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文化的差异性范文
时间:2023-09-25 18:23:0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中西文化的差异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中西文化;差异;衣食住行
从一名高三学生的角度来看,文化差异是影响其英语学习成效的关键因素。所以,在面对这一问题的前提下,应引导高三学生更多的关注中西方文化中关于衣、食、住、行方面的文化差异,让学生不再禁锢于用自己民族的思维方式思考西方民族的交际行为,避免偏见的产生。同时,加强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理解,也可让高中生在英语学习时,不再出现中式英语问题,并可轻松的记忆英语课文,翻译英语。
一、衣
从中西方文化中的服饰文化角度来看,两者差异较大。即中国服饰讲究的是“天人合一”。服饰发展初期,它追求的是御寒、蔽体。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服饰的功能开始由最初的御寒、蔽体转换为民族文化标志的彰显。包括政治文化、习俗文化、经济文化等等。同时,中国服饰更强调的是“天人合一”,以服饰文化来体现人的“气质”、“神韵”等等。此外,在中国服饰设计过程中,注重遵从色彩和谐,款式呼应的原则,增强服装的社会功能。同时,中国服饰中的色彩也是有所讲究的,其中,青蓝、赤红、黄、白、黑主要是用来彰显人的尊贵气质[1]。西方服饰与中国的“天人合一”理念有所不同,讲求的是个性解放和人文主义思想。即西方服饰作为西方文化中的一种,它写实性较强,主要为了彰显人的个性,并注重通过服饰色彩、造型等的设计,突出人体胸、腰、臀等形体。中西方文化中的服饰文化差异性较大,所以,作为一名高中生,在国际交往中必须意识到这一问题。
二、食
饮食文化也是中西文化差异的一种体现。其中,中国饮食文化讲究是“全”。同时,从请客吃饭方式角度来看,中国注重的是饮食共享,并把聚餐作为了一种交际行为,旨在利用聚餐寻找人际交往中的归属感。而西方则不同,西方的餐桌多数是长方形形状的,这便可以看出,西方聚餐不注重寻找归属感和集体温暖。同时,西方的聚餐不会按照长幼顺序对座位进行安排,更强调的是“人人平等”聚餐氛围。此外,从菜名角度来看,中国饮食的菜名也讲究集体主义。例如,“烧全鱼”、“四喜丸子”、“桃园三结义”等等,均是饮食中“全”的一种彰显。而在座位安排时,注重选择一个圆形桌子,并按照长幼顺序,安排座位。这样一来,可以给人们带来一种凝聚力,而西方聚餐就显得十分冷清,如同每人一盘“自扫门前雪”一样。除此之外,从付账习惯来看,中国习惯于争前恐后的付账,而西方则是倡导AA制消费,各付其账,体现个体独立性。
三、住
中西方居住文化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中国建筑设计过程中,融入了集体理念,并注重把“儒、释、道”渗透到建筑中,采取花园式、庭院式的建筑结构设计方法,这种建筑设计方式,会让人们产生集体意识,共同努力营造和谐的居住氛围。同时,在中国建筑设计时,倾向于采取全封闭的设计形式。而西方,与中国不同,建筑的个性更加明显,倾向于把建筑设计成严密的几何形态,呈现“院包房”建筑设计形式[2];第二,中国建筑更多地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整个建筑较为沉稳、含蓄。如,紫禁城、四合院等建筑的设计,均采取了较为含蓄的设计方法。西方则不同,它的建筑会给人一种与自然相对立的感觉,个性过于明显。
四、行
中西方的出行文化也是有所不同的。在中国,人们外出旅行时通常会考虑“家庭”、“集体”对这一种出行方式是否感到舒适。同时,中国有句俗语:“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3]。所以,在外出时,人们更在意与他人之间的交往,想要通过与他人建立良好关系共同完成出行计划。即对于中国人而言,外出旅行中的团体构成比游玩更加重要。只有是和好友在一起,才能体会到旅行的乐趣。而西方则与中国完全不同,它倡导追求个体的生活享受,以出行经历为主,不太在意身边是什么人。认为,只有个体生活品质提高了,才能算是一次相对满意的出行经历,个体主义较为明显。
五、结论
综上可知,对于一名高中生而言,了解中西方文化中衣、食、住、行的差异,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成绩,让学生不再受中西方文化差异的阻碍,产生文化冲突等交际问题,学会包容、理解其他民族的文化。为此,应提高对中西方文化差异性问题的重视,引导学生仔细分析差异之处,而后,运用自身已掌握的中西方文化差异内容,学习西方语言和文化,善于与拥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进行沟通、交流。
参考文献
[1]孙萍.中西方文化差异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12(02):85-86.
[2]李智.文学作品中的中西方文化差异分析[J].名作欣赏,2014,13(08):111-112+125.
篇2
关键词 文学作品 叛逆女性 林黛玉 简・爱 中西文化差异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6.09.081
The Analysis of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al Differences
from the Rebellious Women in Literary Works
――Taking "Lin Daiyu" and "Jane Eyre" as an example
CHENG Bingqian, ZHANG Jieqiong, WU Manting, ZHAO Yuting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Wuhan, Hubei 430074)
Abstract "Lin Daiyu" and "Jane Eyre" is a famous female image in the history of world literature, they are in different environments, but have similar fate, showing the same strong rebellious spirit. Through comparing two rebellious female images, in the background of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al differences, to explor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rough a rebellious reasons, process and outcome, through the rebellious appearance to trace in the traditional concept, the expression of culture and value orientation of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 differences, for the contemporary young people (especially women) a correct understanding of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culture and Western culture, make correct culture can provide a reference to the selection.
Key words literary works; rebellious women; Lin Daiyu; Jane Eyre;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al differences
1 研究现状
1.1 国内研究现状
