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农业建设工程范文

时间:2023-09-25 18:23:4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生态农业建设工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生态农业建设工程

篇1

一、水利工程建设在生态农业建设中的作用

1、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方向需要加强水利建设

生态农业是一种可持续发展农业,合理配置交通、水利等多种资源,能够全面协调发展人口与资源,人口与环境,形成林木、果树、鱼类、畜禽、农作物和农产品加工良性循环发展的态势。水利工程建设作为生态农业建设中的重要一环,对于生态农业的作用极为重要。实现农田的有效排涝和有效灌溉,能够有效提高耕地产出率和水资源利用率。所以得出结论,生态农业建设的发展是以运转协调、功能齐全的水利工程建设为基础的。只有水利工程建设与生态农业建设协调发展,才可以有效促进生态农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2、加强水利工程建设有利于改善农业生态环境

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农业建设的重要性还体现在水利工程建设能够有效改善农业的生态环境。在较干旱的地区。农田水利工程可以及时解决耕地的灌溉、农民的饮水和畜牧业的发展。因此,加强水利工程建设,能够从根本上解决洪涝灾害和干旱缺水的问题。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从根本上扭转我国农业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态现状。通过增加蓄水量,可以缓解我国目前的生态环境,达到了积极的效果。

3、加强水利工程建设是生态农业满足人们不断提高生活需求的重要保障

加强水利工程建设能够减轻农业用水污染,切实改善土地退化现象,有效避免土壤盐碱化及荒漠化。改善植被条件,有效避免水土流失,从而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人居生活的安全。通过调整农作物的布局,我国农业生产产量可以大大提高,同时农民的收入和生活质量也会提高,才能真正实现小康社会。

4、农田水利工程可以改善我国农业基础设施的排灌系统

在排灌的渠道上建设分水口及农田制口,设置两个闸的连接,实现有灌有排,有效改善干旱地区的困难。

二、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1、加强农田水利工程是发展农业及农村的经济发展的必经之路

近几年,我国的旱涝灾害也会不断发生,不仅对我国的农业造成了严重的威胁,也对我国农业经济造成巨大的损失。我国要改善农业的生产,就必须先加强我国的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改善我国农田落后的水利基础设施,这样才能真正提高我国农业的发展。

2、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可以促进我国农业的发展,并且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加强水利工程建设,还能够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奋斗目标,提高耕地的产出效率,不断提高粮食的产量。

3、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可以缓解水资源的矛盾

我国是个人口大国,我国目前水资源短缺,农业是我国在用水方面具有较大的需求,其用水量占全社会的70%以上,但我们的利用率却很低,只占了40%左右,要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农业发展的同时,也要注意节约灌溉,才能真正高效地利用水资源,缓解用水资源的压力,从而实现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为了缓解这个压力,就要加强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不仅要开辟新的水源,还要节约用水,才能真正缓解我国水资源缺乏的压力。

三、如何有效加强水利工程建设

1、强化各水利站所参与工程建设管理的责任意识

凡是在各水利站所辖区内新建的水利工程,当地水利站所要无条件的协助施工队搞好工程建设和管理工作。在水利工程建设中,一旦发展工程质量问题,要在第一时间内向水利局质监站或水利局主要领导汇报情况,及时制止和处理,减少损失,确保工程建设质量,便于今后工程移交当地站管理后少出问题,降低运行成本,提高工程效益。

2、严格按照合同施工

深化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严格履行监管程序,从项目立项、可研、初设到施工,严格履行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监理制、合同制,完善工程建设从立项到施工验收投入使用的各环节程序,确保工程高标准设计,高质量施工,高水平发挥效益。

3、加强领导,精心组织

加大兴水治水力度,切实搞好抗旱水源工程、旱山村集雨节灌、水库灌区改造、渠系配套工程建设,增大工程蓄水,努力扩大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认真实施找水打井工程建设,切实加强以水池、水窖、水塘、水井“四水”工程为重点的户办抗旱水源工程建设,着力解决旱山村“饮水难”和农村饮水安全。加大病险工程整治力度,全面修复水毁水利设施,确保农业生产用水。

4、提高认识

篇2

关键词:生态区;结构;管理;发展模式;盐都区

中图分类号 F06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3)24-81-03

盐城市盐都区位于江苏中部偏东、里下河地区,为里下河平原地貌,总面积1 045km2,其中水域面积312.9km2。地处北亚热带向北温带过渡的气候区域,全年平均气温为15.70℃,年均降水量86.2mm,全年日照时数2 252.2h,具有丰富的土地资源和水资源,湖荡、河沟纵横交错,素有“鱼米之乡”之称。

1 国家级生态区建设的目标

通过生态区建设使盐都区走上以生态农业为基础,生态工业为主导,生态城镇一体化的建设道路。农业生态系统谋求优质、高产、低耗、高效,人居生态环境谋求结构合理、功能配套、协调运转有序,以实现该区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即经济系统高效运转,社会文明进步与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2 国家级生态区的建设内容

规划从实际出发,根据社会经济条件和经济发展目标,把该区规划为六大生态建设工程,确定了以生态农业建设工程、生态林业建设工程、生态工业建设工程、生态第三产业建设工程、资源保护与生态环境建设工程、生态人居与生态文化建设工程为主要内容生态区建设框架,结合各生态功能区的自然条件、经济特点,确定生态建设主攻方向和经济发展模式;并使生态区规划与行业、系统规划相衔接,与区、镇、村分层次规划相结合,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1-3]。

2.1 生态经济功能区划 根据该区自然资源条件的地域差异和产业结构的区域分工,进行优化组合,选择适用经济模式,形成五大生态类型经济区域,即:城郊生态经济区,工业生态经济区,水源保护生态区,中部优质商品粮与畜禽养殖生态区,西部观光旅游与特种水产养殖生态区。

2.2 生态建设工程项目实施

2.2.1 生态农业建设 根据区域的农业资源和发展格局,该区生态农业建设重点发展优质粮油、蔬菜、畜禽、水产品、生态农业产业化基地,全面开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基地建设。到2012年底,该区建成无公害农产品基地面积62 846.81hm2、绿色食品基地面积33 333.3hm2、有机食品基地198.8hm2,“三品”基地面积共96 378.95hm2。共获得认证无公害农畜产品193个,认证绿色食品44个,认证有机食品3个。“三品”播种面积占主要农作物播种面积的89.2%,跻身国家绿色产品原料基地和全国蔬菜产业重点县区。

2.2.2 生态林业建设 生态林业建设以建设农田防护林为重点,大力实施绿色通道和城镇绿化,提高林木覆盖率,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一是生态防护林及高标准农田林网建设。建成以意杨为主,其他林种为辅的速生、丰产、优质的生态防护林带,至2012年底合计投入1 179.5万元,完成造林面积

2 133.33hm2,建成农田林网面积5.97万hm2。二是绿色通道建设。按照骨干公路每侧造林宽度从3m到90m不等的要求,累计造林面积达1 200hm2,绿化里程达750km。三是城镇绿化建设。建成公共绿地面积629.87万m2,城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4.65m2。到2012年底该区森林覆盖面积40 315hm2,森林覆盖率达18.02%。

2.2.3 生态工业建设 生态工业建设坚持“循环经济”理念为指导,以生态型、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工业。一是大力实施企业结构优化重组,加快技术改造和工艺革新。近3a累计该区工业技改项目投资达51.75亿元,实施工业技改项目

1 200多个,促进了企业的技术升级。到2012年底建成华锐风电产业园等5家国家级特色基地、省科技产业园和省高端装备示范基地,锐毕利高速喷印机等6项目被列为国家工信部和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二是开展企业ISO14000标准认证,引导企业发展循环经济,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污染排放最小化。近3a该区实施各类污染源综合利用项目32个,建成市级86家、省级43家循环经济试点企业,67家企业完成了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86家企业通过清洁生产审核。

2.2.4 生态型第三产业建设 生态型第三产业建设坚持服务工业化、推进城市化、促进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方向,与本区生态农业与生态型工业联动发展。一是充分利用本地自然资源,培育与完善生态型商品流通体系。近3a在潘黄共投资5亿元建成东方汽车及零配件交易物流中心,大纵湖等镇共投资5 000万元,新建交易规模5 000m2沿河水产品市场;在大冈、楼王等镇投资1 850万元,建成了15 500m2的综合农贸市场。二是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到2012年底全区已建成国家4A级旅游景区大纵湖旅游景区、江苏省首批四星级乡村旅游点华都森林公园,台湾农民创业园获国台办、农业部授牌,建成郭猛现代农业示范园等5家江苏省级生态农业园区。近3a来,该区接待中外旅客数突破7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突破10亿元。

