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农业专业范文

时间:2023-09-25 18:23:2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生态农业专业,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生态农业专业

篇1

关键词 生态农业技术;专业核心课程;蔬菜栽培技术;学生导游职业能力;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11-0279-01

Analysis on Training of Student Tourist-guide Professional Ability of Specialized Core Curriculums in Ecological Agriculture Technology――A Case Study of Vegetables Cultivation Technique

CHI Huan-xing ZHONG Hua

(Guizhou Vocational College of Agricultural,Qingzhen Guizhou 551400)

Abstract The case studied the vegetable cultivation techniques,specialized core curriculum in ecological agriculture technology,in the teaching process,through the teaching forms such as training tourist-guide service quality,writing commentaries of agriculture,simulating tourist-guide.The teaching effects of training students′ tourist-guide professional ability on specialized core curriculums was preliminary explored.Practice showed that strengthening students′ tourist-guide professional ability training,on the one hand,to motivate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improve the ecological agriculture technology students′ comprehensive vocational ability;on the other hand,enriched the teaching methods of vegetable cultivation techniques,and had very good reference value for teaching similar specialized core curriculums.

Key words ecological agriculture technology;specialized core curriculums;vegetables cultivation technique;student tourist-guide professional ability;teaching effects

槭视ε┮瞪态旅游健康可持续发展[1-2],加强生态农业技术专业学生导游职业能力培养势在必行。蔬菜栽培技术作为生态农业技术专业的核心专业课之一,具有极强的实践性,而以往的教学改革成果侧重于教学内容和教学考核[3-6],未见将其教学过程与学生导游职业能力培养相结合的研究报道。为此,以贵州农业职业学院生态农业技术专业核心专业课程蔬菜栽培技术为例,通过导游业务素质培训、撰写农业导游词以及现场模拟导游讲解等教学形式,探讨学生导游职业能力培养的教学效果。

1 教学形式

1.1 导游业务素质培训

鉴于目前生态农业技术专业学生人才培养方案中很少有开展导游业务基础知识培训的课程[7],在教学中充分发挥网络资源的优势,通过网上查找并播放与导游素质培训相关的教学视频,在教学过程中就导游员基本的礼仪、说词、表情、肢体语言等注意事项进行分组讨论教学培训。

1.2 撰写农业导游词

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计划安排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实际进度,指导学生针对已开展的实践过程撰写农业导游词。内容可以是蔬菜栽培的单个技术环节,如菜园规划、播种育苗、菜园管理等;也可以是某一种蔬菜的全套栽培技术,如黄瓜栽培技术、南瓜栽培技术、辣椒栽培技术等。在撰写农业导游词的过程中根据情景需要,适当穿插教学过程中发生的与菜园有关的趣事、故事以及后期营销等内容。

1.3 现场模拟导游讲解服务

在撰写导游词的基础上,根据分组,依次由小组内1名学生现场模拟导游员进行讲解服务,其余学生,包括小组内学生和其他组学生则扮演游客。在现场模拟讲解服务过程中,扮演游客的学生围绕蔬菜栽培相关知识点进行随机提问,由模拟导游的学生根据掌握的专业知识进行解答。最后教师对模拟导游的学生的综合表现进行点评。

2 教学效果

2.1 有助于提升生态农业技术专业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综合职业能力是指除专业技能外,任何职业都必需的,能适应未来工作发展的跨职业的能力[8]。通过调查得出:加强学生导游职业能力的培养,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如通过导游业务素质培训,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基本服务能力;撰写农业导游词,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现场模拟导游讲解有助于培养学生换位思考、运用专业基础知识、综合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有助于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2 丰富了蔬菜栽培技术专业课的教学方法

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与蔬菜栽培技术课程相关的教学方法主要有分组教学法、田间化教学法、现场教学法、项目教学法、思维导图法、问题导向法等[9-15]。通过学生导游职业能力的培养既有效整合了上述方法的实践运用,又丰富了蔬菜栽培技术课程的教学方法,对类似专业课的教学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如导游业务知识培训、撰写农业导游词和模拟导游讲解可通过分组教学法进行;在撰写农业导游词的过程

中结合田间化教学的实践过程进行,导游词的内容可以通过项目教学法实现,单个技术的农业导游词或全套栽培技术的农业导游词可采用思维导图的模式进行;模拟导游讲解更是现场教学法与问题导向法的有机结合。

3 结语

本文在生态农业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很少有导游业务知识基础培训课的情况下,尝试通过导游业务素质培训、撰写农业导游词、现场模拟导游讲解等教学形式对学生进行导游职业能力的培养。实践表明,加强学生导游职业能力的培养,一方面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生态农业技术专业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另一方面丰富了蔬菜栽培技术课程的教学方法,对类似专业课的教学具有借鉴意义。

4 参考文献

[1] 王丽梅.中国发展农业旅游条件分析与人才培养[J].高等农业教育,2015(6):54-56.

[2] 冀慧萍.论生态农业旅游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生态环境保护,2015(5):239.

[3] 刘中良,涂清芳,江生泉,等.浅谈高职高专《蔬菜栽培学》课程教学改革[J].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3):25-26.

[4] 张万萍,李伟.蔬菜栽培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J].绿色科技,2013(8):309-310.

[5] 张雪艳,田蕾,高艳明,等.园艺专业蔬菜栽培学教学改革初探[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3):61-63.

[6] 王玉莲,张继忠,范书华,等.“蔬菜栽培技术”课程改革探析[J].中国林副特产,2015(6):94-96.

[7] 教育部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试行)[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12:12.

[8] 王建永,凌红,张高勋.高职院校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内涵、现状与实践[J].成人教育,2011(11):38-39.

[9] 王富,李文丽,王辉.提高蔬菜栽培技术教学效果的几点做法[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4(5):124.

[10] 孙涌栋,罗未蓉,王广印.思维导图在《蔬菜栽培学》教学中的应用[J].广东农业科学,2010(7):274-275.

[11] 谢冰,王晓云,孙秀东,等.蔬菜栽培学专题教学法初探[J].现代农业科学,2009(9):207-209.

[12] 康云艳,杨暹,郝振萍.网络资源在《蔬菜栽培学》教学中的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2011(9):5628-5629.

[13] 张婷.蔬菜栽培技术课程项目教学体系的建立与探索[J].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3):31-32.

篇2

(一)让利于农,经营方式灵活。公司从维护农民利益出发,在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原则下,充分尊重农民意愿,采取两种方式与农民建立合作关系。对愿意流转土地的农户,由出让土地的农户自愿填写土地流转委托书,以组为单位签订租用期限为10年的土地租用合同书,承租租金按土地等级确定为每亩水田每年250—300斤稻谷折价,外加每亩每年60元的利润分成,其中30元用于缴纳农民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公司通过这种方式经营流转土地5100余亩。对不愿把土地转包出来的农户,采取平等协商、合作经营的方式,由公司提供种子、肥料、农药和技术指导服务,农户严格按照公司的要求进行标准化耕作,公司在年终综合收益中按每亩60元的标准返利给农户,实行盈利共享。公司以这种方式经营的土地面积达5500余亩。

(二)校企合作,科技优势明显。公司依托湖南省蓉坤农林产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与省农科院、省农业大学实行校企联姻,走强强联合之路,提升企业科技实力。目前,××公司拥有各类农业技术人员7人,其中聘请3名专家级高科技人才为常年技术顾问。在技术后盾单位和专家顾问的支持下,今年,公司从省内引进了优质稻湘早稻42号、45号等品种,从广东引进白苗丝再生稻新技术,从武汉引进松树苗、食叶菜等水稻和蔬菜新品种。由于有科技支撑,公司的新技术应用与新品种栽培均走在同行前列。

