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设计规划方案范文

时间:2023-09-25 18:16:0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博物馆设计规划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博物馆设计规划方案

篇1

【关键词】博物馆;规划设计;施工建设;室内设计方案

博物馆作为进行珍贵自然文物及历史文物典藏、展示及研究的重要场所,还承担着体现城市的发展内涵的重要主题及理念的任务。在博物馆室内设计方案中体现出城市乃至国家的成长史,让参观者可在室内空间的了解中获知城市建筑文化的发展历程,这使得博物馆室内设计方案成为较为重要的研究课题。

一、博物馆室内设计概述

博物馆作为文物及标本的重要典藏展示机构、科学研究及宣传教育等机构,在我国被普遍的划分成历史类博物馆、艺术类博物馆、科技类博物馆及综合类博物馆四种。物质文化的不断丰富及精神文明要求的提升,博物馆作为精神文化建设中的重要内容,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和重视。博物馆施工建设工程发展迅速、建筑数量增加显著、造型规模种类各式,作为博物馆设计建设中的重要组成的室内设计,以采用新颖独特的设计手段来展现场馆室内的丰富灵活,已成为博物馆室内设计方案研究中的重要内容。

博物馆作为进行人类文明展示的窗口,其中所收藏的也多是人类历史及自然文明的精髓,因此,室内设计应当是历史文化、创意主题、哲学理念、空间艺术及美工技巧的完美融合,以博物馆类建筑独特的艺术设计语言,营造出和展览主题更为和谐的空间氛围,实现历史文化及自然文化精粹的诠释,让参观者在室内空间设计的高雅艺术的享受中体味历史文化的光辉,也就是说,落实博物馆室内设计已成为博物馆生命力及存在价值体现的根本所在。

二、博物馆室内设计方案研究

1.重视博物馆室内的环境设计

社会的高速发展推动着博物馆类建筑建设工程的开展,各式各样的博物馆个性特征及显著差异中,室内设计便是重要的方面。在博物馆室内设计中要重点突出形式与主题上的协调性,面对文物的展览主题选用最佳的展示手法予以呈现,依据所要设计规划和施工建设的博物馆,是以依次排列铺开展品、利用模型重现场景、通过图形并茂重读历史等,选用适宜的设计规划手段,以展示手段的丰富多样化达成博物馆的展览初衷。

空间与流线的趣味性,博物馆的室内设计要严格的执行参观流线顺畅清晰及空间序列科学合理的重要设计标准,彰显出疏密有致、步移景异的展品陈列方式,使步入该空间进行文物观赏的参观者可体验到起承转合所营造出的趣味感,例如吴忠市民俗博物馆的室内设计中尽量避免迂回及逆行,使身在其中的参观者兴趣盎然。

展现媒体的科技化,博物馆展品的展示手法在传统的声、光、电等普通手段的基础上,综合采用高新技术的设计应用,在室内设计中利用电脑系统、照明系统等实现强弱变化展现展示效果等,使得建成运行的博物馆可利用声音、照明、视频的强弱变化控制突出设计理念。

图1 比利时埃尔热博物馆内部

室内设计氛围的大众化,展品并非镁光灯下等待参观者膜拜的公主,这就要求室内设计中的空间不可过于拘谨,如2005年设计并于2009年面向公众开放的比利时埃尔热博物馆,便是法国建筑师笔下的彰显大众化的设计典范,参见上图1比利时埃尔热博物馆,设计者以室内空间不规则的形体之间的相互穿插、不同色彩的呼应等,充分的彰显埃尔热风格各异的绘画,使参观者置身于精神的艺术殿堂。

2.强调博物馆室内的元素设计

在博物馆室内设计方案研究中不难发现,较为典型、风格独特、品位非凡的博物馆建筑,多是强调着室内设计元素的杰出作品。首先是色彩的合理选用,色彩带有着感彩可直接或间接的作用于主题思想的彰显,以直接的影响参观者的心理情绪等,充分发挥出深化主题及突出展品的重要作用。在色彩的选择中,纪念性博物馆要以兴奋的色调为主,参见下图2,民族及民俗类的博物馆室内色调要尊重当地的习俗及传统而以传统的色调为主,自然性的博物馆或陈列区域要以更加接近于自然的色调为主,科技性博物馆或陈列区域要以沉着稳重的色调为主。

图2 历史博物馆一角

室内灯光照明的设计,灯光设计是博物馆室内设计中带有矛盾性的设计内容,多反映出两种差异较大的设计理念,以自然光的充分利用可实现宏大空间的展现,人工光线设计则将参观者的视角汇集于独立的展品,这就要求设计人员要采用先进的技术,将自然光线及人工光线进行平衡处理,在特定的部位重点突出人工光线或自然光线,以戏剧性的灯光效果及灯光色温,实现参观人员基础氛围的调节。照明设计要遵从空间定位,提升博物馆室内空间昏暗适宜度的同时,合理降低展区空间内太过直白的照明,让文物在空间中获取价值品味更大的彰显度。

博物馆的展示环境设计。就博物馆室内设计中的展示设计而言,对周边环境的敏感度逐步提升,这就要求设计人员要将环境的持续扩充与展示进行完美融合,尤其是设计中所使用的材料的可持续性的本质,而这种具有永续性的室内设计在民俗性博物馆中的运用更为突出。民俗性的博物馆在进行展示设计中,充分考量环境因素,从当地群众中进行民间艺术的取材,同时兼顾文化的传承延伸及环境氛围营造,缩短着展品与参观者之间的距离。

室内设计中的人性化。博物馆的内部空间设计的偏大或偏小均会使内部空间失去平衡性,而给参观者以冷漠压抑的感觉,这就要求设计人员要充分的利用人体学原理,在考量受众心理维度及生理尺度的基础上,综合形式、色彩、机理、比例等设计元素,构筑出更加具备人性化能给以视觉、听觉、触觉及嗅觉上最佳的空间感受,满足参观者对文化空间的多元化需求。

篇2

各位领导、同志们:

这次会议是推动我区持续发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会议,为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各项工作指明了方向,使我们倍增聚力发展、共克时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我们认为,促进高质量发展,需要在以下6个方面下功夫。

一是加大工业遗产保护利用。

进一步突出×工业文化特色,着力对×号、×号、×号街坊进行保护修缮和改造利用,逐步实现工业遗产资源到工业遗产资产的转变,让×工业文化“言之有物”。尽快促成×号街坊×号楼修缮保护和改造提升项目开工建设,建成工人生活体验馆和精品酒店,将×号街坊打造为红色研学游亮点;

×号街坊修缮保护工程9月开工,完成内部插建、违建拆除工作,恢复沿街苏式建筑风貌;积极向省文物局争取×号街坊保护修缮资金,支持×集团将其中×栋×式建筑引入文旅业态,实现文物保护、居民生活、商业经营相互融合。

二是突出旅游城市建设。

利用工业文化旅游资源,探索工业遗产保护与城市发展相辅相成的新路径,突出“两带四街”建设,落地一批根植工业文化沃土的文旅项目,将工业资源转化成工业文化旅游资产,形成“快进、慢游、长留、缓出”的旅游城市、城市旅游,加强工业遗产保护,提升城市品质,打造工业文化旅游魅力之区。

重点打造建设路工业遗产风情街,邀请设计规划单位为建设路进行整体规划设计,提纲契领明确建设路功能定位、产业布局、改造方案、环境提升、文化景观、旅游交通等内容,同时在建设路上选取500米到1000米作为示范段开展施工。

逐步恢复×路苏式建筑群沿街风貌,对未定为文物保护单位苏式建筑确定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在不影响城市发展、提升居民生活水平的同时,保护保留×路历史风貌。积极参与×市“东方博物馆之都”建设,利用先进展陈技术手段,建设数字博物馆,概括展示×工业发展历程,同时建立健全工业遗产博物馆体系,利用工业闲置资源建设×工业博物馆总馆,其他厂矿企业在临街处或合适位置分别建设的特色博物馆为分馆,打造×工业博物馆群。

三是坚持以项目为抓手,扎实推进文旅融合。

继续推动×和×整体搬迁,腾笼换鸟,发展文旅产业,加快×项目进展,协助×建设红色教育基地;继续盘活工业文化遗产,加快×重工发电设备厂、一拖靶场地块的招商引资,布局新型业态,充分考虑大众精神文化需求和消费需求;借助×广场地铁站、×交通枢纽等重大工程,扩大居民文旅消费习惯区域,同时加快国际高档连锁酒店×五星级酒店的建设,提升我区文旅消费档次。

四是抓住抓牢“夜间经济”发展契机。

继续开展“古都夜八点”工作,加快各类夜间文化、旅游设施建设,培育×步行街、×等文旅消费集聚地,瞄准90后、00后消费市场,鼓励文创园区建设小剧场、音乐吧,促成“×”与×影剧院的合作,引进培育沉浸式话剧、音乐剧、歌舞剧等各类具有吸引力和知名度的夜间文化艺术项目。推动×商业街、×商圈、×商圈等链式衔接业态融合发展,促进提升ד夜间经济”文旅消费水平。

五是大力发展研学旅游。

今年在疫情的影响下,跨省、跨地区的非必要旅游,如休闲、独家、观光等旅游需求锐减,导致旅游产业持续负增长,因此研学旅游作为现代基础教育的重要补充成为激活旅游市场的“强心剂”,也是我区有效整合科技、工业、教育、文化、商贸等资源,拉动消费的重要方式之一。

我们将大力发展研学旅游,打造“研学×、了解工业”文旅品牌,丰富以×工业游景区为核心的工业研学游课程产品,打造以大学科技园为核心的科技研学游,同时利用上级扶持资金,对研学旅游基地、研学旅行社及积极组织研学游的学校给予奖励支持。同时搭建旅游从业者平台,举办沙龙活动,利用旅游从业者资源将×研学游线路推广出去。

六是着力推进文旅服务融合。

协同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和旅游公共服务、为民服务和为游客服务,发挥综合效益。发挥我区已建成的文化馆、图书馆以及城市书房的作用,兼顾游客服务功能,增强舒适性、便利性,利用文化馆、图书馆开展面塑、剪纸、×花茶制作工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活化。

