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工程规划设计要点范文
时间:2023-09-25 18:15:5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建设工程规划设计要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公厕规划设计的要求
公厕规划应当根据城市发展、街道分布、固定居民和流动人口的变化情况,详细编制。其内容要求是布局合理、数量适宜、选址适当、环境协调、专业监督。
1、布局合理
布局合理是指公厕在城市的某个区域内要有适当的分布密度和服务半径,要做到随人口分布基本均匀、使用起来尽量方便。所谓“随人口分布基本均匀”是指:繁华区域公厕间距宜在300米以内,一般区域控制在500米左右,人口稀疏区域控制在800米-1公里即可。而“使用起来尽量方便”是指:尽量消除公厕盲点,服务于各类人群及分等级的公厕分布基本均匀。
2、数量适宜
数量适宜是指公厕的座数和每座公厕的使用面积应与固定人口和流动人口数量成正比。即:新城区和新建住宅小区每万人不少于2座,每座面积不少于50平方;平房及棚户区每万人不少于10座,每座面积不少于100平方;流动人口较多的商业区以及广场、车站、港口等每千人不少于2个蹲位,内部公厕对外开放的酌情减少。
3、选址恰当
选址恰当是指寻找方便并便于清运粪便。具体要求有:1、距离市政道路不能太远,以50米以内为宜;2、最好是行人必经之处;3、要有恰当的标志和特征;4、不要与其他建筑物功能构成矛盾。
4、环境协调
环境协调主要指以下几点:
1.因地制宜、适当布置,尽量选址于路边、街角、绿化点外缘、转角空隙;
2、式样不要过于突出或夸张,宜用绿化或其他景物点缀陪衬;
3、选型和谐,与周围建筑和景观融为一体。
5、专业监督
专业监督是指根据城市环境卫生规划的要求,在具体的区域详细规划审批定稿时,一定要征求环卫部门的意见或建立各相关行业合署审批机制。
二、公厕规划和建设的原则
城市公厕设计是城市景观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们城市化的建设中,景观设计发挥着提升城市品位的作用,但是人们在进行整体景观设计的同时,往往忽视其中一些小的细节,那就是公厕的设计。从这方面来说,公厕设计具有细部景观设计的效果,因此,公厕设计要注意以下原则要点:
1、公厕的整体方案设计要体现全面先进的原则
所谓全面先进就是指无论在投资、造型还是在设施上都要精品化,要比周围环境提升一个档次,只有这样,才能逐步改变市民长此以往对公厕形成的脏、乱、臭的印象。
2、公厕的外观设计和谐的原则
所谓外观和谐是指无论公厕的内部多么先进,其外观一定要与周边环境相协调。公厕可以设计成区域环境的焦点,也可以是景观环境的景点,也可以是环境过渡的连接点,但绝不能是区域环境景观的“破坏点”或“飞来点”。
3、公厕的内部设计简约清爽的原则
公厕的内部设计简约清爽是指内部功能分区简单明了,不要迷宫化,视觉上要给人清爽的感觉,利于清洗保洁。用料上成熟化,既不要一味最求新颖、精巧,也不应为降低造价而采用淘汰、落后产品。
4、公厕的设施设计成熟先进的原则
所谓设施设计成熟先进是指公厕的给排水设施应该通畅并易于检修,管理设施自动化程度高,空气清新度高,卫生设施节能且安全可靠,使用寿命较长。
5、公厕的附属设计人文关怀的原则
公厕的附属设计人文关怀是指公厕根据其所处环境的不同,应设计加载不同的附属功能。中、老年居多的休闲广场除应强调公厕设施的无障碍化以外,还应加载休闲及短暂休息功能;少年儿童居多的游乐园附近公厕除应强调卫生设施的安全性以外,还应加载简单娱乐的功能;而商业购物中心周边的公厕除应加大女厕的使用面积外,还应加载洗面、化妆的功能等等。
公厕的规划与设计其实都是为公厕建设服务的,没有建设行为,再好的规划与设计也只能是镜花水月,因此,公厕的建设才是纲,纲举目张,规划、设计甚至建成后的管理都要落实到广义的建设上来。
三、公厕建设、管理的难点和解决对策
无论是广义还是狭义的公厕建设,概括起来都有三大难点,分别是:观念、机制和资金。其他诸如公厕规划、用地难,周边居民反对,开发商利益驱动,财政投入捉襟见肘,甚至公厕管理素质低下等等,其实都是由公厕建设三大难点衍生或相互作用形成的。
中国文化历来重视“吃喝”而轻视吃喝的另一端,导致了中国享誉世界的食文化背后隐藏着难以启齿的陷患。多少年来,中国“是厕就臭”的事实反映了中国人厕所观念和如厕行为的落后,也反映了我们长期以来在社会公德教育和环境意识教育上的疏漏,以及社会文明意识的缺陷。因此,毁坏公厕设施、污染公厕环境、“宁愿就近找个墙角方便,也不愿多走两步如厕”的现象屡见不鲜。
所谓观念的更新,是一个系统的改变,并不仅仅局限于思想的内涵。首先,它是城市环境意识的转变。它要求树立保护公厕设施、为维护环境清洁做贡献的文明、健康、卫生的公德意识。
其次,它还是人的一种形为方式的转变。它要求人们在如厕行为上做到文明、礼貌,摒弃那种不讲公共卫生和公共道德的行为。
人的思想转变了,机制的突破就有了基础。所谓机制的突破,其实就是转变单纯由政府投资建设公厕的惯例,建立“公厕公建”的机制。
首先,“公厕公建”并不是不要政府投资了,而是将政府主导转变为政府引导,政府更多的应该是制定游戏规则,出台公厕规划建设的法律条例,对城市区域规划行为进行管理。“公厕公建”的关键,在于政府要加大督促力度,制定相关规定,敦促开发商在进行房地产规划、设计时,强制设置一定规模的厕所,供业主和社会使用,逐步通过政策引导,将之发展成开发商的一种自觉行为。
其次,除了以政府投资建设公厕外,还要通过审批、税收等调控手段大力提倡大型商场、宾馆酒店、餐饮场所等公共建筑附建公厕,并负责附建公厕的管理、维护,将公厕建设、管理行为转化为一种全社会共同关心、共同参与、积极行动的公益行为。
为更多的筹措公共厕所的建设资金,首先,政府应效仿国外成熟经验,鼓励或组织成立旨在解决城市公益事业资金困难的类似文明基金会。积聚社会闲散资金以及热心公益事业的企业和个人捐款,甚至国际组织及金融机构的公益资金,投入到城市旧城区公共厕所的改造及管理等相关工作上来。
相对于公厕建设来说,公厕管理的困难和投入要大得多。公厕的管理分人员的管理和设施的管理两部分。两部分的管理各有其特点,同时又相互影响。无论是什么类型、什么档次和处于什么位置的公厕几乎都一样。俗话说“三分建,七分管”一个公厕从建成投入使用到拆除报废,少则十年,多则几十年,在这相对建设周期长的多的时期内,无论是人员、日常使用经费还是维护的投入都比建设经费要大得多。
而国内大多数城市均不同程度存在重建设、轻管理的现象。造成公厕逐步由景观变成污染源,面貌由文明变成丑陋,市民由欢迎变成抵制,公厕的建设陷入越走越窄的境地。因此,目前迫切需要提高的不仅仅是公厕的建设力度,更重要的是提高公厕管理的水平,提高公厕管理人员的待遇。
篇2
在我国农业经济的建设与发展中,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是一项不仅直接促进农业的生产与发展,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工作,而且对于国家水资源的综合治理与合理利用也有积极作用。尤其是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进步以及我国水资源供需矛盾现状的日益突出,现阶段的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对于促进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与进步,以及满足现阶段的经济制度发展要求等,都有积极的作用和深远的意义。因此,做好现代农田水利工程的规划与设计工作,促进我国农田水利事业的跳跃性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农田水利工程规划设计现状
