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文化观念比较范文
时间:2023-09-25 18:23:0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中西文化观念比较,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此书内容共分为四个阶段,作者依次分析了“中体西用”文化观萌生、形成、嬗变、分解的历史全过程,并且分析了在这个过程中各种文化思想、价值观念间发生的种种冲突与交融。而中国文化的近世境遇,则是本书探讨的主题。诚如本书所著述:正是通过对于晚清各种文化流派和各种文化主张的剖析,致力于揭示中国文化推陈出新这一历程的艰难曲折,揭示这场文化剧变中各种文化见解间是非曲直的错综复杂。而作者更致力指出:中国文化的逐步现代化是任何力量也无法阻止的历史趋势。而我在阅读此书的过程中,感受到本书写法的最大特点就是作者通过以时间的先后为顺序,直接让中西文化论战之激烈呈现在读者面前,让读者的思想可以穿越时空,使得读者如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国人为中国文化的现代化所做出的种种牺牲之伟大的精神,从而进一步说明了中国文化前进之不易,更是说明了中国文化前进的过程中,纵然崎岖异常,但也不能阻止中国文化的向前发展。而在文化的发展前进中,由于“新”“旧”文化观念之本身冲突和在发展过程中两者的不可调和性,论战必然会发生。但唯有如此,才能让世人明“旧”文化之“弊”,懂“新”文化之“利”,从而更快地去接受它。
而作者这样的写法安排可以说是独具匠心,是有其好处的。因为以时间的先后顺序,不易使读者发生时空错误和混淆事件的统一性;而惟有其争,才能让人明“旧”文化之“弊”;也惟有其争,才能让人懂“新”文化之“利”。一“旧”一“新”,一“弊”一“利”,通过笔者所描写的中西文化之激烈论战,完完全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任由读者去判断。譬如在本书第62页至78页的“中西文化观念的第一次直接交锋――‘同文馆之争’”(第二章第二节),作者通过执权的中央阶层对是否要在“同文馆中增设专习西方天文算学馆”这一具体事件的所表现出来的强烈的纷争态度,使得“近代中国文化史上的所谓‘中学西学之争’,从此进入了短兵相接的阶段”(P87),从而深刻反映出了中西两种文化观念在当时特殊的社会环境下的深层分歧。但同样也正是因为当时中央政权最后同意“同文馆中增设专习西方天文算学馆”,表明了文化的进步是不可阻挡的。正如此书第89页所说,此次“争论的实际意义,却在于通过主张引进西学和发对引进西学之争,把如何处理中学和西学的关系问题,提上了中国近代文化史的日程”。这犹如一场高超的辩论赛,通过作者的安排和指引,使得辩论双方所持的理由论据都暴露在读者面前,孰优孰劣,从而任由读者仔细独尝,慢慢回想,更易使得读者能将晚清70年的错综复杂的中西文化交流史从总体上去把握,从细处上去深化。这样的写法来安排晚清70年的中西文化观念之冲突和整合,更能显示出作者高人一等的技巧和深厚的学术修养,从而使得本书成为学习和研究中国近代史实一本不得不看的好书。
而本书其次的特点则为:作者通过详细罗列和分析当时各家各派对待中学与西学这个晚清文化议论中心的态度,再加以作者自己本身的深刻的理解力,于各种错综复杂的文化论战中归纳出既不是随波逐流又能让众多读者所折服的观点。这也是作者通过分析各种论战之后而得到的文化归纳点,也是给予读者在品味此书时的一个主要参考点。这点也很重要,为何?因为后人研究此段时间的著作很多,也提出了很多个性化观点,可以说是各家之长,纷见其中。但由于种种因素,能为众多读者所折服的观点却并不多,可以值得一看的著作更是少之又少。而作者的观点能够不随波逐流,于旧中创新,使得本书成为在学习和研究中国近代史时实一部不得不看的名作。这正是因为其书中观点令人所折服,为人所称道。
譬如我在阅读本书的第三章――“为维新变法立论的康梁‘新学’之兴起”(P174~275)的过程中,发现作者通过第二节“‘新学’的渊源和‘新学’的实质”的认真探讨,阐述了近代“西学”与康梁“新学”、康梁“新学”与今文经学的关系,使得我对它们之间的关系获得了理性上的认识;而作者更是通过对康梁两人的“‘会通中西’之意和提倡‘西学’之实”的分析,说明了“新学”对中国近代文化的发展作出的贡献。作者对他们给予了极高的评价,说他们终结了“以‘中体西用’为定式为标志的中西文化交流阶段”,并在“‘会通中西’的宗旨下,作出了融合中西文化精华的试验”,更是认为“正是康梁‘新学’的出现,才子古老的中国大地上,真正吹起了文化近代化的第一场震撼人心的狂飙”。这些精湛的语言论述,可以说是在充足的论据支持下,对康梁所作出的不失公允且又合情合理的评价。这些都是作者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不计其政治上的成败得失,撇开文化论战的种种因素而得出的令人折服的观点。不过分考虑政治因素,只从其对文化进展得失的学术角度而作出合理评价,这点也是本书的一个比较好的地方。我在阅读有关中国近代史的其他著作时,发觉很多书并不是说其观点有什么不好,只是觉得由于其作者本身已不能从独立之思想、自由之精神的角度去著书立说,而过于强调政治因素,导致了一种以政治成败论得失或以政治压阵的个人主见,丧失了一个学者思想上的独立性。就我个人认为,文化思想上的独立和自由是一个学者所应该基本具有的。
篇2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若要导入中国的文化,教师要首先弄清楚中国文化的精髓具体是什么。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认真审视中国的传统文化,我们会发现中华传统文化的内容非常丰富,有作为基本哲理的阴阳五行思想;解释大自然与人类社会关系的天人统一思想;指导解决社会问题的中庸思想等,这些内容渗透在很多文化表现和文化领域中,对学生的思想起着指导作用。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比较各种文化,在教学过程中引入中国文化,让学生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并教导他们用英语表达中国的文化,为中西文化交流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树立平等的文化意识
通过解决中西方文化传播和交流的不平等现象,可以使中西文化实现真正的沟通和交流。要解决不平等的意识,教师就要帮助学生在思想上树立文化平等、语言平等的观念。语言是交流的工具,学习英语是为了进行交流,进行跨文化交流。此外,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注重以学生为主体,让他们学会使用英语传播和弘扬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不同文化的交流应彼此尊重,本着互相平等的原则进行交流和对话,相互借鉴、相互吸收、相互融合。
