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破安全培训范文

时间:2023-09-25 18:23:0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爆破安全培训,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爆破安全培训

篇1

一、特作人员培训、复训计划。

1、按规定培训、配齐特作人员。

2、对将进行复训特作人员提前一个月安排到复训单位进行复训。

二、特作人员培训、复训时间安排

1、2月1日组织全矿所有特殊工种进行培训(包括瓦检员、安全员、绞车司机),培训内容:顶板管理、通风与瓦斯管理、提升运输。

培训人:XXX

2、4月10日培训安全员。重点是:顶板管理、通风管理。

培训人:XXX

3、5月1—2日培训瓦检员、爆破员、绞车司机、电工,培训内容:井下管理的各项内容:提升、电气、防治水、火药的管理等。

培训人:XXX

4、6月10日培训爆破员。培训内容:火药爆破的管理、顶板与支护。

培训人:XXX

5、7月10日培训电工、绞车司机,培训内容:电气设备管理、提升运输等。

培训人:XXX

6、8月10日培训瓦斯检查员,培训内容:一通三防、安全设施管理。

培训人:XXX

7、9月10日培训安全员,培训内容:顶板管理、防治水、提升运输及井下各项管理。

培训人:XXX

8、10月7日培训安全员、瓦斯员、爆破员、绞车司机、电工,培训内容《煤矿安全规定》有关规定及上级部门下发的有关文件。

培训人:XXX

9、11月10日培训安全员、瓦斯员,重点培训内容:瓦斯防治、通风管理、顶板管理、防治水等有关内容。

培训人:XXX

10、12月10日培训安全员、瓦斯员、绞车司机、电工、爆破员重点集中一年中的学习情况,总结一年的中的成绩及缺点,下一年度的工作安排。

培训人:XXX

三、日常安全培训

凡成为我矿职工后,每月必须按时间进行不低于3次的复训,每次复训时间不低于8小时,内容为:

1、采、掘、机、运、通的安全技术知识培训。

2、岗位工种的安全技术知识培训。

3、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培训。

4、《作业规程》,《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施工安全措施贯彻。

以上计划由工程师按时间按计划进行培训,每一职工都必须参与,无特殊情况不参与的人员必须按本矿规章制度进行处罚,并从新进行培训。

篇2

现行水利工程众多,各施工企业多项目同时施工,安全管理人员投入不足,多只有一个专职安全管理人员或无专职安全管理人员。且安全管理人员多为刚参加工作人员,经验不足,很难胜任管全管理工作。

2应急机制未建立或不够完善

在实际工作中,由于认识不到位,很多水利工程项目未建立应急机制,或建立了也不够完善,多是应付检查而已,并没有落到实处,一旦出现危险情况,根本顶不上用,只会造成更多的损失。

3、提高安全管理水平的方法

水利工程安全管理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涉及面广,涉及单位多、人员多,对于水利工程的安全管理需要进行系统的、全方位的、全过程抓紧,完善设备管理、建立健全安全教育机制,降低水利施工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

3.1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识。水利工程建设难度的提高,对于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水利工程建设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安全培训,一方面可以增强工作人员的安全生产技能以及安全意识,另一方面能有效的降低安全事故发生概率,减少安全隐患。具体措施如下:(1)水利工程施工人员在上岗之前必须接受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经考核合格以后方可持证上岗进行建设、生产等操作。(2)施工期间,建立完善的安全检查制度,落实安全工作,相关工作人员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定期进行安全生产培训。(3)针对施工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的情况,提供内容丰富易于接受的安全培训,并及时进行安全检查,评价安全培训效果。

3.2完善设备管理制度。建筑机械、建筑材料以及特殊作业材料的安全管理关系着水利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其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主要表现在设备异常、设备损坏以及不正确使用等。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完善:(1)安全用电管理。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定期对供电系统线路进行巡视以及维检修工作,正确安装短路、过载保护以及漏电保护装置,特种设备供电及保护措施需严格按照安全使用手册进行使用。相关设备的采购须严格符合国家质量标准,无生产许可证及产品合格证的产品严禁进入,从各个环节强化施工用电安全管理。(2)爆破设备管理。爆破属特种作业,除施工必须按设计实施爆破以外,还要做好安全警戒工作和爆破设备管理工作。爆破工作人员须持爆破作业资格证进行作业,相关爆破器材的采购、领取以及使用严格遵循审批以及登记制度。(3)大型机械设备管理。水利建设需用到众多大型起吊设备,对于该类设备的安全管理应从准入、安装、验收、施工等各个环节进行。无产品合格证的起吊设备严禁进入施工现场,安装好的起吊设备需经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进行检查验收,施工过程中,要保持对起吊设备的安全检查,建立安全检查日志,对于存在安全隐患的设备及时进行维护及更换。

3.3加强劳务分包审核及管理。严格加强劳务分包单位的资质认证和施工队伍组建时的安全管理。在工程施工中,选择劳务分包单位时,一定要选择具有安全生产许可证、“三类人员”证件齐全并能保证到位的施工队伍,,要选择技术过硬、安全质量意识强的人员,特种作业人员还要按照行业规定进行特种专业培训,考核合格取得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后方可上岗。

3.4完善应急机制,并落到实处。施工单位及施工项目部应建立健全的应急机制,包括对风险的预测、应急处置以及事后恢复生产等过程。制定应急预案是水利工程施工应急管理的核心内容,为预防紧急事故并将事故影响控制到最小,应急预案应包括队伍建设、物资储备、装备配备、人员培训以及紧急事故预演,事故应急救援以及恢复重建和预案改进等。

3.5建立安全监管机制。安全监管机制对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以及完善起到促进作用,可有效的促进施工过程中各单位进行自我约束、自我完善,保证水利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建立水利工程安全监管联合执法机制,建立安全检查档案制度,同时采用安全检查表,对各施工单位安全工作进行整体评价,有助于工程施工的安全进行。

4、结语

篇3

Abstract:Blasting is a high-risk special operations, involving explosives and the present situation that blasting operation site safety control of is based on the blasting operation personnel is also widespread.As a result,it’s very important whether the blasting operations personnel’s safety technology ability matches the level of projects.This paper applies hierarchical-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ethod to evaluate the blasting operations personnel’s safety technology ability,and ensure the blaster’s security level of technical competence.And on this basis, the paper compiled the analysis software combined with case study.Through practical application, there is a remarkable effect,which provided technical support for hierarchical management, and achieved the purpose of improving blasting operation safety control ability.

关键词:爆破作业 安全技术能力评价

中图分类号:TU714文献标识码: A

1.前言

工程爆破是涉及爆炸物品的一种高风险的特种作业,其特性在于必须对安全的严格管理,为此,我国有关部门制定了一系列有关工程爆破的法律法规、规程,如《民用爆炸物品管理条例》、《爆破安全规程》等法规及技术规范来严格控制爆破作业安全。随着工程爆破项目逐年增多,工程爆破作业人员的需求越来越大,对爆破安全管理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强化管理,公安部门又出台《爆破作业单位资质条件和管理办法》(GA 990-2012)和《爆破作业项目管理要求》(GA 991-2012)对爆破作业企业和爆破工程技术人员及爆破工程项目实施了分级管理,但未涉及到爆破作业人员的分级管理。

爆破作业人员是爆破施工安全控制的根本。但目前我国爆破行业中爆破作业人员普遍存在年龄偏大、文化低、人员流动大队伍不稳定、综合素质不高等特点。而且整个爆破行业的作业人员长期未实行分级管理,急需解决。本文对爆破作业人员分级方法进行研究,通过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模糊数学的方法对爆破作业人员的安全技术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并对其进行等级划分,建立一套全面、科学、系统的分级分析方法,对提高爆破安全管控能力奠定基础,同时填补国内关于爆破分级方法研究的空白。

2.爆破作业人员管理现状分析

目前国内爆破从业人员包括爆破作业人员、爆破技术人员两类,爆破作业人员承担钻孔、敷设起爆网络、加工起爆药包、装药、填塞、警戒、信号、起爆、盲炮处理等操作工作,而爆破技术人员承担爆破方案设计、施工管理、安全评估、安全监理、事故预防、盲炮处理等技术及其管理工作。公安机关对爆破工程技术人员的资格实施高、中、初三级分级管理 [1-7],而对爆破作业人员没有分级管理。

一般情况下对爆破作业人员的管理,都是通过地方公安机关考试合格、持证上岗的制度。普遍存在年龄偏大,文化程度不高,初中文化学历占80%以上,工作中大多依靠某种习惯进行操作,技术水平低,安全意识薄弱等现象。同时爆破作业人员队伍本身也希望通过安全技能水平分级使自身专业技术水平得到行业认可,能充分体现自己的价值。爆破企业也希望通过对爆破作业人员分级,使爆破作业人员队伍形成竞争,实施对爆破作业人员有效管理,提高安全保障和工作效率。

3.爆破安全能力分级管理模型构建

3.1爆破安全技术能力评价模型的构建

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来构建爆破从业人员评价模型,第一步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得出权重系数表,包括:请考评专家两两比较进行赋值打分,构造判断矩阵,计算权重;第二步用模糊综合评价计算综合评价值,从而得到爆破作业人员综合能力的总体评价。

3.2建立爆破安全技术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爆破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能力评价的过程是一个系统化的分析过程,由于人的思维具有复杂性、多变性,对于爆破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能力评价存在许多模糊现象,因此结合多指标体系来定量分析十分必要的。在运用层次分析法的基础上,引入模糊数学理论,把反映爆破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能力特性的主客观各大因素全面考察和分析,细分到比较容易量化的指标,大大减少了主观模糊概念带来的不准确。一般情况下,反映爆破作业人员综合能力的指标因素主要包括爆破作业人员基本情况、技术能力、安全能力、组织协调性四大方面。