1、农田水利工程规划秩序维持不够好
农田水利工程规划设计的部门比较广泛,涉及的管理部门也相对较多,要想做好农田水利工程,就必须严格要求各个部门相互协调、相互配合。但是,现在的规划秩序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涉及到的各相关部门缺乏统一的规范管理,所以,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具有一定的盲目性、随意性,导致工程的规划秩序不能很好的维持,使得水利工程的功能不能够完全顾及到,从而影响整个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正常进行,也会影响到相关部门的利益,各个部门都负责各自建设的一部分,最终会导致整个建设工程杂乱无章,缺乏系统管理,整个工程的规划设计也不能够顺利的执行,这将会影响到水利工程的正常发展。
2、农田水利工程的规划设计与实际联系不紧密
不管任何工程建设都需要严格与现实情况联系起来,才能可持续性的发展,才能在社会经济飞速的发展过程中立足。然而,现在有些水利工程的规划设计中,设计单位为了获取更多的效益,创造更大的经济利益,规划设计人员几乎在超负荷的情况下运行,没有充足的时间去完成设计任务,没有足够的时间去实地考察,也没有足够的空间去想象更加完美的规划设计方案,最后的规划设计存在一些纸上谈兵问题,与实用需要还有一定距离,这将会直接导致工程的规划设计在实施过程中变更,施工联系单增加,整个农田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工程投资等都得不到很好的控制。
3、相关部门对工程规划设计的管理不到位
农田水利工程的规划设计质量直接关系着整个水利工程的收益以及长远发展,所以,在规划设计中相关部门一定要加强管理,确保农田水利工程的设计质量。然而,目前,有一些水利工程的工地相对比较分散,工程的监理费用也不高,最后导致许多工程管理部门都不愿意去监管,使得这些水利工程的监管部门参差不齐,监管职责也不能落到实处,一些农田水利工程的规划设计缺乏监管,很不完善,以至于不能保障农田水利工程的质量以及效益。少数地方对农田水利工程的前期规划设计几乎没有任何监管措施,工程设计质量低劣,实施后效益不高。
三、现代农田水利工程规划设计要点
为了有效解决现代农田水利工程规划设计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并进一步提高工程规划设计质量,必须掌握现代农田水利工程的规划设计要点,下面就此提出个人一些观点以供探讨。
1、农田水利规划设计的标准
农田水利灌溉具有一定的季节性和不确定性,每年的用水和来水量都不同,所以,农田水利规划设计要根据相应的标准而不能根据经验来进行,这样才能保证农田水利规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一般情况下,要将农业发展要求、当地经济条件、灌区水源来水状况和现有水利设施状况等作为依据,然后对这些因素进行综合考虑,确定标准。农田水利工程的规划设计标准直接影响到各种建筑物的结构尺寸和投资,影响到整个工程项目的投资与效益。
1.1农田水利灌溉设计保证率
农田水利灌溉设计保证率就是指在长期的使用中,个别水利灌溉工程的灌溉用水能够充分满足的年数的出现概率,这个比值就被称为灌溉设计保证率,一般使用“P”来表示。例如,一个区域的灌溉设计保证率是80%,就可以表示为P=80%.因此,在设计农田水利工程时,设计单位应该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特别是当地的作物种类和水源情况来确定农田水利工程的灌溉设计保证率。随着现代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农产品的转型发展,灌溉设计保证率应当依据实际情况有所调整,而不能不变地延用。
篇3
【关键词】城郊;市政道路排水;规划设计;标准
【中图分类号】TU697 【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1674-3954(2011)03-0201-02
一、前言
近年来,随着城市发展进程的加快,城市道路路网建设飞速发展,具有城市生命线之称的市政排水工程建设也飞速发展。市政排水工程是收集雨水、防洪排泄、处理和排除城镇生活和工业污水、保护自然水资源、创建可持续发展的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工程。市政排水工程规划是通过一定时期内统筹安排、综合布置和实施管理城市的水源、供水、用水、排水、污水处理等子系统及其各项要素来协调各子系统的关系,优化水资源的配置,以促进水系统的良性循环和城市健康持续的发展。
城市道路路网的发展带动城郊高速公路网络的快速形成和城市规模的扩大,为方便出入与过境交通,各地正大力兴建各种迎宾大道、城市快速路、连接线工程等。这些道路大多位于城市边缘地带,甚至规划区外,沿线土地现今也得到大力开发和快速的发展,但城市边缘区道路排水管网设计与市区规划道路有着不同的特点[1],本文对百色市边缘区道路排水工程规划设计的若干问题进行探讨,希望对同行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二、城郊市政排水管网规划设计存在的困难
由于城郊市政排水管网经过的路线不属于城市主城区,且道路两侧用地性质不确定,规划部门无法提供各种管网的规划资料。因此,城郊市政排水管网规划设计存在以下一些困难。
1、市政道路排水设施建设滞后
随着城市化快速发展,城郊地块以较快的速度开发,但其所涉及到的市政道路排水工程设施建设往往滞后于地块的建设,影响了城郊道路排水规划科学化的发展。往往出现道路要求快速建设,造成了排水工程规划没有编制,一些排水工程往往不能与道路工程同期施工;有的虽然设计完成后,排水工程规划由于相关原因需要修改,许多工程项目未能按照规划进行建设,规划的指导意义也没有得到真正体现,造成了工程需要再次改造。
2、排水走向与设计参数
城郊市政道路排水管网要求排水管道同步实施,但由于缺乏规划资料,污水走向方案、服务面积,雨水汇水面积、参数的选取等均存在不确定性[2]。
3、城郊市政排水管网设计与排水规划结合不紧密
城郊市政道路排水网设计工作中经常遇到一些规划设计图纸,管线标准横断面图中仅仅标识雨、污水管线位置。尽管从排水本身而言,敷设在非车行道下,便于施工和管理维护,但由于地下管线种类繁多,且管线权属部门不同,规划部门无法提供管线规划走廊,有时建设资金安排不同步,不能在道路施工期间同步安排管线建设。在非车行道宽度有限的情况下,这种缺乏管位综合考虑的做法,势必导致今后“拉锁马路”现象[3-4]。应与竖向规划和排水专项规划紧密结合,从而避免出现道路排水管道管径、埋深等设计不合理的情况,避免造成排水管道频繁改造、道路重复开挖而增加投资。
