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课的课程设计特色范文

时间:2023-09-25 18:15:1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思政课的课程设计特色,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思政课的课程设计特色

篇1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接受机制;评价机制

中图分类号:C961文献标识码:ADOI:10.3963/j.issn.16716477.2013.03.029

所谓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接受机制是指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为实现高等教育目标,积极促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道德、法律和心理方面的教育内容的实现,使其内在要素自身及与外在社会、环境和技术等要素相协调,实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结构和功能的有效运行,达到促进教育内容的接受的过程。高校思政课接受机制作为隐藏于各种教育现象之后的运行机理和内在逻辑,本身是抽象的,但因教育的实践性,其表现却是实在的。决定高校思政课效果最根本的、最基本的两种机制是动力机制与平衡机制。笔者将从教学环境、教学主体、课程设计、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估五个方面探讨高校思政课的动力、平衡和评价机理,以期为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一、教学环境与教学主体:高校思政课接受的动力源

高校思政课接受需要动力,而动力最重要的表现是活力,其活力的衡量尺度是效果或发展。所谓高校思政课的动力机制是指高校思政课赖以运动、发展和变化的不同层级的推动力量,以及它们产生、传输并发生作用的机理和方式。社会发展加速与个体素质提升困难之间的矛盾是高校思政课发展面临的问题,也是其发展的契机和动力。这一矛盾既是高校思政课的源泉与动力,又规定着高校思政课的性质与方向。以下将从多样化教学环境与多元性教学主体两个维度,建构知情互补的高校思政课动力系统,实施多种教学变量的整合,以提高教育内容的接受度。

(一)以教学环境的多样化强化高校思政课的主导性

教学环境的多样性特征,源于经济全球化和教育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在教育现代化促进了文化自觉意识觉醒的时代下,高校思政课教学面临时代性的课题。在这种特定境遇下,主体接受各种现代化的价值与观念,产生了特殊的心理期待与困扰,对高校思政课环境提出新的要求,急需强化教育的价值引导功能。由于高校思政课的实践本质特征,如果能积极地发挥人类的意识性、自觉性、可选择性的能力,顺应教育的社会性、物质性和对话性的特性,那么就可以从环境中获取高校思政课的动力,增加接受的可能性。

首先,要整合高校思政课的技术环境,促使学生接受特定的思想观念,增强国家认同感,维护国家的同一性,维护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的稳定。虚拟技术负荷着人文价值,支撑着人文维度[2]。技术变迁中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与运用,网络的多元性、开放性和创造性,对现代高校思政课教学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具体表现为主体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利益诉求趋于多样化。虽然教育教学环境的新特性挑战了国家的主导性与统一性,但也为高校思政课教学实践的发展与进步提供了新的动力,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

其次,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注意精神环境的创设,创设精神环境,需要依据大学生的精神状态,促发积极心理,避免消极精神,积极开发高校思政课的激励与引导功能,解决大学生的理性图景化生活与现实判断中建构理想信念的思想冲突。关于利益环境的设计,需要从利益诉求出发,高校思政课教学部门要联合学生工作、校园文化建设部门多方协作,满足大学生的知识学习与人格完善的利益,这种需求是人类实践活动的原动力,是发展的持续力。因为利益需求是社会的唯一推动力。

(二)以教学主体的多元化增强高校思政课的体验性

人作为最有灵性的生命体,既是主体性的存在,又是价值性的存在。从高校思政课教学本身来理解,其由教师、学生、教学资源和教学环境等若干因素构成。其中,师生之间的双向交流,主体平等对话是其相互关系的核心。高校思政课是双边主体的互动式教学,体现在高校思政课教学过程要从认知、情感、信念和意志的心理层面着手,旨在体现教育的体验性,开展有效的符合大学生实践的针对性的教学。

1.主体认知对高校思政课接受的促进作用。虚拟技术的发展极大提高了主体的感知能力,高校思政课主体认知的提高提供了技术支持[3]。教学中教育者应根据大学生的认知结构和学科情况,甄别和筛选教学设计,反思教学流程、教学策略、教学目标。在这个设计过程中,高校思政课教师对教育对象的认知研究,可以理解为在外在刺激和学习者个体特征相结合情况下进行渐进性和累积性的自我建构过程,认知过程的表征有同化、顺化和调节几个重要环节。高校思政课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到认知图式是一种知识的组织体,它能控制感知思维与行动策略,并处于经常性的变动中。要根据学生认知状况的阶段性、层次性、个体性地确定知识框架,确认教学重点,建构系统化的整合知识块,形成体系化的教学结构。在教学流程上,通过概念和现实图式,做到理论教学与实践反思相结合。在教学目标上,从认知的个体性出发,满足个性发展,激发创造性思维,实现教学模块化及自主选课。

2.主体情感对有效传递高校思政课的价值观的持续作用。伴随着认知过程而产生,并对认知过程产生重大影响的是情感。教师用情感共鸣和互动来培养和激发学生的情感,设立情感教育课程,建立情感教育导师制,拓展尽可能的校园内的情感教育途径[4]。学生学习高校思政课时正是成就成熟公民,强化对社会的责任的过程。因爱国除了源于认知外,还有情感因素的作用。不管是学习动机、学习态度还是自我效能感和成就归因,都与学生情感的作用分不开。高校思政课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如能关注学生自我评价能力、自我调节能力及人际沟通能力,并对其进行启发与引导,那么将会形成学生的积极情感,从而增强其政治认知学习的效果。双边的高校思政课教学主体都有各自的信念形成路径。一方面,高校思政课教师对教学工作、教师角色和学生学习的确认,他们的信念对教师的知识及判断产生影响,从而影响教学过程。另一方面,学生在教学的对话交流中,逐渐产生了对真、善、美的确信与追求,这种信念有助于增强对理论与观念的接受度。

二、课程设计与教学方法:高校思政课接受的平衡源

在充分发挥高校思政课的教学环境、教学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同时,课程内容的优化和教学方法的创新对提高人的全面发展具有积极作用。所谓高校思政课的平衡机制是指高校思政课的教学设计、教学方法及其相互之间多个要素的协调而保持和谐有序稳定状态的运行机理与方式。课程设计与教学方法对于高校思政课教育效果起着平衡作用。课程本身是一个关注实践的领域,包括课程编制、课程设计、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四个环节。高校思政课课程目的在于将社会主义中国占主导地位的,被社会教育体制所认可的思想体系,上升为集体意识。高校思政课课程设计要将设计好的课程内容转化为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增强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判断能力。有效教学的实现途径之一是整合不同的课程模式,在教学中把握规律,提高教学效果,实现效率与效益的平衡。

(一)中华文化对高校思政课课程设计的预制性

中国思想文化从以德性自觉的人性论为侧重点到的社会性自觉的人性假设,都对高校思政课的价值取向产生根本影响。

1.中华文化传统对高校思政课内容的接受提供了内在依据。当下科学主义和享乐主义以及个人解放思潮都对高校思政课的思想文化之根产生冲击。在文化传统因素的作用下,高校思政课经历了圣化、去圣化到再圣化的否定之否定的过程,受到了,以追求君子、圣人的理想人格教育为旨趣的思想文化的直接影响。美国著名学者爱德华·希尔斯在《论传统》一书中提出了人都是生活在传统的掌心中的观点。《论语·述而》中提到:“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圣人型的德性传统具有社会感召力,现代的社会性传统具有社会民主性,高校思政课长期以来在课程设计上认为,传统圣贤特质并不是神授的,而是文化传承的结果,体现在传统道德教化中树立典型和权威。西方学者也认为,“不仅权威及其血统,而且社会中的一系列行动模式、角色、制度、象征符号、思想观念和客观物质能够产生神圣的感召力。” [5]

2.中国化为高校思政课的持续存在提供了现实经验。理论在中国的传播并中国化的进程中,人与人之间的异质性增强,社会与国家的同质性增强,从而使教育的社会性自觉和德性自觉走向规范和整合。高校思政课的社会性人格形成有特殊文化传统和制度的渊源。因而,中国文化的预制性对高校思政课课程设计提供了内在依据与现实路径。网络社会的发展下,高校思政课接受度提高要通过网络参与方式使学生在开放多元的社会中获得利益表达渠道。现代型人格的形成因条件的特殊性,只能通过一定的契约关系使新社会实现有机整合。价值教育国际化是一种传统,高校思政课课程设计不仅关注大学生德性自觉精神的培养,大学生社会性自觉素养的提升,更关注其理性自觉意识的培养,这是对人类对文明与秩序的一种尊重。大学生中不同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利益差异和冲突,需要依赖于法治化的教育制度安排,即高校思政课要依赖于大学生的自觉协商意识,形成和平解决争端的利益协调机制。

(二)价值观教育特质对高校思政课教学方法的综合诉求

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接受度受到传统文化、制度安排和现实环境的制约外,根本上受制于价值教育的价值判断的主体性与历时性。

1.价值观教育的特殊性。智力教学多为掌握知识,以目标实现与内容传递为旨趣,以传授科学知识为教学目的。运用智力学习中的基本原理与规律的为高校思政课教学服务,确实可发挥教学方法和知识传输的效率上的优势。但这只是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基础,却不能代表学生的自主性能自然生成,个人素质会自觉产生与发展。价值学习具有事实知识学习的特征,更有自身的特殊性,如主体体验性、效果长期性、信念持久性。在这个过程中,教学方法依托于课程的规划、实施和评价。大学生知行能否统一,成为高校思政课教学方法改进的重要任务。从学生视角来看,价值教育的效果与其生活经历、学习环境、生活情境和自我启蒙意识息息相关。在此基础上考虑网络化、市场化和全球化背景,对高校思政课教学方法的改革要着眼于大学生的自主和谐发展,养成主体的习惯,着力于提高学生的认知与实践能力。

2.价值观教育与智育的共同性。教学论认为从教学目标出发,学习是事实、技能和规范的传授与习得的过程。高校思政课工作者应掌握知识学习的直接作用方式,平衡操作性与监控性,发挥外显性与内隐性,挖掘普遍性与迁移性。问题是时代的声音,高校思政课学习的目的在于解决问题,趋向目的性、生活性和实用性[6]。高校思政课教学方法得当,有效与否关键在于是否有针对性。而针对性则在于能否解决问题。高校思政课采用问题式教学时要充分把握人们在解决问题时经历的起始、中间和目标三个状态,将任务领域转化为人的问题空间,实现对问题的理解和表征。“如果一个问题得到了正确表征,问题也就解决了一半”[7]。 高校思政课教学要从心理机制、策略选择和技能形成等教学模式的实践操作上,克服教学方法的单一认知取向,完成教学的整合。在个人品行和道德行为的培养上,要用整合模式培养一贯性的品质。教学方法也需要整合,即从主导到主体,从单一到多元,从灌输到渗透,从环境到情境的转变。

三、教学评价:高校思政课接受的动力平衡源

高校思政课评价作为对教育教学绩效考评的重要方面,主要对教学目标的实施情况和教学效果的满意度进行测量,使得教学系统趋于合理,并用于修正下次教学行为。高校思政课评价是以人的素质为对象的一种观察、测量活动,应遵守未来导向原则、整体推进原则、渐进累积原则、持续发展原则和多元化原则。高校思政课教学测评的蓬勃发展,促进教育教学研究科学水平的提高。新时期的评价理念与方法发生了巨大的转变。高校思政课评价在目的上从分类功能发展到培养功能,在内容上从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转变,在机构上从管理本位转向服务本位转向。评价具有引导和整合的作用和功效。社会评价趋于多样化,使得高校思政课评价也需建立自己的多元评价机制。

(一)设置多重性评价指标,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学质量

综观泰勒、斯塔弗尔比姆再到斯坦克等美国学者提出的教学评价模式的特点,高校思政课评价要明确教学目的与任务,关注接受效果,关注学习活动中相关人员的多种意见,关注教育效果的长远性,重视师生的应答情况以及量表的科学性。高校思政课评价在取向上要树立教学以学生为中心的态度,给学生创设自主的思考空间,教学决策人性化。评价者应考虑教学对学生的影响,应考虑教师、家长和相关人员对教学的参与能力。高校思政课评价的科学化要充分整合与完善形成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

高校思政课评价的内容要与政治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教育发展方式的转变相适应。教学内容的复杂性和教学效果的时代性使得高校思政课评价的标准与指标应向多样化转变。高校思政课评价机制应有利于培养创新型人才,有利于促进教育公平,应关注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科学、公平和权威的评价要给人选择权、机会均等和程序正义,价值观由一元向多元转化,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和对个体的全面评价。高质量的教育观推进高校思政课的评价标准由单一性转向多样化、个性化和社会化。因此,高校思政课评价应从目标导向发展为人本导向,从把学生作为传承工具到强调学生的实践精神和创新能力,从社会中心向学生中心转向,引导其逐步得到全面发展。

(二)以多样化的教学反馈手段巩固高校思政课教学效果

教学反馈起着调节器的作用,为高校思政课评价的提高提供了广阔空间,所谓反馈即将系统输出量的全部或一部分,经过一定的转换,再送回输入端,从而对系统的输入与再输出施加影响。教学评价作为对高校思政课各种功能的平衡的一种重要方式,具有权力制衡和诊断性作用,其教学评价的有效性对教师专业水平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建立信息反馈机制可以提高校思政课教学的针对性与实效性,促进教育创新及其可持续发展。多样化反馈形式,多样性的反馈工具与手段,快速和及时的反馈可发挥多元性评价的积极功能。结合控制论、系统论和多元智能理论,高校思政课评价应建立多元评价体系,使其更加专业化、系统化。事实上,任何一种评价机制,失去反馈都是大打折扣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还需要借鉴国外教育评估经验,“加强单位评估和学程评估”[8]。

总之,高校思政课教学有效性是教育工作者应高度关注的现实课题。高校思政课大系统中动力—平衡—评价机理三个维度反思高校思政课的接受机制,对于解决教育质量困境,探索新的教育评价体系,提高教育效果,建设有中国特色的高校思政课体系具有深层次价值。

[参考文献]

[1]曾慧,黄红生.虚拟技术的人学审视[J].求索,2010(10):7578.

[2]胡小安,童鹰.虚拟技术与主体认知能力的提高[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6(1):6265.

[3]褚惠萍.大学生情感教育研究[J].江苏高教,2012(1):119120.

[4]爱德华·希尔斯.论传统[M].傅铿,吕乐,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5.

[5]刘儒德.论问题解决过程的模式[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1):2292.

