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课程设计与实施范文

时间:2023-09-25 18:15:5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德育课程设计与实施,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德育课程设计与实施

篇1

公民教育;隐性课程;课程开发;课程理解

G41

A

2095-1183(2017)03-00-04

当前,我国现行课程方案中尚未设置专门的公民教育课程,公民教育渗透于各科课程教学之中。相较于其他学科,公民教育课程更倾向于以间接的、内隐的、潜移默化的方式履行课程使命,即以隐性课程的方式存在于课程体系之中。因此,隐性课程的开发与设计对公民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对公民教育来说,让青少年生活在一个民主、公正、人道、受尊重、鼓励理性参与的教育环境里比什么都重要。”[1]

一、“公民教育隐性课程”相关概念的界定

1.公民教育隐性课程

隐性课程,起源于杜威的“附带学习”(Collateral Learning)及其弟子克伯屈的“附学习”(Concomitant Learning)理念。隐性课程作为外来词,其英文词源有Latent Curriculum,Hidden Curriculum,Invisible Curriculum等表达。不同的学术名称蕴含了不同课程流派的课程取向,如结构-功能流派主张,隐性课程是经由学校环境内形成的社会关系所传递的知识和规范、价值和态度等;现象-诠释学派认为,隐性课程是学习者通过社会交互作用体验到的情意学习的动态过程;而社会批判理论流派则将隐性课程理解为渗透在学校教育范围内的道德范、行为准则和价值观念等内容[2]。

我国学界与“隐性课程”相关的学术名称还有隐蔽课程、潜在课程等,对其定义的诠释也不尽相同。梳理国内相关研究可以发现,学者们对隐性课程的理解分歧主要体现在对其内涵、外延、主体意识和客体条件等要素的认知上。如从内涵上看,隐性课程来源于学生个体的活动体验还是教育经验的传递;从外延上看,隐性课程是独立于显性课程之外还是可以附着其上;从主体自觉来看,课程实施方式是有意识渗透还是无意识影响;从客体条件来看,隐性课程的有效性是否以对学生产生确定性影响为要件等。

尽管学界对隐性课程的定义不尽相同,但隐性课程是“课程”的下位概念,具有课程的一般特征,学生可通过隐性课程获得知识和能力的增长,体验到情感和态度,并形成相应的价值观。因此,我们认为公民教育隐性课程可以界定为:在公民教育理念之下,教育者以间接的、内隐的、潜移默化的方式对受教育者施加教育影响的课程。该教育影响包括公民的基本人文素养、科学素养、社会法律素养以及国家与民族意识等内容。

2.两种范式:从“课程开发”到“课程理解”

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经典课程理论“泰勒原理”(Tyler Rational)主导了课程研究的范式,创造了“确定目标、选择内容、实施课程和评价课程”四个研究步骤的课程编制范型,把如何科学有效和有序地开发课程作为课程理论研究的主要问题。后课程理论专家派纳(W.Pinar)将这种研究取向概括为“课程开发范式”(the Paradigm of Curriculum Development)。

70年代以后,派纳等在“概念重建运动”中提出了“课程理解范式”(the Paradigm of Understanding Curriculum)。该研究取向将课程视为“符号表征”(Symbolic Representation),将课程作为文本进行解读,认为应当将课程“置于广泛的社会、政治、经济、科学、历史、文化、种族等背景上来理解,联系个人深层的精神世界和生活体验来理解课程的意义”[3],才能彻底摆脱课程研究仅限于课程开发的程序之争。课程理解主要是教师理解,是“教师通过对课程的解释或释义来把握课程意义的过程,而这一过程同时就是教师的精神生命的丰富和发展的过程。”[4]

作为经典课程理论,泰勒的“课程开发范式”固然有着可能遏制课程主体的创造性、忽视学校个体的独特性和控制课程开发程序的弊端,但在科学开展课程设计、创建课程开发模板方面有着重要意义,特别是在尚未成熟的公民教育课程领域,泰勒的课程开发范式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二、基于“课程开发范式”的课程设计

按照“课程开发范式”设计公民教育隐性课程结构的意义在于:一是可以防止课程主体对公民教育隐性课程的随意解读和错误解读;二是能够建立一种可供参照的公民教育隐性课程设计范型;三是范型的构建过程即是课程解读的过程,有助于厘清公民教育理论疑惑,促进公民教育课程的发展和完善。

如图1所示,公民教育隐性课程开发从属于公民教育课程开发,其开发过程包括课程目标建立、课程内容制定、课程形式设计、课程实施执行和课程评价组织等程序。

公民教育隐性课程目标的确立应参照我国公民教育的总目标,在此基础上设定具体目标。我们认为,公民教育隐性课程的具体目标可以从个体与自身、个体与自然、个体与社会的和谐关系三个方面设定:一是个体与自身关系领域,应当谋求学生个体智力与人格的和谐发展。学生应当建立正确的生命观念和具备基本生存能力,用以保全生命存在;应当有解决问题的智慧和能力,用以维持生命质量;应当有独立思考和自主抉择的思维,用以在信息时代解读和处理所需要的信息。二是个体与自然关系领域,应当追求学生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用以养成学生尊重自然生命的意识;培养学生对美好自然的感动之心,用以养成学生的审美意识和自然保护意识;培养学生认识自然和关爱自然的悲悯之心,用以养成学生保护自然的能力。三是个体与社会关系领域,应当建立学生与社会的和谐互动关系。培养学生的民族与国家意识,使其能够了解自己所属种族的历史渊源;培养学生的人权意识,使学生懂得尊重自我与他人;培养学生的民主法律意识,使学生懂得自由与秩序的关系要义;培养学生的契约精神,使学生能够在复杂的社会关系中秉持诚信之约与规则之义。此外,在人类发展趋于全球化态势下,公民教育应当把培养“国民资格”与“世界公民资格”统一起来,既要培养公民的国家情感和民族意识,也要重视公民国际视野和全球意识的培育。

在公民教育隐性课程的组织结构中,公民教育通过物质、精神和制度的课程形式对受教育者施加教育影响,实现课程功能。从课程设计角度看,科学有效、富有教育价值的公民隐形课程形式需要经由顶层设计实现。在物质层面,指学习者所处的场所和环境,即公民教育隐性课程发生的物质环境,它既包括校园物质文化环境,也包括学习者所处的社区、家庭和相应的社会环境。精神层面,包括校内和校外两种类型,校内包括校风、教风、学风及其他人际关系;校外则包括社区精神文明氛围、家庭关系氛围和社会舆论氛围等。制度层面,既包括学校章程、管理制度、师生行为规范等,也包括社会的公序良俗和家庭规则等。制度类隐性课程既是维持学校秩序的必要规范,也是学习者学习公民教育的重要载体。学习者可以通过知法守法、遵守纪律等养成规则意识、契约意识,实现公民教育目标。

公民教育隐性课程的内容,根据是否经过预先设计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有明确目标主题和课程设计的公民教育内容,如以爱国主义、民族主义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目标主题的隐性课程;另一类是未确定目标主题或不易于把握和设计的公民教育内容,如校风、班风和人际交往能力等公民教育内容。课程实施则通过校内外相关课程(包括学校课程、社区课程、课外活动等)中的教学风气、师生交往、同伴交往和舆论影响等方式进行。课程评价则可结合多种评价方式展开,如通过诊断性评价对学习者的公民基本素养、公民课程学习兴趣、对公民课程的初步认知等预备性知识进行评估;通过形成性评价对公民教育过程中学校、师生、家长等主体对公民课程实施方式、内容和阶段性成果的反馈进行评估与修正;通过总结性评价对公民课程实施成效、学习者公民素养提升和公民能力等进行评价与反思。同时,所有的评价都应当是发展性评价,即以实现公民教育目的、培养公民素养为目标进行评价。

三、基于“课程理解范式”的课程实施

如前所述,公民教育隐性课程的存在是客观的,其课程实施方式可能是有意的也可能是无意的,课程的作用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在学校课程领域,教师个体和教师集体对公民教育隐性课程的理解对能否顺利实现课程目标、编制课程内容和提高课程效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教师个体精力的有限性,在课程理解的过程中,“总受到自身有限机体、优先生命的限制;即使在个人精神最旺盛的时期,他所能感知的范围,思考的领域和运用的工具,无论在广度、尝试和精度上也都是有限的。”[5]因此,从课程理解的角度,对公民教育隐性课程实施进行分析,有助于教育者掌握该课程实施的技能和实施艺术。

如图2所示,公民教育隐性课程的课程理解包括教师个体理解和教师集体理解。其中,教师个体对公民教育隐性课程的理解分为三个阶段:前理解阶段、过程理解阶段和新的理解阶段。

第一,前理解阶段。海德格尔认为,“只要某事物被解释为某事物,解释就将本质地建立在前有、前见和前设的基础上。一个解释从来不是无预设地把握呈现在我们面前的东西。”[6]从解释学角度看,在公民教育隐性课程中,教师既有的关于公民教育的教育态度、知识储备和人生经验,即“前有”因素会始终贯穿于课程之中发挥作用;而教师个体对自身“前有”知识和经验持有的见解,如教的公民教育观是倾向于中国传统道德教育或是西方自由主义公民教育,将会影响教师在公民教育课程中的态度。此外,“课程理解范式”的基本观点是将课程作为一个文本加以解读,而“前设”就是教师对公民教育隐性课程的观念假设,即教师对该课程理解的主观意识。教师作为课程资源中最重要的课程资源,其对公民教育隐性课程的前理解,将影响课程实施的价值取向。

