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优势范文

时间:2023-09-25 18:24:1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优势,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优势

篇1

【关键词】高职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优化调整 实践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7C-0060-02

目前,电子信息行业对高质量的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量很大,同时电子信息领域新技术也不断对信息行业的从业人员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必须对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课程内容与课程体系及其他方面进行改革与优化,才能满足市场对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人才新的需求。本文以广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优化调整实践为例进行探讨。

一、优化调整的主要目标

在专业调整优化中力求培养目标定位准确,在能力要求与课程设置方面有所突破,主要目标体现在:一是贯彻教育部有关制定高职高专教学计划的基本原则与要求;二是反映学院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的主要建设方向和阶段性建设成果;三是反映现阶段电子与信息科技进步对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技术人才的需要;四是遵循高等教育的办学规律,并在教学体系上突破学科型,突出实用性、通用性和灵活性。

二、优化调整的基本原则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指出: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专业优化调整是实现这一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过程和手段,是人才质量的有力保障。在调整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原则:

第一,在编制实施性课程设置方案时,理论教学总时数控制在1600~1800学时,周学时按20~26学时安排。集中实训可按每周30学时安排。

第二,德育应结合学院德育工作、学生的社会实践和专业学习进行。按照德育总体目标和学生总体成长规律,使德育课教学体现出针对性、实效性和职业教育特色。同时,还在各个教学环节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民主法制教育和纪律教育,美学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团结协作精神、法制观念和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审美观,确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和信念。

第三,切实加强实验、实习、职业技能训练等实践性课程和教学环境管理工作,认真安排,从严要求,严格考核检查,确保学生达到专业培养目标规定的要求。生产实习时间不随意减少,但在具体安排上可集中安排,亦可分散安排。为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要积极推行学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要求学生参加并通过有关行业部门组织的计算机、外语等级、中级电工考试等,并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三、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调整优化实践

(一)专业培养目标的调整

专业培养目标是一个专业的立足之本,决定了一个专业培养的是什么人,应该具有什么样的素质以及该专业所对应的岗位群,是专业课程设置的根据。

面对电子信息行业的迅猛发展对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人才提出的新的需求,在充分市场调研的基础上,广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邀请行业专家对专业培养目标进行对应的调整。

专业培养最终调整为: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掌握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的基础理论知识、专业知识,能适应新技术的发展,具有较强的专业技能,能从事电子信息产品设计、生产、装配、调试、维修和现场管理的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专科层次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二)专业课程设置的调整

根据专业培养目标,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开设基本素质和职业能力两种类型课程,课程设置突出电子产品设计能力教育这一主线,着重培养学生电子产品设计、电子产品生产管理及电子产品维护三大职业核心能力,强调教学内容与技术发展同步,强调理论与实践应用相结合,注重学习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学生通过大学阶段学习,全面达到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课程设置上的调整其主要原则如下:

1.知识够用的原则。课程设置要与职业和岗位分析、能力分析有机结合起来。围绕培养目标,以理论知识够用为原则,不单纯追求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成性,但必须强调应用能力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要筛选出相关学科中与专业培养目标相适应的、使用频率较高的新知识和新技术内容,结合实践教数学和技能训练,形成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的教学体系。

2.知识实用的原则。课程设置按照技术应用能力、职业素质培养为主线和“实际、实用、实践、实效”的原则设置课程和精选内容,即按照岗位群的实际要求设置课程精选内容。

3.技能加强的原则。在课程设置中,在保证必要的基本理论知识学习的同时,加强专业技能训练,加强实践工程能力的培养。

专业课程设置过程中,“必需”和“够用”的原则主要体现在专业知识的内容反映专业培养目标所需的“必需”和“够用”的基础知识,适应性和实效性的技能的“必需”和“够用”上。

根据上述思路,专业课程调整如表1所示。

每一个学习领域设置了若干个课程群,每个课程群一般由1~3门课组成。职业素质课程设置了国家素质课程、素质提升课程和校本素质课程群。专业基础学习领域设置了职业核心课程、职业主干课程和职业基础课程等课程群。

职业素质课程领域提供各专业学生都必须学习的基础课程,重在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人文素质、身心素质及具有本校特色的校本素质。

