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生涯规划方案范文

时间:2023-09-25 18:16:0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中生生涯规划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高中生生涯规划方案

篇1

[关键词]高中;生涯规划;必要;紧迫

[中图分类号] G6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7)12-0078-01

据权威部门调查显示,每年有30%~70%的学生对自己所选的专业表示后悔。智联招聘网调查显示,高达52%的被调查者表示“如果上天再给个机会,我会选择另一个专业”。 全球管理咨询公司麦肯锡的调查显示,30%的大学生毕业后选择与所学专业完全无关的职业,就业过程相当痛苦。笔者认为,大多数学生在高中仍然没有清晰的规划,是导致以上情况发生的重要原因。

2003年,教育部在颁发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培养学生具有强健体魄、顽强的意志,形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审美情趣,初步具有独立生活的能力、职业意识、创新精神和人生规划能力”的教育目标,这是我国第一次以政府文件的形式对高中阶段的“人生规划”教育提出目标要求。所以,如何做好高中生涯规划教育,是班主任工作的新任务。

学生生涯规划指导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生涯规划与发展指导、职业定向与就业准备指导,升学定向与升学准备指导。生涯规划指导是帮助和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个性、兴趣、特长、爱好等订立生涯目标。面对环境的改变,评估和制定自己的生涯目标,针对自己事业上的目标制定生涯规划,不断改进自己的升学和就业计划,向自己的生涯目标迈进。

一、高中生涯规划教育的必要性

对高中生来说,小到每天的学习生活如何安排,大到文理分科、高考志愿填报,整个高中阶段都有各种需要规划的问题,是否能很好地进行规划对人生会有较大的影响。哈佛大学非常著名的关于目标对人生影响的跟踪调查也说明了生涯规划的重要性。有这样一句话:“决定你命运的,不是你的能力,而是你的每一次抉择。”而“抉择”是生涯规划的要素之一,学生生涯发展应该有计划,有目的,不盲目。磨刀不误砍柴工,我们应该做到未雨绸缪,让学生生涯发展更顺利、更科学。因此,做好生涯规划能够发掘个人潜能,增强个人实力,提高应对竞争的能力,提升成功的机会,引导学生走出盲目,扬长避短。高中生涯规划教育不但需要,而且必要。

二、高中生涯规划教育的紧迫性

有一项数据统计表明,如果一个人的寿命是60岁,那么留给这个人做真正想做的事情的有效时间只有8年又285天。所以,规划开始得越晚,剩下的有效时间就越少。高中生学习任务重,压力大,还要迎接高考,本来就没有太多的时间去做生涯规划,而且,随着高考的临近,学习节奏的加快,也许就会心有余而力不足,所以真正能进行规划的学生少之又少。因此,不论对哪个年级的学生来说,生涯规划教育都刻不容缓。

三、高中生涯规划教育的要素

1.知己、知彼

每个学生要做到全面了解自己和外部环境,明确自己是怎样的人,社会需要怎样的人。在这个环节中,可以引导学生做“个人SWOT分析”,即strength(优势)、weakness(劣势)、opportunity(机会)、threat(威胁)。为了让分析更全面,在学生完成个人SWOT后,可以请其他同学和学生家长进行补充,最后形成个人SWOT分析报告,这样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确定目标。

2.抉择和目标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理想或者说长远目标。在对自己准确定位以后,可以让学生做出抉择,定下自己想实现的长远目标,例如十年后的目标。长远的目标不可能一步就实现,可以采用“终点思考”的方法,把这个目标倒着算回来,让学生想想十年后的自己、八年后的自己,以此类推,用这种方法做好十年规划,可以设计表格,将这个规划写在规划单上。

3.行动

人生需要规划,更需要行动。仅仅将目标写在纸上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学生立即行动,克服困难,持之以恒。为了实现长远目标,可以将这个目标分解为一个的小目标,实现一个个的小目标以后,就会离长远的目标越来越近。

4.评估与调整

篇2

【关键词】生涯发展规划;高中;资源

中图分类号:G6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6)31-0088-03

很多学生怀着激动的心情进入神圣与向往已久的大学,入得象牙塔之后却发现竟是自己迷茫、空虚生活的开始:学着自己不喜欢的专业,没有奋斗目标地活着,最后甚至面临毕业即失业的问题。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资料表明:42.1%的大学生对所学专业不满意;65.5%的学生表示如果可能将另选专业。种种现状已经敲响了育人的警钟!当初填报志愿时认为热门的、好找工作的专业,可能在学生毕业时已经用人饱和甚至消失了,因此,如何正确认识自己、合理制定生涯发展规划,应该成为每个高中生的核心素养之一!

“在高中阶段,16岁就可以选择你未来的发展模式。当然不管你选择的是什么模式,你都可以实现你的人生目标。”2014年3月22日,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时任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对此发表了见解。她表示,我国将出台方案,实现两类人才、两种模式的高考:第一种高考模式是技术技能人才的高考,考试内容为技能加文化知识;第二种高考模式就是现在的高考,学术型人才的高考。由此可见,高中生的生涯规划教育亟须加速进入各地学校课堂。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副司长马嘉宾在2015年高考改革与学生发展指导高峰论坛上透露,教育部起草的学生发展规划指导文件中,涉及学生规划的指导内容包括理想指导、心理指导、学业指导、生涯指导和生活指导,生涯指导和生活指导也首次被写进规划纲要相关文件。未来,生涯规划或生涯教育将成为高中生的必修课,我国将用5年左右时间普及生涯规划教育,让学生读懂如何制定自己的目标,并和生涯规划联系起来。

2014年4月24日,教育部正式颁布了《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其中也提到“建立普通高中学生发展指导制度,指导学生学会选择课程,做好生涯规划”。近日公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三大方面之一就是自主发展,重在强调能有效管理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认识和发现自我价值,发掘自身潜力,有效应对复杂多变的环境,成就出彩人生,发展成为具有明确人生方向、有生活品质的人。上海、深圳、北京、杭州等地的部分学校已在高中逐步开设生涯规划课程,生涯发展规划教育必将成为当今高中育人的必然。

一、生涯发展规划:是何内涵?

1. 生涯

关于生涯,国内外学者给出过十余种定义。曼得和韦思提出:“生涯是一个人整个生命中所选择追求的一种行动方案。”克丹尼尔指出:“生涯是一种生活方式的概念,包括了一生当中的工作与休闲活动。”林幸台指出“生涯是一个人一生中所从事的工作,以及其担任的职务、角色,但同时也涉及其他非工作的活动”,等等。台湾黄中天博士在他们的基础上归纳了生涯的四种特质:终身性、综合性、企求性与工作性。

2. 生涯发展

生涯发展于1953年由舒伯提出,强调个人生涯选择的毕生模式,即生涯是不断变化的。

3. 生涯发展规划

所谓生涯发展规划,是指对生涯发展进行设计。在当今瞬息万变的社会中,要学会用动态思维来进行生涯的设计。笔者认为,生涯发展规划可以定义为在个人兴趣、性格、能力和社会需求相结合的基础上,通过不断地分析、调整、行动、整合及反思来最终确立个人的生涯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而进行努力的过程。生涯发展规划是变化的、持续不断的,包括学习规划、职业规划、生活规划、家庭婚姻规划等。遗传因素及后天的环境、教育使得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不可复制的个体,做好生涯规划、发现自己的兴趣及优长所在,对于个人、社会都有着非凡的意义。

二、生涯发展规划:为何必推不可?为何从高中阶段开始开设?

生涯发展规划对于人的一生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只要意识到它的重要性并持之以恒地努力,就可能改变一个人的一生。而高中是一个人生命中的关键时期,为个人成才奠定了重要的基础,高中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具有连续性和过渡性的重要意义。

1. 高中阶段生涯发展规划设计符合人的发展需要及学生的成长规律

高中阶段是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学生的兴趣、爱好、性格、意志、能力等在这一阶段渐渐出现较大的差别。关注自己、渴望了解自己是高中孩子的共性,生涯发展规划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我、认识自我。高中阶段的孩子能够较好地控制自己的心智活动,思维的目的性、方向性更加明确,这一阶段正是培养其生涯规划意识的关键时期,并且能够为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著名生涯发展学者舒伯所提出的生涯彩虹论中,提出15~20岁为生涯探索期,而这个阶段正处于高中阶段。(如图1)

2. 生涯发展规划设计能够教会高中生更好地面对瞬息万变的时代,打造核心竞争力

如果说十年前家长为孩子选择未来发展的方向是基于毕业好找工作或是专业的热门程度,那么现在已经不再适用了――当孩子大学毕业时,很有可能一些行业已经消失、新的行业悄然诞生。生涯发展规划的意义就在于可以使高中生善于思考、懂得规划,更加明晰自己喜爱的行业方向、性格的特质以及能力所在,并在变化中调整自我,朝着选择的方向积淀、成长,打造属于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3. 学生、家长面对发展及升学问题的现实需求

在从小没有人生职业目标、没有个人爱好,只知道要在高考中取得高分、考取名牌大学的教育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学子们,常常处于“学习无意识”“人生无理想”的状态。升入高中的学生一直被家长按着“高考状元”而非“人生状元”的方向培养,那么一旦完成高考后,高中生以什么作为人生的支点与奋斗目标呢?他们又是否有能力在短期内学会自主生活所需的技能呢?家长与学生对于想考入的大学与专业的研究方向与学术氛围是否有明晰的了解呢?这些问题都是高中阶段亟须推行生涯发展规划课程的需求使然。

4. 能够在生涯发展教育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

生涯发展规划教育能够逐步培养起高中生的规划意识与责任意识,但它的意义不仅在于此,还要研发更加注重实践性及体验性的课程,只有这样,学生才可以在实践中提升探究能力、合作能力、沟通交流能力。

三、生涯发展规划:不应该仅仅在发达地区和名优学校开设

上海、深圳、北京、杭州等地的生涯规划教育课程在逐步增加与完善,如上海的交大附中、天山中学、建平中学,北京西城区内的多所学校,深圳中学等都在逐步开展生涯规划课程。但是在我国一些不发达的地区或普通中学则较少开设生涯规划课程。就目前我国教育的发展来看,如果想更好地培育具有竞争力的接班人、与国际接轨,生涯规划课程的普及就势在必行。解决贫富差距的重要途径是教育,生涯规划教育可以扩展学生的视野,甚至改变他们的一生。所以,生涯规划教育要面向全体高中生,它可以是精英教育,但不能只教育精英,对于普通中学及不发达地区的高中生进行生涯规划教育意义更加深远。

四、生涯发展规划:我们准备好了吗?