4、城郊市政排水管网规划未做到统筹兼顾
城郊市政道路排水工程规划是动态的,在排水体制、排水量标准、排水主干管的定线工作完成以后,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局部调整,以便工程的具体实施[5]。应做到使道路排水管网规划同城郊发展总体规划相一致和协调,同建筑规划、城郊路网规划、地上和地下基础设施规划等相配合,且规划服务年限稍长时,排水体制、排水量标准预测都应留出富余之地。
三、城郊道路规划设计标准
1、城郊市政道路排水工程设计的主要内容
城郊市政道路排水工程规划的主要内容有:划定城郊市政道路排水范围,预测城郊市政道路排水量,确定排水体制,进行排水系统布局;原则确定处理后污水、污泥的出路和处理程度;确定排水枢纽工程的位置、建设规模和用地。
城郊市政道路排水工程规划设计是一项系统工程,排水工程规划的目的之一是通过规划在排水收集、输送、净化、利用和排放几个环节上的统一协调,使各环节的排水设施建设工程规模适宜、投资合理,运行中合理利用能源和资源。
2、城郊市政道路排水工程规划设计的原则和方法
合理的排水规划、设计能尽快地将雨水、生活、工业污水排除,减少水资源的污染,保护环境,美化城市和道路,对城市区域性的可持续发展和和谐社会的建设都是大有裨益的。城郊市政道路排水工程应遵循的一般规划设计的原则和方法如表1所示。
表1城郊市政道路排水工程规划设计的原则和方法
排水规划设计原则 排水水规划设计方法
结合城郊整体规划、路网规划、区域建筑规划,做好城郊道路排水规划和专项排水规划 线性规划法
做好充分的调研,选择排水预测方法和指标
进行排水量预测,留出“超前量” 非线性规划法
根据当地水流系统情况,划分排水区域和确定合理的排水体制 以节点埋深为变量的动态规划法
确定管网布局走向和合理的间距,做好与其他排水体系的衔接 以管径为变量的动态规划法
根据规范、排水要求、高程及工程量,适当加大排水管道的管径和坡度,减少管道埋深 遗传算法
选择安全、耐久、经济可行的管材 Dijkstra优化设计法
四、城郊市政道路排水工程规划设计方案
1、排水管网设计
城郊道路排水管沟一般均依托道路布设,道路定线对城郊排水组织、排水管沟的埋深、排水的重力流或提升有重大影响,道路高程的确定对两侧地块的排水也有很大影响,为保证地表径流的排除,设计时道路雨水口高程应低于两侧地坪20 cm以上。并注意新设计的排水管道现在尽量不放在机动车道上,应设置在非机动车道,绿化带,人行道上,以免检修影响交通运行。
另外,排水管网受自身重力流的限制,水流具有不可逆性,管道之间难以互相调节,一旦形成后难以更新改造,因此在管网实施过程中应充分考虑水量大小、标准高低、上下游高程衔接情况,使排水系统留有充分的发展空间,科学合理地安排实施程序。同时,城郊市政道路下的市政管线除了排水管线外,还有电力、通信、给水、燃气等其他管线。在设计排水管道时必须考虑与其他专业管线、排水管道之间在水平和垂直方向有足够的净距,使各管线基本相互错开,避免出现雨污水管道彼此冲突或与其他管线相冲突的现象。另外,规划设计时尽量保持下游管道流速不低于上游管道流速,以免产生淤积而增加排水管道的维护和检修工作量。
2、雨水管道位置设计
需要按机动车道宽度≥24m和<24m两种情况来进行分析。
(1)对于机动车道宽度≥24m的
建议将雨水干管设计在机动车道下,且避开车辆轮迹线的位置。按《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要求,雨水口连接管长度不宜超过25m,雨水口埋设深度不宜大于1m。如果放置在车行道以外位置,则雨水口连接管长度一般都会大于25m。规范还规定,雨水口连接管坡度不得小于1%,按照车行道下管顶覆土厚度不应小于0.7m的规范要求,则雨水口起端埋深为1m,至终端埋深至少为1.25m,埋深和规范规定相差太多,故宜设计在机动车道下,以减小雨水口埋深和连接管长度。另外,考虑到应尽量降低车辆轮胎碾压井盖座的几率,以减少车辆对井圈路面的破坏,也减少井盖的噪音,选择带防噪消音功能的球铁重型井盖座。还需将雨水管线布置在避开车辆轮迹线的位置。这样设计既满足规范要求,还能在机动车道以外给其它管线的埋设预留了足够的空间。
(2)对于机动车道宽度<24m的
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之间有绿化带,建议雨水管放置在车行道以内,并避开车辆轮迹线的位置。这样布置是因为有绿化带的隔离,整个道路标准横断面上至少得布置4个雨水口,如果将雨水干管布置在非机动车道或人行道上,则串联雨水口个数将为4个,不满足《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中雨水口连接管串联雨水口个数不宜超过3个的规定。
在满足规范的情况下,避免了将雨水管道布置在车行道下的3个不利因素:
①车行道上的检查井井圈是施工的薄弱环节,容易被车辆压塌瘪,虽然设计也有检查井井圈加固措施,但由于施工质量难于控制,井圈周围路面损坏、塌瘪现象难于避免,且不易修复;
②井盖座随着车轮的碾压,产生噪音污染较大;
③管道检修维护时,对道路交通影响较大。
3污水管道位置设计
建议布置在距雨水管道所在一侧道路不超过39m的机动车道以外的位置。
这样设计,除掉有上面的因素考虑,主要是因为污水预留管道长度的限制。根据《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要求d300和d400污水管道检查井的最大间距宜为40m,再结合现实中管道清淤疏浚条件的限制,设计时最好把检查井间距控制在40m之内。收集两侧地块污水的预留管管径一般不大于d400,所以对于这种情况,不宜再放置在雨水管道另一侧道路1m处。故建议布置在距雨水管道所在一侧道路边不超过39m的机动车道以外的位置,至于是放置在非机动车道还是人行道下,则要兼顾其它管线的埋设要求和方便,灵活处理。图1是一个典型的45m宽的路幅的雨污水管线位置布置图。
图145m宽的路幅的雨污水管线位置布置图。
五、结语
城郊市政道路排水工程是城市基础设施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总体规划的一个分支。做好城郊市政道路排水规划设计,对高速发展的城市意义重大,特别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城郊市政道路排水规划设计要结合城郊实际情况,充分利用地形地貌和水系特点,与城郊雨水资源的利用相结合,与城郊路面建设相结合及与城郊污水排放控制相结合,增加排水高效性,降低工程造价。建设一种符合可持续发展、生态型的新型排水体系。
参考文献:
[1]朱莉.浅谈公路排水与城市道路排水[J].山西建筑,2008,834(28):276-277.
[2]赵萍.给水排水专项规划编制中若干问题的探讨[J].城市规划.2006,30(3):63-66.
[3]张祥中.城市新区排水工程建设若干问题[J].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27(3):73-75.
[4]金荣庄,尹相忠.市政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5]曾滨,谢文军.市政排水管网规划和优化设计探讨[J].山西建筑,2009,35(18):161-162.
