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农业园区规划设计范文

时间:2023-09-25 18:16:0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现代农业园区规划设计,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现代农业园区规划设计

篇1

关键词:都市农业;规划设计;农业结构调整;产业融合

近些年,农业在我国一直是热点话题,也由传统农业实现向现代农业的转型,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都市农业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乡村振兴、新城镇化的背景下,都市农业依托自身区位、资源优势,迎来大好发展机遇[1]。都市农业的特点、功能,促使其在整个农业新时期中发挥着不可取代的作用。未来都市农业发展还需落实到具体的都市农业园区建设中去,在此之前,需要先行谋划,保证长远发展。

1都市农业概述

1.1内涵及国外模式

20世纪30年代,日本学者青鹿四郎《农业经济地理》中提到都市农业受都市经济的影响,是分布在都市中或围绕都市外围的特殊农业形态,集约化、专业化种养殖生产和经营[2];到20世纪50年代初,美国经济学家开始研究都市农业,提出“都市农业生产区域”“都市农业生产方式”概念[3];在1977年《日本农业模式》中正式提出了都市农业的概念;韩国、新加坡学者在20世纪80年代也开展了都市农业的研究。中国的都市农业始于20世纪90年代,概念引自国外,以国外都市农业理论研究为基础,结合中国实际情况进行的研究和实践。对于都市农业虽然争议颇多,但综合起来,从范围、体系、内容和功能等角度来说,都市农业范围有3种:一是镶嵌在城市内部;二是处于城市边缘近郊地带;三是城市化程度高的都市经济圈内,辐射半径2h的交通圈。依托现代新技术、新装备、新产品等,创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实现生产、休闲观光、绿化、市场创汇等目的,融合生产、生活、生态、科学、文化与教育于一体,是服务于城市的新型农业[4]。都市农业在国外发展较为前沿,形成了几个典型模式:①美国模式———典型的都市区域内的农业,以现代农业科技为支撑,市场为引擎,构建了完善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和产业体系,其主要形式是农场与社区的结合,风险共享、利益共担,搭建了固定的农产品销售渠道,形成了以经济功能为主的都市农业模式。②德国模式———人地矛盾并不突出,城镇化率较高,城市的公共设施也比较完善,整体土地利用较为均衡,经济上也属于发达国家行列,“德意志森林”和“自然崇拜”文化盛行,注重生活品质,农产品以进口为主,林业非常发达,比较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形成以生态、社会功能为主的都市农业发展模式。③日本模式———插花型都市农业,人地矛盾相对突出,都市农业镶嵌在城市中。政府通过立法和改变税收政策推行都市农业,来满足人们的需求,同时实现防火防灾、绿化城市空间、形成城市景观、科普教育及休闲娱乐等功能。同时从事都市农业的农民平均收入甚至高于城市居民平均收入,都市农业发挥重要的经济功能。以功能进行划分,即经济功能型都市农业、生态社会功能型都市农业以及经济、社会、生态功能兼具的都市农业模式。

1.2发展意义

我国的都市农业原型由20世纪90年的城郊农业发展而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乡一体化趋势,人均收入的提升,人们对农产品需求发生了转变,不仅需要绿色无污染的鲜活农产品或初级加工农产品,还要满足体验、消费等需求。从农业供给侧来说,由农产品的供应发展为满足城市“三生”需求多元化供给状态,而且城市对供给质量要求更高,业态要求更多,旅游、休闲、体验功能需求上升。从经验上来看,城市人均GDP达到2000~3000美元的时候,才可能进入都市农业阶段[5],以此标准来说,我国大多数地区已进入了都市农业阶段。早期的都市农业实践主要集中在北京、广东、上海、成都等大中型城市,依托自身积累的都市资源和中心城市辐射作用,率先实现了城郊农业向都市农业转型,到现在形成了以农业公园、农业嘉年华、农业科技园区、休闲农场、观光农园、民宿农庄等形式为主的都市农业模式,但离发达国家的都市农业还有很远的距离。都市农业在我国还处于摸索阶段,发展前景远大。都市农业涉及产业链的延伸、生产要素集聚、利益联结等多方面,不仅满足市场需求,还有利于促进农民增收;都市农业与二三产业深度融合,与二三产业互相促进发展,有利于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都市农业是城乡产业融合发展的主要体现形式,有利于推动城乡产业融合发展;都市农业也是保障社会稳定、公共安全及城市经济的基础[6]。发展都市农业,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政治、社会意义。

1.3规划的必要性及目的

都市农业在调整农业结构和推动农业经济转型、农民增收等方面承担了重要的作用,而都市农业园区是都市农业的一个具体展现形式,也是都市农业发展中引进资金、人才、科技等的落脚点,承载着都市农业多样功能。我国各地发展不均衡,土地、科技、人才、资金等资源各不相同,对于发展都市农业、建设都市农业园区,没有现成的既定模式和建设条件可以生搬硬套,投入的资源要素也有限,如何制定合适的规模、如何定位、采用何种发展模式、如何正常运营,为了避免重复改造、浪费资源,需要规划先行。规划是园区发展的蓝图,以宏观层面的战略性、区域性规划为前提,通过总体规划制定园区发展方向,融合微观层面的农业技术,以中观层面的园区规划,确定园区的功能定位、发展目标、整体平面布局、具体的建设内容,细化道路、景观及园区内的基础设施规划,预测投入产出值,探索适合园区发展的运营模式,进一步指导都市农业园区的建设与运营。

2规划原则

2.1科学合理、因地制宜原则

充分研究国家及省、市(区)相关政策,依据上位规划要求,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和市场需求,进行科学的规划,保障都市农业园区的可持续稳定发展。在规划前,要进行详细的调研,获取第一手资料,因为城市及周边都在不断发展,对待当地的情况也应以发展的眼光去判断和评估;根据当地的资源条件基础、交通区位、农业及相关产业、经济条件等情况,分析与周边的相容性和产业结合性,选择都市农业园区类型或发展模式,科学合理布局,选择恰当的配套内容,确定合适的规模体量,预测评估开发价值。因地制宜,彰显地方特色。

2.2主题突出、产业明确原则

主题的确定依赖于都市农业园区的区位优势、区域地位、政策支持、传统文化等多方面因素,结合都市农业生产、休闲观光、科技展示等多功能,确定园区主题定位,主题也决定了园区未来的运营模式。既要充分利用政策,结合资源条件,还要综合考虑市场因素,合理划分园区一二三产业比例,产业突出优与特。

2.3质量优先、保持生态原则

都市农业园区坚持质量优先原则,一方面要引入高质量的项目,设置严格的引进入园标准,通过高质量的项目,形成产业集聚效应,打造核心品牌;另一方面是确保产品质量,产品的高质量是价值和销路的前提。在规划和实际开发中,通过引用先进的生产工艺和高效生态的设施种养殖技术,达到提升品质的目的,同时通过必要的措施处理好生产中带来的污染,整合土地、环境、水及产业等多方面资源,兼顾质量与生态,为园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保障。

2.4市场导向、政策支持原则

一个园区的核心竞争力包括产品、服务、经营模式,是否有自己的“造血”功能,决定着园区的成功与否。紧跟市场,瞄准都市消费需求变化,融入农业高科技产业、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科普教育产业、农业旅游产业、健康养生产业等新产业,融入农业嘉年华、农业奥特莱斯等新业态及新业态产业集群,集多功能于一体,满足都市居民消费需求的同时,提升核心竞争力,真正实现自我造血。同时,为了推动都市农业稳定发展,政策支持也必不可少,基础设施的资金支持、经营主体的税收优惠、建设融资等方面,起到辅助作用。

3功能定位

都市农业的兴起依托于城市,距离城市比较近,拥有区域、人才、市场、科技等得天独厚优越条件,同时也是农业功能拓展需求最大的区域[7]。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都市农业由最初的生产特性,演变为现在的城乡融合性、功能多样性、现代集约性以及高度开放性。都市农业园区中,可以具体体现为生产加工、科技示范引领带动、观光体验休闲、企业孵化、科普教育等功能。

3.1生产加工功能

都市农业园区中,生产加工是最为基础的功能,在国内除了公共性比较强的农业公园,其他模式的都市农业还是很注重园区开发的经济价值,生产加工是获取经济效益的最基本保证功能。内容可以涵盖标准化生产、初级及精深加工,延伸市场交易、仓储物流配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等。