(三)分级管理,经营行为规范。在经营上,公司根据土地的分布状况,实行统一经营和分块经营相结合的办法。集中连片土地,由公司统一经营管理;分散且不便于机械化作业的土地,实行公司统一管理,业主承包经营,超产归业主。在管理上,公司采取“三级业主管理”的办法,由业主承包耕作,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三种不同的模式:①工资、成本、产量“三包”模式,即包工资,每亩400元;包成本,每亩尿素50斤,复合肥50斤,钾肥27斤,除草剂1瓶;包产量,即早稻780斤稻谷,晚稻900斤稻谷。②工资、成本“双包”、产量盈奖亏摊模式,即在包工资包成本的基础上,对超出额定产量的部分对半分成,减产则业主与承包者平摊。③承包劳动用工模式,即公司付给承包业主每亩400元的劳务工资费,盈亏业主不管。

篇3

关键词:农业生态安全视角下;农村土地流转;分析与研究

农村土地流转是指在我国家庭联产承包制的模式下,农户保留自身对土地的所有权和承包权,将土地的使用权在主体上进行转让,这是实现农村土地规模化经营与农村现代化发展的重要途径。而农业生态安全能够为农业发展提供可持续生产力,在农业生态安全视角下进行农村土地流转,对于农村的现代化建设与可持续发展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1农村土地与农业生态安全之间的关系

农村土地是农业生态安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的生态安全也是基于农村土地之上的。能够有效保障农村土地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农业的生产力,使农村的土地能够处于一个健康、平衡、不受威胁的状态。农村土地与农业生态安全之间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1农村土地利用的生态功能

农村土地是农民进行农业生产活动时的重要媒介,农民通过土地来进行物质与能量转换,生产出相关的农业产品。而农村的土地根据其使用方法的不同可以分为耕地、园地、林地、草地等多种形式,这其中的每一种形式都有其固有的生态子系统,其生态子系统不但能够实现物质与能量之间的转换,同时还能够与其他生态子系统之间进行相互的转换。因此,保障农业生态系统的安全,能够有效的促进农村土地上的土壤资源、水资源、农业产物以及其他多种资源之间的和谐发展,农村土地在形式用处上进行转变,其中的生态子系统也会随之而发生相应的改变。而保护农业生态系统的安全,也正是保护了农村土地与农业发展的可持续发展力。

1.2农村土地利用的粮食安全功能

农村土地上的粮食安全一是指粮食产量的安全,二是指粮食质量的安全。粮食作为农产品中最为重要的一环,在其质量与产量上都是社会中每个人所关注的问题。而对于粮食的产量需要对其种植土地的数量有着一定的要求,粮食的质量则需要对其种植土地能否保持良好生态环境有着一定的要求。因此,保护农村土地的耕地数量也是满足了人类对于粮食的基本需求,而在土地流转上也需要基于农业生态安全的视角下来进行流转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农村土地的质量与数量,并保证高产。

2农村土地流转存在的问题

目前,虽然长治市政府一直大力提倡在农业生态安全视角下来进行农村土地流转,但由于农村土地的产权制度以及土地流转发展的还不够成熟等方面的影响,使得在现阶段农业生态安全视角下农村土地流转仍旧存在着一些问题。

2.1农村土地流转与农业生态安全严重失衡

农业生态系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这其中包含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双重关系。而随着长治市城镇化的建设越来越深入,城镇化的建筑已经使得农村土地在流转上的用途逐渐发生了变化,过去的土地流转几乎只存在于农与农之间,现在部分农村土地流转则转为非农业的建筑上。而用于建筑之上则会破坏土地中的生态平衡,影响农村土地的可持续发展,导致了农村土地流转与农业生态安全之间的严重失衡。

2.2土地流转之后的“非粮化”倾向

“非粮化”主要是指农村土地在流转之后,在不改变其农业用途的前提下,将土地使用在种植粮食以外的经济作物上。“非粮化”本身不是一个不好的现象,但随着农村土地流转的频率越来越高,农村土地“非粮化”的倾向也越来越严重。截至目前,在山西省的部分地区农村土地“非粮化”的现象已经超过了60%。这也就使得可种植粮食的土地面积减少了,严重影响了粮食的产量。

2.3土地流转后形成工业化的农业生产模式

以山西省长治市中的土地流转情况来看,农村土地的使用者只会考虑如何最大限度的提高土地所带来的经济效益,而忽视了土地的可持续发展。使得部分人在进行农产品工业化的生产时,对土地进行掠夺性的耕种,导致地力耗竭,土地的质量渐渐衰退,对于土地的生态系统是一个很严重的破坏。

3农村土地流转的策略

3.1严格控制“非农化”与“非粮化”的现象出现

应当严格控制农村土地“非农化”与“非粮化”的现象发生,不能够只注重经济效益而忽视了生态安全。在山西省的部分地方政府很容易在土地流转中出现越位、错位、缺位等现象,盲目追求土地流转的规模与政绩,过度干涉土地流转的进程。因此,政府应当在农村土地流转中起到导向作用,加强土地流转制度的建设,加强对土地流转用途的管理,严格整治以农业生产的名义进行土地流转,却在土地流转之后转为其他用途的现象发生,并对其采取强制管理及处罚等措施。同时,还需要大力宣传农业生态安全的内容,提高人们对农村土地生态平衡的认识,使人们能够了解农业生态安全的重要性,改变以往只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生态效益的观念,只有改变了人们的思想,才能够使人们能在农业生态安全的视角下合理的进行农村土地流转。

3.2完善农村土地流转的规则与制度

完善农村土地流转的各项规章制度是农村土地进行合理流转的基础所在,通过法律与规范能够有效的约束土地使用者的各项行为,能够在土地流转之后的使用过程中重视农业的生态安全。因此,政府在制定相关规定时,需要站在农业生态安全的视角下并结合长治市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合理的分配经济建设与生态保护的区域,在保护农村生态系统的前提下,加强省内的经济发展与城镇化建设。同时,政府还需要规范整个土地流转市场,并制定相应的市场规则,让长治市内的土地流转能够形成市场化的经营模式,并按照政府所制定的市场规则合理的进行土地流转,提高转入方与转出方之间的责任意识,让转出方在土地流转对象的选择上能够考虑到多方面的因素,并与转入方签署相关的合同协议,也让转入方在农村土地的使用中能够受到合同协议的约束,从而将农业生态安全贯彻到土地的使用中去。

3.3对农业生产进行补贴

由于部分人在进行农村土地使用时,只考虑自身的经济效益,在利益的驱使下,将土地转为非农业用途。因此,当地政府需要对农业生产进行一定的补助,但由于目前长治市农业补贴采取的是“补贴随户走”的模式,这种模式没有真正的将农业补贴与土地用途相挂钩,使得农业补贴还没有真正落实到农业生产者的头上。农业的补贴政策应当兼顾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通过农业生态补贴制度的完善,将农业补贴与土地用途联系起来,使农业补贴能够正真的落实到农业生产者的头上,以此来促进农业生产者的生产动力,同时也能够在土地流转中让更多的土地使用加入到农业生产的活动当中,防止土地流转“非农化”与“非粮化”的现象发生,促进生态化农业生产方式的发展。

4结语

篇4

关键词:生态文明;实践教学;人才培养改革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凸显,给高等学校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了解自然,探索自然,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加强生态文明教育是现代大学,特别是农林院校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必须承担的的历史使命。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是实现生态文明的基础,是大学生素质教育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以学校秦岭火地塘教学实验林场为平台,以“亲近自然,崇尚科学,生态文明”为理念,将生态文明教育与专业实践教学相融合,在培养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同时,提高了学生的生态文明素养。

