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的魅力范文
时间:2023-09-25 18:16:1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管理学的魅力,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管理学教学;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642.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15-0239-02
多媒体教学是一种计算机辅助教学形势,今年来广泛为中国各大高校所采用,并成了教学手段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多媒体教学以计算机,计算机网络,多媒体投影等硬件设备为平台而开展课堂教学,它有着许多优点,是传统的教学手段无法比拟的,对于管理学的教学尤为重要。
管理学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程,作为高等院校,为培养更好的管理学人才,管理学的教学由于目标以及授课对象的变化,在教学方法、形式及内容等方面都发生了一定的变革,通过改革,使重视有关理论及方法的教学变为通过课程学习来提高学生分析与解决实际管理问题的能力,并为专业课学习奠定良好而系统的基础。而多媒体教学在管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正是适应这一变革的,并且在管理学教学中日益凸显其至关重要的作用,笔者多年采用多媒体教学经验,深刻体会到多媒体应用于管理学教学诸多优势,为教学省去了很多琐碎。然而辨证的谈,多媒体教学也并不是全能的,它给教学工作带来便捷的同时也显现出了一些弊端,阻挠了管理学教学的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的实现。
一、管理学教学采用多媒体的优势
1.多媒体教学富有艺术性,能体现管理学课程内容的深刻性
管理学的教学也是一门艺术,因为管理本身就具有艺术性,管理的艺术性表现了管理靠的是人格魅力、灵感与创新,而管理本身是没有规律可循的,更没有办法通过学习掌握管理的技巧。管理的艺术性决定了教师授予学生管理的知识的方式方法必须要循序渐进,教学内容要深刻。从组织教学的角度来看,在使用多媒体的整个教学过程中,多媒体作为一种教学工具,它与黑板、粉笔等没有本质的区别,但是它更深刻形象的展示了教学内容,让学生从很直白的课本知识中解放出来[1]。
2.多媒体情景模拟教学增强了管理学的知识性和趣味性
在大多数管理学科中都会用到情景模拟教学方式,它通过采取案例的形势给学生创造一种虚拟的环境,学生自发组织学习,协调各种活动,通过采取各种多媒体硬件设施的合理整合和利用,用计算机模仿真是的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用动态的动画、电影展示指示的形成过程和情景建立一个经过简化的企业案例模型,以达到解决案例中的核心问题的目的。这种通过实际模拟的教学方式极大的增加了管理学学习的趣味性。
3.多媒体教学模式的多样化给管理学教学提供了多种教学方式
多媒体教学模式种类有:模拟仿真型,技能训练型,网络协作型,教学游戏型。
(1)模拟仿真型:这种模式的课件主要应用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多媒体教学软件,给学生演示教学过程,创设教学情境,或进行标准示范等。用计算机模仿真实的自然现象或社会现象,用动态的动画、电影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和情景建立一个经过简化的企业案例模型,通过网络采集最新的信息补充到课程教学中。(2)技能训练型:这是一种追踪学生思维的智能型教学模式,在课件的引导下,通过启发、尝试,与学生一起进行设计,掌握某一问题的操作过程。通过回答问题的形式训练、强化学生某方面的知识和能力。(3)网络协作型:这种教学模式是在多媒体CAI网络教室的环境下,教师向学生提出学习要求,学生利用电脑进行个别化自主学习。对于具有协作学习功能的多媒体网络环境,学生可以利用网络的通信功能进行协作学习,在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时,教师可对学生进行监控或个别指导。(4)教学游戏型:这种类型的多媒体教学软件与一般的游戏软件不同,它基于学科的知识内容,寓教于乐,缓解学习压力,通过趣味性强、游戏规则简单的游戏的形式,教会学生掌握学科的知识和能力,在竞争性的学习环境下,引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2]。
基于以上多种模式,在管理学的课堂上,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知识水平以及培养的重点分别予以实施。这四种多媒体教学模式对优化管理学课程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二、多媒体应用在管理学教学中的弊端
1.教师与学生角色的认识不深,存在过分重视机器的现象
计算机硬件设施的具备无疑是现代教育界的一大进步,然而,由于多媒体的引入,教师与学生的角色也同时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有的教师在多媒体教学中,仅仅限于利用计算机机器重复的放映幻灯片课件或者影片材料,而缺乏与学生沟通讨论所学知识。而且,所采用的材料也仅仅限于书本知识,大大限制了学生与外界知识的接触。大多数课堂也是“以电脑为中心”,教师的指导作用没有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失去了,教学显得特别被动。
2.多媒体课件设计内容不具备时效性,教学效益不大
在目前的多媒体教学中出现了这样一种现象,不管什么性质的课程,教师都喜欢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因为可以从网上获取很多教学资料和多媒体课件,教学相对来说比较轻松, 而且多媒体课件一经设计完成,便可年复一年地使用。课堂上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播放课件, 教师全神贯注于显示器,往往忽视了与学生的交流,大屏幕上连续滚动的文字、图片使学生应接不暇,然而这些资料都是非常陈旧的,根本不具备当前学科前沿的知识特点。这样的课程内容不利于学生学习高节奏的现代知识。这样的结果彻底违背了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初衷。
3.多媒体教学容易导致单向授课,不利于学生在课堂上思考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在讲台上按照书本知识框架讲述,学生在课堂上有的放矢的记笔记。然而采用多媒体教学方法,授课信息相对传统授课要多得多,比如课件容量过多和频繁使用, 即使不会使学生产生依赖心理,但是教师频繁快速地切换幻灯片,学生的眼睛、耳朵、手都忙不过来,根本没事时间对所学内容进行思考和消化。另外,多媒体束缚了教师自由度。教师只是一味的面对着显示器不停的翻换幻灯片,忽视跟学生的交流,这样极有可能陷入自己的定性思维中,导致单向授课。
三、如何克服多媒体教学应用于多媒体教学时的弊端
针对以上多媒体教学中的弊端,笔者结合多年实际教学经验现提出一下几点对策,以防止上述问题的出现。
1.组织多媒体培训,培养专业的多媒体授课教师
针对教师对于多媒体教学认识上的缺陷组织相关的培训是很有必要的,培训分为教学多媒体设施操作的培训和结合管理学学科特点培训教师如何利用多媒体对学生授课。
结合管理学的学科特点制定的培训非常重要,这是每个管理学老师必需具备的。案例教学法在管理学教学中实践最多,可以在这个方面有针对地培养。例如,培训利用计算机在信息爆炸的搜索中如何锁定与课本有关的能切实提高学生的案例分析能的的案例,以及怎样在课堂中抓住学生的兴趣点,有的放矢的教授有关知识。
2.在教学中注重学生的思维的培养,建立交互式教学过程
教师的课堂教学不可能是统一的模式,教师要依据管理学课程的内容变化不断改变教学方法、统筹全局,引导学生适时开展各种教学活动,从而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充分运用发挥多媒体人机交互性强的特性,对于推进素质教育、强化技能训练乃至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都有积极的意义。多媒体人机交互性强的特性在进行“发现式教学法”方面作用特别突出。
教学是师生互动的双向配合;教师也不应该只是多媒体的―个操纵者,而应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调控者。不能以教师的思维代替学生的想象,要特别注意在设计教学中的师生交流的教学过程,尽可能使多媒体教学中的内容富有真实感,开民个性化教学活动的需要,培养学生的智慧和潜能,激发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只有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的优势都发挥出来,才能达到一种完美的结合[3]。
3.在课堂上合理控制授课进度,注重教学效果
管理学本身是一门非常具有系统性的学科,在授课的时候必须讲求实效性和连贯性。在采用多媒体讲课的时候,难免会由于信息量大,课程计划设置紧迫而忽视学生的接受成度,因此,把握好授课进度是很有必要的。多媒体不应当变成高效的灌输工具,一定要把握住讲课的节奏和时间,如果不注重学生的课堂反应,连续不停顿地一味播放讲解,势必会使一些学生跟不上课堂进度,从而无法适应[4]。
四、结语
课堂教学的最终落脚点是学生对教师所传授知识内容的理解和把握。通过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和促进学生能力发展提高管理学教学质量培养符合现今复合型管理人才是管理学课程应用多媒体教学的真正目的,多媒体的应用不会改变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多媒体教学手段不是教学目的。因此,在现代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正确运用多媒体手段,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王川进,安娜.浅析多媒体在设计教学中的艺术运用[J].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8,(3).
[2]周长荣.《管理学》多媒体教学模式研究[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4,(16).
