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小学概况范文
时间:2023-09-25 18:15:1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乡村小学概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张宗麟乡村教育思想的认识基础
乡村教育运动是“五四”运动引发的一种社会改良运动。张宗麟怀着一颗赤诚的爱国之心,救亡图存的美好意愿,投身于乡村教育事业。他的乡村教育思想是建立在对当时乡村社会概况、乡村教育状况以及乡村教育的意义的全面了解和深刻把握上。
1.三十年代乡村社会概况
中国是农业国,中国乡村社会实际上是农业社会。三十年代的中国农村正日趋衰落。张宗麟正确分析了当时乡村社会的状况,认清了社会发展的形势,对于在这种内忧外患社会状况下的乡村教育尤为担心。
2.三十年代乡村教育状况
张宗麟指出,中国乡村教育在三十年代只不过是试办时期,离理想目标还远。一是“农村经济的衰落”。由于多重剥削农村经济衰败,农村儿童不得不帮助父母到田间劳作,无法进学校读书,造成生源严重流失。农民受经济压迫,生活困窘,没有能力负担子女的教育。二是“真实同志的缺乏”。乡村教育缺乏“能够脱去长衫、背着锄头,拿了书本、芒鞋布袜地下乡去,更能埋着头不问近效地干的真实同志”。乡村教育要有实效就必须有既要愿意投身于乡村教育事业又要有相当的学识与能力的人。三是“传统思想的壁垒”。乡村社会存在着“农民应该受压迫”的传统思想。“这传统思想,在绅士、商人、地主以及整个社会人士的心头上,已经成了极坚固的壁垒,倘若有人尊敬农民,反以为是不正当。”这种传统思想不认为应该为乡村谋福利,“与农民做伴是羞耻的”,只有打破这种轻视乡村的传统观念,乡村教育才能得以发展。
3.乡村教育的意义
张宗麟认为,乡村教育是改造乡村人民生活的活动,活动是从乡村实际生活中产生的。乡村教育的主要工作是“教人生产,使荒山成树林,瘠地长五谷;更教农民能够自立、自治、自卫;使村庄变为乐园,使村民安居乐业;又教儿童能适应乡村生活,成为改造乡村的嫩芽。”可以看出,张宗麟的乡村教育是以乡村生活为出发点,又以乡村生活为归宿,教育活动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能够做到这样,那么许多不相干的材料,不相干的举动,只顾搭架子的行为,都可省去,而一切活动,完全以当地需要为依归。那就不但能教人生利,并且能教人乐于乡村生活。又能自卫、自治,掌握民权,做一国的主人翁。”他设身处地为农民着想,认为乡村教育的意义就在于增进农民的知识,改善他们的处境,使他们能自立,自治,掌握自己的命运。
二、张宗麟乡村教育思想的实践依据
张宗麟希望改革教育,提高乡民的觉悟。他相信社会实践生活才是最重要的教育,社会是最重要的学校,教、学都要以做为中心。张宗麟乡村教育思想是在教育实践活动中不断发展和完善的,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1.创办乡村幼稚园
张宗麟是我国教育史上第一位男性幼稚园教师。他非常重视幼稚教育。他创办的乡村幼稚园与农村实际生活相结合,体现出鲜明的生活教育思想。
第一,办园设备农村化
当时中国城市幼稚园一味崇洋,办园设备奢侈。这种条件农村达不到,而且对于乡村幼稚园也不适用。张宗麟提倡要用俭省的办法办乡村幼稚园。“倘若要办一所真能为乡村谋福利的幼稚园,那它的一切都是利用乡村固有的;它对于儿童,也着重培养他们具有勤劳、勇敢、奋斗等好习惯。”张宗麟认为乡村幼稚园应该“中国农村化”。在乡村中,物质条件有限,幼稚园可以因陋就简,利用实际生活中现有的实物来布置环境,添置设备。
第二,幼稚园课程生活化
当时的幼儿教育几乎全盘西化,不仅教育思想,教学方法照搬外国,连教材、玩具都是生搬硬套,它完全脱离了中国的国情。张宗麟在吸收和借鉴了福禄倍尔和蒙台梭利的课程观后,提出了乡村幼稚园应以当地的事物做中心活动的课程主张。中心活动有五大来源:自然界的变化、农事的开始与收获、卫生疾病、社会习俗、偶然的事项。乡村幼稚园教育应以与农村实际生活密切相关的活动为主题开展幼儿教育。取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充分体现了张宗麟的生活教育观。
2.推广乡村师范教育
第一,坚持“教学做合一”
张宗麟认识到师范学生缺乏实践锻炼,理论与实际相脱离。师范学生只有到实际环境中亲身体会,做到教学做合一,才能真正掌握教育教学本领。针对乡村师范教育脱离实际的弊病,张宗麟积极提倡学园制,即在小学里办师范,师范与小学同时并举。“教师在做上教,学生在做上学。学做小学教师的师范生就得在小学的实际工作上去学;指导学做小学教师的师范教师就得在小学的实际工作上去指导。教师的教,不仅是课堂上的教,也得在实事上做着教;学生的学,不仅在书本上学,在课堂上听教师讲的学,也得在实事上做着学。”
第二,师生共同生活
乡村师范教育中的教师与学生属于同一个集体,都是以改造乡村生活为目的的,因此应当相互合作,相互理解。张宗麟提出师生应“共生活同甘苦”。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对学生产生深刻的影响。因此,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教师应严以律己,以身作则,为学生作出表率。张宗麟提出师生共同制订纪律,共同遵守。教师为人师表,应自觉遵守学校纪律,不能因为地位优越于学生而摆脱纪律的约束,自由放纵。学校对师生的奖惩一视同仁,教师有过失同样受罚。师生共同生活,相互合作,相互监督,共同进步。
3.开展乡村社会教育
要使乡村教育有实效,必须把教育与乡村社会结合起来。通过民众教育,训练民众,使他们获得一般知识,提高生活技能。张宗麟提倡“政教合一”“教养卫合一”,乡村教育应担负起政治、经济、保卫等责任。因此,乡村教师应跨出校门,唤醒民众的政治、经济、社会等意识。组织乡村自卫团,抵抗土匪及军队的扰乱。他认为社会教育的目的是使农民在乡村教师的教育引导下逐渐认识社会,靠自己的力量改变处境。
三、对当前农村教育的启示
张宗麟乡村教育思想植根于中国国情及乡情的现实土壤,树立乡村教育服务农村,服务农民的教育理念,体现出强烈的爱国精神和对广大乡村民众的深厚感情。他的乡村教育思想没有因时过境迁而失去光泽,还对我国当前农村教育有重要的启示。
1.明确农村教育的战略地位,提高农村人口素质
张宗麟认为要通过教育才能改造乡村社会,改善乡民的处境。他肯定了乡村教育的作用。我们今天仍然要认识到农村教育的重要作用,明确农村教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战略地位,优先发展农村教育。
2.增强教育社会化,促进农村教育与农村经济协调发展
张宗麟以社会本位的大教育观认为,乡村教育要与乡村建设相结合,乡村教育必须与社会各方面联系起来,才能实现改造乡村生活的目的。不能就教育论教育,要加强教育社会化,这与我们当前农村教育改革的精神实质是一致的。农村教育应以农村的实际出发,不解决农民的实际问题,农村教育就没有生命力。农村教育应着眼于教育与经济建设及社会全面进步,依据当地实际情况,紧密结合当地主导产业,采取灵活多样的办学形式,实施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成人教育的三教统筹。三教相互沟通,发挥农村教育的服务功能。合理分流,让一部分学生升学,另一部分学生学习专业技术,使学生能运用所学的实用技术和本领指导生产劳动,成为农村勤劳致富的带头人。这样,农村教育不仅为农村培养掌握实用生产技术的人才,还促进农村培育、发展主导产业,推进农村经济产业化,使农村教育与农村经济协调发展。
