提升农业决策指挥水平的重要手段,作为为数不多的全国农业物联网区域试验工程应用示范基地,上农信早在2006年就开始在农业物联网的相关研究和应用上进行了摸索和探讨。

那时,国内农产品生产标准严重滞后,监管缺位,上农信就选择了食品安全追溯作为公司的一条业务线,率先在全国范围内提出了从源头去追溯食品安全的理念,运用信息化手段管理,监控生产源头。之后的几年里,上农信通过自主创新,开拓进取,承担了多个国家和地方项目的建设。其中 “RFID技术在畜牧食品安全追溯管理中的应用” 课题还获得国家863科技计划支持,可视为上海本地在农业物联网相关技术和标准上研究工作的起步。崇明的“长江精准农业技术的集成与应用”、爱森“城市猪肉安全追溯”、覆盖全市的“世博蔬菜安全追溯系统”、鲜花港“智能温室”等项目的应用和推广则为上农信在农业物联网技术领域奠定了坚实的地位。

2009年,物联网在国内骤然升温,借着上海智慧城市建设的东风,上农信推动上海农业主管部门将农业物联网发展重点立足于上海市农业实际需求和基础条件,选择农产品安全、精准农业、农业疫情疫病检测和预警系统、农产品电子商务、水产养殖业等领域,设立一批试点示范项目,重点开展智慧农业应用推广工作,全面推动上海市农业现代化建设。

2010年,在工业和信息化部指导下,上农信与国家软件与集成电路促进中心共同合作成立了国家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农业物联网创新推广中心。2012年上海农业物联网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经上海市科委批准组建,联合上农信、上海海洋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等机构,致力于农业物联网的研究。这两个中心的成立,不仅有助于进一步推动农业物联网的持续创新发展,而且也为上农信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形成了新的支撑。

全方位打造农业物联网应用解决方案

上农信致力于物联网技术在农业领域的技术创新、应用创新、示范推广等工作,并已经形成农业物联网成套核心装备的研发生产,以及粮食、果蔬、食用菌、畜牧和水产品等领域的农业物联网综合解决方案。

1.上农信动物及动物产品物联网综合解决方案:聚焦动物及动物产品从养殖、检疫、接收、屠宰、运输、销售的全过程管理与追溯。采用RFID电子芯片、二维码、动物耳标等智能标识,利用图像识别、GPS和电子地图等技术建立被监管对象的动态跟踪机制,全面覆盖动物的精细养殖、生产养殖环境监控、疫情和疾病的远程监控与诊断、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与溯源等多应用的物联网系统。方案可促进动物及动物产品的生产标准化,提高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同时帮助监管部门建立覆盖全区域的地产及输入性动物及动物产品从养殖到屠宰全过程的检疫监督管理体系,不仅起到了事后追溯的作用,还加强了事前防范,事中监管,防患于未然,做到全程监管,随时追踪。

2.上农信果蔬及食用菌物联网综合解决方案:立足于大型果蔬和食用菌生产供应企业的实际需求,从全局出发建立整合蔬菜和食用菌的生产、加工、配送、零售的信息平台,利用信息采集和物联网感知技术全面监测作物生长环境和长势,集成农业生产管理知识模型,形成多种特色农产品生产智能决策系统,实现作物的科学施肥、节水灌溉、病虫害预警防治等生产措施的智能化、自动化管理。方案采用电子标签、追溯码等物联网技术,按照“全程监管、分段溯源”的原则,在生产企业、供应商、配送中心、零售门店间建立实时信息传递通道,共享订单、收货单、退货单等业务信息,实现了供应链互动,提高农作物生产供应的及时性,突出了产品的安全监控和溯源服务,提升果蔬和食用菌生产供应企业的综合管理水平和运营效率。

3.上农信农机物联网综合管理解决方案:以农机作业服务为中心,利用无线传感、定位导航与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开发和部署农机作业质量监控终端与调度指挥系统,实现农机资源管理、田间作业质量监控和跨区作业调度指挥。方案采用了上农信自主研发的北斗+GPS双模定位系统,大幅提高了定位精度和系统可靠程度,相比于传统的差分GPS系统,具有成本低、部署易的特色。本方案实现了整地、施肥、播种、灌溉与收获等田间农机作业的智能化、精准化,保证农机作业质量,提升农机作业效率,建立了以农机化技术推广、培训和农机维修、配件供应、信息服务、投诉监督等为支撑的现代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形成一条以农机共同利用为主要特征的农业机械化发展道路,有力地支持、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篇7