篇2
一、学校管理呼唤增值行动
教育管理两大核心任务是培养人和提高效率。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其中,培养人是核心任务,提高效率是培养人之任务的环境条件保障。学校管理处于教育管理的前沿阵地,其实践指向很大程度上直接决定着学校的整体面貌和内在状态。
1.学校管理实践诉诸增值行动
(1)学校管理存在的问题诉诸增值向度
历经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伴随经济社会转型与教育改革深入开展,教育体制及办学体制逐渐多元化的时代情形和实践制约,学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呈逐步累积的态势。就学校管理实践方面而言,在硬件资源上如何开源和如何节流,在软件资源上如何提升学校自身的形象和价值,是现如今许多学校管理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现实问题的解决或许可从增值实践方面予以一定程度的缓解。
(2)增值行动是反思先前学校管理的结果
学校管理实践一直伴随学校管理理论指引。就理论形态的演进来说,科学管理、扁平化管理、人性化管理、知识管理、管理以人为本等等话语轮番上阵,让人目不暇接。走到目前,学校管理者日益感受到先前理论指引不够清晰,学校管理实践抑或复杂。面对学校管理外部的限制和学校教育自身的特点,学校管理者和研究者深刻反思先前的得与失,对其进行超越,而增值话语的出现或许可给学校管理一条明确的指引。
2.教育管理理论支撑管理增值
(1)学校管理目的观为增值提供可能
管理的目的是创造价值和实现效益,并且是学校管理的两大目的之一。增加生产率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彼得·德鲁克说,“增加生产率的最大机会一定可以在知识、工作本身并尤其是在管理方面找到”。[1]这为管理和学校管理找到了坚实的合法性基础,也是增值的基础。没有效益的实现和效率的提高则学校管理的增值就会成为无本之木。
价值是事物存在的意义,增值则是提升事物存在的意义。在创造价值和实现效益的基础上,学校管理增值就有厚实的平台。而学校管理的增值是对其目的的直接超越,是新的行动观。
(2)增值乃解决学校管理矛盾的必然要求
管理所要解决的特殊矛盾是“把有限的资源分配给难以满足的目的”。[2]学校管理同样存在如此特殊的矛盾,即资源和目的的矛盾,着重强调的是合理配置资源以取得最大的效益。
学校管理的增值观点是对这一特殊矛盾的超越,使学校管理的内涵得到进一步丰富,即资源是可以增值的资源,目的是以增值为取向的增值,管理是可以增值的管理。如此一来,学校管理中的资源、目的和管理都有新的观点;同时此观点亦符合学校教育的本质,使人增值。形象地说,增值则是把学校资源这一块蛋糕做大做强,更具有竞争力,更能胜任或适合于学校管理的良性运行,实乃解决学校管理特殊矛盾的必然要求。
二、学校管理增值与审美视域的融合
进一步论,学校管理增值是学校管理者明确或潜在的价值取向和实践活动。其和审美活动两者双向互动,共同构筑学校管理实践活动之完美逻辑链。两者以实践为载体,以人的活动为形式,双向互动,相互彰显。在此,需要阐述学校管理的增值的内涵与策略,美的本质及现实表征。进而,为审视学校管理增值美夯实基础。
1.学校管理增值:内涵与策略
(1)学校管理增值的内涵
学校管理增值具有特定内涵。增值仅仅是一种尺度,用以衡量学校的相对价值的浮动。而且,增值存在有形增值与无形增值两个类别,在学校管理中两者相互交织在一起,难以把其区分开来。又由于学校管理的对象的特殊性,界定学校管理增值实非易事。基于以上所述,我们可以认定学校管理增值是学校管理者在管理的过程中使学校的相对价值得到提升,并且具有继续提升空间的过程与结果。
(2)学校管理增值的策略
学校管理的对象是人、财、物、时间、空间、信息、组织等,这些都可以通过管理得到增值。而就其核心增值空间来说,则是学校的竞争力,即学校管理者的竞争力、教师的竞争力、所培养的学生的竞争力、所能得到资源的竞争力。通过对学校内外部环境特征的分析,找准学校的位置和增值空间,全体动员,采取可行性的战略行动和管理措施,使学校的价值得到提升。
易言之,就是学校内在价值如何提升和外在价值如何做大做强的问题。具体到外在价值来说,就是指学校的品牌价值,即学校的知名度、美誉度和信赖度。首先,如何做好学校知名度的工作。这个需要一个学校与社会之间持续沟通的过程。一方面努力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培养学生的质量,让自身强大;另一方面把学校最美好的人和事情传达出去,以提升学校的知名度。其次,如何做好美誉度的问题,这个问题的本质是使学校文化如何更富有美感和诗意。具体地说,就是要做好三个系统,理念系统、行动系统和形象系统,并且保持三个系统的整体性和连贯性。整体性是指全校上下,都要秉持本学校的文化理念,以求达到资源优化,成员意识提升的境界;连贯性是指学校要一以贯之地坚持学校文化的价值理念,并体现在日常教学与管理之中。第三,提升学校自身的信赖度。信赖度的提升从根本上说,就是要建构一个扎实可信的可持续改善的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使学生和家长愿意到学校去。如此,学校的增值就会有更为广阔的空间和平台。
2.教育管理美的本质
(1)教育管理美的本质
什么是美?不同的研究者和观察者站在不同的角度会看到美的不同侧面。不过从整体上看,有一点可以肯定,即关于美的本质问题存有两种思路。“在一种思路里,美被设定为静态的统一、和谐、完满,美的对立面则是分裂、冲突、残缺。在另一种思路里,美被设定为动态的自由、活力、创造,美的对立面则是矫饰、萎靡、平庸”。[3]它是把美从静态和动态两个范畴来论说的。同时,体验美的范畴还可从主观与客观、现实与超越的角度来论及。
有人认为,“教育管理美是美的精神在教育管理中的显现,其本质在于追求自由精神的教育管理主体以有序、规范而自主、创造的协调活动,高效地组织教育资源,营造美的教育,在培养自由和谐的审美人格的基础上更好地促进社会的健康、持续、协调发展”。[4]进一步说,教育管理活动是美本质的现实彰显,美是教育管理活动的外部表征。先前,学界公认,管理是科学,也是艺术。美就是属于艺术的东西。就其根本来说,教育管理美是一种价值,是在管理活动中产生或形成的一种价值。价值产生于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价值活动,教育管理美的彰显亦即在管理活动中找到。
(2)教育管理美的现实表征
教育管理美具有诸多特征。首先是感性特征。教育是感性与理织在一起的活动,在制度化教育的今天,突出其感性的一面尤其重要。教育管理亦是如此,并不是任何事情都可以用技术和工具加以解决的,除理性的东西外,我们更应该追求感性体验,以求教育管理较为的完满结果。感性或者说美感的活动,就是心灵的自由活动。它可在某些时候激发灵感、丰富想象,追寻教育管理者自身的愿望,进一步使管理活动顺利开展下去。
其次是超越性特征。鲁洁先生说,教育具有适应性和超越性的本质特征,尤其是超越性是教育最为本质的特征。管理亦是一种超越,问题得到解决,管理得以理顺,目的得以达成,这本身就是一种超越,一种美的体验。教育管理美,不是说不需要物质性的东西,而是在物质性的基础上进行超越,是更高的境界,是对自身教育管理成果的观赏和喜爱。超越管理之用,以美感来审视事物,就是以不含利害关系的态度来审视教育管理活动,它是一种具有终极性的价值活动。
最后即主体性特征。教育管理美的主体性特征,指的是人具有的自主、主动、能动、自由、有目的的教育管理活动的特征。它以主体的地位,主动的姿态进行教育管理。主体性特征的发挥是受限制的,这是不可避免的事实。进一步说,主体性特征是教育管理者在管理活动中超越限制而自主得到的内在体验,是一种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的实践活动特征的外部彰显。
3.视域融合
学校管理增值是学校管理的目的和存在价值,是学校管理自身合法性的基础保障。就其实质而言,学校管理增值是一种价值性的实践活动,是对学校管理自身及其环境的超越,是学校管理者主体性彰显的必要途径和可能途径。
学校管理美具有感性特征、超越性特征和主体性特征。它和学校管理增值具有视域上的同质性和同构性,即视域上是可以融合的。就同质性来说,这表现在各自的主体性、超越性和感性特征上。尤其突出地表现在实践活动中。离开了实践活动,学校管理增值则没有发挥空间和施展平台;美的体验、感受与欣赏则没有主体依归,会成为虚无缥缈之物。就其同构性来说,其都表现在人与环境、人与实践、人与自身创造的对象上。面对自己管理的学校增值之时,学校管理者甚为欢喜,美就此而生。这是对自身管理活动之价值的肯定。
三、学校管理增值的审美形态
学校管理产生增值是对管理理论的继承,更是对管理实践的超越,就其根本来说具有终极价值。其审美意义具体表现在如下方面,学校内部秩序的和谐美,学校外部特征的形象美,学校管理者的主体美。
1.学校内部秩序的和谐美
教育管理的本质在于协调各方面之间的关系以达到学校增值之目的。在这之中,要处理冲突与和谐的关系,抑或说稳定与变革的关系。和谐是教育管理不懈的追求,只是它和冲突的因素始终交织在一起,影响着教育管理目的的达成。然而,学校管理增值或者学校增值管理可以使管理之关系在更高水平和更高平台上运行,以有助于学校内部良好秩序的构建,从而促进学校各关系的协调与融洽。