基本情况的指标包括学历、年龄、工龄(或经历)、性格特点。这些因素基本上属于一个长期形成的比较稳定的特性,基本无法改变,但是可以努力去修正,通过这些指标可以定量的去评价个人。学历,爆破作业人员的综合能力与文化程度有一定的关系,文化程度的高低可以反映爆破作业人员的系统安全观念;年龄,对于爆破作业人员这个高风险的职业,年龄也是比较重要的能力评价指标,往往年龄较大的爆破作业人员,比较沉稳,处理现场问题比较老练;工龄,这是反映爆破作业人员综合能力比较重要的指标,工龄越长,综合能力相对更高,对现场操作更熟练;性格特点,反映爆破作业人员在现场的应变能力,遇到复杂问题时作出的决定。

技术能力的指标,这些因素直接反映爆破作业人员在现场的操作能力,包括爆破作业人员技术培训次数、是否专业、从事过的爆破类型、爆破知识、爆破作业人员岗位。这些因素往往是考察爆破作业人员实操能力,从理论与现场实际操作能力对爆破技术能力进行定量评价。

安全能力的指标,这些因素主要反映爆破作业人员安全行为及安全意识,包括从业期间是否发生过事故(含违纪、违规事件)、爆破安全培训次数、从业期间发生的盲炮次数。爆破作业人员的综合能力既包括技术能力,安全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所以考察爆破作业人员安全能力是评价指标的非常重要因素之一。

组织协调性的指标,这些指标反映爆破作业人员现场自我控制的能力,也称“软实力”,主要包括工作积极性、责任心、纪律性、团队精神、现场协调性。这些指标表面上与爆破技术能力关系不大,但是在现场操作过程中,往往由于人的不安全因素发生事故的可能性较大,而人的不安全因素由于爆破作业人员技术能力出现的事故概率较小,往往是爆破作业人员本身安全意识疏忽、工作过程中纪律性不强、工作积极性不高等原因造成的,所以通过定量评价这些因素非常有必要,也是可行的。

综上所述,对于目前爆破作业人员现状,可以建立以下的指标体系,它包括4个一级指标:基本情况、技术能力、安全能力、组织协调性。进一步将这4个一级指标继续细分,基本情况划分为4个二级指标,技术能力划分为5个二级指标,安全能力划分为3个二级指标,组织协调性划分为5个二级指标。据此建立爆破作业人员综合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如图1所示。

目标层

方案层

图1 爆破作业人员综合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3.3 评价指标体系的设置

根据爆破作业人员的特性,影响爆破作业人员综合能力的因素,参考相关行业考评专家的意见,选择以下因素作为评价指标,建立层次结构模型,如表3.1所示。

表3.1 爆破作业人员评价指标体系

表3.2 各指标权重汇总表

3.4运用模糊数学对爆破作业人员进行综合评价

在确定各级指标权重后,结合实例来验证模糊层次综合评价模型,为了凸显爆破作业人

过模糊层次综合评价模型的计算,根据评价等级可判定爆破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能力等级,按等级分配工作,能在事前有效的发现各种隐患,提高

项目安全风险管控能力。

3.5安全技术能力分级方法的实现

由于模糊层次综合评价法计算相对复杂,不利于分析方法的推广。因此,为了简化计算过程,提高效率,通过软件形式来实现整个爆破员综合能力的评价。

该软件是交互式软件,依据需求说明书采用CVI9.0作为开发工具,使软件具备需求说明书所规定的功能。整体而言,该软件首先依据用户输入的爆破员的各项得分,再利用矩阵乘法算出爆破员的最终得分同时给予相应提示、记录,使整个计算过程智能化,从而达到提高计算效率的。

主要功能是从“基本情况”,“技术能力”,“安全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四个面板中得到爆破员的各级指标的得分,并通过“爆破员综合能力考察”面板中的计算按钮,计算出爆破员的等级以及最终得分,最后以对话框的形式提示计算人员。

同时该软件对每个爆破作业人员建立安全技能能力档案,建立数据库,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的对项目爆破作业人员进行评定,按照爆破安全技术能力水平进行分级管理,调整人员分工,提高整个公司对项目的安全控制能力。

4结论

1、本文提出的评价模型——模糊层次分析法,较大幅度的削弱了人为评定主观因素的影响,比较科学、客观。

2、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的对项目爆破作业人员进行评定,按照分级管理,调整人员分工,可明显提高项目本质安全控制能力。

3、该评价方法及其软件系统,可实现现场单独评价也可实现远距离的互联互通的评价。

4、爆破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能力分级方法的研究,迫切需要建立全面数据库系统,目前还存在些不足,希望通过实践应用完善。

参考文献

[1] 王守伟, 许剑, 杨君, 等. 工程爆破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模式探讨[J], 爆破, 2011, 28(2): 116-118.

[2] 黄永辉, 栾龙发, 张智宇. 浅谈爆破作业人员的安全培训[J], 培训与教育, 2006, 12: 36-37.

[3] 重庆市公安局.重庆市爆破员分级管理暂行办法[Z].2011.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爆破作业单位资质条件和管理办法[Z].2012.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爆破作业项目管理办法[Z].2012.

[6] 张其中, 李晓飞, 庞奇志. 浅谈爆破作业人员安全技术的培训与考核[J], 爆破, 1988, 3: 010.

篇4

关键词:水利;大坝;安全;施工

中图分类号:TV51 文献标识码:A

建筑施工安全直接关系到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是水利大坝施工安全的重要保证。因此,在水电站大坝施工过程中,一定要将施工安全放在首位,不断提高和完善施工的安全管理体系,尽可能地将施工安全风险降到最低程度[1,2]。

1 大坝施工安全管理分析

1.1 开挖阶段分析

在水电站大坝施工前,应做好准备一系列的准备。主要应该是好的工作进入施工现场开挖道路与大坝基坑开挖施工导流,以及在开挖过程中,必须根据实际工程的需要,对建设大坝的标高适时调整。随着施工进程的向前推移,施工难度会越来越大,施工安全隐患也逐渐增加。作为水电站大坝施工安全管理人员,应根据工程实际情况的不同,高度重视基坑开挖阶段的安全管理工作,确保基坑开挖的安全施工阶段,提高安全等级系数。特别是用于处理与施工爆破器材进行严格的管理,规范采购程序、实施爆破存储设备,使用的全过程进行管理。确保基坑开挖的安全爆破过程中,保护施工人员安全,避免意外事故发生。在施工中,逐步形成了高边坡支护稳定。在这个过程中,一般应该选择大型脚手架进行安装。在安装过程中,使用脚手架时,一定要注意安全,应当严格依照本法有关施工安全,避免发生安全事故。

1.2 浇筑阶段分析

主体的水电站大坝工程建设中,控制好混凝土的运输的控制措施,提高混凝土的浇筑质量。在施工的混凝土的阶段,当水电站大坝为混凝土坝体,此时混凝土的需求量非常大,混凝土运输工作量也就较大、运输任务的艰巨性比较突出。在碾压混凝土大坝混凝土施工时,水电站大坝较高,这样混凝土浇筑昨夜的高程越高,边作业和浇筑量建设逐渐增加,导致大坝施工难度愈来愈高。在水电站大坝建设的过程中,各种预留孔要求越来越多,同时施工脚手架使用也提高了,导致施工安全管理风险明显增大。安排在堤坝桥梁施工中,从碾压混凝土浇注混凝土施工开始,严格控制起重设备交叉作业,这样可以减少安全管理的风险。

2 大坝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分析

2.1 现场安全管理

在水电站大坝项目的建设中,应当按照施工的安全标准,并结合现场实际施工现场情况,不断完善和建立的施工安全管理体系。同时也应该加强关注做水电站大坝施工安全责任制、施工安全管理职责,使责任清晰,落实到位。大坝安全施工检查制度、重大危险的建设,应严格审批制度。钻井机械的检查,将定期检查与及时检查相结合,一旦发现问题,应该马上维护。施工机械设备过载工作,出现这一问题应立即采取相应措施,保证其安全工作。随着施工进程的向前推移,施工难度会越来越大,施工安全隐患也逐渐增加。作为水电站大坝施工安全管理人员,应根据工程实际情况的不同,高度重视基坑开挖阶段的安全管理工作,确保基坑开挖的安全施工阶段,提高安全等级系数。钻井安全检查,首先要核实安全生产资料,一旦发现安全问题的材料,应该进行严肃处理,并进行安全事故分析,将安全事故消灭在萌芽中。在安全管理过程中,同时也要注意正常的生产成本管理,应按照有关规定的给施工人员进行相应的补贴。工地上严格规范安全管理,为外籍人员严格的审查,一般不允许外来务工人员在施工现场进行操作。建设工程机械的严格、规范的检查,千万不要让不安全的机器混到施工现场,控制好一切风险因素。

2.2 安全培训

为了保证施工安全,我们就必须构建安全培训长效机制,不断完善安全培训机构,为安全生产和培训提供组织保障,确保安全训练的顺利进行。钻井机械的检查,将定期检查与及时检查相结合,一旦发现问题,应该马上维护。此外,注意施工现场的安全训练。每天实施施工安全,要及时报告,并着重分析施工中的安全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整改措施,积极改进。在进行施工操作规范培训的同时,施工人员掌握了施工标准的要求,则根据施工标准执行,以降低风险是施工安全。参与建设施工人员按照不同的分工安全培训。尤其是施工队伍,应以小组为单位,实施施工安全培训工作。

2.3 确保高危部位施工安全

随着大坝工程的不断推进,施工难度越来越大。在大坝施工过程中,临边施工必须安置好安全防护网。在临孔的地方做好封闭孔洞工作,进行临空作业时,必须严格按照要求做好安全防护用品。在大坝临边立模作业时,一般都具有很大的安全风险,应采取“双重保险”的措施,恰当利用坝面做好锚筋预埋工作,并确保安全绳悬挂的牢固性、稳定性。用自动升降的模式控制好施工吊篮,并将超速保护器装在吊篮上,确保施工人员在临边高空施工中的安全。