一、农林高校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1. 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力度不足

目前,开设生态文明课程的高校比例不高。校园内的生态文明教育滞后于时展的需求。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使人类将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解决污染和治理环境上。有些高校有环境相关专业着力于环境污染的治理等问题。但是,在对环境意识和生态理念的普及教育上却很少涉足。有些高校,至今也没有开设专门的生态意识相关的普及课程。在课程安排上,学校没有对学生进行生态文明知识以及生态道德观系统的教育和培养。在管理体制上,有各项学生管理守则,但普遍缺乏对学生生态文明行为的管理和约束。

2. 生态文明教育方式单一

从生态文明教育发展历史可以看到,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起步较晚,可以借鉴的经验较少。目前,有生态文明教育相关内容的高校,其教育方式也仅限于课堂理论,以“单向灌输式”的模式进行教学,忽视学生对自然的情感体验和判断,缺少与道德相关联的实践活动。并且,生态文明理论体系尚不完善,教学内容的统一性、全面性、实效性都有待加强。因此,高校大学生中普遍存在对生态文明的相关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但了解不够全面的现象。大学生对单一的理论教育方式抱有一些偏见,甚至认为生态文明教育大都是讲大道理、软道理,不如专业知识不得更加实际,因而在心理上有一种抵制情绪,影响生态文明教育理论的学习。

3. 生态文明教育与专业人才培养相脱节

有部分高校开设了生态文明教育的课程,但还没有把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教育理念体现在人才培养过程之中,造成生态文明教育与专业教育相隔离,使学生仅能知道一些与生态文明相关的知识和概念,而自身的生态文明素养难以养成。

4. 师资队伍参差不齐

由于生态文明教育起步较晚,很多教师原本有其所擅长的研究领域,但在生态文明意识教育和知识普及方面研究不多,所以在授课的过程中,很多教师在碰到自己所不擅长的生态文明领域时,没能能具体的内容真正地展开和剖析,大都是避重就轻,讲授流于形式,照本宣科,使学生对教育的内容没有很好的吸收。

二、生态文明教育与实践教学相融合,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和生态文明素养

1. 创新教育教学理念,实现生态文明教育与实践教学的有机融合

人才培养,理念先行。生态文明是当代社会的文明,是相对于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而言的一种新型的文明形态,是当代人为消除生态危机、改变环境、可持续发展寻找和选择的一条文明形态。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教学目标是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培养具有明确的生态文明观念和意识、丰富的生态文明建设热情和实用的生态文明建设实践技能和新型人才。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到实践教学之中,培训学生的生态文明素养和实践创新能力,首先从学校的生物学综合实践教学改革入手,在对生物学实习内容、实习方法和实习基地进行综合改革的同时,融入生态文明的教育理念,将生态文明教育与生物学综合实践教学有机融合,形成“亲近自然,崇尚科学,生态文明”的独特教学理念,将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团队协作和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生态文明素养及学生创新实践能力作为生物学综合实践教学的教学目标。并按照教学目标、实现条件、教学安排和评价方法四大要素,构建生物学综合实践教学模式。围绕“获取知识”“提高能力”和“文明素养”三条主线,打破课程壁垒,组织团队授课,学生按小组合作完成实习,满足了项目目标实现的条件。在教学安排上,依据秦岭南坡森林植被带随海拔的变化,设定四条实习线路,将土壤学、植物学、气象学和动物学的实习内容与森林生态系统特征认知有机结合,突出学生“干中学”,通过调查和观察了解森林生态系统与环境的关系,发现问题,现场接受教师指导,小组集体讨论,形成结论。在对学生实习的考核中,强调问题的提出和见识,小组考核与个人考核相结合。

2. 构建生态文明教育与实践教学相融合的教学内容体系

围绕实践教学目标,按生态系统认知和研究的需求,打破生态学、植物学、土壤学、气象学和动物学等课程的壁垒,整合原有按课程设置的实践教学内容。根据随海拔变化生境、植被和土壤类型的变化规律,集合植物学、土壤学、动物学、气象学的实践教学内容,构建综合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在植物学方面,实习由原来的3天延长到6天,将理论教学时数由原来的64学时压缩为48学时,改变了过去由于无固定实习地点,造成的教师缺乏基于生态系统背景的植物学系统教学积累,教学长期局限在植物的识别和鉴定方面,学生无法系统认识植物与环境的关系等问题。实现了利用秦岭南坡中段丰富的植物资源,多样的植被类型,鲜明的垂直分布序列,提高植物学教学效果。在动物学方面,改变了过去由于地点不确定而进行的随机性动物类群的观察、捕捉和鉴定,使实践教学根据不同的森林景观进行动物多样性的讲解、观察、捕捉和鉴定,增强了实践教学的针对性。对开设课程专业的学生以动物形态结构和分类为主,实习是理论教学的补充,提高学生对动物形态结构和类群的感性认识,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对未学习理论课程的学生,满足其对自然界的探索需求,增强对动物类群习性的初步的认识,为专业学习奠定基础。在气象学方面,改变过去在学校校园内的模拟小气候观测,在火地塘选取代表性很强的下垫面性质进行梯度观测,增加了教学的直观性和针对性。土壤学和生态学实践教学的融合,避免了课程教学内容的重复,同时让学生通过森林生态系统的垂直分布及其土壤类型差异的学习,结合土壤发生发育的理论知识,深化对秦岭山地主要土类的成土过程及剖面特性认识。

同时,结合生物学综合实践教学,依据课程知识、学生、社会条件三大客观基础,设计生态文明教育课程体系。从知识方面考量:生态文明教育具有跨学科性、综合性的特点,并具有实践特征,需要理论与实践并重。因此,教学内容安排应该具有综合性,通识性,既要有理论知识性内容,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从学生的能力和水平考量:教学对象是非生物大类专业的学生,学生整体呈现专业背景差异大、兴趣差异大的特点。故而教学内容要注意普适性、科学性、趣味性。从学校自身教学资源考量:需要考虑农林院校有哪些可利用资源,以及师资和经费条件如何,借助本校优势资源设计教学内容。

3. 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生态文明素养

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也是研究型农业大学培养适应现代农业科技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创新人才的需要。在生物学综合实践教学中,始终强调学生在实践教学中的主体作用,通过对不同森林生态系统的体验和调查,培养学生发现探索的技能,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实习分小组完成,要求每个小组按实习线路完成不同生态系统下动植物分布状况及标本采集、土壤特征描述、小气候观测等内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团结协作的能力。在评价学生学习效果时既考核小组的工作,同时考核每位学生的个人学习,将鼓励个性发展与团队协作有效统一起来。针对教学内容及火地塘教学实习林场的资源条件,采取以下教学方式。

(1)专题教学方式。教学方法对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有重要影响。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能实现学生对自己学习目标的追求,为学生充分发展个性奠定基础。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学生之间的学科差异,针对不同的专业、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学生, 合理选择教学方法。秦岭是我国重要的气候和地理分水岭,秦岭作的地理位置独特,蕴含的教学内容丰富。结合教学目标,学校围绕“秦岭历史与中华文明”等五大主题,教学内容从自然、历史、文化以及经济社会角度多方面涉及,开设专题教学,有助于学生生态文明素养的提高。