由是观之,学校管理增值具有明显的和谐美。另一方面,从学校管理过程来说,计划、组织、人事、协调和控制各个环节都可以体现出和谐美的现象和价值,从而更有利于学校管理良性运行。
当然,和谐美的实现需要条件。需要学校管理者处理好学校与政府、学校与社会、学校与学生家长之间的关系,构建其关系良性发展的平台。这之中,要学会斗争,学会妥协。且要转变学校管理观念,树立以增值为目的的学校管理观。学校管理增值观是一种新的发展观、教育观和管理观,如要使自身的本质得到显现,就需学校管理者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以达成增值之目的。
2.学校外部特征的形象美
通过学校管理者的精心打造和细致安排,全体成员以资本属性的观点来看待各管理要素与环节,努力提升学校的相对价值,进而增加学校的价值,从而使学校有一个良好的外部形象美。
形象美,就是学校的品牌,就是学校内在价值的外部表现,是学校竞争力的展示,是无价的无形资产。它是增值管理的过程与结果,是对学校教育管理的超越与提升。学校在公众和市场上的知名度、美誉度和信赖度都是以增值观点来看待学校管理和进行学校管理的过程和结果。这些都是学校形象美的外部表征。
形象美是学校的颜面,学校管理者甚至包括学校的其它成员都需努力维护,积极主动维护自己学校的合法权力和权益,以法律手段和其它必要手段保护学校无形资本不受侵蚀。
3.学校管理者的主体美
学校管理者通过积极主动的增值行为以使学校的相对价值得以提升,是学校管理者主体美的重要表现。增值行为,有主动与被动之分,有有意识和潜意识之别,这里所论及的增值乃是主动的和有意识的学校管理行为。马克思曾提出,人和动物不同,因为“人也是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物体”。[5]学校管理者不会简单被动受环境和条件的限制,他们会摆脱直接的环境限制在一定程度上使学校管理要素进行增值。当增值作为学校管理者的活状态之时,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实现之时,美便作为一种追求应运而生。如此,主体美的价值就可以彰显,增值的效用才可能实现。
总之,学校管理产生增值是美之形态的丰富,增值是学校管理的终极追求,是一种新的发展观、教育观和管理观,是对先前教育管理理论的超越,是对先前教育管理实践反思的过程与结果。学校管理产生增值具有和谐美、形象美和主体美等形态和意义。
参考文献
[1] [美]哈罗德·孔茨,海因茨,韦·里克.管理学.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2] 马洪,孙尚清.经济与管理大辞典.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
[3] 泓峻.美的本质与人的本质.中州学刊,1998(1).
篇3
审美关系产生了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
审美关系在审美活动中的意义,还表现为它使具备潜在审美能力的人变成为审美主体,也使具有某种潜在审美元素的对象变成为审美对象。人虽然已具备了某种潜在的审美能力,是“审美的主体”,对象也具备某种潜在的审美元素,是“审美的对象”,但他们都还不是“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只有当两者之间建立了审美关系,才使“审美的主体”转变为“审美主体”,使“审美的对象”转变为“审美对象”。而这种“转变”正来自于审美关系的建立。当一个水利专家乘船,沿三峡顺流而下,以他的职业敏感,很快能感觉到“高峡出平湖”所蕴含丰富的水利资源;但当他作为一个旅游者,也可能很受到“两岸猿声啼不住,青舟已过万重山”的快意。人是同样的那个人,三峡还是那个三峡,产生这种感受差异的原因,正是人与三峡之间建立起不同的关系所致。作为水利专家的立场,他与三峡建立的是认识关系,成为认识主体;而作为旅游者,他与三峡建立的是审美关系,成为审美主体。
同样,《诗经》中的“昔我往也,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有人从中感受到季节的变化,从春天到冬天,但有人却体会到情绪从轻松到沉重的转变,这种差异也来自于主体与对象不同关系。人与对象可以建立多种关系,而建立什么样的关系便决定了人出场的身份与立场,因此,只有当“审美的主体”与“审美的对象”之间建立起审美关系,人才取得“审美主体”的身份,对象也才能成为“审美对象”,正如叶燮所说的:“物之美者,盈天地间皆是也,然必待人之神明才慧而见”,(《原诗》)即是说,审美的对象只有得到“人之神明才慧”的观照才能得以表现,成为审美对象。如果人与对象建立了认知关系或实用关系,那么,人也只能以认知主体或实用主体的身份出场,对象也只能成为认识对象或实用对象。
从另一个角度来讲,对于不具有某种审美能力的人来说,虽然对象已具备潜在的审美元素,或者相反,具有一定审美能力的人,面对毫无潜在审美元素的对象,也不可能建立审美关系。“对于不辨音乐的耳朵来说,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音乐对他来说不是对象”。因为,他与音乐之间不可能建立起审美关系,他还不是审美主体,最美的音乐对他也毫无意义;而对于有欣赏音乐能力的主体,就会与音乐建立起审美关系,被美妙的音乐所感动。因此,审美关系的建立,才使具有审美能力的人变成了欣赏音乐的审美主体。对于审美主体而言,音乐也就成为了他的审美对象。“对牛弹琴”,虽然牛感觉到声音,但它无法感知音乐的美妙,因为,牛与音乐没有,也不可能建立起审美关系,自然也就不可能有审美活动的发生。《乐记•乐本篇》中的“知声而不知音者,禽兽是也。”正是对“对牛弹琴”最确切的阐释。
审美关系是美学研究的出发点
审美关系不仅在审美活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且在美学研究中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虽然美学研究的出发点一直为学术界所争论,但对审美关系的重视已越来越为学术界所认同。在审美实践中,我们可以想象,对于一位没有欣赏过《红楼梦》的人来说,虽然他具备了较高的审美能力,作品也具有潜力在审美元素,如果两者之间不建立起审美关系,要展开审美活动是难以想象的。在美学研究中,忽略了对审美关系重视也是难以想象的。对此,蒋孔阳先生曾说:“人间之所以有美,以及人们之所以能够欣赏美,就是因为人与现实之间存在着审美关系。正因为这样,所以,我们认为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是美学研究的出发点。美学当中的一切问题,都应当放在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当中来加以考察。”
蒋先生的这一段话至少包括了以下三层意思:第一,审美关系是人间有美,人能够欣赏美的前提;第二,审美关系是美学研究的出发点;第三,一切美学问题都应当放在审美关系的背景中来加以考察才有意义。蒋先生的表述,全面阐发了审美关系在审美活动中的地位,也肯定了它在美学研究中的理论意义与价值,因此,正如朱立元先生所说的,“蒋先生的全部美学思想就是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的历史的、全面的展开。他的美论是对审美关系中客体方面的探讨,他的美感论是对审美关系中主体方面的探研究,而无论哪一方面,他都是在主客体的对象化关系中加以研究。”
以审美关系为中心来建构美学理论,是一种以普遍联系的,变化发展的观物方式来看待审美活动与美学研究的,反对将审美活动的双方以非现实的方式进行孤立地形而上学研究,这是符合辩证法的思维方式的。我们试想,没有审美主体,哪来的审美对象;反之,没有审美对象,又哪来的审美主体。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都是以对方的存在为前的,都是对象性的存在。任何勿视审美关系,脱离审美主体来谈论审美对象,或者脱离审美对象谈论审美主体,都是形而上学的,因为,一切事物之所以存在,以什么方式存在,都与它具体存在的环境切切相关,离开存在的具体环境,离开它的对立物,任何事物都将不复存在。重视与坚守审美关系在美学研究中的地位,正是坚持辩证法的具体表现。
在普遍联系的现实世界中,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都是在审美关系的前提下出场的。虽然我们在研究中将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分离开来,但在现实世界中,没有进行审美活动的主体都不能叫做审美主体,没有处于审美关系中的对象,也不是审美对象。因此,对于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的研究都不能孤立,而是要放在审美关系的背景中来思考。正如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的那样,世界任何的两个事物,它们的对立是绝对的,统一是相对的,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两个事物才能构成统一。而对于审美活动而言,这个条件就是审美关系的建立,才能使具有审美能力的人成为审美主体,使具有潜在审美元素的对象成为审美对象。
