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的综合性范文
时间:2023-09-25 18:15:2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管理学的综合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优化行政管理学课程教学方法问题的提出
现行的高等院校的行政管理教学方法普遍存在重视科研、轻视教学,重视教学内容研究、轻视教学方法研究的倾向,优化行政管理学课程教学方法具有很强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第一,优化行政管理学教学方法是新形势下培养行政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在市场经济改革、政府机构改革和知识经济、经济全球化等时代背景下,社会对行政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由传统的研究型、学术型向应用型、操作型人才转变,要求高校着力培养能在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从事行政管理、政策制定、人事组织等工作的大量人才。而从当前行政管理人才的培养来看,课堂教学多采取“黑板管理学”授课方式,这种课堂教学既不符合行政管理学实践性的学科特征,所培养出来的学生知识结构、知识体系会存在缺乏操作技能训练的问题,难以帮助学生获得处理实际行政管理事务中分析、解决问题所需要的品质、能力和技能。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加强实践教学势在必行。
第二,优化行政管理学教学方法是我国行政管理学科发展的需要。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开始研究行政管理学理论,这门学科一直以政治学作为价值取向,政治学也是行政管理学的基本范畴,它关心的主要问题是行政程序民主性、合法性等政治学关心的问题。我国行政管理学作为一门具有海外背景的年轻学科,在社会正处于转型期和快速全球化的关键发展阶段背景下,研究如何优化行政管理学科体系和教育内容,使之符合国际行政管理学的进步趋势,是当代行政管理学科教学工作者的历史使命。
第三,优化行政管理学教学方法是适应现代行政管理工作的需要。随着现代通讯技术,电子信息化技术的广泛应用,现代行政管理事务具有复杂性、风险性、随机性等特征,对学生的应用技术要求更高。它有别于课堂公共行政教学原理的简单性与抽象性,尤其是随着电子政务技术的发展,对行政管理过程中信息的快速反应能力、判断能力、预测能力和处理能力等要求更高,而行政管理专业的本科实践教学环节非常薄弱,主要的实践教学为进行社会调研、撰写毕业论文和参与毕业实习,集中实践教学环节基本处于空白状态,不能适应现代行政管理工作的需要,这就迫切需要优化传统公共行政教学方法,尝试新的教学方法,以适应现代行政管理工作的需要。
二、优化行政管理学课程教学方法应把握的几个原则
行政管理学教学方法的改革应适应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在行政管理学科教学方法的优化过程中,应着力把握以下行政管理原则。
第一,以学生为本,培养学生能力为第一原则。以学生为本的思想原则是在行政管理课程的课堂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认识到自己不仅是学习的主体,又是自身发展的主体这样的一种特殊认知过程。提高学生对行政管理学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着力培养学生对行政管理总体的综合能力,它要求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通过对话式和启发式教学,针对学生对行政管理学思想认识中存在的问题,精练课堂教学内容,突出讲授课程的重点、难点和热点,提高教学效果,并培育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提高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为社会的进步培养高素质的政府管理人才。
第二,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创新原则。行政管理学既是一门基础性理论学科,也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应用型学科,因此,行政管理教学必须时刻关注行政管理改革发展的实践进程,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并着力在行政管理具体运作方式和方法上下功夫。在教学方法上大胆创新,授课内容要尽可能反映本学科国内外的最新研究成果及动态,保持教学内容与国内外行政管理理论与现实的发展、变化同步,使教学内容常新,更新教学方法,使行政管理教学方法富于时代感、新鲜感,适应信息社会发展的需要。
第三,注重教学效率和教学方法有效性原则。注重教学效率,遵守教学方法有效性是现代高等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重要原则,也是行政管理教学方法改进和优化的基本要求'正如前苏联教育家尤克巴班斯基所指出的:教学最优化“要求从若干可行的教学过程方案中,有意识地选择出这样一种方案,在该条件下,这种方案能够保证在完成学生的教养、教育和发展任务方面,可能取得最高效率,而且使教师和学生付出的时间和精力均为合理”。他所关注的是在行政管理教学实际运作中的低投入和高产出,増强时间观念,提高效率,适应现代政府提高行政效能的要求,也是避免教学满堂灌、机械式重复练习、题海战术等低效现象发生的基本要求。
第四,坚持教学方法整体、系统、合理、优化原则。系统效应是衡量行政管理教学方法设计成功与否的主要依据。在行政管理教学过程中应注意把握教学方法内部关系的协调和平衡,以使行政管理教学效果达到合理、最佳状态。也就是说,行政管理教学活动的设计和组织,除要考虑具体要素的改进和完善外,更应从总体上关注行政管理教学各要素间的良好组合和协调,以求产生最佳的系统整体效益。一方面,要看到各种行政管理教学方式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有其特长和独特价值,所以要具体探索和丰富各种各样的行政管理教学方式;另一方面,应根据具体的行政管理教学任务和实际条件,应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克服教学方法局部、僵化做法,扬长避短,综合成整体优化的行政管理教学方法结构。
三、优化行政管理学教学方法设计的具体思路
行政管理课程在教学过程中要采用适合大学生自身特点的教学方法,并从中国行政管理的实践出发,増强行政管理教学方法的有效性,为此,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实践教学。
第一,案例分析法。行政管理案例教学法是以尊重行政管理客观实践与现实环境基础,提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对实际行政管理问题分析、探讨与解决的理性思考的学习环境中去自我体验、自我感受、自我陶冶、自我提升,从而达到理解原理、巩固概念、深化知识、巧用方法的目的。实际上就是通过案例教学为学生提供行政管理实际运作的替代性经验,以弥补课堂填鸭式教学方法的不足。首先,教师在课前准备阶段要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建立自己的行政管理案例知识库,所选案例应尽可能地符合我国现实,并注意贴近学生学习生活的实际,最好是一些知名或学生熟知的组织单位的案例,这样更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其次,在课堂讨论阶段,任课教师要根据自己预先设计的教学进程讲解案例,并提出富有启发性的思考题,调动学生分析问题的积极性,必要时把对学生的学分压力转化为课堂讨论发言的内动力,并注意倾听学生的发言,快速反应,引导学生走向行政管理分析问题的专业化思维。最后,在整理总结阶段,对课堂讨论内容进行整理,教师要注意加强指导学生写作的逻辑性、专业性和规范性,在学生小组内交换讨论,并优化方案,保存归档,以便学生日后参考使用。
第二,模拟教学法。模拟教学模式旨在营造人为的行政管理事务环境或情境,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行政管理岗位角色,开展具体行政工作,使之能够在模拟真实的氛围中学习行政管理实践必需的知识、技能和能力。这种教学方法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积累管理经验,由此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与质量。首先在行政管理情境遴选阶段,教师所创设的情境应综合考虑本专业的人才培养计划、社会人才类型需求、学生学习的实际状况和本校的现有资源。其次,行政管理情景计划组织阶段,它是提高模拟教学效果的关键环节。教师应首先明确情景教学的目标和要求,选好所用道具或场所,掌握方法,制定具体实施步骤,并提前将教学计划通知学生,组织学生进行角色分工与预演。再次,行政管理情景开展阶段,它是整个模拟教学的中心环节,教师要引导学生独立地完成角色的扮演,并仔细观察学生在情景模拟过程中的优点和缺点,做好记录。最后,总结评价阶段,教师对模拟的效果进行点评,指出模拟中的优缺点以及应该注意的问题。可采取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点评相结合的方式来进行。该阶段可以帮助学生积累行政管理实践领域的经验,也可以帮助教师全面了解学生对行政管理专业知识掌握程度,客观评价教学效果,为完善组织下一轮模拟行政管理情景积累教学经验。
第三,社会调查实践法。社会调查实践法要求学生亲自深入政府工作机构去,适应行政管理工作环境,了解行政管理工作情况,学习行政管理工作人员工作方式和方法,从而増进学生对行政管理工作实际情况的了解。首先,可以采用现场观摩方法,让学生亲自到政府机关中的工作现场去,有必要组织学生深入学校所在社区的党政机关进行现场教学。现场观摩的教学方式需要得到政府机关的大力支持,要求院系必须与政府机关有比较密切的联系和合作。其次,可运用实践调查方式,结合所学的有关课程和当时公共部门的热点问题,任课教师利用节假日走出校门作专题调研,带领学生到社会中去调查并形成相关的调查报告,在行政管理实践领域中发现问题,充实课堂教学。也可聘请那些具有丰富党政机关工作经验的领导为学生讲解我国行政机构设置、级别划分、权责分配以及中央地方各机构分权授权和执行情况以及机构改革的难点分析和对策等。再次,到实习基地进行实习或见习。要成功地培养行政管理学应用型人才,就必须有充足的社会实习基地。有利于行政管理专业学生在校期间就对行政管理部门工作状况有基本的认知,也利于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创新能力和岗位适应能力。在实习基地,置身于完全真实的行政环境,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实效性及岗位的适应力。
篇2
论文摘要:现代新型综合性大学图书馆数字化管理,需要了解图书馆数字化的涵义、特点、必然性。对打算组建中的新型综合大学图书馆数字化建设提出了在设备、功能和人员服务上的意见。
科学家曾预言:21世纪将是集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为一体的时代。准确地讲,其中数字化是基础.网络化是手段,信息化是目的。数字化是图书馆未来发展的方向.因此数字化建设成为图书馆建设中一项十分重要的课题。本文仅就综合性大学如何实现图书馆数字化问题谈几点个人看法:
1.数字化图书馆管理的特点和必要性
所谓数字化图书馆是是用数字技术处理和存储各种图文并茂文献的图书馆,实质上是一种多媒体制作的分布式信息系统。它把各种不同载体、不同地理位置的信息资源用数字技术存贮,以便于跨越区域、面向对象的网络查询和传播。它涉及信息资源加工、存储、检索、传输和利用的全过程。它的特点有:收藏数字化、操作电脑化、传递网络化、信息存储自由化、资源共享化和结构连接化。“数字图书馆”概念一经提出,就得到了世界广泛的关注,纷纷组织力量进行探讨、研究和开发,进行各种模型的试验。随着数字地球概念、技术、应用领域的发展,数字图书馆已成为数字地球家庭的成员,为信息高速公路提供必需的信息资源,是知识经济社会中主要的信息资源载体正因如此.数字化图书馆的管理已成为评价一个国家、信息基础水平的重要标志。
2.综合性大学应尽快建立标准化的现代数字化图书馆
传统图书馆收集、存储并重新组织信息,使读者能方便地查到他所想要的信息,同时跟踪读者使用情况,以保护信息提供者的权益。从数字图书馆角度来看,就是收集或创建数字化馆藏,把各种文献替换成计算机能识别的二进制系列图像,在安全保护、访问许可和记账服务等完善的权限处理之下.经授权的信息利用因特网的技术.实现全球共享。数字图书馆的建立将使人们在任何时间和地点通过网络获取所需的信息变为现实,大大地促进资源的共享与利用。图书馆本应是文献信息资源的贮藏和服务中心,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和社会公益文化设施。在全球网络化、数字化的今天,要适应社会、读者对图书馆的要求。采用现代化的服务手段,才能满足读者快速采集信息和知识的需要。而要向现代型、开放型、研究型的大学数字化图书馆发展.必须在建设新型综合性大学、设备设施和功能服务上都要跟上信息化数字化工程的步伐,从个人学习、研究的体会提出如下建议:
(1)向实现五化:①办公自动化(0A);②.通讯自动化(cA);③.信息管理和服务自动化(MA);④楼宇自动化(BA);⑤.消防自动化(sA)逐步过度。通信自动化系统主要包括结构化布线系统、集成网络系统、程控交换机、无线和有线、多媒体通迅系统、电视会议系统、[nternet网络服务、馆际互借和信息交换等。通迅与网络管理子系统,要提供馆内外的切语言数据和图象通迅。文献信息综合管理系统是智能化的核心,它将决定馆藏信息资源的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它将包括综合信息资源和数据库管理、读者管理、服务项目管理、收费及财务管理。具体应包括多媒体导读子系统,信息资源管理子系统,信息服务子系统。读者管理子系统。楼宇自动化系统主要包括:能源管理,安全保卫,多种动力设备控制与监视,各类设备运行状态显示,设备非正常运行状态报警和动力设备的节能控制等,实现最优化控制,从而提高整个图书馆安全和舒适性,节约节源,降低费用。而我馆现有技术人员较少,有些项目没有人懂,应在基建中就聘请相应的技术人员参与.并认真坐下来研究和探讨数字化图书馆的有效管理。
(2)采编部应增加电子文献信息的采编,同样负责文献信息资源的采购、验收、财产登记、只是采访的对象发生了变化,它将以”信息”为工作中心,电子文献信息分类加工工作。用”计算机辅导标引系统”直接进行,使图书馆工作由”手工”向”智能化”发展。读者的书目查询不失时机地增设计算机终端书目信息查询,提高查询速度,提高查书率。
(3)流通阅览部,除了采取开放式服务,开架按学科设置外,有的放矢地增开专题、专家阅览室,增设设多媒体阅览室、利用多媒体终端为读者提供服务的一个手段,这是传统阅览程序的发展。读者可以利用计算机终端知晓所需图书的去向.为有效的催还图书和使用预约借书奠定了基础。
(4)参考咨询部:参考咨询服务是图书馆中较高层次的服务,信息服务分信息检索和信息咨询。其中信息咨询是未来发展最重要的切不可掉以轻心忽视的一项服务形式。所有馆员应借助先进的计算机网络丰富的信息资源,毫无疑问地为读者提供多形式、多层次和多种类型的信息咨询服务。
(5)现代化技术与计算机网络管理部:
计算机中心与国内和Intemet网相联.并与阅览室、办公室终端相接,形成区域网络与电话、广播、闭路电视监控,负责各类网络的管理和维护,包括设备的定期检查和维护、网络的检测和维护、故障的分析和排除等。
3.关键技术问题
数字图书馆是采用现代高新技术所支持的系统工程,信息技术的集成在数字图书馆的建设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具体的来说,数字图书馆涉及数字化技术、超大规模数据库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信息处理技术、数据库与分析处理技术、信息抽取技术、基于内容的检索技术、自然语言理解技术等等。我们必须针对数字图书馆的应用背景,综合运用有关原理和方法,重点突破关键技术,才能为数字图书馆的建设提供坚实的技术保障。
(1)标准与法规的制定和实施在进行数字图书馆研究和建设数字资源库的过程中,应借鉴发达国家数字图书馆建设的经验教训,尽早制定统一的适合中国数字图书馆建设的资源描述、标识、查询、交换和使用的标准规范及法规;尽量地使用国际标准,对那些不是按标准格式进行组织伯资源库,也必须考虑数字项的充分描述,并要有灵活的接口.以保证日后对数据的转换与衔接。
(2)各类数字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数字图书馆建设必须以建立丰富的数字资源库为基础,否则要实现数字图书馆就是一句空话。各类型图书馆应针对本馆实际情况.将本馆馆藏资源数据化,建立具有本馆特色的数据资源库。数字资源库中包括中文数字资源群、引进国外的专题数据库。通过相接的网络系统实现大部分地区图书馆文献资源的联机采编和馆际间互借。
篇3
目前,档案管理人员由于长期缺乏创新意识和服务意识,导致档案管理工作不能跟上社会和时代的步伐,这些问题直到严重影响档案管理工作,因此,需要加强相关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将档案管理人员打造成为具备创新意识和服务意识的人群,从而更好地提高档案管理和服务工作水平。
1 中小学生档案定义
档案是机关、组织和个人在社会活动中形成的,作为历史记录保存起来以备查考的,文字、图像、声音及其他各种方式和载体的文件。中小学生档案指的是中小学生在初中和小学期间的记录其学习经历和成长经历的文件。学生档案本质上是一种知识形态上的产品,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2 档案管理人员的基本素质要求
由于档案具有的特性,因此,在管理人员方面的要求极为严格,以下是对档案管理人员素质的基本要求。
(1)要树立起集服务意识、安全意识和创新意识3种意识为一体的机制,在以往的档案管理当中,存在很大地被动性,都比较侧重于对于档案的保存工作,然而对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档案保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需要档案管理人员具备主动的服务意识,并且能够掌握新知识,把握当下的社会动态以及发展方向,能够把档案所包含的资源以及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方能促进档案管理工作得以全面发展。目前,我国中小学生的档案关系着其以后发展动向和趋势,关乎升学考试以及档案转存等,因此,档案管理人员要有足够的责任意识,在新形势下,档案管理工作不能像以往进行档案管理那样,应当在各个方面都不断地进行改革创新,不断地进行新问题的研究和探讨,这样才能够把档案管理工作当中遇到的问题有效解决。
(2)要打造出操作能力、管理能力以及学习能力的3种能力的培养。档案管理人员想要做好档案管理工作,就需要具备实际操作能力,具备档案管理、档案整理、档案录入和档案保护等各个方面的能力,不仅如此,还需要具备耐心的态度,细致的服务,这样才能在整理档案的时候使其规整有序。同时还需要加强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管理能力,比如:在收集档案、整理保存档案的过程当中,应当把这些程序良好地衔接起来。在新形势下,档案管理人员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和提升自我意识,紧跟时代潮流,主动学习,善于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够跟随时代潮流,成为一名合格的档案管理人员。
3 新形势下档案管理人员素质不高的原因
3.1 档案管理人员缺乏服务意识
目前,大多数档案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都比较落后,认为档案就是把物品保管好,并没有服务开发的意识,在这些方面降低了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并且极大地浪费了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档案开发和利用整理,能够有效地将资源进行整合,提高档案管理的效益,在现代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管理人员需要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对档案信息进行更好地整合,进而打造出更高层次的档案信息归档。
3.2 档案管理人员缺乏保密意识
目前,档案管理人员掌握的知识内容不够丰富,这一定程度上给档案的管理和分类带来困难。档案管理需要对档案知识非常了解的专业型人才,不仅对档案知识能够有效归档,还能够合理地运用现代化科学技术手段对档案的管理进行调控,同时还需要具备一定的文字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这样能够清楚地表达出档案的具体信息,因此,只有内涵丰富,知识储备量足的专业人员,才能够使档案管理工作顺利得以实施。
3.3 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缺乏创新意识
就目前状况而言,我国大部分档案管理人员的思想都是较为陈旧的,缺乏时代的创新型。他们陈旧的观念认为档案管理工作和其他的部门之间是没有关联的,因此,对于新的经济和形式现状,他们不够关心,同时缺乏及时地了解,遇到问题的时候不能够及时有效地处理,同时对于参加科学研讨会,学习经验交流相关的学术会议不感兴趣,因此,严重影响了学校档案的信息开发和编写工作。
4 提高档案管理人员整体素质的对策
在当今世界新形势发展的大趋势下,需要根据思想政治素质方面,职业道德素质方面,创新科技素质方面以及档案管理素质这4个方面对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进行改革,促使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进步,进而更好地促进档案管理工作的实施。
4.1 档案管理人员需要有较高的思想觉悟
对于档案管理人员而言,思想政治素质是必须具备的职业道德素质,由于档案管理工作的性质是十分严谨的,并且档案管理工作包含很高的机密性,对于档案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要求很高,因此,档案管理工作人员需要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这样才能够保证学生的学籍信息不被泄露,并且在思想上能够严格按照国家的政策和方针对自身的行为进行约束。同时,档案管理人员还需要具备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和奉献社会的精神。