推动游客服务中心、咨询中心增设文化展示、图书阅览、文化活动等项目。利用公共文化站点,加大文明旅游宣传力度。推动公共文化服务进景区,在游客聚集区积极引入影院、剧场、书店等,统筹攻坚文化和旅游共享的新空间。

×将以此会议为契机,紧紧围绕“创新发展、转型发展、高质量发展”的主题,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强化规划引领,推动改革创新,全面提升发展能力和治理能力,进一步提效能、优服务,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完成×下达的工作任务。在此我郑重表态:

一是抓保障、优环境。着力推进旅游城市建设,加大人力、物力保障×文化旅游双创园“××”项目、工业博物馆、×路打通项目、×河征迁工作。以双创产业作为核心产业,推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探索新的融合领域。以打造工业遗产风情街为引领,诠释工业文化、展示时代精神,使工业历史文化遗产资源得到充分挖掘利用。以×路打通项目,完善城市功能建设,统筹推进城市建设管理。以×河征迁为契机,加快推进×河综合治理,形成清水绿岸的河渠景观。

二是强化解、善落实。积极服从拥护重点工作推进的新思路,细化项目推进流程和节点任务,努力化解影响项目推进的制约因素,对项目建设中涉及到的群众征地拆迁、房屋补偿等问题,要严格按照法律规定,落实好各项拆迁安置和生活保障政策,加快征地拆迁进度,保障群众合法权益。树立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多想解决之策,多谋推进之举,以敢于担当的勇气,善于落实的锐气促进项目高效有序推进,确保建设成优质工程、精品工程、环保工程、放心工程,让领导放心,使群众满意!

篇3

[关键词]赣州旧城;中心区;保护更新;城市规划管理

一个城市是否有底蕴、有内涵、有可识别性、有个性直接决定着该城市的生命力与形象。历史文化名城均具有山城的灵活雄伟、江南水乡的温婉秀丽、方正严谨的特色,城市空间布局形式可以留给他人一个直观的记忆,它是展现城市特性的最直接的方式。在城市外形几乎相似的环境下,维护城市特性的最直接可行的办法就是,保护城市内原有的历史建筑与环境。保护这个词也在与时代共进步。当人们不但更新个人思想后,开始增加保护的目标、方法、内容与对象。现在所说的保护历史说法,其实也涵盖了一种多元化的发展方式。首先,城市的每个地方都充斥着现代的生活,其次,城市各处都散发着历史文化气息。现代的生活代表着现代城市不断引入新的事物和功能因素,而文化气息则是城市和谐、有序、平衡发展的前提条件。所以,怎样评判眼前的城市空间布局和城市文化史,怎样分配功能因素与新旧物质已成为保护历史建筑可区分性的主要项目。

1.1 建筑街区质量不高

赣州旧城没有良好的环境质量的原因有两个。1,建筑质量不高。由于过多的因素制约,使得赣州旧城区的经济日渐衰败,在旧城区生活的民众大多是下岗职工和年长者,其中不少人都是依靠政府补助来生活。还有产权这类繁杂因素,导致旧城区的建筑未能得到修复,使得调查过程查出建筑质量不高的缺陷。2,除了较差建筑质量外,它还威胁到了历史街区环境,不少生产与生活垃圾就这样肆意的扔道路两旁,还有一些居民,基于有限的房屋面积,而未能购置相关的厨房设备,迫使他们需要在路旁做饭,这在抢占了公路空间的同时也毁坏了市容。

1.2 建筑街区外貌不齐

现在大批量建设的建筑物使得老城的形象发生了改变。从赣州的居民中得知,过去可以在郁孤台上远眺四周风景,向北一望无际的青山尽收眼帘,南望全是历史建筑。 可现在,虽然还能看到青山,去再也看不到历史建筑,放眼望去全是高达六层左右的钢筋混凝土时代建筑。时代建筑除了见到了郁孤台下,在还老城区内四处蔓延,不断抢占历史街区空间,使历史建筑存在的数目锐减。如果你在乡间小道上,忽见一座于昂楼耸立在眼前,是不是很不合时宜。

1.3 旧城街巷环境衰落

旧城区里面新建的建筑和其附近环境不和谐,他们的建立就损害了原始的街道立体空间的感觉。姚衙巷这个赣州旧城区内最有自己韵味的一个街道,不过在其向邻近的纸巷,只有部分传统建筑具有特性,无法在找到其它的与历史有关因素。此外,有的街巷就只留有虚名了,比如城东的 “寸金巷”,由于接近过去的渡口,获得寸金寸土的称号,可是现在就只有支离破碎的残破的坑洼不平的路面了以前的繁荣景象早都已经人去楼空。

2.1 功能置换历史建筑的利用

(1)笔者在攀高铺历史建筑群设计方案中,主要采用把攀高铺改成青年旅馆与茶室。攀高铺市场现在位于多个民居小院的中心处,有着较为宽广的屋顶建筑。热闹的菜市场与随意丢弃的废弃物破坏了四周的居住环境。于是将旅游作为该地域的主要发展设计方向,想到此地没有成套的休闲道具,加上市场上使用历史的建筑框架与材料,营造了不错的整体空间效果,于是笔者打算对攀高铺市场进行再生设计,把它打造成一个具有休闲气息的娱乐酒吧,为地方发展增加新鲜血液,这样还可方便本地老百姓和观光者。方案中酒吧要努力保持传统的结构形式,使用以前的柱网,只但是要另外增加天窗、玻璃外墙等,以便可以保护建筑,对空间做二次隔离,增加需要使用用的手工室与洗手间等设施,在继承传统优势的同时增加流行元素。针对酒吧的特点,我们在市场北面的民居房修建成一个青年旅馆,该民居之前是一个织布坊,是一座木质的带有多层回廊结构的房屋,中心位置有一个方形天井,在本这类建筑在该地比较罕见。现在的民宅由于建筑质量不高,有不少房间闲置着,不过其外面的保护结构几乎核心的一样,还带有浓郁的传统风格。借助上述设计方案,将民居内部结构进行整顿加固和粉饰改造,再次隔离内在空间,使其具有卫生间和淋浴的实际效能,把它建设成一个青年旅馆,给方便游客住宿。完成这两个建筑的设计后,也会增加此地段四周的商业价值,为发展带来了新活力。

(2)改造姚衙前民居,方案将修建成民俗博物馆。正在被规划的地处东园古井广场西面的姚衙前七十一号的四周民宅;是赣南传统的天井民居建筑还未遭到严重破坏,且带有明显地域特色,并且还有二组建筑构成,形成一进一退的结构;内设二口天井,在进门的地方的门楼砖瓦,造型独特,巧夺天工。外部的维护的墙体将用现在材料玻璃进行外部墙体再设计,形成设计上历史与现在的融合。内部很多木构件例如梁架等结构都还如新建的一般,而对门窗这类装饰物的制作更是、做工考究,装饰性木雕的色彩尤为丰富。这系列民宅结合了很多民宅的惯有的风格,它的详细构建展示了客家民居的特有风格,那就是简单大方,而精美的木结构特点和修葺风格又展现徽派建筑的风格。特别是在进大门的东南拐角的巷子口,是姚衙前的特色建筑就是门前那颗古树。拟定推到部分违章建筑的建筑,完善传统民宅的原始风格,替换成具有最初的居住性能要素,重整立体结构,把它演变成民俗博物馆,以模型、图片和照片等方式来罗列赣州早期的节日礼仪与婚丧嫁娶等习俗,又在两做民宅的中部内院建设出很多方便群众参加的文化活动来增加市场人气。

2.2 郁孤台街区历史建筑保护设计方案

在2002年,赣州市政府对郁孤台的周边进行了环境治理,在建筑的周边创造了优美的绿化环境。但经过笔者考察认为,还有很多问题没有解决:现在郁孤台下方的南面部位原有的建筑已经被拆除干净,所以就会留下大面积的空闲空间。而西津到章贡路周围的沿边建筑是复合的多层建筑,当人们在郁孤台站高朝南观望的时候,景观并不美好。而在郁孤台的北面,因为树木的遮挡让参观者的视线受阻,所以体会不到古诗词中悠远的意境,而且据观测从城墙已经不能看到郁孤台的入口给两者之间的相互辉映造成影响。

因此,根据现在存在的问题和要实现的历史建筑目标现状,笔者对郁孤台地区的周边建设提出策略性的方案:对于该地区的文化遗迹和历史传统建筑上,可以采用保留和功能性的置换并且以保护修建为主的建设新模式,争取做到对原有的建筑风格做最大的保留上开发研究新的建筑功能,让城市旅游更快更好的发展。

结合前文和赣州旧城现状,本课题提出如下建设性意见。第一,将原有的广东会馆功能进行添加和设计;将赣州旧城历史文化的变迁进行展出成为展示性的博物馆;第二,将原有的赣州市电影院建筑改变为可以表演传统采茶戏、地方戏剧等展示民间特色的民艺剧场;第三,拆除影响美观的田螺岭路西段的老旧烂建筑,加强东段地区的建筑修建力度,对其进行经济功能调整使其成为现代化的商业街,方便旅游者消费和购物和客观望城墙。第四,为了尽快的恢复赣州原有的古城风貌历史景观,体现古城建筑的氛围,方案设立有代表性的历史标志建筑,一个是历史上盛名远扬的城墙外的接官亭,将其修建成为水上游玩和陆上游览的独特的连接点。第五;恢复原来的标志性建筑,让军门楼形成明显的另一个有着相互联系的观赏节点。第六;对于郁孤台南侧的建筑,则是沿着等高线统一度量,完全依据该地区传统建筑样式重新建造新的商业建筑和旅游建筑。通过建筑上的高高低低的空间格局,唤起人们在过去登临郁孤台向南远望时看到的屋顶层叠起伏接连天日的城市景象。

2.3 百家岭街区历史建筑保护设计方案

本课题规划选择了百家岭地区作为旧城更新中间阶段的主要设计方案。在赣州城区原来的地委大院东就是百家岭地区,其北面现在有市级的特殊教育学校,东面有繁华的八境路,南面则是紧靠章贡路。总的占地面积是三点三九平方公里,虽然不是很大但却是危旧房高度密集的地块之一。