2.2.5 资源保护与生态环境建设 资源保护与生态环境建设以饮用水源保护建设为重点,近3a计投入8亿元平地开挖盐龙湖,对市区饮用水源水质进行生态净化,兼顾生态调蓄水库功能。该工程于2012年6月28日正式向市区供水,在发生紧急情况时可封闭进水闸门,可保证盐城市区供水一周。投入9亿元建成城乡统筹一体化区域供水管网,实现全区近70万农村居民喝上市区统一供应的自来水。3a来,对全境内183条县乡河道、234条村庄河塘进行疏浚整治,共清理1 770.29万m3土,使内河水容量得到有效扩充,水环境质量得到了有效改善。

2.2.6 生态人居与生态文化建设 生态人居与生态文化建设以开展城镇生活污水、生活垃圾为主要内容的国家级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工作。一是加大推进污水处理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近3a大冈、大纵湖等7个镇(街道)各在镇区内建成一座日处理1 000t的污水处理厂,并按要求进行管网配套建设,实现了该区11个镇(街道)污水处理全覆盖,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达64.31%。二是积极推进农村生活垃圾集中处理工程建设。该区累计投入7 000万元先后建成垃圾中转站17座,垃圾房2 788座,购置各类垃圾转运车1 080辆、垃圾收集桶8 550只,配备管理人员和保洁人员2 518名,在全境内实现“组保洁、村收集、镇转运、区处理”的垃圾集中处理模式全覆盖,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达100%,农村达80%以上,实现了全部村庄无散落垃圾,镇村无填埋垃圾。三是大力开展生态镇、生态村、生态工业园区创建工程。到2012年底楼王镇等5镇建成国家级生态镇,大冈镇等4镇建成省级生态镇。建成三星级“康居乡村”4个、二星级33个、一星级51个、环境整洁村140个,为实现国家级生态区提供有力支撑和保障。

3 效益分析

3.1 经济指标运行质量良好 2012年,该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17亿元,其中,工业增加值210.8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63.38亿元,人均可支配收入26 714元,全年财政总收入64.26亿元,农民人均纯为12 837元,同比上年增长13.1%,三个产业的结构为由2011年的12.9∶56.2∶30.9,调整为2012年的11.6∶57.3∶31.1,二、三产业的比重上升了1.3个百分点。单位GDP能耗、水耗比2011年分别下降4.87、22.79个百分点,单位工业增加值新鲜水耗19.5m3/万元,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68%,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为0.64,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强度分别为3.093和1.455kg/万元(GDP),环境保护投资约为11.18亿元,占GDP比重的3.5%,从以上数据表明该区经济增长方式逐步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经济结构更趋科学合理。

3.2 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观 2012年底该区国土面积

1 045km2,其中受保护地区总面积340.8km2,占国土面积的比例为32.4%,森林覆盖率为18.02%,大气环境质量指标达国家二级标准,主要河流水体水质符合功能区划分规定要求,声环境质量良好。单位化肥施用量比2010年减少4.52%,粪便综合利用率95.58%,秸秆综合利用率由2010年91.15%上升到95.1%,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64.31%,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为100%,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及其综合利用处置率达100%。

3.3 社会事业不断进步 2012年该区人口自然增长率2.7‰,控制在省、市下达指标内。学龄儿童入学率、在校学生升学率、毕业率达到省规定的标准。科技人才比例上升,科技贡献率工业达57.12%,农业达40.14%。村镇级公路全部黑色化,城乡居民住房条件明显提高,农村生活用能中清洁能源所占比例为63.90%,村镇饮用水卫生合格率为96.92%,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为95.30%,城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4.65m2,比2010年增长10.38%,人居环境有了较大改善。根据2012年盐都区宣传部在全境范围组织民意调查结果显示表明:该区公众对环境状况满意和基本满意率达到95.2%。

4 结论与建议

经过几年的实践,盐都区已探索出了以产业结构调整为基础,以生态循环经济技术和市场机制为支持,以经济效益为推动加以政府引导的生态区建设模式,取得了明显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为自然生态系统相似、经济发展水平相近的地区探索出一条科学发展之路。

生态区建设是一项面广、量大、综合性强的工作,要建设好生态区,建议应着重抓好两方面工作。一是(下转90页)(上接82页)抓好生态环境保护,确保生态环境不被污染,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广大干群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和自觉参与意识;依法查处和打击破坏生态、污染环境的各种违法行为。二是建立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良性互动的投资机制。政府要制定政策导向,扶持生态产业的发展,调动产品生产者和开发者的积极性,加大对生态建设的投入,促进生态科技向生产力的转化。

参考文献

[1]盐都区国家级生态区规划.盐城市盐都区人民政府,2008.

篇3

关键词:共和县 生态农业 农业经济 发展思路 发展前景

1 共和县实施生态农业经济的背景分析

共和盆地地处干旱荒漠草原和半干旱草原生态地理环境中,其生态系统十分脆弱。20世纪以来,由于不可持续的经济增长,使原来就很脆弱的生态系统普遍面临着日趋恶化的势头。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虽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生态环境有了很大改善,但局部好转、整体恶化的总趋势并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生态环境问题仍然十分突出。

1.1干旱缺水日趋严重

脆弱的生态环境,导致共和盆地干旱、大风、沙尘暴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成为影响共和县农牧业生产的主要限制因素之一。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降雨量明显减少,地表蒸发量逐年增高,大部分河流干涸,使原本干旱缺水,水资源分布不均衡的状况进一步加剧。

1.2退化草场面积逐年增加

从共和盆地草地退化情况看,由于超载放牧和草地配套建设滞后,草地退化十分严重,退化面积达449667hm2,其中中度以上退化草场面积150667hm2,每年损失牧草8954万kg,相当于6113万只羊单位全年的饲草量。

1.3水土流失面积扩大

在严酷的自然条件和日益增长的人与自然不和谐因素作用下,一些地方滥垦、滥牧、滥采自然资源造成植被覆盖率低,水土流失严重。1995年至1999年的5年中,共和盆地开垦草原面积达680hm2,水土流失总面积达660000hm2。

1.4土地沙化不断蔓延

共和盆地土地沙化面积1266667hm2,其中严重沙化面积10282667hm2,强烈发展中的沙化土地6511333hm2,正在发展中的沙化土地324665hm2,潜在沙化土地775040hm2。目前,严重沙化土地面积每年以1200hm2的速度扩展。

1.5农村能源危机加剧

随着人口的增加和退耕还林(草)、休牧育草、封山育林工程的实施,农牧民所依赖的秸杆、畜粪、薪柴等生活燃烧逐年减少,缺能问题日益突出,已成为制约当地群众脱贫致富的主要因素之一。

2 共和县发展生态农业经济的思路与途径

加强共和盆地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大力发展生态经济,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做好多方面的工作,但要切实做好生态经济这篇大文章,关键在于创新。通过对共和盆地生态环境背景的分析和反思,如何做到既要保护生态环境,又要发展区域经济,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共和县委、县政府从政策和实践上作了有益的探索。

2.1战略抉择

立足县情,创新思路,遵循生态经济学原理,紧紧抓住实施“菜篮子”工程、“西繁东育”工程和设施农牧业建设的有利时机,以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提高农业资源综合效益为目标,进一步深化对生态型经济的认识,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重新定位,建立资源、环境、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生态经济发展模式。基本思路是以农户为主体,以土地资源为基础,以大户开发为依托,实施沼气池、人厕、猪舍、日光节能温室、畜棚等“五位一体”生态家园模式,并以太阳能为动力,沼气池为纽带,温室种养为根本,将种植、养殖、有机肥、燃料统一起来的立体生态农业。通过资源的循环利用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发展与资源短缺和环境之间的矛盾,达到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最优化和最大化。

2.2政策引导

2.2.1为保证“五位一体”生态农业的稳步推进,要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全面落实“两减免、三补贴”政策,切实减轻农牧民负担。