职业主修课程领域提供高职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学生必须学习的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基本技能课程并直接对应岗位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的需求,是形成本专业特有核心领域的关键课程。

篇2

关键词:电子信息工程 现代信息技术 运用

中图分类号:TP3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6)10-0112-01

1 虚拟技术

虚拟技术中最重要的就是虚拟现实技术,也称VRT技术,即virtual reality technology。主要通过图形学、人机接口和传感器技术,融入人工智能技术综合实现虚拟现实效果。其基本原理是为客户创造一个身临其境的空间,通过计算机设计生成一个三维空间,辅助以输入输出设备,将客户融入于此,客户能够借助输出输入设备感受客观世界的变化发展。在这个三维空间虚拟空间中,用户能够随意活动,通过观察和运动感知虚拟世界。输入输出设备一般包括眼镜、手套、脚动装置和服装装置。通过手指活动发出指令,数据手套连接输出设备发出命令;眼镜能够将虚拟图像显示在用户面前,产生具有立体效果的图像,加以环绕音响设备,能够让用户感觉完全置身于场景中;服装装置上配备有光钎传感器,通过人机交互原理,记录用户的实时动作,将数据及时反馈至交换工作站,再将动作进行处理。这种不间断的信息/动作处理过程能够同步用户的动作、声音、图像,让用户看到全真模拟的虚拟世界,听到和看到的和真实世界没有差别,产生一种置身场景中的真实感。

图1介绍一种虚拟制造系统,完全由电子信息技术模拟的制造过程,大大简化了实际操作中的生产难度,通过不断修改和完善,最终达到生产优良的目的,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2 自动化技术

2.1 自动化技术加快了一体化建设

自动化最显著的特点是以机器代替人力,这是解放生产力和提高生产效率的最高目标,这也是自动化技术得以广泛应用和推广的根本原因。自动化的最终目的是实现行业生产和部门联动的自动化,自动化技术的运用,大大加快了机电一体化的发展进程,从根本上改变了工程设计的发展现状。从提升效率角度讲,自动化技术不仅解放了人力,同时提高了机械设备的使用率,提升了安全生产性能,彰显了工业化时代智能制造的标准水平和技术优势。

2.2 自动化技术提高了智能控制水平

自动化技术中,主要的难点是完成电子信息的控制和处理过程,通过对电子信息系统的集成开发、应用设计等研究,达到有效控制的目的。信息作为其关键内容,也是设计工作的重要部分。引入自动化技术,从本质上改变了信息收集、处理、传输和存储的模式,大幅度提升了智能化控制水平。从本质上来讲,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进行融合后的自动化技术,创建了一个安全、高效、高频率、高密度的便捷通道,为信息处理和传输提供了更加具有优势的方式,这就是智能控制的雏形。自动化技术从一定程度上带变了工程设计的发展进程和发展模式。

2.3 自动化技术提高精确化水平

自动化技术本身具备多技术融合的优点,是其他单一技术难以相比的,这也是自动化技术广泛运用的重要原因之一。其中很重要的一个特性就是自动化技术能够带来非常搞的精准度,这是人力难以达到的。比如,在进行系统设计时,需要考虑到系统稳定、系统精度、系统维护等多个方面的问题,人力一般很难达到设计的要求,而且准确度也难以保障,此时,引入自动化技术就显得非常有必要,设计者经常需要借用自动化技术来提高设计的精确化水平。自动化技术带给工程设计的整体提高,已经在行业内无数次被验证,这也是电子信息工程设计将自动化技术大范围运用的重要原因。

3 通信技术

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了我国通信技术的前行,我国通信技术已经有了长足进步。目前,我国通信技术主要可以从通信介质、通信模块和数据通信三大块进行阐述。一是通信介质。二是通信媒介。通信模块能够将不能类型的信息有机结合,比如语音、视频、图像等信息,通过通信模块的迁移,能够完全融合到新的区域网络,大大提高了基础通信的成本和时间投入,为网络环境更换和维护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三是数据通信,主要是指数据的传输和交换过程。数字信号经过处理得以传输,在信道中经过编码,提高了数据传输的安全性和高效性,最后,经过滤波分析和信号匹配后将正确的信号提取,获得可用的数据。

4 结语

经济不断发展,社会不断进步,电子信息工程也逐步在向前推进,工业制造、农业生产、公共服务、教育、交通等各个行业均有电子信息工程的运用。在未来发展趋势中,电子信息工程一定有着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能带给社会更大的经济推动力。目前阶段,各大企业、公司等要加强对电子信息技术的推广和运用,不断创新发展,注重保护新技术的知识产权,紧跟国家政策脚步,将我国电子信息工程事业不断繁荣壮大,早日实现新的发展突破,强大我国综合国力,在世界发展潮流中站稳脚步。

参考文献

[1]陈涛,张毅,唐勇.子信息工程的现代化技术[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6,08:35-36.