3.2都市农事体验休闲观光功能

以不为城市居民熟知的农业生产过程、农事体验为主,结合园区和当地的文化、产业资源及自然景观,达到满足休闲、旅游、享受田园、体验民俗等需求,实现产业融合发展目的。

3.3科技示范引领带动功能

研究和引进新技术、新装备、新品种、新材料,通过智能温室、无土栽培、植物工厂、农业机器人及数字农业、物联网等农业高新技术,作为对外展示的窗口,对其他地区起到示范引领带动作用。

3.4企业孵化功能

都市农业园区科技和品种等研究,需要各方面的资源,通过引进国内外新型技术进行中试推广,结合园区的辐射和传递作用,可以吸引多方资源集聚,孵化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在农业科技园区中体现比较明显。

3.5科普教育示范功能

都市农业园区中不管是种植还是养殖还是以其他模式为主,里面涉及到现代化科技、数字化、信息化和智能化控制平台以及生产技术等,一方面可以为青少年进行科普展示、拓宽知识面起到科普教育的目的。同时这种新模式、新技术、新装备的引用,在农业领域的创新探索,在培养农业科技人才、提高从业人员技能方面起到促进作用。

篇2

Preliminary Exploration on the Planning and Design of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Demonstration Park:

Meng Na

(Excellence Property Group Limited Shanghai Branch,Shanghai 200240)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demonstration park, the planning and development of those parks need relevant principles and theories for guidance. Based on this, this paper summed up the features of such parks, and put forward the basic principles and specific contents for the parks' planning and design. Scientific and rational planning and design methods have a direct guidance on the long-term and stable development of the parks.

Key words: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demonstration park; concept and features; planning and design principles; planning and design contents

近年?恚?随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程的加快和现代农业的发展,农业科技示范园建设在全国各地已成方兴未艾之势,在此形势下,如何按照科学的理念进行规划设计,以促进农业生态园走上功能充分发挥的健康规范发展之路,是值得探求的一个重大问题[1]。

1 农业科技示范园的基本内涵

1.1 基本概念

农业科技示范园是以农业生产、技术示范及教育培训为产业,研发并推广现代农业新品种、新技术及新设施,从而形成农业高新技术的生产、开发、示范基地[2]。它是集农产品生产、农业高新技术的展示示范、农业技术示范与教育培训及休闲娱乐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农业园区。

1.2 一般特征

依据有关学者的观点,如刘钻石[3]、苗志艳等对农业科技示范园特征的描述及分析,农业科技示范园园应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特征:

1.2.1 高科技性。农业科技示范园注重农业高新科技的研发、引进及推广;积极运用信息化栽培、雨水收集、低碳能源技术等多样化新型农业高新技术,努力为园区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

1.2.2 创新性。农业科技示范园响应国家创新的政策,注重研发并推广使用创新科学技术,吸收引进具有创新性的农业科学技术,增强企业创汇能力[4]。

1.2.3 多效益性。农业科技示范园的规划与建设应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并兼顾生态效益、文化效益等方面,进而使园区能够健康、长久、持续发展下去。

1.2.4 多功能性。农业科技示范园是一种集多种功能与一体的新型农业园区,其基本功能包括农业生产、技术示范、技术研发推广、展示教育、休闲娱乐等方面。

2 农业科技示范园的规划设计

2.1 规划设计原则

2.1.1 科技先行。引进并推广先进农业科技成果,引进并推广农业新品种和新技术,以科技为先导,建立和完善高效循环的园区产业链,促进园区主导产业的发展,促进示范项目的引进及开发,提高园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2.1.2 以人为本。农业科技示范园的规划设计应关注人的活动需求,从园区生产者的生产活动、工作者的日常活动到游客的观光休闲活动,在充分考虑这些活动能得以有序开展进行的基础之上,对园区的功能分区、景观节点及游览线路等内容进行合理地规划。

2.1.3 因地制宜。因地制宜,即根据基地的详细情况,采取合理措施,包括园区本身以及园区周边区域的资源条件等,如当地水资源、土地资源、气候资源、生物资源、农业信息、农业科技、农耕生态文化、农业设施等各个方面。在规划设计中,应充分挖掘本土优势及特色资源,充分发挥其资源优势,促使园区达到与众不同。

2.1.4 统筹发展。农业科技示范园的规划设计应进行可持续规划,兼顾近期与远期利益,综合发展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尤其兼顾考虑园区发展的生态效益及文化效益,从而发挥园区的综合作用。

2.2 规划前期分析

2.2.1 背景条件。近些年,国家政府对农业高度重视,农业科技示范园的建设与发展也受到政府相关政策的影响和推动,国家农业部在“十二五”规划中指出,要充分发挥科技在农业发展中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因此,农业科技示范园的规划设计应深入分析园区所在政府相应的政策方针,对园区的建设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2.2.2 基地资源。农业科技示范园的规划设计,应全方面收集园区及其周边区域的农业资源,分析其优势资源及劣势资源,充分挖掘其特色资源,规避其劣势资源,可利用SWOT分析法进行归纳总结,从而更好地对园区进行产业定位,进而形成与众不同的具有竞争力的农业园区。

2.2.3 基地现状。农业科技示范园的基地现状,指的是其农业及相关联的现状条件,包括:园区与城区的位置关系,原有用地状况,园区地块水资源、土地资源、气候资源、生物资源等方面的资料,园区所在地未来发展情况等方面,深入分析并进行合理规划改造,以期指导园区稳健持续发展下去。

2.3 规划设计具体内容

2.3.1 功能分区设计。根据农业科技示范园的功能特征,可将园区分为农业生产区、科技示范区、娱乐休闲区及管理服务区,各区的规划内容各有相应的侧重,并始终以“科技示范性”为主题。

第一,农业生产区:该区域是开展农业生产活动的区域,一般选择地形、气候、土壤条件较好并方便排水及灌溉的区域,一般应远离园区的出入口、规划在园区的外围。与一般农业园相比,农业科技示范园更注重新型农业品种的研发、生产及推广,农业生产区主要包括农业种植区及农业养殖区。其中,农业种植区又可分为露地栽培区及设施栽培区。露地栽培区一般种植时令植物,注重作物间的轮作及间作种植,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提高园区的经济效益。设施栽培区常选用温室大棚进行规模化集中生产,并采用现代化、智能化温室设施管控措施。农业养殖区包括畜禽养殖区及水产养殖区,对园区有一定的污染,应规划在娱乐休闲区的边角地段和下风方向,并进行适当地隔离,远离游客的活动范围。

第二,科技示范区:该区域是新品种新技术生产示范、农业科普示范及农业科学研究的区域,一般选择地势平坦、交通便利、土壤肥沃、光照水分较为充裕的区域,可规划与农业生产区较近,可有效利用?r业生产区的农业设施资源等;该区域的示范性项目可考虑规划在游客的主要游览线路周边,便于吸引游客进行参观学习,并能体现园区的科技示范主题。科技示范区主要包括科技研发区、科技展示区和科普教育区。科技研发区是进行农业高新品种、农业技术研发及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区域,为农业科技示范园必不可少的场所。科技展示区展示农业科技、科技示范农业品种及立体栽培、循环灌溉等先进农业技术。科普教育区常设有农业知识长廊、科普厅等,展示农业新品种及新技术,对游客进行科普教育。

第三,娱乐休闲区:该区域是开展观光休闲活动的区域,是作为景区或景点最为丰富、最具乐趣的区域,一般较能吸引较多游客,因此常规划在靠近园区出入口,选择地形多变、景观层次多样化的区域,需要规划足够的广场及相关配套设施。娱乐休闲区主要包括陆地活动区和水上活动区。陆地活动区,常建设小木屋、休闲竹楼等具有古朴农业风格的景观建筑,可充分利用农业新品种如葡萄等攀援植物,形成纳凉赏景的休闲空间。水上活动区围绕景观用水规划,可考虑开发水上垂钓、水上捕捞、水上划船等休闲项目。

第四,管理服务区:该区域是园区管理及提供服务的区域,并能为游客提供餐饮、购物、住宿等入园活动活动的区域,规划时应考虑该区域与园区主干道有方便的联系。管理服务区主要包括配套服务区及办公展销区。配套服务区为游客提供游览、餐饮及住宿等服务,可考虑建设服务站、餐厅、住宿点。办公展销区包括园区工作人员日常办公、园区农产品的展示与销售,一般规划在园区的主入口附近。

2.3.2 绿化设计。本文研究的农业科技示范园的绿化设计,指的是园区园林绿化植物规划,不包括园区农作物的规划。规划时在满足植物布局规划美观的基础上,应以不影响农业设施功能为前提。园区绿化设计应与各区的农业作物保持协调统一,不同的功能分区其绿化的布局与种类选择也不尽相同。

