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管理决策范文

时间:2023-09-25 18:16:5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管理学管理决策,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管理学管理决策

篇1

一、企业管理决策的内涵

决策,是人类的生活和生产中较为普遍的一种行为方式,其是人类在对于一些事情的最佳解决对策上的一种选择过程。对于企业来讲,有位著名的管理学家曾说过,管理就是决策。这一点总结的很好,直接表现了企业管理的核心思路。决策对于企业来讲,它是其任何行为最为原始的步骤,即决定着企业今后的行为方向、思维方向。企业决策方向的正确与否,决定着其发展的相关命运。在观察一众企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不难发现其出现问题的原因都和决策有着很大的联系。

在企业中,决策最根本的价值就是选取对企业发展最有优势、最有价值的行动策略。但这不能够从根本上就决定了企业接下来的动作,因为还要考虑到一些将来的可能发生的事情,所以,决策中的风险因素是不能够消除的。很多决策其企业的发展中有很多关联性的,如果最初始的决策其方向如果错误的话就会导致全盘崩溃。就譬如像是安卓手机系统的出现与諾基亚手机的衰败,其在当年在手机领域以一种睥睨的姿态傲视着一众手机品牌。可当安卓系统的出现,打破了这一现象,众多手机厂商都投入了安卓的阵营中,而诺基亚却故步自封一直使用着自己的手机系统,导致其市场份额一直被缠食。而诺基亚虽然做出了相对正确的决策,在后期与微软的手机系统进行合作,也有了一些起色,但最终还是衰败了。

所以,企业管理层若想获得决策的成功,就需要在决策的同时引入科学的决策手段和理论依据,在保证决策能够给其带来足够利润的同时,也要保证其决策的关联性。而在企业管理决策中引入管理经济学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二、企业管理决策的现状

现今我国的企业管理中,其对于学术型的决策理论应用还不到位,导致企业在决策中还存在着很多问题。

(一)决策存在着片面性

在企业中,最高的决策权利通常是掌握在企业领导的手中,而其手下的员工大多是根据领导的相关指示进行理解和执行的。这使得领导在下决策时,大多数都凭着其一些经验来进行决策,这种决策存在着片面性、仓促性,未能够体现决策应有的科学性、大局性。比如说,中国著名的乐视公司,在业界拥有比较好的市场空间,和发展潜力。如果乐视继续坚持本土化运营,发挥其所具有的网络媒体优势,将会一直保持较好的市场业绩表现。但是最近半年来,乐视资金链断裂,企业陷入了严重的信贷危机,大量员工工资与供应商货款被拖欠,其中最为主要的原因是乐视在进行企业的决策当中,缺乏全面的市场可行性分析,盲目的进入了智能汽车领域,最终导致企业融资困难,产品创新乏力,原有的企业发展优势逐渐丧失。通过乐视这一反面案例可以看出,当前的我国很多企业在决策方面呈现出较大的片面性问题,需要在今后的企业改革与管理当中,积极的引入相关的原理与思想进行逐步的完善,例如管理经济学思想。

(二)决策缺乏着适用性

大部分的企业决策,都是根据领导的决定来进行来进行的。如果领导对于企业基层不够了解的话,就会导致在这个决策执行中就会存在很多的难度。并且没有根据企业的现状来制定决策,更不适合企业的发展。我国一些具有市场发展潜力的中小企业,在完成了本土化的升级与发展之后,陆续将目标聚集国际市场与海外市场。我们在看到企业对外扩张取得效益的同时,也应该看到一些企业在发展决策中存在着一刀切的思想。在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产品的市场营销以及企业文化构架方面,还没有进行因地制宜的量身定制。最终导致企业发展战略水土不服,无法发挥出原有的优势与价值,因此面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市场的参与者,政府的决策者,都应该本着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思路,来提高企业发展普适性。但是从目前来看,我国的诸多企业还有着很长的一段路要走,所以对于引进科学、先进的理论与管理技术就显得格外重要,并且对于我国企业今后的发展还有着一定的带动作用,使我国的一众企业在国际市场上拥有更加强大的竞争力。

(三)决策缺少应有的理性思维

在很多企业在对待问题上,没有足够的理论依据以及逻辑推断,致使其在决策毫无根据,没有凸显出应有的理性思维。这会导致企业资金的白白投入,轻则会造成经济损失,总则将会是企业崩塌。就比如说格力制造手机这一事件,虽然格力在我国的空调领域是数一数二的地位,但是其发展手机在没有对市场进行细致调查的情况下,全凭这领导的喜好来开展手机这一行业,其后果可想而知,而现实也证明了这一点,购买格力手机的人寥寥无几。

所以,基于当今中国的企业管理决策的现状,各个企业则更应该使用科学先进的决策手段,以应对当今复杂的经济环境。

三、应用管理经济学对于企业的积极影响

(一)对企业内涵的影响

现代影响企业建立的因素不仅仅是资金,还是理论和技术的积累。企业的发展路线,也不仅仅是普通的资本累积,更是对于企业内涵的相关培养。通过管理经济学与企业的实际管理相结合,在平时的管理决策中运用管理经济学的方式,不仅能够有效分析各种问题的解决对策,还为企业的发展方向提供良好的发展方向。企业管理者通过这些良好决策的应用,在加深企业内部技术与人才的有效利用的同时,深化了企业的内涵。

(二)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

这里的竞争力影响主要是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企业通过管理经济学的需求理论运用,在对于产品价值的管理决策中,能够获得最优的结果,这种结果能够提升产品自身的竞争力,加深企业产品在其领域市场中能够获得更好的效果。第二个方面是,通过管理经济学的市场理论运用,能够让企业的利润达到最大化,实现企业资本快速累计,并且还加强企业的运作实力,这些都能使企业从客观的角度拥有了更强的竞争力。

(三)对企业风险的影响

企业在相关决策中,必然会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因素。所以管理者在做任何的决策中,就必须对风险进行预测。而通过对于管理经济学的运用,使管理者得到系统科学的数据化分析,并且还有相应的数学模型能够获得相对准确的风险概率分析。这能够在很大的程度上降低企业决策中出现风险的概率。同时,企业还能够根据管理经济学的相关提示,依据风险作出有效的防备计划,是在风险放生的同时企业就能作出积极地回应,使企业损失降到最低。

四、管理经济学在企业决策中的应用

在管理经济学中,其最为重心的内容,就是强调企业经济管理决策中的理性思维。这种理性思维不仅体现在企业决策者分析问题的整体性上,还体现在企业决策者的经济概念以及对于经济发展的认知上。通过管理经济学的相关数值分析,企业管理者在決策的方向上以及对于管理思维上都有着同样的准确度。其具体应用如下:

(一)通过函数模型来决定决策方向

管理经济学主要是通过某些函数模型,来影响企业管理的决策方向。比如说通过函数来决定企业产品的成本控制。在对于提高效率的计算中,可以使用的函数是Q=f(L,K0),保证K0的系数恒值,企业产品的产能会跟着L的系数增大而提高。如果某一个企业使用三人组的工作结构,并且这种工作结构的效能还高于普通的工作结构,在保证工作条件的一致的情况下,员工的效率也都提高了百分之二十。在对于成本降低的计算过程中,可以使用边际产量原理来求出结果。其主要的函数为MPL=Q/L,这个原理就是在生产方式相同的情形下,某些因素的变换会影响总结果的变化。这里的变换就是MPL。在此之上,从这个函数模型上可以明白,在总的产品产量不发生改变的时候,减少作业人员能够降低成本。通过相关函数的模型,企业管理在决策中,能够做出清晰的计划来进行相关的经济活动,在降低风险的同时,加深了企业整体销量。