当今学校,是“提分”还是“育人”?如果说20年前考入大学能够改变命运,“提分”有着较大的市场,那么现在或许已经行不通了。我们不妨把眼光放远,放眼10年、20年,教育必定会发生天翻地覆的改变。高考的指挥棒已经在慢慢变化,自主发展与规划未来的一天一定会到来,我们准备好了吗?

父母想培养有理想、能担当的孩子;国家的发展需要有眼光、敢作为的青年;社会的发展需要有才智、负责任的人才。那么我们的教育中是否缺失了些什么呢?面对家庭、国家、社会的需要,我们准备好了吗?我们又应该做些什么?

1. 生涯发展规划课程的设计及体系的构建

在我国高中阶段,并无较完善的生涯发展规划课程。一些学校在开设地方课程时曾编写过相应教材,但是过于简单且并不注重实践,结果没能很好地普及。所以,在高中阶段,分学段构建具有较强实践性、体验性的课程体系迫在眉睫。

2. 用活动推动生涯发展教育

顾明远教授提出的四大教育观点之一便是“让学生成长在活动中”。对于社会中种种职业的了解及兴趣点的发现,最好的途径还是通过亲身体验。一次看名校活动收获的不仅仅是对所向往学校总体情况的了解,更能使学生萌动规划自己未来的意识、思考自己与名校要求的差距、以及如何制定切实可行的前进目标的计划,等等。很多职业只有深入才知道所处行业的不易与艰辛、要求及发展,也许走近了之后它并不像想象中的那么美好与适合自己。

3. 教师队伍的建设、专业化程度及相关培训

由于我国高中阶段的生涯教育尚处于实验阶段,许多教师缺乏系统、正规的培训,许多学校不仅缺乏职业辅导专家,甚至连专门的职业辅导人员都难以配备,生涯辅导的职责大多由学校学科教师及其他人员共同分担。这些兼职人员中,大部分人并不具备相关职业知识及心理辅导、咨询的技能,由此导致辅导效果难如人意。另外,由于我国缺乏专门的职业资料收集机构,学校无法单独和全面收集职业方面的信息,这些都阻碍了生涯发展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4. 家长、高校、社会资源的力量整合

生涯辅导如欲取得较好的效果,需要学校、家长、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的广泛支持,一个完整的生涯辅导体系必须整合多方资源。

第一,政府的支持,如帮助出台相应的政策法规、提供对生涯辅导的法律保障和经费支持,只有这样,才能使生涯发展教育更好地落实。

第二,企事业单位的支持,能够让学校在进行生涯辅导时获得职业指导与实践的机会。

第三,家长的参与及支持尤为重要:其一,很多高中生的发展方向由父母起主导作用,只有家长认识并重视生涯规划的意义,才能更好地帮助孩子,而不是盲目、功利地规定孩子的发展方向;其二,家长资源非常优秀且各具特色,通过建立家长委员会可以帮助高中生了解更多的职业、提供多方面的帮助。

第四,与高校及各类科研单位建立合作也有着积极的意义,可以更好地提供生涯发展规划中所需要的量表、职业信息、师资、网站、课程等诸多支持。例如,台湾“大学入学考试中心”就开发出一套《大学入学考试中心兴趣量表》和《大学学习探索量表》,前者可以为高一、高二、高三学生提供生涯规划、选科及选校的参考;后者则帮助高中生了解自己对大学各系的学习兴趣。

作家麦家曾经这样说过,“平庸的人有一条命:性命;优秀的人有两条命:性命和生命;卓越的人有三条命:性命、生命和使命。”生涯发展规划教育是教会学生如何发现自我、树立理想的有力助手;是帮助高中生培养起在未来瞬息万变的社会中安身立命所需能力的智慧启迪;更是使高中生形成责任意识与使命感、育人强国的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 朱益明.普通高中学生发展指导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2] 孙震瀚.国外职业指导[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1:149.

[3] 吴志功,乔志宏.美国大学生生涯发展与就业指导理论评述[J].比较教育研究,2004,(16):52-56.

篇3

【关键词】高中;心理健康;教学模式

一、教学思路

立足于高中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现实基础可以发现:第一,高中阶段具有特殊性;第二,心理教学课程具有独特性。基于以上两点,高中心理健康教学应采用的教学思路如下:

(一)深入分析高中生心理特点

高中阶段是一个特殊的时期。高中生一方面摆脱了中小学时期较强的依赖性和较差的独立自主性,一方面又不具有与社会人一样成熟的心智。尽管高中生的智力水平和逻辑能力较之前有了很大提升,但他们仍然具有行为能力不足、自我认识不够全面、遇事易冲动等不成熟之处。通过分析高中生心智特点可以发现,高中生处在一个“不破不立”的特殊时期――他们通过批判看待和评价前一阶段的自己实现自我认知,从而建立全新的人格。这一时期的复杂性和矛盾性无疑会为高中生带来心理(如性心理的产生)和生理(如第二性特征的出现)上的迷惑和烦闷。因此,教学思路应以高中生心理特点为立足点,针对普遍存在于高中生当中的问题和弊病展开心理健康教育。

(二)树立明确的教学目标

通过对高中生心理特点进行分析,心理教育工作者应从总体和具体、当下和长远四重维度确立教学目标。总体目标即面对某一类具有类似问题的对象所制定的宏观导向性目标,具体目标则更具有针对性,指希望某一个或某几个个例所达到的教学效果。当下目标具有时效性和突击性,如“月考考前压力疏导”辅导;长远目标则以实现学生的长远发展为旨归,较前者的立竿见影更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树立明确的教学目标有利于使教学工作的展开更具有导向性和规划性,这对于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而言是非常重要的。

(三)设计合理的教学方案

在确定教学目标的基础之上,应通过对授课对象的年龄阶段、理解水平等进行综合分析,再确定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的要点有三:其一,应不脱离心理教学理论与实践,保证活动内容设置的专业性。其二,应充分考虑教学对象的实际状况,保证活动的可操作性。其三,应不忘设置评价反馈机制,注重实际成效。

二、教学实践

(一)互动式教学

将互动教学体验引入到高中生心理健康课堂中来,对开展高效教学和快乐教学以及促进学生良好心态和健全人格的形成具有很大助益。互动式教学主要包含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两个方面。在师生互动过程中,教师应针对普遍存在于高中生当中的考前压力、时间分配、青春期叛逆、情感问题及事业生涯规划等问题对症下药,探寻符合学生年龄阶段的正确解决办法。在生生互动阶段,教师应在保证课堂秩序良好的前提下鼓励学生围绕特定话题展开交流,通过交流暴露问题,利用交流解决问题。在这一互动过程中,教师应时刻坚持尊重原则,进而营造有序而真诚、和谐而开放的沟通交流环境,让学生在聆听与倾诉中排解压力,最终实现教学目的。

(二)“私人订制”化教学

立足于高中生所存在问题的共性,教师还应从具体学生的实际状况出发,采取对症下药、量体裁衣的教学方式。首先,教师可以在班级内设置心理委员和心理协会,通过对相关负责人进行专业培训进而实现对班级学生心理状态的实时掌握。其次,学校应定期组织和举办心理健康主题相关讲座,通过讲座普及知识;学校还应在讲座中增设举手提问等交流环节,专家应根据学生的不同问题给出不同的解决方案。再次,学校可安排心理咨询师并设置坐班教师,随时为学生的心理问题提供治疗;可以在图书馆、茶室等场所按周或按月组织心理咨询活动,同时对心理社团类组织提供大力支持。最后,应充分发挥师长和朋友的安抚作用,对拥有心理问题的学生给予充分的关爱和支撑,自觉自发地提供非功利性帮助,进而使不同学生的不同问题都能得到妥善解决。

(三)家校一体化教学

通过分析生态理论可以得知,影响学生身心健康的两个最重要的因素分别是学校和家庭。因此,家庭与学校、家长与教师二者之间实现信息互通就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实现“家校一体化”才能更好地为高中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保驾护航。一方面,家长应切实履行监护义务,切实掌握孩子的思想动向并及时向学校反馈;另一方面,学校对家长的意见和建议予以充分重视,并与家长随时保持密切联系。学校可以通过定期召开家长会、单独约见家长、开设家长课堂等形式与家长加强联系,进而实现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切实掌握。此外,随着通讯科技的发展进步,学校应充分利用微信等社交件,在真正意义上实现学校与家庭的通力配合,最终使教育教学工作取得最佳的成效。

三、教学评价

(一)重视教师的自我提升

保证教师教学素养的专业性是探索高中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模式的必要前提。教师应从以下两方面实现自我提升:其一,教师应重视理论知识的积累。教师应树立终身学习的正确意识,在书本中汲取知识;应紧跟时代步伐,善于利用网络等现代媒介获知外部信息。其二,教师应在实践中提升自我,在心理健康课程的开展过程中提升自身的心理健康教学辅导能力,切实解决学生的问题,真正成为可供学生信赖和依靠的对象。

(二)建立及时有效的反馈机制

在健康教育课程展开的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欣赏学生的优点,并在适当时机予以鼓励和支持,最终使学生在实现自我认知的过程中收获自信。此外,教师应注重表达的方式方法吗,在合理化的尺度之下对学生表现予以反馈。

总而言之,高中时期的特殊性决定了探索高中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模式的必要性。该课程的开设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摆脱负面情绪,形成独立人格和健康心理,并最终实现自我价值。

参考文献:

[1]杜喜亮.心理健康教育概论[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0

篇4

关键词:生涯规划;职业生涯规划;毕生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7-0270-03

一、引言

生涯规划教育已在全国各大高校得到了极大的重视,并以必修课的形式要求学生完成,在高度结合了理论与实践的教学模式上,不仅提升了学生的道德水平,更丰富了学生的实践经验,因此,提高学生对生涯规划的共同认知,探索生涯规划教育对大学生身心成长的作用十分重要。

二、什么是生涯规划

1.生涯规划的起源和定义。生涯规划简单来说,就是对影响我们生涯发展的经济、社会、心理、教育、生理等各种因素的选择和创造。它通常建立在个体对自我全面、深刻的认识的基础之上,需要结合职业发展的一般性特点。生涯规划是从职业规划和职业决策的研究中发展出来的项目,起源于美国,是由美国国家生涯发展协会开始推广的针对个人的主要在职业方面的行为计划。