2.2.2在稳定现有各项农牧业投入的基础上,新增财政支出和固定资金投资向“三农”倾斜,逐步探索建立稳定的农牧业投入增长机制。

2.2.3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在政策、税收、信贷方面给予政策倾斜。每年从县财政的支农资金、农发贷款、扶贫贴息贷款中切出一块,优先支持以家庭为主的小规模养殖户和一般农户养殖业;对新建、扩建的龙头企业协调解决一定的启动资金;对市场前景看好的农牧产品及其加工项目在产品销售、项目立项、技术引进、资金注入等方面予以重点扶持。

2.3服务到位

2.3.1健全农牧业科技服务体系 全面实行科技特派员制度、科技人员联乡镇包村制度和动植物病虫害防治防疫通报制度,全面实施“良种工程”,定期组织科技人员进村入户,把先进技术落实到田块畜圈,通过示范带动,提高农牧业科技的入户率和到位率。

2.3.2健全了农牧民培训体系 结合实施“阳光工程”和“科技入户工程”,大力开展农牧民实用技术培训,进一步提高农牧民的自我发展能力。

2.3.3健全市场流通体系 通过政策扶持、信贷支持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培育和扶持一批专业市场和专业经济合作组织,为农畜产品的有效流通拓宽渠道。

2.3.4健全信息服务体系 建立以县信息中心为依托,乡镇农科部门为网点的信息平台,为农户和畜产品加工企业及时准确收集、分析、提供农牧业生产、农畜产品加工、市场价格等生产、技术信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市场风险。

2.4基础优先

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是提高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物质基础。要围绕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积极争取和兴建推动农牧业经济增长,涉及农牧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农田水利、电力、交通、通讯、生态建设和农村牧区公共设施等项目,以草场围栏、日光节能温室、高标准牲畜暖棚、村级道路硬化工程、无电村通电、农牧区通讯网络和广播电视“村村通”建设工程为主,进一步加大成固定资产投资,为全面推进“五位一体”生态农业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3 共和县发展生态农业经济的前景

“多位一体”生态农业不仅推进集约化经营,多级利用和资源增值,而且保护了自然环境和卫生条件。在解决农村能源短缺的同时,提高农牧民种养殖效益,形成农牧业的生态化、有机化,实现农牧户增产增收和生活用能的良性循环。目前,共和县在龙羊峡镇后、次汗土亥、克才、曹多隆、德胜和恰卜恰镇西台等6个村517户农户实施了“多位一体”生态农业建设项目,共建成沼气池及改厕、改圈、改厨等配套设施517座,牲畜暖棚600余座,日光节能温室100余座,养殖各类牲畜10000余头(只),受益群众达到3000余人。据初步测算,每户可多增收3000元以上。

3.1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牧业增效和农牧民增收

培育和发展生态农业,面临着传统农牧业发展模式的严峻挑战。传统的农牧业属垦耕式农业,以粮食经济作物二元结构为主,在生产方式上采取广种薄收、粗放经营和农牧分离。生态农牧业,是节约资源和集种、养为一体的农牧结合型产业。共和县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全面实施农村沼气建设项目,发展“三位一体”、“四位一体”等能流、物流良性循环生态农业,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通过“五位一体”生态农业的建设,促进农牧业生产由单一型向多元型发展,拓宽了农牧民增收渠道。据调查,使用沼气每年可节约燃煤1000kg,节约开支250元,少买化肥100kg,节约开支200元,相当于增收450元,种菜养畜可收入3000元左右。

3.2巩固退耕还林还草成果,保护生态环境

共和县大多数农民家庭生活能源主要依靠农作物秸杆或砍伐林木,造成大量有机物浪费和森林植被破坏。使用沼气取暖、做饭,替代传统的燃料习惯,把林草效益转化为养殖效益,是探索和实践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的有效途径。据调查和测算,一个8m3的沼气池投资2000元左右,可以供给一户4口之家的炊事用能,可节约薪柴2000kg,折标煤1100kg,相当于封育0.27hm2林地。通过农村沼气建设,可增加农村能源供应量,减轻农民用能对树木的依赖,减少了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有效减轻了大气污染,带动高效畜牧业发展。通过暖棚育肥等方式饲养,有效减轻了草场压力,缓解了畜草矛盾,促进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顺利实施,巩固生态建设成果,推动农牧区经济可持续发展。

3.3开辟优质肥源,改良土壤条件

发展生态农业,是粗放型开发模式转向以资源和生态保护为主的可持续发展模式,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的有效途径。共和县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坚持以减量化、再使用,资源化和无害化的原则,按照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流程对物质和能源进行反复利用,较大限度地减少资源的消耗,实现农业内部能量与物质的多层次循环的利用。

篇4

(一)纳入计划

将生态村建设工作纳入绿水村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生态村建设。可分为两个阶段。

1、基础建设阶段

调整农业结构,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生物工程农业、设施农业、出口创汇农业,引导扶持农业经营公司的发展,上大农业深加工项目,建立农业龙头企业,促进小生产与大市场对接,推进各类产业化、现代化示范区建设,建设沿路高效农业经济带,形成精品工程密集区,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和生产条件。

优化工业结构,坚持高起点、高水平、高效益的原则发展乡村工业。

推进新农村进程,在1-2年内,绿水村率先达到国家级生态村标准。加快小城镇建设,坚持老区改造和新区建设并重,重点开发新区,整治老区,美化住宅小区,在3-5年内,把绿水村建成生态大村。

保护资源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对村境天然林实施全面封育。地面水、大气环境质量保持一级标准,加大土地复垦力度,搞好绿化,合理开发自然资源。

2、效益阶段。

把绿水村建成商业化、市场化、现代化的生态村,实现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显著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不断提高。

(二)加强领导

1、加强对生态村示范建设的领导。由于这项工作涉及部门多,工程量大,因此,乡成立党委书记为组长的领导小组,相关部门负责人和村委会支部书记、主任为成员,绿水村也成立了创建国家级生态村工作办公室,村主任任办公室主任,并聘请相关专业的高级工程技术人员为顾问。

2、进行生态示范建设和示范研究。乡组织绿水村召开全体生态村创建动员会,在技术上对村组和生态户的生态建设给予支持和帮助,在设计、研究等方面进行一条龙服务。

(三)科技兴村

1、制定和实施优惠政策。根据规划中的高新科技项目、高新产品及产业,具有高智力、高投资、高风险、高效益的特点,在实施中,严格把关,对生态型项目采取相应的鼓励、扶持、保护政策,重奖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用制定更加优惠的政策,优良的环境,优质的服务吸引国内外有识之士到绿水村兴办各类企业。

2、引进一批高新技术的生态型企业。充分利用生态资源,有重点的引进并建立一批高新技术的生态型企业,围绕规划中的高新技术产业逐步建立起新型生态农业框架。

篇5

3月25日~26日,笔者从在郑州召开的河南省农业工作会议上获悉,各地因地制宜,在现代农业发展各个领域做出的有益探索,给人以启迪。

“三大工程”推动农业升级

2014年,安阳市市县两级政府列出专项资金200多万元对农用航空器补贴,全市购进农用直升机50架,高标准粮田逐步实现航空植保专业化统防统治全覆盖。去年,安阳市高标准粮田建成区粮食平均单产达618.4公斤,较区域外平均增产20%。

农业产业化集群建设是带动农业转型增效、农民就业增收、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关键。2014年,南阳市重点培育的20个农业产业化集群,实现销售收入579.99亿元,直接带动种植基地234.7万亩,畜禽养殖场(小区)175个,涉及62.58万农户,原料供给率70%以上,就地加工率90%以上。

大枣、石榴风情游,黄河鲤鱼、雁鸣湖大闸蟹美食游,生态农业园区采摘休闲游,乡村民俗度假游……2014年,郑州市乡村旅游接待游客达1500万人次,年综合收入达18.1亿元。

高标准粮田建设工程鼓起河南“粮袋子”,现代农业产业化集群培育工程富裕农民“钱袋子”,都市生态农业发展工程让河南农业摆脱“土气”更“帅气”。河南省农业厅厅长朱孟洲说:“做好农业农村经济各项工作,既需要进一步谋篇布局,精准发力,落实好各项新要求,又需要一张蓝图绘到底,持续发力,保持工作的连续性。以‘三大工程’统领全省现代农业建设,就是要坚持的一项工作。”

