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经济与工程管理范文

时间:2023-09-25 18:15:2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建筑经济与工程管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建筑经济与工程管理

篇1

关键词:建筑工程;经济预算管理:构建

市场经济进程逐步深化,企业对建筑工程的预算管理工作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工程预算管理的工作复杂度增加,企业对其的重视程度也日益加大。建筑工程的预算管理为工程的经济评价工作提供依据,预算管理的准确与否极大地影响着工程的经济效果。在现代建筑工程管理中,预算管理是一项重点,这项工作的基本要求是工程预算的准确、权威、可靠与科学。确定一套稳定的预算编制办法,构建高效管理体系,是当前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课题。

1.建筑工程经济预算管理概述

1.1建筑工程经济预算管理的含义

建筑工程经济预算管理是指企业在实施建筑工程时,通过预算编制这一措施,对建筑工程涉及到的各个部门与单位内部的财务以及非财务资源进行管理。管理方式一般表现为对资源进行考核、分配与控制。建筑工程经济预算管理的日的在于对建筑工程内部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组织与协调,促进企业达成既定目标。经济预算管理能够有效控制企业的投资、生产与经营等一系列金融活动,使企业获得对自身财务活动的计划和控制职能。建筑工程经济预算管理将企业的经营方针与战略意图有机统―起来。

1.2建筑工程经济预算的管理结构与编制内容。

建筑工程经济预算管理的管理结构指的是要达成对工程全面经济管理的工作,企业必备的组织结构、管理方法与相关制度设置。管理结构一般包括四大体系――经营指标体系、全面预算管理体系、考评奖惩体系以及行为规范体系,这四大体系缺一不可,联系密切,涵盖了建筑工程经济预算管理方方面面,是从各个层次刘管理工作的细化与诠释。建筑工程经济预算编制内容由资本预算、经营预算、财务预算和筹资预算组成。这四类预算分开来看,各自对应预算体系的一个特定方面,结合起来构成完备的经济预算体系。

1.3建筑工程经济预算管理工作的不足。

(1)建筑工程预算缺乏完备的定额体系。预算管理中完备定额体系的缺乏,致使企业在进行预算编制时,经常性地遇到对定额的借用状况。很多时候,企业明知其施工环境不同,施工水平不统一,但仍然借助一个定额标准进行预算的编写。

(2)建筑工程预算管理工作缺乏有效组织,综合性不足。当前国内的建筑工程预算管理工作中普遍存在着有效管理组织的缺乏。调查表明,目前,在国内大多数中小型建筑企业内部,具备足够管理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十分缺乏。缺乏综合管理力度,主要因为工程设计方和施工方两者间未能做到充分有效的交流与沟通。

(3)支出预算不合理。在很多工程管理中,人们对于常规性的赞用没有作出明确规定,在场地费、人员薪资等方面常常出现管理混乱的情况。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很多建设项目分时段雇佣建筑工,规定的工资额度出现差异,导致预算管理混乱,在结算时极易产生纠纷。近年来频频出现的农民工讨工资的现象,诚然与施工方的不守法有关,但预算管理的不足仍是其中一个诱因。

(4)预算调整不及时。在工程管理中,各项费用并不足一成不变的,建材价格的浮动尤其突出。比如某座商贸大厦在建筑过程中,恰逢建材市场出现波动,钢筋混凝土的价格上涨了5%。这时预算管理人员就需要及时调整预算,将钢筋混凝土的价格在预算文件中上调5%。

(5)执行预算后,未能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在工程管理中,人们常常忽视了对反馈信息的利用,在预算执行后,想当然地认为工作已经告一段落,致使对工作的分析总结不足,为以后的工作带来隐患。进行工程经济预算管理,人们需要不断收集反馈信息,探索预算的执行力度、预算的优点与缺陷,以便在下一次的施工过程中作出更好的预算编写与管理。

2.建筑工程经济预算管理的构建与应用

2.1构建全面性的财务治理和预算管理体系。

(1)构建财务治理与管理结构。企业进行财务管理的第一步就是构建财务治理结构,这是开展工作的前提与基础,为企业发挥财务管理的职能提供依据与保障。企业构建财务治理结构的过程分为四个部分:企业资本结构、企业财务运营模式、企业财务组织结构与企业财务部门岗位。在这四个主要部分中,财务组织结构表现在企业为对财务权利全面配置而建立起的规章制度安排,在本质上足企业在权力部门内部对财务治理权的再分配。企业需要在组织层面上将预算管理权进行合理分配,分配后做到密切监督,从而实现全面实施经济预算管理的目标。

(2)分配财务权责,进行财务治理。所谓财务治理,其概念核心在于权责划分,在划分的同时建立起对各相关方进行制衡与约束的无形体系。财务杈责的表现形式是某主体拥有对财力资源的支配权利,这种支配权利详细分为筹资权、投资权、收益权与决策权等。这些权利划分将对财务的管理权和执行权进行了有效的区分与协调。财务权在实质上体现财务收入与支出的权限分割,同时也表现出财务约束机制与薪酬体系的关联以及各个管理层与利益方间的权责关联。对财务权责进行分配,也就是对上述财务关系进行安排的过程,这过程体现出企业对财务治理结构的设计、确立与调整。

(3)设立财务约束,执行财务治理。一个企业的财务治理工作是十分复杂的,它不仅代表着规章制度与组织形式,还代表着企业的决策方针与约束体系。在此背景下,企业要仔细分析、明辨财务工作复杂性的来源,构建多层次多角度的治理主体,将治理工作有效落实。在企业内部,常常存在着许多互不相同的治理客体,每个客体又有着自身独特的治理思路与治理措施,这些客体间的有效交流能够促成企业内部的制衡体系,达到组织结构的整合与优化。

(4)建立激励机制,完善财务治理。上文已经简要提到,财务治理体现出权责划分,代表了领导层针对责任层进行的财务制度安排。要完善财务治理工作,积极落实财务制度,企业需要建立起一套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这个机制存在的意义便是对层级利益负责。激励机制的确立能够提升责任方的责任意识,促使其认真执行财务工作,达成企业财务目标。在进行建筑工程的经济预算管理工作时,企业务必要预先明确设定各相关方在预算中的利益划分。

2.2进行建筑工程经济预算管理的途径。

(1)建立健全预算管理体系。对建筑工程预算进行编制与管理的过程会牵涉到很多部门,一般包括建设银行、政府部门、工程设计单位与施工企业,部门的数量较多,导致管理工作较为复杂。为实现高效的工程经济预算管理,企业需要建立健全管理体系,要求相关部门参照已有体系进行有效交流与合作。

(2)重视建筑工程工程量的审核工作,强化执行力度。对建筑工程的工程量最进行审核工作的准确性与可靠性影响着预算的有效性。企业强化审核力度的举措有:审核建筑工程是否进行合理的项目划分,审核工程量的签证凭据,审核计取单位是否符合套用定额的要求,进行工程量的核对等。

(3)关注建筑材料价差现象。建筑市场内,各种建筑产品门类众多,具有极大的复杂性,导致建筑材料的多样化与建材价格的波动性,建材的价格时常伴随时间的不同而改变。因而,建筑工程的审计人员一定要密切关注建材市场的价格变化,可以通过订阅建筑相关的杂志和报纸来了解最新信息,也可以登陆建筑网站,收集价格资料,掌握市场动态与发展趋势。另外,审计人员还应经常性地进行实地考察,现身建筑市场,获取第一手的鲜活信息。

(4)对建筑工程中的计取费率进行规范处理。虽然国家未有一致的分类,但是计取费率的问题并不复杂,一般情况下,建筑工程都是针对自身情况灵活进行计取费处理的。在部分地区,建筑工程按照施工方的资质等级进行计取费,在此种情况下,审核人员一定要掌握对应施工方的详细情况,参考当地建设部门的文件,执行计取费处理。

3.结语

企业要将预算编制方法进行有效统一,保证高质量的预算编制,控制建筑工程中的造价失调,对建筑工程的资金进行科学管理,最终构建起一套完备的造价管理体系。完备体系能够保证预算管理的系统化、战略性、全面性与整合性,是企业优化工程管理的必经之路。企业要正确理解工程预算管理的含义与价值。设计管理框架。进行全面的预算编制,注重在整个编制过程中体现工程目标与经济效益,达成两者的有机统一。

参考文献:

[1]惠鑫,曲修玲,张拥军.企业预算管理中的问题和对策[J].全球科技经济望,2009(12).

