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空间设计方案范文
时间:2023-09-25 18:17:1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公共空间设计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公共建筑;暖通空调;空调系统
中图分类号:TU242 文献标识码:A
一、 公共建筑空调系统
(一)公共建筑空调系统的分类
1、按照空气处理设备的集中程度情况分类
(1)集中系统: 集中系统所有的空气处理设备(包括风机,冷却器,加湿器,过滤器等)、都设置在一个房间内。
(2)半集中系统: 除了集中空调机房外,半集中系统还设置有分散在被调房间内的末端设备,其中多半设有冷热交换装置,它的主要功能是在空气进入被调房间之前,对来自集中处理设备的空气做进一步补充处理。
(3)全分散系统:这种机组把冷热源和空气处理,输送设备集中设置在一个箱体内,形成一个紧凑的空调系统。可以按照需要,灵活而分散的设置在空调房间内,因此局部机组不需要集中的机房。
2、按负担室内负荷所用的介质种类分类
(1)全空气系统:是指空调房间的室内负荷全部由经处理的空气来负担的空调系统。
(2)全水系统:房间的热湿负荷全靠水作为冷热介质来负担,由于水的比热比空气大的多,所以在相同条件下只需要较小的水量,从而使管道所占的空间减小许多。但是,仅靠水来消除余热余湿,并不能解决房间的通风换气问题。因而通常不单独采用这种方式。
(3)空气-水系统:同时使用空气和水来负担空调的室内负荷。诱导空调系统和带新风的风机盘管系统就属于这类型。
(4)冷剂系统: 这种系统是将制冷系统的蒸发器直接放在室内来吸收余热余湿。由于制冷剂管道不便于长距离输送,因此这种系统不适宜作为集中空调系统来使用。
3、根据集中空调系统处理的空气来源分类
(1)闭式系统:它所处理的空气全部来自于空调房间本身,没有室外空气补充,全部为再循环空气。因此房间和空气处理设备之间形成了一个封闭环路。封闭式系统用于无法采用室外空气的场合。
(2)直流式系统:它所处理的空气全部来自室外,室外空气经过处理后送入室内,然后全部排除室外,因此与封闭式系统相比,具有完全不同的特点。这种系统适用于采用回风的场合。
(3)混合式系统:从上述两种系统可见,封闭式系统不能满足卫生要求,直流式系统经济上不合理,所以两者都只在特定的情况下使用,对于绝大多数场合,往往需要综合这两种的利弊,采用混合一部分回风的系统。
二、 空调系统的划分
(一)系统划分的原因
由于同一建筑物同层及垂直方向冷湿负荷会存在差异,房间用途和使用时间也不尽相同,为使空调系统既能保证室内参数要求,又经济合理,既需将系统分区。又要确保空调系统的合理化使用。
(二)系统化分的原则
系统划分的原则:
1、能保证室内要求的参数;
2、初投资和运行费用综合起来较为经济;
3、尽量减少一个系统内的各房间相互不利的影响;
4、尽量减少风管长度和风管重叠;
5、系统最好不要跨楼层设置,需要跨楼层设置时,层数也不应过多;6、房间朝向、层次和位置相同或相近的房间宜划分为一个系统;
7、工作班次和运行时间相同的房间宜划分为一个系统;
三、空调制冷方案的确定
通常公共建筑空调系统的水系统全部由水负担室内空调负荷,在注重室内空气品质的现代化建筑内一般不单独采用,而是与新风系统联合运用;一般公共建筑往上层高会较低(通常在3.6m—4.5 m),如采用全空气系统,需要足够大的空间,因而通常在一层、二层、三层设为集中系统(全空气单风管系统)、,四层以上设为半集中系统(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电梯前室也设置新风出风口,底层大门设置空气幕,将冷风侵入耗冷量降到最小。厕所设置排风扇,保持厕所的相对负压,通过其他房间渗透补充厕所风量,再通过厕所风机排出,使厕所异味不能扩散至其他房间。基于以上原则,对一般公共建筑进行以下系统划分:a.一、二、三层适宜划分为一个系统;b.四层至顶层适宜划分为一个系统。
四、送风方案方案的确定
(一)新风风管形式布置:
1、从外走廊的新风系统干管经支管送到房间的吊顶内,在风机盘管开启时,新风被吸入风机盘管,经风机和室内循环风一起送入房间。
2、新风支管接到风机盘管的回风箱内,这适用于风机盘管设有回风箱的情况。
3、新风支管一支接到风机盘管的送风口旁,也就是直接送入房间之中。
第1、第2种方式较简单,但存在明显的缺点:
(1)新风实际供给量受风机盘管转速高低的制约。
(2)因为新风量占据了风机盘管的一部分送风量,所以削弱了风机盘管实际处理室内回风的能力。当风机盘管停止工作时,新风较容易从回风口倒入房间走廊,这样会把回风过滤器滤下的粉尘和纤维吹回到室内空气中而新风从回风口压出后从房间走廊很快进入了卫生间作为排风排走,没有到达房间内起到更换房间内污浊空气的作用。
(3)进入每个盘管的新风量无法测试及做出相应的调整。在新风系统管线较长或新风机组余压较小的情况下,容易导致靠近新风机组的盘管得到的风量较大,而远离新风机组的盘管风量较小甚至根本没有新风送入。
所以建议采用第3种形式,新风直接进入室内,使用灵活,当风机盘管不运行时也可进行新风换气,卫生条件好,同时也便于对各支路风量的调整。为美观需要,标准间内新风口与风机盘管的送风口共用一个双层百叶送风口。
(二)风机盘管新风处理方式设计:
1、新风处理到室内状态的等焓线,不承担室内冷负荷;
2、新风处理到室内状态的等含湿量线,新风机组承担部分室内冷负荷;
3、新风处理到焓值小于室内状态点焓值,新风机组不仅承担新风冷负荷,还承担部分室内显热冷负荷和全部潜热冷负荷,风机盘管仅承担一部分室内显热冷负荷,可实现等湿冷却,可改善室内卫生和防止水患;
4、新风处理到室内状态的等温线风机盘管承担的负荷很大,特别是湿负荷很大,造成卫生问题和水患;
5、新风处理到室内状态的等焓线,并与室内状态点直接混合进入风机盘管处理。风机盘管处理的风量比其它方式大,不易选型。
综合上述涉及方案分析,一般公共建筑适合采用第一种设计思路:新风处理到室内状态的等焓线,不承担室内冷负荷方案,这种方案不仅提高了该系统的调节和运转的灵活性,而且进入风机盘管的供水温度可适当提高,从而水管结露现象可以得到有限的改善。
参考文献:
篇2
(1)信息采集:通过视频监控、交通数据信息采集系统,为交通管理人员提供各路段区域的交通路段状况。
(2)数据处理:系统通过对信息采集系统采集信息进行交通状况监测的模型算法,能够检测拥挤与确认拥挤类型,提高系统的自动化程度。
(3)信息:通过可变信息标志等外场信息设备及网络等多种方式交通信息,将实时交通信息传递给车辆,以便驾驶员安全、及时地适应交通变化,有利于交通流在时空上得以合理分布,充分发挥道路运行能力和交通服务水平。
(4)信息共享:形成以路段监控分中心为道路交通信息源头,以存储与共享平台为枢纽的信息共享与交换体系。
2监控系统需发挥的作用
(1)重点做好立交区、长下坡、易多雾积雪结冰路段、隧道及沿线设施的交通运行状况的监测,并注意长下坡路段降雨、横风的情况,做好该气象条件下的交通流疏导提示。
(2)能够实现在大监控业务量中,快速、准确的提取出交通隐患和交通事故信息,并在第一时间发出警报,使交通管控人员能够快速做出相应,并通过联网监控,迅速通知监控中心,开展联动救援,在最短时间内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住事态的范围和规模,保证整个高速公路运营的安全有序。
(3)如果路段所在区内存在冻雨、大雾、冰凌等季节性气象灾害,运营管理宜作两个工况考虑:①晴好天气等条件下的正常交通;②冻雨、大雾、雪、结冰等条件下的非正常交通。
3监控外场设备布设方案
(1)摄像机
路段监控采用视频全程监控的模式,在重点区域(连续长下坡、服务区、特大桥、小半径路段、自救助匝道、季节性多雾及结冰路段)设置摄像机,实现无盲区覆盖。其余一般路段每间隔2km设置1套摄像机,均采用激光夜视高清摄像机,隧道作为重点监控区域已由隧道机电专业设置了摄像机。
(2)气象检测系统