第一,农业生产区:农业作物生产区、温室大棚周边及生产道路两侧不宜种植高大乔木,以不影响农业作物的生长为前提,一般考虑选择种植小乔木和低矮耐成活花灌木,再合理搭配种植地被草花植物,以形成丰富的“上木-中木-下木”景观效果,在保证其绿化美观效果的基础之上,所选植物所需养分应不与农作物所需养分进行竞争。

第二,科技示范区:该区域的绿化树种选择相对于农业生产区应更加多样化,综合考虑色彩化、香味化和美观化,考虑与农作物及农业设施的搭配,烘托农业设施的科技先进性,共同展示其科技性、趣味性及观赏性以吸引游客,并兼顾对园区绿化季相变化的考虑。

第三。娱乐休闲区:该区域的绿化规划可根据园区的主题,打造出不同意境的绿化景观效果。在游人活动较多的区域,需规划一定的开敞空间以保证游客有充足的活动空间,可考虑规划开阔的草坪,周围种植高大乔木以形成林荫效果。另外,该区域可考虑营建不同造型的花、果、菜和大花篮景观,从而展示园区的景观丰富度。

第四,管理服务区:该区域绿化设计较为多样化,既可以种植高大乔木并结合花灌木地被植物形成层次丰富多样化的景观效果,也可考虑种植较为低矮的小乔木并搭配彩叶树种,以形成季相变化丰富的绿化景观效果。对于后勤管理,其周围可种植高大乔木进行遮挡。

2.3.3 道路设计及水体设计。农业科技示范园的道路系统是连接园区各个功能分区的纽带,规划时应充分结合基地原有道路状况,有效与自然地形、地势高差相结合,以达到用地的合理规划布局。园区的道路系统不仅担负着景观序列的组织作用,还能突出园区的生态功能,如廊道效应。同时,还应考虑将园区的示范项目有效进行串联,便于游客的参观。农业科技示范园的水体设计可以分为生产用水体系设计及景观用水体系设计。生产用水,包括水渠、水沟,结合原有地形进行开挖和改造。景观用水,多为水池、河湖,周边可开发一定区域的垂钓区。农业生产区附近水系设计以满足农业生产主要功能,同时可兼顾水系的景观效果应兼顾生产及景观功能;娱乐休闲区可仅仅考虑规划景观用水。农业科技示范园的整个水体规划设计需充分利用园区原有水体状况,并将园区的示范项目有效结合进行合理布局和改造。

2.3.4 景观游憩设计。农业科技示范园的游憩规划设计主要包括游憩项目、游憩服务设施及游览线路的规划设计,与一般农业风景园的游憩规划设计比较相似,但各个项目更加突出于园区农业的“科技示范”主题。游憩项目的设置加重农业科普教育类项目的开发与利用,可以考虑规划建设农业科普展示长廊、农业技术培训教室等场所,开展农业科技的讲解与推广、传统农业文化的普及农事工具的识别,也可以考虑开发采摘、种植浇水、施肥等农业活动体验项目,从而实现游憩空间与科技示范有效组合与渗透。游憩服务设施主要包括游览设施、餐饮设施、购物设施、住宿设施、管理设施及宣传设施,规划时其具体设施项目可参阅下表1所示。

农业科技示范园游览线路的规划,需围绕农业科技示范进行展开,将园区的科技示范项目有效合理规划在游览线路的周边,并形成主次合理、动静适宜的游览线路。在具体规划时,应结合园区基地原有现状条件,根据旅游项目在园区的布置,合理规划园区的游览线路,使得道路系统和水体系统有序结合,形成丰富并富有变化的游览线路,以增加游客的游览趣味性。

篇3

一、坚持规划引领,做优园区模式

一是高标准编制新规划。结合农业产业布局,精心谋划农业园区发展定位。以大地丰收农业创意产业园专业规划设计团队为主导,邀请南农大、南林大、上海交大、扬州大学等高等院校专家教授,编制园区规划,形成了以丰收大地、盐土大地为龙头,镇级园区各具特色的发展布局。全区12个镇级农业园区均委托专门机构编制了具体的建设规划,每个镇园区规划面积1万亩,核心面积3000亩。二是高规格推广新技术。把现代农业园区作为先进农业生产技术的集中展示区,大力推广农牧、农林、农渔结合等10多种环境友好的新型种养模式,示范推广蓝莓、山核桃等新品种35个,实施高效立体复合栽培、“两网一灌”等新技术28项。草庙镇川鹿生态农业园与山东寿光三元朱村联姻,依托寿光蔬菜集团高端新颖的技术,聘请寿光专业技术人员驻点指导,突出“冬暖式”新技术的推广应用,组织农户开展高新农业技术培训,目前已建成32个冬暖式大棚,间套种黄瓜、蕃茄、苦瓜等蔬菜,每棚黄瓜年产量4.5万斤、蕃茄2.6万斤、苦瓜2.4万斤,销往大丰、盐城、苏南、上海等地,每棚年纯收入达10万元。同时川鹿园区发挥上联山东寿光下连农户、地靠麋鹿保护区的优势,采用统一规划、统一建造、统一技术、统一供苗、统一销售、农户投资、分户管理、自负盈亏的经营模式,打造蔬菜的生产、销售、物流的集散区。三是高水平装备新园区。整合园区资源,加强道路、灌排、库房等基础设施建设。智能温室、钢架大棚、遮阳网、防虫网等一大批现代设施装备园区,提高了生产、加工、保鲜、贮运等各个环节的机械化水平。加强土壤培肥和生态环境建设,主要生产环节已基本实现机械化、设施化。东方绿洲现代渔业养殖基地面积两万亩,拥有73个养殖设施配套齐全的标准化淡水鱼塘,以银鲫、鲻鱼、鮰鱼和4大家鱼为主,搭配少量团头鲂、河虾混养,推行标准化生产和食品安全全程控制,创建“一河鲜”品牌,成功创建省级现代渔业示范基地。

二、重抓特色培植,做大园区产业

一是培育特色。围绕农业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发挥产业特色和品牌优势,坚持“一镇一园、一园一特”。丰收大地、盐土大地两个市级园区重抓种苗、食用菌和海洋生物产业。各镇利用区位优势,彰显“一镇一特”,形成了新丰苗木花卉、大桥高档设施油桃、南阳冬棚韭菜、大中早酥梨、万盈蓝莓樱桃、西团薄壳山核桃、白驹设施果蔬、小海防虫网设施蔬菜等一批有市场、有销路、有带动力的现代农业产业。万盈镇康庄樱桃园以进口大樱桃为主,部分引种了石榴、甜柿、桃、杏等品种,园区与山东省果树研究所合作,聘请研究员王家喜教授为技术顾问,采用矮化砧木“披散纺锤形”的树形和以色列喷滴灌技术,实现“一年栽树、二年成枝、三年成花、四年结果、五年进入高产稳产期”的预期目标。二是创塑品牌。加强对外品牌宣传,以特色创品牌,以品牌提效益。盐土大地获评“国家级农业科技园”、“江苏省海洋生物产业园”,丰收大地被授予“江苏省现代农业产业园区”、“中国特色农庄”,大中九州田园被授予“中国特色农庄”,早酥梨通过欧盟有机食品认证,南阳韭菜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三是辐射带动。鼓励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种养大户、家庭农场等经营主体参与园区建设,引导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推进适度规模经营。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开展农机作业、病虫防治、产品营销等专业化服务,广泛推行以订单为纽带的“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方式。以园区为依托,辐射带动周边大户1000多户、农户3.2万户发展高效农业,农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三、注重功能拓展,做高园区层次

一是发展创意农业。充分发挥“大地丰收”全国首家农业创意产业园的平台作用,以农业创意产业集聚为支撑,大力发展农业项目规划设计、咨询培训、科技成果展示、品牌设计推广,精心培育全国一流农业创意产业园。目前,现有上海三松现代农业品牌设计有限公司、香港深远智慧有限公司等10多家境内外知名农业创意团队入驻,将农业的融智融资有效结合。二是打造休闲农业。植入旅游元素,拓展提升现有园区功能。以农业“接二连三”工程为核心,突出生态风光、农业体验、四季采摘、休闲娱乐、农家乐,集生产、观赏、体验、销售、娱乐为一体,实现园区农业与旅游产业、一产与三产融合发展。丰收大地、盐土大地、丰禾大地、荷兰花海、九州田园入选“盐城最具魅力休闲农业园”,丰收大地、盐土大地获评全国四星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园区,恒北梨园风光建成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荷兰花海获评全国五星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园区。