3.改革教学内容,适应农村实际需要
张宗麟强调农村教育切忌农村教育城市化,乡村教育应该走中国农村化道路。应增添乡土教材,因地制宜开展教育。这对我们今天的农村教育具有借鉴价值。我国农村中小学教育在教学内容上,应紧密联系农村实际需要开发和编写课程及教材,突出农村特色。课程内容要适应、促进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把教育同生产劳动结合起来,为农村学生走向社会服务。在农村初、高中适当增加职业教育的内容,继续开展“绿色证书”教育,并积极创造条件或利用职业学校的资源,开设以实用技术为主的课程,鼓励学生在获得毕业证书的同时获得职业证书。
篇2
一、基本概况
XX区XX乡是一个以哈萨克族为主的农牧乡。乡辖四个行政村,一个国营牧场,一所民族小学,户籍总人口2500人,由哈、汉、回、维及俄罗斯等五个民族组成,其中哈萨克族占80%以上。乡辖总面积4800平方公里,有效可耕地1万余亩;草场面积380万亩。2004年,全乡工农牧业总产值2572万元,较上年增长了46.53%,农牧民年人均纯收入4846.13元,较上年增长了6.56%,全乡社会稳定,民族团结,人民安居乐业。
二、爱国卫生工作进展顺利,效果明显
(一)、领导重视,措施落实。几年来,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爱国卫生工作,将其列为政府的一项重点工作,摆到了与经济建设同等重要的位置,指派了一名副乡长亲自主抓,每年都有计划安排,并认真组织实施。特别是2005年5月份以来,为进一步加强乡村爱国卫生工作,确保取得更大的成效,根据上级要求,乡党委、政府在认真总结以往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结合乡村实际,成立了乡村级爱国卫生工作领导机构,建立健全了组织网络,制订了乡爱国卫生工作三年规划及乡村级年度工作计划,使乡爱国卫生工作逐步走上了规范化的管理轨道,真正做到了责任落实,措施到位,为卫生示范乡(镇)的创建打好了基础。
(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群众生活条件大为改观。从96年开始,乡党委、政府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宗旨,积极在全乡开展了以“温暖工程”为主题的爱国卫生活动,加大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努力改善农牧民群众的生活条件,一是在上级部门的支持下,先后投资解决了全乡生产、生活用电和村民日常生活自来水供应、群众有线电视收看等问题,新建了乡村柏油主干道,铺设了村间石子路,实现了“四通”,即通水、通电、通有线电视、通路,彻底改善了XX乡的落后面貌。99年,乡政府又被授予自治区电话乡镇光荣称号。
近几年来,政府又先后投资,对XX团至乡政府5公里柏油路进行了改造,对青年村、榆树村村间道路进行了沥青铺设,既方便了群众,又改善了乡村环境卫生,减少了环境污染,受到了群众高度赞扬。
2004年,政府又投资200余万元,完成了XX村、榆树村、青年村等三个行政村村民生活饮水改造工程,彻底解决了XX村村民生活饮水含氟量超标问题,确保了群众身体健康。团结新村、牧场村间道路硬化、生活饮水改造等工作,己列入政府2005-2006年建设计划,正在加紧落实;乡政府至团结新村17.5公里柏油路改造项目,己通过上级政府批准,不久将全面动工。这些工程的建成,将为全乡环境状况、交通状况的改善及群众生活质量的提高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
二是以政府支持、农户个人自筹的方式解决资金问题,加快村民土块旧房的改造,并取得了很好成效。据统计,从96年至今,共新建村民砖混结构住房100余栋,占应改住房的60%以上。2003年,解决了干部危旧住房11栋;2004-2005年上半年,以政府出资40%,农户自筹60%的途径,为村民新建抗震房11栋,不仅使大家的家居环境、卫生条件得到了彻底改善,而且又杜绝了不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三)、卫生设施基本健全,垃圾、粪便无害化处理率达100%。各行政村、学校、卫生院及乡政府均建设了简易公共厕所和垃圾集中池,并每年两次组织人员进行清理和集中销毁、掩埋,进行无害化处理,消除了污染,净化了环境。尤其在区环卫局的大力支持下,于2003年,在全乡推广实施了卫生厕所建设,共建卫生厕所226座,普及率达80%以上,方便了群众生活,促进了环境卫生改善。
(四)、群众国卫生活动形成了制度。每年春秋季,乡妇联、共青团及各村委、学校等部门、单位都要组织群众开展环境卫生义务大扫除活动,对柴堆、草堆、粪堆乱堆乱放现象进行清理,开展灭鼠灭蝇等除四害活动,为群众创造了一个干净、卫生的生活环境。
(五)、植树造林工作纳入政府规划。从2002年开始,政府在全乡推行实施了“绿化造林工程”,并纳入村级工作目标计划,与经济建设指标实行同步考核,有效推动了乡绿化工作。三年来,全乡共植树造林36000株,成活率达80%以上,改善了XX地区的生态环境,遏制了耕地沙化。
三、群众健康教育工作得到重视。
(一)、小学生卫生知识、健康知识宣传教育不断加强。除日常的健康教育课之外,乡中心小学又在小学生中开展了眼保健操、课间操活动,并经常组织小学生进行班级卫生、个人卫生检查评比活动,进一步增强了他们的卫生意识和健康意识,使他们从小养成了人人讲究卫生、个个注意健康的良好习惯。
(二)、农牧民健康教育取得了实质性进展。以乡卫生院为主体,在配合上级卫生部门,积极做好群众常见病、地方病检查、防治的同时,与各村紧密配合,利用有线广播、宣传栏、印发宣传资料等形式,经常性地对群众进行健康知识的宣传教育,仅2004年,开展群众健康教育活动两场次,翻译印发宣传资料1500余份,张贴宣传标语500余幅,地方病检查、防治人数达500余人次,使大家的健康观念得到了较大的转变,讲究卫生、重视健康的人越来越多。
总之,由于领导的重视,各部门的共同努力,我乡爱国卫生工作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群众健康水平明显提高,有效推动了农村各项工作的快速发展。但与上级要求仍有一定的差距,还存在许多不足。
今后,我们一定要不断地总结经验,改进不足,更加努力地搞好乡爱国卫生工作,以实际行动争创自治区卫生示范乡(镇)。
篇3
关键词:美好乡村;村庄规划;代庙中心村;产业发展;建筑环境整治导则
Abstract: In this paper, in order to "Anhui good rural construction planning" as the basis, through the city of Huainan pan generation Miao Village Center planning experience, summed up the problems of villages, and main points of the village planning, which highlights the development of village industry, improve the supporting facilities, creative proposed guidelines for building and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guide and control the beautiful rural construction and implementation.