“互联网+农业”引领发展

“互联网+”劲风之下,河南农业的传统生态也在悄然生变。

大田生产用上了物联系统。鹤壁市将“星陆双基遥感农田信息协同反演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实现了粮食高产创建全区域农情监测信息化、数字化和可视化。农技人员在农技推广区域站就能监测到大田的农情、墒情,及时指导农民田间管理。

郑州市发展电商、微商等流通新业态,拓展农业发展空间,解决农产品“卖难”。河南万庄化肥集团建立电子商务平台,联系国内大中型农资企业近100家,建立乡镇网商近3000家,年销售收入10多亿元。

“物联网的全方位、多领域示范应用,为传统农业的改造和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信息化支撑。”鹤壁市农业局局长金志广说,河南需要搭建具有自身特色的“互联网+农业”综合管理平台,全面推进农产品生产营销和农业服务的现代化。

科技支撑实现农业绿色化

过去我们为了“吃饱饭”,过度开发农业资源,过量使用化肥农药农膜,欠下了生态账、环境账,以后不仅要杜绝再欠新账,还要逐步还上旧账。这就要依靠科技支撑,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安阳市高标准粮田规划区建成农技推广区域综合服务站14个,开展千名科技人员包千村活动,全面推广统一供种、精准施肥、统防统治等集成技术措施,高标准粮田建成区内良种覆盖率达100%,测土配方施肥面积达100%,秸秆还田率达100%。

篇6

关键词:农村沼气;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模式

中图分类号 S21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6)13-0102-03

农业生产要素的高投入、高消耗,农产品的低产出、低效益以及农村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已成为现阶段制约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涉及的内容主要有:水资源过度开发利用、农业生产要素污染严重、传统生态农业体系被破坏、农村生态环境脏乱差、农副产品等资源利用率低等问题[1]。在现阶段的农业生产过程中,由于水资源过度开发,农业生产中缺乏执行灌溉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方面的监管,农用化肥施用不合理,氮、磷、钾总量和比例不均衡、高毒高残留农药农药的大量使用、农用地膜缺乏有效的回收机制等,进一步加大土壤环境承载力,给农产品质量安全带来了隐患,造成了严重的生态问题。结合毕节市实际区域情况,探索构建全市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坚持“发展”与“生态”2条底线,对加快推进全市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和“三品一标”认证、实现山区现代农业转型升级,农业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循环农业经济产业链明显加长,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明显加强具有重要意义。

1 生态循环农业内涵及意义

1.1 生态循环农业内涵 有相关专家已定义,生态循环农业,又名生态农业,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经济学原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以及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建立起来的,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化农业。就是在良好的生态条件下按照“一控、两减、三基本”的原则所从事的“三高农业(高产量、高质量、高效益)”,它不单纯地着眼于当年的产量,当年的经济效益,而是追求3个效益(即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高度统一,使整个农业生产步入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轨道。

1.2 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的意义 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由于化肥、高毒高残留农药、生长调节剂和农用膜等农用物资和农药包装物的不科学使用和处置,存在一定的农业环境风险。特别是施肥的不合理,氮、磷、钾比例失调,氮素施用过多,造成土壤中硝酸盐含量过高,影响作物的品质;化肥、农药大量流入河流、湖泊,由于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的作用会对农村地表水、地下水带来明显的危害,直接或间接造成水体富营养化进而影响农产品品质。有的河流不仅不能饮用,甚至不能满足养殖、灌溉的要求,其中一个重要影响因子是有机污染超标率较高。加之废水处理设施在农村大型养殖场普遍缺乏,大量畜禽养殖场粪便、污水没有合理的消纳场所,造成畜禽场周边地下水中的硝酸盐、氨氮超标和环境污染,使近年畜禽粪便污染呈加剧趋势。因此,大力提倡发展生态循环农业,以合理使用各类农业生产要素为重点,以先进技术和设施装备为手段,根据实际情况合理统筹农业发展规划,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延长循环农业经济产业链,围绕资源保护与集约节约、投入减量与清洁生产、污染治理与废物利用,积极探索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新模式,完善循环农业发展的体制机制,打造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新格局迫在眉睫。

2 毕节市农村沼气发展现状与发展方向

2.1 农村沼气发展现状 自2001年实施农村沼气工程以来,毕节市沼气建设得到中央、省、市在政策、项目、资金等方面的大力支持,农村沼气发展迅速。据统计,截至目前已建设户用沼气池34.4万户,取得了良好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现有大型养殖场83个,建设大型沼气工程12处,占现有大型养殖场比例仅为14.46%;现有中小型养殖场1 608个,已建小型沼气工程181处,占现有中小型养殖场比例仅为11.26%。全市农村户用沼气池正常使用率为60.93%,小型沼气工程正常使用率仅占42.62%,正常运行沼气后续服务网点仅占34.83%,间歇运行占26.93%,停用占38.24%。随着农村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和新农村建设的推进的客观要求,目前农村沼气需求和发展的条件发生了根本性改变。2015年,国家农业部取消对户用沼气池和小型常温沼气池的建设投资项目,就全市而言,农村污水处理、集中供气项目共获省级补助资金466万元。足额资金的投入,加快了农村能源工作转型升级的步伐。

2.2 发展方向 今后毕节市以大型沼气工程为重点,积极推广以“猪―沼―粮(菜―果―茶―渔)”等为主要内容的循环农业生态模式,实现村庄、庭院废弃物再利用的良性循环。通过大力实施规模化沼气提升工程、沼气集中供气工程及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基地建设工程等项目,将以沼气建设为主的农村能源建设主动融入到生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之中,以沼气为抓手转到围绕发展生态农业上来,实现由传统单一的户用沼气到集中供气、“三沼”综合利用等多能互补、由能源效益到生态环境经济效益、由重建轻管到建管并重的转变,努力提升农业服务质量和水平。

3 探讨以沼气为抓手生态农业循环发展模式

3.1 推进以“畜―沼―种植”为特色的农村生态经济模式 以沼气为抓手的生态农业循环经济模式的特点是一种“资源―农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循环经济模式。随着全市沼气技术的不断提高,由于特定的地域条件,探索以沼气为纽带,以“畜―沼―种植”为特色的农村生态经济模式:规范养殖场及沼气池建造、管理技术,果树(蔬菜、鱼池等)种植和管理,综合利用山地、农田、水面、庭院等资源,采用“沼气池、猪舍、厕所”三结合工程,围绕主导产业,因地制宜开展“三沼(沼气、沼渣、沼液)”综合利用,从而达到对各种农业资源要素的科学高效利用、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加农民收入的目的。该模式在全市呈现一些亮点,如:部分县(区)通过建设“猪-沼-菜”标准化蔬菜示范面积20hm2,开展沼渣、沼液用作基肥、追肥、叶面肥以及对土壤改良;在大型规模化养殖场通过新建600m3中温发酵沼气池投入使用后,沼气发电解决了养殖场的加工、照明,同时利用沼液喷施茶叶8hm2,喷樱桃、桃子6.67hm2,沼肥种植桂花、牧草10hm2。蔬菜、果园等种植养殖面积、养殖规模与沼气池容积的组合必须合理,这是推广此模式的重中之中。该模式完成了在系统内部,以沼气发酵为载体,实现由能量效益向生态环境和经济效益的转变,达到物质的良性循环,使农、林、牧等各行业实现有机结合,按“整体、协调、循环、可再生”的原则,全面规划,不断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提高农业生产综合能力。该模式的推广在农业生产应用中可获得显著效益,主要有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也有县(区)积极探索,通过整合涉农资金、扶持循环经济企业和组织、奖励发展循环经济的群众,发展一批拥有较长产业链的加工企业,发展“畜―沼―菜”、“畜―沼―果”、“畜―沼―粮”等以沼气为纽带的循环经济,推广林下种养殖业,促进了生态农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改善了卫生环境、提供了丰富优质的农产品、减少了农村的污染、保护了森林植被。