云南境内的重要路段,某些高速公路路线途径的地区群山连绵,山地、沟谷、丘陵、河谷平原和山间盆地相互交错,桥隧比极高,冬季易出现雨、雾、雪、冰等情况,再加上连续长下坡等因素,会对道路行车安全产生不利影响。按照交通运输部及中国气象局《公路交通气象观测站网建设暂行技术要求》的相关规定,结合地域气候特点,干线公路需要设置两种类型的气象观测站:局地站和普通站。局地站代表的是较短路段、特殊地形地物处或桥梁结构物的特定交通天气状况,如低能见度大雾频发路段、易结冰桥梁、易发生水淹水毁路段等,主要针对局地恶劣天气频发且严重影响交通的气象条件。普通站代表的是较大范围或较长路段的一般天气状况,主要是为满足路线、路网层次的气象信息需求,起到加密和补充气象观测网的作用,支持公路及其沿线天气状况的监测与预报,有利于提高天气预报的准确性和精细程度。普通站尽可能选取在相对开阔无遮挡的地方。局地站:在同样低温的情况下,隧道洞口路面及特大桥桥面相对路基段更易结冰。桥隧比超高,路基段少,桥隧相连的情况十分普遍,特别是海拔2000m以上的地区冬季气温较低,易出现大雾,上述问题将更加突出。针对上述情况,结合特大桥、隧道的分布情况,需在桥隧相连的特大桥、超过500米的单独特大桥附近均设置了遥感式路面状态及能见度检测器作为局地站,使运管部门及时掌握路面状态(干燥、湿滑、水冰雪等覆盖物)、能见度(雨、雾、霾、沙尘等造成能见度降低的原因),对外提供实时准确地公众服务信息,对内及时有效地调用相应的人力物力资源,采取路面处理等措施消除危险隐患。普通站:气候具有垂直分带明显、水平变化不大的特点,按照布设间距,根据海拔分布,在具有典型区域气候特点地区均设置全要素气象检测器作为普通站,与路段或桥梁摄像机合并设置,配合摄像机的视频检测功能,及时掌握区域气象条件,采取有效的交通控制措施,实现异常气候条件的安全管理。
(3)信息标志
某些路段桥隧相连的情况普遍,路基段较少,上述区域发生异常事件时,车辆无法掉头或掉头困难,这就更加增大了紧急情况下交通组织和事故救援的难度,只有互通立交是高速公路向区域路网进行交通疏散的唯一手段,因此根据构造物的分布特点,需要砸在交通管控的重要位置设置情报板用以路况信息,引导车辆行驶,辅助完成交通组织。结合立交分布特点,立交附近设置F型情报板,在交通量较大的立交设置门架式可变情报板。服务区两侧均设置服务区信息标志,用以向驾乘人员提供路况消息,隧道洞口作为交通组织的重点区域已由隧道机电专业设置情报板。
(4)车辆检测器
根据规范,在各立交、主线站附近均设置车辆检测器用以反映路段内交通流分布情况,采用在云南省已广泛使用并且效果较好的双波长微波车检器。
(5)交通量调查站
按照《国家高速公路网交通量调查观测点布局规划》的要求,属国高网项目路段需要设置一类调查站和二类调查站。一类调查站的调查数据以反映路网宏观交通量特征为主,主要为宏观决策提供支撑,在功能上兼容二类调查站;二类调查站的调查数据以反映道路运行状态和运行质量为主,主要为路网监控、应急处置、公众出行信息服务提供信息支撑。具体设置方案如下:一类调查站:根据里程长度,设置于交通量平稳路段,与全程监控摄像机合并设置。
4传输模式
(1)外场设备
监控数据与视频图像均采用全数字的传输方式,所有外场监控设备通过工业以太网交换机接入收费站内的视频传输交换机,再由通信系统提供的以太网电路上传至监控分中心。各交换机之间利用主干光缆组成千兆光纤自愈环网,保证数据、图像传输的稳定可靠性。
(2)隧道监控设施
各隧道视频图像、控制信号先传输至隧道管理所视频传输交换机,再由隧管所上传至站内通信点,最后经通信系统汇总至监控分中心。
(3)网络性能要求
路段分中心内部网络及外场设备至路段分中心互联的IP网络性能指标满足《IP网络技术要求-网络性能参数与指标》(YD/T1171-2001)所规定的1级(交互式)或1级以上服务质量(QoS)等级要求。具体指标如下:网络时延上限值为400ms;时延抖动上限值为50ms;丢包率上限值为1×10-3。
5高清摄像机的应用
篇3
根据《*市推进行政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建设的工作方案》的要求,为进一步规范行政权力运行,提高行政效能,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推进我局行政权力监控机制建设工作扎实有效的开展,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总体要求及基本原则
行政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建设是对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工作的深化,是构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一项创新性工作,要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以促进行政权力规范运行和正确行使为目标,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强化监督为手段,着力建设覆盖行政权力运行全过程的完整监控链条,逐步形成行政权力运行监控机制。
在行政权力运行监控工作推进过程中,一要坚持依法实施原则,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推进行政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建设。二要坚持注重预防原则,遵循和把握行政权力运行规律,着眼于关口前移,积极从源头上防治腐败。三要坚持公开透明原则,把公开透明作为行政权力运行的基本准则,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四要坚持务求实效原则,规范行使行政权力,着力提高行政效能。
二、适用范围及目标任务
行政权力运行监控机制适用于全市各市直学校,各乡镇中学、中心学校,尤其是重点科室和关键岗位的重点人员。
主要任务是:(一)建立行政权力运行前的廉政风险评估预警防范机制。要建立科学的廉政风险评估办法、完善的预警系统和有效的防范体系。(二)建立行政权力程序化和公开透明运行机制。要完善行政权力运行程序,高度重视制度建设,健全监督机制,拓宽监督渠道。(三)建立行政权力绩效考核和责任追究机制。到2012年,对行政权力运行过程形成完整的监控链条。
三、工作内容及具体要求
推进行政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建设要重点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
(一)开展行政权力运行前的廉政风险评估预警防范工作。一是查找廉政风险点。要把本校、本科室行使的全部行政权力纳入风险点查找范围,结合已往经验教训和社会评价,通过自己查找、征求群众意见、领导提议、集中审核等方式,找出每一项行政权力在运行过程中可能产生腐败的风险点。风险点的查找应集中在审核、审批、审签等易产生个人说了算、可能接受贿赂、行政不作为、乱作为和其他易滋生腐败现象的环节上。二是确定风险等级。要依据廉政风险点的多少和权力的重要性、权力行使的频率、腐败现象发生的机率等内容对清理出的行政权力进行廉政风险评估,按照风险大小,由高到低,分为一、二、三三个等级。原则上对单位主要领导直接主抓的权力和群众关注度高的权力作为一级风险的权力;由单位副职领导分管而且群众比较关心或有一定自由裁量权但幅度不大的应作为二级风险的权力;其他非行政许可、内部管理权等发生腐败风险较小的权力应作为三级风险的权力。对学校而言,应把大宗物品的采购、图书资料的征订、招生收费等主要领导直接主抓的权力作为一级风险的权力;把由上级主管部门批准的权力和一般物品的采购等由副职领导主抓的权力作为二级风险的权力;教师资格认定、人事调动、民办学校的审批等其他发生腐败风险较小的权力应作为三级风险的权力。