Key words: beautiful village; village planning; Dai Miao Village Center; industrial development; building environment remediation guidelines
中图分类号: C91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
近年来,全国各地大规模开展农村危房改造和环境整治工程,[1]为了进一步规范村庄规划工作,符合《城乡规划法》对于村庄规划的要求,各省市陆续颁布了村庄整治技术导则和建设规范,安徽省此前也出台了《安徽省美好乡村建设标准(试行)》和《安徽省美好乡村建设规划》,为未来8年,乃至更长时间的村庄规划提供依据。
1 美好乡村建设的要求及意义
1.1 总体目标和原则
美好乡村建设提出的总体目标为“生态宜居村庄美、兴业富民生活美、文明和谐乡风美”。[2]
原则上坚持以人为本,农民主体;坚持城乡一体,统筹发展;坚持规划引领,示范带动;坚持生态优先,彰显特色;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坚持以县为主,合力推进。
1.2 重大意义
美好乡村的建设,要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推进乡村产业与经济发展,促进农民致富增收,构建城乡统筹发展的新途径;要改善乡村的生活环境,保护乡村的山水生态资源的完整性,构建绿色可持续的乡村模式。同时,通过村庄规划,完善农村的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对于缩小城乡差距,促进我国城乡一体化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2]
2 淮南市潘集区代庙中心村概况及现状问题
2.1 村庄概况
代庙中心村隶属于淮南市潘集区芦集镇,是新农村试点村、示范村。村庄位于芦集镇中心,紧邻017县道,交通便利。现状居民2106人,486户。村庄水网密集,树木繁茂,自然环境十分优美。村内居民主要以从事农业为主,经济作物主要以水稻、小麦种植为主,特色产业以酥瓜种植为主。
2.2 现状问题
(1)布局凌乱
村民利用自家的宅基地随意搭建住宅,疏密不一,导致村庄建筑布局凌乱,人均建设用地更是达到了 196.7㎡/人,不利于土地的集约利用和设施的有效配置。
(2)特色产业不具带动作用
除水稻、小麦的种植,代庙中心村有自己独特的酥瓜种植产业,但同样作为农业种植,附加值较低,且一年只有一季的产量,不能很好的引导农民走上致富的道路。
(3)缺乏基本配套设施
相对于淮南市其他村庄,代庙中心村已具备一定的公共服务和市政基础设施,如村委会、小学、卫生所、深水井等,但随着人们生活品质和需求的不断提高,村庄仍然缺乏村民日常基本的配套设施,如污水处理设施、环卫设施等等。
(4)建筑缺乏特色
代庙中心村与大多数皖北村庄一样,建筑基本为1-2层,屋顶样式不统一,墙面既有粉刷也有贴砖,颜色也不统一,新旧建筑相互混杂,形成差异明显、色彩混乱、缺乏特色的“皖中村庄风貌”。
(5)人居环境较差
由于农村设施的匮乏以及村民素质的不同,“脏、乱、差”等环境问题突出。主要表现为禽畜圈舍用地与村民居住区的混杂,垃圾随意乱倒,污水乱排等,村庄闲置地以及河流沟塘中被杂草和垃圾所覆盖,人居环境亟需整治。
3 基于美好乡村建设的村庄规划编制要点研究
3. 1 与上位规划相衔接
村庄规划只有保证在与上位规划充分衔接的前提下,才能得到有效实施。因此,代庙中心村建设规划必须建立在潘集区村庄布点规划的基础上,确定其为保留或改造扩建中心村,则对其开展建设规划,同时也要注意在规划过程中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协调,避免出现村庄建设用地占用基本农田的情况。
3. 2 确定产业发展方向[3]
以往的村庄规划大多把精力放在整治村庄环境、建筑,这些表象中,很难深入研究村庄的社会经济水平,现有产业发展以及一些特色文化、产品上,从而使得村庄环境好了,村民生活条件一如既往。因此,从村庄可持续的角度,需要为村民考虑发展新的产业,优化原有的产业结构,保障传统产业发展的同时,并积极发展特色产业。
代庙中心村就是结合特色的酥瓜产业,利用即将停产的窑厂旧址作为酥瓜交易基地,并利用周边环境,开展农家乐旅游休闲产业,以一产带动三产,增加经济收入的同时也提高了村庄知名度,为村庄持续的发展提供保障。
3.3 配套基本服务设施
基本配套设施是农民日常生活的必须和保障,也是城乡一体化,缩小城乡差距的重要环节。《安徽省美好乡村建设规划》明确提出了对于中心村,配置“11+4”的基本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2] [4]
代庙中心村在保留现状和扩建的基础上,利用村庄集体用地新建了一所幼儿园,并利用村委会东侧沿主要道路空置的房屋作为乡村金融服务网点、邮政所、农资店等对外营业的场所。最终11项公共服务设施基本集中于村庄中部的公共服务组团中,辐射整个村庄。
现如今城乡互动越来越多,公共交通成为必然,因此规划结合村庄对外的主要出入口设置了公交站。按照“户分类、村收集、乡(镇)转运、县(市)处理”的原则,在村庄内根据一定的服务半径配置垃圾桶和垃圾收集房,由环卫工人定期按步骤的处理村庄垃圾。污水通过暗渠或管道通往生态垃圾处理设施中,通过“厌氧——自流充氧接触氧化渠——人工湿地”等简单的步骤,达到降低运营成本,同时又能有效解决村庄污水的问题。村庄在人流集中处应设置水冲式公共厕所,利用污水管网,排入生态污水处理设施中。
3.4 建筑环境整治引导
(1)建筑整治导则
针对建筑的屋顶、墙面、门窗、附属建筑等几个要素对现状村庄的建筑进行分类,例如分为平屋顶、坡屋顶、清水墙、水泥抹面墙等等,然后描述每个要素现状及整治后的形式、颜色和材质,进行对比。通过这种分类分项的整治方法,能够简洁细致的控制和引导整个村庄的风格与格调,具有可操作性。
代庙中心村现状建筑风格凌乱,在征求民意和节省开支的前提下,最终确定了公共建筑和坡屋顶住宅建筑采用红色坡屋顶,平屋顶建筑统一改造成为带红色檐口的平屋顶。墙面全部刷白色涂料,现状部分贴砖的尽量补齐或涂白色涂料。大门统一采用深红色,窗框刷红色涂料,使整个村庄的建筑形式相对统一整齐。
(2)环境整治导则
主要针对村庄道路两侧、宅前屋后、公共中心、滨水区域的绿化景观提出整改要求,明确硬化路面与软化景观的范围,提出了硬质铺装的材质要求,以及各区域植物配置的建议,为施工阶段提供参考依据。
另外,在代庙中心村中对于影响村庄环境的垃圾收集点、臭水沟等提出整治措施,即垃圾收集池加盖形成收集房,并做好周边的隔离绿化,清理水渠水塘中的垃圾,种植芦苇等净化水质的植物,岸边为绿化护坡,植以柳树,形成生态自然的景观环境等等。
4 总结
代庙中心村建设规划作为淮南市唯一入选安徽省美好乡村建设规划优秀方案集中的规划作品,不仅提出了发展村庄特色产业,完善基本配套设施,更创造性的总结了建筑与环境整治的导则,使规划更具引导性、操作性和可实施性。随着安徽省美好乡村建设的进一步深入,我们也将继续深化和完善这些编制内容。
参考文献
[1] 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和村庄整治工作的意见. 皖政[2011]59号. 安徽省人民政府公报
[2] 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安徽省美好乡村建设规划(2012—2020年)的通知.