第二,过程理解阶段。公民教育隐性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在前理解阶段的课程实施取向,决定了教师的课程体验和领悟水平。辛德(Snyder)等将课程实施取向分为三种:忠实取向(Fidelity Orientation)、相互适应取向(Mutual Adaptation Orientation)和课程创生取向(Curriculum Enactment Orientation)[7]。持忠实取向的教师,在课程实施过程中,会严格按照我国公民教育的目标设定和课程计划理解课程。我国目前并没有专门的公民教育课程标准,忠实取向的教师只能通过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和德育课程标准等,获取对公民教育目标与课程内容的理解,这为忠实贯彻公民教育理念带来了难度。持相互适应取向的教师,会在前理解的基础上,对公民教育隐性课程的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进行个体化解读,课程实施的结果取决于教师的课程理解视域。教师“‘具有视域’就意味着,不局限于近在眼前的东西,而能够走出这种东西向外去观看”[8]。因此,教师自身的公民教育素养在相互适应取向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相较于公民教育教材知识,教师的言传身教对学生公民教育素养的培育更有价值。而在创生取向之下,对教师的课程视域、设计才能和执行能力都有很高的要求,教师个体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科学与否、正面与否、适当与否,都直接影响课程实施结果。

第三,新的理解阶段。即教师在前理解的经验基础上,经过或忠实、或适应、或创生取向的课程实施体验后,应当对课程实施过程进行反思性自评价。而具有发展性意义的自评价应包括完整的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诊断性评价即教师在前理解基础上,对公民教育隐性课程的课程理念、课程目标和课程方案设计进行评价;形成性评价即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对公民教育隐性课程的实施方式、教学气氛、学习态度和学习进程等的评价;而终结性评价则是对学生的公民教育素养水平进行测评。在评价的基础上,教师通过自我反思,总结经验和教训,构建新的公民教育隐性课程方案。

教师对课程的集体理解,建立在教师个体理解的基础上。在前理解阶段,教师集体通过教研组或其他教师合作组织对公民教育的理念、认知和经验进行交流;过程理解阶段,教师集体通过观察报告、课程体验和课程疑惑进行定期交流与反思,提升教师个体的课程理解水平;新的理解阶段,教师集体通过成员的汇报、总结与反思,形成集体课程理解成果,并重构新的公民教育隐性课程体系。

本研究以“课程开发”和“课程理解”两种范式作为理论基础,对我国公民教育隐性课程的课程开发、教师理解、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等要素进行了理论解读和初步的课程体系构建思考。公民教育任重而道远,公民教育课程的开发与设计值得继续深入探讨。

参考文献:

[1]檀传宝.当前公民教育应当关切的三个重要命题[J].人民教育,2007(23):6.

[2]史光孝.外语隐性课程的审视与思考[J].外语电化教学,2010(5):30.

[3]袁桂林.派纳论“概念重构”和“理解课程”[J].外国教育研究,2003(1):5.

[4]徐继存.课程理解的意义之维[J].教育研究,2012(12):72.

[5]欧阳康.社会认识导论[M].北京:中国科学出版社,1990:177.

[6]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M].陈嘉映,王庆节,译.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2006:191.

篇2

[关键词]C语言程序设计 改革 实践

引言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足以C语言为平台,使学生全面了解程序设计的总体思路、程序没计的基本算法、C语言的语法规则以及使用C语言进行构化程序没计的方法,并具有一定的程序设计和程序调试的能力,为今后使用C语言解决实际问题打下良好的基础 由于C语言涉及的概念比较复杂,规则繁多,使用灵活,容易出错,同时该课程又是学生首先接触的第一门程序没计课程,所以很多学生学习起来都感到困难和吃力.并不同程度产生畏惧心理。

在C语言程序设计的教学工作中,我们发现,学生的学习热情不高,更谈不上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我们C语言课程教学组通过对我校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现状的调查分析,总结出了教学效果较差的主要原因,并从教材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上机实践和考核评价体系五个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改革与实践,并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为了实时掌握学生的真实学习情况,任课教师对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根据问卷结果及各位教师的教学经验,总结出我校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效果较差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内容抽象、枯燥,学生学习兴趣度低。相比第一学期已经或多或少有所接触并有一定基础的大学计算机课程而言,第二学期开设的程序设计课程是一种截然不同的全新的课程,出现了大量的新概念、新名词和新方法。上机时好不容易敲上了一个程序,一运行就会出现一堆错误。62.4%的学生看不懂错误提示,84.76%的同学不会使用单步跟踪、Watch窗口等基本调试工具,22.3%的同学竟然根本不知道这些调试工具。于是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举步维艰,学习的热情急速降温。

(2)实用性不强。近80%的同学认为C语言的语法知识学了一大堆,但不知道学这些语法有什么用,和自己的专业知识有什么联系。因此,多年积累下来,对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普遍看法是:这是一门无用的公共课,混混过去就算了。于是,很多同学上课不听讲、下课不预习、不复习,周而复始,形成恶性循环。

(3)进度过于缓慢。C语言程序设计每周4学时,其中,2学时多媒体教室的课堂教学,2学时计算中心机房的上机实践。计算中心机房为多个班级公用,且无屏幕转播设施,因此教师的教学仅限于2学时的课堂教学。课时太少,加上学生兴趣度低,往往一学期下来指针刚讲了基本概念就结束了。有些为参加全国计算机等级二级c语言考试而努力学习的同学也因为指针内容学习太少而难以过关。

针对上述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效果差的原因,我中心C语言课程组的各位教师认真研读了“研究式学习”、“CDIO教学模式”、“计算思维”等理论及各种教学方法和实践方式,借鉴了哈工大全国精品课程“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先进教学经验,并结合各位教师多年的教学经验,制定了C语言程序设汁课程教学体系的改革方案。该教学体系改革方案从教材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上机实践和考核评价体系五个方面展开。

二、编写优质配套教材,实施教材改革

我们按照研究性学习的内涵编写了《研究式学习——C语言程序设计》教材,目前正在进行面向“计算思维”的新版教材的编写。该系列教材具备以下特点:

(1) 编写理念科学性强

整套教材的编写以“研究式学习”理念为指导,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建构性的、追求协商的、尊重个性的、以人为本的“体验式学习”。在2006年的《国家精品课程评估指标》中新增了一条指标:“重视研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协作学习等现代教育理念在教学中的应用;能够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特征,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进行设计。”所以研究性学习是以人为本的高等教育价值观的体现,是社会变革和教育发展的要求,也是精品课程的要求。研究性学习的关键是要在学习的各个阶段提出适当的研究问题,以便在学习过程中为学生创造能亲临体验地进行研究学习的平台,问题的提出贯穿在课堂教学、实验教学、课后作业、综合性作业以及评价的整个教学过程中。我们自2004年开始就致力于打造C语言程序设计精品课程,所有的教学和改革都围绕该指导思想进行。2007年以C语言程序设计为主体的“程序设计与计算机语言”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2010年由教材主编主持申报到了省级质量工程教改项目“Inquiry Learning体系在程序设计课程中的运用”研究。这一系列的改革和研究都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计算机素养为最终目的而制定的。在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与学生座谈和交流,了解学生的需求,完善我们的教学,使我们的教材和教学模式能与时俱进,保持很好的前瞻性和科学性。

(2) 内容组织创新性强

本教材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给出相关知识—举一反三”的研究式学习方式来组织“C语言程序设计”这门课程,在注重语言知识培养的同时,更注重逻辑思维能力、程序设计能力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内容组织方式新颖,符合认识规律,富有启发性,便于学习,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及各种能力的培养。本教材每章都通过4个步骤来完成学习:

第1步,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引起学生的思考。

第2步,通过问题的解决、相关知识点的跟进,使学生能逐步提升程序设计的能力,掌握C语言的知识,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第3步,用一定数量的编程实例使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用具有趣味性的综合应用编程实例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编程能力,挖掘学生的创新能力。

第4步,对每部分的知识进行小结,以便学生进一步巩固应掌握的知识。

每章后面都有“综合应用”部分,让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具体运用有明确的认识,并能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巩固和提升。

三、采取多样性方法,实施教学方法的改革

(1)任务驱动教学方法

大多数学生反映C语言概念众多,许多知识点抽象且难以理解,学生不能将理论和实际应用结合起米,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它将以往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教学理念,转变为以解决问题、完成任务为主的多维巨动式的教学理念;将再现式教学转变为探究式学习,使学生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每一位学生都能根据自己对当前问题的理解,运用共有的知识和自己特有的经验提出方案、解决问题。在c语言程宁没计课中.体现“任务驱动”就是让学生在一个个典型的程序“任务”驱动下,教师引导帮助学生完成一系列程序“任务”,把知识的学习和知识的应用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让学生达到融会贯通、一点带面的效果。例如,在讲授C语言循环语句的教学时,按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不是孤立地介绍格式、作用和使用方法,而是将这一知识点设计为“计算1+2+3+……+1 00=?”这一具体的任务。首先,教师通过提出“任务”让学生把握教学内容,同学们会想象怎么完成这个任务,头脑里对前而的所学内容进行回顾,但前面学过的知识没法完成这种任务。接下来教师再讲解如何使用循环语句等具体操作方法,这样教学,学生学得快、学得牢。通过实践发现“任务驱动”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及与他人协作的能力,缩短了学习周期。

(2) 项目教学法

很多学生在学完C语言程序没汁课程后,其结果是听得懂、却编不出程序来。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采用项目教学法。项目教学法是通过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其目的是在课堂教学中把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在课程初期.主要是进行单项的编程练习,重在掌握C语言的基本数据类型、语句与程序结构等。在进入函数、数组、指针、结构体和文件内容教学时,开始综合实训项日的编程设计,每一个实训项日都呵以用前一个实训项目为基础。通过一个项目的层层递进,引入课程内容,使得学生的学习循序渐进,螺旋式地上升,效果很好,开阔学生的思维,使得学生在课堂上真正地成为“主体”,教师则扮演“主导”角色。该教学方法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变被动为主动,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深受学生好评。

(3)比较教学法

C语言中的概念比较复杂,规则繁多.而且内容前后联系紧密,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对比的方式对相关的概念或类似的程序代码进行比较,进而明确差异,然后进行归纳总结,方便学生理解,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C语言中的指针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这一部分涉及的概念较多,如指向变量的指针、指向数组的指针、指向字符串的指针、指向函数的指针等。这些概念很容易混淆,但是将这些概念对比起来讲解,学生就很容易理解了。这些概念的共性都是指针,那么它们不同的地方在哪呢?关键在于指针变量的指向不同,指针所指向变量的数据类型决定了指针变量的用法。通过这样的讲解,概念的定义就很容易理解,概念的用法也就可以统一了。再如,数据的排序问题有多种算法,典型的有冒泡排序、选择排序、插入排序等,求解方程的根的算法也有多种,有迭代法、牛顿迭代法、二分法和弦截法等。这些算法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讲清楚了算法的联系和区别,也就解决了整个问题。