[2]王志新,张华,黎永明.虚拟技术及其应用[J].上海理工大学学报,1998,01:49-55.

[3]尹坤任.自动化技术在电子信息工程设计中的应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4,01:253.

篇3

关键词:可编程控制器;电气控制;应用意义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直高度重视在现代工业各领域广泛应用的工程技术,如电子计算机工程技术、电气工程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等的科学研究与推广应用。在这些先进技术中,机械与工业电气系统自动化控制技术是对推动我国现代工业生产和国民经济建设发展起到重大战略影响的一项核心工程科学基础技术,关于工业电气控制自动化过程控制的先进技术研究始终没有停止,为了不断加强工业电气控制,出现了以现代计算机控制技术应用为重要主导的先进控制技术手段,如可编程电气控制器。可编程电子控制器件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抗干扰能力强的特点,器件维护和质量管理方便,并且具有很强的经济实用性,这些主要优势都是使可编程控制器在电气控制中被广泛应用的重要原因[1]。

1 可编程控制器概念及其发展趋势

1.1 可编程控制器概念

可编程控制器是一种新型的通用自动化控制装置,其设计时的一个基础部件是通用计算机本身,且具有控制微处理器的能力。可编程控制器可通过直接利用其微计算器的多种处理技术,对各个设备的实际运行情况进行自动计算、定时和自动控制,使可编程控制器能够按照使用人的实际需求自动完成各种设备的运行。可编程控制器最初的基本控制能力仅包括逻辑运算、计数以及顺序控制等几个基本功能,而目前的各种可编程控制器均随着科学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升级和逐步完善,拥有了更多的实用功能,能有效满足包括现代家庭企业自动化管理应用、公共事业管理应用以及现代商业和民用工业等在内的多个不同应用领域的巨大应用需求,为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提供更多样的便利,也在社会经济自动化和工业智能化发展中发挥着极大的技术推动作用。

1.2 可编程控制器发展趋势

可编程控制器在未正式出现之前,各大工业领域的自动控制管理系统大多由自动继电器和接触器设备进行自动控制,虽然该自动控制管理系统在设备的日常控制活动方面发挥着一定的自动控制主导作用,但是由于该控制系统需要用户通过直接固定互相连接的软硬件设备来正确完成固定控制目标,其工作体积还非常庞大,在实际使用控制过程中还普遍存在设备耗电大、寿命短以及设备故障发生率高等诸多缺点,而可编程控制器具有产品体积小、使用寿命长、故障机的发生率相对较低、比较灵活以及安装操作简单方便等特点。因此,可编程控制器在推出后很短的一段时间内,就直接通过取代传统继电器和接触器进一步控制电子系统,成为多个电子控制应用领域的主要电子控制系统设备[2]。

2 电气控制系统概念及其功能

2.1 电气控制系统概念

电气控制系统,广泛指由若干个大型电气控制单元及其元件组合而成,可对一个或数个电气对象设备进行各种指令式的控制,从而确保一个被控制的设备统能够安全、可靠、正常地运行的系统。电气控制系统的基本功能结构包括系统自动化故障控制、设备安全保护、监视与故障测量。