2.生涯规划与毕生发展。生涯规划具有几个特点:第一,生涯是连续性的,因此生涯规划也应随着生涯发展变化;第二,生涯规划是愿望与达成之间的计划,是有创造性意义的;第三,生涯是一种生活模式,包含各种角色,因此,生涯规划不仅仅是对一件事或一个小目标的计划;第四,生涯规划关注的是个人的工作相关的计划,目的是为自己为他人创造价值。生涯规划是面向个体人生发展的与职业相关的计划,从这个计划中,个体可以明确地了解到自己的角色和位置,从而为下一步的工作进行准备。因此,生涯规划的目的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第一,生涯规划使个体客观地认识自己。进行生涯规划的第一步就是了解自己,包括自己的性格、能力、兴趣和对社会上各种职业的态度,在此基础上,才能够找到合适自己扮演的角色,从而找到自己在职场中的位置;第二,生涯规划使个体客观地认识世界。人职匹配是职业指导和职业发展研究者们早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就开始关注的个体职业发展内容,个体要做出适合自己的生涯规划,也要客观地认识世界;第三,生涯规划的最终目的,是使个体的社会角色扮演延续到生命的最后一刻,这是由生涯规划的连续性决定的。因此,生涯规划与毕生发展紧密结合,在强调职业生涯规划的同时,它与我们个体生命中的每一次转变都息息相关,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我们的人生步骤。

三、生涯规划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中的角色

1.高等教育的目的。高等教育一般指高中毕业后个体接受的教育,在这里我们可以理解为大学教育。20世纪初,我国各大高校不断扩招,民办教育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现在,几乎80%的高中生都能够接受到高等教育,读大学已经不再是“出人头地”的方式。那么,我国高等教育的目的是什么?从学生本身来讲,读大学是进入复杂的社会的缓冲期,高校不像中学一样有条理,但也不像成人社会一样复杂;从教育角度来讲,让学生读大学,是为了培养人才,更长远上来讲,是为了培养公民健全的人格。

2.生涯规划课程的设置。生涯规划是现今几乎各大高校都会设置的课程,是就业指导课程的一部分。无论高校制定什么样的教育方案,最终的目的都是培养学生,将他们送入社会,找到合适的职位,实现人生价值。因此,各大高校设置就业指导课,并在这门课上对学生进行生涯规划教育。不同的学校对生涯规划课程的设置均有不同,但基本上是大同小异的,都包括了以下一些内容:生涯规划的概念、基本理论、生涯规划的基本流程和步骤、与职业相关的知识等,另外设有实践课程,使学生在就业方面达到态度、知识、技能三个层面的提高。

3.生涯规划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中的角色。鉴于我国高等教育的双重目的:第一,培养学生使学生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使学生能够进入职场,实现个人价值;第二,利用教育的特征,培养公民拥有健全、健康的人格和心灵,促进社会精神文明的发展。而生涯规划的目的则是指个体在认识自我、认识社会的基础上,形成自我实现的计划。在生涯规划的实施过程中,个体必然因为自身的努力和对现实和自我的不断剖析得到人格上的完善和发展。因此,可以说生涯规划教育是高等教育目的实现的最显性的途径。

四、生涯规划教育对大学生身心成长的作用

在一个人的一生中,职业行为占了个体行为的绝大部分。可以说,和职业行为相关的活动贯穿人的一生。生涯规划的作用,显而易见的,是为了个体一生的道路做一个明晰的总体安排,使个体在一生的任何阶段都感觉顺利和舒适。由此可见,生涯规划可以说是一个人一生的规划。生涯规划教育以就业指导为目的,对大学生的身心成长作用很大,通过对以往历届生涯规划教育的成果,总结这门课程对大学生身心成长的作用有以下几点:

1.生涯规划教育对大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生活的帮助。生涯规划教育对大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生活起到很大帮助,主要是因为,生涯教育的内容首先是教育学生认识社会和社会上的各种职业。在教育的过程中,教师会使用视角教学的方法,鼓励学生投入到社会实践中去,通过自身的经历体验职业的意义和社会人际关系的性质。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自发地体会到从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这些知识包括社会的规则、职业行为的规范和责任等。这些学习会迁移到他们的在校生活中,使学生更容易处理同学关系,并对自己的学业责任心更强。

2.生涯规划教育对大学生人格发展的作用。生涯规划教育对大学生人格发展也起到很大作用,这是由生涯规划的目的决定的。生涯规划的目的之一是使个体认识自我并认识社会。这种认识必须是客观的、现实的,才能达到个体在社会中找准自己的角色位置、发挥才能的目的。生涯规划教育的一个重点内容就是要使学生学会分析自己,从儿童时期的经历开始从心理学的角度上,对自己的性格和人格有明确的认识,这样,学生能够客观地观察到自己的缺点,并且通过实现生涯规划,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

3.生涯规划教育对大学生职业发展道路的指引。生涯规划教育是就业指导教育的一部分,其最重要的目的就是指导学生就业。中国职业规划专家、人生规划专家徐小平先生说:如果不做职业生涯规划,你离挨饿只有三天。这不是危言耸听的言论,在就业压力如此大的今天,每年毕业的学生数量之多,早已超过了社会的吸纳能力,因此,对自己职业生涯有明确规划的学生,在准备程度上就远远高于没有生涯规划的学生,他们的竞争力也因为积极的准备而更强,能够在职场上为自己谋得一席之地,也能够在以后的职业道路中坚定不移地前进。因此说,生涯规划教育对大学生职业发展道路具有指引意义,是大学生在校期间必须关注的课程。

4.生涯规划教育对人生幸福感获得的作用。最后,生涯规划教育将对大学生的毕生发展有重大的影响作用。一个对生涯规划足够重视的大学生,会从自己的自身素质出发,对自己未选择的职业进行规划和准备,因为生涯规划是个连续性过程,与职业准备是同步一致的,因此,进行良好生涯规划的大学生也会进行充分的职业准备。职业准备做得足够充分,职业成熟度也会在较高的水平,未来的岗位胜任力也会很高,工作满意度也会很高,个人生活幸福感也就随之提升。从长远角度看,生涯规划教育是获得幸福的有效途径。

五、结语

综上所述,生涯规划教育是就业指导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教育之目的实现的最好途径。有效的生涯教育不仅对在校生的学习生活有帮助,而且对学生人格成长、职业目标实现和获得长久的人生幸福感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可以说,生涯规划教育对大学生身心成长的作用巨大。生涯规划教育应该成为高校教育的重点部分,如何进行有效的生涯规划教育是就业指导教师们应该重视的问题;生涯规划教育也为大学生职业心理研究提供资料,是教育学、心理学研究者值得探讨的一部分。

参考文献:

[1]桦愫.我国高等教育的教育目的之发展趋势的预测与分析[J].艺术教育,2010,(9).

篇5

[设计意图]

时间管理即自我管理,是高中生生涯规划的必备能力,中学生需要发展的核心素养之一。笔者通过对本校高中生时间管理现状调查分析发现,时间管理知识对于许多高中生来说并不陌生,但学生实际运用能力不强,很多知识尚处于一知半解状态。因此本课程主要结合案例,以讨论为主,理论提升为辅,促进学生对时间管理知识与运用的更深刻了解,切实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

[学情分析]

课程开设前,笔者使用“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问卷”(黄希庭编制)及“时间困惑问卷”(自编)对本校学生情况进行摸底调查,发现我校学生时间管理现状与以往文献研究基本一致,呈现如下特点:

(一)高中生时间管理监控能力呈U型

经调查发现,在中学生时间管理自我监控能力的总体状况方面,年级差异显著。具体表现为:高一开始逐步上升,高二有所下降,高三达到较高水平,这与已有研究结果是一致的。针对高二进入时间管理自我监控总体水平低谷期的情况,笔者认为在高一阶段应着眼于提高学生时间管理自我监控意识和能力,高二阶段结合学生个性特点采取个性化辅导非常必要。

(二)高中生时间管理监控能力较弱

问卷统计发现本校学生“时间价值感”维度得分最高,说明他们对时间的重要性有较高认识。“时间监控观”维度得分最低,又尤以设置目标、计划性、反馈性三个方面得分最低。这说明学生自主管理时间的意识还很弱,计划性较差,时间监控能力有待提高。

(三)高中生缺乏科学的时间管理方法

根据课前调查发现,本校学生时间困惑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1)关于计划:计划赶不上变化怎么办?周末时间如何安排?

(2)关于效率:如何合理分配时间,提高学习效率?

(3)关于事件优先级:高中生活丰富多彩,很多事情想去做,该如何分配时间?

(4)关于习惯养成:听过一些时间管理的课,也尝试过一些,但是很多时候都半途而废了,怎么办?

[活动目的]

1.增强学生主动管理时间的意识。

2.帮助学生发现浪费时间的原因,找到适合自己的改进措施。

3.培养学生正确制定目标和计划的能力。

4.培养学生区分事件轻重缓急的能力。

[活动重难点]

重点:通过课程让学生了解自己的时间黑洞、目标管理的SMART原则和时间管理四象限原则。加强对紧急、不重要事件的重视,并学会区别紧急、不重要事件,合理分配时间。

难点:提高学生在生活中灵活运用SMART原则和四象限原则的能力。加强对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的、持之以恒的练习的督导。另外,时间管理能力还涉及其他方面能力提升,比如了解自己的价值观、情绪管理、自控力等,建议结合学生情况给予后续指导。

[活动形式]

笔者建议通过团体辅导方式开展中学生时间管理课程。团体心理辅导强调体验式、互动式学习和感悟式成长,学生在团队中通过一系列心理互动的过程,探讨自我,尝试改变行为,学习新的行为方式,提高时间管理能力。

[活动准备]

学生课前挑选自主时间最多的一天做24小时的时间日志;

准备材料:纸、笔、手表;

记录要求:量表仅用于课上讨论,不用于学习评价,要求真实,需详细填写;

时间日志各项目内容:活动、地点、计划用时、中断说明(中途中断的次数、原因、持续时间)、效率自评(可以用1低2中3高来标记)。

[活动对象]

高一年级

[活动时间]

两次课,每次60分钟。

[活动过程]

一、死神的账单(5分钟)

(一)活动内容

播放视频《死神的账单》,让学生留意自己在看这段视频时内心的感受。运用词语联想法让学生讨论时间都有哪些独特性?时间管理到底是什么?