各科室和学校在权力风险等级确定后要制定出科室和学校“行政权力廉政风险等级目录”,风险点和等级目录经局党委审定后,报教育局监察室备案。三是提出风险预警防范措施。要采取保廉承诺、警示教育、风险提示、廉政谈话、责令整改、组织处理等多种形式,对廉政风险进行预警,提高防范和自律意识。要根据行政权力不同等级风险,分别制定相应预防措施,对属于权力过于集中的,进行合理分解和科学配置,形成有效的制衡机制;属于自由裁量权过大的,细化裁量标准,规范实施程序;属于制度缺失或不完善的,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并抓好落实;属于传统手段难以有效监控的,积极运用现代科技和管理手段。四是加强廉政风险管理。一要建立干部廉政档案。把每人拥有的权力及其风险点和风险级别记录在册,并通过问卷调查、群众评议、网上举报、廉政巡视、案件查处等方式搜集和掌握干部廉政情况并及时记入廉政档案。二要成立廉政风险评估分析小组,每季召开一次会议,通过对各渠道搜集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形成风险评估报告。三要按照发现问题的情节轻重,拟定预警措施。对有群众反映但问题较轻的,应给予警示教育或对其进行风险提示;对群众反映意见较大或问题情节较重的应对其进行廉政谈话,并责令整改;对群众反映意见集中或情节严重的问题,应对其进行组织处理。四要实行廉政风险公开。把查找出的廉政风险点、防范措施及风险评估报告适时进行公开,主动接受群众监督,做到防范在前;五是坚持动态管理。根据形势变化和行政权力项目的增减,对廉政风险进行动态评估,并及时调险等级和预防措施。
(二)开展行政权力行使过程的程序化和公开透明运行工作。一是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要进一步削减和下放审批事项,最大程度地减少审批层级,对已取消的审批项目要一律取消,坚决杜绝变相审批。要简化审批程序,再造审批流程,实行并联审批,牵头部门要认真负责,联办科室要积极配合,保证并联审批的有效实施。二是深化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工作。要优化行政权力运行流程,切实做到流程清楚、程序简洁、时限明确、监督方便。继续填写好重要行政权力运行情况登记表,如实记载权力运行的决策、执行、结果环节。在决策环节,要健全科学民主决策制度,完善决策议事规则,规范决策程序,公开决策事项、依据和结果,做到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在执行环节,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监管,对有自由裁量幅度的权力要进行细化、量化,行政事业性收费有幅度的,一律按下限收取,并应采取多种形式及时进行公开。要建立长效机制,不断提高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水平。
(三)开展行政权力运行后的绩效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工作。各学校和科室要结合实际情况,对照事前廉政风险防范要求,依据行政权力运行记录,根据群众的评价和意见,对行政权力运行情况进行考核,并制定出相应的责任追究制度。认真执行《关于对机关工作人员不作为、乱作为投诉举报的处理办法》,对行政不作为、乱作为的行为要依纪、依法严肃处理,努力营造良好的政务环境。
篇4
关键词:路桥施工企业;内部控制;方案设计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07-0033-02
近年来、特别是中国加入WTO后,中国经济发展突飞猛进,路桥基础建设事业的不断发展,带动了国内路桥施工行业蓬勃发展,近二十年来涌现出一大批有实力的路桥施工企业,也加剧了路桥施工行业的竞争,如何在众多的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立于不败之地已经成为路桥施工企业所有面临的严峻的问题。面对外部不断变化的经济条件,如何加强内部管理提高企业竞争力成为了企业不断探索的课题,加强路桥施工企业内部控制关系到企业的兴衰成败。
一、路桥施工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分析
1.内部环境不健全。(1)企业管理层内部控制意识薄弱。在实际工作中,管理者对内部控制了解不深,重视不够,只对部分环节建立相应的内部控制制度,一些关键环节则未制定相关制度。 (2)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中国强调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以来,路桥施工企业在治理结构方面的确有所改善,建立了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的基本组织结构。但是基于董事会与监事会之上的内部控制机制并未真正建立起来,大多内控机构处于被控制对象的领导之下,不能真正发挥内部控制,监督约束的作用。治理结构形同虚设,流于形式。
2.风险意识不强。许多路桥施工企业对风险认识不足,对潜在的系统风险,财务风险等简单归咎于市场竞争环境的恶劣。没有建立健全的风险防范机制。工程项目可以说是路桥施工企业面临风险最大的地方。由于工程项目的长期性,投资数额大,工作程度复杂等特点,不可测风险增多。从施工开始到竣工结束无不穿插着风险。如果不能建立有效的风险防范机制,就会造成项目成本增加,经济效益降低,资金流通不畅,支付力减弱等连锁反映,最终引发企业财务风险。
3.控制活动不力。(1)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中国路桥施工企业大多没有制定内部控制制度的专项部门,都是由各职能部门单独制定,但是各部门职责不同,权限不同,立场不同,制定出的内部控制具有狭隘性,加上各部门之间缺乏信息沟通和协调配合,这就造成了许多规章制度难以相容,更别说发挥其应有的控制效用了。(2)内部控制制度执行力不强。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全员的参与。有的部分路桥施工企业对内部控制制度重视不够,内部控制的执行只涉及少数部门,少数环节,没有渗透到企业管理的各个方面,各个部门。
二、路桥施工企业内部控制的关键控制点分析
任何一个企业或组织,所从事的一系列活动均可根据其对企业或组织目标的影响(风险系数)程度确定该组织的业务流程的关键控制点。作为一个建筑施工单位,其关键控制点应当包括但不限于以下环节:
1.工程分包管理。禁止将承包的工程进行违法分包。下列行为,属于违法分包:分包工程发包人将专业工程分包给不具备相应资质条件的分包工程承包人;施工总承包合同中未有约定,又未经建设单位认可,分包工程发包人将承包工程中的部分专业工程分包给他人的。凡交由施工分包商施工的工程,均应严格按合同约定进行管理。
2.招标管理。项目经理部在工程开工前,根据本工程的特点及施工组织进度安排制定“工程劳务、专业分包计划表”,报送公司劳务管理部门,施工过程中,需分包的各分项程在开工前20天向公司劳务管理部门报送该分项“工程劳务、专业分包申请表”。
3.项目合同风险管理。公司项目风险管理由合约部门负责,组织合同评审委员会相关部门开展工作,以项目部为中心,公司人力资源、合约、财务、技术、工程、安全、市场以及物资等部门共同参与,相互协调,抓好项目风险因素的识别、评估等工作,并与合同评审、交底结合起来,减少重复劳动,提高工作效率。
4.预结算管理。预结算中心的改进办法,把公司的预结算人员从项目上抽调出来,集中到公司统一安排。根据工程量把人员分为两个土建组一个安装组,以组为单位对项目进行预结算管理,为保证工作的延续性,各项目的预结算管理人员仍负责项目的索赔、报表等工作。