2.4 起吊施工安全

要注意起重设备日常的安全管理工作。在大坝施工中,经常可以使用大型起重设备。那么起重设备的安全有效的管理,是必不可少的。在安全起重设备安全测试进场时,制定并上报安装方案,有项目部技术负责人进行监管批准实施。与此同时,根据建设实际情况并及时报告当地管理部门。在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施工设备维修、维护和运行检测系统,操作者必须有安全生产岗位卡。对于安全极限限制重型设备、制动、吊索、轮廓钢丝绳滑轮组等安全设备。各项指标均满足技术要求的设备都应该满足当地主管部门的标准要求,在设备上标出技术性能参数。利用使用卡片,在投资使用后,每天每月都要做系统检测,并进行年度考试制度,加强作业会员的培训教育工作。

3 建议

3.1 严防高边坡事故发生

因为大多数的水电站建在高山峡谷区,因此桥台双方的边坡开挖,经常在高地陡峭的斜坡,增加了施工的难度,同时施工也具有一定的风险。这样就必须在施工范围内,将树木和危险的石头移除,山的施工和开挖也影响到地下水位,对周围范围内的树木影响的效果将进一步扩大。因此,边坡打开施工时,地面的场地的平整,树木和危险的石材加工范围进一步扩大。根据特定的区域地下水位的影响范围,可能会影响上林动物活动。地下水位变化有可能引起的表面孤石滑落等危险情况发生。这样在危险区域内,可以设置动防护网。此外,对可能滑落孤石,英应该采取相应安全具的保护措施。加强边坡安全监测,加强高边坡安全巡逻,对边坡的稳定和安全灾害地质安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3.2 确保大坝施工安全

水电站大坝工程施工、开挖工作量大,常婵需要使用民爆器材,这样做好民用爆破器材采购、运输、储存储存及使用安全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对仓建设规划要考虑消防、安全、公安、消防、防雷、防静电和安全距离。报告当地政府部门完成后,得到安全认可后,需要严格按照工业炸药爆炸后工业采购、运输、储存、接受者审批和登记制度。建筑工地严格按照设计组织实施爆破施工,并做好安全警报,确保工业炸药使用安全。

结论

施工安全直接影响水电站大坝工程的正常进行。因此,我们必须注重水电站大坝的安全建设,完善施工安全管理机制,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促进建设的顺利实施水坝。

参考文献

[1]钟汉华.浅谈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安全控制[J].湖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

[2]郑霞忠,肖玲,张光飞.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与安全控制[J].水电能源科学,2010.

篇5

虽然国家对于金属非金属矿山的安全生产十分重视,对于其监督管理的投入也较大,但是毕竟从时间和空间上的作用是有限的。对于日常的生产来说,企业应当承担更多的安全监督和管理责任,但是就当前的情况来说,很多企业内部缺乏较为健全的机制,特别是对于安全隐患的防范和责任追究没有落到实处。

2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生产的管理对策

2.1完善管理制度

首先国家要制定专门针对金属非金属矿山地下开采的相关条例,为这一行业的安全生产提供法律支持;其次企业内部要把每一个系统和环节的规范性制度完善,并在实践当中严格按照管理制度进行操作;最后是要改善管理状况,防止管理上出现盲区。

2.2严格按照井下矿床开采的标准流程进行操作

井下作业因为其环境的特殊性,对于操作的流程和细节要求十分细致和严格,比如竖井施工时,必须设悬挂式金属安全梯。安全梯的电动绞车能力不得小于5t,并应设有手动绞车,以便断电时提升井下人员;在地表陷落的地域要设立标志并禁止人员进入。企业要严格按照国家颁布的安全规程进行操作,特别是对于细节处更要认真执行。

2.3井下爆破必须严格进行

爆破作业必须有设计和作业规程;爆破作业人员需进行安全培训,持证上岗;严格按照《民用爆炸物品管理条例》的规定进行爆破器材的生产、储存、购买、运输及使用。井下设有炸药库的要严格遵守《爆破安全规程》的相关规定。

2.4保障供电系统的安全和可靠性

供电系统是地下矿区安全的重要保障,它为各项开采和安全设施提供动力,因此必须要建立一套合理且可靠的供电电网结构。在设计和改造的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规定使用两个回路分属两个电源的供电模式,要及时的优化内部线路结构,减少不必要的环节和线路,缩小主变压器的负荷压力,使整个供电系统稳定有效的运行。

2.5保障排水和通风系统的正常运行

对于地下开采来说,渗水和空气流通不畅是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因此保证防排水和通风是最重要的工作。在井下要设置能够满足需求的排水设施,必要的地方要有防水闸门;通风设施一定要结合实际进行设计和安装。防排水和通风设备一定要定期的检查,超过使用年限或已经不能满足需求的要及时的更新淘汰,保证它们的正常运行。

3结束语

篇6

(一)安全指标完成情况

1.2019年二季度未发生人员伤亡事故,工伤事故率为零;未发生交通、机械设备、火灾事故;

2.未发生质量事故;

3.未发生环、水保事故。

每日项目部组织对各子项目进行例行安全检查,及时排查安全隐患,指导日常安全工作的开展。同时根据节假日及重点项目安全管理情况,组织开展节前安全大检查和专项安全检查,并结合季节性特点组织开展季节性安全检查,二季度项目部安质环部共组织开展例行安全检查57次,专项检查3次,节假日检查2次,开出《安全生产检查记录》15份,下发安全(质量、环保)隐患整改通知单15份,对下罚款8500元,项目部安全隐患现场整改落实情况100%。

2.责任书签订情况

安全质量环保部结合项目部年度安全工作目标,与分包商签订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2份。项目部结合自身实际,由安质环牵头,与领导班子和各部门、部门长层层签订了内部责任书。通过责任书的签订,层层分解了安全目标,对安全责任的落实起到了有效地促进作用。

(二)安全活动情况

1.强化员工安全培训,提升员工安全素质

安全质量环保部已对安全质量环保规章制度及公司、业主下发的各项安全文件进行了宣贯学习,二季度累计组织学习13次。

安全质量环保部结合2019年各工作面“复工”实际生产特点及人员流动状况,对于各施工作业面的安全培训主要采用集中性和不定期安全培训相结合的方式。二季度,着重抓各工作面“复工”人员的安全培训,结合实际,组织开展分阶段、分专业的安全培训教育,确保了新进场人员、返岗人员参培覆盖率达100%。同时6月份项目部以“安全生产月”活动为契机,组织开展了集中性的安全培训教育,2019年二季度共组织开展安全培训15期,239人次。

2.积极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

5月底根据国家、公司及项目部“安全生产月”活动文件要求,安全质量环保部详细规划,印发了《2019年鄂北9标项目部“安全生产月”活动方案》,于6月5日进行“安全生产月”活动动员,对“安全生产月”活动进行统一的部署;为营造氛围,6月5日,由项目部经理任玉勇组织开展“宣传动员”及安全宣誓、“主题签名”活动,活动期间,制作条横幅60幅,安全宣传挂图27副,悬挂在项目部主要的作业面、生活营地。“安全生产月”期间另分别组织开展了“安全培训教育”、“事故案例警示教育”、“隧洞坍塌、防汛应急演练”、“一封安全家书”、“安全生产主题咨询日”等主题安全专线活动;活动期间项目部共组织开展综合安全检查6次,临时用电专项安全检查1次,检查并治理各类安全事故隐患37项,违章16人次;组织各类安全培训教育8期,共计179人次;组织应急演练活动3场;组织观看安全警示教育片4场,共计115人次。

(三)质量、环保工作

1.项目部以“建设优质、绿色工程,造福当地”为目标,认真贯彻执行公司环境保护制度,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切实落实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及批复文件和环保设计的各项环境保护措施,使环境保护工作顺利推进,2019年二季度未发生环境污染事故及投诉事件。

2.项目部坚持环境保护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的制度,以“预防为主、保护优先、综合治理”为原则,维护工程影响区生态系统的稳定,做到了工程建设沿线无居民环保水保投诉,严格控制噪声污染,污水、固废回收处理率100%。

3.6月份组织开展了“六·五”世界环境日、全国节能宣传周、全国低碳日宣传活动。活动针对各施工部位作业人员开展了主题为“蓝天保卫战,我是行动者”主题宣讲活动,宣讲内容主要围绕着当前国家生态文明形式,相关法律法规展开。

三季度工作计划和措施

(一)安全面临的风险分析、管理难点分析

目前隧洞施工开挖及支护还未结束,渡槽槽身施工还未开始,项目部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渡槽施工、脚手架的搭设与拆除作业,高空作业、爆破作业、围岩情况较差等诸多不利因素不容忽视,高处坠落和物体打击等隐患因素风险高,安全管控难度大;分包商管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项目部安全管理任重道远。

(二)拟采取的安全管理措施

现安全质量环保部针对当前安全质量工作特点,切实做好对各作业面的管控,从查现场、抓安全、重意识等五个方面为重点加强安全质量管理,具体措施如下:

1.加强现场监督检查  

加大日常检查和专项检查力度,重点检查分7个方面:

(1)检查设备设施:吊车、空压机、储气罐、提升机、脚手架(脚手板、密目网、防坠网、剪刀撑、连墙杆设置情况)及施工机械、车辆安全等;

(2)检查部位:防汛重点部位、基坑临边、边坡、隧洞、渡槽。

(3)检查人员:持证上岗、违章作业、违章指挥和安全帽、安全绳、口罩、防滑鞋、安全带佩戴情况;

(4)查标识标牌:安全警示牌(通道限高、限宽、触电、物体打击、机械伤害、坍塌、高处坠落、易燃易爆、夜间警示反光标志)设置情况;

(5)查交底:严格检查安全技术交底情况,确保落实不走过场;