(二)设计思路

通过视频观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唤醒学生对时间飞快流逝的情绪体验;通过讨论让学生自己总结归纳时间的独特性,从而进一步增强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并认识时间管理的本质是自我管理。

(三)教师点评

时间具有无法开源、无法节流、不可再生、不可取代的特点。时间管理就是运用策略和技术,尽可能有效地利用时间。时间管理的本质是自我管理。当代时间管理理论以“生涯规划”为核心,目的就在于通过提高个人时间管理能力帮助我们把平时浪费掉的时间用来好好享受生活,达到健康、财富、人际、家庭、心智、心灵、休闲、工作的全方位平衡。

二、谁动了我的时间?(25分钟)

(一)活动内容

两人一组交换阅读对方的“时间日志”,帮同学寻找时间黑洞,即有哪些浪费时间的情况。之后全班同学结合已发现的所有时间黑洞,讨论具体解决办法。

(二)设计思路

通过对时间利用情况的分析,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在时间管理中的漏洞。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帮学生归纳一些好的时间管理办法。

(三)教师点评

中学生常见的浪费时间的原因有:

1.缺乏明确的目标;

2.拖延、磨蹭;

3.做事缺乏优先顺序;

4.想做的事情太多,分不清主次;

5.缺乏条理与整洁;

6.不懂求助;

7.不会拒绝别人的请求等。

中学生常见的时间管理办法有:

1.了解自己的时间黑洞;

2.越忙越要有计划;

3.为重要不紧急的事情留出固定时间;

4.任务分解,杜绝拖延;

5.为完成每件事情设置时间期限;

6.利用零碎时间;

7.提高专注力。

三、计划赶不上变化怎么办?(30分钟)

(一)活动内容

两人一组对照自己的时间日志进行讨论:你在开始这一天前是否做了计划?计划执行情况如何?在计划执行中有什么困惑?对同学的计划有什么好的建议?

(二)设计思路

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发现自己在计划制定中存在的问题,并引出目标制定SMART原则。

(三)教师点评

计划无法顺利执行往往在于制定的目标缺乏合理性。明确的目标是做好时间管理的基础。了解自己的价值观对于制定自己的长、短期目标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制定目标应该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具体(specific):目标必须是具体、明确的,明确到每一个时间段具体完成什么样的学习内容;

2.可衡量(measurable):目标的量化可以使计划的执行有一个可衡量的标准;

3.可达到(attainable):目标具有挑战性,但经过努力能够达到,避免设立过高或过低的目标;

4.相关(relevant):目标必须和其他目标具有相关性(relevant),目标可以细致地分为各个小目标,而小目标之间,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之间应该高度相关;

5.基于时间的(time-based):目标必须具有明确的截止期限(deadline)。

四、分身无术怎么办?(40分钟)

(一)活动内容

结合案例讨论如果你是小C,那天中午你将选择去做哪件事情呢?为什么?你如何判断一件事情的重要程度?对你来说重要、不紧急的事情有哪些?

案例

小C是班级的学习委员,又是校学生会的干部,还是文学社的骨干,平时总是需要面对许多的学习与工作任务。一天清晨,小C刚走进校门,便碰到几个邻班的好朋友,他们对小C说:“今天吃完午饭12∶15,我们一起去操场踢球吧。”步入教室小C看到黑板上写着“今天中午12∶20~13∶10在三百座有数学学法指导讲座”,这个学科一直是小C比较薄弱的科目。这时突然一个学生会的干部找来说:“小C,团委王老师让你今天中午12∶30召集高一年级全体学习委员开会,商量明天辩论比赛的事情。”刚坐到位子上,高二文学社的社长跑进来对他说,今天中午12∶35我们文学社成员碰个头,商量一下周六外出采访的事,你有主要采访任务。社长刚走,物理老师走进教室,对学生们说:“今天中午12∶30我们集中讲一下上节课的作业,错的很多,只有小C等几个学生做得不错。”

(二)设计思路

通过案例讨论教会学生在多任务处理时如何判断事情的相对重要性,从而引出时间管理核心:四象限原则。引导学生结合自身实际思考对于自己来说重要、不紧急事件都有哪些,结合80/20法则,教会学生合理分配时间的办法。

(三)教师点评

19世纪意大利经济学家帕雷托(PARETO)提出80/20法则。该法则指出在任何大系统中,约80%的结果是由该系统中约20%的变量产生的。受该法则影响,美国管理学家史蒂芬柯维提出了新一代时间管理理论――要事第一。柯维认为出色地完成无关紧要的工作是最浪费时间的。工作中应避免将时间花在琐碎的多数问题上,因为就算你花了80%的时间,你也只能取得20%的成效,你应该将时间用于重要的少数问题上,这样你只需花20%的时间,就可以取得80%的成效。

柯维在“要事第一”理论基础上,提出了四象限法则。他将事情按照重要和紧急两个维度归入四个象限,提出判断事情重要与否的原则是是否符合自己的长期目标。越有利于实现核心目标的事情,就越重要。

第一象限:重要、紧急的事情。例如:明天的考试、突然生病等。我们生活、工作中的主要压力就来自于第一象限,长期处于第一象限的人每天都好像在救火,疲惫不堪。该象限行动方案是立即去做!

第二象限:重要、不紧急的事情。例如:锻炼身体、个人能力提升、知识积累、日常复习等。这些事情重要但并不紧迫。据统计第一象限中80%的事情是由第二象限转变而来。多投入一些时间在第二象限有利于提高自身能力,缩小第一象限的范围,减轻压力。这个象限任务通常具有一个共同特点:难度较大,做起来耗时较长。因此该象限事情非常容易被我们忽略或者拖延,对于这类事情可以采取任务拆分方法进行。该象限行动方案是有计划地、主动地去多做!

第三象限:紧急、不重要的事情。例如其他人临时邀请、突然布置的任务等。这个象限的事情因为迫切的呼声会让我们产生“这件事很重要”的错觉,然而仔细区辨你就不难发现其中很多事情不过是在满足别人的期望与标准,与我们要达成的目标没有太大关系。该象限行动方案是辨别虚假重要事情,通过委婉的拒绝来减少此类事务发生。

第四象限:不紧急、不重要的事情。例如阅读令人上瘾的无聊小说、无休止地上网浏览等。这都是一些浪费生命的事情,根本不值得花时间去做。该象限行动方案是坚决不做。

如何从“知道”到“做到”?(20分钟)

(一)活动内容

请学生思考并讨论:知识与能力之间的区别是什么?结合SMART原则制定一个适合自己的时间管理计划,并将这个计划说给全班同学,让大家帮忙督促自己。

(二)设计思路

通过讨论让学生意识到知识到能力之间的转化重在练习,归纳梳理教学重难点,通过自我宣言方式督促、激励学生为今后努力做出承诺,形成团体氛围,促成时间管理良好习惯的养成。

(三)教师点评

怎样将所学知识转化为能力,从知道变成做到呢?以下两点建议供大家参考:

1.立即行动。时间管理的实践性很强,课程中介绍的每一个技巧和办法都需要你的实践才能得以保证。如果你感到行动困难,可以先从最简单的一件小事做起,拿一张纸条写上你的近期计划,贴在你的书桌、文具等明显位置,比如“关闭手机”、“晚上花10分钟时间回顾当天的时间记录”,这些纸条会变成对你的无声督促。坚持行动21天之后就能养成一个时间管理方面的好习惯。

2.活学活用。时间管理的个性化很强,课程中介绍的方法只有运用到实际中才有效果。很多时候你还需要发挥自己的智慧,根据自身情况,按自己的需要改变、组合这些方法,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时间管理体系。

[活动作业]

每次课后利用自己课上所学知识,制定新一周学习计划,并通过时间日志对自主学习时间进行记录,睡前用15分钟思考以下问题:

1.今天效率最高的是哪一段时间?为什么在这段时间效率最高?这段时间适合做什么事情?

2.今天效率最低的是哪一段时间?为什么在这段时间效率最低?这段时间适合做什么事情?

3.今天的时间利用过程中最大的干扰是什么?

4.今天在时间管理上取得了哪些进步?

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需要一段时间的强化,时间日志与反思是提高学生时间监控能力的有效途径。

[活动反思]

(一)课前准备要充分

时间管理课程中案例占有重要位置,无论是学生课前所做的时间日志,还是课上老师所举的案例,都应事前精心准备,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课堂贴近学生生活,不是单纯的理论说教,从而具有说服力。

(二)课堂点评要到位

教师要通过创设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促成学生间的共同合作和相互学习。教师在学生讨论中要善于捕捉闪光点,将学生谈话中的精华归纳总结,进行理论提升。

(三)课内、课外多练习

时间管理是一种能力,能力的提升不仅是简单地传授相关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课堂内外的不断练习,促成学生时间管理能力的提高。

(四)团体、个人辅导相结合

时间管理是一个十分个性化的问题,受课时限制,无法通过一两次课就把所有知识都讲完,更何况还需要边练边学。因此时间管理课程如能将团体辅导与个别指导相结合,将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篇6

一、美国高中课程制度的特点

1.在限定领域学分的基础上,允许学生自由选修

美国高中已建立起较为完善的课程选修制度,鼓励学生有差异地发展。学校一般规定学生4年学习的基础学分要求和各领域的最低学分,体现对学生学术发展能力、应用能力与体育艺术素养的全面要求,学生按要求在各领域丰富的课程中选课。

考虑学生基础与兴趣的差异,学校设置多个选择机会。如在英语课程学习上学生有3种选择:一是从“英语9(美国9年级英语课程名称)”到“英语12”阶梯式的英语基础课程中,学生可分层选修;二是学校开设文学、戏剧、写作、新闻等方面的英语课程,学生可在多种感兴趣的领域中进行深入学习;三是学校开设大学认可的先修课程,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挑战高难度学习。同样8学分的英语课程,不同学生选择和学习的内容不完全相同。学生可在感兴趣的领域中选修到更多的学分。

美国全州统一测验的课程是学生必修的底线。印第安纳州(以下简称印州)要求高中生必须通过的测验有“英语10”“代数1/2”和“生物1”。如果这样看的话,印州高中基础文凭(CORE 40)限定的具有完全意义的必修课只有8学分:英语4学分,数学2学分,生物2学分。这或许让人不禁想,这是否代表了印州高中生的学业水平呢?