以园区为载体,打造盆景,主推荷兰花海郁金香风情系列旅游、盐土大地蓝色旅游、麋鹿生态旅游季、梨园风光梨花节、丰禾大地油桃采摘节、丰收大地菌菇美食文化节等各类节庆活动。2015年,大丰区成功创成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全区乡村旅游吸引游客超220万人次。新丰镇荷兰花海深度挖掘“中华民国村镇规划第一镇”的历史底蕴,以1919年荷兰水利专家特莱克规划大丰农田水系为渊源,秉持“立足盐城、承接上海、辐射长三角”的功能定位,围绕“观光旅游、婚纱摄影、健康养年”三大产业布局,全力打造中国连片种植郁金香面积最大、种类最多、业态最全的“中国郁金香第一花海”。三是推进农村电子商务。坚持园区农产品实体流通与电子商务双轮驱动,依托电商产业园、农副产品网络营销中心、农一网、丰龙网,构建大丰优质农产品营销网络,拓宽园区特色农产品销售渠道。以华东首家阿里巴巴“农村淘宝”项目试点市为契机,以区镇两级园区为核心,建成村级益农信息社102个,为农民提供农业公益、便民生活、电子商务、培训体验等一站式服务。草堰镇甘霖雨露现代农业示范园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蔬菜基地,基地蔬菜产品销售以净菜直销的方式进入高档社区和直营超市,同时开通中高档客户群网上APP平台销售。

四、突出要素集聚,做强园区经济

篇4

关键词:农业园区规划

目前,在世界经济格局发生巨大变化,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新形势下,世界各国都把发展现代农业园区作为农业快速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精心组织,统筹规划,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采取有效措施,建设高水平的园区,以此来带动整体经济的发展,提高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实力。

在我国,现代农业园区的建设是近10年来农业现代化建设中涌现出来的一种新的生产经营模式,是实现农业向商品化、专业化、现代化转变的重要措施,是推动新的农业科技革命的迫切需要,也是实现我国农业新突破的重要途径。通过园区的建设,应用现代科技设施装备传统农业,改善动、植物生长环境,采用先进技术成果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实现高技术、高投入、高产出的产业化经营[1]。所谓现代农业园区,就是以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展示现代农业科技为主要目标,在农业科技力量较雄厚、具有一定产业优势、经济相对较发达的城郊和农村划出一定区域,以农业科研、教育和技术推广单位作为技术依托,由政府、集体经济组织、民营企业、农户、外商投资,对农业新产品和新技术集中开发,形成集农业、林业、水利、农机、工程等高新技术设施、国内外优良品种和高新技术于一体的农业高新技术开发基地、中试基地和生产基地。

一、农业园区的种类

农业科技园区:也称为示范农场(Demonstratefarm),是以推广先进农业技术为主体的试验示范基地。这种形式其主要特点是:政府或企业对一定面积的农业用地进行全面规划,通过高科技的投入,对有限上地进行综合开发和高效利用,形成集研制、开发、生产、加工、营销、示范、推广等功能为一体的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益、运行机制创新的农业种植区或养殖区。

观光农业园:经营者开放自身的农园、农场或牧场,以满足市民观赏农村景致、体验农业生产过程、采摘或购买农副产品的愿望。

二、园区规划的定位

园区作为新兴生产方式的代表,其示范和辐射功能都有一定区域性,为区域经济服务是其主要宗旨[2]。现代农业园区的快速发展是一件好事,但在创建的初期,一定要定位科学、规划合理,要明确建成一个什么样的园区,不能一味地求新、求高、求大,避免出现可看不可学、高档次低效益的现象。因此,在园区的规划和选项过程中一定要充分考虑当地的自然资源状况、农业生产特点和社会经济水平,因地制宜地进行规划设计。

(一)功能定位

功能定位是园区规划的基础,园区建设的一切准则都要以功能定位为起点。园区的主要功能应包括:

展示示范:通过项目建设,把国内外先进适用的生物工程技术、设施栽培技术、节水灌溉技术、集约化种养技术、农畜产品精加工技术以及信息管理技术等引进园区进行展示示范,以带动区域农业科技水平的提高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促进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和应用。

龙头带动功能:一是园区引进的国内外优良品种进行工厂化种苗的快速繁育,带动周边和辐射区名特优品种的普及与推广;二是通过园区在产后加工、销售方面的独特作用,以经济为纽带把周边农民组织起来参与种植和养殖业的生产,逐步形成以科技园区为龙头的产业化生产流通体系,促进和带动区域农村经济向前发展。

教育培训功能:科技园区要把农业高新技术培训作为园区的主要功能之一,要建设有一定规模的技术培训中心,用于进行农业科技培训和对青少年的教育等。

休闲观光功能:园区在规划过程中,除保持农业的自然属性外,还可利用新型农业设施和高新技术展示的现代气息,加上园林化的整体设计和常年进行的名特优瓜果、蔬菜、花卉、特种珍禽、水生植物和现赏动物养殖的生产与示范,形成融科学性、艺术性、文化性为一体的、天人合一的现代化农业休闲观光景点。

(二)产业定位

农业科技园区一般总是与当地的主导产业紧密相连,产业定位应根据区域性主导产业特点和自身的优势来进行定位,突出一业,兼顾其它,形成特色。为了解决园区产品结构雷同、区域产业带动能力差等问题,可以运用区域经济学和产业经济学理论,以区域资源察赋为基础,以发挥比较优势为原则,分层次对园区功能定位、分区域和时序对产业发展定位进行研究。

三、园区规划的重点

在规划思想上,要明确农业园区规划不是对农业生产做出具体的指令性计划安排,而是通过规划形成一种市场导向的农业生产经营组织载体,这一组织载体承担着两方面的重要职责,其一是向农民传达政府信息,其二是为农民提供市场信息。在向农民传达政府信息方面,农业园区要体现政府的有关决策,将政府决策具体化为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生产经营活动,对农民起到示范带动作用,如政府决定推广某种新作物(产业结构调整)、新技术新工具(科技推广)、新的产品标准(食品安全)等,就可以将这些新项目按照符合市场规则的方式集中展示在农业园区中,供农民学习模仿。在向农民传达市场信息方面,农业园区由于其规模效应,拥有比分散经营的农民丰富的市场信息。农业园区作为农产品市场信息中心,需要将分散的农民组织起来,提高农业生产的信息化程度和组织化程度,参与市场竞争。而具体生产什么产品,这在不同时期是不同的,没有人可以准确地预料到农产品明年的市场需求会怎样变化,这个问题应该在农业园区的运行过程中遵循市场安排。因此,农业园区规划的关键内容在于寻求一种符合市场经济需要的农业生产经营组织载体和运作机制,将高新技术和产品寓于园区中,组织农民参与市场竞争。

农业园区总体规划的主要思路应该是:凸出功能定位准确、优势产业突出、空间结构清晰、区域城乡联动的发展理念,重点构筑产业、技术和服务三大平台,吸引技术、人才、资金等多方位的投入要素和政府、企业、科教机构、村集体、农户等多元化的建设主体,聚集区内外各种资源,培育龙头企业,带动区域农业和农村的发展。超级秘书网:

参考文献:

篇5

一、我市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的基本情况

近年来,市政府紧紧围绕农民增收这个中心任务,把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作为农业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按照“园区化、品牌化、产业化”的发展要求,突出抓好农业转型发展和农产品升级,大力发展高端、特色、品牌农业,我市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得到快速发展。目前,全市已建成和在建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项目达32个,涉及蔬菜、果品、特种养殖、酿酒葡萄等多个产业,同时还发展了苗木花卉、食用菌、鲜食葡萄等新兴产业。

(一)加强组织领导,农业示范园区建设推进机制初步形成。一是成立了领导机构。市政府高度重视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工作,成立了由分管副市长任组长,农工办主任任副组长,农业、畜牧、林业、财政等相关部门负责同志为成员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领导小组,并通过定期召开现场会、调度会,组织开展现场督查等形式进行统一领导、协调调度和考核验收,为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提供了组织保障。二是实行了部门包靠。按照市委“重点工作项目化、项目建设责任化”的要求,实行了“农口部门包镇街、部门干部包项目”责任制,安排12个农口部门和涉农部门对全市12处镇街区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工作进行了包靠,对重点建设项目安排专人负责,加快了园区建设工作的进度。三是凝聚了工作合力。农业、畜牧、发改、财政、科技等相关部门明确责任,通力协作,把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作为引领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初步形成了政府主导、相关部门配合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工作机制。