(二)对产品价格、市场的合理分析

在进行这项工作中,企业在对产品定价的相关决策中,首先要把产品的价格稍微抬高一些,再根据产品在市场中的表现进行调控。还可以进行降价销售的方式,降价是一种企业经常使用的方式,由于产品的利润达到最高的时候都是其价格浮动性比较高的情形下。

通常情况下,企业在进行产品的定价过程中,首先制定较高的价位,然后根据市场产品的价格逐步减价,这种减价方式是产品销售中经常使用的手段,因为产品最大利润化一般出现在价格弹性充足的情况下。企业的相关人员必须要了解产品浮动的价格变化,与此同时还要清楚各种相关产品之间的联系,一定要计算好产品之间的数值比。通常情况下,其最后数值显示越大,说明产品之间有着强烈的竞争,反之则是互补商品。相关销售人员只有在全面了解产品价格浮动的前提下,才能在市场中占据有利先机,才能够对产品进行时时更换,把握市场先机,从中赢取利润。此外,企业内部对产品价格的调整也直接关系到消费者的需求量,所以企业要做到时刻关注消费者对产品喜爱的偏好,从而更加准确的进行调整价格,以促进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根据这些方式,能够让企业在发展中得到较大的经济收益以及市场竞争的能力,这也认证了管理经济学中的理性思维,对企业管理决策中重要的程度。

篇2

 

自泰勒提出科学管理理论以来,管理学正式确立了其新兴科学的重要地位。以运筹学、统计学、博弈论、进化计算、神经网络、机器学习、证据理论等为代表的数学方法广泛应用到管理建模与管理实践中,组成现代管理方法与技术的管理方法论。

 

在这些实际问题中,对复杂数据的分类问题及复杂函数估计问题的分析是解决这类问题的重要方面。近几年,学者在复杂数据分类及复杂函数估计问题解决方面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其中支持向量机是近几年解决此类科学问题的重要工具。

 

支持向量机的教育理论基础是统计学习理论,主要用于分类及模式识别问题。目前支持向量(回归)机已应用在外贸出口预测、电力负荷预测、农产品的消费市场需求动态预测、投资组合风险预测等方面。由于复杂的函数估计问题和复杂的数据分类问题在经管类研究生研究的问题中普遍存在,因此将支持向量机作为实验工具,培养经管类研究生解决这一类问题的动手能力和研究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我校管理类研究生教育现状

 

目前,我校提出了建设“教学科研型大学”的目标。在这一目标的指引下,如何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及创新能力是这一课题的重要问题之一。目前,我校拥有3个博士点、4个一级学科硕士点、27个二级学科硕士点,在校全日制硕士、博士研究生数量超过1000人。随着我校发展,博士点、硕士点、研究生数量稳步上升。研究生逐渐成为一支不可忽略的科研生力军。因此,培育和发展我校研究生的论文写作能力,是加强我校科研能力建设的重要途径之一。

 

管理学院作为我校培养经济管理人才的学院之一,近年来加大了对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力度,对经济管理研究生的培养进行了调研,并提出了很多教学改进方法。在这些管理问题中,复杂的分类问题和多元数据非线性回归问题是其中的重要方面,很多决策、预测、评价等问题均可以抽象为以上两种科学问题。支持向量机是近几年用于解决该类问题的一种较流行的工具。

 

因此,本实验教改的实验教案可以为经管类学生深入学习支持向量机及帮助其了解非线性预测方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经过前期理论知识积累和现场实践经验的总结,对支持向量机应用于实验教学环节进行有益的探索,并从理论与实践角度为培养研究生的研究能力和动手能力提供实验材料。

 

二、实验设计方法

 

对于综合设计性实验项目的研究与设计,主要采取了以下课题研究方法:

 

(1)调查分析法:根据对课题的理解与规划,以各种交流沟通方式对主讲教师进行访谈,有针对性地调查实验教学的基本情况,进而整理与分析现今实验教学环节存在的问题、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此外,对外采用各类调研方式,如学校互联网主页浏览、走访等方式,对其他兄弟院校的实验教学理念和成功经验进行调研与总结。

 

(2)文献资料法:课题组利用我校教学、科研资源,特别是我校图书馆的图书资源及各类电子网络资源,其中包括维普数据库、CNKI博硕论文全文数据库、超星数字图书馆、EBSCO数据库、Sciendirect、SpringLink数据库等网络数据资料,检索与课题研究问题相关的专著和论文,了解本领域课题研究的最新进展情况,总结、归纳出最新的、具有代表性的实验案例及实验方案。

 

三、针对专业的实验课题选择

 

在实验课题的选择上,首先要考虑研究生的不同专业领域和研究方向,其主要来源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人力资源管理方向。针对研究方向偏向于人力资源管理的学生。本项目选取了企业人力资源的预测问题作为其中的一个实验,通过该实验使得此类学生能够建立起支持向量机解决工商管理领域中的一些问题的思路。

 

2.交通管理类学生。研究方向偏向于交通管理类的学生其研究的领域主要偏向于解决交通管理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如交通流量预测。因此,在实验选择中选取交通流量预测问题作为其中的一个实验,通过该实验使得此类学生能够建立起支持向量机解决交通管理领域中的一些问题的思路。

 

3.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学生。对于研究方向偏向于管理科学与工程类的学生在实验选择中选取了项目终止决策问题作为其中的两个实验,通过该实验使得此类学生能够建立起支持向量机解决管理决策领域中的一些问题的思路。

 

4.经济类学生。经济类学生对时间序列地研究要求较高,本项目选取了多维时间序列的外贸出口量预测验,通过该实验使得此类学生建立支持向量机解决多元非线性时间序列领域中的一些问题的思路。

 

5.信息管理类学生。信息管理类学生较多地研究管理信息系统及决策支持系统,因此本项目选取物业税税基批量评估作为实验项目,该实验实际上是通过支持向量机构建一种专家系统。通过该实验帮助信息管理类学生建立如何利用机器学习方法构建专家系统。

 

四、问题与对策

 

在实际实验教学实践过程中,遇到如下问题:(1)我院研究生的研究方向较多,本项目中设计的实验项目无法覆盖到所有研究方向的学生。(2)现有解决分类问题和多元非线性问题的工具较多,本项目设计的实验仅考虑支持向量机一种,对于更高层次的研究要求,例如,对其他模型的比较、模型的鲁棒性、模型的效率等方面有待进一步深入。

 

针对以上不足,提出如下改进措施:(1)进一步对该实验教学系统的应用领域进行有针对性的扩充和完善,搜集和整理相关资料,本研究设计的6个实验项目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还需要进一步的修改和完善。(2)在对模型的比较和更深入的研究方面,学院可进一步开展其他类似工具的教学。对数学基础较好的同学开设一些深度较高的课程,例如神经网络、复杂系统建模、随机过程等,引导他们做更深入的研究。

 

因为所选取的科研课题是紧密联系实际生活和工作岗位的,所以研究生在以后研究工作中初步建立起解决分类问题和非线性多元回归问题的基础,在遇到此类问题的时候能够立即有一定的解决思路,能够较快地进入研究角色,缩短解决问题的路径和难度。

 

五、结语

 

本文针对管理类研究生迫切需要增加非线性回归、分类等分析能力提升的问题,提出一系列支持向量机预测与决策实验教学教改方案。通过实践发现,该方案提升了研究生的分析能力,为他们进一步的研究和打下了基础。