张中伟①指出,中西方不同的历史环境、爱情观及理想观是导致两位女性走向不同结局的重要原因。许绮②认为,“林黛玉”和“简・爱”身上都具有独立与叛逆的性格特点,但是由于家庭环境、社会环境、和传统文化的差异,造成了中西方不同的“独立与叛逆”。赵莉③主要分析了两个人物在身世遭遇、人格魅力、反抗精神和爱情结局方面的不同点,叛逆体现较少,并未做出总结。
1.2 国外研究现状
阿根廷著名汉学家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Jorge Luis Borges)④认为《红楼梦》全书充斥绝望的。因为作者没有告诉我们这是在做梦,而且直到梦醒,我们都认为那是现实。
澳大利亚语言学家康丹(Daniel Kane)在《论夏洛蒂・勃朗特的妇女观――解读〈简・爱〉中的自我意识和自卑心理》⑤中认为,作者的女性经济独立意识、妇女自我觉醒意识可以解读小说主人公的自我意识和自卑心理。
综上所述,国内外对二者差异的研究多集中于二者的思想观念及生活环境,而从中西方文化入手的研究比较少。因此,本文将从中西方文化的角度对比研究简・爱与林黛玉不同的性格及命运,以及影响这种差异的中西方文化因素。
2 文本分析
2.1 著作概述
《红楼梦》,作为一部具有高度思想性和艺术性的伟大作品,成书于封建社会晚期,对其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并提出了带有初步民主主义性质的理想和主张。《简・爱》(Jane Eyre)是十九世纪英国著名的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小说展示了男女主人公曲折的爱情经历,成功塑造了一个敢于反抗、敢于争取自由和平等的女性形象。
2.2 人物简介
林黛玉,《红楼梦》女主角之一。自幼体弱多病、多愁善感,因母亲早亡,寄住贾府,后父亲病故,从此寄人篱下。林黛玉容貌倾城,兼有旷世诗才,名列“金陵十二钗”正册之首。简・爱,《简・爱》女主角,一位性格刚柔并济、独立自主、积极进取的女性。代表了当今新女性形象:自尊、自立、自强。两位有着不同经历的女性,却有相似的叛逆情结,暗含了中西方不同的文化烙印。
3 差异分析
3.1 叛逆原因
(1)外部原因。“林黛玉”处在清朝末期,正是封建社会没落和资本主义萌芽时期,封建传统礼教依然束缚着中国人的思想。许多新兴知识分子追求自由爱情与人格独立,希望摆脱封建腐朽思想的摧残。“简・爱”处在19世纪初期,正值西方资本主义发展壮大,自由平等的思想广泛传播,西方女权运动兴起,女性开始“反叛”地追求自由生活和自主爱情,渴望人格独立。“林黛玉”即使成为“孤女”,入贾府后,寄人篱下,因中国封建社会重伦理亲情,仍倍受尊重,物质生活丰富。可这无法满足“林黛玉”对自主爱情的精神追求,她用叛逆去追求理想。“简・爱”被舅母收养后,因没有价值而被蔑视嫌恶,可她没有堕落,努力让自己在经济上独立,进而追求人格和爱情上的独立。她用叛逆去维护自己的尊严与人格。
(2)自身原因。“林黛玉”叛逆是为了爱情,但封建礼教也深深影响摧残着她,她痛恨“金玉良缘”,却不敢表达,只能用自己侧面的叛逆去反抗着。“简・爱”面对阶级差异明显和社会地位不同的“罗切斯特”,没有自卑或放弃,而是勇敢表达自己的爱,她用正面的叛逆反抗着。对待理想,“林黛玉”的理想是成就与“宝玉”的“木石之缘”。因此在封建礼教束缚下,思想先进的“黛玉”必须反叛。“简・爱”的理想更加丰富,她向往一种独立自尊、受人敬重的生活和平等自由的爱情。因此在当时等级鲜明的西方社会,“简・爱”用叛逆去追求理想。
3.2 叛逆过程
(1)面对寄人篱下的生活。“林黛玉”用敏感多疑和高傲的侧面叛逆来维持尊严。“简・爱”不与环境和命运相妥协,她敢于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她的叛逆更加直接彻底。(2)面对不被认可的爱情。“林黛玉”从来不敢公开表示她对“宝玉”的感情,说明她未能摆脱封建性的精神负担,她的反叛中有妥协性和懦弱性,也导致了她最后的悲剧。“简・爱”虽然很爱“罗切斯特”,但她在追求自主爱情的同时也时刻不忘维护自己的平等自尊。(3)面对爱情的背叛。对“林黛玉”来说,爱情是她生命的支柱和反叛的原动力,当爱情失败时,她也只能反叛地用死亡来维护自己的尊严与爱情。对“简・爱”而言,自由的爱情只是生命的一部分,而在爱情遭到欺骗时,必须用反叛声明自我价值。
3.3 叛逆结局
“林黛玉”最终不能和相爱的人在一起,郁郁而终。而无论时人今人,多认为这是“黛玉”自身的柔弱倔拗使然,对封建束缚却很少提及。“简・爱”最终得到了一份在社会地位及外表情感都彻底平等的爱情。“简・爱”作为女性意识觉醒以及新独立自由女性的典型代表,质朴率真、敢爱敢恨,代表了当时西方社会对女性的普遍期望,因而多数人尤其女性同情、支持甚至渴望成为“简・爱”。
将两位叛逆女性角色的不同结局进行对比,我们可以得知中西方文化价值观念的差异。中国长期受到封建礼教的束缚,女性任何叛逆与追求都是被禁止的。而西方社会却不同,他们更能接受女性作为独立个体而存在,进而尊重她们的选择并和她们分享社会财富。
由上述对“林黛玉”和“简・爱”两位文学作品中典型叛逆女性形象叛逆的原因、过程及结局的对比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中西方文化在各方面的差异所在:
(1)就叛逆原因,可以看出“林黛玉”所处的中国传统社会中根深蒂固的男尊女卑观念对女性的压迫是极其深重的,而“简・爱”所处的西方社会则推崇自由平等,因此“林黛玉”默默反抗而“简・爱”多次出走寻求自我。(2)就叛逆过程,以“林黛玉”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思想观念更倾向于一种委曲求全的自我表达。而“简・爱”代表的西方文化思想观念则选用了更加痛快明了的表达方式。(3)就叛逆结局,“林黛玉”最终也没能跳出“贾宝玉”及其所代表的封建社会幻想,将希望寄托于外界,终被失望重伤致死。而“简・爱”则勇敢地打破束缚自己的枷锁,把命运改变的希望放在自己身上,起而抗争,最终获得了真正的平等。
4 结论
4.1 研究结论
(1)在传统观念方面,中国深受自给自足小农经济影响,思想相对封闭保守,文化依赖性强。而西方发端于海洋文明、商品经济,思想开放,文化独立。(2)在文化表达方面,中国人相对内敛含蓄,习惯用一种温和妥协不伤人的方式来表达情感。而西方人则率直洒脱,喜欢以一种直接干脆有实效的方式和外界交流。(3)在价值观念方面,中国注重规则与权威,将女性视为男性的附属品和社会的附庸,将个人命运寄托于外界的不可控力。西方则重视创新与突破,认为人人都有追求幸福的权力和能力,把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相信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
根据以上结论,我们在看待中西方不同的文化现象和社会问题时,不应该以一个旁观者、评论者的态度先入为主,而应充分考虑到中西方文化在各方面的差异,“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以包容学习的态度来探究,“、兼收并蓄”;以开放进取的心态来发展,“熔铸百家、推陈出新”。
具体到本文中即在观念上要摒弃封闭保守,学会开放灵活;培养独立自主精神的同时仍要重视集体力量。在表达情感方面,要大方坦诚、敢于说出自己的心声,不能一味妥协让步。在价值观念方面,要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规则意识与创新意识、担当精神与平等理念相结合。
4.2 研究意义和局限
(1)研究意义。从文化角度来看,此次研究,旨在通过两个典型人物形象的对比分析,探寻掩藏在“叛逆”表象背后深层次的文化差异,为我们日后更好地理解中西文化、做出正确文化选择提供帮助。(2)研究局限。现在中国正走向世界,世界也开始更加深入了解中国。所以本文仅反映了《红楼梦》和《简・爱》各自所处时代的状况,并不能完全反映现状,这是我们此次研究最大的局限。
4.3 研究展望
从文学作品人物形象来解读文化差异,一直以来都是中外学者喜用善用的手法。文学作为一定历史背景下社会生活的浓缩,其人物形象的特点往往具有当时社会大众身上最鲜明的性格特征和文化烙印,是研究特定社会文化的绝佳对象。相信日后会有更多的学者从这个角度来剖析不同社会文化,为我们奉献更多精品研究成果。
注释
① 张中伟.东西文化差异下的“叛逆”――关于“林黛玉”和“简・爱”两个孤女的对比[J].名作欣赏,2012(27).
② 许绮.独立与叛逆――简・爱与林黛玉之比较[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
③ 赵莉.折翅鸟之歌――简爱与林黛玉比较谈[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4(12).