(4)启发式教学法

启发式教学法就是通过教师的启发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例如,在学习printf()和scanf()函数时,通过比较式启发方法讲解两函数的功能、格式、使用特性等方面的异同,通过比较使学生更好地把握两函数的特征。在学习选择排序算法时,使用模拟式启发方法,让l0个学生随机坐在相邻的l0个位子上,然后现场模拟排序过程;在学习数据交换算法时,使用比喻式和问题式启发方法,将两个变量比喻成两个瓶子,将里面存放的数据比喻成醋和酱油,然后提问:如果将两个瓶子中的醋和酱油交换一下,应如何操作。

(5)“鱼渔兼授式”教学方法。C语言只是一种表述工具,如果只有扎实的语法知识,没有程序设计思想,根本就不可能写出程序;而如果有程序设计思想,但语法知识不扎实,势必在程序的编写、运行过程中遇到一系列的问题,从而影响学生的学习热情。而“鱼渔兼授式”教学方法可以在基础语法知识和程序设计方法之问找到一个平衡点,使之相辅相成。例如,在讲解数据类型时着重讲解为什么数据要分不同的数据类型,需要从哪几个角度学习不同数据类型的特性;讲解具体算法时着重讲解遇到类似问题时应从哪些角度分析问题,用什么方法进行程序设计从而解决问题;在课前精心设计一些错误,尤其是逻辑错误,然后讲解遇到错误可以采用什么手段去剖析、定位错误。

四、建立立体化教学体系,实施教学手段的改革

我们从2006年就开始了立体化教学体系的建设,我们建立了精品课程网站,实现了“在线教育”,现在我们课程的课件、课堂教学录像、软件、二级等考及相关阅读等教学资源都放在了网络上,作业也通过网络来实现布置、提交和批阅。师生之间可以通过教学邮箱和课程论坛进行交流,任课教师可以自己定制调查问卷,随时了解学生的动态和需求,还可以随时进行在线测试,课程考试已经完全实现了网络无纸化模式。学生可根据自身的情况进行课后自主学习、自测学习、互相学习或下载资料、上交作业,有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设计出包含验证型、引导型、扩充型和设计型等多种类型的实验,在实践中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有目的、分层次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学会从实验过程中获取知识,积累经验。通过综合设计,为学生自己构建、发展并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创造机会,使学生具备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教学实践证明:学生在课程网站上作业及报告的提交率达到98%以上,问卷调查的访问量达到了85%以上,优秀设计作业的访问率达到90%以上,其他资料的访问率也高于60%。由此可见,立体化教学体系很好的实现了不受时间、地点限制的开放式教学。

五、上机环节的改革与实践

上机环节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是对学生进行基本技能训练、增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关键环节,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重要手段。本科实践教学的目的是优化学生的素质结构、能力结构和知识结构,让其具备获取知识、应用知识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对于《程序设计与计算机语言》课程,以往的实践教学内容和题目以验证型和设计型为主。验证型的题目只要求学生按照书本上的指示,输入程序,填写结果即可,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学生觉得无趣,毫无创意;设计型的题目对于非计算机专业学生来说,难度太大,学生无从下手。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使实践教学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自主学习的需求,我们制定并实施了以下改革措施:

(1)改革上机实践的教学模式:将以理论教学为主的教学模式改为由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互联系、相互交叉、彼此渗透、有机结合、同步发展的教学模式,确立了实践教学在《程序设计基础》课程中的重要地位。

(2)设计多种类型的实验题目:针对学生存在基础不同、接受能力不同、个性有差异等问题,设计出包含验证型、引导型、扩充型和设计型共四种类型的实验,题目尽可能做到覆盖知识点,切合实际、生动有趣。通过完成不同类型的实验,有目的、分层次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学会从实验过程中获取知识,积累经验。

(3)在实践中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实验课的实验任务由规定实验内容和自主实验内容两部分组成。学生在完成规定的实验任务后,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自主设计一些实验任务,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加以完成和实现。通过自主学习和自主设计,能有效地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和探索精神,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4) 启发引导学生的创造性,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本课程要求学生以小组(3~5人)为单位进行综合性程序设计,设计题目主要由学生自己按综合设计要求来确定,每个小组推选出一名小组长,负责协调程序的开发、与教师和组员的联系、提交总的设计报告和完整的源程序等工作。在综合设计过程中,学生处于主导地位,是核心。学习小组的组建,综合设计题目的选择或确定,各组员任务的分配与协调,任务完成后的总结与成绩的自评等,主要是按学生的意愿来进行。教师只负责宏观指导和一些条件支持。当学生的选题不符合要求或系统功能设计不合理时,教师会立即指出,并帮助他们修改和完善;当学生调不通程序或程序中有错误时,教师会向他们介绍调试方法和查错方法,教会他们调试程序。对学习好、能力强的优秀学生,教师会注重开扩他们的思路,启发他们的思维,引导他们去获取新知识、去探索新问题,激发他们的创新欲望,使他们能完成高水平的综合设计。通过综合设计,可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为学生自己构建、发展并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创造机会,使学生具备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从而有效地提高《程序设计与计算机语言》课程的教学质量。

六、考核评价体系的改革

我校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成绩分为理论和实践两个分数,各2个学分,两项成绩都合格即可获得该课程的4个学分。其中:

理论课综合成绩(百分制)=平时(百分制)*(50%)+末考(百分制)*50%;

上机实践综合成绩(百分制)=平时(百分制)*(60%)+综合设计(百分制)*40%;

理论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末考成绩组成。其中:平时成绩由上课考勤、作业提交、阶段性实验报告组成,占总成绩的50%;末考指的是期末闭卷无纸化考试,末考侧重于基础知识测试,考核学生对基本概念的掌握。题型包括:判断题、选择题、填空题和编程题,判断题题型重点考察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掌握程度,选择题和填空题重点考察学生对程序的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编程题则重点考察学生编写程序的能力。

无纸化考试采用的是我们中心自己研发的考试系统,但该系统存在一点缺陷,就是编程题需要人工阅卷。因此,我们于2012年开设了一个试点班,本着提高学生编程能力的目的出发,从平时的教学和最后的考试都试用了哈工大研发的《C语言编程题自动评分系统》。该系统允许学生借助于 C编译系统调试程序,学生将自己编写并调试过的程序由客户端提交给服务器端后,服务器端立即根据学生程序的结构和语义进行评分,并将评分返回给客户端,使学生在提交程序之后立即看到自己的分数。

上机实践成绩则由平时成绩和综合设计成绩构成。其中:平时成绩由上机考勤、在线单元测试组成,占总成绩的60%;课程最后提交的综合设计则占到了40%。

该考核评价体系涉及到教学实施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有利于对学生进行科学、客观的评价,从而避免了一张考卷定乾坤带来的弊病。

该体系在实施过程中显现出了其科学性,但是目前存在的问题就是教师的负担太重。一个学生一学期一般要提交12份报告,每位教师一般带两个班,每个班约88位同学,这样每位教师一个学期只报告一项就要批阅约2000份,工作量太大。现在正在努力寻求更加合理的解决方法。

七、结束语

教学实践证明,以上改革措施能够有效解决我校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此教学模式下,教学内容符合学生专业特点,能够满足理工科专业学生对计算机技术的需求;教学方法行之有效,教学效果有明显提高;教学实践方法与措施切实可行,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实践能力及团队合作能力等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当然,该模式仍然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这就需要我们坚持不懈,继续努力去改进和完善。

项目来源:云南省高校质量工程教改项目“Inquiry learning体系在程序设计中的运用”(云教高[2010]96号)。

[参考文献]

[1]王刚.CDIO工程教育模式的解读与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9(5).

[2]谢延红.C语言程序设计公共课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J].计算机时代,2010(12).

[3]马新.《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与实践[J].科技信息,2010(33).

篇3

受胎教和遗传的影响,每一位孩子出一出生已就表现出对音调和节奏不同的反应。这种直接倾向大约在3~6岁趋于稳定,因此在幼儿黄金期里,教师要充分发展他们的潜在音乐素养。

一、幼儿音乐和音乐教育理论的联系

各种与幼儿音乐有关的理论,从不同角度强调幼儿音乐教育对幼儿的发展价值。其中影响最大的有三:

奥尔夫认为,节奏是儿童的游戏本能,因此他强调运用人类本能的,自然的表现方法——节奏,如:拍手,拍腿,跺脚,捻指,敲打乐器,或手脚同时运用,包括嘴巴,舌头等各种方法激发幼儿的潜在的音乐天赋。他主张运用集体教学和综合教学的方法实施教育。

柯达伊主张音乐教育从幼儿园抓起,他将民间歌曲和游戏歌曲融入教学,让幼儿和着音乐踏步,拍手,敲打简单的乐器。他认为儿童的教材只能来源于真正的民间音乐、著名作曲家的优秀音乐和真正的游戏音乐和一些儿童歌曲。

达尔克洛兹音乐由三个因素组成:韵律操,视唱练耳和即兴创作。他主张视唱练耳和身体律动紧密的结合,他认为良好的音乐,通过身体律动帮助幼儿发展听力和记忆。同样,他运用韵律操培养和丰富幼儿的即兴创作的能力,他认为这三种相辅相成,相互联系,缺一不可。

二、幼儿园音乐教学内容

1.唱歌。学习唱歌是幼儿园活动的基本形式,通常幼儿的歌曲简洁、欢快、短小、音域较短,适合幼儿的声音发展以及较好的培养了幼儿的音乐才能。

2.节奏。在幼儿园音乐课程中运用的较为广泛,从通常的拍手,跺脚,延伸到通过乐器,通过身体的各个部位表达不同的音乐形式,有效的发挥了幼儿用肢体语言表达节奏的不同方式。