[2]尚枫.“职务消费”的预算管理及其过程中的战略式激励[J].中国科技信息,2008(11).

篇2

关键词:建筑工程;成本控制;经济预算

中图分类号: TU198 文献标识码: A

工程预算是在建设项目中的一个重要的经济评价依据,预算结果的准确度更是十分重要的。由此也可见,对于预结算的管理控制在建筑工程中也是十分重要的一项内容。所以对工程预决算来说,高度的科学性、准确性及权威性是其必须具备的特性。而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变革,建筑企业在对经济管理是的要求也更加严苛,各企业领导也越来越重视这一项。将预决算的编制办法和标准进行统一,把预决算编制的质量提高,同时避免工程造价中出现的失控现象,并科有效地控制工程投资,才能建立一个高效合理的工程造价管理制度。

一、关于建筑工程经济预算管理

1.含义

建筑工程经济预算管理就是利用预算的方式,对在建筑工程中涉及到的各个部门与单位内部的财务以及非财务资源进行分配、考核、控制。协调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而完成企业的经营目标。而全面经济预算管理是对企业相关的投融资活动、经营活动和财务活动[1],在未来进行预期测算计量,并控制执行的管理行为和制度安排,使企业具有计划、协调、控制、激励、评价等功能作用,是一种将企业的经营方针与战略意图有机统一起来的机制体系。

2.管理结构与编制内容

经济预算在编制内容一般分为经营预算、资本预算、筹资预算和财务预算四大类。四类预算在内容上来说相互支撑、相互依赖,形成了完整而紧密的体系,其可以说涵盖了建筑工程经济预算管理方方面面。而经济预算管理的管理结构指的是要达成对工程全面经济管理的工作,企业对它的的管理方法、组织结构和相关制度的具体设定。其组织框架包括构建的全面经济预算管理方法体系、经营指标体系、行为规范标准体系和考评奖惩体系四大部分,这四大体系互为并列,相互联系,多层面地对全面经济预算管理的实施进行了全方位的诠释[2]。

3.不足之处

建筑工程预算也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像预算管理中缺乏完备的定额体系,从而使企业在预算编制时,常会遇到定额借用的状况。因为企业明知其在施工环境不同、水平不统一的情况下,却仍依赖一个定额标准进行预算的编制。建筑工程预算的管理工作也缺乏有效组织,这种状况在我国目前来说是一个普遍的状况。有调查表明,国内大部分中小型建筑企业都缺乏具备足够管理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综合管理力度的缺乏也是一个严峻的问题,这是源于工程设计方和施工方之间未能做到充分有效的沟通。还出现支出预算不合理的情况,像在许多工程管理中,常规性的费用经常没能作出明确的规定,关于场地费、人员薪资等方面的管理常常出现混乱的情况。

二、建筑工程经济预算管理的构建与应用

1.财务治理和预算管理体系的全面构建

1.1构建财务治理与管理结构

财务治理结构作为财务管理的基础,也是企业财务管理的第一步,它是开展工作的前提与基础。财务治理结构根据内容可分为包括资本结构、财务组织结构、财务运营模式、财务机构岗位的四大部分。其中,财务组织结构是企业财务治理权力在企业的权力组织部门间做的再次分配,它也是对企业的财务权利进行全面配置的一系列制度安排,通过对财务治理结构的安排,就能合理的分配公司财权,进而形成一种对财务的约束机制[3]。企业需要将预算管理权进行合理分配,分配后做到密切监督,从而才能实现全面实施经济预算管理的目标。

1.2. 财务权责与财务治理

财务权责是指包括收益权、投资权、筹资权、财务决策权等的权利职责,它所表现的是主体对财力资源所拥有的支配权,在财务管理权力与财务执行权力的划分与协调关系、不同经营管理层次和利益主体之间的财务权责关系、收入和支出权限分割关系、财务监督约束和薪酬激励关系等方面有良好的体现。而在处理这些财务关系的过程中,也就是设计、构建和调整财务治理结构的过程,同时也是财务治理结构的核心内容,由此可见,财务治理在实质上也就是一种对财务权责的划分,进而形成相互制衡和有效的财务激励约束等机制体系的过程。

1.3. 财权约束与财务治理

财务治理作为一个企业十分复杂的工作,它不仅代表着一个企业的决策方针与约束体系,还代表着规章制度与组织形式。在这样的背景下,企业需要做好分析,辨别出财务工作时复杂性的来源,从多层次多角度构建企业的治理主体,把治理工作有效落实。然而企业内部也常常存在许多各异的治理客体,客体之间又会产生自身独特的治理思路与治理措施,要把客体之间做到效交流,从而促成企业内部的制衡体系,把组织结构进行整合与优化。

1.4. 建立激励机制

领导方对责任方本身财务利益的制度安排就叫做财务治理,财务治理需要设计一种层级利益负责的激励机制,这样的机制要能有效促使有关权责方完成共同的财务利益目标。因此,企业的经济预算或财务权责中要事先设定好各方的财务利益,这在财务治理中也是不可或缺的组成成分。

2. 建筑工程经济预算管理的途径

2.1建立健全预算管理体系

在对建筑工程的预算进行编制管理的过程中会涉及到许多部门,一般包括政府部门、建设银行、工程设计单位与施工企业单位,管理工作也会随着部门数量的增多而变得较为复杂。想要实现一种高效的工程经济预算管理,建立健全管理体系是必须的内容,相关部门要按要求参照现有的体系进行有效的交流与合作。

2.2关注建筑材料价差现象

现今,建筑市场上的各种建筑产品种类繁多,也极其复杂,这也造成了建筑材料的多样性与其价格的波动性。建材的价格在不同的时间会时常改变。所以建筑工程的有关审计人员一定要密切关注着建筑材料的价格波动,例如去订阅与建筑相关的一些杂志和报纸来了解最新的建材信息,也可以在建筑网站上收集建材的价格资料,主动去掌握建材市场相关的动态和发展趋势。此外,企业还应常派审计人员去建筑市场进行实地考察,这样才能获得最新的市场消息。

2.3重视建筑工程工程量的审核工作

关于建筑工程的工程量的审核工作的准确性与可靠性会对建筑预算产生很大的影响。所以,企业必须强化审核的力度,举例来说,在审核建筑工程时必须进行合理的项目划分,同时要注意审核工程量的签证凭据,以及计取单位是否符合套用定额的要求,要核对进行的工程量等。

2.4规范处理建筑工程中的计取费率

国家虽然在计取费率的问题上没有一致的分类,但其并非复杂的问题,一般来说,建筑工程都是针对自身情况计取费处理上都是灵活进行的。但在部分地区,有些建筑工程会按照施工方的资质等级进行计取费,在此种计取费率的情况下,相关的审核人员一定要掌握施工方的详细情况,在参照当地建设部门的文件后合理执行计取费。

三、结语

建筑企业的相关管理人员要依据建筑市场的变化,把预算、成本控制的标谁进行有机的结合,从而来对工程质量、工程进度等方面进行科学的严格的监控,以确保建筑企业在最大程度上获得利润。还要对建筑工程的资金进行科学管理进而形成一套完备的造价管理体系,从而保证预算管理的系统化、战略性、全面性与整合性。最后,对建筑工程预结算的审核是一门专业性和技巧性都很强的工作,因此我们需要在工作中不断地学习、总结和提高。

参考文献:

[1] 董中杰,陆为俊.建筑项目部以提高物流绩效提升成本竞争优势[J].中国质量,2009,(09);

篇3

摘要:由于建筑工程的生产周期相对较长,属于复杂性工程,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往往会存在较多影响因素,从而对建筑工程的经济管理提出较高要求,以实现资源合理配置、扩大经济效益的目的,推动建筑企业的更好发展。在此基础上,本文首先分析建筑工程经济管理影响因素,然后对其管理问题进行阐述,最后研究建筑工程经济管理有效对策,通过对相关措施的应用和实施,以保证建筑工程经济管理工作的顺利展开,为建筑工程的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建筑工程;经济管理;影响因素;对策

在建筑工程的管理中,经济管理属于主要构成部分,通常会对工程造价控制和管理造成直接影响。在建筑行业迅速发展的大背景下,除了应该加大施工过程控制力度,确保建筑工程的建设,是在满足国家标准和规范要求的前提下进行,保证建筑工程质量得到全面提升,还应通过经济管理和施工管理间的结合,为建筑企业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然而,目前我国建筑工程进行经济管理时,仍然存在较多问题和影响因素,要求施工单位对其予以有效控制。