3.2 推进规模化养殖场生产模式 提升畜禽排泄物资源化利用。立足于辖区内县域统筹,合理布局安排今后沼气建设项目、沼液收集贮存利用配套设施设备及管网等节点工程,集成推广畜禽标准化养殖、厌氧发酵产沼、好氧堆肥还田等模式,加大社会化、专业化服务组织的扶持力度,建设规模化养殖场沼液或粪便等污染物就地消纳区域及建立养殖废弃物加工配送的有效运行机制,推进畜禽排泄物资源化利用;或通过农艺或工艺措施,将规模化养殖场产生畜禽排泄物加以综合利用,发酵产生沼气,发酵后的沼渣和剩余的畜禽粪便生产商品有机肥、制作畜牧饲料或直接还田作肥料等,实现农业资源的再生增值和循环利用,既有效控制了环境污染,又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促进了农村生产、生活、生态的协调发展。“十二五”期间,全市在规模化养殖场新建50~300m3小型常温沼气工程54处、500m3中温中型沼气工程6处、800m3中温大型沼气工程1处、1 000m3中温大型沼气工程2处,有效处理了畜禽粪便,综合利用率达90%以上。该模式不足之处是缺乏相应规模的饲料粮(草)生产基地和畜禽粪便消纳土地场所的大型养殖场,必需通过一系列生产技术措施和环境工程技术对养殖产生的有机废弃物进行环境治理,才能最终实现无害化养殖和生产优质畜禽产品。同时还要根据饲养动物的种类和有机废弃物的养分状况对养殖场进行分类,规模化养牛场生产模式、规模化养猪场生产模式、规模化养鸡生产模式及规模化养羊生产模式,达到分类管理的目的。

3.3 推广“种―养―加―销”一体化模式 扎实推广“种―养―加―销”模式,延长循环产业链。在规模化养殖场周边配套农田、山地、果林或茶园基地建设,养殖粪便经过沼气池发酵处理后,利用肥水混合液浇灌农田,通过对养殖有机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实现养殖场粪便污水“零”排放。按照“高效、生态、优质、安全”的要求,综合分析全市资源禀赋、环境承载、消费需求等因素,充分利用坡耕地、荒山草坡推广应用种养结合的新型种养模式,形成“以农养牧、以牧促农、农牧共赢”的发展格局,实现种养均衡发展。同时依托全市现有70个省、市、县三级农业高效示范园区和“六大板块经济”,按照“三品一标”要求,积极改进现阶段农业生产及产业结构调整局限在种殖、养殖、粗加工等环节的格局,探索向精、深加工方向发展,采用“种―养―加―销”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创建有机蔬菜基地、无公害粮食基地及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基地提供饲料发展养殖业,农作物秸秆、养殖业产生的畜禽粪便作沼气发酵原料,经无害化处理后返回到种植园,利用沼气作能源,实现“三沼”综合利用。利用种养业提供的产品为原料,发展加工业,加工中产生的废弃物等可作为饲料,又返回养殖业,经过深加工的食品进入销售渠道,其收入返回到种、养殖,为扩大再生产提供资金支持。

4 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农业循环经济模式效益分析

4.1 经济效益 沼气发酵以后的沼液既可以喂猪、养鱼和浸种,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种植和养殖成本;沼气发酵残留物作为优质的有机肥,将大大减少农业生产化肥使用量,同时还对发展安全生态环保的农产品起到积极推动作用;沼气可用作燃料和生活照明,将减少农民的生活成本[2]。建一户10m3“一池三改”传统混泥土A、B型沼气池,年产沼气可达400m3左右,基本可供3~4口之家一日三餐炊事之用,年提供沼肥38万t左右,经有关部门研究分析,沼肥中的全氮含量比堆沤肥提高40%~60%,全磷比堆沤肥高40%~50%,全钾比堆沤肥高80%~90%,作物利用率比堆沤肥提高10%~20%。同时还可节约木材1.5t或蜂窝煤3t,节电约100kWh。沼气池用户每年/户能减少12kg二氧化硫和2t二氧化碳的排放[3]。

4.2 社会效益 以沼气为抓手来发展生态循环农业,通过以上几种模式的分析,一方面改善了农村环境条件。随着户用沼气池、集中供气和大中型沼气池的使用,规模化养殖场大量的养殖废弃物入池发酵,其中的寄生虫、病原菌也在池内得到杀灭,减少疾病传染,提高卫生水平;另一方面进一步解放农村农户生产力,起到一定的示范、带动作用。通过对农户进行沼气及其综合利用的技术培训、学习和实践,增强了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在农业生产活动中营造一种生态环保循环的良好氛围。

4.3 环境效益 以沼气为抓手的生态农业循环经济模式一方面通过化肥、农药使用量的减少,降低农田地表和地下径流污染和空气污染风险,依法严格保护耕地,特别是加强高标准基本农田保护,做好辖区内耕地地力质量评价,加大地方动植物品种资源保护力度,严防外来生物入侵,保护生物多样性;另一方面通过能量交换、废弃物转换、循环利用等方式,加快种植业、畜牧业及加工业之间的生态农业产业链构建,大大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环境,减少疾病的发生率;同时有利于绿色农业的发展,从而形成良性互动的新格局。

5 结论与建议

有学者已总结农业发展的4次类型转变,主要概括为:原始农业、传统农业、现代农业、生态农业[4]。在由传统农业向可持续发展的现代生态循环农业转型发展战略的实施过程中,从根本上转变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探索全市发展以沼气为抓手的生态农业循环经济模式,建立以资源高效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为基础的可持续农业生产体系,是优化农业经济结构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手段,它不仅可以保护农业生态环境,而且能够促进农业经济的持续高效发展。下一步将积极向上级部门争取资金用于规模化养殖场和中小型养殖场沼气项目的建设,进一步提高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和中小型养殖场沼气工程建设覆盖率;同时向上级部门争取解决一定额度的后续服务维修管护资金用于维护与管理,进一步提高全市农村沼气的使用效益。力争到2020年,全市规模化养殖场沼气建设覆盖率达20%以上;“三沼”综合利用率达90%左右,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农业可循环。

参考文献

[1]周震峰,王军,周燕,等.关于发展循环型农业的思考[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4,5:348-351.

[2]黄玉明,李月红.基于沼气综合利用的生态农业循环经济模式[J].农业工程技术:新能源产业,2011,(1):37-39.

篇7

规划建设的10大工程29个项目,已开工建设26个项目和4个现代农业示范区,累计完成投资80余亿元,占《规划》总投资的30.8%。2009年当年完成投资52.77亿元。

建设进度快是2009年我省增产百亿斤商品粮能力建设工程的一大特点。重大工程引嫩入白渠首泵站已经完工,52.4公里输水总干渠已完成土方和建筑物工程,并实现通水;哈达山水利枢纽工程目前重力坝及电站厂房、溢流坝、渠首闸的主体工程基本完成,具备过流条件;大安灌区三道岗子泵站主体工程完工,9台机组水泵及配套电机设备已调试完毕,变电所已通过验收。西部土地整理工程中的镇赉项目区哈吐气、建平片区基本竣工,新增耕地32万亩;大安项目区一区工程基本竣工,新增耕地8万亩;松原项目区已于2009年10月底正式开工建设。全程农业机械化示范工程重点在30个产粮大县(市、区)建设全程机械化示范区规模达700万亩,项目区主要粮食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50%以上。

续建项目中,大型商品粮基地项目田间工程完成渠道衬砌60公里,建筑物587处;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建设了18个标准粮田项目,现已建成35万亩标准粮田;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改造中低产田218万亩;饮马河等8个大型灌区节水改造项目完成综合工程量518万立方米,新增灌溉面积2.5万亩,改善灌溉面积24.25万亩;中部土地保护工程中的沃土培肥项目建设了榆树、大安、洮南、洮北、前郭、宁江6个旱作节水示范工程项目,建设旱作节水示范工程面积19万亩;黑土区治理项目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94平方公里;生态保障工程中的农防林更新改造项目,已完成农田防护林更新改造18万亩。

篇8

藤桥镇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十分发达。作为“全国千强乡镇”,藤桥镇工业经济发展迅速,拥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及资源优势,并具备良好的生态建设基础,区内拥有国家级生态乡镇——双潮片区,以及2个省级生态乡村——临江片区和岙底片区,并于2011获得了省级生态镇称号。藤桥镇生态文明建设主要有以下几个成效及特点:

(一)组织管理构架健全

藤桥镇自确立生态文明创建目标后,迅速成立了生态建设领导小组,明确了职责分工,藤桥镇政府主要领导担任组长,各职能部门作为成员各司其职,认真组织生态建设规划与基础设施项目的实施,建立驻村干部挂钩环保责任制、生态镇建设联席会议制度等上下联动机制,协调解决生态建设过程中产生的重大问题,确定各阶段的重点任务。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专人负责调处生态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各项生态建设工程基本实现项目化操作,并有完善的工作通报制度和交流制度,定期向区生态办上报信息动态。