篇3

一、关注环境,强调可操作性

决策的科学性,并非其内容的完美程度,而是指要有很强的实践适应性。适应性主要指与本校的教育基础相一致,要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能够被教干教师认可。一位年轻校长曾对我讲过他的“遭遇”:他刚当校长时,学校教研活动开展比较混乱,每次活动开展,拖拖拉拉好长时间也集合不起来;开会时前面讲话,后面说悄悄话,有的干脆带着作业批改;轮到自由发言,大家一片沉默,就是点名发言,也是三言两语了事。他借鉴名校的经验制定了许多规章制度,进行了细致的规定,并严格按制度进行检查、量化和评比。这些规定是针对学校的现状制定的,刚性很强,他自己带头参加教研活动。可是事与愿违,大家开始还能勉强遵守,一段时间以后任你软硬兼施,一切“涛声依旧”。这位年轻校长决策时对于问题分析不足,只是看到问题的表面现象,没有分析深层次原因。教研活动开展不正常与多年不规范的管理有关,并且这种不规范的管理已形成一种不良的文化,仅靠出台几个制度是很难改变的。

学校管理决策时,一定要广泛地调查研究,了解学校的实际发展状况。要广泛征求教职工的意见,学会宣传发动。教职工思想认识到位了,就很容易集中各方面的力量,目标意识才会更强,也更容易抵制干扰。在我的建议下,这位年轻校长就存在的问题,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让教师研究改进的方法,形成管理决策。有的教师提出教研活动要贴近课堂,有的教师提出要进行案例的分析,有的教师提出要鼓励积极发言的评估方法,有的教师提出要预先讲清活动的内容,于是,学校根据大家提出的建议制定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活动方案。因为方案是大家共同制定的,又是针对学校的实际,执行起来自觉性也就强了。一段时间后,这位校长告诉我,他们学校的教研活动开展得非常正常,总结了很多好的管理经验。

二、刚柔并济,立足发展

随着管理民主化进展,人性化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人性化管理容易调动工作积极性,激发创造性。面对性格不同、文化素质水平差异很大的教师群体,在决策时如何促进共同发展与提高,往往成为学校管理者的难题。刚性的要求必不可少,但弹性的要求也不可缺。决策要有弹性,如,“每一学期除完成教学任务外,每位教师必须选择1~2本教育教学专著为自己充电”。这本是一条刚性的要求,但刚性之中也体现了弹性,给予每位教师充分的自由选择的机会,即,可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选择什么样的教育专著就是个人的自由。

决策刚性,并不是说要“冷酷无情”。在坚持原则的基础上,充满弹性的决策让管理充满着浓浓的“人文关怀”。有一所学校制度规定每周都要进行一次备课的普查活动。这所学校里有许多教学成绩优异、德高望重的老教师,对这些老教师的备课不检查吧,很容易让年轻教师提意见;让年轻的教研组长对这些老教师的备课检查并评点,必然造成这些老同志“脸面上说不过去”,甚至会遭到他们的抵制。于是学校专门开设了老教师备课展台,每周集体备课时都要把老教师的备课簿摆在展台上,让青年教师观摩、借阅,学校还及时公布每位老教师备课簿的借阅次数。这样,不仅发挥了老教师的带头作用,还掀起了老教师备课研究的。老教师不仅对每堂课都备得非常细致,还在一些关键环节的设计上写了注释,方便了青年教师学习。这种区别对待的弹性管理方式,保护了老教师工作的积极性,提高了管理的实效性。

强调决策的人文性,还要防止人文过度现象。一所学校,学习了外地的管理经验,倡导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学校对教师不再考勤。有课就上,没有课的时候,可以在办公室里备课,可以在家备课,当然也可以待在家里,甚至可以上街买菜。这些学校领导解释,反正家务事必须要干,做好家务,教师自然有精力干好工作。后来,学校有事联系老师都很难,学生出了问题找老师解决都找不到。有的教师似乎更知道合理运用时间,让教导处的同志把课调到了一起,上完课后就溜之大吉,搞上了第二职业。把以人为本定位在完全按照教师的想法去办,教师想怎么样就怎么样,这种观点是经不起推敲的。应该说,学校的出发点是好的,让老师有比较自由的时间去支配。但是,教育工作毕竟不是工厂做工,只要操作机器的那段时间在岗就可以。教育的对象是学生,他们具有主观能动性,不可能按部就班地完全按教师的设计去发展。教育要求教师专业化水平非常高,需要精心地工作和不断地学习。上好课是重要的,教师的主要阵地是课堂,但教师更应该花大量的时间为了课堂教学去准备,并及时处理学生的问题。因此,用考勤制度来约束一定的工作时间还是非常必要的。至于为了方便自己,把课调到一起上大课,这是违反教育规律的。教育实践证明,越是方便于教师的,越不利于学生的发展,教学如此,教育管理也是这样。

三、着眼宏观,着手细节

学校管理者要眼睛盯着上级的方针政策,确保决策方向的正确性。从大的方面讲,决策要以教育方针为指导,要符合教育教学规律,要依据办学规范要求进行。任何决策与上级的政策相抵触,与上级的明文规定相违背,必然会造成学校管理的混乱,是很难得到立足之地的。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写入《教育法》的,山东省教育厅出台了《山东省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40条》规定,是我们中小学办学的基本要求,必须严格遵守。如果任何学校想着打打“球”,不仅不符合上级的要求,还会得到学生、家长和教师的反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并不是不要质量,而是要更高更全面的教育教学质量。在规范的基础上,作为学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方法就是要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提高教育科研的水平。作为一线教师,更要从教学与管理的细节着手,不断地改进教学与管理的方法,提高科学性与艺术性,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着眼宏观,着手细节,也能够防止学校管理决策眼高手低不务实的问题。几年前我任职的乡镇小学,轰轰烈烈地开展了创建书香校园活动。文化育人,以阅读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是符合新课改理念的,但是仔细调查却发现活动开展得过于虚。大多数学校按要求购置了大量的图书,也组织学生去阅读,但是由于没有明确的阅读要求和引导,一个学期之后,学校的读书氛围并不浓厚。后来,学校通过班级图书角建设、阅读示范课、读书汇报会、读书知识竞赛、督导检查等方式,从细节上不断加强管理,让师生提高认识,逐渐养成习惯,创建活动才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四、阶段发展,步步为“赢”

篇4

[关键词] 管理学 决策理论 决策方法

在管理学中,不同学派对决策有不同的理解。有学者认为,决策是一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态过程;也有学者提出,决策是从一组有限的方案集合中选择最佳方案活动。纵观文献,笔者认为,决策是为实现一定目标而制定行动方案并准备实施的活动。决策活动中应用的决策方法并不仅仅局限于学术领域,即使在日常生活中,也十分常见。决策的情景,一般分为确定型决策分析、风险型决策分析和非确定型决策分析,下面进行逐一介绍。

一、盈亏平衡分析法(确定型决策分析)

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情况都属于确定型决策分析范畴,即事件的结果是可以预料的,给定一定前提条件,其后果也是可以计算和推演,这种情况可称为确定型决策分析。

例如,某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A,其固定成本为2万元,目标利润为3万元,边际成本为30元,该产品的建议零售价为80元,那么,应该如何求得该企业的保利销量?