篇2

[摘要]文章介绍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微课开发的重要意义,在分析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发现状的基础上,从整体上提出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微课开发的原则。

[

关键词 ]思想政治理论课微课开发原则

[作者简介]聂沉香(19 67-),女,湖南娄底人,顺德职业技术学院,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网络伦理;杨维(1983-),女,湖南常德人,顺德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广东 佛山 528330)

[课题项目]本文系2 014年顺德职业技术学院教学改革项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微课设计体系与开发策略”的研究成果。(课题编号:2 014-SZJGXM33)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5)22-0097-03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微课开发的重要意义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对个性化学习的需求以及颠倒课堂理念的提出,都促使广大教师的教学方式、学习者的学习方式走向多元化。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向着交互性方向发展的同时,学习也正在走向微型化、碎片化、信息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资源面临着新的挑战,目前的课程资源已无法满足学习者的需求,此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资源的改革势在必行。近几年,“微课”应运而生,微课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中迅速升温,它在传统的教学基础上不断创新,成为一种新型的教育信息化方式。

微课,又称微课程或微型课程,2008年由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的高级教学设计师、学院在线服务经理戴维·彭罗斯提出,他认为微课程是一个知识挖掘的框架,我们将告诉学习者在哪里挖,需要挖些什么。我们将对这一过程进行监督。微课既可以作为一种挖掘知识的工具,也可以作为知识脉冲。

在我国,“微课”的概念最早是由佛山市教育局信息中心的胡铁生老师提出的,他发现现有的教育信息资源利用率低,率先提出了以“微视频”为核心的新型教学资源,他认为“微课”是指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反映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教与学活动的各种教学资源的有机组合。“微课”的核心内容是课堂教学视频(课例片段),同时还包含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及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教学支持资源,它们以一定的结构关系和呈现方式共同营造了一个半结构化、主题突出的资源单元应用“生态环境”。

“微课”作为一种全新的学习资源,与传统学习资源相比,具有时间短、内容精、容量小、易传播、易操作、适合个性化学习等特点。它可以很好地满足学习者个性化学习、翻转学习、混合学习、移动学习、碎片化学习等多种需求,也可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网络教研、教学反思,它还对颠倒课堂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微课开发现状

微课的出现无疑为思政课教学带来了福音。然而,笔者在参与我省教育厅思政课微课大赛的过程中,发现现在微课教学的质量良莠不齐,许多思政课教师对微课的设计理念、建设标准、开发途径、方法等重要问题了解不够,在开发制作过程中非常迷茫,相当一部分老师只是盲目模仿他人的作品,没有很好地认识到微课的鲜明特征。基于以上原因,笔者组织了问卷调查,主要针对参加教育厅微课大赛的思政课教师,对微课的设计与开况进行调查,目的在于深入了解思政课教师微课开发的现状,以及在微课设计与开发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1.高校思政课教师对微课的基本认识。通过调查得知,高校思政课教师接触微课的时间比较短,微课需要进一步推广和普及。调查显示,接触微课时间比较长(一年以上)的教师占13.15%,接触微课在一年以内的教师占86.85%。这表明,对于高校思政课一线教师来说,微课仍然是新事物,微课的推广力度还需要加强,要让更多的中小学一线老师接触微课,了解微课的开发与应用。

2.高校思政课教师参与微课开发的情况。调查显示,教师开发一节微课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5小时以内能制作一节微课的老师只占10.81%,5~10小时的占到 30.83%,11小时以上的占58.36%,由此可见,高校思政课教师对于微课开发制作的技术与经验还非常不成熟,没有形成系统规范的模式,亟待加强学习和培训。这也导致教师开发微课的平均数量比较少,调查显示,70.65%的老师开发微课的数量为l~3节,只有10.49%的老师开发了5节以上的微课。

3.高校思政课教师对现有微课资源的认识。对现有微课资源的开发建设现状,85.8%的老师认为“微课太分散,没有形成专题化的体系”,这与微课自身“短小精悍、只针对一个小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考点”有一定的关系,也说明专题化微课程的建设非常重要。80.29%的老师认为“微课的质量不高”,81.88%的老师认为“微课的总体数量不够丰富”,还有少数老师认为“现有的微课实用性和实效性不是很强,相当一部分都是简单问题的讲解”。这些问题的出现有着多方面的原因,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微课在高校思政课中的运用起步较晚,广大思政课教师对它的认识还不够,微课资源开发还处在摸索阶段。但值得肯定的是,微课从无到有,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思政课微课资源的开发也在一步步地走向规范化和标准化。

4.高校思政课教师对微课学习者特征的分析及教学目标的确定。大部分教师认为需要分析微课受众的特征,微课可以达到多个教学目标。微课作为一种新的学习形式,需要对学习者的特征进行分析,包括学习者的年龄特征、心理特征、认知特点、学习兴趣、学习起点、学习方法与策略、学习风格、新教学方式的接受能力与态度等,这是众多老师的共识。微课具有短小精悍的鲜明特点,一节微课不可能同时达到多个教学目标,思政课教师普遍认为不同的微课从不同的角度依然可以达到不同的教学目标,包括“知识目标、技能目标、情感体验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等。

5.高校思政课教师对微课视频时长的认识。大部分教师(75.94%)认为,微课视频最合适的时间长度应该是5—10分钟,这符合微视频短小精练的理念,从脑科学的角度来说,这个时间长度能够让学习者保持比较好的注意力,以聚精会神地观看微课视频,并理解课程内容。 6.微课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调查发现,对自己的微课作品感觉“一般”的老师占到59.86%,有13.19%的教师对自己的微课作品感觉不满意。笔者对这部分老师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发现他们认为自己的微课作品质量普遍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镜头单一,缺少变化( 66.78%);声音不够清楚(56.61%);课件制作不是很好(44.92%);微课的配套资源不齐全( 74.07%);微课教学水平有待提高(45.68%);微课教学趣味性不强( 50.83%);微教学视频画面不够清晰( 59.66%);主要教学环节缺少字幕提示( 39.97%)等。

7.高校思政课教师对微课开发环节重要性的认识。微课设计与开发环环相扣,任何一个环节没有处理好,都有可能影响整个微课的质量,这与教师对微课的整体认识有密切关系。调查显示,“编制微习题”的重要性均值是1.79,这一点足以说明教师们对微课的定位正在逐步清晰,微课不仅可以“传道”“授业”,还可以“解惑”,教师们的教学思想也从完全的教师“教”向学生“学”转移,实现“双主教学”思想是大家的一个共识。“撰写视频拍摄/录制脚本”的重要性均值是1.75,44.3 5%的被调查者认为非常重要,39.42%的被调查者认为比较重要,这与事实相符,如果没有撰写视频脚本,录制的微课必定不会条理清晰,这与传统的课堂教学有着不同之处,也是众多一线教师的经验总结,所以很有必要加强视频拍摄和脚本撰写的培训与辅导。“拍摄/录制前的准备工作(如环境布置、工具调节)”重要性的均值是1.64,如果准备工作没有做好,微课的质量将会大打折扣。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微课开发的原则

微课的设计与开发是一个系统的工作,它不同于传统的公开课的视频拍摄,也不同于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一节完整微课的开发,既包括微课设计,也包含微课的实际应用,只有把微课的设计、开发、应用等环节合理地结合起来,开发的微课才具有真正的使用价值。微课的设计开发有其自身的规范化流程,胡铁生老师曾提出了微课开发流程,笔者对高校思政课教师开发微课的过程进行了深入调研,在总结反思的基础上对高校思政课微课开发提出以下几点原则:

1.碎片化处理原则。传统的课堂实录式的视频一般都以45分钟为单位,甚至一个小时,这无法顺应互联网时代用户的“注意力模式”,难以满足教师和学生的实际需求。比如,教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常常需要一些“短小精悍”的教学视频,用于课堂教学中环境的创设、新课的导人或德育情感教育等,长时间的视频教学显然就不适用。但是传统的精品课程、农远工程等课程都是名师、学科骨干教师参与录制,教学质量非常高,这就形成了“用之不便,弃之可惜”的局面,如果将其进行系统、批量化的再加工、再编辑,进行微课碎片化处理,使其符合“微课”的理念和特点,就既可以继续发挥原有各类资源库的教学价值,同时还可在短时间内形成一定规模数量的“微课”资源库。

2.创新性原则。微课的原点是“教学”,而非“技术”。微课制作的关键技术环节有两个,即课件的制作及微教学视频的拍摄或录制。如今,随着计算机技术、智能手机功能的提高和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普及,课件制作已经不是难点,常规的视频拍摄工具进入寻常百姓家,录屏软件在操作性上也非常简单,而且功能强大。总体来说,制作微课的技术门槛已经跨过去了,我们现在急需关注微课的创新设计和教师在微课中展现的教学水平,这些才是微课最有价值的地方,也是微课最吸引学习者的地方。教师在平时要留心学习其他领域的设计经验和方法,注意借鉴、模仿与再创造,例如从电影、电视、广告等大众媒体中找到可以借鉴的创意;微课设计要体现“任务驱动、问题导向、反馈互动”的原则,课程设计要创设情境、引入有趣、逐步推进,层次分明、适当总结。让学习者在最短的时间内学到最关键的知识,在这个方面可以重点借鉴知名微课平台的教学方式、方法、理念和策略。

3.开放性原则。微课资源的建设要采用多种方式、多种途径,要吸引不同角色的人群参与,而且已经建设好的微课资源应该开放资源权限,允许不同的学习者和教师对其进行编辑、再生和更新,这就能丰富微课资源,突出微课特色,增加微课类型。当然,为了不造成微课资源的混乱,每次编辑之后均需要管理者或者是资源的所有者对其进行确认。百度百科采用的就是这种资源更新模式,效果良好,得到了使用者和资源建设者的一致认同。

4.发展性原则。在微课的开发设计过程中,应更加注意微课的单元整体设计,即从单个的微课设计与开发,走向专题微课程的设计与开发。专题微课程是基于一门课程的某个重要的专题而设计开发的一种微型化的在线视频网络课程。微课程是指对某个专题进行系列化、连续性、层次化的微课开发。某个专题的微课程一般由10节左右的微课组成,这些系列化、连续性、层次化、体系化的专题微课程能给学生提供完整有效的知识技能,非常适合学生的自主性学习。教师不仅要掌握单个知识点的微课设计方法,更要掌握基于一个专题、一门课程的微课设计方法。当前微课资源建设方向的重点是要从“单一微课建设”转向“专题微课建设”。

篇3

【关键词】 案例教学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应用

我国现阶段在普通高校开设的理论课和思想政治教育课(即两课教育)是我国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是引导和帮助学生掌握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确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不动摇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的重要课程。根据课程的特点和当今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本人从教学的实践出发,总结在高校思政课教学的现状及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顺势应用案例教学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两课的积极性和主动,从而达到改进教学质量的目的。

一、案例教学法的定义

案例教学也叫实例教学或个案教学法,是在学生掌握了有关基本知识和分析技术的基础上,根据教学的目的和要求,在教师的精心策划和指导下,运用典型案例将学生带入特定场景进行分析和创作,通过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学生的双向或多向互动以及积极参与、平等对话和共同探讨,学生在独立思考或集体协作过程中,提高其识别、分折和解决某一具体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协作精神的一种教学方式。

二、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实施案例教学的可行性分析

1、教学现状

思政课程是高校的必修课程,现在的教学模式是主要是由任课老师进行理论讲解,学生在下面听讲,是一种填鸭式的教育方式。一般的教材都会从基础讲解到实例应用由浅入深地编写,学生在学完基础之后,面对多而庞杂的实际生活,不知如何去理解课堂上所灌输的内容,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一堂课下来,学生只掌握了部分相关理论,书本内容部分可以熟记,但是要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效果就大打折扣。

2、可行性分析

(1)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出发点。这是案例教学法最突出的特点。案例教学法可以将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相关联,通过对案例的展示,让学生对案例进行思考与讨论,找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2)有助于活跃课堂气氛。案例教学是一种启发式和讨论式的教学方法。它可以很好地克服传统教学中“满堂灌”的弊端,为整个教学过程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从根本上调动了师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整个教学过程中,活跃了课堂教学的气氛。

(3)有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案例教学法要求学生根据实际问题,应用已有相关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这过程中,对提高学生的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直接的促进作用。

综上所述,无论是教学课堂气氛、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是学生能力的培养,案例教学与传统教学相比,都呈现出不可超越的优势。可见,在思政课程教学中引入案例教学法是可行的,相信案例教学能给思政课程设计教学带来质的改变。

三、案例教学法在思政课教学中实施的对策

1、教学前教师精心组织内容

教学的目的围绕学生展开,那么首先要了解学生: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能力水平、兴趣爱好。教学的内容要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能力提升为目标,要求对所选取的案例进行精心挑选和分析,适当时可做一些改动。案例选取基本要求:(1)案例要有针对性和典型性,案例中要涵盖课程的绝大部分的知识点。(2)案例要有实践性,案例要与现实相吻合,能够被学生理解。(3)案例要有系统性,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用到的大部分案例之间应该相互联系,前后连贯,由易到难。案例教学前的准备工作关系到教学的成败与否,要求教师不但要精心备课,还要求教师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精确选材,精心组织。

2、课堂组织演示

首先利用课件讲解知识点和注意事项,然后选用一些简单、结构清晰、涵盖课程知识点的案例。教师一步一步地演示给学生看,目的在于让学生尽快掌握知识点。然后举出涵盖该课程知识点的一个难度相当的实例,先让学生看效果,再思考其方法:指出其不足并提出改进方法,同时也找出其亮点。最后要设计具有一定难度和深度的综合性的案例,并布置一定量的不能在书上找到答案的课后作业。根据学生能力水平的不同,可以让他们都能找到学习的乐趣,获得成就感。 经过这样的教学过程,学生不但能理解知识点,而且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最终解决问题过程中得到了能力的提高。

3、让学生实践讲授案例

学生在实践课堂中,首先要求学生独自讲授教师理论课中讲授过的实例。其次适当增加难度,让学生做那些教师在课堂上放映过并讨论过的实例。最后布置一、二个主题让学生课堂讲授。学生通过自己实践讲授,理解理论,从而达到教学的最终目的。

4、精心讲评、善于总结

在完成一个知识的教学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教师在实践辅导时要耐心的解答、引导、启发,有些问题要进行一对一、手把手的辅导,对于一些有共性的问题,可以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学生之间进行协作学习,也可以由教师演示讲解分析,要视问题的难易选择适合的方法,以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在总结时,对于一些学生好的创意和方法,首先要进行表扬和肯定,再对创意进行对比;如有不足之处,首先应尊重学生的思考,提出自己的修改建议和意见,再让学生自己思考补充。

四、结语

国际国内形势千变万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既有有利条件,也面临严峻挑战。肯定成绩的同时,也应正视不足。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两课是理论与实践结合很强的课程,应用案例教学,使课程更具有鲜明的教学目标,才能将复杂的知识嵌入生动的情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成功的喜悦,在不断修改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健康成长。

只有让两课教育更加针对性、吸引力和实效性,这样才能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这也需要在课本内容、教师教法上不断创新。只有以学生为本,贴近他们,服务他们,思想政治教育才能更有效。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美术院校;中华传统文化; 思想政治理论课; 教学创新

中图分类号: G6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0)06-0081-02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生息繁衍中创造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和历史传统的精神成果的总和,它深远影响整个民族共同心理状态、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借鉴中华传统文化进行思政课教学,是创新美术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有效之举。

一、美术院校中华传统文化的教、学现状

2008年,我们在艺术院校、普通院校中,进行了以文、史、哲、经、法、语言、审美等内容为主的《大学生人文素质修养现状》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在普通高校,学生回答问卷的正确率为63.27%,而在美术院校,正确率只为54.5%,两者相差8.77%。可见美术院校学生的中华传统文化知识的储备有些偏低。

与此同时,在对美术院校学生的中华传统文化的学习愿望和教师运用中华传统文化进行教学的现状调查显示:美术院校的学生很希望老师运用中华传统文化进行思政课教学的占48.9%,近五成;不希望的占18.1%,无所谓的占33%。而美术院校教师能够经常运用中华传统文化进行教学的则只占29.1%,近三成;有时这样做的占43.8%,很少这样做的占27.1%。可见,在美术院校,学生对运用中华传统文化进行思政教学的学习期望与教师满足学生的学习期望二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教师的教,不能满足学生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的需求。事实上,在美术院校运用中华传统文化进行思政课教学,既有学生的内在需要,又有外在的有利时机。与普通高校学生相比,美术生虽具有文化基础相对偏低、个性较强、不愿接受僵化的理论说教的特点,但对中华传统文化却有着比较强烈的学习愿望。中华传统文化扎根于民族土壤,源渊流长,美术史与中华传统文化有很多相通的地方,国画本身就是中华传统文化领域中的奇葩之一,这也是美术生乐于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的原因。中华传统文化还是美术创新的起点和背景,是美术设计的灵感和源泉,这也有助于他们形成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学习认同感。另外,他们对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爱国恤民、爱人孝亲、重德修身、励志图强、崇节重信、“内圣外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等修身养性、为人之理方面的知识也有较大的兴趣。这些都是美术院校的学生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的内在需要。另一方面,随着近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热的兴起,高校中也兴起了一股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的热潮,这也就为美术院校运用中华传统文化丰富思政课的教学提供了有利的外部环境。