(二)生态创建基础扎实

藤桥镇现已创建区级生态村39个,创建率达44.8%;创建市级生态村37个,创建率42.5%。去年,藤桥镇建设美丽乡村4个村(江池村、江心田村、金岙村、底山根村);美丽乡村精品线创建1条;市级历史文化村落申报1个,区级历史文化村上报10个,续建美丽乡村3个;美丽浙南水乡申报1个。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主体及管网配套工程、生活垃圾收集与处理、饮用水水源保护工程和村容村貌整治工程等五个方面正在不断进行完善,生态环境质量逐年得到提升,生态满意度调查中公众满意度较高。轻工园区污水处理厂主体已经建成投入运行,园区内所有企业和周边村落的综合污水均已经接入污水处理厂,老镇区的五个村主管网工程已经完工,总体纳管率已经达到预计规模的60%以上。

二、藤桥镇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基础设施较为滞后

藤桥镇目前的污水收集系统尚未完善,仅有少部分污水管竣工,雨污合流现象严重。且由于市政配套管网的滞后,导致部分农村生活污水没有经过处理直排到河流、水渠、池塘。污水处理方面,藤桥镇接驳镇区(除轻工产业园区一期),包括新藤社区、藤南社区、南雅社区和岙底社区、戍浦社区部分村等处的藤桥污水处理厂,目前仍处在项目建议书及可行性研究编制阶段,项目业主尚未明确,项目的规划、用地、环评等手续也还在办理中。此外,仍有8个村庄的生活污水处理工程还在在建过程当中。综合垃圾处置方面,村镇级小型生活垃圾处置终端建设乏善可陈,横向对比浙江大多数村镇,都建有村级厌氧(好氧)垃圾处理终端,通过推进垃圾分类工作,即可实现农村生活垃圾在家门口进行消化。由于垃圾处理终端未及时跟进,依托现有的转运途径进行外运处置,致使不少环保意识较差的村民直接将垃圾丢弃到河道、农田,造成环境的二次污染。

(二)生态环境问题凸显

藤桥镇的生态环境问题主要分为内源污染和外源污染,尤其是内源污染较为严重,化工厂、造纸厂以及零散在各个村落的小五金加工厂,再加上农民集聚区的生活污染,整体环境状况不容乐观。藤桥镇内河水质较差,化学需氧量、高锰酸钾指数、五日生化需氧量、总磷等指标均达不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KGB3838-2002)中的III类水体标准,基本上为劣V类水质。工业固废及居民生活垃圾无法得到有效处置,企业非法偷倒、焚烧工业垃圾现象以及生活垃圾任意倾倒和堆放现象普遍存在。

三、藤桥镇构建生态文明的建议与对策

(一)科学构建生态经济体系

一是科学谋划生态农业建设。生态农业建设是一项成套工程,需要政府发力、市场给力、百姓合力,藤桥镇政府要将生态农业建设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一是确保经费得到保障。用好用实各项农业项目扶持资金,积极争取市区两级财政、生态办、农办专项基金向藤桥镇倾斜。二是明确专人负责。大胆任用专业对口,经验丰富,并对基层农业发展有一定理解的人员来承担生态农业建设工作,做到农业建设与生态发展齐抓共管。三是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规划。从长远发展来看,应该针对生态农业制定一个系统完整的规划,在蓝图指导下逐步实现发展目标;从措施保障来看,应从资金投入、绩效考核、统筹协调、生态补偿、招商引资等方面制定相关办法,为藤桥镇生态农业发展提供科学导向。二是加大生态旅游发展力度。通过合理编制区域旅游规划,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定位近郊旅游经济,充分发挥“山水及用地资源”的优势,带动藤桥镇旅游休闲及其配套产业的整体发展。打造现代都市后花园,合理开发龙娘山、西洲岛、藤岩雅山、龙行峡、仙人谷等景区生态资源,使这些“天然氧吧”发展成为都市休闲游步道;建立户外运动拓展基地,通过与温州市户外运动俱乐部进行合作推广,建立藤桥镇户外运动拓展基地,制订合理的户外休闲线路,挖掘藤桥镇龙娘山、白脚坳、岙底龙行峡至泽雅林岙、双潮西坑村至岙底等穿越线路优势吸引广大户外爱好者来藤桥组织活动;开发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将藤桥镇的红色旅游参观点进行包装策划,打造藤桥镇“红色之旅”一日行精品线路,在向全社会推广这些基地的展示教育意义的同时,丰富本地旅游的多元发展。

(二)全面推进生态环境建设

一是严格控制大气污染。深入实施《鹿城区大气重污染应急预案(试行)》、《鹿城区大气污染防治实施方案》,建立健全联防联控机制,推进能源结构调整、机动车污染防治、工业污染治理、产业结构调整、城市烟尘整治和农业农村污染控制等六大行动。严格实施黄标车限行,通过持续开展建筑施工工地扬尘污染防治专项行动,确保村镇建设绿色工地有序推进。藤桥镇今后应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企业,依托标准件、制鞋等为基础的生态产业链,逐步转变高耗低效的传统工业模式,突出做好节能减排工作,全面降低工业企业的能耗。二是加快推进水污染治理。狠抓区域内重点污染源整治,巩固沿河沿岸直排企业和畜禽养殖场搬迁和取缔成果。加快污水管网和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在建工程项应严格按照标准化建设要求,规范农村生活污水接入、管网建设和终端设施建设,尤其不可忽视农户户厕的改造和雨污分离的截污管网建设,要实现农村的人粪尿、洗涤、洗浴和餐厨废水集中收集,经处理后达标排放。

(三)着力加强环境监管力度

一是强化企业环境管理。坚持集中控制与分散治理、治理与预防相结合的原则。严格执行建设项目“三同时”制度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禁止不符合国家环保政策的工艺和装备引进,同时积极做好与建设项目投产后的环境管理的衔接,确保增产不增污,把对环境不利的影响降低到最低限度,并以此推动工业结构调整,克服新的结构性污染产生。继续深化工业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完善排污申报制度,按照国家综合排污许可证要求,严格排污许可证的发放。加大对工业污染源的监督监测力度,坚决查处不达标企业;加强对现有治污设施的管理,确保重点污染源的达标排放。二是加强固体废物治理。在完善固体废弃物排污申报和许可证制度的前提下,重点加强工业固体废弃物的减量化和资源化管理工作。积极支持生产工艺革新的研究,鼓励清洁生产工艺,减少工业固体废弃物的产生。建成藤桥镇工业固体废弃物信息库,并相应制定出工业固体废弃物交换的管理办法和鼓励工业固体废弃物交换的经济政策,促进和鼓励企业之间进行废弃物交换利用。对于危险固体废弃物要严格管理,落实有毒有害废物的申报登记工作,进行分类单项收集存放和集中处理,并对其产生、收集、贮存运输、无害化处理等环节进行专门化管理,实现无危险废物排放。

(四)全面推进生态文化建设

篇9

关键词水资源;恢复;生态平衡

中图分类号:TV213文献标识码: A

1.莱阳市水资源现状

1.1水资源概况

莱阳市位于胶东半岛中部,辖14个镇,4个街道办事处,共有行政村784个,总人口87.52万人,土地面积1732平方公里。500米以上河流、沟溪共187条 ,其中流长15公里以上河流13条 ,内有11条归为五龙河系,西部有2条归为莱西大沽河系。全市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3.709亿立方米,可利用量2.951亿立方米,人均占有水资源量为328立方米,不足全国人均水资源的1/6。根据有关数据,现状灌溉面积在保证率50%的状态下,缺563万立方米,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工业用水和生活用水也非常短缺,莱阳市的水资源问题日益严重,水已成为制约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瓶颈。