关键词: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监管

山东省沂南县依汶镇位于县城西15㎞处,辖40个行政村,5.1万口人,3466.7公顷耕地,总面积123㎞²,境内汶河贯通,水源充足,交通便利。全镇蔬菜种植面积1666.7公顷,占耕地面积的48%,蔬菜生产收入占全镇农民人均收入的70%以上,是全镇的经济支柱产业。2014年至2016年,沂南县开展了创建国家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工作,并于2016年12月被农业部正式授牌,依汶镇是蔬菜大镇,在此工作中,承担了较大的工作量,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同时在工作中探索出了一条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监管的路子。

1采取的措施及取得的成效

(1)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了由镇政府镇长任组长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完善了由分管领导牵头,农业综合服务中心、畜牧兽医站、食药监所等部门工作人员参与的工作机制;制定了创建工作实施方案、监管计划、监测计划、督查抽查方案、技术指导培训计划;召开了全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员、农资经营户、农产品批发市场负责人参加的动员大会,并与他们签订了承诺书责任书;将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列入对村居的年度工作考核,并与村主要负责人签订了责任状。(2)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检测体系建设:按照沂政发[2013]55号、沂政发[2014]30号文件要求,成立了由5人组成的“三位一体”农产品质量监管办公室;设立了镇农产品质量安全速测站,并配备了专职速测员,按照上级的要求每天检测20个样品,检测指标如数完成;全镇40名村级监管员配备到位,并进行了有效管理使用;镇检验检测、质量追溯等设施设备及办公设备管护完好,没有存在挪用、丢失、毁损等情况,镇监管机构日常巡查记录、速测记录,镇监管机构定性检测农产品样品有序开展。同时开展了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人员及生产经营主体的培训宣传工作。(3)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措施落实:①统计辖区内生产销售企业1家,农产品批发市场19家,农资经营户83家,有规模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2家,落实了农药经营登记备案制度。②加强了种植、收购、运输、储存环节农药、保鲜剂及添加剂的管理,制定黄瓜、韭菜生产操作规程,印制5000份,安排各村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员发放到其辖区内农资经营户、基地、合作社、种植大户手中。③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和“三品一标”认证开展情况。完善了依汶镇后峪子果树精品园农产品质量安全档案资料,统计全镇三品一标认证名录:无公害认证企业1家,绿色认证企业1家,有机认证企业4家。④农产品生产企业、合作社落实生产记录、农药休药期制度建立起来,安排山东青田食品有限公司、沂南县兆立果品种植专业合作社完善生产记录,完成农资经营户、农产品批发市场负责人4次培训记录,整理了沂南县兆立果品种植专业合作社对销售的农产品委托检验记录和山东青田食品有限公司对销售的农产品开展自检记录。⑤开展了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及风险预警,对基地、合作社、批发市场、种养大户、主要蔬菜生产区进行了例行抽样检测,发现问题及时预警。⑥开展了农产品质量安全隐患排查、农业投入品打假、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等专项整治活动。按照上级安排,我镇深入开展农产品专项整治活动,以风险高,隐患大的农产品和农业投入品为重点,强化整治措施,突出整治重点,按照工作职能和业务分工,深入开展无公害农产品检验监测和执法工作,积极配合上级有关部门开展专项整治活动,确保了我镇未发生重大农产品安全事故。自2014年至今,全镇共组织开展农业投入品专项整治活动4次,检查农资经营户83家。在主要农产品集中上市季节,我镇先后组织相关单位,在种植的重点区域及蔬菜批发市场,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检查5次,了解掌握我镇主要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及时消除安全隐患,从而有效地保障了农业产业安全和农产品消费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取得了明显的阶段性成果。⑦积极开展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活动。根据创建安排,统一制作宣传标语、挂图、发放宣传手册和执法手册,选择有影响并具有代表性的生产基地、农贸市场等生产经营场所以及居民社区、校园等人口密集区,进行有针对性的开展现场宣传咨询活动。通过召开座谈会、举办培训班,组织志愿者活动,开辟宣传专栏、专刊和墙报,悬挂宣传气球、横幅标语,利用媒体宣传等形式,加大宣传力度,营造宣传氛围。(4)经费强力保障:镇政府将农产品质量安全条件建设经费、监管工作经费、检测经费、村级监管员补助经费列入乡镇财政预算,保证正常工作开展。(5)农产品质量安全获得成效:主要农产品(蔬菜、水果)农药残留县级以上抽检合格率达到98%以上;县级以上抽检禁限用农药检测合格率达到100%;区域内未发生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