(三)注重在教学中引入中国文化
语言教学不仅仅要培养学生在语法、语音和词汇等方面的能力,而且要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跨文化交际是一个双向的活动,既包括对相同文化的吸收接纳,又包括对自身国家文化的交流与传递,因此它是一个文化融合的过程。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东西方文化传播和交流的不平衡(西方文化在文化交流中占有强势的地位,使中国文化失去了自身的特色,从而陷入被其他文化同化的危局之中)是不能进行正常跨文化交际的最重要的问题。为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教师可在教学过程中引入中国文化,把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联系起来,加强两种文化的互动和交流。
中国文化受古代儒家、道家、法家、佛家思想的影响,形成了重视人与自然统一的独特文化。西方人擅长的是以抽象思维进行分析,而中国人擅长从整体上以具体直观的思维分析事情。中国人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形成了内敛的特点,而西方的文化观念强调自我发展、特立独行。同理,若要理解东方文化中的内涵,先要了解中国文化观念所崇尚的丝毫不为个人利益着想,一心一意做有利于他人的信念。
篇3
关键词:经济;近代文化;中西文化
在新的世纪的今天,中国文化的样貌已经不是百年之前的旧模样了,这是个不容争辩且人人看到的事实。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文化变异了?是先进?还是落后?并不是简单的一句好坏可以解释清楚的。它既包含了多年人民智慧的结晶,同时也吸收了许多外来的文化创新。
1先进知识分子的认识
在近代的中国知识分子对西方文化的认识,特别是中西文化观上存在者巨大的差异。一方面中国近代经济军事落后挨打的残酷现实,使人们对传承传统文化各方面产生了严重的怀疑,另一方面,西方文化从开始的强势输入人们被迫接受,到当时人们对西方文化的地位与影响力盲目追求等等。于是先进的知识分子,他们从对外战争的失败中总结教训,“经济是基础,上层是法制、政治、宗教、艺术、哲学等,马克思称之为观念的形态,或人类的意识。上层的变革,全靠经济基础的变动,故历史非从经济关系上说明不可。”[1]“怎样振兴国家”这样的认识伴随着先进的知识分子首先从文化领域开始。当然在中国这样的文明古国,图谋全面而深刻的触动和更改已流行数千年的文明传统,势必引起剧烈的社会震撼。
中国传统文化的思维特色,如经验理论,侧重伦理道德,传统民本思想,包容仁爱等,都是传统文化无法回避的表述。直至“五四”运动后期,的兴起,对文化变革的讨论进入了流派纷呈的时期。如《学衡》派批判的“伪欧化”就是不可忽视的例子。梅光迪说,二十年来,中国政治法制的改革失败了:“文化的改革也失败了其言教育、哲理、文学、美术、号为‘’者,甫一启齿,而弊端丛生,恶果立现,为有识者所垢病”。他给自己提出的任务就是揭破这种“工于伪饰,巧于语言奔走,颇为幼稚与流俗之人所趋从”的之“假面”。[2]这样的批判不是单纯的局限在文化创作之上,他的阐述引起了人们的广泛的关注和评论。
2经济发展与中西文化之碰撞
中国当时的文人以谋国家富强,主张全盘西化的人绝不在少数,这与民族文化“内向的”“包容的”“中庸的”特征的似乎有着某种内在的联系。人们焦急迫切的希望国家摆脱积贫积弱的心情,导致全盘否定传统文化也是不可避免的。但是英国哲学家罗素在其文章《中国问题》中专列了“中西文明比较”的一章,他的看法却似乎给人们带来了一些清新的气息。在他的那篇文章中哀叹欧洲文明病人膏育的同时,肯定了中国文明的某些光明面,寄希望于这些中国文明的优点能够得到保存,有助于拯救欧洲文明,并盼望中西文明的优点能够结合起来以创造未来的健康的新文明。但是罗素对中国文化的了解,仍旧是停留在道听途说的水平,况且他偏爱老子的清静无为而厌恶孔子的儒家学说,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总体估价并不高。他还明确主张中国的传统文化亟须变革,可见远非崇信“东方文化救世”者流。[3]在此充分说明了东西文化的交流冲突是很自然的,也是在同一件事情之上,看法很是不同,有时甚至是意见相左也不得而知。人类历史的发展是各个地区,各个民族,各个国家间文化的交流和相互学习相互影响的过程,这个是无法回避的事实。因为有不同,才会有创造的动力,才会有更深刻的意识的出现。对于文化来说,它不仅是个人的产物更是社会的产物,是推动人类历史前进巨大的力量。
文化是社会的产物,它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值得注意的是知识分子作为文化传播的主体,是先觉的人,在文化转型和变迁中担任着不可替代的角色。维新时期,著名思想家郑观应在与西方文化交流的过程中,也指出学习西方的先进文化的必要性。他在《南游日记》中写道:“余平日历查西人立国之本,体用兼备。育才于书院,议政于议院,君民一体,上下同心,此其体;练兵、制器械、铁路、电线等事,此其用。中国遗其体而效其用,所以事多杆格,难臻富强。”[4]这些都反映了近代知识分子群的近代化文化行为。新式的知识分子,逐渐形成了分离于中国古老学科的新的价值系统,其知识结构也不再是以儒道学为中心的“学而优则士”的模式了,这是一个文化层的形成与创造的过程,一个为新文化事业,投身于新的目标而成长起来的新式的知识分子的群体。这些可以算是追求解放的历史,是摧毁政治抨击愚昧主义的历史,也是对明主和新文化的诉求。
3总结
这些观念批判是突进式的,对当时的中国文化有重大实际的作用。先进的知识分子他们首先区分了政治,经济,民权的问题,将在社会问题中的经济问题归为其中最重要的原因,“经济生活是所有各种社会生活的基础”,[5]强调经济基础的问题,当然此时的论述都比较简单,并没用深入到大众实际生活中,相对带有一定的局限性,其次:启发了中国人民去思考明主的观念,对于国内的明主文化思想的启蒙发展有巨大的作用,是现代政治理念建立的一个基础。第三:他们的呼吁,是从古典文化想现代变迁的催化剂,属于不容忽视的助力之一。中国面对装备工业文明的西方经济与文化,积贫积弱的弊端暴露无疑,在这种情形之下,先进文化的碰撞,自强变革的尝试取得过不同程度的实绩。
任何一种文化,都是特定的社会环境和特定传统条件的产物。由于不同的情境,不同的条件,不同的人,它被传播和接受的程度产生的效果也不相同。然而任何学说一旦被教条化,程式化便会产生偏颇的缺憾。我们今日观史,就是希望在经济和文化的新角度,吸收东西方文化的精髓谋求二者的协调与互补,更加合理运用成败,创造性的发展未来。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的历史哲学与理凯尔的历史哲学》《文集》下,第346页.
[2] 《评提倡新文化者》,《学衡》第一期.
[3] 罗素.中国问题[M].学林出版社,1996:146156.
[4] 郑观应.南游日记.