皖政[2012]97号. 安徽省人民政府公报
[3] 王健, 王鹏, 陈振华. 京郊村庄整治规划与研究. 规划师. 2007, 4: 44-49
[4] 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安徽省美好乡村建设标准(试行)的通知.皖政办秘[2012]148号. 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篇4
个人简历是求职者给招聘单位发的一份简要介绍。包含自己的基本信息:姓名、性别、年龄、民族、籍贯、政治面貌、学历、联系方式,以及自我评价、工作经历、学习经历、荣誉与成就、求职愿望、对这份工作的简要理解等。
姓
名:何先生
性
别:男
民
族:汉
政治面貌:共青团员
出生年月:1983.7
籍
贯:河南商丘
学
历:硕士
专
业:物理教育
电子信箱:
联系电话:
个人经历:
1997年9月——2000年7月:就读于河南省夏邑师范学校
2000年9月——2004年7月:就读于河南大学物理与信息光电子学院
2004年9月——2006年7月:任教于河南省开封市回民中学
2006年9月——2009年7月:就读于云南农业大学科学技术史硕士专业
主修课程:
本科:力 学
热 学
电磁学
光 学
量子力学
电动力学 热力学统计物理学
理论力学
数字电子技术
模拟电子技术
信号与系统
激光原理
家用电器
科学技术史
高等数学
线性代数
概率论与统计学
教育学
心理学
硕士:科学技术史通论 民族学概论 西南少数民族史 科学社会学科学技术哲学 自然辩证法 人类文化学 中国通史 古代汉语
社会实践:
2001年07月至8月,对乡村中小学学生退学状况与原因作详细调查
2002年06月,
创办河南大学科学技术协会
2003年11月,
在开封市金明中学教育实习
2007年12月至2月,深入调查云南少数民族科技发展概况
2007年07月至9月,在云南大理考察白族水利灌溉历史和现状
2008年07月至9月,在云南省科学技术协会科研实习
获奖状况:
2001-2002年,被评为“河南大学优秀共青团员”、“河南大学社团活动先进个人”
2002-2003年,被评为“河南大学优秀共青团干部”、“河南大学优秀社团干部”
2006—2007年,被评为“云南农业大学三好学生”
兴趣爱好:
看 书
美 术
音 乐
乒乓球
个性特征:
诚实守信 自信乐观 热情勤奋 持之以恒
自我鉴定:
热情开朗是我的真实性格,乐观自信是我的人生态度,诚实守信是我的做人原则,爱岗敬业是我的工作信条,年轻可塑是我的最大资本
人生格言:
篇5
六枝特区地处贵州西部,是“中国凉都”六盘水市的东大门,总人口65万人,面积1792平方公里,属国家级贫困县。全区现有义务教育阶段学校227所,其中初中43所、小学184所,小学教学点54个。小学在校生77974人,初中在校生28419人。
虽然我区1992年就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1996年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2005年实现了“两基”攻坚目标,2009年6月与全省一道通过“国检”,12月通过省政府“两基”复查及“普实”工作验收双合格,但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城乡发展不均衡的现象仍然较突出。
二、城乡义务教育非均衡发展的具体表现及原因
1.校舍建设投入不够均衡。从一期义务教育工程、危房改造工程、二期义务教育工程、农村初中寄宿制工程、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薄弱学校改造工程等实施十多年以来,我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基本摆脱了硬件设施薄弱状态。但项目工程主要落实在乡镇及村点学校,城区学校相对投入不足。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区人口迅速增加,导致城区学校教学用房日趋紧张,大班额现象严重。
2.师资力量不平衡。师资的数量、质量关系着一个地区的教育质量和水平。城区教师普遍集中,师资力量较强,学科结构基本合理;乡镇英语、体育、音乐、美术教师匮乏,偏远农村教师缺编,有些学校甚至没有公办教师。城镇教师的稳定性较强,乡村学校教师变动频繁,优质教师流失严重。
3.生源结构不平衡。由于城区直属学校拥有绝对优势的师资力量和较为完善的教学常规管理,学校生源除了城区以外,还通过向全区招生筛选及中途选拔,集中了绝大部分成绩比较优秀的学生。于是城乡学校考试成绩差距越来越大,加剧了家长与学生的择校倾向。为了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许多农村家长不惜花更多的精力和财力把子女送到城区直属学校上学。由此,又形成了农村生源不断减少、城镇学校 “人满为患”的局面。
4.职称待遇不平衡。职称评定关系到教师的切身利益和荣誉。在我区,义务教育学校中级以上职称的教师比例城乡差距较大,在城区直属学校,具有中级职称以上的教师比例明显高于乡村。尤其是高级职称,往往被城区直属学校垄断。根据2011年统计,六枝特区在职教师4868名,其中城区直属学校1073名,乡镇教师3795名。86个高级职称中,城区有73名,乡镇有13名,19个乡镇中,有15个至今还没有中学高级职称的教师,职称比例严重失衡。辅导学生获奖是教师评定职称的一个重要渠道,而且与教师所得证书的多少和级别有关,证书的多少和级别又与教育教学成绩有关。
5.社会地位不平衡。由于存在直属学校和非直属学校之分,无形地把城乡教师划分了等级,使相当一部分人对教师社会地位产生错误认识。认为在城区上班的教师能力高,没能力的才在乡下教书。相当一部分乡下教师在城区安家,每天或每周往返又增加了他们的生活成本。于是很多教师想尽一切办法包括放弃职称往城里考调,或通过考公务员甚至离职等方式另寻出路,加剧了乡镇教育行业优质师资的流失。
三、均衡我区城乡义务教育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石,是社会公平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路径。教育的均衡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选择。六枝特区是一个人口大县,要通过均衡发展城乡义务教育,把人口负担转化为丰富的人力资源优势,任务十分艰巨。因此,政府必须确保教育投入的“三个增长”,肩负起教育均衡发展的重任,把其作为“十二五”期间的战略举措。
