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意识社会调查报告范文

时间:2023-09-25 18:16:2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法律意识社会调查报告,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法律意识社会调查报告

篇1

调查目的:

分析和认识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现状,是培养和塑造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前提和基础,对于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中国依法治国的道路上,大学生法律意识的高低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又可以映射出法制贯彻的效果。当代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大学生急需在学校的正确教育和引导下,不断学习,努力提高和完善自己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素养培养。当前我国大学生大都重视专业课的学习,而对法律基础课不予以重视。同时大学生法律观点偏差,法制观念淡薄。很多大学生在他们的权利受到侵害时会选择极端的方法,而不是用合法的法律手段去争取他们的利益,这就会使大学生的法律意识会越来越淡,导致高等院校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违法犯罪现象。为了提高当代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更好的把我国建设成为法治国家.

调查对象:

此次调查对象为当代大学的本科在校大学生。

调查方式:

采用填写调查问卷的方式。为了使调查能够真实、客观的反应调查者的思想,我们对法律各个方面问题都进行了认真筛选,对相关法律专业术语也用通俗易懂的文字表达。被调查者回答问题的方式主要是采用封闭式的回答方式,即预先设计好四种可能答案,将这些答案全部列于问题下面,由被调查者从中选择一种答案作为自己的答案,均为单选题。本次调查不记名,调查内容除了对法律问题的回答外,还包括性别、年级、专业等基本情况,以便我们做比较研究,调查问卷共发放 220份,收回有效的调查问卷共203份。

您从何时开始接触法律的?

A 小学16% B 初中29% C高中16% D大学39%

分析:可以看出大学生接触法律的年龄普遍偏高,很晚才开始了解法律知识。只有少数人是从小接受法律的熏陶。

您认为法律与你的学习和生活有关系吗 ?

A 关系密切51% B 关系不大37% C 没关系9% D 不知道,说不清3%

分析:大多是都认为法律与我们的生活是密切相关的。说明我们当代大学生还是比较重视法律的。还有一点同学认为不知道,说明自己不知道自己的想法,这是一种不良现象,作为一个大学生连自己的想法也不知道,可想而知这是很可怕的事,这一体现出了我国教育应试的失败。

对我国的法律体系认识程度有多少?能清楚说出我国的几部大法吗?

A 高;能23% B 中;勉强能61% C还可以,一般的能14% D低;不能

分析:对我国比较重要的法律大学生大多都知道,不知道的人几乎没有。

您的法律知识主要从何而来?

A 学校上课和宣传42% B 家庭教育15% C 社会宣传(广播、电视、报纸)42% D 其他1%

分析:大学生的法律知识大多来源于学校,家庭教育很有帮助,总之大学生获得法律知识的途径较多。社会宣传也有很好的效果。 5.您知道自己有哪些具体的权利义务吗?

A 全部知道9% B主要的知道40% C小部分知道40% D 不太清楚11%

分析:对于自生的权利和义务知道的占大多是说明大家的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相当强。

您知道全国法制宣传日是哪一天?

A 3月15日 4% B 11月1日4% C 12月4日67% D 不知道25%

分析:大多是大学生都知道法制宣传日,也有少数人根本不了解。说明一些大学生不够诚实,明明对法律专业方面的知识不太了解还是要装的自己很有法律常识,不过有很多大学生还是不知道法制宣传日,这说明大家对法律不够重视。

在生活中遇到侵害自己权益的事情时,您会如何处理?

A向亲人,朋友,老师求助40% B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自认倒霉了。20% C 犯我者,虽远必诛,用武力解。34% D向有关部门寻求法律保护6%

分析:生活中遇到侵犯自己权益的事大多数大学生选择向亲友和老师寻求

帮助,而很少的人选择用法律的武器来维护自己的权益,说明了我们当代的大学生用法维权意识较差,独立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不高,易冲动。

您认为在现实生活中法律是否重要

A、非常重要,国无法不行40% B、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法律46% C、一般,可有可无的东西10% D、基本没用,法律不如关系有用4%

分析:法律的重要性是被当代大学生普遍认可的,只有少数几个人认为法律不重要。说明当代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在逐年上升。

对于法院、检察院、公安局等执法机关,您的态度是

A、充分信任10% B、比较信任61% C、除非不得已,不跟他们打交道26% D、不信任3%

您认为对法律的执行哪些监督是最有效的

A、报刊、电视、广播等新闻舆论监督42% B、党委、政府、人大、政协领导机关的监督22% C、群众监督26% D、执法机关自我监督10%

分析:对于这个问题的看法大学生有各自不同的看法,但是支持社会舆论的人占大多是。说明政府自己监督自己是不被当代大学生认可的,我们更加相信群众的眼睛和媒体舆论的力量。

你认为法律意识与教育程度有关吗

A 有密切的关系57% B有一点关系27% C毫无关系13% D不太清楚3%

分析:大多数的学生都认为大学生的法律意识与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

你认为不少大学生法律意识欠缺的原因是

A 社会还不够发展24% B 家长、老师等人的影响16% C 高等考试教育制度不合理40% D 自身要求过低20%

分析:本题说明约有2/5的大学生认为大学生法律意识之所以欠缺是因为教育制度的不合理,也有1/5的大学生认为自身要求过低也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原因。

如果有法律意识方面的社团,你是否会参加

A 积极参加30% B 参加42% C 消极参加15% D不参加13%

分析:有超过70%的学生都很愿意参加法律活动。说明大家比较喜欢参加实践活动不喜欢只是纯理论的教育。当代大学生每天都在教室里面接受理论知识现在早就想出来实践活动了,所以这一点是每一个大学生的心声。

你认为法律的主要作用是

A 保护权利34% B惩治犯罪26% C维护社会治安37% D不清楚3%

分析:大学生对法律的作用认识各有不同,也有极少数的大学生根本不了解法律的作用。其实法律存在的本身就是为了让每一个人都能健康、快乐、自由、幸福、有尊严的活着。让整个社会都能够协调运行、和谐发展,让那些坏人得到应有的教育惩罚不是目的,教育才是根本。

你觉得自己的法律知识丰富吗

A非常丰富10% B比较丰富40% C一般42% D比较匮乏8%

您觉得了解法律基本知识对我们有意义吗?

A没有,法律离我很远,我们还没有进入社会,以后再了解也不迟18% B意义不大,可以用法律维护自身权利的地方太少了61% C有意义,但是我基本不寻求法律途径解决问题11% D有,法律常常帮我解决实际问题10%

分析:尽管多数大学生比较赞同应当了解更多的法律知识但是与此同时他们并不选择用法律的途径来解决问题。看见大学生还是不太信任我国现在的法律。

您觉得下列哪部法律与我们日常生活关系最大?

A 民法65% B 继承法1%C 合同法2% D 婚姻法1% E 刑法18% F 保险法2% H 公司法6% I 劳动法3% J 反不正当竞争法1%K 治安管理处罚法1%

分析:大多数同学都认为民法比较重要,可见我们当代大学生法律知识还是不多。不过我们的调查问卷也存在很多问题。

你认为造成大学生法律教育薄弱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A、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27% B、贫富悬殊是产生犯罪的土壤,影响了教育效果21% C、个人自觉性是根源12% D、法律教育活动本身的局限性40%

分析:当代大学生认为,现在的大学生法律意识薄弱的原因主要是法律教育活动本身具有局限性。

问答题, 你认为大学生在法律意识上存在哪些问题?你对提高大学生法律意识有哪些建议?

分析:问题: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比较薄弱,自身要求太低,认为法律的作用不大,积极性不高。

建议:多开展与法律有关的活动如讲座、知识竞赛,高校开设基础法律知识课程,大学生应当多关注有关法律方面的电视节目(如:CCTV12、法制频道等)。

调查总结:

综合本次调查问卷,可以看出当代大学生接触法律的年龄偏高,对法律知识的了解较为缺乏,法律意识总体来说比较薄弱,遇到问题并不习惯于使用法律的武器来解决。但对于我国公安机关、法院、检察院等国家机关持比较信任的态度,也反映出了当代大学生的法制观念在逐年上升。问卷也同时反映出了,他们认为自己法律意识比较薄弱,法律意识,是人们的法律观点和法律情感的总和,其内容包括对法的本质、作用的看法,对现行法律的要求和态度,对法律的评价和解释,对自己权利和义务的认识,对某种行为是否合法的评价,关于法律现象的知识以及法制观念等。大学生法律意识是大学生群体对法、法律或其现象的反应形式,即心理、知识、观点和思想,包括对法律的情感、认知、评价和信仰等的内心体验。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也是未来社会的支撑主体,其法律意识如何,直接影响到公民的法律素质和整个社会法治文明的程度。从年龄上讲,大学生是一个横跨青年和成年的群体,由于尚未形成成熟、科学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其法律意识带有明显的易变性和不成熟性。加之历史原因、外部环境以及大学生自身素质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个别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和行为与社会要求存在一定的偏差。因此,准确地了解和掌握当代大学生的法律意识现状和法律需求,对于提高法律教育的针对性,切实

篇2

论文关键词:合适成年人参与 制度 未成年人刑事诉讼

一、合适成年人参与制度

“合适成年人(appropriateadult)参与”制度被称为“一项独特的英国式的发明”,起源于英国的肯费特案件,是国外刑事司法制度中维护犯罪嫌疑人(主要是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和有精神障碍犯罪嫌疑人)权益的一项重要制度。其基本含义为:警察在讯问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和有精神障碍犯罪嫌疑人时,必须有适当的成年人(如监护人或者专设的合适成年人)到场。其主要作用是为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有精神障碍犯罪嫌疑人提供帮助,协助其与警察沟通,同时监督警察在讯问过程中是否有不当的行为。当前,无论是英美法系的英国、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香港还是大陆法系的德国、奥地利、日本等国家和地区都有关于此项制度的立法。

二、我国刑事诉讼程序中类似“合适成年人参与”的规定之梳理及存在的问题

在我国,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合适成年人参与”都是一个陌生的词语,中国原本没有“合适成年人参与”的概念,但是分析我国现行刑事诉讼程序法相关规定,却也是可以找到一些与国外“合适成年人参与”制度类似的规定。

1996年《刑事诉讼法》第14条第2款规定:“对于不满十八岁的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在讯问和审判时,可以通知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法定人到场。”1991年1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办理少年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试行)》第9条第4款规定:“少年被告人的成年近亲属和教师等人到庭有利于审判工作和教育、感化少年被告人的,经过审判庭庭长批准,可以准许或者邀请到庭,但不得向外界传播或者提供案件审理情况”。2001年4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明确,案件“开庭审理前,应当通知未成年被告人的法定人出庭.法定人无法出庭或者确实不适宜出庭的,应另行通知其他监护人或者其他成年近亲属出庭。”