篇4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中西方也逐渐建立了自己独特的文化特色。而且这些文化还存在着很大的不同,甚至在一些方面是具有一定的矛盾和冲突性。正确的认识中西文化的不同和冲突,并且提出积极有效的解决措施,能够有效的解决我国企业在国际商务谈判中的主要问题,使得国际市场的范围更加广泛。
关键词:
商务谈判;文化差距;价值观
中国长期以来都被视为文明礼仪之国,并且具有救援的文化历史,是世界著名的文明古国代表,但是西方国家在发展历史上远远低于中国两百年。很多西方人都是世界各地移民而来的,很多的民族和种族相互融合,构成了现在的西方国家。整体上来看,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在形成的历史文化环境中各不相同,并且也具备了不同的特点。从时间的层面来看,中国文化的发展时间比西方文化的发展时间要长。而且,文化的实际精神价值也不同,中国的文化是崇尚道教文化和孔子学说,但是在西方文化中比较注重基督教思想,而且具有鲜明的英雄主义。因此,西方人是运用了较短的时间创造了丰富的西方文化。现在的社会发展十分迅猛,国际之间的沟通也比较频繁,因为中西文化礼仪的不同使得中西贸易交流遇到了一定的问题,因此探索中西方文化质检的礼节差别,提升中西贸易交易是现在的大势所趋。该项目主要研究中西方商务谈判中的礼节差异问题,并且从这些不同中进行形象的对比研究。最后,再给这些差别提供一些解决措施,希望能够给国际贸易的发展提供一些帮助,使得人们能够更加深入的认识和了解中西方文化的不同。
一、中西方文化不同在国际商务谈判中的主要表现
(一)价值观的不同中国主要主导以“仁”为核心,希望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能够形成一种和谐的集体主义氛围。集体主义注重的是团队目标和团队理念。国外学者认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性就是所谓的集体主义,认为集体主义就是集体主义文化的有关成员为了整体的利益可以牺牲个人的利益、需求和目标。正是因为这样,中国在进行沟通交流的时候注重社会的整体利益,其中的个人利益要以大局为重,换句话说,就是整个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才是个人利益的最佳体现。但是在西方国家个人主义占据核心地位。在西方文化中,比较注重个人价值、个人意志、个人尊严、个人自由、个人感情、个人权利和个人利益。在整个社会中,都比较注重个人主义,注重完成自我价值,并且以个人价值的体现来判断这个人的人生价值。“物质至上”是西方文化在个人价值中的主要表现形式。所以,西方人在交流的时候主要是强调自我,也就是以传播者为中心,交流语言简单明了,并且亿实际结果为主要依据。为了完成自己的任务和目标,不惜使用多种说服方式。
(二)思维模式的不同1.统一思维和对立思维的差别在国际商务谈判的时候,中国人谈判的主要方式就是:首先根据相关合同双方所要遵守的整体性原则和整体利益为基础进行讨论。他们比较注重双方的长效性合作。所以他们尽量减少在谈判的开始阶段就讨论相关的细节问题,而是把合同中的细节问题放到日后的谈判活动中去处理。这就谈判模式就是“先谈原则,再讲细节”,这也是中国在谈判方面最为明显的特点。但是西方人却不相同,他们比较注重细节,所以先从细节谈起,尽量不讨论原则。特别是美国人在谈判的时候采取的方式是局部把握,关注细节。美国人因为受到线性思维和分析思维方式的影响,比较看重事物质检的抽象逻辑性,比较注重具体内容。他们在思维方式上比较注重“直接”和“简单”。所以他们习惯直截了当,直奔主题。2.螺旋型思维和直线型思维的不同中国人的思维模式是螺旋式的,在叙述有关事物的时候,依据相关的中心思想来进行表述,其中反复发展的螺旋式是对有关问题的进一步展开,避免在开始阶段就直奔主题。在国际商务谈判的时候,中国人一般都使用的是比较委婉的表达方式,他们认为比较含蓄的表达模式比开门见山的表达方式更为有效。但是在西方国家他们则认为事物之间是相互孤立的,所有的事物都在直线向前发展,所以产生了相应的线性推理观念。3.伦理和法制意识的不同在协调人的举止和解决纠纷问题的时候,中西方也存在着很大的不同,中国人善于站在伦理道德的角度思考问题,并不是站在法律角度。但是很多的西方国家却不是这样。在中国“伦理之上”的观念已经深深的印入人们的脑海中。如果出现问题纠纷,最先想到的解决措施就是怎样获得周围强烈的舆论帮助,所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在中国人的严重具有十分独特的意义和价值。中国谈判人员在谈判的时候,对于活动,纠纷问题的处理,主要依赖于人际关系、利用组织、制造舆论等方式来进行处理和帮助。西方人在处理纠纷问题的时候通常会通过律师来解决。在国际商务谈判的时候,他们注重按照一定的规章制度办事,不能单纯依靠自己的良心。西方很多人和公司都会聘请专业的律师顾问、律师来进行帮助,出现纠纷问题就会让律师来处理。在国际商务谈判的时候,他们根据一定的制度来办事,谈判结束后有关合同管理和相关的交流工作,则依据商务活动的规则也就是共同合同来限制对象。如果出现分歧,就要按照正式的法律途径来处理。
(三)礼仪方面的不同1.服装礼仪。服装礼仪是国际商务谈判中最为基础的礼仪内容。端庄得体的服装,不但是个人形象美、素养高的体现,还是对他们的一种礼貌和尊重。商界比较注重服装的得体性,服装是商人成功的主要因素之一。在国际商务厅谈判的时候,尤其在正规场合要求穿着得体、高雅、庄重。2.见面礼仪。中国人在见面的时候,最为常见的礼仪方式就是握手。这也是国际上通用的礼节。但是有的国家在见面的时候不是握手,例如日本在见面的时候采取的是鞠躬的方式;泰国在见面时采用的是双手合十的方式;法国人在见面的时候采用的是亲吻的方式;阿根廷人在见面的时候不但亲吻还会拥抱,通常 是男人亲吻女人,女人亲吻女人,但是男人不亲吻男人。在很多的非洲国家中,善于用身体打招呼———较长时间把手放在客人的肩膀上。3.交谈礼仪————语言和非语言表达的不同。因为长时间的文化和历史的影响,各个国家都拥有自己的语言文化。中国文化比较注重谦虚谨慎,善于说“谢谢“,”不用客气或不用谢“等语句。但是英国人的回答主要是“That'sallright”。这就表现了个性直率的不同文化背景。4.回赠礼品礼仪。回赠礼品不但是国际商务谈判中的沟通桥梁,还是一种文化地雷阵,因为它不但可以巩固其情感,还可以帮助加强和客户之间的交流。但是因为文化不同而容易出现错误。例如赠酒在法国十分普遍,特别是深受法国人喜爱的红葡萄酒和白葡萄酒,但是在阿拉伯国家却不允许送酒;而在中国,送礼以双数最为吉利,在日本却认为奇数比较吉利,在美国,收到礼品要现场拆开,并且要对礼品进行赞美(虽然你不喜欢),还要对送礼人员表示感谢,在日本除非送礼人员有要求,不然是不能当场拆开礼物的,这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等等。
二、处理谈判中中西方文化差异的解决措施
(一)加强文化差异敏感性,建立跨文化观念在国际商务谈判的过程中,要注重培养文化差异的敏感性。构建跨文化观念,构建全球文化观念,去除文化本位论。要正确的认识在不同的文化环境中谈判人员在需求、动机、信念和谈判模式以及决策方面的不同。认识并且掌握对方文化,随机应变,使得自己的谈判风格和方式能够适应不同的文化需求。