笔者在实地考察中发现,在白家岭地段的东侧大多是现代化的高层建筑,而西侧则是传统的一两层的居民建筑。而且在这些居民建筑中还有少量的明清时期特有的天井式民居建筑,剩余的建筑大多都是五六十年代建立的平房,其建筑的质量和居住环境都是比较差的,居住条件需要及时的进行改变。因为在历史街区保护中白家岭地区是不再其中的,所以对于风貌的要求和保护较低。

本课题对百家岭历史街区保护设计方案认为可以对区域内的质量较差的建筑进行拆除,对重要的体现传统和历史的建筑则可以保留并赋予新的用处;而白家岭以东地区可以新建多层高大建筑与原有的建筑一起构成性能齐全的多层住宅区。而在这些新建的建筑底层则可以开辟百家岭路,让其拥有商业经济性能同时兼有历史文化游览散步的功能;对于百家岭路以西的地区进行建设,则是采用传统的民间元素和现代元素的融合,在传统的院落结构和天井组合模式中,大胆的添加更多的新式天井结构住宅。

2.4 姚衙前街区历史建筑保护设计方案

姚衙历史街区是赣州的核心街区,也是河套老城区的中心区域。它是在群巷穿杂之中建立的,全长二百七十一米,宽约三米左右,与多个巷道都有联系并相通。因此连接了多数巷道形成了独有的赣州旧城区特有的街巷分布。而且其分布的面积范围大,小巷连接多独有风味,因此姚衙前街区已经被赣州市政府明确文件确立为历史文化名城建设中的保护重点区之一。但是和赣州其他历史保护地区一样,姚衙前历史街区也存在者人口数量过大,房屋建筑质量低旧、市政基础设施短缺、历史风貌被破坏等一系列问题。

为了让城市化进程加快推动历史街区的保护工作,本课题设计方案采用了两个措施方案,一个措施方案就是推进政府的廉租房建设,让本地区的有困难的群众可以有新环境居住从而降低本地区的人口数量和人口密度;第二个措施方案就是有目的的设计规划导则,逐步的对房屋产权进行下放,积极的引导和鼓励街区的住户在规划导则的指导下,对属于自己的房屋进行适当的修建。这两项措施可以分为建设的初期和中期的实践,当具有了一定的建设基础。随后就可以对姚衙前街区的空间环境进行治理和规划,让整个街区纳入完整的文化中心和历史行程中独有的文化散步街道。这样该街区的经济活力也将得到重新的焕发,城市更新也将加快。

而在推动保护和建设的过程中,本课题采用的设计方法如下。第一,对设计规划导则内容的执行力加强。对不同的对象进行分类保护、适当保留、完成修缮和整治,也可以采用拆除的方式对街区内的建筑进行统一更新。第二,对姚衙前街现有的铺地材料、建筑的立面风格进行治理,将沿街现有的建筑功能中加入商业经济行为,促进经济的发展和居住环境的改善。第三,在街道的重要地区进行空间方面的环境治理,提升整个街区整体的历史建筑形象。

四、结语

赣州旧城中心区保护与更新是一次具有重大意义的实践。一定要立足于赣州旧城中心区的实际情况,既要注重物质条件的改善,又要考虑到文化精神的传承;既要从赣州城市未来发展的方向出发,同时又要满足广大市民的现阶段要求;既要着眼于城市整体规划发展,又要考虑城区局部特色的保留与改造;以城市发展的眼光来看待赣州旧城市中心的完善,才能在保留自身特色的同时,最大限度的协调好各方面的冲突和问题,达到赣州旧城中心区保护和更新的理想状态。

参考文献

地方志:

[1]江西省赣州地区志编纂委员会,赣州地区志,新华出版社,1990

[2]嘉靖赣州府志 1982

专著;

[1]吴良铺.中国建筑与城市文化[M].昆仑出版社,2009.

[2]张松.历史城市保护学导论―文化遗产和历史环境保护的一种整体性方法[M].同济大学出版社,2008.

[3]周岚.历史文化名城的积极保护和整体创造[M].科学出版社,2002.

[4]李其荣,城市规划与历史文化保护〔M].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

期刊论文:

[1]朱明政.古建筑改造和保护―中欧古建筑改造保护方法比较研究与案例分析[D].天津美术学院.艺术设计学,2008.

[2]王树声.徐州古城保护与发展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历史与理论,2001.

[3]于珊珊.乾县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发展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2010.

[4]张楠.延安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体系研究[ D].西北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2010.

[5]张继之.在现代城市建设中如何延续古城历史文脉[D].南京林业大学.设计艺术学,2007.

[6]张晓荣.西安周边地区小城镇的历史保护规划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城市 规划与设计,2007.

作者简介:吴维(1982.12),性别:男、籍贯:江西,职称:讲师,研究方向:中国古代建筑研究文化研究

张洪(1964.12),性别:男、籍贯:江西,职称:副教授,研究方向:人文地理学客家文化研究

篇4

关键词:集装箱;可持续发展;建筑;

1. 背景介绍

着当今社会科技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人口的过剩增长、城市可用土地的不断减少、城市生活和工作节奏的加快、人员流动的加大以及自然灾害的侵袭等因素,冲击着人类现有的生存方式,使得人类一直在思考与寻找新型的居住与办公空间模式。此外,全球气候变暖威胁着整个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而城市里碳排放量的60%来源于建筑在提倡利用创新技术与机制发展低碳经济和生活方式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今天,低碳、节能成为了建筑领域的关键词。在探索如何实现建筑低碳、节能的过程中,以可回收钢材为主材的集装箱改造而来的建筑成为了国外低碳建筑领域的生力军,成为了建筑界独树一帜的建筑形式。

集装箱房屋,是一种时尚趋势和建筑系统的撞击,可以搬到任何想去的地方,随时随地给人们带来更多的方便和舒适的生活。通过太阳能光伏板供给室内用电,太阳能热水器供热,供水,室内淋浴,净化污水处理系统排出的水,以便再次使用。根据人员数量的不同,可生产不同规格的集装箱房。

2. 集装箱建筑

2.1建筑特点

集装箱的优点有能长期的反复使用,具有足够的强度;可以进行快速的装卸;容积很大,相对来说所装的货物很多,节省大量的空间;还具有很强的防火防水防腐蚀,抗震抗变形的能力。所以集装箱相对来说就含有一下的优点:

(1) 有很高的工业化标准.

所以说其模块化的特点就适应了标准化设计的需求,减少制作的工序,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

(2) 循环利用的资源:由于集装箱的成本普遍要比建筑的成本低,所以在经济性发面也有巨大的优势;另一方面的循环利用,将废弃的集装箱回收利用,既可以不产生更多的建筑废弃物,还可以不污染环境,充分利用资源。

(3) 施工简便,所需时间较少,拆装和迁移都比较方便:集装箱房屋的安装就像是搭积木,可以通过刚体的联结,可以将集装箱牢固的连接在一起。可节省施工用水量和混凝土耗损百分之六十左右,减少城市噪音污染和粉尘污染,减少施工的时间百分之四十。利用集装箱本身的特性,就非常有利于拆装和迁移。

2.2集装箱房屋缺点和解决办法

集装箱房屋由于其金属性,所以导热快,易锈蚀。所以在利用中进行改造,着重于墙体的保温与隔热,防腐防锈。主要可以利用涂刷防锈蚀油漆,制作隔热和保温层等方式来进行解决。

2.3集装箱建筑的多样化应用

集装箱建筑的特点决定了其可以应用于多种多样的建筑方式中。

集装箱学生公寓

对于很多的学校来说,每年的招生人数很难来确定,或者增加或者减少,过多的宿舍楼的建设在人少的情况下可能会闲置,不仅造成了资源的浪费,而且还占用了大量的土地,所以可以利用集装箱建筑来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

例如说珠海城职院就建成了中国第一个10000平方米的集装箱学生公寓,公寓从外观上看来和普通的砖混结构房屋很类似,粉刷成暗红色的,而且每个房屋都有一个独立的小阳台。这种集装箱建筑都是采用国际标准集装箱,具有很高的强度,承重能力达到1.7吨每平方米,抗震性达到了8级,抗风性达到了10级要求,若出现泥石流等严重的自然灾害,集装箱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障学生的人身安全。公寓每个房间都有15平方米,一般容纳两个人居住,每个房间都有独立的洗手间。而且采用的是节能水阀和太阳能系统,过道上的路灯也采用的是风能和太阳能发电;供热采取的是空气能,可节约百分之五十的能源。这种建筑可以极大的减少大量的建筑垃圾和装修垃圾。这种集装箱学生公寓不仅可以解决学校面临的实际问题,还可以在低碳,环保,节约能源,安全性和循环经济发展上独具特色。

灾后临时安置房

安置房的用处主要是可以将救灾物资装于集装箱中运输,还可以将货物卸载后改造成临时居所,兼顾有灾民的临时居住和救灾物资运输的功能。

例如在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绵阳六中校舍的地方,一座由52个集装箱经过改造而成为亚洲最大的集装箱学校成功建立并且交付使用。经过对国际标准集装箱的利用,一共做成了26间面积相同的房间,每间房都是由两个集装箱构成。它从选择形状,设计规划,生产运输,组装到最后的建成使用,仅仅利用了56天的时间。建成了临时的教室,使用寿命也可达15年左右,并且还可以回收利用。校舍也具有很好的抗震,防火抗风,防寒隔热的性能,确保了校舍的安全。

所以说,集装箱房屋可以利用与灾区的住宅,战地医院等,可以快速的搭建然后展开救援,人员的伤亡就会减少,救灾工作便会更加的从容。

公共类建筑

应用于公共类建筑最重要是可以迁移,需要进行局部的改造,可以用新的集装箱进行替换,要移除是很方便可以整体拆卸并且异地重建。

最著名的建筑应属日本的游牧博物馆,这个建筑是由152个集装箱搭建而成的,其全部的建筑材料都是再生资源,最重要的支柱和屋顶都是利用的废纸和乙烯。游牧博物馆是一个可以迁徙的艺术展厅,它到过美国纽约,日本东京,墨西哥等国家地方。它每到一个地方仅运输37个必备集装箱和轻质结构材料,外墙就地取材, 由到访城市提供的废旧集装箱交错堆放。空挡出放置织布的材料。也会保留也谢略带污渍的金属壁板和商标图案。暗示了集装箱的涅重生、每次的搭建外观都会发生改变,但是其历史精神的内涵却永远不会改变。

