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设计意见书范文
时间:2023-09-25 18:15:1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规划设计意见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伴随我国经济发展的良好态势,和工业化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速度,随之也带来了自然环境的污染,和森林面积的退化。生态文明建设问题也越发引起了人们的极大重视。尤其是改革开放的近几十年来,三大产业的联动式迅猛发展,林业指标呈现出逐年递减的恶化趋势,究其缘由是我们以前过度的追求发展经济,从而忽视了生态问题。森林作为大自然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本身对防范自然灾害,防沙固林,净化空气为人类的宜居环境,提供了强大的生态保护屏障,近些年在国家层面,也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而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础的部分,做好林业规划的设计工作和造林技术的深入研究也显的格外重要。
1林业规划工作的重点
1.1林业规划要统筹兼顾
造林规划工作的实质要求是,既要重视造林工作的全局统揽性,又要兼顾具体工作的可实施性,造林规划工作之始就要用全局性总览目光,考量规划实施地域的天然的生态系统,同时也要参照项目规划地的社会经济物质基础,为考察的首要研究课题。从而从宏观上制定出高效科学的规划设计方案,重点表述出规划设计的细枝末节,从全方位立体化的认识层面,保证好林业规划的质量。摆在第一位的就是规划工作前瞻性的布置问题、从而推演到栽种技术、树种纲目、病虫害防范等具体事宜的实施工作如何展开,再次就是考量今后所规划的林产业长足经济利益,通过整合现有的资源优化种植结构,从而形成一套既兼顾科学体系,又立足于长远经济考量的规划方案。
1.2林业规划的前提基础
造林规划的前提是要遵循规划地域的自然和社会经济状况、以科学系统、为前提,造林规划工程是一项涉及面广,同时也是社会各部门相互通力配合的系统性和统筹性的大工程。在规划设计之初,要借助于现代电子科学技术、和卫星导航、计算机沙盘模型搭建,从直观上呈现造林设计理念,从而以完整准确的阐述规划意图,同时也为更进一步的研究论证做准备。在后续的规划设计中简化繁琐的设计步骤,重点是把握核心规划环节,协调好社会各职能部门的配合,提升规划工作的效率。
2造林技术建议
2.1林业规划中应保证树种结构的多样性
造林技术并不简单的等同于其他科学技术的推广和应用,造林技术更多的是在植株生长的周期性较长的时间上,和植株对本土物候条件的适应性上,还有对当地动植物的大生态系统的平衡性上,都是起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作用。所以林业规划设计之初就要尽量培育和选用本地的树种为主要种植树种,顺应本土的自然物候条件,但也要考虑树种结构的复层化,既要选用本地常见树种来种植,又要引进其他地域的新树种混合栽培,在引进新培育的幼苗栽种期间,要定期检测苗木的耐寒性、本土环境的适应性和病虫害防治等情况,对本地环境适应强和病虫害免疫高的树种,进行大范围的推广种植。
2.2利用植物孽生原理进行人工组培
为了提升苗木对于本地气候的适应性和有效的结合林业规划设计要求,在培育幼苗种植期间,可利用植物的孽生原理,进行人工组培其具体方法是对苗木富养含量高的部分,采用生物或者化学药剂人为干预的手段,加速植物的分殖繁衍能力,在对规划目标植物的富养部位选择时要注意,母体植物的生长健康情况进行评估,同时也要对扦插以及分根的时培育地域的气候,湿度,水分、光照等先决条件进行科学判断,从而提升幼苗的成活率。
2.3造林规划中应注重病虫害的防范
林木培育过程中,病虫害的防治是尤为重要的,病虫害的防治不但直接影响林木的成活与否的劳动硕果,同时也在影响当地的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运行,病虫害的防治其核心是要以前期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上下功夫,在林木规划设计之初就要做到提前规划布局,适宜本土气候条件的树种混合种植,避免树种结构的过于单一化,从而在后期的病虫害之始,就最大程度的减少了一种病虫害,大范围的侵袭和爆发。同时也要和林木的日常养护工作,紧密结合除了为栽种苗木从外在因素上提供生长便利条件,同时也在第一时间发现病虫害进行有效的扑杀和消灭。
3林业的经济的发展