5.资金收付管理。公司应按规定开设“支出专用账户”用于对外支付结算,项目备用金用于小额零星支出。项目分包工程款、大宗材料款支出权限必须集中到公司,经联签审批后支付,一般每个项目每月集中计量支付一次。其他超过项目审批额权限的支出,应逐笔报公司审批支出。远离公司的大型项目,可由公司适当增加授权审批的范围和额度。
三、路桥施工企业加强内部控制的方案设计
1.招投标内部控制。执行部门提出招标申请―工程总监审批―组织成立招标小组―监理组编制招标文件―成控组核实目标资源、编制标底―工程总监审定招标文件―执行部起草合同―发招标邀请书,进行资格预审―发出招标文件―组织勘察现场―截标报价―组织开标―组织评标―招标小组拟定中标者,经工程总监审核,报总经理审定。
2.采购招标内部控制。(1)业务流程。项目组提出采购计划,并填置申购单―采购组核准经济采购量,并审核申购单提出的单价―工程总监审批―监理组编制招标文件―成控组核实目标资源,并编制标底―工程总监审定招标文件―采购组起草合同―采购经理组织招标―招标小组拟定中标者,经工程总监审核,报总经理审定。(2)涉及的部门及岗位。部门:成控组、项目组、采购组、监理组、资料组,及对采购的材料、设备有特殊要求的有关部门(质量要求:监理组,功能要求:物业管理公司,感官要求:策划部)。岗位:总经理、工程总监、采购经理、工程部经理及涉及部门的经理和相关组员。(3)控制程序。在项目设计中,为了更清晰的界定各个控制环节,将发出招标邀请至拟定招标队伍连续的一段工作程序定义为组织招标控制点,并针对该控制点,专门设计了控制程序和控制政策。大宗材料、设备采购招标控制程序(见图1)。
3.施工目标管理内部控制。施工目标管理以每个工程项目为基本责任单位,在确定质量和降低成本的前提下,按时、按质、按量、按预算全面完成各项指标。施工目标管理的业务流程为:制定施工目标计划―签订目标责任书―目标分解落实―目标管理的实施―竣工决算―分析总结―奖惩兑现。其中,在目标管理的实施中,包括资源调整、资金预算(资金拨付、资金使用)、施工管理(项目管理、合同管理、采购管理)三部分。资金预算、施工管理在其他业务模块中已经包括,本子系统的设计只包含施工计划的制定、工程项目目标责任书签订、目标资源调整、资金管理、目标资源结算五个子模块。
4.合同管理内部控制。造价20 000元以上的工程项目、大宗材料采购、大中型设备采购等属于非即时清结的经济业务;金额不足以上要求,但根据以往经验或业务自身特殊性必须签署合同的。无须签订合同的情形有:即时清结的项目,包括造价20 000元以下的工程、零星工程、施工杂项等,采用现场定价单形式解决;零星材料、小型设备采购采用询价、比价的方式解决;签订合同后因变更而增补的工程业务;视具体情况掌握的其他情形。
四、结语
在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当前时期,路桥施工企业也面临着愈加激烈的竞争,加强路桥施工企业内部控制已成为当务之急。路桥施工企业内部控制是路桥施工企业自我调节和自我约束的内在机制,建立健全企业项内部控制;对于防范路桥施工企业工程项目建设中的差错与舞弊,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从源头上规范基本建设投资市场秩序,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所提出的路桥施工企业内部控制设计方案一定程度上完善了路桥施工企业内部控制理论,为国内路桥施工企业加强内部控制提供了理论支持和操作框架。
参考文献:
[1] 罗凌妍.路桥施工企业成本费用内部会计控制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07.
篇5
关键词:城市道路照明监控系统设计方案系统功能
[TU997]
传统的路灯管理方式,主要是依靠路灯维护人员在晚间开车巡视。这种被动的巡查方式,对路灯设施的被盗和故障的发生往往反应滞后。随着城市建设的迅猛发展,先进的照明设施和落后的管理方式之间,不能协调发展的矛盾已越来越突出。采用高科技的手段、依据科学的运行方式对照明设施进行实时的远程监控和管理不仅能使工作人员在故障发生后,及时发现故障地点、得知故障类型,无需再派人员、车辆每晚到处巡查,而且能使照明时间、照明亮度最合理。从而大大节约了能源、人力、物力,极大地提高了路灯管理部门的应急反应能力,提升照明系统的运行质量和自动化管理水平。
一、 城市道路照明无线智能监控系统的设计原则
1、 先进性
城市道路照明无线智能监控系统采用的技术与设备应能充分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并且具有多种扩展功能。
2、 合理性
系统的软件设计应科学、全面,充分适应了路灯管理行业的特性。其硬件应配置合理,选用主流产品以保证系统稳定可靠地运行。
3、 实时性
系统运行中,当路灯出现故障或路灯设施被盗时,监控终端应能及时向控制中心和路灯管理人员的手机发送报警信息。
4、 实用性
为方便日常管理,系统既要满足有条件单位24小时有人值班的管理模式,又要适应中小城市无人值守的管理方式。同时又能使管理者及时掌握系统的运行状态,及时了解路灯的各类故障信息。
5、 可扩展性
系统应有足够的容量和多种扩展功能来满足城市飞速发展的需要。能够无限次地增加和扩展监控终端的数量,并方便日后升级。
6、 灵活性
系统的组网方式和功能配置应灵活多样,要充分利用现有路灯电气资源,将其合理地溶入组网方案之中。充分适应新旧控制箱的改造更新;适应不同路数、不同结构的控制要求。
7、 安全性
组网方案合理、组网设备可靠。对系统应用服务器、数据库等要实行双机冗余备份、用户分级管理、通讯加密和安装防火墙来防止外来攻击。
8、可操作性
系统的使用和操作应方便快捷并简单易学,操作人员可在较短时间内快速掌握使用方法。
二、城市道路照明无线智能监控系统的设计
1、系统的组成及主要功能
城市道路照明无线智能监控系统应由调度端的微机网络系统、无线数据传输系统和现场的智能终端(RTU)以及路灯开关箱组成。系统和智能终端都可以根据本地的日出日落时间和光照值,采用时控和光控相结合的控制方法,通过无线数传信道自动遥控开/关灯,并能智能调节电压、遥测现场的工作电压、电流、频率、功率因数、功率等数据,可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自动计算亮灯率,从而判断路灯运行情况。系统可实现各种故障的语音和声光报警、防盗报警,提高城市照明系统的管理水平。
2、系统通讯方式的选择
系统应采用GSM/GPRS公用网络作为通讯平台,使得监控系统的覆盖范围不受限制。系统应可同时工作于GPRS数据通讯方式和SMS短信通讯方式,并可在这两种方式间自由切换。应可以让用户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既快捷又经济的运行方式。
3、系统软件的设计
系统采用局域网方式,可根据用户要求扩展为相应的客户机/服务器(C/S)模式,并与各类数据库实现连接共享。应用软件操作系统采用中文Windows XP,视窗化语言设计,运用路灯地理信息系统(GIS),中文人机界面,鼠标操作,所有命令、查询和打印均应非常直观简便。
系统界面的节点目录可采用类似于Windows资源管理器中的树形结构,所有的道路、节点(终端监控点)可分区域、分路线、分人员、分类别管理,层次分明、结构清楚。电子地图上建立的道路、节点(终端监控点)图标,同节点目录中的名称一一对应,并可任意拆建移动。各终端的故障信息、测量数据等显示直观,一目了然;各个监控点所控路段的灯杆、灯具、控制箱、接触器、开关等资料,均可以图片和列表方式显示,便于查询和管理,用户稍经培训即可完成各种功能操作。
系统应能支持投影仪、数据及网络系统具有可靠的安全防范措施。软件采用组态化设计,将不同灯型的监控和管理融为一体,且系统的扩容和修改均无需编程,为操作人员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在已完成的系统中获得了良好的运行效果。