实际上大可不必担心,在美国高中,学有余力的学生会选择荣誉课程(Honors Course)和难度大、进度快且有拓展可能的课程来学习。印州学术高中甚至为学生预备了线性代数、多元微积分和微分方程等课程,这是统一标准的课程体系所望尘莫及的。在一所相对优质的高中,每届约370名学生,其中约100名学生学过“初级微积分”,约60名学生学过“微积分Ⅰ”,不同年级,会有10~30名学生学过更难一些的“微积分Ⅱ”。这充分证明了美国高中课程制度的显著特点——有限的共同基础,无限的发展可能。

限定领域学分的自主选修制度,既保证了合格学生的知能结构,又尊重了学生的基础差异。它对学生共同基础的要求不高,但给予学生的发展机会与空间很大。因为课程学习基本由学生自主选择,所以,再深再难的课程,对学生来说都未必是负担。美国不强制学习,他们以选择学习的机制促成了学生主动学习的局面,强调的是用兴趣与愿望来化解学习进程中的艰苦感受。

2.以多种文凭、成绩记录表与平均绩点客观描述学生的学习经历与学业水平

美国高中采用“一校多证”的方式,通过有层次差异或方向区别的多种毕业文凭和学生个人的成绩记录表,客观描述学生个性化的课程修习情况与学业发展水平。

譬如,北中心高中提供5类毕业文凭:Core40证书、Core40技术荣誉文凭、Core40学术荣誉文凭、北中心高中荣誉文凭、IB课程文凭。其中,Core40是最基础的高中文凭。Core40技术荣誉文凭是具职业倾向的学生的挑战性文凭。Core40学术荣誉文凭与北中心高中荣誉文凭是具学术倾向的高层次的文凭(后者以前者为基础)。IB课程文凭是通过国际通用测验来认证,显示学生学术水平的国际预科证书。5种文凭中,包含了丰富多样的课程选修方案。所以,4年下来,几乎没有两个高中生拿的是完全相同的课程学习清单。

美国大学录取时,要求高中生提供完整的成绩记录表,全面客观地呈现学生课程学习目录与学习质量。成绩记录表上有每门课程的平均绩点(GPA,Grade Point Average),这是根据学生随堂测验、作业完成质量、课堂参与度、单元测验与期末考试等方面的表现,汇总课程总分后换算而得的。

GPA= ∑每门课程的成绩学分

总学分

学校会依据GPA的高低对全年级学生进行排名,描述学生在群体中的相对水平。学生获得的不同文凭种类、个人的成绩记录表、平均绩点GPA,以及学生在年级中的排名都是大学录取的重要依据。

3.便于选课走班的、单调重复的个性化日课表

在我国高中,师生拿的都是周课表。每周同时开设10多门课程,不同课程的课时数并不相同。而在美国,师生手上拿的却是不同的日课表(教师日课表通常就是教室日课表)。每名学生一个学期只能修7门课程,一个学期的每一天都重复着同样的7节课,每周所有课程的课时数都是5节,学生每天的同一时间都会去同一个教室去见同一位教师。

美国高中将教室分配给教师,通常一位教师的所有授课都在同一教室。学校就像一个“课程超市”。在这个大“商场”中,教室像一个个“柜台”,“同类商品的柜台”排在一起,组成“数学系”或“世界语言系”。教师就像柜台里的“售货员”,他们在一学期中每天的同一时间段,面对同一批“顾客”,这就是美国高中课程组织的通常模式。

4.教学组织安排的基本模式与学校的自主调整

美国高中生一般上午7点到校,下午3点完成课程。教学时间安排的一般模式是,一天分为8段时间(每段45~50分钟,课间6~7分钟),安排7节课和1次午餐时间(学生根据自己的课表,可以在第4、5、6段时间安排1次午餐)。不同学校会在一般模式上进行个性化调整:有的高中缩短午餐时间,增加教学时间;有的缩短周五的每节课的时间,半天完成全天的课程,腾出下午时间组织其他灵活多样的学习活动;有的为提高课程密度,减少或合并课程,采用两节连上的方式,把1个学期分成2个学期,半学期完成3~4门课程;也有的高中走中间路线,部分学科改成两节连上,避免思维中断,部分课程保持原状,防止过度疲劳;也有一些11~12年级的学生,半天在公立高中上课,半天前往职业中心学习职业技能训练课程。这些多样变化充分体现了学校在教学组织安排上的自主性。

二、思考与建议

在美国高中实地考察之后,笔者所在的研究团队都认识到课程选修制度的重要意义与必要性,但结合我国实际,大家对课程选修的可行性与操作性又有所顾虑。制约课程选修的因素主要有:一是有无供学生选择的课程,这是课程建设的问题;二是学生能否合理地选择,这需要加强生涯教育与学业指导;三是如何在机制层面持续促进自由选修,这便会触及高校招生制度。

1.要克服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间的尊卑偏见,防止选修课程为必修课程服务的错误倾向

“有限的共同基础,无限的发展可能”是美国高中课程制度的概括。美国高中有必修课程、建议学习的选修课程和自由选修的课程。其中必修课程很少,建议学习的选修课程也不多。减少必修课程,为学生的自由选修预留了极大的空间和提供了可能性。所以,美国排名在前1/3的高中生在专业方向上的深入,比我国高中生更为接近大学专业教育的起点期待,这正是选修课程的价值所在。而我国的许多优秀高中生则在以必修课程为中心的教学中原地踏步。

深究这种现象背后的思想分歧,在于对必修课程的定位与认识。必修课程是“基础”还是“核心”?有的学校将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视为重要课程与次要课程,所以坚守必修课程来表征全体学生的基本学业水平。但是,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是承担不同功能的两类课程。减少必修课程,增加选修课程的意义不是整体减负,而是减少统一内容,鼓励学生提早进行专业启蒙与专业深入。

减少必修课程,增加选修课程无疑是正确的。但在结构调整之时,有两个问题需要先厘清。

一是减少必修课程是否会降低学生的学业水平?笔者的这一担忧在美国没有出现。相反,因为美国高中规定了学生课程选修的总量与结构,又将课程的选择权给予了学生,激发了学生在自由选择基础上的更有动力的学习。这一问题的关键是腾出来的时间投向了何处?有迹象表明,我国有些基层学校可能以知识拓展选修课的名义,加强必修内容的分块复习,将必修课的某章内容变身为一门新的选修课。如果这种让选修课服务于必修课的倾向蔓延开来,加强选修课程建设的意义会被“蚕食”。选修课程不是为了“五彩缤纷”的场面,而是为了真正体现“以生为本”,为了提供丰富的学习机会与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

二是我国现行的必修课程都是学生必需的吗?因为我们目前还坚持以必修课程为高考范围,所以必修课程的界定成了纷繁立场的争论焦点。我国高中可否允许学生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领域,甚至外语领域中有更大的选择性?可否允许数学的内圆再小一点,设置基础数学与高级数学两个层级?我们的课程今天之所以不再减了,是因为还有一些因素在纠葛。

2.加强应用教育并以应用类课程为选修课程建设的重点

美国高中课程可以分为学术类、应用类和艺术体育类三大板块。

学术类课程包括英语、数学、科学、社会科学、世界语言等领域。其特点主要有:第一,各领域包括核心主干课程和专门化程度较高的分支课程,课程分化用学科谱系图(Flowchart)来描述;第二,主干课程一般提供多层次的课程(预备级课程、普通课程、荣誉课程、大学先修课程等),允许学生根据基础,分层选课;第三,课程与课程之间有一定的序列关系。

应用类课程主要指美国高中校内开设的应用科学课程和由地区设置的、多校合用的职业中心(Career Center)提供的职业技能训练课程。前者主要包括商业、技术、家政、生涯。它们一般分列在“家庭与消费科学”与“商业或技术教育”(不同学校的提法大同小异)两个领域中。“职业中心模式”是美国教育的一大特色。职业中心是面向11~12年级的高中生开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基地。中心提供计算机应用、汽车修理与服务、建筑、制造、医护及生活服务等方面的课程。

艺术体育类课程包含体育与健康、视觉艺术与表演艺术三大领域。其特点有:第一,专业与完备的功能教室和教学设施,使开设丰富而有选择的课程有了可能;第二,课程分化非常专业与精细,不同学校的课程组织线索不尽相同;第三,与社团活动相结合。许多学生在下午3点放学后,还留校参加艺术和体育的社团活动。

以北中心高中为例,2012学年共开设140门课程,提供339个课程选项。其中学术类59门,208个选项(其中外语84项)(包括学术类课程中的应用性学习);应用类48门,68个选项(其中校内17门23项);艺术体育类33门,63个选项。如不包括职业中心提供的课程,3类课程之比为11:3:6。再从普通高中生的4年学习规划看,前两年学术类占6成,后两年学术类占4成,学生有一半的时间可能投放在应用类与体艺类课程。从供、需两方都能看到美国对应用类课程的高度重视。

从应用科学到技术应用活动,再到职业技能训练,应用类课程的涉及面非常宽广。随着学生生涯发展方向的逐步明确,选修应用类课程的学生会逐渐增多。在自由选择课程中,应用类课程与艺术体育类课程共同构筑了课程的多样性图景。

职业技能课程只是应用类课程的一个方面,还有一些为高等工程教育、高等商科教育等奠基的应用科学或技术应用课程。因为对应用教育的重视,美国学生有着更强的应用知识与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于浙江省来说,如果把“职业技能类”选修课改成“技术应用类”选修课,可能会有利于重点高中在这一领域的介入,降低在无设施条件下课程开发的难度。普通高中可以依托技术教研组,建立应用教育教研室,将“技术设计”课程分化展开,开设家政、食品营养、工艺品设计、商业基础、市场营销、职业调查与生涯规划等课程。各地职教中心的实训基地建设与管理服务机制也要作相应的变化,要把为普通高中学生开设职业训练课程纳入其职责。相关部门在建设规划职教中心时应统筹考虑。要鼓励高校仿照PTLW(“工程引路”项目课程)模式介入或帮助普通高中开展应用教育,拉近高校应用专业与基础教育的距离。

3.高校招生的专业方向要与高中课程选修挂钩,切实支持高中课程的自由选修

美国大学招生录取要参考学生8个方面的情况:学术成就测试SAT的成绩;高中成绩记录表(课程学习目录与成绩)、平均绩点GPA和校内排名;选修的AP课程及成绩;学生的自荐信;学校推荐信;参加社会实践的情况;体育艺术特长;面试评价。美国各所大学的招生制度、录取方式和招生标准各不相同,因而高中很难功利地迎合,唯有落实好核心课程,整体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大学专业方向与高中课程的相关性是支持课程选修的关键。浙江省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的初稿已有规划,这将成为鼓励学生进行课程选修的重要动力。高中生将来会报考不同的专业,高中选修课就应该有不同的侧重。

目前浙江省高考分理科、文科、艺术、体育等类别,可先增设工科、商科、医科等,分别规定相应的考试科目组合,迫使学校提供选择性的课程,减少共同课程,鼓励个性化选修。待条件成熟,再区分建筑、机械等方向,设置更多的科目与科目组合。也可尝试“一科多卷”,不以必修课程为统一高考的命题范围,减少优秀学生“原地踏步”式的学习。

我国自选模块的考试可否参照美国大学先修课程模式?即每年安排几次考试,由学生选考,考试成绩合格可作为重点大学录取的必要条件,不计入总分,但考试科目与录取专业挂钩。高校招生要逐步从“分数决定”走向“兴趣决定”,要与学生高中阶段的课程选修相联系。