1目前建筑工程经济管理问题

1.1设计变更过于随意

当建筑工程施工时,设计过程变更问题的出现,导致工程设计呈现过大随意性,从而增加经济管理难度。而建筑工程的开展前期,需要加大工程项目投资额度的控制力度,在对其进行具体施工时,严格依据投资额度予以施工。然而,施工阶段频繁出现设计变更问题,增加了施工单位的经济管理难度,通常会为了加快施工进度而背离前期成本控制计划,从而产生较大变更损失,造成工程成本的持续增加。

1.2投资管理形式比较老旧

当前,在建筑工程的经济管理中,大多数施工企业会通过定额预算进行工程投资。但是,定额单价是以陈旧设备和材料价格作为统计依据,尽管实现了有关价格信息的及时公布,但此类信息和实际市场严重不符,呈现较为严重的滞后性,造成预算编制和工程造价失真等问题。

1.3经济管理制度尚未健全

建筑工程经济管理过程,通常使用工程定额进行管理。按照管理权限和主管单位,经常会将定额划分成行业性与地域性等类型。政府需要进行定额的颁发,同时由省定额站进行地域性省定额的颁发,根据不同部门下发相应工程定额,使其出现不同要求,在定额执行过程中标准不一,容易产生摩擦和纠纷。

2建筑工程中经济管理影响因素

2.1人员因素

在对建筑工程进行经济管理时,施工人员属于主要影响因素。因此,在经济管理过程应发挥工程师与技术员、安全员、质量员等人员的重要作用,将预算成本的造价控制作为经济管理核心,对施工人员予以培训、管理。由于建筑工程经济管理具有较强的专业性,要求技术人员在具备较强业务能力、知识技能的同时,还应对市场现状和动态予以全面了解。

2.2材料配备

建筑工程经济管理中,重点监控影响结构安全与使用功能的材料,然后按照规定要求见证取样,以此实现建筑材料的控制。每月编制材料采购方案时需要对其进行详细安排,保证材料进场更加科学。通过施工材料的科学管理,以实现工程成本控制,确保资金得到有效周转,实现最大经济效益。

2.3施工技术

在对施工现场和施工特点进行深入了解,对技术文件进行针对性编制后,合理分配人、财、物等资源,以实现时间节点的控制。通过配套技术、新技术的有效应用,确保项目施工可以有序进行,在保证工期进度的同时,做到节省工程项目资源。

2.4施工机械

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施工机械设备能够有效促进工程施工,降低建筑工程的施工难度。通过机械设备的科学配置,以实现施工现场和施工组织的控制,进而减少人工费用等相关成本。为此,应确保设备进场严格按照施工要求进行,同时观察设备现场使用情况,保证建筑工程设备管理的顺利进行。

2.5资金配备

项目资金的使用前期,其需求量相对较大,通常进行众多材料、设备的预先采购。多数项目开始时是以垫资方式施工,中后期由业主根据施工进度付款。施工企业应根据项目实际情况合理配置资金。另外,因为建筑项目施工过程存在众多不稳定因素,且突发事件频繁发生,所以应该留有相应备用现金。

3建筑工程经济管理的有效对策

3.1加大设计变更的管理力度

建筑工程施工阶段,对于设计变更问题的解决,施工企业应要求建设单位出具完整、合法的设计变更手续。与此同时,对于经济管理工作人员来讲,其通常会在造价变更费用和可靠性等方面造成影响,因此,对其进行深入分析能够保证设计变更具有合理性、实用性,避免影响建筑工程最终效益的实现。

3.2动态造价管理系统的实施

在建筑工程中,对动态造价管理信息系统予以应用,改变传统人工管理模式,进而提升管理效率,同时向管理人员及时提供相应信息数据,防止出现超预算的情况。另外,造价信息的合理应用能够更好获取市场信息,以便于了解市场动态变化情况,通过工程环境等分析进行造价控制。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建筑企业还应及时获取建设单位有效信息,对工程变更等信息全面记录,在合理编制工程结算书后,实现经济管理的有序、有效进行,为今后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3.3合同管理的运用

建筑工程中合同管理的应用,有助于实现企业利益的最大化。签订合同时,确保合同条款在双方沟通下签订,同时具有公平、合理等特点。除此之外,合同签订后,若是合同条款出现不合理情况,施工企业需要与建设单位进行及时交流,或者利用法律途径进行相应解决,以保证合同的严谨性。

3.4经济管理机制的优化

当对建筑工程经济管理机制进行优化时,应在满足以下要求的基础上进行:①全面性,即对工程建设利益进行深入研究,使管理机制具有完整性特点,以此促进建筑工程经济管理的高效进行。②有效性,在建筑工程进行经济管理时,确保制度标准具有科学性特点,并结合工程情况进行相应调整,使管理机制更具有效性,防止管理机制的设置缺少合理性,从而为经济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保障,以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4结束语

总之,对于建筑工程而言,经济管理属于一项系统化工程。根据目前建筑工程经济管理现状,发现在管理过程仍然存在较多影响因素。如果没有对其进行及时的控制,极易发生经济效益不佳甚至亏损等问题。因此,在进行建筑工程的经济管理时,应根据当前存在的问题,正确认识经济管理的重要性,有效实现经济管理在施工阶段的全过程应用,从而有效控制工程施工成本,实现企业经济效益显著提升。

参考文献

[1]魏贞贞.建筑工程经济管理影响因素分析与对策[J].工程技术:引文版,2017(1):91.

[2]乔晓娇.建筑工程经济管理影响因素分析与应对策略[J].城市建筑,2017(3):205.

[3]吴松林.建筑工程经济管理影响因素分析与应对策略[J].商品与质量,2017(11):30.

[4]彭海波.建筑工程经济管理影响因素分析与应对策略[J].经济,2016(12):151.

篇4

关键词:静压预应力;管桩;施工技术

1 引言

静压预应力管桩施工有低噪声、无震动、污染小、施工快等优点。随着我国建筑业的快速发展,预应力管桩由原来的低压桩力、小规格管桩发展到目前高强度、大压桩力、大规格的管桩。静压管桩的应用更为广泛,特别是在大中型城市建筑工程中普遍应用。目前管桩直径一般为300、400、500、600 (mm),壁厚为70、95、100、105、125 (mm),类型为A型(抗压)、AB (抗拔)型,桩身混凝土强度多采用C80,桩长一般为8m~12m, 5m~7m短桩根据施工需要向厂家订货。桩尖形式主要有封口型及开口型,其中封口型又分为十字型及圆锥型,不同的桩尖适用于不同的地质情况。

2工程实例

如闽清县第一中学教学实验楼1区、2区,面积15309,笔者时任该项目技术负责人。工程地质情况:人工回填土Qm14厚2.2m~4.2m;全新统冲积层Qa14厚0.6m~3.2m;全新统海积层Qm4厚0.3m~2.9m;上更新统冲洪积层Qa1-p14厚1.9m~7.0m;更新统残积层Qe11.1m~23.9m;燕山晚期花岗岩r35厚7m~2 m。桩基工程安全等级为一级,静压Φ500mm预应力C80管桩,设计承载力:抗压2 800kN,抗拔600kN;极限承载力:抗压5 080kN,抗拔990kN。桩端持力层为7-a层的散体状强风化花岗岩,桩长为15 m~25 m。附楼的桩顶设计标高为6.5m,主楼的桩顶标高为7.5m,局部达9.7m。

3静力桩施工技术操作

3.1压桩顺序

对多于30根的群桩承台应考虑压桩时的挤土效应,应先施压,后压群桩周边较少桩的承台;不同深度的桩基,应先深后浅,先大后小;尽量避免因桩机多次行走扰动地面土层,使地面沉陷;以经济合理、运桩、喂桩方便为原则。本工程分4个施工区段,如图1所示。A、B区管桩采取逐排压桩, D区(圆形裙房)采取自圆心向周边压桩(螺旋式),C区的核心筒下的2个承台的桩较密集,每个承台在12.6m×19.2m平面内的桩数为98根,横纵桩距为3.2D、3.6D (D为桩径),采取由中部向外间隔逐排的压桩方法。