篇4
关键词: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设计
中图分类号:TV5文献标识码: A
一、农田水利工程的概况
水资源是基础性资源,也是我国工农业发展的基础,甚至是战略性资源,所以水资源的合理科学的开发利用关系着方方面面的利益,绝对不可轻视、浪费水资源。目前我国相关部门对一系列的水利工程,比如说水渠、水坝等投入了大量的财力、物力和人力,通过这些水利工程为国民经济收入创造出诸多增加点,通过这些水利工程为农村农资产物的产量提供充分的保障。建设水利工程项目的原动力产生了诸多变化是我国水利工程的主要特征。整体而言,水利工程项目的不断发展是随着时代不断创新及不断发展的一个过程,以往水利工程项目一直走的是传统发展路线,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水利工程开始逐渐地转向富有现代化气息的可持续发展路线。我国水利工程面临着转型,与之密切相关的水利工程项目比如农田水利工程也必须发生变革,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和需要。主要转型方向就是绿色环保型。经济、环保型的水利工程和优化配置水资源是目前相关专家和部门要研究的重要内容。作为民生问题的内容之一,水利工程中的农田水利建设需要政府出台相应政策,并责任到具体部门,综合考虑各地区的具体实际,共同建造起能真正为百姓服务的绿色环保式的农田水利工程。
二、水利工程灌溉规划设计
1、水利工程灌溉规划的设施
水利工程的灌溉规划的有效实施需要保证有充足的水源,由于农田的面积比较大,需要浇灌的范围比较广,所以必须在农田中建立相应的引水设施,从而保证农作物可以良好的生长。
1.1 小型水库自流灌区的取水枢纽、固定渠道续建配套以及涵闸等建设物的建设;
1.2 小型扬水灌区的泵站、涵闸等建筑物的建设以及对于固定渠道续建配套节水改造;
1.3 水源工程(小水池窖、水池、新建塘坝、提水设施等等);
1.4 灌排泵站的更新改造;
1.5 排涝泵站的建设。
2、筹划策划思想
因为农产品用水阶段其水源紧缺,因此合理运用农田水利浇注项目完成浇注宗旨十分关键,完成这一宗旨的合理策划十分关键,在筹划策划中争取符合水源供求均衡,确保农业制造顺利、永续前进。
3、农田水利灌溉工程规划设计实例
3.1 灌溉泵站规划。勘探所管辖的区域水源位置、浇注位置地貌、生态以及经济环境,考察审核浇注区域现在已有项目装置个数、品质、性能、工作状况和所带来的经济利润,充足掌握浇注阶段水量需求状况、浇注沟渠送水状况、水运用效率等情况,你行具体的泵站建筑策划。浇注泵站筹备思考立场要在浇注项目全阶段,了解水文状况,科学拟定水文策划频度规范。
3.2 灌溉工程设计参数
农田水利灌溉工程规划中的灌溉设计保证率,是在了解了灌溉规模、设定灌溉工程等级的基础上,根据《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CB50288-99)和《节水灌溉技术规范》(SL207-98)结合该镇现有水利设施和农业发展需求以及水利灌溉工作经验综合考虑制定的,此标准涵盖以下几方面:
3.2.1 灌溉设计保证率。灌溉设计保证率指的是某个灌溉工程在长期使用期间,灌溉用水得到满足的年数占总年数的百分比,用 P表示,考察水库输水涵盖的村庄数量,统计近 30 年来该地区气候干旱带来的缺水现象等因素,制定该镇灌溉设计保证率 P=78%。
3.2.2 灌溉均匀度。凯勒均匀度指标是灌溉系统设计中的灌溉均匀度,简写为 Eu。根据田间测定流量数据和灌水器流量平均值,可通过公式计算出 Eu。
3.2.3 抗旱天数统计。结合农作物特点,抗旱天数上限规划为 30天,耗水强度为 6mm/d。主要农作物为水稻、小麦、花生、玉米,整个生长期内需水强度最高值在 5.8mm/d,最大需水期为水稻分蘖和小麦灌浆阶段,这一阶段需要灌水 8 到 15 次,根据不同季节影响土壤含水情况还需增加灌注次数,这是水利灌溉工程规划必须考虑的关键点。
3.3 灌溉方式设计
灌溉方式包含了灌溉技术形式和灌溉系统设计两部分。明确该镇最科学合理的灌溉方式是:水库蓄水为主,泵站河道取水为辅,结合输水建筑物改造,实现节水灌溉;制定最先进有效的灌溉系统设计:泵站建设和水库分区管理,给出具体方式的精准系统水利计算数据,这一规划是该地区农田水利灌溉工程核心规划。
4、农田水利灌溉工程规划中的制度规划
该规划包括了该镇地区灌溉制度的确定、灌溉规格的设定、灌溉工程管理制度的设定以及监督考核工程进度的规划等方面,基本规划方向与该省水利厅统一规划一致,由水利站负责组织实施。
4.1蓄水设计
农田水利灌溉工程包含了蓄水设计规划和供电设计规划内容,这是农田水利灌溉工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农作物灌溉得益于水库水源和河道水源,实施灌溉的前提是取水工程和输水工程,该两项工程的实施有利于整个地区蓄水工作和灌溉管理。
4.2 农田水利灌溉工程渠道设计
浇注筹备和抵抗干旱筹备,农产品栽植筹备以及乡村公路筹备统一综合起来,并且考虑到人类以及牲畜饮水需要,一起思考,充足运用限定的水源,科学适宜的、充足扩张浇注范畴,确保浇注用水量,完成最大利润。浇注沟渠策划筹备达到农村城市化前进要求,着重对抵抗干旱、预防洪水等灾难关键区域的预防,选择适宜的浇注途径策划方法。综合运用水库、渠道、江河与深水井挖掘等形式,充足运用浇注区域水源,提升水源的运用效率。
三、灌溉设计实施规划的保障措施
1、建立以基本农田水利为核心的用地调整管理机制
从农田水利利用尺度上,设定基本农田水利优先权,首先根据基本农田水利规划空间范围确定城市禁建区,严格控制新增建设用地规模、速度,并主动避让基本农田水利规划区。从基本农田水利规划区尺度上,区内禁止改变用途。通过土地整理逐渐减少区内零星建设用地所占空间。新增建设用地主要用于发展水利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
2、制定针对基本农田水利功能的分类管理措施
针对生态功能、隔离功能和应急生产功能3类基本农田水利规划区,制定分类管理的政策和评价指标体系,逐步实行分类管理。生态功能基本农田水利规划区积极支持区域内生态建设工程,构建耕地、林地、水系、绿带等生态廊道,加强各生态用地之间的有机联系;应急生产功能基本农田水利规划区强调以建设促保护,提高农用地综合生产能力。
3、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的实施及相关要点
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的实施及相关要点有以下四个方面:第一、对于小型扬水灌区的泵站要检查更换或是及时改造,固定渠道节水改造及续建配套,拆除重建完好率低于一半的涵闸;第二、水库自流灌区取水枢纽需要定期改造甚至重建,固定渠道的节水改造和续建配套,拆除重建完好率低于一半的涵闸;第三、完好率高于一半的排涝泵站的机电设备也需要及时更换,必要时需要重建,并对相应的建筑物进行合理改造;第四、水源工程需要改造或是重建,并且要及时定期地进行检查避免危险事件发生。
4、综合基本农田水利保护的激励与监督措施
根据基本农田水利多功能建立新的资源核算标准,确定基本农田水利保护的高补偿标准,激励农民保护基本农田水利的自觉性。提高基本农田水利占用的经济成本和政策成本,丰富基本农田水利保护的监督管理手段。
结束语
对于农业、农村、农民利用的工程,农田水利灌溉工程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所以,我们应当以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和实行,用正确的管理方式,管好,用好,保护好水资源,建设新农村,以方便建设农村,发展农业,应以惠农民为基本指导方针,设计出科学合理、高效安全的水利灌溉工程。通过强化流域为单元的水资源最为统一管理,监理有协调性的,有效率的水利运行体制。
参考文献
[1]王海涛.试论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设计[J].科技创业家,2012,23:234.