(2)体验性教学方式。体验式教学是在真实的情景中教授学生学习,知行统一,让学生身临其境,观察和学习。实践教学对培养全面高素质人才,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具有很好的作用。高农院校应对学生实践性和应用性的养成给予重视。在教学中,应该把握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不断的优化我们的教学方式,通过体验式教学,学生能更好的掌握生态文明知识,在自我观察和感受中理解生态文明的实质。结合生物学综合实践教学,生态文明教育课程主要采取教学实践点开设,教学选取了几个教学实践点,在真实的情景中教授知识和内容,包括秦岭历史与文化,生态起源与可持续发展,生物资源等等内容,在火地沟、楼观台、高山草甸等蕴含丰富自然和人文资源的教学点现场授课,让学生在自然生态环境中体验学习,更好与把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关系。

(3)学生自我训练方式。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提出“在做中学”和“知行合一”的教育理论,仅仅在生态文明教育理论教学中注重学生生态文明素养的形成是远远不够的,知识的学习应是一个不间断的过程,在课程之外,学生要积极参与各种生态环保类活动,在实践活动中培养生态文明意识。在教学结束后,学生依然能够把握到知识的体现,主要是在相关的活动中不断体验、感受、总结,最后反馈到自己的知识层面,二者不断的作用,达到知识程度的提高。生态文明教育课程包含了几大专题和模块,多学科融合的形式,让学生不仅能在自然科学中了解生态知识,同时在浓厚的历史人文学科中感受中华文明的魅力。教学设计了适应学生需要和兴趣的自我训练与成长的项目,比如自己动手进行生物标本制作、宁陕县周边农村历史文化与民俗体验等学生自我训练方式,增强了教学的趣味性,也增加了教学过程中的娱乐性。

4. 组建教学团队,保障生态文明教育的有序进行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发展教师的专业技能,需要拥有一定的教学专长或教学能力。出于对生态文明教学目标的考虑,生态文明教育应配备具有有一定生态专业背景和学科积累的师资队伍,教师应具备一定课程开发能力,能围绕生态文明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内容。

结合生物学综合实践教学,学校在生态文明教学设计上包含五大专题课程,针对五大课程选配师资。如“秦岭起源与环境”专题,教师需要熟知秦岭地质地貌特征、土壤植被以及气候变化等,能为学生解读秦岭起源与环境变化,带领学生认知秦岭自然、生态、环境发展演化规律。而“秦岭生物资源与可持续发展”专题,教师需要在熟知秦岭生物资源的同时,对秦岭的人文经济发展有所了解,能带领学生在认知自然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人类如何开发、利用、保护自然,感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中形成的文明成果。“秦岭历史与中华文明”专题,教师则需要具备深厚的人文历史知识底蕴,向学生解读秦岭在中华文明中的地位与作用,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秦岭生态环境与生态系统”专题,教师需要熟知秦岭生态环境,带领学生认知生态环境与生态系统的关系和规律。“秦岭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现状”教师需要熟知秦巴山区的经济发展现状、模式,与社会发展的关联,背靠秦岭的地理位置所带有的影响等,能带领学生深入了解秦岭文化及资源对山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学校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培养和造就了一支实力雄厚的师资和科研队伍。在生态文明教育课程师资选配上按照课程要求,围绕学校的学科特征和优势,在生物学综合实践教学及生态文明教育中选拔了生命科学学院、理学院、林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植物与保护学院、动物科学学院和人文学院等学院的优秀教师,这些教师具有丰富的一线教学经验,实践能力强,作为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师资的中流砥柱和后备力量,在课堂上能很快的引领学生进入角色,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把握,使学生更好的理解生态文明。在教学过程中,将生态学、植物学、土壤学、气象学和动物学的教学内容有机融合,系统组织教学活动,强化了学科交流,使教师的综合教学能力得以快速提升,改变了以往植物学、土壤学、动物学和气象学的教师由于缺乏对生态系统的完整认识,难于独立承担综合野外实践教学任务的窘境,使教师职业发展空间得到拓展。

5. 统筹安排,加强基地建设,为提高学生创新实践能力提供保障

学校将提高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作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突破口,2004年在火地塘林场召开了党委常委会,专题研究了校外科教基地建设。学校先后制定了《本科生教学实习工作规范》(2005)和《关于加强实践教学的指导意见》(2010)。近十年来,学校持续对火地塘林场投资3 000余万元,新建教师、学生公寓,食堂,浴室和教室,共计4 590m2,改建了供水供电系统,完成了通讯和网络设备建设,林场具备了一次接待400余名学生的能力,教学条件达到了现代化水平。

6. 将生态文明教育贯穿于实践教学全过程

生物学综合实践教学依托火地塘林场多样的森林生态系统平台,将生态文明教育移出教室,利用情景陶冶,让学生在森林生态系统中学习生物学相关知识和技能,体验森林与环境、森林与人类的关系,发挥小组合作,启迪个体认知和思考,构建基于生态文明理念的生物学综合实践教学模式。项目在总体设计上,始终贯彻了“亲近自然,崇尚科学,生态文明”的理念,通过情景教学、专题讲座、布设墙报、组织观看生态文明影视片等形式,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教学活动中,教育学生有选择的采集标本,爱护植物、保护动物,每个实习小组配备垃圾袋及时回收和清理山林中的垃圾,潜移默化地实现生态文明素养的养成。

参考文献:

[1]周远清. 生态文明:高等教育思想体系重要内容[N]. 中国教育报,2013-10-28(5).

篇5

关键词:生态农业;技术推广;现状;对策

我国生态农业经过20多年的推广历程,依然处于试点阶段,可以说生态农业在我国的推广步履缓慢,这其中既有内部因素的制约,也有外部因素的影响。但其主要是生态农业技术推广的特殊性,而现行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无法适应其推广,因此造成其发展缓慢。文章总结了现阶段我国生态农业技术推广存在的问题,并根据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以供相关工作人员参考。

1现阶段我国生态农业技术推广存在的问题

1.1现有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不适合生态农业技术推广

现阶段农业推广工作的开展主要由政府机构直接领导并统一管理,农业科研成果由乡镇示范点进行实验推广和培训。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农业技术的研发与推广没有统一结合;科技、教学、科学研究和农业技术服务组织体系协调困难,难以产生协同效应。同时,在推广过程中忽视了对农产品安全问题和农业自然资源及环境的保护,特别是一些乡镇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站,其推广工作停滞不前,推广功能名存实亡,大多情况以销售种子、农药等生产资料为主,不能积极进行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因此,我国现阶段必须尽快建立一套完善的生态农业发展推广机制,以改变落后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1.2生态农业技术推广的形式比较单一

现阶段我国大多数生态农业技术推广仍沿用传统的推广形式,大多都以实验和示范为主,没有更好的把农业技术推广普及到农业生产过程中去。这种推广形式往往只是单纯的重视推广过程,而忽略了自然生态环境保护。仅重视农业生产技术的发展,对农业生态环境工作不管不顾,最终将导致资源的浪费和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从根本上看对我国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有很大影响。

1.3资金投入不足

生态农业建设从长远角度看主要是综合效益比较明显,相比于其他传统农业短期内没有显著的经济效益,这就需要立足长远利益,长期推广实施。研究表明,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在农业推广方面资金投入占到了其国内农业生产总值的5%左右,占世界农业生产总值的1%,而我国目前的投资仅仅占到了0.2%,远低于世界农业推广资金平均水平。这将是严重制约我国生态农业发展建设的重要因素之一。