档案管理人员需要对档案管理工作有着明确的政治方向以及责任感,需要具备正确的价值观和政治观,全面贯彻落实党的纲领。档案所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包含着学生的私密信息等,因此,档案管理工作人员需要按照档案管理规定的规章制度进行管理,还需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根据我国的规章制度做好档案管理工作,如果档案管理人员不能够依据相关的档案法律与法规进行管理,那么对于这项工作是没有办法实行的,甚至会面临到法律的制裁,因此,档案管理人员需要明确自身的政治立场和责任观念,努力把档案管理工作做好。
4.2 档案管理人员需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
由于档案管理工作每天需要打交道的是档案,因此长期工作下去,是较为枯燥乏味的,档案管理工作人员需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完成档案管理工作,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多样化的就业渠道打开了就业市场的大门,许多原本从事档案管理的工作人员都转型去了其他领域,但是仍有一部分人员坚守自己的岗位,使他们坚持不懈的就是他们拥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档案管理工作不仅枯燥,而且还需要非常专业的知识和能力,想要把工作做得得心应手,需要对档案管理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并且需要有耐心和高度的责任心,需要耐心的为档案管理事物服务,对档案管理和归档进行合理地整合,同时还需要全面顾及国家发展大局,做好档案的管理,加以提升自身职业道德修养。
4.3 档案管理人员需要积极开拓创新
档案管理人员需要积极适应时代的发展,自身需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地学习新的知识,扩充自己的知识储备,同时需要结合档案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符合的实施方案,档案管理人员需要根据时代的变化进行创新,改变原有的旧式思维模式,以及思考方式和处理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地完善自己,在做好自己本职工作的同时,勇于创新,探索出档案管理操作更加便捷的技术,让档案管理能够提高效率。
4.4 档案管理人员需要具备专业化服务理念
档案管理人员需要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通过计算机等科学技术的运用,对电子信息进行录入和查询,存储和输出,对档案的归档和整理进行有效地调节,并且利用档案信息化和现代化的模式,对档案进行有效归档和整理,把档案的最大效用发挥出来。因此,需要增加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需要改变他们原有的旧式思维模式,对档案信息进行有效整理和归档,同时需要对自己的知识储备进行完善,不断地加强对于专业知识的学习,协调好各个部门的管理工作。同时还需要加强对于档案管理工作方法的改革和创新,不断地加强专业知识技能的学习,牢牢掌握现代化档案管理技巧,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档案管理经验,对于相关的政策、法律、法规有一定的了解,规范档案管理。
4.5 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待遇及职业道德修养
在中小学生的档案管理工作当中,需要适应时展的潮流,需要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因此,需要加强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文化知识的学习以及实际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通过自身文化修养的提高,培养积极向上的心态,勇于开拓创新,取得成绩。使之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之才,同时还需要加强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福利待遇,创作出具有人性化的服务机制和鼓励措施,认真做好档案管理工作,这样能够有效地激发员工工作和管理的热情,使员工即使在出现职业困倦期的时候,也能够及时地调整自己的心态,能够有效地留住专业人才,对于档案工作的展开和发展,都是极为有利的。
4.6 强化档案管理人员的继续教育
由于国内外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地完善和发展,信息技术现代化的普及和大范围使用,使得中小学档案管理工作的内容以及服务模式也发生变化,因此,对于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特别是针对那些没有受过专业教育和培训的档案管理工作人员,需要加强其自身教育,这样才能够为做好本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档案归口和整理工作都是需要技巧以及一定的学识,因此,对于档案管理人员,加强继续教育,能够更新原本的陈旧思维模式,提高自身修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可以充分地发挥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创造力,为推动档案管理工作起到极大地促进作用。
篇4
关键词:肾综合症出血热;并发症;护理;观察
为了在临床实践中对危重型肾综合征出血热少尿期并发症患者进行及时观察和护理,以提高本病的治愈率,减少并发症及降低死亡率。我科自2005~2012年共收治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264例。现将我们对危重型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少尿期出现的几种严重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我科自2005~2012年共收治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264例,在经历少尿期的112例中,出现各种并发症者69例,其中腔道出血43例,高血容量综合征18例,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症状者5例,自发性肾破裂者3例。
2观察和护理
2.1腔道出血和DIC的观察和护理 本组腔道出血43例,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由于全身小血管广泛受到损害血管壁通透性增加,脆性增强,血小板数量减少及功能改变,晚期出现尿毒症,而造成广泛出血[1]。出凝血时间有无延长等现象出现;注意有无呕吐、恶心、明显腹胀、腹痛剧烈、顽固性呃逆等症状加重;大便潜血强阳性,呈柏油样便,发现上述情况,应立即报告医生,迅速用留置针建立静脉通道,多途径补液,保证不同的液体和药品快速进入,以达到快速扩容和补充血容量的目的。同时做好抢救大出血的各项准备工作,从而提高临床抢救成功率。
2.2高血容量综合征的观察和护理 本组18例出现高血容量综合征,高血容量综合征一般多发生于少尿期2~4 d,因此时血管通透性有一定恢复,渗出大量组织液重新吸收入血循环,血容量骤增,而肾损害未恢复,排泄功能不良,易产生高血容量综合症。患者可表现为:头疼、恶心、烦躁不安;体表静脉充盈及静脉穿刺时压力增高,血压进行性升高,脉压差增大,心音亢进;球结膜及全身水肿,出血倾向加重;呼吸困难,咯粉红色泡沫痰,两肺布满湿性罗音,甚至出现意识模糊、昏迷等高血容量危象,发现上述情况;应严格控制液体摄入量,认真准确记录出入量,按量出为入,宁少勿多的原则补充液体[2]。对每日的静脉补液量要计划使用,避免短时间内输入液体过多而引起急性心力衰竭、肺水肿,同时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
2.3并发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的观察和护理 本组病例在少尿期并发中枢神经系统症状者8例。其临床表现为:意识模糊、谵语、嗜睡、呼吸急促、血压骤然增高至21.3/14.7 Kpa以上,双侧瞳孔增大或缩小或两侧大小不等;肌张力增强,凝视两眼上翻、面部表情肌和四肢肌群不自主的小抽动;频繁恶心、呕吐、呃逆、躁动不安、颈项强直[3]。出现上述情况,应立即报告医生处理及时给予镇静剂如安定、鲁米那等,必要时肌注利血平1 mg,或口服硝苯吡啶20 mg。如血压突然下降伴有四肢厥冷,要立即补充血容量,改善脑部供血,减少脑损害;头部冷敷止痉剂,停止不必要的输液,尽量地导泻,利尿。抽搐期间要注意防止坠床,以免跌伤或碰伤,应加床栏,使其侧卧,应让分泌物及呕吐物流出口外。在患者张口时将缠以纱布的压舌板塞入上下臼齿之间,以避免舌部咬伤,衣领及裤带应该放松,大抽搐可予以约束,但不可强压患者的肢体,以免骨折,同时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认真做好基础护理,注意保证安全。
2.4自发性肾破裂的观察和护理 肾综合症出血热患者必然发生肾损害,其病理改变是肾实质的高度充血,出血,致肾体积明显肿大,严重者可致肾破裂[4]。本组3例在B超检查提示诊断自发性肾破裂均发生在少尿期,其典型的临床表现为:疼痛,患者可突然出现患侧腰部剧烈疼痛,腹膜刺激征阳性,休克,可见大汗淋漓,面色苍白,四肢厥冷,脉搏细弱,血尿,肉眼明显可见;包块,破裂边比未破裂边明显饱满,可有包块及明显触痛。并发自发性肾破裂的患者,应指导患者绝对卧床休息,床上大小便,防止再出血,以促进肾脏愈合,否则加重症状;为减轻疼痛,以健侧卧位为妥。体检时动作轻柔,卧床休息时间最好15~30 d;除注意观察出血的时间、部位、量及性质外,还要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出血肾破裂大出血时,立即做好补液、止血、输血等抢救休克的准备工作。
2.5心理护理 由于本病起病急,症状重,使患者感到生命受到威胁,可产生紧张、焦虑不安,甚至恐惧心理,此时应给予安慰,耐心解答患者的各种提问,帮助患者松弛情绪,鼓励其积极配合治疗护理,尽快痊愈。
3体会
护理危重型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要做到四准:准确掌握输液速度,休克是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的第一关,左右疾病的发展及预后,用留置针迅速建立静脉通道,以120~150滴/min的速度快速扩容,在短时间内补足有效血容量是抢救重度休克的关键,要在1 h内使血压回升,2~4 h血压平稳,休克纠正,同时要观察控制输液的量,速度以15~20滴/min为宜,以免并发高血容量、心衰、肺水肿等并发症;准确掌握病程分期的临床特点,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尿量的变化、皮肤出血点、瘀斑是否增多;准确记录出入量,为临床液体疗法提供可靠依据;准确测量血压,对早期发现病情变化很重要,测量血压发现脉压差
对于危重型患者及时、准确做好特护记录和床头交接班,不仅客观反映当时的病情变化,用药效果及液体出入量,而且为医生提高治疗依据,也为总结临床经验积累原始资料。
参考文献:
[1]王爱利.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91例少尿期临床护理[J].陕西医学杂志,2012,41(4):510-511.