(二)在进行谈判的时候要进行相关的准备工作1.要规定好谈判的计划工作。要充分了解和把握对方(包括其他利益方)的国家和文化状况,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为了更加的熟悉对方,我们要解决下面的三个问题:(1)知道自己的目的是什么,能够用几句话或几个词就能表达其中的中心含义;(2)知道其中的阻碍因素是什么;(3)举出谈判双方可能做出的多种选择。考虑哪些方案是自己能够承受的哪些方案是能被对方所接受的等等。2.在准备的时候还要考虑相应的谈判方式。因为文化背景的不同,使得谈判人员在交流的时候遇到问题。因此为了保证谈判工作的顺利进行,我们就要接受和理解对方的文化习惯。在进行谈判的时候要避免使用一些对方忌讳的语言。站在谈判习惯的角度来看,中国人在谈判的时候对精准度的要求比较高,但是美国人比较注重语言的直截了当,喜欢直奔主题;日本人则比较含蓄等等。为了更好的处理这些问题,就要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3.公司代表还要对谈判做足充分的思想准备。在国际谈判的时候,花费的时间往往是国内谈判的2倍,甚至是6倍。谈判人员可以在这段时间内适应对方国家的语言和行为习惯,从而保证谈判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加强外语使用能力,解决语言沟通问题在进行国际商务谈判的时候,困难是必不可少的。关键是出现问题时,要及时的处理沟通问题,减少误解的产生,从而保证谈判的顺利进行。这就需要谈判人员熟练的掌握谈判方的语言,并且能够灵活自如的运用,有效的处理不同文化环境中语意理解之间的问题,减少沟通障碍的出现。
(四)在谈判的过程中要抛弃种族主义观念,尊重和宽容不同文化,保持中立在商务谈判的时候各个小组成员的文化背景都各不相同。有的原则和风俗在一种文化背景中是公正科学的,但是在另一种文化背景中也许就会产生不一样的意义。所以,谈判人员不能依据自己的主观判断认为一样的风俗习惯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意义也是一样的,谈判人员要学会尊重外来文化,虽然有时候对方的文化在我们的思维逻辑中是不能理解的,但是也要学会尊重。树立正确的谈判意识,谈判人员用属于自己的风格个策略去顺应不同商务文化的转变。比如,在同礼仪规格较高的英国人和法国人进行谈判时,谈判人员首先要对自己的言行举止和着装进行关注,从而体现出自己良好修养。因此,谈判双方要尊重和理解对方的文化习俗和禁忌,减少在谈判过程中出现的不利因素。在国际商务谈判的时候,谈判双方的文化差距各不相同,有的时候会产生巨大的反差。有的在一方看来是符合情理的、不能进行改动的原则和礼俗,在另一方可能就被认为是不能理解的。所以,不能单一的理解自己国家中认可的事物在其他国家也具有相同的效果。并且,还要学会尊重和接受异国文化,不能随意进行指责和批评。而且也不能随意让对方来评判自己的文化习惯和价值观。要保持中立,减少矛盾的出现,避免谈判失败的产生。在进行谈判的时候,各个民族的地位都是平等的。不论对手所在的文化环境是怎样的不能理解或是无法想像,谈判的时候都要学会尊重。树立正确的谈判意识,涉外谈判人员要灵活多变,使得自己的谈判风格和方式能够顺应不同的商业文化种类。例如和注重礼仪的法国、日本、英国人在进行谈判时,要注重其着装和举止,展示自己的教养和风度。但是在一些不太注重穿着的国家,穿便装也是可以进行预正式的商务谈判。因此,在和国外商务人员进行沟通的时候,要尽量掌握他们的风俗习惯,减少因为不知道某些习惯而造成对象不愉快甚至影响商务谈判的发展和最终的结果。
(五)在谈判的过程中加强法律观念,增加法律意识现在的所有商务活动都是要以法律为基础的。但是因为社会和文化环境的不同,中西方的法律观念还是存在很大的不同。西方国家属于法制国家,法律制度完善,法律观念影响深远。中国受到封建思想的束缚,官本位思想和关系意识比较强烈,法制观念比较薄弱,使得中国谈判人员在谈判的时候过分注重人际关系和非正式的处理模式。所以,中国要建立完善的法制观念,加强国民的法律意识,提升司法人员的综合素养,使得学法、懂法、用法的观念深入人心。结语中西方文化差异可能会对商务谈判造成一定的影响,但是假如谈判谈判双方能够科学合理的使用一些交际策略,就能够有效的减少误解的产生。并且谈判双方只有充分的了解和掌握对方文化背景的情况下才可以建立相应的交际策略,从而为顺利谈判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马莉.浅议中西文化差异对跨文化商务谈判影响的原因[J].中国商贸,2010,20.
[2]周文凯.从中西文化视角看商务谈判[J].经济研究导刊,2010,03.
[3]杨莹.跨文化视角下的中西文化差异在商务礼仪中的体现[D].中南大学,2009.
篇5
关键词:中西文化;旅游文化;地理环境。
一、中西文化的差异。
翻开世界地图,我们可以发现当今世界的主流文化来源于三种不同的文明:中国文明、印度文明和希腊文明。在这三大文明中,西方文明和中国文明所表现出的文化是最有特色的,印度文化居中。中国人认为印度与中国同属东方,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而西方则认为印度文化属西方文化的部分,他们更感兴趣的是中国文化。著名的英国科学家李约瑟博士就说过这么一段有理有情的话:“我很想向任何人建议进一步亲自看一看中国哲学的伟大经典和中国技术发展的历程。它是如此令人神往,因为印度文明虽然也是有趣的,却更多的是欧洲文明的一部分。但中国文明则具有完全不同的、难以比拟的美,而且这种唯一完全不同的文明能激励人们对它产生最深的爱和最深厚的研究愿望。”[1](P53)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可以用两种颜色来代表,用黄色来代表大陆文明的中国文化,以蓝色象征海洋文明的古希腊为代表的西方文化,而居于中间的是印度文化。所以中西方文化有很大的差异,具体体现在地理环境、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社会习俗中。笔者着重讨论中西文化的差异对于旅游文化的影响。
那么为什么两种不同颜色的文明会有如此大的差异呢?这可以从地理环境方面作为切入点来看,“对一个民族而言一定的地理环境决定他们的生活方式,并强加给他们某些限制,而这种受限制的生活方式又影响了他们的精神和文化”[2](P30)。黄色的大陆文化是以务农立身安命,蓝色的海洋文化是以冒险经商求富,这是由他们特殊的地理环境造成的。中国在地理形势上是“内陆外海”的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北面是寒冷的西伯利亚荒原,东面、南面是浩瀚的大海,西边是阿尔泰山及沙漠戈壁,西南处是喜马拉雅山。沧海茫洋与高山大漠形成包围华夏的特殊地理环境,再加上黄河传流而形成丰腴的土地及古代那里十分丰富的植被,不似今日干旱枯燥,当时气候与现在也有差异,较现在温暖而湿润,形成了悠久的农业文明。黄土、黄河及特殊的地理环境造就了中国古文化的起源,所以中国文化又被称为黄色文化。
西方文化的发源地,是位于地中海北岸的古希腊,所以古希腊的地理环境在一定程度上也造就了后来的西方文化。古希腊是一个半岛,它的陆地部分由一系列小山脉组成,这些山脉属于巴尔干中部主脉的支脉,并将希腊切割成独立的部分,而巴尔干主脉将希腊大陆分成两个完全不同的部分。西部岩石凌厉、满目荒凉、交通不便,而在东部则有世界上最为发达的海岸线,有许多天然港湾依傍着东地中海域的爱琴海。也就是古希腊特有的地理环境决定了古希腊文化是以海洋为依托的。由于没有丰沃的土地,古希腊人民是靠海洋为生的,所以西方文化又称为蓝色文化。
正是中西方处于不同的地理环境,决定了古希腊和中国分别走上了不同的文化道路,并影响着其他方面的种种特征。由于海洋是宽广的,又是多变的,所以西方文化中人们思想流派众多,个体意识强烈,主动性多,易激动,不稳定。而中国人则因耕种性而形成思想稳固、人际意识强烈、被动性多、喜静不喜动等特性。中西的这种差异表现在社会生活和人生态度上,则显出鲜明的特点。如西方以个人为重,四海为家,而中国以社稷为重,乡里为重,家庭为重,个人次之;在姓名的排列上,西方人以自己的名字领先,父名次之,族姓居后,中国人反之:宗族在前,辈分次之,自名最后;其他如地址顺序、时间顺序也都如此,西方人是具体或个体在前,整体在后,中国人则倒过来。