2存在的问题

(1)农产品生产者特别是蔬菜种植户数量庞大、种植分散,蔬菜收购市场多、乱、杂,农资经营店多,经营者业务水平参差不齐,这些都给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带来很大的难度。(2)农产品生产者安全意识不浓。农产品生产者质量安全意识淡薄,标准化生产水平低,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有待提高。(3)县乡村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队伍还比较薄弱,监管体系有待加强。

3发展对策

篇8

高新产品出口连续保持高增速

商务部最新统计分析显示,从2002年4月至今,中国高新技术产品月度出口已连续30个月保持40%以上的增长速度。9月份,中国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总额达到314.1亿美元,其中出口155.3亿美元,进口158.8亿美元,均创历史新高,也是中国单月进出口总额首次超过300亿美元。截止到今年第三季度,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总额已达1129.5亿美元,超过了2003年全年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统计分析显示,重点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价格出现不同程度的上涨。其中,自动数据处理设备价格上涨22.0%,集成电路价格上涨22.1%。分析同时显示,从今年1月起,长三角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超过珠三角,科技兴贸重点城市龙头作用日益显著。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四年后京沪等地率先取消政策性破产

近日,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相关人士透露,从今年起政策性破产将在四年后退出。今年北京、上海、江苏、福建、浙江五省市将不再搞政策性破产。根据国资委摸底,目前仍然有1800户企业需要通过政策性破产退出市场,同时将核销掉这些企业形成的1700亿呆坏账。这些企业实施完政策性破产后,全国将进入依法破产时期。据悉,在新的《破产法》草案中,将引入国际通行的管理人制度,代替目前实施的清算组方式,将更加专业,更加有效的保护债权人的利益,即使有政府的清算组在个别的企业破产中出现,清算组也要采取管理人的方式。

国家税务总局

欠税公告办法 欠税者将被曝光

从明年1月1日起,税务部门将按期在办税场所或广播、电视、报纸、期刊、网络等媒体上公告纳税人的欠缴税情况,欠税者将被公之于众。

国家税务总局最新颁布的《欠税公告办法》规定,企业或单位欠税的,每季度公告一次;个体工商户和其他个人欠税的,每半年公告一次;对走逃、失踪的纳税户以及其他经税务机关查无下落的非正常户欠税的,要随时公告。

据介绍,公告机关一般为县以上税务局。企业、单位欠缴税款200万元以下(不含200万元),个体工商户和其他个人欠缴税款10万元以下(不含10万元)的由县级税务机关在办税服务厅公告。

商务部

加强批发零售监管保障农产品安全

商务部部长助理黄海近日表示,批发零售作为农产品进入消费者手中的最后一道环节,需要加强监管,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黄海在此间举行的“农产品流通安全国际研讨会”上说,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农产品流通安全工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并取得一定成效,农产品质量安全不断提高。他强调,目前中国的农产品安全水平还比较低,尤其在流通环节仍存在严重问题和隐患。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分级包装水平低,溯源管理困难;仓储运输设施和技术落后,腐烂变质损失巨大;农产品产地批发市场小且分散,规范化程度低,没有建立健全严格的市场准入制度等。黄海表示,中国政府将继续加强对食品生产、加工和流通环节的整治和规范,减少流通环节的“二次污染”,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国家税务总局