[2]崔明.58例肾综合征出血热少尿期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护理[J].中外健康文摘,2014,(8):195-196.
篇5
关键词:急性期脑出血;综合性护理;常规护理;效果
非外伤性、原发性脑实质出血即为脑出血。病情发作急性期,患者在面对此病时,日常生活状态、精神方面状况不佳,进而导致其易出现焦虑、紧张、抑郁等不良负面情绪,而这些情绪因素给患者的预后及生活质量带来极大的影响[1]。目前,因在医学技术的发展下,尤其是综合性护理的不断发展,对脑出血急性期患者的相应护理方案成熟、发展。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统计分析采用综合性护理在对脑出血急性期的患者的效果以及体会,选取2010年2月~2013年8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64例脑出血急性期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其中观察组患者在给予综合性护理措施干预后,取得较为满意的护理效果,其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的64例脑出血急性期患者均为2010年2月~2013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住院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每组患者各32例。实验组32例患者中,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11例,年龄为41~86岁,平均年龄(58.15±4.56)岁;对照组32例患者中,男性患者为13例,女性患者19例,年龄42~89岁,平均年(58.25±6.75)岁。所有患者均经头颅CT检查确诊为急性期脑出血。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明显的差异(P>0.05),具有一定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本组进行常规护理,以完成基本的治疗、基础护理等方面为目的。观察组:本组则给予综合性护理措施干预:①对患者的呼吸、心跳等生命体征的变化进行密切的观察,若发现有异常者则应及时报告医生,并通过相关测定法对患者意识状态进行严密监测,若发现有昏迷患者要马上进行抢救。②在患者治疗期间,进行降压治疗,可给患者予硝酸甘油等药物进行服用治疗,期间发现有呼吸系统症状患者,可给予具有消炎、镇咳及祛痰等作用的药物治疗。③患者在脑出血急性期内,可能会因出现失语或肢体瘫痪等症状,从而有一些患者对生活失去了信心,此时护理人员通过谈话、沟通等相关方法,对患者的性格、爱好及心理状况有更多的了解,并做出有针对性的护理方法。④饮食方面,对那些意识清醒且能够自行进食的患者应告诫患者选择低热量、低脂、低盐及易消化的食物,适量补充蛋白质、钾、钙,并多食用新鲜果蔬之类食物以能预防便秘,如香蕉、芹菜等,禁忌辛辣、高热量或高脂肪;而对部分意识模糊或进食困难患者,应对其行鼻饲。另若出现有昏迷或病情严重者,可给予白蛋白静脉注射,促进体内胶体渗透压的平衡。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以上64例急性期脑出血患者所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组间率对比采取?字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率采用T检验;当P
2结果
2.1所有患者经积极合理的治疗后,观察组的优良率为93.75%,远高于对照组(71.88%),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2所有患者均接受对护理工作的问卷调查,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住院天数、心理和精神以及满意度方面比较,采用综合性护理措施的观察组均明显优于采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且具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
3讨论
脑出血急性期患者容易产生肺部感染、泌尿系统感染等并发症,再加上发病较急,患者对于自身的语言功能缺失与肢体瘫痪等功能,一时难于承受,从而大部分患者产生不良情绪现象[2]。
根据临床资料可知,常规的护理应用于急性期脑出血,可以基本保证其基本的临床治疗需求及基础护理效果,但是其忽略了对患者心理护理以及精神支持,往往导致患者治疗依从性差,常常造成护理工作不到位,达不到有效治疗目的[3],容易引发护患纠纷。给予综合性护理措施,对患者病情变化进行密切观察,对患者生命体征严格监测并加强预后护理,做好生活和心理的护理,可使患者在心理、生理及社会存在感上获得极大满足与支撑。对患者提供足够的营养支持,是增强患者机体免疫力,防止营养缺失的有效手段,本次研究中应用的综合护理干预[4],对营养的供给十分重视,更能满足患者的实际需要,保证患者及家属对于饮食有正确认识,从而提高患者在营养支持期间的安全度,增强患者自身免疫能力。综合护理干预具有综合性、动态性、持续性等特点,是一种科学合理的工作方式,这种方式能有效解决患者的实际问题,能有效满足患者的护理需求。本次研究结果明确显示,观察组的优良率为93.75%,远高于对照组(71.88%),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在治疗尿毒症并发脑血管病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性护理有着较好的效果,可有效缩短患者住院天数、缓解其不良心理,提高其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充分说明了综合护理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张彩霞,方军,杨菊芬.脑出血患者急性期的病情观察及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4,9(12):224-225.
[2]侯敏.对脑出血急性期患者进行综合性护理的效果观察[J].当代医药论丛,2014,3(12):206-207.