4.改进区域教育质量管理,降低社会对高考的关注程度

一是指导各地政府停止过度聚焦高端竞争的教育质量管理,不以一本升学数、顶尖高校录取数等为依据来评价区域与学校的教学质量。二是客观看待高职院校与普通本科的毕业就业现实,停止用高低分层的眼光评价本科升学率与高职升学率。三是采取社会化报名,避免考生信息与学校的强关联。四是只公布本科线,取消一本线,减少社会及媒体的关注度。

5.完整认识课程建设的意义,分工建设选修课程

美国高中的大部分课程是各州定标准,专业机构(包括高校、社团组织、出版社等)进行开发,经各州(或学区)审查推荐后由学校选用。学校自主开发的课程不多,主要是一些综合性、体验性、研究性的学习项目。美国高中确实非常重视利用社会资源来发展课程,有的与高校合作开发课程,有的利用博物馆等社会文化设施开展课程,还有的邀请社会人士参与课程。一些专业组织依托公共考试,开发了旨在促进高中教育与高等教育衔接的课程(如大学先修课程、国际文凭项目课程),但要经州教育部的认可方能准入。对于以社会机构为开发主体、面向高中生的课程,州教育部有管理审批程序。对于学校自主开发的课程,没有证据显示他们有严格的管理制度。

美国丰富的课程供给,却未出现“课程开潮”。这是因为200年来,大部分学术类课程和内容确定的应用类课程已成熟积淀下来,除了时代感很强的新鲜课程与生成性较强的项目学习还在兴起与补充外,大部分美国高中课程已处在稳定的使用完善阶段。

这一现象与我国推动学校选修课程建设是否存在矛盾呢?澄清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区别看待学校课程建设与区域课程建设不同的工作重点。

(1)区域层面要加强学术类选修课程的规划与建设

对于内容确定、结构关系明确的课程,我国高中没有必要自下而上地建设。区域层面应以国家选修Ⅰ和选修Ⅱ课程为基础,研究学科谱系图,规划发展高中学术类选修课程,开发受众较为广泛的应用类选修课程,供学校选用、开设。

(2)区域层面要建立和健全选修课程的征集与积累机制

面对基层热火朝天的课程开发,区域管理部门应及时搭建平台,收集、筛选、积累、推广选修课程。要鼓励基层学校的课程创造力,但不可以课程多少论英雄,要以专业力量促进那些分散专题课程的标准化、系统化和物化。高中精品课程征集与评选、网络选修课程资源建设正是在这个方面的探索。

(3)学校课程建设活动要落实在课程的二次开发

学校层面自主开发课程不多,并不表示学校没有课程建设活动。在学校层面,课程有引进、改良与创生之分。学校课程建设的关键并不在于课程内容的选择,而是在于课程的开设与发展,它是课程标准的学习化设计与适应性调整,是学习方案与学习资源的积累与整合。

(4)学校课程建设应以开发应用类课程和转变学习方式的课程为重点

随着区域性的课程积淀,今后我国高中的课程开发内容,将集中于生成性的、体现应用意义的、项目式的学习活动。以知识补充、领域拓展为特点的选修课程建设应由区域统筹。学校自主开发的课程,应主要关注以“应用”“生成”“体验”“探究”等为主要目的的项目式学习,让学生在广泛实践中发现新意义的学习。

6.调整学校资源配置模式,启动“教室的专业化建设”

对比中美高中硬件环境,最大的差别是我们学生有固定教室,教师走班上课,而美国是教师固定教室,学生走班上课。这对学校的运作模式提出了很大的挑战,但这又是选课走班机制的重要条件。

针对当前学校教学设施与资源集中管理,便于维护,不便于使用的现状,笔者建议对课程资源进行学科性重组,让校内一切可以为教学服务的资源都尽可能地靠近课堂、靠近教学、靠近师生,并交由学科教师管理。实验科学领域的课程可以先行启动“教室的专业化建设”,加强学科功能教室的建设与使用。这是学校课程建设的重要体现。

7.加强学科基地建设,尝试推广学科部管理模式

建议我国高中将教研组升格为学科部,由学科部全面负责相应领域的课程建设与教师管理。学科部主任可作为中层干部,参加学校教学业务工作的研究与决策,提高教学改革行动的策划力和执行力。

科学规划课程建设是学科部的重要职责。当前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并行的模式,将促使原先对教师统一的共性要求转变为在共同基础上的分工特长发展。不要求教师熟谙本科目所有模块的教学,但要求教师全面掌握必修课程,主持开设一两个选修模块。所以,学校要以领域或科目为单位,进行课程建设的规划分工,这需要学科层面有更强的课程领导能力。学校要通过选修课程本身的“积淀”,形成良性的“选课走班”局面。

8.建立学生指导工作体系,全面开展生涯发展教育

高中阶段是学生逐渐明确自己生涯发展方向的重要时期,学生出现分化不可避免。选择学术发展或职业发展并无尊卑之分。尊重学生的自然分化,顺其自然地开展兼具“学术发展”与“职业准备”两种取向的生涯教育指导,是课程选修系统的重要支持。

要尽快制订《高中学生指导工作纲要》和《高中学生指导工作的发展规划》。高中学校可以将政教处转型为学生指导中心,开展选课、学业、人际、价值观、生涯发展等方面的辅导。要转变工作风格,变“管教”为辅导。区域管理部门要尽快建立生涯教育与学生指导工作的研究指导体系。

要加强专业“指导师”队伍建设,制定《“指导师”的专业能力标准》,开通职评系列,引导有志向的教师向“指导师”方向发展;组织针对性的培训,培养专兼职相结合的“指导师”队伍;师范院校要探索开设专业或课程方向,在教师职前教育中引入这一元素。

篇7

高中阶段的学生,由于面临高考任务,学习积极性很大程度上是出于备战高考,对于心理课这样一门没有材、没有硬性学习任务的学科,如果对学生缺乏吸引力,课堂上很容易出现教师唱独角、学生则埋头苦学其他学科的情景。这样的心理课,没有让学生真正参与进来,形同虚设,也不会对学生起到真正的心理辅导作用。那么,如何打造心理课的独特魅力,吸引学生积极参与?笔者根据多年从事高中心理健康教育的体会和感受,进行了以下总结和思考。

一 、换位思考,了解需求,满足学生的合理期望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心理课能否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关键在于能否了解学生的需求,了解学生如何理解和定位心理课、对心理课有何期待。在现实教学中,笔者常会遇到这种情况,几乎每次上课前,总有学生会问:老师,今天心理课上有什么好玩的?可见,在相当一部分学生的认知中,心理课应该是好玩的。那他们对好玩的标准是如何定义的呢?

笔者曾对高一学生进行了心理课方面的调查,要求学生根据自身对心理课的认识和了解,写出自身心目中对“好玩的心理课”的理解以及希望课上讲授的内容等。调查完后,分层随机抽取了80位学生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绝大部分学生认为“好玩的心理课”应具有以下要素:有心理测试、活动游戏、视频材料和师生、生生互动,并且希望心理课涉及调节压力、认识自我、人际交往等方面的内容,对自身的学习和生活能有切实的帮助。

这就为心理课的设置提供了参考。学生心目中的心理课,应是以活动体验的形式为主,侧重于学生在活动中的参与、体验和分享,并尽可能丰富活动形式和课堂素材,让学生体会到心理课与其他学科重知识传授的区别所在,感受到心理课所带来的欢乐,这迎合了高中生喜好新颖、个性,渴望自主独立的特点,也符合现今心理课的主流发展方向。在心理课的开展上,应围绕高中生面临的实际问题,不能生搬硬套网上或者兄弟学校的教学设计。如,我校根据高一学生学习生活实际和心理发展特点,在入学第一个学期主要进行适应新环境方面的人际交往和学法指导,第二个学期在其对高中学习生活有所适应和了解的情况下,进行自我探索、人生规划等方面的辅导,提高学生学习动机和毅力。

二、加强修养,提升素质,发挥教师的专业魅力

心理课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教师与学生进行心灵交流和分享的平台,要真正达到沟通、交流的效果,作为课堂活动的组织和引导者,教师的作用不容小觑。教师可通过加强自身的专业素质和修养,打造具有个性魅力的心理课堂,让学生乐在其中并有所感悟。

首先,教师应拥有先进的教学理念,尊重、欣赏每一位学生,对学生进行赏识和激励教育。理念决定行动,抱着一颗平等、悦纳学生的心,会让教师在课堂上放心、大胆地让学生参与进来,鼓励学生表达真实想法、分享内心感受,使课堂呈现出包容、接纳、舒心的氛围,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奠定情感基础和支持保障。

其次,教师发挥人格魅力,充分利用自身资源,与学生建立平等、尊重的良好师生关系。笔者调查发现,学生喜爱的心理教师主要具有真诚、幽默、随和、富有亲和力等特征,教师可根据自我性格特点,发挥个人优势。同时,借助自身成长经历和感悟,运用心理咨询中的自我暴露技术,与学生分享、交流,拉近彼此心理距离,使得学生借由对心理教师的亲近和喜爱而对这门课程产生好感。

再次,善于根据学生需求,精确定位教学目标,恰当设计教学方案。心理课没有材,教师只能根据不同时期学生的心理需求,通过查阅相关资料,整合、加工、提炼,设计出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这种从实情出发而来的教案针对性较强,能为学生提供切合实际的辅导和帮助,是心理课成功的基石,定会吸引学生的眼球。

最后,提高教师课堂驾驭能力,使得心理课活而不乱、形散而神不散。心理课很多时候是以活动课的形式出现的,但受场地等条件限制,大多活动是集中在教室里开展。活动场地的有限、人员的拥挤对教师的课堂管理能力提出了挑战。教师除了事先备好课,完善活动细则、要求,设置好各环节教学时间,让课堂大体朝教师预期方向发展外,在实际上课中,还要善用言语、表情等营造良好氛围,控制课堂活动进程,使得心理课活泼有序、张弛有度,保障大部分学生参与、分享、表达欲望的实现,这样才能让学生对心理课保有长期、稳定的兴趣。

三、勤于思考,勇于探索,深挖课程潜藏的吸引力

一方面,参照文件要求,挖掘心理课程内容。如,根据《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要求,高中阶段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自我意识,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掌握学习策略,开发学习潜能,提高学习效率,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培养人际沟通能力,促进人际间的积极情感反应和体验,正确对待和异性同伴的交往,知道友谊和爱情的界限;引导学生确立自己的职业志向,培养职业道德意识,进行升学就业的选择和准备,培养担当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由此可以看出,高中心理课主要侧重于对学生进行自我认识、人际关系、学习和职业生涯规划辅导等内容,而这与学生的调查结果也有较大的吻合度。