明年取消契税代征

国家税务总局副局长许善达近日表示,为加强契税征管,明年契税将全面取消委托代征,实行征收机关自征。契税是对土地、房屋权属转移行为,向承受人征收的税种。属“农业四税”(农牧业税、农业特产税、耕地占用税、契税)之一。近几年来,随着我国房地产市场的不断发展,契税收入逐年攀升。在目前24个税种中,已成为增收最快的税种,预计今年收入额将接近500亿元。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契税委托土地、房管等部门代为征收。据了解,税务总局下一步将采取3个措施加强契税征管:一是在全国范围内取消委托代征,全面推行直接征收。二是加强对违规政策的专项检查,对查出的违规事项进行通报;同时借鉴稽查工作的做法,哪级查出违规税款入哪级金库。三是与相关部门协商,尽快明确契税征管的法律依据。

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

篇9

【关键词】 水果行业 标准化 互联网

一、前言

多年来,由于市场信息不对称、流通环节多且利益分配不合理、流通链条过长等因素,我国农产品市场出现了卖难买贵、产品质量、安全性得不到有效保障,农产品在流通过程中损耗过大等严重的不合理现象。连续多年出现的水果滞销,“果农卖不掉、市民买不起”的怪圈一再出现,要改变目前的现状,需要重构水果流通的产业链,构筑新的水果交易模式,同时,还需各级政府“有形之手”发力,强化农业组织化水平、缩短流通链条。

二、传统行业市场状况

我国水果流通明显存在环节太多、链条过长的问题。一般来说,在中国,水果由田间地头到消费者手中大概需要以下几步:大量分散的种植户――农村经纪人――一级批发商或者商――二级批发商、超市供货商及农贸市场零售商――消费者。数据显示,通过这种渠道销售的水果数量占消费总量的70%以上,其他则有生产者食用及其它渠道供应。水果在运送到批发市场后,需要缴纳进场费、摊位费、人员费等一系列费用。在零售环节,依然需要付出的成本包括摊位费、工商管理费等十几种费用。而对于上游的种植农户来说,由于水果保鲜期等原因,必须要将水果在一定时间内尽快卖掉,造成水果集中上市,形成了“卖贱”的现象。由此可见,中国水果市场流通模式急需发生改变。必须加强上游的农户、中游的经销商和批发市场、下游的超市前后产业链的延伸和接。

三、现今行业市场状况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当前水果市场处于由温饱型向安全、营养型转换的时期。但由于市场信息不对称,消费者对水果的认知度还停留在味觉感知阶段,在安全与营养的认知上还比较缺乏。

安全、营养水果市场还处于市场培育期。互联网的出现,让消费者与生产者之间的信息传播更便捷。市场培育期缩短,安全、营养的农产品消费市场时代即将到来,最佳适生区农产品作为农产品安全、营养、美味的代名词,必将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四、互联网时代行业的发展前景

(一)网络营销的应用

网络营销在水果行业中的应用主要是以互联网及网络技术为支持,借助水果行业网站和企业网站,实现双向的信息流。即:水果的生产、流通、加工等企业和果农通过网络及时和获取相关的商品供求及服务信息。在此基础上,以B2B为主要形式,实现网上营销、洽谈,网下成交、支付。

(二)我国开展水果有机栽培的优势

我国的有机果品需求市场前景是巨大的。一是随着人民收入水平的迅速提高,使人民有能力支付较高价格的有机水果消费;二是由于大量使用农药、化肥,严重影响人民的身体健康,也使真正健康的有机水果有着广泛的国际国内市场需求;三是对于有机果品生产这样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我国充足的农业劳动力资源是一个巨大的优势。

(三)拥有较为完整的产业链

通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水果生产已具有相当规模,特别是黄河故道地区已形成规模优势,果品贮藏、加工业更是有了长足进步。水果从育种育苗到栽培、贮藏、加工和销售已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条。基地的建设、龙头的壮大、贮藏加工设施的完善、种质资源的贮备、栽培管理技术的集成都为水果行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五、行业发展愿景

(一)水果流通的溯源体系建立

进入互联网时代,信息的更新发生革命性的转变,交互性极大增强,水果销售行业也面临革命性转变――由传统水果销售向互联网时代下现代的水果销售模式转变。在这种时代背景下,水果行业应致力于建立水果流通的溯源体系,即改变目前的水果市场现状,重构水果流通的产业链,构筑新的水果流通模式――水果流通的溯源体系[3]。