四、均衡我区城乡义务教育发展的思路
1.以国发2号文件为契机,在城区及时新建或改扩建一批学校,改善办学条件,增大城区学校的容纳力,解决大班额问题;完善乡镇中学寄宿制工程,启动建设一批乡镇中心小学寄宿制工程;加快农村教师周转宿舍的建设,让上班路途远的教师有一个较舒适的食宿环境。
2.建议增设农村教师津贴每月500元左右,让更多教师愿意到农村从教,不断充实农村师资力量,留住农村孩子就近入学,减轻农民负担,缓解城区教育资源紧缺的现状。
3.适当提高农村中小学中级、高级教师专业技术职务的结构比例。
篇6
一、《平凡的世界》故事概况
《平凡的世界》主要是围绕黄土高原上一个叫双水村的几个年轻人的人生经历展开描写的。主人公孙少安家境贫寒,没有接受过多少教育,很早便挑起家庭的重担。与青梅竹马的润叶先到城里打拼,后来又回到了农村家乡。回家务农的孙少安,在改革开放的大环境下,自建砖窑创业,获得成功,又在扩大规模中意外破产了。少安贷款东山再起,并最终获得了成功。他的事业越做越大,并为村里重建了小学。无奈的是,当他的事业辉煌时,却发现与他同甘共苦的妻子秀莲得了肺癌,口吐鲜血倒在了自己的怀中。
孙少安的弟弟孙少平是县城高中的高材生,经过与郝红梅的感情纠葛、与田晓霞的友谊,逐渐成长。高中毕业后,少平到村小学做了一名普通教员。然而,农村社会的权力倾轧,让他最终走出了农村,开始走向外面的世界,他背石头、钻炮眼,一边干活,一边丰富着自己的精神世界,并与一直保持联系的田晓霞恋爱了。在田晓霞的帮助下,孙少平成为一名铜城煤矿的矿工,并与师傅王世才一家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不幸的是,田晓霞在采访抗洪救灾的过程中,为救一名小女孩而殉职。孙少平陷入了深深的痛苦当中。
二《平凡的世界》崇高美的根源
(一)题材内容涉及范围的厚重宏阔
小说中的故事发生在黄土高原上的双水村,村庄是小说的起点。小说以主人公孙少安的形象为线索,从个人到群体,从点至面,将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交错而清晰地联系到一起,将故事情节置于大的关系网中。小说尤其对主人公孙少安做了详细的描述,有感而发地让其成为了故事中的重要人物。孙少安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却能够创业起家,成为当地的企业家,而作者文笔一转,让故事进入另一个层面爱情。少安的妻子患癌症,意想不到的挫折让其遭受到了严重的打击。在悲壮的氛围中,他继续着平凡世界中的平凡人生。故事的结尾并非结局,继续着的人生道路给人们留下久久的回味和想象的余地。
(二)自我牺牲与奉献赋予人物的道德崇高感
《平凡的世界》中对自我牺牲与奉献有着大量的叙述和描写。孙少安是一个勇于创新的人物形象,他的致富成了故事的一个亮点。而孙少安在致富之后,并没有背离家乡,背离乡亲,其对周围人们的艰苦生活感同身受,想尽可能地帮助更多的人走出苦难。期间,他经历了破产,也遭受到村民的冷眼相待,但他再次成功之后一样宽容和资助了他们。他的道德情感并没有在追求财富的道路上沦丧,他心中仍然充满了对家乡的爱,依然眷恋着生养自己的这片土地。
孙少平是一个善良和负责任的人。当他还在高中时,就曾冒着生命危险去救遭受洪水围困的侯玉英。之后,他还帮助过被工头企图欺侮的小翠,狠狠教训了黑心的工头,施恩于贫苦的劳动者。工作对他而言非常重要,但做人的道德被襄读时,他是无法忍受的。孙少平很平凡,但他并没有被苦难异化,在艰苦的环境中他依然坚持读书,他的灵魂超越了苦难。
(三)对爱情与理想的追求带来的崇高感
《平凡的世界》这部作品中最典型的悲剧,是两位主人公的爱情悲剧。孙少安与田润叶的爱情悲剧是这部小说中的一个经典之处。他爱田润叶,但被世俗的阶级观念所牵累,当润叶对他表白时,他只能无奈地选择逃避。润叶保留着对孙少安执著的爱情,以女性特有的坚持与固执把这份爱情带到了她与李向前门当户对的婚姻悲剧中。
而孙少平和田晓霞从相识一直到相知、相爱,在恋爱的道路上也曾犹豫和徘徊,甚至有过对于这份爱的迷茫,可他却做出了哥哥孙少安不敢做出的决定,那就是坚持恋情,走入婚姻。但是,故事的发展却令我们意料不到,田晓霞舍己救人,最后永远地离开这个平凡的世界,他们的爱情也终究变成了永远的悲剧。
在《平凡的世界》中,路遥寄予了他的乌托邦式的理想,他亲手营造起一份份纯美的爱情,但是,却选择在末了将其打破,重新审视,返归到现实的苦难中来,一份份纯美的爱情终为泡影。
(四)命运的坎坷赋予人物的崇高感
路遥着重描写了外部环境因素对所出现人物的性格、形象的塑造,凸显出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劳苦大众的一种意识性的反拨。在贫苦逆境中勇敢地生活下去,那种顽强的、不屈不挠的精神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在《平凡的世界》中,孙少安和孙少平兄弟的人生道路充满挫折和苦难,但孙氏兄弟对生活的热情,显示了特殊的精神状态下的高尚人格。
其中,孙少安身上具有不向邪恶低头、不向命运折腰、不屈奋斗的优秀品质。他过早地失去了学习的机会,过早地挑起了家庭的重担。虽然孙少安的知识水平不高,但他并不保守,反而具有勇敢的创新精神。生活的艰辛没有使他退缩,反而造就了他刚强的性格。
三《平凡的世界》对现代社会的意义
(一)典型的人物形象
平凡的世界处在城乡交叉跨领域的典型环境中,各种人物的特点非常鲜明。他们大多是一些耕种者,生活琐碎、平淡。然而,正是这些微不足道的细节,散发着浓郁的乡村民俗气息。作者不仅描述了充满乡村地方特色的风俗民情,而且,在这大量的风俗民情中又寄托了人们对于美好的渴盼与祈求。这种对平凡人自我价值的认同与肯定,是这部作品至今依然为人们所频繁阅读的重要因素,对平凡个体的价值认同,也是这个时代的主流价值取向,是社会民主进步的重要标志。
(二)积极进取精神
《平凡的世界》为我们呈现了乡村年轻一代的平凡生活和其对人生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作为故事中主人公的孙少平、孙少安,充分体现出社会在改革前后的变化,展示出改革时代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抱负、不怕困难、敢于斗争的精神。
篇7
[关键词]小学;教育;村政建设
一、襄陵县小学教育的背景
(一)清末庙产兴学的开展
20世纪初,清政府开展教育改革,国家财政无力支付地方兴学,地方政府采取各种措施创办学堂,大多将书院、私塾、道观和寺院地产设立学堂。《钦定小学堂章程》规定乡镇设立小学堂“均得借用地方公所祠庙以省经费”,以弥补财力不足。清政府要求地方自筹经费,允许公产设立学堂,从此开始了一场庙产兴学的风潮。