(二)高标准规划建设,农业示范园区辐射带动作用日益凸显。市政府准确把握我市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发展现状和各镇街实际,依托优势特色产业,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和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规划建设了一批规模大、示范水平高、辐射带动能力强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进一步加快了我市农业现代化进程。目前,全市重点调度的32个园区项目建设进展顺利,部分项目主体工程已经完工。镇柳林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园,占地160亩的奶牛养殖区已经投入使用,占地80亩的种猪养殖场已经开工建设,投资376万元的大型沼气工程调试工作已经结束;镇屯葡萄示范园,已投入资金1600万元,栽植大棚鲜食葡萄520亩;镇惠和食用菌产业园总投资1.5亿元,一期工程投资4000万元,8个产菇房已投入生产,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的科研楼正在施工当中,预计今年12月份完成并投入使用,50亩林下香菇示范园已经建成投产,等等。市政府科学规划,安排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向潍胶路、平日路等主干道路两侧集中,着力打造现代农业示范带。全市重点调度的32个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核心区面积2.2万亩,辐射带动面积达3.8万亩,其中,街道村现代农业示范园核心区面积800亩,带动周边地区发展基地达到1万亩规模。

(三)坚持因地制宜,各镇街农业示范园区建设推进迅速。在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工作中,各镇街从本地区实际出发,积极探索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的新思路、新举措,取得了显著成效。街道积极引导各示范园区走产学研一体化发展的路子,加强与科研机构、知名院校的合作,大力引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初步形成了“信息、技术、产品、市场、效益”相统一的新兴产业化链条。目前,该街办在加快酿酒葡萄示范园和超大示范园改造提升的同时,新规划建设了蓝莓示范园、百兴生态种养示范园和鑫旺特种养殖示范园3个现代农业示范园。镇主要依托六和集团、宇洋药业、瑞丰食品等企业进行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重点规划建设了有机蔬菜、花卉苗木、标准化养殖等10处示范园区。镇把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发展现代、特色农业作为促进农民增收、壮大镇域经济的出发点和突破口,确立了“打造两个园区、培植三大基地”(“两个园区”即胶河花卉产业园区和柳林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三大基地”即镇域北部花卉种植基地、中部土豆种植基地和南部果品种植基地)的现代农业框架,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特色鲜明、推进迅速。

二、存在的问题及下步工作的建议意见

从视察情况看,我市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仍然存在一些困难和不足。一是园区档次偏低。我市部分农业示范园区局限于农产品生产,缺少加工销售、科技培训、休闲旅游等延伸功能。有的园区偏重于种植菠菜、甜玉米、小豌豆等“大路”品种,不符合发展高端、特色、品牌农业的要求,加之基础设施配套不完善,生产性设施投入不足,园区管理人员和技术人才缺乏等原因,使我市部分园区出现建设档次偏低的问题。二是资金投入相对不足。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周期长、投入大、周转慢、回报低,加上财政资金投入相对不足等影响,部分园区建设资金缺口较大,影响了科研开发、新技术应用以及建设规模的扩大。三是土地流转工作滞后。由于宣传引导工作不到位,部分群众对土地流转政策不理解,对出租土地后的中远期利益缺乏信心,加之有的干部做群众工作的经验不足,土地流转还存在一些困难,给园区的集约化经营、基地化生产及园区建设进度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针对这些问题和不足,视察组提出如下建议:

(一)加强宣传引导,逐步营造加快农业示范园区建设的浓厚氛围。一是加大宣传力度。要进一步加强对发展现代农业的宣传教育,通过科技讲座、参观示范等多种形式,对建设农业示范园区的重要意义以及国家的扶持政策进行广泛宣传,努力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认识和参与的积极性。二是强化技术培训。要加强对参与示范园区建设的基层干部、农民群众以及科技人员的培训和教育,开阔他们的思想和眼界,提高其科学素养和接受新技术的能力,不断提高园区建设档次和发展水平。三是开展技术推广。要积极争取省市农业部门、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机构的支持,加快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信息的配套和示范推广,不断提高园区的科技含量,充分发挥园区的示范带动作用,切实把结构调优、品种调良、效益调高。四是注重学习考察。要坚持走出去,认真学习外地加快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的好经验好做法,不断提高我市农业示范园区建设水平。调查了解到,安丘市为加快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实施了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区域化管理体系建设,其做法是:以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为切入点,整合区域行政管理和检测资源,加强区内环境、水源、水域、农业投入品等综合管理,推进农业生产环节的标准化、规范化和科学化管理,取得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二)注重科学规划,构筑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发展框架。要围绕我市区域优势和现实需要,坚持高标准、高起点,加快制定完善园区长远发展规划和近期规划,要从整体规划设计到具体项目的实施,每一个环节都要充分考虑整个园区的长久性和示范带动效应。同时,要根据发展的需要,及时调整完善园区发展规划,以充分发挥规划的指导作用。要通过科学规划,逐步提升园区建设档次,努力建成集种养加、产供销、农工贸以及科研、试验、示范、推广、培训、观光多功能于一体,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统一的现代化农业示范基地,实现从无公害农产品向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转化升级。要重点搞好园区内道路、沟渠等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加强资源保护、水土保持和环境污染治理,大力发展生态农业,促进园区农业可持续发展。

篇6

1、是促进现代农业建设的重要途径

科学化是休闲农业的核心,商品化是休闲农业的特征,集约化是休闲农业的方向,产业化是休闲农业的目标。促进现代农业建设,要把发展现代农业放在第一位,要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展理念引领农业,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农民通过经营休闲农业实现生活富裕,同时促进农村各项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

2、能创造农村新的经济增长点

休闲农园将一产业和三产业结合起来,利用农村现有的资源,从住宿、餐饮、服务业等方面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优化农村产业链。同时,休闲农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劳动力,休闲农园的出现能够解决农民的就业问题,增加当地农民的收入,带动农民共同富裕,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是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途径。

3、有利于筹集新农村建设的资金

发展休闲农业能够开发观光、休闲、体验等产品,促进餐饮、住宿、购物等产业链的延伸,带动加工销售,增加农民收入,繁荣农村经济;同时休闲农业发展筹集到的资金能带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生产发展,改善农村发展环境和村容村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二、休闲农园规划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我国加大对旅游基础设施、景区和服务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旅游景区环境不断得到改善,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快速增长,城乡居民节假日休闲娱乐消费逐渐成为新的消费时尚,既增加了消费群体的数量,刺激了居民的消费,也促进了休闲农园的建设和发展。但是,在农业旅游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了目前休闲农园规划与建设的许多问题。

1、开发模式雷同,缺乏特色

全国的农业旅游资源类型多样、地域性明显,有利于各地形成自己的特色。但是目前我国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业旅游项目尚不多见,而且同一区域内的观光农业项目开发的模式常常出现雷同,开发项目多为观光果园、森林公园、垂钓园等;另有不少园区只注重道路、温室、操作间的美观,其内部种植的作物仍是普通品种,科技含量不高。另外,观赏性蔬菜园、花卉园、科普教育基地等开发较少,耕作、栽培、植树以及小型农业科研实验等农事活动的开发不够,导致其旅游特色难以体现。

2、基础设施

建设不完善,服务功能不全,服务水平不高道路交通设施不完善,可进入性差,容易造成旅游旺季的交通堵塞,浪费游客的时间,影响游人的心境;进入休闲农园的旅游线路不多,公交车的性能比较落后,在道路曲折的地段会引起游客的不适;进入休闲农园的道路标识系统不完善,园区的指示系统和宣传栏等不完整,影响游客进行休闲活动;休闲农园的服务人员大多没有经过专业培训,素质低,服务水平不高;更有甚者,个别农园园主追求短期效益,不做长远规划,坑骗游客。所有这些,使得许多休闲农园没有稳定的客源,很难引发游客再次旅游消费的热情。

3、没有形成产业链,产业发展单一

各地的农业休闲园虽然都有特色水果、观光蔬菜、特种养殖基地,以及一些科普教育基地,但尚未建立较好的产业支撑。我国的休闲农园仍处于低层次开发,以生产和观光功能等为主,对资源的挖掘不够深入,园区的产品科技含量不高,体验性项目的开发不够独具匠心,没有把地方的资源和文化特色融入进休闲农业活动中,没有形成产品系统。

4、缺乏科学的规划设计和经营管理

我国的许多休闲农园都处于较低的发展水平,园区建设开发时没有经过科学的规划设计,进行战略定位和合理布局,在建设完成时没有注重园区的经营管理,在宣传策划、人才培养上面没有下功夫,管理水平较低,没法满足园区长远发展的需要。