3.2机械选择

压桩机的选型一般按1.2倍~1.5倍管桩极限承载力取值,静压桩机采用抱压式,本工程选用680型、700型2台抱压式桩机。桩机的夹具选择长夹具,保证夹桩时,桩身侧压应力较小,且更易控制桩的垂直度。压桩速度为1.8m /min。桩机的压力仪表按规定送检,以确保夹桩及压力控制准确。送桩杆的长度根据压桩机和送桩长度确定,应考虑施工中有超深送桩,送桩一般宜按理论送桩长度加3m。选用10m和12m送桩杆。

3.3工艺流程

桩位测量定位桩机就位吊桩对中焊桩尖压第1节桩焊接接桩压第n节桩(送桩)终压(截桩)。

3.4施工准备

(1)场地要求现场的坡度不得大于1/100,地耐力应不小于140 kNPm2。当桩机上坡时,坡度应控制在10%,上坡时卸掉桩机配重。对桩位处的地面有混凝土地坪及旧有建筑物基础,应予凿除。桩机最小工作半径:桩位中心距周边建筑物应大于1/2压桩机宽度+1.0m,且对建筑物应有保护措施。

(2)管桩堆放管桩进场前应有出厂合格证和检验报告,强度应达设计值的100%。现场堆放不得超过4层。堆放在坚实、平整的场地上,以防不均匀沉降造成损桩,并采取可靠的防滚、防滑措施。

(3)桩位测量定位根据基准点进行放样,将轴线控制点引出6m~8m,做好测量控制网。桩位可打短钢筋并洒白石灰醒目标识。桩位测量允许偏差值:单桩10mm,群桩20mm。

3.5压桩技术

3.5.2桩机、管桩就位

桩机移至压桩位置,将桩机调平,并使其夹持器的中心对正桩位中心。用桩机上的吊车吊起就近的管桩,管桩在插入桩机的夹持箱内时,压桩机上的司机应配合打开夹持箱的夹口,指挥员指令吊车慢慢把管桩放入夹持箱内。当管桩下放至地面10cm处停住,夹持器把管桩夹紧,吊车的吊钩放松。夹桩的压力不大于5MPa,并应逐次加压。

管桩对中方法:将钢筋制成的Φ500 mm的模具放置在地面上,模具的中心对桩位中心,而管桩周边与模具的周边对齐。管桩对中后,提起管桩少许,进行桩尖焊接,C区主楼群桩采用无桩尖的压桩,其他采用十字式桩尖。

3.5.3压桩

(1)压好第1节桩是保证整根压桩质量的关键,定位和垂直度应严格控制,压入时,先应根据机上水平仪调平机台,同时须在桩机的正面和侧面分别设经纬仪或吊线锤,监控下桩垂直度,桩身垂直度偏差不宜大于0.5%。若桩身垂直度偏大,须拔出已压入部分,并根据经纬仪指示调整机台水平度使桩身垂直,同时记录此时机上水平仪的偏差量作为下次调平的修正值,再行压入,并认真注意压桩时的桩身和压力表的变化情况,如有异常偏移或倾斜立即分析原因,并采取校正措施,在确认压入方向无异常时,方可连续施压。

(2)应合理调配管节长度,尽量避免接桩时桩尖处于或接近硬持力层,管桩接头数不宜超过4个。同一承台桩的接头位置应相互错开。

(3)由于强风化岩面起伏变化大,管桩终压后会造成桩长不一,有砍桩与超送(后接桩),露出地面的管桩应及时截桩,截至地面以下300mm~500mm,以免桩机行走时损坏管桩。对超送桩的,待以后土方开挖后再进行接桩,视超送的长度可采取人工挖孔、四周挖土接桩,或直接降低承台垫层标高,但应确保桩顶嵌入承台100mm。

(4)现场测量员对压桩过程进行全程测点测量,以保证桩的垂直度。

(5)桩压好后桩头高出地面的部分及时截除,严禁施工机械碰撞或将桩头用作拉锚点,送桩遗留的孔洞,应立即回填做好覆盖。否则桩机行走后地面会沉陷。

(6)本工程在压桩过程中认真记好压桩时间,压入桩长所施压力有读数,以判断桩的质量和承载力,当压力表读数突然上升或下降时,应停机对照地质资料进行分析,看是否碰到障碍物,或产生断桩等情况,施工中禁止间断压桩。

3.5.4接桩

本工程的桩接头采用CO2气体保护焊, CO2纯度要求不低于99.5%,否则会降低焊缝机械性能和产生气孔。焊接作业区应设篷布防风措施。

(1)当管桩需要接长时,其入土部分桩段的桩头宜高出地面0.8m~1.0m,便于接桩焊接操作。

(2)接桩时上下节桩段应保持顺直,错位偏差不应大于2mm。

(3)管桩对接前,上下端板表面应用铁刷子清刷干净,坡口处应刷至露出金属光泽。

(4)管桩接桩一般为“U”形坡口,可采用JM-56型的(屈服强度420MPa,抗拉强度500 MPa,延伸率22% )Φ2或Φ215焊丝。焊接时宜先在坡口圆周上对称点焊4点~6点,再分层施焊,施焊宜由2个焊工对称进行。

(5)焊接层数不得小于3层,内层焊渣必须清理干净后方能焊外层,焊缝应饱满连续。每道焊接接头必须超前引弧以免产生缺陷,根部必须焊透。焊接部分不得有凹痕、咬边、焊瘤、夹渣、裂缝等有害缺陷。表面加强焊缝堆高宜≤1 mm,焊接后应进行外观检查,发现有缺陷应返工修整,同一道焊缝返修次数不得超过2次。焊缝应连续饱满,桩端处间隙采用厚薄适当、加工成楔形的铁片填实焊牢。

(6)尽可能缩小接桩时间,焊好的桩接头应自然冷却后才可继续压桩,自然冷却时间不宜少于8 min,严禁用水冷却或焊好后立即施压。焊接接桩应按隐蔽工程进行验收。

3.5.5送桩

本工程送桩长度为5.4m~7.0m,局部为9.5m,当桩顶压至接近地面需要送桩时,应测量出桩垂直度并检查桩顶质量,合格后立即送桩。送桩杆的中心与管桩中心线应吻合一致。

3.5.6终压

正式压桩前,根据不同的桩机需分别对不同的桩型进行试压桩,确定压桩的终压技术参数为:以压桩力为主要控制指标,有效桩长为参考参数。根据桩机类型,终压分持荷复压和非持荷复压,680型桩机终压值为18MPa(5212 kN),复压3次,总沉降量不超过10mm;700型桩机的终压值为20MPa(5 540kN),复压2次,间隔5min,每次持荷5s,总沉降量不超过10mm。

3.5.7截桩

桩头截除应采用锯桩器截割,严禁用大锤横向敲击或强行扳拉截桩。桩顶标高偏差不得大于10cm。锯桩器为自制分抱箍和电动切割机2个部分,抱箍为2个半圆形抱箍通过螺栓连接,抱箍为2块钢板和横向短筋连接,钢板上均布钻孔,以固定切割机用。电动切割机通过螺栓连接固定在抱箍上,通过手柄,进行割桩工作,割桩时需加水,操作时需更换几个方向。

4静压桩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1)加强管桩的进场检查验收工作。管桩使用前应进行全数的外观检查(桩身裂缝、端板的外观)。管桩的吊运应轻吊轻放,避免剧烈碰撞,进场的管桩应分类(长、短)堆放整齐,垫木宜用耐压的枕木,不得用有棱角的金属构件替代。管桩堆放超过2层时,应用吊机取桩,严禁拖桩。当堆放管桩不超过2层时,可拖拉取桩,但拖地端应用废轮胎等弹性材料保护。

(2)压桩施工过程中,应对周围建筑物的变形进行监测,并做好记录。

(3)对群桩承台压桩时,应考虑挤土效应。主楼群桩设计为开口式桩尖,土方开挖后检查桩芯内挤土约为桩长的1/3,抵消了部分挤土效应。采取了合理的压桩顺序,由中心向外施压。土方开挖时采取了由四周分层均匀开挖,桩间较密的土方采用小型反铲开挖,则土层中的挤土应力被均匀地释放。