(二)政府颁布了系列教育政策法规
在1917年起任山西省长的阎锡山提出了包括“国民教育”四大教育内容,其中“受教育”成为国民“三大任务”之一。1918年(民国七年),山西省行政公署提出在1918年到1921年2月,“在山西省普及义务教育。”政府颁布教育法令,“明确各级行政人员职责;对学龄儿童实行强迫入学,无故失学对其家长处罚。”“对于稍贫者,令其农暇入学…;对于较甚者.由县款补助课本;极贫者免其入学费…。这使当时许多人民有权、有机会接受教育。
(三)1917年政府实施村政建设
政府在实施教育法规的同时,在全省开展乡村政治制度建设。1919年12月,山西省教育厅规定,“国民学校…其经费由各该乡、镇就地筹集;私人立者,其经费由设立人自筹。从而确立了分级筹集经费的原则。当时全省义务教育经费大部落在各乡镇的行政村身上。在设立学堂时本着“因地制宜、因陋就简”的原则,从本地实际出发视情况筹资。
二、襄陵县小学教育的概况
(一)民初小学的设立
从民国元年直到民国十年,襄陵县国民小学不间断的在各村建立,全县共有107所国民小学,77个村庄国民小学在民国后建立。国民小学的设立均由村公共设施改造,高级小学设立主要集中在阎锡山时期,这一时期的学校经费除高等小学、女子高等学校、模范小学(后改为实验小学)由县拨付,其余城乡学校均依靠学田收入,公款生息,也有村民摊派的。私立学校则是由创办人自筹资金,设立学校,如1915年南高村刘笃敬在本村创办私立两级小学校。
(二)小学教育的教师与学员
襄陵小学教育教师大都有较高水平。例如襄陵县立第二高等小学校老师“郑诚斋毕业于省师范讲习所。”“张毕业于山西大学,任襄陵县立第二高小语文老师。”襄陵第三高小“师维铎担任校长,是襄陵中和庄人,毕业于山西农业专门学校。”“考入省立第六中学的刘治家先生在第二、第三高小任教。”
私立学校师资也均有良好教育且水平较高,教师各自担任不同学科。“南高小学校长始终由始终山西大学学西斋毕业的吕成林先生担任;英文、数学物理教员,中后期是专科毕业的韩善章担任(前期不详);国文、经学教员先后内清代举人王尔籁担任。”
(三)小学学校教学基础与环境
1、初高级小学的基础设施
小学是就地按照实际情况出发,大多由祠堂庙宇改建,少数是新建或由义学私塾改建。“襄陵县107所国民小学中,新建的9所,义学、私塾改建的3所,其余95所都均占用庙宇。”襄陵县立女子高初两级小学,“系县知事李世■创建,占用常平仓旧址。”因此人们说,中华民国大改良,佛寺道观建学堂。虽然条件很差,但比封建时代已经是一大进步。
2、私立小学教学基础
刘笃敬家资较大,南高学校教学条件颇好。该校的主要建筑,有的西式两层楼房一栋随,为高小两班的教室……南边为“爱山亭”石柱伞顶,亭中竖大石碑,碑文为欧阳修所作《书锦堂记》,此外校内尚有广袤数方亩的操场和校园、卉树园各一;校长院一;饭厅及常设茶炉各一。……学生的生活是书费及伙食自理,斋室灯油、取暖柴炭等学校免费供给。
民国十五年(1926年)秋,襄陵北街之乔崇如自筹资金,置备了桌凳等用具,利用晋桥东文昌祠,创办了私立崇如小学,并报请县府备了案。自聘教师,教师的工资、膳食及学校一切花费,都由其支付。
(四)小学教育学制和课程
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颁行《癸卯学制》,取消科举,改行学堂。高小学制为4年,初小学制为5年。中华民国元年(1912)行《壬子学制》,改学堂为学校,高等小学校学制2年,初等小学校学制4年。1922年行《壬戌学制》,改高等小学校为高级小学校,学制2年;初等小学校为初级小学校,学制4年;中学改为高、初两级,学制均为3年。此学制沿用至1967年。
学校教学的内容向现代教学转变,教学内容更加多元化,课程内容丰富。在教学实践行中,仍旧有学校教《百家姓》、《孟子》等。后来提倡白话文,推行注音字母。之后,初小设语文、算术等;高小加设历史、地理等。可见襄陵县教学内容虽然仍有封建教学的影子,但总体上教育内容更加注重实用性。
三、襄陵县小学教育的影响
(一)重视女子教育
襄陵女子进入学校带来了社会风貌的变化,促进了女子思想的变化并提高女子的社会地位。“民国二十年七月为襄陵女高展出各种成绩及缝纫、刺绣、针钩等工艺品。女高毕业师范生及高小生约共五百余名”,“在从服装上说,女高的学生穿长裙、着旗袍,且多剪发者,她们这种破旧俗的行动,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大大地推动了风气的转化。”为普及襄陵县女子教育,树立社会新风是有一定功绩的。为各村培养女教师,女高毕业生中“成绩优秀者亦可任教师,”使教师队伍之面貌为之一新。这也可谓襄陵妇女走出家庭,服务于社会的先导,同时对普及女子教育也大有裨益。
(二)培养了人才
小学教育的开展为人才的培养奠定基础,例如南高私立小学毕业生中家庭有力升学者大多一试即中。有的还跳级进入专科,也有初中毕业后跳级考入大专者。毕业的学生中,曾出现不少为社会造福人材。其中有在前担任太原兵工厂炮厂、铸造厂主任和总厂会办(副总办),解放后在中央机械x任工程师,天津政协任委员的赵逢冬,有中在军队中任师长,坚持抗日的贾斗魁。”
(三)对村政建设的影响
在政府、私人等力量下,襄陵县教育开始了现代教育的转变。民众对村政会议有一定理解,但大多实际是没有取得较好效果,总的来讲是比封建社会有一大进步。例如襄陵县,各村村民会议大多“任便举行”,开会程序“多付缺”,…,村民会议“…大都村民任便举行为多,开会秩序多付缺如”。这反应了襄陵县开始村政会议,建立起基层自治制度,但这一制度并未得到有效实施。同时在国民小学设立中资金大多由村中基金或摊派支付,村中自筹资金一定程度上挫伤人民义务教育积极性,尤其在一些基础薄弱的地区是雪上加霜。
参考文献:
[1]吴林羽:《清末庙产兴学及其社会反应》,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15卷第3期。
[2]襄汾县教育志编纂委员会:《襄汾县教育志》,襄汾县教育局,1990年。
[3]李东福、宋玉岫、杨进发:《山西教育史》,山西人民出版社,2010年。
[4]杨东平:《艰难的日出-----中国现代教育的20世纪》,上海:文汇出版社,2003年8月。
[5]临汾地区教育史志编辑室:《临汾地区教育简志》,临汾地区教育史志编辑室出版,1998年。
[6]中国人民山西省襄汾县委员会文史资料工作委员会编:《文史资料第3辑》,1987年12月。
[7]中国人民山西省襄汾县委员会文史资料工作委员会编:《文史资料第5辑》,1989年09月。
[8]中国人民山西省襄汾县委员会文史资料工作委员会编:《文史资料第6辑》,1990年08月。