其次,在观念意识上也有很大的差异。较明显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实践观念。中国占统治地位的哲学是儒家哲学,它的特点是重现实和人情,重行动和功利,也就是人们所说的中国人的实践性或现实性。但这种实践性表现较多的是在日常生活、伦理道德和政治观念上,较少体现在科学精神上。在科学上,中国人玄想较多,试验较少。而西方人什么都要求你拿出试验数据来,即便是社会科学也不例外。
二是守纪观念。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都有自己的纪律、制度和规章,要求人们服从和遵守。但各国的文化观念和体制不同,因此也就形成了守纪观念的不同。例如,进剧场看戏,西方人最能约束自己,如同进教堂那般虔诚;而到学校课堂上课,他们却显得很放松和随便。反之,中国人进课堂如同进佛堂,恭恭敬敬、老老实实地听课作功课;而现今有些中国人到剧场中,就无所顾忌,大声吆喝。
三是人情观念。一般说来,历来以讲人伦道德和孝敬忠义为重的中国,人情味要比讲物质利益和以法为重的西方更深厚浓郁。中国人对较为亲近的人,例如父母、子女、兄妹、亲戚、朋友、同学、同乡、同事以及有各种利益关系的人,人情味浓厚关系密切。
西方人则与此不同,或者说是基本相反。我们经常听到的是西方人父子、夫妻、朋友间如何在经济上斤斤计较。
二、对旅游文化的影响。
孔子说:“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进;智者乐,仁者寿。”这句话正好说出了由大海所淘养出来的西方人和由大地所哺育出来的中国人之间的不同。体现在旅游文化上也有很大的差异。
“旅游文化是文化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旅游文化的产生和发展,必然建立在一般文化的基础之上”[3](P16)。正是在中西两种不同文化的背景下,孕育出了不同的旅游文化。旅游文化中最突出的差异是审美观上的差异。“从某种程度上说,审美观分为精神性体验和物质性体验两种”
[4](P7)。旅游文化也可以分为精神性体验文化和物质性体验文化,前者指一般的诗歌、散文、小说等文学因素,后者指自然山水、园林、建筑、工艺、烹饪等因素,相对而言,旅游文化较多涉及的是物质体验文化与精神性体验结合在一起,所以我们的园林强调的是“虽由仁作,宛如天成”。人工模仿天然物制作,要使人分不清哪是天然,哪是人工,使之浑然一体。同样在审美中,则讲听曲、小游、闲谈一并构成古代园林的组成部分,这是让人们体验一种轻歌曼舞与林木婆娑相融合的人间仙境生活。西方人则不同,他们往往将精神性和物质性截然分开。一类是人工的公园、庭园、娱乐场,另一类是纯自然的森林公园、动物园。
再如建筑、宫殿和一些博物馆,突出的要么是纯精神审美性的绘画和雕塑,要么是物质性较强的精美工艺,较少将它们混放在一起。
正因为有这样不同的审美对象,因此也就造就不同素养、不同心态的审美者。由于中国旅游审美对象的复杂性与丰富性,因此就需要游览者具有综合的文化修养,知晓琴棋书画、了解掌故历史、懂得词曲游记,那才能真正游出水平和领悟各种各样的美。西方人一般不是这样,他们玩是玩、游是游、学是学、识是识,不要求互相融合和渗透,共同在旅游中发挥作用。相反,中国人是将玩与学紧密结合起来的,就连很简单的一次春游、秋游或游园活动也不例外。
篇6
[关键词] 跨文化交际;中西文化差异;文化冲突
【中图分类号】 H31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3)12-224-1
一、什么是跨文化交际呢?
“跨文化交际”的英语名称是“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或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它指本族语者与非本族语者之间的交际,也指任何在语言和文化背景方面有差异的人们之间的交际。通俗来说就是如果你和外国人打交道(由于存在语言和文化背景的差异),应该注意什么问题,应该如何得体地与别人交流。语用失误是人们在交际过程中没有根据当时的语境条件选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形式,违反语用原则造成的失误。
二、中国和西方文化之间的主要冲突
(一)对隐私权的冲突
中国隐私权的概念一直比较薄弱。他们认为个人应该归属在一个集体,注意团结和友谊及共同的利益,因此人们往往愿意了解其他人的情绪,对方也愿意坦率地交流。这是为了显示他们关心对方。相反,西方人重视个人隐私和注重个人空间,所以他们个人感独立。许多人不但不愿意提及自己的事情,也不愿意让别人干预包括亲密的朋友。因此,对双方的隐私问题是经常发生冲突,例如:中国人第一次见面时,他们往往会询问对方的年龄,婚姻状况,子女,职业,或收入。在中国人的眼中是一种礼貌的行为,但在西方关于这些问题侵犯了他们的隐私观,是对他人的不尊重。
(二)对时间概念的冲突
西方人珍惜他们生活中的时间,往往是提前安排计划。他们良好的习惯之一是准时出席约会。在西方,要拜访某人,你必须提前通知,征得同意才能进行。中国人有着很大的随机性,有时甚至只是一个临时决定,此外,晚几分钟是一种常见的情况。在这方面,西方人认为东方人不守时,不信守承诺。然而,东方人认为西方人做事太死板,缺乏灵活性。
(三)关于食物的冲突
中华民族素有热情好客。在交际场合和节日中国人民彼此热烈庆祝。在中国的宴会,即使一个桌子上摆满了美味的食物,主人还称自己准备的食物不够丰盛。此外,主人也喜欢用自己的筷子夹取食物放进客人的碗里,用各种方法说服顾客多吃多喝。而在西方国家,人们强调尊重个人权益和个人隐私,所以他们不会强迫别人做什么。在吃饭时,吃他们想要的东西,很随意。他们也不会用各种方式劝客人喝酒。在这样的环境下,客人没有心理负担和压力。
(四)禁忌语
每一种文化都有它自己的禁忌语,不同的文化有不同的禁忌语。小明是个中国的学生,一天他看到一位美国老太太提着一大包重物,于是走上前说:“Can I help you,old lady?”,只见老太太生气地看了看他,一言不发就走开每一种了。分析:在中国传统的文化当中,年老人会受到年轻人的尊敬,因为他们有丰富的经验,能给年轻人提供好的建议和意见,俗话说“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因此常听到称呼一些人“老李”“老师傅”“大姐”等。但在西方文化中“老”是他们很忌讳的词。
三、文化冲突的原因
中西文化冲突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主要是因为双方有着不同的文化和历史背景,这样就必然带来人们思想行为上的差异,以及其他许多方面。
(一)个文化背景
中华文化是培育和发展在中国北方平原和长江,保持长期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它是长期的和纯粹的传统特色。中国有五千多年的历史,是中国文化的宝贵遗产的起源。在第二十一世纪现代社会仍然继承了祖先的优良传统。现代西方文化主要是古希腊和古罗马文化。古希腊伦理和价值表现在知识和信仰的推理的基本特征。他们的人生观是一种自然的学说。孕育和起源于他们文化的海滨的性格,他们注定是开放的。
(二)价值观
人们的交际能力是社会化的过程。每一种文化都有自己独特的价值体系,帮助人们区分美与丑,善与恶。那是人民的生活哲学,道德标准。
(三)思维模式和风俗习惯
思维模式和风俗习惯的不同文化会影响人们对外界事物的看法和认识,不同的国家存在不同的文化,因此在思维模式方面必然存在差异,这一点在东西文化之间表现得尤为明显。西方文化的思维模式注重逻辑和分析,而东方文化的思维模式则表现出直觉整体性,这一点也是中国传统文化思维的特征。
四、结论
篇7
关键词 国际经济贸易 跨文化交流 加强
中图分类号:F752 文献标识码:A