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创新美术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应做好“五个结合”

学校主导与组织学生结合。美术院校普遍不太重视以中华传统文化来丰富思政课教学。要解决这一问题,首先学校必须要重视。学校重视,不仅是说说,更要落实到教书育人的各个具体环节,要有共识和具体措施。第一,要把运用中华传统文化丰富思政课教学的要求,体现到学校的育人目标、育人思路、课程设计、效果评价之中去。第二,领导要亲力亲为,如亲自在教学中带头实践和实现这一要求、亲自主持课题研究等。第三,培训师资。培训一支能够把中华传统文化与思政教学结合起来的师资队伍,抓好骨干,搞好普及。给教师从事中华传统文化的学习和研究以经费支持。第四,开展活动、营造氛围,还可聘请校外专家来校进行关于中华传统文化的系列讲座等。另一方面,单靠学校主导显然还是不够的,还必须组织、引导学生广泛参与,积极配合。第一,要正面引导学生,讲清重视中华传统文化的学习与专业发展二者之间的紧密联系及其重要意义。第二,鼓励学生组织成立“中华传统文化学习协会”或“中华传统文化兴趣学习小组”等学生社团,委派教师,指导学生开展学习活动或竞赛活动。第三,给学生从事活动以经费支持。

课内教学与课外延伸结合。课内教学应采取灵活多样的授课模式,可在选修课甚至必修课中进行。如开展课前十分钟读经活动,如《论语》、《三字经》、《弟子规》等。同时,还可穿插视频教学,如“于丹《论语》心得”等。课外方面,要充分利用网络对课内教学进行补充。“长期以来高校教育比较侧重第一课堂教育,而对第二课堂教育重视不够。”[1]“随着数字化技术的高速发展,依托网络平台改进高校思政课教学成为了必然选择”。[2]要把教学的课件挂到网上,还可在网上开设读书栏目,指导学生有选择地精读国学经典,同时师生也可在网上互动交流,释疑解难。另外,还可充分利用学生采风写生机会较多、跟社会实践联系较多的有利条件,实地考察,充分利用社会第二课堂对学生进行中华传统文化及思政教育。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专业课教学结合。在美术院校的教学中,存在专业课教学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相分离的情况,专业教师只管专业教学,似乎与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无关,个别老师甚至排斥、挤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时间。其实,美术专业教学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做事与做人息息相关,没有艺德是难以成为艺术大师的,不会做人,又怎能做好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不仅仅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辅导员的责任,也是美术专业教师的责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专业课教学应互相结合、相互配合,教书和育人是美术专业教学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共同天职和使命。

必修课与选修课结合。首先,要运用中华传统文化丰富思政必修课的教学,如运用中国哲学丰富《基本原理概论》的教学、运用儒家伦理丰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教学,如此可以极大提高思政课教学的吸引力。还须借助当前中华传统文化热,开设中华传统文化方面的选修课,以作为必要的补充和延伸。如开设《中国管理哲学》、《国学精选》等。

校内资源与校外资源结合。美术院校首先应立足本校实际,充分利用校内资源;同时要借助校外资源,可聘请校外名师来校进行中华传统文化或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学术讲座;也可与综合型高校建立合作关系,在中华传统文化教学方面实现资源共享;还可组织学生到综合型高校听名师国学讲座等。

三、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创新当前美术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应处理好四个关系

传统与现代的关系。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精华与糟粕并存,如三纲五常、愚忠愚孝等,这些观点在现代已成为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糟粕,不可取。但是,重德、修身、孝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观点在现代依然有相当的价值。既要反对食古不化、复古主义,又要反对全盘否定、。中华传统文化要面向现代化,其道德教育要面向今天的思政教育,这样才能“古为今用”。与此同时,当前的思政教育也必须扎根于中华传统文化土壤,否则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所以,也存在一个借鉴中华传统文化中优秀的育人内容和方法的问题,既要传承,又要创新。为此,无论是美术专业教师,还是思政专业教师,都必须注重和探索艺术与中华传统文化、思政教育的结合,指导学生的生活与艺术实践,实现艺术、中华传统文化、思政教育的三结合。

艺与德的关系。在有的美术生中,往往重艺轻德,认为艺最高、艺最重,有艺即行。还有的学生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只对从政的人有用;而自己又不想从政,学起来没有什么用。事实上,只有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才有利于自身成就事业。美术生如果不重视艺德的学习,其发展必然会受到很大的限制。要使学生明白:德和才一样重要,职业生涯是否成功不单单取决于专业素质如何,有时更取决于道德素质如何;要抛弃对思政教学的偏见和反感,提高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积极性,使自己成为德艺双馨的人。

知与行的关系。运用中华传统文化进行思政课教学的成败,关键在于学生能否做到知行统一,能否把所学落实到现实的生活和学习之中。中国传统的知行观历来主张道德认知与道德践行的统一,尤其强调道德践行,反对说一套,做一套。美术院校的思政课教学绝不能仅停留在知和书本上的阶段,必须落实到行、落实到实践中去。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广西高校 就业指导课程

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2C-

0157-02

立足广西现实,对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的有效性进行研究,从而引导大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使其能够理性评价自己,全面发展自己,这是当前广西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面临的一个现实课题。

一、就业指导课程现状

(一)课程指导理念存在一定误区。受实用主义教育观的影响,现阶段的就业指导理念仍停留在以帕森斯式的“就业安置”为目的的阶段,满足于帮助大学生找到一份工作,广西诸高校也不例外。这种就业理念认为,就业指导课程从根本上是为解决大学生就业而设置的,而衡量课程的有效性是学校就业率的提升,“先就业,再择业”观点是其具体体现。这种就业指导理念其实是一种“见物不见人”的理念,忽视甚至损害了大学生的真正需要和终身职业发展,不符合“以人为本”的时代要求。“先就业,再择业”观念的直接影响是导致大学毕业生频频跳槽,因为其参加工作之前就暗含着要“再择业”,如此一来,社会资源必定浪费,大学毕业生的职业生涯发展必然耽误。事实上,毕业生正确的就业定位主要来源于学校科学合理、有效的就业指导,因而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的建设及正确的指导理念显得尤为重要。

(二)课程设计本身存在一定缺陷。从就业指导课程设计的目的来看,由于就业指导课程成为学校提高就业率的一个途径,因而忽视了课程面向的真正的主体――大学生,其就业质量、职业生涯规划以及综合素质的发展缺少必要的关注,在一定程度上偏离了广西发展的实际需要。从就业指导课程内容来看,缺乏适合广西本地大学生发展和结合广西经济社会需求的就业指导理论体系;缺少针对广西区内大学生群体的有效指导和基于社会发展需求的就业导向,指导模式单一化;课程内容科学性较差,偏重于就业政策和就业技巧,忽视就业心理和职业能力的指导。从就业指导教学方法来看,重讲授而轻实践,较多高校将就业指导课作为单纯的理论教学来对待,教学方法单一,没有结合各专业特点,开设实践教学环节。从就业指导课程效果评估来看,较多高校普遍的做法是要求大学生撰写课程小论文或进行开卷考试以对课程效果进行考查,具有随意性,至于课程的有效性则缺乏科学的评估机制。

(三)师资状况有待进一步完善。目前,广西多数高校就业指导课程教学师资队伍基本上停留在粗放式的运作,基本没有专业化、职业化的教师队伍。首先,师资队伍结构成分复杂。在开设就业指导课程的部分高校中,参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的教师基本上以院、校两级学生工作辅导员、干部和思政系列专业教师为主,而且队伍人员多数是“半路出家”,就业指导课程充其量算是其工作之余的“副业”。从事就业指导的人员难以顾及对大学生就业的深入研究和全面指导。其次,师资队伍的理论专业化素养低。纵观广西多数高校,对大学生就业课程的理论知识系统缺乏专门地学习与培训,加之教师队伍的工作能力、水平和学历层次等参差不齐,课程的教学理念、研究深度也因人而异,难以保证就业指导课程教学的有效性。

二、就业指导课程有效性之对策

(一)树立以人为本的课程教学理念。在就业指导课程建设中,应坚持以人为本,着眼于大学生的独立发展和逐步成才。就业指导不能单纯地被看做信息的平台,局限于为毕业生实现就业提供必要的帮助。而应充分重视大学生的主体地位,主张以大学生为基础,树立以大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第一要务的观念;强调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开发大学生的潜能,在就业指导中体现人文关怀。从而实现大学生个人全面的、可持续的发展,使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真正发挥实效。

(二)优化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设计。一是以大学生发展的需要为基点优化课程设计。满足大学生发展的需要是对就业指导课程的最基本要求,也是以人为本教学理念的体现。首先,应根据大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广西高校的生源以广西本地人为主,少数民族成分多,相当一部分大学生来自经济欠发达地区,大学生的心理状况、家庭条件、就业观念或多或少都会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同时广西各高校之间的学生群体也存在整体差异,这就要求就业指导课程在选择课程内容上具有针对性。可在实现课程全程化的基础上,突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群体对就业指导课程的特殊性和多样性需求,进行基于学校自身特色的、不同行业分类的就业指导,并根据不同求职需求的学生群体,设置层次类型多样,针对性强的课程设计。其次,应根据学生的就业能力和职业观念设计。可通过推行测评系统进行评估。将职业测评作为课程的一部分,要求学生进行自我测评并设计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根据学生测评之后得出的结果及其生涯规划,对学生做出相对个性化和专业化的就业指导服务,让学生对自己的个性、特长、爱好和专业发展形成清晰的认识,为学生今后职业生涯的顺利发展奠定基础。最后,应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需求设计。为满足学生心理发展需要,就业指导课程应吸纳心理咨询、心理调节等相关内容,并融入通识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公民教育等理念,引导大学生建立健康的职业心理和职业价值观。

二是以广西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为基点优化课程设计。学校课程应积极适应社会生活。就广西高校就业指导课程而言,课程设计应以广西发展的需求为导向,使大学的就业指导将对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和对国家建设的自觉承担结合起来。这就要求课程的设计不仅应以广西的就业市场、人才需求为导向,更重要的是寻求大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与广西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结合点,实现大学生个体发展与服务广西社会需求的双赢。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毕业生择业的日趋复杂,空泛的理论说教已不能满足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实际需要。为此,就业指导课程应体现其实践性、针对性和与时俱进性,不能脱离广西发展的实际,不能偏离作为接受指导对象的大学生的文化特点和个性特征。因而既要求就业指导机构对广西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民族地区后发展、欠发达的历史时期有足够的认识,也要求对广西面临的重大历史机遇和严峻挑战有足够的认识,更要求对广西发展实际的人才需求结构的复杂性作出科学的判断。可以以就业指导课程的建设为契机,鼓励教师对广西区情和就业环境进行教学与研究,尝试建立科学合理的人才流动导向机制,使人才流向真正适合其发展的岗位。

三是以课程自身发展的需要为基点优化课程设计。此需求是科学发展观在课程内容选择方面的体现,要实现就业指导课程的可持续发展应考虑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就业指导课程的存在、发展必然以其存在必要性为基础。就业指导课程有必要针对本校大学生未来可能进入的职业领域的变化发展,作出课程的自我调整,以提高课程的外在适应能力。第二,就业指导课程对自身领域新知识的兼容并包。就业指导课程的相关内容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如果不吸纳新时期就业指导方面的新理论知识,就无法实现自身发展。因此,可对国内外先进经验进行比较借鉴,探索适合广西本地大学生发展和结合广西经济社会需求的就业指导理论体系。第三,建立科学有效的教学评价机制。将就业指导课程纳入高校课程评价体系。课程评价体系应包括对大纲、教材、教学方法、考核办法、教学质量等环节。同时,评价机制的构建原则应以政府、社会和高校自身为主体的共同监督评价。针对不同类型学校培养目标的不同制定不同的评价标准,高校自评应包括用人单位、教师和学生参与的评价,特别应建立社会中介的第三方评价机制,避免单纯由政府主管部门的行政评价或学校自我标榜的评价。

(三)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的师资队伍建设。首先,应优化师资队伍的结构。就业指导课程教师队伍的构成应包括三部分:一是专职就业指导教师和专职就业指导工作人员。他们将作为就业指导课程教学队伍的中坚力量,可由学校各院系及有关部门负责就业工作的分管领导及联系人担任。二是各高校就业指导的专业教师。他们是就业指导课程教学的基本力量,能从专业的角度出发为大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充分的就业指导。三是校外知名企业人士。他们是就业指导课程教学的辅助力量,可从企业用人和社会评价的角度出发,为大学生提供最真实、最切合实际的就业指导。其次,应增强教师队伍的专业性。作为从事就业指导课程教学的教师应具备多学科的综合知识;新形势下对全国及广西的社会发展和就业环境进行调查研究和预测分析的能力;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等。可进行统一业务培训,制定从业标准,取得资格后方能从事就业指导课程教学,以此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教学水平。最后,应重视大学生就业指导教学的基础研究。可在高校的就业指导中心下成立专门的就业指导教研室,鼓励任课教师共同参与到课程决策与研究中来,组织、筹划就业指导课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制订教学计划和大纲。在有能力的情况下还可组织人员编写和出版适用于高校就业指导的教材,开展专题研究、课题申报和参加相关培训及职业资格认定等工作,从而充实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的理论研究基础,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提供可靠保证。

【参考文献】

[1]郭声琨.推动科学发展上取得新进展[J].求是,2008(22)

[2]陈丽.高校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建设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8

[3]杨杰.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教学现状与对策探析[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04(4)

[4]于海静.美国公民教育的历史沿革、现状与发展趋势[J].外国教育研究,2004(3)

[5]万维维.终身学习时代我国高校职业指导课程的构建[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06

[6]赵娟.当前我国大学课程设计的问题及优化[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0

[7]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8]孙刘.基于就业能力的全程化高校就业指导体系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08

篇6

一、参赛作品分析

1.作品选题内容分析。参赛的微课作品选题内容涵盖公共卫生专业各分支学科,涉及课程最多的前五位依次为: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医学统计学、流行病学、卫生学、卫生毒理学。公共卫生专业包括20多个分支学科,课程涉及知识面广,信息量大,一直以来我国预防医学的课程培养体系以传统五大卫生(流行病、环境卫生、劳动卫生、食品卫生、学校卫生)为主。通过对四届微课比赛的作品选题分析可见,作品主题涵盖较多的为实际教学课时数多的课程,这也体现了参赛教师的微课主题出发点选择是建立在日常教学实践基础上的,他们选择了价值性较强的课题进行微课程开发。这也证实了教学竞赛是一条培养和激发教师加强学科知识提炼、提高授课能力的有效途径。2.教师职称及获奖情况分析。参赛教师的职称信息中,剔除数据空白项1条,其中高级职称38人次,占参赛总数的26.57%;中级职称89人次,占参赛总数的62.24%;初级职称15人次,占参赛总数的10.49%。获奖教师中,高级职称共18人次,占获奖总人数的32.73%;中级职称35人次,占获奖总人数的64.82%;初级职称2人次,占获奖总人数的3.70%。由上可见,中级职称教师是参加微课教学比赛及获奖人数最多的人群。现阶段高校师资队伍在不断壮大,其中青年教师的比例占较大比重,因此以中级职称为主的青年教师成为参加微课比赛的主力军,他们正处于事业的起步期,教学热情高,在比赛中也表现突出[3]。教学比赛促使青年教师主动投入更多精力,运用微视频制作模式进行教学,同时也不断提升了青年教师的教学基本功。