4、系统的开、关灯管理方式
系统应有多种开关灯管理方式:
3.1、采用经纬时控的日照时间表方式控制路灯开关。
3.2、根据数字光控系统采集到的日光照度值来决定是否提前或延迟开关灯。
3.3、根据特殊要求(如市政检查、重大活动),随时开关灯。
3.4、系统允许各个节点监控终端,可以根据其自己的时间表或设置的参数独立运行,自动控制各自路灯的开关。
3.5、根据用户选择的“节日灯”组合方式,控制景观灯、广场灯、装饰灯等城市亮化类照明系统的开关。
3.6、管理人员使用手机控制路灯的开关。
3.7、维修人员使用监控终端的检修键控制路灯的开关。
5、系统运行数据的采集和亮灯率的计算
系统应采用高精度、军品级的电压、电流传感器,实时采集三相电压、回路电流。对采集的电压、电流数据进行分析、计算,得出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功率因数等。并能将直接计算出的灯损值经由监控终端的直接报警功能,将灯损数量发送到用户的手机上。
6、系统的信息反馈、查询和报警报告方式
系统的信息反馈和报警报告方式应有以下几种:
5.1、监控终端接到中心巡测指令后立即向中心反馈运行信息。
5.2、监控终端按设定好的时间周期定时向中心报告运行信息。
5.3、遇灯具、线路或其他电器设备故障时,监控终端主动向中心和相关人员报告故障信息。报警报告内容直接显示:故障发生的地点、路段,故障的类型、类别等。
采用终端主动报警和调度端报警相结合的报警方案。
三、BEWJ路灯监控防盗系统特点
BEWJ路灯监控防盗系统就是一款基于上述设计理念的城市道路照明无线智能监控系统产品。经几年来在我市城区路灯照明系统的运行实践,该系统功能全面,运行稳定,扩展性强,技术服务好。BEWJ路灯监控防盗终端智能化程度高,既可以由中心统一控制,也可以独立运行、自身自动校时。系统主要特点:
1、安全性能好,抗干扰能力强。
由于GSM/CDMA网络发射功率小(小于1W),故其天线很小(仅3~10cm),便于隐蔽安装。同时,由于GSM/GPRS网络是最完善的无线网络,它的抗雷击和强电场干扰的能力很强,在恶劣的天气环境下,系统也能正常运行。
2、系统、终端功能全面,使用方便,节能显著。
BEWJ路灯监控防盗系统包容性强,监控、防盗完全结合在一个系统之下,使用成本低,便于管理,BEWJ终端高度智能化,功能全面,运行稳定。通过及时准确的开关灯,关闭过剩灯具达到节能目的,使用科学的开灯组合可以节能20%左右。
3、可远程(漫游)监控和维护。
由于GSM/GPRS网络短信服务支持漫游功能,故无论用户身在何处,系统都能在第一时间将报警信息发送到管理者的手机上,以便于指示维护人员及时到达报警现场。厂方技术人员也可随时提供远程维护服务。
四、BEWJ路灯监控防盗系统功能
1、 自动、手动遥控功能
系统可以根据不同路段对路灯开关时间的不同要求,把路灯分成数种控制类别,然后自动或手动遥控其开关,且可以将全部路灯或部分路灯按多种方式进行开、关控制。监控终端(RTU)具有独立运行能力,不仅能按照控制中心发出的指令实时控制路灯开关,还可以暂时脱离控制中心,根据其自身的经纬度日照时间表、节日表独立运行,自主控制路灯、景观灯、节日灯的开关。
2、 自动、手动遥测功能
系统可以根据设定的时间或时间周期,定时定期自动对各监控终端进行巡检巡测。也可以由操作人员手动操作随时随机地对各节点终端或被选定的任一节点终端进行选测、访问和查询。通过监控终端有效采集电流、电压、功率、功率因数等,有效监测终端温度、控制箱门控状态等。系统通过对测得的数据进行分析,获得线路运行状态、亮灯率、故障的类型等第一手资料。监控终端能根据灯具阻抗值的变化,直接计算出灯损数量,进而得出该监控路段的亮灯率。并将计算出的结果同时发往控制中心和管理人员的手机。以便于管理者在第一时间掌握路灯运行信息。
3、 故障、防盗报警功能
系统可采用节点终端主动上报的方式。即在路灯工作正常的情况下,监控中心不对终端进行干涉,而由各节点终端根据存储的时间表自动控制本段路灯的开、关(阴雨天,则由中心根据BE01控制仪的数字光控采集到的日光照度值发出提前或延迟开关灯的指令)。一旦出现故障,节点终端将主动上报。监控中心收到报警后会在电子地图中显示出故障节点并在“节点”对话框中以文字显示故障类型,同时发送短信告知相关人员。当监控中心停电、停机或中心设备故障时,监控终端能够直接向管理人员的手机发送报警信息。
报警内容有:非正常亮灯(熄灯)、过流、过压、控制柜非正常开门、电缆(变压器)被盗等线路中的不正常的数据。
4、自动校时功能
系统配置的BE01控制仪除具备经纬时间控制功能和准确的数字光控功能外,还具有高精度的校时功能。它会按用户设定的要求定期对各节点终端的时钟进行校正,以保证各节点终端在开关灯时间上的一致性和准确性。
系统的节点终端也具有高精度的校时功能,也可以按照要求定期对各自的时钟进行校正。它同BE01控制仪一起组成了校时双保险。节点终端自动校时的时间精度较标准时间的误差值小于8秒,实际运行时的误差值小于3秒。
5、节点 / 道路在综合图中的位置可任意移动
a.树形节点目录中道路和节点(名称)的移动
在系统窗口左侧的树形节点目录中,左击要移动的道路名或节点名,按住左键1秒以上拖动到指定位置松开即可。
b.电子地图中节点的移动
在系统窗口右侧的电子地图中,右击要移动的节点并按住右键不放, 将节点拖动到指定位置松开即可。
6、图形的缩/放功能
系统软件中的图形 (地图/综合图/网络图) 既能有比例地缩放、又能无限缩放。它使用户能按照具体需要,对图形的整体或局部观察做任意缩放处理。
7、无人值守功能
日常情况下,本系统可以由中心或各节点终端自行控制和管理路灯的开关及运行状态,无需人为值守。一旦出现故障,系统会由中心或节点终端主动报告相关人员。
8、远程查询、管理功能
用户可以远程访问、查询并打印各节点终端在任意时间的运行数据,统计结果等(显示方式有:报表、运行曲线图、仪表盘等),以便于进行归档管理。
9、现场调试、设置功能
系统对监控终端的运行调试、参数设置可以脱离控制中心,在监控节点现场进行调试、设置。通过被授权的手机可以控制路灯的开关;通过便携式“BE01多功能控制仪”,在现场对监控终端进行调试、设置。
10、监控终端自我保护功能
监控终端的硬件、软件采取了多种抗干扰措施,具有抗各类电磁干扰和浪涌冲击的能力和有效的防雷措施。即使在恶劣环境下,监控终端也能稳定、可靠地运行,并有效地保存数据。
11、独创的“节日灯”控制功能
该功能用于控制只在公共假日、重大节庆才需开启的景观灯、饰灯等城市亮化类照明系统(统称为“节日灯” )。有多种节假日组合方式供选择,特别是用户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自定一到两个本地节日。如“××市旅游节”等。
12、产品适应性强
路灯控制柜中的通路构造和电气配置不一定完全相同(如输出通路、控制方式、控制电压等)。本产品能适应多种控制方式和通路构造的路灯控制柜,支持终端控制柜的结构改造和升级。在监控终端预留的防水接口上,可以配接BEWJ10G路灯电缆、变压器防盗设备,以提供全天候的电缆、变压器防盗功能。
五、 BEWJ监控系统应用情况、发展规划
目前BEWJ路灯监控防盗系统已覆盖我市城区及中心城区主要路段的路灯,共安装了34套监控防盗终端。不仅实现了路灯、亮化和防盗三大系统的集中控制,提高了路灯开启、关闭控制的精确度、及时性,而且能及时地掌握路灯、亮化产品的运行状态,及时发现问题,把问题限制在最小,把损失减到最低。基本遏制了屡禁不绝的路灯电缆等照明设施被盗的现象的发生。大大提高了我市的道路照明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和管理水平。
篇6
公共空间设计教学是让学生通过练习掌握设计过程及设计要点。部分高等院校的公共空间设计教学一般采用讲授法和练习法,教师将相关理论知识在课堂上进行讲授,学生对教师规定的空间形式进行设计,在设计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对设计进行改进,最终确定设计方案。这种教学方式的学习过程是封闭式的,学生对案例的理解局限在书本和图纸上,没有情境式学习,这样的学习过程不能使学生从根本上理解设计,导致学生在课程结束后出现的问题较多。如,对于空间尺寸没有概念,空间组织设计连贯性差,空间风格不统一,等等。