2.2 电气控制系统功能

电气控制系统功能的主要内容如下:在自动控制系统功能方面,其可对本身线路含有高工作电压、大工作电流的大型民用电气设备的相关操作系统线路进行自动控制开闸、自动控制切断相关电路等各种自动控制保护操作;在安全保护管理功能方面,电气设备与相关线路的正常运行管理过程中,一旦设备发生线路故障,就会使得线路电压表的电压等效值超过电气设备与相关线路的正常工作电压阈下限值,则系统电气控制管理系统很可能会根据线路故障报警信号对电气设备和相关线路操作进行自动调整、断开、切换等保护操作,从而达到实现安全保护电气设备的主要目标;在监测处理功能方面,若相关工作人员无法准确判断1 台电气设备的状态是否处于电路控制通路的工作状态,电气控制处理系统就会通过各种新的视听消息信号,如传统灯光和其他音像等,对该设备状态进行各种电气状态监测;在声音测量处理功能方面,其以比传统灯光和其他音像视听信号更有效、准确的测量方式,明确地反映1 台电气设备的实际工作运行情况[3]。

3 可编程控制器在电气控制中的应用意义

可编程控制器在电气控制中的应用意义如下:首先,可编程控制控制器的中央处理器、存储器等,会在控制电气设备的各个i/o控制电路端口时发挥重要效用,对使用者输入的操作程序要求进行数据录入、映象解析、采样和映象处理,然后按照既定的操作程序要求进行相关程序的录入、输出,并且连接至系统数据库,随后将数据存入由i/o控制的数据映象处理区域并执行具体操作;其次,可编程控制器是一种集工业自动化、机械、通信及电子计算机等高精尖电控技术于一体的新型综合性电控技术,具有诸多技术上的时代超前性与技术优势性;最后,随着我国科学信息技术水平的不断稳步发展、创新,工业产能的逐步增加与芯片技术的广泛普及应用程度显著提高,微处理器与芯片相关技术的实际应用成本、开发成本将会显著降低,能发展成为被广泛应用的一种实用技术。

4 可编程控制器在电气控制中的实际应用

可编程控制器可对1 个或数个电气对象设备进行多个指令过程控制,从而对该对象设备的性能进行完全自动化过程控制、设备安全保护、监视与性能测量。在原子电气工程与通用电子技术应用领域中,可编程自动控制器单元是一种常用的通用功能电子工程控制设备单元,其主要能通过控制计算机的可编程将控制工作程序直接键入控制设备的中央处理设备单元,使该处理设备在既定的工作程序下开始自动运行,从而实现设备运行时的自动控制。除此之外,电气设备的生产使用过程需要同时考虑多种环境因素,因为其进行设备自动控制与系统操作的技术难度较高。总之,为了能够实现所有电气设备的系统运行自动可控且完全自动化,可应用可编程控制器进行系统自动化操作程序码的编写、键入,从而使所有电气设备在既定的操作程序下实现设备运行的自动控制[4]。

5 可编程控制器的未来发展方向

随着可编程控制器的不断改进与发展,其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各领域工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例如,可编程智能控制器在建筑自动化新型楼宇机电照明控制系统、水循环系统及其输变电控制系统等远程控制方面均得到了有效应用,不仅能够对这些新型楼宇机电系统设备进行有效远程控制,而且能够对该系统的所有功能状态进行严密远程监察和实时检测,除了能有效使楼宇机电设备生产能源利用的消耗成本显著降低,还能够大大提高楼宇机电设备生产投资的经济效益。在现代电子技术不断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电子产品发展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状态,人们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电冰箱、洗衣机及中央空调等均可以通过各种可编程电子控制器系统进行自动控制。例如,自动洗衣机在日常运行过程中,可编程自动控制器系统能够对自动洗衣机的启动、进水、清洗、脱水及自动排水等各功能过程进行有效编程控制,以实现自动洗衣机的全过程自动化。在现代科学信息技术和通用电子产品不断快速发展和技术不断更新的时代,可编程控制器的应用领域将更加广阔,自动化质量控制应用程度也将不断稳步提高。

6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现代化的工业背景下,实现现代工业生产的全面自动机械化和完全电控化的自动化,是我国现代工业基础建设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的主要工业发展规划方向和战略目标。为此,作为工业机械化工程技术和工业自动化工程技术发展中的一个核心组成要素――可编程控制器,将其广泛应用在我国电气设备的工业自动化生产运行安全管理中,可以有效确保我国电气设备在生产运行管理过程中的稳定运行,从而加强我国电气工业生产的安全管理。

参考文献

[1]杨帆.机械电气控制中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技术的应用[J].设备管理与维修,2019(1):125-127.

[2]李思豪.可编程控制器在电气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技术分析[J].当代旅游(高尔夫旅行),2018(2):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