我国法律文件中相关规定只有前文提及的三条,这些规定存在着原则性较强,互相矛盾和操作性不足的问题。可以看到,法律规定的仅仅是法定人“可以”到场,而后来的司法解释却规定“应当”通知未成年人的法定人到场,但是并没有对到场人员的权利义务作出具体的规定。监护人或其他人到场后作什么、怎么做;没到、没做,有什么罚则,对经通知后拒绝到场的成年人的后续监督措施,均没有加以明确规定。另外,如何通过文书形式反映到场人员情况,对于违法侵权行为,到场监护人怎么办等具体问题法律规定也都没有规定。

三、我国未成年人刑事诉讼程序中引入“合适成年人参与”制度的必要性

应当看到,由于合适成年人参与制度来源于英国,在英国的合适成年人参与制度中,合适成年人参与限于警察询问阶段,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侦查阶段,而当前我国无论理论界还是实务界则都倾向于将“合适成年人参与”制度拓展到未成年人刑事诉讼的全过程。

(一)是由未成年人身心特点所决定

未成年人文化知识比较欠缺,认知水平、理解水平比较低、生活经验不足。例如:在庭审过程中,未成年被告人要回答审判人员提出的关于案件情况的问题,他可能存在缺陷:或者是对审判人员的提问理解得不够透彻,甚至误解。因此,他们需要有合适的成年人帮助他们与审判人员进行沟通,作为司法机关与未成年人沟通的桥梁。同时,审判时有合适成年人参与,可以帮助未成年人解释相关法律语言,维护其合法权益,也可以缓解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紧张情绪和抵触情绪,有助于提高触法未成年人的是非观念,提高法律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二)是国际条约的要求

《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第37条规定:“所有被剥夺自由的儿童应受到人道待遇,其人格固有尊严应受尊重,并应考虑到他们这个年龄的人的需要的方式加以对待”,“所有被剥夺自由的儿童均有权迅速获得法律及其他适当援助”,而我国已经加入这一公约,建立合适成年人介入制度也正是对这一规定的贯彻。第40条2(b)规定:所有被指称或指控触犯刑法的儿童至少应得到“迅速、直接地被告知其被指控罪名,适当时应通过其父母或法定监护人告知,并获得准备和提供辩护所需的法律或其他适当协助”的保证。 四、“合适成年人参与”制度在我国的未成年人刑事诉讼过程中具体完善设计建议

从我国当前存在的三种模式的发展历程及其特点来看(即:上海长宁模式、云南昆明盘宁模式、厦门同安模式),我们需要即借鉴吸收国际社会先进的理念与成功的经验,又立足我国现实情况,从中归纳出我国未来“合适成年人参与”制度的发展趋势,从而不断地巩固和完善该制度。

(一)关于诉讼过程中合适成年人参与制度的法律基础问题

我国缺乏此方面的系统立法支持,同时,考虑到我国地域广泛,各地情况不同,能力存在差异等情况,立刻制定具有全面约束力的法律有一定难度,不妨以“合适成年人参与”为主题,先行制定公安、检察、法院条线内部工作程序,对合适成年人的法律地位、人员来源、参与条件、运作程序、权利义务进行系统的规定,然后在实践成熟的基础上考虑将“合适成年人参与”制度引入法律规定。在当前,则可以在省或直辖市范围内进行一定范围的试点,以积累更多的经验。2010年4月19日,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与上海市检察院、公安局、司法局联合签发《关于合适成年人参与刑事诉讼的规定》,统一上海少年司法实践中的合适成年人参与刑事诉讼制度的做法和实践值得借鉴。

(二)关于合适成年人的选任与资质

作为专门维护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合法权益的实践者,合适成年人的人选在各地不尽一致。笔者建议应当按照下列次序进行:就一般情况而言,未成年人的父母、监护人、近亲属及教师是最为适当的适当成年人。他们最关心未成年人的权益,也较为了解未成年人,容易与之沟通并赢得其信任。此外,从某种程度上说,未成年人的父母、监护人到场也是一种权利。因此,在选择适当成年人时,应当首先考虑未成年人的父母、监护人、近亲属。但实践中可能会遇到许多特殊情况,例如:未成年人没有父母、监护人、近亲属;或者其父母、监护人、近亲属因经费、工作等原因不能到场,或者拒绝到场。这时候就需要有其他适当的人来承担适当成年人的职责。因此,建立一支常备性的、专门的适当成年人队伍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三)未成年人刑事诉讼中社会调查、合适成年人参与、社区矫正之间的关系

从大多数国家或地区的做法来看,社会调查大都是由一个专门的机构负责,而这一机构一般就是社区刑罚执行机构,因该机构及其工作人员植根于社区,在调查的开展上有着其他机构不具备的诸多便利。如在英国,判决前的社会调查一般由缓刑监督机构进行。而目前我国的社会调查主体包括控辩双方、人民法院以及法院委托的有关社会团体组织,在侦查、起诉、审判三阶段分别实施,存在重复调查,调查主体不专业,调查程序不完善等诸多问题。故在进行制度设计时,合适成年人参与制度可以考虑和社会调查、社区矫正制度相衔接。建议将未成年人刑事审前社会调查制度与“合适成年人参与制度”结合,安排专门的社会调查员,即合适成年人,负责有关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社会调查工作,撰写社会调查报告,其可以根据案件的不同情况分别采取多种调查方式。同时,亦可以借鉴昆明盘龙和上海市合适成年人试点的经验,对合适成年人(社会调查员)的选拔采取职业资格认证的方式,以便选拔兼具心理学、社会学、法学等基础知识的人才来专门从事这种职业,以保障社会调查结果的合法性和可靠性。

(四)合适成年人参与庭审时的权利和义务

篇3

关键词:社区矫正;入法;初期混乱;对策

刑法修正案(八)明确了对被判处管制、宣告缓刑和裁定假释的罪犯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也将暂予监外执行罪犯也纳入社区矫正适用范围。

同时为进一步规范社区矫正工作,加强和创新特殊人群管理,根据中央关于深化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的总体部署,在深入调研论证和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联合制定了《社区矫正实施办法》,该办法自2012年3月1日起施行。其中该办法明确规定,人民法院对符合社区矫正适用条件的被告人、罪犯依法作出判决、裁定或者决定。

但是笔者认为,《社区矫正实施办法》作为一部快速上马的法律配套实施办法,虽然为全面确立社区矫正制度,进一步完善刑罚执行制度,推进刑罚执行一体化、专门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匆忙制定过程中还是有不少现实问题并没有纳入实施办法特别是法院如何参与社区矫正问题而导致各地基层法院具体实施时做法各不相同。在此,笔者仅从基层法院角度下分析法院应在社区矫正入法后如何参与。

一、立法初期人民法院参与社区矫正意义

(一)、人民法院参与社区矫正是由国家法律明确规定,拥有坚实的法律基础。之前人民法院参与社区矫正的依据只有最高人民法院与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联合下发《关于开展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的通知》等试点文件,对开展社区矫正工作的内容、程序的规定也过于笼统,各部门之间的权利与义务不明确。刑法修正案(八)出台后,明确规定了对被判处管制、宣告缓刑和裁定假释的罪犯依法实行社区矫正,相应出台的《社区矫正实施办法》也明确规定,人民法院对符合社区矫正适用条件的被告人、罪犯依法作出判决、裁定或者决定。这就使得人民法院参与社区矫正具有可操作性和严肃性,这是国家法律赋予人民法院的神圣使命。

(二)、人民法院参与社区矫正有益于合理配置行刑资源,使监禁矫正与社区矫正两种行刑方式相辅相成,针对不同犯罪分子采用相应的刑罚。这样不仅增强刑罚效能,降低行刑成本,同时也符合现代刑罚理论所认为的,刑罚目的在于报应和预防的辩证统一[1]。之前罪犯被监禁在监狱中, 与社会分离开来,其职业、家庭关系等受到监禁的困扰,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等也容易受到一起服刑的其他犯罪人的负面影响。而社区矫正刑则可使一些轻罪犯人特别是未成年犯人避免这种负面影响,防止再次犯罪。

(三)、人民法院作为整个社区矫正工作的开头单位,对于整个社区矫正工作的开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的社区矫正工作遵循的是分工负责、密切配合的原则,实行的是法院判决、裁定,检察院、公安、监狱等部门密切配合,司法行政机关具体负责的工作模式。法院对于一个接受刑罚人员是否适合采用社区矫正刑的认定,关系到这位人员是否经由社区矫正达到刑罚与教育工作的成败。人民法院参与社区矫正工作既是人民法院在法律框架内依法行使审判职能的活动,又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刑罚制度,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有益探索,不仅有利于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提高司法的公信度,增强社会稳定,而且还可以促使社会力量对矫正对象关心和支持,自觉营建起一种参与管理、文明向上的社会氛围。[2]

二、立法初期人民法院参与社区矫正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一)、当前社会重刑理念普遍影响法院对社区矫正刑适用。

(1)对于人民法院来说,由于犯罪人的行为给社会及公众带来了严重的损害,为惩戒并借以平复和安抚被害人与公众的伤害及愤怒情绪,广大群众纷纷要求对犯罪人苛以严厉的刑罚。法院刑事审判庭法官普遍压力较大,在社区矫正入法初期不敢轻易适用社区矫正刑,这导致现阶段我国监禁

刑所占比例很大,社区矫正刑所占比例很小。笔者感到由于长期以来我国刑罚重刑主义影响较深,导致法院较少适用社区矫正刑。

(2)对于广大居民来说,对犯罪怀有的仇恨或恐惧心理,使他们往往希望国家对罪犯严加惩处,并将其置于与世隔绝的地方进行改造,因而特别抗拒社区矫正这种类同“放虎归山”的刑罚方式,特别是这些闻之色变的“老虎”还要继续生活在他们的周围,广大居民往往会持一种抗拒心理。而社区矫正刑的判处往往需要对被告人或者罪犯的居所情况、家庭和社会关系、一贯表现、犯罪行为的后果和影响、居住地村(居)民委员会和被害人意见等进行调查了解,形成评估意见,这时广大居民往往不愿意配合司法行政机关,导致评估意见报告不能真实反映相关人员的社区危害性程度,影响法院作出公正、客观的判决或裁决,这也就说明如今社区矫正刑的社会基础还不成熟。