3. 集装箱建筑发展趋势

集装箱房屋具有的防震防风,坚固隔热,防水防潮,低碳环保,节能减排

经济实用的特点,都为建筑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集装箱建筑存在和发展都在于可以完成对建筑和环境的营造表达,体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对建设节约型社会发展趋势的应对策略,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中国拥有成熟的集装箱制造及相关的副属性产业。每年全球300000个废旧的集装箱可以被重复利用到集装箱房屋上,建筑面积超过500000平方米,集装箱建筑正在引发一场新的风暴。对于中国成熟的集装箱产业来说,已经形成了成熟的产品设计,开发研究和安装的整体项目的解决方案。所以过硬的技术保障和低廉的产品价格,可以为中国集装箱建筑改造提供良好的基础。中国也必须加强对集装箱房屋建筑的热情研究,发展更广阔的空间。

结语:对于集装箱建筑的研究是一条长远的路途,但是由于它对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极其的配合,大力的发展集装箱房屋的研究会给我们带来巨大及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地方高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

文化作为衡量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标准,日益受到重视,而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也备受关注。因此,探讨地方高校的发展对于地方民族文化传承创新能力的提升,对于地方高校的发展与急需传承和创新的民族文化而言都有重要的意义。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是一项涉及面广、任重道远的工程,需要国家、社会、高校等各方面的协作,地方高校在其中起着不可忽略的重要作用。民族地区地方高校建立在经济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的少数民族集聚地,除了为地方建设培养人才、服务地方之外,还肩负着传承民族文化的任务。地方高校的发展能够有效提升本地区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创新能力。

一、地方高校的发展能够加强本地区内各民族的交流

英国哲学家伯特兰•罗素曾说:“在往昔,不同的文化接触是人类进步的路标。希腊学习埃及,罗马借鉴希腊,阿拉伯参照罗马帝国,中世纪欧洲又模仿阿拉伯,而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则效仿拜占庭帝国。”可见,纯粹属于某一民族的文化很少存在过。与各民族之间自然、感性的文化交流不同,地方高校为本地区内各民族提供的文化交流方式更为明确和具体。在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文化观念的落后及其保守性造成了作为社会变迁主体的人的“价值困境”——对于新思想、新行为和新事物缺乏主动接受的意识,从而使民族文化结构缺乏现性因素的碰撞,造成民族社会变迁动力的不足。而地方高校的发展,恰恰为民族文化的创新提供了强大的动力。首先,地方高校的师生大部分来自于本地区的各民族,随着地方高校的发展,来自其他省份、地区的教师和学生不断增加,这种大规模的聚居为外地民族文化与本地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提供了更为便利的条件。其次,地方高校通过思想观念的传递将外来的先进文化输入到师生的思想观念中,有助于改变民族地区保守、落后的文化观念,使本地区的民族文化与外来先进文化得到有机的融合。再次,地方高校还可以通过传授知识技能提升本地区民族文化创新能力的基础,如通过地方高校知识技能的教育,可以改变民间传统手工艺父子师徒世代相继、口传身授的传承模式,使传承更加规范、系统与科学。最后,地方高校的科研进步和实验设备的不断更新,可以推动传统手工艺与现代工艺相结合,优化民族传统技艺,为民族文化创新奠定扎实的基础。通过教育,地方高校除了能够改进民族文化的传承方式之外,还能够提升民族成员的文化水平,提高整体民族素质。

二、地方高校的发展为本地区的民族文化创新提供了组织保障

地方民族文化的创新虽然具有一定的自发性,但是更需要相应的社会体制的支持,因为制度可以通过激励和约束的机制将个体成员的行为与奖惩机制结合,最大限度地调动个体的积极性。而地方高校的发展能够为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提供可靠的组织保障。第一,地方高校可以在院校范围内建立民族文化相关的研究所、学生社团等组织,并制定相关的管理办法,对这些团体进行管理。第二,地方高校可以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在教育、文化、民族事务等部门的领导下制定民族文化人才培养方案,聘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到院校担任兼职教师,并且完善聘用程序。第三,地方高校可以为民族文化传承创新活动提供场所和一定的经费保障。如贺州学院“广西东部族群文化研究基地”成立于2005年,广西壮族自治区财政厅于2008年拨付建设启动资金20万元;贺州学院给予配套资金10万元,并为本基地配备了相关办公条件和专职人员;2010年基地获得国家财政部支持地方院校发展专项资金200万元。可见,地方高校可以将相关经费直接投入到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上。

三、地方高校的发展丰富了本地区民族文化传承创新的方式

第一,通过课程设置对本地区少数民族文化进行传承与创新。地方高校开设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课程,既能够展现地方高校的办学特色、实现错位竞争,又能够对少数民族文化进行传承与创新。如百色学院开设的少数民族工艺欣赏、民族纹样设计、民族包装设计、旅游工艺品开发等课程,既可以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地方传统民族文化艺术,又可以促使学生对民族图案、手工艺品进行再设计,并运用到现代包装、服装、海报、室内装饰设计中,从而使传统的图案、工艺等得到创新和发展,同时有效提升了百色地区少数民族文化的创新能力。而贺州学院的“南岭走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大学生志愿者服务社”则以志愿服务的形式使大学生直接参与到民族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中。针对传统的民间技艺,如蜡染、编织、陶艺、竹藤编织等项目,可以通过田野调查或将民间手工艺人请入课堂等形式,使学生与民族传统文化技艺进行近距离的接触,并且能够亲自动手进行手工艺品的制作。这样学生既掌握了一些民族手工技艺,又能够将学习到的民间手工艺的艺术风格和工艺运用到现代产品设计中,也是对传统艺术的一种创新。而在旅游纪念品开发类课程中,师生通过不断地挖掘地方民族文化,将地方的一些手工艺品、服装服饰、生产工具、乐器等进行再设计,将其传化为旅游纪念品,通过游客传播到各地,更是对民族文化的一种传承创新和传播。百色学院教师申报的课题“广西民间传统工艺产业化开发模式研究”获得了广西社科基金立项,是对民间手工艺创新开发的进一步研究。此外,通过指导教师的引导,很多学生在毕业论文、毕业设计中将民族文化艺术研究、民族文化创新应用等内容作为选题,取得了一些成果,并将一些设计转化成了商品。可见,地方高校通过思想引导、课程设置等手段使地方民族文化艺术深入学生的意识中,有效激发了广大师生对民族文化艺术的兴趣,有助于民族文化艺术传承后人、焕发生机。第二,通过学术研究、建立研究机构、举办学术论坛和研讨会等形式对少数民族文化进行传承与创新。百色学院建立的广西高校优势特色学科“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是西南边疆壮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和广西文科中心的签约基地;贺州学院的“广西东部族群文化研究基地”,河池学院的广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桂西北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资源研究基地”“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少数民族研究中心红水河文化研究所”等都是地方高校建立的地方民族文化研究机构。此外,地方高校可以与本地区的民族文化传承中心合作办学,聘请民族文化传承中心的业务骨干入校担任指导教师;同时,文化传承创新中心也聘请了地方院校的师生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工作、相关作品的创作等。地方高校的教师也对本地区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进行了深入研究,发表了大量论著,如百色学院教师撰写的《广西西部壮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民间美术调查研究》、贺州学院教师撰写的《贺州民间特色传统节庆文化的保护性开发研究》、河池学院教师撰写的《壮族民间音乐的传承与发展研究》等,提升了本地区民族文化艺术的创新能力。举办学术论坛、研讨会可以将民族文化传承创新方面的专家、学者邀请到地方高校,共同探讨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学习先进经验,深入进行学术交流,对于民族文化的发掘、保护、传承与研究都能够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如由贺州学院和原生态民族文化高峰论坛秘书处联合主办、广西东部族群文化研究基地承办的第二届“中国原生态民族文化高峰论坛”,以及在河池学院举办的“第四届仫佬族文学研讨会”等对地方民族文化的研究传承与创新都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第三,通过整理、出版、翻译民族文化艺术有关文献对民族文化进行传承。由于地方高校处于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很多高校教师就是少数民族,对地方的民族文化艺术有一定的认识基础,而这部分具有一定专业素养的教师以地方高校现有的研究成果为基础,每年发表大量关于民族文化传承创新的论著,此外,还对民族文化艺术相关历史文献进行搜集、整理、翻译出版,这些是地方高校为民族文化艺术的传承创新所做出的贡献。如获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立项的项目“壮族典籍英译研究——以布洛陀史诗为例”,将壮族的传奇史诗《布洛陀史诗》进行翻译,并以原古籍抄本五言诗体进行编排,将原文古壮字标注拼音壮文、壮语国际音标、现代汉语译文和英文,对壮族文化的传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还有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壮族歌谣嘹歌进行收集翻译而出版的《平果壮族嘹歌》,也是地方高校对地方民族文化进行传承,并向世界传播的一项优秀成果。河池学院教师出版的《仫佬族古歌》《汉族题材少数民族叙事诗译注》(壮族仫佬族毛南族卷)也对当地民族文化文献进行了梳理和传承。第四,通过教研活动提高本地区民族文化创新能力。地方高校特色教学的发展促使教师不断深入研究民族文化课程的教学改革,从而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如百色学院获得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的“基于民族文化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民族地区高校民俗学教学改革”、贺州学院“广西东部族群文化研究基地”的立项“地方本科院校英语人才本土文化教育研究——以广西东部多族群区域为例”,以及河池学院的“桂西北少数民族音乐特色课程资源开发研究”等。第五,通过校园建设、文化活动与学生社团等形式对民族文化艺术进行传承创新。随着地方高校的不断发展,可以通过校园建筑的风格样式、园林雕塑等设计规划体现当地的民族文化艺术元素,使学生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民族文化的熏陶。同时,地方高校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校园文化演出,通过民族歌曲、舞蹈、乐器表演,以及展示民族服装让学生体验民族文化;还可以通过开展社团活动、采风活动等让学生在生活中切身体会民族文化之美;在一些传统的民族节日,如“三月三”“泼水节”等举行节庆活动;在校运会、体育课中加入少数民族运动项目。可见,地方高校可以通过校园建设及文化活动对民族文化艺术进行立体的、全方位的传承创新。第六,通过博物馆、档案馆、史料馆的建设为民族文化的研究和创新积累素材。有条件的高校能够建设地方民族博物馆、档案馆、史料馆等,对本地区的民族手工艺品以及相关的文物、史料进行保存和展示,在对史料进行保存的基础上,可以为广大师生提供民族文化研究和传承创新的素材,如百色学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贺州学院的广西东部族群文化研究基地等机构就起到了类似的作用。贺州学院的“广西东部族群文化研究基地”采集到各种仪式、碑刻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照片15000余张,对相关的民间歌手和民间仪式进行了录音录像,已制录光盘200多张,并建立了“广西东部族群文化研究资料室”。研究人员利用这些丰富的资料,主持和参与了国家级立项课题5项,主持广西“十五”“十一五”社科规划课题9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00多篇,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