审美关系的特征
审美关系,作为人类与现实世界的基本关系之一,正在于它与其它各种关系不同的一面。我们只能将审美关系从其它关系中分离出来,才可能区别事物。因此,认识审美关系的特殊性就显得尤其重要。与认识关系相比较,审美关系的特征主要体现在它的主体性、历史性、独特性。
审美关系作为人类与现实世界的基本关系之一,它与其它的各种关系,如认识关系,实用关系等具有相同性的一面,但审美关系之所以存在,并产生如此大的作用正在于它与其它各种关系不同的一面,正如在《矛盾论》中所指出的,“对于事物的每一种形式,都必须注意它和其它各种运动形式的共同点。但是,尤其重要的,成为我们认识事物基础的东西,则是必须注意它的特殊点,就是说,注意它和其它运动形式的质的区别。只有注意了这一点,才有可能区别事物。”因此,认识审美关系的特殊性,注意它和其它各种关系的区别就显得尤其重要。这种区别就表现为审美关系三方面的特征,即主体性、历史性和差异性。
(一)审美关系的主体性
审美关系的主体性特征,是指在审美活动中,主体起到主导的作用,表现了人在审美关系中的重要性。人不仅是审美主体,他的美貌气质也可以作为审美对象,但更为重要的是,人使自己与对象之间建立起审美关系,促使了审美活动的发生,显示了人在审美活动中的不可替代性。虽然联系可能是无处不在,但“凡是有某种关系存在的地方,这种关系都是为我而存在的。”任何事物只有对人来说,才谈得上“关系”。因此,审美关系的存在首先就体现了人的主体性特征。这一主体特征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即对象的审美元素的产生以及与审美主体发生关系,都离不开人的参与。
(1)人创造了审美对象中潜在的审美元素。要成为审美对象,能够引起人的审美感受,正在于它所具有潜在的审美元素。这种审美元素,不仅来自于对象自身的内在尺度,如比例、结构、内在和谐等,而且还来源于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人们常常乐道于某一豪华的宫殿,为故宫、长城所倾倒,就是因为在这些建筑物上体现了人类巧夺天宫与征服外来力量的能力。一个小孩子向水塘里扔一颗石子,当水泛起波纹时,小孩子看着那一圈圈的水波,欣赏着自己把水泛起波纹的能力,在水波纹中确认了自己的本质力量。对于自然山水,也是由于它们的某些内在尺度与人的需要相似,在对象上看到了自己。黄山归来不看山,甚赞黄山之美,正在于黄山的美景与人的内在尺度产生对应关系,引起人的审美经验,“知者乐山,仁者乐水”(《论语•雍也》)就是这个道理。
(2)使具有潜在审美元素的对象成为审美对象。具有一定审美能力的人与具有一定潜在审美元素的对象,是审美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两个方面,但相比较而言,审美主体占主导地位。具备潜在审美能力的人能使自己转变为审美主体,但具有潜在审美元素的对象却不能自成为审美对象。只有当审美主体的对象性活动,才能使对象以审美对象的身份出场。就人类整体而言,没有被发现的自然山川,虽然它具有某种潜在的审美元素,是审美的对象,但知者所不见,它不能自成为审美对象;虽然有些自然山川在人类的视野之内,但见者所不知,它们也不能自成为审美对象,因为,任何观客存在的对象都不能自成为审美对象,而只能是“被”对象的,是一种“属人的存在”。
认识关系虽然也是人对对象的认识,但它的重心不在人,而在认识的对象本身。虽然随着人类认识能力不断提高,认识深度不断加深,但仍然改变不了人类认识的指向。实用关系是确认对象对人类的实用价值,虽然是指向人类,但在物质层面,非精神层面的东西。而在审美关系中,人类的指向不在对象,而是在对象上对人类自身确认的那些部分,因此,审美关系的指向表面在物,深层在人,是突进到人的精神层面,体现了审美关系与认识关系、实用关系的不同特征。
(二)审美关系的历史性
审美关系不仅是现实的,也是历史的。其历史性表现在它在时代的变化与发展中不断向前推进的。自然山川,在人类存在以前就已经客观存在着,因为没有人,它还不是“对象”,更不可能是“审美对象”。在人类生成的初期,由于生产力水平普遍低下,自然山川与人对立的各种现象不为人们所理解,便借助想象,创造了“女娲造人”、“羿射十日”等诸多神话,有了阿尔卑斯山上的神话群。但随着人类认识自然,征服自然的能力不断增强,那些原来异已的力量,便有可能就成为了人类的审美对象。清初诗学家叶燮在谈到音乐时说:“上古之乐音,击土鼓而歌《康衢》;其后乃有丝、竹、匏、革之制;流至于今,极有《九宫南谱》,声律之妙,日异月新。”(《原诗》)讲的也是这个道理。审美关系是一个历史的过程。自然界的变化,人类社会的变化,审美关系也必然随之变化与推进。当然,其中最重要的是人的变化,因为,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程度直接影响到审美关系的历史进程。
中国早期的陶器和青铜鼎的形状和饰纹,其特征主要是恐怖、深沉、神秘,表现了当时中国人神秘的天命观。埃及金字塔的主要特征是壮伟、令人畏惧,表现了埃及人浓郁的宗教神秘观念。后来,人类逐渐从对外在事物的依附,从天、鬼神等神秘、恐惧的氛围中挣脱出来,进入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中。这一时期,人类审美活动的主要内容自然地从天命观与宗教观中转向了表现最初的民族国家形成时期人们的忠君爱国观念、等级长幼的道德伦理观念等。
审美关系变迁可能表现在几个方面:第一,原来不具有审美关系的,现在具有了。原来还没有与人建立起某种审美关系,但随着人类生产力的提高,与对象建立了审美关系,如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整日以捕捉猎物为生,可能对身边美好的景色视而不见,虽然所住的地方长满鲜花,可是从来不用花朵来装饰自己。然而,一旦人类的生产水平提高了,有空余时间享受身边的鲜花,自然与对象建立起审美关系:第二,原来具有审美关系的,现在不具有了。在古代狩猎阶段,人们通过戴兽骨、穿耳剜唇、刻肤纹身,表现自己的审美理想,甚至今天非洲还有一些部落仍然如此,但在生产力高度发展的今天来看,现代人大多不会再去配一颗虎牙,穿一张虎皮来证明自己的本质力量。第三,原来建立这样的审美关系,现在建立起另一种审美关系。人类曾把大量砍伐树木,作为劳动之美,战天斗地,人定胜天,但在今天看来,这种行为是对自然的严重破坏,是对生态的践踏。可见,同一样的行为,随着时代的变化,认识的不同,观物方式的差异,过去曾经是美的行为,今天可能是不美的,甚至是丑的了。审美关系表现了社会的某种普遍心理,也表现了社会的文明程度。不同的时代,由于时代精神的差异,影响了人们的审美意识,当然也就直接影响到人与对象审美关系的建立。
(三)审美关系的差异性
既然在审美关系中人占有了主导地位,那么,人类所共有生理基础,社会基础,就形成了人类审美关系的共同性一面,如尊老爱幼等。长城、故宫之所以让人喜爱,因为在它们上面确认了人的本质力量;黄山归来不看山是因为黄山集中体现了人对自然山水的审美尺度;“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陌上桑》)也在罗敷与不同的人之间产生了共同的审美关系。这些审美关系的建立,来自于人类自身的生理特征、心理特征。正如《孟子•告子上》所说的,“口之于味也,有同嗜焉;耳之于声也,有同听焉;目之于色也,有同美焉。”
“至于声,天下期于师旷,是天下之耳相似也。唯目亦然。”但由于审美关系是一种精神关系,它的价值不只在其共同性上,更主要的来自于它的特殊性。认识关系揭示了事物的本质与规律,追求的是真;而审美关系使主体获得精神愉悦,追求的是美。与认识关系追求物所具有的共同规律相比,审美关系追求的则是审美的独特性,由此体现出差异性来。在相类似的自然与社会环境中可以产生出相同性来,但不可否认的是,差异性也随之而生,正如《左传•襄公三十一年》所说的,“人心之不同,如其面焉。”王充《论衡•自纪》说的“百夫之子,不同父母,殊类而生,不必相似,各以所禀,自为佳好。”这种特殊性是来自于不同审美主体之间的相差异,表现在:第一,不同民族对同一对象的审美观照可能不同,正如鲁迅所说的,“北极的遏斯吉摩人和非洲腹地的黑人,我以为是不会懂得‘林黛玉型’的”,因为,在中国传统观念中被多数人喜欢的“林黛玉型”的女子,并不一定符合遏斯吉摩人,或非洲腹地的黑人的审美尺度的,“林黛玉型”体现的是中国文化的特征,难以与他们建立审美关系;第二,就是同一民族,由于他们不同时代,不同的社会背景,也可能有不尽相同的审美意识,体现出差异性来。魏晋时代对风骨的倡导,盛唐对浑厚气象的追求,即使宋词,也有豪放与婉约之别。这种差异性正满足了不同审美主体的需求;第三,就同一时代,由于先天气质与后天生活背景的差异,也可能产生不同,或者不完全相同的审美意识,体现出个体的审美差异。朱自清与俞平伯同游南京秦淮河,却体会到不完全相同的“浆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审美主体虽然具有相似的生理与心理特征,也具有相同的民族情结,但作为具有一定审美能力的人来说,却可能存在不同的生活经验与审美体验,具有不同的审美意识、审美理想与审美感受,因此,对于同一对象,也可能产生不同的,乃至完全相反的审美感受。审美关系虽然具有某些集体意识,但在具体的审美活动中,都是具体的,实实在在的个人,而集体的审美意识正是通过各种不同的个别性中表现出来的。