(二)、当前阶段法院难以实施审前社会调查并采纳调查结果。

《社区矫正实施办法》第四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监狱对拟适用社区矫正的被告人、罪犯,需要调查其对所居住社区影响的,可以委托县级司法行政机关进行调查评估。但是在现阶段实践中实践中,该制度除在未成年犯中运用较为普遍外,成年犯中很少运用。究其原因,主要是实施审前社会调查与法院审限可能存在冲突所致。对被告进行社会调查和影响性评估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若对每一个可能判处非监禁刑的被告均委托社区矫正组织开展社会调查,则审限难以保证。刑事审判一审案件审限仅一个半月,延长审限则需上级法院批准,在社会调查结束后再行审理,往往导致超审限。因此,如何将审前社会调查制度与审限制度很好地衔接起来,现行阶段困扰法院的问题之一。

(三)、当前法院对于如何参与社区矫正的矫正阶段有分歧。

有人认为法院应该直接配合社区矫正组织从事教育转化工作,认为这是注重延伸审判职能,充分发挥法院审判的威慑力的体现,可以达到预防和减少犯罪,维护社会稳定的目的。因此当前有些法院在社区矫正工作中进行了大胆的尝试,摸索了一些方法参与社区矫正:比如有法院规定判处社区矫正刑相关人员每隔一段时间写出书面材料,到法院汇报,法院可及时了解他们的生活和矫正情况,找出存在的问题,帮助其改造;有法院定期或不定期深入家庭、社区、学校进行跟踪回访,通过回访教育,增强相关人员的法律意识和守法观念,防止再次犯罪;有法院出具社区服务令,要求社区矫正分子按规定参与社区服务等等。[3]但也有人认为法律没有授权法院负责社区矫正的后续矫正阶段,那么既然没有权力,也就无权参与。法院掺和到缓刑少年的矫正工作之中,表面上看是打破分工,加强协同。但将来如果因为工作忙等客观原因,法院一旦无暇过问社区矫正人员,就会留下执法空档,容易形成“都管或都不管”的混乱局面,这势必影响仍然脆弱的社区矫正工作正常开展。同时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如果法院参与社区矫正措施不得力,执法不当,造成矫正人员矫正效果不佳,由于无相应法律限制,难以追究法院相关工作人员的责任。[4]而《社区矫正实施办法》作为一部快速上马的法律配套实施办法,并没有就社区矫正中司法行政机关、法院、检察院、公安机关、监狱、有关部门、村(居)民委员会之间的分工协作做一个明确的规定,导致社区矫正在入法之初操作有一定混乱性。

(四)、《社区矫正实施办法》出台初期尚未建立司法机关之间的信息反馈机制。

《社区矫正实施办法》规定司法行政机关和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建立社区矫正人员的信息交换平台,实现社区矫正工作动态数据共享。然而就现行的社区矫正实践来看,由于技术条件不成熟,立法之初各单位分工不明确等原因,社区矫正组织和法院之间尚未建立这样的工作联系。在得不到信息反馈的情况下,一些法院只有通过对矫正对象进行回访的方式才能了解社区矫正情况。但是由于时间、精力等原因,法官的回访只能覆盖很小一部分社区矫正相关人员,对于被判处社区矫正刑的大部分罪犯,法官对其适用社区矫正的效果无从掌握。这样法官便不能总结经验,很难把握社区矫正刑适用的宽严程度。[5]

三、立法初期法院如何参与社区矫正。

(一)、立法初期,人民法院要加强与司法行政机关沟通与合作,尽快出台判前社区影

调查评估操作细则。

人民法院要贯彻社区矫正工作分工负责、密切配合的原则,对于可能判处社区矫正刑的被告均可以委托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开展社区调查,一方面要尽力缩短调查报告出具时间,必要时可以要求被告人家属提供一些不会影响调查影响报告公正性、真实性的证明报告等;一方面也可以是从审限方面入手,将出具调查影响报告时间排除在审限之外。目的是将审前社会调查制度与审限制度很好地衔接起来,扩大社区矫正刑的适用范围。

(二)、法院作为整个社区矫正工作的起点应该严格把关,逐步推广社区纠正刑的适用程度。

就目前试点情况看,司法行政部门是社区矫正工作的主要负责部门。但人民法院作为社区矫正工作的起点,对于社区矫正工作的成败同样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作为整项工作的起点,人民法院应该严格按照社区矫正工作要求,准确适用刑事法律和《社区矫正实施办法》,充分运用社区矫正刑中的管制、缓刑制度和减刑、假释等鼓励罪犯改造自新的刑罚执行措施,转变社会重型理念,克服压力,逐步推广社区矫正刑在刑罚总量中的比例。[6]

(三)、人民法院在社区矫正相关人员交接上尽量实现无缝衔接以防造成脱漏管。

首先在告知矫正对象方面,法院应当做到当庭宣告实施社区矫正并告知矫正对象的权利、义务,让矫正对象明白什么是社区矫正,如何接受社区矫正,如何在规定时间内到公安机关和司法所去报到,如果违反社区矫正将受到何种刑罚等。

其次实践中经常出现社区矫正机关好不容易接到法律文书但矫正对象却未按期报到的情况,特别是无工作单位或无固定居住地址的矫正对象,常常因交接方面的不顺畅、不衔接,出现社区矫正刑人员法院无法控制,公安机关无法控制,基层司法行政组织无法控制的“三不管”等现象,针对这种情况,法院一方面应该及时送达法律文书给相应的司法矫正机构,让这些机构做好接收准备。[7]另一方面法院应该利用法院的震慑力,书面告知其到居住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报到的时间期限以及逾期报到的后果,利用法律的威严和判决社区矫正的教育性来引导社区矫正相关人员按时报到,接受社区纠正改造。

再次,法院决不能一判了之,再送出相应法律文书之后,不能坐等送达回执回到法院。法院工作人员要加强责任心,在限定报到期满后迅速与相关人员居住地的司法行政机构联系,确保该相关人员已经按时报到,接受社区矫正,才能将案卷整理归档。

(四)、人民法院要加强与基层社区矫正小组沟通合作,实时针对社区矫正相关人员矫正表现作出相应裁定,维护法律严肃性。

人民法院在具体协调、落实参与社区矫正工作中时,要始终注意加强与司法行政机构、检察院、公安机关、监狱等社区矫正机构的联系,对于上报假释以及社区矫正中表现突出的可以予以减刑的缓刑对象的有关法律适用和评定标准问题,做到每季度沟通和联系一次,努力确保执法统一。[8]这样不仅体现了权力制衡,更提高执法效率。同时法院可以根据减刑规律,要求社区矫正组织将被矫正对象实行分类管理,将相近情况对象归入一类,相比对照,即对在社区矫正中表现突出的缓刑甚至是假释对象要进行重点考察,建立相对规范、严格、透明的考察制度,这样不仅展示法院裁决的公正,也有利于社区矫正分子积极表现,争取对他们的依法减刑。同时通过相互的对应比照,对于表现普通的社区矫正相关分子,可以要求基层社区矫正组织、矫正小组对该对象训勉谈话,警示教育。对于在社区矫正当中,有严重违法行为或犯罪行为的罪犯,则应依法处理,从而规范社区矫正服刑人员的奖惩制度。 (下转第42页)(上接第40页)

(五)、人民法院要加强与各部门沟通合作,尽快参与建立司法机关之间的信息反馈机制。

《社区矫正实施办法》第三十五条明确规定司法行政机关和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建立社区矫正人员的信息交换平台,实现社区矫正工作动态数据共享。这个信息交换平台实际就是贯穿整个社区矫正工作,连接法院、检察院、公安机关、监狱、司法行政机构的一个工作平台,具有至关重要的沟通联系作用。这个平台的建立和范围的扩大,将是各部门协同分工合作的基础。届时,检察机关将量刑意见录入平台,法院要求基层司法行政机构出具社区影响评估报告。法院判决或裁定后,可以直接通过信息交换平台抄送法律文书至社区矫正相关人

员居住地的公安机关、基层司法行政机关等,确保信息交换无障碍,社区矫正机关相关人员不致进入脱管阶段。

但是现实情况中,信息交换平台的建立还有莫大阻碍。比如各部门的内外网连接,信息保密问题,技术条件不成熟等原因,全国范围内信息交换平台的建立尚有较长时间来筹建。但是要意识要这个平台建立的重要性,各部门要加强协作,共同努力,尽早完成该平台的建立工作。

参考文献:

[1]王剑宇,社区矫正程序问题研究[d],北京:中国政法大学,2007.

[2]李锋,现代司法理念下法院参与社区矫正研究,上海浦东新区法院,2005.

[3]王梅霞,浅析人民法院在社区矫正中的作用,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第六期.

[4]杨维立,法院该不该介入社区矫正,《社区》,2007-2下.

[5]田甜,人民法院参与社区矫正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福建警察学院学报,2011年第二期.

[6]肖念华,浅谈社区矫正若干问题——兼论人民法院在社区矫正中的作用,2007.

篇4

一、确立“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

新的课程目标确立了以学生为本的思想,将学生的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学生基本素质的提高置于课程目标的核心位置。这就要求教师转变陈旧的教育观念,切实贯彻人本主义思想,一切从学生自身实际出发,立足于青少年的思维特征、认知能力,让青少年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尊重他们的主体地位,激发他们的主体意识,促进他们自我教育、自我发展能力的形成;更要关注他们的情绪生活、情感体验、道德修养和人格养成。通过教育使他们不仅能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也能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为他们进入、服务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寻找结合点,体现人文精神教育的基本要求

作为人文精神教育主阵地的思想政治课,每一课的教学内容都包括丰富的人文精神内涵。新课程更是增加了许多充满人文精神的内容和材料:如“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的坚强意志;“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仁爱精神;“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的律己观念等。

结合初一政治教材,对学生进行良好心理品质和健康人格、高尚道德情操和正确思想方法的教育,使他们懂得磨练意志、优化性格、自尊自信、陶冶情操、严格自律对个人成长的意义;引导他们具有面对挫折的承受能力和对待成功的正确态度,以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需要。例:在讲授《善于调节情绪,保持乐观心态》这一课时,老师可介绍一些调节不良情绪的方法,如理智消解法,注意转移法、心理放松法,要求学生看一些健康有益的书刊、影视作品,避免盲目冲动;和学生一起学做课本材料中的心理放松操。在培养学生良好的情绪的同时,努力培养学生健全的理智感、道德感、美感、集体的荣誉感和爱国主义的情感。

结合初二政治教材,采用以例说法、模拟法庭等形式,对学生进行法律常识的教育,逐步培养学生运用法律武器维护国家安全、利益和公民合法权益,依法同违法犯罪作斗争的能力;帮助学生初步形成适应现代社会生活所必需的法律意识,自觉遵守宪法和法律,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要求学生知法、守法、护法,培养学生增强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的情感。

结合初三政治教材,使学生能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作用和消极影响,正确认识当今世界的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正确对待升学和就业,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社会责任感、危机感,努力使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自觉把祖国的前途命运、人类的幸福与个人的前途、命运联系起来,并落实在自己的行动中。