二、优秀微课作品的设计与开发分析

进一步选取一、二、三等奖作品36件,进行深度分析。作品时长分析显示有22件(61.11%)微课的时间分布在5—10分钟,另外14件作品时长在10—15分钟。医学类的微课视频普遍时间较长,这与医学课程的复杂性有关,微课选题围绕学科的教学知识重难点、热点展开,讲授内容相对完整,因而需要较长的教学活动时间进行内容解析以及拓展延伸。所研究的优秀作品都为讲授型微课,即以教材为中心对某个主题或者概念进行扩展介绍;在这些作品中未见习题讲解型、实验/技能操作型等类型[4]。内容的组织方式以“教师+PPT+图片+FLASH动画+短视频”多个元素为主,大多数微课都选取了丰富的多媒体资源如图片、动画、短视频等来增加微课的趣味性及视听效果。这些作品大都采用了基于问题的教学策略,通过自问自答形式进行内容的提出、分析和解答,引导出教学知识主体。其中比较突出的是,在微课“打火机也会引起肺癌”(2016年三等奖)中采用情景化演绎模式进行相关案例故事情节的表演[5],以“吸烟、打火机与肺癌三者之间的关系”为切入点,通过情景模拟来阐述“混杂偏倚的现象”,巧妙地把故事发展贯穿于教学过程中,这种创意性的微课设计可有效地吸引学生自主学习。制作技术方面,以混合型编辑为主,即教师在讲解的同时,伴有文字、动画或视频片段。研究对象中仅存在1件微课为教师和PPT的简单组合,形式过于单调,学习者不能获得优良的视觉效果;还有1件微课全程采用软件合成的方式,缺乏教师的身影,也并不推崇,微课的制作需适当展现教师个人风范,以保证学生体验一对一教学的亲切感。有3件微课的授课背景采用教室场景,具有真实感,但在录制上存在声音效果不佳、教师举止和眼神不集中的现象。在早期的作品中,还有2件微课是基于课堂实录的教学活动过程,学习者的体验依然是传统上课的旁观者,我们认为微课并不是视频公开课,需要加强设计感,提高视频质量。对作品设计的完整性进行分析,其中21件作品(58.33%)在课程开始或结尾进行了内容总结,有15件作品(41.67%)在课程结束前给学生留下思考题,有助于学生强化和内化微课内容,更有益于实现微课和课堂教学的衔接。优秀获奖作品中,具有交互性的微课很少,仅有两件作品“营养与糖尿病”(2018年二等奖)、“OverviewofDietaryGuideline--FoodPyramidandMyplate”(2017年二等奖)中有教师和学生的互动问答、参与表演等授课过程,这样的模式趣味性更大,突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而不单纯是教师的个人演讲或知识灌输,值得借鉴。

三、微课建设的启示

1.加强微课结构设计。结构设计是微课开发的精髓,要想设计引人入胜的微课,精彩的开场是关键环节。通过对作品的分析,我们看到目前常用的切题形式包括:直接进入教学主题、以问题为靶向、从主题相关实例引入等。在微课设计中,教师要选择新颖、创新的形式,用别开生面的开场白引出教学内容,这将吸引学习者的兴趣和注意力。但注意不能用长篇大论进行背景介绍,开场要做到精辟、浓缩、紧凑,避免头重脚轻。微课虽小,但仍是完整的教学单元。这些优秀的参赛作品在教学设计上都比较完整,做到了目标明确、思路清晰、内容翔实、时间合理。在课程总结和反思两个环节上,仍有上升空间。目前的课程总结形式较为传统,大多为概括性的文字陈述,缺乏趣味性,建议教师在设计微课时多采用结构图、动画、打油诗或其他新鲜有趣的方式,做到“言虽尽而意无穷”。只有不到一半的获奖微课包含课后思考环节,鉴于微课的实际用途是辅助和补充传统教学,我们建议在课程结尾时为学习者留下思考的空间,进一步加深学习者对内容的理解,促进知识体系的迁移应用,也便于教师检验微课用于课前预习或课中重难点知识自主学习的效果。2.提升教师授课技能。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提高,现阶段的微课制作水平已经实现能综合运用文字、Flash、视频等多媒体形式来演示教学内容,每个作品各具特色。因此突出的个人授课风范更能激发学习者的学习乐趣,这要求教师在微课教学中不断提升教学语言艺术的美感。语言表达直接传达知识的感染力是多媒体技术无法取代的。教师需做到精心组织语言,采用饱满的情绪授课,表述流畅准确、生动形象、层次突出,语音语速富有韵律,学习者才可感受其中的张弛有度、妙趣横生。优秀的微课语言传达的是教师思维的逻辑性和严谨性,也间接反映教师的文化底蕴。具有亲和力和表现力的教师,可让学习者体验愉悦、积极的学习过程,更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加强师生互动,如教师提问,或设计师生的情景交互、学生的实践操作等。在微课教学环节后,以学生为中心,利用网络平台附加在线测试、提问、课后反馈等互动环节,提高微课教学效率。3.公共卫生微课建设的建议。针对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专业课程内容庞杂的特点,我们建议要系列化开发微课,建设各学科有体系的微课网络平台。例如笔者所在的南京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卫生毒理学课程的微课建设初见成效,在微课教学比赛的促进下,多名骨干教师先后围绕《毒理学基础》教材中七个核心章节进行微课制作,包括:剂量反应关系、ADME过程、急性毒性、外源化学物致突变作用、外源化学物致癌作用、致畸作用、外源化学物的生殖危害。这些作品在全国微课比赛中荣获佳绩,包括一等奖2次、二等奖1次、三等奖1次、鼓励奖2次。我们以教材和教学大纲为基础,提出了毒理学微课体系的基本框架,基于学科课程特点构建详细目录,内容涵盖毒理学基础教学中的重难点,以每章节的重要知识点为出发点,在实例的基础上引入基本概念,通过动画、图片、结构图等方式化难为简,帮助学生理解要点,课程结束前进行总结和思考,进行知识提炼、融合、延伸。并将微课与其他形式教学相结合,实行微课-翻转课堂教学,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6]。在进行公共卫生和预防医学各学科的微课建设中,要尤其注意微课选题应紧扣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但不单纯是课堂教学的重复,要立足基础、突出重点、注重延伸,实现微小中见层次。各个教学主题之间要有逻辑关系,内容上要承前启后,循序渐进,实现微课体系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提升微课使用率,将其应用于课前预习和兴趣激发、课中理解和知识强化、课后巩固和扩展学习;结合其他教学模式,如传统课堂、PBL、翻转课堂等,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变抽象为直观,帮助学生提升个人的自主学习能力、问题分析能力。在公共卫生微课建设中,要把握学科前沿,关注学科发展,把专业思想的新理念、学术新进展融入微课教学中,做到基于课本却高于课本,与时俱进。加强思政教育,充分发挥公共卫生专业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还要注重公共卫生专业的实践性,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训练学生独立思考、批判性思维,增强应用能力,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四、结语

篇7

【关键词】独立学院;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取向;跨专业模拟经营

一、引言

2013年6月,教育部在北京举办了《全国民办教育工作专题(独立学院创新与发展)培训班》,鲁昕副部长就应用技术院校建设工作进行了部署。2014年6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全面部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应用技术大学强调人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以职业教育为目标[1],以培养技能技术型人才为宗旨,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2]。而要发展好职业教育,培养实践动手能力强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提升就业竞争力,就必须根据新的形势不断进行探索与改革,搞好实践教学。本文首先通过独立学院的调研,对其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开展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以独立学院经管类实践教学改革为切入点,顺应国家建设应用技术院校及加快发展职业教育的方针理念,结合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缓解经管类实践环节经费紧张的问题,提出了跨专业企业行为模拟综合仿真实训即把企业搬进校园-虚拟商业社会环境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在校内打破自然班教学的组织模式,以ERP协会作为主要载体,实现实践教学、学科竞赛和综合岗前培训为一体的实训教学模式,形成产学研一体化的教育特色,培养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经济管理类专业人才。

二、独立学院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开展概况

目前独立学院经管类专业开展的实训教学有课程实验、实习、课程设计等。为了厘清实践教学目前的开展情况,我们对30个独立学院进行了调研,调研情况如下:

(1)经管类相关专业实践课程

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主要包括:实验教学、各类实习教学(认识实习、专业实习)、课程设计、社会调查等几个方面,具体如下:

工商管理专业:管理学原理、市场营销、生产运作管理、OA办公软件的运用、员工招聘甄选录用实训、员工培训和开发课程实训、绩效管理实务、薪酬管理实务、5S管理实务、物流管理、质量管理、战略管理等课程设计;认知实习、生产实习、创业策划设计、企业沙盘模拟经营、企业模拟招聘等实验实训;

市场营销专业:市场营销、整合营销传播、广告学、渠道管理、CIS等课程设计;市场调查、企业沙盘模拟经营、案例分析、营销沙盘等实验实训;

电子商务专业:市场营销、整合营销传播、网络营销概论等课程设计;网络营销型网站建设、市场调查、SEO和网站优化、数据化营销、搜索引擎营销、网络整合营销等实验实训;

会计学专业:会计学原理、成本会计、财务会计、会计信息系统、管理会计等课程设计;审计、会计专业综合等实验实训;

金融学专业:国际金融、统计学、财产保险、银行信贷等课程设计;证券模拟、人身保险模拟、银行模拟、金融综合、期货与期权等实验实训;银行柜台实习、贵金属模拟交易实习等实验实训;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国际贸易模拟参展、电子商务、报关软件、报检软件、制单软件、进出口贸易、国际商务谈判等实验实训。

(2)经管类相关实验室

目前经管类专业在注重第一课堂教学的同时,也加大了实践教学实训平台建设。经管类专业校内实践平台主要有工商管理专业的企业经营ERP沙盘模拟实验室、金融专业的证券投资模拟实验室、会计专业的财务软件模拟实验室、国际贸易专业的国际贸易电子交易平台、市场营销专业和电子商务专业的网络营销实战工作室等[3]。

(3)实训内容、方式

实训主要以某门课程为依托,基本是理论课程的延续,缺乏与现实真实企业实务对接,并且以单专业实训为主,实训方式基本是老师开完动员大会后,然后学生根据设计指导书或实验大纲在寝室、教室或实验室完成,实训时间安排在1-3周,最后提交一份实习报告作为最后的实训成果。学校能提供的实训软件也基本上是单专业的实训软件,有些甚至没有软件设施作为实践的支持,学生只能进行手工实训,按照老师的设计指导书或实验大纲按部就班进行。在实训过程中基本上是1-2名指导老师进行辅导,教师在实训过程中,没有根据自身的专业特长,各司其职,对学生进行针对性指导,没有达到专业知识的优势互补。

(4)实训考核评价

实训考核主要考查成员在实训中出勤情况、实习报告的完成情况、实习日记的完成等。这些侧重的是个人完成情况考核,而往往一个实训需要是团队合作完成的,因此在团队业绩考核如团队意识、经营决策、沟通交流等方面的考核不容忽视。

三、现行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4]

乘着实践教学改革之东风,各独立学院也相继建立了一系列实验室,进行了相关专业课程实训。经过调研发现,他们在开展实践教学过程中,存在实践教学资源不足,实践教学体系设置不合理,师资队伍建设不完善,教学管理体系不健全,以各自专业为依托,独立建设、分散实施等一系列问题,以致于学生普遍缺乏现代企业管理中相关工作的认知及能力,也很难理解和社会供应链中其他组织、个人的协同关系。

(1)经管类专业重视实践教学不够

经管类专业虽然都开设了许多实践课程,但是这些课程主要侧重于专业课程的设计,而这些课程设计基本上都是按照教师的指导按部就班获得相应的学分,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学生的创新性和主动性。从实践课程学分占总课程学分的比例来看,实践教学学分占总学分的比例普遍偏低,这说明了经管类专业对实践教学的重视仍需加强,以便突出专业培养特色。

(2)教学资源不充分

独立学院的教学资金绝大部分都来源于学生的学杂费,没有国家财政资助,并且经管类专业在综合性大学里一般也不是重点特色专业,因此学校对于这方面专业实践教学投入上比较少。一般经管类实践教学的投入就是购买几个专业软件或安排学生们参观、观摩、竞赛等活动方面的开支。

(3)实践教学体系设置不合理

很多的实验课主要以简单的专业实习实训为主,没有将专业涉及的上下游岗位与岗位群串联起来,学生的学习没有形成全方位、系统性、立体化的知识应用和能力训练,也缺乏对人文素质的培养。相对应的,很多学校实验室建设也缺乏管理类相关专业实训的整体性设计,没有全面、完整、有层次地考虑实践教学和实验室各构成因素;实践资料处于彼此孤立、分割的状态,没有把整个实验室资源进行有效集约配置;实训形式单一,很多脱离经济管理实际工作的职业环境,对学生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培养的力度不够,也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总而言之,这种实验实训的效果非常差,是脱离真实企业岗位人才需求目标的。

在实训过程中能提供给学生主动思考,自主创新的机会比较少,这与独立学院学生活跃的性格相悖。因为实训的整个过程基本上都是事先安排好的,与其说是实训,还不如说实训是执行任务。独立学院现有的实训目的主要在于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忽略了学生在综合素质方面的培养,包括团队意识、创新能力、领导能力以及沟通交往能力的培养。这样单一的实训内容与方式使得不能很好与行业及领域整合在一起,导致培养出的人才不是社会亟需的人才。

(4)师资队伍不够健全

首先独立学院中师资队伍储备不足,没有形成专职的实训师资队伍。师资主要依托于母体学校,而他们本身也身兼数门课程,教学科研任务繁重,这也势必会影响到独立学院的教学质量,另外花高额的费用聘请外校在编老师也成为学院一大负担。其次教学方法上缺乏创新性,老师上课的教程、方式和方法也都基本一样,没有考虑到学生的特殊性,未能做到因材施教。再者学院在师资管理上没有一个很好的手段和人才管理的程序,独立学院无论是在硬件设施还是软件设施上都与其他院校存在着差距,所以更需要有一套完整的师资管理程序,形成系统的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招人,用人,育人,养才,留才”的管理程序。

(5)教学管理体系不够完善

在实训过程中,学生基本上以完成学分为目标,学生与老师交流少,课堂上的效果没有衡量标准。学校里没有成立一个专门的实训指导中心,不能有效对实践教学设计,教学组织、教学实施、教学评价以及教学资源应用的全过程进行监控。因此,校内许多实践课也只是敷衍了事,没有让学生真正从这些实践课中学到知识。

(6)经管类实践平台不够综合,规范[3][5]

目前大多数独立学院经管类实践平台主要有校内实践平台和校外实践平台两种。

校内经管类实验室的教学由于受现金的约束,使得实践资源比较匮乏。虽说资源缺乏,但是大部分的学院还没有将这些现有的资源进行整合,最突出地表现在以各自专业为依托,独立建设、分散实施。实训资源分散,这在内容上缺乏复合性、整体上缺乏系统性,未能发挥整体效益。实验教室主要考虑的是各个专业独立的需求,各个专业的资源都是一个独立的整体,而未把实验室的资源进行整合配置。