篇3
关键词:委婉语;中西文化;对比研究
一、委婉语及其与文化的关系
委婉语的产生有其社会原因。在人们的语言交际过程中,经常存在难以直言的场合,或是因为有难言之隐,或是因为直截了当的说出会引起尴尬。此时,人们经常会选择用比较委婉的表达间接的说出想要表达的意思,这样既不会引起尴尬,又可以恰如其分的把意思表达出来,于是委婉语就应运而生。
委婉语的使用不仅是一种社会现象,还是一种文化现象,委婉语的产生也与文化密不可分。委婉语的使用在人类社会早起就开始了,由于当时的社会生产力水平较低,人们缺乏科学和文化知识,因而普遍存在一种迷信的思想,认为直接说出“神”或者“鬼魂”的名字会带来厄运,这些“神”或者“鬼魂”的名字也就成了语言禁忌,人们找到了许多间接的替代词,这些替代词也就成了当时的委婉语。随着社会的发展,不同语言中的委婉语都获得了发展,但委婉语的发展依托的始终是文化。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所处的自然地理环境不同,社会形态、社会意识、生产方式、价值观念等也都不尽相同,因此反应在语言中的表达,包括委婉语的使用也存在着差别。
二、中西文化共性与差异性在英汉委婉语中的体现
由于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存在着共性与差异性,因此文化上也存在着共性与差异性,这在英汉委婉语中都有充分的体现。
1、委婉语所体现的文化共性
委婉语在英汉两种语言中使用的功能相似,这些功能体现了人类文化的共性,即文化中存在的语言的禁忌和语言的美化,语言要避免冒犯和伤害他人等。
(1)避讳功能。在英语和汉语中都有存在着一些“不可直言”的词,比如说在基督教盛行的西方社会,上帝的名字Jehovah(耶和华)是最大的禁忌,于是产生了许多委婉词语,如the Almighty(万能者)、the Supreme Being(至高无上者)、Holy one(至圣者)、the Eternal(永生者)等。在中国古代,君主、帝王的名字也是要忌讳的,如秦始皇嬴政为了避免“政”字的读音,改“正月”为“端月”。
(2)礼貌功能。在交流中为了避免伤害他人的面子,应该选择委婉的表达避免伤害他人的面子,这就是委婉语的礼貌功能。如在英语中,对于肥胖的人,人们常用plump, stout, out-size, over-weight来表述,而不直接说fat; 对于比较底层的职业,人们也常用委婉的说法来代替,比如说用pipe engineer来代替plumber(管道工),用sanitary engineer来代替garbage collector或dustman(清洁工)。同样的,在汉语中也有类似的委婉表达,如厨子婉称为“大厨”、“大师傅”;服务员婉称为“跟班”“听差”或“跑堂”;保姆或女佣被婉称为“阿姨”。
2、委婉语所体现的文化差异性
由于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不同的文化呈现出不同的文化形态,这种文化形态上的差异反应到语言层面为语言差异。英汉民族的委婉语都是在特定的社会自然环境和特定的文化背景下形成的,因此两种存在着文化差异。这种差异可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命名和称谓方面。中国人很少直接称呼自己长辈或祖先的名字,这是因为中华民族向来尊祖敬宗,命名和称谓禁忌深深扎根在社会文化之中,因此不能直呼长辈的姓名,取名字时也要避开先辈曾用过的字和谐音等,否则会被视为不敬。晚辈称呼长辈时,以辈分称谓代替名字的称谓,如“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既表明辈分,也表现出尊敬之意。而英美国家则没有这方面的禁忌,辈分低的人可以直呼辈分高的人的名字,不同社会地位的人之间也可以直呼其名。人们不会觉得这是不尊重的表现,反而会觉得这样更加亲昵,能拉近彼此的距离。
(2)对待老龄的态度方面。中国文化认为年长的人为智者,年老代表着智慧,因此老年人普遍受到尊重和照顾,人们也喜欢用“老”字代表尊敬,如“老同志”、“老干部”、“老师傅”等,“老”字加在姓氏后面更表示对人的尊敬,如“张老”,“叶老”。而英美人崇尚年轻,认为年老象征着“衰败”“落寞”“孤独”和“死亡”,因此对于“old”一词十分的忌讳。老人不能说成是“old people”而是“senior citizen”。在英语里表达“上了年纪”的委婉语也比汉语中要多,如 “be getting on”, “feeling one’s age”, “far advanced in age”等。
篇4
关键词 大学英语教学 中西文化对比式教学 阅读能力
中图分类号:H319.3 文献标识码:A
目前中国高校基本上采用中国教师进行大学英语教学的授课,相对于英文专业有外教授课的实际状况,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中西文化对比教学还远未落到实处。作为大学英语教师应该树立两种文化对比式教学的意识。在英文阅读过程中,许多学生对由文化差异引起的词汇、情境、观念上等众多不同于中国文化的知识点感到茫然困惑。作为大学英语教师,应该以中西文化对比式讲解为突破口,帮助学生提升英语阅读能力和水平。
1中西文化对比式教学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影响
如何将文化教学纳入语言教学已不是个新鲜话题,英语教育人员日益关注到文化教学的重要意义。本人作为一名大学英语教师在实际英语教学中遇到过很多由于文化差异造成学生阅读障碍的情况,那么大学英语教师就一定要将中西文化对比式教学应用到实处,我们应该看到差异无处不在。
(1)采用对比式教学可有效提升大学英语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首先大学英语教师自身要建立中西文化对比式教学模式的意识。不能拘泥于书本,要博览群书,多方搜集资料,尽可能提高自身对英语本土文化的了解与理解。只有自身专业技能水平提升了才能更好的教书育人。如果教师本身忽略中西文化对比的导入,就可能造成学生对文章中出现的疑点不理解而对英语学习失去信心,最终放英语学习。因此,教师首先要以身作则,从点滴积累文化差异的素材,在课堂中将文化差异对比知识以文化小版块的形式介绍给学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
(2)采用对比式教学可有效帮助学生提升理解英文篇章的能力。采用中西文化对比式教学可大幅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因为学生在实际学习中会发现文化对比式教学比单纯词汇语法教学更有效用。文化对比式教学还会加深学生对某一知识点的记忆程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随着不断的积累,最终能在阅读水平方面达到突飞猛进的提高,这将大幅增强学生的学习英语阅读的自信心,实现良性循环。
(3)采用对比式教学可增强师生间互动式教学。不论是采用课上组织学生对阅读中的疑难点进行中西文化差异的对比讨论还是课后通过布置作业的形式让学生自主搜集材料进行中西文化差异的对比,都增强了师生间的交流互动,密切了师生的关系。中西文化差异的课堂教学导入只是一个开端,通过这种互动式的介绍,使学生真正了解中西文化差异在英语阅读中的重要作用,激励学生在自主阅读过程中密切关注中西文化差异点的研究与学习。在日常教学中,大学英语教师一定要将中西文化差异对比式教学落到实处。
2如何通过中西文化对比式教学有效提升学生英语阅读能力
(1)可根据课文实际知识要点,每课建立文化阅读与讲解小板块。这就要求大学英语教师在备课过程中,着重把课文中涉及到的文化差异点进行挑选,对应找到实际例子,在课前以阅读及讲解形式进行授课。如在讲到节日话题时,教师可挑一个节日对比的例子,如可将中国情人节与西方情人节进行对比。首先介绍两个节日的由来,然后向学生提问进行比较分析。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归纳加深学生印象和对两种文化差异的理解。可总结为西方情人节宗教色彩浓厚,而中国情人节则是一则神话传说。但不论哪一个节日都充满了爱人之间表达爱意的浪漫主义色彩。这既突出差异,又体现共通性。
(2)可将学生分小组设立中西文化对比竞赛模式。还可将学生分小组对课文中某个文化差异点进行讨论,最后由教师评出优胜组,并进行日常成绩的加分激励机制。每节课可提前将下节课需要对比的知识点进行布置,比如在课文中讲到dragon(龙)这个动物词时,可以让学生搜集资料对龙这个词进行中西文化内涵的对比。让学生自己总结出两种文化内涵对比下dragon和龙的差异。可看到龙(dragon)都是两种文化中神话传说中的动物。而两种文化下内涵差别很大,中文里龙是皇族高贵的象征,龙凤呈祥等褒义内涵与英文中邪恶凶残的dragon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通过这种比赛竞争机制,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了学生查找资料,尽可能的多阅读英文材料的主观能动性。
(3)可通过课外阅读形式进行中西文化差异对比专项讲解。课后教师可给学生安排课后阅读进行中西文化差异的渗入。教师可指导学生在阅读文章中尽可能找出更多的文化差异点,然后利用课后时间让学生多阅读多学习。教师将文章中出现的文化差异知识点总结好已电子文档的形式发送给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同时,也加深了文化差异的认知。
3中西文化对比式教学对培养学生建立跨(下转第100页)(上接第98页)文化交流意识的意义
中西文化对比式教学意义重大,要想使学生真正学好英语,读懂英语,中西文化对比式教学势在必行。作为大学英语教师要帮助学生培养跨文化交流意识。
(1)从词汇出发,做到遇到差异对比差异,即堂消化。每课从学生阅读全文出发,让学生在文章中发现词汇。遇到有中西文化差异的词汇时,教师要重点讲解,多鼓励学生进行词汇内涵的猜测与对比,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帮助其建立自信心。每课的文化差异点做到当堂学习,当堂消化。
(2)以阅读为抓手,通过大量阅读,找到差异提升阅读水平。除按教学进度安排的课文讲解,教师可挑选学生感兴趣的课后阅读作为作业布置给学生,要求学生找出阅读难点与疑点,有的放矢的进行指导,对阅读中的文化差异性问题应该有针对性的进行讲解,务必要求学生记住该文化差异点。只要坚持不懈,相信学生阅读水平一定会在一段时期内有所提高。
(3)定期复习,帮助学生建立跨文化交流意识。通过定期复习,加深学生对课文中中西文化差异的认知程度。另外,教师也可以采取与学生一起阅读,提问回答的交互式阅读模式。学生在英语材料阅读过程中,遇到问题,教师可首先让其他同学作以解答,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概括。这种问答式交互学习模式可增强学生对中西文化差异的敏感度,提高其认知能力,加深印象,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和跨文化交际的意识。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对比英文素材与中国文章的语篇特点,鼓励学生进行比较总结,培养其英文思维能力。
4结语
总之,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中国学生普遍反映的无法突破的阅读障碍往往就是对中西文化差异的轻视与不理解。作为当代合格的大学英语教师应该利用多种可行性强的方法帮助学生提高阅读水平,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将中西文化差异对比纳入课堂阅读讲解过程中。我们相信,只要坚持采用文化差异对比的方法进行授课,学生一定可以在一段时期内有效提升英语阅读水平。
参考文献
[1] 胡春洞.英语学习论[M].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
[2] 胡文仲.跨文化交际与英语学习[M].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
[3] 唐力行.英语教学方法及技巧[M].上海外语教学出版社,1993.