篇6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2001-2005年我科共收治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百余人,其中并发MODS者25人,25例患者均于发病后72小时内入院,诊断均符合脑血管病诊断标准,并经CT证实为脑血管病。男17例,女8例,年龄 35-81岁,平均年龄57.2岁。既往有高血压病者16例,糖尿病患者4例,脑卒中患者3例。其中脑出血25例:基底节8例,丘脑4例,脑干3例,小脑2例,蛛网膜下腔出血4例,大面积脑梗塞4例。入院时感染高热者8例,上消化道出血者8例,肺部感染16例,肾功能损害7例,泌尿系感染1例,心力衰竭2例,心跳、呼吸骤停1例。
1.2治疗结果 疗效标准根据神经功能恢复程度划分:康复为完全恢复社会生活;改善为能独立家庭生活或部分恢复社会生活;好转为家庭生活需要人帮助;中残为卧床不起、意识清楚;重残为植物生存。
本组25例并发MODS患者,经积极抢救治疗,病情改善8例,好转6例,中残和重残分别为3例和2例。
2 护理对策
2.1 一般护理 注意生命体征变化,生命体征为中枢神经系统监测重要指标。应用多功能监护仪连续监护心电、呼吸、脉搏、体温和血压以及时了解病情,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中流量给氧、预防褥疮、保持呼吸道通畅。
2.2 预防肺部感染 肺部感染及其所引起的周围呼吸衰竭是引起脑损害患者恢复期死亡的主要原因。在本组病人中多达16例患者合并肺部感染,患者多由于意识障碍、脱水治疗、咳嗽反射消失及机体抵抗力下降,尤其是气管切开后呼吸道防疫能力降低,从而引起肺部感染,而肺部感染性发热则是脑卒中最常见的发病原因。急性脑卒中后出现发热预示着病情危重,据此提出以下护理措施。
2.2.1 严格无菌操作 加强口腔护理,保持呼吸道通畅。
2.2.2 有效吸痰 有效吸痰是防止肺部感染、周围呼吸衰竭最有效的措施。具体方法是:经常肺部听诊、评估气道情况,当咳嗽或呼吸抑制、肺部有锣音、SaO2或 PaO2忽然降低必须及时吸痰。对于气道切开者,如痰液粘稠,可每次吸痰前往气道内注入少许生理盐水,以稀释呼吸道分泌物,达到痰液引流。每2小时更换1次,翻身结合扣背后及时吸痰。
2.2.3 适时留置胃管 对尚未清醒、吞咽困难的患者,应尽早留置胃管,鼻饲高营养的流质饮食,一方面可通过饮食增强机体抵抗力,再者,可大大降低经口进食而引发的吸入性肺炎。
2.2.4 高热处理 高热时遵医嘱给予药物降温或物理降温,认真观察降温效果,及时更换汗泽浸湿的床单及衣物,保持皮肤干燥。
2.3 降低颅内压 脑水肿是脑血管病患者共同的并发症,也是主要死亡原因。脑出血或脑梗死后造成脑水肿,致颅内压升高,从而影响下丘脑脑干系统的生命中枢,尤其是高血压所致神经体液调节紊乱,中线结构受累,脑疝形成,诱发和加重呼吸、心血管中枢等重要器官功能衰竭。积极尽早地控制脑水肿,减少脑损害,可以减少其他脏器衰竭的发生。
2.3.1使患者头部抬高30度,可降低颅内压约1Kpa。
2.3.2充分给氧 减少无效呼吸和气道阻力可改善脑缺氧,使颅内压下降1-2Kpa。
2.3.3正确早期使用甘露醇 严格掌握脱水剂使用的间隔时间和速度。
2.3.4亚低温治疗 每降低体温1℃,脑耗氧量与颅内压均可降低5%~6%,但在治疗过程中要严格监测生命体征。
2.4 监测肾功能,预防肾衰 重症脑血管病,因脑水肿导致颅内压升高或下丘脑直接受损,导致脑肾综合症。应每日精确记录出入量情况,对已有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应详细了解用药的不良反应和脱水剂的使用情况。熟练掌握电解质、肾功能等重要指标的变化,并结合临床症状对患者作出及时判断,对治疗提供详尽的资料。
2.5 预防应激性溃疡 保证抑酸剂、保胃药物及时、足量使用,密切观察鼻胃管及便血情况。
2.6其他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本组病例中有1例死于心律失常,1例死于高渗性糖尿病昏迷。对于糖尿病患者,应按时准确地测定血糖,并准确地应用胰岛素,保证胰岛素的剂量、给药时间等,严格控制患者饮食。对于心功能不全恢复期的患者,生命体征的监测也是至关重要的。同时,护士还应熟练掌握急性病症的抢救措施,以提高心梗和心律失常的抢救成功率。
3 讨论
急性重症脑血管病发病率高、死亡率高,正确认识并评价脑血管病与MODS的关系,及早进行干预和治疗,从而实施正确的护理措施,能有效地降低脑血管病的死亡率。
参 考 文 献
篇7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征;替格瑞洛;血栓弹力图
【Abstract】 Objective To research the change characteristics of thrombelastogram (TEG) in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ACS) patients treated by ticagrelor. Methods A total of 89 ACS cases were treated by ticagrelor antiplatelet therapy for 1 week,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rombelastogram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were compared. Results Compared with the index before treatment, the TEG index of ACS patients improved after ticagrelor treatment, such as increased R and K, and decreased MA, α-angle, G, and CI, but the differences had no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 Inhibiting rates through AA-passage and ADP receptor-passage were increased, and the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compared with that before treatment (P
【Key words】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Ticagrelor; Thrombelastogram
替格瑞洛作为一种新型的抗血小板药物不同于氯吡格雷等噻吩并吡啶类药物, 具有起效快、疗效稳定、出血风险低等特点。根据2009年欧洲心脏病学会(ESC)上公布的PLATO研究结果, 其具有比目前治疗ACS标准治疗方案更好的疗效, 可显著降低ACS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死亡率和总病死率。血栓弹力图(thrombelastography, TEG)是一种用于判断凝血状态的仪器检测标准, 能够观察血液凝固的动态过程和纤维蛋白形成过程的动力学变化[1], 目前主要应用于成人肝移植体外循环中对凝血状态的监测以及对DIC的辅助诊断[2, 3]。近年来国内外个体化抗血小板治疗ACS的呼声高涨, TEG成为评判疗效的有效工具, 本文对经替格瑞洛治疗的ACS患者血栓弹力图进行了研究, 对比了药物应用前后血栓弹力图的变化情况,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本院心内科2012年2月~2014年2月确诊ACS的患者89例, 年龄40~80岁, 平均年龄(58.00±19.21)岁, 纳入标准:入选患者均符合ACC/AHA 2002年急性冠脉综合征诊断标准, 取得其知情同意, 入院后行血常规、尿常规、生化全套、凝血功能、甲功全套、餐后2 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的检测。
1. 2 药物治疗方法 ACS患者在冠心病基础治疗的前提下每天口服拜阿司匹林100 mg, 1次/d, 替格瑞洛90 mg, 2次/d。排除正在使用华法林、西洛他唑、血滞通胶囊和脑心通胶囊的患者。
1. 3 测定方法 使用TEG血栓弹力图仪(Haemoscope公司, 生产型号GE5000), 试剂为美国DADE BEHRING公司原装试剂。入选患者服药前及服药后1周分别抽取全血1.5 ml, 标本在采集前患者需空腹10~14 h, 标本抽取2 h内检测完毕。测定参数包括:R(凝血反应时间)、 K(凝血形成时间)、α-Angle(凝固角)、MA(最大振幅, 反映血凝块绝对强度)、G(凝血块强度)、CI(凝血指数)。分别比较ACS患者应用替格瑞洛后血小板花生四烯酸(AA)途径抑制率(拜阿司匹林)和ADP受体(替格瑞洛)抑制率。
1. 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P
3 讨论
急性冠脉综合征是心血管内科常见的急危重病, 容易造成患者猝死、心功能衰竭、恶性心律失常甚至死亡, 其抢救与治疗更是分秒必争,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标准抗血小板治疗是氯吡格雷和拜阿司匹林联合应用, 但即使这样仍有10%~15%的患者会发生血栓事件, 在高危患者中这一比例更高, 临床上称之为血小板抵抗[4]。氯吡格雷需经过细胞色素P450同工酶的生物转化才能起效, 而替格瑞洛本身已是活性状态, 无需经过肝脏生物活性转化即可迅速起效, 另外其与血小板二磷酸腺苷(ADP)受体P2Y12为可逆性结合, 能降低出血风险。本研究比较了89例ACS患者服用替格瑞洛前后血栓弹力图的变化, 研究表明经治疗TEG指标R、K、MA、α角、G、CI无统计学意义上的改变, 但对AA途径和ADP受体途径的抑制率升高体现了其对血小板的迅速、有效抑制。
综上所述, 利用血栓弹力图检查可及时发现对抗血小板药物不敏感的患者, 而替格瑞洛是一种很有前景的抗血小板药物, 可以适应这部分ACS及介入术后患者个体化治疗的需要, 使血小板抑制率达标, 最终使更多患者获益。
参考文献
[1] Luddington RJ. Thrombelastography/thromboelastometry. Clin Lab Haematol, 2005, 27(2):81-90.
[2] 王一雪, 陆国平,陆铸今.血栓弹力图对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患儿的诊断价值.中华儿科杂志, 2014, 52(2):128-132.
[3] Bischof D, Dalbert S, Zollinger A, et al. Thrombelastography in the surgical patient. Minerva Anestesiol, 2010, 76(2):131-137.