林木业的规划和培育除去原本有的生态文明建设和保障环境资源,建设人类宜居环境的应有理念之外,也要兼顾到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人类本身也是大自然之子,开展原生态林业野游项目,也是林业经济的发展的一个重要形式,其中最大程度的保留原有的自然生态资源在不开采、不破坏的原有林木资源前提下,让更多身居于水泥森林的都市人群,走入到真实的绿色丛林中,不仅是人们自然心灵的回归,同时也促进了绿色生态旅游业的发展。
篇2
论文关键词:数学建模,曲线拟合,多目标规划
1问题的提出及分析
针对2009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D题[1]――“会议筹备”中如何制定预定宾馆客房的合理方案的问题,综合考虑经济、方便、代表满意等方面来建立优化模型,具体主要从与会代表的价位需求、所选宾馆的数量和距离来分析,采用多目标规划进行问题建模与求解。
2模型的建立与求解
2.1数据的处理
首先根据问题提供的数据信息来估算与会的代表的人数。
设为发来回执的代表数量,为发来回执但未与会的代表数量,为未发回执与会的代表数量,根据题中附表3的信息且利用Matlab软件[2]的曲线拟合可以得出与的函数关系为:。用此函数拟合的效果如图1所示:
图1 发来回执但未与会的代表数量与发来回执的代表数量
之间的曲线拟合图
也可得出与的函数关系为:。曲线拟合如下图(图2):
图2 未发回执与会的代表数量与发来回执的代表数量
之间的曲线拟合图
利用题中附表2的信息可计算出本届发来回执的代表数量为755人,利用上面所得出的拟合函数,可估算出本届发来回执但未与会的代表数量为:,
本届未发回执而与会的代表数量为:,故本届与会代表的数量可估算为:。
根据附表2由此可以估算与会代表有关住房要求的信息(单位:人)数学建模,如下表(表1):表1 与会代表人数及需要的房间数
合住1
合住2
合住3
独住1
独住2
独住3
合计
男
131
88
28
90
57
34
639
女
67
41
15
49
23
16
需要的房间数
100
66
22
139
80
篇3
第二条在本省人民防空设防城市规划区和重要经济目标区新建民用建筑,建设单位应向工程所在地区的市人民政府人民防空主管部门(以下简称人防主管部门)申请办理民用建筑防空地下室建设意见书(以下简称意见书)。
本办法所称民用建筑包括除工业生产厂房及其配套设施以外的所有非生产性建筑。
第三条意见书是新建民用建筑项目经审查符合人民防空要求,准予组织开工的法律凭据。
建设单位申请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和施工许可证应当持有本意见书。
建设单位应将意见书纳入档案资料妥善保管、以备查验。
第四条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应予办理意见书:
(一)新建民用建筑防空地下室防护方面的施工图设计文件经人防主管部门审查批准。
(二)建设单位按人防主管部门核定的数额缴纳人防工程易地建设费,并持有财政部门出具的缴费凭据。
第五条申请办理意见书基本程序:
(一)申请:
建设单位在计划和项目报建时,向人防主管部门领取《**省民用建筑防空地下室建设意见书申请表》;
建设单位持加盖单位及法定代表人印鉴的《**省民用建筑防空地下室建设意见书申请表》和立项报告,向人防主管部门提出申请。
(二)审查
人防主管部门向建设单位下达防空地下室设计要求通知书,作为建设单位制定防空地下室规划设计方案和组织防空地下室施工图设计的依据;
人防主管部门审查防空地下室规划设计方案,审查防空地下室防护方面的施工图设计文件;
建设单位填报《**省民用建筑防空地下室建设意见书申请表》时提出易地修建人防工程要求的,人防主管部门应进行审查,对符合条件的项目核定应缴人防工程易地建设费数额,通知建设单位。建设单位向指定财政专户缴纳人防工程易地建设费。
(三)签发:
人防主管部门给符合本办法第四条规定的项目签发意见书。
《**省民用建筑防空地下室建设意见书申请表》作为申请、审查、签发意见书的原始资料存根,由人防主管部门归档保存,备查。
第六条人防主管部门应根据本市行政服务制度改革的要求和本办法的规定,将意见书申请办理程序纳入民用建筑报建联合审批办事程序,并按照有关规定和要求,向社会作出申请办理意见书行政服务承诺。
第七条建设单位取得意见书后,应在一年内到规划、建设等部门办理有关手续,逾期自行失效。确需延期的,建设单位应提前一个月向签发机关提出延期申请,按批准意见执行。
第八条伪造或涂改的意见书无效。
第九条违反本办法伪造、涂改意见书的,人防主管部门应责令当事人改正,并视情节和后果依法予以处罚。
篇4
第二条农房改造集聚建设项目审批实行“一门受理、抄告相关、同步审批、限时办结”的联合审批方式,即由牵头部门负责有关审批事项的咨询、受理、抄告、催办和汇总,相关审批部门负责所涉审批事项的审批、上报和反馈,县审管办负责审批过程的协调、组织和监管。
第三条农房改造集聚建设项目审批遵循“优先办理、特事特办、主动服务”的原则,按审批“快通卡”和“绿色通道”要求操作,当日受理当日启动办理。