篇4
运筹学是现代管理学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其主要目的是在决策时为管理人员提供科学依据,是实现有效管理、正确决策和现代化管理的重要方法之一。
统计学是关于认识客观现象总体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的科学。它是通过搜集、整理、分析统计资料,认识客观现象数量规律性的方法论科学。
机械加工是指通过一种机械设备对工件的外形尺寸或性能进行改变的过程。
篇5
绝大多数大学都把教师、学生及其他相关参与人员的发明区分为两类,一类是校内人员做出的非职务发明,另一类是职务发明。
对于非职务发明,各大学在表述上略有不同,哈佛大学称其为“附带发明”(incidental invention),指发明人仅仅附带地使用了大学的空间、设施或者其他资源而付诸实践的发明。斯坦福大学规定“附带使用”指的是偶然的、不经常地使用大学提供的资源、办公设备(包括台式电脑和附带软件),使用在校园里收集的参考资料(这些资料在其他地方通常也能获得)。各大学普遍规定这类发明属于校内人员个人所有,申请专利的费用由个人承担,获得的专利权归属个人,但是不少大学都要求该校内人员应允许大学在一定条件下使用该专利,如哈佛大学明文规定,“考虑到哈佛群体的贡献,为支持哈佛的创新,发明人同意授予哈佛不可撤销的,永久的,非排他的,免费的,世界范围内的允许哈佛大学拥有在非盈利的教育和研究活动中使用附带发明的权利。”
对于职务发明,也有的大学称其为“受资助的发明”(supported invention),如哈佛大学。“受资助发明”通常包括三类:根据哈佛大学和第三方签订的协议而做出的发明;该发明直接或间接的资金来源是由哈佛大学提供的,包括哈佛得到的外来捐助资金和由哈佛管理的资金;非附带性地使用了哈佛大学或外界通过大学提供的资金、空间、设施、材料或者其他资源做出的发明。
发明的申报与评估
美国各大学无论对发明的权属作何规定,都普遍要求发明人对其发明履行申报义务,由校方决定其类别及权属以及是否申请专利。美国的大学普遍要求校内人员对其所有发明按照法定的格式向相关机关进行“公开”(disclosure),普林斯顿大学要求所有职务发明一旦可行,必须立即向技术转移办公室公开。这种公开既可以作为获得法律保护的依据,又可以让学校对其发明的性质进行了解以确定权属并做出进一步的评估。要求公开或申报的内容往往包括发明的来源、对发明的解释、发明的实验验证、参考文献和数据、可能的商业化途径、潜在的发明使用者信息;今年来,公开的范围有不断拓宽的趋势,很多大学要求公开不限于专利法保护的范围,还包括版权法保护的范围,如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要求公开软件编码、集成电路布局设计、研究工具和数据等其他资料。很多大学还要求发明者进行全面、彻底的公开,并明确公开的时限,如多伦多大学规定不得有任何不合理的迟延。也有的大学允许校内人员在履行公开义务时拥有一定的自我判断权,但这项权利会受到限制。如密歇根大学(UM)规定,如果校内人员确信其发明不属于大学所有,可以不公开,但如果要商业化使用该发明或自行提起专利申请,必须提前30日向学校知识产权办公室提交有关该专利的书面简要介绍和相关情况。
在公开的基础上,很多大学都规定了发明评估制度,评估时首先根据学校的专利权利归属政策判断该项发明是否属于职务发明,归大学所有,在得到肯定答复的情况下,接着判断学校是否就该项发明申请专利。大学专利评估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由学校成立独立的委员会进行评估,如由各个院系代表、校内外技术专家、校内外法律专家、校内外知识产权专家、校内外市场专家组成,负责判断该发明专利是否应归大学所有、是否申请专利、是否维持专利、是否许可专利等事项;第二种评估方式则是将上述事项交由校内常设的知识产权管理机构来进行评估并做出决定,如哈佛大学由“技术开发办公室”(Office ofTechnology Development)负责评估事务。相比较而言,第二种方式效率更高,有利于校方及时做出判断,因而被大多数大学所采用。
专利的市场化管理
美国大学往往把市场化作为专利管理工作的重点,能否市场化是判断是否申请专利的标准,市场化的程度则是判断专利管理绩效的重要依据。美国大学并不直接参与专利的实施,而是更多地通过对外授权许可的方式,积极推进专利的市场化。据AUTM的统计,仅2007年美国的大学通过专利许可的方式就生产出686种产品,建立了555家新创公司,许可了3622件专利,共有3388家依靠大学的专利许可成立的新企业仍处在运营之中。
专利许可的方式为签订许可协议(LicenseAgreement)。美国大学为了促进专利权的市场化,同时出于平衡各方利益的考虑,往往在许可的过程中灵活采用签订协议书、签订选择权协议、签订正式协议等,如威斯康星大学校友研究基金会(WARF)。
签订协议书。在许可的过程中,为了使对方专利实施的可行性有充分的评估,美国不少大学通过签订协议书的形式排他性地给对方3~6个月的时间,让他们进行市场可行性的调查、筹集资金、寻找合作伙伴及商谈正式许可协议。在这段时间里,企业无权实施使用该项专利,而且要向大学缴纳一定费用作为补偿。
签订选择权协议。在签订许可协议的过程中,为了使企业有更多的选择,美国很多大学往往会先和企业签订一个选择权协议,给对方一年的时间实施该项专利,到期后企业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中止协议还是继续签订正式的许可协议。企业为获得这项选择权应当支付一定的费用。如麻省理工学院,每年签订的许可协议中20%左右的是此类协议。
签订正式许可协议。签订的正式许可协议中最重要的是支付费用条款,此类许可协议的条款通常包括一项不与经营情况相联系的前期费用、与经营情况相联系的许可费用、每年最低许可费用、对专利成本的补偿费等。美国很多大学所签订的此类协议中往往还包括尽职条款,要求被许可企业至少每年一次向大学报告其为实施专利做出的努力以及专利的实施情况,大学有权在被许可企业不实施、实施不力或实施失败的情况下撤销许可。
专利收入分配管理
如何对收入进行合理分配关系到大学、发明人、被许可企业各方的利益,各个大学都对此了详尽的规定。
收入分配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在获得的许可收入基础上直接进行分配,如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发明人或发明团队可以在专利和不受版权保护的技术产生的总收入中获得20%的份额。
篇6
心理学是通过研究分析人的心理行为规律的一门学科,安全生产离不开安全心理学的辅导帮助。安全生产活动的主体就是人,而人的工作行为是被心理活动规律所控制的,员工在生产环境与自身周围事物中会受到不同的影响,产生不同心理问题。
(一)生产员工的麻痹心理
在煤矿安全管理过程中员工往往会出现心理,明明知道自己的工作行为会影响到煤矿安全的生产,还一味地违章工作下去。造成员工出现麻痹心理的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员工没有充分认识到自己的违章行为会造成的影响,长期性的认为这种行为无关大碍,从而产生了习惯性麻痹心理;二是员工的安全生产知识浅薄,不能很好地判断到行为导致事故发生的严重危害性,从而产生了无知麻痹心理;三是员工为了加快工作进度,完全忽略了生产的安全稳定性,导致注意力转移方向错误。
(二)生产员工的情绪心理
员工在煤矿安全生产过程中极易产生消极的情绪,这势必会影响到自己的工作行为,导致煤矿生产的安全程度大大降低,从而引发安全事故的发生。情绪心理因素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一是矛盾因素,员工之间发生激烈争吵,事后没有良好的解决造成长期的心理矛盾,影响了生产的安全性;二是家庭因素,员工家庭氛围不和谐,常常发生争吵导致情绪的烦躁,这种情绪带到工作中影响安全生产。
(三)生产员工的疲劳心理
企业应该充分考虑到员工的休息时间,员工长久处于工作状态,势必会导致他们出现疲劳状态,无论是身体上的,还是心理上的。注意力不集中、犯困身体无力、感觉失调等因为疲劳出现的问题会严重影响到他们的工作行为,从而造成安全事故的发生。
二、安全心理学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应用和措施
(一)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煤矿企业在日常的安全生产过程中,要高度关注到生产员工的心理是否健康,情绪是否稳定,同时还要不断加强对企业与生产员工思想方面的建设,企业文化作为思想建设工作的重中之重,理应得到企业的重视,丰富的企业文化有利于企业的发展和进步,不断为员工提供积极向上的思想动力。生产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及主动性与企业文化有着密切相关的联系,健康的企业文化能充分调动他们的工作热情,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当中去,满足生产员工的最低需求,让他们在轻松的环境下愉悦的工作。