三、休闲农园规划建设的措施建议

休闲农业旅游的发展以绿色、低碳、安全等理念为基础,这是发展休闲农业旅游的最大特点所在,一些成功的园区或景区在园区开发之初就非常重视对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并且在后续的经营管理过程中,绿色、环保等理念也始终贯穿其中;在园区或景区建设之前,为了防止重复建设,要对园区或景区进行科学规划,规划定位和规划目标要准确;提倡节约、环保等理念,避免在经营管理过程中资源和人力的浪费。

1、规划先行,以规划统领园区建设坚持规划先行、科学规划、统筹规划的原则,按照“总局引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统一管理”的工作方针,进行有计划、有步骤、有选择性的开发,科学编制园区建设规划,依托资源和区位优势,充分挖掘地方文化,体现民俗特色,连线成片地推动主题型、景区化的休闲农园建设,以形成集群效应。

2、生态立园,服务领先,品牌经营保护园区生态环境,形成良好的农业生产环境和怡人的农村生活环境;对农业生产的过程要严格控制,以名优、安全、绿色为特色,使园区成为真正的绿色农园。加强服务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服务人员素质和服务水平,开拓市场,打造专属品牌,使园区成为具有吸引力的综合性休闲农园和优质旅游胜地。

3、注重产业功能,农旅协同要把农业生产功能和旅游功能结合起来,发挥农业、旅游产业协同效应,坚持朝特色化、精品化和都市化的发展方向。进行规划布局、功能定位、项目策划时要注重农业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合理搭配,了解农作物和果树的生态特性,不断满足和开发城市居民的休闲消费需求,引导当地农民向第三产业靠拢,从而获得农业和旅游协同发展的双重效益。

篇7

基本思路:按照“两型园区”标准,用工业的理念抓农业、科学的理念抓规划、现代的理念抓建设,以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为目标,以土地流转、招商引资和项目推动为抓手,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使现代农业示范园成为全区农业主导产业集聚的示范区、先进科技应用的核心区、生态循环的样板区、体制机制创新的试验区,引领全区现代农业又好又快发展。

目标任务:全区集中力量大力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园建设。在曹庵镇合、蚌高速两侧,依托王郢米厂、兴杨公司、益农公司、宋庄林场等龙头企业,拓展提升农产品加工、工厂化育苗、设施栽培、标准化养殖、农业观光等产业,建设2万亩精品特色现代农业核心示范区。在史院乡全乡规划、全乡建园,以联合湖万亩高产攻关田为起步区,逐步建设高水平优质粮食基地、蔬菜草莓基地、花卉苗木基地、畜禽水产基地、农业旅游基地。

按照“一年拉出框架、三年初见成效、五年基本建成”的要求,到2016年底,基本完成示范园建设。

具体要求:园区建设要达到“五化”标准:一是布局科学化。合理确定园区内的布局,充分展示园区生产、生活、生态、文化功能,努力使观光、休闲、科普、体验、购物于一体。二是园区生态化。实现农业资源循环利用和多次增值,建立起良好的区域生态环境,展现舒适优美的田园风光,建设一流的农业休闲旅游基地。三是经营规模化。以农业企业和大户经营为主体,形成集聚规模效应,不断提高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力和市场竞争力。四是生产标准化。制定生产技术标准和产品质量标准,严格按照标准组织生产,土壤、水、气等环境要素达到安全农产品生产标准。五是农民知识化。对园区内农民和服务组织人员进行多层次、经常性的文化、科技、管理知识培训,培育造就新一代知识型农民。

二、工作重点

1、突出抓好规划布局,科学引导园区发展。坚持“四个结合”,即与村镇规划和基本农田保护相结合,根据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功能科学划定农田保护区;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统筹土地整理和农民集中居住;与产业规划相结合,做到农业种植养殖与加工、流通有机融合;与农业水利工程建设相结合,提高农田基本建设的整体水平,增强农业的综合效益。立足高起点、高标准,体现规模化、标准化、设施化、产业化等现代农业特征。把握“三个集中”,即土地向大户集中,发展规模、特色现代农业;农产品加工业向园区集中;农民向城镇集中,实现居住、服务配套。规划设计经科学论证,报区政府同意后送经市城乡规划局审查、规委会审批。区现代农业示范园规划于2012年5月底前完成。

2、突出抓好土地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采取多种形式加快流转。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引导园区内农民以合并转向、企业租赁、反租倒包、自愿互换、入股合作等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园区内要以村为单位建立土地流转合作社,与农户签订流转委托协议,做好流转的基础工作,同时统一对外发包;对不愿意流转的农户要采取积极委托的措施将其土地进行置换,不能影响园区发展大局。采取GPS定位测量、建立农村土地信息库等先进手段,对园区内的土地进行确权登记,明确权属,让农民放心流转。建立区、乡镇土地流转中心,为土地流转提供信息、中介委托、双方洽谈、合同签订、签证备案、价格指导等服务。切实规范土地流转程序。通过健全制度、严格程序,积极协调由土地流转形成的多方利益关系,稳妥化解矛盾和问题,做到职责明确、手续完备、合同规范。村级建立土地流转组织,负责与农民签订土地流转协议;乡镇建立土地流转服务中心,负责土地流转见证与档案管理;区成立由法制、农业、国土、司法、等部门共同组成的土地承包仲裁机构,加强对土地流转的监督。

3、突出抓好招商引资,培育园区经营主体。以工业园区的理念和形式来运作园区,坚持政府主导,切实做好园区内耕地保护和林地保护,推进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达到道路、供电、供水、供气、排灌、排污、电信、电视管线和土地平整“八通一平”,为对外招商提供良好的硬环境;以产业项目为载体,区、乡镇根据园区建设的总体规划,积极引进各类项目,着力引进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生产、加工、流通项目,以项目实施促进园区建设,以项目建设提升园区档次;以优良服务为手段,推行投资绿色通道和行政审批代办制,不断提高办事效率,为园区建设提供良好的软环境。

4、突出抓好产业化经营,增强园区市场竞争力。大力推广市场引领下的“公司+农户”、“基地+农户”、“公司+合作组织+农户”等产业化经营模式,鼓励龙头企业发展“订单农业”、实行二次返利,与农民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积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行业协会,重点发展种养大户、加工企业、营销组织等共同组建的产销协会。根据园区的多功能性,大力发展“园中园”,大力推进农产品加工园区和物流园区建设,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园区以外的松散型农产品加工企业向园区内集中,到2015年底,全区农产品加工业集中度达到90%。大力推行标准化生产,实行农产品产地准出管理,推行农产品质量认证,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产品通过“三品”认证率达到100%,其中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率达30%以上。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在稳步提升农业生产功能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园区产业优势,整合农业旅游资源,积极引导和鼓励发展草莓采摘游、休闲垂钓、开心农场等乡村旅游,把休闲农业发展作为现代农业示范园建设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拓展农业的生活、生态和文化传承等功能。

5、突出抓好集中居住区建设,改善农民生活条件。统筹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和现代农业示范园建设,抓住农房建设和改造的政策机遇,大力开展园区内农民集中搬迁安置。统筹考虑农民生产、生活、子女上学、就医等因素,认真做好农民集中居住区的规划;农民集中居住区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由区和所在地的乡镇政府负责;坚持自愿的原则,采取统建、自建等不同方式,加快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在强化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的同时,积极探索制定以宅基地换住房、以承包地换社保的“双置换”政策,鼓励园区内长期在外务工、收入较为稳定的农民向城市、中心镇转移。

6、突出抓好市场服务体系建设,做好产供销服务。加快农产品市场网络建设,在园区所在乡镇规划建设产地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农资供应网点,鼓励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有机、绿色、无公害“三品”农产品专营市场,建立物流、连锁、配送等新型农产品市场经营模式。加快农产品信息网络建设,完善市场信息服务设施,建立覆盖全区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经营大户的农村市场信息服务网络,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服务。引进物联网技术,推行农业生产各种要素全程监控,实现对农产品质量可追溯信息化管理。

三、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全区现代农业示范园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区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分管负责同志任副组长,相关部门负责同志为成员。成立园区管理委员会,由所在乡镇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任园区管委会主任,负责园区规划建设的具体实施工作。由区农林水利局牵头成立综合指导组,由区城乡建设委牵头成立规划建设指导组,由区发改委牵头成立招商引资指导组,由区科技局牵头成立专家技术服务组,由区考核办牵头成立园区工作考核组。有关乡镇也要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为现代农业示范园建设提供组织保障。