二、人机工程学切入公共空间设计教学
19世纪80年代,英国工艺美术运动领导者威廉?莫里斯提出“设计来源于人民,服务于人民”,明确指出设计是为大众服务的,设计的基础是服务于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渗透人机工程学进行教学,能够让学生认识到设计的根本目的。
1.认识人机工程学
人机工程学研究人体各部分结构尺寸、人体机能特征参数,分析人的视觉、听觉等感官机能等内容,将这些内容融入公共空间设计,能够提升空间的实用性,使空间更好地服务于使用者。但是学生对于人机工程学相关知识了解较少,教师在课程初期通过课堂讲授法为学生传授相关理论知识是有必要的。教师将人机工程学相关理论知识在授课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渗透,使学生初步认识人机工程学与设计的关系,在思想上转变学生对于设计是“针对造型和颜色进行”的理解,让学生认识到设计的目的在于功能。教师在课堂中讲解人机工程学的相关理论,让学生在公共空间设计中能够运用人机工程学的相关理论,从而培养学生的人本设计理念,使其设计不再盲目追求形式。
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
现阶段普通高等院校的设计专业学生大多在入学前只有一些美术功底,并不具备设计基础,面对设计因为知识匮乏而不知如何下手,在这种情况下,教师成为引导学生的主要力量。为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观察的学习习惯,在教学过程中,传授知识点已经不再成为课堂教学的主要目的,教师应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学会自学成为一个主要的教学目的。教师要将学生分组,让学生对所在城市的某些空间进行实地调研,走出教室、走进社会,通过自己的观察分析丰富自身的知识结构,完成学习任务。在这个阶段,教师需要为学生布置好调研的主要任务,让学生通过测量、拍照、记录数据,接触设计、感受设计,使其能够通过观察认识到设计应服务于人,优秀的设计应以功能为主要目的。这样既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和总结的学习习惯。
三、交流使学生构建设计思维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习是系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学校制订培养方案,教师通过教学环节让学生接触设计案例进行学习。公共空间设计教学中的实践调研环节,让学生通过调研活动对公共空间形成初步认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构建合理的设计思维有利于设计方案的形成。教师在学生构建思维的过程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将学生在实践调研中统计的数据和收集的设计资料进行汇总,并运用演示法将其展示给学生,学生小组间通过讨论交流数据。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思维引导,把握好学生发散思维的方向,将学生讨论的结果汇总后进行讲解分析,帮助学生构建公共空间设计思维。
四、结语
篇7
设计思维是感知、知觉、记忆、体验、意念等一系列心理活动的综合体现,是对定义不清的问题进行调查,获取多种资讯,分析各种因素,并设定解决方案与处理过程。形式空间设计的设计者应该独特地诠释空间,并以符合人们审美心理的结构,以新颖的创意思维主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符合自然规律和人们的生活方式,引导人们的价值观。
本文主要以会所内部的空间设计为例,通过对其三度空间属性的理解,及平面设计中的空间感知特性认识,同时注重结合空间之间的关联和人们的实际需求,来做设计定位及准备,对艺术创作的思维和方法进行探讨。
2 设计前期准备
在具体的设计实施过程中,“吸收”是设计工作活动的前期工作。随着科技发展和客户性质的不断变化,设计师应该积极探寻社会中深层次的变化,否则会有过时之嫌。
以会所空间设计活动为例,设计师首先应该了解“会所空间”。关于这里的“空”和“间”字,老子在《道德经》一文中很好地详释了空间的概念:“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空间的相对性,可形成正空间和负空间两部分,根据实际空间功能需求,求得“正”与“负”。
会所空间设计前期工作时,设计师首先要收集全面信息并加以条理化,掌握设计问题,明确相关的信息。具体的如考察会所周围的环境,了解当地民俗民风,明确会所的形象与定位、交通流线、气候、光照、地形等,以及会所的内部空间面积和建筑外立面科学数据的测量等工作。
前期工作中,与客户沟通交流,了解甲方意愿是非常重要的。设计者在这一过程中对会所形象进行定位,对会所等级作初级分析。根据会所的功能属性,密切联系消费者的消费结构和审美需求,合理地引导和梳理会所形象。在设计活动中,设计师不像工匠那样参与实际制作,应根据空间的感知度、认知度和环境因素行为学、心理学等交叉学科,借助某种媒介把设计者的想法传递给实际操作人员。
3 空间的设计定位
在会所空间设计活动中,主要明确会所的形象定位,以此作为设计师从前期调查到理性整理研究、分析甲方的具体要求以及方案意图、综合本土文化和地理气候等客观因素的依据。并且根据空间功能需求绘出草图,提出感性设计概念。
首先,空间设计要求以人为本,以人的需求为出发点,带有强烈的功能性和目的性。其中主要包括外在方面的需求和内在方面的需求,同时满足科学的可行性。每个设计师在设计会所时,需要根据提供的经济要求和功能环境氛围,来做出合理的会所定位,考虑设计一个什么样的空间会所。
其次,设计师根据会所经营方式,了解会所的各空间功能要素如客房、大堂、储藏室、厨房、配电房等。会所的功能布局是设计规划中的重点,一个好功能布局必能带来很多的方便,如提高工作效率、畅通人流等。会所的规划要符合会所的经营和管理,适应会所的管理理念。
再者,客人的需求和期待心理。客人对会所的印象、感受以及猎奇心理是其光临会所的重要因素。购买者的消费欲求应该是设计者首要考虑的因素。渴望会所的温馨、安全、惊喜、独特、高品位是消费者的普遍心理。
除了上述三个因素,设计者还要根据物流、客流、服务流、车流、消防、垃圾、货运等考虑总体规划。
设计师对会所的定位,需要结合设计方案的灵感和设计脉络,然后对其进行整理,通过总结、抽象从而进行整体过滤,找出设计方案的内在联系、设计类型的定位,并设定解决方案与处理方式,最终形成整体的设计概念。
4 设计方法
设计与思维不可脱离,设计概念的提出依赖于设计师的思维模式。空间设计的思维领域是四维空间,需要设计师理解空间结构以及深刻而又清晰地进行表达。设计方法是设计师表现和表达思维模式的媒介。
空间感作为空间设计的重要特点,在会所空间设计可以扩展到会所公共空间、客房区域、餐饮区、后勤服务区、休闲区等区域,这些空间经人进行包围分隔,形成固定有限而又相互联系的围合空间。
会所空间设计的方式主要包括设立、覆盖、围合、凸起、下沉、抬高、悬架、质地变化等。应在三维思维的模式下设计会所的各个区域,如围合的私密空间、开放的公共空间、半开放的半私密空间等不同形式功能的会所空间,从而适应不同的服务人群,提高会所的整体服务工作。
内在涵义和外显形式两方面的特性通常是空间塑造的表现形式和会所空间组织的表达方式。其中,外显方式主要是运用形式美感表达。例如,适度、均衡、节奏、对称、和谐、韵律等通过一系列的外在形式,能够表现出会所应该具有的美感。