水果流通的溯源体系以互联网为媒介,精确定位水果流通的每一个环节,从农产品的生产、流通,到进入千家万户。在生产上,可以追溯到水果的产地、产量、种植户、以及农药残留量;在流通上,可以追溯水果包装加工、存储和运输的时间,也可以强化农业组织化水平,并最终形成水果流通的标准化。

(二)水果流通的标准化建立

目前,水果流通的标准化还没有完全形成,传统水果销售行业商家只专注于盈利,没有切实建立一套有效可行的、前期无收益或亏损的水果流通标准化体系。然而,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食品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水果流通标准化的日程是可以预见。水果流通标准化可以以互联网的大众化的契机 逐步建立。

水果流通标准化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水果的生产标准化,从产品的产地选择、品质、外观方面进行分级,进行市场准入,最终建立市场分类标准;二是水果流通环节标准化,从产品的包装、运输、销售等环节入手,建立切实可行的标准和规范。

(三)大数据指导生产和销售

水果销售行业是面向用户的行业,传统水果销售以人工为主,工作繁重,效率较低。互联网时代下的水果零售商,可以通过互联网点击量跟踪用个体用户的行为,更新其偏好,研究其消费习惯,并实时模仿其可能的行为,精确把握市场流向,对进行市场准确定位。

(四)果农享受水果溯源体系和流通标准化红利

传统水果销售行业各个环节相互脱节,未形成一个有机链条,农产品生产和销售市场容易形成滞后性。当前,水果产品一体化供应链并未形成,果农被隔离在水果产品商业环节之外,无法获得应有的收益,同时,过多的经销环节产生的高额费用却由消费者来买单。长此以往,则会造成农产品源头萎缩,以至损害销售市场。

【参考文献】

[1] 林瑞海,陈超波,周潇颖. 基于互联网思维的水果行业品牌营销体系构建[J]. 商场现代化,2015,04:120-121.

篇10

一、基本思路

围绕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年活动,按照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行动统一部署,以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为重点,强化执法监管,严格投入品(包括保鲜剂、防腐剂、添加剂)管理,严厉打击非法添加和违规使用禁限用农药、兽药行为,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农产品消费安全。

二、工作目标

进一步巩固专项整治成果,有效遏制重点地区、重点产品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安全隐患,加大巡查检查和监督抽查力度,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强化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衔接,严厉打击农产品质量安全领域的违法违规行为。集中力量查办一批大案要案端掉一批黑窝点,严惩一批违法犯罪分子,公布一批典型案例。举报受理率达到100%,违法线索及案件查处率保持100%案件信息公开率达到100%,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稳中有升,努力确保不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

三、整治重点

(一)农药及农药使用专项治理

重点产品:以豇豆、芹菜、韭菜、细香葱、蕃茄、辣椒、茄子、普通白菜、食用菌、水果等品种为重点。重点农药:甲胺磷、对硫磷、甲基对硫磷、久效磷、磷胺、克百威、甲拌磷、特丁硫磷、氧乐果、水胺硫磷等高毒禁限用农药。重点区域:康定、泸定、丹巴、九龙、海螺沟蔬菜、食用菌、水果生产基地、种植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其他各县城郊蔬菜生产基地。重点打击的违法违规行为:违规经营禁用农药,假冒伪劣农药,非法添加隐性农药成分的行为,捆绑销售未经登记农药的行为,苦参碱等生物农药添加化学农药的行为,农药标签违规的行为,肥料中添加农药的行为,违法使用甲胺磷等禁用农药的行为,克百威、氧乐果、水胺硫磷、灭多威、三氯杀螨醇等限用农药超范围使用的行为。

责任单位:州农药监督管理站,参与单位:原州农业局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科、农业执法支队、州园艺经作站

(二)农资打假专项治理

重点产品:种子、农药、肥料等。重点区域:重点针对东路各地区的农资销售摊点,农资产品主要销售区、各县交界的周边地区、假劣农资案件多发地区。重点时节。针对农资产品购销、使用季节性较强的特点,切实加强春耕、夏播、秋种等农资购销高峰期的市场监管,在节假日、旅游旺季等重点时段,对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农药等农业投入品要进一步加大监管力度。重点打击的违法违规行为:种子制假售假、套牌侵权、未审先推的行为,农药中非法添加隐性成分和生产、经营禁用农药的行为,肥料有效成分含量与标识严重不符的行为。