心理课有了一个方向性的指导,我们可以在这一大框架下探索设置相应的主题活动。针对学生心理和学习实际,在高一年级侧重开展关于学习和人际适应方面的辅导,如认识新同学和高中学习、注意力和记忆力训练、沟通交流等方面的活动,促进高一学生尽快融入高中的学习和生活。针对高三学生临近高考前的紧张、焦虑、缺乏信心等心理问题,主要开展缓解考试压力、调整心态、增强信心以及提高应试技巧的主题辅导活动,为高三学生的高考保驾护航。

另一方面,不断尝试,探索课程的有效形式和模式。相关心理健康教育指导文件也提到,心理健康教育课可采取的形式有团体辅导、心理训练、问题辨析、情境设计、角色扮演、游戏辅导、心理情景剧、专题讲座等,重在引导学生心理、人格积极健康发展,促进身心的和谐,而不是将其简单作为心理学知识的普及和心理学理论的教育。在心理活动课的形式上,关键是要引导学生参与、体验和分享。

教学实践中,可根据辅导主题和学生情况,在符合活动场地的条件下,选择学生喜闻乐见的心理活动形式。如,在进行人际关系辅导主题时,要创造机会尽可能多地让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以达到人际互动的目的,并在这过程中获得人际交往领悟等。在高一第一学期刚开学不久,笔者开展了“人体拷贝”人际交往活动,要求学生通过肢体传递数字和成语等信息。这种借助游戏辅导、小组合作完成任务的形式,消除了学生在人际交往中的羞怯和顾虑,调动起绝大多数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在欢声笑语的活动中,加深了相互的认识和了解,达到了活动辅导的目的。在学生交往到一定程度,彼此间有了一定熟悉度的基础上,针对学生在沟通中缺乏倾听耐心和尊重的现象,笔者开展了“倾听――从心开始”的主题活动,根据学生中真实存在的问题进行情景设计,经由学生的角色扮演、问题辨析等,启发学生思考,反思自身日常生活中的行为,引导学生了解倾听的原则和技巧。

教学形式的选取上,同伴互助和观察学习的方式是调动学生课堂积极性的有效尝试。在解决学习和人际交往中的一些共性问题时,同伴互助能够发挥学生的主人翁精神,激发其参与和责任意识。例如,在时间管理辅导的主题活动时,笔者尝试利用同辈辅导形式,在课堂上先调查、收集学生关于时间管理的困惑,并将这些问题随机发给学生,要求其通过同伴互助、小组讨论形式,提供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供同学参考。因建议来自认知方式和学习经历相近的同龄人,更能为学生接受和认可。在观察学习和榜样激励作用主题活动上,笔者尝试利用了视频赏析的形式,增强了课堂的冲击力和感染力,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并通过视频的观看和思考,获取心理正能量。

篇8

1.1两者未能有效接轨。

多数家长在孩子上大学之前都很关注与学校的沟通,而当孩子走进大学之后,很多家长都在思想上松懈,自认为教育任务已经完成。其一,许多父母认为子女已经成人,具备了辨别能力和控制能力,因此没有必要继续施加教育。其二,许多家长过分依赖学校教育,认为学校教育能代替家庭教育。其三,许多父母工作繁忙,没有时间关注家庭教育。

1.2学校对家庭教育的地位认识不够。

学校很重视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采取了很多措施,却没有把家庭教育列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日程。研究表明,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者,有一部分人不能够较全面、准确地了解学生家庭背景,有的甚至还不能准确地叫上每个学生的名字。

1.3高职生对家庭教育的重视程度不足。

高职生都有自己的思想,很多学生不会主动也不愿意接受父母们的教育指导。他们认为自己在外求学,父母对他们的学习和生活都帮不上什么忙,尤其是一些文化水平相对不高的家长,他们往往不善表达,于是,学生和家长之间的沟通就少了,家庭教育的作用随之削弱。

1.4家庭教育基础不一。

常常一个学校的高职生来自全国各地,他们有着不同的文化素质和家庭背景。有的家长文化水平有效,有的家长不重视教育氛围的建立,更别说科学的家教理念了,在这样家庭环境下成长的学生与在家教氛围浓厚的家庭长大的孩子来比,思想认识都有所差别,就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不同的要求。

2可行性分析

2.1有利于构建文明校园。

构建文明校园的过程中,基础文明教育、感恩教育和诚信教育都是高职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面,务必做好。现在很多高职生都是独生子女,他们在父母溺爱中长大,缺少生活的磨炼,往往存在自理能力差、不善与人交往的问题,表现为以自我为中心,感恩意识缺失、诚信意识薄弱。

2.2有利于构建和谐校园。

高职生初入成年,他们在思想上还不成熟,与家庭之间存在着一种矛盾的关系,一方面想要摆脱家庭的束缚,另一方面又强烈的依赖着家庭。他们抗挫能力低下、心理承受能力差,缺乏理性、容易冲动,他们生活自理能力差、对自我的驾驭能力不足等。

2.3有利于促进学生成才。

大学生生活相比压力较大的高中生活来说是轻松的,在这种氛围中,一些学生就会失去学习的动力和目标,表现为无所适从或将过多的精力和时间花在了网络游戏中,导致生活不规律、学习成绩下滑。表现出逃课弃学、欠费欠学分、延期毕业、无证无工作、学校劝退,其结果不堪设想。

3凸显家庭教育的作用

3.1连续性作用。

高职生面对丰富多彩的社会,因为思想尚未成熟,很容易产生行为的偏差,亟需心理上的指导。家长在子女上大学之前一直陪伴左右,对孩子的思想和行为有比较全面的了解,所以容易察觉孩子在思想和行为上的异常表现。只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并及时进行干预,才能确保学生健康成长。

3.2监督性作用。

日常教育管理是高职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常规工作,家长要紧密配合学校进行教育管理。在学习方面,家长要督促学生认真学习,对于收到学籍预警的学生,家长务必要及时与学校、学生本人沟通,共同商定帮扶计划;在纪律方面,家长要要求学生遵守校纪校规,协助执行外出及假日的请假销假制度,并同时做好安全提醒工作。

3.3示范性作用。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即使是对于高职生来说,这样的作用也没有减弱。目前高职生中,存在和不诚信、感恩意识淡薄现象。家庭作为教育实施的载体,家长作为家庭教育的实施者,有责任也有义务为孩子树立典型,营造诚信感恩的环境。由此可见,面对发生在孩子身上的不诚信、不感恩现象,家长有责无旁贷的教育引导责任,要认真对待,坚决制止。

3.4指导性作用。

多数家长将自身的愿望寄托在孩子身上,只顾追求孩子学业上的成绩而忽视对孩子思想道德的教育,违背了全面发展的教育主张,对学校的教育效果有削弱作用。因此,家长一定要转变观念,从孩子的实际出发,结合行业发展,呼应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科学合理地为孩子的生涯规划提供指导,并督促付诸实施。

3.5针对性作用。

辅导员的工作量大,无法顾及到每个学生,很难有针对性的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正所谓“知子莫如父”,所以家长有责任、有义务积极配合学校开展各方面的教育工作,向学校及时反映学生的状况,以便于辅导员和教师及时、全面地掌握学生的情况。与此同时,学校也能够把学生在校的情况及时地反映给家长,使家长第一时间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个别教育。

4加强家庭教育的融合度

4.1增强家长的合作意愿。

高职生由于涉世尚浅,还不够成熟。只有加强学校与家庭教育的结合,才能提升高职生的情操。家庭与学校的合作,应该是双方合作教育意愿的增强。如果双方能有这样的认识,才能建立起相互信任、积极主动的伙伴关系,才能促进双方的积极沟通,使双方的教育资源得以整合,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优势,实现高职生的全面发展。

4.2提高家长的综合素质。

家长的素质高低决定着高职生能否健康成长,家长的良好素养、健全的心理和人格,对引导高职生积极进取是一种无形的力量。所以家长要加强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持续学习,用最新的理论观点提高自己的思想认识水平。家长要勇于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在面对大是大非问题,一定要坚持原则。家长要遵守社会公共道德,老老实实做事,踏踏实实做人,对孩子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4.3建立两者的互动机制。

为了达到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和谐统一,我们有必要需求一个两者能够有效互动的机制,只有这样才能切实发挥教育的合力作用。可以通过以下四个途径去完善两者的互动:(1)建立动态的学生档案,获得有效的与学生家长联系的第一手资料;(2)通过新生家长见面会,解读学校教育管理规定并告知相关联系方式。(3)主动与学生家长沟通,交流学生的在校情况和通报相关紧急事宜;(4)家长代表座谈会是学校与家长建立联系的必要途径。

5结语

篇9

【编者按】《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这一要求,为新时期我国普通高中的发展明确了目标定位。如何才能让这一要求“落地”?这涉及到我们如何理解和认识普通高中多样化,应当选择怎样的途径和模式。我们希望,更多的研究者、校长和教师能加入到实践的行列中来,是为“高中多样化发展”系列之三。

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是我国社会转型时期对普通高中提出的新要求,也是对我国普通高中体系性的新定位。

一方面,我国经济社会转型需要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经济社会的转型,对劳动者素质和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而在所有教育阶段中,“高中阶段教育是学生个性形成、自主发展的关键时期,对提高国民素质和培养创新人才具有特殊意义”(《教育规划纲要》)。

要承担起这一重要的历史使命,普通高中必须走多样化发展之路。只有多样化的普通高中,才能为不同类型学生提供不同的发展空间、促进不同个性的形成。同时,学校内部个性化的课程与教育方案、鼓励质疑与批判的评价体系、多样化的社会实践与创新活动,都是形成创新能力的基础,也是普通高中多样化的价值追求。

另一方面,我国社会用人方式的转变推动着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普通高中是基础教育的最后阶段,其发展模式很大程度上受社会就业的影响。应该说,目前高中问题的本质是由社会用人机制造成的。

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在我国取得高端学历文凭就意味着就业有保障。这种“只认文凭不认能力”的社会用人机制,使高中教育被异化为应试和取得高端学历文凭的工具。这既是“应试教育”现象的根源,也是影响普通高中教育改革发展的根本所在。

但连年高校扩招后,全社会已从长期的“文凭短缺”时代进入“文凭相对过剩”时代,社会就业逐步进入“文凭+能力素质”的选拔时代,提升能力素质有了更加重要的现实意义,普通高中面临着从重“应试”转向重“能力素质”的现实需要。此时,普通高中要根据学生的基础和天赋,立足于发现和发展学生的潜能,为不同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发展机会,这就要求高中学校必须走向多样化发展。