结语

传承创新民族文化是民族地方高校办学特色的需要。民族文化的传承创新离不开民族成员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民族文化的传承创新与教育密不可分。就民族文化传承创新而言,地方高校从树立价值观到传授知识技能,再到引导师生对民族文化进行研究、传承、创新,可谓功不可没。地方高校的人才健全,可以从地方语言(特别是濒危方言)、族群关系、文化人类学、生态美学、民族学、社会学等角度全方位地对民族文化进行传承与创新。可以说,地方高校一直都在为地方民族文化的传承创新提供重要的支持,因此,民族地区地方高校的发展有助于提高本地区民族文化艺术传承创新的能力。(注:本文为2014广西高校科学技术研究项目,项目编号:LX2014408)

参考文献:

[1]杨发庭.罗素论中西文化[M].北京:北京出版社,2010.

[2]岳天明.中国西北民族地区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篇6

一、学习理念,旧建筑改造的新范本

城市旧建筑改造再利用这个话题在全世界范围早已不是一个新主题,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早在20世纪中期便经历过从盲目推倒重建到理性注重可持续发展城市建设的改革过程。按照城市更新及相关理论发展的变化过程来进行分析,战后西方城市,特别是内城和旧城更新的理论发生很大的变化,基本上是沿着清除贫民窟――重建邻里单位――社区更新的思路发展,指导旧城更新的基本理念也从主张目标单一、内容狭窄的大规模改造逐渐转变为主张目标广泛、内容丰富、更有人文关怀的城市更新理论。从时间的具体节点来看,英、美等国在经历了20世纪中期大规模的改造运动,以及30-50年代清除贫民窟运动之后,对其城市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造与规划。然而,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也随之涌现。因此,在20世纪70年代经济萧条时期,尚未成熟的城市规划导致了环境污染、资源破坏等问题的产生。这些问题的出现,引发了对城市发展模式的世界范围内的反思,其中也包括对上述城市进行大规模的改造后所进行的反思。在此之后,西方国家城市改革的理论与实践有了长足的发展,那就是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核心,在城市的重建与复兴中,一方面力求体现前所未有的多元化,即城市复兴的目标更为广泛,内容更为丰富;另一方面是继续趋向于谋求更多的政府、社区、个人和开发商、专业技术人员和社会经济学者的多边合作。

我国是进行了近20年(1978-1999年)轰轰烈烈的现代化建设与改革之后,才逐渐开始意识到要更加侧重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的城市复兴建设思路。跨入了21世纪之后,站在新的时代和全新的起点上,我国逐步开始注重旧建筑和旧地段改造和再利用。其中,我们主张以合理的更新、改建过程替代大拆大建的方式,这是促进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理性选择。首先,跃入我们眼帘的即是以LOFT为设计理念的一些旧街区和厂房改造项目,应该说在某种程度上为城市旧建筑改造再利用提供了比较理想的成功范本。如北京的798艺术区、上海新天地、上海建国中路8号桥、上海苏州河仓库、杭州的杭印路49号等。但是,由于这些旧街区和厂房改建项目的形成背景与设计模式以及市场定位等因素有着较大的差异,从而对于城市旧建筑改造和再利用性这一主题的论证和最终产生的学术和实际效益的结果上都造成了不同的差异性。

1.上海新天地

“欧洲许多城市都保留了不同时代的城市‘断层’,如意大利里昂,从古罗马时代到文艺复兴时期的城市面貌都保存下来。还有巴黎,不同历史时期的建筑与现代的城市和谐共存。中国的城市也应留下历史、文化的印迹……”这是我国香港瑞安集团董事长罗康瑞的观点。当他在业界一片反对声中毅然接下上海太平桥旧区改造项目时,有一位美国的旧城改造专家却十分赞同他。设计师本杰明・伍德与他惺惺相惜:“中国许多城市往往因为新的建设就轻易地把过去的老房子毁掉了,这是十分可惜的。”他们凭着坚定的信念和独特的文化理念,成就了现在的上海新天地。

2.上海苏州河仓库

在20世纪30年代,苏州河两岸是上海早期工业的重地,从而留下大量年代久远的厂房和仓库。这些已经颓败破烂的老而大的建筑正在变成艺术家的乐园。我国台湾设计师登琨艳1998年底率先入住苏州河中段一间上下共2000平方米的旧仓库,与运货装卸依旧繁忙的上海市纺织原料公司新闸桥仓库一墙之隔。工作室的大门用铁和铜拼镶,艺术味浓郁。低廉的租金、历史风貌和市井生活融汇一处的独特景象,把艺术家吸引到苏州河畔傍水而居。“租金便宜,上海风情浓郁,这里是绝好的创作空间。”画家丁乙说。设计师刘继东把他苏州河上的工作室称为“一口深邃的古井”,这口“古井”是他不少设计灵感的源泉。刘继东的工作室位于当年上海十九路军八百壮士抗击日本侵略军的四行仓库,好几扇当年的仓库里的铜门都原样保留着,上面有白漆刷的号码,似乎还有弹孔的痕迹。而昔日的战壕俨然已经被改造成时尚场所。不久前,一些英国时尚品牌还选择在这个全中国最著名的仓库里召开产品会。

3.上海建国中路8号桥

8号桥位于上海市建国中路8-10号,是上海汽车制动器公司的闲置厂房,由时尚生活中心有限公司总裁黄瀚泓创建。20世纪90年代初期,黄瀚泓离开香港来内地发展,先后参与开发了瑞安广场、上海新天地等项目。如今,8号桥已成为上海创意产业基地的成功典范。据了解,8号桥的租赁期限为20年。一期由7幢建筑组成,占地面积7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2000平方米,改造始于2004年3月,由日本设计师万谷建志、广川成一设计,是上海厂房改造较早的项目之一。在改造过程中,原有厂房的轮廓被最大程度地保留了下来,但建筑立面和内部装修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设计师使用了大量的玻璃门窗,以保证室内良好的采光,同时对旧厂房的渗水、抗热以及防火安全系统进行了改造,新建筑内部功能齐全,设有办公室、陈列室,也包括会议、信息、教育、培训等设施。

4.北京798艺术区

原为七星华电集团名下的798、718等几个工厂的厂区,面积约22万平方米。项目由20世纪50年代前东德援建,世界上22个大厂提供技术支持,并由55位德国专家采用当时世界最先进的建筑工艺和设计理念设计建造。这种建筑风格的厂房目前仅在中、德、美等国家有极少量存留,是世界上仅存不多的、带有包豪斯建筑理念的厂房建筑群,堪称工业发展史上的文物。这种风格建筑的再度兴起源于美国人罗伯特在京城艺术圈内的推荐。目前,该区域聚居了大量的画廊、工作室、文化中心等艺术机构。厂房、烟囱、标语和各种现代艺术形式混杂在一起,构成了强烈的视觉和文化的冲突。但在这片区域今后的发展和规划上,艺术家和七星集团之间存在着冲突,引起了人们对该区域发展规划的高度重视。

以上四个案例背景不同,基础条件不同,市场定位不同,境遇也不尽相同,但均为旧厂区演化为艺术家的创意产业园区,在国内具备一定的代表性。这四个案例、两组对比中,第二和第四者更多的是艺术家的自发行为,旧区改造内的个体内部空间规划精彩纷呈,而外部空间、园区环境及道路等要素由于缺少建设主体的统一规划加上租期制约,基本处于一种混乱的状态。如果得不到政府的实质性支持,难免不被商业性的开发所吞噬;而第一和第三者则融入较为成熟的商业开发理念,在较长租约的保证下,由一个开发商按统一的理念进行规划和建设,在留存历史记忆的同时,使一片面临死亡的地域重新焕发出生命力。相比另两者而言,不仅鱼与熊掌兼得,也表现出更强的适应性。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二、取其精华,寻找合理模式改造旧区

我们不能简单地把LOFT的兴起和表面的繁荣认同为找到了旧建筑改造特别是产业建筑改造性再利用的理想模式。尽管LOFT与其他旧建筑改造一样,使历史建筑(非文保建筑)重新焕发了生机,但由于多被冠以艺术创意产业区的名义,似乎LOFT更容易被狭义地理解成是前卫艺术推广和精英思想自我陶醉的商业化标签,而非更具普遍意义的旧建筑的“再生”。其实,在我们生活中还有许多非LOFT形式的旧建筑改造,比如说上海交通大学海事历史博物馆、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校区,以及上海外滩18号与9号等改造项目。这些都是较为成功的旧建筑改造项目,但与上述的LOFT形式都是有较多的不同和变化之处的,这里就不做详尽的介绍了,笔者只是从这些成功的旧区改造项目中总结了一些优点和可鉴之处。

1.旧建筑改造需要多样化

不要盲目跟从LOFT风格,更不要把设计改造思路只局限于这种单一模式上。LOFT风格起源的美国SOHO社区也是由最初的艺术家自发随意建设,到后来的一系列改革进化之后,才走向了今天的繁华与成功。我们要多想想这些旧建筑改造除了能改造成创意产业园区之外,还能改造成像廉租房、办公室、酒店、餐饮等其他类型的空间。比如像杭州汽车发动机厂主厂区搬迁改造的规划中,在不破坏厂房主体结构的前提下,改造成廉租房或者小公寓。最终的结果就是为中低收入者以及外来务工人员提供了诸多便利和住房保障,为社会的发展和谐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2.设计与政策法规的互动与调整,提高建筑适应性