约翰?波特曼曾说:“如果我能把感官上的因素融会到设计中去,我将具备那种左右人们如何对环境产生反应的天赋能力,这样,我们就能创造出一种人们所直接感觉到的和谐环境。”由此可见,要创造出空间意境,研究人们的心理感知是非常必要的。会所空间满足人的心理需求,与环境空间进行交流。不同的会所类型,应该考虑到不同的心理需求感受。例如,度假会所的舒适、快乐、宁静,赌场会所的活跃、宏大等不同的空间气氛。
会所的设计主要有直觉设计法、草图设计法、模型设计法三种。直觉设计这种方式不仅适用于空间设计,同样也适于其他的艺术类型。空间设计师应该具备一定空间的比例概念,这种涂鸦式的方法用于瞬间的灵感的激发快速记录。这主要用于会所最前期的初步方案构想。草图设计方法跟涂鸦有很大区别,草图需要一定的专业素养和专业基础,并结合理性的思维进行。解决这个问题必须采用一个概念――缩尺,用缩尺将空间的大小根据性质来设计并且概括渐渐形成二维图稿,这种方式一般用于空间会所设计中的前期方案。模型设计法是最直观的三维空间表现方式,可以给甲方一个直观的空间感受,主要用于后期的效果表现。
综上所述,空间设计既需要科学的分析法,又需要艺术方法的综合和直观。在会所设计中,科学和艺术的结合是支撑整个设计的着力点。
篇8
关键词:公共建筑;入口空间;空间设计
中图分类号: TS958 文献标识码: A
公共建筑是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其入口空间则是建筑空间与城市空间的结合部位,其设计是否合理直接影响了城市与建筑建设之间的协调性。因此,为避免公共建筑与城市环境的脱节,以及满足人们心理需求,就需要从实际出发,确定入口空间设计原则,针对不同形式的公共建筑来确定相应的设计方法。
一、公共建筑入口空间功能分析
1.过渡功能
公共建筑的建设与人们生活有着重要的联系,其建设的本质就是为人们提供更为舒适的活动空间,在对建筑空间进行设计时,必须要满足使用者的需求。随着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人们对公共建筑入口空间设计的要求更为严格,因为公共建筑入口空间起到连接建筑与城市环境的过渡作用,并且还可以为使用者提供一个转换与过渡心理需求的空间,以此来提高建筑各项功能的发挥效率。
2.商业功能
大部分公共建筑都具备着商业性特点,这样其在对入口空间进行设计时,主要想要获的就是更多的消费者,因此对消费功能的设计与体现要求比较高。尤其是以商业公共建筑来说,建筑内部商品比较多,很多顾客为节省时间,并不喜欢在建筑内各功能区域之间来回穿梭,更多的人喜欢在入口空间稍作停留[1]。这样为了更好的实现商业功能,会选择在门口空间做一些促销活动,不但可以满足顾客对空间的需求,同时还可以产生商业活动。
3.交通功能
公共建筑人流量与车流量都比较大,尤其在入口空间位置更显得拥堵,入口空间还具备了重要的交通功能。对于公共建筑工程来说,入口空间设计是否合理,直接影响了能否可以满足人们对集散空间以及缓冲空间的需求。
4.景观功能
公共建筑入口空间作为连接建筑与城市环境的部分,除了具备以上功能外,还具有体现建筑工程与城市建设景观的功能。一般情况下,公共建筑为满足这一要求,会采用雕塑、喷泉等艺术小品的设计方式,在为顾客提供缓冲空间的同时,提高建筑的景观性[2]。同时还可以与城市环境特点相融合,凸显文化特质,展现城市文化底蕴,在精神上获得更多人的支持。
二、公共建筑入口空间设计原则
1.整体性原则
整体性原则是公共建筑入口空间设计需要遵守的重要你原则之一,公共建筑工程主要由多种元素组成,入口空间只是其一。但是其作为建筑工程与城市环境交接的重要部位,将作为建筑室内空间向外延伸,与建筑外空间相结合而组成建筑整体环境,其设计效果如何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对建筑工程以及城市环境建设效果。公共建筑入口空间作为中介,突破了建筑空间自身的封闭性,积极融入到城市环境系统中,两者形成一种多层次的动态开放系统,实现建筑与环境的整体性建设。
2.开放性原则
公共建筑建设的目的就是为人们提供一个舒适的活动空间,并且其作为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身就具备很强的开放性特点。相应的在对入口空间进行设计时,应结合建筑工程向城市环境开放的特点,放大建筑的公共化。例如设计室内与半室内空间与城市空间结合方式,将其作为城市公共活动空间。公共建筑门口空间所具有的结构功能以及形式是属于建筑的,同时更是属于城市环境的,应与整个城市建设环境相配合,形成开放的并且连续的城市空间环境,提高人们活动空间以及自由度。
3.可识别性原则
作为公共建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结合建筑工程应用需求,满足可识别性原则,在实现对周围环境认同的基础上,促进建筑的应用效果。建筑环境建设都具有明确的运载性,承载着工程与城市文化以及功能特征,帮助人们更清楚的认识到其所具有的意义,并在此基础上产生认同感,进而在入口空间就对建筑工程产生了归属感。
三、公共建筑入口空间设计设计方案
1.从城市整体设计出发
公共建筑的性质决定了在对其入口空间进行设计时,必须要做好与城市整体环境联系的必要性,将建筑功能与城市建设要求相结合。第一,引入城市设计理念。即对城市环境建设特点进行分析,在进行入口空间设计时,寻找两者的相同点与共同点,保证设计方案可以满足城市大空间建设的美学规律,实现建筑工程与城市环境的完美融合[3]。现在很多公共建筑建设位置都临近城市主要街道,这样在进行入口空间设计时,需要从交通功能以及环境融合两个方面来进行,结合街道空间尺度以及自然特征,来确定入口体形与方位结构,以此来提高空间设计的合理性。第二,加强公共设施设计。公共建筑也是构成城市街道环境的重要部分,对公共设施也有着一定的要求,如指示标识、休息空间、地上车位以及交往空间等。在度对入口空间进行设计时,不但要满足商业建筑自身实际需求外,还应从城市整体需求的角度进行分析。
2.做好入口空间过渡设计
现在很多公共建筑都选择应用单一或者复合的构成形式,来实现么入口空间的过渡功能。对于过渡功能的设计与实现,需要从几个方面来进行分析:第一,以用途来确定空间区域,即室外导向空间、室内集散空间以及内外转换空间等,并且室外导向空间与集散空间经常相互交叉存在。为有效引导人流进行方向的转换,特别是对于建筑入口界面与人流方向不垂直时,为使得人流可以顺利达到入口界面,就需要设置一处转折空间[4]。第二,空间序列,主要来满足人们审美需求,通过突出建筑特点,来满足人们的期待值。通过合理的设计来控制人流视线,随着移动逐渐看到全部景观,全面感受空间设计的特点。例如利用地面高低差,并配置相应的树木,作为引导人流视线的主要道具,逐渐由城市环境慢慢过渡到公共建筑。
3.因地制宜的空间设计
公共建筑工程主要包括三大界面,即平面、围合界面以及入口序列,其中平面为平面布局以及入口环境设计,围合界面即建筑立面,而入口序列则为人流在行进过程中对周围环境先后感知顺序。三个方面综合影响了人们对空间设计的印象,因此在进行设计时必须要做好此方面管理。其中,对于建筑立面来说,是影响建筑商业功能的主要因素,在设计时应结合城市环境、建筑功能以及人们心理需求等因素,将建筑特色与城市特色相融合,明确空间设计主题,简单明了的向人们传达其所具有的内涵。
结束语:
在对公共建筑入口空间进行设计时,用明确需要遵循的原则,并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提高其功能设计的有效性,在实现建筑功能的同时,得到人们的认同,并能融入到城市建设中。
参考文献:
[1] 韩进.城市公共建筑入口空间设计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3.
[2] 李志伟.城市公共建筑入口空间设计初探[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0.