[4] 汪礼瑞.英语阅读理解指南[M].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
篇5
关键词:必要性;教育内容;方法
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历史、风俗习惯和风土人情等,各民族的文化和社会风俗又都在该民族的语言中表现出来。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应注意加强语言文化差异教育。
一、文化差异教育的必要性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往往比较重视语言的外在形式和语法结构,即培养学生造出合乎语法规则的句子,而忽视了语言的社会环境,特别是语言的文化差异,致使学生不知道什么场合该说什么话,从而忽视了学生的交际能力。在此,语言的文化差异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作为一个重要问题被提了出来。
二、文化教育的内容
1.称呼语。
如“UncleWang”。中国人可能用这种方式去称呼家人以外的其他人。但在英语中这是不合理的,这种错误的产生是中文思维套用英语的现象。汉语中的亲属称谓有泛化使用的倾向,常用于非亲属之间:年轻人对长辈称“叔叔”“阿姨”;对平辈称“大哥”“大姐”。但在英语中,亲属称谓不广泛地用于社交。如果我们对母语是英语的长辈称“Unclesmith“”Auntiebrown”,对方听了会觉得不太顺耳。英语文化中只有关系十分密切的情况下才使用此类亲属称谓且后面不带姓,只带名,如“UncleTom”。
2.感谢和答谢。
一般来说,我们中国人在家庭成员之间很少用“谢谢”。如果用了,听起来会很怪,或相互关系上有了距离。而在英语国家“Thankyou.”几乎用于一切场合,所有人之间,即使父母与子女,兄弟姐妹之间也不例外。送上一瓶饮料,准备一桌美餐,对方都会说一声“Thankyou.”公共场合,不管别人帮你什么忙,你都要道一声“Thankyou.”这是最起码的礼节。当别人问是否要吃点或喝点什么时(Wouldyoulikesomethingtoeat/drink?),我们通常习惯于客气一番,回答:“不用了”“别麻烦了”等。按照英语国家的习惯,你若想要,就不必推辞,说声“Yes,please.”若不想要,只要说“No,thanks.”就行了。这也充分体现了中国人含蓄和英语国家人坦荡直率的不同风格
3.赞美。
在英语国家,赞美也常用来作为交谈的引子。赞美的内容主要有个人的外貌、外表、新买的东西、个人财物、个人在某方面的出色的工作等。通常称赞别人的外表时只称赞她努力(打扮)的结果,而不是她的天生丽质。因此,赞美别人发型的很多,赞美别人漂亮头发的很少。对别人的赞美,最普通的回答是“:Thankyou.”
4.隐私。
中国人初次见面问及年龄、婚姻、收入表示关心,而英语国家人却对此比较反感,认为这些都涉及个人隐私。如在JEFCBook1Lesson16中有这样的对话:“Howoldareyou,MrsRead?“”Ah,itsasecret!”为什么Mrs.Read不肯说出自己的年龄呢?因为英语国家人都希望自己在对方眼中显得精力充沛,青春永驻,对自己实际年龄秘而不宣,妇女更是如此。
5.打招呼。
中国人日常打招呼习惯于问“:你吃饭了吗?”(Haveyouhadyourdinner?)如果你跟英语国家的人这样说,他们认为你是想请他们吃饭。英语国家人打招呼通常以天气、健康状况、交通、体育以及兴趣爱好为话题。
6.节日。
中西方节日的风俗习惯也很不相同,比如,在节日里,对于别人送来的礼物,中国人和英语国家的人也表现出不同的态度。中国人往往要推辞一番,表现得无可奈何,接受后一般也当面不打开。如果当面打开并喜形于色,可能招致“贪财”的嫌疑。而在英语文化中,人们对别人送的礼品,一般都要当面打开称赞一番,并且欣然道谢。
7.词汇的文化内涵。
比如red一词,无论在英语国家还是在中国,红色往往与庆祝活动或喜庆日子有关,英语里有“red—letterdays”(节假日)。尤其在中国,红色象征革命和社会主义等积极意义,但英语中的“red”还意味着危险状态或使人生气,如“redflag”(引人生气的事)。还有当看到商业英语中的“inthered”,别以为是盈利,相反,是表示亏损、负债。
三、文化教育的方法
1.加强中西文化差异的比较,将中西文化在称呼、招呼语、感谢、谦虚、赞扬、表示关心、谈话题材和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差异自觉自然地渗透到英语教学中。
篇6
关键词:文化差异导入 大学英语教学 有效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3-0026-02
1 基于文化差异导入下,大学英语教学中西文化导入的必要性
进入21世纪以来,中西方人民的联系更加紧密。但是如果不理解交际双方在语言知识、文化背景方面存在的差异性,会导致产生很多误解。因此,作为一种全世界通用语言,英语变的更加重要,英语学习变得更加紧迫。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不同国家的人民如果缺乏对对方国家的文化背景的了解,只会讲对方语言,那么沟通将不会顺畅,因此,大学生英语引入中西方文化差异教学是十分必要的。
首先,语言是一种交际工具,语言离不开文化单独存在,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而文化是语言的基石,是依靠语言来传播的,学习语言的基本目的是为了交际。因此,为了帮助学生提高交际能力,在大学英语课堂中导入文化知识是培养学生良好交际能力的过程。而为了提高学生对文化差异的适应性,培养学生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文化知识的输入,不但能够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还能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意识。
其次,英语语言结构不但包括单词、短句,还包括词组、句型以及语法等。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一般都是用记笔记、背笔记等学习方法,比较枯燥,从而极其容易导致学生对于英语学习失去了兴趣。而文化导入能够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能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讲解课文的时候,如果把相关的历史、地理、价值观念以及人文风俗等背景知识介绍给学生,不但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还能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教学内容,从而提高英语学习的效果。
另外,在英语教学中融入中西方的文化知识,将中西方文化精髓结合起来,不但能够开阔学生的视野,为今后进一步学习或者就业打下基础,还能拓展学生的思路,提高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和文化修养。因此,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能够使学生掌握了一种语言及其所承载的文化内涵,掌握了一种技能,从而能够帮助学生的自身发展。如:翻译、接待、对外汉语教学、对外贸易等只要与西方人交际有关的工作,学生都可以大胆的尝试,从而在择业的时候,拓展了学生的就业面。
2 基于中西方文化差异下,大学英语教学中中西文化导入的有效途径
2.1以学生兴趣为导向,拓宽教学渠道,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目前,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资源的稀缺和大学英语教学大纲提出的要求之间产生了很大的矛盾。因此,《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针对这个问题,指出了:“由于我国可利用教育资源相对有限,高校大学生人数迅速增长等原因,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要改进原来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单一课堂教学模式,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发展所带来的契机,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采用新的教学模式”。英语教学的目的是使学习获得结果,因此,为了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在大学英语教学中,高校应该拓宽教学渠道,以学生兴趣为导向,普及多媒体应用,以多媒体传播西方文化为主,不断的改进课堂教学方法,帮助和引导学生端正学习动机和态度,给学生创造更多的语言实践和交际机会,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开设多种西方文化课程,如:经济、军事、信仰、礼仪等方面,涉及面要有广度,从多角度引导学生来学习西方文化,要有计划性、阶段性、重点性引导学生了解西方文化知识。如:鼓励学生听一些英语广播,看一些影视资料等。通过绕口令、猜谜语等方式引导学生学习外语,并且带领学生参加一些英语讲座、小品演出等活动,从而为学生学习好语言打好文化基础,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