篇5
(一)突出规划引领,规划编制扎实推进
高度重视全区重点工作“一馆两中心”项目,成立项目小组,落实专人负责,圆满完成任务。城市展览馆已经开馆,市民中心和体育中心羽毛球馆、游泳馆设计图纸已经完成。
在《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的指导下,精心修编各类规划,为城乡发展提供依据。城区:高起点开展城区发展规划,原丝绸厂、大富豪纺织厂、拖拉机站等地块规划设计及老城区交通改善规划,目前均已形成规划成果。村镇:指导平潮等11个镇开展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其中平潮、石港、刘桥、平东、五接、骑岸、四安等7镇已顺利通过专家论证,西亭、十总、东社、五甲等4镇正在编制;推进川姜镇商务区及工业集中区、兴东镇镇区、二甲、兴仁、先锋、张芝山等多个地块控规编制工作,已完成专家论证;启动东南片区发展规划和18个Ⅰ级社区规划编制工作;对部分农民集居区总平面进行调整,规划成果已通过验收。结合港闸区进一步深化完成成滨江新区发展规划。
(二)紧扣重点工作,规划管理全面提质
以规划法为准绳,依法审查各项目地块的规划设计方案,对符合规划要求的规划总平面进行公示和审定;以控制性详规为依据,组织编制各地块规划设计条件全年共完成67项工业地块和28项经营性地块的规划设计要点编制,总用地面积约286.8万平方米;,累计核发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79份,总用地面积124万平方米;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176份,总用地面积620万平方米;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198份,总建筑面积364万平方米;审批农民建房566户。跟踪新建、续建项目32个;对35个项目进行了多次现场验线;对18个竣工项目进行了验收,并办理了副证换正本。
修改完善了《市区规划委员会议事规则》,明确了规委会审议的议题范围、会议程序等。为进一步加强城乡规划工作,修改并出台了《市区经营性用地容积率管理办法》。
(三)服务经济发展,效能建设不断提升
努力建设学习型团队。购买先进书籍、警示教育片,结合学习例会,讨论学习,不断强化服务意识和服务质量,全局上下形成了创先争优的良好氛围。
采取提前介入、上门服务、现场办公等方式,开辟“简便、快捷、畅通”的规划审批和批后管理绿色服务通道,充分利用公众监督、民生热线、“12345”等平台,宣传提高规划知晓度,同时进一步完善工作制度,保证了规划工作顺利展开,为全区经济社会建设提供优质规划服务。
篇6
成品住房是指套内所有功能空间的固定面铺装或涂饰、管线及终端安装、厨房和卫生间基本设施配备等全部完成,已具备基本使用功能的住房。发展成品住房,不仅能够节省建筑材料,减少建筑垃圾,降低环境污染,还有利于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等“四新”成果的应用普及,对提高房地产开发建设水平、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促进资源节约利用具有重要意义。各地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充分认识发展成品住房对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住宅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意义,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加快推进我市成品住房的发展。
二、明确成品住房建设的目标任务
1、年市区中心城区土地新出让的房地产开发项目,成品住房比例不得低于20%,以后逐年增加10个百分点。
2、对市区中心城区土地已经出让、但规划方案未审批的房地产开发项目,成品住房比例不得低于10%。
3、新建的保障性住房要按成品住房标准进行建设。
三、加强成品住房的开发建设管理
1、加强开发管理。在土地出让时,规划部门要将该地块的成品住房比例要求列入地块的规划设计要点,国土部门要将地块的成品住房比例要求写入土地出让合同;在方案审批时,规划部门要明确该项目的成品住房面积;在项目核准和审批时,发改部门要在项目批文中进一步明确该项目的成品住房面积;在工程规划、施工、销售许可时,相关部门要在许可证上予以载明。成品住房要以幢为单位,不得分拆,开发项目中各幢成品住房要集中安排。
2、加强建设管理。建设部门要切实加强成品住房项目设计、施工、验收等环节的管理,严格成品住房施工图审查、质量监督、安全监察、施工许可和竣工验收备案,并积极推进成品住房设计、施工、管理一体化;要积极推广使用节能环保并经认证的部品和材料,将装修产品质量、施工质量纳入基本建设管理程序及企业诚信体系;要严格成品住房室内环境质量验收管理,成品住房室内环境质量验收和竣工验收合格后方可交付使用;要积极引导开发企业在保证装修质量的前提下,开发建设装修风格多样化的成品住房,积极推广选择性强、适应性强的菜单式装修,努力满足购房者不同层次的装修需求。
3、严格成本审核管理。对成品住房的装修成本实施工程造价价格核定,由建设单位委托有资质的工程造价咨询机构实施,核定结果报当地工程造价管理机构备案。
4、规范销售管理。房管部门要规范成品住房的销售行为,制订规范的销售合同文本,并将成品住房装修及室内环境综合检测的相关内容纳入《住宅质量保证书》和《住宅使用说明书》。
5、加强成品住房开发主体和项目管理。实行房地产开发企业资质等级升级与成品住房开发业绩挂钩,对开发成品住房的企业优先予以升级。对成品住房项目和开发成品住房项目的房地产企业参与评优的,优先予以考虑。
四、强化成品住房建设的政策支持
1、对新批准开发建设的成品住房,其基础设施配套费给予缓缴,多层缓缴至销售许可后半年,小高层、高层缓缴至销售许可后一年;其人防费缴纳时间在原领取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副本时缴纳的基础上给予顺延一年;其预售资金给予应监管总额50%的免监管。
2、各金融机构要加大对成品住房的信贷支持,对开发建设单位办理成品住房项目贷款的,要在现行基准利率的基础上给予优惠;对贷款购买成品住房的家庭,属于首套房且建筑面积在90米以下的,要切实执行首付款比例30%的政策。
3、对新购买的成品住房,属于普通住房的,对购房人给予适度的奖励,奖励政策一年一定,具体政策由市财政局、房管局共同制定。
篇7
Abstract: the municipal drainage pipeline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infrastructure of city, the large number, wide distribution, its construction quality fit and unfit quality not only affects the city function into full play, and on roads in good condition, urb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urban flood control and drainage and so on all have a
direct impact.
关键词: 市政 排水工程 设计
中图分类号:S276文献标识码: A
Keywords: municipaldrainage engineeringdesign
前言
市政排水关系着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与出行安全,排水网络覆盖城市各个角落。现如今,城市居民越来越关心自己所处城市的排水优劣状况,尤其是暴雨洪涝时期,市政排水工作做得好不好一看便知。因此,政府在加强管理的同时必须注意施工中的细节问题,方方面面考虑周到,尽可能的对排水系统采取有效保护,保障城市居民生活质量。
一、市政排水设计中管道选用时需注意的问题
1、钢筋混凝土管接口选择
用于排水的钢筋混凝土管的管口形式常用的有平口管、企口管和承插管。管口形状不同, 接口的方法也不同。管道接口一般分为柔性接口、刚性接口和半柔性接口三种。橡胶圈接口、沥青油膏、石棉沥青卷材接口等均为柔性接口。刚性接口常见的有水泥砂浆、钢丝网水泥砂浆抹带接口。而石棉水泥接口则为半柔性接口。对于接口要求强度较高、严密性、闭水性较好的污水管道宜采用柔性或半柔性接口【1】。
2、管线高程控制