[9]中国人民山西省襄汾县委员会文史资料工作委员会编:《文史资料第7辑》,1987年12月。
[10]襄汾县志编纂委员会:《襄汾县志》,1991年01月,第1版。
篇8
近年来在区教育局的领导、全区教师的努力工作下,我们的教育教学质量稳步上升,但与周边兄弟县区相比差距仍然很大,譬如近年来我区每年的中考录取分数线比兄弟县区大概低10-25分。作为平川区的一线教育工作者,我们非常关注这一问题,通过平时的了解及观察,发现问题出在我区近年来农村师资的流动上。为了促进我区农村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我们特对全区农村师资流动情况开展了调查研究,现就我区农村学校师资流动情况及其由此产生的影响汇报如下:
为了详细了解当前我区农村师资流动的状况,我们用了近半年的时间对我区教育管理机构及农村地区中、小学校进行了走访调查,所采用的调查方法主要是:
1、文献法:在区教育局和各乡镇教学管理中心收集资料,获得官方的权威数据。
2、问卷调查法:深入农村中、小学校获得第一手的真实资料。
在调查中我们分教育局、各乡镇教学管理中心和农村中小学校三个层面进行调查工作,侧重点在农村中小学校这一层面。
首先,我们在平川区教育局及各乡镇教学管理中心主要采取了“文献法”进行调查,利用“文献法”我们主要得到了平川区农村师资近年来流动的客观、权威的数据。这一部分主要包括平川区教育概况、农村师资流失数量、流失方向、农村教师年龄结构、教育背景等。
其次,我们在对平川区农村师资状况有了总体上的了解后,对农村师资流失的中、小学校开展了实地走访调查。在这一过程中我们主要采取了随机抽样进行调查。我们将印制的1300份调查问卷分别发给各学校校长及教师填写。问卷主要涉及以下问题:是否有教师流失现象;流失数量;流失方向;流失师资的科目;师资在农村基础教育发展中的作用有多大;师资流失的原因;师资流失对学校造成的影响等。
最后,我们对平川区教育局、各乡镇教学管理中心和师资流失学校的调查结果进行了汇总、分析。我们发现我区农村师资流动具有以下特点:1、主要对象:年轻的教师、学历高的教师、教学优秀的骨干教师、夫妻分居的教师。2、主要方式:按组织程序调到其他单位、调到城区及城区周边学校、被强势学校“借”走、被私立学校“挖”走。
3、流动方向:乡村教师向镇中心学校走,镇中心学校教师又向城区学校走;或者调往行政机关及其他单位,或者从经济收入低的学校向福利待遇好的学校走。 转贴于
一、年龄结构不合理
在问卷调查中我们发出问卷1300份,收回1230份,从收回的调查问卷中分析年龄结构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农村中、小学的教师队伍中30岁以下的教师占30%,31—40岁的教师占12.6%,45岁以上的教师占了56%以上。显然,农村中、小学教师中,青年、中年、老年教师年龄结构不合理,断层现象严重。
进一步分析调出人员的年龄结构则发现,调出人员基本上是30至40岁的中青年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这部分教师是学校教育教学的核心中坚力量,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而大部分是年富力强、学历较高的中青年骨干教师的流失,是造成农村中、小学青年、中年、老年教师年龄结构不合理的主要原因,长期以往势必降低农村整体教师队伍的水平,对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造成严重影响。
二、农村中小学教师的流失,造成教学质量下降
由于近年来农村中青年骨干教师的大量流失,在农村中、小学校中出现了“老弱病残”的尴尬局面。一方面老教师由于知识结构落后及年龄偏大不能承担重任,另一方面年轻教师缺乏教育教学经验无法胜任,因而造成农村中、小学教学质量的下降。此外,由于农村师资流动,当前农村中、小学教师缺编现象严重,中学教师平均每班只达到了2.7人,村小教师原则上都是一人一班。大多数教师工作量普遍较重,尤其是中学,有63.8%的教师周课时都在14—20节之间。而农村小学教师周课时一般都在18节以上。教师不足导致学校并班,因而各校大班频频,大部分农村中学的每班学生都超过了60人,少数学校超过了80人。班级学生人数过多,势必给教师的教学和管理带来困难,一方面加重了教师的工作量,同时又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因而教学质量出现滑坡。
三、农村教师的流失进一步扩大了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的教育距离
篇9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发病以冬春季为主,学龄儿童多发,在集体托幼机构及学校中易引起暴发流行。2009年3月13日-6月11日新疆温泉县哈日布呼镇牧业寄宿小校发生流行性腮腺炎暴发流行,现将疫情调查处理情况报告如下:
1 一般情况
哈日布呼镇牧业寄宿小学,是为居住分散且不固定的牧民子女办的一所完全寄宿制学校。现有9个班级,包括学前1个,哈萨克文班(简称哈文班)5个,蒙古文班(简称蒙文班)3个。固定生源少,学校班级不完整,在校学生200人,校内寄宿的85人,由3名保育员,4名食堂工作人员负责其生活起居。其余大都在学校附近租房,学生家长照顾其生活。租房有5-10人不等,最多院落内住多年级学生16名,拥挤,卫生条件差。
2材料与方法
2.1 资料来源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填写流行性腮腺炎个案调查表。
2.2根据《流行性腮腺炎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GB17016-1997)中的临床诊断病例标准。
分析方法描述流行病方法
3结果
4疫情概况
温泉县疾控中心于3月19日接到该校疫情报告,据调查,从2009年3月13日-6月11日,共发生流行性腮腺炎病人49例,罹患率24.50%(49/200),分布在学校9个班级。
4.1流行病学特征
4.1.1 首发病例为8岁男性哈萨克族学生,为哈文班二年级学生,于2009年3月13日发病,3月16日就诊否认有接触史,就诊前一直在校上课。
4.1.2 人群分布
49例病人学前班5例,哈文班一年级7例,二年级17例,四年级7例,五年级3例,六年级4例;蒙文班二年级1例,五年级4例,六年级1例。学校所有班级均有病例。教职员工中无病例。住宿生有18例,罹患率21.18%(18/85),占所有病例的38.77%(18/49),男生19例,女生30例,男女之比1:1.58.