2.2不断提高教师的文化素质,加强教学之间的学术交流,提高师资队伍的建设
为了丰富教学内容,作为语言的传播者和引导者,大学英语教师应该不断的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具有系统性的教学理念和较高的教学素养,才能努力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才能在课堂上,把西方文化准确的传授给学生,才能基于文化差异下,因材施教,把中西文化导入到教学过程中。另外,大学英语教师要具有自己的特长和优势,才能全面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因此,为了加强大学英语教学质量,通过校与校之间的学术交流,交换引用中西文化差异教学意见,不断沟通大学英语教学的经验,从而提高师资队伍的建设。同时,学校之间的学习交流,不但为学生搭建了学习的平台,还为教师提供了宝贵的交流平台,从而使师资队伍建设得到了提高,使学生从中也感受到了学习跨文化交际的实用性和乐趣。
2.3重视英语语言的教学,注重文化的导入,改革英语教学方法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模式只能让学生片面的而理解某一个单词、句子的含义。而引入中西文化差异教学,是对学生加深学习语言的记忆,是能够有效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语言的能力,帮助学生理解和深化语言知识和语言结构,避免学生语言错误,规范学生跨文化交际用语的有效途径,因此,为了避免语言的错误,大学英语教学应该重视英语的应用技巧,也应该注重文化的导入。近几年来,全国英语四、六级考试中,加强了考生对西方文化知识理解能力的考核,因此,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为了准确分析中西文化差异,要将西方文化和中方文化结合起来,改革英语教学方法,加深对语言的掌握,加深对目标英语的记忆,从而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另外,在跨文化交际活动中,交际语言体现在整个交际活动之中,体现了一个人的文化内涵,因此,要将中西文化差异教学的理论和方法引入课堂,必须要做到讲话得体,恰如其分,才能引导学生正确的理解语言与文化内在的丰富内涵。同时,随着对西方文化了解的逐渐深入,不仅要让学生掌握正确的语言形式,还要使学生避免由于语言形式不正确而讲出不符合身份场合的话,从而帮助学生提高交际礼仪方面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刘思阳.任务型教学法应用于英语精读教学的研究与实践[J]. 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13(6).
篇7
【关键词】不对等现象 英美文学 翻译 体现
引言
由于各个国家之间的文化背景、语言、风俗习惯的不同,在英美文学作品的翻译的过程当中会存在着一些不对等的现象,本文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阐述,希望为英美文学的翻译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一、不对等现象与文学作品翻译
虽然现在有很多中西方进行文化交流的途径,但是最直接的方法应该是文学作品的直接交流,通过文学作品可以更好的了解英美国家的文化特点,但是,由于写作背景,语言环境,文化等的不同,翻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会存在很多的翻译不对等现象,中文的表达方式与英美国家的表达方式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并且在翻译时翻译工作者会对翻译的内容进行优化,这样一来就会与原文有出入,甚至出出现偏差,英语本生就是一种比较简单的语言,有的时候一个单词可以表示不同的意思,这就要求翻译工作者要认真的研究语言的特点及其表达的不同方法,做到英美文学翻译的准确无误,正确的表达出英美文学作品中想要表达的思想与意境。
二、英美文学作品翻译过程中的不对等现象
1.语言不对等。目标语言与原本语言是两种不同的概念,翻译工作者不能做到兼顾两者,并且现在的翻译工作者由于翻译的背景那个,翻译经验以及对语言的理解程度的不同,在翻译时也存在很大的差距,导致现在的翻译作品参差不齐,但是英美文学作品还是很受到国内的欢迎的。英语与中文是两种不同的表达方式,英语的用法比较随意,你可以用几个单词在美国呆一周或者是一个月,但是仅仅用几句中文在中国是生活不下去的,中文的表达方法千姿百态,翻译工作者在翻译时需要结合语言的差异性以及背景的差异性才能进行翻译,并且在英美文学作品的翻译过程当中使用的翻译方法也有很大的差距,直译,意译等,不论是哪种翻译方法都需要后期的语言优化,经过优化的作品,就会改变其中的意境,一个词的不同都有可能改变作者要表达的意思,所以,这对翻译工作者就有更大的要求,翻译工作者翻译能力的高低决定了这篇作品质量的高与低,语言不对等是现在翻译工作中最重要的也是最常见的不对等现象,要想对英美文学作品进行准确的翻译,翻译工作者必须克服语言的障碍,深入了解英文的表达手法与表达方式,为读者提供更加准确、质量高的英美文学作品,了解当时的写作背景,结合写作背景进行翻译会更加的有效。
2.文化不对等。中西文化差异是非常严重的,包括为人处事的方法、教育的理念都是文化差异的一部分,通过英美文学作品的翻译可以让中西方之间进行更加深入的文化交流,了解文化之间的差异性,翻译的过程也是在了解文化差异性的过程,如果仅仅是对语言进行翻译,不对文化等进行翻译,对我国的读者而言也是没有意义的,只是硬生生的语言,没有灵魂,没有文化之间的交流与碰撞,对于读者是没有吸引力的,所以在翻译时不采用什么样的翻译方法都要保证主体的正确性,不能只是用自己的方法一味的进行翻译,什么也不去考虑,这样翻译出来的文学作品,是没有灵魂的,其中的内容也得到了歪曲与误解,由英美的文学作品中引入中国并且由中国拍摄的话剧也有很多,如果在翻译时不准确,引起排话剧人员的误解,拍出来的作品就是错误的,这是很严重的现象,是对文化的不尊重与曲解,所以,翻译工作者一定要考虑到文化的差异性,结合文化的差异性进行分析,每句话都要经过反复的推敲在下定论,得到准确定的翻译作品。
3.意境不对等。意境是指在作者写作品时想要通过作品表达出来的意向与思想感情的表达方式。但是在翻译时翻译工作者并没有身临其境,就会造成已经上面的不对等,现在的西方国家的翻译者在翻译文学作品时不重视对于意境的把握,他们更加关注的是语言的翻译,但是与其他国家的翻译工作相比,我国的翻译工作更加的具有深度与内涵,并且σ饩车陌盐沼敕译也是提升作品质量的一个关键的环节,英美文学作品作者的思想感情对这件事情的看法就是整篇作品的主线,如果不能抓住主线,读者就会更加的模糊,对于意境的把握也是模糊不定,这样的文学作品的翻译就是失败的,所以,翻译工作者在翻译的时候要全身心的投入,体会作者想要传达出来的意境,在翻译时尽力的摆脱这些不对等的现象,为读者翻译出质量高、准确的英美文学作品,让读者能更加的了解中西方的文化的差异性,写作手法的差异性,体会国外作品的精华,学习西方的写作方法与中国的进行有机的融合,创作出更好、更出色的作品。
三、结语
加强对于英美文学作品的翻译对于国家之间的交流具有重要的意义,虽然在英美文学作品的翻译过程中会存在不对等的问题,出现不对等的现象,但是只要翻译工作者能够结合中西方的文化不同,进行语言环境等分析,进行功能性翻译,在主体不变的情况之下增减一些词汇不会有太大的偏差。
参考文献:
[1]蒋兴君.中西方文化差异背景下英美文学作品翻译研究[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5,(06):47-48.