建筑设计各项规范是随着工程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而不断调整的,因此,在旧建筑的改造设计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会遇到由于前后规范条款的不一致所产生的矛盾。应该认识到强制性规范的设置,其根本目的就是为了保护生命财产的安全。旧建筑的改造利用,建筑的安全性是最根本的要求,不能为了保护历史价值而忽略对生命价值的尊重。因此,以破坏建筑结构安全的代价来取得设计突破的方式是不能提倡的。建筑功能的重新布局和调整,是以结构安全为前提的,上海交大海事历史博物馆的改造正是严格地遵循了这一前提条件。这更需要设计师的应变能力和扎实功底。

反之,国家也需要为旧建筑的改造利用提供更适宜的政策法规。比如,现行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对于改建项目均以参照新建项目、最新规范为原则,由于受现存条件的制约,有些旧建筑的改造项目很难完全满足现行规范的要求,这就需要在针对旧建筑的改造项目上有更详细、更具可操作性的政策依据,甚至是专门的规范。

结语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与发展条件之下,逐步开始倡导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的城市复兴建设理念。在这个时代浪潮中,许多艺术家的一些带有特定目的性的活动引发了LOFT模式的改造,同时,也是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人们开始普遍认为这种行为表达了一种新的文化价值观念、新的遗产保护和城市建设理念。然而,在参考了欧美等国家LOFT模式和旧区改造的发展轨迹,以及我国的一些案例之后,笔者认为目前国内的LOFT模式发展只是旧建筑改造和再利用过程中的阶段性、过渡性产物,而绝非最终性和唯一性产物,不要盲目泛滥地跟从其风格,也不要把对于旧建筑改造再利用局限于这种思路。如果这样的话,其后果不堪设想,我们也能从国内的一些案例中看到LOFT模式发展的局限与困境。因此,无论是建筑师、室内设计师还是其他环境艺术设计与艺术工作者,应拓展自身眼界、着重探索旧区改造的多样化道路,同时不断研究旧建筑改造的各方面要素,从而进一步提高旧建筑改造后的利用性与实际效益,并通过旧区改造所产生的影响,逐步唤醒整个社会对于旧建筑改造再利用的理性认识与重视。争取做到理性分析,客观精确地找出旧建筑、街区的弊端与缺陷,制定详尽的、多样化的改造方案,借鉴各方面经验,加以适当论证和对比,最后进行施工改造,再不断进行完善。一定要做到旧建筑改造不是喊口号与盲目跟风,而是真正意义上的去除缺陷、追求优异的旧建筑改造,使得那些旧建筑和街区获得伟大的重生并焕发出新的时代光彩。

参考文献:

[1]王丽琳.旧建筑改造成功案例.东方综合网,.2008-12-5.

[2]陈宇.建筑归来――旧建筑改造与再利用精品案例[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8.

[3]陈翼峻.从LOFT到城市旧建筑改造利用[J].建筑与文化,2006.29(7):82-91.

[4]林兆璋,倪文岩.旧建筑的改造性再利用[N].建筑学报,2000.1(2).

作者单位: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篇7

侨福芳草地:

绿化+艺术+活力

侨福芳草地是黄建华第一次做商场,没想到这座大厦却一下子成为了地标性建筑。这座“金字塔”造型的建筑被很多出租车司机称为玻璃坡屋顶,而这个坡屋顶之所以在高楼林立的北京三环内特别突出,并不是因为它是座美丽的大厦,而是它的“美术馆”功能。

达利的巨型雕塑《骑海豚的人》矗立在大厦前的广场上,黄建华特意做了一个机器,让很多烟雾在雕塑旁边升起,创造了一种很奇妙的视觉感受;刘若望的《狼》分散在大厦四周的草地上,黄建华最近打算种一颗雪松,让整体视觉上有种在辽阔草原的感觉;步入大厦内部,236米的红色步行吊桥上面以及两侧都是艺术品,宽敞的公共空间挤占了侨福芳草地的商户面积,使得其56000平方米的购物中心内,仅有不到100家商铺;写字楼内也布满了艺术品,两个中央天井分别摆放了郑路为大厦订制的作品,从天井向下看,任哲的四个武士雕塑就站在四方。在这些艺术品中,萨尔瓦多・达利的雕塑依然是最引人注目的。

价值不菲的达利雕塑作品就分布在侨福芳草地大厦内,任何进入大厦的人都可以和达利亲密接触,这是在国内任何地方都难以见到的景象。黄建华大约有40余件达利的雕塑,其中还不包括捐给中国国家博物馆和南京艺术学院的作品,而现在他仍在不断买进达利作品,对达利的情有独钟是因为达利带他进入更为广阔的艺术收藏领域。

“我自己喜欢艺术,又是发展商,可以用自己的地方做事。而且,花在艺术上的钱和我们用在开发建设上的钱比起来算九牛一毛,我用那么一点点钱,能做这么大的事情,那是很值得做的。”在侨福芳草地建设之初,黄建华所想的仅仅是用自己的地方为艺术家做一个展示平台,他没想到自己第一次做艺术与商业结合的购物中心会带来这么大的轰动效应,这种快乐并不是赚了多少钱的喜悦,而是一种创造力的满足和公众认同的欣慰。

这块地是黄建华的父亲黄周旋在1995年拿到的,直到2000年,这块地才开始设计规划,而这个项目也成了黄周旋在世时最后一个心愿。因为黄建华想做一个长长久久的项目,在不断修改设计方案后,直到2012年购物中心才开业。侨福芳草地总体量20万平方米、总投资30亿元。包括2栋18层和2座9层的写字楼,地下2层和地上2层的商业空间,在16层以上是隶属全球小型豪华酒店集团的北京怡亨精品酒店。其所属的购物中心不是纯粹的奢侈品消费场所,休闲餐饮大致占30%,其余40%-50%是时尚品牌,20%是精品手表和珠宝等,其中一半左右是第一次来中国或北京的商家。不可否认的是,艺术与商业的结合是吸引商家与客流的一大法宝,中国唯一一家登喜路餐厅就设在购物中心内,风靡全球的特斯拉汽车也将办公地点落在大厦写字楼内。

“我现在因为懂了艺术,已经改变我的生活态度和品味,我的房子都当成艺术品来做。”早年留学英国专攻建筑设计,黄建华在大厦设计时也亲力亲为,他秉承“收而不藏”的理念,把藏品创造性地融入他打造的商业空间与生活空间中,这种开放性的艺术展示形式,让艺术品成为了公众的艺术品,也由此形成了侨福芳草地广泛的社会影响力。

黄建华对侨福芳草地的理解是,要有绿化、艺术品,要有活力。他的活力也体现在对艺术品的摆放上,他形容自己很爱玩,比如他把张洹制作的看起来很凶的佛像和陈文令的两件小红人放在一起,这种黑色幽默让观者异常轻松。有时,艺术品也成为调节侨福芳草地商户之间关系的法宝,因为两家商户为了公共空间的使用时有争执,黄建华就把李晖的一件作品巧妙地放在两家商户中间,不仅增加了空间美感,同时也做了空间的物理分隔,促进了商户间和谐共处。

现在黄建华留在北京的时间很多,他诙谐地说北京的雾霾很适合他,其实北京艺术的活力更适合他的个性。他位于侨福芳草地9层的办公室和很多普通员工的卡座很像,一张普通办公桌对面的柜子内放了很多星球大战的玩具,工作之余在大厦内摆弄一些自己的大件藏品,在座位上玩玩自己的小收藏,正是莫大的乐趣。

收藏:现在只买自己还没有的

黄建华的藏品是很难进行数量统计以及归类的,这种“不专一性”让他对所有门类都有涉猎,而其收藏原因则五花八门。红酒和雪茄是因为每天消耗的量很大,就一边消费一边买,结果买的比消费的多,就成了收藏;收藏手表是因为喜新厌旧,买了一块手表之后,看到更好的就继续买,然后有好几百个;自行车的收藏是因为自己有个自行车生产企业,因此一看到喜欢的自行车自然就买了下来,2008年奥运会上香港选手骑的那部自行车现在就在他那里……所有的这些收藏门类都是黄建华的爱好,唯独艺术成为了他的事业,并持之以恒地痴迷了几十年,而其艺术收藏的引路人则是他的父母。

黄建华的第一件藏品是在父母的协助下完成的。在英国读书时,父母去看他顺便协助他买了一幅19世纪初的欧洲老油画,这幅画他一直保存到现在,他也因为这幅画与艺术产生了不解之缘。上世纪90年代,黄建华开始将大部分口袋里的余钱都放到艺术上了。“当代和传统我都喜欢,美的境界不一样,我不专一,喜欢就好。”四王、唐伯虎、沈周、张大千等这些耳熟能详的名家作品都在黄建华的藏品库中,写实艺术家中艾轩、陈逸飞、王沂东、杨飞云的作品他也很齐备,而当代艺术家的作品他就更齐整了,无论是哪个层面、哪个年龄段的艺术家,经典作品他一件都不缺。即便如此,黄建华也没有停止购买的脚步。

在位于侨福芳草地10层的芳草地展览馆内,6月29日至9月23日期间展出的“侨福芳草地欢迎您――侨福当代艺术收藏Ⅰ”是黄建华那浩如繁星的众多收藏的第一次梳理展,参展艺术家涵盖刘炜、王广义、王鲁炎、岳敏君、曾梵志、张晓刚等,同时中坚力量的傅作新、沈敬东等,以及年轻艺术家李晖、那危的作品也有参展。这些众多的作品均来自于黄建华的藏品库,而他还特意将杨韬的“工作室搬入展厅”,他开玩笑地说:“他可以永久在这里上班。”