为求解上述问题,可以设其保利销售量为X,于是:

保利量=(固定成本+目标利润)/(单价-边际成本)=(20000+30000)/(80-30)=1000(件)

所以,当销售量达到1000的时候,即可保证该企业的利润为30000元。

二、决策树(风险型决策分析)

有时,在企业管理实践中,常常遇到这样的情景,即决策时面临多种方案,且每一种方案通常面临几个不同的结果,完全取决于概率。如此,每一种方法都面临着一定的胜算与风险。在这种情况下,可以使用决策树来进行辅助决策,例如:

某企业成功研制出一种新产品H,现存在两种销售方案甲和乙,两种方案都面临着:滞销、一般、畅销三种可能,每种可能的获利情况和可能性也已得知,见下表(单位为万元):

销售情况

方案 滞销 一般 畅销

0.1 0.5 0.4

方案甲 20 60 70

方案乙 30 50 90

此时根据情况,便可绘制决策树:

如图所示,根据期望计算,方案甲的获利情况为60万元;方案乙的获利情况为64万元,所以应该选择方案乙。

三、冒险决策方法、保守决策方法以及后悔值法则(非确定型决策分析)

除了上述两种情况,现实生活中还普遍存在着一类情况,即非确定型决策情景。非确定型决策方法所涉及的变量和约束条件不能够量化,而且其自然状态中的概率不能确定,通常在这种情况下,便要用到冒险决策、保守决策和后悔值法等一系列方法。

回到上一案例,如果方案甲和方案乙所面临的滞销、一般、畅销的概率不能够确定(现实情况通常也是如此),此时如果应用冒险决策方法,则应对不确定问题持乐观态度,对两种方案的最大收益进行比较,选取最大收益方案作为最终方案。故其亦称为“大中取大原则”。

对比上述方案甲和方案乙(此时概率未知),可得知在冒险决策方法中,方案甲的最大收益为70万元;方案乙的最大收益为90万元,所以按照冒险决策方法,应该选取方案乙。

同理,如果应用保守决策方法,则应对不确定问题持悲观态度,对两种方案的最小收益进行比较,选取最大收益方案为最终方案。故其亦称为“小中取大原则”。

对比上述方案甲和方案乙,可得知在保守决策方法中,方案甲的最大收益为20万元;方案乙的最大收益为30万元,所以按照保守决策方法,应该选择方案乙。

此外,在非确定型决策方案中,还有一种被称为后悔值法则,或者萨凡奇决策准则。它指的是,在选择了某方案后,如果将来发生的自然状态表明有其他方案可以产生更大收益,那么决策者会为自己的选择而后悔。通过选取后悔值最小的方案作为最终决策方案。所谓“后悔值”=“自然状态下的最大收益”-“该方案在自然状态下的收益”,并据此做出各方案的后悔值进行比较。

同样以上一案例为例,在产品滞销的情况下,如果选择了方案乙,则后悔值为0(30-30),因为方案乙在滞销情况下获取的利益最大;而如果选取了方案甲,则后悔值为10(30-20),即滞销时方案甲比方案乙少获利10万元。又比如,在销售一般的情况下,方案甲的后悔值为0(60-60),而方案乙的后悔值为10(60-50),即销量一般时方案乙比方案甲少获利10万元。于是,经过分析整理,可得出各方案在自然状态下的后悔值,见右表(单位:万元),

销售

后悔值

方案 滞销 一般 畅销

方案甲 10 0 20

方案乙 0 10 0

篇5

学生的基本情况,包括学号、姓名、性别、专业等,可从教务处获得学生的学习情况,包括基础知识掌握程度、上机时间等,可设计一张调查表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获得学生的成绩情况,包括学号、姓名、性别、专业、课程名称、成绩等,可从教务处获得。

2数据预处理

此过程一般要经过数据集成、清理、转换、归约这四个步骤。为了建立决策树模型,本例中选择性别、基础知识掌握程度、上机时间这三个与成绩相关性较大的属性作为建立决策树模型的依据。本例中收集了2011级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320条学生成绩信息来建立决策树模型,其中三分之二数据作为训练集,三分之一数据作为测试集。其中,基础知识掌握程度分为:不好、一般、好;一周上机时间经过离散化处理后分为:少于2小时为<2,2到4小时位2—4,多于4小时为>4;分类属性为:成绩<60的为不及格,成绩60—80的为良好,成绩>80的为优秀。

3构建决策树的计算过程

以学生成绩的不及格、良好以及优秀为例说明构造决策树的计算过程:首先,计算成绩为不及格、良好、优秀的分类所需的信息熵的值为1.1101582067719973。然后以“基础知识掌握程度”决策属性为例,按照以上公式可计算它为“好、一般、不好”这三个类别时的信息熵分别为:0.11023523512325469、3342393443232003、0.26626684897980446。按照属性基础知识掌握程度划分S后样本子集的信息熵为0.7107414284262594。信息增益值Gain(基础知识掌握程度)的值为0.39941677834573786。分裂信息SplitE(基础知识掌握程度)的值为1.2686583529964333。则基础知识掌握程度属性列的信息增益率的值为0.31483399561620257。同理,可得出决策属性为上机时间信息增益率和性别的信息增益率分别为0.38135113259381354、0.016149189936541544。通过比较,我们可以发现信息增益率最大的是“上机时间”决策属性,所以我们应该把“上机时间”决策属性作为根节点,按照以上计算方法,依据比较信息增益率的大小,再对每个分支的节点属性进行确定。

4决策树规则提取

由以上计算过程,我们可以得到一个完整的决策树,但为了消除噪声数据和异常点,我们对决策树采取剪枝策略。剪枝后生成的决策树可以直接从中提取决策规则。

5总结

篇6

关键词:学校管理决策;优化

现代管理科学指出:完善的管理过程应从决策为主要指导,由决策执行、监督反馈等几个方面组成,不断循环最终达到管理模式的制度化、科学化和规范化的目的。决策作为机构运营的指导者,在整个学校管理的战略角度上来讲可以说是牵一发动全身,传统的教育管理理念还存在着诸如封闭式、简单化、集权化等问题。只有不断更新和改善教育理念,将学校管理逐渐组织化、系统化才能适应当前复杂、创新式的管理模式。同时为更进一步的提高学校管理的效率就必须从决策的创新与发展着手,实现学校决策水平的深化改革。同时也是全面提高学校决策水平与质量的重要手段。

1.学校管理决策的含义与特征原则

以育人为目的的管理特征让学校管理有别与其他领域管理。学校管理可以定义为学校决策层为实现学校各项教育目标并对学校未来教育活动的发展,在策略、内容和原则上进行选择的过程。学校决策的组成可以从管理决策主体、管理目标和管理方向三个方面来概述。首先是决策主体,管理决策的主体是决策者和决策层人员构成。其次是为了个人活动和决策组织来对问题进行选择来实现学校管理目标。最后是根据学校目前情况就学校未来发展方向对学校各项工作内容和活动方式进行确定。

分析学校管理的主要特征是决策者更好行使管理只能的关键,学校的管理决策的特征原则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第一、目标性与人本性原则,目标性是决策的基础和核心,学校管理决策正是以教育的目标为中心来对学校发展的方向进行定位和开展的。人本性是学校决策管理的载体,学校管理是以育人为目的的,人本性正是学校管理决策的基础。在充分发挥师生的人本机动性,可以有效的让学校管理高效化、人性化。第二、可行性与动态性原则,可行性是学校管理决策能够科学合理开展的重要特点。管理的执行是需要一定的教育资源的,对于决策方向的选择和拟定不仅需要考虑到学校未来发展的必要性而且还应注意教育资源对决策的支持程度。动态性是学校管理过程中呈现的一种特点,随着学校改革的发展,更具开放性的学校管理成为学校与周边物质环境相协调的主要方式。通过对周边环境变化的把握,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更具时效性和针对性。第三、公平性与教育性原则,公平性是教育公平性在社会公平性价值体系的延伸,它体现在学生的入学机会的平等、教育结果和教育过程的公平性等,如何能够公平的享有优质教育资源是目前学校教育发展亟需解决的一个问题。教育决策的教育性与教育效用有直接联系,积极的教育决策能够达到正确的教育目的,也就是育人的目的。涪陵十九中对学校教师的要求是争做教学楷模,这正是积极教育效用的重要体现。