1.4生态农业技术推广人才缺乏

生态农业是一门技术性和专业性要求较高的产业,需要技术推广人员有扎实的农业理论基础和专业水平,但目前我国基层农业推广工作者教育程度普遍偏低,学习和进行专业培训的机会很少,不能及时更新传统技术,新科研技术成果无法及时准确地传达给农民朋友,使得生态农业在农村的推广缓步不前。同时大多数农业技术推广站点推广人员不足,设备配备不齐全,缺乏相应的推广技术和专业人才支持,这在很大程度上不利于生态农业的推广和发展。

2生态农业技术推广的有效对策

2.1建立新型科技创新体系

生态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建设,主要以农业科技发展为依据,以确保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增加农民收入。一是建立企业、科研机构和高校依托技术创新体系,建立合作农业技术创新组织体系。二是建立生态农业技术创新体系。使最新科研农业技术成果和推广专业人员及农民进行有机的结合,从而有效解决研究和推广脱节的产业发展问题。三是建立和完善农业科技创新保障体制。农业科技成果具有开放性、保密性差等特点,因此,要建立保护农业科技创新扶持政策,确保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活动的有效和快速发展。

2.2建立生态农业技术推广机构

农业在我国分布面积广泛,很多地区之间自然条件和生产模式也不尽相同,因此,必须建立不同形式的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从而有效的解决我国不同地区的各种差异性问题。建立生态农业推广机构主要有两个方面的问题考虑,一是培训和宣传使农民了解生态学规律并学会利用,引导农民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维护和保持农村生态体系平衡发展;二是建立新型农业信息发展网络互动平台,及时公布国家农业政策和农业科研成果,指导农民进行生态农业建设。

2.3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通过一系列政策补助优势,促进投资主体多元化的生态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生态农业技术推广的长期效益是显而易见的,因此,依靠政府支持,积极促进发展合作技术推广,建立多重有效的投资机制。

2.4提高生态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素质

建立农业科技推广人员和生态农民科技培训机制,定期对生态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做培训,提高员工的业务知识水平。建立激励机制,充分调动推广人员的积极性。完善促进科技成果推广奖励制度,对工作中取得的重大成绩的推广人员进行奖励。

篇6

关键词:生态农业;技术推广;现状;对策

对于传统农业来说,生态农业本身具有更强的集约化特点,并且也符合当前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持续化改进需求。在我国现代农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生态农业的推广依然具有一定的提升空间。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下,生态农业技术的推广工作也是当前我国现代化农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内容,只有切实重视推进相关生态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开展落实,才能满足新时期农业经济发展的新需求。

1生态农业技术推广的现状

1.1技术推广体系方面的问题

对于的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开展来说,现阶段主要与政府直接领导和统一管理为主,同时相关农业技术科研成果从乡镇示范点进行培训和推广[1]。但在实际技术推广和操作过程中,技术的推广和研发没有得到有效的结合与统一,相关技术推广服务工作开展缺乏有效的协同和支持配合。

1.2推广的方法相对单一

在传统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中,大多数推广行为本身主要依靠示范和实验进行推广,实际技术推广的普及效果相对有限。重视推广形式更加注重推广过程,而没有考虑到推广之后技术实际应用方面的诸多需求,也没有满足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要求,而仅仅关注农业生产[2]。这种推广方法本身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从技术层面上提升了农业生产水平,但也造成了对于生态环境方面的影响和资源的浪费,不利于当前我国的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并且也不能很好地支持现代化农业发展的需求。

1.3资金投入方面的问题

生态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其收益的体现也具有一定滞后性,很难在短期内看到较为明显的经济效益增长。正是由于生态农业技术推广的这一特点,导致了相关的支持十分有限。由于资金投入不足,很多技术推广工作的开展也不能得到有效的推进和落实。

1.4技术和人才方面的限制

生态农业推广本身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技术性要求,相关参与推广的技术人员本身必须要具备良好的农业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技能水平,这样才能有效满足当前生态农业技术推广的要求,确保农业技术推广的开展效果。但现阶段基层农业推广工作人员本身对于生态农业技术不够了解,推广工作的开展很难具有足够的针对性,新技术成果的传达不够准确,队伍整体技术水平有待提升。相关的人才结构不够合理,人才数量有限,面临繁重的推广任务中,难以有效推进和落实。岗位的设置没有结合人才的特长和专业技术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没有实现人尽其才,存在一定的人才浪费和流失的情况,这种技术和人才方面的制约,也是限制生态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开展落实的一个重要因素。

2生态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开展对策

2.1完善现有生态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为了更好地落实生态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就必须构建一套完善的推广体系,从机制化的角度为现代农业发展和相关技术工作的落实提供保障。行政管理部门应积极主导,并联合高校科研机构以及企业构建一套完善的技术创新体系从技术支持和推广的角度给予良好的帮助[3]。对于农业科技创新成果应给予大力的扶持,并为其创新活动的开展提供相应的制度化的保障。农业科技成果本身的保密性相对较差,同时也具有较强的开放性特点。必须要在技术推广工作开展的过程中给予足够的关注,并从制度的角度给予相应的保障。

2.2丰富推广方式

在生态农业技术推广的过程中,要不断地分析和调整推广方式,积极有效地提升技术推广工作的可行性。做好创新改进,更好地提升技术推广的实际效果,降低推广成本,提升推广效率。不同的地区农业生产环境不同,且产业本身也存在一定差异性。针对这些差异,应有效地创新生态农业推广的方式,从多样化的角度展开推广工作,确保推广工作的开展效果。在基层推广工作开展的过程中,也要积极的展开培训和宣传工作,让广大农民群众了解生态学规律的同时,正确的认识和利用生态技术,合理开发和利用各类资源。基层生态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应结合实际情况,灵活、合法、合理地调整当前的经营结构,引入市场的发展理念和思路,让服务模式得到改进和丰富,以多样化的服务方式满足当前生态农业技术推广的需求。

2.3加强投入

资金是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开展中必须要考虑的一方面问题,同时也是支持生态农业技术发展的必要保障。相关部门应积极争取相应的扶持机制和策略,同时构建有效的多样化投资渠道和方式,真正为农业生态技术的推广给予相应的保障支持。

2.4加强人才管理建立

农业科技推广人员和生态农民科技培训机制,定期对生态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做培训,提高员工的业务知识水平。建立激励机制,充分调动推广人员的积极性。完善促进科技成果推广奖励制度,对工作中取得的重大成绩的推广人员进行奖励。针对当前人才方面的不足和问题,必须要给予充分的重视和认识,适当调整队伍结构,提升队伍的技术性和专业性。选拔人才的过程中,也应积极做好把关,切实地引进优秀的专业人才,为生态农业技术推广提供保障和支持。

3结语

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下,生态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开展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应从更加全面的角度来对于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给予支持,分析当前工作中的不足,找准对策,确保为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保障。

参考文献

[1]徐博.农业技术推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种子科技,2017(5):9,11.

[2]安培俊.浅谈我国农业技术推广的现状及解决措施[J].南方农业,2016(36):74.