(6)查质量:原材料进场检验、严格按图施工、隐蔽验收(视频资料);

(7)查方案:专项方案(基坑、脚手架、模板、混凝土、临时电、吊装等)、技术措施。

2.安全、质量教育培训  

严格、切实地做好三级教育,重点加强对各施工队一线作业人员的教育培训,重点针对新进场、换岗、新技术等方面作业人员教育,增强他们的安全、质量意识和安全操作技能、技巧,对安全教育培训制度化、级别化,提高作业人员的素质。

结合安全技术交底做好每天班前教育,提醒工人当天作业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

3.强化安全、质量责任意识

安全与质量管理工作要紧紧咬住安全生产和质量管理目标责任不放松。强化责任意识,细化分工到人,针对责任书指标,一级对一级负责,将安全、质量控制指标落实下去,落实到各个施工班组和每个作业人员,对施工部位进行标记,对作业人员完成部分质量验收,同时做好跟踪检查,全面落实安全生产和质量管理责任。      

4.做好制度建设

安全、质量管理工作离不开制度的落实和建设。安全质量环保部要严格落实好安质环管理制度,保障一线操作人员的合法权益。同时结合实际,建立施工现场各项管理制度,严格奖罚措施,具体由项目部安质环部专人管理落实到位。

5.隐患排查、整改

安质环部协同工区,成立以班组为单位的隐患排查小组,对发现的隐患做到发现一处整改一处,绝不放到第二天,对整改不到位和不彻底的对责任人进行处罚。

篇7

为加强小煤矿安全基础管理工作,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有效遏制重特大事故,实现安全生产状况逐步好转,根据《安全生产法》、《煤炭法》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国发〔*〕2号)、《国务院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国务院令第446号)、《国务院关于促进煤炭工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18号)等有关法律、法规和文件规定,提出以下指导意见。

一、加强小煤矿安全基础管理的重要性、指导原则和目标

(一)指导对象与范围

1.本指导意见所指的小煤矿是年生产能力30万吨及以下的煤矿,包括基建、技改、资源整合及正常生产的各类矿井。年生产能力30万吨以上的煤矿、国有重点煤矿企业中的小煤矿和其他国有小煤矿,可参照《关于加强国有重点煤矿安全基础管理的指导意见》(安监总煤矿〔*〕116号)执行。

(二)加强小煤矿安全基础管理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2.加强安全基础管理是加强小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迫切要求。我国小煤矿占矿井总数的90%左右,其产量占总量的三分之一。但是,小煤矿安全生产条件差、生产工艺落后、安全投入不足、安全责任不落实、规章制度不健全、安全管理不规范、安全培训不到位等安全基础管理薄弱的问题突出,违法、非法生产的现象时有发生,事故死亡人数和重特大事故起数占全国煤矿总数的三分之二以上,安全生产状况十分严峻。加强小煤矿安全基础工作,对落实国务院确定的从*年下半年算起,力争用三年左右的时间解决小煤矿问题,实现安全生产状况稳定好转、到2010年明显好转的目标,任务十分紧迫和重要。

3.加强小煤矿安全基础管理是实现煤炭工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小煤矿是我国煤炭开采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促其健康发展,必须依法关闭非法和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破坏资源、污染环境、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小煤矿,通过资源整合、技术改造,改善矿井安全生产条件,淘汰落后的生产能力。与此同时,必须加强安全基础管理,实现小煤矿安全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小煤矿基础薄弱、事故多发的状况。

(三)指导原则和目标

4.加强小煤矿安全基础管理要坚持“安全发展”的科学理念,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保护从业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职业健康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坚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重点遏制瓦斯、水害、火灾、顶板等重特大事故;坚持企业负责、政府监管,企业要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建立健全自我约束机制,地方人民政府要落实安全监管的主体责任,切实加强本地区小煤矿安全生产监管工作。

5.在完成煤矿瓦斯治理、整顿关闭两个攻坚战工作任务的同时,通过加强安全基础管理,到2010年,小煤矿安全生产条件明显改善,从业人员素质明显提高,生产安全事故明显下降,安全生产水平明显提升。实现“煤炭工业‘十一五’规划”的要求。

二、强化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提升小煤矿安全基础管理水平

(一)建立健全小煤矿企业安全管理机制

6.完善矿井安全管理人员的配置。矿井设立矿长,安全、生产、机电副矿长和技术负责人(技术副矿长,总工程师,下同)等安全管理人员必须具有煤矿安全生产相关专业中专(含中专)以上学历、从事煤矿安全生产相关工作3年以上的经历,其中矿长还必须具备安全生产技术、管理岗位2年以上的工作经历。生产、辅助单位要配齐具有相应安全生产管理资格的安全管理人员。

7.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小煤矿必须明确企业法定代表人(包括煤矿的实际控制人,主要负责人,下同)、分管负责人、技术负责人、生产辅助单位、职能机构和各岗位人员承担的安全生产责任,把安全生产的责任逐级逐项分解,落实到各部门和各岗位人员,形成健全完善的安全生产责任制体系。

8.明确企业法定代表人的责任。小煤矿企业法定代表人是安全生产第一责任者。负责全面贯彻执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组织制定落实安全生产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健全安全管理机构,配齐安全管理人员,落实管理人员下井跟班制度;保证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保障职工安全生产的合法权益,落实职工安全培训;组织安全检查,及时消除事故隐患;制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及时报告和组织事故抢救;主动接受并积极配合安全生产执法检查,认真整改存在的问题;建立和维护企业安全生产诚信。

9.建立安全监督检查制度。矿井设立专职安全管理机构,配备足够的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其中配备专职安全检查人员不少于5人,并确保每班都有专职安全检查人员在井下检查监督安全生产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

10.落实安全办公会议制度。小煤矿每周至少由煤矿企业法定代表人主持召开1次安全生产办公会议,专门研究解决安全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办公会议决定事项要明确责任,形成纪要,并在下次会议检查落实,留有记录。

(二)加强安全生产技术管理

11.建立技术管理体系。企业法定代表人负责建立以技术负责人为首的技术管理体系,技术负责人对煤矿安全生产技术工作负责。矿井设立技术管理机构,配备采矿、通风、机电、地质及测量等专业技术人员。技术人员必须具备中专以上学历。

12.加强技术基础工作。技术负责人负责制定矿井灾害预防计划,加强矿井灾害预防工作。要严格按照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的规定绘制矿井相关图纸,图纸要符合技术规范的要求并与实际相符,采掘工程平面图每半月要实测填图一次,并按有关规定及时向煤矿安全监管部门报送相关图纸。对矿井地质情况、开采情况、周边矿井采空区情况等要由技术人员定期进行分析,针对性的采取安全技术措施,并形成完整的技术基础资料。严禁超层越界开采。

13.确保矿井生产系统完善可靠。矿井和采区生产布局科学合理,回采工作面采用正规壁式采煤方法,严禁巷道式采煤,确保系统完善,运行可靠。年产6万吨及以下的矿井、年产6万吨以上矿井的一个采区只准一个采煤工作面,两个掘进工作面同时生产。

14.加强矿井“一通三防”的技术管理。技术负责人负责组织制定并落实“一通三防”专项措施,确保系统安全可靠。每旬组织1次对矿井全面测风,对采掘工作面和其他用风地点,应根据实际随时测风,严禁采掘工作面微风或无风作业。对风门、局扇等设施明确专人看管和维护。矿井必须安装瓦斯监控系统,并确保传感器安装符合规定,系统完好,监控有效。采掘工作面要配备专职瓦斯检查工,及时检查瓦斯、一氧化碳等有害气体情况,杜绝超限作业。煤与瓦斯突出煤层必须落实“四位一体”的防突措施,掘进工作面实现“三专两闭锁”。矿井按有关规定建立瓦斯抽放系统,并保证有效使用。开采自然发火煤层必须落实综合防灭火措施。所有矿井都要建立防尘系统,落实综合防尘措施。

15.加强矿井水害防治的技术管理。严格执行“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水害防治十六字原则,落实“防、堵、疏、排、截”五项综合治理措施。受水威胁的矿井和区域必须建立探放水队伍,配齐探放水设备。技术负责人每季度组织一次对矿井水情调查,查明矿井和采区水文地质条件,制定水害防治的专项措施。

16.及时解决安全生产技术问题。技术负责人每月组织一次技术分析会议,及时研究解决安全生产技术问题。重大安全隐患或技术难题,应聘请相关专家进行分析论证,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安全生产。经专家论证,矿井在技术上不能保证安全生产的,要立即停止生产。

(三)加强安全生产现场管理

17.落实企业法定代表人和管理人员下井带班制度。企业法定代表人每月下井不得少于10次,生产、安全、机电副矿长和技术负责人每月下井不得少于15次。井下每班必须确保至少有1名矿级管理人员在现场带班。带班人员要做到与工人同下同上,深入采掘工作面,抓安全生产重点环节,督促区队加强现场管理,把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各项措施细化落实到区队和班组。

18.落实现场管理制度。煤矿要严格落实井口检身制度,严禁人员酒后或带火种等下井。要建立各生产、辅助单位现场安全管理制度,单位安全管理人员和班组长必须坚持作业现场带班,加强现场检查和安全管理,严格按照安全规程、作业规程、操作规程组织生产,从严查处“三违”现象。现场存在安全重大隐患时要立即停止作业,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存在险情时必须立即将人员撤出到安全地点,并及时上报。

19.加强现场作业管理。每个采掘工作面开工前必须编制作业规程,制定安全技术措施,经煤矿技术负责人批准并向现场人员贯彻后认真执行,生产和辅助单位技术负责人负责组织安全技术措施的落实。对贯通巷道、排放瓦斯、处理自然发火、探放水等工作,煤矿技术负责人要到现场指挥和管理。