相对于动辄上亿元的商业投资,在黄建华眼中,购买艺术品的成本并不高。他在2008年中国当代艺术品市场最好的时候开始买中国作品,那几年也是他买的最多的时候,现在看来是有失手的时候,但是没有不满意的时候。虽然不知道自己藏品的数量,但是买过什么他都很清楚,因为很多作品他都是亲自去艺术家工作室、研究画册和拍卖图录后用心做的决定,他还经常在苏富比、佳士得拍下全球最贵价格的艺术品。至今他还清晰地记得买的最贵的一件中国当代艺术品,是一幅从私人手中用1800万买下的岳敏君作品。同时,他还特别注重收藏艺术家的系列作品,比如曾梵志的全系列作品他都有,曾梵志还以黄建华和其儿子创作了一幅乱草系列作品,原作现在在香港,复制品就挂在黄建华办公室外的墙上。

对于每年的购藏经费,黄建华从来没有上限,为了买艺术品,他还收到自己财务人员的警告,他则告诉财务:你不能改变我的喜好,你去安排财务问题。看起来购买艺术品不吝金钱的人,在购买的时候却有自己的独特准绳:“我不能花一两亿美元买毕加索、安迪・沃霍尔了,现在都好贵,这些钱可以买好多东西。”

其实,黄建华所谓的现在不能买,仅仅是因为他已经拥有了这些艺术家的作品。他买安迪・沃霍尔的时候,价格只有五六百万美元,他现在已经不需要在拍场上已有的艺术家作品,但是遇到合适的,还是忍不住出手。今年在佳士得拍卖期间,正在澡堂的黄建华凌晨三点接到委托电话,此前他很钟意一幅超现实主义大师雷尼・玛格丽特的作品,底价50万美元,他给的委托价是100万美元,没想到价格一下子就跳跃到100万美元以上,爱物心切的黄建华最终以180万美元拍下了这幅作品。

有时候黄建华也会卖掉一些作品,每次一卖他就后悔一次,但是对于一些自己有很多件,而艺术家也希望作品能够流通起来的时候,他也会忍痛割爱。黄建华现在的收藏有点像补缺,但是频率很高。他现在只会买自己还没有的作品,更让他感兴趣的,是与艺术家交朋友的过程。从F4到曾梵志,再到现在认识的新朋友王鲁炎、郑路等,和朋友在一起喝酒、聊天、侃大山是黄建华休闲的方式。“我和艺术家做朋友是用心,不是用钱。有时候我觉得我比艺术家还棒,因为艺术家的视线是非常狭窄的,他们只看自己的作品。我手上的艺术家很多,我可以在不同语境中慢慢吸收,在很多作品还没做的时候就可以给艺术家方向。以前都是听他们的,现在都是他们听我的。”黄建华说。

画廊:

用画廊增加与艺术家交流

至今,黄建华仍在不停地买入作品,有时候一天买好几件,有时候连续几个星期也不买东西。今年6月,黄建华在意大利佛罗伦萨一下子购买了300万欧元的西方艺术品,包括架上绘画和雕塑。

“本来只想买十几件,但是觉得可能不够力,所以一下子买了四五十件。现在意大利的画很便宜,买了再说。”在黄建华轻描淡写的购买行为背后,实际上已经经过了很仔细的艺术考量。此次的购买中,黄建华筛选了一批他特别喜欢的作品留在北京,准备在芳草地展览馆展出;一些他觉得可以卖掉的作品则放在了香港,这批作品会在他即将在香港荷里活道开幕的画廊中销售。

篇8

一、什么是低碳旅游? Low carbon tourism

低碳旅游是更深层次的环保旅游意识形态,也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绿色生态旅行方式。“低碳旅游”的概念,在2009年5月世界经济论坛“走向低碳的旅行及旅游业”的报告中第一次被提出。

二、什么是生态旅游? Ecological tourism

“生态旅游”这一概念,最早由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于1983年首先提出,1993年国际生态旅游协会把其定义为:具有保护自然环境和维护当地人民生活双重责任的旅游活动。生态旅游的内涵更强调的是对自然景观的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旅游。生态旅游有两个特点:一是生态旅游的物件是自然景物;二是生态旅游的物件不应受到损害。

在全球人类面临生存的环境危机的背景下,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觉醒,绿色运动及绿色消费席卷全球,生态旅游作为绿色旅游消费,一经提出便在全球引起巨大反响,生态旅游的概念迅速普及到全球,其内涵也得到了不断的充实,针对目前生存环境不断恶化的状况,旅游业从生态旅游要点之一出发,将生态旅游定义为“回归大自然旅游”和“绿色旅游”;针对现在旅游业发展中出现的种种环境问题,旅游业从生态旅游要点之二出发,将生态旅游定义为“保护旅游”和“可持续发展旅游”。同时,世界各国根据各自的国情,开展生态旅游,形成各具特色的生态旅游。

三、低碳旅游有哪些现象?Low carbon phenomenon

“低碳旅游”、“生态旅游”正从很多人所理解的“小众”消费形态,向着“大众”消费形态转变,已经成为了年轻人的一种休闲时尚话题。

低碳旅游并不意味着让旅行者放弃对美景的享受,更不是让旅游业放弃更多高水平的旅游产品,而是旅游者真正的了解到低碳旅游的含义,在出游的过程中用既环保、又不影响旅行质量的方式出游。

低碳旅游在我国被国家大力支持;各省旅行社凭借对市场的敏锐反应,随时转变旅游产品形态;旅游景区根据自身情况研发的生态旅游产品;酒店管理关注前期设计规划、水电循环消耗、一次性消费用品等;自助游旅行团自然而言的将低碳、生态消费意识影响了一批又一批旅行者。

低碳到底是什么?先看看下面这些介绍。下次出游,可能你就亲身感受到了这些信息!

四、低碳出游

从出发前,到出发后,我们会一步步体会到低碳生活的魅力!

1 先制订好出游计划

旅游前,提早做好周详的计划,减少在旅游中的时间空间的不必要消耗,旅游业的各个流程能耗相应减少。

有些旅行社给游客发出行计划时尽量以电子邮件方式代替纸张,赠送给游客的礼品也以低碳为原则选择。产品的采购上,例如酒店、交通工具、餐食等方面也多考虑低碳原则。

2 合理利用资源

充分合理利用在酒店或景区旅馆的时间,可以合理安排住宿成本,相对应酒店的成本也就降低了。

关注政府与旅游机构推出的旅游优惠政策。

减少在旺季旅游出游。旺季出游会增加对环境的负担,而且大概会花费双倍于平时的费用,避开热点或过度开发的旅游目的地,避开旅游旺季和公共假期。

贴士:我们可以估算自己的“碳足迹(CarbonFootprint)”了。碳足迹是指一个人的能源意识和行为对自然界产生的影响,简单而言,就是指个人的“碳耗用量”。许多网站提供专门的“碳足迹计算器”,只要输入你的某种生活数据,就可以计算出相应的碳足迹。现有的多数“碳足迹”计算器虽然版本众多,但是计算碳足迹的意义在于,一旦明白了你的碳足迹从哪里来的,你就可以设法去减少它。

3 游走于美景中

旅游减碳,使用的交通工具是关键。只有通过节油、节气和节能,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才是眼下最热门的低碳生活原则。

参与交通碳补偿计划。

选择二氧化碳排放较低的交通工具甚至是自行车与徒步。例如,环保且贴近自然生态,正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的自行车。

骑自行车出游可以自由控制时间和路线,可以贴近自然,想走就走,想停就停,随时都能近距离欣赏美景。作为一种健康环保、时尚休闲的旅游方式,自行车旅行在欧美已蔚然成风。眼下这股风潮已经吹到国内。很多景区为自行车旅游者搭建了不少相应配套设施,例如单车驿站、道路指引牌、安全指示牌、单车维修补给点、应急救助站、咨询等服务。

密云旅游局为倡导游客绿色出行,建立五大骑行基地并推出了六条线路。

零碳排放出游:徒步,不仅环保,而且还能很好地锻炼身体。

旅游景区禁止机动车进入,改以电瓶车代替,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

去郊外旅游时,可以在汽车后备箱中放上一辆折叠自行车,开车至郊外,改骑自行车体验野外的自然风光。

自驾外出时,可以采取拼车的方式,实现能效最大化,能省不少旅行费用,还减少了汽车尾气的排放。

在旅游目的地,可以采取步行和骑自行车的游玩方式。

时间允许的情况下,长途旅游时选择火车。

近距离的旅行,可以选择采用公共交通工具,省力经济。

能坐火车的不坐飞机,能跟团不自驾。

乘飞机,除选择正确合理的航空线,还要最大限度省少行李。

不驾驶大排量汽车远距离出游。

旅途中少用汽车空调。

有些景区内将投入使用环保观光小火车。

低碳旅游景点、线路低能耗设计及设施使用。

景区内修建的建筑,安装环保设施,如太阳能热水器,以降低能耗和对空气的污染。

飞机上减少一次性用品的使用。

景区、酒店、飞机、火车的报纸、刊物等物的回收与再循环。

旅行社开发深入大自然的产品线路,最近热推的“上山下乡”线路,让旅游者走到山野中,增加了徒步赏景的机会,减少碳排放。

有些航空公司推广使用电子客票,减少纸张使用,目前部分航空公司的电子客票普及率达到90%。

4 旅行中的饮食

可以自带轻便的水壶,饮用白开水,不喝瓶装水。

可以减少随身携带的食品,避免无法吃完的消耗。

可以选用旅游地的食材,选择绿色食品、有机食品。

避免使用一次性餐具。

在航食配备上,根据实际需要,合理地配备航食数量。使航食的备份数量做到既能满足旅客需求,又不会造成浪费。

5 旅行中的居住

旅途中的酒店是碳排放的大户,因而要做到碳补偿,最好首先就住绿色和碳中和的酒店,少排碳甚至不排碳。

选择住环保旅馆。

不使用酒店提供的一次性用品,减少一次消耗。

在旅途中,自带最简约的必备生活物品。

小住几天的酒店,温度适宜的情况下,减少更换和清洗客房棉织品次数。

自助游的游客可选择小规模酒店或青年旅馆,虽然仅提供最基本的设施,但意味着能够消耗更少的资源。

离开房间时,手动关闭电视机和空调等电器。

6 娱乐游玩

种树进行碳补偿是一种时尚的新出游方式。

在旅游过程中,尽量减少产生垃圾。

合理安排路线。

旅游途中产生的垃圾,随手携带下旅游景区,放入垃圾分类箱。

个人出行携带的环保行李安排。

一些景区开辟的“开心农场”,是引导游客亲近大自然,崇尚健康环保的低碳旅游方式。

建议游客少用一次性泳衣、泳具。

贴士:碳补偿是自愿行为。碳补偿资助的项目种类繁多。比如通过义工旅行或者通过特定组织,参与到减碳活动中来,包括植树造林、研发可再生能源、增加温室气体的吸收等等。客人可用其积分兑换树苗,最后由环保组织“上海根与芽”安排栽植。