篇8
[关键词]农村小学;研究型学习;综合实践活动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3)20-0009-03
[作者简介]王爱玲(1980―),女,江苏南京人,本科,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麒麟中心小学教师,小学一级。
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实践运用的实践性活动课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规定:“小学三年级以上开设本课程,并作为必修课。”研究性学习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有机组成和基础,让学生通过活动的开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小学阶段的研究性学习以培养学生探究兴趣,促进学生智慧潜能的发展为宗旨,以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与学习方式为着眼点,创设一种适合学生兴趣和自我发展的开放性学习时空,为学生提供一个多渠道获取知识,理解与生活相关的自然问题或社会问题,将学到的知识加以综合和应用于实践的机会。根据《课程改革纲要》,自三年级以上,各年级段应有适合学生年龄和认知能力的课程分解目标。
一、当前现状
(一)学校部分教师对课程的认识不足,课程计划落实不力
按照课程计划和要求,三年级学生能在教师的指导下,从学校、家庭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问题,填写简易的活动计划表;学习观察、访谈、讨论、记录、收集资料等简单的研究方法;重视经历与体验的过程;能用日记、图画、小报、照片、倡议书、口头报告等方式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而当笔者第一次走进四年级的课堂时,班里有一大半的学生已经拿着自己的《劳动与技术》材料袋,做起了手工,还有少数没有做的是因为没有带材料袋或制作工具。问起来才知道,学生对“综合课”的理解就是做手工。这样的现象屡禁不止,每节课都有孩子“执着”地拿出制作材料,甚至偷偷摸摸地在课桌抽屉里剪、贴。果然,没过几节课,就有学生说:“老师,材料袋里的作业我全做完了,这节课我可以写其他的作业吗?”原来学生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认识就是这样。学生的活动能力有了断层或缺失,就更应该通过多种方式去弥补。
(二)家庭背景造成学生之间的差异较大
1.学生的知识面远远不够
我校地处城乡结合部,生源复杂。各家长辈都宠着家里的独苗苗,不放心孩子离开自己的视线。农村的学生,除了电视,很少有了解外界的机会,农村的家长又不能像城里的家长一样,节假日可以带孩子外出郊游。例如,笔者在进行“我是小导游”活动时,播放了一段介绍南京的视频,里面有南京的名胜古迹和特产,班里的孩子竟然看呆了。看孩子们不太了解,笔者又赶紧出示了大量的景点图片,逐个介绍。不过,孩子们对景点的了解很多都仅限于学校每学期组织的“社会实践”。全班47人,除了去过雨花台、弘阳广场、动物园的人比较多,去过其他的各大景点如梅园新村、莫愁湖、中山陵等游玩的人不超过10人,全班竟然有6人没有去玩过我出示的任何一个景点,占总数的12.7%。在学生不了解旅游景点的情况下,教师很难开展本次活动。结果课程计划中要进行的旅游路线设计只能临时变成了景点介绍。
2.受家庭条件限制,活动开展的有效性不能保证
在一次“走进技术世界”的活动调查中,需要学生了解我们生活中的各种技术的应用,完成一个有关衣、食、住、行四方面的先进产品的调查。经过一个星期的调查,班里47人中有3人没有填写调查表格;36人只填写了书上举例的四种技术产品,没有其他的例子;只有8人在食品栏里填了方便面、压缩饼干,在出行方面填写了摩托车等少数技术产品。这一次的调查基本没有完成活动目标。究其原因,学生问家长,家长不知道;查网络,家里能上网的倒有34人,但家长不支持,还有10人不能上网,3人家里没有电脑。可见,许多学生受家庭条件限制,不能很好地完成调查任务。
3.家长对综合实践活动的认识不足
现在的农村学生生活条件、教育条件虽然越来越好,家长也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不会出现让孩子辍学的现象,但对孩子的教育和培养还局限于只看考试分数。因此,作为“副科”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农村小学难以开展和落实。节假日里,家庭条件好的学生被家长安排去补习班,条件不太好的则待在家里“确保安全”。学生向家长说起综合实践活动课,家长的第一问题就是“升学的时候考不考”,如果不属于升学考试的范畴,家长根本就不会支持孩子去访问、调查和上网查阅资料了。这样的状况下,困难的是老师,耽误的是孩子。
二、探究与对策
(一)以活动促提升,发展学生能力
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目标由于受特定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的影响,国内外各不相同。但世界各国及地区都非常强调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培养学生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和各种优秀品质。学生能力的提升需要在不同的活动中循序渐进,各学段的目标都体现在学生与自然、与社会和与自我的关系三个方面。每个年级的课程目标基本体现螺旋上升、分段实现的特征。学生在每一次活动的过程中,都应该有机会增进知识、开阔视野、共同合作、主动探究、陶冶情操、发展个性。
1.根据学生学段和年龄,合理设计活动
综合实践活动需要学生动手实践,综合运用各科知识,但这是建立在学生具备一定的知识基础之上的。当然也可以边活动边学习,在活动中进步。不管怎样,学生的年龄和知识水平仍然制约着活动的有效开展。例如在一次有关食品安全的活动中,笔者问学生:“你对食品安全了解吗?不了解怎么办?”学生一致大声地说:“可以上网查。”笔者于是就说:“那今天的作业就是回家上网查阅食品安全的相关资料。”到了第二天,笔者发现交上来的作业只有两三个符合要求,有所收获。其他的学生不是没有收获,就是不会查。其实,上百度搜索资料也是有一定技巧的,打上去的关键词不同,搜到的结果也不一样。更重要的是要从搜到的结果中甄选出适合自己所需的,这就需要学生综合运用信息技术课和语文课上学到的各种知识。因此,教师对学生在活动前的各种知识水平要做到心中有数,这样才能确保活动开展的有效性。
2.注重学生主动参与的生成性活动
由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过程性和生成性注重学习者与具体情境的交互作用,因此,在活动中随时都有可能出现让人意想不到的情况。学生在与教育情境的交互作用过程中会产生自己的目标,同时随着问题的解决和兴趣的满足,还将会产生出新的问题。教师要首先认识到这些新问题产生的必然性,并通过这些新问题将活动引向新的领域。例如,在引导学生探究“我们的书包”这一课题时,其中一个子课题是“书包的安全性”。学生在研究这个问题时想到我们现在学校、家庭生活中有不少不利于我们青少年成长因素,因此而引入“我们的校园安全”这一新课题。
(二)多方面了解学生情况,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由于遗传、成长背景等因素,学生的个性倾向和心理特征各不相同,从而形成了不同的个性。任何一种个性只要引导得当,都能发挥自己的潜力,获得最大成功。在班级活动遇到困难后,笔者向其他学科的老师寻求了帮助,多方面了解学生。更是从班主任那里要来了班级的学情调查分析,从中进一步了解学生。参与调查的44人中(1人休学,2人新转进)从思维类型来分,分析型思维31人,总体把握型思维0人,均衡思维型13人;从认知倾向来分,听觉型2人,视觉型5人,动觉型2人,没有明显倾向35人;从学习快乐度方面来分,快乐19人,比较快乐23人,不快乐2人,班级学习快乐度94.45%。这些数据,对活动的设计、小组划分、组内分工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三)合理分组,促进合作
研究性学习的过程是合作交往的过程,是让师生在社会这一广阔的天地中进行多边、多向、多方面的人际交往和相互作用的过程。它能够把学生的学习活动和社会活动结合起来,把个人行为和群体要求协调起来,让学生学会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懂得尊重和理解他人,学会与他人沟通,形成民主意识和团队精神。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考虑让学生在合作交往中得到充分、和谐的发展。
1.精心设计活动
教师在活动设计中,要体现学生的合作,体现小组和大组的联系。合作学习的内容要有一定难度,有一定探究和讨论价值,问题要有一定的开放性。要设计好活动的每个环节大约用时,需要合作学习内容,合作学习的时间,等等。
2.指导组内分工
通常,学生按照各种活动计划,小组时常会有变动。但对于班级内的学生组织能力、学习能力、学习成绩、思维活跃程度等,教师要事先做好摸底。当各组出现学力不均衡时,教师要能适当进行调整,当然,尊重学生的选择是首要的。对于活动中组员相对比较固定的情况,教师可以建议学生采取轮换制,如组长、记录员、资料员、报告员等由每个成员轮流做。组长负责组织、管理工作;记录员负责合作过程的记录工作;资料员负责学习资料的收集工作;报告员负责写学习报告,代表小组进行学习成果汇报。
3.以评价促发展
好的评价方式与方法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励学生参与活动,提高合作学习质量。好的评价应重视两个“相结合”:一是重视个人评价与小组评价相结合。例如在合作学习结束后,利用短暂时间,由各个小组作出自我评价,通过评价促进小组成员之间互学、互帮、互补、互促。二是重视学习过程评价与学习结果评价相结合。教师除对小组学习结果进行恰如其分的评价外,更要注重对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合作态度、合作方法、参与程度的评价,对表现突出的小组和个人及时给予充分肯定和奖励。教师只有重视两个“相结合”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四)争取多方合作,扩大活动空间