3.音乐欣赏。帮助幼儿理解音乐的结构形式是AB、ABA、AABB等不同的表现手段,包括对时代背景的理解,讲述的作家当时写音乐的一些故事情节,以及让幼儿体验曲子有哪几种不同的情感等,如:欢快,悲伤,明亮,忧郁等不同形式,让幼儿通过线条区分这首歌曲的情感。

4.韵律。通过身体语言,让幼儿即兴的发挥创造,包括蹲、跑、跳、拍手,通过不同的动作将音乐表达出来。

三、幼儿园音乐教学课程的设计和实施

1.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的设计与实施,要注意在设计的环节中:①讲究以孩子为主导和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问题;②讲究设计环节出发,是以班级、以小组,或以个体为主的教育问题;③讲究整体形式出发,以集体教学或分组教学为形式的教育问题;④讲究教学设计中,是以灌输式、启发提问式,或探索式为教学方式的教育问题;⑤讲究在教育中,对于教学课程重点、难点等处理方法的教学问题;⑥教学过程后的反思是对本节课的整体评价,有利于对下节课进行的修改,经验的总结。此外教师还可以对课件、教具、教育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安排的切入点加以讨论。从多元化的形式来讨论幼儿教育活动的设计和实施的问题。

音乐课程的实施对于幼儿园孩子们来说,学习的内容内部存在着逻辑的结构,使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循序渐进,孩子们通过三年有效经验的积累,系统地掌握知识和技能。音乐学科不同其他的学科,通过音乐可以扩展孩子对于整个世界的认识,常言道,音乐是世界的第二语言,以音乐课为中心,能让幼儿掌握人类文化和知识的精华,获得音乐学科的特殊才能和技能。

2.音乐活动设计原则。

(1)要符合孩子身心发展。在音乐学科课程中,教育活动计划要和儿童发展水平相符合,使之保持在“最近发展区”内。教师要努力把握音乐教学的教学规律,充分顾及音乐课的特点,使所计划的教育活动的深度与儿童发展的水平尽可能相接近。

(2)尽可能的与个体和集体的幼儿需要相符合。在教学中,教育活动可以以全体、小组、个体不同形式进行,虽然教师的教学设计不可能与个体幼儿的需要相符合,与小组幼儿相符合则更难,但是教师可以根据观察,分析,认真准备,努力与个体儿童相符合,使自己的教学活动与全体幼儿相符合。

(3)以幼儿园计划为主。音乐活动计划要执行幼儿园的教学计划,在音乐活动中充分体现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教学,教师可以根据自身音乐素养,将知识和技能传递给孩子,通过系统的学习,完成整个活动,整个教学过程按照预定的计划和设计的方案执行。在我国,这种教学设计方式,对幼儿的权利、需要、发展潜能已有极大的关注,对当今社会仍有很大的影响,这是因为它与中国整个教育系统统一制定,并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相应的效果。

四、音乐课程的挑战

1.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问题。在当今社会中,随着经济的发展,人类的生活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孩子们受到重视的程度越来越高,在实际教学中发现,对教师来说,音乐课程的问题普遍集中在教学目标的制定以及内容方式、方法的选择方面,目标制定得较高或较低,包括教师对孩子们的年龄特点把握不够,其原因是教师的素养没得到提高。

2.教师对音乐教学活动认真反思,一是观察要有重点,节奏方面,掌握好附点、切分。例如:快乐的六一,是大班教学课程里的一节音乐课,教师可以通过课前准备解决里面的附点问题,以此类推,只要教师坚持,相信孩子在其教育下会越来越出色。二是对于音乐的快慢掌握,音乐情感的表达。每一首曲子,音乐的表达方式有不同,要充分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三是整体和个别的把握,耐心、细心的指导。在音乐中由于个别的差异,有的孩子学习的较快有的孩子则掌握的较慢,所以教师要以奖励、鼓励、小组、提问等各种方式来教育孩子。

篇4

Abstract: Traditional examination method of program design courses has a lot of shortcomings. Multiple assessment methods of developmental evaluation are based on cultivating the ability, and joins students' self-evaluation, which encourages students to improve their ability. The practice shows that this kind of assessment method significantly improves the teaching quality of program design courses.

关键词:程序设计课程;发展性评价;多元考核方式

Key words: program design course;developmental evaluation;multiple assessment methods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6)33-0171-03

0 引言

教学质量是学校发展过程中永恒的主题,学生的学习评价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它不仅是对学生学习成绩的认可,更重要的是能引导学生的学习行为,促使学生的认知能力、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不断提高。课程考核方式的设计要紧紧把握课程的特点和能力培养目标,不仅要使考核能区分学生的学习状况,更为重要的是能促进学生潜能、个性和创造性的发挥,使每一个学生具有自信心和持续发展的能力。

1 程序设计课程考核的现状

程序设计课程是计算机及相关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当前很多院校采用“平时成绩+期末笔试”的形式进行考核。平时成绩的本意是使学生更积极的参与平时的教学活动,然而现行情况是学生只要不逃课、不影响课堂纪律、按时完成作业,平时成绩都接近满分[1],并没有起到过程性评价的应有效果;全闭卷的期末笔试的内容又多侧重于高级程序设计语言本身的语句、语法和细节,对于学生的问题求解能力的考查不足。考核方式没有把逻辑与编程解题思路放在主体地位上,上机解题能力的训练不够。很多学生在学习这门课时感到枯燥难学,学过之后,又不能解决问题[2],对于课程的评价不高。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我们根据课程本身的特点和高职学生的现实情况进行了探索,采用了基于发展性评价的多元考核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学质量也稳步提升。

2 多元考核方式的设计

考核方式要紧紧把握课程的特点和围绕能力培养目标进行设计。

程序设计课程主要讲授程序设计语言的基本知识和程序设计方法,使学生了解高级语言程序设计的结构,掌握程序设计的思想和方法,以及基本的程序设计过程和技巧,具备初步的分析问题和利用计算机求解问题的能力[3]。程序设计课程是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强调动手上机编程,以任务驱动的方式,要求学生构建数学模型并编程实现,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多年的教学探索表明,采用了基于发展性评价的多元考核方式在促成程序设计课程能力培养目标的实现过程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指出: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鼓励发展性评价,探索建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新模式[4]。程序设计作为专业基础课程是为后续课程打下基础,并不是甄别和选拔学生,所以课程的考核应以发展性评价为主,促进学生潜能、个性和创造性的发挥,使每一个学生具有自信心和持续发展的能力。

我们在教学实践中,采用了基于学生自我评估的平时成绩、侧重问题求解能力的期中考试和能力知识并重的期末考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分数占比分别为30%、30%和40%,既反映了学生的学习结果又成为促进学生发展的有效手段。

2.1 基于学生自我评估的平时成绩

很多高校的平时成绩几乎等同于学生的出勤情况,并没有很好地发挥课程考核对于学生学习的指导性作用。程序设计课程培养的是学生应用计算机进行问题求解的能力,上机实践在课程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学生在编写了大量程序之后,才能将学习的知识转变为自身的能力,从感性认识升华到理性高度。在教学中,采用了由华中科技大学毕业生王良晶等开发并在2008年底以GPL协议进行开源的在线评测系统HUST Online Judge[5]。这一系统的使用和适合高职学生的基础题库的创建有利于建立以问题求解为核心的新的教学模式,以程序设计为主线来培养学生的程序设计能力。

在采用在线评测系统作为实验平台后,尽管学生完成问题的状况一目了然,系统可以直接生成Excel成绩单。如果直接依据此成绩单作为平时成绩,很多学生就会抄袭其他同学的作业,并不自己独立去完成,教师对此很难进行控制。这样的成绩既缺乏公信力,也无法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针对这一情况,平时成绩采取了创新的评价方式:发给学生包含了所有问题的表格,由学生自己来评估完成状况。如果能够独立完成,就在相应的问题旁标注“完成”。根据每题的权重,计算出自己的成绩。教师会根据学生的标注情况进行抽检,如果发现学生无法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标注为“完成”的练习,会对这个同学进行罚分。

由于在线评测系统能够显示学生的完成状况和完成时间,这使得教师很容易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状况,学生对于这一事实也非常清楚,很少有学生愿意冒被罚分的风险去标注自己没有能力完成的问题。从学生自我评估的成绩来看,和教师平时所了解的学生编程能力相符,和学生期中、期末考试的成绩基本一致,并不存在学生夸大自己能力的情况。

学生的平时成绩掌握在了学生手中,评价机制实现了公平、公正和公开,获得了学生的高度认可,充分发挥了平时成绩对于学生学习的引导和促进作用。

学生要获得高分,就需要踏踏实实的完成尽可能多的问题。只要学生愿意投入时间和精力,就可以不断提升自己的成绩,有利于充分释放学生的潜力。

2.2 半开卷、单机环境下侧重问题求解能力的期中考试

期中考试主要考查运用计算机进行问题求解的能力。运用计算机主要体现为使用编程语言,也可以借助于计算器和Excel等其他工具。

期中考试内容包括15~20个问题,如求1~n的平方和、计算给定区间内素数的个数、韩信点兵等。每个问题给出多组输入,要求学生运用计算机填写输出结果。很多题目在较为简单的情形下,笔算或者利用计算器就能获得答案,这也有助于学生理解计算思维,为编写程序进行问题求解提供了台阶。考试采用笔试方式,提供了纸质试卷,题目类型全部是填空题,学生可以借助于不联网的计算机答题。

考试不能携带教材,但为了避免部分学生由于基础掌握不够好,出现完全无法答题的情形,允许学生携带“关键笔记(Key Note)”。“关键笔记”是在学期初和教材同时发放给学生的资料,形式上为1页双面打印的A4纸,包含了课程核心内容和常用编程语句。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就有意识的培养学生借助于“关键笔记”进行问题求解。这种不要求学生死记硬背的考核方式获得了学生的普遍接受。