20.加强现场的顶板管理。井巷推广使用锚喷支护,回采工作面采用金属液压支护,2008年底淘汰木支护,严禁无支护从事采掘活动。要建立采掘工程质量班组验收标准和办法,严格当班的质量验收,及时解决存在的质量隐患和安全问题,确保采掘工作面支护优良和作业安全。

21.加强矿井机电管理。建立设备定期查验、检测、维护、保养和检修制度,保证设备完好;杜绝电气设备失爆,严禁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的机电设备;完善供电系统和规章制度,严格按规定实行双回路供电,定期检修供电线路、设备,保证矿井用电安全。

22.加强爆破材料和放炮作业的管理。建立健全爆破材料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爆破材料的储存、运输必须严格遵守《煤矿安全规程》的有关规定,严禁使用非矿用安全型炸药;保证矿井爆破材料“领、用、销”的数据记录真实、一致;煤矿井下爆破作业必须严格遵守《煤矿井下爆破作业规程》,坚持“一炮三检”(装药前、放炮前和放炮后分别检查现场瓦斯,瓦斯超限停止操作)和“三人连锁”(班组长、安检员、专职放炮员三人共同认定后,才许放炮)放炮制度。

23.推进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建立矿井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制度,制定年度达标计划和考核标准,努力实现小煤矿采、掘、机、运、通等系统及地面设备设施的安全质量标准化。

24.落实职业危害的防治。配备作业场所职业危害检测和防护设备与装置,认真落实现场防治呼吸性粉尘、噪声、有毒有害气体的措施,切实改善井下作业环境;如实申报作业场所职业危害情况。按标准为职工免费配备必要的劳动保护用品,定期对从业人员进行职业健康检查。

(四)加强隐患排查的管理

25.建立安全生产投入长效机制。按有关规定提足用好安全生产费,维简、折旧等费用,保证隐患整改的资金投入。每年制定安全资金提取和使用计划,安全资金要设立专用账户,专款用于安全技术措施和隐患治理。对重大安全隐患治理要制定专门计划,落实资金,明确专人负责。

26.加强隐患排查整改。煤矿建立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制度,明确日常排查、定期排查和分级管理的任务、范围和责任。矿井每月至少组织一次全面的、以隐患排查为主要内容的安全大检查,生产辅助单位安全管理人员和班组长负责随时进行隐患排查。煤矿对查出的各类隐患要进行登记,落实整改措施和责任人员,限期进行整改。整改结束后,按规定由煤矿企业法定代表人或主管负责人组织进行验收。每季度向县级以上地方政府煤矿安全生产监管的部门提交隐患排查整改书面报告。

27.认真做好停产整顿、节日放假停产检修和复产验收工作。停产整顿的小煤矿要制定整改方案,明确整改内容、方法和安全技术措施,限期完成整改。节日停产放假或检修的矿井必须制定和采取保障安全的措施,恢复生产前,煤矿企业要制定具体的复产方案,落实安全保障措施,对员工要集中进行安全培训教育。煤矿整顿、整改完毕后要向政府相关部门申请验收,未经验收或验收不合格的煤矿不得恢复生产。

(五)加强建设项目的安全管理

28.严格执行煤矿建设项目核准制度。新建、资源整合、技术改造矿井的生产规模,应符合煤矿建设项目产业政策。新建、改扩建煤矿项目,必须由项目单位提交项目申请报告,报有关投资主管部门核准后,方可建设。“十一五”时期,各地区一律停止核准(审批)30万吨/年以下的煤矿新建项目。

29.实施煤矿建设项目“三同时”制度。煤矿建设项目必须编制《安全专篇》,通过安全设施设计审查后组织施工。项目竣工后经验收合格并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等相关证照后方可投入生产,确保安全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30.加强对建设项目的安全监管。资源整合、基建和技术改造的矿井,必须按照设计进行施工;严禁资源整合期间突击生产,严禁基建过程中边施工边生产,严禁在改扩建区域进行生产。施工单位要制定安全施工措施,按照设计核准的建设工期组织施工,确保施工期间的安全。建设单位对煤矿建设施工安全负相应的管理责任。

(六)加强劳动组织和用工培训管理

31.加强作业现场劳动组织管理。煤矿必须严格按煤炭生产许可证登记能力组织生产,实行科学的定额定员管理,严格控制入井人数。建立井下人员管理系统,对井下人员实行入井、升井登记制度,实时掌握井下人员情况。严禁超能力、超强度、超定员组织生产。杜绝两班交叉作业。

32.严格井下从业人员准入标准。煤矿对招用的井下从业人员(包括农民工),必须按规定到当地劳动保障部门办理录用、备案手续,完成其就业前的培训,依法与从业人员签订劳动合同,依法参加工伤保险,并为井下作业人员办理意外伤害保险。严禁使用女职工和未成年工从事井下作业。

33.严禁以包代管或层层转包。煤矿不得将井下采掘工作面和井巷维修作业进行劳务承包。煤矿实行整体承包生产经营后,未重新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和煤炭生产许可证的一律不得生产。煤矿违规将工程(业务)或经营权发包给不具备用工主体资格的组织或自然人,对该组织或自然人招用的劳动者,由具备用工主体资格的发包方承担用工主体责任。

34.保证安全培训条件。煤矿要明确培训管理责任,制定教育培训计划,落实培训场地、经费、教材、教员及必要的实验仪器设备,确保按规定落实对职工的培训。自身不具备安全培训条件的小煤矿,必须与具备资质的培训基地签订教育培训协议委托培训。

35.落实全员安全培训。煤矿对新招入矿的井下作业人员,必须进行不少于72学时安全教育和培训,考核合格并在有经验的职工带领下实习满4个月后方可独立上岗作业。井下作业人员每年接受教育培训的时间不少于20学时。煤矿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经相关机构培训合格取得相应资格证后方可上岗工作。

(七)加强应急管理和事故处理

36.加强应急管理建设。煤矿要制定年度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并根据实施情况及时修改完善;编制事故应急预案,完善应急救援制度,并报当地政府和相关机构;确定事故或紧急状态下的防范避灾、救灾措施和处置程序,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物资设备,定期组织培训和演习。

37.保障应急救援能力。根据国家相关规定设立矿山救护队,配备救护装备;不具备单独设立救护队条件时,应当落实兼职救援人员,并与就近的救护队签订救护协议或联合建立矿山救护队,保证事故发生后能得到及时救援。

38.严格落实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制度。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煤矿企业负责人应按规定及时报告有关部门并积极组织抢险,不得迟报、谎报、瞒报和漏报,严禁发生事故后逃匿;支持和配合事故调查工作,不得提供伪证和虚假情况;按照“四不放过”原则,认真吸取事故教训,开展警示教育,制定实施切实可行的整改和防范措施,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按规定及时存储或补齐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保障事故抢险、救灾和善后处理资金。

三、加强小煤矿安全监管,扎实推进安全基础管理工作

(一)健全小煤矿安全生产的监管机制

39.落实小煤矿安全生产的监管。政府作为小煤矿安全生产的监管主体,要完善小煤矿安全监管机制,充实和加强本地区煤炭行业安全监管力量,制订本地区煤矿安全发展的整体规划,研究制订有利于煤矿安全生产的地方法规、规章制度和政策措施,依法组织相关部门开展联合执法,推进小煤矿加强安全基础管理,实施煤矿的整顿关闭。小煤矿要自觉服从政府和相关部门的监管。

40.健全相关职能部门煤矿安全监管责任制度。煤炭行业管理、安全监管监察、国土资源、劳动保障、工会等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相互配合,统一行动,落实对小煤矿的安全监管责任。加大行政执法力度,严厉打击煤矿生产中的违法、违规和非法生产行为。对不服从政府依法监管,存在非法、违法行为的煤矿,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给予罚款、停产整顿、吊销相关证照、依法关闭等行政处罚。

41.严肃事故查处。严格依法依规追究事故责任人特别是直接责任人的责任,涉嫌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对发生事故的小煤矿主要负责人要予以资质处罚:对发生一次死亡3至9人责任事故或一年内连续发生两起一次死亡1至2人责任事故矿井的主要负责人,暂扣其《安全资格证书》和《矿长资格证书》,责令参加复训,合格的退还其两个资格证书,不合格的吊销其《安全资格证书》和《矿长资格证书》;对发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含10人)或一年内发生两起一次死亡3至9人责任事故矿井的主要负责人,吊销其《安全资格证书》和《矿长资格证书》,5年内不得颁发。

(二)扎实推进小煤矿安全基础管理工作

42.加强组织领导。煤炭行业管理和相关职能部门要加强小煤矿安全基础管理工作的领导,明确职责,完善工作机制,精心部署,周密安排,层层抓好落实。煤矿企业主要负责人要组织制定加强安全基础管理工作的目标、任务和措施,做到认识到位、责任到位、工作到位。

43.发挥员工监督作用。小煤矿要组织员工参与、监督煤矿安全生产管理,保障从业人员对安全生产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切实维护从业人员的合法权益。要认真落实特聘煤矿安全群众监督员制度,为群众监督员履行职责创造必要的工作条件,充分发挥群众监督员的安全生产现场监督作用。

44.发挥社会舆论和公众的监督作用。大力宣传小煤矿安全基础管理的先进典型和经验,对典型事故案例和严重违法、违纪行为,要予以曝光,接受社会公众和媒体监督。鼓励和支持群众和媒体举报煤矿违法违规生产、重大安全隐患、瞒报伤亡事故等。积极开展安全文化建设,努力营造加强基础管理、搞好安全生产的浓厚氛围。

篇8

(一)指导对象与范围

1.本指导意见所指的小煤矿是年生产能力30万吨及以下的煤矿,包括基建、技改、资源整合及正常生产的各类矿井。年生产能力30万吨以上的煤矿、国有重点煤矿企业中的小煤矿和其他国有小煤矿,可参照《关于加强国有重点煤矿安全基础管理的指导意见》(安监总煤矿〔2006〕116号)执行。