第四条农房改造集聚建设项目审批严格按照《县人民政府关于基本建设项目简化审批程序提高审批效率的若干意见》规定执行外,进一步简化审批手续,取消合并审批环节,压缩审批时限。
(一)项目核准采取简化审批方式,发展和改革局凭业主申请报告进行审核。
(二)将规划设计方案并入初步设计文件中。设计单位根据联合踏勘或建设条件联合审查意见、规划设计条件等编制总平面图和初步设计文件,总平面图经规划建设局审核后,组织初步设计文件联合会审。
(三)合并施工合同、质监、安监等备案手续三个审批环节,做到同时受理、同时办结。
第五条农房改造集聚建设项目审批依照“依法行政、宽进严出、分步实施”的原则,坚持简化事前审批与强化事后监管,实行项目审批告知承诺制,项目业主签订告知承诺书后,其办理事项不受前置审批许可环节的制约。告知承诺制分为受理告知承诺制和审批告知承诺制。受理告知承诺制是指主件齐全,仅缺副件材料,在申请人作出承诺后,先予以受理;审批告知承诺制是指项目基本符合审批条件,在申请人作出承诺后先予以审批通过。
第六条农房改造集聚建设项目审批根据“规划先行、技术提前、程序合法”的原则,对一些审批事项的审批前后顺序进行调整,加快项目的审批效率,提高项目审批质量。
(一)对尚没有控制性详细规划依据的项目,根据总体规划或项目建设规模、容量组织规划论证,由规划建设局提出意见并请示县政府,经县政府批复后,作为出具规划设计条件书的依据。
(二)对实行联合踏勘或条件联合审查的项目,其联合踏勘形成的纪录或条件联合审查纪要作为各部门办理有关审批手续的主要依据。各有关部门在办理选址意见审批时,原则上不得再到现场踏勘。
(三)根据国土资源局的用地预审意见及规划建设局的选址意见书、规划设计条件书和用地红线图确定后,规划建设局直接办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用地规划许可与总平面图审查并列进行。
(四)推行审批联合公示模式,对规划建设局建设用地规划许可与国土资源局供地审批两个环节实行联合公示,与建设用地规划许可同步进行。
篇5
《补充规定》对《规定》的审批环节作进一步调整、简化和合并,最大限度地改“串联”审批为“并联”审批,同时压缩部份环节的审批时限,从而达到总时限的缩短。
本《补充规定》总工作时限50个工作日,只适用于一般建设工程项目。每个环节的审批时间从材料齐备受理之日算起。城市规划区外的建设项目不办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和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但应向县级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申办建设许可证。建筑方案审查范围:高层建筑、大中型公共建筑、建筑面积大于0.5万平方米的生产性项目或建设用地超过1万平方米的项目、城市主干道两侧的建筑、某些特殊地段的建筑。较复杂需联审的方案10个工作日。初步设计审查只审大中型项目(含高层建筑)及重点项目;房地产项目以可行性研究报告代项目建设书申请立项。
各地市可按本《补充规定》再进一步细化,但总工作时限不得超过50个工作日。
具体操作如下:
一、工作步骤和时限
(一)选址阶段外商投资企业根据自己的投资意向向土地管理部门申请用地预审,在城市规划区内,同时按要求向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申领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现场踏勘、选址意见书发放、提出选址意见和总平面规划设计要点,10个工作日;用地预审3个工作日。
凡属甲、乙类生产、储存火灾危险性的厂房、库房,应征得消防监督部门的认可、同意。
(二)总平面设计阶段外商投资企业在取得选址意见书、用地预审意见书后,向计划行政主管部门申请项目建议书批复(房地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与项目建议书合并批复)。同时委托有资质的规划设计单位进行总平面设计,以及其他有资质的中介机构进行环境影响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总平面设计、环境影响报告编制和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完成后分别向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环保主管行政部门、计划行政主管部门申请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报批环境影响报告和可行性研究报告(独资项目免报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建议书批复10个工作日,环境影响报告书批复、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批及总平面图会审、提出建筑红线和规划设计要点、核发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分别为15个工作日(环境影响报告表批复7个工作日)