而校外实践平台主要是通过校企合作的形式,经管专业学生由于各种原因企业不会热情地接纳学生进行实习,比如企业工作性质,商业秘密等于原因。即使接纳了,也不能让他们接触到核心内容,而且企业很难在短时间内接纳太多学生去实习。这样就没有真实起到让学生在真实岗位上去实习锻炼,因此多数校外实践基地形同虚设,不够规范,只是签订合作协议而已。

(7)经管类实践形式不够开放

经管类专业的各学科是相互交叉的,而目前独立学院经管类专业与专业之间没有融会贯通及系统化,而是相互独立分散的。经管类各个专业的实践教学都是以自然班进行教学,而事实有些综合性的课程如创业策划设计、ERP沙盘模拟实训等实训课程,如果打破原有专业壁垒,让多个专业糅合在一起学习,这样效果会更佳,同学们对整体知识可以有宏观上的认识,不同专业在一起也可以取长补短,同时一定程度上节约了教学资源。

四、独立学院经管类实践教学改革取向

近年来,许多独立学院经管类专业提出了模块化人才培养模式,就业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嵌入式”人才培养模式,在人才培养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根据教育部2012年6月颁布的《国家教育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教发[2012]9号),教育部联合宣传部、财政部等部委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教思政[2012]1号)文件精神要求,以及2014年6月主席就加快职业教育发展作出的重要指示要求,独立学院人才培养应强化实践育人机制,加强综合性实践科目设计和应用,重视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由此,本文对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开展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后,得出以下结论: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教学理念需要改革创新,实践教学改革是必要和紧迫的,改革取向跨专业企业行为模拟综合仿真,即把企业搬进校园-虚拟商业社会环境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应运而生,该实践教学模式以综合实验教学、校内仿真实习、校内创新创业实践为主要着力点,基于企业真实岗位要求针对不同类型、不同个性特点的大学生开展分层次、多元化的创业、就业教育。实现将企业特定工作岗位的课程与教学体系结合;将ERP沙盘实训课程教学与ERP协会组织有效结合;将学生实验教学、学科竞赛、科研及社会服务有效结合等,以此培养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经济管理类专业人才。

(一) 当前经管类专业实训平台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6]

伴随着高等教育的迅猛发展,高校人才培养的重心下移,越来越多的毕业生走向企业,走向基层,走向社会经济工作的第一线,也就是说,应用型人才在高校所培养的人才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为顺应这一变化,各高校逐步向着更加注重素质与能力培养的方向发展, 人才培养的目标也由过去的知识型向着具有创新精神、创造能力和创业精神的“三创”复合型高素质人才转变,由此经济管理实践教学平台改革迫在眉睫。

随着市场经济竞争激烈的加剧,现代企业视人才资源为第一资源,因此,现代企业在选人上倾向于管理操作能力、分析策划能力、应变创新能力、协调组织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自我控制能力强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能够不仅胜任本专业所对应岗位与岗位群的工作所需要的能力,还需要具备从事与本专业相近、相关专业所对应岗位与岗位群的工作所需要的能力[7]。由此,各独立学院经管类专业实训实验类课程开设及实验室建设就需要进行突破:一方面,需要进一步挖掘课程开设的深度,另一方面,需要进一步拓展课程训练内容的宽度。只有这样,学校才能培养出满足企业和社会的要求的人才。

(二)经管类专业实训平台改革取向――跨专业企业行为模拟仿真[8][9]10]

基于企业行为模拟的实践教学模式是对传统理论与案例教学模式的颠覆,建立了“学生主体性,教师指导性”互动式的体验式教学意识。它主要把“市场引入校园,企业搬进课堂”, 把企业真实的工作内容与工作场景完全平移到课堂上,建立起了逼真的、生动的、可模拟现实企业经营管理的应用平台,是对企业整体运营的逼真模拟,包括仿真企业环境、模拟职能岗位、仿真企业流程。主要采用“角色扮演+经营分析+咨询顾问”的教学方式、“体验式、探究式、竞争性自主学习”的教学方法,形成学生、老师、学校、企业为一体的实践教学模式。基于企业行为模拟的模式,就是要让学生既是模拟市场环境的创设者,又是模拟企业的行为人,既是学习的主体,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

1、坚持四个结合

(1)坚持了知识、能力教育与素质教育相结合。基于企业行为模拟的实践教学不仅贯穿于教学内容中,也贯穿于实验文化环境建设和课外活动中,还贯穿于教师的指导、点评中,学生也得到了全面提升自身素质的机会。

(2)坚持了学生主体作用与教师主导作用相结合。基于企业行为模拟的实践教学,教师的任务在其中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而且要搭建一个使学生能够多渠道地获取知识,多渠道地开发锻炼学生的能力,最大限度地展现学生创造力与才华的平台。

(3)坚持了三大课堂相结合。基于企业行为模拟的实践教学,树立了全方位、立体化的育人观念,强化了三大课堂的整合意识。在继续发挥传统技术对三大课堂整合积极性作用的同时,同时也高度关注和充分发挥了现代信息技术对三大课堂整合的支撑作用。

(4)坚持了“产学研”相结合。基于企业行为模拟的实践教学及时引进了企业前沿的生产、管理指导思想。让参与实践教学的学生能快速融入企业快速变革车道,真正缩短人才培养周期。

2、建构以企业特定工作岗位的课程与教学体系

根据实践教学改革的总体目标要求,构建基于企业特定工作岗位的课程教学体系应该构建创业、就业实践能力提升的三维实践教育体系。该体系包括专业实践模块、素质实践模块和综合实践模块。根据企业工作岗位的特点,该体系贯穿企业的采购管理、生产管理、销售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整个企业管理活动,赋予其相应工作岗位应具有的基本素质及专业实践能力培养,涵盖了目前大部分经管类专业主干课程的教学内容, 将经管学科不同专业实验课程衔接起来,整个实验体系从知识结构上有较强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为了有效地落实上述的三维实践教育体系,学校在办学传统的基础上,在第一课堂加强学科专业课程的基础上,结合社会及企事业单位特定的工作岗位的需要,设置专门的岗位培训讲座,积极开展了第二课堂,以ERP协会为有效载体,开设协会培训课程,积极组织引导学生参与各级各类以沙盘模拟经营,创业计划作品为主的学科竞赛和学科技能比赛。

3、采取“团队式”教师教学组织方式[11]

为了有效地开展实践教学,保障教学质量,需要一支完善的,实践能力强的师资队伍,建议采取“团队式”教师教学组织方式,形成了一支专职实训教师、校外特聘教师和学生助教组成的教师队伍,教育质量才能够得到有效保障。

(1)各教研室的专业教师,主要负责实习项目的研发、总体设计、策划及相关条件的建设;

(2)校外特聘教师的主要任务是结合企业实际与现实经济运行开设专题讲座或报告会,并作为兼职培训教师。

(3)来自高年级的学生助教的主要任务是配合教师对实习活动进行组织和指导。

4、建立完善的管理与运行体系

(1)组织与领导:建立系、教研室、学科三级组织体系

根据面向整体、分类指导的原则,组建系、教研室、学科实训总指导部。编制实训运行总体方案,组建实训运行与管理队伍,调控实训运行过程,考核实训成效与成果。

(2)健全监督与考评激励机制

争取学院支持,加强对企业行为模拟实践教学工作的全程化管理,对基于企业行为模拟实践教学课程的教学质量、教育经费的落实、实践基地管理等多方面的监督管理,做到人员、经费、时间、成果、奖惩的多方面落实。对企业模拟经营指导成绩显著的教师、学生进行表彰和经费资助。

5、构建以ERP为核心的跨专业企业模拟经营实训平台[12][13][14]

ERP是企业资源计划 (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英文缩写,它利用计算机技术,把企业的物流、人流、资金流、信息流统一起来进行管理,为企业提供决策、计划、控制与经营业绩评估的全方位和系统化的管理平台。

目前,经过调研,以及整理了武书连2013年中国独立学院评价和中国校友会网2013年中国排行榜100强的院校,发现大部分独立学院建立了ERP实验室,购买了ERP软件及建立了ERP协会,并且大部分独立学院也每年参加了相关ERP学科竞赛。各学院也为学生开设了《企业资源规划》、《ERP沙盘模拟经营实训》等企业行为模拟经营教育课程,这些都为ERP为核心的跨专业企业模拟经营实训提供了极大的可行性。并且也可看出,这些排在前面的学校实施效果非常好,学生受益面广而大。

6、实现社会服务功能的多元化创业、就业实践基地[15]

实现社会服务功能的多元化是开展实践基地的重要桥梁。利用企业行为模拟全景体验中心,开展面向社会、面向企业的科研活动,承接企业解决方案研究,缩短学生就业后的学习周期,缩短企业人才再培养的周期,缓解教育培养人才与企业需求之间的矛盾,适应当前就业导向教育观的要求,实现了产学研一体化的教育特色。

基于企业行为模拟的创业、就业实践基地,是以制造企业为核心,在虚拟的市场环境、商务环境、政务环境和公共服务环境中,根据现实工作业务内容、管理流程、单据,结合教学设定的业务规则,将经营模拟与现实工作接轨,进行仿真经营和业务运作,可进行宏观微观管理、多人协同模拟经营和多组织对抗。

基于企业行为模拟的创业、就业实践基地,不仅内容复杂,而且涉及到教育学、管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多个学科,同时需要教师、企业家等多方面的参与,因此,多学科切入、多成员参与是创新创业教育形式的基本特点;

基于企业行为模拟的创业、就业实践基地,需要学术研究、理论教学、创业实训和校外项目实践多种形式结合才能真正落到实处,产生实效。

7、组织形式的多元化,开放管理[16][17]

打破自然班界限,将不同专业的学生混合编组,突破了各学科专业在人才培养中各自为政的局面,学生按照专业背景进行角色分工,组成模拟公司或市场组织,实现具有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能在同一个平台上全面触摸企业管理的核心业务环节,熟悉相关专业的业务。由不同专业的教师组成模拟教研室或项目工作室,建立一支由实验室、教研室为中心的专职教师、校外特聘教师和学生助教组成的教师队伍;将学分制纳入企业行为模拟教育中来。选修企业行为模拟相关课程,参与ERP协会,参与各级各类的学科竞赛获奖均可获得相应学分。通过企业行为模拟教育学分的设置,加强学生参与企业行为模拟的积极性,主动性。

总结

总而言之,独立学院经管类专业原有的实验实训是脱离真实企业岗位人才需求目标的,因此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不高,实施效果非常差。为顺应职业教育新形势,新要求,发挥实践能力“推动器”力量,必须有效地开展实践教学,在教学内容、教学形式上是综合性的,开放性的,同时对人的培养是综合性的和全面的,教学过程、教学地点、师资配备等都是直接面向企业或行业的[18]。

本文提出的跨专业综合仿真即把企业搬进校园-虚拟商业社会环境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进和完善了现有人才培养模式,从专业、课程、师资、实训、培训、文化等方面建立学校与企业对接的长效机制,使教学目标与岗位要求相一致、教学内容与生产实际相一致、教学环境与生产环境相一致、教学组织与生产管理相一致,真正实现学校与企业的有效对接,为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高技能人才资源支撑。

参考文献

[1]余凡,从职业教育本真价值透视高职专业建设的困境及出路[J].江苏高教,2014年第6期:147-148

[2]曾繁相,德国职业教育发达的历史与现实成因及其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启示[J].教育与职业:167-168

[3]刘贻玲、吴燕琴,以ERP为核心的经管类跨专业企业模拟经营实训平台构建研究---以江西理工大学应用科学学院为例[J],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14年第35卷第4期:77-81

[4]徐张咏,对职业教育实践教学的思考[J],教育探索,2013年第l期:61-63

[5]南海,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的调查研究―基于某省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的案例研究[J],职教论坛/2013.33:80-84

[6]邵进. 独立学院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路径探索[J]. 江苏高教,2013

[7] 叶剑明.财经管理类多专业综合实训基地的建设[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2(3):174―175

[8] 吴燕.“跨专业综合实训”实践教学新模式的探索―――以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 职教论坛,2013(9):86-88

[9]贺雪荣. 跨学科、跨专业综合仿真实习平台的构建与运作[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3(5):100-101

[10] 李高伟等.财经类高职院校“多专业综合实训”的探索与创新―――基于四川财经职业学院“多专业综合实训”的实践[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2 (5) :39-42

[11]李静敏. 对经济与管理跨专业综合实验教学团队建设问题的思考[J]. 大众科技,2011

[12]刘良惠.企业行为模拟―――沙盘推演与ERP应用[M].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年

[13]刘贻玲.企业ERP沙盘模拟经营实训教程[M].电子工业出版社,2013年

[14]陈嘉霞. 以 ERP为核心的经管跨专业综合实验体系构建研究[J]. 高教论坛 2012

[15]申屠莉. 创 新: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模式的根本[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

[16]蒋文杨,祝爱民,袁锋. 管理类跨专业综合实训的探讨[J]. 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12.9

[17]翟悦,宁永红. 经济转型时期高校跨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现实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2.4

[18]陈小兰,对职业教育强化实践教学的探究[J],考试周刊,2014(3):168

篇8

普通高等医学院校公共艺术教育虽有显著进步,但还缺乏应有地位,存在管理体制不完善、课时数较少等各种问题。保持一定比例的艺术教育是提高医学生人文艺术素质的保障。为此,医学院校要转变教育观念,避免急功近利,在课程设置和教学管理方面进行科学规划。

关键词:

高等医学院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设计

一、引言

教育部《全国艺术教育发展规划(2001—2010)》和《学校艺术教育规程》颁布实施以来,各普通高等医学院校在公共艺术教育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仍有一部分学校艺术教育工作未能与学校的发展同步,处于滞后状态,在学校的各项工作中属于薄弱环节。欧美等先进国家的教育经验表明,将艺术教育融合于全面性的课程设置中,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认知技巧,并能应用在其它领域,包括分析、辨别、判断、反省的能力以及整合不同来源资讯的能力,以产生新观念,新思想,也就是说能够全面的思考。公共艺术教育的培养目标就是通过鉴赏古今中外优秀的艺术作品、学习基础的艺术理论、参加校内外艺术实践活动等,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高雅的审美品位,提高人文艺术素养;了解、吸纳中外优秀艺术成果,理解并尊重多元文化[发展形象思维,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1]基于此,公共艺术教育应该受到足够重视。

二、目前研究概况

目前学术界对艺术教育的研究,大致可以分为这样几个方面。

(一)探讨艺术教育的功用与价值

该方面研究主要集中在艺术教育对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影响,在素质教育中的积极作用,在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中的作用等。这些研究,都旨在唤起高校各级领导、学生和社会对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重视。

(二)对国外艺术教育的认识和思考,对中外公共艺术教育理念的比较和反思

十多年来,对国外艺术教育进行研究的文章不断出现,如《高<标准>下的普通学校音乐教育—读<美国艺术教育国家标准>之我见》[2]、《美国艺术教育的几个热点问题》[3]等。对先进国家和地区艺术教育的关注与比较是为了对国内艺术教育的优缺点有更为清晰的认识。

(三)新时期学生的审美特点及艺术教育资源的选择与建设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文化安全日益受到重视,民族文化艺术资源如何进入艺术教育课堂广泛受到关注,艺术教育隐性课程如何开发都进入了研究者地视线。如《论高校艺术教育过程中的民族文化传承》[4]、《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微博教育的可行性研究》[5]、《山西省高校艺术教育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策略研究》[6]等。