篇8
1 中国传统服饰的基本形制
从服饰的基本形制来看,中国与西方差异是较为明显的。中国传统服饰大多追求的宽衣博带的形制,服饰表达以“意”为美,朦胧而隐约,通常给人一种委婉含蓄的审美感受。这一服饰特点在六朝时期表现尤为突出,东晋末年与南朝时,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经济的开发,士大夫生活优裕,衣服宽大,加上当时玄学清淡的风气影响,士人追求自由奔放、自然飘逸的境界,“气韵生动”“以形写神”为当时所崇尚的美学原则,这些更助长了这种倾向。正如《颜氏家训.涉务》所言:“梁世士大夫,皆尚褒衣博带,大冠高履,出则车舆,入则扶持,城郭之无乘马者。”正体现了这一服饰形制的真实写照。(如图1)
由此可见,中国传统服饰不仅反映出当时人们对生活的审美感知,也是一种文化象征。正如,中国溯有“衣冠王国”的说法,“衣冠”一词从常规来说可以理解为衣帽或是一切服饰的代名词,但同时它在某种情况下还被赋予了一定的文化含义。有时我们看到的“衣冠盛事” 、“衣冠扫地”等词汇,这里的“衣冠”不单是衣帽服饰的意思,它还可以理解为古时士大夫和官绅的代称,同时含有“礼教”与“文明”的文化含义。这种通过服饰本身所引申出来的文化寓意或者有望借助于服饰的形制来体现出时下某种文化思想意识是我国传统服饰中普遍存在的一种文化现象。中国传统服饰文化受儒家思想影响最为久远,在较长的一段历史时期中它影响着我国传统服饰的基本形制。儒家重礼仪规范,讲究穿戴与礼应合二为一,所以在中国历代传统服饰中我们通常能够通过在服饰中的色彩、章纹、结构以及不同的配饰配件中体会到当时严格的礼制规范或等级制度,如,冕服,深衣等。服饰背后所蕴含的政治文化含义有时甚过于服饰的外在造型,是重内涵与实质的装饰精神。正如张直光先生所说:“中国与西方不同,其文明的最初聚集是通过政治手段(国家社会)而不是技术突破来实现的。”
2 西方服饰的基本形制
西方服饰多以凸显身体的形态为美,其尽可能通过服饰的造型体现它的体态美。在这一点上,古代西方服装是完全不同于中国的,西方服装更立体,外形富于变化。如古希腊时期的西方服饰,这一时期的服装多为披挂形式,服装大多为不经裁剪、缝合的矩形面料,通过在人体上的披挂、缠绕、通过别饰针、束带等基本方式将其固定,从而形成了“无形之形”的特殊服装风貌。乍从外形来看服饰基本形制也是宽大而平面的,但从服饰细节来看,它与我国传统服饰宽衣博带的服饰形制还是有差别的,这一时期的古希腊服饰,服装只看做是附属于身体之外的物体,身体才是服装的主人,披挂的服饰形制使服装不会约束于身体,让人随心所欲,人体在行动或是衣服飘动的时候在随时都会暴露肉体,这与我国所追崇的含蓄美是有本质上的区别的。(如图2)
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它们都会有各自不同的风俗习惯、有着各自神秘的宗教追求和世俗的伦理指向,这些多少都能在各自“衣食住行”之中所显现出来,从而形成各自不同的文化体系。古希腊这一时期的服饰形制正是受到当时西方宗教文化的影响,由于人们对上帝诸神的崇拜为原始宗教的主要内容,希腊人“把肉体的完美看作神明的特性”,认为神也是有人望的。在这一宗教文化影响下,服饰只作为附属品,而尽可能体现出来的是人的形体美。所以,古希腊时期,对宗教文化的崇拜,除了在服装中的影响,我们还能从当时的文学、雕塑、绘画等其它一些艺术形式中有所察觉。西方宗教文化的发展与变化在一定时期内改变和影响着人们对肉体的态度,也深深地影响了西方古代服饰的发展和变化。如,中世纪时期西方服饰,基督教的禁欲主义理念对当时服饰影响较大,男女穿着要满足端庄正派的要求,服饰大都将凹凸有致的身体曲线遮掩起来。在中世纪女性流行一种罩袍,是将多余的长裙在腹前掖入腰带,前面的堆褶使腹部微微隆起好像孕妇(如图3)。这也许与当时妇女地位低下,女子需在家从父,出嫁从夫,认为女人天生就是为了繁衍后代的世俗观念有关;同时,还据说这是因对圣母玛利亚的崇拜而造成的流行样式。因玛利亚在未婚嫁时就从圣灵受孕而怀孕基督,所以她有孕时的形象也被看作是圣洁美好的象征。
在随后西方服饰的发展进程中,在理性主义精神的支配下,西方转向了人文、科学主义,功能主义的探索,其思想核心是“人乃万物之本”,主张以人作为衡量一切事物的尺度。重视人的价值,提倡个性与人权,主张个性自由,反对天主神权;主张享乐主义,反对禁欲主义;提倡科学和文化,反对迷信。伴随这些文化思潮的到来,西方服饰也发生了与前未有的形制变化。倘若以文艺复兴时期为西方服饰文化的转折期,我们似乎可以由此开始感受到时尚的悄然流行。华美繁缛的细节装饰,精致细密的缝绣工艺,也许,此时的服饰只是作为一种特殊审美要求下的产物装点美化着人体,有甚至还通过改变人体自然形态来满足一种极端而扭曲的审美文化。例如,为了体现体态美,女性服饰开始出现表现腰部曲线的倾向,为了凸显和加强这种曲线美,紧身胸衣、夸张繁琐的衬箍开始盛行,当时女性不惜牺牲自我而桎梏于其中。同时,立体裁剪方式出现,也促使这种窄衣文化进一步发展,由此,西方服饰与中国传统服饰也有了本质上的差别。西方服饰是一种多元化的服饰文化,它从诞生之始就受到众多外来文化的影响,它不同于中国传统服饰有较强的的延续性,这与其所处地理方位、政治、环境等方面都有所关联,这使西方古代服饰形制在前后差异明显,但服饰大多以体现人体体态为美。
3 中西服饰基本形制的差异
影响中西服饰基本形制差异的原因众多,各自服饰特色与风格形成是与民族文化风俗,政治环境甚至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的不同使各自在历史发展和积淀的过程中体现出明显的差异。不同文化背景影响下的服饰形制差异是其主要原因之一。中西方服饰文化有着各自不同的文化特征和魅力,长久以来,伴随彼此在政治、科技、文化等方面的进步和崛起中,中西交流愈渐频繁,服饰文化也即如此。正如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冲击了封建主义的思想、道德和文化,开启了思想解放的闸门。中国在饱受列强欺凌、被迫开放的环境中不断进行着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的变革,正是在这种特殊的时代背景和外来文化的影响下,中国传统服饰服装也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形制转变,中国的服装开始由松变紧,剪裁的方式吸收了西方三维的立体裁剪形式,服装变得贴体而轻便,改良旗袍正是中西合璧最经典的完美体现;而此时的西方似乎也逐渐摒弃了以往娇柔造作,甚至带有扭曲性的审美文化。尤其是女性服饰,它将女性从损害健康的紧身胸衣中解放出来,伴随女性地位的逐步提高和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服饰形制也从过去的窄衣文化开始走向宽松,设计以人为本,讲究其功能性和舒适性。如今随着全球经济的一体化,中西服饰文化的本土化和多元化是其发展的必然趋势。在今天,有关“中国风”主题的设计越来越多的出现在国际时尚语汇中,除了本土设计师,也有很多的国外设计师希望通过自己的设计作品传达出自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使设计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同样,在如此开化和便利的社会环境下,也有越来越多的中国设计师正走出国门,吸收和接受着外来文化的洗礼,从中学习别人的先进文明及人文素质,开拓自己的视野,在国际的舞台中展现出中国设计师的设计风采。
4 结语