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活动的范围可能很大,仅靠学校的力量,有时很难完成任务。教师要尽可能争取社会有关部门和学生家长的支持,鼓励一部分学生家长在可能的前提下,参与学生校外活动的组织和指导。如果让家长感受到孩子在积极地参与学校、班级组织的有益活动,即使他们不支持,最起码也不会反对。因此,与家长的沟通尤为重要。要让家长多了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让他们更理解综合实践活动,进而支持教师的工作,甚至参与到活动中。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多科性大学;档案馆;馆藏资源;综合素质;策略
近几年来,中国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总体上说,企业、高校、社会及大学生本人都存在一定的原因,必须从国家政策、教育体制改革、大学生实习创业扶持、大学生择业思路转变、自身综合素质提高、全社会共同关注等方面加以调整和改变,才能根本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其中,大学生自身综合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其就业质量。因此,本文将根据多科性大学的特点、部分企业人才需求调研和应往届大学毕业生的调查访谈,并结合作者的工作实际,重点论述如何有效利用多科性大学丰富的档案馆馆藏资源,来促进大学生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实施策略。
一、多科性大学的特征
多科性大学是相对于单科性院校而言的,是指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学科为主,以若干相关学科为支撑而形成的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大学,是介于单科性大学和综合性大学之间的一种大学形态。创办多科性及综合性大学既是中国高等教育走出20世纪50年代院系调整导致的单科院校林立办学格局的需要,也是适应未来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需要。自2000年以来,一些高校通过自我扩张的方式,不断增加学科门类,朝多科性、综合性大学方向发展,也有一些高校通过合并办学的方式走向多科化或综合化,如前几年出现的一大批地方性院校,大部分属于多科性大学。
多科性大学一般具有如下特征:(1)多科性,学科一般不少于五个;(2)层次性,以某两个或两个以上学科为核心学科形成有梯度的学科群;(3)互补性,不同学科之间优势互补;(4)渗透性,学科之间相互渗透;(5)发展性,根据社会的需要与学科本身的发展,学科梯度可以发生变化,非核心学科可能发展为核心学科,核心学科也可能成为非核心学科。
多科性大学的建设是中国高等教育在新世纪发展的必经阶段,是大学实现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和自我超越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厚基础、宽口径、强素质、高能力”的复合型人才的主要阵地。但由于建校时间短、经费投入不足、办学经验缺乏、高层次人才缺失等原因,同一些综合性大学相比,多科性大学在人才培养的理念、指导思想、培养模式、专业特色、课程设置等方面还有很大的差距,普遍存在着学科专业壁垒尚未完全打破、学科专业本位主义较严重、学生思想消极、学习兴趣不高、学习主动性不够、实践动手能力不足、创新意识差等问题,只有充分挖掘校内外的各种优质资源,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手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才能培养出基础知识宽厚、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适应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高级复合型人才。
二、多科性大学的档案馆藏资源优势
高等学校档案馆是国家档案馆网络体系中极其重要的一类综合性档案馆。国家教委早在1989年的6号文件中明确规定:“高校档案馆,它既是档案工作职能管理部门,又是永久保存和提供利用本校档案的科学文化事业机构。”多年来,通过高校广大档案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各高校档案馆的馆藏建设已经取得了很大成绩。特别是近几年随着国家高教事业的迅猛发展,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也带动了高校档案馆各项工作的开展。各高校档案馆也普遍扩大了档案接受范围,馆藏档案数量得以迅速增加,馆藏内容得以丰富。基于多科性大学的构成特点和多学科交叉、融合、互补的特性,其档案馆的馆藏资源也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势:
1.以优势学科为主体的教学、科研档案体系的建立。在多科性大学中,至少有一至两门的优势学科,多年来积累的教学、科研、教材、毕业设计、学位论文等成果不但凝聚了其广大师生的高智慧劳动结晶,而且还是其他非优势学科师生学习的榜样和楷模,甚至在全国也是领先者和缔造者。这部分馆藏资源是多科性大学的命脉,代表着整个学校的文化学术积淀,有着很高开发利用价值,是学校乃至国家极其宝贵的科学文化财富。这是多科性大学档案馆馆藏资源的深度优势。
2.以多学科交叉融合为特性的综合档案体系的建立。目前的多科性大学,其涵盖的学科门类基本在十个以上,这些学科在教学组织、科研和行政管理方面可能保持相对独立,但其形成的成果积累和其他历史性资料却都归属到档案馆管理,对这些档案资源的充分挖掘和开发利用,形成以多学科交叉融合为特性的综合性档案服务体系,对促进不同学科之间优势互补、学科之间相互渗透、复合型人才培养和创新性科研成果的形成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这是多科性大学档案馆馆藏资源的广度优势。
转贴于
3.以校内校外馆藏资源交流互补为基础的立体化档案服务体系的建立。不管是地方性院校还是部属院校,高等院校一般都位于一个地区的核心城市,有些地区甚至建有专门的大学城,从地域上为多科性大学与其他高校或地方档案馆的交流提供了便利条件,因此,可以形成以校内馆藏资源为主、校内外馆藏资源交流互补的立体化档案服务体系。如开放高校校史馆、引入地方名胜古迹档案、共享历史名人和校友档案等,不但能服务于高校教育,而且还有益于地方文化建设。这是多科性大学档案馆馆藏资源的地域优势。另外,多科性大学的档案馆馆藏资源还有门类丰富、档案保管期长、从业人员素质高、信息网络环境优越等优势。
三、利用多科性大学档案馆资源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策略
归纳起来,合格的当代大学生应当是具有时代特征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和全面知识结构的、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社会责任心的创新型(创业型)人才。本文将依托多科性大学档案馆资源的现状及优势,重点从精神修养、知识素养、能力素质、生活态度等四大方面来阐述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策略。
1.精神修养的培养。主要包括集体主义与团队合作精神、团队荣誉感、爱岗敬业精神、奉献精神与社会责任心、创业精神与创新意识的培养等。可以采取以下的实施策略:(1)建立健全校史馆资料,以学校光辉的历史和学校名人的艰难奋斗历程来教育感化学生;(2)联合地方政府和地方档案馆,挖掘地方历史名人的光辉事迹和奋斗历程,定期对高校学生开放展示;(3)搜集整理成功校友的典型案例和事迹,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做成多媒体教育范本,对全体学生开放;(4)代表性科研成果和科技竞赛获奖展示,激发学生的创业精神与创新意识。
2.知识素养的培养。目的是促进学生对基础理论知识的重视、学科前沿的准确把握和知识结构的丰富。可采取的主要策略有:(1)搜集以优势学科为代表的专业类名人讲堂和学术报告成果,并整理制作成对全校开放开设的知识素养教育类公开课;(2)利用多科性大学自身的学科交叉优势,对文、理、工、艺体等学科的代表性成果进行整理与;(3)联合各教学单位,基于以上资料的搜集整理,利用校园网开设网络课堂、视频课等。
3.能力素质的培养。主要是表达能力(文字表达能力、口头表达能力)、自我学习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主要策略包括:(1)利用文科类资源优势,配合校团委、学生会举办各种演讲、写作类竞赛;(2)联合图书馆、实验室和各教学院系,举办学习类、实践类竞赛;(3)将教师讲课比赛和学生演讲比赛的相关资源进行汇总、整理与公开;(4)往届研究生、本科生的优秀成果展示,激发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
4.生活态度的培养。主要是对大学生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诚信意识的培养。主要策略有:(1)应往届毕业生的光荣事迹的展示,作为正面案例给学生以积极向上的引导;(2)部分大学生在校期间的违规违纪记录的展示(采取匿名方式),作为反面案例给学生以警示作用;(3)通过网络和展览的形式对大学生实施艺术欣赏的教育,不但可以陶冶其情操,还能促进大学生建立起热爱生活、珍爱生命的良好心态;(4)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和大学生诚信评价体系,可以促进大学生诚信意识的培养,对构建诚信社会也有积极的推进作用。另外,在所有以上策略的实施过程中,要注意对所形成的成果及时进行归档和积累,便于重复利用。同时加强档案资源的数字化建设,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数据库技术和现代教育技术,建立档案资源库群、档案信息资源处理中心、档案用户群等数字档案馆群体,实现数字化档案资源在网上的和传递,以利于优质档案资源的检索和共享。
总之,高校是人才、知识和科技高度密集的地方,高校档案馆是为学校中心工作服务的重要部门,承担着教学、科研和管理资料的收集、归档和整理工作,以及为校内外师生员工提供查档的服务等,同时由于其馆藏资源具有历史性、真实性、价值性和丰富性等特点,也义不容辞地肩负着辅助人才培养的重任。
参考文献
[1]刘华东,张庆荣,刘兆军.多科性大学的特色化发展及政策研究[J].石油教育,2006,(1):76-84.
[2]王琴,谢光荣.高校档案馆创建素质教育基地的思考[J].兰台世界,2008,(11):34-35.
[3]关压梅.开发高校档案馆的潜在功能:教育功能[J].黑龙江档案,2009,(3):59.