(4)地质报告表明本工程的孤石较多,对有孤石桩位采取补勘措施,探明孤石的大小、位置。对小孤石也可采取用送桩杆进行引孔。

(5)根据地质报告和实际情况确定配桩计划,并考虑同一承台的桩接头位置应错开。

(6)第1节桩入土垂直度偏差应控制在0.5%内,桩身垂直度偏差小于1%。

(7)静压桩的桩位复核一般在土方开挖后进行,而土方开挖施工中未注意桩的成品保护,对桩位的影响较大。考虑土体反弹,土方开挖宜在压桩后的2周后进行,应采取分层均匀开挖,每次开挖的深度应视土质情况确定,粘土质土一般控制开挖深度为1.5m~2.5m,淤泥质土的开挖深度一般控制在0.5m~1.5m。

(8)管桩与承台间的连接是靠管桩顶部的桩芯内填钢筋混凝土,锚筋伸入承台内。管桩顶部内壁与桩芯混凝土之间为摩擦力作用。压桩后的留孔宜用小木板进行覆盖,以免桩机行走或土方开挖时土石落入管芯内,造成以后清理困难。

5结语

篇5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建筑领域出现蓬勃之势,有关建筑承包的相关管理制度和政策也在不断完善和改进,工程项目EPC 总承包模式是当下被广泛采用的一种承包模式,此种模式的运用可以使工程项目的整体管理更加趋于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以及合理化。本文首先对EPC 总承包模式进行简要介绍,进而对如何在EPC总承包模式的运用基础之上有效地进行工程项目的建筑经济管理提出几点浅见。

关键词 :工程项目;EPC总承包模式;建筑经济管理;发展趋势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速进行,世界经济开始逐渐进入新的发展,国际工程承包市场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发展前景。据相关数据统计,1999 至2005 年全球建筑市场的年均增长速度平均约为5.2%。根据美国标准普尔公司的预测,全球建筑市场未来几年将保持5.1%的年均增长率。在如此活跃的国际大背景下,我国的建筑承包领域也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伴随着建筑事业的蓬勃发展,工程项目的相关管理制度也在不断地进行完善并使之与工程项目的发展相适应。EPC总承包模式的应运而生不仅能是工程项目的整体管理更加趋于科学合理化,同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充分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进而为实现承包商的经济效益而有效控制成本以及优化工程的设计方案,因此在今后的工程项目承包方面采用EPC 总承包模式可谓是明智之选。

一、工程项目EPC总承包模式概述

EPC 总承包模式是当下国际以及我国建筑承包领域普遍所采用的一种工程项目承包方式,其在我国的建筑市场中受到政府以及相关部门的高度关注。EPC 即由Engineering、Procurement、Construction 三个英文单词首字母的缩写组合而成,分别是指设计、采购和施工。具体而言,EPC总承包模式主要是指负责项目工程的建设单位作为业主将自己所负责的工程发包给总承包商并且由总承包商对整个项目工程的方案设计、施工采购等事项进行管理并对项目工程的造价、质量、安全以及进度等进行全面负责,最后直接将建设完成的并且符合工程合同规定标准的竣工工程交由建设单位验收的项目工程承包模式。

与以前较为传统的工程承包模式对比而言,EPC 总承包模式将工程的整体设计以及优化完全交由总承包商进行,此举可以使总承包商在施工的过程中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不断对施工方案进行改善和优化而无需经过繁杂的请示手续,有利于施工效率的提高,而且此种模式有利于项目工程整体运行的顺畅性,使得施工的各个环节紧密相连进而有效的控制造价并进行合理的进度安排,此外EPC 总承包模式使得工程质量出现问题之后的法律追责变得更加清晰,有利于及时确定法律纠纷的参与主体并及时息诉。

二、工程项目EPC总承包模式下建筑经济管理与发展的有效途径

1.工程项目造价管理的有效途径

总承包商作为工程项目的主体施工单位,其除了要保证工程的质量之外,最大的目的就是要实现自身的经济效益最大化,这取决于项目工程的造价控制。然而影响工程造价的因素多种多样,施工材料的选取、机械设备的购买、施工人员的安置、突发状况的解决、工期的合理控制等等都能在一定程度上对工程造价产生影响,如果上述因素难以得到合理解决,那么承包单位的施工成本就会明显上升,甚至难以实现成本回收。因此在对工程项目进行造价管理的过程中,承包商首先应该对施工方案作出合理设计并对施工的阶段进行细致划分,在每个阶段确定好要完成的工作量以及实现的施工进度,而且在施工过程中要对施工材料进行严格把关和控制,避免出现不合理的浪费。同时对材料的价格进行核查以免相关采购人员弄虚作假,而且在编制造价方案的时候要进行整体考虑,对每一项费用支出尽量控制在施工方案所预先设定的支出范围之内。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变更情况要及时进行变通并对更改后的成本核算进行再次计算,以免出现大额度的不合理支出。

2.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的有效途径

建设工程项目的质量问题是当下社会较为关注的热门话题之一,在实际的施工进程中,如果工程的质量得不到保障,那么工程就是去了建设的意义,因此工程的质量问题应成为承包单位以及建设单位关注的重点环节。每一位施工人员都应将工程质量放在首位,相关负责人要将施工的各个阶段安排专门的负责人对施工材料的质量以及施工人员的态度进行检查和监督,防止偷工减料以及工作散漫的现象出现。同时承包单位应对施工人员进行责任意识的教育,严格要求施工者必须遵守设计方案和施工标准,对于不合格材料要及时更换,对于不合格施工人员要进行及时培训和惩戒,对施工的质量监督要定期组织并完善相关的责任机制。

3.工程项目合同管理的有效途径

当建设单位和承包单位之间签订的合同过于简单或者不符合标准的时候,会由于协调困难而出现施工工期延长的情形,不仅影响工程进度,而且也会增加建设成本。因此为了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同时也为了施工的顺利进行,在建设单位与总承包商进行项目工程合同签订的时候必须要严格按照国家以及法律规定的格式进行,对于各自负责的内容以及责任承担的范围要作出明确的规定,这样既能在施工过程中对相关问题尽快进行协调,也使得出现问题之后能准确及时追责。

4.工程项目安全管理的有效途径

安全事故不仅会影响施工的整体进度,影响工程的质量和造价,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也会受到威胁,因此总承包商在日常的施工活动中应强化各环节的安全管理问题,集中组织安全教育,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并健全相关的安全管理机制,对于违规操作的人员给与必要的惩罚。除此之外,对于施工现场的各个环节也要随时进行安全检查,对于材料的放置位置进行明确规定,对施工结束后的夜间巡视进行合理安排,对相关设施的安全操作标准严格遵循,对相关技术人员的资格进行核实验证。总之施工现场的活动必须要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进行。

三、结束语

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内的建设单位面临着十分激烈的竞争,为了使建设单位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之中保有生机且更加具有竞争力,国家和政府理应对其相关的管理体制和运营模式进行改革并增加对其的政策倾向。就目前而言,EPC 作为一种具有优势的承包模式应该受到关注和普及,因此在今后的建设承包工程中应多采取上述模式,并对工程在造价、安全、质量、合同等方面进行严格管理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参考文献:

[1]岳峰.试论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控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17).

篇6

北京市城镇房屋所有权登记发证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北京市城市规划管理局共同拟定的《关于房屋所有权登记发证工作中对违章建筑处理的若干规定》,业经北京市城镇房屋所有权登记发证领导小组常务副组长、市长助理同志批准。现将“若干规定”发给你们,望认真执行。

关于房屋所有权登记发证工作中对违章建筑处理的若干规定为妥善处理房屋所有权登记发证工作中违章建筑的问题,确保城市规划的实施,维护国家利益,兼顾集体、个人利益,为城市规划管理和房屋行政管理积累资料,根据城乡建设部《关于房屋所有权登记工作中对违章建筑处理的原则意见》〔(88)城房字第95号〕和京政办发(1988)6号文件精神,特作如下规定:

一、关于违章建筑的处理原则。

1.凡我市城镇范围内建国以后违章建筑的房屋一律进行登记。违章建筑的单位和个人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办理登记手续,逾期不办理登记手续者按照《北京市城镇房屋所有权登记暂行办法》第十三条处理。

2.鉴于法规的延续性和时限性以及客观历史原因,对违章建筑本着“严格执法,宽严结合,实事求是,区别对待”的原则,允许对部分违章建筑作从宽处理,确认其所有权。

3.违章建筑处理的时间界限。原则上以1984年2月10日市人大批准通过的《北京市城市建设规划管理暂行办法》为时限,以前的从宽,以后的从严。

二、下列违章建筑经过一定程序的申报审查,由城市规划管理部门给予从宽处理(每幢房屋城近郊区300平方米以下,远郊区500平方米以下,一般由区县规划局检查处理,其它由市规划局检查处理)后,出具证明。房屋登记发证部门可确认其所有权,发给产权证件。