1.2水污染状况

环境污染对莱阳市环境和生态造成严重的危害,致使水生态平衡失调。

首先,工业和生活污水的排入,造成五龙河水质恶化,根据有关数据,莱阳市2004年工业污水排放量为1145万吨,生活污水排放量为540万吨,大部经五龙河流入黄海,废水中有害物质年排放量3048.4吨,其中化学耗氧量为1832.5吨,氨氮127.1吨,生化需氧量为311.3吨。未经处理的污废水经排污口直接排入河道,造成五龙河污染日趋严重。根据环保局统计分析,2004年该市五龙河水系出现超标的项目有溶解氧、PH值、高锰酸盐指数、COD\BOD、挥发酚、氨氮、非离子氨,各监测项目平均超标率为13.7%。这致使五龙河下游特别是韩格庄、崔疃等取水断面河水有机物浓度过高,从而引发河水缺氧、变质;同时由于连续多年干旱少雨,五龙河流域经常出现断流现象,局部河流自净能力严重下降,严重影响了农业经济的发展。

其次,河水的渗透污染了附近的地下水,影响了居民的正常生活;由于长期的矿业活动和地下水的无序开采,引发了莱阳市羊郡、穴坊两乡镇的部分村庄地下水位下降,沿海局部地区出现海水倒灌及土地盐碱化现象。

2.水资源恢复与利用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2.1水资源的破坏导致严重水资源危机

虽然不加快经济发展就没有出路,但如果沿袭粗放经营、先污染后治理的传统发展模式,不仅无法实现发展的目标,反而加大发展的成本,付出高昂的环境代价。工业的发展和人口增加导致排入五龙河的废水量增多,再加上近几年降水量减少,莱阳市农业用水奇缺,五龙河流域的村庄不得引污灌溉,致使大面积土地受到严重污染,大大降低了农作物的收成。农药不合理使用,过量施用化肥与残留农膜及畜禽养殖业又带来新的污染问题。2000年莱阳市农药使用量为1300吨,而生物农药仅有50吨;化肥使用量为25180吨,生物肥料为500吨;农膜的使用量为4758吨,残膜回收量仅为1094吨。所有这些都加剧了土壤、地表水及地下水的污染,而这些污染物又被农作物及水生物、鱼类吸收,通过食物链的富集,严重影响人体的健康,加快了农村生态的恶化趋势。

2.2水资源可持续发展是支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

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实现环境与社会发展相统一的关键和纽带。自然界一切现象的发生都以一定的条件为前提,水资源的可恢复能力也是在必要的内外界条件下才能得以实现。然而社会的主要在有意或无意间却打破了水资源恢复的循环链,造成水资源的可恢复机理破坏,人类水量需求不能得到持续供给。为此,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要求对受到破坏的水资源系统进行适当的恢复,以支持经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需求。

2.3水资源保护中的不合理现象严重

长期以来,资源的无偿或低价使用造成了资源的巨大浪费。水资源保护存在“少数人负担、多数人受益;贫困地区负担、富裕地区享受;上游投入、下游得利”等不合理现象,这些现状都加速了水资源数量的衰减和水体环境的衰退。

3.水资源恢复及利用的实践研究

3.1以保土、蓄水、节水为目标,开展水土保持和水利建设

只有开展水土保持和水利建设,才能为工业经济,特别是农业经济的发展奠定扎实的物质基础。几年来,莱阳市紧紧围绕防治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这个目标,把兴修水利工程和开展平原绿化工程、海防林体系建设工程 作为治理水土流失的关键环节来抓,确立了“以治上,治坡为主,以生物措施为主”和“封山育林与植树造林相结合”的原则,宜拦则拦,宜蓄则蓄,层层设防,节节拦截。“十五”期间,投入1亿元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00平方公里。一是通过个水平梯田、蓄水谷坊、塘坝、拦河坝增加蓄水能力350万立方米;二是计划在柏林庄、沐浴店等乡镇发展育苗基地,培育适合流域种植的灌木和黑松功等,发展高级、优质水保林、经济林。同时在流域内大力发展节水灌溉新技术,扩大管灌、滴灌农田面积,以减少大水漫灌造成的损失;三是建设拦截地表水、地下水等蓄水工程,在清水河的上游末端建一中型水库,引清水河水入沐浴水库;在五龙河汇合处,建120米长的截潜流坝,在上游钻井20眼。同时为了改变羊郡、穴坊两乡镇的部分村庄因海水倒灌而引起土地盐碱化的现象,对胡城灌区进行全面修复。通过工作实践,保水效果良好。

3.2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推动产业结构调整

首先,领导层应加大对生态农业的重视程度。莱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生态农业建设,在《莱阳“十一五”计划和2015年远景目标》中对无公害种植及绿色食品生产都有具体规划。其次,加大对生态农业相关课题的研究,解决发展生态农业过程中出现的难点问题。莱阳市农业部门对生态农业建设从理论到实践都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探索,早在1997年就把“城郊型生态农业建设”作为一个课题进行研究,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三是加大农产品加工业的龙头带动作用,加大建设生态农业的思考和实践。部分龙头企业已看到了生态农业建设的市场前景,并率先迈出了可喜的第一步,建起了各种各样的有机食品基地。通过引进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品种,开展生物治虫,减少化肥、加大有机肥的施用量等手段大力发展生态种植。

3.3加强对现有污染源的治理,杜绝新污染源的产生

虽然“发展是硬道路”,但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快必然会带来新的环境问题。怎样才能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怎样才能把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是我们当前所面对的主要问题。而建立一套完善的防污治污制度和措施,发展生态经济就是一条使经济和环境的对立在发展中统一起来的有效解决方法。自开展“IEQ”和“ESD”系统工程以来,莱阳市工业企业虽然已完成相应任务,但仍然存在着部分企业不能稳定达标、偷排污染物等方面的问题。莱阳市把环境保护同发展生态工业有机结合起来,大力推行清洁生产、ISO14000环境管理系列标准和环境标志产品认证,提高企业环境管理水平,促进资源的综合利用和“三废”治理,水污染治理成效显现。

3.4提高全民生态文明意识加强全民参与环保事务

广大农民养成符合水资源环境保护要求的生活、消费习惯,自觉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弘扬生态文明,开展全民节水环保科普活动,全方位、多层次推广适应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要求的生产生活方式。采取有效的激励机制,积极鼓励和促进公众参与水资源环境保护工作。对涉及公众水资源环境权益的发展规划和建设项目,通过听证会、论证会或社会公示等形式听取公众意见,完善水资源环境举报制度,提倡全民积极参与。同时,及时处理水资源环境污染事故和纠纷,维护公民切身利益,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保护水资源的氛围。

结语:综上,本文以莱阳市水污染情况为例,提出了水资源恢复与利用实践研究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最后,对莱阳市在水资源保护和恢复方面的工作措施及效果进行了阐述,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杨莲;杨平;;贵州省人口与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A];2011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1年专刊(一)[C];2011年

篇10

南水北调中线渠首淅川县位于豫、鄂、陕三省七县(市)结合部,是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和全国移民大县,是全国最大的辣椒集散地,河南最大的桑蚕生产基地。全县总人口69.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57万人,全县辖17个乡镇(街道),499个行政村。国土面积2820.2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10万亩,年农作物播种面积200万亩左右。

1 农业发展现状

1.1 特色产业发展。目前,全县主要特色作物茶叶、金银花、辣椒、桑蚕、柑橘、核桃、花椒、软籽石榴及蔬菜等,以辣椒为主的蔬菜年种植面积15万亩,桑园面积4.5万亩,柑橘面积5万亩,核桃面积6.5万亩,花椒面积40万亩。新发展金银花3.1万亩,玫瑰0.6万亩,小茴香0.4万亩,软籽石榴1万亩,特色作物年总值约15亿元。

1.2 农业产业化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势头良好。全县现有投资规模500万元以上的各类农产品a加工企业37家,年总值22亿元。全县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工商部门正式注册的达到800余家,涉及农户 10800户。其中,省级示范社5家,市级示范社22家,县级示范社34家。

1.3 农产品品牌建设。全县通过国家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认定总面积100多万亩,其中:辣椒10万亩、花椒20万亩、鱼类60万亩、柑桔2万亩、核桃2万亩、茶叶300亩、南瓜500亩,蔬菜1000亩,鲜桃1000亩,17个农产品通过国家无公害农产品质量认证。

1.4 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据测算,目前,年化肥使用量2360吨(折纯量)、农药734吨、农膜500吨左右。使全县氮肥在整个化肥的使用比重由2002年的81.6%降低到2012年的52.1%,减少了土壤中氮的富集,化学农药的使用量减少了30%以上。