三、改革教学方式,加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精神

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学方法的针对性、有效性和时代感,强调采用启发式、讨论式和研究性学习等方式进行教学,强调有条件的学校,应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学,努力实现教学手段的现代化。这就要求思政课教师应主动顺应时代的需要,积极投身于教育教学改革之中,寻找新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精神。

1、启发式教学。启发式原则是新《课程标准》的一个重要教学原则。它要求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着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独立思考能力、道德辨析能力和道德选择能力。例:在讲“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时,教师可以先播放一首《春天的故事》的歌曲录音,随后给出问题:1979年在中国发生了什么事?为什么说她是一个春天?这位老人是谁?1992年中国又发生了什么事?为什么说1992又是一个春天呢?受歌曲的启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会被激发,他们会纷纷举手发言,并进行热烈的讨论,这时教师可适当地进行一些穿针引线。这样,不仅加深了学生对我国改革开放这一基本国策的理解,而且升华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2、研究性学习。随着形势的发展,传统的以灌输、塑造为主,过分强调教师的权威性,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的思想教育方法越来越难以得到学生的认同。这就需要教师引入能真正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研究性学习方式,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确定问题,自主探索,主动分析,解决问题。如针对去年夏天严重的“电荒”现状,教师可组织学生对当地“电荒”状况展开调查,了解用电现状,分析“电荒”产生的原因,提出缓解“电荒”的有效建议。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不但可以提高自身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而且还能促使他们更多地去关心家乡的发展、祖国的命运、社会的进步。

3、体验性教学。新的基础教育课程强调,教学要从学生的经验和体验出发,密切知识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不断深入地观察和体验真实的社会生活。为此,教师不仅要增加课堂教学中组织学生开展演讲、辩论、表演以及观看影视、录像等活动成分,而且应打开校门,突破校园四角天空的束缚,引导学生走向广阔的社会生活,进行社会调查,参与社会实践,并及时引导学生收集资料、举办展览、壁报等活动,安排学生撰写小论文、调查报告等。凭借这个过程,学生可以了解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要求、人们的人生态度和理想信念,进而以此为参照来设计自己、调整自己、充实自己,逐步形成明确的价值观念和人生态度。

四、完善评价方式,保障人文精神教育的有效实施

新课程评价要求教师不断完善对学生的评价方式,但无论采取何钟方式,都应充分体现以下特点:

1、发挥主体性。对学生的学习评价不只是老师的惟一权力,我们也可通过学生自评、小组互评的形式,使学生从被动接受评价逐步转向主动参与评价。如通过学生自评,提倡学生不断反思并记录自己的学习历程:最好的作业、最满意的作品、最感兴趣的课外书、最难忘的事等,及时发掘并展现学生的闪光点,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发展学生的自我意识。又如通过小组互评,对学生的学习态度、行为习惯等作出较为客观的评判,能使学生看到他人的长处,发现自己的不足,最终实现自我改正、自我完善。这样的评价方式提高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将评价变成了学生主动参与、自我反思、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过程。

2、体现全面性。学习成绩曾经是考查学生发展的重要指标。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知识爆炸、竞争加剧、网络与信息时代的到来,仅仅掌握知识与技能已远远不能适应社会对人发展的要求。这就要求教师在评价过程中应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其他方面,如积极的学习态度、创新精神,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等,从考查学生学到了什么到学生是否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合作、学会做人等进行全面考查和综合评价。

3、尊重差异性。无论从哪个角度说,人总是有差异的,人的思维也不一样。根据差异性原则,教师应以最大的宽容鼓励学生去学习,允许有不同的速度,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去学习。对一些认识事物较慢的同学,要注意鼓励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或别人的帮助,争取达到基本要求,稍有进步就应及时给予表扬,激发他们的自信性。平时多留心和培养学生的闪光点,让其发扬光大,逐渐成为合格的各具所长的社会有用人才。

篇5

关键词:“基础课”专题式教学;实施;反思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13)05-0106-02

为了强化“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以下简称“基础课”)的教学效果,实现“高到课率、高听课率、高信课率”,江西科技师范大学社科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研室对该课的教学进行了认真的探索和尝试,在保持教材逻辑和内容不变的基础上,依据大学生成长成才的规律和当代大学生的实际,对教材内容重新进行了整合,设计出了与学生的思想实际和社会现实相契合的专题教学内容,并从2010年新生入学开始施行。推行至今,已达3年,教学质量有了较明显的提高,但目前仍属探索阶段。

一、进行专题式教学的必要性

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的“基础课”教学一般都是按照教材已有体系进行授课,在教学过程中都不同程度地会产生以下一些状况:

一是,教学内容的重复。比如,在理想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人生价值教育这几章的教学中,若教师把握不好,就极容易出现教学内容重复的状况。

二是,因为教师研究的视角的不同,所以在其有深入研究的领域,他可能会大量讲,而对于他没有较深入研究的领域,他则可能会顾及不到或只是很一般地讲一讲。

三是,在课堂教学中,有些教师会一味地迎合学生。迎合学生的结果是,表面上看,课堂气氛比较活跃,但因为它是迎合了部分学生的兴趣或喜好而造成的表面上的活跃,所以对学生来说,其教学内容往往就缺少理论引导和思想启迪的作用。

四是,由于没有统一的标准,由于教师间缺少必要的沟通,于是授课的侧重点就没法统一,甚至对某些热点难点问题会有不同的解释,因而极容易给那些刚进校的学生带来思想认识上的困惑。

五是,教师只重视课堂讲授而忽视实践教学,导致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流于形式。

六是,目前大学生的知识面相对较宽,他们获取信息和接受新知识的渠道也比较多。这样,若过分地强调基于教材体系的教学,教师对某些问题的阐述就可能不会很深,就满足不了学生求知的要求。

二、专题式教学中的专题的确定及专题式教学的具体实施

1.专题式教学设想的提出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在“基础课”教学中施行专题式教学的设想是于2010年提出的。2010年6月,当时负责教学的校领导到社科部调研,指出我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不佳,学生有怨言,同时向我们提出,能不能考虑进行改革,即采用专题式教学的方式来进行教学。随后,社科部即将进行专题式教学的尝试确定了下来,并着手制订实施方案。

2.设计专题教学中的专题

2010年8月,社科部利用暑期召集全体“基础课”的教师研究,确定专题教学中的专题、延伸课堂教学效果的方式和对专题教学进行考核的方式。

(1)专题教学内容的确定

依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结合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实际需要,经反复研究,我们把握住教材内容和教学内容间的关系,把各位任课教师所确定的10个专题进行了综合,选定以下10个专题作为专题教学中要讲的专题。

专题一:适应大学新生活,确立自己人生的新目标;

专题二:提高自己交往的能力,优化自己的人际环境;

专题三:关注心理与心灵健康,使自己阳光愉快地成长;

专题四:给自己插上理想的翅膀,实现自己人生的价值;

专题五:加强道德修养,锤炼自己优良的道德品质;

专题六:告别青春萌动期,探寻爱情的真谛;

专题七:增强法律意识,弘扬法治精神;

专题八:行使民事权利,履行民事义务;

专题九:学好婚姻家庭法,了解和掌握继承法;

专题十:惩治违法犯罪,不越刑法“雷池”。

上述10个专题兼顾了教学内容的科学性与系统性,也将思想性、现实性与针对性相结合,涵盖了“基础课”的全部内容。针对每个专题的具体内容的设计,我们还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指定每个专题均由一位教师负责,将该专题的文字教案和课件设计制作的任务承担起来,而且其文字教案都有统一要求,内容涉及本专题的教学目的、教学要求、教学重点、教学中的难点的讲解等。

(2)专题实训方案的确定

采用专题讲授的方式进行教学只是对这门课的教学进行改革的一部分,为了使实践教学不流于形式,也为了不与其他思想政治课的实践教学相冲突,我们根据这门课的性质和教学目标的要求,在各任课教师提出的延伸课堂教学效果方式的基础上,确定了与10个专题教学内容相对应的10个专题实训主题(学生自己有好的选题也可以在跟老师协商后开展调查),以让学生能按该10个主题进行社会调查。调查开始前,由班长把本班学生分成若干个调查组,每组选定一个人担任组长。调查进行时,各调查小组均从已确定的主题中抽取一个题目(各组间不能有重复)作为调查题目。调查中应有调查问卷。回收完调查问卷后,要将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然后撰写调查报告。在整个专题实训的过程中,指导教师都要全程参与并对学生进行指导,包括了解和帮助学生解决调查中遇到的问题,也包括指导学生撰写调查报告。

(3)完善教学效果考核与评定方式

为了更好地检验专题教学的效果,也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对“基础课”教学的效果进行的考核与评定方面,我们制定了新的标准:期末考试占50%,专题实训占30%,平时成绩占20%。另外,学生若对所选调查题有兴趣并想对之作更深入的调查,他们还可在期末上交调查报告后申请学校的社会实践项目,正式立项后由学校给予相应的支持和资助。这样的考核与评定方式,一是可以延伸专题教学的教学效果,二是可以进一步突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较仅看一张卷子或一份作业来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的评价方式更科学、更客观、更公正。

3.专题式教学的实施

为了让改革能有成效,在正式实施专题教学前,我们邀请学校领导、教学督导和社科部全体教师全程听取了负责专题教学的教师的授课,听课结束后及时对该次授课进行了评论,即对授课内容和授课方式等一一进行了点评,肯定其恰当之处,指出其中的不足。在此基础上,学校还提出要求:正式授课后,要进一步总结经验,特别是要注意接受学生的意见。要边教边改,边改边推敲,以使这门课的教学能真正成为会让学生受益的课程。

三、对实施专题式教学的反思

每个学期“基础课”专题教学结束后,我们都会通过发放问卷,在学生中进行抽样调查,调查内容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1)学生对“基础课”的认识;2)学生对专题教学的评价;3)学生对“基础课”上教师的形象的评价。

在对上述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的同时,我们也对实际操作过程中遇到的诸多难题进行了梳理。综合两个方面的情况,使我们的认识有了进一步的提高。我们认识到,要真正把“基础课”上好,还应在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采取措施:

1.着力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

大学的魅力就在于大学教师的魅力,作为一门“基础课”的教师,自己的授课能不能受到学生的欢迎,完全取决于自己的综合素质。“基础课”教师的知识面要宽。“基础课”教师只有通过不断地给自己“充电”,包括外出学习、进修和进行社会考察,进一步丰富自己的知识,开阔自己的视野,丰富教学素材,才能使自己的教学受到学生的欢迎。同时,“基础课”教师还必须掌握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课堂上要有幽默感,要讲究语言表达的艺术。“基础课”教师的教学能否受到学生欢迎,其教学态度也很重要,好的教学态度除要求教师要认真负责地备好课、认真地组织和管理好课堂外,笔者认为更重要的是自己要言行一致。讲给学生的,“基础课”教师自己先要相信它,并照着去做。身教重于言教,言行一致,时时处处给学生做出样子,这应该是“基础课”教师的人格魅力之所在。