(三)方案设计阶段外商投资企业在取得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后进行建筑方案设计,建筑方案设计完成后向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报请建筑方案审查,建筑方案审查7个工作日。
(四)初步设计阶段初步设计完成后向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计划行政主管部门报请初步设计审查(小型项目、技术简单项目直接进行施工图设计),初步设计会审8个工作日。
(五)施工图设计阶段初步设计审查后,向土地管理部门申办建设用地批准手续(含基本农田审批)。建设用地批准后向房屋拆迁主管部门办理有关拆迁手续,申请核发房屋拆迁许可证。核发基本农田使用许可证5个工作日,用地审批15个工作日,先期办理拆迁手续3个工作日。
施工图设计完成后向抗震、消防、人防、规划各专业部门报请施工图专项审核,各施工图专项审核和房屋拆迁许可证发放各5个工作日。
(六)报建阶段完成房屋拆迁和施工图专项审核后向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申请签发放样单、核样、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同时向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申请施工许可证、向审计部门申请中方开工前资金审计(独资项目免)。签发放样单、核样、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5个工作日。核发施工许可证3个工作日,审计2个工作日。
总工作日50天。(见附表)
二、各审批环节应提交的资料:
(一)申请选址意见书
1、填写《选址意见书》申请表;
2、项目建议书或可行性研究报告;
3、1∶500地形图。
(二)用地预审
1、用地预审申请报告;
2、项目建议书或可行性研究报告。
(三)报批项目建议书
1、项目建议书或可行性研究报告;
2、《选址意见书》及蓝线图;
3、《土地预审意见书》和《土地预约协议》;
4、企业名称核准通知(房地产项目及文化、旅游等特种行业项目提供);
5、由省以上审批的项目地市计委转报批文;
6、同级房地产、旅游、文化等主管部门的初审意见(房地产、文化、旅游等特种行业项目提供);
7、外商资信证明;
8、合作、合资中方资信证明。
(四)申请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1、填写《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申请表;
2、公司成立批准文件、工商注册登记文件;
3、选址范围的总平面图;
4、与原单位签订的征地协议。
(五)报批环境影响报告书(表)
1、项目建议书或可行性研究报告;
2、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及下一级环保部门审查意见。
(六)报批可行性研究报告(独资项目免)
1、投资意向或项目建议书;
2、可行性研究报告及附件。
(七)建筑方案审查
1、建筑方案设计图。
(八)初步设计审查
1、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文件;
2、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批复文件;
3、规划总平面和建筑方案审查意见;
4、初步设计图和相关文件(含地下管线图)。
(九)建设用地审批
1、经批准的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文件;
2、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批复文件;
3、经审查的总平面图;
4、年度投资计划;
5、《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及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核发的建设用地规划红线图或土地部门签章的征地地形图;
6、征地协议及征地有关报表;
7、原土地权属证明;
8、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文件。
(十)申请房屋拆迁许可证(城市规划区外免)
1、《房屋拆迁许可证》申请表;