本文分别通过中西方各自服饰基本形制特征描述来阐述其背后的不同文化现象。从服饰的基本形制来看,中西方差异是较为明显的,中方大多追求的宽衣博带的服饰形制,服饰多为平面的;西方重视凸显身体曲线的服饰形制,服饰多为立体的。中国传统服饰表达以“意”为美,以朦胧隐约,藏而不露给人委婉含蓄的审美感受,通过款式,布局,色彩,线条给人整体的和谐之美。西方服饰则相反,重“形”, 尽可能通过造型体现它的形态美。影响中西服饰基本形制差异的原因众多,各自服饰特色与风格形成是与民族文化风俗,政治环境甚至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的不同使各自在历史发展和积淀的过程中体现出明显的差异。本文总结出中西方服饰文化势必伴随着科技、文化的进步与崛起,相互之间的交流也会愈渐频繁,东西方服饰文化进一步互相撞击,互相融合,这是时展的必然趋势,也为时代所需,正是有了这种撞击和融合,才能使当今的服装绽放出一种夺目的光芒,使服装有了个性化、全方位的审美表现。
参考文献
[1] 华梅.中国服饰史[M].中国纺织出版社,2007
[2] 周锡保.中国历代服饰[M].中国戏剧出版社,2002
篇9
商务英语翻译是当今世界跨文化交际的一种重要形式,商务英语翻译工作的完成关系着我国企业与外国企业的友好往来,同时也是展示我国企业文化和素质的重要渠道。基于历史背景和风俗习惯的不同,不同国家和民族在文化上出现了多样化的差异,这必然会给商务英语的翻译带来一些不利的影响。因此,在做国际商务翻译工作时,能够准确地传达不同语言中的文化信息,以减少文化差异对译文理解的影响,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文章就商务英语中的文化因素和文化差异进行分析,并提出了文化差异影响下的商务英语翻译策略。
关键词:
商务英语;文化差异;翻译策略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通过语言来体现,商务英语也不例外,因为国际商务活动本身就是跨文化交际。无论是奈达的“意义相当”和“文体相当”论,还是方梦之的翻译四层次论,都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商务英语翻译,同文学翻译、科技翻译一样,都是把一种民族文化传播到另一种民族文化中的跨文化交际形式,其中的文化因素不可忽略。笔者从商务英语中文化差异产生的根源入手,分析商务英语语境下文化因素的表现方式和翻译策略。文化涉及到人类生活的各个层面,每一类文化都有其不同之处。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地区,因为不同的教育经历、社会和工作经历,人们的思维方式也就不同。商务英语翻译中的文化差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事物认识的差异
在不同地域和不同的国度,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往往不同,有时甚至出现相反的意思,因此,做商务英语翻译时,必须对这些敏感的词汇格外注意。例如,由我国生产的著名电池“白象”,翻译为英语应为“lion”,很受消费者认可。但是,如果翻译为“WhiteElephant”,西方国家的消费者就会把这个看成很一般的东西,失去了品牌的含义。将“亚洲四小龙”译为英语就是“FourAsianTigers”。因为tiger(老虎)在西方人看来是一种强悍的动物,至少不是邪恶的怪物。
二、风俗习惯的差异
世界的多样性决定了不同的国家历史发展的独特性,而历史发展的独特性又造就了风俗习惯的不同,在商务英语翻译中要对这一点额外注意。如在西方一些国家,蓝色往往代表着忧郁的意思,美国人就把心情不好的星期一看作“BlueMonday”,还有一些国家如埃及人和比利时人把蓝色看成了倒霉的颜色。但是,全球著名的汽车商标“蓝鸟”(BlueBird)不能理解为“伤心的鸟”,这是因为“bluebird”在西方的文化含义是“幸福”,当然,乘坐“BlueBird”牌汽车的中国人就很少知道自己身在“幸福”中了,大概只是知道自己坐着世界名牌汽车,考虑的只是自己的身份象征而已,更不会联想到“忧郁”、“倒霉”了。又如,“十三”被西方人看作不吉利的数字,西方人普遍忌讳“13”及“星期五”,其原因都缘于基督教传说,所以对“十三”这个数字非常避讳,中国人对此却不大在乎。
三、商务礼仪的差异
在商务贸易往来中需要重视商务礼仪,良好的商务礼仪修养可以给对方留下较好的第一印象,从而促进双方的友好沟通与交往。各国的商务礼仪是受本国文化影响的,因此,中西方的商务礼仪也具有一定的差异性。中国人在商务贸易中为了表示客气和热情对给对方发烟或者敬酒,但是西方人却不太喜欢,因为他们认为吸烟对身体的伤害较大,应该避免吸烟。其次,中西双方在接受旁人赞美时的表态也是不同的,中国人对于别人的赞美始终保持着谦虚谨慎的态度,而西方人则是大方的接受。商务礼仪关系着商务往来双方给对方留下的第一印象,了解各国不同的商务文化能够有助于在商务活动中采用正确的商务礼仪,促进双方友好沟通,为商贸的成功奠定情感基础。
综上分析,商务英语翻者需要在充分理解文本含义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各项因素,运用必要的逻辑推理和引申,翻译出文本思想要表达的真正含义。因此,建议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减少商务英语翻译中文化差异的不利影响:
首先提高专业素养,重视中西方的文化差异
商务英语的翻译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了商务贸易的成功与否,因此,翻译人员在商务英语翻译过程中要十分重视文化因素的影响。文化差异性的敏感度是商务英语翻译工作人员首先需要具备的专业素质,只有当商务英语翻译人员具备较高的跨文化意识,能够准确把握对方的商务文化、礼仪文化等,才有可能使翻译到位,促进正常的商务往来,因此,翻译人员在每一次的商务英语翻译过程中都要充分做好准备工作,翻译前要翻阅各种资料准确把握对方的历史背景、、思维方式、礼仪文化等。在此基础上,翻译人员翻译时可以较好的尊重对方国家的文化传统,尊重对方的文化价值取向,保障不会因为文化冲突而使双方关系不和谐。
其次掌握翻译的技巧
翻译是传播信息的一种形式,体现了传播者、传播渠道及被传播者之间的互动关系,与普通传播过程相比,操作者在传播过程中产生了文化转化码,以达到两种语言所表达含义的一致,所以翻译技巧是至关重要的。如针对某些特有词汇,可以进行恰当的释义性翻译,对一些较为复杂的商务英语句子结构,努力做到句式规范,体裁正式。在商务英语翻译中,按照原文上下意思、逻辑关系以及译文句法特点和表达习惯,有时增添原文字面没有呈现但现实内容已包含的词汇,或者减去原文虽有但译文说话表达用不着的词汇。如“所有现金盈利,均须缴纳所得税”翻译为“Allcashbonusshallbesubjecttoincometax”等。
最后避免本土文化失语,寻找中西文化契合点
商务英语翻译的实践过程,既是一个吸纳、融化外国文化的过程,又是一个扭转本土文化被西方文化殖民的尴尬“失语”局面的过程。面对文化差异,译者应当力求寻找中西文化的契合点,在表达上寻求对等语,避免简单使用同一语而掩盖本土文化的话语权。其实,文化差异的客观存在并不妨碍商务英语的译者在外国文化和本国文化中寻找一个契合点。如果这个契合点是两种文化的交融,那是最理想的。即便很难找到理想中的契合点,译者也应采用灵活的方法,让这两种文化尽可能地接近,或是通过其他手法使带有异国情调的元素在译入语中得以再现。比如,将商标“zephyr(西风)”翻译成“和风”。而面向社会征集英文商标的天津“狗不理”包子厂家最终选定的是“GoBelieve”,也是找准了中西文化切入点的例子,“GoBelieve”不仅发音上与“狗不理”契合,而且足以让英美人产生值得信赖的美好感觉。
四、结语
综上所述,商务英语翻译工作者要在充分了解文化差异的主要体现的基础上,不断学习英语翻译的理论知识,避免本土文化失语,寻找中西文化契合点,加强英语翻译实践操作,逐步摸索出商务英语翻译的工作技巧,把因为翻译失误和商务合作不愉快导致的经济损失降到最低。同时,作为语言工作者和翻译爱好者,不仅要积极吸收外国、外民族的优秀文化和文明成果,而且要肩负起维护和传播本国、本民族优秀文化的历史使命。
参考文献:
[1]李学颖.商务英语翻译中的信息对等与文化色彩[J].科技创新导报,2009(15):142-143.