(二)加强安全心理学教育,提高员工综合素质
加强安全心理学的教育能有效地提高煤矿企业生产的安全性。众所周知,人作为任何工作行为的核心与基础,生产事故的发生离不开人为因素的关系。提高生产员工的安全心理学知识,能有效地规范他们的行为,控制现场事故的秩序。通过教育的方式向员工传输安全心理学知识,有利于加强他们的安全生产意识,巩固自身的安全生产心理防线,提高安全生产的工作效率。通过具体工作、具体对象有针对性及目的性的进行安全心理学教育,全面提高生产员工的综合素质。
(三)加大对安全生产管理的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安全生产氛围
煤矿企业要让员工充分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提高管理者与生产员工对煤矿安全生产的认知程度,认知活动的基本特征包括了全体性、主动性、道德性等。增强员工的安全意识,严格遵守规章制度,规范自身的工作行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要积极营造良好的安全生产氛围,向生产人员认真讲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激励他们在生产过程中严格按照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工作。
三、结束语
篇7
“线”是中国传统艺术最基本的构建元素,它以“气韵”为核心标准,以“生动”为最高境界。关于线条的“气韵”意涵与运用,前人留下了大量精辟的论述,是中国古典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随着时代的更替,如何在当代艺术情境下解析这些珍贵的传统艺术理论并实现其传承却日渐成为难题。中国传统美学抽象的论述特质及“晦涩”的文言文文法都令年轻一代备感生疏且难以理解。本文正是试图借助完形心理学这一西方文艺心理学的新视角,力图另辟蹊径,在科学分析的基础上从“意象性”与“整体性”两个层面对中国线条美学的气韵观进行深入浅出的重新解读,进而认识笼罩在民族文化意识神秘面纱下的线条审美观。
二、 格式塔的“意象性”与线条的“生命感”
创立于20世纪30-40年代的完形心理学又称格式塔心理学,是现代西方心理学的主要流派之一,自诞生起就与艺术息息相关,其学说与理论被广泛地运用于分析艺术审美范畴的问题。格式塔心理学的核心观点之一即“形”的意象性。格式塔心理学派认为任何“形”都是在心理活动的参与下形成的,即视觉形象决不会是对物象的机械复制而是一种创造性把握,是人通过知觉的选择作用生成的含有丰富想象性、创造性、敏锐性的“意象形”。正是基于视觉感觉到的物象的这种“意象”特质,完形心理学派大师阿恩海姆认为,艺术中“最理想的形态并不是客观物象的逼真实像而是那种不太逼真但又与画家想要表达的观念相同构的意象。”
反观中国的传统艺术,古人亦早已深谙艺术的意象性特质甚而将其视为美的最高标准,这一点集中的反映在了“气韵生动”的传统美学诉求当中。齐谢赫在《古画品录》中首度提出“气韵生动”这一重要命题,并将其位列绘画“六法”之首。之后,“气韵”概念在审美和艺术领域中的影响不断扩大并逐渐发展成为中国传统美学的核心命题。一般来说,“气韵”的内涵至少涵盖以下诸方面的内容:第一,审美客体的生气勃勃。第二,审美主体情趣高雅。第三,审美主体有娴熟的笔墨技巧。简而言之,在“气韵”观念统领下的艺术创作中,最妙者应使客观对象的内在生命与精神,审美主体的艺术风格、生活情趣、文化精神、生存状态借助娴熟、有韵律变化的笔墨线条生动地表现在画面上。其最终目的是要创作者“取之象外”,突破物象的拘束形成一种美的意象――在作品中折射出人本体的宇宙观,表现出生命的属性。把这种美学取向与阿恩海姆所倡导的艺术创作的理想状态进行比较,我们会发现两者之间有着本质上的相通之处即:都在创作中寻求与生命理念同构的意象美。
正是源于对意象美的追求,线条作为人类高级思维的抽象产物在历史的进程中被选择成为中国传统艺术中承载艺术家精神理念的最佳媒介。首先,线造型手法具有高度概括性。线在现实世界中并不存在,其本身就是一种非客观的抽象物质,因而创作主体在用线造型的过程之中就必须对对象进行高度提炼和概括。早在华夏文明初始之时,古代先民们就已经懂得用简约、练达的线条来表达丰富、深刻甚至包罗万象的意涵,如《周易》中就以简单的线性符号(--)、(-)来表征阴、阳并由此演绎出男女、父母、刚柔、天地等丰富观念。传统书法及绘画艺术的诞生也正是直接源自于线条的高度概括性。故而,不夸张地说中国传统艺术是一种由线悟象,由象悟意,由意悟美的艺术形态。其次,线造型艺术具有很大的宽容性,既可以作为物象的外轮廓,表现出相对真实的关系,也可以强调人的主观精神,体现生命意象。这种宽容性根源于线条的抽象本质所必然导致的美学上的模糊性,使人们在审视线条时往往会产生不同的美学感受。中国传统的线造型艺术更是将线的丰富精神特性发挥到极致――不同的速度、力量、墨色、时间、空间等观念均蓄含于线条之中,“转深点画之间皆有意”。
总之,可以说正是中国传统艺术中线条的意象性特质使得人们可以从中看到某种精神性,所谓“心线微妙”,用线表现外物比用色、用面表现物质更具有精神价值。在中国艺术家的手中,线条早已突破了物的外轮廓的单一定位,是一种经过人的心智洗练的独立艺术形式,旨在传达一种超越于墨象之外的不可言喻的情感。而格式塔心理学派的学说更让我们确信古人对线条的钟爱绝非偶然,而是追求“元气淋漓,生机盎然”的审美情境的必然结果。
三、 格式塔的“整体性”与“元气论”
完形心理学派另外一个重要的创新在于它在理论上明确指出人类对客观事物的感知具有整体把握的特点并据此提出了“知觉结构原则”,认为:心理现象最基本的特征是在意识中显现的经验的结构性或完整性。简而言之,一个人往往“采用直接而统一的方式把事物知觉视为统一的整体而不是一群个别的感觉”。此外,人的视知觉还具有良好完形的倾向,在理解一个知觉样式的时候,往往先积极地把对象组织统一成为一个具有良好完整性、简洁性的整体,其后人们才会关注到其局部、细节的刻画。
完形心理学派关于视知觉的整体性特质的学说揭示了这样一个艺术规律:整体性是一切形式美的重要法则。这也是中国古典美学的重要范畴之一。在艺术创作中,中国人最崇尚从整体中去把握客体,用连贯一体的线条表现客体。而笔者认为这种整体美学观的形成根源于中国古老的“气论”及其由之衍生的相关理论。早在先秦就有思想家指出“气”是宇宙天地间连续的物质存在,“充盈大宇而不窕”(荀子《赋》篇)“气聚而为万物,万物散而为气”。也就是说宇宙万物都是由一种有生命气质的细微物质所构成的,具有同一性、整体性。对于这种特性,中国传统“三教”都有相似的阐述――儒家有“一生二,二生四,四生八,以至无穷”;道家有“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释家有“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的哲学思辨。载于《庄子・天下篇》的施惠的一段言论更是颇值得注意:至大无外,谓之大一;至小无内,谓之小一”。所有这些理论实际都在强调:自无限大的宏观世界(“至大”)到无限小的微观世界(“至小”),整个宇宙世界统统为连续性的物质性的“一”(“气”)所充满,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
篇8
数学家大会上,一位位数学大师用洋溢着激情的字眼描绘数学。但数学真的那么美吗?对于大多数中国学生来说,他们感受不到数学的魅力。
现在,中小学里多数学生对学习数学缺乏兴趣,花的力气不少,但成绩并不好,数学成了学习的负担。著名数学家、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院院长杨乐认为,这其中有教材内容过多过繁的原因;有教师水平不齐整,教得不够活的原因;更有现行考试模式的影响,因为数学是主科,总归要考,考试指挥棒的牵制力是很大的。
“我们的数学教育必须改革!”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系一位教授参与制定了新的中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他认为:“数学并不枯燥,是我们把它教枯燥了。不能再让孩子学得那么痛苦,要把数学的美丽还给他们。”
这几年,我国参加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获得的金牌总数常常高居榜首,成为当之无愧的数学“奥赛”第一大国。有人认为,中国的数学“新苗”正在成长,意味着中国的数学研究前景大有希望。但也有人担心,为竞赛而刻意进行的强化训练,实际上和让孩子喜爱并且研究数学背道而驰。
不光多数中小学生不爱学数学,不少大学生对数学也没兴趣,甚至连理工科大学生也往往忽略数学学习。前来参加数学大会的著名数学家、菲尔茨奖获得者丘成桐,在哈佛大学曾碰到一件令他十分惊讶的事情。有一天,几个从清华大学来这里念工程学的学生找到丘成桐,求教几何方面的问题,问如何把图像运动表示出来。丘成桐感到很奇怪,这不是微分几何方面的古典问题吗,原本是在读本科时就应该掌握的数学知识。他说:“希望即使是学工程的学生也要多花点时间在纯数学上,打破门户之见。”