考虑到高职学生尤其是部分后进学生学习存在困难的实际情况,期中考试超过一半的题目在考试前都已经向学生公布,但考试题目的输入数据是不同的,题目答案也就不一样。这种方式表面上看是降低了考试的难度,但实际上如果学生没有理解计算思维,掌握编程技能,不会调试程序,即使事先知道题目,如果课后不多加练习,也无法通过记忆答案来通过考试。

部分高校主要是本科院校已经采用了基于Web的在线评测系统对学生进行考核,这种方式也能很好的考查学生的问题求解能力,但在实施时存在两个问题:①对于考试环境要求高,需要能够有效的控制学生上网直接搜索答案;②部分高校要求提供纸质试卷进行存档。完全电子化考试的推广还需要客观环境的配合,我们在实践中采用的期中考试方式可以有效地规避这两个问题。

2.3 能力和知识并重的期末考试

期末笔试采用闭卷形式,重点考察学生对于高级语言的基本概念、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和程序的理解能力。题目类型有:①选择和填空,考察基本概念的掌握程度;②阅读代码写出运行结果,考察跟踪程序运行的能力;③程序改错,考察语言的语法运用和分析程序错误的能力;④程序填空,考察理解程序和设计程序的能力。期末考试并没有要求学生编写完整程序,主要基于两个考虑:①在脱机环境下编写程序不符合学生的习惯,也不符合应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目标,在以往的考核实践中效果并不好;②编程能力在平时成绩和期中考试中已经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没有必要再在期末考试中再次进行考查。

3 实践效果

从2010年以来开始的五年时间里,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逐步从以语言知识为主线转向了以程序设计为主线,与此相适应,对于学生的考核方式也逐步转变为基于发展性评价的多元考核方式。在采用新的考核方式后,学生的学习目标清晰,学习兴趣显著增强,形成了你追我赶的良好学习氛围。每学期期末的课程评价显示,学生对于程序设计课程的评价从原来的较为靠后的排名转变为跃居前列。

学生参加程序设计竞赛的人数和成绩也稳步提升。以蓝桥杯全国软件设计与开发大赛个人赛为例,参加人数从2011年的13人、2012年的32人提高到2015年的近100人;参赛成绩也有很大的提升,尤其是大一学生无论是从参加人数还是获奖人数,在最近的5年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2016年大一学生获得江苏赛区奖项的人数是2011年的21倍。图1是学生参加蓝桥杯程序设计大赛江苏赛区的获奖人数统计图。优异的竞赛成绩从一个方面反映了多元化考核方式对于激发学生潜力、提高教学质量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4 结语

程序设计课程的多元考核以发展性评价为核心,围绕课程的能力培养目标展开,注重考查学生应用计算机进行问题求解的能力,同时兼顾考查学生对于语言的基本概念和程序设计的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评价主体不限于教师,也包括了学生,这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平时成绩、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在考点上各有侧重,充分发挥了开卷、闭卷、上机等不同考试形式的优点,与此同时并没有显著增加教师的工作量和提高对测试环境的要求,在实践中可操作性强,便于实施。实践表明,基于发展性评价的多元评价方式有力的提高了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李媛媛,沙继东.高职课程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职教论坛,2013(2):50-52.

[2]吴文虎.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课程改革[J].中国大学教学,2004(2):13-14.

[3]何钦铭,颜晖,苏小红等."程序设计基础"课程教学实施方案[J].中国大学教学,2010(5):62-65.

篇5

关键词:课程成果;教学方法;评核方法及标准;实施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7.08.078

DQP(Degree Qualifications Profile)是美国的学历资格框架,属于美国高等教育新兴工具,从2011年至今已经有400多所院校试行并推广,岭南学院借鉴该框架下副学士人才的培养标准,该标准以分布到专业知识、广泛和融合的知识、智力技能、应用和写作学习及公民和全球学习五大学习领域中的学习成果为评价标准对人才培养效果进行检测。人才培养的载体是课程体系,具体的课程又是课程体系中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元素。成果导向是国际通用且认可的教育理念,成果导向源于需求,针对社会、学校、专业、教师、学生不同的需求进行设计,体现在课程中主要根据需求设计课程的教学目标,根据目标设计教学成果,根据成果确定教学内容,根据内容选择适合的教学方式,每一个环节环环相扣,都有利的支撑了前一个环节的有效达成。在基于DQP成果导向的前提下,课程规范是教学的指导性文件,也是学生本课程的学习指南,教学实施需依据课程规范,同时对整个专业规范目标的实现起到决定性作用。课程规范在我国教育领域尚属新事物,课程规范制定的科学与否以及可行与否都需要不断的实践,不断的调优。因此借助教学安排以及丰富的教学经验,通过课程规范的实施及完善来总结课程规范的建设经验,并在专业内进行推广,对专业规范的实施以及学历框架下人才的培养具有重大意义。

1 学习成果的设置

根据基于职业岗位需求分析下所制定的专业规范中专业预期成果五个维度方面的要求,即体现在课程中属于课程的教学目标,根据该课程教学目标,对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A期成果进行设计,课程成果设计的过程中需用到布鲁姆教学目标分类方法来描述不同的课程预期成果的程度的递进。课程成果的实现依托于课程的专业知识,哪些课程内容来支撑哪些课程成果,有利于课程预期成果的实现,这些均需要教师对企业岗位的要求比较熟悉,在这样的前提下,结合教育教学规律,来设计课程成果。设计过程中建议,引入企业该岗位工作经验比较丰富的专家,根据专家的建议来进行课程预期成果的设计,也可以将设计好的课程预期成果发给企业专业,由企业专家结合该岗位的实际工作要求,提出修改或完善的建议,教师根据建议来调整课程预期学习成果。具体的设计思路如图1。

根据实施情况对课程预期成果的设计、评价标准、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调整,以为2015级课程规范的实施做指导。课程成果的提炼对课程的实施有直接的影响,同时也影响到教学过程中学生的配合。其中调整最大的是课程成果数。调整的方法主要是成果的组合、成果的进一步提炼,前后成果的深化,调优之前有10个SOC,调优后会提炼为5个SOC。具体如表1。

课程成果的设置与提炼,使学生的学习目标更强,学生对未来职业中的技能更加明确,无疑对课程的实施,学习质量的提升均有促进作用。

2 学习成果的评价方法及具体的标准

不同类型的学习成果,评价标准不同,评价方法也有别。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根据课程操作性比较强的性质,本课程的成果有岗位文件的审读、岗位单证的制作与填制、行业前沿技术或理论的分享、企业案例的分析四大类。每一类根据自身的特点,分别设计不同的任务,来支撑不同的学习成果,以保证学习成果的达成,具体的评价标准和方法如表2。

在每个任务评价的过程中,因涉及至少是两方的评价,执行的过程中可以借助信息化手段来实现,比如一些个性的数字化教学平台,有互评的功能模板;也可以采用引入学生导生的方式来加入评价过程中来;还可以利用一些信息化数据的处理工具来实现,目的是保证高效完成评价工作。

3 学习成果的教学及评核方法

课程规范中学习成果的实现手段属于教学方法范畴,在成果实现的过程中,需要教师根据每种类型的成果,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比如涉及概念阐述、基本理论讲解的内容需要教师讲授法;涉及学生操作的可以采用演示法或翻转教学法;涉及案例的可以用小组讨论汇报法。在不同方法的实验过程中,如果学校的网络没有阻碍,学生同一时期专业课程不多、课程作业不多的前提下,采用翻转教学在学生积极性的提高、教学质量的提升等方面均取得理想的效果。

教学的过程实质是知识内化的过程,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学生被动的内化,创新的教学模式可以使学生主动的内化,并在职业能力方面有所提升。通过翻转教学模式的采用,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能力的提升方面都起到重要作用。由翻转教学模式的特点决定了,学生参与性、主动性、兴趣性等都得到提高,在学生的过程和成果评价方面更科学、合理。而教师由“独角戏”向“教练”、“导演”转变,更能发挥教师在传道、授业、解惑中的作用。

从上表可见课程成果对应着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专业预期成果,贡献率均有不同,每个课程成果的教学方法各有不同,评核方法及成果所占的课程分数的比例均有不同,每个成果的细分评价标准均有细化,每个评价者对每个成果的评价权重也有别。根据课程成果的设计及实现,足以体现了每个学生学习成果的明确性。

4 课程实施方式的特色和突破

课程规范是课程的顶层指导性文件,设计直接影响到实施的效果,鉴于课程规范属于新事物,开始实施属于探索性的,因此在本课程规范实施的过程中不断的尝试、不断的调整和不断的完善。通过实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4.1 成果特色

课程规范所涉及的一切教学文件含教学课件、课程资源、行业企业资讯、预期成果、师生互动空间等均在数字化教学平台上,充分体现信息化特色。

课程成果的、课程成果的收集、课程成果的评价均可借助数字化教学平台来实现,一则方便师生收发;二则实现师生随时随地互动;三则实现个人全过程成果的监督和管理。本课题最大的特色在于教学管理实现信息化。

4.2 突破

课程规范在设计的过程中,根据专业预期成果,设计课程预期成果,每个课程预期成果的学分及课程考核成绩管理均在平台上实现。其中对学生的考勤及课堂发言在平台上的实现是最大的突破。

4.3 学生为中心

成果导向的课程设计,体现了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课程实施开始,将设计好的课程规范发给学生,并进行详细的讲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以该文件为指导,进行预习,学习,复习。在这个过程中体现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平等主体地位,同时也有利于促进师生教学融洽关系的建立,教学质量的提升。

5 结论及尚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

实施的过程中想法做各种尝试,以探索课程规范实施的过程中所涉及的关键内容比如课程预期W习成果的提炼及达成、教学方法的运用、评核方法的适用与标准的制定、及以上内容之间的整合调优。总体看来,课题执行基本顺利,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并在其它课程中推广应用,整个过程从试验-调整-完善-推广每一步都有挑战,经历后无论是课程建设方面,还是在DQP框架下的人才培养方面有更深的理解,对整个专业建设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后续需要深入研究4个问题。

5.1 课程成果、成果评核标准、教学方法、学生学习心理相关性分析

今后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应该进行成果、标准、教学方法、学生学习心理几个方面相关性的分析,并根据每个指标的重要程度,进行针对性的研究。

5.2 预期成果学分的分配方法

当前主要根据课程内容所占的课时,进行换算来计算每个预期学习成果是多少,这种方法是否科学,是否符合教学发展规律,值得进行更深一步的研究。

5.3 课程预期成果设计数量的研究

一门课的课程成果到底要设计几个,这几个之间的关系及与专业预期成果之间的关联度如何,到底怎样设计才能更加科学合理,需要更进一步的研究。

5.4 课程预期学习成果与岗位需要达成度的研究

通过课程的学习,学习成果实现,对毕业生就业后,岗位适应性来检测课程学习成果是否符合岗位的需要,这类由企业参与的研究结果的跟踪式、反馈式研究,对于人才培养和专业及课程建设很有必要。

参考文献

[1]赵昱,庞娟,杨传喜.成果导向的管理学课程教学模式探讨[J].高教论坛,2016,(2):65-67

[2]张光.高校课程大纲的功能和要件:兼论我国大学课程大纲制度之现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1,(2):40-46.