篇7

关键词: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应用研究

最近几年,青海省省委、省政府继续完善扶持政策,将以建设现代农牧业示范园区为重点,按照“四区两带一线”战略布局,在东部地区重点打造西宁都市型现代农业示范区、海东高原特色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区;在环青海湖牧区重点打造海北高原现代生态畜牧业示范区、海南州生态畜牧业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在柴达木地区重点打造海西统筹城乡一体化农牧业发展示范区;在三江源地区重点打造三江源生态畜牧业发展示范区和黄南有机农牧业示范区。建设黄河谷地农业综合开发带、湟水沿岸高效农牧业发展带,兰青—青藏铁路沿线特色农牧产业发展轴线,并将继续以园区建设为载体,鼓励扶持各类产业化龙头企业进驻园区,努力形成产业化聚集、园区化发展、生态化建设、规模化经营的现代生态农牧业发展格局。

1生态农业含义分析

1.1商品性

生态农业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商品性既是现代农业的特征之一,也是生态农业的的基本特征。在传统农业生产过程中,由于生产能力低下,生产出来的农产品大多数都是自给自足。现代农业发展阶段,生产力和生产水平显著提升,农业生产者所生产出来的农产品除了满足自己需求之外,大部分产品用来满足市场需求。生产方式的变革使得小农生产模式被规模化生产模式所取代,尽管现阶段现代农业体系中生态农业的发展规模比较小,但是相较于传统农业生产模式要大的多,更好的体现出农产品的商品性特征。

1.2生态性

生态性是生态农业的典型特征,从传统农业向着生态农业发展在时间上是继承发展的结果,也就是生态农业不能脱离传统农业而单独发展,生态农业和传统农业的共性是生态,是和生态环境相容和和谐发展。相同的是生态农业和传统农业都是按照生产规律开展生产,如合理轮作、间作、套种和有机肥施入等,不同的是生态农业更加体现出科技性,生产过程中积极应用高科技技术,通过人工手段使得农业生产更加符合生态要求。也就是生态农业发展过程中更加注重对环境的保护和农业生产的适应性,而传统农业由于生产技术、设备和条件等因素的限制,只能被动的适应生态环境,无法很好的体现出生态性。

2生态农业发展模式的应用研究

2.1“公司+基地+农户”发展模式

这种生态农业发展模式是以当地的农业龙头企业为主,以农业生产基地为基础,农户广泛参与的一种发展模式,能够形成产供销一体化发展。“公司+基地+农户”发展模式形成过程中要选择具有地区特色和优势农业项目,更好适应市场需求。该种模式具有投资小、见效快、适合农户种植等特点,通过生产基地和农户的示范带动逐渐扩展到其他农户,促进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生产出来的产品有地方龙头企业统一收购,打消了农户农产品销售疑虑。同时,企业能够紧密把控市场动态,能够保证生产数量和生产质量,从而不断增加农产品经济效益,促进农民增产增收。在青海地区特色农业产业主要有青稞、油菜、马铃薯等农作物,近些年,地区结合自身区位优势积极发展特色农业产业,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种植户经济效益。“公司+基地+农户”发展模式有利于实现规模化生产经营,加速土地流转进程,同时还能够进一步降低农民群众的市场风险,增加农民收入。

2.2“专业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

这种模式是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基础,农民通过参股、土地使用权流转发现现代生态农业,这种模式有利于保护农民群众的经济利益,同时还能够更好发挥出地区的区位资源优势,通过农民群众自发组织合作组织,农民群众自发加入,不断提升农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和组织化程度。“专业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的推广,不仅增加了农民群众的经济收入,还加快了青海省特色农业产业发展进程,涌现出一大批特色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目前在青海的生态农业发展中,“专业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是主要发展模式,这种模式形式灵活,方便管理,能够显著提升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但是这种发展模式由于政策扶持不到位,融资难度比较大,管理制度不健全,在今后发展中还需从管理、技术、资金、产品深加工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

2.3设施农业发展模式

生态农业发展过程中设施农业是其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采用现代农业工程和机械化技术,人为的为作物生长创造一个良好的条件,以科学施肥、科学灌溉、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为主要手段开展病虫害防治,以植物共生互补促进农业实现良性循环。最近几年,青海省以发展设施农业为突破口,积极发展日光温室大棚,取得了不错的应用效果,农民经济收入进一步提升。

作者:孟克 单位:青海省乡镇企业技术推广站

参考文献:

[1]对发展我国循环经济的思考[J].郝朝晖.统计与决策.2005(14).

[2]农业循环经济的理论探讨与现实应用[J].李广祖,张吉国.山东经济.2005(04).

[3]论以畜牧业为核心的农业循环经济[J].李书民,杨邦杰.中国发展.2005(02).

篇8

关键词:生态;农业;战略

一、生态农业和生态农业产业化的定义

生态农业就是实现农业生产系统良性的生态循环和经济循环相协调,形成经济、生态、社会效益相统一的高效农业,使农业真正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生态农业产业化就是在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约束下,通过种、养、植、深加工、农工贸并举和产加销一条龙形式,促使生态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形成一个较完整的产业群体,这个产业群体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为前提,围绕区域化支柱产业,实行多层次、多形式和多元化优化组合各种生产要素,以农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建设、系列化加工、产业化经营、社会化服务和企业化管理,通过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和基地连农户形式,逐步形成生态农业产业链,使农业走上一条自我发展、自我积累、自我约束和自我调节的生态动态平衡轨道,促进高产、优质、高效、低耗的生态农业的持续发展。

二、生态农业产业化是解决问题的出路

生态农业产业化按照市场经规律把生态农业建设与农业产业化经营实现有机结合。其基本含义可以概括为:在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方针的指引下,运用生态学、生态经济学、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和系统工程方法,在总结吸收各种农业发展观念和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农业产业化技术手段,因地制宜的应用现代农业科学技术、是在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的同时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依托本地生态资源,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建设、系列化加工、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在农业生产与生态良性循环基础上,开发优质、高效、安全、无害农产品,使农业和农村经济走上自我发展、自我积累、自我约束、自我调节的良性循环轨道。生态农业产业化不仅囊括了农业产业化的全部内涵,并赋予了新的特征,主要表现在:

1.强调农业产业经济结构的生态化。即发展主导产业的同时,提倡与产业多样化并存,尽管主导产业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柱,但为适应市场及生态环境风险,生态农业产业化应提倡产品生产与产业多样化,通过产业结构的动态调控实现结构的“柔化”,增强区域经济发展对外界经济环境(市场)风险的耐受性及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2.强调产业链条的有效对接,实现清洁生产。即要把整个区域的产品生产链条相互连接,形成原料到产品,废弃物变原料的产业交织网络,进行无废弃物或少废弃物的清洁生产,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真正发挥区域的整体功能。

3.更加注重生产的规模化、专业化和规范化。即在倡导基地建设的同时,通过建立与规范环境友好的(双赢)的生态农业生产技术体系,实现小生产与大市场连接的宏观调控管理体系,产品质量控制与监测体系,确保生态产业的生产效益最优化。

4.强调产品的品牌化,在注重健康安全化的无公害、绿色或有机农产品基础上,倡导实行名优特品牌战略。目前,我国生态农业化的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也存在不少的问题:一是比重小,只占整个农业产值的10%。二是水平低,效益不高,处于生态农业产业化的初级阶段。三是龙头企业规模小,辐射面小四是生态技术体系不完善……制约着生态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三、生态农业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首先,生态农业维持了良好的生态环境,保证了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净化污染,调节气候,为城市的生存空间提供有力的保障;其次,生态农业提供无污染、安全、优质、营养的绿色食品,提高了食品的安全系数,有利于人民的身体健康,这些绿色食品不仅包括农业的粮食、茶果,还包括林、牧、副、渔等人类生存所必需的食品;再次,生态农业是劳动密集型、附加值高的精细农业,生态农业及其产业链可以吸引农村的富余劳动力,缓解农村劳动力过剩、城市下岗职工增多、乡镇企业吸收剩余劳动力趋向饱和、农村耕地面积扩大有限、复种指数难以再提高等严峻形势下的各种矛盾,不仅有效地保护了农业资源,更避免了在当前城市就业形势严峻的前提下,失去土地及基本生活保障的农民工就业不稳定而成为新的贫困阶层和社会不稳定因素。综上所述,生态农业不仅可以有效地发展农业生产,充分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提高农业生产力,提供安全健康的粮农产品,还可以保护自然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净化污染,是国家生态环境保护的一项重要战略措施。如何使荒芜的土地、凋敝的村庄、萎缩的农业重现生机,不再以牺牲农业和农村来推进城市化是当前传统农业改造和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大课题。