同时,就目前普通高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而言,推进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也是解决我国高中弊端的关键措施。

我国教育任务是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但现实却是高中教育“千校一面”:同样的课标、教材、教学,一样的高考试卷,用统一的教育培养学生参加统一的高考,从而导致“英才教育”严重不足、“普及教育”明显过剩,“不需要的必须学,需要的又不让学”的“片面应试”与“片面减负”并存的现象。受各方面政策影响,我国受“英才教育”的学生的学习深度、难度和强度并不比欧美同类高中更高,而我们普遍的高中学习强度则显著大于欧美。

这种不顾学生不同,强行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的“同层竞争、同质发展”,使我国普通高中始终处于高强度的高考竞争之中。于是,学校和学生忽视了知识与经验的现实意义,往往不关注学了什么,只关注要考什么,不关注知识与经验的现实意义,更关注知识经验在考试中是否会考到。以考试为导向的普通高中教育忽视了自身的意义与价值,导致“应试教育”愈演愈烈,考试分数就像一样侵蚀着学生素质与能力的发展。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目的之一就是解决这些问题,使普通高中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

国际经验能给我们什么启示

从世界范围看,一方面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是创新难度越来越大,需要的知识经验越来越多,因此世界各国普遍重视“英才教育”,其高中阶段学习的深度、难度和强度一直都在不断增大;另一方面使用一个创新发明则变得越来越容易和简单,普通劳动者对知识和经验的需求并没有同步增加,这就出现大众化的教育整体变化不大。

面对这种情况,世界各国普通高中采取了多样分类发展的思路:办学类型多样化,分层次、分类别发展;课程教学改革注重增加选择性,致力于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教育;同时多数国家都把推动高考改革作为带动高中教育改革的关键。

世界各国高中办学体制差异较大,办学类型本身也多样化,国际上最为常见的有五种典型类型:1.单一型。此类高中办学目标单一,以升学准备为唯一目的。2.多向型。特点是为不同兴趣学生开设侧重于不同方向的课程。这类高中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有积极作用,但也存在过早分科、影响学生系统掌握学科知识、不利于扩展知识面和视野的问题。3.弹性型。即实行弹性学制,使学力不同的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进度。4.综合型。即渗透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两种思想,试图使二者融合,达到“普通教育职业化、职业教育普通化”的效果。5.特色型。招收具有某方面特长的学生进行培养,有利于学生特殊才能的发展。

相同的办学类型中,学校又可以进行不同层次的定位,避免形成恶性竞争。一般说来,世界各国普通高中有三种基本定位:1.精英高中。通常属于学术性高中,以社会精英人才为培养目标,对学生进行严格的学业选拔,整体学术水平显著高于平均水平。这些高中以学习内容难、入学选拔严、自主学习宽、办学条件优、收费不高为基本特点。2.大众高中。这是数量最多的一类高中。各国情况差异巨大,有些国家这类高中毕业生多数进入四年制本科学习,也有的国家就业和读大学并重。3,普及性高中。在不实行“双轨制”的国家里,这类高中是普及高中教育的基础。学生接受基本的高中教育,升学去向以社区学院等普及型高等教育机构为主,其他学生直接就业。在实行“双轨制”的国家,这类高中通常规模不大,降低学术要求,更加注重职业导向,更多类似综合高中。

通过课程改革推动多样化是当今国际普通高中发展的重要特点。近年来,国际高中课程改革的目标更多强调为每个学生提供个性化的、适合需要的教育,使每一所学校成功,使每一位学生成功,重视教育民主、机会均等、个性发展。

在保证共同基础的前提下,高中为学生在课程方面提供尽可能多的选择机会,将学生的学术课程学习与生活体验、社会活动有机结合,将知识技能的学习与多方面能力发展相融合。课程内容构成上设置大的学习领域,增加选修比例,强化核心课程(外语、数学、科学、技术),注重分层多样(按需要设置不同难度),在课程设置上注重与未来职业有机整合。建立“学生自定学习计划”制度、学生选课指导制度、学分管理制度等保证课程选择性的管理制度。

同时,为了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世界各国都很重视处理好高中评价与大学入学考试的关系,不断推动高考以及整个高等教育选拔方式的转变,采取了一些新的措施和行动,比如:考试形式多元化、平时成绩所占比例提升、统一考试与单独考试相结合、入学选拔方式多元等。这些都为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我国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的路径与模式选择

《教育规划纲要》提出,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需要从促进办学体制多样化、培养模式多样化、探索发现和培养创新人才的途径、鼓励普通高中办出特色等多种途径实现。综合国内外情况,我国推进普通高中多样化可以选择的具体路径有:

一、明确定位、分类发展,通过办学体制改革实现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

目前,我国高中阶段教育实行的是职高、普高并重的双轨制,推进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是以不打破现行双轨结构为前提的,因此无法在办学类型上有大的选择,重点应当是通过普通高中的分类分层,落实各自的办学定位,以实现多样化发展。考虑我国国情,参照国际上高中发展经验,我国普通高中可以分四个类型进行定位发展:

英才高中(可以称为“学术高中”或“科技高中”)。这属于精英教育高中,招生对象是学业成绩分布在前5%的学生,以国内重点大学为主要升学目标。这类高中定位是为拔尖创新人才奠基,体现学术性导向,构建自己的课程体系,在完成合格高中教育基础上形成英才教育的模式。

优质高中。这属于大众性的高中教育,注重基础性,以升学预备为重点,兼顾就业预备,录取对象为学业成绩前50%的学生,升学主要目标为四年制本科。这类高中重视课程体系的特色建设,拥有扎实的教育教学质量。

综合高中。这属于普及性的普通高中,对合格初中毕业生的学业成绩没有特别限制,介于普高和职高之间。注重基础性,坚持升学预备教育与就业预备教育并重,以升入高职高专和直接就业为重点,立足培养合格公民,办学生快乐成长的学校。

特色高中。以培养学生某些方面特长发展为主要目标的普通高中,全校体现某一方面的办学特色,学生生涯计划与学校特色相关联。适应特殊学生、满足社会特定需求,培养特色人才(比如科技高中、外语高中、艺术高中、体育高中、民族高中等等)。

应该说,这样的错位竞争、共同发展是我国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的基础。一方面,各类高中选择不同定位,找到各自的发展方向和空间,在一个区域内尽量减少“同层竞争”、“同质竞争”。另一方面,错位竞争鼓励不同学校选择并明示自己的高中教育质量观,此时,行政管理部门应采取措施,如鼓励学校制订各自发展规划,改革学校评价、办学经费拨款、制订招生与投入政策等,推动不同高中按自己的质量观办学并接受基于该质量观的绩效评价,为社会提供充分、全面的高中质量信息,帮助家长和学生理性选择学校,为每个孩子找到最适合他自己的普通高中教育,从而改变全社会过度关注高考而导致的愈演愈烈的“择校风”。

二、围绕办学特色建设,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

在目前状况下,以创建办学特色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具有很大的现实性。通过推动普通高中学校形成各自办学特色,体现多样化、差异化,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为学生提供各不相同的选择,来实现以特色建设带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的目标。

但由于我国普通高中长期存在着“千校一面”的现象,多数学校并没有突出的办学特色,对办学特色的理解和认识仍然停留在初步阶段,甚至对什么是办学特色也存在模糊认识。一般认为,办学特色是关于“把学生培养成为什么样的人、把学校办成什么样的学校”方面的、与其他同类高中学校不同的理解认识、经验与做法、成果成效的总和。普通高中的办学特色应该是能代表学校整体办学水平的、个性化的、持久稳定的、被社会公认的特征,它建立在一定教育思想与理念基础上,体现为一套成熟的经验与做法,以一系列办学成果为标志。办学特色是学校长期办学努力的成果,要经得起时间和历史的检验。

一般说来,普通高中办学特色建设可以从6个方面思考和形成:一是办学定位。要明确办什么样的高中学校、培养什么样的高中生,这是办学特色的价值基础,体现了学校的个性与特色。二是办学思想。明确用什么样的思想办学校,是办学特色的理论基础。三是办学特色的内容选择,主要集中在课程、教学、德育、管理等方面。四是明确的教育结构,即作为特色的内容需要组成一个明确的结构,以形成表达明晰的办学特色;五是明确的教育方法和活动。六是明确的预期办学成果。

三、以育人模式引领多样化发展

育人模式创新是推进普通高中多样化的另一个主要途径,这是体现在育人过程与方法中的多样化,具有更广泛的现实意义。每一所学校都应当努力探索适合自己的育人模式,通过育人模式的“顶层设计”去建设特色,形成竞争力,以实现多样化发展。

作为普通高中学校教育的“顶层设计”,育人模式包括了育人的思想理念、育人的体系设计、育人的实施与评价反馈等。事实上,每一所学校都是按照某种“育人模式”进行育人的,尽管多数时候这个所谓的“模式”并没有被认识和概括。因此育人模式的反思与概括、优化与重构是普通高中学校改革应做的整体安排,是实施学校发展的主要途径之一。“育人模式”本质上要回答“育什么样的人”“如何育人”的问题,“育人模式”与“办学特色”的区别在于前者以过程呈现,后者以结果体现。

关于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体现了学校的教育思想与理念。学校要培养未来社会需要的人才,要选择在“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的不同层面进行定位,明确学生来源、去向,通过特色办学给学生打上学校独特的“烙印”。

怎样培养人是学校育人模式的主要内容。学校要按照教育规律办学,按照学生身心特点促进学生发展,按照社会现实状况培养学生,按照知识内在逻辑和科学规律组织教育教学。每所学校具体的育人内容不尽相同,由此形成各自的办学特色。

四、以课程教学改革引领多样化发展

学校教育最终要落实到课程体系中,要落实到日常的教育教学中,在推进高中多样化发展时也可以从课程与教学改革人手,逐步形成自己的育人模式和办学特色。对于很多学校而言,多样化发展从顶层设计可能难以做到,这时候就可以选择从微观的课程教学改革入手。一所学校如果能够给学生提供与其他学校不同的课程选择体系,实施具有特色的教育教学,也能体现出学校自己的独特性,这本身也是普通高中多样化的微观形式。

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重点是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课程选择,基本形式是学校校本课程体系的建设,校本课程体现了学校办学和育人的思考。教育教学改革是当前普通高中十分关注的问题,从课堂教学模式到综合素质评价改革,从校本研修到教学管理制度建设,从德育创新到生涯规划,在教育教学改革中学校有自己的发展空间,可以探索多样化发展并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