2、明确工作责任。乡镇政府负责园区规划建设的具体实施工作;区发改委负责将园区创建列入“十二五”重点项目建设规划;财政部门负责提供园区建设资金保障;城乡建设部门负责园区规划的指导、审查,协调园区水、电、路、气、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落实园区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的支持政策;农林水利部门负责指导土地流转,加强水利灌溉设施的配套建设、园区内林网和村庄绿化,优先扶持园区内中低产田改造等工作;国土资源部门负责落实园区建设及配套服务设施的农业用地政策;科技部门负责支持园区建设的科技开发。

3、加强政策扶持。进一步提高对园区集中连片土地流转的奖补标准,凡是入驻示范园的经营主体,集中流转面积500亩以上、流转期限5年以上,在市财政按每亩400元一次性补助的基础上,区财政按1:1配套补助。区财政出资建立园区所在乡镇、村两级土地流转信息库、配备GPS等测量工具。园区乡镇、村完成当年土地流转指标的,区财政分别补助5万元、2万元工作经费。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经验收合格后,区财政对乡镇实行以奖代补。同时,根据《国土资源部、农业部关于完善设施农用地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土资发[]155号)精神,允许流转企业按照流转土地面积的一定比例建设必要的生产管理设施,其占地不视为建设用地。园区内通过村庄集中搬迁、土地整理增加的土地指标主要用于发展园区内农产品加工业。鼓励园区经营主体按照国家农业政策导向编制申报扶持政策,争取省级以上财政资金支持。加强现代农业人才队伍建设,为园区管委会和农业主管部门引进一批农业高端人才,对园区产学研合作项目、聘请高级人才给予支持。

篇8

会议对下阶段园区工作提出了六点要求:一是要注重整体的协调性。园区管委会要严格审查把关,注重园区建设项目建筑风格、色彩、企业形象、企业文化等方面的整体协调性。二是要注重用地的集约性。工业园区要树立集约节约用地、高效率用地理念,在项目功能布局中注重利用企业厂房空间布局节约用地,注重自然落差,将建设坡地园区、台阶式园区、山地园区、园林园区等理念充分融入到太平工业园区建设中。三是要注重发展的前瞻性。在园区规划建设中应充分考虑太平工业园区在未来发展格局中的地位,要注重未来几年周边竣工的铁路、公路优势,注重“两化互动”,以市场及功能的前瞻于园区的规划发展。四是要注重人本的亲和性。用人性化的构思,人性化的设计,人性化的服务打造园区,要树立建设花园园区、绿色园区的理念。五是要注重功能的配套性。企业之间、企业内部之间、企业与整个园区之间的规划建设要有“一盘棋”思想,注重功能的配套性,园区配套设施建设要与园区入驻项目有机衔接,特别是在涉及电力、供气、供水、通讯设施及企业绿化等配套设施建设上,相关单位要密切配合,及早思考,及早谋划。六是要注重工作的高效性。各部门之间要注重协调配合的高效性,支持要真诚,互动要快速,力求实现太平工业园区快速发展、加快发展、又好又快发展。

一、关于审议代向农业冷链物流项目设计方案的问题

会议议定:1.优化设计。项目的广场、大门、厂区色彩等设计要注重与园区整体风格协调、匹配,广场设计要细化,要体现农耕文化与苗族文化,办公大楼设计要与园区综合服务中心相融合。2.突出企业标识。企业标识要注重醒目,可放在主楼的中间位置或侧面,不宜放在楼顶。3.在设计中要充分考虑集约节约利用土地。主楼四周展厅楼层可按两层楼进行优化设计,以满足上、下游客户往来办公需求,同时实现节约用地,底层可作为装饰大厅,注意考虑绿化、防水、防漏。4.打造现代农业园区。企业要充分利用自身资源,打造成集冷链、物流、观光为一体的现代农业园区。5.项目建设的容积率、绿化率、建设密度等指标要符合《控规》要求。6.由太平工业园区管委会会同企业按照会议要求抓紧完善设计,尽快推进项目建设工作。

二.关于审议九天物流项目设计方案的问题

会议议定:1.注重展示企业形象。可将企业标志置于醒目位置。2.门厅、综合楼、停车场要进一步优化设计。3.职工宿舍和驾驶员休息室应充分考虑综合利用。4.企业应着眼长远发展,在综合楼下面修建小车停车场。5.要注重企业厂区临街路、及绿化带美化效果,要着力展现企业形象及凝聚力。6.相关指标要符合《控规》要求,建筑颜色和风格要与整个园区规划建设相协调。7.由太平工业园区管委会会同企业按照会议要求抓紧将设计方案修改完善,推动项目建设工作。

三.关于审议园区主路网调整设计方案的问题

会议议定:1.同意对主路网进行调整。2.注意两个方面的整合:一是要注意主干道、“两化互动”连接线、主路网调整设计三者之间的衔接,特别是交叉点处的衔接,要实现资源共享,同时要进一步细化和论证道路标高;二是要注意项目的整合,结合园区道路规划,充分整合道路升级改造资源,积极对上争取政策性资金,进一步破解园区建设过程中的资金瓶颈问题。3.主路网修建顺序及道路平交口在充分听取相关各方意见后提交专家委员会进行审查。4.应充分考虑长远,道路两旁要预留升级改造用地。5.由太平工业园区管委会会同交通、国土等相关部门、设计单位对项目设计方案按照会议要求抓紧设计进一步论证和完善,按程序审查批准。

四.关于审议保障性住房设计方案的问题

会议议定:1.保障性住房设计方案要进一步优化,设计要体现科学性、合理性。2.在保障性住房建设区域内的2个自然水体必须保留,不能将其填埋或毁坏,要将自然水体与保障性住房建设有机融为一体。3.要以创新的理念、开放的风格进行规划设计。4.在保障房规划设计中要充分考虑社会化问题。5.由太平工业园区管委会邓明波牵头,太平镇、设计单位及园区规划建设管理部按照会议要求进一步修改完善方案,尽快送交县规划委员会审定。

篇9

1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开展现代农业加快推进年活动的重要意义

开展现代农业加快推进年活动,是进一步夯实农业发展基础、促进农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是进一步提高农业服务能力、转变工作方式、推动各项工作落实的重要载体,也是推进农科教相结合、产学研一体化的重要抓手,对加快全省现代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推动示范创建,增创发展优势。当前我省农业发展已经达到一个新的水平,正处于加速向现代农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开展现代农业加快推进年活动,就是要抓住经济转型升级的重大机遇,充分发挥我省农业基础好、经济发展快的优势,全面推动现代农业示范创建,实施重点突破,以点带面,整体推进,加快农业转型升级,抢占主动权,形成新优势,迅速提升全省现代农业发展水平,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集聚要素投入,提高综合效率。现代农业加快推进年活动重点是在全省建设一批现代农业产业园区、一批现代特色产业示范基地、一批现代农业示范村。通过“三个一批”建设,集中力量,集中资源,在项目管理部门、审批渠道不变的情况下,实行项目聚焦,推动资源要素向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特色示范基地和示范村集聚,实现各类资源的整合,提高农业项目集聚度和资金综合使用效率。

创新工作方式,提高服务能力。现代高效农业的迅速发展对农业部门为农服务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围绕现代农业加快推进年活动,我委成立了现代农业指导服务团,进一步强化农业部门为发展服务、为基层服务、为农民服务的意识,积极转变工作方式,创新服务机制,增强服务本领,提高服务水平。

强化科技支撑,打造工作品牌。通过推进年“三个一批”创建活动,进一步推动农业系统的单位和专家,主动与名村、大学生村官、农村能人、现代农业基地和园区挂钩联系,促进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在生产上的应用,打造农技服务平台和科技推广载体,提高农业科技人员创新创业能力,打响农业系统的工作品牌和专家品牌。

2突出重点,切实抓好“三个一批”建设

2010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也是加快全省农业转型升级的关键之年。从一季度情况来看,全省农业农村经济形势总体实现良好开局,农业生产基本稳定,现代高效农业加快推进,农产品出口强劲回升,产业化经营稳步发展,为完成全年农业农村经济工作任务打下了坚实基础。在实现良好开局的基础上,各地要以现代农业加快推进年活动为切入点,抓住机遇,狠抓落实,全面推进全省现代高效农业发展,切实建好“三个一批”,加快形成“一县一园、一乡一特、一村一品”格局。

重点建设一批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是有效集聚土地、资金、科技、人才等要素,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载体。近年来,各地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积极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全省涌现出了一大批发展水平好、代表性强、能体现地方特色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区。这次会议安排参观的大丰市丰收大地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就是很好的典型。各地要按照省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的通知》精神,每个县(市、区)至少集中规划建设一个现代农业产业园区,要求达到规划设计科学、产业特色鲜明、科技含量较高、物质装备先进、运行机制灵活、综合效益显著,充分发挥产业园区对现代农业发展的示范带动作用。