管线高程控制应从多方面进行综合考虑: 为保证管线所服务区域雨污水能顺利排放, 要求管线要有足够的埋深。而随着埋深增大, 挖槽深度增加, 施工难度也随之增大, 特别是在土质较为软弱地段更为突出, 这样必然提高管网造价。同时城市道路下的市政管线错综复杂, 为在高程上使各管线基本相互错开, 也应合理控制各管线高程。一般来说, 从上至下管线顺序依次为电力管(沟)、电讯管(沟)、煤气管、给水管、热力管、雨水管、污水管。
3、环刚度选择
环刚度是埋地排水管抗外压负载能力的综合参数。为保证塑料埋地排水管在外压负载下安全工作, 环刚度的选择是设计中的关键之一。环刚度的选择不仅取决于外压负载的情况, 还取决于管道的覆土厚度及铺设后管道周围土壤(回填材料) 的情况。结合以往设计及施工经验, 建议在设计埋地塑料排水管时尽量选择较高的环刚度。覆土厚度在4米以下的塑料管一般选用环刚度8kN/m2 的; 覆土厚度超过4 米的塑料管一般选用环刚度大于8kN/m2 的或者建议采用钢筋混凝土管材。如果使用环刚度较低的热塑性塑料管, 务必要经过结构设计计算, 并严格控制铺设施工的质量。
二、排水工程设计要点
市政排水工程设计需进一步结合工程实际情况,确定排水设施建设工程实际规模,使排水工程投资合理,使排水设施运行中合理利用能源和资源。
1、排水系统布置
确定污水管道布置形式,主干管、干管、街道支管的位置和流向,并确定中途泵站、总泵站、污水处理厂及出水口位置。在一般情况下,城市地形多倾向水体,可将主干管沿河敷设,干管垂直于等高线布置,尽量设在集水线上。在地形平坦的地区,为减少平行于等高线的横支管过长,应适当减少相邻干管的布设距离。污水干管与主干管应尽量避免和障碍物相交,如遇特殊地形时,应考虑特殊措施,并应在图上表明。
2、污水管网的设计计算
污水管网的设计计算包括污水管道设计流量计算和污水管道的水力计算。干管、主干管、区域干管及倒虹吸管等应进行详细的水力计算。街道支管应合理地确定管径及埋深,以便于概算,不计算管段不必编号,最不利点应校核,对中途泵站或总泵站进行技术工艺设计。
根据管道平面布置,划分设计管段( 定出检查井位置并编号) ,确定干管设计管段长度,根据污水管道布置,划分各设计管段服务街坊排水面积,编上号码并按其面积形状计算面积( 以公顷计) ,用箭头表示污水流向。各设计管段计算流量列表计算。
污水干管水力计算目的在于合理、经济地确定管径、充满度及坡度,进一步确定管道的埋深,水力计算应列表进行,管底标高及管道坡度以三位小数计,而地面标高与管底埋深以两位小数计。水力计算中的数值V、H/D、I、D 应符合规范关于设计流速、最大设计充满度、最小管径、最小设计坡度的规定【2】。为减少错误,在计算的同时绘制管道断面草图,以便进行核对。
3、排水泵站设计
完成排水泵站的工艺设计,设计内容应包括: 泵站位置选择及说明; 泵站设计流量和扬程的确定; 选泵; 泵站构造形式的确定及说明; 泵站主要尺寸、设备型号与数量、技术性能等设计与说明; 泵站辅助设施的设计与说明; 关于泵站设计的其他说明。
三、市政排水工程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
1、规划设计中污水埋深要合理
市政排水工程设计中污水管网埋深的设计不合理会直接造成施工过程中污水管网竖向高程不合理。为了防止排水工程施工过程中对城区周围的绿化,生态环境造成影响,许多城市排水工程设计时将污水管网埋的较深,然而这种只考虑了环境保护的设计方案并不能实现效益最大化。因此规划设计时,还需要综合考虑技术和资金问题。在设计污水网管埋深时必须对规划区污水网管竖向高程和污水提升泵站的设置进行全面的技术经济论证,结合研究区的地形地貌条件,施工条件及今后管网和污水提升泵站的运行、管理费用等方面,来最终确定市政排水工程中污水埋深。
2、建立基于市政排水工程规划及管理的信息系统
传统的管理方式已经不适应现代管理需求。管理的缺陷主要体现在耗时费力,且管理效率低下。因此建立基于市政排水工程规划及管理信息系统是进行排水系统管理的必要手段。一方面,市政排水工程规划及管理系统可以更加有效的对相关资料进行集中、有序的管理,避免相关资料的丢失,更好的提高维护效率和服务水平。另一方面,信息管理系统具有系统性、动态性和全面性等特征。首先,该系统可以将排水系统的现状、各时期规划的线路及特点等情况系统的输入数据库中,为管理提供便捷,。其次,可以及时的记录城市排水系统及其规划的动态变化,为城市排水系统规划、施工过程提供依据,便于相关部门及时的了解城市排水规划及实施的动态,为其进行决策提供依据。
3、设计细节注意部位
篇8
【关键词】发展公共服务给排水任务
中图分类号:S276文献标识码: A
一、前言
给排水能否正常运行直接影响到人类的衣、食、住、行是否能正常进行,且影响给排水能否正常运行的因素非常多,故在采取保证给排水正常运行的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且需采取最为恰当的方式来予以保证。
二、自来水排水工程施工的重要性
自来水排水管道工程是城市建设的基础工程之一,是城市的基础排水管网系统,分布非常广泛,在城市的每个角落基本都可见。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在工业设施、现代化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等地方都设有排污管道。
自来水给排水是指城市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大气降水径流和其他弃水的收集、输送、净化、利用和排放。自来水道路排水工程设计主要指建设在自来水道路上用于收集、输送和排放城市雨水、污水的自来水给排水设施的设计。自来水排水工程规划是自来水道路排水工程设计的重要依据。自来水给排水工程规划的主要内容有:划定自来水排水范围、预测自来水排水量、确定排水体制、进行排水系统布局;原则确定处理后污水污泥出路和处理程度;确定排水枢纽工程的位置、建设规模和用地。自来水排水工程规划一般分为城市总体规划中的排水专项规划、某一规划区(如工业园区)的总体规划中的排水专项规划和某一规划区(如工业园区)的控制性详细规划。
自来水给排水工程设计是一个系统工程,排水工程规划的目的之一,是通过规划在排水收集、输送、净化、利用和排放几个环节上的统一协调,使各环节的排水设施建设工程规模适宜,投资合理,运行中合理利用能源和资源。因此,自来水给排水工程设计必须首先依据当地的适用的各阶段排水工程规划。
三、自来水给排水管道施工技术
一般来说,自来水管道施工技术主要涉及以下工程:沟槽土石方开挖与回填、管基砂垫层处理、钢管制安、PE和U―PV管安装、管道支墩混凝土(含镇墩)、路面拆除和修复、阀门和管件安装,阀门井砌筑等。
1.施工测量、开挖和防腐措施
管道基础施工:首先要清除软土层路段的杂土层,然后用砂砾石进行填充,最后进行管道施工,测量中轴线的位置,放出基础边线,在沟底设置相应的保护装置。
2. 管道安装焊接
在选择管材时要严把管材的质量关。管材的质量直接影响着自来水管道工程的建设质量。进场原材料要求合格证、检验报告等资料齐全,如果管材的质量低下,那么它的抗压、抗渗能力就很有可能不符合设计的要求,就容易导致渗水、漏水甚至爆裂现象的发生。
3. 检查井施工
砌筑检查井之前,首先应该将基础面清洗干净,同时制定出中心点,画出相关砌筑高度,保证工作人员能够及时掌握。砌筑检查远井挂线要精确无偏差,每砌筑一层就应该检查一次。远井精神和收口段应该避免上下层出现对缝,爬梯的位置要正确,安装之后不能随意踩踏,应及时安装井圈和井盖,避免事故的发生。
4.管道选用
自来水管道工程一般采用粗黄沙满沟槽进行回填,相关的回调高度应该与管道的中心平齐,回填方式应该均匀下料,每层回填厚度保证在30mm,施工中应该逐层洒水捣实,防止管子移动。管道的磅水检测应该分两次进行,管子中间部分先进行坞膀检测,管子接口应该流出0.6m左右的空间,并且逐层进行捣实。对于那些没有特殊要求的管道可以直接进行管道铺设。
四、保证给排水正常运行的一些措施
1. 给排水管理控制
(一)建筑给排水施工图审查要点
施工图会审是施工管理工作中施工准备阶段的一项重要技术工作,是建设的基本要求。目的是:1、减少施工图的差错;2、确保工程质量和施工顺利进行;3、降低建设资金。有关各专业技术人员在接到施工图以后。应认真学习图纸。熟悉图纸的内容、要点和特点,弄清设计意图。掌握工程情况。了解建筑结构。以便采取有效的施工方法和可行的技术措施。在审核图纸时。尽量全面地发现图纸中的问题。以便设计人员对审图时所提出问题做出修改和补充。
(二)抓好安全文明施工
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的控制程序贯彻ISO9000标准,实施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控制程序。明确建筑企业各级安全管理的方式及控制的重点,保证对安全生产运行起作用的各个场所能得到有效控制的文件及相应的落实措施。认真的搞好施工前的安全控制工作,包括承发包施工合同条款中的安全保证措施与安全目标的制订,对施工现场勘察和施工队伍营地的确定,施工组织设计中具体安全防护措施的审批,实施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控制”。