2.学校管理决策现存的主要问题

信息时代的到来,让传统的教育决策模式存在的诸如封闭式、集权式和单一化等模式的问题日益凸显。只有教育理念上的不断创新,打开学校组织的公平开放度以及教育主管权利的下放等才能不断适应变化迅速的新时代。学校管理决策存在的主要问题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决策参与形式化的趋向的问题。现存的决策参与形式往往缺乏实效性,并且决策参与的程度和采取的方式最终的结构都是个人决策的结果,形式化的决策方式日益呈现出其弊端。关键事儿不开会,大事儿开小会等现象的产生正是这种方式下的结果。其次是决策主体集权现象。现行教育模式下的决策主体是校长负责制,校长作为学校法人其权利往往没有制约而是受到相关政策的保护,一旦校长个人出现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在学校管理决策上就会出现问题。再次是决策过程的单一化问题。目前学校教育决策多存在单一化现象,决策者往往会急于求成,在决策的过程中缺乏完整性和实效性。最后是决策认知的常识化问题。学校管理中关于决策认知的先入为主现象是目前学校决策管理中常见的一个问题。这种问题会直接造成决策缺乏科学合理性。

3.学校管理决策的优化

3.1 注重因地制宜,把握决策原则

随着全局观校园管理模式的兴起,日趋开放化和社会化的管理特点成为当下决策管理主流。为适应错综复杂、千变万化的决策管理环境,学校在进行校园管理时要注意因地制宜,制定科学合理的决策模式,在决策制定的时候要注意如下几个原则。首先是民主化原则,作为学校管理的必然要求,民主化的决策方式是学校教育社会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民主化的决策方式可以有效的调动师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教育决策顺利进行提供保障。这也是集体的力量与智慧的体现形式。其次是系统性原则,系统性原则是学校管理者大局观的重要体现,将系统整体的总目标下放到学校各个教育职能部门,从总体的角度来看学校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能够科学合理的制定解决问题的决策方案。再次是科学性原则,建立健全完善的体制体系,将决策、反馈、执行和监督等决策过程环节进行合理安排和制定,科学化原则是决策能够有效执行的保证,也是一系列决策原则的综合体现。只有制定了科学的、系统的、民主的决策运行机制才能确保管理决策能够更好更适宜的为学校未来的发展提供服务。

3.2 加强理论学校,有效提升决策水平

对学校管理决策的正确认知是进一步提升决策水平的保证。将学校的教育管理工作和各方面的知识相结合,进一步加深对教育工作出现的一些现象进行剖析和认识,理清教育现象与社会、学生、知识等各方面的基本关系是保证决策的实效性的关键。现代教育方式的转变与许多教育中师生关系理论都有联系,真正做到教育工作的有教无类、学有所教的效果。为避免教育工作中出现知行不一的现象方式,就必须善于将理论知识与实践工作相结合,同时通过对不同年龄段学生心理活动规律的研究分析来制定相适宜的决策方式,这是提升学校自身管理素质和决策水平的重要前提。

3.3 倡导多元方式参与决策,加强决策程序的理性化与规范化建设

传统的决策方式中单一决策方式占据主导,这无法实现决策的科学合理性。积极实行集体决策、教师家庭活动参与决策、社区参与决策等多元化的决策参与方式。多元化决策参与方式是学校决策管理创新与发展的重要体现。同时加强决策过程理性化和规范化建设,转变传统的决策观念,避免一些诸如依靠直觉和经验进行决策的问题的发生。将决策过程细化为问题分析――设定目标――搜集资料――拟定优选方案――实施、追踪的循环方式。这样就能够保证决策朝着多元的、科学的、合理的方式发展。

4.小结

学校管理决策不仅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学科。只有科学的研究精神和全局观的决策眼光才能将学校管理决策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及时有效的更正,确保学校管理水平进一步的提升。同时也是学校未来发展能够得到更进一步提升的关键。

参考文献

[1]许杰. 文化管理语境下校长行为方式的转变[J]. 中国教育学刊. 2008(09)

[2]丁建国. 以人为本:校长品格培养的基点[J]. 学校管理. 2004(04)究[J]. 中国电化教育. 2011(02)

[3]宋嘉. 学生是“先”生[J]. 当代教育论坛. 2006(01)

[4]谢学仁. 论构建和谐校园过程中的以人为本[J]. 成功(教育). 2009(09)

篇7

论文摘要:本文深入地分析了现阶段中职学生思想品质和道德素养中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采取适当有效的措施,积极推进中职学生道德素质建设工作提出了较为行之有效的办法和对策。

    通过对五个班200多名学生的调查了解,我就现阶段中职学生道德素质建设中现存的问题,以及今后管理中的对策作如下探讨。

    一、中职学生现状分析

    (一)学生对学习效用认识不清,学习目标不明确导致教育困难。经调查有11%学生认为学习没用,21%不知道学习有用,两项加起来有33%学生对学习作用认识错误或者不正确。在对语、数等理论课是否有用的调查中发现,40%的学生认为用处不大,9%的学生认为根本没用,这是他们失去学习动力,产生难管现象的原因之一。另外,被调查学生中愿今后进人企业,工作专业对口的占18%,愿参加其他轻松工作的占62%,其余12%对进单位工作没有什么兴趣,只是来混个毕业证,还有8%纯粹是在给父母读书。由于学生的不情愿,加上对学习要求不高、动力不够,必然导致厌学,无形中加大了教学管理的难度。

    (二)学习基础差,学习困难,缺乏学习兴趣导致教育困难。调查发现,生源中29%在初、高中为下等生,67%为中下等生;6%初中只念了两年半,基于这样的学习基础,采取统一标准管理学习,肯定造成一部分学生“消化不良”最终导致不学,而无事生非,增加了管理难度。

    (三)课程开设不适当,教育方法陈旧,导致厌学难管。在教学工作中,经常有同学向老师反映说:我们正因为基础课差才到中职学校来学专业课的,对语、数等理论基础学科根本没兴趣,这和调查情况相符合。调查中发现有87%学生喜欢学专业课,只有13%愿意学语、数等理论课,所以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这对于基础较差,厌学文化课的学生来讲,无疑理论课便是“致命”打击。从而增加了教育教学管理难度。

    (四)家长对孩子的学习不关心、不过问导致管理困难加大。调查发现有部分家长“望子成龙”心切,不愿意让孩子到职高读书,认为一到职高就没有了发展前途,也就失去信心,失去了希望,所以造成家长们很少过问、关心子女,加上有些家庭内部原因,就使得相当一部分学生脱离了家长的问经、管教,再加上社会上一些不良环境的影响,很容易形成难以管理的局面。

    (五)学生对学习期望值不高是导致教学困难的原因。在调查中有很多学生认为对学习成绩优秀者表扬不表扬无所谓,也有人认为学习成绩差不多就行,无需太好,明显看出学生对学习的认识不清,无成就感,缺乏上进心,这样使得班上学习气氛受到严重影响,比、学、赶、帮、超的氛围不复存在。从而,捣乱违纪就占了上风,造成教育困难。