(二)加强小煤矿安全基础管理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2.加强安全基础管理是加强小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迫切要求。我国小煤矿占矿井总数的90%左右,其产量占总量的三分之一。但是,小煤矿安全生产条件差、生产工艺落后、安全投入不足、安全责任不落实、规章制度不健全、安全管理不规范、安全培训不到位等安全基础管理薄弱的问题突出,违法、非法生产的现象时有发生,事故死亡人数和重特大事故起数占全国煤矿总数的三分之二以上,安全生产状况十分严峻。加强小煤矿安全基础工作,对落实国务院确定的从2005年下半年算起,力争用三年左右的时间解决小煤矿问题,实现安全生产状况稳定好转、到2010年明显好转的目标,任务十分紧迫和重要。

3.加强小煤矿安全基础管理是实现煤炭工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小煤矿是我国煤炭开采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促其健康发展,必须依法关闭非法和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破坏资源、污染环境、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小煤矿,通过资源整合、技术改造,改善矿井安全生产条件,淘汰落后的生产能力。与此同时,必须加强安全基础管理,实现小煤矿安全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小煤矿基础薄弱、事故多发的状况。

(三)指导原则和目标

4.加强小煤矿安全基础管理要坚持“安全发展”的科学理念,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保护从业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职业健康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坚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重点遏制瓦斯、水害、火灾、顶板等重特大事故;坚持企业负责、政府监管,企业要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建立健全自我约束机制,地方人民政府要落实安全监管的主体责任,切实加强本地区小煤矿安全生产监管工作。

5.在完成煤矿瓦斯治理、整顿关闭两个攻坚战工作任务的同时,通过加强安全基础管理,到2010年,小煤矿安全生产条件明显改善,从业人员素质明显提高,生产安全事故明显下降,安全生产水平明显提升。实现《煤炭工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的要求。

二、强化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提升小煤矿安全基础管理水平

(一)建立健全小煤矿企业安全管理机制

6.完善矿井安全管理人员的配置。矿井设立矿长,安全、生产、机电副矿长和技术负责人(技术副矿长,总工程师,下同)等安全管理人员必须具有煤矿安全生产相关专业中专(含中专)以上学历、从事煤矿安全生产相关工作3年以上的经历,其中矿长还必须具备安全生产技术、管理岗位2年以上的工作经历。生产、辅助单位要配齐具有相应安全生产管理资格的安全管理人员。

7.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小煤矿必须明确企业法定代表人(包括煤矿的实际控制人,主要负责人,下同)、分管负责人、技术负责人、生产辅助单位、职能机构和各岗位人员承担的安全生产责任,把安全生产的责任逐级逐项分解,落实到各部门和各岗位人员,形成健全完善的安全生产责任制体系。

8.明确企业法定代表人的责任。小煤矿企业法定代表人是安全生产第一责任者。负责全面贯彻执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组织制定落实安全生产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健全安全管理机构,配齐安全管理人员,落实管理人员下井跟班制度;保证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保障职工安全生产的合法权益,落实职工安全培训;组织安全检查,及时消除事故隐患;制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及时报告和组织事故抢救;主动接受并积极配合安全生产执法检查,认真整改存在的问题;建立和维护企业安全生产诚信。

9.建立安全监督检查制度。矿井设立专职安全管理机构,配备足够的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其中配备专职安全检查人员不少于5人,并确保每班都有专职安全检查人员在井下检查监督安全生产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

10.落实安全办公会议制度。小煤矿每周至少由煤矿企业法定代表人主持召开1次安全生产办公会议,专门研究解决安全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办公会议决定事项要明确责任,形成纪要,并在下次会议检查落实,留有记录。

(二)加强安全生产技术管理

11.建立技术管理体系。企业法定代表人负责建立以技术负责人为首的技术管理体系,技术负责人对煤矿安全生产技术工作负责。矿井设立技术管理机构,配备采矿、通风、机电、地质及测量等专业技术人员。技术人员必须具备中专以上学历。

12.加强技术基础工作。技术负责人负责制定矿井灾害预防计划,加强矿井灾害预防工作。要严格按照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的规定绘制矿井相关图纸,图纸要符合技术规范的要求并与实际相符,采掘工程平面图每半月要实测填图一次,并按有关规定及时向煤矿安全监管部门报送相关图纸。对矿井地质情况、开采情况、周边矿井采空区情况等要由技术人员定期进行分析,针对性的采取安全技术措施,并形成完整的技术基础资料。严禁超层越界开采。

13.确保矿井生产系统完善可靠。矿井和采区生产布局科学合理,回采工作面采用正规壁式采煤方法,严禁巷道式采煤,确保系统完善,运行可靠。年产6万吨及以下的矿井、年产6万吨以上矿井的一个采区只准一个采煤工作面,两个掘进工作面同时生产。

14.加强矿井“一通三防”的技术管理。技术负责人负责组织制定并落实“一通三防”专项措施,确保系统安全可靠。每旬组织1次对矿井全面测风,对采掘工作面和其他用风地点,应根据实际随时测风,严禁采掘工作面微风或无风作业。对风门、局扇等设施明确专人看管和维护。矿井必须安装瓦斯监控系统,并确保传感器安装符合规定,系统完好,监控有效。采掘工作面要配备专职瓦斯检查工,及时检查瓦斯、一氧化碳等有害气体情况,杜绝超限作业。煤与瓦斯突出煤层必须落实“四位一体”的防突措施,掘进工作面实现“三专两闭锁”。矿井按有关规定建立瓦斯抽放系统,并保证有效使用。开采自然发火煤层必须落实综合防灭火措施。所有矿井都要建立防尘系统,落实综合防尘措施。

15.加强矿井水害防治的技术管理。严格执行“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水害防治十六字原则,落实“防、堵、疏、排、截”五项综合治理措施。受水威胁的矿井和区域必须建立探放水队伍,配齐探放水设备。技术负责人每季度组织一次对矿井水情调查,查明矿井和采区水文地质条件,制定水害防治的专项措施。

16.及时解决安全生产技术问题。技术负责人每月组织一次技术分析会议,及时研究解决安全生产技术问题。重大安全隐患或技术难题,应聘请相关专家进行分析论证,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安全生产。经专家论证,矿井在技术上不能保证安全生产的,要立即停止生产。

(三)加强安全生产现场管理

17.落实企业法定代表人和管理人员下井带班制度。企业法定代表人每月下井不得少于10次,生产、安全、机电副矿长和技术负责人每月下井不得少于15次。井下每班必须确保至少有1名矿级管理人员在现场带班。带班人员要做到与工人同下同上,深入采掘工作面,抓安全生产重点环节,督促区队加强现场管理,把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各项措施细化落实到区队和班组。

18.落实现场管理制度。煤矿要严格落实井口检身制度,严禁人员酒后或带火种等下井。要建立各生产、辅助单位现场安全管理制度,单位安全管理人员和班组长必须坚持作业现场带班,加强现场检查和安全管理,严格按照安全规程、作业规程、操作规程组织生产,从严查处“三违”现象。现场存在安全重大隐患时要立即停止作业,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存在险情时必须立即将人员撤出到安全地点,并及时上报。

19.加强现场作业管理。每个采掘工作面开工前必须编制作业规程,制定安全技术措施,经煤矿技术负责人批准并向现场人员贯彻后认真执行,生产和辅助单位技术负责人负责组织安全技术措施的落实。对贯通巷道、排放瓦斯、处理自然发火、探放水等工作,煤矿技术负责人要到现场指挥和管理。

20.加强现场的顶板管理。井巷推广使用锚喷支护,回采工作面采用金属液压支护,2008年底淘汰木支护,严禁无支护从事采掘活动。要建立采掘工程质量班组验收标准和办法,严格当班的质量验收,及时解决存在的质量隐患和安全问题,确保采掘工作面支护优良和作业安全。

21.加强矿井机电管理。建立设备定期查验、检测、维护、保养和检修制度,保证设备完好;杜绝电气设备失爆,严禁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的机电设备;完善供电系统和规章制度,严格按规定实行双回路供电,定期检修供电线路、设备,保证矿井用电安全。

22.加强爆破材料和放炮作业的管理。建立健全爆破材料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爆破材料的储存、运输必须严格遵守《煤矿安全规程》的有关规定,严禁使用非矿用安全型炸药;保证矿井爆破材料“领、用、销”的数据记录真实、一致;煤矿井下爆破作业必须严格遵守《煤矿井下爆破作业规程》,坚持“一炮三检”(装药前、放炮前和放炮后分别检查现场瓦斯,瓦斯超限停止操作)和“三人连锁”(班组长、安检员、专职放炮员三人共同认定后,才许放炮)放炮制度。

23.推进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建立矿井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制度,制定年度达标计划和考核标准,努力实现小煤矿采、掘、机、运、通等系统及地面设备设施的安全质量标准化。

24.落实职业危害的防治。配备作业场所职业危害检测和防护设备与装置,认真落实现场防治呼吸性粉尘、噪声、有毒有害气体的措施,切实改善井下作业环境;如实申报作业场所职业危害情况。按标准为职工免费配备必要的劳动保护用品,定期对从业人员进行职业健康检查。

(四)加强隐患排查的管理

25.建立安全生产投入长效机制。按有关规定提足用好安全生产费,维简、折旧等费用,保证隐患整改的资金投入。每年制定安全资金提取和使用计划,安全资金要设立专用账户,专款用于安全技术措施和隐患治理。对重大安全隐患治理要制定专门计划,落实资金,明确专人负责。

26.加强隐患排查整改。煤矿建立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制度,明确日常排查、定期排查和分级管理的任务、范围和责任。矿井每月至少组织一次全面的、以隐患排查为主要内容的安全大检查,生产辅助单位安全管理人员和班组长负责随时进行隐患排查。煤矿对查出的各类隐患要进行登记,落实整改措施和责任人员,限期进行整改。整改结束后,按规定由煤矿企业法定代表人或主管负责人组织进行验收。每季度向县级以上地方政府煤矿安全生产监管的部门提交隐患排查整改书面报告。