1.1987年1月1日以前建成为社会服务的煤气调压站、公共厕所、垃圾处理设施用房。

2.1984年2月10日以前公、私房屋所有权人在原平房宅院界址内基本未扩大面积、不加层、不侵街占巷、与四邻无纠纷的翻建房屋。

3.1987年1月1日前未完全按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批准内容施工,违章情节较轻,以及在一幢房屋内既有合法部分又有违章部分的建筑,但应在产权登记证上注明违章建筑数量。

三、其它违章建筑由城市规划管理与房管机关在今后管理工作当中逐步研究处理。

篇7

【关键词】建筑工程 工程管理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极为迅速,有效带动了各行业的发展和进步,其中,建筑行业更是发展最为迅猛的几个行业之一 ,使得我国建筑行业的规模不断扩大,建筑企业数量急剧增加。而近几年来,我国市场经济体系开始逐渐完善,市场竞争压力也开始逐渐变大,外加上建筑行业的利益空间变得越来越小,给我国建筑企业的经营和发展带来了不小难度。因此,当前建筑企业纷纷开始重视起对建筑工程进行管理,以求通过规范施工来降低工程的施工成本,进一步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确保企业的持续、稳定发展。接下来,本文就将对当前建筑工程管理现状进行分析。

一、我国建筑工程管理现状

改革开放之后,我国建筑行业就一直处于高速发展的过程中,不论是建筑工程的规模和数量,都在不停的扩大和增加。正是由于这种发展形势,一直以来我国建筑企业的发展精力主要都放在施工技术的提高和企业规模的扩大上,而没有对建筑工程管理引起足够重视。这种传统的经营管理方式,在建筑行业高速发展的过程中不会出现太大问题,甚至还能够进一步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但在市场经济体系逐渐完善、行业间竞争压力越来越大的今天,该种管理方式就会暴露出很多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威胁到企业的经营和发展。

但是,由于一直以来受到我国建筑行业发展趋势的影响,我国建筑企业都没有将发展精力放在建筑工程的管理上,因而导致企业建筑工程管理体制不健全,管理人员能力、素质、水平较低,管理工作责任分工不明确,并造成施工管理工作约束也不严格等一系列问题的出现,严重限制了建筑工程管理工作效率的提升,也对建筑企业的持续发展形成了一定影响。因此,在意识到该问题之后,为了能够有效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扩大企业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的优势,我国建筑企业纷纷重视起建筑工程管理工作,并希望通过解决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升管理工作效率的方式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进而确保使企业能够保持充足的发展势头,不被时代所淘汰[1]。

二、当前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建筑工程管理体制不健全

管理机制不健全是当前我国建筑工程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的问题之一,这不仅与一直以来,我国建筑企业没有将发展精力放在建筑工程管理上有关,还与我国建筑工程管理方面的法律不健全的因素有关。对于建筑企业来说,建筑工程管理机制是否健全,直接关系到建筑工程管理的工作效率,因此,想要提升建筑工程管理效率,就要拥有健全的管理机制。但使在我国的建筑企业中,却一直没有建立起完善的管理机制,甚至,为了能够节省企业的开支费用,还会对建筑工程管理部门的运营资金进行消减,这就对建筑工程管理工作形成了更严重的影响,进而限制了建筑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也限制了建筑企业的持续发展。

(二)没有对建筑工程管理工作引起足够重视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建筑行业就一直处于迅猛的发展阶段,因此,作为建筑企业,为了能够抓住机遇,进一步扩大企业的经营规模和经济效益,我国建筑企业几乎将所有的发展精力都放在了企业经营规模的扩张和施工技术的提高上,而忽略了对建筑工程管理的发展。这种经营发展方式,在行业迅猛发展的阶段不会存在太大问题,但是等到市场经济体系完善、行业利益空间缩小以及企业间竞争压力增大的阶段,就会暴露出致命的问题,不仅导致建筑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下降,企业的经济效益得不到提升,还会严重限制建筑企业的进一步发展,隐患极大。

(三)管理人才匮乏

缺乏高能力、高素质、高水平的管理人才,管理队伍专业素质偏低,专业技能水平有限,也是导致当前建筑企业建筑工程管理工作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之一。而导致该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一直以来建筑企业都没有对建筑工程管理工作引起足够重视,人才得不到重用,薪资待遇也差强人意,长此以往,就会导致人才大量流失,进而形成无人可用的局面,严重限制了管理工作效率的提升。

三、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工作效率的有效对策

(一)提高对建筑工程管理重要性的认识

当前,建筑企业没有对建筑工程管理引起足够的重视,其主要原因,就是因为没有认识到加强建筑工程管理所具有的重要性。所以,作为建筑企业,要想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工作效率,就要先提高建筑企业自身对建筑工程管理所具有的重要性的认识,让建筑企业充分意识到,在当前的情况下,加强建筑工程管理使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建筑企业经济效益的最佳途径,也只有加强建筑工程管理,才能够保证企业拥有充足的发展活力,全面推动企业的持续发展。

(二)建立完善建筑工程管理机制

拥有完善的建筑工程管理体制,才能够为建筑工程管理人员提供科学有效的参考依据,才能够保证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因此,为了能够有效的提高建筑工程管理的工作效率,就要尽快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为建筑工程管理工作提供有效支持[2]。而由于一直以来,我国建筑企业都没有重视起建筑工程管理工作,所以在这方面没有太大的优势和经验,因此,想要建立完善的建筑工程管理机制,就要在充分参考和借鉴国外发达国家成熟的管理机制的基础上,通过不断自我摸索和总结,在有效结合自身施工和管理特点的基础上,建立起能够充分支持其建筑企业自身建筑工程管理工作进行的管理机制。通过建立完善的建筑工程管理机制,才能够确保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科学、合理、规范进行工,进而实现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保证企业能够持续发展。

(三)提升管理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

虽然我们一直强调建筑企业对建筑工程的管理,但是实际上,建筑工程管理就是一项由工作人员进行主导的管理工作,也就是说,在该项工作中,管理工作人员才是影响整个管理工作的主要因素,也只有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技术能力,使建筑企业拥有高效率的管理团队,才能够有效的带动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提高和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因此,为了能够提升管理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技术水平,企业就要加强现有员工的培训工作,并督促管理工作人员加强自身的学习能力,在接受培训和工作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同时,还要改善建筑工程管理工作人员的薪资待遇,一方面,是为了能够留住现有的管理人才,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招揽更多的管理人才,通过这种方式,有效增加建筑企业管理队伍中高素质、高能力、高水平管理人才的数量,进而提升管理团队的整体素质,提升建筑工程管理的工作效率。

结束语:

建筑工程管理一直是我国建筑企业管理工作中的一个弊端,其不仅影响着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限制着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高,还影响着建筑企业的持续发展。因此,作为建筑企业,就要通过不断努力,尽快解决当前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全面提升建筑工程管理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现状;改进方法

1、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性和管理内容

(1)建筑工程的重要性。随着社会的进步,我们步入了信息化时代,建筑工程管理水平的高低将很大程度上的影响到建筑企业效益上的高低。对于建筑行业来说,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良好的建筑工程管理有利于建筑领域与生产领域间的交流,有利于国民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第二,良好的建筑工程管理有利于解决现阶段建筑行业经常出现的一些问题,如:违法乱纪、出现低质工程等,为此建设良好的建筑工程管理体系能够促进整个建筑行业的发展速度,意义重大。

(2)建筑工程管理的主要内容。建筑工程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点:第一,质量的管理。质量管理是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内容,建筑工程的质量是评定建筑工程管理水平的重要依据,通过对严格的建筑工程管理可以有效的保证工程的质量。建筑工程的建设包括有许多环节,每一个环节的好坏都能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到整个工程的质量,为了更好的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质量管理是整个工程管理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第二,工程进度的管理。为了确保工程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就必须通过工程进度管理来合理的调配工程各个环节有序的进行。倘若工程进度管理松懈,负责各顾各环节的员工就会没有压力,进而导致工作不努力,工程不能按期完成,甚至还会影响到工程的质量。第三,工程投资管理。建筑工程管理是服务于建筑企业,而企业的追求就是良好的经济效应,而优秀的投资管理能够合理的调度工程各个环节的资金使用,使得整个工程在达到合格的质量的情况下,尽可能的扩大经济效应。