早在2008年12月,中国首个官方碳补偿标识――中国绿色碳基金碳补偿标识。如果公众愿意加入“消除碳足迹,参与碳补偿,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活动,自愿捐资到中国绿色碳基金进行“植树造林吸收二氧化碳”的活动,就可获得碳补偿标识。

7 购物

购买原生态的旅游商品时,拒绝包装,减少行囊(车载)的重量和空间。

尝试以货易货。

尽量选用本地产品、应季产品及包装简单的产品。

减少使用塑料袋,尽量使用可循环使用的布袋子。

五、景点、酒店的低碳措施

弃用纸质门票,使用了磁卡门票,

景区景观采用当地的原始材料,环保又能与自然环境协调。

对入夜后的灯光进行了节能管理,不必要的装饰灯和照明灯不打开。

将游船的老式发动机改换成了节能发动机。

倡导游客保护景区内古老珍贵的植物及其生长环境。

景区内经营户替换使用清洁能源。

以水为主体的景区使用了高效的循环水处理系统,并严格按国家规定监测水质。节约旅游景区的水资源,保障了水质安全。

景区办公区内尽量采用了自然光线,少用空调。

完善酒店、景区监控网络系统,实现景区资源数字化网络管理。

应用现代化手段、推进管理创新和提升服务水平的同时,可以不断加大科技投入,集视频监控、电子防控和高效应急反应于一体,通过游客中心的大屏幕,监控旅游景区的各个景点和主要路段,以科技支撑来实施低碳景区的发展。

使用电子导游讲解可以缓解导游员讲解压力,独特的讲解方式将进一步完善提升景区的讲解质量和管理水平。

分类回收景区垃圾。对危废垃圾箱、可回收垃圾箱、不可回收垃圾箱做明显标识。由环管人员定期清运各类垃圾,分类处置,日产日清。

景区园林绿化运营中所需要的各种农药、化肥、汽油、电池等有污染的物资,从采购到使用、包装物的处置等各环节加以规范。

杜绝非绿色农药化肥进入景区,预防环境污染。

景区内不使用泡沫餐具,防止“白色污染”。

办公用车坚决使用环保无铅汽油。

节约景区各种资源和能源。

酒店、景区景点、乡村旅游经营户和其他旅游经营单位积极利用新能源新材料。

实行合同能源管理,实施高效照明改造,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积极发展循环经济。

星级饭店用水、电量降低。

合理确定景区游客容量,严格执行旅游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加强景区各种水资源保护和水土保持。

景区内倡导低碳旅游方式。

通过形象明确的说明指示来引导游客树立生态环保,资源持续利用的观念。

有些酒店2009年对空调系统、灯光设备、垃圾排放系统进行改造,节省了17万度电,垃圾排放量比上一年下降8%。

六、低碳旅游记事

2010年6月24日-6月27日,国家旅游局在义乌举办的第二届中国旅游商品博览会。博览会产品涉及低碳环保设施设备、电动游览车、生态景区、宾馆太阳能、风能用品,休闲运动自行车,徒步旅游用品,生态环保厕所等。

广东代表中国获得了2010世界旅游日全球主会场庆典的承办权,将于9月27日举办全球性的庆典活动。“今年世界旅游日的主题是旅游与生物多样性。”

仙女山、张家界、蜀南竹海、西岭雪山、金佛山、康定情歌景区、赤水、镇远古城、阿蓬江、成都欢乐谷、加勒比海水世界11家景区决定,在即将举行的旅交会上联合发表“低碳旅游宣言”。 景区代表们借这个时机发表宣言,不仅是对景区自身行为约束,同时也是倡导更多的景区和游客都来关注“低碳旅游”。

九寨沟等旅游景区,禁止机动车进入,改以电瓶车代替,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

中国首座太阳能大厦是位于北京近郊――河北保定的中国电谷锦江国际酒店。这座太阳能光伏大厦将太阳能玻璃幕墙融入到整体设计之中,建筑外立面采用大规模呼吸式太阳能玻璃幕墙。整座大厦的发电量可达0.3兆瓦,相当于一个小型发电站。整个立面体现出线路板的设计理念,不锈钢板代表着线路板上的电气组件,太阳能玻璃组件代表导体,导体将组件连接起来就把线路板的理念体现得淋漓尽致。大厦外墙的五个不同方位安装了4500平方米太阳能玻璃幕墙,遮阳、环保、节能,而且具有良好的透光性、可产生电能。在护结构方面,大厦屋顶采用了挤塑聚苯板保温,外墙采用5cm厚挤塑聚苯板抹灰系统,外窗则采用低能耗中空玻璃铝合金窗。大厦主楼南立面5~24层采用的是呼吸式太阳能玻璃幕墙,大规模、多角度采用了光伏发电技术,安装并网容量为0.3兆瓦。大厦还采用了污水源热泵系统,其基本原理即用污水处理厂的中水来进行板式换热;为了突出节能环保的设计理念,整个大厦的卫生冲厕、消防中水、洗车、浇花等均采用中水,不仅大厦达到零排放,而且使用后的中水将再次返回到污水处理厂作为热电厂循环水二次使用,使污水实现循环利用。

2009年6月,由10位上海市民组成的上海第一支自费北极低碳旅行团也凯旋归来。

七、低碳旅游景点

上海世博会

主要特点:各国场馆减碳展示全体验

作为上海世博会的东道主,中国政府在上海世博会的规划和设计、场馆建设和业务方面,将充分实践低碳经济的理念,以体现世博会举办国的科学和技术创新,各国园区都积极落实减碳方案,实施低碳零碳概念。

伦敦零碳馆由两栋零二氧化碳排放的建筑前后相接组成,坐落在上海馆的北侧。世博会伦敦零碳馆的展示工作分为零碳示范房、零碳展示、零碳行动、零碳体验和零碳标识、零碳媒体。通过全方位的访客体验,可以实现访客对于对抗气候变化的建筑体验和感知。零碳示范房为零碳馆三四层的六套样板房,每套样板房内,将征集最环保的建筑和室内产品,让访客体验六种生活方式的零碳屋,体验包括未来风格、田园风格、极少主义等。

西班牙国家博物馆由数以千计的柳条编织而成。建筑材料均采用环保材料,主要是弯曲的钢梁相交形成的篮子结构,外墙覆盖相同柳条。在主展馆,通过半透明纸作为材料,利用太阳能顶部达到节能效果。

喀纳斯景区

主要特点:我国海拔最低的现代冰川之一,人间最后一块净土。

喀纳斯景区横亘在新疆北部的阿尔泰山雄伟壮观,其主峰友谊峰终年被冰雪覆盖。喀纳斯近年对景观设计、景观的建筑物设计、景区道路设计、垃圾厕所、植被恢复做了详尽的重新规划和重建工程。喀纳斯的生活区统一建在了与图瓦人紧挨的开阔地,下车的乘客可以免费乘坐区间车到景区内游玩,蜿蜒盘旋的水泥山路和石阶送你到观鱼台。

燕子沟

主要特点:《2012》拯救全人类的诺亚方舟拍摄地,有良好的低碳形象。景区高调倡导低碳旅游。

在以往的川西旅游地中,很少有人提到燕子沟,近一年多才热起来。自《2012》放映后,燕子沟就更具吸引力了。冰川、雪峰、彩林、温泉这些川西该有的景色都汇聚在燕子沟,但最吸引人的,是长达30多公里的红石滩,红石的“身世”至今还是个谜。景区已尽量减少了观光车的使用,连扩建的步游道也是在以前山民采药时留下的道路上铺设的。景区内还停售一次性雨衣,提供免费雨具。

峨眉山

主要特点:老牌“低碳景区”,旅游低碳的先行者。

早在12年前,景区就实行了统一乘坐旅游交通大巴的方式。景区还在酒店和农民旅店饭店大力推行节能措施。通过数字化峨眉山建设,对景区的空气和水源质量、植被实行监控,实现景区与交通运输、宾馆酒店、餐饮娱乐、旅行社的共同协调发展。多年来,峨眉山的森林覆盖率一直维持在95%以上。3月至6月是峨眉山观赏杜鹃花的最佳时节,从报国寺到万佛顶,各类杜鹃次第开放。春到峨眉还可体验采春茶、挖苦笋等乐趣。

张家界

主要特点:以混合动力巴士和电瓶车用于景区交通,野生动植物与游客和谐相处。

热门影片《阿凡达》中原生态的哈利路亚山想必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吧,它的拍摄原型就是张家界的袁家界景区内的乾坤柱,目前它已成为了张家界中人气最旺的景点。张家界由于核心景区禁止机动车进入,改以混合动力巴士和电瓶车代替,景区的空气十分清新,金鞭溪峡谷中野生猕猴出没,与游客和平相处,相映成趣。

香格里拉

主要特点:“低碳”的生态环境是香格里拉的生命线,它的持久美丽离不开“低碳”。

香格里拉地处青藏高原东南边缘、“三江并流”之腹地,有融雪山、峡谷、草原、高山湖泊、原始森林为一体的景观,“日照金山”的梅里雪山更是中国低碳旅游的象征,具有巨大的观赏价值和科学考察、探险价值。香格里拉腹地有梅里雪山、白茫雪山等北半球纬度最低的雪山群。澜沧江大峡谷、虎跳峡和碧壤翁水大峡谷以深、险、奇、峻闻名于世。而神女千湖山、碧塔海等高山湖泊是亚洲大陆最纯净的淡水湖泊群。

大兴安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