(四)对特殊类型专业院校艺术教育的思考

医学类普通高校和理工类普通高校都有着和综合类高校不一样的特点,学术界也进行了一些探讨。如《高等医学院校艺术教育的研究与实践》[7]、《新疆医学院校艺术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研究》[8]、《深化高等医学院校艺术教育的思考与实践》[9]。在众多的艺术教育研究成果中,这些研究的声音还是非常微弱的。

三、普通高等医学院校艺术教育状况及存在问题

当前普通高等医学院校师生对艺术教育的认识如何?学生对艺术课的期许程度怎样?当前的艺术教育存在什么问题?笔者选取了几所高等医学院校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对一线教师进行访谈,以期使研究更具有针对性。通过对调查和访谈的结果统计分析,发现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医学生的艺术素质基础普遍较差

在被问及是否有艺术特长时,极大多数学生选择的是无,只有小部分同学选择的是有一门,极少数有多门。这样的结果也反映出我国艺术教育长期缺失的问题,亦凸显出普通高等医学类院校开展艺术教育的必要性。

(二)大学生了解并学习艺术的愿望与行动存在重大偏差

虽然有88.79%的学生表示愿意了解并学习艺术课程,但是在上课时还是有68%的同学选择经常逃课,在专业课和艺术类课程的天平上,学生明显倾向于专业课,在考试类课程和选修性课程的天平上,学生也明显的倾向于选择考试课。总体来看,医学院校大学生对认真学习艺术类课程的倾向偏低,原因可能如下:

1.理科学生的艺术修养基础功底较差,在欣赏理解艺术作品时存在一定障碍。

2.医学专业任务重,课程多,学习时间紧张,关注艺术作品的时间有限,大多是为了消遣、放松一下神经,而经典艺术名作往往内涵丰富,没有一定的艺术实践基础是很难理解这些作品。

3.当代大学生面临的诱惑和干扰多,特别是就业和谈恋爱,使得大多数学生很难静下心来,而网络贴合当下流行热点,轻松幽默,因此,学生把更多的时间选择了用手机上网、发微博和玩游戏等。

4.大学生受到整个社会浮躁风气的影响较突出,在选课、上课方面也带有很大的功利性,在与学生的交流中,我们了解到学生普遍认为艺术类课程学了更好,不学也无所谓,不影响考试成绩,不影响奖学金的评定。正像有些学生所说:“不认真上艺术类课程的真正障碍是自己,因为想做一件事情时,办法总比困难多,不想做某件事时,理由总比办法多。”在纷嚣的社会中,我们缺乏的是抗诱惑、抗干扰的能力。

(三)“第二课堂”课外艺术实践活动开展不到位、不成功

在是否参加了学校的艺术社团选项中,78%的同学选择的是没有参加,可见课外艺术实践活动在医学类院校艺术教育过程中严重缺失,没有做到面向全体的作用,部分丧失了作为“第二课堂”的功能。在被问及指导学生社团活动是否计入课时量时,91.3%的老师选择是不计入。这样的现状与艺术教育法规是相违背的,也严重影响教师指导第二课堂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当然也肯定影响第二课堂的教育效果。另外,学校艺术教育的软硬件设施配备不完善也是制约艺术社团发挥作用的因素。

(四)学校艺术类课程的设置和师资配备不到位

医学类院校从事公共艺术教育的老师人数与在校生总数的比例严重失调,是师资队伍建设的主要问题。多数学校只有两到三名专职教师,其余的皆为兼职,影响公共艺术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教师的缺编也直接影响到艺术教育课程的设置,很多学校只能因人设课,完全做不到教育部规定的开齐、开足八门限选艺术课程和有选择的开设八门任选课程。

(五)有些高校的领导、管理者对艺术教育的功能和作用认识不到位,对艺术教育概念和内涵的理解缺乏科学性和完整性

有些高校领导搞不清艺术教育的内涵,没有从根本上把艺术教育工作渗透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之中,存在着“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情况。”

(六)公共艺术教育组织机构不健全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大部分医学院校都没有把艺术教育实施机构作为学校的二级机构,只是最基层的教学单位,他们往往被列于某个部门之下,处于边缘的境地,无权开展任何课外艺术教育活动,存在着人员少、级别低、缺乏经费和没有活动场所的情况。这样就造成了学校艺术教育第二课堂的缺失或质量无法保证的情况。

四、医学类普通高等院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设置策略

艺术教育作为高等医学院校育人的一翼,对于培养医学生的艺术修养和综合人文素质至关重要。如何结合医学院校的特点,给其公共艺术教育一个好的、恰当的定位,设置适合的课程体系?

(一)课程目标应准确定位

高等医学院校的公共艺术教育目标应为:普及艺术知识;让学生感受不同艺术门类所蕴含的美感;通过在艺术欣赏过程中挖掘美、感受美、体验美;在审美感知中陶冶情操、健康的人文观念和人文情怀。通过调查问卷的分析和访谈我们发现,由于教育目标不清导致目前存在着一些误区。一是思想政治化。一些学校教学管理部门不能真正认清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的性质和功能,视公共艺术教育为德育,视其为实施德育的一种媒介,用思政课的上课方法进行艺术课的理论教学,完全背离了公共艺术教育的初衷。二是纯艺术化。在制定教学目标时,没有弄懂公共艺术教育和专业艺术教育的区别,并把二者混淆在一起。在实施公共艺术教育时,片面追求专业化,把培养学生艺术技能、技巧的掌握,把培养特长生作为教学目标,忽视了教育部规定的公共艺术教育开展面向全体性的特点。

(二)课程设置有待充实和规范

由于受师资配备不足的影响,所调查的各个高等医学院校都未能按照《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规定的内容开齐开足艺术类限选课程,任选课程开设更是少之又少,存在着艺术类课程开设量少面窄、因人设课的随意现象。

1.完善课程体系,构建规范的医学类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第一课堂教学,这是搞好艺术教育的基础

首先,拓宽课程领域,明确课程分类及层次。以音乐、舞蹈、书法、美术、戏曲、影视、戏剧等艺术门类为基本框架,将各种与之相关的综合性内容引入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中,形成涉及面广、内涵丰富的公共艺术课程。其次,强化本地、本校特色课程建设。三是加强跨学科艺术课程的建设,打造品牌课程。四是开展公共艺术课程咨询指导。

2.拓宽教育资源,充分利用民间地域文化资源,倡导教学内容的多元文化

中国作为东方文明古国,有着丰富的民间文化艺术资源。而民间艺术的一个很重要的特色就是地方性。因为各自生成的文化语境不同,自然形成了各自特有的风采,而这些都是我们开展公共艺术教育现成的素材。

3.丰富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

要针对不同的教育对象因材施教,既要搞好面向全体学生的“知识普及型”教学,也要有差异化教学,以应对不同层次、不同基础、不同兴趣的学生。提高公共艺术课程中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提高信息化程度,尽量建立起一套基于校园网的公共艺术选修课网络教学平台,并以此为载体开展公共艺术教育教学活动。

4.改革考核方式

在考核方式设计上,一定要克服专业化的倾向。在对学生进行艺术技能掌握和认知水平评价的同时,更要注重评价学生的情感态度、审美能力和创新水平,建立静态的教学评价结果与课程实施过程中的动态分析评价向结合的机制,逐步建立能够促进学生精神素质全面发展的公共艺术课程评价体系。

5.拓展课外、校外艺术实践活动,培植高雅艺术、考察民间艺术,创造浓厚、健康的文化艺术氛围

浓厚、健康的校园文化艺术氛围对学生人文素质的提升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是真正的“润物细无声”。

五、结语

医学院校公共艺术教育这些年虽然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但还缺乏应有的地位,存在管理体制不完善、课时数较少、教学资源不足等各种问题。保持一定比例的艺术教育是提高医学生人文艺术素质的保障,为此,医学院校要转变教育观念,避免急功近利,在艺术教育课程设置和教学管理上下功夫。纵观艺术教育比较成功的西方国家,他们对艺术教育的认知已不再局限于单一的某个方面,更强调艺术教育与学生的兴趣及现实生活的结合度,更强调本土文化艺术资源的融入。以提高学生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同时提高学生对世界多元文化的认识、尊重和包容,培养他们的人文关怀精神。

作者:张锦伟 单位:新乡医学院

[参考文献]

[1]吴修林.爱音乐•赏音乐•学音乐[J].大众文艺(理论),2008(8).

[2]吴冰.高《标准》下的普通学校音乐教育———读《美国艺术教育国家标准》之我见[J].大众文艺(学术版),2012(10).

[3]郭兰兰.美国艺术教育的几个热点问题[J].教育学报,2011(6).

[4]严先琴,周元培.论高校艺术教育过程中的民族文化传承[J].艺术科技,2015(1).

[5]黄婷婷,张凯茨.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微博教育的可行性研究[J].艺术百家,2014(5).

[6]李晓燕.山西省高校艺术教育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策略研究[J].音乐创作,2015(10).

[7]秦小云,尹德伟.高等医学院校艺术教育的研究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5(38).

篇9

关键词:应用技术大学;软件人才;培养模式;市场需求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6-0193-03

2013年6月全国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正式在天津成立,应用技术大学在国内引起广泛关注[1]。应用技术大学的培养目标定位于向社会输送高质量的应用型高级管理和技术人才,特别强调学生的技术应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2]。2014年5月,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文件,提出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转型,重点举办本科职业教育[3]。目前,独立学院按照国家教育转型发展的总体要求,以服务区域经济和产业发展为导向,明确了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型、创新型和复合型人才的办学定位[4]。构建应用技术大学是独立学院发展历史上的新里程碑,也是必然的发展方向。

随着当前“互联网+”和软件产业逐渐回暖,国家对软件类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大[5,6]。普通本科院校特别是工科背景的院校,一般都开设有软件工程或者是信息类专业中偏软件设计方向的专业,如江西理工大学应用科学学院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和网络工程专业,均以培养应用型软件开发人才为主。普通三本院校选择软件类人才培养作为试点,做到以点带面,稳步推进,积极探索适合于应用技术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是符合改革发展规律和切合实际的。

一、转型发展下软件类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德国应用技术大学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以及对独立学院相关专业的调查分析发现,目前软件开发人才培养面临如下问题。

1.市场需求契合度不高。一方面是日益增长的软件技术人才的缺乏,另一方面是越来越多的毕业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究其原因还是软件人才培养的质量问题,导致的原因是在学院明确了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的目标后,没有配套的适应于“应用技术大学”背景的软件类人才培养模式,造成输出的人才与市场需求有差距。

2.校企合作不够深入。校企合作是应用技术大学办学的重要基础,然而目前的校企合作局限于较低的层次,停留在双方通过签订合作协议,共建校外内实习基地、校企双方教师和工程师互访交流、接收少量高年级学生实习就业等形式。但这些远远不够,学院的人才培养需要主动向企业靠拢,需要企业广泛参与到日常教学中。应用技术大学的办学理念中,企业和学校共同参与制定人才培养所需的专业培养方向、承担实践教学环节、加强师资队伍建设[7,8]。

3.“双师型”教师队伍质量不高。“双师型”教师队伍是应用技术大学教学的主导力量,目前,学院的专业教师绝大部分是高校毕业的硕士研究生或者博士生,很少有教师具有在行业从业的相关经历,普遍具有工程实践能力差的问题。虽然人才培养的主体是学生,但一线的专业教师起到关键的主导作用。

总体来说,我国的应用技术大学的构建正处于初级阶段,教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方案处于积极探索中,特别是针对应用技术大学中如何培养国家紧缺的软件类人才缺乏行之有效的方法。

二、人才培养模式设计

应用技术大学软件类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较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能够熟练使用1~2种流行的编程语言,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和团队合作精神的软件开发人员。张芬等人[9]提出软件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大体分为三个阶段:人文素质教育与学科基础课程学习阶段、专业基础学习阶段、专业提高与实践实训阶段。结合独立学院自身特点和软件类人才的培养目标,对人才培养阶段进行了进一步的细化,提出“3311”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理解为3个学期的基础教学,3个学期的专业教学,1个学期的专业实践和1个学期的毕业设计。模式分为“三横四纵”,横向为教学模块设计、教学内容设计和评估方式设计;纵向为基础教学模块、专业教学模块、实践教学模块和毕业设计模块。下面对模式进行具体说明。

1.基础教学模块设计与评估方法。基础教学模块涉及到学生本科四年中的前3个学期,学生在此模块中学习不分层次,为必修环节,包括三个大类:语言基础、思想品德基础和工科基础。语言基础中按照学生兴趣可以选修英语、日语和学院开设的其他外语。思想品德基础主要注重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科学发展观和心理学等方面的辅导。工科基础包括数学、电路、计算机基础等。评估方法采用学校统一考试、国家等级考试和学生参加各项大赛获奖相结合的方法,如学生参加计算机二级考试并获得证书或者参加省电脑知识赛获奖的可以获得计算机基础类的学分。

2.专业教学模块设计与评估方法。专业教学模块涉及到学生本科四年中的4~6学期,学生在此模块中首先通过专业基础、技术基础和算法基础的教学后,根据学生能力和兴趣开始分层培养:对于基础扎实和技术过硬的学生可以进行系统分析师的教学;基础较扎实、编程能力较好的可以进行程序员的教学和考证辅导;基础较差、编程能力较差的学生可以进行软件测试的教学。评估方法采用学校统一考试、各类获奖证书、学生自主选择考核方式和各类专业证书结合评估的方法,鼓励学生参加本专业的各类学科竞赛和考取本专业的专业技术资格证书。学生自主考核在教师的监控下,学生可以选择出卷考试或者进行小作品设计并答辩的灵活考核方式。

3.实践教学模块设计与评估方法。实践教学模块为学生本科四年的第7学期,专家们进行实践能力的培养,主要设置有核心课程的课程设计、专业综合实训、模拟软件项目开发和校企合作单位顶岗实习的内容。评估方法对于前三个内容采取作品展示、现场答辩和各类获奖证书结合的方法,如学生参加全国“蓝桥杯”软件设计大赛、“手机游戏”开发大赛并获奖的可以获得相应学分。对于顶岗实习内容的考核,采取学生上交详细的实习报告和校外指导教师评估的方法。

4.毕业设计模块设计与评估方法。毕业设计为学生本科四年的最后一个学期,进行毕业课题的自主选择,课题的选定有三种主要形式:一种是学生自主的创新创业课题,由有想法的学生以小团队形式自主设置毕业设计题目,经教师同意后开展;二是直接来自于企业的工程实践项目,由企方直接提供;三是由校内指导教师给定毕业设计选题,学生选择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软件项目的开发。所有的毕业设计作品必须具有实践应用性,采用作品展示和现场答辩的方法进行评分。

三、典型实施方法

(一)“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通过如下方法可以有效提高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

1.从学院层面上,改革教师评价制度,鼓励教师参与实践能力训练。首先,在教师晋升职称方面,要求教师必须具有三个月以上的工程实践经历,从政策上强制要求教师积极主动参与工程实践。另外,为教师参加工程实践提供便利条件并出台相关奖励政策,对认真参与校企融合并富有成效的教师给予相应物资奖励。在教师评价方面,逐步改进现有的“重学历,轻能力”的现状,向“重能力,兼顾学历”转变。