   二、有效的管理对策探讨

    (一)使学生端正学习态度,认识学习的重要性。现在学生认为学习好坏用处不大,只要学点技术能挣钱就行了,因此不努力去学习,也容易导致其它不良行为发生,其实任何一种技能的培养、发展和提高都要建立在一定的文化基础和智力水平之上的,目前一些学生不愿学语、数等文化基础课,实在是缺乏远见,对自己未来不负责任。因此要有效地解决问题,就要教育学生树立远大学习目标,重视文化学习是对学生未来着想的必要工作,也是让学生主动配合,从而解决教学矛盾的上策。

    (二)要逐渐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培养良好习惯。中职学生素质总体较差,多多少少存在不良行为习惯,而且这些习惯不是短时间,一下子能改掉的,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做到:勤观察、勤谈话、勤检查和勤管理,才能及时发现问题,并能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防止问题激化。另外,适时对一些小问题进行展开讨论,分析挖掘根源,使学生真正明白错误要害,也是改变不良习惯的较好方式。

篇8

论文摘要:在诸如大学生住宿安排方式等管理决策上,大学管理者应结合管理对象的属性认定、管理目标的价值认同、管理抉择的依据选判、管理决策的现实考量等方面进行综合判断。针对大学组织结合的特性,大学管理者应突出会共决策过程中对公共性维度的把握。

随着中国社会整体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高校对大学生的管理活动不断出现新变化,产生新问题。以大学生的住宿方式为例,“校方如何安排和管理才合适”就是一个极有争议的问题。目前校方提供给学生的住宿方式主要有两种:要么按同一班级人住,而不考虑学生及其家庭之间的经济差异;要么打破院系和班级编制,按学生及其家庭的经济承受能力而选择不同收费档次的公寓或宿舍。这类问题看似微不足道,但如马斯诺所谓的“最低层次的需要”得不到很好的解决,会给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带来很大的困扰。如果推而广之,实际上关涉大学管理者如何理性决策,而其关键在于大学管理者如何把握公共决策中的公共性维度问题。

就大学生的住宿方式问题来说,管理决策至少涉及如下几个方面的判断:

一、管理对象的属性认定

为什么会产生大学生到底按班级住宿还是按经济能力安排的纷争,这里首先涉及大学生的身份认定问题,即管理对象的属性问题。问题的实质在于:与初等和中等教育的强制性义务教育性质不同,高等教育不是义务教育,而是既带有教育性质,又带有服务行业商品化的性质。高等教育实行收费制度就是这种商品化服务、经济性质的体现。我们通常在探讨教育的基本属性时,会说教育的政治属性、经济属性和文化属性,但它的本质属性还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基于此,大学生相应地就具有双重身份属性—既是大学的客户,又是高等教育的对象和产品,是教育的对象和未来国家社会的公民。对于大学生的这种双重身份,视角和侧重点不同,相应的价值观和采取行动的抉择也不同。

二、管理目标的价值认同

对于大学生身份属性的不同认定,由此也引导出两种不同的高等教育的价值观—高等教育的平等和效率的矛盾对立。

教育平等和民主思想最早可以追溯到孔子“有教无类”的思想主张。我们所理解的高等教育平等的含义,有两个基本点:第一,教育平等与社会经济发展、人们的价值观念等有密切关系,在不同历史时期,教育平等的内涵也有所不同,教育平等的概念只有放在特定的范围内才能确定出它的准确含义;第二,高等教育平等是一种理想和现实的复合体,作为一种理想,任何人都不受限制地享受高等教育的各种权力和资源,任何人为的障碍(个人的经济收人和社会地位的差异)都是不合理的,人们甚至还试图借助高等教育平等达到消除社会差异的目的。“高等教育平等”作为一种理想,包括三个方面:(一)进人高等学校的机会均等;(二)接受高等教育的过程平等;(三)接受高等教育的最后结果平等。

由此可见,高等教育平等作为一种理想所追求的是绝对平等。然而,现实中的“高等教育平等”只是相对的,不平等则是绝对的。目前,任何国家和地区的高等教育都未能实现理想的平等,高等教育存在着各种不平等的事实:城乡之间的不平等、贫富家庭之间的不平等,等等。从理论上讲,“高等教育平等”的实现程度可以不断提升,但永远不可能完全达到绝对的平等。随着人们对高等教育的要求不断增长,使得高等教育平等问题也日益凸现出来,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教育平等主张每个人不受外部条件限制平等地享受教育权利(包括人学机会、各种教育资源等),而教育效率又涉及到投人和回报的比例关系,教育效率它追求资源的合理配置,追求投人与回报的利益最大化。显然这两种价值取向总是处在相互矛盾之中。把大学生当作客户,必然要追求高等教育的效率;把大学生当作受教育的对象和未来国家社会的公民,必然要追求高等教育的平等。是高平等低效率,还是低平等高效率?面对这种矛盾,到底是更注重其一还是兼顾两者,如此,抉择就需要依据。

三、管理抉择的依据选判

上述大学生的住宿方式问题,就管理对象的公众性、管理目标的社会性特征,无疑使对其管理成为一个公共决策的过程。英国政治哲学家戴维·米勒在《社会正义原则》一书中谈到了公共决策的合理性和正义性问题。他按组织、社区、群体和共同体的结合紧密程度,划分如下三种“公共性维度”:第一种是团结型社区(家庭、宗教团体、职业协会等紧密结合的小团体),其正义原则是按需分配;第二种是工具性联合体,如公司、社区等经济性关系,其正义的标准和原则是“应得”—所得与贡献相等;第三种是公民身份的联合体,如国家、民族等,其正义原则是“平等”,特别是“法律上的平等”,对应的主体是“公民的主体。”

戴维·米勒的理论核心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公共性维度”是进行“公共决策”首先要考虑的前提条件。根据这个“公共决策”的原理来看大学,大学是第二种和第三种公共性维度的复合体,也就是说既有“工具性联合体”的特征,又具有“公民身份的联合体”的特征。相应地,大学在对学生的住宿安排和收费方式等问题上,是更注重“应得”地效率原则还是教育平等原则,取决于该大学的“公共性维度”或公益性程度如何。

我们知道,国有大学和私立民办大学在“公共性维度”或公益性程度方面就有很大的差异。两者的差异主要由大学的资源配置方式决定并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国有大学的存在和发展主要依赖于国家、社会的投人,更多地反映为社会公众的共有性,而私立民办大学在创立之初主要依靠私人资本的注人,并依赖于办学维系其滚动发展,社会公众性较低;其二,尽管两者的培养对象都是未来国家社会的公民,具有“工具性联合体”的一致性,但国有大学的工具目地更加注重社会效益,因此其“工具性联合体”的特征实际很大程度上具有公众性,而私立民办大学因其生存、发展的需要,比较偏重于办学的工具性效益。而当大学的工具性特征比重偏高时,其“公共性维度”或公益性程度就会相应降低。

由此可见,大学的公共性维度不同,进行公共管理的抉择和采取的行为方式也就应该区别对待。对于国有大学来说,应注重高等教育平等的考量,特别是精英大学,它的“公共性维度”的瞩目性及其自身作为优质资源的稀缺性,更加强化了高等教育平等的要求,一则是社会公共资源的倾斜要求公正、平等地分享国有精英大学的高等教育机会;二则是作为社会教化的重镇,也理应将公正、平等的理念落实于平常的管理活动中,熏陶现在的学子,未来的公民。而不能按家庭出生背景、经济条件等将尖子学生分成三六九等;对于私立民办大学,它更加注重对高等教育效率的追求来获得紧缺的办学资源,这也无可厚非。 转贴于