(三)加强原材料的质量的控制
为保证工程质量,每批材料进场时施工单位材料员、质检员必须对进场材料的品种、规格、外观等进行验收。要求包装完好,表面无划痕及外力冲击破损,整根管的外观应光滑,无色泽不均现象,检查管道的壁厚和圆度。查验生产厂商出具的产品合格证、质量验收报告及政府主管部门颁发的使用许可证等质量证。
(四)实行跟踪监理、加强过程控制
要求管理人员对每道工序均进行过程控制。在施工过程中,监理人员要进行跟踪监控督促承包商坚持实行工序施工活动前的操作技术交底制度,向所有参与者明确施工质量要求,由全员自觉维护工程质量,提高质量水平;密切注意承包方在施工准备前各阶段对影响施工质量的各方面的因素和是否发生了不利于保证工程质量的变化,以及工艺与操作情况是否始终符合要求等。
2.结合实际,以新的思路设计给排水系统
(一)自来水给水系统设计思路
针对整个给排水系统而言,水资源存在着严重的时间、空间分布不均现象,而且根据给水质的不同设置不同的设计方案,给水系统规划要优化水资源配置,提倡城镇及片区给水系统和排水系统采用这一技术措施,可以实现变量供水,管理高效、操作简单,而且安装也比较灵活,节能效果非常的显著。对于部分有条件的地区,应当绘制供水曲线,以此来反映该区域的用水特点,找到大致的规律。
(二)自来水排水系统节能设计
自来水排水系统中的雨水管道设计时,应当单独对其进行设计,将雨水排入附近河流。如:自来水排水系统设计过程中,可布设雨水储存池,讲相对干净的废水排入雨水管道中,汇集到雨水储存池内,经净化处理后,使其可有效满足二次用 水要求。自来水排水工程是每一个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的重要内容,时刻都面临着很多不确定的影响因素,在其规划设计过程中,不仅要充分考虑自来水污水处理能力,而且还要采用现代化科学技术,以节能环保、可再生利用为原则,用生活污水反应器向高效的移动床和流化床发展。
3.严控给排水设备施工质量
给排水工程在施工过程中部分施工单位为追求更大的经济效益,在施工过程中常偷工减料或不按规范施工,导致给排水系统在应用中发挥不到最大作用,在给排水施工中加强施工质量的管理至关重要,在给排水施工质量管理中可采取以下保证措施:
(一) 按给排水设计及施工规范核查给排水施工图纸;
(二) 将核查施工图纸中所发现的问题汇总,提交给由项目监理部主持召开的,业主(甲方)、施工单位(乙方)及设计单位参加的图纸会审会议进行讨论,共同协商研究,形成统一意见,最后形成会议纪要文件,交由施工单位执行;
(三) 审查分包单位的资质;
(四) 审核施工单位提交的施工组织设计;
(五) 对进场建筑材料、构配件、半成品及设备的质量控制;
(六) 认真落实隐蔽工程的验收。
五、结束语
总之,给排水系统的正常运行直接关乎人民的生活水平,行之有效的措施可以保证给排水的正常运行,保障人民正常生活、工作的需求,能为稳定社会环境、提高人民幸福感起到积极的作用。
篇9
突出规划引领,加快总规修编,编制工作扎实推进
县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必须依靠规划理念的前瞻性、规划体系的完整性、规划方案的科学性来支撑和引领。一年来,该局加大了规划编制力度,完善了规划编制体系,加强了规划编制的战略研究,突出城市功能定位和空间布局优化,科学合理地编制了各类规划,为城乡建设和县域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一是强势推进总规修编。去年初与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签订了县城总规修编和东城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技术服务合同;4月份向市政府报审总规修编评估报告,取得了同意总规修编的批复;5月份完成了总规修编初步成果,并报县规委会审议,在广泛征求县直部门和社会各界人士意见建议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了总规设计成果,于6月份向县政府第22次常务会议、县委常委扩大会议和县人大主任会议报请审议了总规修编纲要和初步方案;8月份分别向市政府和省建设厅报审了总规修编纲要以及人口和建设用地规模论证报告,10月至11月省建设厅组织专家进行了评审并提出了修改意见,12月份市政府牵头组织专家和发改、国土、水利、环保等相关部门对总规成果进行了评审,并原则同意总规编制方案,总规修编工作进展顺利。二是强化详规编制力度。为实现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各类专业规划对建设用地的全覆盖,一年来该局组织编制了东城新区、南站片区、工业园区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启动了行政中心规划建设方案,完成了沿江风光带北岸和攸州公园的景观设计。三是加快镇村规划编制。村镇规划是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关键,拓展城市提质外延的重点,带动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局在已完成10个乡镇镇区总规和148个新农村村庄规划编制的基础上,上半年又启动了鸾山、柏市、湖南坳、大同桥等4个乡镇镇区总体规划编制工作,力争到明年实现全县乡镇镇区总规全覆盖。
创新管理监督,强化执行力度,城市提质成效明显
该局结合县政府颁布实施的《县城乡建设规划管理若干规定》、《县制止和拆除违法建设规定》和《县城乡规划区内建设用地容积率调整管理办法》等5个规范性文件,在项目论证、决策、审批、管理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实践,并建立健全了相应的工作机制,有效提升了管理监督水平和履职能力。一是加强建设项目的论证审批。对重点工程的建设方案、土地征收、拆迁安置进行反复论证,依法审批了丽水山庄、中心嘉园、新外滩、原五中地块、内环路、迎宾大道、规划展示馆、电力调度大楼、移动公司等规划建设方案,保障了项目顺利推进。在建设项目规划许可过程中,该局坚持统一规划、节约用地、合理配置资源的原则,年共核发《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9件,《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354件,批准用地面积2800亩,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489件,批准建筑面积91.5万平方米。二是拓展建设项目的管理深度。年,该局按照《县城乡规划区内建设用地容积率调整管理办法》,制定了建设用地容积率调整适用范围和调整程序的规定,深化了容积率审批和调整的管理。同时,在建设项目的论证和审批中增加了建筑立面造型和色彩的审批要求,突出了开发小区基础配套的管理,有效提升了城乡建设品位。三是推行科学民主的决策机制。为进一步规范规划审批和变更程序,2009年联合相关部门单位成立了县城乡规划委员会,建立了专业设计、公众参与、专家评审、领导决策的规划编审工作机制,健全了审批规划项目和重大行政执法的民主审议工作制度,共召开县规委工作会议13次,研究审议城乡规划重大项目80余项。四是强化规范高效的执法监察。对规划监管实行精细化管理。健全了规划执法巡查片区责任制和建设项目批后跟踪监管制度,制定了《违法建设处罚标准》,切实规范了行政执法处罚自由裁量权的行使,实施了《双休日、节假日规划执法值班制度》,在巡查上做到了全天候,全方位,及时有效地将违法建设制止在萌芽状态。加大了对违法建设的查处力度,全年共完成现场核查225件,下达停工通知书173件、行政处罚决定46件,调解各类建设纠纷57起,沿江大道、攸州大道、长鸿路、攸州公园等16处违法建设共计建筑面积1800余平方米,确保了规划的全面准确实施到位。
统筹镇村规划,协调城乡发展,城乡一体进程加速