2、建筑工程管理现状

建筑工程管理监控珍整个工程的全过程,是工程按期完成的前提,是工程质量的保证。由于我国建筑工程管理的发展时间较短,而且还缺乏系统深入的理论研究,因此现阶段的我国建筑工程管理存在着许多问题 。具体如下:

(1)工程管理的观念落后。一直以来,我国建筑企业受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企业中的管理者普遍存在着重技术而轻管理的错误思想。 从而导致了管理者在管理过程中片面的追求工程的经济效益,采取硬性指令的方式进行管理,导致了对工程质量、进度、安全等各个方面的管理工作疏忽,整个工程的质量不能得到良好的保障,从而影响了我国整个建筑行业的发展。

(2)工程管理体制不健全。这个问题是我国现阶段建筑工程管理的主要问题之一。要很好的实现工程管理就需要一个完善的工程管理体系,而一个完善的工程管理体系需要健全的管理部门,每个部门需要许多的专业管理人员参与整个工程管理工作。但是事实不如人意,许多建筑企业为了追求工程的更高经济效益,肆意的撤销管理部门、裁减管理人员,导致了工程管理体系的不完善,也就无法实现良好的工程管理。

(3)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还未完善。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而言,我国建筑工程管理方面的相关法律法规及标准不够完善,使得我国建筑工程管理无法科学的。有效的执行下去。相关法律法规的不完善,给工程管理的实行带来巨大不便,由此也引发了许多建筑工程管理问题,许多建筑企业利用法律法规的漏洞,没有按照严格的建筑工程要求在工程的施工阶段偷工减料牟取暴利,因此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是势在必行的。

(4)缺乏专业的管理人员。现阶段在我过建筑行业中,大部分的工程施工部分都是由劳务队完成的,而我国劳务队伍成员的素质普遍较低,许多建筑企业过度重视建筑工程的技术人员,而轻视专业的管理人员,导致了工程缺乏科学的管理。一旦遇到问题需要较高的管理专业知识就无法快速准确的进行处理,使得工程管理水平无法得到较大的提高。

3、建筑工程管理的改进方法

针对现阶段我国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为了能够合理的解决我国建筑工程管理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如下几个改进方法:

(1)提高对工程管理观念的认识。要做到好的建筑工程管理首先要确立一个良好而准确的管理观念,建筑行业应该改变传统的观念,加大对工程管理的重视程度,利用创新性思维将工程管理工作融入到行业发展中去,在对行业未来发展做策划时,充分的考虑到工程管理工作,将工程管理工作作为取得社会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来开展。建筑企业要将工作的重心进行适当的偏移,加大对管理工作的资金投入,提高参与工程管理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优化各个部门的组成,用以保障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2)工程管理体系的健全与改革。要更好实现建筑工程管理工作,就必须健全建筑工程管理体系,招收足够的专业管理人员。建筑企业应该建立科学的管理体系,在工程的各个环节采取相互竞争的管理机制,设立完善的管理工作制度,有效的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并且应该建立管理责任制度和管理考核制度,把工程管理工作落实到每一个工作人员身上,以实现管理质量的提高。改革管理体制,具体内容可分为将总承包人的施工管理职能与作业职能相分离,采取弹性的用工制度,根据市场要求来设置总公司的组织结构等几个部分,有效地利用集权和分权,使得整个工程管理体系灵活起来,加强建筑领域与生产领域之间的交流,促进国民经济的快速平稳发展。

(3)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为了保证建筑工程管理的落实情况,必须对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完善,提高管理标准,拉近与西方发达国家间的距离,促进我国建筑工程管理水平向国家化标准发展。其中还应根据实际情况,针对建筑工程管理中的一些典型性问题来设立专项的法律法规,以保障建筑工程管理的科学发展。比如:可以在法律法规中明确规定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要求,对于不满足要求的建筑企业采取严格的处理措施。

(4)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建筑企业要打到一个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就必须提高建筑工程管理的水平,对企业中不达标的管理人员进行培训与教育,提高他们的管理专业素质,使得他们能够适应现代化的管理体系。与此同时,企业内部应采取奖励措施,对于工程管理的优秀人才进行适当的奖励,刺激管理人员的积极性,使得参与工程管理的人员把科学的管理体系落实到实际建筑工程中去。

4、结束语

近年来,建筑行业迅速的成为了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在建筑行业迅猛发展的同时,人们对建筑工程管理也更加关注起来,在新的科学技术条件和建设规模下,旧一套的工程管理模式已经不适用,整个行业需要对建筑工程管理进行创新的改革。以上文章分析了建筑工程的管理现状,并针对现阶段的一些问题提出改进方法,希望能促进建筑行业的平稳发展。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存在问题;解决对策

建筑工程行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随着近些年来的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建筑工程事业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速度和发展机遇。但基于种种因素,在建筑工程领域工程管理工作方面仍旧存在一些制约其稳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为了能够保证建筑工程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为推动社会经济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我们必须要加强对工程管理问题的分析探讨,使其在一个良性的环境下运营,为社会经济建设提供更优质的服务,这是建筑工程领域需要重视和亟待解决的现实课题。

1.建筑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1.1建筑工程管理人员素质水平有待提高

在市场经济大环境下,一些建筑企业将企业的发展目标定为追求工程经济效益最大化,往往在工程建设中重视抓施工进度、抓施工技术,而对建筑工程管理体系的体系建设比较轻视,他们往往会错误地认为加大对管理人员的引进和资金投入力度会影响工程造价成本,为了能节省这部分开支,往往会缩减工程管理机构,存在工程管理人员配备数量不足;一些建筑企业即使成立了专门的工程管理机构,但管理人员的选配方面随意性较大,通常是从企业内部其他部门临时选调,这些人员基本上不具备工程管理专业技能,管理水平较低,难以担当其整个工程管理的重任。工程管理人员素质水平的偏低势必会影响整个工程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

1.2建筑工程管理意识淡薄

目前,虽然多数的建筑工程企业都能够认识到建筑工程管理对整个企业发展的重要性,但仍有一些建筑企业对工程管理工作不够重视,管理意识淡薄。他们在建筑工程实施过程中一味地抓施工、抓经济效益,而没有认识到工程管理工作对提升企业经济效益的间接作用。如果一个建筑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缺乏有效的管理,施工人员不能够严格按照相关的规范规定操作,大量施工材料的浪费,人力资源不能够得到有效的调配,试问整个工程项目如何才能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呢?

1.3工程质量管理问题

质量是建筑工程企业发展之魂,是发展的生命线,如果建筑工程质量问题得不到保障,那么建筑工程企业势必会被建筑市场所淘汰,势必会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当前,我国的部分建筑工程企业在工程质量管理体系方面不够完善,多数建筑企业的工程质量管理体系仍旧采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管理模式,管理方法和手段比较落后,难以充分发挥现代建筑工程管理的监管职能。此外,在建筑工程准入制度方面不够严格,在工程建设招标过程中存在虚报资质以及超范围承包工程项目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对工程质量造成影响。

2.关于建筑工程管理问题的解决对策

2.1加强建筑工程管理人员素质培养

建筑工程管理人员素质水平高低对整个建筑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有着直接性影响。针对当前部分建筑工程企业工程管理人员专业素质水平低问题,建筑工程企业应建立健全完善的工程管理体系,加大对工程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工作,定期或者不定期地组织工程管理人员开展工程管理相关理论知识学习培训活动,通过培训使各个工程管理人员都能够树立工程管理意识,认识到工程管理的重要性。同时为了进一步强化工程管理人员专业技能水平,可通过建立考核机制,竞争上岗机制,经培训后对每一位工程管理人员进行考核,考核合格后才能够参与工程管理工作。通过建立竞争上岗机制,可有效提高工程管理人员工作积极性和责任心,进而提高工作效率。

2.2改变思想,更新工程管理观念

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背景下,建筑工程企业应及时改变思想、更新工程管理理念,与时俱进地紧跟建筑市场和社会发展趋势,对现有的工程管理体制进行改革,根据市场经济体制变革管理机构设置和转变部门职能。在管理机构设置方面可根据各管理部门的职责划分为工程技术管理部门、工程施工管理部门等。工程技术管理部门主抓工程施工技术;工程施工管理部门主抓施工进度,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问题。明确划分各管理部门的职责范围,并制定严格的工程管理规章制度,使各个工程管理部门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履行职责。确保整个建筑工程生产活动的有序稳定开展。