责任单位:原州农业局农产品质量安全科。参与单位:农业执法支队、州农药监督管理站、州农技土肥站、州种子管理站。

(三)“瘦肉精”专项整治行动

重点产品:生猪、肉牛、肉羊。重点区域:生猪调出大县、肉牛和肉羊养殖优势县。重点单位:年出栏生猪50头以上、肉牛10头以上、肉羊20只以上的畜禽适度规模养殖场(小区、户),活畜收购贩运屠宰企业(合作社、经纪人),公路动物卫生监督检查站。重点打击的违法违规行为:饲料中添加“瘦肉精”的行为,兽药中添加“瘦肉精”的行为,养殖中饲喂“瘦肉精”的行为,收购贩运屠宰过程中使用“瘦肉精”以及收购贩运含“瘦肉精”活畜的行为。

责任单位:原州畜牧局畜产品安全科、州动物卫生监督执法所。参与单位:州动物卫生监督执法支队。

(四)生鲜乳违禁物质专项整治行动

重点单位:奶牛养殖场(户)、专业合作社。重点区域:供县城居民用奶的奶牛养殖场(户)、专业合作社。重点打击的违法违规行为:无证收购运输生鲜乳的行为,生鲜乳中非法添加违禁添加物的行为,趁机压级压价、扰乱生鲜乳收购市场秩序的行为,倒买倒卖不合格生鲜乳以及不按规定对不合格生鲜乳进行销毁、无害化处理的行为。

责任单位:原州畜牧局畜产品安全科、州动物卫生监督执法所。参与单位:州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五)兽用抗菌药经营使用专项整治行动

重点产品:禽、蛋产品;禁用兽药,假劣兽药,兽药产品标签说明书违规产品,未经农业部批准使用的兽药产品,非法改变兽药标准的产品,非法添加隐性成分的兽药产品,兽药标准已被废止且其产品已超过市场流通期的非法产品。重点区域:禽规模养殖志(户)。重点对象:禽规模养殖场(户),兽药经营门店(零售摊点),基层畜牧兽医站药房,从事畜禽疾病诊疗活动的单位和个人。重点任务:集中清缴非法兽药产品,集中力量对兽药经营、使用环节实施拉网式检查,清查出的非法兽药全部收缴销毁,实施追根溯源,依法严惩非法生产、经营和使用行为。加强兽药经营环节监管,全面检查兽药GSP和兽用处方药管理制度落实情况,坚决清理未达到兽药GSP要求的兽药经营门店。规范兽用抗菌药使用行为,积极开展安全用药宣传和培训活动,督促兽药使用者落实兽药安全使用规定。加大兽用抗菌药质量抽检和残留监控力度,强化抽检结果利用,跟进实施检打联动。重点打击的违法违规行为:兽药经营者未凭兽医处方销售兽用处方药的行为,未按规定建立兽用处方药销售台账、兽用处方未做到妥善保存备查的行为,兽药生产企业未凭处方直接将兽用处方药销售到无执业兽医签约养殖场(户)的行为,兽药经营者销售违禁和未经批准使用的抗菌药物的行为,兽用抗菌原料药拆零销售或者销售给兽药生产企业以外的单位和个人的行为,兽药中非法添加隐性成分的行为,超剂量超范围使用抗菌药的行为,不执行休药期的行为。饲料中超剂量、超范围添加药物饲料添加剂以及添加未经批准的药物饲料添加剂的行为,含有药物饲料添加剂的饲料产品标签不按规定标注休药期的行为。

责任单位:原州畜牧局畜产品安全科、州动物卫生监督执法所。参与单位:州动物卫生监督执法支队。

(六)生猪屠宰专项整治行动

重点产品:生猪。重点区域:城乡结合部、私屠滥宰专业村(户)和肉食品加工集中区域等私屠滥宰易发区域和多发地区。重点对象:屠宰场,私屠滥宰“黑窝点”收购病死猪的“黑窝点”。重点打击的违法违规行为:私屠滥宰行为,注水或注入其他物质的行为,屠宰环节违法添加使用“瘦肉精”和未按要求开展“瘦肉精”自检的行为,未按要求对病害生猪及生猪产品进行无害化处理的行为,违法销售、屠宰病死猪的行为。