2.创新教学方法

在课堂授课的过程中,“基础课”教师应多采用案例式、情景体验式、启发式和探究式教学方式,应适当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应鼓励学生就某些热点或难点问题展开讨论和争论,以此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加强师生间的互动

为了使专题教学能更具吸引力、感染力、说服力和影响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设法增加师生间的互动。对于学生普遍关心的问题,特别是其中的一些重大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课堂上教师不能回避,要积极主动地与学生一起对之进行探讨,引导学生得出正确的结论。有条件的话,学校还可创建一个专门的网络平台,给予相应的经费支持,指定相关部门负责管理,以便教师能在该平台上与学生展开互动,使教师能利用该平台及时地回答学生们关心的问题。

篇6

社会公德调查报告总结

社会公德有广义和狭义的理解。广义的社会公德是指:反映阶级、民族或社会共同利益的道德。它包括一定社会、一定国家特别提倡和实行的道德要求,甚至还以法律规定的形式,使之得以重视和推行。狭义的社会公德是特指人类在长期社会生活实践中逐渐积累起来的、为社会公共生活所必需的、最简单、最起码的公共生活准则。它一般指影响着公共生活的公共秩序、文明礼貌、清洁卫生以及其他影响社会生活的行为规范。社会公德是人类社会生活最基本、最广泛、最一般关系的反映。在阶级社会中,尽管存在各种不同阶级的划分,存在着各种不同的分工,但处于同一时代的同一社会环境里的全体社会成员,为了彼此的交往,为了维持社会的起码比活秩序,郡必须遵守为这个时代和这个社会所必需的起码的简单生活规则。

社会公德是指在人们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公民应该遵守的道德准则。《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明确指出,社会公德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在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层面上,社会公德主要体现为举止文明、尊重他人;在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层面上,社会公德主要体现为爱护公物、维护公共秩序;在人与自然的关系层面上,社会公德主要体现为热爱自然、保护环境。

作为一名当今社会的在校大学生,我们是当代中国的优秀青年,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21世纪振兴中华的主力军,这就要求我们不但要有过硬的专业技术,还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特别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要求下,我们更应争当道德模范。

在思想道德中,社会公德是最基本的,也是最贴近我们生活实际的。它在第一时间体现一个人的素质涵养,同时又无处不在地伴随我们每一天的生活。针对当今大学生的社会公德状况,我们做了一次社会调查。

总体情况

调查显示,现在大学生社会公德意识整体上比较强。南开大学教育学院院长武东生说:今天的大学生是值得肯定的,与八九十年代相比,社会的进步在大学生身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而我们的调查结果显示,有49.2%的人对当代大学生的总体评价是思想先进,有知识,有文化,但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差。只有17.79%的人认为当代大学生思想素质好,专业水平高和社会实践报告能力强,有社会责任感。这就表明,在公德认识方面,大学生普遍表现得好。对基本的公德行为和范畴,他们都有比较清晰的认识,但在具体表现的方面还有待提高,而且这种知行脱节现象随着年龄的增长愈趋明显。

助人为乐

在社会公共生活中,每个人都会遇到困难和问题,总有需要他人帮助和关心的时候。因此,在社会公共生活中倡导的助人为乐精神,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和原则在公共生活领域的体现,也是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的基本要求。助人为乐是我国的传统美德,我国自古就有君子成人之美、为善最乐、博施济众等广为流传的格言。人有三乐:自得其乐,知足常乐,助人为乐。把帮助别人当成自己最快乐的事情,是博爱的表现,也是社会对大学生的殷切期盼。养成助人为乐的习惯,将是一生受用不尽的精神财富。正所谓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大学生应当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积极参与公益事业,力所能及地关心和帮助他人。

在本次调查当中,对于社会公益活动有57.75%的人选择经常参加,有37.97%的人选择没兴趣,出于任务,偶尔应付,另外有4.28%的人选择不参加。参加公益活动是大学生社会公德的良好表现,它体现了一种无私奉献的精神,一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对于不太喜欢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的同学,社会也应该给予积极的鼓励与引导。

当代大学生中,大部分同学很少接触社会,很少涉及世事纷争,也因此保存着那颗原始的善良的感恩之心。在我们的一个关于无偿献血的个人访谈中,接受采访者回答每个问题都干脆利落,毫不犹豫。献血时她自主争先,她觉得这是很有意义的事情。当我们问到:有人说献血很危险,甚至有可能感染疾病,你想过吗?她回答很干脆:没有,没想过。我只觉得我自己身体很好,抽点血没关系,何况还有很多人挣扎在死亡边缘,正等着我们献血来抢救呢!从我们的调查数据中也显示,对于无偿献血,有58.63%的同学积极参与,还有36.31%的同学想去,但没时间,只有10.06%的同学认为这是医院在挣钱,不去献。

文明礼貌

文明礼貌是社会交往中必然的道德要求,是调整和规范人际关系的行为准则,而且体现在日常生活中的细微之处。比如:尊重师长,主动让座等。在我们的调查中,84.54%的被调查者在路上见到老师都会主动问好。这说明当代大学生对尊师重教的认知程度较高,且能付诸行动。而在公交车上见到老弱病残时只有49.47%的被调查者会积极让座,48.47%的人会视情况而定,偶尔让座。这说明广大大学生对让座这一行为都是持肯定态度的,因为二者之和占了97.94%,但能始终如一,坚持将道德认知转化在每一件日常小事上的人却只有半数。这说明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在文明礼貌这一点上的素质还需提高一个新的档次。

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也是社会公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义不容辞的责任。随着我们周边环境的日益改善,大学生逐渐意识到爱护公物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根据调查了解,当外出制造了垃圾却暂时找不到垃圾箱时,有87.05%的同学会找到垃圾箱后再丢,有6.22%的人选择随手丢掉,另外有6.74%的人可能碍于面子,会找个角落再丢。在不破坏环境卫生这方面,大部分同学还做得不错,即能独善其身。然而对于真正以主人翁的态度来对待环境保护时,我们大学生做得还远不够,即不能兼济天下。比如,当看到地上有垃圾时,只有5.73%的人会马上弄干净,而有80.21%的人想弄干净但最终没做,其余14.06%的人干脆不理它。分析其原因,我们发现现在的大学生爱面子,觉得那些俗规矩太死板了,大家都不去做而我一个人做很别扭,所以在可以选择逃避的时候尽量逃避。对于以上这些现象,我们每一位有责任感的大学生都应该行动起来,不要以为是丢面子的事情,其实往往是那些最要面子的人最没面子。21世纪需要的是弯腰精神,多弯一次腰就给世界多一份洁净。另外,对于校园盛行的课桌文化,我们应持坚决反对的态度。在我们做任何事情前应想想它可能造成的后果与影响,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遵纪守法

篇7

1、重新定位教师的角色,建立新型师生关系。教师不再是昔日课堂的主演,而要成为一个合格的导演。新课程改革要求学生充分融入课堂教学中来,成为课堂活动的主人。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老师要和学生做朋友,学生只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良好的师生情感应是建立在师生个性全面交往的基础上的情感关系,是一种真正的人与人的心灵沟通,也就要求我们教师要真情对待学生,关心爱护学生,善于激励和赏识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教师应从传统的权威中走出来,建立开放、民主、宽松的课堂氛围,走近学生。另外教师要关注个体差异,把每个学生都当作一种资源,并充分利用好这种资源,通过师生互动合作学习,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2、教师在教学中要改变观念不断充实自己。现在从学校、教师、学生到家长,对政治学科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对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做了明确的规定: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精神、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律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质以及环境意识、良好的心理素质、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也就是说,新课程强调情感、态度、价值观,所以我们在即将走进新课程时,观念必须先行,而关注入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即要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学生的情趣和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现在的一二年级教材对学生身心健康成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年级注重培养健康的人格,正确对待遇到的各种挫折,排除各种情绪困扰,为学习其他学科奠定良好的基础,甚至对将来走向社会都能起到作用。

3、积极转变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新课程还大力倡导研究性学习,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引导者,所以教师要改变一言堂的教学方法,采用举例、讨论、辩论等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另外可采用电教手段辅助教学,生动直观的画面不仅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还能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所增强,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在重视教学研究的同时,要关注学生的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培养学生学习的成就感。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学习过程已不仅仅是知识增长的过程,也是学生身心和人格健全与发展的过程。本次新课改强调活动实践、调查、经历,所以教师平时教学要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用语言描述,用脑子思考,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教师要尊重和鼓励学生的自我理解和感受,强调体验性。所以教师不仅要在课堂教学中组织学生开展演讲、辩论、表演及观看影视录像等活动,同时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参观访问,引导学生搜集资料,引导学生撰写论文、调查报告等方式,增强教学的实效性。

篇8

关键词: 教学理念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考核办法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对学生开展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学生道德素养、增强学生法律意识有着积极的作用。根据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本课程担负着对高职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思想教育和政治教育的重要使命,旨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信念坚定、敢于开拓、勇于艰苦创业的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人才。然而,现实中由于一些教师的教学理念陈旧、方法单调、内容脱离实际、考核方法过于单调,学生上课出现到课率、抬头率、效果率都比较低的现象,使该课程的作用并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学生将科学理论内化为其思想观念和道德品质的目的也没有完全达到。

所以本文将主要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增强教学的实效性,提高教学质量。

一、转变教学理念

当今国际国内形势不断变化,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学生接触社会的渠道丰富多样,有手机、电视、网络、书籍、报刊,人们接受信息的方式也日益丰富,我们的学生充斥在这个信息多元、瞬息万变的时代,而他们又是年轻向上渴望与外界接触、了解社会的一批时代青年人,他们如何正确地看待社会,面对现实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和挫折,又如何教大学生做人做事的知识,形成合理的人生思维方法、健康的生活方式,掌握做人做事的科学理念,这都是我们高职院校需要思考的问题。面对这么一些生龙活虎、可塑性强的莘莘学子,怎样才能发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育作用呢?我们必须把握时代特征,更新观念,与时俱进,以新的理论思维讲述这门课的教学内容。

(一)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健康的个性。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发展人的教育,其核心是促进人的解放,实现自由全面发展,而个性的塑造是其主要内容。课堂是对学生进行个性教育的重要场所,教师应在课堂中尽可能地为培养学生健康丰富的个性创设情境,创造条件,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的能力,发挥其主体作用,增强创造能力,形成自立、自强的品质。