2 主要推进措施

2.1 强化政府扶持力度。1、出台了政策。为促进淅川生态农业的发展,县委政府从2010年连续三年来先后集中出台了淅政文〔2010〕80号、淅政办〔2010〕196号等10份文件,对生态效益好,经济效益高、有一定发展规模的茶叶、金银花、核桃、湖桑、竹子、软籽石榴、玫瑰等生态产业,采取一事一议的办法给予相应的扶持。明确了产业发展重点,制定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在基地建设、生产设施、信贷支持、基地配套、资金扶持等方面给予补贴。2、建立了机构。县里先后建立了茶产业发展办公室、金银花产业发展办公室,并配备专人,乡镇明确1名牵头领导,抽调专人负责。3、拿出真金白银,兑现补贴资金。仅2012年,县政府为扶持生态产业发展、兑现补贴资金3103万元,强力推进生态产业的迅速发展。4、加强监管。在不同时期,不同季节,由县委两办联合职能部门组成督查组、验收组对产业发展情况进行阶段性检查验收,年底根据检查验收情况,兑付落实补贴资金。

2.2 创新产业发展机制。1、创新服务体系。在原来的植保、质检基础上通过农业部项目支持,淅川县建立了农产品质检站,建立了有害生物预警预报体系。去年以来实施了基层农技体系推广体系建设项目,新建7个区域站。2、创新服务模式。通过手机短信、农业信息网等方式建立了农业信息服务网络,同时开通了“12316”专家服务热线等服务模式,进一步增强了服务效果。3、创新经营方式、在政府出台政策的驱动下,有30余家企业、大户、合作社参与茶产业发展;依托福森药业对金银花需求量大的优势,实行土地流转,返租倒包,鼓励种植大户发展。采取“公司+农户+基地”、“合作社+农户+基地”等形式推进金银花产业的发展。

2.3 突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1、在缓解人畜粪便对环境的污染方面。通过综合利用人畜粪便进行防治,建成农村户用沼气4万座,在养殖场和养场小区建沼气工程21处,发展以畜禽粪便为主原料的有机肥生产企业4家,面源污染治理初见效果。2、积极改进农药施用方式,加强监管力度。(1)推广标准化种植技术,采取“统防统治、群防群治相结合”措施,推广新型药械,开展农作物病虫害防治。(2)加强农资市场管理,杜绝剧毒、高残留农药经营和使用,使全县化学农药的使用量减少了35%以上。据监测,全县土壤中氮、磷富集状况明显减少,高毒、高残留化学农药使用基本绝迹。(3)改进施药方法。随着调水的临近,群众观念的转变,各种物理防治及生物防治措施也开始在我县局部地区引进使用,推广烟雾机、弥雾机、粘虫板、杀虫灯和生物农药,从而减少农药使用。3、在化肥的使用上,重点加强有机肥的推广使用。淅川县政府出台了相关政策,对发展高效特色产业的种植大户、专业合作社或企业进行扶持。目前,全县年推广施用有机肥面积5万余亩。

3 成熟模式

3.1 在产业发展上采用公司、大户(合作社)+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龙头企业采取订单种植、土地入股、“公司+基地+农户”等形式,利用订单把企业和农民的利益联结起来。如:福森药业金银花产业发展,由福森药业与连片种植面积在50亩以上的种植户签订种植合同,对产品实行保底价收购。在福森药业的带动下,全县高标准建设金银花种植基地3.5万亩。(推广太阳能杀虫灯、粘虫板等物理防治及生物防治措施保护生态环境)

3.2 在沼气建设上采用推广养殖场、养殖小区+沼气工程(推广畜禽养殖+沼气+生态产业发展循环农业模式)。如柴沟移民新村新农村建设模式及南阳盛坤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3.3 在治理面源污染上采用水源区有机肥推广施用模式。在水源区试点推广使用有机肥目前已经启动,推广面积5万余亩,有效减少了土壤中氮含量的富集。

3.4 在产业经营上采用土地入股规模经营。鼓励龙头企业牵头承包荒山、荒滩等土地资源,通过农民土地使用权的转变、出租、转让、入股等多种形式,加快土地流转,实施集中规模经营,推进生态产业迅猛发展。

3.5 在基地建设上采用休闲观光农业模式。如:淅川县绿园茶业科技有限公司依托万亩茶产业种植基地,打造了休闲农业度假胜地。类似发展模式的企业、合作社、大户全县共有12家。

4 存在的问题

4.1 农业面源污染问题依然严峻。一是群众的种植观念落后、化学肥料和化学农药过量使用的现象比较普遍,有机肥应用覆盖面极小,使用量严重不足,造成全县绝大多数耕地土壤有机质含量偏低,以氮素为主的化学元素超标,不仅土壤结构受损,保肥、保水能力差,耕地生产能力降低,而且呈现逐年增加化肥用量来维持单产水平的恶性循环态势。

4.2 农业生产基础条件差。土壤贫瘠、活土层较浅的岗丘坡地占全县耕地70%以上,大部分地块缺乏基础设施,部分有基础设施的尚未配套完善,改造提升难度大。

4.3 循环农业持续发展缺少项目支撑。对于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上级部门没有明确的政策扶持,项目扶持,水源地核心区群众在生存与发展的选择上,无回旋余地,农业持续发展,面源污染治理亟需一批项目支持,进而打破群众的生存发展的制约瓶颈。

4.4 生态农业科技转化率低。农业技术装备较差,我们已制订了辣椒、鱼类、花椒、柑桔等多项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通过国家无公害农产品质量认证的农产品种类也多,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面积也大。但真正按照生产技术规程开展生产的所占比例小。农作物种植粗种粗管,农产品加工技术落后,品种少、档次低,缺少知名品牌。

4.5 农业服务体系不够健全。2005年,乡镇机构改革,乡镇农技站撤并,使农技推广体系最基础,与群众联系最紧密的农技服务队伍失去了阵地,遣散了队伍,与农业部门联系的纽带近乎断线。

5 发展思路和对策

确立了建立生态农业为主线 ,以发展有机农业为核心的战略,通过“调结构、转方式、再利用、抓支撑”的思路,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5.1 调结构。按照因地制宜、经济高效、环境友好、资源节约、农民自愿、积极引导原则,合理调整和优化农业种植结构,重点建立六大生态模式区域,即:在九重、厚坡建立粮食高产示范区,在库区周边乡镇建立优质高产油料种植区,在城郊建立生态有机蔬菜区,在山坡地建立茶叶(柑桔、核桃、软籽石榴)高效林果(茶)区,在河滩地建设桑蚕产业区,在库区缓坡地建立金银花(玫瑰)生态高效花卉区,努力实现生态产业的区域化、专业化布局。到2020年全县计划建成高标准粮食示范基地30万亩、油料基地50万亩、金银花(玫瑰)基地12万亩、生态茶产业基地13万亩、有机蔬菜2万亩、优质高产桑园10万亩、绿色林果20万亩。

5.2 转方式。按照整体协调、节本增效、产品安全、技术密集、生态高效原则,努力转变改善生产方式,提升农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一是大力实施高标准粮田百千万工程、产业集群示范工程、沃土工程、农田生态治理工程、标准农田建设工程、生态观光工程、设施农业工程及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工程等。争取通过改进生产方式,在大幅优化生态环境的同时,年增收节支3亿元以上。二是大力发展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促进生态农业建设的无污染涉农企业,鼓励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大户、企业积极参与生态建设及面源污染防治,重视农产品交易市场建设,壮大农村经纪人队伍。三是实行“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经营方式。鼓励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返祖倒包等形成与农户建立风险公担、利益共享的合作机制。从产前、产中、产后等方面为农户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四是实行订单种植。利用订单把企业和农民的利益联结起来。如:金银花产业发展,以福森药业为依托,由福森药业与连片种植面积在50亩以上的种植户签订种植合同,对产品实行保底价收购。在福森药业的带动下,全县高标准建设金银花种植基地3.5万亩。五是推行土地入股。鼓励龙头企业牵头承包荒山、荒滩等土地资源,通过农民土地使用权的转变、出租、转让、入股等多种形式,推进土地流转,实施集中规模经营。龙头企业采取订单种植、土地入股、“公司+基地+农户”等形式,与种养大户共结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济联合体28个,拉长了农业产业链,拓展了龙头企业发展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