篇9
[关键词]高职;室内设计;教学改革
1我国高职院校室内设计专业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1.1高职院校室内设计专业课程的主要构成
目前,高职院校的室内设计类课程主要由基础类课程、设计方案与表现类课程、综合实训类课程构成。基础类课程包括造型、色彩基础、透视学基础、手绘方案表现、设计史论装饰工程制图与识图等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的基础技能和美感,大多数高职院校的室内设计专业将此类课程作为职业技能基础课,放置在一年级开设;设计方案与表现类课程包括家具与陈设设计、居室空间设计、公共空间设计及计算机软件等,主要让学生了解室内设计的基本程序和步骤、室内设计风格流派,掌握空间划分和界面设计方法,室内声光色的设计,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对应岗位要求;综合实训类课程由居室空间设计实训、公共空间设计实训、室内设计综合实训等实训课程构成,主要培养学生室内设计综合运用能力,为步入工作岗位打好基础。
1.2高职院校室内设计专业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1.2.1课程教学过于强调目的性在高职院校室内设计专业传统的课程教学中,一直以“目的性”教学为主,将学生将设计方案做得满足课程作业要求作为教学目的。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都遵循固定的程序来进行,看似教师和学生都在认真完成“教”与“学”的任务,其实往往忽略了学生把想象变为现实的设计能力的训练过程。部分学生虽然能在课堂上完成一个出色的设计方案作业,但是到了实际工作时却无从下手,与平时课程教学过于强调目的性有较大的关系。
1.2.2课程教学缺乏联系与整合目前,高职院校室内设计专业师资力量不足,任课教师教学任务繁重,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上存在一定的交叉与重复;由于不同的课程由不同的任课教师承担教学任务,课程和课程之间的相互衔接不够好,教师在讲授一门课程时,往往忽视了课程前导与后续的关系。
1.2.3考核方式实用性不强高职院校室内设计专业课程考核模式为课程综合作品考核,通过设定平时成绩与考试成绩的权重,综合确定课程成绩。这种考核方式虽然体现了学生平时考勤、课堂表现、平时作业等过程性考核,但任课教师主观性太强,评分标准得不到保证,课程成绩往往不能体现学生综合能力和真实水平,仅仅体现了学生是否能够通过该课程的依据,容易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造成学习僵化,使学生学习成为应试学习。多年来,许多成绩优秀的毕业生找工作四处碰壁,和高职院校这种传统的考核方式有很大的关系。
2高职院校室内设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思路与方法
2.1课程教学改革思路
室内设计是一项紧跟时代潮流,凸现艺术美学和技术工艺,强调实践应用,兼容多项边缘学科,以满足现代人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为目的的实用主义设计门类,有其特有的学科特性。当今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居住条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对室内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于室内设计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的高职室内设计专业课程教学存在上述弊端,教学效果不理想。近些年来,笔者通过走访行业企业,与毕业生座谈等方式,进行市场需求调研,结合国家教育方针和《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等文件精神,在室内设计类课程教学中进行了一些改革探索实践和研究,进过专业教研室组织多次论证,明确了“培养室内设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课程教学改革思路。
2.2“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改革
“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围绕真实项目,在典型任务的驱动下进行主动探索和协同合作,共同完成设计项目,在完成的过程中强调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学生的信息获取、技能掌握、团队协作、语言表达等综合能力得到有效锻炼,通过自评、学生互评、教师点评与企业评分等多种考核方式对学生的工作态度、项目进度、项目完成的质量进行综合评判,改变传统的考核方式,考核结果体现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真实水平。在多年的探索与实践中,室内设计专业由最初的两门课程实施项目化课改到面向设计方案与表现类课程和综合实训类课程全面展开,促进了室内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逐步建立开放式的人才培养模式。课程教学增设实践性教学、参观实习等方面的内容,定期组织学生参观装饰设计公司、考察规划博物馆、观摩设计展览和美术创作活动,使专业必修课在社会实践中完成,通过定期举办讲座,使学生获得许多学校课堂学不到的实践知识,为学生今后走上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3结语
当前现代化的人居环境设计给室内设计从业人员提出了更全面、更高的要求,也促使设计企业对人才综合能力方面有着更高的要求。高职院校是培养行业技能应用型专业人才的场所,室内设计专业的管理者和任课教师,必须在实践中积极探索和研究,逐步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从而为社会输送合格的室内设计应用型人才。
主要参考文献
[1]吴昊.环境艺术设计[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5.
[2]孔小丹.探讨高职室内设计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J].家具与室内装饰,2010(6).
篇10
关键词:专题式教学;公共空间设计;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J52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08-0239-01
专题式教学,就是在把握课程整体框架的基础上,按照课程内容的内在思想和逻辑关系,突破现行教材中章节的界限,把课程内容分成几个有机的“模块”,形成先后连接又相对独立的系列专题,并围绕着专题确定教学方案,然后集中深入地对每个专题进行讲授、讨论、练习、总结,以达到对本课程重点内容掌握和学生技能提高的一种教学方法。
《公共空间设计》是一门综合极强的课程,它涉及建筑基础、工艺装饰、人体工程学等多个学科领域,无论在专业的理论广度还是在专业技能多样化上都具有一定的时代性。笔者经过几轮常规教学实践,发现在教学中还存在理论与实践脱节现象,缺乏中间引导连接,学生不知道如何将所学知识运用到作业中,面对设计任务时预热不足,无从下手。并且由于学生基础参差不齐、爱好各异,传统的公共空间设计教学方式效果不佳,让学生产生厌学逃学现象。因此,根据课程特点探索有利于学生设计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是十分必要的。将专题教学法运用到《公共空间设计》课程的教学中,不失为有益的探索。
一、专题式教学的特点
(一)反向求解
专题式教学是通过实际核心问题的提出、分析探讨直至最终解决问题,核心是研究解决问题,这与传统学历教育的思维定势正相反。在《公共空间设计》课程中制定案例,让学生在完成实际案例中反向学习《公共空间设计》的理论,达到学习的目的。
(二)双向互动
专题式教学只有充分发挥学生为主体的作用。教师在课堂中起引领、组织、解答作用,教学过程中必须彻底改变“满堂灌”的弊病,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进行双向互动。
(三)创新培养
专题式教学就是启发学生运用所学所知对疑难点问题主动独立思考研究。课堂上的重点是引领学生找到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技术途径,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传统的授课方式,依教材逐章节进行,因为面面俱到、抽象空洞,反而使得学生抓不住重点,极易造成学习疲劳和兴趣减退。采用专题教学法,通过对教学内容重点、难点以及热点问题的分析梳理,拟定若干个专题,深入探讨,重点突出,以点带面达到教学目标。专题教学计划中的每个专题内容要构成一个学习单元,所设计的专题体现层次、体现梯度,从较小的切入点开始逐步由感性向理性过渡转移。
二、专题式教学法的教学步骤
专题教学法教学过程一般包括专题研习、资料搜集、小组讨论、完成设计作业四个步骤。
1.教师系统讲授专题知识,布置设计任务。
2.学生利用课外时间通过图书馆、互联网,收集各种形式资料。
3.3-5人的小组设计讨论,每组选出代表讲解本组设计方案,全班师生既是听众也是评委,可以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4.设计作业阶段教师作为主导要提供专业支持,把握大方向;学生作为学习主体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三、专题教学法的选题
(一)选题要有代表性
如:“传统元素在中式餐厅的运用”。串联的知识点有餐厅设计的原则和要求、中国传统装饰元素在室内设计中的实现、餐厅家具的特殊性、餐厅的照明布局。学生在一定条件辅助下思考餐厅设计的问题,从小的切入点出发,避免毫无头绪。
(二)选题要有实践意义
如:“wifi环境下的办公室设计“。串联的知识点有办公空间设计的原则和要求、wifi联接的特点和局限、办公室装饰材料的特征、办公室的多层次采光。
在动画素描教学中,正确有效的课题练习,直接关系到学习的成败与否,作为老师,要用适当的课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及达到一定的练习目的。鼓励艺术创造性思维,尊重学生主体性,提高学生积极性。在动画素描教学中要从过去灌输式教学指导思想向启发式教学指导思想转变。教师的思想中不可缺少教学相长的观念,要树立启发、引导式教育思想,在教学中互相交流、互相学习,要使学生有更多机会抒发己见,允许他们无所顾忌地尽情的表现,教师给以公平的评价和建议,从而加强学生的安全感与成功感。
总之,在《公共空间设计》课程教学中,教师要深入挖掘教学内容,选取能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性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配合教师生动形象的讲解就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这是毋庸置疑的。而学生越是觉得他们是自主的,是受尊重的,就越能激发其个人成就感,从而追求自己的目标,形成自己鲜明的个性和独特风格。
参考文献:
[1]刘惠玲.专题教学法在设计类课程中应用的研究――以《家居空间设计》课程为例[J].青年文学家.2009(23).
- 上一篇:人事管理系统的使用
- 下一篇:草莓的栽培技术及管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