(二)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开展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对师生双方积极互动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当前教育教学中仍然存在一些不和谐现象,比如有些教师在授课中总是以权威自居,高高在上,以“过来人”的身份单方面地进行传授、训导,学生经常被动接受,感受体验也经常被忽略。这必然阻断师生之间、教W之间的良好沟通,甚至妨碍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精神。因此,在教学中必须建立平等、自由、包容、尊重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在宽容、轻松、友好、平等、温馨的氛围下,增强求知欲望,塑造开拓的创新精神,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二、更新教学内容

(一)教学内容应服务人才培养目标需要。

高职高专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高技能型应用型人才,以符合社会经济发展和地方经济发展需要。因此,应把学生定位为即将走向职业岗位的准职业人,结合基层岗位的特点、要求,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内容,以提高学生符合岗位需求的理论素养、思想道德素养及法律素养。“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也不例外,必须探寻符合培养目标的内容,有意识有目的地增加职业道德修养、就业创业能力培养、人际交往和沟通、法律等相关知识,为学生走上工作岗位打好思想和法律基础。

(二)教学内容应切合学生实际。

目前,高职高专学校开设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课时非常有限。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做到切合学生实际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必备的知识,并内化为良好的修养和素质,其教学任务是非常艰巨的。应该根据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实际,学生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以及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给予科学的合理的引导;要同时兼顾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具体情况给予特殊的指点。比如在课堂教学中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应结合他们的特点而有所侧重,让他们了解即将参加的工作的职业道德规范,这对将来学生从事这类职业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教学内容应与时俱进。

教学内容不应仅仅局限于教材,我们应该面向实际、面向生活、面向社会,紧跟社会发展的潮流,将社会上关注的热点问题、国家最新颁布的方针政策、社会上的典型案例及时传授给学生,及时为学生答疑解惑,帮助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的导向作用。另外,我们还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引导他们正确把握社会的正面发展趋势,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他们与时俱进,成长为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

三、改进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的选择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它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途径与手段。“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作为公共基础课,有着自己独具的特色,具有丰富的内涵,承担着时代的使命[1],因此,教学方法也面临着与时俱进的挑战和变革。

(一)开放式课堂教学法。

长期以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主要以知识传递的讲授法为主,多数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状态,其重要思想内容不能内化为实效性技能和内在素养。针对这样的现状,笔者认为,作为本课程的教师,不仅要传授思想理论知识,更应让学生亲身参与实践、获得丰富的经验、强化情感体验,还要关注学习者的心态和发展需要,在教学中适时提供一些参与度高、开放式的话题,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机,营造出师生共享生命历程、共创人生体验的风味,产生情感共鸣,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参与到课堂中,在课堂的交流、思考、互动中激发潜能、锻炼胆识,体验团队合作互助精神,从而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和个性成长。

(二)启发式教学法。

为了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参与性,实行启发式教学是非常必要的。由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材内容偏重理论,因此,教师单向传输,学生被动接受的现象比较突出。在此情况下,有效实施启发式教学的关键在于创设问题情境,教师应注意尽量把所要讲授的内容作为一个个问题向学生提出,让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可以使W生集中注意力,拓展思维、积极思考。合理设置课堂提问是有效启发的关键,提出的问题不可太难或过于简单,应能引起学生的重视和兴趣。因此,备课时任课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精心设计好每个问题。例如在讲授职业道德这一部分内容时,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采用贴近生活和实际的案例提出问题,鼓励学生各抒己见,利用学生在对同一问题认识上的争论,激发学生思维进行深入思考,然后教师给予点拨和评价,最终获得正确的结论。

(三)实践教学法。

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而实践教学对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创新型人才有着重要的作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可以通过建设实践基地、开展社会调查活动等方式将教学深入社会实际,加强调查研究,开阔理论视野,促进大学生通过自身的体验,真正实现社会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的内化。因此,我们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实践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广泛深入社会,让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理想植根于现实的土壤。比如在学生作业中可以突出实践调查报告;双休日可组织部分学生进行体验式社会实践和参观考察;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志愿者活动及其他社会体验活动;倡导学生在安全和学业不受影响的前提下,节假日可短时间进行社会见习,体验生活,这些活动对学生进步成熟颇有益处。

四、改进课程考核方法

为了更好地让学生掌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重要内容,选择合适的考核方法非常重要,它直接关系到思政教师的教育教学方法,也关系着学生的学习方法和效果[2]。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是人的基本素质。一个人良好的思想品德修养是在学习中不断升华、不断完善、不断锻炼的结果。本课程具有鲜明的实践养成性,因此本课程的考核方法,笔者认为宜采用平时成绩和期末考查相结合的形式。平时成绩包括出勤情况、课堂表现、作业完成的情况,参与教学活动情况等方面。期末时可以小论文、案例分析来综合考察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取向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考核方法对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到课率和注意力,增强自律意识,更加重视期末考试,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等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五、结语

高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教学过程中,应不断总结经验,对教学进行改革和创新,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增强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时代性,增强教学内容的生动性和趣味性,不断强化高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篇9

文/骆驼刺

新疆电视台有一位著名的电视栏目主持人,她在宣传新疆风光的时候,她实际上也在宣传新疆人。但让人遗憾的是,她还没有学会如何宣传新疆人,尤其是还没有学会如何展示自己的风采。

多年前,我看了她主持的一期节目,让我为新疆主持人的素质感到丢脸。

她在新疆哈密的白石头风景区,站在那块著名的白石头旁,面对电视镜头,声情并茂地讲述了一个关于白石头来历的、动人的爱情故事。

我看着电视,被白石头的故事感动得眼泪快落下来了,这时只见主持人把自己的脚非常自然大方地踏在洁白的石头上,我顿时感到自己的感情被亵渎和戏弄,眼泪在眼眶里转来转去落不下来。

憋了半天,我一声无奈地长叹:“没文化啊!”

她的脚不仅践踏了圣洁的白石头和美丽的传说,同时还践踏了她自以为优雅的形象。

我关掉了电视,从此不看她所有的节目。

求求新疆的电视主持人,请你们注重一下个人的素质修养好不好。你代表的不是你个人的形象,你代表着新疆人的形象,特别是还包括我的形象。

新疆人的酒量大值得自豪吗?

文/大漠雄风

天凉了,风冷了,乌鲁木齐的冬天眼看着就要到了。伴随着渐渐凉下来的天气,商店里的白酒火了,大街小巷的醉汉增加了。

中国人好酒,自古如此。高兴了喝酒,烦恼了喝酒,喜庆了喝酒,悲伤了喝酒,老人喝,男人喝,女人喝,小孩也喝。说实在话,我想了很久没想出来中国人什么时候不喝酒。倒是想起了一些不喝酒的人,唉,在我们这个“斗酒诗百篇”,“美酒敬英雄”,爱酒、赞美酒的国度里,这些人真是太难能可贵了,我真的很羡慕这些不喝酒的人,因为我喝酒。

中国人不仅好酒,还热衷于造酒,看看今天的中国,那个县没有酒厂,远的就不说了,就说我们新疆吧,从南疆到北疆,有几个没有酒厂的县,我不反对喝酒,也不反对造酒,但我感到疑惑、迷惘的是,我们的血液真的需要如此多的酒精去燃烧吗?英国的培根说过:“所有人类的罪恶都没有比纵酒更能破坏人类的种族与消耗人类的财富。”我们如此大量的造酒是为了什么呢?

“喝一杯是人在喝酒,喝两杯是酒在喝酒,喝三杯是酒在喝人。”喝酒的人都知道“酒虽然是百药之长,如不适可而止则百病丛生。”但为什么却有那样多的人嗜酒如命,酗酒不要命,难道真像希腊人阿拿卡尔西斯说的“在家喝的第一杯酒是为健康,第二杯是为快乐,第三杯是为放纵,第四杯是为疯狂。”我们造这么多的酒,喝这么多的酒就是为了使人放纵和自我放纵,就是为了让人疯狂,自己疯狂?

“溺死于酒杯中者,多于溺死于海中。”“酒神之杀人多于战神。”在我们的周围被酒精夺去生命的人还少吗?乌鲁木齐哪年冬天没有个把人因纵酒过度,醉卧冰天雪地成了永远的酒鬼。“饮酒过度,则不知秘密,不守信用。”我们建如此多的酒厂,造如此多的酒,狂饮滥喝,难道与今天我们社会的信用缺失,诚信危机没有关系吗?

“饮酒是慢性自杀,酒只能暂时中断痛苦,它所带来的快乐是消极的。”泱泱中华古国,该是控制造酒,限制喝酒的时候了。希望今年的冬天没有醉卧冰天雪地冻死的“酒鬼”。

“抗压宣言”是在索要精神幸福

文/刘克梅

9月19日《东方早报》报道,2006年9月15日下午,上海淮海路街头千余白领书写抗压宣言。当日,上千个忙碌的白领在上海街头写下抗压宣言,希望为自己的生活减压。近日,由几名白领组织的名为“白领抗压”的活动在上海举行,众多白领希望能借此缓解一下压力。

都认为白领非常风光,却不知道他们的内心辛酸:为了适应工作需要,不得不加入“隐婚族”,牺牲感情和家庭;为了得到丰厚年终奖,身体不舒服也不敢轻易请假。更有甚者,当今社会,物欲横流、人情物化成为流行价值观,“性情极端分子”常不知羞耻地轰炸传统道德和温暖人情,人际关系关系越来越庸俗、恶俗。现实生活不能满足人们的“情感饥渴”和“精神休闲”,白领们不得不借助于“抗压宣言”,呼唤无忧无虑轻松自在的“幸福心态”消解沉重压力,呼唤冰清玉洁的人际关系。

精神幸福已成为媒体和社会的极大关注,如深圳市已经将市民幸福指数纳入了官员政绩,国家统计局也将幸福指数纳入了地方政绩考核,很多管理者都认识到了应该在“管理GDP”中加上精神幸福指数,可一到关键时刻,他们还是更看重经济效益和物质效益,更注重制度严酷,对人情味和精神宽容等软件考核视而不见,精神幸福成为纸上谈兵。

缺乏终极精神关怀的社会可能会制造更多物质效益,但也会产生更多负精神效益,加重人际关系的疲倦化、冷漠化,加重职业逆反心理和工作懈怠。因此,“抗压宣言”也为社会和管理者提出了警惕,与其让员工抗议减压,不如单位自行解压。这让我想到了有些地方实行的“情绪假”,员工情绪不好、烦躁,郁闷的时候,可以不用上班。搭建了宽松减压舱和避难所,回避不良情绪,缓解“情绪危机”,缓解职业倦怠,而不是像过去那样不得不压抑和默默承受,利莫大焉!