无论对于传统的工科、理科,还是信息、经济、管理等新兴学科,甚至于人文学科的学习来说,数学方法都是必要的基础和工具。杨乐教授说,研究生的培养、高层次人才所特别需要的创新能力的培养,都离不开数学基础。
中国青年报报道说,北京师范大学刘兼教授透露,目前我国中小学数学教育改革正在逐步推进。新的数学课程标准已经拟定。新标准对目前“繁”、“难”的数学内容适当做了删减,并要求教材编写结合学生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篇9
[关键词]美学观点;史学观点;婚姻悲剧
《中国式离婚》反映当代人的不幸的婚姻状况。男女主人公宋健平和林小枫,本是一对恩爱的夫妻,像其他一切美满婚姻一样,有一个幸福的三口之家。夫妻俩都是知识分子,在处理婚姻内部问题时应该更加理智成熟,可是恰恰相反,他们的婚姻只是一个悲剧,这不禁让人对当代人的婚姻状况,尤其是女性在婚姻、事业中的角色定位产生深刻思考。本文将用马克思对文艺提出的美学的观点和史学的观点来解读这部作品。
恩格斯在评论拉萨尔的剧作《济金根》时认为:“我是从美学观点和历史观点,以非常高的、即最高的标准来衡量您的作品的。”必须首先说明的是,恩格斯这里所认定的不是用人的、道德的、政治的和党派的观点,应当理解为不能用抽象的“人”的观点和狭隘的偏私的道德的、政治的和党派的观点。恩格斯所倡导的用美学观点和史学观点来评论对象包括并应体现着对作家作品是进行人学的、道德的和政治的评价。
我们在看《中国式离婚》这部作品时,主要运用美学的观点和史学的观点来分析,其次应把它放在中国改革开放这一特殊历史时期、这一特殊政治背景下来考察,同时结合人的观点和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来分析。宋健平和林小枫生活的时代正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整个国家面临着一些前所未有的新问题、新矛盾,在这样大的政治背景下,每个小家庭也同样面临着很多前所未有的新问题、新矛盾。林小枫,一个典型的贤妻良母,不惜舍弃自己的工作全身心投入家庭,做了一个全职太太。林小枫大学毕业后便在一个小学做老师,丈夫宋健平在一家国营医院做医生,生活倒也安稳。由于中国改革开放,不少人下海捞到钱,腰包鼓了起来,邻居的孩子要上重点小学光赞助费每年就要上万,林小枫去开同学会同学只关注那个官太太而把其他人当陪衬,这些都是中国改革开放后出现人与人的差异,由于这些差异,生活水平上的不平衡,导致一些人的妒忌,导致一些人心理上失衡,林小枫便是其中之一。所以在这个中国特殊的历史时期,各种拜金思潮与家庭的传统观念相冲突,在这一时期人们对物欲的需求和相互间的攀比又渐成风气,所以我们在解读作品之前,有必要用美学和历史观点结合人的、道德的、政治的和党派的观点对作品进行解读。
一、美学的观点
恩格斯对歌德和他的作品的评论中,可以看出美学观点所包含的思想内涵,涉及:作家应当具有“从心底出现的较正确的美感”。《中国式离婚》整部戏蕴含着丰富的美学价值。其基调定位在悲伤之中,整部戏的配乐也是以大提琴的沉闷悲伤的声音为主,贯穿始终,让观众的感情随着主人公的喜怒哀乐而变化,从而对男女主人公悲剧的婚姻产生思考。比如当林小枫与丈夫吵架,很多天都没有回家,因为要替儿子当当取医疗卡,赶回家,却发现一件女人的外衣,心中很是不痛快,这时画外音响起了大提琴的粗重的声音,预示着一场家庭风暴就要来临了,同时大提琴的粗重的声音又像是人心底的默语,表明是人心底的心魔在作怪。其实事情很简单,由于林小枫几天都赌气不肯回家,宋健平病倒了,躺在医院里,邻居女同事照顾他,在帮他拿手机的时候发现他家太乱了,就脱了外套帮他们打扫房子,结果外套落下了,如此简单的事情,夫妻没有交流,只有互相猜忌。林小枫硬是怀疑宋健平有了外遇。这让观众捏了一把汗,也看出作者善用声音表达意思。
《中国式离婚》中的语言设计也是耐人寻味,比如林小枫在对婚姻中的无奈说的一段话:“一个快要出嫁的女孩,问她的母亲,结婚后应该怎样把握好自己的爱情,母亲用双手捧起一堆沙,满满地放在手上没有一点泄漏。母亲然后握紧拳头,沙开始从指缝间漏出,当母亲松开手时,沙已经所剩无几了。爱情根本不应该刻意去把握。双方应多一点宽容和体谅,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婚姻和爱情能幸福美满,但这个爱是需要能力的,就是让你爱的人爱你,昨天是我们结婚十周年,他忘了,我也忘了。十年前,我们为了结婚证书上的照片,顶着大风雪跑了十几家照相馆,因为我们想照一张跟爸妈结婚证书上一样的黑白照片,我们都认为只有黑白照片不会褪色,希望我们的感情也能经得住时间的考验。”
这样的语言设计道出了作者的心声,也道出了《中国式离婚》的要害,两个本来“十全十美”的人,应该拥有完美的爱情,婚姻和家庭,但是因为男女主人公互相猜忌,很少交流沟通,没有宽容谅解,而最终以最悲惨的结局收场。当然也产生了很好的美学韵味,通过一个寓言故事,自然而然地揭示了剧中主题,揭示了男女主人公的主要症结,这也是作者语言设计的巧妙之处。正如康德所说“美是无目的的合目的性”。《中国式离婚》符合这一点,它为了说明道理,把道理蕴含在故事之中,让故事打动观众,让语言吸引观众。而不是教条式的说教,那样会显得枯燥乏味。作者把丰富的人生意蕴包含在情节当中,让观众通过故事情节自己得出结论,这样显得自然,圆满,更加凸现艺术性。
二、史学的观点
《中国式离婚》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不仅反映了当代人的婚姻困惑,而且也为许许多多的类似家庭敲响了警钟。中国正处于市场经济转型期,这是历史上独一无二的特殊时期,人们的人生观、价值取向发生了重大变化。“一切向钱看”的观念深入人心。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在资本主义私有制中人的异化问题。“人同自己的劳动产品,自己的生命活动,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的直接结果是人同人的相异化。”林小枫的生活本是安稳宁静的,双职工的家庭,经济收入也还行。但是林小枫想要更好的物质条件,希望孩子上最好的小学,便整天撺掇丈夫辞职找更好的工作,因为这个原因夫妻俩就埋下了祸根。林小枫整天骂丈夫无能,不思进取,不能给她和孩子更好的物质条件,无疑使丈夫的自尊心受到强烈地打击:婚姻就此陷入深渊。这些惨状不禁让人对新时期夫妻关系作出思考,中国正处于市场经济转型期,各方面状况发生了巨大变化,贫富差距加大,价值观念转变,产重影响了新时期的婚姻状况。对金钱的贪婪无度使一些人产生“异化”情结,从而在心理上导致变态,严重影响了正常的夫妻关系,也使温馨和谐的夫妻关系产生裂缝,这是我国新时期出现的新问题。
篇10
关键词:教学管理 中美合作办学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4)7-0061-02
1 高校教学管理
教学管理是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按照教学的规律和特点,对教学过程的全面管理。教学管理是高等学校各项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是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基本保障。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中明确把教学管理作为本科评估的一项一级指标,充分体现了教学管理在高校本科教学工作中的重要性。
2 中国和美国的教学管理
2.1中国高校教学管理
我国的教育管理体制经历了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校、系、室三级管理体制――校、院(系)两级管理体制三个过程。
高校的教学管理师各项管理工作的核心,在人才培养工作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说,高校教学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办学水平的优劣,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各高校在教学管理方面进行了不断的探索,摸索出了各自的行之有效的管理方式,形成了各自的管理特色。高校的教学管理总体说来是科学严谨的,管理水平也在不断提高,有效地保证了高校教学秩序的良性运转,确保了高校为社会主义建设输送大批优秀人才。高校教学管理的成效概括地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大多数高校推行了学分制管理;教学管理更加规范和民主化;教学管理手段进一步得到改善;教学管理队伍的素质有所提高;教学管理研究得到进一步重视。
在肯定我国高校教学管理工作成效的同时,我们还应清醒地认识到,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和高等教育发展步伐的加快,已有的教学管理思想、方式、方法等与社会所需要的创新人才培养要求越来越不适应,现行的教学管理体系及其运作方式逐渐成为创新人才培养的阻碍,比较突出的问题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教学管理的模式较单一。在课程设置方面,存在一定的重复性。教育部及各中央各部的教育行政机构编好出版统编的教材,统一的校院二级组织模式,恒定的课程,近似于标准化的教学程序,加上几乎唯一的以专业培养计划中各种课程的考试成绩为学校实效的评估手段等仍存在于很多高校。