四、管理决策的现实考最

然而,理性的决策离不开对现实的考量。决策的过程关键是达到一种合理与现实折中的平衡。对两种相互矛盾的高等教育价值取向进行抉择时,是“效率优先兼顾平等”,还是“平等优先兼顾效率”,要依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高等教育办学实力等具体国情而定:其一,我国社会经济和教育发展水平都还相当落后,我们是“穷国办大教育”,而国际竞争又相当激烈,这些都必须要提高高等教育的效率,从而实现社会与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其二,要正视高等教育过程中各种不平等的现实,兼顾“平等与效率”,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实现最大可能的平等:一方面,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的需求;但另一方面,我们是“穷国办大教育”,因而对于不平等的地方,则只能用现实的、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在高等教育经费紧张的情况下,需要提高高等教育的效率,而高校收费制度(住宿费只是其中一项)可以保证教育经费的稳定来源,对高等教育的发展有利。因此,现实选择与总的趋势是“效率优先,兼顾平等”。这也是大学作为一种复合体在当前的现实条件下,其“工具性联合体”的效用要求偏重于其公民身份联合体平等诉求的妥协与调整。

从另一个角度看,突出人的主体精神(如心学)、道德人格(如理学)是中华文化的传统,只不过相同的主题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思想变奏;而中外哲人对人的道德和主体精神的探究,无疑对现实的高等教育的实践活动有重大指导意义,是大学管理者进行理性决策的又一个思想基础。熊十力的“新唯识论”在“心与物的关系上”,就突出了“作用于物的心”的首要性和重要性,强调主体改造客体、心对物的改造,包含一种立足于现实、发挥每个个体的主体精神作用和自觉创造性的意蕴,体现出“进去向上”的人生观和新的人文精神。康德在《实践理性批判》中对人的自由意志和“人为自己立法”的道德律进行了论述,人能够自己立法自己遵守就是意志自律,就是“自由”。人比自然界更高就在于人有自己的自由意志产!所以,从道德层面来讲,即使把大学生当作了大学的客户,也没有什么了不起。人不完全是环境的产物,还应有人格意志和精神力量,要发扬“颜回精神”。当年西南联大师生住的是茅草房,头顶上还有日本的飞机和炸弹,依然能够培养出杰出的一流人才。这些事例集中说明了一个道理,就是逆境和贫穷首先给人带来的是困难,但是一旦当你克服它之后就变成了人生的巨大的财富。住宿方面的贫富差距的不平等并不是成才的实质和关键,能够在“穷国办大教育”的机遇中得到“有教无类”的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已是在目前社会的现实条件下可以获得的最大的“教育平等”了。

篇9

Abstract: School is an important base to supply social qualified personnel; student management directly affects the cultivation of socialist modernization. The quality of student management directly affects the overall quality of students, but also affects the quality of higher education, which is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 restricts develop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In the new situation, how to do the student management is the issue for us, as student workers, should continue to explore and consider. This requires the management of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to solve new problems from the aspects of sound level of management, the establishment of scientific management team to highlight the ideological and moral education and other aspects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生管理;问题与对策

Key words: vocational colleges;student management;problems and solutions

中图分类号:G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30-0097-02

0引言

学生管理工作的方方面面还存在许多的问题,在实际工作中需要学生管理工作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既要保持高度的工作热情和责任感,又要不断研究和解决新问题。在新形势下,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者需要从实现现代化和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的高度来认识加强职业技术教育的重要性、紧迫性,与时俱进、更新观念、共同努力,把职业技术教育办得更好。

1学生管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1.1 学生层次多样,带来管理的困难如前所述,近年成立的高职院校大多在以往中专学校的基础上建立,处于转型的过渡时期,因此普遍存在高职院校学生类型多样,如技工生、中专生、大专生、函授本科生、成人再教育学生等。由于学生知识水平、人生阅历、年龄层次、思想水平的参差,这就给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提出新的问题。

1.2 学生思想水平差异就目前我院的实际情况看,大专生的思想水平明显高于中专生。大专生关心时事政治,并对热点问题有他们的观点和见解,能坚持读报和收听广播,不少学生宿舍订阅了报纸,在广播站、记者站的评论时事的稿件也大多出自大专生的手笔。尽管如此,但从生源情况来看,都不理想,中专生是经过初中分流后综合素质较差的一批;大专生是由于扩招,高职院校比以往降低了分数才录取的,严格来讲并未达到大学生的水平。同时因为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自各地,各地由于地区经济发展的差异,也会出现学生思想素质差异。

1.3 厌学情绪各有理由产生厌学情绪的诱发因素很多:①学生对学校期望值的矛盾。对大学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曾是学生们度过题海试山的高三日子的动力,但真正的大学生活并未象他们想象的那样写意、自由与投入。刚进入大学的学生都会产生失落感,尤其在他们进入了高职院校,发现校园狭窄、设施不足等等客观现实后,更是对学校产生抱怨。②而另一类学生则因为高考的一时失手,欲再次见证自已的实力。这些学生刚进入高职院校,就到处打听,准备参加跟本专业无关的自学考试,换取本科文凭;或者投入到“专升本”的奋斗之中。学习目标的迁移必然导致马虎应付在校本专业课程的学习。③学生的厌学情绪还来自对未来就业压力和专业前景担忧而作出的消极反应。社会上就业形势严峻,重视高学历、高层次的管理人才,对高职类的学生甚至有比普通大专生低层次的看法,在就业梯队中,高职生接近大学生的最低层次。传媒的报道及社会、家庭观念的影响,高职学生普遍对将来就业存有压力甚至迷惘,担心“毕业就失业”,因此在校学习也就缺乏动力,得过且过,甚至随波逐流。

1.4 管理学生的手段未探索出有效路子由中专升格为大专的高职院校,在学生管理方面存在两难的局面,既不可延续中专的封闭试管理,也不可象综合性大学一样完全开放式的管理。延续或接近中专的管理,学生反感,并且认为学校没有转变观念,存在抵触的情绪;反之,更多地偏重和借鉴综合性大学的管理,又因为学生素质差异,自觉性不高、自制力不强等,导致管理模式在实践中变样。

1.5 政治思想工作缺少场地和人员实行流动课室以后,学生普遍觉得,缺乏了班集体的固定活动场地,班集体对于学院有关规定的执行和传达,很少召集班会,一般都通过宿舍逐间传达。专职辅导员按学生比例配备仍数量不足,且一人担任多项工作,学院各个部门的行政工作都涉及到,很难有足够时间专注学生的政治思想工作。目前学生管理仍以班主任管理为主要模式,但班主任一般又是任课老师,既要完成教学任务,又要管理班级,且不少老师自身也在进修学习,无法和专职学生管理人员相比,投入的时间和精力相对少些。班主任对学生的管理更多是通过电话遥控,和班干管理,由此成效就可见一斑。

2应对措施

在实践中我们发现,目前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仍处于探索阶段,如果学生管理工作不到位,学校的教学、文体等工作是无法有效地进行的。要搞好学生管理工作,我们试做以下探讨:

2.1 建立和健全院、系两级管理所谓院、系两级学生管理,就是参照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的做法,建立院、系两级学生管理机构。学生工作处为学院的一级管理机构,各系为二级管理机构。前者负责学生工作的宏观管理和服务,全面组织、指导、协调各系的学生工作以及负责全院性的学生管理工作;后者负责本系学生的日常教育和管理,包括思想教育、学习、生活等内容。建立两级管理架构较之以前由学生处负责全面的工作,应该是说是学生管理工作中的一次有益尝试,同时这也是高校管理的趋势。