社会组织在社会性事物中,不仅要注重经济效益、物质产值和社会产值,为社会创造出可触摸到的“有形国民生产总值”,还要重视人文产值、精神效益、道德效益与和谐元素,创造出看不见摸不着的无形精神、道德产值等“国民生产幸福总值”,为社会提供稳定、健康、和谐的非物质贡献。

所以,社会不妨将改变管理学中的“热炉法则”,多一些“南风效应”,“北风劲吹,吼声如雷”想将路人的衣服脱掉,人们却裹得更紧了;而实行南风后,“徐徐拂劲,风和日丽,行人顿觉暖流融融,始而解开细扣,继而脱掉大衣”,有了制度,也要宽松;有了威严,也要人情,为社会带来更多的良性精神。

用微笑钓鱼

文/佚名

两个钓鱼高手一起到池塘垂钓。这两人各凭本事,一展身手,隔不了多久的工夫,皆大有收获。忽然间,池塘附近来了十多名游客。看到这两位高手轻轻松松就把鱼钓上来,不免感到几分羡慕,于是都在附近去买了钓竿来试试自己的运气如何。没想到,这些不擅此道的游客,怎么钓也是毫无成果。

话说那两位钓鱼高手,两人个性完全不同。其中一人孤僻而不爱搭理别人,单享独钓之乐,而另一位高手,却是个热心、豪放、爱交朋友的人。爱交朋友的这位高手,看到游客钓不到鱼,就说:“这样吧!我来教你们钓鱼,如果你们学会了我传授的诀窍,而钓到一大堆鱼时,每十尾就分给我一尾。不满十尾就不必给我。”双方一拍即合,欣表同意。

教完这一群人,他又到另一群人中,同样也传授钓鱼术,依然要求每钓十尾回馈给他一尾。

一天下来,这位热心助人的钓鱼高手,把所有时间都用于指导垂钓者,获得的竟是满满一大篓鱼,还认识了一大群新朋友,同时,左一声“老师”,右一声“老师”,备受尊崇。

同来的另一位钓鱼高手,却没享受到这种服务人们的乐趣。当大家围绕着其同伴学钓鱼时,那人更显得孤单落寞。闷钓一整天,检视竹篓里的鱼,收获也远没有同伴的多。

人生就如同钓鱼。用微笑钓鱼,好过用鱼竿钓鱼。

倘若你一个人静静钓鱼却不曾仰望蓝天,那么,你终会发现原来你收获的鱼儿实在太少。也许,一个微笑对蓝天,很多美丽的鱼儿便会涌向你的怀抱。

再让你选一次,你会选择现在的婚姻吗?

文/ 萧 郎

据《海峡都市报》10月7日报道,日前,由国内某大型婚恋类专业交友网站与南开大学心理学研究中心联合进行的“华人婚恋匹配心理研究”的结果出炉。调查中,当面对“如果你再重新生活一次,你认为你将……”这样的问题时,夫妻做出了各自的回答:10.2%的丈夫选择“会与另一个人结婚”,12.3%选择“不结婚”;而10.2%的妻子选择“与另一个人结婚”,14.3%选择“不结婚”。

仔细阅读这份调查报告后,又独自寻思了良久,笔者仍未能参悟出它的意义和价值所在。它究竟想要展现和传达怎样一种主旨理念?是想要彻底地、完整地剥离出社会婚恋世界的“暗伤”和隐痛,还是想让更多的人看看,在属于成年人的鲜活婚姻生活中,“探头探脑”、“心有所寄”、“心旌摇曳”早已成为公开的秘密和共同的情境状态?

也许我们没必要太过忧惧于它可能造成的负面导向效应,但问题是,这么一种调查角度和方式,真的是我们认识和解析现行社会婚恋状态的适宜之选吗?谁都明白,情爱观、婚恋观、情爱状态和婚恋状态是一条波动曲线,其曲线流转过程,不仅与个人的情商指数息息相关,亦与生理年龄、客观环境、职业和家庭背景,某时的情绪、心理、心态变化等各种因素相关联。何况,人本身便是有着七情六欲的复杂感性动物,一个人在某个特定时间段的偶思,并不必然就是其一贯的情爱、婚恋心态。

没有一种情爱会永远青葱炽烈,没有一桩婚姻会永远温润如玉,酸甜苦辣的汇集才是它的真况味。为什么婚姻“围城说”流布许久,但它丝毫动摇不了人们对固态婚恋的向往和追求?这就是原因。爱与被爱,梦与责任,困难与克服,这是人之所以为人、家庭之所以为家庭,天然就要面对的。

“婚恋匹配心理研究”的偏颇之处恰在于,它将人和情极其简单地物格化、断面化了,以流光的方式捕捉流光的情绪,其属性价值注定是片面、浮躁和滑稽的。这样一味钻私觅隙的“社会调查”,多少有哗众取宠、荒诞不经之嫌。

读网时代

文/葛瑞原

读网,这个词不是笔者造出来的。对这个词不管你认同与否,作为一种现象却是越来越普及。前几年人们上网读一些文章称之为浏览,大概是缘于那个与网络连接的软件叫浏览器的原因吧,有些不屑一顾的感觉,也有人把一些文章存储到软盘或光盘上等称之为电子书,似乎这些电子品是书的衍生物。而现在却不同了,主次关系似乎正在不断修正,既然已经有了读网这个词,是不是还要把电子书改为“书电子”呢?更有人对时下这种读网现象干脆称之为读网时代。

读网是当代人的专有眼福,它是电子科技发展所带给人类的一份厚礼,并由此而彻底改变了人们原有的工作与生活常态,乃至日渐动摇着人们固有的阅读方式。大家一定会注意到,现在读书的人在逐渐下降,而读网的人却是不断增多。一台电脑接上一根网线之后,越来越多的人就再也无法抗拒电脑显示屏的诱惑了,以至纷纷放下了手中阅读的纸质书本。尤其对广大青少年来说,放弃读书而选择读网已经成为一大诱惑。在没有比纸质书本更方便的阅读物出现之前,读书还是以纸质书本为主,传统的阅读方式自然应该占上风。

而现在我们所看到的却往往是这样一幕幕场景:在办公室里工作人员不停地敲打着键盘,少了往日纸耕笔种的冥思苦想;在家庭里不分老少地点击着鼠标,少了往日手捧书籍的孜孜不倦;在图书馆里纸制卡片的检索目录已经被电子系统所替代;纸质书籍也正在被光盘所备份;学校应当说是真正读书学习的地方,而如今也大都建起了电教室、计算机房……不管你习惯不习惯、熟练不熟练、愿意不愿意、高兴不高兴,网络正在迅速地逼近人们的生活,人类将别无选择地进入数字化生存的时代。

读书让人成为读者;读网让人成为网民。我们不知道全国目前究竟有多少以书本为阅读对象的读者人数,但我们知道由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统计报告显示,目前全国上网用户总数已超过1亿人,网民数和宽带上网人数均仅次于美国,位居世界第二。相信用不了多长时间,中国的网民数量将成为世界第一。

随着读网人数的快速增长,全民上网,人人读网,创建网络社会的图景已近在眼前。在无处不“网”的现实生活中,读书还是读网,这将是许多人需要面对的一个问题。无论是读书还是读网,都有一个读什么的问题,更需要大家认真地加以把握。

节日上班 节后算帐

文/艾 君

无论春节、“五一”、“十一”等国家法定的节假日里,数以万计的劳动者由于工作性质和工作任务等原因必须坚守在工作岗位上。但许多单位,尤其是非公有企业的劳动者节日的加班并未得到应有的尊重和补偿,干了活讨不到工资还屡见不鲜,至于加班拿双倍或三倍工资,更是天方夜谭。

为维护劳动者权益,国家为此相继出台了一些法律法规和政策,总的思想就是“要维护劳动者的权益”,法定节假日用人单位应补发加班费。无论你是城市工人也好,农村劳务者也好,一切劳动者在节假日加班时都享受“三倍”加班工资,这是法律所规定的。

据了解,十一长假前后,各地工会组织、劳动主管单位都开通了维权热线,那些在节假日加班的劳动者应计算清楚自己的加班费,对不按规定支付工资的企业要及时投诉。以免权益受到侵害。加班工资是有明确的计发规定的,七天长假,头三天加班费是三倍工资,后四天是两倍工资或轮休。按规定,如果用人单位拒不支付或未依法足额支付劳动者加班工资,劳动者可向劳动部门申请仲裁。如果企业逾期拒不支付,按照涉及人数处以罚款。

既然法律已对加班费问题有明确规定,那么为何还有许多单位不予理会,我行我素呢?追其造成许多劳动者加班无报酬的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用人单位法律意识不强,靠侵犯劳动者的休息权,延长工作时间的方法来降低成本,争取更大利润;二是许多地方就业形势严峻,劳动者找工作难,不敢“较真”,怕炒鱿鱼;三是政府有关执法部门监管不到位,对一些用人单位侵犯劳动者休息权的行为未能及时发现,或发现了却没有给予有力的制裁;四是许多民营企业根本就没有为职工维权的工会组织,其用人聘任机制不健全,根本不与劳动者签约聘用协议,大事小事老板一个人做主,造成劳动者无法维护自己的权益。

社会上,对劳动者与资本拥有者雇主来讲,在资本的强势面前,劳动者只是弱势群体。而资本拥有者雇主与劳动管理部门、工会组织等之间的关系经常存在相互依赖、依存发展关系。许多法律法规政策制定往往更多的是要考虑到资本占有者的承受力和意见,所以劳动者的弱势地位在一定程度上得不到提高。

尽管每逢节假日劳动监管部门会通过媒体向劳动者提示一下,节日加班别忘了加班费,但缺乏治本措施。笔者认为要根本解决劳动者加班费问题,只有靠劳动者自己。劳动者不要有明哲保身的思想,要有维护自己权益的法律意识,要有敢于与侵权行为作斗争的勇气和决心,不仅敢而且要会以法律为武器给雇主与行政主管部门以压力,迫使雇主惊醒,更重要的是迫使劳动保障、工会等部门加强执法维权的力度,使依法维权的饭碗“硬“起来。

篇10

[关键词] 新时期;地方高校;学生工作;高教改革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893X(2012)06?0089?03

高校学生工作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根据办学宗旨、培养目标以及社会发展的要求,针对大学生成长的特点和规律,在高校管理者组织实施下,促进大学生全面成才的教育、管理和服务的活动。[1]高校学生工作要研究新问题新情况,厘清“如何培养大学生,培养什么样的大学生”的根本任务,践行“育人为本,以德为先”的育人理念,促进高等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地方高校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了大量实用性人才,为我国地方社会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地方高校学生工作面临着一系列新变化新问题,需要地方高校学生工作者来研究解决。