2、《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3、建设用地批准文件和用地界限图;
4、拆迁计划、安置方案;
5、拆迁房屋产权审查证明;
6、建设单位与拆迁单位签订的正式委托拆迁合同。
(十一)施工图专项审核
1、规划施工图专项审核
(1)施工图;
(2)绿化总平面施工图;
(3)初步设计批文。
2、抗震施工图专项审核
(1)工程地质报告;
(2)计算书复印件(24米以上建筑);
(3)施工图;
(4)初步设计批复文件。
3、人防施工图专项审核
(1)初步设计批文;
(2)规划总平面图;
(3)施工图。
4、消防设计图审核
(1)建筑消防设计防火审核申请表;
(2)初步设计批文;
(3)规划总平面图;
(4)施工图(含建施、结施、水施、电施、设施图)。
(十二)申请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1、《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申请表;
2、各专业部门施工图审查意见
(十三)中方开工前资金审计
1、项目年度固定资产投资计划;
2、建设资金来源落实及使用情况。
(十四)申请施工许可证
1、《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2、施工图专项审核意见;
3、建设用地批准文件和用地界限图;
篇6
第二条 凡在本市行政区域内竣工的居住小区和住宅开发项目,均适用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居住小区和住宅开发项目竣工综合验收(以下简称综合验收),是指经贵阳市人民政府批准兴建的居住小区和其他住宅开发项目竣工后,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组织有关部门按照开发项目建设条件的有关要求和规定进行检查验收。
第三条 市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主管本市行政区域内的居住小区和住宅开发项目竣工综合验收工作。
县(市)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辖区内的居住小区和住宅开发项目竣工综合验收工作。
城市规划、国土、房管、城管、园林、环保、环卫、人防、消防等部门和所在地人民政府,应当协同做好居住小区和住宅开发项目竣工综合验收工作。
第四条 居住小区和住宅开发项目经批准立项取得《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后,开发建设单位应在15日内向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依法登记,领取《房地产开发项目手册》和《房地产开发项目建设条件意见书》。
《房地产开发项目建设条件意见书》包括以下内容:
(一)项目性质、规模和开发期限;
(二)规划控制指标和规划设计要求;
(三)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配套设施的建设要求;
(四)基础设施和公益设施建成后的产权界定;
(五)项目拆迁补偿安置要求;
(六)项目经营方式;
(七)售后服务及物业管理等。
第五条 开发建设单位到有关部门办理报建手续时,应当按规定填写《房地产开发项目建设条件意见书》,并在开发项目动工前15日内将《房地产开发项目建设条件意见书》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第六条 开发建设单位必须按照《房地产开发项目建设条件意见书》实施综合开发配套建设,并将开发项目实施阶段的主要事项和政府有关部门对其开发经营活动的审查、批准和处理意见记录在《房地产开发项目手册》中。
开发建设单位应当每半年或按项目实施阶段将《房地产开发项目手册》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验核。
第七条 开发建设中合法转让土地使用权的受让人,应当在办理土地使用权变更登记手续后15日内持土地使用权转让合同及批准手续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办理项目开发人变更手续,并按上述规定办理项目登记。
第八条 居住小区和住宅开发项目的开发建设,必须按建设程序组织实施,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和建筑工程质量、安全标准、建筑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的技术规范以及合同的约定。
第九条 综合验收必须符合以下要求:
(一)建设项目按批准的规划和有关专业管理及设计要求全部建成,并满足使用要求;
(二)住宅及公共配套设施、市政公用基础设施等单项工程验收合格,验收资料齐全;