在国际经济贸易趋势下,企业间的跨文化交流越加频繁,同时一些阻碍企业间跨文化交流的问题也逐渐显现了出来。而企业想要加强跨文化交流,就必须认识到跨文化交流的必要性,解决这些阻碍企业间跨文化交流的问题,从而促进企业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加强。
1加强跨文化交流的必要性
在国际经济贸易的趋势下,经济全球化使得整个人类世界成为了一个开放的大市场,不同文化的人们在政治、经济、教育等多方面出现了全方位的接触与对话。在这一过程中,跨文化交流时出现的冲突,成为了现代人必须要面临的挑战。在这个时代,空间距离已经不再是阻碍不同地域人们进行贸易往来的原因,不同国家的人们可以在短时间内,通过网络等信息传输系统完成一笔贸易交易。然而,想要完成国际经济贸易往来,就必须进行跨文化的交流。但是跨文化交流不仅仅是交际双方语言上的交流,更是社会文化的交流。因此,跨文化交流上存在的障碍就成为了阻碍人们贸易往来的重要因素。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加强企业间的跨文化交流,才能帮助我国的公司和企业实现跨国经营,从而促进中国企业走向世界,实现国际化的经营。所以,加强企业间的跨文化交流,对于促进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有着一定的必要性。
2阻碍企业间跨文化交流的因素
影响企业间跨文化交流的因素有很多。首先,不同文化有着不同的时间观念。在北美文化中,时间就是金钱,但是在亚洲文化中,时间观念比较宽松。所以,在来自中西两方的人员进行经济活动时,同时也是文化交流时,就会出现一定的矛盾。在这种情况下,双方无法理解对方的行为,就会产生一定的矛盾;其次,空间观念不同。西方人有较强的空间领域感,而中国人则喜欢和伙伴共享空间。美国人在与中国人谈判时,常常会准备较为详细的法律文件,但是中国人常常会觉得文件内容过于繁琐。这是因为美国人主要从法律角度来看待自己与经济伙伴之间的关系,而中国人则从人情的角度来看待彼此间的关系。所以,这种差异很容易给中西文化交流带来困难,从而妨碍不同文化的人员之间的沟通合作。总之,由于文化传统的不同,文化的差异会给跨文化交流带来极大的困难。
3如何加强跨文化交流
(1)提高对跨文化交流的认识。想要更好地进行跨文化的交流,就必须要提高对跨文化交流的认识。在国际经济贸易的趋势下,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需要进行跨国贸易往来。因此,企业只有提高对跨文化交流的认识,才能在商务活动中,与其他跨国企业进行良好的沟通,从而为企业带来更多的利益。
(2)树立平等的文化观念。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是在各自的环境下形成的,所以,虽然不同文化之间存有差异,但是却没有绝对的优劣之分。因此,想要加强跨文化的交流,首先要树立平等的文化观念,不能因为别人的文化与自己的文化不同,就对别人的行为举止表示不满。从本质上来说,跨文化交流的目的在于互相了解,互相帮助,从而促进人类的共同发展。所以,树立平等的文化观念,克服狭隘的民族中心论,才能加强彼此间文化交流。
(3)追求文化的融合。随着国际经济贸易往来的日益频繁,跨国企业想要在他国发展,就一定要追求文化的融合,从而加强企业间的跨文化交流。首先,企业要做好当地文化的调查,从而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经营者的心理,顺利进行跨文化的沟通,进而为企业间的合作提供保障;其次,在进行跨文化交流时,不能一味地迁就他国文化,还要向对方介绍自己的文化,从而使本国文化在渗透到他国文化中,达成文化的融合。
(4)提高跨文化交流的能力。提高跨文化交流的能力,是加强跨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可以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然后利用这种差异来进行有效的交流。比如企业间在进行文化交流时,可以在取长补短的基础上,打造双方都乐于接受的、有利于公司持续发展的企业特色文化。
4结语
在国际经济贸易的趋势下,企业应该采取“”的态度,尊重其他国家的文化,并吸收他国文化中的精华,同时摒弃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糟粕,从而完善企业的管理,进而促进企业的发展。为了加强企业间的跨文化交流,企业要加强对企业员工的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培训,从而做好企业的跨文化管理,促进中国企业在走向世界过程中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 胡浩.公共外交和跨文化交流中的企业角色[J].中国金融,2011,21(01):16-18.
[2] 李永辉.公共外交与企业“走出去”[J].现代国际关系,2011,08(01):15-17.
篇8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人格重塑;语言
中图分类号:G2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8)15-0219-02
任何一种语言,都兼有“工具性”和人文性。所谓“工具性”,是说语言作为一种声音和意义结合的自然代码,可以用来承载信息,表达思想。所谓“人文性”,是说语言是人类认识世界的惟一框架,是一种文化代码。
一、中西人格差异的文化哲学渊源
从社会学和心理学角度讲,“人格”具有两层含义:一是一个人的外在行为表现和行为倾向;二是一个人内在的,真实的自我。也就是说,人格是人的特点的一种组织,是个体实际和潜在的行为模式的总和,是一个相对稳定但又不断变化的系统。它在个体社会化的过程中形成,并在个体的整个生命中不断发展完善。
中西方的人格差异非常明显。中国人一般趋于内向(introvert)――自谦,较少言语,保持虚静;西方人尤其是美国人一般趋于外向(extrovert)――直言,敢言,自我肯定。中国人强调群体和谐,尊重权威。西方人尤其是美国人更注重个体与竞争。这种人格差异的形成存在于中西文化的内涵,都有着深厚的历史根源和哲学背景。
自古以来,中国文人都注重“修身”,即指人的自我内心修养。所谓“君子不可以不修身”(《中庸》),还要求“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大学》)。可见中华民族自古以来一直强调内在精神世界的开发。这一内向探求的精神,导致中国人传统内向的性格。另外,在中国社会生活中,维持群体利益是一个重要的规范。与此同时,尊卑之序在中国社会也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道德标准。如《孟子。滕文公上》中所说的“君臣有义,父子有亲,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社会秩序的强大压力驱使个人就范于传统道德文化[1]。这也说明中国学生的谦和,沉默及不愿突出自我的人格特征有其深远的历史根源和文化哲学背景的。
此外,长期以来中国传统哲学孜孜追求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把天、地、人视为一个整体,以“人与天地万物为一体”、“天人和一”为最高境界。纵观中国传统哲学的发展,无论是唯物主义还是唯心主义都是以讨论“天人和一”为中心课题,致使汉民族的思维方式表现出从总体上观察事物的特征,对事物不甚讲究分析,而是更多的进行直接的描述。因此说中国的文化哲学是内倾性的。