责任单位:原州畜牧局畜产品安全科、州动物卫生监督执法所。参与单位:州动物卫生监督执法支队。

(七)水产品禁用药物和有毒有害物质专项整治行动

重点品种:鳜鱼、乌鳢、斑点叉尾?等水产养殖品种。重点区域:近年来水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合格率较低的地区和重点品种主产区。重点单位:水产养殖场(企业)。重点打击的违法违规行为:养殖及苗种繁育过程中使用孔雀石绿、硝基呋喃、氯霉素等禁用药物和不执行休药期的行为。(责任单位:渔政管理站。参与单位:渔政管理站。)

四、重点活动安排

3月份,参加全省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电视电话会议,安排部署2015年农资打假工作。

3—4月份,组织开展“放心农资下乡进村宣传周”活动,组织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治理春季行动,组织开展春季农资市场大检查。

3—11月份,实施兽药产品标签和说明书规范行动,强化标签和说明书监管,规范兽药市场秩序。

4月份,组织开展上半年“瘦肉精”拉网监测行动,对已公布禁用的“瘦肉精”类物质进行全面排查。

4月份,开展兽药监督执法检查活动,督促各县落实整任务。

4—6月份,组织开展水产苗种生产质量安全专项检查。

4-9月份,在农药销售高峰期,组织开展全州农药市场专项检查行动。主要检查农药标签是否违规、经营者资质是否合法、是否违规销售国家禁限用高毒农药,监督抽查农药产品质量。

4—11月份,对重点地区养殖生产单位和重点品种进行渔业投入品使用专项检查和禁用药物、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检查。

4—11月份,对重点地区养殖生产单位和重点品种进行渔业投入品使用专项检查和禁用药物、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检查。

4-10月份,州县农牧部门依托“三下乡”活动,在农业生产的关键时节,深入田间地头和生产现场,开展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培训会,发放安全用药宣传资料,如安全用药挂图、农药安全使用知识相关资料等。

6—12月份,在完成省农业厅安排的例行检测任务的基础上,强化州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工作,加大抽检力度和频率,增加抽样种类和数量,扩大抽检范围。州农安中心要在东南北路各选择2个县,对重点农产品进行例行监测;各县农牧部门要以快速检测为主,加强生产基地的监督抽检,做好产地准出服务检测,监控生产活动,确保全年蔬菜、水果农药残留监测合格率达到96%以上。

6—11月份,组织检查农畜产品生产的企业、专业合作社、专业大户和“三品一标”获证主体等重点单位建立档案、签定责任书情况。

7月份,组织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治理夏季行动。

9月份,组织开展下半年“瘦肉精”拉网监测行动

9-10月份,组织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治理秋季行动,组织开展农资打假督查活动。

11月份,总结全年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工作。

五、整治时间:2015年3月至2015年12月

六、工作要求

(一)加强责任落实。各县农牧部门、海管局农综处要充分认识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的重要性,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和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制,采取一对一对应的方式,将任务细化到种植基地,责任到岗到人。

(二)制定实施方案。各县要根据本方案的总体要求,结合本辖区内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制定详细的工作方案,明确任务、目标和责任,细化工作任务、进度和要求。将方案于4月25日前报原州农业局农产品质量安全科。

(三)健全工作制度。各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要按照职能分工,采取切实措施,建立健全农药监督抽查制度、监管信息公布制度、农药案件投诉举报制度、大要案通报制度、重大案件督办制度和部门间、区域间联动协作制度,做到资源共享,形成监管合力。对辖区内发生的重大案件及突发事件,特别是蔬菜农药残留超标事件,应按程序立即报告。

督促种养殖企业落实生产记录制度,完善种养殖档案,经营单位做好购销货台账。督促兽药生产经营企业严格按照兽药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兽药GMP)、兽药经营质量管理规范(GSP)生产、经营兽药。督促生猪收购贩运企业(合作社、经纪人)健全证明材料查验制度和收购贩运牲畜交易记录制度。督促屠宰企业健全落实生猪入场检查登记、肉品品质检验、“瘦肉精”自检等制度。监督屠宰企业及时对病害猪进行无害化处理,强化屠宰环节病害猪无害化处理补贴经费管理。督促企业建立药物添加安全自控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