27.认真做好停产整顿、节日放假停产检修和复产验收工作。停产整顿的小煤矿要制定整改方案,明确整改内容、方法和安全技术措施,限期完成整改。节日停产放假或检修的矿井必须制定和采取保障安全的措施,恢复生产前,煤矿企业要制定具体的复产方案,落实安全保障措施,对员工要集中进行安全培训教育。煤矿整顿、整改完毕后要向政府相关部门申请验收,未经验收或验收不合格的煤矿不得恢复生产。

(五)加强建设项目的安全管理

28.严格执行煤矿建设项目核准制度。新建、资源整合、技术改造矿井的生产规模,应符合煤矿建设项目产业政策。新建、改扩建煤矿项目,必须由项目单位提交项目申请报告,报有关投资主管部门核准后,方可建设。“十一五”时期,各地区一律停止核准(审批)30万吨/年以下的煤矿新建项目。

29.实施煤矿建设项目“三同时”制度。煤矿建设项目必须编制《安全专篇》,通过安全设施设计审查后组织施工。项目竣工后经验收合格并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等相关证照后方可投入生产,确保安全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30.加强对建设项目的安全监管。资源整合、基建和技术改造的矿井,必须按照设计进行施工;严禁资源整合期间突击生产,严禁基建过程中边施工边生产,严禁在改扩建区域进行生产。施工单位要制定安全施工措施,按照设计核准的建设工期组织施工,确保施工期间的安全。建设单位对煤矿建设施工安全负相应的管理责任。

(六)加强劳动组织和用工培训管理

31.加强作业现场劳动组织管理。煤矿必须严格按煤炭生产许可证登记能力组织生产,实行科学的定额定员管理,严格控制入井人数。建立井下人员管理系统,对井下人员实行入井、升井登记制度,实时掌握井下人员情况。严禁超能力、超强度、超定员组织生产。杜绝两班交叉作业。

32.严格井下从业人员准入标准。煤矿对招用的井下从业人员(包括农民工),必须按规定到当地劳动保障部门办理录用、备案手续,完成其就业前的培训,依法与从业人员签订劳动合同,依法参加工伤保险,并为井下作业人员办理意外伤害保险。严禁使用女职工和未成年工从事井下作业。

33.严禁以包代管或层层转包。煤矿不得将井下采掘工作面和井巷维修作业进行劳务承包。煤矿实行整体承包生产经营后,未重新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和煤炭生产许可证的一律不得生产。煤矿违规将工程(业务)或经营权发包给不具备用工主体资格的组织或自然人,对该组织或自然人招用的劳动者,由具备用工主体资格的发包方承担用工主体责任。

34.保证安全培训条件。煤矿要明确培训管理责任,制定教育培训计划,落实培训场地、经费、教材、教员及必要的实验仪器设备,确保按规定落实对职工的培训。自身不具备安全培训条件的小煤矿,必须与具备资质的培训基地签订教育培训协议委托培训。

35.落实全员安全培训。煤矿对新招入矿的井下作业人员,必须进行不少于72学时安全教育和培训,考核合格并在有经验的职工带领下实习满4个月后方可独立上岗作业。井下作业人员每年接受教育培训的时间不少于20学时。煤矿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经相关机构培训合格取得相应资格证后方可上岗工作。

(七)加强应急管理和事故处理

36.加强应急管理建设。煤矿要制定年度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并根据实施情况及时修改完善;编制事故应急预案,完善应急救援制度,并报当地政府和相关机构;确定事故或紧急状态下的防范避灾、救灾措施和处置程序,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物资设备,定期组织培训和演习。

37.保障应急救援能力。根据国家相关规定设立矿山救护队,配备救护装备;不具备单独设立救护队条件时,应当落实兼职救援人员,并与就近的救护队签订救护协议或联合建立矿山救护队,保证事故发生后能得到及时救援。

38.严格落实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制度。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煤矿企业负责人应按规定及时报告有关部门并积极组织抢险,不得迟报、谎报、瞒报和漏报,严禁发生事故后逃匿;支持和配合事故调查工作,不得提供伪证和虚假情况;按照“四不放过”原则,认真吸取事故教训,开展警示教育,制定实施切实可行的整改和防范措施,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按规定及时存储或补齐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保障事故抢险、救灾和善后处理资金。

三、加强小煤矿安全监管,扎实推进安全基础管理工作

(一)健全小煤矿安全生产的监管机制

39.落实小煤矿安全生产的监管。政府作为小煤矿安全生产的监管主体,要完善小煤矿安全监管机制,充实和加强本地区煤炭行业安全监管力量,制订本地区煤矿安全发展的整体规划,研究制订有利于煤矿安全生产的地方法规、规章制度和政策措施,依法组织相关部门开展联合执法,推进小煤矿加强安全基础管理,实施煤矿的整顿关闭。小煤矿要自觉服从政府和相关部门的监管。

40.健全相关职能部门煤矿安全监管责任制度。煤炭行业管理、安全监管监察、国土资源、劳动保障、工会等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相互配合,统一行动,落实对小煤矿的安全监管责任。加大行政执法力度,严厉打击煤矿生产中的违法、违规和非法生产行为。对不服从政府依法监管,存在非法、违法行为的煤矿,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给予罚款、停产整顿、吊销相关证照、依法关闭等行政处罚。

41.严肃事故查处。严格依法依规追究事故责任人特别是直接责任人的责任,涉嫌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对发生事故的小煤矿主要负责人要予以资质处罚:对发生一次死亡3至9人责任事故或一年内连续发生两起一次死亡1至2人责任事故矿井的主要负责人,暂扣其《安全资格证书》和《矿长资格证书》,责令参加复训,合格的退还其两个资格证书,不合格的吊销其《安全资格证书》和《矿长资格证书》;对发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含10人)或一年内发生两起一次死亡3至9人责任事故矿井的主要负责人,吊销其《安全资格证书》和《矿长资格证书》,5年内不得颁发。

(二)扎实推进小煤矿安全基础管理工作

42.加强组织领导。煤炭行业管理和相关职能部门要加强小煤矿安全基础管理工作的领导,明确职责,完善工作机制,精心部署,周密安排,层层抓好落实。煤矿企业主要负责人要组织制定加强安全基础管理工作的目标、任务和措施,做到认识到位、责任到位、工作到位。

43.发挥员工监督作用。小煤矿要组织员工参与、监督煤矿安全生产管理,保障从业人员对安全生产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切实维护从业人员的合法权益。要认真落实特聘煤矿安全群众监督员制度,为群众监督员履行职责创造必要的工作条件,充分发挥群众监督员的安全生产现场监督作用。

篇9

关键词:培训课程;应急培训;管理体系

1培训课程体系建立分析

(1)事故决策提高课程体系——模拟救灾推演。进一步推动煤矿安全生产工作,根据煤矿特点,结合行为科学理论,以真实的事故警示案例为依据制定事故模拟推演方案,用于矿级管理人员培训教学中,以期提高矿级管理人员的个人素质,在矿井重大灾害事故抢险救灾中能够正确决策指挥。

(2)提高现场应急处置能力课程模块。针对目前煤矿企业存在着应急管理培训工作进展不平衡,在培训课程体系中,需要加入现场应急处置能力课程,应急管理工作应从上层抓起,并需要编制了《煤矿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文件汇编》,结合行为科学原理,从行为准则上对现场应急处置能力进行提高。

(3)扩大课程范围适应不同层次人员。煤矿区队级管理人员是煤矿安全生产主要环节人员,是煤矿基层管理工作者,是生产一线第一责任者,在矿井发生事故时,是现场处置第一决策者。做好煤矿应急预案编制、管理、演练、培训是提升煤矿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处置能力重要手段。这充分说明了煤矿企业基层安全管理和技术管理人员应急管理经验和专业知识严重匮乏,必将导致大部分煤矿企业应急管理能力低下。

(4)煤矿应急预案演练课程体系。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第九条规定,煤矿企业每年必须至少组织1次矿井救灾演习的要求,相关课程内容必须严格按照《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17号)、《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指南》AQ/T9007-2011标准,以《煤矿安全规程》、《矿山救护规程》等为依据,并结合地方行政机构的应急法律法规。

2培训教师管理及确定

煤矿安全培训虽然是一种在职教育学习,但其教学成果以及学员学习效率都符合学校教学规律,在全日制教学过程中,对教师的管理,是学校教务部门最为主要的工作之一,是整个学校运行和发展的根本,所以在煤矿安全应急培训中,对于其讲师的管理尤为重要,要从前期的培训教师的选择,到中期的教师监督管理,以及教务人员的教学组织实施,到后期的教学质量的评价。煤矿安全应急培训的教师确定,必须要针对煤矿企业生产的全过程进行识别,即各个工作程序和内容的分析识别,确定哪个工作环节更需要进行安全生产培训。在识别过程中还需要把我国煤矿相关安全法律法规以及目前煤矿安全监察的动态和现实煤矿安全生产中的问题相结合。并且煤矿安全培训要积极响应国家有关职业病防治政策,以及最新的劳动保护规定,这样既能结合煤矿企业实际的安全培训要求,又能把相关培训政策性指导内容进行前期的预判分析。由于煤矿安全培训人员的结构差异性,对于煤矿安全培训的对象进行差异化需求分析。并且把煤矿安全培训的个体和组织相结合,以识别整个煤矿企业的安全培训需求。

3煤矿安全应急培训质量评价方法

煤矿安全培训质量的评价,在整个煤矿安全培训环节中流程中是比较重要的,它是进行培训效果评价的有效手段,也是进行后期煤矿安全培训项目改正提高的措施之一。对于教学质量的评价方法,目前有多种方法,每种方法都有其一定的特征,所表征的优势可能有一定的差别。根据煤矿安全应急培训班的特点,主要通过3种方式对其进行教学质量的评价分析:

(1)教学效果的测量与评价。这是从学生的成绩上,用量化的方式,来反映教学效果的优劣,任何一种模式的教学,都可通过此法进行定量评价。这种教学质量的评价目前在各个层次的教学过程中应用比较广泛。主要是根据学生的成绩来进行量化比较,对于煤矿应急管理培训教学成绩的量化,要根据培训教学的特点,设置适合的考核和考试方法,主要以答辩和编制相应应急预案,最后也可以进行相应课程成绩考试来综合量化处理。

(2)教学问卷调查评价。教学问卷对教学质量进行评价,也是目前比较常用的教学评价方法之一,对于教学问卷的评价,必须进行侧重点的问卷设计,然后设定目标值,然后对目标值进行统计分析以对教学质量进行评价分析。

(3)教学质量模糊综合评价。首先对于煤矿安全培训的质量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在其影响因素中可以对它们进行分类,一般将它们分为2类,一类为重要影响因素,另一类为次要影响因素。其中教学计划、师质力量、过程控制等都属于煤矿安全培训质量影响的重要因素。次要因素主要包括培训需求、教学时间、学员意见等。在此分析基础上,并通过一定的数学评价分析理论,建立煤矿安全培训质量评价体系。根据以上分析可知,评价因素是对煤矿安全培训质量的综合评价集合。

4煤矿应急培训教学管理体系

对于煤矿企业内部的培训中心,其应该根据煤矿企业的实际情况,并结合国家煤矿安全监察行政机构的政策动向,制定相应的培训计划。具体的培训计划要按照企业发展的规划以及企业人员结构的特征和相关企业职工考核制度进行培训计划的制定。作为企业的安全培训机构,其要对整个煤矿企业的安全培训和安全生产负有一定的责任,必须要进行责任化管理,只有进行了责任化管理,才能够促使企业的培训机构加强相应的工作。并且企业的培训机构要在企业的年度开始就制定好本年度的培训计划,在实施过程中也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有效的调整变化。对于煤矿企业培训中心所制定的培训计划,应该包括培训教学大纲、培训教学计划、培训的时间安排、培训的手段以及相应的教学资源都应该进行明确化。对于培训计划的时间,可以进行中长期的培训计划的制定。

(1)煤矿安全培训中心长期培训计划的制定,长期发展计划的制定是培训机构按照所属矿山企业发展规划要求制定的,长期的培训计划其时间跨度一般较大,大部分是按照单位为年的时间进行的培训计划的制定。对于时间的长短,也需要着重考虑。因为如果时间过短就失去了长期培训计划制定的意义,而如果制定的时间过长,那么在长时间的过程中,会出现一些变化,这些变化也许不能够合理地去预测,这样也会给制定的培训计划带来一些不必要的错误。

(2)煤矿安全培训中心中期培训计划,中期培训计划一般是指年度计划的制定,即整个年度内的培训计划的制定,它的制定需要在长期计划的前提下进行制定,即它要符合长期的培训计划要求。并且制定的中期培训计划要结合企业年度发展规划或者发展目标,并且要考虑短期的培训计划的要求,使得中期培训计划衔接长期和短期计划。

(3)煤炭培训机构短期培训计划的制定,对于煤矿企业短期的培训计划的制定,主要考虑煤矿企业短期内的人员结构变化以及国家煤矿主管部门对煤矿相关政策的动向,以及近期相关国家法律法规或者国家新的标准颁布实施的情况,尤其是国家标准规范的实施,在实施前需要进行相关培训,这样能够有效地贯彻和落实煤矿企业的实施国家标准规范的能力。

对于编制培训计划的内容可以按照以下几个步骤进行编制:

(1)首先在制定具体的培训计划内容时,先要考虑的是煤矿企业自身的发展规划和发展目标,然后对企业本身的人员结构的发展,以及技术水平的现状等都进行相应的调查研究,然后再制定具体的内容,在确定内容后,就需要制定相应培训内容后的培训目标,进行培训的目标要明确,这样才能进行高效的煤矿安全培训,并制定相应的目标考核机制,进行合理化的考核。

(2)在制定培训内容时还需确定培训对象,以及和它对应的培训具体内容要求。培训对象要和培训内容相结合进行考虑,这需要对本矿山企业的实际生产情况和技术发展情况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才能够进行确定。培训对象确定后,就要根据确定的培训内容确定培训的时间安排,时间的长短要根据培训内容和培训对象的认知能力进行确定,而具体在那个时间段进行培训,需要考虑煤矿企业自身的生产需求,因为煤矿企业培训最好在不影响煤矿企业生产的前提下进行,如果影响到煤矿企业的生产,那么也需要把这种影响降低到最低。

(3)对培训教学人员的选择也是进行培训计划制定的重要内容,首先要根据培训的具体内容选择相应的专业技术人员,有一些培训内容,如理论性较强的工程技术课程可以选择外聘科研院所的科研工程技术人员,而操作性比较强的培训内容可以选择本企业内部工作人员进行教学工作,而像其他一些国家规范和标准的培训可以选择行政机构或者高校教师进行宣贯国家标准。对于企业内部的培训中心在进行培训计划时也需要考虑培训场所的问题,目前大部分煤矿企业的培训中心都有固定的教学地点。

(4)对于制定的培训计划和培训内容及目标,需要通过采取一定的手段进行监控,因为在职培训所涉及到的学员不能全日制地进行学习,所以在控制过程中首先需要制定的是相关人员的出勤率,对于出勤率可以采取相应的检查和考核制度。对于培训计划实施过程中也需要进行相应的监督管理,在整个过程中进行监督管理是培训机构教务人员的主要工作之一。

在进行培训计划制定过程中,还需要制定相应的评估或评价制度,只有建立相应的评价和评估制度,才能够有效保证整个培训项目的质量和目标的实现。煤矿培训项目的实施是培训机构的重要工作,整个培训机构的各个部门都需要协同工作。在培训项目实施阶段就是要按照前期制定的培训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培训工作。在培训项目实施过程中,要按照整个培训项目的监督和评估方法,进行有效的全过程控制管理。在我国煤矿安全监察行政机构所属部门中也有相应的煤矿安全培训机构,有的培训机构还承担对所监察的辖区内煤矿企业的安全培训中心进行监管和管理,那么此类培训机构的培训计划的制定需要和煤矿安全监察行政机构的工作动向相结合,并时刻对煤矿企业所需要的培训要求进行调查,以制定符合市场规律的培训项目计划。

由于煤矿从业人员的结构差异性,即煤矿管理人员和普通生产管理人员以及一线的采掘工人,并且由于煤矿行业的特殊性,需要有一定数量的特种工作人员。所以不同结构层次的人员对于安全培训的需要,和需要培训的内容以及其认知能力都有较大的差异。所以再制定教学计划和培训大纲以及考核标准时都需要根据培训对象的不同进行合理的确定。由于煤矿生产企业属于高危行业,所以国家安全生产监察部门对从事煤矿企业的管理人员有资格证书的培训内容,如矿长资格证、总工资格证等资格培训项目。对于煤矿的特种工人,也有相应的资格证书培训,如采煤机司机证书、爆破工资格证书等。

参考文献:

[1]程伟,柏建彪.松软厚煤层巷道围岩稳定原理与控制技术研究[J].煤炭科技,2010(2):4-6.

[2]刘建军.崔家寨煤矿近距离煤层群开采巷道稳定性分析[J].煤炭科学技术,2009,37(3):13-16.

篇10

边坡垮塌事故的主要原因

违章指挥、违章作业

2012年4月26日,广西贺州市平桂管理区采石场发生坍塌事故,造成4人死亡。主要原因是由于当地连日降雨,石场工作面上面地质构造复杂,节理(即断裂岩块沿着破裂面没有发生或没有明显发生位移的断裂构造)发育,松散危石没有及时排查清理,该石场作业人员在没有进行隐患排查就进入工作面作业,造成事故发生。

2014年4月3日,江西省新余市分宜县旗山石业有限责任公司发生一起坍塌较大事故,造成3人死亡。主要原因是连日集中强降雨、边坡岩体形成了较大滑体面,企业在清理浮石的排险过程中没有制定排险方案、安全措施不到位而导致事故发生。

放炮震动诱发坍塌事故

2014年3月29日17时10分左右,位于上高县锦江镇的上高县锦程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在排险作业中发生石方坍塌事故,造成现场作业的7人全部死亡。这起事故充分暴露出企业主体责任不落实,不按规范开采,强降雨期间随意安排爆破排险作业,隐患排险无方案,现场处置无保障等一系列问题。

企业重视不够

露天矿山企业对排土场安全生产工作重视程度仍然不够,排土场勘察选址不合理、基底软弱;排土工艺不合理,岩土混排;不按设计排土,阶段高度、总堆置高度等参数不合理,排洪排水设施不完善;坡脚采石、取土破坏边坡稳定性等情况较多。排土场无勘察、无正规设计、无规划,安全欠账多导致排土场边坡坍塌时有发生。

预防边坡垮塌事故关键措施

自上而下分台阶分层开采

严格按设计自上而下分台阶分层开采,并确保边坡参数符合设计规范要求。有利于采场边坡的稳定、改善作业条件、减少滚石伤人;必须严格按照设计控制边坡参数,确保台阶高度、坡面角、安全平台宽度和最终边坡角等参数符合设计要求,严禁掏采,严禁在工作面形成伞檐、空洞;严格按设计进行爆破,用合理的爆破技术,减少爆破作业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

强化边坡安全检查

加强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培训,增强从业人员安全素质和自我防护能力;必须建立边坡管理和检查、监测制度,定期对边坡进行安全检查,对坡移等主要参数进行监测,发现隐患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