与中国文化哲学相比,西方文化哲学更注重外在的物质世界。在西方文化哲学中,人与上帝之间存在着不可逾越的鸿沟,所以只有在不断地向外探求,不断地认识和了解外在世界,人才能有从自足的存在转化为自足的存在。而达到人的自足完善则需要借助知识、逻辑、科学以及法律等手段,因而西方文化哲学具有发达的知识论和逻辑学,且科学实证论精神和法治精神贯穿始终。所以在西方文化哲学中,“人”处于中心地位,自然应为人类所用,是人类创造物质文明的精神,同时也造就了英国民族的外向性格。这种人格意识已渗透到其文化的各个领域,并积淀为其民族性的心理内涵的重要部分[2]。与此相对应,美国文化强调“个人主义”(individualism)并使之成为其中心。他们鼓励主动性,强调对自我的忠诚和个人责任感,注重个人价值的实现。而在西方哲学发展中,自然是人类的认知对象。虽然在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不同的阶段,但其主流无一不把自然宇宙看作是与人类不可调和的对立关系。可以说西方的哲学观主要是二元论,而非整体论。这种把自然置于人的对立面的哲学思想使得西方的知识论特别发达,形成分析型的思维习惯[3]。
因而中西文化中人格差异现象在中西方课堂上表现得尤其明显;中国学生在课堂上极少向老师提问,而对待老师的提问,也大多不主动回答。即便被点名提问,他们回答也力求简单;习惯于用“Yes”和“No”这类句式;大多数学生不习惯在公开场合讲话,而是更习惯于听。在大多数西方国家,课堂气氛通常比较热烈,学生更倾向于积极参与整个教学过程或在授课时随意提问甚至插话。
正鉴于中西文化哲学中的这种人格特征的差异,我们在跨文化交际和教学中有必要对中西文化进行系统的比较、评价和综合,取其精华,洋为中用,通过跨文化交际来完善自己的人格,从而更适应新形势。
二、跨文化交际与人格重塑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Maslow阐述到:在足够的深度上,发现人的共性和发现人的个性是一致的。成为一个完整的人意味着以上两种过程同时进行。我们了解自己是谁,了解如何成为自己,了解自己的潜能何在,了解自己的风格、节奏、趣味及价值,一句话,了解我们和他人的差异和共性[4]。这说明,学习外语和外国文化的过程会逐渐培养自己突出的扬弃贯通的能力。这种能力不仅有助于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的发展,而且对整体人格的完善也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文化交融和理解是一种认识能力,更是一种感情能力,一种“共情”(empathy)能力,即一种设身处地从他人的角度看待和感觉世界的能力。而共情能力也恰恰是现代人格的重要特点。
我们不妨引用心理学领域的一个术语――“双向性”。“双向性”被视为人格健康的标志。该术语本来是针对性别倾向而言的。指那些男性倾向和女性倾向都比较突出的人,普遍比一般人健康。这是因为它们有更丰富的内部资源来应付和驾驭环境。如果将“双向性”这一概念引申至文化领域,那么我们可以假设那些具有多种异语文化的人会拥有更积极的人格特征。大量事实证明“最佳外语学习者大都在文化因素的比较、评价和综合的过程中使自己的人格变得更加丰富和完整。文化的评价和批判并没有在他们身上引起激烈冲突和人格分裂。在他们身上,不同的文化因素达到某种惬意的整合。”[5] 由此可见一个具有健康的人格特征的现代人应当思想开放,对自我和世界都有深刻的理解和洞察,并能够积极地与外界环境交流,不断发掘和实现自身的价值。
Jaynes(1976)、Lakoff和Johnson(1980,马塞勒,1988)等当代学者从隐喻的角度解释了语言文化与人格的关系。在他们看来,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修辞手段,而且是思想的基本特征。隐喻的本质变是通过一事物来理解和体验另一事物,通过已有经验来理解新经验。隐喻与文化环境有密切联系,即母语文化和目的语(target language)之间存在着隐喻关系。在心理学领域,隐喻常用来解释人的行为模式,并通过它来改变人的行为,重新塑造人格。人们掌握不同于母语的语言并最终跨越了母语的藩篱,也就掌握了另一种隐喻建构经验,获得了开启新世界的钥匙。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从原有的桎梏中解放出来。新的语言将有助于人们解释新的经验,重新认识已有的经验,从而调整现有经验格式塔的结构。从这种意义上讲,掌握另一种语言意味着个人潜能的增长。这会有助于人们拓宽视野,培养多元思维方式和积极互动的“生产性人格”(productive personality)[6]。
不可否认的是,尽管表层的语言障碍经过学习可以克服,但思维方式上的文化差异所造成的深层障碍在跨文化交际中解决起来却有一定难度。因为“自我中心”(egocentric)意识为核心的“本土文化主义”(ethnocentric perception)的影响根深蒂固。权衡利弊,我们对于这种文化差异造成的冲突应采取宽容的态度:
1.克服自我中心意识;
2.克服本土文化中心意识;
3.消除公式化概念;
4.对异文化采取理解和同情的态度;
5.对于多样性采取积极态度;
6.对变化采取建设性态度;
7.对歧义模糊采取冷静态度;
8.对文化冲突现象采取理解和谅解态度[7]。
正如梁漱溟所言:“两眼向外看,则所遇为静的物质,为空间,为理智分析区划所最恰最适用之地。转回来看自己,则所遇为动的生命,为时间,为理智分析区划所最不便适用之地。”[8] 基于这种理解和宽容的态度,我们就能客观地评价上文所谈及的中国学生和西方学生种种不同的表现。一方面应理解并允许他们按照自己的文化观念去选择他们的行为模式;另一方面也要容忍这些行为在目的语国家出现。
三、结语
本土文化和目的语文化之间既不是简单的完全认同,也不是彻底的差异,而是同与异的统一。一个文化如果缺乏自身的凝聚力,在与较为强大的文化进行接触时又不能对自己的文化进行新的诠释,那么这个文化很可能会被完全外化,最终导致自身文化的中断。但如果一个在世界多元文化系统中处于边缘的文化总是怀着被吞并的焦虑而处于一种消极退守的态势,为维护自身文化的纯洁性,对外来文化一味拒绝,也是不可取的;不能及时汲取外来文化的优点,最终将永远失去更新和发展的机会。一种文化只有努力保持自身文化的凝聚力,并注意吸收他文化中的精华,就一定可以使自身的语言文化得到提升。对处于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华文化来说,跨文化意识、跨文化知识和跨文化技能有助于我们从不同的视角去认识世界,观察世界,从而更深刻地洞察自我,并学会融合母语文化和目的语文化中的不同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重塑自我的人格结构。毋庸质疑,只有当我们的社会文化能力比较完善时,母语文化和目的语文化才能有机的整合在一起。良好的外国语言环境和优质的跨文化教学配制无疑会提高国民素质,有助于塑造新的符合时代要求的人格。那么我们的文化不但不会遭到外化,而且会走向新的辉煌,从而丰富我们的精神财富和理论思想。
参考文献:
[1] 李宗桂.中国文化概论[M].广东:中山大学出版社,1988:67.
[2] 涂纪亮.英美语言哲学概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14.
[3] 涂纪亮.现代西方语言哲学比较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29.
[4] 杨自俭,刘学云.翻译新论[M].湖北:湖北教育出版社,1994:132.
[5] L.R.帕默儿.语言学概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97.
[6] 谭载喜.文化对比与翻译[J].中国翻译,1985,(5).