一、新时期地方高校学生工作面临的教育环境的变化

第一,精英化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1999年以前,我国实行的高等教育实行的是精英教育模式,高考录取率只有不到10%,只有少数的优秀学生才能通过高考进入高校深造。1999年后,为了适应改革开放,满足社会大众文化需求,教育改革拉开序幕,高校开始扩招,招生数量每年都大幅度增长。1999年招生数量只有106万,截至2011年大学生的招生数量达到675万,增长了6倍多,入学率达到了72.3%,高等教育真正进入了大众化教育阶段。高校扩招,促进了地方高校快速发展,但是地方高校软硬件配套设施严重落后,学生管理队伍配备不足,高校学生工作面临着显著的压力。

第二,国家就业政策的根本性改革。建国初期到上世纪80年代中期, 我国就业主要是统包统分,以政府编制计划与高校实施计划相结合,表现为计划经济的特征。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就业分配制度的矛盾日益明显。上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末,就业政策开始由供需见面逐渐步入了双向选择的过渡阶段。90年代末就业政策正式进入以市场为导向的自主择业阶段。2002年教育部等四部委了《关于进一步深化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有关问题的意见》,明确提出了“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机制”[2]。地方高校主要培养实用性人才,面对国家就业分配体制的市场化改革,地方高校大学生就业工作面临着极大的竞争和挑战。

第三,网络媒体蓬勃发展带来的挑战。随着科技的发展,科技成果日新月异,出现了互联网、手机等通讯工具,产生了短信、微博、飞信、校内BBS论坛等新媒体,大大改变了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学习方式以及交往方式。现在高校基本都覆盖了互联网,大学生可以通过电脑、手机等通讯工具浏览最新的科技资讯和时事政策。网络新媒体信息良莠不齐,积极和负面新闻充斥着网络媒体,外来文化和传统文化存在着剧烈对立,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经受着新的冲击。地方高校如何积极引导大学生积极接受新文化成果,自觉摒弃低级落后思想,如何积极占领新媒体阵地的制高点,利用网络、新媒体等信息化新技术,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引导,对地方高校大学生管理是新的挑战。

第四,大学生个性特点显著变化。当代大学生绝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家庭经济状况良好,在家长百般宠爱和呵护下成长,是一群活跃的青年群体。他们思想开放、思维敏捷、关注自身利益,但是缺乏集体主义意识、理想信念缺失、价值追求多元;他们在顺境中成长,视野开阔知识丰富,但是实践能力差,做事眼高手低;他们自主意识强烈,凡事以自我为中心,不顾他人感受,协作交流意识较差,不设身处地思考问题;他们善于接受新事物,具有创新精神,而且兴趣广泛,喜欢追求时尚,但是自控能力差,容易迷失自我。应该来说这批90后大学生具有时代的鲜明特征,表现形式多样,个性差异明显,给地方高校学生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二、新时期地方高校学生工作面临的新问题

(一)学风现状明显滑坡

学风现状是评价一个高校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关键,高校学生工作和学风建设有着不可分割的重要联系。当前,地方高校在大众化教育的扩招背景下,学生数量突飞猛进,学生质量却在不断下滑,他们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学习品质都较差,给学风建设带来了冲击。具体表现为地方高校大学生越来越不把学习放在重要位置,学习无用论观点日益泛滥;晨读、晚自习现状堪忧,课余时间教室里主动学习的学生越来越少;谈恋爱、上网吧、搞聚会等现象风靡,班级的不及格率、不及格门次等指标显著增加,有的学生几个学期下来不及格门次竟然达到20学分以上,面临降级退学的危险。高校学生工作如何紧密结合学风建设任务,已经凸显紧迫性。

(二)纪律诚信观念淡漠

纪律观念和道德素养是培养合格大学生的重要内容。按照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地方高校学生工作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学生管理规章制度:学生文明守则、课堂考勤办法、奖学金评定条例、贫困生资助条例、宿舍管理规定、纪律处分条例等,应该说制度建设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随着网络媒体蓬勃发展,价值观取向模糊,地方高校学生对是非判断不清,学生违纪现象日趋增多,经常看到学生不经请假擅自旷课,学生拿着早餐进教室上课,有恋爱学生在公开场合过分亲昵,甚至还有学生打架事件等,明显违反学生管理规定的现象。在诚信缺失方面,有家庭条件尚好的学生领取贫困资助,有贫困学生贷款还款违约,有学生不好好准备复习而作弊。地方高校学生纪律诚信观念淡漠,有必要加强教育管理。

(三)维权意识不断增强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高校学生管理理念在发生着变化,高校在做好教育管理的同时,越来越突出服务引导的理念,钢性管理逐步向柔性管理服务转变,体现了“以人为本,以生为本”的特点。但是高校作为一个特殊的部门,还难于摆脱行政管理的属性,工作中主要体现以行政管理来约束学生。当今90后大学生有很强的维权意识,他们认为高校求学是享受教育消费,倾向于获得更好的服务。在校园内,宿舍后勤条件不好他们要维权,食堂质量不好他们要维权,学校的规章制度中碰到一些不人性化的条款他们要维权,发生突发事件要维权。高校学生工作中,越来越体现出法律意识重要性,学生工作要按照教育法规来处理,要正视学生的诉求,这也强化了高校学生工作的复杂性。

(四)急功近利状况明显

当前,社会发展中体现出急功近利的现象,也不断地影响着高校。90后学生非常注重自身发展,个人主义倾向明显,为了达到目的会想尽办法,尤其在就业压力面前,大学生更倾向于抓住重点去充实自己。学生急功近利突出表现在入党方面:有些大学生为了入党,积极争取担任职务,为团委、学生会和班级做好各项工作。但是一旦入党以后,有的同学就会放弃所有工作,而关注自身发展。另外,有的学生只顾自己学习,不关注集体,徘徊在集体之外,只追求个人发展。还有的大学生,平时学习不认真,考试前临时抱佛脚,找老师划重点,只为通过考试,而不是真知求学,这些现象严重影响全面素质大学生培养。

(五)心理问题日益突出

有研究显示,高校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检出率超过15%[3,4],其比例远远超出了大家的预期水平。心理问题引发的突发事件在不断增加,引发了广泛的社会关注和热议。“90后大学生”有其特殊心理品质,他们绝大部分是独生子女,成长中受到很大的关爱,但是他们依赖心理严重、耐挫折能力弱、自控能力差、适应能力不足,容易导致心理问题的发生。在大学生管理中,笔者发现有较多同学滥用网络而成瘾,学习难于为继;有学生恋爱受挫,一蹶不振;有学生交流协作能力差,人际交流有障碍。大多数学生碍于面子,不愿求助心理咨询机构,他们渴望得到关注和帮助,同时他们也是地方高校突发事件的隐患。这些情况要求高校学生工作部门要适应新形势,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

三、新时期地方高校学生工作的新思考

(一)以机制建设为龙头,加强学生工作体系建设

当前,地方高校学生数量不断增加,学生工作新形势新问题不断出现,面临的问题越来越复杂,给学生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压力。首先,地方高校应该加强学生工作队伍建设,严格按照国家规定配备辅导员,严格公开选拔高校学生工作人员,通过全面考核任用的机制,保障高校学生工作的有序开展。其次,要加强高校学生工作制度建设,要制定高校学生工作条例,明确高校学生工作干部队伍的职责要求,明确高校学生工作队伍的待遇报酬,制定切实有效的措施,保证学生管理队伍的稳定性。第三,要加大对高校学生工作队伍的培训,注重高校学生工作队伍的职业化和专业化建设,有计划有层次选送高校学生工作队伍提高学历、参加各类管理培训、设立专项课题、开展科学研究,不断提高高校学生工作队伍的管理水平。此外,要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工程、心理健康关爱工程、创业就业扶持工程等高校学生工作体系建设,拓展地方高校学生工作各项平台建设,构建地方高校学生工作新体系。

(二)以校园学风建设为重点,加强校园文化氛围培育

学风状况是地方高校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关键,是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证。只有“学风清正,学术纯粹”的高校才能保证人才培养的可持续发展。当前地方高校学风状况堪忧,面临的学风建设任务非常紧迫。首先,要加大对学生的思想教育,通过组织开展学风主题教育活动、座谈会、交流会等,让大学生明确学习目标,端正学习态度,培养大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其次,要组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学习竞赛活动,通过竞赛活动,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专业学习兴趣和动力。学生工作部门和专业教师要精心组织策划,如学风竞赛月、大学生科技训练计划、专家科技讲座等学生喜闻乐见活动,推进学风建设上水平。此外,要加大探索实践育人新模式,把加强实践育人作为学风建设新的突破口,组织学生广泛开展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科技发明、勤工助学和挂职锻炼等社会实践活动,建立健全体现地方高校特色与实践、展现大学生风采与风貌的实践育人工作体系,共同推进学风建设。

(三)以典型示范引领为突破,加强校园宣传舆论导向

地方高校学生工作新问题不断出现,如何抓住重点积极引导才是关键。地方高校不乏有各类优秀人才和各种典型事迹,学生工作部门要重视对优秀群体和优秀事迹的关注和宣传,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典型素材加以宣传。要运用新科技成果,建立高校学生工作网站、学生工作杂志、学生工作微博等新媒体,占领新媒体舆论阵地,把地方高校学生工作的典型通过新媒体扩大宣传效果。要加大学生优秀学生的评比表彰力度,全面公平公开公正地组织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学干部等学生优秀荣誉的评选,组织优秀学生报告会交流会等活动,在学生中树立典型示范作用。地方高校还应该关注科技创新的学术进展、励志成才创业队伍推进以及精神文明典型事迹等,要通过典型示范的带动作用,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发挥典型示范引领和文化育人的作用,有效把控地方高校学生工作育人舆论导向。

(四)以管理理念转变为契机,树立全方位服务理念

高校改革发展的新形势要求地方高校学生工作部门要遵循教育规律,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加强管理理念的转变。要在强化教育管理的基础上,真正实现由管理向服务转变,不断提高“以人为本,服务大学生成长成才”的能力。学校要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要遵循“育人为本,以德为先”的理念,以培养大学生全面成才为目标,提高服务大学生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改善育人方法,发挥服务育人的新功能。地方高校要将思想教育融入到日常管理工作中去,大力实施大学生关爱工程,要深入大学生的教学课堂和日常生活,了解大学生的各方面困难,在贫困助学、创业就业、心理健康指导等各个方面主动出击,建设好高校大学生服务体系,寻找服务学生的切入点,主动作为,有针对性地服务大学生。要树立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的思想,充分将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有机融合在一起,提高教育管理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 李宪玲,吴海涛,黄宏伟.新时期高校学生工作的难点与对策[J].科教导刊,2010(8):39-40.

[2] 李先锋.金融危机背景下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思考[J].前沿,2010,269(15):115-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