综上所述,在我国产业政策调整的过程中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农业是我国的立国之本,是任何时候都要大力发展的第一产业,我们不能再走发达国家工业革命时期的老路。正确认识农村发展的潜力,提高农业科技含量,提高劳动生产率,走生态保护和资源节约型发展之路,促进城市和农村的协调发展。“农村自有广阔天地”这句话在社会发展的今天另有一番新义。

参考文献:

[1生态农业产业化经营之路》.编号:2002-2-3-54

[2张涛.《生态农业与可持续发展》.南京农业大学经贸

[3刘成果.《农业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篇9

发展循环经济以建立循环型的社会是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实现方法和途径。在此,循环经济的理想思想与生态农业的属性和发展要求非常契合,因此,在生态农业中发展循环经济有着重要意义。

1.1循环经济的本质要求是发展生态农业

发展生态农业是现在所提倡的发展循环经济的一个典例,生态农业的发展是农业循环经济的最主要表现形式。要更好的发展生态农业,要了解其本质。它就是把农业生产更加生态化,其根本目的就是既要寻求农业的生产发展、经济增长,又要进行资源环境的保护协调与同步,最终寻求到适应我国国情农业发展模式。

1.2循环经济的发展利于改善农业生产环境

循环经济是一种旨在实现环境、资源、人口等各方面协调发展的创新型农业经济增长方式。它的核心就是运用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思想,通过农业各技术创新和组织方式的变革等方式,提高农业系统内部环节的多级循环利用,最大限度地利用生产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倡导清洁化的生产和节约型的消费理念,严格地控制外部系统有害物质的进入和农业废弃物等的产生,最大程度地减轻有害物质对环境污染及生态的破坏,最终实现农业的良性循环发展以及农村的和谐有序。

1.3循环经济能够引领生态农业的发展

循环经济在生态农业的4R原则对生态农业的发展起到了引领的作用。传统的农业发展模式严重的破坏了大自然生态环境,同时也危及人类的生存空间,长此以往必然会导致农村经济的停滞乃至下降,进而破坏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的系统平衡。发展循环经济的途径是通过资源的循环利用,重点是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和能源,其原则是减量化、再利用以及再循环,从而能够实现经济的循环发展,这些原则的规定进一步促进了农村生态农业的发展。

2舟山生态农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条件分析

2.1舟山发展生态农业的优势

舟山已初步具备发展生态农业的基础。据统计,截至到2011年底,全市的水果、蔬菜、水产养殖、生猪饲养等数量在有序的基础上仍有上涨的幅度。舟山定海区和普陀区现已在农业方面全面推行规模化、标准化和生态化的生产模式,同时还推进“良种良法”和“良机良制”综合运用,更应该特别强调的是据调研得知定海的瓜稻轮作区等一大批核心示范基地已经初具规模,更好地起到了示范带头作用。舟山已开展推广生态循环农业模式和试点。全市各地采用以试点探索和模式创新为基础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的方法。普陀区的展茅、岱山衢山、嵊泗本岛、定海岑港等地都已计划形成以“畜粪、沼液、沼渣”综合利用为核心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其他的如普陀区的林地鸡合作社已计划实施小型屠宰场污水沼气工程并进行开展“三沼”综合利用果园养鸡模式等。这些模式的推广都有利于舟山市的农业转型和升级。

2.2舟山发展生态农业的劣势

2.2.1发展生态农业的资金投入不足

生态农业有别于其他的农业,它的效益具有长期性,只有进行长期的实践才能有显著的效益,而且在发展生态农业的前期和后期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但是大多数的生态农业技术的初期并不能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基本上靠的是国家以及各级财政的扶持,加之目前一系列的制度并不完善,有关部门降低了对生态农业技术的推广力度,这就导致了生态农业技术的推广率比较低。农业推广的资金投入,是农业技术推广事业维持和发展的保证。目前,生态农业推广工作中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就是资金投入不足;另外就是资金来源渠道比较单一,主要方式是依靠政府的全额拨款,而全额拨的款项中大部分被用作农业推广人员的工资和福利,从而造成推广经费严重不足的现状。

2.2.2发展生态农业的人才缺乏

生态农业是一种专门、专业的技术,它的基础学科是生态学,然后把先进的生产技术同传统的农业结合起来。因此这就要求生态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具有较高的专业素质,但目前的情况是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科学文化水平较低,不能很熟练的掌握应具有的先进的、专业的知识,同时接受培训和教育的机会也比较少,不能将先进的技术及时而准确的传达给农户,这样就限制了生态农业技术的快速推广和发展。

2.2.3生态农业推广对象生态观念不强

生态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推广的对象是农民。农民行为和观念的改变受多种因素的制约,目前舟山市的农业发展污染还是比较严重,忽视了在发展农业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业三废”向农村和农业的转移趋势依然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生态农业在农业发展中的作用的宣传力度还不够,现在这个观念还没有深入人心,所以导致在农业生产和发展过程中生态破坏、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严重,长期的传统粗放型的农业生产模式,已经成为制约农业和农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2.2.4生态农业发展中的劳动力障碍

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加快发展以及城市化、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农村中的青壮年劳动力大量转移到城市寻找就业机会,农村逐渐只剩下了老、弱、病、残、少、儿人群。在这部分人群中存在着劳动力不足问题,特别是在农忙季节,结构性劳动力不足问题就表现得十分明显,从而使生态农业推广工作无法真正落到实处,进而影响了生态农业技术的推广和发展。

3加快生态农业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3.1加大生态农业技术的资金投入

生态农业技术推广的远期效益比较显著,这就需要依靠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发挥政府部门的支持和引导作用,通过国家政策的倾斜,使生态农业技术推广实现投资主体的多元化。政府要把发展生态农业当作一项民生项目工程来开展,加强政府的资金投入和项目扶持力度,发挥国家政策以及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调动农民和社会各界力量的积极性。同时还可以通过联合推广模式,实现规模效益,建立多种渠道的资金投入机制。

3.2提高生态农业推广人员的素质

生态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素质高低,直接影响着生态农业技术推广的进展,因此发展现代农业就要不断地提高农业推广人员的素质。建立完善的生态农业推广人员及生态农民技术培训机制,对生态农业技术推广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提高推广人员的学历水平和科学文化素质。建立起考核奖励制度,充分发挥和调动推广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完善和建立技术成果推广奖励机制,对在推广工作中取得重大成绩并创造显著经济效益的工作人员给予重大的物质和精神奖励。

3.3加大发展生态农业宣传的力度

要从转变传统的思想观念着手,要以海洋生态文明建设为宏伟目标,加强生态农业发展的教育宣传力度,积极地引导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以及社会各界人士树立起新的资源观、发展观和生态价值观念,成为建设生态农业的建设者和促进者。建立起一批先进的示范企业、示范区、示范模式、示范项目等,全方位、多层次地进行生态农业示范推广工作,营造一个农民群众自觉参与、社会普遍关注、政府积极倡导的良好氛围。