2.3加强工程质量管理

在整个建筑工程管理活动中,工程质量管理是整个管理活动的重点。之所以在建筑工程管理中要高度重视质量管理,这是因为不管是任何的建筑工程如果工程质量不过关,那么所有的管理活动的付出都是徒劳,工程质量难以保证,势必会给建筑工程企业的经济效益带来极大的影响,甚至可能因为工程质量问题使得建筑工程企业在建筑市场内丧失竞争能力。所以,作为建筑工程企业必须要加强工程质量管理。具体来讲,在施工前应监督管理施工单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对各种施工材料质量进行严格的管控,工程设计图纸和施工图纸进行查看审核,发现图纸中存在问题应及时组织设计人员会谈商榷,避免问题图纸投入施工中。在施工过程中加强对各个施工环节的质量检查,检查内容包括施工人员是否按照操作规范施工,施工机具是否符合工程施工要求。施工安全措施是否到位等。

3.结语

总之,质量是企业发展的生命线,建筑工程企业如果工程质量得不到保证,那么将在建筑市场领域寸步难行。所以建筑工程企业必须要深刻认识到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加强对管理工作中存在问题的研究和探讨,积极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 [科]

【参考文献】

[1]张彬.探析建筑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法[J].门窗,2014.

[2]李勇.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J].科技致富向导,2014.

篇10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现状;创新措施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筑工程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建筑企业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因此,在新形势下,如何确保建筑工程的质量、进度,降低工程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成为建筑企业首要需要解决的难题之一。下面就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现状及创新措施进行了论述,以供参考。

1 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性

近年来,随着房地产业的飞速发展,从而给建筑业的发展带来了一些机遇和挑战,各地纷纷开展建筑项目的建设,建筑的数量也日益增多,建筑业的发展前景越来越大,但在建筑实际施工中同时也出现了一系列的质量问题。在目前市场经济的竞争中,建筑企业需要不断提高建筑施工管理水平,建立完善的技术管理制度,这样有利于提高建筑施工的效率,确保建筑的施工质量,降低建筑施工成本。由此可见,做好建筑施工管理工作,提升建筑工程管理的技术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 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分析

2.1忽略了工程管理

由于建筑工程管理人员不重视工程管理,因此建筑工程管理工作只是流于形式。近年来,我国建筑工程管理工作虽取得了一些成效,但管理工作的重心仍放在工程承包上及施工进度上,对管理工作缺乏有效的计划和安排,从而造成管理工作出现混乱、资金浪费严重等现象,更为严重的是,有些企业为了节省工程开支,在施工中采用一些不合格的材料,这样将会降低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

2.2 信息化程度低

建筑工程作为一个涉及面较广、系统复杂的项目,关系到各个部门的数据和资源的交换,在数据和资源的交换过程中,建筑工程管理企业需要创建自己的数据库,并需要在工程管理中引入计算机技术。而对目前来说,在建筑工程管理工作中,对计算机的应用较少和网络化管理程度较低,信息化水平不高。

2.3 能源消耗量大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建筑能源消耗量不断增多,生态环境问题成为我国首要解决的难题。相对于国外而言,我国的建筑工程能源消耗量远远高于国外,为此,在建筑施工中我们需要采用节能、环保材料,不断推广绿色建筑,以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3 建筑工程管理的创新措施

3.1 建筑工程管理的创新意义

根据我国建筑工程的管理现状分析得知,新时期条件下建筑工程管理中仍然存在着较大问题,因此,管理人员需要对工程管理工作进行改革与创新。过去,我国建筑工程行业主要采用招投标的方式进行项目承包,而但在这个承包过程当中,经常会出现相互压价、拖欠尾款等问题。同时,有些部门经常出现采用多方面管理方式,这样避免会出现管理错位问题。通过分析这些问题的原因得知,这主要取决于我国的管理制度不完善,人为因素影响等因素。因此,建筑工程管理的创新是为了寻求合适的市场环境,对建筑工程管理方法进行改革和创新。

3.2 建筑工程管理的创新方法

建筑工程管理的创新方法是在满足市场需求和经济条件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实现建筑工程的经济效益。建筑工程管理创新最终目标是为了确保建筑工程进度和质量,实现建筑企业的服务最优化目标。

建筑企业的综合实力直接影响我国的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建筑工程的建设在社会经济的发展中起到关键性的作用,所以我们需要培养大量优秀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目前来说,我国对建筑企业在建筑工程管理方法进行研究中发现,一些建筑企业建设了一些管理安全、质检、合同等部门、指挥部门和项目经理部门。而这些部门的建立其实并不没有太大意义,从中造成了人力资源的浪费和管理不合理等问题的发生,因此,我们应该对建筑工程的管理工作进行改革与创新。

3.2.1从组织结构上创新

目前,随着我国的建筑企业的不断发展,建筑工程施工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分析原因得知,这主要是由于我国的建筑工程管理工作不到位,背叛了市场经济的发展趋势。因此,我们需要对工程管理进行改革。在工程管理改革之前经常存在以下问题:一是签订合同之后,项目经理代表施工单位对企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分配,并对施工安全、成本、材料等问题进行管理,这样将直接分散项目经理的管理能力,无法进行项目中各个环节管理。除此之外,由于项目经理不能承担单位法人的责任,这样将会造也工程建设中合同、职权的不明确等问题发生,以上这种建筑企业管理模式,显然不适应企业长期发展的需求。因此,这就要求建筑企业管理层需要成立专门的各个项目部门进行管理,法人应做好法人的工作,项目经理的主要工作是做好建筑工程统筹计划及监督管理方面的工作。

3.2.2从管理理念上创新

在管理理念创新上,企业管理中要引入一批的专业素质高、技术过硬的管理人才,并在管理上投入大量资金,使得建筑管理人员认识到工程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并落实到工作中。除此之外,建筑创新的管理理念需要结合当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不断地改善与创新管理理念,尽量避免模仿国外成功经验进行项目管理,而是需要结合我国市场实际情况,建立一套能够体现管理内在的要求和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管理体系。

3.2.3 从管理技术上创新

由于我国的建筑行业众多,分布比较散,企业管理人员、部门众多,所以给工程管理工作带来一定难度,并引起施工程序上的复杂化。因此,我们可以采用一些新型管理软件,这些软件可以有效、全面实施建筑工程管理,提高建筑管理质量和技术水平。同时在工程实际应用中,也可以共享到建筑行业的管理经验。通过利用软件管理,不难能够及时了解施工中的问题,并及时找到相应的解决措施,这样可以大大提高我国建筑行业的管理水平,实现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3.2.4 提高在岗人员的综合素质与业务能力

在建筑工程建设当中,管理部门需要对管理人员进行配备,在配备时应以高素质、专业化为标准,施工企业应严格执行持证上岗制度,以发挥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和作用,从而达到项目施工质量监控、成本管理、进度控制、安全管理的控制目标。另外,施工企业还需要对员工的素质教育、业务进行定期培训,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设立相应的培训部门,以提升管理人员的专业不平与业务技巧,以及管理人员网络技术的应用能力,同时不断增强施工人员文明施工、安全生产的意识,规范施工人员的操作行为,以达到建筑工程施工合理管理的目的。

3.2.3 实行信息化管理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建筑工程项目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施工人员不仅要掌握现代化、专业化的施工技术,而且还要采有现代化的管理方法,以提高建筑项目管理的效率。近年来,在建筑实际施工过程中,我们主要采用计算机技术、电子信息网络系统进行辅助管理,能够及时获取、传达、输送各种反馈信息、指令、数据,以便及时做出调整,提高建筑项目管理的效率。同时,通过使用各种财会处理软件、监控系统,不仅大大提高财会信息处理的质量,而且可以对项目施工进行实时监控,从中促进建筑项目管理水平的提升。

4 结语

总而言之,在目前建筑市场激烈竞争的背景下,建筑企业要想在竞争中提高自己的地位,需要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开展创新的管理模式。只有这样,管理者才可以为企业的发展制定出正确的决策,企业员工才可以从根本上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从而建筑工程的质量才能得保障,建筑企业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邓筱怡.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创新[J].科技传播,2009,(08).

[2] 李化中.论如何提高建筑工程施工管理[J].建筑与工程,20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