2.以“校企合作”为契机,加强专业教师和企业工程技术人员的交流。大力加强与企业的深层次合作,典型的模式如校企共建实验室、共建实习实训基地和开展合作办特色班等形式,加强专业教师与企业工程技术人员的交流。如在校企合作的特色班级中,须配备学院专业教师承担班主任或任课教师,与企业授课人员一起开展教学工作。

3.创建校内教师实践平台,提高教师项目研发能力。鼓励教师以团队形式成立各种科研或项目开发团队,并承接校内和校外的软件开发类项目,加强教师产学研合作,强化教师与地方政府、企业的交流,通过技术支持和参与项目研发的形式提高教师的实际项目开发能力。

(二)以“职业兴趣”为导向引导学生

兴趣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最有效驱动力,从“专业教学”模块开始,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尽早确定专业发展兴趣方向,并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按照方向选课。根据目前软件行业人才需求,制定的软件人才培养的主要方向。教师在“基础教学”模块的教学过程中要明确相关培养方向的学干学科、主要技术和就业前景,通过《计算机导论》、《专业导论》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等课程和文件的学习完成。在“专业教学”模块,要充分结合目前研究方向的最新应用,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教学”模块中,要侧重加强各个专业方向的实践教学,通过长学时的实际项目开发和实训过程培养学生专业学习兴趣。

(三)模拟企业真实环境实施项目实训

在“实践教学”模块中,要注重企业真实项目的融入,在有条件情况下直接聘任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参与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学,或者要求任课教师必须以企业真实项目为案例开展教学。要按照“四真”要求进行教学和实训,即真实环境、真实身份、真实项目、真实压力。“真实环境”是模拟企业生产过程,实现教学过程与企业生产过程的有效对接。“真实身份”是要求学生根据自身的能力和兴趣爱好选定软件开发团队中的某一个角色,参与到实际的软件开发中来。“真实项目”即直接将企业开发过的软件项目作为教学案例,任课教师可以根据需求对项目进行简化或改进,以更方便于教学。“真实压力”就是教师制定总的项目开发进度,并定期要求项目团队汇报进展,给学生一定的紧迫感,模拟实际项目开发过程中的项目进度压力。

(四)更新评价方式,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

传统的学生成绩评价方式,如考试方式已经不能充分体现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特别是软件设计这类课程,通过学生提交作品+现场演示+教师答辩考核的方式进行评价成为主流方式。另外,鼓励学生参加学科竞赛获奖的方式来置换课程学分。这种灵活的评价方式,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通过自我感兴趣的项目设计和参加各类学科竞赛获得学分,既锻炼了自己的实际能力又完成了教学环节。

(五)鼓励创新创业,激发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软件行业是知识密集型产业,也是最容易进行创新和创业的产业。高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创新意识最强的黄金年龄,伴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有网上创业的意愿。学院积极鼓励大学生开展“创新创业”计划,对大学生创业团队给予政策、场地和经费支持,在最后一个学期的“毕业设计”模块对参与创新创业的学生给予灵活政策,鼓励学生投入精力进行创业。

四、实施效果

为了评估“3311”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选定了江西理工大学应用科学学院网络工程111班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该班共有学生31人,全部为互联网软件开发方向。作者作为教研室主任参与了该方向学生的培养方案的改革与设计,并作为专业课教师全程参与到了该班的“实践教学”模块的教学环节。以《Visual C++程序设计》课程为例,组织30个学生分为5个开发小组,小组开发任务全部以企业的真实项目为案例进行布置,课程的考核以提交作品演示和现场答辩的形式进行。整个实践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性较高,对于全新的教学模式和模拟软件开发的真实环境接受程度高,学习效果更加明显。从对网络111班的就业情况统计来看,就业质量有了大幅度提升,学生们认为经过学校的项目实训,毕业时可以带着作品就业,增强了就业信心。

五、结语

“3311”教学模式是借鉴国外优秀的人才培养方法,以分层教学、校企融合为指导原则,以实践教学为重点,以提高软件类专业人才就业能力为导向的全新教学模式。新的教学模式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兴趣爱好进行分类分层次灵活培养,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了实践教学方式的创新,以“四真”原则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实现课程评估方法的创新,以“提交作品演示+答辩”的形式进行更容易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3311”教学模式同样可推广到其他专业的教学中,目前,部分成果已经在开始应用在江西理工大学应用科学学院电子信息工程等专业的教学中,师生反映效果良好。

参考文献:

[1]候长林,罗静,叶丹.应用型大学视域下新建本科院校办学定位选择[J].教育研究,2015,(4):61-69.

[2]时凯,刘钧.德国高校分类与办学模式的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5,(7):61-64.

[3]李占宣.对地方高校软件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思考[J].教育探索,2014,(8):87-88.

[4]温景文.我国应用技术大学定位研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5,(7):40-45.

[5]李占宣.对地方高校软件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思考[J].教育探索,2014,(8):87-88.

[6]闫晗,李丹,李嘉怡,陈诗语.面向市场需求的软件开发类技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J].科技与创新,2015,(19):127-128.

[7]郑美珍.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设计探微[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5):131-134.

篇10

1.深入开展世博主题教育活动。紧紧抓住*世博会举办的契机,充分挖掘世博会的德育资源与内涵,广泛开展世博主题教育活动,引导学生在实践锻炼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围绕世博,重点实施“一个计划”、“五大系列”活动。“一个计划”指世博志愿者保障奖励计划,支持各高校开展世博志愿者工作、评选奖励世博志愿服务典型;“五大系列”活动指世博志愿精神打造、世博文化展示、世博文明践行、世博创意行动、世博风采宣传等活动。

2.增强德育工作的前瞻性和科学性。召开*学校德育工作会议,制定《*学校德育“十二五”发展规划》,推进德育研究,组织实施市哲学社会德育系列课题(市德育理论研究课题、市德育决策咨询课题、市德育实践研究课题)的申报评审工作。举办*高校思想政治研究年会,承办第二届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论坛。

3.深化中小学德育工作。完善“两纲”课内体系,实施《*市中小学21门学科分层实施学科德育的指导意见》,注重学科德育的有效性。完善“两纲”课外体系,召开中小学社会实践工作会议和校外教育工作表彰会,推进校外教育课程化建设。完善创新人才素质培养体系,制定《关于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促进学生创新素质发展的指导意见》。召开*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会议,推进“温馨教室”建设。完善师德建设与教师人文素养提升工程。加强班主任、德育骨干队伍培训培养,建好“班主任带头人工作室”,设立劳技课、信息技术课、自然课、科学课等德育实训基地。

4.加强中职校德育工作。贯彻落实*市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会议精神,认真实施《关于加强和改进*市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施意见》,制定并实施中职德育工作专项督查指标。进一步规范中职德育课教学管理,深化德育课教学改革。制定《*市中职学生成长手册》。举办首届*市中职校园文化节。建立*市中职校网络服务平台,及时把握学生思想动态,积极构建中职校校园网络文化。制定《*市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工作职责》,进一步规范班主任工作。建设*市中职德育师资培训基地,加大骨干教师的培养力度。

5.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发展。加强高校思政课建设,积极推进《六个“为什么”》进课堂试点工作。制定*高校思政课建设标准,开展教学督导,组织名师巡讲,举办教学论坛、教学比赛,推进教学科研,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出台思政课教师队伍培养规划,加大培训力度,组织结对带教,建设名师工作室,实施“阳光计划”,着力培养思政教育专家和学科带头人。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推进辅导员培养工作向纵深发展,加大辅导员培训基地建设力度,建立辅导员境外研修基地,设立优秀辅导员工作室,推广辅导员博客,拓展辅导员专业化发展方向,继续开展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师职务聘任工作,举办年度辅导员论坛。组织高校思政课教师、辅导员、大学生年度人物评选活动,推出一批先进典型。加强大学生人生指导。推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三年规划》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区域示范中心建设标准》,组织心理健康教育达标中心和示范中心遴选、验收工作。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月”,推进学校心理咨询师培训和认证工作。制定开展创业教育,做好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择业观。以慈善爱心屋为抓手,推进高校帮困育人工作。召开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研讨会,出台《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加强分类指导,抓好民族学生、留学生、民办高校学生等不同群体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二、编制实施规划纲要,深入推进教育改革发展

6.完成《*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编制并正式实施。修改完善《*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文本,适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做好报请上级部门审议批准工作,完成《*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编制并正式颁布实施。研究制定舆论宣传方案,利用新闻媒体进行准确解读,加强引导,切实推进规划纲要实施。

7.编制《*教育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按照市政府统一部署,围绕应对国内外发展环境变化、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空间布局、加强社会发展、深化改革开放等重点,根据本市教育实际,结合中长期规划纲要的阶段性目标,完成《*教育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编制工作。

8.全面完成《*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任务。依据规划确定的总体目标,实施和谐均衡、创新提升、人才强教和开放合作等四大战略,确保落实各项指标,全面完成《*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各项任务。

9.启动部市合作共建国家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工作。配合做好*市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共建国家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的协议签订等相关工作,制定实施细则,试验区工作有实质性启动。

三、坚持均衡发展,全面提升基础教育水平

10.加大幼儿园园所建设力度,深化学前教育内涵建设。应对入园高峰,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学前教育资源,加大学前教育新五年发展规划的推进力度,2010年全市新增50所幼儿园,并做好教师需求的预测与配备工作。重视农民工同住子女接受学前教育需求,指导区县做好民办三级幼儿园的建设与审批工作,制定学前农民工同住子女看护工作管理要求和标准,规范农民工同住子女学前教育工作。召开幼儿园教学工作会议,加强教学规范,切实提升保教质量。研究制订幼儿园质量保障标准体系,开展新一轮市示范园建设认定工作,进一步加强保教队伍专业化建设。深入开展“0―3岁教养活动”质量研究,提高早教指导工作水平。建立城郊幼儿园结对发展的长效机制,提升郊区农村幼儿园办园水平。推进学前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力度,制定学前教育信息化标准。

11.加快郊区学校建设步伐,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辐射力度。认真落实本市郊区学校建设工作会议精神,指导各区县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人口增长、分布及流动趋势,合理调整学校布局设点,并大力推进郊区学校建设工作。组织中心城区品牌学校赴市大型居住基地学校对口办学,落实当年交付使用的中小学和幼儿园的开办工作,努力提升这些学校的办学起点。推进新一轮区县教育对口合作交流,提高对口合作交流工作的水平。做好44所委托管理学校的过程管理和中期评估工作,推进郊区相对薄弱学校教育质量的提升与办学水平的提高。

12.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学校内涵发展。以推进素质教育为抓手,引导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向轻负担、有特色、高质量方向发展。总结交流义务教育学校特色发展经验,推进全市义务教育学校特色发展。围绕校长课程领导力、教师教学有效性,分别举办初中、小学教学展示活动,提升义务教育学校教育质量。推进农村400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信息化与课程整合水平,逐步改变农村学校教师的专业生活状态和文化环境。

13.加强高中教育发展的分类指导。完成12所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的发展性评估,引导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找准内涵发展的定位,形成办学风格,培育办学特色。探索特色高中建设,开展对完中教育情况的调研,加强对完中的引领和指导,初步形成一批具有鲜明办学特色的完中。进一步探索高中阶段创新素养培养的不同模式和途径,构建创新素养培养的网络。启动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组织普通高中信息技术和地理学科学业水平考试。

14.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修订《*市普通中小学课程方案》和各学科《课程标准》,提高学科内容标准对教学基本要求的描述精度,切实提高课程标准对学科教学、评价等的指导作用。实施提高校长课程领导力三年行动计划,从课程规划、实施、管理、评价等环节加强专业指导和支持,推动中小学开展校本化实施新课程的研究和实践。进一步加强教学规范,规范教学各环节的管理,指导教师正确把握教学基本要求,有效转变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扎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健全体制机制,激发基层活力,鼓励各区县因地制宜,创造区域推进素质教育经验,形成一批各年段的特色学校和典型经验。以建设创新实验室行动为基础,加强中小学实验室工作,构建一批科技、艺术、语言、人文类的实验室和学校课程,丰富学校课程文化内涵。积极开发和利用各类课程资源,拓展教育时空,为学生创设丰富的课程学习和体验经历。开展基础教育质量监测研究和实践,规范区县学业测试的内容与次数。推进网上教研活动,构建网上教研新模式。形成一批以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支撑的教育改革项目。在部分学校探索利用“电子书”开展教学。研究制定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学籍管理的信息化标准。

15.认真做好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工作。继续扩大公办学校接收农民工子女就读比例,基本完成农民工子女学校纳入民办教育管理工作,基本实现全市农民工同住子女全部进入公办学校或政府委托民办小学免费就读任务。制订并颁布《进一步加强以招收农民工同住子女为主民办小学规范管理的若干意见》,引导以招收农民工同住子女为主的民办小学规范办学行为,提升教育质量。继续改善此类民办小学办学条件,为每一所此类民办小学建设一个符合规范的图书室,并按基本标准配备体育运动器材。规范此类学校的招生工作,切实保障农民工同住子女接受义务教育权益。

16.大力实施特殊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召开*市特殊教育工作会议,扎实推进特殊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的落实,实现特殊教育领域医教结合工作的稳妥推进。加强特殊教育学校、学前特殊教育机构和特殊教育康复指导中心的建设,健全随班就读的支持保障体系。充分发挥*特殊教育资源中心的作用,加大研究和咨询服务力度。

17.切实提高民族班学生综合素质。贯彻落实教育部等扩大内地新疆高中班和内地高中班招生规模的文件精神,认真做好内地中学民族班扩招工作。大力加强民族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一步增强广大师生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观念。加强民族班教学工作,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组织汇编民族班(校)教育教学工作案例集,加强经验交流。

四、坚持大力发展,不断增强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18.推进职业教育体系改革,深化职业教育集团化建设。推进中高职教育的衔接与贯通,整体构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继续推动有条件的区县组建区域职业教育集团,推动机电数控、化工、建筑和现代农业等行业组建职业教育集团。建立保障职业教育集团持续发展机制,建立职业教育集团运作监管机制。进一步深入开展形式多样的校企合作项目。努力拓展职业教育集团服务功能。

19.持续保持中等职业教育规模稳定发展。坚持普职比大体相当,保持中等职业教育发展规模稳定。改革中职校自主招生办法,试行航空、艺术类专业和自荐生网上录取工作,吸引本市优秀初中毕业生报考中职校。继续完善本市招收农民工同住子女就读中职校的招生办法,扩大农民工同住子女招生计划,探索建立在沪农民工同住子女中职教育后升学制度。积极开展中等职业学校多模式、多形式和多元化职业教育与培训。

20.全面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内涵建设。全面落实《*市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行动计划(2009-2013年)》,全面开展中等职业学校专业布局结构调整优化工作,研究制定大类专业设施设备装备配置指导标准。进一步加快中职校教育教学改革,建立和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保障机制和评价指标,用三到五年时间在本市中职校开展全面的教学质量评估工作,2010年上半年先行试点,下半年对20%的学校进行评估。完善新设专业网上登录备案工作,建设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评估信息服务平台。在实施已颁布的42个专业教学标准的基础上,再选择5个左右的专业,启动专业课程改革,制定相关的专业教学标准。研究制定“*市中等职业学校精品课程建设操作指引”和“*市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师培训包开发指引”。开展*市中职校第二届校本教材展示交流评比工作。推进教研网络信息平台更新工作,研究制定网上教学指导实施方案与意见。