篇6

关键字:程序设计语言;bbs;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TP312.1-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3-6970.2013.08.057

本文著录格式:[1]王蕾.基于BBS的程序设计课程实验改革[J].软件,2013,34(8):150-151

0引言

随着计算机在各行各业应用越来越普及,计算机程序设计类课程不仅是计算机专业学生基础的必修课程,也成为了一些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公共课程,因此,做好计算机程序设计类课程的教学工作对提高大家的计算机知识水平和普及计算机在各行各业的应用有着重要的社会意义;中高等院校对此类课程的教学也都比较重视,在教学任务编排中,不但安排一定用于计算机程序设计理论知识的教学课时,还安排相应用于培养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的实验课时。

1教学现状

由于计算机程序设计类课是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在理论知识的学习过程中需要通过不断的上机实验学生才能真正掌握和应用所学的理论知识。从以往的教学经验来看,有相当一些学生对计算机程序设计的理论知识学习有较高的掌握度,但到实验课程中,却不会把所学知识应用到具体程序中去,写不出像样的计算机程序。究其原因,不外乎于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够和教学实验客观条件受限两方面原因。学生主观能动性不够一方面是由于程序设计类语言概念繁杂、知识点多、难度较大,学生带着“未消化”的知识学习,“包袱”越来越重,造成学生容易对程序设计实践失去信心,久而久之失去兴趣;另一方面是由于目前计算机程序类课程考试还是以卷面为主,导致学生“唯分数论”的心里:只重视最后卷面考试成绩;而由于平时上机实验成绩占总成绩比例较低,学习效果无法直观体现在成绩中,造成学生忽略上机实验能力的学习训练,出现了学生上机实验学习动力不足、学习兴趣较缺乏的问题。教学实验客观性受限一方面是由于实验教学时间有限,教师与学生单独交流的时间不够,学生上机实验过程中的问题在课内无法及时得到老师解答;另一方面是有些共性问题学生会反复的向老师提问,同样的问题老师需要反复的对每个同学讲解,不仅浪费宝贵的实验教学时间,还容易影响教师实验教学时的心情,从而降低工作效率。

2实验改革实践:

基于以上原因,本文提出了基于BBS的程序设计课程实验改革方案。此方案是基于目前智能互联网络终端(例如:Android,IPhone手机)越来越普及的前提下,把学生日常网络生活中喜爱的BBS论坛或微博形式,融合入教学实验课程中来:教师以论坛版主身份,利用发帖的形式给学生们布置实验内容,每次一帖,这样老师和学生在课堂内外都能以跟帖回帖的方式讨论本次实验过程中碰到的各种问题。该实验方式不但拓宽了师生之间的交流渠道,还能解决以往老套的教学实验方式中教师与学生单独交流的时间不够,实验教学效率不高的问题,有效的带动了学生参与实验的积极性,为程序设计实验创造了良好的平台氛围。

2.1针对学生主观性不够的问题

当在学习程序设计语言遇到不能理解的知识点时,有些学生不善于表达或害羞而不敢向老师提问,而BBS论坛可以克服当场面对面交流的问题,可以预先组织好问题,以微博短信或站内发帖的形式求助老师或其他同学进行解答;同样,在教师布置实验内容的帖子中,学生可以跟帖问问题,其他同学也可以回帖帮老师解答,利用论坛会员积分制度,教师以版主的身份给回答问题的回帖打分,学生通过这种方式赚取的积分,可作为他平时实验成绩中一部分计入到期末总分中去,这样学生平时上机实验表现可以会员等级和积分的形式直观地表现出来,从而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对程序设计实验课的兴趣。

2.2针对教学实践客观性受限的问题

基于BBS的程序设计课程实验形式给师生提供一个开放的讨论平台,通过该平台教师在课后也能一对一与学生进行交流,逐个回复学生提出的实验问题,实时了解学生学习的情况,利用微博教师也可以把自己教学心得和实验总结等内容与关注自己的老师或者学生分享,加强了老师、学生之间的交流,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而实验过程中学生碰到的共性问题,老师也可以通过将该问题回复在实验贴中置顶的方式,避免学生问一些重复性问题,日积月累,教师可以把学生们遇到的所有共性问题罗列成一个FAQ(常见问题)帖,供学生期末复习参考,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提出的共性问题改进实验教学方式。

3结束语

基于BBS的程序实验教学实验方案,有效的活跃整个教学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教学效率,更好的辅助上机实践课程的进行,再配合高校已经实现的学生考试和作业管理平台,可以很好的协调程序设计课程教学中“教”与“学”的平衡问题。如在软件硬件条件允许情况下,此改革思路也可以用于其他课程中。

参考文献

[1] 谢文阁,周军,姚爽.计算机软件类课程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1)

[2] 赵春艳.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方法的研究与探讨 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1)

[3] 刘晓婷.高职VFP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方法初探.科技信息 2010 (7)

篇7

关键词:工程教育;课程体系;项目教学法

作者简介:尹晓伟(1976-),女,吉林公主岭人,沈阳工程学院机械学院,副教授;张陈(1963-),男,辽宁沈阳人,沈阳工程学院机械学院院长,教授。(辽宁 沈阳 110136)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2年度辽宁省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于CDIO理念的机械类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研究”(项目编号:2012-151)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08-0134-03

应用型本科院校是实施应用型本科教育,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的高等学校,它是在经济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必然产物,它不同于研究性大学、职业技师院校的大学类型,肩负着推进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培养“数以千计的高级专门人才”的历史重任。应用型本科院校面向现场、面向实际、重在培养具有高深知识、实践能力和职业道德的应用型人才,他们将从事科技含量高、综合性强的技术工作和经营管理工作,解决工程或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并逐渐成长为工业工程现场或企业一线的骨干力量。[1]

CDIO工程教育模式是近年来国际工程教育改革的最新成果。CDIO代表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

和运作(Operate),它以产品研发到产品运行的生命周期为载体,让学生以主动的、实践的、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的方式学习工程。从2000年起,麻省理工学院和瑞典皇家工学院等四所大学组成的跨国研究获得Knut and Alice Wallenberg基金会近2000万美元巨额资助,经过四年的探索研究,创立了CDIO工程教育理念,并成立以CDIO命名的国际合作组织。[2,3]2006年初,汕头大学工学院成为中国第一个CDIO国际合作组织成员。2008年12月以来,在教育部高教司理工处倡议和课题组的框架下组成了由39所院校参加的CDIO工程教育试点工作组,分机械、土木、电气和化工四大类试点实施CDIO工程教育模式。几年来,第一批、第二批试点高校在推进CDIO工程教育改革方面取得了良好的进展和成效。

我国许多高校吸收欧美先进的CDIO工程教育理念,结合一般工科院校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特点,开展以“CDIO为特色”的工程教育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实现实用型人才培养的整体目标。国内外的经验都表明CDIO的理念和方法是先进可行的,适合工科教育教学过程各个环节的改革。CDIO工程教育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在我国才刚刚起步,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因此,开展基于CDIO的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并结合学校、专业的实际情况进行创新,不但有利于丰富CDIO的理论研究,更有利于提高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满足经济发展对工程人才的需求。同时,对其他工科院校的工程教育改革也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与推广意义。

沈阳工程学院(以下简称“我院”)作为一所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一直在培养应用型高级人才的道路上不断学习和探索,试图找出一条适合我院发展的道路。几年来,笔者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总结和改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落后的教学模式和课程体系从根本上制约了我院教育改革的深入。2011年机械系成立“CDIO”研究室,正式将CDIO工程教育模式引入我院,通过学习研讨,重新思考了工程教育改革的模式与路径,参照汕头大学和一些试点高校的改革方案,对我院机械专业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做了改革和实践,取得了可喜的成果。[4]

一、创建以项目为依托的课程体系

按照CDIO的培养模式,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结合自身专业特色,提出了以一级、二级、三级设计项目为依托的课程体系。通过以项目为纽带的设计,将学生的理论知识学习和实践能力训练系统融合,将扎实的专业知识学习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系统结合起来,将知识学习和实践能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等有机地结合起来。图1是基于CDIO模式的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课程计划鱼骨图。[5]

整个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围绕机械产品设计与制造展开,组织学生参与数个特定机械设计与制造项目课程安排,如减速箱测绘、缝纫机拆装、机械装备设计、齿轮制造、产品创新设计、模具设计与制造和机械产品设计与制造综合项目等。将CDIO项目按规模和范围划分为三个层次:一级项目为包含机械专业主干课程和能力要求的项目,通过几门主干课程的系统融合,是学生掌握专业知识的总体思路,加强学生对专业主旨的把握;二级为包含一组相关课程(课程群)、能力要求的项目,课程门数不限,关键是通过课程群使学生对某一专门知识有充分的理解和掌握,包括理论上的理解和实际的操作;三级为单门课程内为增强学生对某门课程的理解和能力的掌握而设的项目,在课程教学环节中增加项目设计,使学生对该门课程达到真正掌握并能够将知识应用与实践。

在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设计了四个一级设计项目,六个二级设计项目,每门课程一个或几个三级设计项目为导向的一体化课程体系。