篇10
[关键词] 管理学; 特性; 探析。
管理学特性是管理学所特有的与其他学科不同的根本属性。对管理学特性,在我国一些文献论著和教科书中也有许多不同的表述,有的内容倾向于表象、形式的特征,和管理学特性的本意有差距; 有的内容是管理学性质的罗列,而不是与其他学科不同的根本属性; 有的是把性质与特性混合在一起。
管理学的特性应从以下四个因素来考虑,我认为管理学特性是阶段性、政治性、文化性和综合性。
一、阶段性。
阶段性指的是管理学的历史发展过程不同,管理学内容框架完善程度不同,理论水平的高低不同。人类社会管理的不同发展阶段,管理学具有不同的特性。
资本主义管理学的发展经过了三个阶段: 一是传统管理阶段的管理学特性是 “人治”。管理者凭个人经验进行管理,培养员工靠 “师带徒”的方式,没有科学的操作规程和管理制度。管理的内容注重劳动的分工协作和提高功效; 管理是粗放的、家长式的和强制性的小生产的管理方式。二是科学管理阶段的管理学特性是计划性、协调性和标准化。泰罗推行计划管理、标准化操作和培训员工; 法约尔强调在分工的基础上着重协调化,“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集体精神” “团结就是力量”。三是现代管理阶段的管理学特性是系统性、科学性和艺术性。贝塔朗菲强调系统管理,“一切管理必须以系统论的原理为指导”,对企业实行全面的计划管理、全面的质量管理、全面的人事管理、全员维修制和全面的经济核算。系统管理学派、决策理论学派、数理学派等主张在管理中广泛运用信息论、控制论、耗散结构论、协同学、突变论和电子计算机的理论和方法,尽可能实行管理手段科学化、电子化。
我国管理学也具有阶段性管理特性。一是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阶段,管理理论和实践表现了高度的集权型:“一元化”领导; “厂长 ( 经理) 负责制”; “以计划调节为主,以市场调节为辅”。二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阶段,管理理论和实践表现了集权与分权的结合性: 法人治理结构 ( 股东会、董事会、总经理) ; 事业部制 ( 总公司为投资决策中心,事业部下属的生产单位为成本中心) ; 领导决策与群众参与; 统一指挥与分级管理相结合等。
二、政治性。
管理学的政治性不仅是由生产关系、社会制度所决定的,而且表现在国情传统上的差异,了解了管理学的政治性,就要考虑我们自己的国情,把我国科学管理的经验和方法充实到管理学中来,完善中国特色的管理学体系,有效地指导各项管理活动,加快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管理学的政治性是它不同于自然科学和专业技术的最大区别。
管理不仅能够使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而且还作用于生产关系。人类通过管理活动,调整所有制形式,调整人与人的关系,调整社会财富的分配,从而使生产关系更加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推动和促进生产力的更大发展。作为管理活动规律性概括出来的管理学的政治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在生产力的实现过程中,它是社会生产关系的体现,是实现生产目的的重要手段。在整个生产方式之中,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不是分割的,而是有机结合缺一不可。二是在宏观管理的政策性和法制性上。政策不是管局部的,而是管全局的,它反映了生产资料占有者或统治者的意志,受一定生产关系的影响和制约。法律的管理方法是由国家通过立法和司法实现的; 它是统治阶级实施统治的特殊公共权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立、巩固和发展有利于统治阶级的社会关系、社会秩序的强力手段; 它的强制性、稳定性、规范性和平等性体现了管理学的政治性。三是管理制度反映了制定者和执行者的政治性。管理制度就是管理者要求组织中全体成员共同遵守的规章,是为了保证管理活动顺利进行的具体规定。
它不仅体现了制度制定者特定的阶级本质,而且为管理活动的有效实现提供保障。制度的权威性具有制约作用,这就在某些方面限制了人们的 “惰性”,使人们积极地工作,完成所规定的任务,这就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三、文化性。
管理学是一种哲学文化。各国、各民族文化背景不同,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人际交往方式也是有所不同的,因而,在管理工作中,其思想、方法、方式都会体现出文化的特点。所以,管理学不但反映了人类文化的共性,还反映了各国、各民族文化的特殊性。
文化是一个由价值取向、思维方式、思想观念、行为准则以及语言文字和风俗习惯诸要素构成的各层次复杂系统文化,对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力。
文化的影响力有五点: 一是导向作用,体现在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价值取向及行为取向所起的引导作用,使之符合组织所确定的目标。二是凝聚作用,来源于文化的同化、规范和融合作用而产生的增强组织的凝聚力。三是激励作用,是通过满足被管理者的需要,引导被管理者产生强大的内在动力,起到激发、调动被管理者积极性的作用,使之为实现组织的目标而努力奋斗。四是约束作用,不仅表现在通过其物质层和制度层的各种物质形式和规章制度来约束被管理者行为,更主要的是通过文化对被管理者的行为形成一种无形的群体压力和软性的理智约束。五是辐射作用,文化不仅对组织内部的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产生影响,而且通过各种渠道向社会辐射和传播。
管理者的思想、行为反映出文化的特点。西方文化过分强调精确化和程序化,因而往往缺乏人文气息的关怀;东方文化人文气息的关怀很浓,柔性有余而刚性不足。西方文化注重分解思维,东方文化注重系统思维。因此,受美国文化影响较大的管理者强调竞争、效率,注重个人奋斗,崇尚个人意识,主讲个体情感、尊严、自由、平等;受日本文化影响较大的管理者更突出团队精神,注重管理系统内部的人际关系,主讲仁爱、和谐、团结等。东方文化最具代表性的是中国传统文化———儒、墨、道、法。儒家 “仁、义、礼”的文化,实践起来就成为中国人常说的“情、理、法”。墨家文化主张 “兼爱”“非攻”,就是要求人们互爱互利,反对掠夺战争。道家文化主张 “无为而治”,宣扬 “知足” “寡欲”,甚至幻想人类社会退回到“小国寡民”的状态。法家文化提出了以法为中心的 “法、术、势”三者合一的统治术。韩非还发展了法家进步的历史观,认为历史是向前发展的,人们应该按照现实需要制定政策。文化不但影响着管理者的思想和行为,还影响着被管理者。要管理中国人就必须要了解中国文化。中国文化由表层的物质文化、潜层的行为文化、中层的制度文化和深层的精神文化等四个层次构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许多企业把企业文化建设纳入了企业的管理体系,并成功地与思想政治工作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企业精神、企业作风、企业形象三结合的思想文化建设的新格局,促进了管理思想的现代化、管理组织的合理化、管理方法的科学化、管理人员的专业化。
四、综合性。
管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综合应用学科: 一是它从理论上来看是科学,从实践操作上来看是技术,更是艺术;二是从管理学理论的构成上来看,不仅包括一般的原理、原则; 还包括适用这些原理、原则的程序、步骤、方法、手段、模型、习题和案例; 三是从管理学研究的内容上来看,不仅要研究决策、计划、组织、指挥和控制的运动规律,还要研究人力、物力、财力、科技等要素的发展变化以及管理组织、管理技术、管理方法、管理手段的特殊性。
管理学的综合性是它不同于领导学 ( 人需要领导,而管理不仅对人,也对财、物、科技等进行管理) 。
一是管理学是科学,是技术,更是艺术。管理学是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以及各层次、不同类型组织、不同行业的管理活动中概括和抽象出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管理思想、理论、原理和方法。人们利用这些理论和方法来指导自己的管理实践,从管理活动的结果来衡量使用的理论和方法是否正确,从而使管理的科学理论和方法在实践中不断得到验证和丰富。因此,管理是一门研究管理活动基本规律和管理方法的科学。二是从管理学所用的知识结构来看具有综合性。管理学研究管理的规律,涉及生产力的合理组织、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调整和改革。管理学既研究家庭、工厂、商店、医院、学校、科研所等微观单位的管理规律,也研究地区、部门、国家等宏观范围的管理规律,对于这样广博的研究内容,没有综合知识就很难驾驭。
在管理实践中,需要运用多方面的理论知识,例如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工程技术学、哲学、经济学、社会学、历史学、心理学、地理学、美学、逻辑学、会计学、统计学、审计学等方面的知识。这些知识被用于管理过程,再从管理过程中抽象出来,必然形成综合性的知识体系,这就是管理学。
五、结 语。
管理是一切组织正常运行的保证。管理有其自身的特性,认清管理学的阶段性、政治性、文化性、综合性的特性有助于管理者将管理理论和管理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提高管理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赵爱威,耿红莉。 管理学基础[M]。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 13.
[2]陈晔。 管理学基础[M]。 北京: 科学出版社,2007: 2.
[3]黄津孚。 现代企业管理原理[M]。 北京: 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6: 13.
[4]邹乾印。 现代管理科学述要[M]。 西安: 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12.
[5]金润圭。 管理学[M]。 上海: 华东师大出版社,2008: 3 -25.
- 上一篇:人事规章制度总则
- 下一篇:产业园区规划方案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