第二,教学管理体制较传统。目前高校多采用学院制管理模式,实行校、院(系)两级管理。尽管实行学院制的高校数在不断增长,在部分大学甚至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从总体上看,学院制还处在探索阶段,旧管理体制在高校中仍起主导作用。传统上本科教学管理的行政权限,一般来讲,大部分是集中在学校的教学管理职能部门手中的。教学的管理者和被管理者都严格按照上级行政命令办事,缺乏管理的自,管理人员按程序办事,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主管能动性和创造性。如果说原有的这种职能部门管理较“宽”较“细”的模式,在学校规模尚小的情况下,对于稳定教学秩序、保证教学质量尚有益处的话,那么,在学校的在校生规模达到了万人以上,甚至几万人的时候,这种管理模式就会使教学管理职能部门的工作人员感到力不从心。
第三,教学管理队伍的建设落后于专业师资队伍的建设。教学管理人员缺少系统的高校教育管理知识,且终日忙于事务,缺少业务学习和培训机会,管理水平得不到提高。目前高校里就管理人员工作方面设置的奖项很少,而大部分奖项倾向于专业教师,不利于管理人员的积极性的提高。
2.2美国高校教学管理
美国大学的教学管理组织机构一般是两级,即校级和院系级。校级教学管理机构是教务处或学术事务处,负责预算、教员人员、教学长远规划、课程管理等事物。系是教学专业组织,教授享有较大自由权,因此系的职权很大,可以自行处理任用教师、设置课程、颁发学位、支配经费、开展学术活动等重大事宜。
美国高校在学院划分上充分体现了实用主义思想,并形成了紧密结合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学院制教学管理模式。美国在学院的设置上主要根据学科来划分,较少受名称和数量的限制。美国大学的学院制度形成后一直相对稳定,这也正是美国高等教育发展比较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
美国大学教学管理遵循大学自制、学术自由、教授治校、政府控制、市场调节等组织原理。但美国社会高度崇尚个性自由发展,美国大学具有充分的自治权,其在教学管理方式、课程体系、学位授予标准等方面差异较大,学历越高淘汰率越高,并没有统一的模式和规定。
3 中美合作办学下的教学管理探究
随着教育的国际化发展,高校面临着与国外教学管理理念和方式等的冲突,如何在中美合作办学中,吸收国外先进的管理方式,研究和探索一种更具有创新意识的中美合作办学的教学模式被提上日程。
3.1突出“以人为本,以生为先”的教学管理思想
3.1.1适当扩大院(系)管理自,落实教学管理在院(系)中的核心地位
校级职能部门在下放权力时,需做到学术权力下移为主,行政权力下移为辅,以突出学院的学术功能。学校将属于学术范围的权力下移到院(系)层次,如设置专业与课程、申报科研项目、管理学生、聘任教师的权力等;将一定的资源分配权、机构设置权以及人事权等属于行政范围的权力下移到院(系)一级。同时,校级职能部门以实施计划、监督、调控服务为主,领导和监控学院的工作。
3.1.2确立尊重学生自的教学管理思想
首先,赋予学生知情权。学生有权了解学校的教学计划、培养方案、各项规章制度、开设课程、课程安排、教师资历、教育培养经费的使用情况及其他与学习、生活有关的情况,尤其是中美合作办学的有关信息。其次,交还学生选择权。学生可以选择在国内或者国外合作学校学习,也可以选择先在国内学习,再去国外读完剩下的学业。最后,给予学生参与权,学生可以参与教学管理和教学过程。
3.1.3树立个性教育的观念
个性是教育的灵魂。“强调个性、强调自我”的教育思想对西方发达国家的基础教育改革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美国首当其冲受到这一思想的影响。众所周知,美国社会一向崇尚民主、自由,重视人的个性的培养和教育。在美国的教育中非常重视人的个性品质的培养,比如独立意识、自信心、反抗精神以及各种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创造能力的培养。
美国的高等教育更多地要求学生去参与、实践、创造,许多课程都安排有案例学习与讨论的时间以及学生进行案例分析与陈述等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活动。老师对学生的面授时间很短,大约为学生所用时间的30%左右,其余时间靠学生自学或讨论。在参与和时间的过程中,学生自学和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提高,由于他们变被动的学习为主动的学习,态度不同,学习的效果就有天壤之别。
3.2改变教学管理模式
随着“以人为本,以生为先”教学管理思想的逐渐渗透,管理模式由“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具体表现为分层和分块相结合、分段式教学管理、参与学术研究以及加强与美方合作学校的交流与学习。
学院总体上实行分层和分块相结合的教学管理模式,上到院长,下到教学秘书,辅助以辅导员、班主任及外方合作学校的相关负责人,从顶层决策到下层执行,层层把关,责任到人,总体上保证顶层决策的规范化、科学化。建立教学督导小组和专业学术委员会等,保证教学管理的有效性,真正实现分层与分块,宏观与微观,中方与外方相结合的具有特色的教学管理模式。
学生可以选择“4+0”、“2+2”或“3+1”等模式。即学生可以选择在国内读完四年学业;或学生在国内进行两年英语强化并学习部分专业课,然后赴国外合作大学学习两年专业课;亦或是学生在国内进行三年英语和相关专业课,然后赴国外合作大学学习一年,等等,无论学生选择哪种模式,都可以获得中外双学历文凭。具体的模式可由中方及合作学校商定。吸引学生参与学术交流,让学生参与导师的课题研究、学校的科研训练项目和各种学术沙龙、学术报告会和学术交流活动。扩大对外交流,积极拓展各种渠道,为学生在校期间出国交流提供更多的机会,如利用暑期带学生去外方合作学校交流。
3.3完善教学管理人员的培训体系,加强奖励制度。
针对专业教师的培训和奖项有很多,而教学管理人员参加培训和交流的机会很少,每天忙于办公室事务,没时间去构思管理层面的策略,教学管理很难创新。高校对此类人员的培训应予以重视,并设立相关奖项。培训的形式可以多样化,同时扩大参与培训的人数。目前,中美合作院校的很多专业课程由美方专业教师亲自授课,这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教学交流的平台,让培训不再局限于全校教师的集体培训,而是由针对性的在本学院进行交流与培训,开展教学及教学管理交流会,取长补短。另外,美方的学院相关负责人定期会来访中方学校,中方也可安排教学管理人员到美方考察学习,双方结合各自学校的教学,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探索出适合双方教师教学的不同的管理策略,不断摸索出符合我国国情的现代教学管理模式,即科学与人文管理融合,国际化与本土化管理融合的管理模式。
4 小结
本研究以现代教学管理理念为指引,在中美合作办学的背景下,寻求符合中美双方的独特的、科学的教学管理模式,进而最终创立一套具有特色的中外合作办学的教学管理体系,打造精品合作办学项目,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专门人才,也为未来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教学管理提供经验和借鉴,服务于全国教学质量的提升,真正实现教学管理“国际化”与“本土化”的结合。
参考文献:
[1]Bruce M Shore, Susan Pinker, Mary Bates. Research As a Model for University Teaching[J].Higher Education,1990(19):27.
[2]Stenstorm,R.C.Teaching, Research, and Promotion―Is Science Education in Decay[J].Journal of Geological Education,1992(39):4-5.
[3]吴志宏.教育管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1):52-56.
[4]谢曼华.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与学校行政工作[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3):117.
- 上一篇:大学生创业规划计划书
- 下一篇:图书档案管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