二、项目的构思和设计

1.一级项目的构思和设计

一级项目是专业知识的汇总,贯穿专业主干课程全部知识,从产品构思、设计、制造到使用、维修、保养、报废的系统知识,使学生有机会把所有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更要掌握知识的运用。“专业导论”课程作为大学课程中的第一个一级项目,以减速器为例介绍机械产品全生命周期,从产品的市场调查、需求分析、方案设计、机构设计,到产品试制和测试、调试等。以减速器为例,分析产品在全生命周期过程中设计到的相关知识,进而向学生介绍为使学生获得这些知识而开设的相关课程,及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并进一步向学生介绍专业培养目标、培养要求以及专业的招生、就业和师资队伍建设。具体内容见图2所示。通过专业导论课程,是学生在进行本科课程学习之前,就能够对本专业的知识获取与课程设置紧密联系起来,使学生对大学四年的学习有个整体的规划和认识,为学生设计一个学习愿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级项目“机械产品设计与制造综合项目”采用循序渐进、层层深入的方式,从一级减速器设计、二级减速器设计、工程承力结构设计、钻床设计、C6140车床机械、电气的设计、总装、调试和故障诊断、模具设计与制造、设计和数控机床改造、数控机床设计等,从简入繁,将所学的专业知识逐渐应用到更复杂的一级项目设计中,从而将大学四年所学的知识做了最有效的连接,实现了从基于知识的教学向基于项目的教学转变。

2.二级项目的构思和设计

二级项目是基于课程群的综合性设计项目,它把原来零散的知识点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认识到有机的、关联的知识群而不是孤立的知识点,加深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比如,材料力学课程,四大变形的讲解原来只限于理论讲解和解题思路,没有与实际相关的实例和范例,导致学生在学完力学课程后不知道如何使用力学知识。进行二级项目设计后,笔者将力学课程与后续的机械原理、机械设计专业基础课程联系起来,用后续课程中的应用范例,如减速器系统中的高速轴的变形分析来讲解力学中的弯曲变形,做到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结合。如图3、4、5所示分别为产品创新设计课程群、模具设计制造课程群、减速器设计课程群。其中产品创新设计课程群将大学生创新大赛产品设计与3D工程制图、力学、机械原理和机械设计等课程联系起来,建立理论联系实践和具有创新特色的课程群改革方案。

3.项目驱动法应用于三级项目

“项目驱动法”是通过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包括知识讲授、实践教学、演示、评价等完整的过程,其目的是在课堂教学中把讲授理论知识与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知识、技能之间的联结,发展完整的职业能力。[6]

三级项目以单门课程为基础,如专业必修课“模具设计与制造”在教学过程中采用项目驱动法,在为学生提供模具基础知识基础上,根据该门课程教学需要设立了一门贯穿课程的实践项目,项目设计内容丰富、完整、全面,从设计、工艺到制造,给同学提供了充分的实践锻炼的平台,要求学生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完成一副典型零件冲压模具的设计,难度适度,旨在加深和强化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掌握模具基本设计方法,改变过去单纯的理论课程讲授,学生缺少动手环节,知识掌握不够系统和灵活的现象。

又如“机械制造装备设计”课程也采用了项目驱动法,用主轴箱设计项目来驱动教学过程,使学生在知识和能力上都有了提高,教学效果显著。

三、结论

应用型本科院校重在培养知识面较宽、基础较扎实、应用能力强、综合素质好的高级技术人才,这样才能在高教生态中找到发展空间。结合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办学特点和我院“工程教育,职业取向”的教学理念,充分发挥CDIO工程教育的优势,认真研究具有特色的CDIO教学方法和人才培养标准,能够尽快提高我院学生的整体水平和工程应用能力。改革课程体系,强调理论知识和实践结合,提高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对培养工程教育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杨兴林.应用型人才及其培养模式的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7,(6):50-51.

[2]陈冬松,孙阳春.CDIO工程教育模式下的工科院校人才培养途径[J].现代教育管理,2011,11(12).

[3]查建中.论“做中学”战略下的CDIO模式[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3):1-6.

[4]尹晓伟.谢刚.张陈.基于模具课程的项目教学法的研究与应用[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2012,8(1):100-102.

篇8

关键词: 高职英语课程建设实用性

在后金融危机时代,信息化、新经济推动着英语由一种使用广泛的语言变成无处不在的技术符号系统,由人际交往的话语工具变成掌握世界先进技术的标准中的标准,由过去升学的“敲门砖”变成进入跨国公司、现代企业就业的职业附加能力。在“开放原代码”、“外包”、“离岸生产”、“供应链”、“搜索技术”等一系列创造着大量就业机会的新鲜事物面前,作为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院校,不得不认真考虑我们的英语教学,充分体现实用性是高职院校英语教学改革的必然选择。

一、在教学目标上体现实用性

《高职高专教育英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明确提出了“以实用为主,应用为目的”的教学目标,充分体现了高职高专的人才培养目标。新时期的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目标为:“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这两个教学目标既有相同之处,又有明显区别。

教学目标指导整个教学活动,是教学的起点和归宿。从理论的角度看,教学目标体系的构建是教学活动的最基本问题之一。当我们梳理学习者的需求信息和课程的目标体系时,要处理的因素往往可以分为两大类,即认知因素和情感因素。

“认知因素指的是在一项语言课程中,学习者将要学习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Brown,2003:80)。换言之,在语言教学中任何认知目标都可以用语言目标来表示,也就是教学的语言内容。从认知因素看,高职英语教学目标强调实用、应用、够用;而大学英语教学目标突出以听说能力为主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培养。

学习者的情感领域指的是“与学习有关的感情、动机、价值、偏爱等等。情感目标就是在一门课程中,被设计用来改变或是提高这些因素的目标”(Brown,2003:83)。这表明在教学过程中,知识、技能和情感对于学生都很重要,技能和情感需要在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和形成。从情感因素看,高职英语教学目标在关注学生的认知能力发展的同时,也应该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和动作技能的培养;大学英语教学目标在“认知目标”的基础上,要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

二、在教学内容上突出实用性

根据著名教育家李秉德的定义,教学内容是“课堂教学、课外学习以及自学活动的内容纲要和目标体系”。许多教师把教学内容等同于教材,这是一个错误的概念。教材是教师和学生据以进行教学活动的材料,从总体上说教材是受学校教学内容所制约的。教学内容的改革不仅仅是教材的改革,但却可以从教材建设入手,逐步展开英语课程教学内容体系。

突出实用性要以职业学习为导向。以职业逻辑建立的知识结构要求学习者采用完全不同于学科理论的学习方式,这一学习方式是主张以职业主题为轴心,用职业吸纳并整合学习内容,以实践为先导和主线,以“在做中学”为主要形式的实践性学习。在实践中,知识与工作任务紧密联系,因为学生能够理解它的价值,并能有效地结合情景发现和解决问题。

突出实用性要以实际能力为主线。以实际应用能力和职业素质培养为主线,按实际、实用、实践等原则设置教学内容。教学内容体系的改革要遵循英语基础知识适度、应用能力强等特点。在实际英语教学过程,最大程度地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和参与性、教学内容的实用性、教师主导教学的指导性及教学过程的实践性。

突出实用性要以实践真实为特色。加强语言的实践性和教学内容的真实性较好地体现了英语教学的实用性。英语课程教学内容体系可分为知识结构(语音、词汇、语法)和能力结构(听、说、读、写)。为了突出职业教育特点,应在巩固基础知识的基础上,重点培养学生使用英语的能力,设置合理的英语课程内容结构,促使教学内容更加实用、精练。

三、在教学方法上贯穿实用性

英语教学方法论从语法翻译、直接法、听说法到认知法,而且每种教学法又都有众多的变体。一些实施广度与范围相对较小的方法也被引入英语教学,其中较流行的有沉默法、全身反应法、暗示法和顾问学习法。英语教学的变革在教学实践、教学材料的集成和教学与学习理念的变革,并冠以各种不同的名称:交际法,交际语言教学和交际(徐春霞,《英语教学方法演变趋势述评》)。

其中最能体现英语教学方法实用性的是交际教学。语言教学活动是交际的活动,交际活动中充满着情感和乐趣。交际法旨在发展学生的交际能力,要求我们将语言的结构与功能结合起来进行交际教学。我们不仅要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等方面的语言技能,还要教他们将这些语言技能灵活地运用到英语交际中去。交际法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和相互作用,而不只是以教师为中心,最大限度地保证学生的练习时间和练习量;使用的教材需要反映语言应用的广度;课堂采用的程序要有利于学生间的相互交流,如教室的布局要适合于成对或小组活动;课堂教学应体现以任务为中心而不是以练习为中心。交际法促使学生用正在学习的语言来进行语言活动,这些活动是有目的性、有交际意义的。我认为在教学过程中,要为学生进行有效实践创造条件,把学习手段与其最终目的――为交际而掌握的运用语言的能力紧密结合起来。

这就要求教师增加应用型的课堂练习和语言实践活动,如时事讨论、辩论热点话题、应用文写作。把听力课改为听说课,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语言实践机会,将说放在一个较重要的位置。把以往阅读课以讲解词汇、语法结构为重点,转移到以课文提供的语言知识为素材,进行互动性语言活动。一方面利用课文提供的语言基础知识,为学生提供一个比较真实的语言实际情景和语言实践活动,另一方面为学生提供具有实际交流意义的内容和话题,激发他们的思想交流。

四、在教学成果上检验实用性

高职院校在传统的英语教学中,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测仅以期中、期末或英语应用能力测试成绩为主要标准,形成了“教考合一,一纸定终身”的固定模式。单一的闭卷笔试偏重对学生所学知识的考核,对职业技能和能力考核缺乏系统的研究,学生听、说、读、写、译的英语应用技能得不到全面评估,课程性质和特色学生的个性发展得不到充分体现。