重点建设一批现代特色产业示范基地。目前,全省年产值10亿元以上的县域优势特色产业已达105个,涉及全省75%以上的县(市),很多产业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的单打冠军,其中东海鲜切花、灌南食用菌、灌云芦蒿已建成省级特色产业示范基地。下一步,每个县(市、区)都要围绕优势特色产业或重点发展的产业,至少建设一个现代特色产业示范基地,实行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品牌化销售,达到“特色明显、规模较大、全省领先”,带动当地现代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重点建设一批现代农业示范村。从我省农业发展的经验来看,农业产业示范基地、合作经济组织建设、经营组织方式创新等工作,不少都是以村一级为基础展开的。全省涌现了苏州蒋巷村、泰州河横村等一批现代农业发展名村,在现代农业建设、工农协调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农民生活水平等方面已有较好的基础,对当地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有重要的标杆作用。可以说,整村推进是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目前,我委正会同省海洋与渔业局组织申报第一批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各地要对照《江苏省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标准》的有关规定,组织起点高、功能全、规模大、效益好、带动力强的园区积极申报,促进园区规范管理、提档升级。各地要按照标准,抓紧建设,全面推进。在具体工作上,突出把握三个方面:一要因地制宜,重点突破。立足各地农业资源特色,突出优势产业、优势区域,综合考虑产业基础、市场条件、区位优势及生态环境等因素,因地制宜开展“三个一批”创建,推进农业转型升级,引领区域现代农业发展。二要科技先导,机制创新。要把握现代农业发展方向,突出科技创新、机制创新、管理创新、服务创新,加快推进农业生产规模化、经营产业化、质量品牌化、服务社会化,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

3加强领导,确保现代农业加快推进年活动取得实效

现代农业加快推进年活动是一项全新的工作,也是一项综合性工作,涉及到农技推广、园区建设、产业化、农村经营管理、生态农业建设等多个方面,是当前农业农村经济工作的一个重要抓手。各级农业部门要加强组织领导,加大工作力度,创新体制机制,狠抓工作落实,确保推进年活动早见效、见实效。

强化组织协调。为了保证活动的顺利开展,我委成立了现代农业加快推进年活动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我委综合处,具体负责活动的组织协调、工作督导、监测考核等工作,委相关处室共同参加,协调推进。各级农业部门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对活动的组织领导,尽快制定实施方案,量化目标任务,创新推进举措,确保推进年活动在各个层面都有载体、有抓手、有行动。要积极争取当地党委和政府支持,加大资金投入,实行政策倾斜,争取有所突破。

篇10

关键词:现代农业 观光 绿化公园 建设

观光农业是近年来随着都市生活水平和城市化程度的提高以及人们环境意识的增强而逐渐出现的集生态示范、生产创收、科普教育、赏花品果、采摘游乐、休闲度假于一体的新型产业。它是在传统农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以农业为依托,运用生态学原理和系统科学、环境美学的方法,合理地开发利用农业资源,把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和观光休闲结合,利用田园景观、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和农村自然环境吸引游客前来观赏、品尝、劳作、休闲、体验等,是一种新型农业生产经营形态。因此,观光农业园已经成为近年来一个新的旅游热点[1]。

1.观光农业的基本特征

1.1功能齐全、双重效益

生态农业旅游为旅游者提供了一定的乡村空间,旅游者在景区内观光、休闲、参与娱乐、品尝美食,甚至亲自劳作,既增长知识、亲近自然,又陶冶情操。园区内还可举办节日庆典活动,加强游客之间感情交流,传播信息,增进友谊,缩小差距。企业和农民则通过销售产品,提供食宿服务和劳务以增加收入。

1.2保护环境、持续发展

观光农业的建设严格按照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业的要求进行生产,只允许在有害物质残留规定标准范围内适量的使用化肥、农药,其产品为无公害的、安全的、营养的绿色保健食品,大大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生态环境优美,生物多样性在这里得以充分体现,植被覆盖率也大大高于一般农区[2]。

1.3回归自然、身心享受

工业化的飞速发展导致城市污染的加剧,快节奏的城市生活使人们的精神日趋紧张,人们渴望亲近自然,回归自然,使自己的身心得到真正的放松和享受。生态农业旅游满足了城乡居民的这一要求,它用生态学、美学和经济学理论来指导农业生产,通过合理规划布局,自然调节和人工调节相协调,使农业生态系统进入良性循环,具有生产、加工、销售、疗养、旅游、娱乐等综合功能。农业与旅游业的结合不是简单的转换,而是把农业中(种植业养殖业林业、牧业、渔业等)具有旅游资源部分的功能进行整合发掘和利用,使它充分满足人们回归自然、返璞归真的个性化需求。

1.4科技特色、高效农业

生态农业旅游具有高科技特色,它是“三高”农业的具体体现,尤其在一些大型观光农业科技园区,大片土地通过平整与规划,用先进农业技术进行开发。由掌握先进技术的人来管理,形成具有相当规模、各具特色的农业整体,成为具有较高的先进农业技术支持和科学管理手段的新型农业。这种农业无论在优质品种、栽培管理技术还是在农业生产工艺、景观外形外貌等方面都是棋高一筹,是一般大田农业区无法比拟的,游客在这样的环境中游览,不仅赏心悦目,还能学到科技知识,产生深刻印象。

2.观光农业景观规划方法

2.1深入分析,巧妙立意

规划设计过程的首要环节就是主题的确定。正如园林古谚所云“造园之始,意在笔先”,立意的水平直接决定了规划设计内容的质量除了应具备可行性与适宜性以外,土题创意还应具有专属性和独特性,适宜、可行是前提,而专属、独特是必需,换言之,土题一定是适宜项目区开展的,同时,又一定是项日区所专有的,所独具的。规划设计的土题应是在充分分析项目区的察赋特征、合理利用项目区的资源条件、深入挖掘项目区的特有潜质的基础上得出与确定的。主题确定后并本着“适宜、可行、专属、独特”的原则,具体景观内容的规划设计也就易于开展了。

2.2多学科论证,多元化思考

观光生态农业园的景观规划设计是涉及多种学科理论、面对多元设计对象、解决多项问题的系统过程。设计师应从景观设计学、美学、农学、园艺学、生态学、旅游学等多种学科的角度来审视和思考,综合分析各种设计对象,系统地给出多项问题的解决方法,最大化的实现多种效益。不能单单只从某个学科、某个角度出发,孤立、片面地看待问题,不能只强调某一项功能而忽略了其他功能,只实现了一种效益而舍弃了其他效益。

创造“形”“意“,统一的景观内容在规划设计过程中,设计师应以项目区的历史、文化等地域性特征,项目区的独有性资源条件等为基础,对所要布置或营造的景观环节与景观内容进行深入地分析与研究,深入挖掘各个景观环节与景观内容的内在特征、渊源察赋、相互联系和深层涵义,从本质出发,进而到表象,营造出内涵与形式兼备而统一的景观。

2.3形成多元化、多层次的景观游览体系

观光生态农业园的景观内容、游览项目应以农业观光、田园体验为主导,并以此为基础和摹本,加以丰富,形成多样化、立体化的景观游览体系,绝不能拘泥于某一种形式和某一项活动。例如,自古以来,田园生活便与自然情像密不可分,正如古诗所云“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可以因借和利用自然风景、风光,设计游览项目,这对于单纯的农业观光和农业旅游是有益的丰富与补充。此外,对于农业观光、农业旅游项目而言,也不能墨守于老套路与旧形式,应该打开思路,广泛想象,创造出多样而富于趣味性的游览项目,在统一的基调和背景下,形成多元化、多层次的景观游览体系,才能适应市场的需求。

2.4塑造风格统一、形式和谐的整体景观风貌

观光生态农业园的景观风格应该以田园风光、自然风景为基调,形式自然、质朴、简洁、秀美,整体景观风貌应和谐、统一。各个景观元素、各种景观形式都应符合总体的景观风格要求,对景观元素的运用要精于取舍,对景观形式的塑造要逐一思酌。如古语所云“欲驾骇骥,必先悉之”,在接受设计任务后,设计师应充分认识项目区的自然风景、风光、深入了解项目区的民风民俗与田园生活、深刻理解项目区的历史文化背景,这样,才会对其景观形式有更深层次的把握,才会有的放矢的塑造景观形象。

3.结语

观光农业园的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发展既有特色又在经营上有所收获的观光农业园必须在充分调查的基础上,结合当地情况,把握好观光农业园的特点,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并理性投资和建设,如此才能在良性的轨道上稳步发展,才能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及生态效益。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