4.1.3年龄分布
发病最小年龄5岁,最大年龄14岁,5-14岁的在校学生各年龄均有发病.
4.1.4时间分布
此次暴发流行发生在冬末春季,最早发病于3月13日,开学后的两周内,发病时间持续了三个月之久,但87.75%(43/49)的病例集中发生在3月29日-4月24日的四周内.
4.1.5免疫状况
据调查,该校部分学生于去年曾接受过腮腺炎疫苗接种,此次49例病人中有27例称接种过腮腺炎疫苗,13例未接种过,9例接种史不详.
5防控措施
县疾控中心于3月19日接到疫情后,立即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到学校开展调查,防控.
5.1 对现症病人立即给予居家隔离措施,自发病之日起21 天,有乡级及以上医院痊愈证明方能返校上课,对发病时间及人数比较集中的班级哈文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停课10天.
5.2加强监测 每天清晨对在校学生晨检,测量体温,结体温升高的疑似病人隔离并进行医学观察.
5.3教室宿舍定期开窗,流通空气,并对教室宿舍和环境每天进行消毒。增加学生户外活动时间。对在校学生的食堂餐具每天及时消毒。
5.4 对124名在校学生应急接种腮腺炎疫苗。
6讨论
哈日布呼镇牧业寄宿小学流行性腮腺炎暴发于冬末春季,发颊骨为学龄儿童,发生在人群相对集中的校园内,波及地时间较长,是一起校园内感染传播的暴发流行。
篇10
一、黑河市农村义务教育发展概况
1.财政投入力度加大,办学条件不断改善
近年来,黑河市大力实施“科教兴市”战略,依法加大对义务教育的经费投入,并把农村作为教育经费支出的重点领域予以优先保障,农村义务教育成效不断巩固,农村中小学基本设施建设稳步推进,办学水平不断提升。
2.控辍保学,义务教育普及水平不断提高
黑河市农村义务教育学校认真宣传、贯彻和落实《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确保入学率达标,提高巩固率,降低辍学率,义务教育普及水平得到了提高。
3.调整学校网点布局,不断优化师资配置
为适应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近年来,黑河市积极对农村学校进行布局调整,爱辉区从2000年开始,对所属农村乡以下学校进行整合,实行寄宿制进行集中办学,扩大了乡级中心校的规模。黑河市农村学校在校生数量不断下降。爱辉区10年前全区农村小学人数为3951人,现在为1349人,平均每年下降6.6%。农村中小学生师比均有所降低,农村师资配置正在不断优化。
4.教育教学工作步入正轨,教学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
黑河市范围内新课程改革已全面铺开,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得到较好落实。通过“国培计划”和省、市、县三级研培机构对教师进行业务培训,农村教师的教育理念有所提升,驾驭新课程的能力有所提高。
二、黑河市农村义务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农村义务教育教师队伍不稳定,整体素质不高
一是农村教师流失现象突出。由于农村工作生活条件落后,教师个人发展机会有限,年纪轻、学历高的教师不愿在边远山区任教,纷纷调离乡村。二是农村教师学科结构失衡,音体美和英语、心理、计算机和新兴学科教师严重缺乏。三是农村教师老龄化现象突出。农村学校年轻教师流失,老教师相对较为稳定,但是由于他们的学历较低,思想较为保守,接受新生事物的意识较差,影响了农村学校的发展。
2.农村学生就学条件较差,生源流失现象严重
一方面随着近年来布局调整政策的实施,村小、教学点等学校大量撤并,造成了学生就近入学困难。上学路途遥远,交通安全出现了较大隐患。学生寄宿的学校配套设施设备不齐,住宿拥挤,管理粗放,不利于低年级学生成长。另一方面随着国家支农惠农政策的不断加强,富起来的农民更加渴望自己的子女受到优质的教育。爱辉区张地营子乡共1897户,已有500多户在市区买房。随迁进入城区学校就读的孩子数量也随之增长,导致农村学校的生源流失严重。
3.农村义务教育学校资源配置不均衡,资源利用率不高
随着中小学校标准化建设评估工作的不断推进,各地政府不断加大投入力度。一些农村中小学校新建起教学楼,购置办公用品和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却难以引进新教师,老教师对现代化教学设备不会应用,致使这些现代化设备成了摆设。
三、加快黑河市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1.注重学生身心发展,继续改善学生就学条件
一是推动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合理布局。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必须执行义务教育法保障适龄儿童就近入学的规定,保障每个孩子有学上。二是加强寄宿制学校配套建设。建立健全农村寄宿制学校经费保障机制,提高农村学校安全保障,不断改善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办学条件。
2.提升农村师资整体水平,确保农村义务教育质量
一是加大农村教师的培训力度,建立适应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培训体系。利用“国培计划”和“省培计划”,形成农村学校的骨干老师队伍。二是鼓励高校优秀毕业生和志愿者到农村薄弱学校任职;完善农村教师的住房、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制度,切实维护农村教师社会保障权益;推行面向农村教师各项倾斜政策,建立农村学校教师岗位津贴制度,加大政策倾斜力度,在评优、晋职、培训等方面向农村学校倾斜。
3.注重学校内涵发展,推动城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一是进一步扩大城区与近郊学校的学区制改革范围。目前,全国多地已经开始探索实施学区制改革,统一配置了城乡教育资源,推行区域内城市优势学校对口帮扶农村薄弱学校,全面开展教育资源、学校管理、教育教学等方面的帮扶工作。二是建立城乡校长和教师定期轮岗机制。实行县城内城乡中小学校长、教师交流制度。鼓励优秀教师到农村薄弱学校任教;尝试建立城镇学校教师晋升高级职务须有1年以上农村学校服务经历,特级教师和高级职务教师定期到农村学校服务等制度。
4.缩小城乡学校差距,加大投入力度,加强硬件设施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