[2]赵翔.商务英语翻译中的动态对等与文化差异[J].考试周刊,2009(10):43-44.
[3]翁凤翔.当代国际商务英语翻译[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
篇10
跨文化交际,简而言之,就是在不同文化系统背景下,对同一事物所产生的认知行为。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各国文化也逐渐趋于融合,国家交际事务增多,这样就会涉及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语言文化交流和沟通。而文化受到地域条件、物质条件以及社会历史环境的影响,所表现出来的差异性十分明显,在不同文化背景下,语言差异常常会影响人们交流和沟通,为了能够让人们在跨文化背景下实现无障碍交际,研究中西文化差异是非常必要的。本文针对这个问题进行几点分析。
关键词:
跨文化交际中西文化差异探究
社会发展与演变,其最主要的构成因素之一就是文化,文化在无形中连接每个社会个体,对社会生活以及整体秩序发挥着维系、协调的作用。在人类社会进入了21世纪之后,经济全球化带动了文化全球化,不同民族以及不同宗教之间产生频繁碰撞,在这个不断碰撞的过程中,更多的外国文化元素会涌入我们的生活,也会在不同程度上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为了避免文化冲突的发生,跨文化交际下中西文化的研究工作必须要深入下去,改进跨文化交流显得日趋重要。
一、跨文化交际中的中西文化差异分析
(一)时间观念
跨文化背景下,中西文化的差异中最明显的就是时间概念。首先,从西方国家来看,人们对时间的观念表示十分精准,遵守时间被视为一种美德,相反,不遵守时间的人,是会被唾弃的,他们跨文化交际中的中西文化差异探究蔡婷婷对时间的看重,远远高于中国。这与西方国家快节奏的生活方式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中国人对时间概念很模糊,这种差异在中西国家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处处可见,比如约会或者是朋友相见,西方人都会提前将事情安排妥当,并且会提前通知朋友,并按时赴约。同时西方人在拜访之前,会告之对方拜访的目的,约会的时间以及地点都会商量好,这些内容一旦定好,基本不会改变。但是中国人在这个方面不会做这些复杂的处理,中国是多向时间习惯的民族,在时间观念上比较模糊,也比较随意。拜访朋友或者约会,时间一般不会规定到几点几分,提前准备也比较简单,一般来说,都是在一个时间段,而不是一个时间点。这个方面的显著差异,使得中西方国家的人们相处起来十分不适应,西方人会认为中国人不守时,甚至是品德有问题,而中国人会认为西方人过于刻板,做事不够灵活。
(二)客套语
儒家思想是我国的核心文化系统,从古至今儒家文化深深影响着中国人的行为和思想,因此,中国人崇尚“天人合一”的哲学理念,懂得谦卑,习惯于贬低自己,并认为这是尊重别人的表现,并且中国人遵循上下有序,尊卑有别的准则。在中国语言体系中,包含了大量表示谦卑、恭敬的词语,中国人与长辈交谈会使用敬语,比如“您、先生”等,否则会被认为是不懂礼节,没有礼貌,没有教养。而自己受到表扬和称赞的时候,则要回以“不好意思、哪里、不敢当”等礼貌性用语,在写作或者是发表学术类论文的时候,总是会使用“浅析、浅论、偏颇之处”等词语,这些都表现了中国人骨子里的那种谦卑、谦虚的个性。而西方国家则不同,西方文化中的个人主义是最为突出的特点,他们认为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没有贵与贱、高于低之分,每个人的想法都表示了他们的思维,别人是无权干涉的。每个主体都有实现自我愿望以及被尊重的权利,相反,他人的隐私以及权利也是不能侵犯的。“平等”在西方人思想意识里根深蒂固,在他们受到称赞的时候,会欣然接受,并表示谢谢。一般以“ThankYou”礼貌性回答,但是存在谦卑的含义。他们认为自己好的就是好的,别人赞美也是非常正常的。比如,赞美对方衣着得体好看,他们会欣然接受,但是中国人则会说一些谦虚推辞。这就是中西方在客套话上存在的鲜明差异,
(三)餐饮习俗
餐饮习惯是中西方国家文化中的重要内容。在中国,“人情好客”是传统美德,中国人喜欢宴请亲朋好友,在菜品上也十分讲究,他们会尽自己所能为朋友准备最丰盛的食物。主人在宴请客人的时候会提前预定,还常常会说“也没准备什么”以及“招待不周”等话语,这是中国人固有的“低调、谦虚”思想决定的,在吃饭的过程中,主人往往还会为客人夹菜、倒酒,餐桌上十分热闹,在吃饭之后,主人还会询问来客是否吃饱了,这些都是中国人的宴客之道以及餐饮习俗。在中国,餐桌也往往是交际的平台以及人情交往的媒介。但是西方国家则不同,他们的饮食习惯非常简单,宴客的时候,不会将菜品种类和数目作为衡量主人是否好客、是否尊重客人的标准。由于西方人个人意识非常强,在个人隐私方面也十分敏感,因此主人不会主动给客人夹菜,也不会主动敬酒,每人都是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喜欢吃的菜品,氛围相对轻松、随意。吃饭过程中不会有人大声喧哗。
(四)称谓用语
称谓用语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最经常使用的词汇之一。不同的称谓用语也体现了民族文化体系的独特。称谓用语也是社会意识形态以及社会历史的一种反射。在中国人与西方人交流的过程中,对西方人的称谓常常弄不清楚,这主要是由于中国在称谓上分类非常细,嫡系血亲以及旁系血亲在称谓用语上都能体现出来。而西方人在称谓用语上则不能看出这样的区别。例如,英文中的“sister”一词既有中文中“姐姐”又有“妹妹”的意思,如果不联系交流中的上下语境,中国人很难明白谈话所指对象的长幼关系。而西方人看来,姐姐妹妹都一样,都平等,没有高低之分。在中国,长幼有序、尊卑有别在称谓上的体现是非常明显。从中国人的亲属称谓上也能够看出他们的血缘远近,中国的亲属称谓体系是以伦理观念为基础构建的,非常鲜明地表现出了中国人“集体意识”的生活观念。但是在西方,亲属称谓是相对模糊的,他们的称谓比较宽泛,一般只能够看出辈分,但是看不出血缘远近。比如父亲血统亲属与母亲的血统亲属是平等关系。cousin相当于中国的“堂兄、堂弟、表哥、表弟、堂姐、表妹、表妹”等8个词语,从这些内容就能看出中西方在称谓用语上存在显著差异。
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措施
为了能够更加流畅地进行文化交流,应该具体做到以下几点:
(一)了解自己,了解异国文化,了解文化差异
在消除跨文化中西交流冲突的过程中,首先要了解自己国家的文化,弄清楚中西方的差异,针对本国文化的核心价值、思维模式以及世界观等内容进行全面分析和掌握,然后客观地看待各要素在个人发展中所产生的正负影响。
(二)运用移情,增加交流的灵活性
移情是跨文化视角下,文化交流的常用手段。这是通过自己能力感知对方处境以及情感的方式,通过移情,我们仿佛置身于西方世界中,能够设身处地地看待西方文化,并通过语言交流了解对方的情感和体验,减少交流的重复,这是增加理解能力的有效途径。
(三)承认差异合理性
正如刘易斯所说:“移情是以承认差异为前提。”了解不同文化间的差异性能使我们更准确地理解话语和行为背后的含义。对于不同的文化,我们应该相互尊重,承认差异存在的合理性,容忍并接受不同的意见,善于同各种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合作,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双向跨文化交流。
(四)提高文化适应能力
要想消除跨文化交际下的矛盾和冲突,更加深入地了解西方文化以及西方人的思维方式是一个有效方法。通过各种信息媒体,比如报纸、网络等,了解西方人的生活习惯、文化以及习俗,让自己更加了解西方文化,提高自身的文化适应能力,这样在交际过程中,就能够避免很多文化冲突。
作者:蔡婷婷 单位:安康学院外语学院
参考文献:
[1]邓海,刘晓慧.文化•语言•外语教学[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