该局以城乡同步发展为指导思想,积极开展镇村规划建设的专项研究,编制各类规划,挖掘内涵,体现特色,在加快城市建设的同时对镇村同步统筹规划建设。一是加大城乡规划统筹力度。用统筹城乡发展的思路和办法,加快提升城乡空间发展布局规划,注重乡镇建设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优先安排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在已完成10个乡镇的总体规划编制的基础上,年又启动了鸾山、柏市、湖南坳、大同桥等4个乡镇镇区总体规划编制,切实加大编制力度,推进城乡规划全面覆盖。二是提升城乡规划管理水平。以健全的管理体系确保城乡规划工作顺利开展,推动城乡建设有序实施。为落实《城乡规划法》城乡一体化规划管理的要求,全县所有乡镇都组建了独立的规划管理和监察队伍。为切实提高管理实效和工作水平,提高乡镇规划管理人员业务素质,5月份组织举办了全县乡镇规划管理人员培训班,并为各乡镇规划管理办公室配备了工作电脑。三是强化城乡规划制度建设。为规范城乡规划监督管理行为,确保城乡规划严格执行,年5月该局报县政府批准颁布实施了《县乡镇规划管理办法(试行)》,科学设定了乡镇规划管理部门的管理权限,明确了办事规则,切实加强了镇村规划监督管理,保障规划严格准确实施,对城乡规划违法违章建设行为做到早发现、早处理。
紧扣重点工作,助推“三大战役”,规划服务全面提质
为了充分发挥规划工作服务“三大战役”、服务发展、服务大局的功能,该局上下积极探索规划服务新途径,全面推进向规范化服务型机关的目标迈进。一是保障“三大战役”服务。年该局开辟了重点工程报建窗口,向社会公开了10项服务承诺,对重点工程项目实现全程服务,一律实行从审批到放线、验线、验收一站式服务。去年受理的包括12个开发项目、5个入园企业、6个重点工程在内的41次申请,均在三个工作日内办结,提供了快捷高效的服务。一年来为同乐湖生态农业园、益力盛电子公司、新型干法水泥厂、醴茶高速、迎宾大道、文化广场等32项重点工程提供了便捷、快速的规划服务,及时解决项目涉及规划方面的疑点、难点问题,助推了重点工程、招商引资项目的顺利实施。二是围绕城建融资服务。为争取更多的项目融资,及时办理了长鸿路、建设北路、迎宾大道等项目的建设用地和工程规划审批手续,深入进行项目可行性和土地资源开发价值研究,促进规划与项目市场化互动,共同推进城市的经营和建设,为政府确定城市社会经济战略和重大项目建设的超前资源储备和重点决策提供参考。三是加强土地储备服务。认真组织编制储备土地设计条件,在保证效率和质量的基础上先后完成了17宗储备土地规划要点的编制,涉及用地2500余亩。5月份为我县在长沙举行的土地信息推介会提供了10000亩的用地红线图和相关资料,保证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篇10
关键词:建筑;防火间距;设计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第四十条之规定,取得建设项目有效批准文件的建设单位,申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之前,须向规划部门申请建设项目规划设计审批。在规划设计审批过程中,设计人员往往无法清晰把握规划部门的审查要求,对于建筑间距,特别是消防间距的确定和变通处理感到茫然。我们常说的建筑间距一般包含日照间距、防火间距、建筑物离市政管线、架空电力线、围墙、挡土墙、护坡距离等,由于国家对防火工作尤其重视,作为在规划部门一线工作多年的笔者,在此专门探讨防火间距在建筑设计和审查中必须注意的元素。
一般认为,防火设计的首要目标是防止和减少建筑火灾危害,保护人身和财产的安全。从建筑设计的角度来讲,防火设计的经验是从城市规划抓起,合理布置建筑总平面,做好消防通道、消防水源的设计,划分防火分区、设置有效的防火分隔,合理确定建筑物的防火能力,做好构造防火设计,并根据建筑物的使用功能、空间平面特征和人员特点设计合理、正确的安全疏散设施与有效的灭火设施。其中防火间距的确定是重中之重,通过对建筑物进行合理布局和设置防火间距,能够防止火灾在相邻建筑之间相互蔓延,合理使用和节约土地,并为人员疏散、消防人员的救援与灭火提供方便,减少火灾建筑物对相邻建筑物的强辐射和烟气影响。
1 民用建筑的防火间距:
1.1.多层民用建筑的防火建筑:
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多层民用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总结如下表1-1:
通常在计算防火间距的时候应按相邻建筑物外墙的最近距离计算,如外墙有凸出,应从其凸出部分的外缘算起。另一方面耐火等级如果低于四级的民用建筑,其防火间距可按四级确定。另外要注意到是,两座相邻建筑,较高的一面外墙为防火墙时,其防火间距不限;较低的一面为防火墙时,防火间距可按规范适当减少,但不可小于3.5m.组团民用建筑另按有关规范执行。
1.2高层建筑的防火间距:
根据《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总结高层建筑防火间距,见表1-2-1:
其中要注意两座高层建筑或高层建筑与不低于二级耐火等级的单层相邻,较高一面为防火墙,符合相干规定时可不设防火墙;较低一面为防火墙时,防火间距可适当减少,但不宜低于4m。开设甲级防火门/窗/卷帘时亦可适当减少防火间距,但不宜低于4m。见表1-2-2可以表示高层与裙楼的关系。
1.3汽车库的防火间距
根据《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车库之间及车库与其他建筑物之间的防火间距见表1-3:
汽车主要使用汽油、柴油等易燃可燃液体,往往容易因为各种原因引起火灾,火灾危险性大,因此平面布置时,不应将汽车库布置在易燃、可燃液体和可燃气体的生产装置区和储存区内,与其他建筑物也应保持一定的防火间距。另外,高层汽车库的防火间距表1-3所定间距增加3m,而与甲类厂房的防火间距增加2m。
2 工业建筑的防火间距:
2.1厂房的防火间距:
厂房的防火间距主要是考虑满足火灾时消防扑救需要,避免火势蔓延和尽量节约用地等因素确定的,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厂房之间的防火间距见表2-1:
厂房的防火间距是按照厂房的耐火等级确定的,一般定为低限值,同时设计中应定好厂房的类别,相邻外墙的高低,材料,以及开洞率,审查中会重点留意甲类厂房与重要建筑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50m,与明火或散发火花地点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30m。另外,当丙、乙、戊类厂房与公用建筑的耐火等级为一二级时,可考虑防火墙的问题,适当减少防火间距。
2.2库房的防火间距:
库房和厂房一样,防火间距的确定,也主要是出于消防扑救、防止初期火灾蔓延和节约用地的要求,见表2-2。库房的耐火等级、层数和面积比厂房和民用建筑都严,设计时分清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类别至关重要。
其中要留意甲类仓库,由于危险物品仓库大多数是甲类物品,除了库址选择在城市郊区较安全的地带外,库房与库房之间的距离,基本定在20m~35m之间.除此之外,可利用防火墙设置的相关规定有效降低防火间距,有利于节约用地。
2.3储罐、堆场与建筑物的防火间距:
一般甲乙丙类液体储罐布置在地势较低的地带,但如果布置在地势较高的地带,必须注意安全防护设施的设置。储罐、堆场与建筑物的防火间距见表2-3:
一般防火间距应从建筑物的最近储罐外壁、堆垛外缘算起,但储罐防火堤外侧基脚线至建筑物的距离不小于10m。桶装、瓶装甲类液体不应露天布置,否则在夏天炎热天中容易爆炸起火,其他类别按照表2-3确定防火间距。
3 防火间距不足时的应变措施:
防火间距在规范中的规定,是工程建筑国家标准的强制性条文,是规划审图工作中的重中之重。随着城市和工业区的日益发展,土地利用也越趋紧张,很多设计人员在甲方的压力下,苦苦思索如何让防火间距既符合国家的规范要求,又能减少间距,节约用地。笔者参加了规划部门多次审图工作,整理出如下措施:
(1)改变建筑物内的使用性质,尽量减少建筑物内的火灾危险性;改变房屋部分的耐火性能,提高建筑物的耐火等级。如《建规》规定,三级耐火等级厂房防火间距要大于14m,而一二级厂房的防火等级要大于10m,因此对于三四耐火等级的建筑,提高耐火等级就可以降低防火间距了。比如我们在图纸审查中,就对一些采用木屋架屋顶,耐火等级为三级的工业区厂房提出建议,改用不燃材料耐火极限不小于1h的屋顶来提高耐火等级,减少间距。
(2)调整部分构建的耐火性能和燃烧性能。
(3)将建筑物的普通外墙,改造成有防火能力的墙。如开设门窗,应采取防火门窗。
(4)拆除部分耐火等级低、占地面积少、使用价值低、影响新建建筑物安全的相邻的原有建筑物。
(5)设置独立的室外防火墙等。
【参考文献】
[1]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