4总结

篇10

关键词:气象保障;生态农业;影响;完善策略

我国现代的农民早已告别了过去那种“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原始生产方式,现阶段的大环境,促使现代农业需要依靠各种有用的信息和科技知识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从气象方面促进我国生态农业的发展已经成为重点之一[1]。通过将各种气象数据汇总、统计、分析,提供给农民关于气温、降水等天气趋势,以便在选种、育秧等环节掌握最佳时机。

1气象保障对生态农业的重要性

1.1有利于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我国越来越注重三农问题,同时也明确了关于我国农业发展的相关目标要求,实现农业经济的发展以及加强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其中通过利用有效的技术手段推动传统农业转变为现代农业成为其中的核心手段之一[2]。而通过利用技术手段,了解我国生态农业的气候变化特点,从而发挥出气候部门的保障性作用,能够有效避免我国农业遭受不良气象的影响,此举对于调整我国传统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业更好发展有重要意义。

1.2进一步发挥农业生产的服务性作用

由于我国人口的增加,对粮食的刚性需求也越来越高。面对有限的农作物种植面积,在这种情况下只有通过提高单位产量并不断注重修复原本被破坏的生态农业环境才能够体现农业生产的服务性作用。通过强化气象保障可在确保我国生态农业发展趋势良好的同时获得满意的产量。

2气象保障对生态农业的影响

2.1影响到生态农业的质量及产量

想要确保农作物能够获得预计的产量与质量,就需要时刻关注气象对农作物的影响,通过提供给农作物合适的生长环境,才能够达到预期的生产目标[3]。然而面对变化多端的气候环境,对我国的农业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在这种环境下就必须要加强气候保障,通过最大限度地发挥气候部门的职能作用,及时做好气候保障和监测工作,进而制定出针对性的防御手段确保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2.2维持生态平衡

突发性的极端气候不仅可能直接影响到农作物的正常生长,还可能导致病虫害的出现,相关防疫部门如果没有得到气候部门的及时预警,很可能错过最佳的预防时间,导致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而这也并不利于我国生态农业的发展。气候的突然变化还可能影响到土壤、水资源,因此必须要通过有效的气象保障,对农业发展起到一定的生态防护作用。

3气象保障推动我国生态农业发展的路径分析

3.1建立生态气象综合观测体系

实际上我国越来越重视通过建立完善的生态气象综合观测体系,确保最大限度地利用气象,保障我国生态农业的发展。这是因为通过借助建立的生态气象综合观测体系能够提升生态气象监测评估的能力。像我国部分地区以发展特色农业为目标,旨在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这个过程中就可以充分利用生态气象监测系统,了解气象变化情况,尽可能地避免气象对农业发展的不良影响。实际上我国部分地区甚至以打造智慧农业为目标,越来越重视生态气象综合观测体系在其中的应用,在这方面我国存在较为明显的发展不均衡情况,经济发达区域其借助先进的技术优势已经建立起较为完善的观测体系。而部分发达,欠发达地区由于存在经济、人员、技术等多个方面的欠缺,想要建立生态气象综合观测体系仍然有一定的难度,但是不可否认对于生态农业发展而言,生态气象综合观测体系的应用有着重要价值[3]。为进一步发挥出现代化气象综合观测体系的价值,要重点做好气象灾害预报、气候品质评估等方面的工作。通过利用这种方式,来有效提升我国生态农业发展的质量和水平,其中重点需要有效预防自然灾害等对农业的影响,利用先进技术建立突发事件预警信息系统,通过提升预报系统的精准性,有效避免生态农业受到气象的不良影响。

3.2建立气象观测站深化保障作用

相关部门通过建设气象观测站,实现对农业气象要素的观测。另外,以“数字农业”建设为引领,在设计规划与建设中注重新技术的应用[4]。要结合生态文明、信息化、智慧农业、智慧气象以及智能网格化等要求。通过安装物联网系统,建设无线网络通讯系统、园区视频监控系统和农业气象物联网管理平台,从而为当地农业提供精细化气象服务、专家指导服务、预警信息发送服务、基地管理与展示服务,确保当地的气象工作具有较强服务功能并能为园区农户提供服务。以前只能通过电视或收音机获得天气预报,如果停电或农忙,就错过了最佳时间。部分地区借助相关技术,实现直接将大棚气象预报发送到农户手机上,农户随时随地可以收看。通过将监测到的数据发送至区、乡、村,特别是对种植养殖业大户、农事龙头企业加强服务[5]。在这个方面,锦州市生态与农业气象中心在春播前期加强土壤水分监测,掌握耕作层的土壤水分含量,通过做好墒情监测及干旱预测、第一场透雨预报、大田播种期预报、森林火灾遥感监测及气象等级预报、春季短期气候预测等。

3.3加强专业技术人员配备

只有配备了相应的专业技术人员,才能够更好地服务于生态农业的发展。由于农业气象工作其专业性、技术性、科学性要求高,而为了保证生态农业的良好发展,必须要有专业的农业气象工作人员,这就需要进一步提升农业气象工作人员薪资待遇,有效留住人才。另外从长远发展的角度积极吸收培训现有人才队伍,有效提升现有人才队伍的专业水平、综合技能。面对这种情况,气象部门不仅需要注重现有人才的培养,另外为减少人才缺口,更需要相关院校注重人才培养,学校及时调整、完善相关课程设置,使培养出来的人才真正符合气象部门的用人需求[6]。

3.4进一步发挥出技术的保障作用

通过开展点对点的实时气象服务,提前做好预警,有效解决种植户的实际问题。在这个过程中,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技术在其中的作用。特别是相对于农村地区而言,由于农村地区人员分布散,信息的传播速度、传播质量不高。面对这种情况通过优化农村地区的信息传播能力,打造出一个由多方面组成的农业气象信息网络。利用该网络确保每一位参与到生态农业发展的农民,都能够及时地获取到最新的气象信息。科技对于现代生态农业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自然灾害的预测监测等多个方面都有重要的价值,而气象的突变特征使得生态农业的发展始终处于不稳定状态下,为尽可能地避免气候对生态农业发展带来的不良影响,可考虑建立干旱灾害影响的定量评价机制,最大限度地发挥出科技在其中的作用。对于夏季可能存在的干旱问题,提前了解地下水水位、农作物生长发育情况等进行综合性的评估,进而发出关于预防干旱的相关信息,提醒农民尽早做好应对干旱的准备,帮助生态农业顺利度过干旱季节[7]。例如,鄂州市气象局将池湖生态农业园纳入“直通式”气象服务用户中。考虑到该农业园试种植的以色列南蔬NS-8898石头番茄品种对气象条件要求较高,气象局负责人和专业服务人员多次深入园区,与园区种植专家交流,了解番茄主要生长期的气象条件和服务需求,跟踪掌握作物的生长状况,及时专题为农服务和预报预警信息。气象台低温雨雪预报和服务建议促使该农业园及时组织人员采取防护措施,由于措施得力,大棚内的湿度、温度调控适宜,使番茄秧苗避免了冻害。

3.5深化气象保障服务形式

为进一步提升气象保障的作用,可对生态农业作物的生产进行全程记录,包括作物整个生长过程中的气候条件、水肥情况等,并加上气候品质评价。通过这种方式,提升消费者的信心,并更好地打造出一个具有特色的品牌,这对于提升生态农业的附加值也有重要价值。另外为最大限度地深化气象保障服务形式,可充分利用划拨的资金逐步更新落后的气象监测设备,或者购买先进的气象监测设备,在了解当地气候,环境生态系统的基础上,筛选出适合当地的农作物品种,另外借助先进仪器,尽早预测气候变化给农作物带来的影响,从而为后续农作物的生长提供保障[8]。利用这种方式,将已经取得的科研成果应用到当地的水稻种植中,收到良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