21.加强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建设,提高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全面推进*高职高专院校专业布局结构优化与调整工作,以*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为导向、以职业岗位(群)为依据、以技术要求或服务规范为要素推进重点专业建设,2010年重点扶持建设50余个强势型专业、特色型专业或急需型专业。继续开展高职高专院校师资教学能力提升工作,在数控、电子电工等招生数较大的专业领域培养一批既掌握专业技能又具备大众化高等教育教学方法的高职双师型教师,采用国内项目学习和国外进修的方式重点对教学理念、课程设计、教学方法、实践能力进行培训。全面启动新一轮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完成*市高职高专院校网上教学质量监控平台建设,通过教学质量的有效评估和监控,引导学校把工作重心放到内涵建设上来。

22.加强职业教育发展基础能力建设。按照教育部有关要求,根据本市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需求导向,启动国家级示范性中职校创建工作,争取三分之一的国家级重点中职校达到国家示范性中职校的基本标准。完成江南造船(集团)技校异地新建工程,加快临港科技学校新建校舍进度,支持新闻出版技校、电力学校等与产业发展和促进就业紧密结合、实效明显、具有品牌优势的国家级重点中职校进行重点项目建设。启动*市中等职业学校开放实训中心运行绩效评估工作。全面建成*中等职业学校基本情况信息资源库。继续进行高职职业教育公共实训基地第六期建设。继续推进国家级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完成第一、第二批示范高职验收。

五、坚持内涵发展,不断提升高等教育发展水平

23.继续开展高校发展定位规划工作。继续开展市属本科高校和高职高专院校发展定位规划认定工作,启动开展部属高校发展定位规划和学科专业布局结构优化调整工作。主动创新管理制度,调整宏观管理模式,进一步尊重和维护高校依法自主办学,促进高校建立健全民主管理制度,营造良好学术氛围。

24.加强共建高校重点建设。结合*高校内涵建设“085”工程的实施,推进“985工程”三期建设;加强“211工程”三期建设,重点加强重点学科建设、创新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高等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25.继续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开展学位授权审核工作,完善和优化学位授权学科、专业布局结构。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工作。搭建研究生教育资源共享平台,举办研究生学术论坛和暑期学校。设立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专项资金;开展全国优秀博士论文省级初选及*市研究生优秀成果(学位论文)评选工作。深入开展专业学位建设工作。

26.落实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继续实施大学生创新活动计划,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施2010年度(第六期)市教委重点课程建设,评选第8批市级高校精品课程,推动课程教学改革。建设好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推动实验教学改革。做好教育高地建设工作,推动专业教学改革。开展优秀教学团队和高校教学名师奖的评选。进一步完善本科新专业设置管理工作,做好年度专业设置审批工作。

27.深化高校重点学科建设。坚持“一流学科带动一流大学发展”理念,深化重点学科建设和绩效评价,制定具体落实举措,着力推进国际一流学科建设和重点学科建设,建立并完善国家、省市、学校三级重点学科体系。按照“扶需、扶特、扶强”的原则,强化分类指导,强化学科优势,突显学校特色,形成“校校有特色、校校有发展”发展格局。继续推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加强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建设、启动实施精品计划和专题数据库等建设。

28.推动高校产学研合作。继续贯彻加快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目标和任务,布局并重点建设一批与“四个率先”和“四个中心”建设目标相衔接的高校知识服务中心和高新技术产业化的研发基地。鼓励和支持学校与企业设立联合研发基地,以兴办大学科技园、共建产学研联合基地等多种形式,推进构建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着力提升高校知识服务的能力,研究部署知识服务平台建设的实施方案。进一步推进*高校技术市场建设,深化技术市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加快推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29.继续推进本市高校布局结构调整和基本建设工作。继续推进本市高校布局结构调整建设,重点抓好*金融学院浦东校区、*电力学院平凉路校区扩建及*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医疗器械高等专科学校浦东新校区建设等项目。认真执行和完成2010年投资计划安排,继续做好高校建设项目协调推进工作。

六、坚持形成合力,积极建设学习型社会

30.推进终身教育和学习体系基础平台建设。进一步探索社区学院功能,探索社区教育教师职业化、专业化制度试点建设。继续指导与组织开展创建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工作,组织开展*市社区教育实验街镇(乡)和*市社区教育实验项目的评估工作。拓展和加强“*市市民终身学习网”建设,进一步办好“*老年人学习网”,督促加强收视点的规范管理,年内争取老年人网上收视点布局达到居(村)委数的80%。继续开展街道社区学校和乡镇成人学校标准化、规范化和信息化建设。制定《*市街道社区学校建设标准》和《乡镇成人学校建设标准》,年内对20所街道社区学校和乡镇成人学校开展达标评估。继续开展创建示范性老年大学(学校)评估工作。完善以“学分银行”为基础的继续教育立交桥,从办学模式、学习模式、学校招生等方面探索建设“*开放大学”以及开放教育的体系。

31.深入推进学习型组织创建工作。按照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建设学习型政党的要求,会同相关部门深入开展学习型组织3711创建工作,即组织推选300个机关,70个街镇,100家企事业单位,1000户家庭开展创建活动,培训学习型组织创建单位的骨干,组织相关专家和专职工作人员对创建单位进行评估。召开创建工作经验交流会。组织创建学习型组织先进单位介绍典型经验,交流优秀创建成果,表彰先进集体,引导创建工作深入持久开展。

32.积极开展群众性学习活动。举办第六届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第四届学生与市民网上读书评书活动、第四届市民诗歌创作比赛和家庭讲故事比赛、第三届市民好书换好书活动。完善市民优秀学习品牌项目的联动机制,合作推进机制,不断提高品牌学习活动的影响力和感召力。探索建立优秀学习项目的评估机制,更好地指导基层开展群众性学习活动。

七、加强教师教育和培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33.加强中小学师资队伍建设。深入推进“双名”工程,从首批名师名校长后备人选中遴选优秀人选,授予“东方名(教)师”称号。拓展国内教师培养基地,创立海外校长教师培养基地。加大优秀青年校长和教师培训力度,形成市区联动机制。深入推进区级骨干校长教师培养工程。加大农村教师的培养力度,针对各年龄段农村教师,分别实施不同类型培训项目。构建教师教育资源联盟,整合机构、课程、师资和信息等资源,确立区县教师进修院校作为培训机构主体,建立教师教育课程资源库,形成可共享的优秀教师资源库,整合远程教育集团教师教育网、各区县教师进修院校培训网和双名工程基地网,形成互联、互通、互用格局。构建开放、高效的教师终身学习体系,学分互通互认机制。建立和完善中小学教师职务评聘与岗位聘用相结合的用人制度。

34.加强和完善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培养培训工作。逐步扩大中等职业学校特聘兼职教师资助工作范围,进一步推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深化职业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建设旅游服务与管理、现代物流、模具设计与制造、国际商务、烹饪及德育等6个骨干教师培养培训基地,满足相关专业骨干教师业务提升和素质提高的要求。完成200年度骨干教师市级培训,启动培训400名专业骨干教师。筹建*市师资培训中心职业教育分部,组织和协调指导本市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培养培训工作,提高本市中等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培养培训能力和水平。

35.实施高校教师队伍建设工程。开展“东方学者”工作评估,完善“东方学者”岗位与地方和国家级人才计划对接办法,编印《“东方学者”岗位目录指南》。设立“*高校教师出国留学进修资金计划”,选派学术带头人、领军人才及优秀中青年学术骨干出国深造。设立“*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国内访问学者计划”,选派*高校青年骨干教师赴国内重点建设高校进行访问研修。设立“*高校教师产学研践习计划”,提高高校教师尤具有企业、科研院所以及政府等实际部门工作经历的比例。继续实施“*高校优青科研专项基金”项目,开展五年工作总结与评估。

八、坚持以人为本,关注学生全面发展

36.全面推进学生体育卫生艺术科普工作。完成学校体育基础设施达标和布局建设规划,启动高校体育精品课程和中小学示范课程建设,实施体育教学创新团队和体育名师工作室建设项目,切实提高体育课的质量,落实每天锻炼一小时。开展本市2010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工作,实施学生体质健康公告及健康干预制度,开展体育卫生工作专项督导。实现学生阳光体育联赛品牌化、市场化运作。继续推进游泳项目的普及。启动学校卫生保健室建设计划,启动中小学校专业医生进校园计划,实现“一校一医”,加强学校卫生保健人员培养,提高卫生保健队伍专业素养。开展近视眼防控工作。完成学校食品卫生、传染病防控的网络化管理建设工作。加强艺术、科普课程体系建设,加强学生原创艺术作品的创编,规范重点艺术团队的管理。完成全国第三届艺术展演活动承办工作及迎世博系列活动。全面完成中小学教室灯光亮化改造工程。

37.加强学校安全后勤保卫工作。进一步加强高校及周边安全管理,提高综合防控能力,确保世博会期间高校安全稳定。制定《*高校反恐防范指导性意见》以及各类应急预案汇编。适时组织高校开展反恐防范专项检查和安全演练。进一步加强高校保卫队伍建设,健全常规培训制度,开展高校保卫干部专项培训。完善高校技防系统建设,提高技防系统的实战能力。进一步推进大学生安全教育。继续开展本市教育系统安全隐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完善学校后勤服务绩效评估体系建设,研究制订实施细则。推进学校后勤安全设施和技术防范建设。做好学校节能减排工作,研究制订《*市实施〈教育部节约型校园评估标准〉细则》,进一步推进本市高校节约型校园创建工作。

38.做好青少年保护工作。进一步完善中小学安全管理制度和学校伤害事故预防处置机制,推进师生防灾自护技能演练活动。重点加强纳入民办教育管理的农民工子女学校风险勘查和安全监管。继续加强校车安全管理。完善网吧和娱乐场所违规接纳未成年人信息抄告制度。继续推进预防犯罪格局建设工作,举办第七届工读教育论坛,推进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本市行为不良未成年学生教育转化工作的若干意见》,重点抓好中职校预防犯罪工作,举办第五届*市网上禁毒知识竞赛,继续开展系列预防教育活动。做好本市中小学校学生伤害事故处理条例的修订工作。

39.稳步推进*高校招生考试改革。重点做好高考报名梳理规范工作。加强对本市专科层次依法自主招生工作指导,引导院校在自主招生中凸显院校特色与定位。做好部属院校自主招生试点工作。研究与高中学业水平考试配套的高招政策。积极推进成人高考改革工作。

40.进一步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进一步完善就业机制,巩固就业工作局面,开辟就业渠道,全力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继续实施并努力扩大*各专项计划规模,进一步拓宽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渠道。全面推进创业教育,积极推进*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基地建设,加强对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政策扶持,加大创业师资队伍建设力度,进一步促进创业带动就业。继续加大推进大学生职业指导服务工作的力度。进一步做好特殊学生群体的就业帮扶工作。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服务工作,逐步建立完善高校、用人单位供求信息联动机制。

41.进一步健全完善学生资助体系。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落实各项助学政策,建立长效资助机制。建立快速应对突发事件资助工作制度。积极筹建*市学生资助工作研究会,推进*高校学生资助工作问题调研、经验总结交流等工作。进一步完善和细化中职校农村、海岛家庭学生和涉农专业学生免费教育政策。

九、坚持依法行政,提高教育管理规范化水平

42.促进民办教育健康规范发展。实质性启动落实民办高校法人财产权工作,对民办高校进行分类梳理和指导,总结经验并稳步推广实施。修订《*市促进民办教育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进一步发挥公共财政对民办教育的引导和扶持作用。重点推进民办中小学年金制度相关工作。建立科学规范的民办高校成本核算的规范和机制,健全民办高校办学成本核算和审批制度。组建*市民办教育指导服务中心,承担民办教育各项指导和服务职能,为各民办学校健康发展提供政策咨询和日常指导。继续做好向民办高校派驻督导专员、党建督查员工作。做好民办教育各项行政许可和审批、检查工作。

43.完善非学历教育规范管理工作。认真实施《*市民办非学历教育院校(机构)设置审批和管理办法(试行)》和《*市民办非学历教育院校(机构)设置标准(试行)》,促进依法办学,加强政府监管力度。指导各区县进一步加强对社会非学历教育培训院校(机构)的准入审批和日常管理,规范办学行为。分批依法组织对本市民办非学历教育院校(机构)办学状况依法进行评估。完善本市民办非学历教育信息公开查询系统和网上管理服务平台。指导本市普通高校制定相应措施,健全管理体制,规范办学,促进高校继续教育工作的健康发展。

44.深入开展教育政策研究和教育立法相关工作。继续推进教育城乡一体化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政策研究,积极推进*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的构建。深入开展非*户籍人员子女教育政策研究,推动城市建设和发展,维护社会稳定。深化“长三角教育联动发展”项目研究,筹备召开“长三角教育联动发展研讨会”。继续开展*市终身教育立法工作,起草并修改完成《*市终身教育促进条例》(草案),配合相关部门做好市人大常委会对草案的审议工作。深入开展《*市实施〈民办教育促进法〉办法》(草案)的立法调研工作,形成《*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办法》(草案)的立法调研报告。开展依法治校示范校的创建工作。开展中小学校长教育法制培训工作。进一步完善行政执法责任制。继续推进教育法制普法宣传工作。

45.实施教育督政督学工作。继续做好对区县政府依法履行教育责任的公示公报工作。深入开展以推进区域教育现代化为主题的新一轮综合督政工作。积极开展对“以招收农民工同住子女为主的民办小学”办学情况的专项督导,提升依法办学、规范管理水平。推动引领学校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发展性督导评估工作。开展以提升校长课程领导力为核心的新一轮课程与教学督导调研工作。进一步做好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就近入学专项督导工作。深入推进督学资格制度的试点工作。

46.加强教育监察,改进政风行风建设。做好行风评议整改工作,认真分析梳理发现的问题,采取措施逐项整改。落实招生“阳光工程”,继续抓好招生“六公开”。进一步加强招生计划管理,加大对招生章程和各级各类招生考试报名资格审核的力度。不断强化对自主招生、体育特长生、艺术特长生等特殊类型招生工作的监督检查,加强对招生考试安全保密工作的监管,严格规范招生行为。加强对各级各类招生工作的监督检查,实施招生监察全覆盖。加强规范教育收费专项检查,进一步完善规范教育收费长效机制。开展基建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加强基建采购、财务等工作监管,深入推进高校反腐倡廉建设。

47.加强教育经费管理与审计工作。依法做好教育经费筹措、管理和使用工作。进一步做好部门预算执行工作,推进预算制度的不断完善,增强部门预算的规范性、严肃性和实效性,提高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益。进一步推进科学合理的公共财政拨款制度改革,加强教育经费使用绩效监管。进一步规范经济责任审计,提高审计质量。筹备召开*市教育审计工作会议。

48.进一步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加快转变政府职能。结合政府职能转变,进一步加大政府信息公开的工作力度,重点推进教育公共政策、教育公共财政和群众关注的热点信息的公开。继续推进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信息公开工作,优化政府教育行政门户网站建设。积极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大力提高行政效率,继续规范教育行政事业性收费。进一步完善突发应急处置的工作机制,努力提高应对和处置突发的能力。改进和加强对教育公共管理薄弱环节的监管,进一步加强对教育事业的公共服务职能和行政监管职能。

十、坚持统筹协调,推进其他各项重点工作深入开展

49.实施本市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进一步理顺市、区县校安工程工作机制,各区县在排查鉴定的基础上,落实三年规划、年度计划的制定工作。组织有关技术专家根据*市中小学校舍现状和特点,制定加固技术方案、指导文件,加强校安工程档案管理工作。建立各区县校安工程视频采编专业技术队伍,强化校安工程各阶段视频资料采集工作。按照市、区县签订的责任书,落实责任机制,开展专项检查和日常督查,确保校安工程工作进度、施工安全、质量和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