为了适应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用性,考试内容也必须作相应的调整。首先教师可单独设置英语口语和听力测试,测试方式可灵活多样,或用讨论式,或用辩论式和交谈式;其次,为了突出“以学生为中心”和交际教学法,在学期末考试成绩里可加大平时成绩所占比例,平时成绩可占30%至50%,从而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语言实践活动,在实践中进一步深化对所学语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另外,在书面考试内容中可增大实用文体阅读、写作和翻译的比重,可以允许学生考试时携带英汉词典,这样,学生就由原来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主动参与者。

同时,要从单一的卷面测试逐步转向英语应用能力的全面评价,应打破传统的以笔试定成绩的局面,强调笔试和口语齐抓共管,听、说、读、写、译综合考评,使学生更注重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摆脱应试学习模式,既考查基础知识,检测学生本知识掌握情况,又通过灵活穿插朗读、对话、表演、口译、讨论、竞赛等形式,考查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五、在教师队伍上保障实用性

保障实用性要求教师改变传统教学观。教学观念体现文化素质培养和经济市场人才需求的相融性。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工具,使课堂教学成为教师学习、研究、创新相结合的过程。《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中明确了教学中要注意的问题,其中打好语言基础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目标,但打好基础要遵循“以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强调打好语言基础和培养语言应用能力并重;强调语言基本技能的训练和培养实际从事涉外交际活动的语言应用能力并重。在教学准备过程和实施过程中要以打好语言基础,而不是语法基础为目标,以培养学生应用语言的能力,而不是考试的能力为主。要把英语当作一种工具而不是学科教授给学生。

保障实用性要求教师将英语教学与专业相结合。教师要积极参加课堂教学改革,对教学方法进行研究,不能继续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及高职教育的特点,积极钻研和创新研究出一套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不仅使学生提高英语水平,还能使他们将英语与所学专业相结合,将专业英语基本知识灵活应用于以后的岗位之中;了解该专业将来从事的岗位,究竟需要什么内容的英语,熟知本专业的教学计划,常与专业老师沟通,看一些专业书籍,以便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能有的放矢。应加强听说能力的培养,以适应技术性人才职业岗位特点,以及改革开放对涉外业务交际能力的需求。

参考文献:

[1]黄和斌等.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

篇9

【关键词】基于工作过程,项目导向,课程开发,程序设计

一、引言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语言是高职软件专业学生的必修专业课程,在此类课程的教学中虽然比较重视实践教学环节,但在教学中理论与实践脱节现象时常发生,老师感觉教学实施困难,学生感觉不能理解所教内容,没法独立完成简单程序的的编码任务。要从根本上解决以上问题,必须从课程的学习做起,让学生针对工作而学习,以工作任务引领知识、技能和态度,让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学习相关知识,发展学生的应用能力。对此,将具有实际生产意义的工作任务引入教学,采用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设计方法,在教学中以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将“教学做”融为一体,将工作过程和教学过程融为一体,实现理论与实践的一体化。

二、基于工作过程的程序设计语言课程开发与实施

软件企业的岗位能力要求是课程开发的目标,以岗位和工作任务为导向,以实际的系统开发项目为载体,根据典型程序开发过程及岗位能力要求,重构课程结构,课程教学转变为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整合理论与实践,以学生直接经验的形成来掌握融合于各项实践行动中的知识、技能和技巧。

1.工作过程分解及项目构建。程序设计语言课程教学的任务将工作过程分解,将项目按工作过程构建起来,针对每一个工作环节来传授相关的课程内容,各项目间层层递进,体现了“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课程设计思路,实现课程的学习内容与实际项目进行整合,使课程体系大将地反映了知识、技能、素质的紧密结合。 结合软件企业系统开发的过程,将工作过程的教学分为分析、设计、编码、测试和几个子过程。

2.基于教学过程的程序设计语言课程开发

2.1教学内容的选取。以软件企业工作岗位的实际工作任务为依据,采取递进式设计的学习项目和学习任务,明确所需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进行教学内容选取。基于软件开发的工作过程划分教学情境,以企业真实项目为载体,坚持理论够用原则,将相关知识分解到实际项目中,通过分析和实现项目,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尽量选用技术实用性强、知识拓展性强的项目,同时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引入软件项目开发与管理规范。

2.2教学过程设计。在工作过程导向设计原则的指导下,结合软件行业的岗位需求,通过分析完成软件开发需要完成的工作任务,设计教学流程。该流程以一个软件项目贯穿始终,将一个软件开发过程分解递进的教学情境,在每个教学情境中要求学生完成独立的工作任务,当所有的情境完成时整个软件项目的开发也相应完成,整个教学任务也完成了基于工作过程的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教学,由6个教学情境构成,它们对应的工作任务依次为“需求分析”、“搭建开发环境”、“设计”、“编写程序代码”、“集成和测试”、“项目”。

学习情境1:需求分析。本情境的工作任务是撰写详细的需求分析报告。教师对实训项目提出业务需求,讲解应用的环境、功能要求、技术要求。学生根据具体项目撰写需求分析报告。

学习情境2:搭建开发环境。首先老师讲解开发环境,然后学生在自己的电脑上完成环境的安装及搭建和测试。

学习情境3:模块设计。在本情境中老师对需求分析报告进行点评,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修正意见;然后讲解完成模块所需的技术及数据库设计。学生要完成的任务是对需求分析报告加以修改完善,对模块中的类的属性和行为、对类间的关系接口,对模块的时序加以描述;对数据库中各数据库表设计及表间的关系,数据库的连接技术详细描述。

学习情境4:编写程序代码。本情境的典型工作任务是依照设计进行程序代码编写。教师对学生的模块设计和数据库表设计点评,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修正意见。老师帮助学生解决编码中出现的问题,学生要完成详细模块设计和数据库表设计的修订,制定编码进度;对数据库进行连接及操纵。

学习情境5:系统集成和测试。本情境的典型工作任务是完成各功能模块集成和系统测试。教师讲解系统集成的注意事项,学生要完成系统集成,撰写测试用例,进行功能测试,并提交测试报告。

学习情境6:项目。在本情境中学生将实训成果演示、提交完成系统的源代码和文档资料;教师对学生的成果进行考评和点评。

3.基于工作过程的程序设计语言课程实施

在每个学习情境中,给学生布置任务后,教师先简要介绍本任务中需要学生掌握的知识点,然后由学生完成。学生在收集信息,设计方案、实施方案、完成任务中学习和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工作完成后,先由学生自我评估,再由教学做出评价。在教学中,通过6个学习情境将任务交给学生,学生以学习小组的形式完成工作任务。首先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选出正、副组长,小组成员在组长的带领下完成项目的分工与协作。

教学的组织形式上,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引导,以具体工作任务为载体组织学习。学习情境设计有利于发挥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培养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增强学生职业意识。教师所起的作用只是确定任务,在任务过程中及时地指导学生,指导学生自我设计、自我实施个体行动和学习过程,在任务完成后,对每组给出适当的修改建议和恰当的评价。从根本上改变“以教师为中心,以课程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

三、结语

基于工作过程的程序设计语言课程教学通过典型工作任务,增加了师生互动,通过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有了明显改观。通过企业真实项目的实践,学生真实感受到了就业岗位的技能要求,学习态度和积极性有了很大的改善。通过真实项目的开发,学生实践技能得以提高,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和就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姜大源.“学习领域”——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模式[J].职教论坛,2004,(8).

篇10

关键词:制药设备与车间设计;制药工程;课程设计

制药工程是以药学、化学工程与技术、生物工程为主并相互交叉的新型学科[1]。制药工程专业经十几年发展,开办院校目前已增至二百多所[2]。《制药设备与车间设计》课程[3-5]是我校制药工程专业本科生的专业主干课、核心课和必修课,该课程的前身是《制药工程基础》,2013年学校重新修订了制药工程专业本科生的培养方案,对该课程增加补充了车间设计等相关内容,将课程的名称改为《制药设备与车间设计》,强化了对制药工程专业学生工程设计等能力的培养,同时对该课程的相关课程设计的实践环节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针对这些新内容和新要求,在本课程的课程设计环节我们进行了新的教学实践与改革探索。

1课程设计的设置思想和教学目标

(1)设置思想《制药设备与车间设计》课程设计在学习《制药设备与车间设计》理论课的基础上,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熟悉制药工程设计的基本程序、原则和方法,能够查阅国内外最新的技术资料、国家技术规范、正确选择公式进行设计计算,运用简洁的文字、图形和工程语言正确表述设计思想与结果。(2)教学目标本课程设计是学生在先修了《机械基础》、《化工原理》、《物理化学》、《制药工艺学》、《中药药剂学》等课程的基础上,由《制药设备与车间设计》课程开设的实践教学环节,通过该教学环节可实现如下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本课程设计需要学生运用制药工程中各类典型设备的工作原理、基本构造及设计计算等知识,完成制药设备与车间的设计,通过该设计,学生应主要掌握工程设计的基本程序、原则和方法等知识。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程设计,学生应获得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科学、严谨的工作作风,使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设计理念,提高学生的工程计算能力、设计及绘图的能力。素质目标:通过本课程设计,学生应获得初步独立从事制药工程设计的基本素质。

2课程设计的题目

本课程的课程设计安排在大四第七学期,完成《制药设备与车间设计》的理论课教学后进行,由于前置课程《中药药剂学》、《制药工艺学》、《化工原理》等相关专业课已经学习,学生对制药的整个工艺过程及相关设备已经有了一定的理解。固体剂型是最常见的一种药物剂型,在药物制剂中约占70%,有散剂、颗粒剂、片剂、胶囊剂、滴丸剂、膜剂等多种剂型。在车间设计类型中,我们选择了最常见的固体制剂车间设计[6-8],药物剂型选择了应用较广泛的三种类型片剂、胶囊剂、颗粒剂。主药药物名称则每年结合学生在第六学期开设的《中药药剂学》的综合性实验的内容,在综合性实验中,学生根据实验的要求自主开展药物的选择、剂型的确定,查阅文献来确定药物的处方、制备的方法。课程设计就以此为依据,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如何将实验室的小试实验转换成工业化生产,确定生产工艺流程,进行固体制剂车间的设计,并将设计成果以图纸和设计说明书的形式表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