2.2 建立高素质、规范化的学生管理队伍以往大多数中专学校的学生管理工作的切入点都是班主任,但已如前所述,班主任无法集中精力都放在学生的管理上。即便是班级的任课老师做班主任,与学生接触机会多,也已经不可能像以前开开班会、谈谈心就可以把班风学风搞好。更多时候班主任能掌握情况,却无暇顾及。这样必然导致学生管理工作中出现环节的漏洞。因此,建立高素质、规范化的学生管理队伍,已成为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走向科学化的要求。挑选能管理、善管理的教师担任专职学生管理工作,这可避免任课教师在工作中分散精力;同时由于这类专职管理教师的出现,他们是直接面对学生,能够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注意学生的最新动态,通过参与、指导学生课外活动,可以在政治态度、政治信念、人生观、价值观、人格修养、治学态度、成才道路等方面影响学生。学生也因为有了固定面向的管理人员,也会对专职学生管理工作的教师给予更多的信任和支持。

2.3 思想品德教育要突出职业教育的特点高职院校的思想品德教育要区别于普通高等院校,探索出职业教育的特色。逐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更多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创业观。多数高职学生没能很好地给自己定位,对将来就业缺乏信心,因而需要对学生进行市场经济、社会改革、国情现状的教育,以社会上不同行业、不同层次的成功人士的真实案例,引导和教育学生通过自身努力不断进取,争取美好前程,树立他们将来面对社会考验的信心,并给予适度的危机感作为促进的动力,增强其忧患意识和竞争意识。在择业观的教育中,应提高职业技术教育的社会地位,营造崇尚技能的良好氛围。

篇10

【关键词】抢救;心脑血管疾病;护理隐患;策略

【中图分类号】R47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44-5511(2011)10-0203-01

心脑血管疾病是常见的一种严重疾病,其发病症状严重,病情多变化,并发症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对患者的生命形成了严重的威胁。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在临床中时常要进行抢救,临床护理要随时注意准备对心脑血管患者进行抢救。在实际临床护理中,抢救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还存在一些安全隐患,探讨实际临床中的具体隐患,有针对性的提出应对策略,提高抢救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安全程度,消除危险因素,确保患者在抢救中的生命安全。

1,抢救心脑血管疾病中规章制度执行不严的隐患及解决策略

对心脑血管疾病进行抢救的是实际临床医护人员,人的活动往往存在很大的自主性。在对心脑血管疾病进行抢救的时候,如果临床医护人员不严格要求自己,自己的责任心不强,则会出现不严格执行规章制度的现象。比如不按照规定书写抢救记录、危重病人交接不清楚、抢救制度落实不到位、查对不严格、急救物品完好率不达标、医嘱执行不及时、药品管理制度不符合要求等。针对这些隐患,应该加强制度管理,提高防范意识。要求临床医护人员在护理中严格执行医嘱,认真落实查对制度。在护理中把各项规章制度制定成小册子发放到每一个医护人员手中,并且要求每位医护人员认真学习,严格落实到实际临床护理中去。要求医护人员严格实行告知护理,对手术中可能会出现的并发症、风险等,以及手术的必要性等对患者家属进行详细、如实的告知,并待家属在手术书上签字后方可进行手术。同时,临床医护人员还应该积极思考,总结和纠正自己在护理中的错误,随时进行反思,防范隐患于未然。

2,抢救心脑血管疾病中技术操作不够熟练的隐患及解决策略

科技的进步是非常快的,很多新的医疗设备的应用、新的抢救技术的应用、专业知识的更新等,临床医护人员更新速度跟不上,不能熟练的对这些新设备进行操作,对这些新技术不能熟练的应用,操作设备时未试机等,都将会给患者的抢救带来风险,埋下安全的隐患。针对这些隐患应该加强临床医护人员的培训,让临床医护人员掌握扎实的抢救基础知识。对临床医护人员进行严格的培训达标和对新设备操作技能的考核,增强医护人员抢救的技能以及应对突况的能力。临床医护人员也应该在实际的护理工作中积极主动的学习,随时进行反思总结,不断的强化自己的专业技能。在护理工作中增强自己的责任心,一心系着患者,时刻为患者着想。

3,抢救心脑血管疾病中疏忽大意留下的隐患及解决策略

一些粗心的行为、随意的动作,将会为心脑血管疾病的抢救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比如顺手把抢救中用过的安瓶放在患者床上,没有及时松开患者静脉穿刺后的止血带,没有加上躁动患者的床栏,没有严格按照医嘱执行输液的滴数等。以及医护人员没有重视患者的主诉,没有用心的观察患者的病情等引发的安全隐患。针对这些隐患,应该加强对医护人员的考核,管理人员进入到抢救中,观察和了解实际临床医护人员的护理工作情况。从患者及其家属了解医护人员的护理满意度,对家属不满意的护理人员,对工作中的疏忽进行核实,然后根据相应的处罚条例进行处罚。分析总结抢救护理中的最经常、最大的隐患,找到护理中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的进行整治,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弥补。

4,抢救心脑血管疾病中家属代替操作的隐患及解决策略

在临床护理中,有的技术操作医护人员交由家属代为实施,为实际临床抢救带来了安全隐患。比如输液的时候让家属掌握滴数,由于家属不了解药理加快了输液的速度,或者对患者进行口服药物治疗时,家属不注意药物的用法及用量,造成用药不当等隐患。这对这些隐患应该严格规范医护人员的护理工作,不能把护理工作交由家属进行操作。实在有特殊情况只能由家属进行的操作,并且操作没有技术性时,也要给家属交代清楚注意事项,保证没有出错的情况下才能由代替操作。

5,抢救心脑血管疾病中医护人员排班不当和人员不足的隐患及解决策略

心脑血管疾病有其特殊性,随时都有可能加重病情,随时都有可能需要进行抢救。临床护理中医护人员排班不当,特殊时间医护人员不足,比如午饭晚饭的时间,值班医护人员太少,或者晚班医护人员太少等,给心脑血管疾病的抢救带来的隐患。针对这些隐患应该充分对患者进行全面、细致的了解,每一个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都应该有详细的登记,把每一位患者的病情了解清楚。针对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必要的进行一对一的全程护理,随时做好抢救的准备,特殊时间、特殊班次也要充分满足随时抢救的需要。

6,抢救心脑血管疾病中患者家属负面影响的隐患及解决策略

患者家属最关注的问题的抢救的成功率,一般家属对抢救成功率的期望值都比较高,不理解抢救中患者的异常情况,这为临床医护人员增加了抢救中的心理压力。针对这些隐患应该加强跟患者的沟通,让患者家属认识到病情的多变性,正确面对抢救中出现的情况。树立医护的权威性,让家属对抢救工作充满信心。

7,总结

抢救心脑血管疾病过程复杂,随机事件很多,护理工作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护理工作中细心、严谨。在护理工作中加强学习,掌握扎实的操作技能以及专业知识,随时进行反思总结,找出工作中的不足,加以纠正、提高,防范抢救中的隐患于未然,确保抢救中患者的生命安全,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冯伟.张素平.隋桂珍.构建和谐护患关系的护理体会[J].工企医刊.2010(05):67

[2]郑大喜.医患诚信缺失的原因及其重构策略[J].现代医院管理.2007(0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