篇9
我们在跨文化交际中,要加强自己的语境意识,对不同语境的文化背景要加强学习,对不同文化的价值观念以及意识形态等都要有一定的了解。而且也要特别注意汉语文化和外国文化之间的差异。在跨文化交际中,要以互相尊重为前提。对中西方的文化差异报以一种虚心、宽容的态度。不能仅以我国文化为尊,还要秉着虚心学习的态度,对别国的文化、价值观、思维方式等进行学习和思考。在跨文化交际中也不仅仅只了解语言的字面意思,还要深入了解语言的文化内涵。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才促进中西方交际。
二、中西方文化差异下的语境因素
(一)中西方文化的语境因素
政治文化,历史文化以及社会习俗都会在语言中得到体现。一个词汇在一种文化里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然而在另一种文化里却可能没有任何意义。所以,在中西文化交流中,要特别注意这种差异。比如,由于英国的地理环境比较特殊,西风盛行,所以,在西方人的文化里,西风就代表了丰沛的雨水。在著名的诗篇《西风颂》中,英国诗人雪莱就把西风和对自由的理想、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等联系在了一起。然而在中国文化中,西风就是寒冷、凄凉的象征。又比如,在西方文化中,龙是邪恶的象征,但是在中国文化里,龙却是吉祥的象征。
(二)中西方社交的语境因素
我们在生活中无时无刻不在使用着语言,语言的使用离不开相关的社会环境。对于社交语境,我们可以理解为谈话双方所处的客观环境。在交际场所,由于交际双方的身份特征、地位或者两者之间的关系等原因,不同的语言也有着不同的内涵。例如,中西方文化对“狗”就有着不同的认知。在西方文化中,狗是他们忠实的朋友。正因为如此,在英语中就有着许多与狗相关的短语,而且这些短语大都有积极正面的含义。但是在汉语文化中,与狗相关的短语或者成语大都含有贬义,如狗腿子、狼心狗肺等等。除此之外,在中国文化交际中,“你辛苦了”一般表达对对方的理解、鼓励等。但是,如果把这句话直接翻译成英文就会产生另外一种含义:你的能力有限,所以这份工作做起来一定很累吧。这就传递了一种侮辱对方的意思。
三、中西方语境差异对交际的影响
由于在中西方文化语境上存在着这些差异,跨文化交际中也就产生了许多交际方式的差异。这些差异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一)隐私认知的差异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集体意识比较浓。讲究团结和互助,因此,人们的隐私意识比较薄弱。也正因为如此,中国人在见面打招呼时就习惯于询问对方的家庭及工作情况,并且把这当做一种礼貌地关心。但是西方文化讲究独立性,也非常注重隐私,家庭及工作情况都属于个人的隐私,如果见面问别人这些问题,就会被误认为是对他们的不尊重。在中国,街坊领居之间见面常会问“您吃了没?”“去哪儿啊?”这样的问题,表示一种关心。但是在西方国家,见面时就问对方吃了吗,会被对方误认为是你要请他吃饭,而问您去哪儿,则会被对方误认为你在打探他的隐私。
(二)时间观念的差异
由于地域的不同和文化的影响,中西方的时间观念也不一样。一般来说,中国人的时间的概念相对较模糊。比如在交际中,我们常说“慢走”“请慢用”等等;在赴宴或者参加聚会时,中国人也很少会准时到达。但是在西方文化观念中,时间就是金钱。他们一般都会提前预约,而且一旦约定就不会轻易改变,否则,就会被视为粗鲁的表现。
(三)称谓语的差异
中国人会根据不同人的身份地位来称呼对方,以示尊重。比如称德高望重的人为前辈;还有的会以对方的职业来称呼,比如赵老师、王医生等;晚辈对长辈则称叔叔、阿姨;对于平辈则称呼大哥、大姐等。但是在英语社交中,人们很少会用到亲属称谓,他们主张以人名相称。不论是男士女士,还是长辈晚辈,称呼对方的姓名都不是一种失礼的表现。
四、结束语
篇10
我们在长期的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发现,好多学生尽管英语基础不错,但是由于缺乏了解中西文化差异,致使在交流的过程中,出现了许多误会,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大学英语教学长期以来重视语音、词汇和语法这些纯语言形式,忽视语言的交际功能,忽略语言形式的文化涵义及其文化背景,致使学生所学的语言不能在交际场合中运用。
二、改变观念,正确处理语言与文化,语言能力与交际能力的关系。
1.大学英语教学应正确处理语言与文化的关系。人类从产生开始,语言和文化就同时被创造出来。世界各民族的发展史告诉我们:民族语言和民族文化是同龄的,二者互相影响,又互相促进。每一个人,都在一定的社会、一定的文化环境中生活,都用一种语言进行交际,其生活方式、思想观念、思维心理等无一不深深地烙印着本国文化的痕迹。而语言,它储存着前人的全部的劳动和生活经验,透视着民族的文化心态,蕴涵着民族的思维方式,标志着民族间的文化交流。我们把语言和文化的密切关系稍加剖析,就会发现这对关系中,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结晶,是反映文化的一面镜子。语言既是文化的表现形式,又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文化,它制约着语言形式,它不断将自己的精髓注入到语言之中,成为语言的文化内涵,成为语言表现的基本内容。
人际间的交流是通过言语行为和非言语行为实施的,二者又都受制于文化的制约。有专家预言,“21世纪人类‘文化冲突’将比战争威胁更显突出。”调查研究表明,我国外语学习者在跨文化交际中的障碍常为“文化错误”,而且其社会文化能力置后于语言能力难以适应跨文化交际的需要。
2.大学英语教学应正确处理语言能力与交际能力的关系。由于我国教育体制和相应的考试制度的影响,长期以来,许多教授语言的教师更多地注重眼前的利益,过分注重学生考试的分数。因此,语言教学过程只是强调语音、词汇、语法等语言知识方面的传授而忽视了文化教学,未能把所授语言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与其语言知识相互融会贯通,极大地影响了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使他们不能正确地传达或接受语言载体所承载的所有信息,从而导致交际的失败。这就使得学生在学习英语中对非语言形式的一些西方文化因素,如社会准则、价值概念、思维特征等方面了解不够。所以学生在用英语的交际过程中出现了“中文思想+英文形式”的英语,往往造成了交际的失败。
三、如何建立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相结合的体系
1 大学英语教师要改变传统观念,增强文化教学意识。我们现在已经很清楚地认识到,语言与文化,语言能力与交际能力的辨证统一关系,因此我们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必须改变传统观念,重视文化教学。Kramsch提出的后结构主义语言文化观点为文化教学在语言教学中的实施提供了新的参考:(1)用传统的两分法看待语言研究与教学中的问题无益于对这些问题的全面认识,用“多元”的眼光更有利于把握语言文化教学;(2)语言既是说话者个人,同时又是其所属语言社团用以表达意志和期望的媒介,因此教师应当创设课堂的文化环境,把语言教学搬上一个“社会大舞台”;(3)应当转变语言是传统文化信息的载体这一狭隘观念,重视探讨语言本身的文化成分,因为文化绝不仅仅是一种外加的知识与技能,而是通过语言发现的一种新的世界观;(4)在外语教学中,重视师生本民族文化和外国文化之间的互动性,不能简单地将它们视为两个一成不变的知识实体;(5)文化冲突具有必然性,在外语教学中应鼓励文化互动,以求化解文化冲突而达到理解和共存。
2 充分利用大学英语教材,对学生进行文化教育。由于教材中课文大多选用原文材料,其中许多语言与文化互相融合,构成一个有机体,所以课文既可用来学习语言,又可作为介绍西方文化的素材使用。教师在利用教材教语言知识的同时,结合语境的文化背景、文化内涵,一方面要经常给学生灌输一些英美文化习俗,另一方面还要不断纠正一些不合英美习俗的语言。
3 引导学生多读文学作品,让学生了解和积累西方文化背景、社会习俗、社会关系等方面的知识。 在我国能到英美留学的学生很少很少。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可以通过阅读一些文学作品和报刊杂志等来了解西方的社会文化。文学作品和报刊杂志里有了解一个民族的心理状态、文化特点、风俗习惯、社会关系等方面的最生动的最丰富的材料。
4充分利用图片、电影、电视、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加强文化教学。 讲解house在英美一般是指什么样的房子,不如让学生看一幅图片更直观,印象更深刻,不时地播放一些西方影片,不但使学生兴趣大增,而且也是让学生了解西方社会文化的一种有效手段。
5 充分利用外籍教师,鼓励学生与外籍教师多加交流。要了解西方文化,仅仅让学生在课堂上听讲课是不够的,如果学生能与外教多加交流,他们会学到许多生动的,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这对了解西方文化,提高交际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
- 上一篇:电子商务技术环境分析
- 下一篇:爆破安全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