(三)施工机具、暂设工程、建筑渣土、剩余构件拆除清运完毕,场清地平,符合环境要求;
(四)被拆迁人已依法安置完毕。
第十条 申请综合验收,应当提交下列文件:
(一)建设规划许可证及其他专业管理部门批准的设计文件(图纸)及证明材料等;
(二)工程承发包合同;
(三)工程质量监督机构核定的各单项工程质量等级评定文件;
(四)竣工资料(图纸)和技术档案资料;
(五)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其他文件资料。
第十一条 综合验收按下列程序进行:
(一)开发建设单位完成《房地产开发项目建设条件意见书》规定的内容,经相关部门验收会签后向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综合验收申请报告并附本办法第十条规定的文件资料;
(二)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自收到竣工验收申请报告和有关资料之日起30日内,组成由建设、规划、国土、房管、人防、消防、城管、环保、环卫、园林、通讯等部门及物业管理单位参加的综合验收小组;
(三)综合验收小组在审阅有关验收资料,听取开发建设单位汇报,深入现场,按下列要求对竣工的项目进行全面鉴定和评价,提出验收意见:
1、城市规划设计条件的落实情况;
2、拆迁安置方案的落实情况;
3、配套建设的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的建设情况;
4、单项工程的工程质量验收情况;
5、物业管理的落实情况;
6、其他。
(四)对综合验收合格的居住小区和住宅开发项目颁发《房地产开发项目竣工综合验收合格证》。
第十二条 分期和按组团建设的小区和住宅开发项目,可以实行分期和按组团验收。
分期和按组团验收的项目,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和公共配套设施必须满足使用功能的要求,方可投入使用。
第十三条 未经综合验收或综合验收不合格的居住小区和住宅开发项目,不得交付使用,房地产管理部门不予办理产权手续,建设部门不予办理新开项目的有关手续。
第十四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予以警告,并可处以1万元以下罚款:
(一)违反本办法第四条第一款规定,逾期未登记的;
(二)不按规定送《房地产开发项目建设条件意见书》备案的;
(三)不按规定送验《房地产开发项目手册》的。
第十五条 违反本办法第七条的规定,逾期不办理开发项目开发人变更手续的,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其限期补办,并可处1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十六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将未经验收的房屋交付使用的,按国务院《城市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条例》第五章第三十六条处罚。
第十七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将验收不合格的房屋交付使用的,按国务院《城市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条例》第五章第三十七条处罚。
第十八条 综合验收工作人员玩忽职守,滥用职权,索贿受贿,徇私枉法的,由其所在单位或上级主管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第十九条 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向人民法院起诉;逾期不申请复议,不起诉,又不履行处罚决定的,由作出处罚决定的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篇7
一、改革的基本原则
(一)牢固树立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基本理念。
(二)坚持转变政府管理职能,加强公共服务,实现公开、公平、公正,提高审批效率的基本要求。
(三)体现加强政府监管,确保建设工程安全质量的基本目标。
(四)与现行法律法规的规定相衔接,整合审批环节,优化审批流程。
二、改革的主要方式
(一)可以由项目建设单位承担责任或者可以在其他管理环节中解决的事项,取消审批。对保留的审批事项,缩短审批时限。
(二)将建设工程审批管理流程,整合归并为“土地使用权取得和核定规划条件、设计方案审批、设计文件审查、竣工验收”四个主要环节。
(三)每个环节实施并联审批,一家牵头、一口受理、抄告相关、同步审批、限时办结。每一环节并联审批结束后,建设单位按照规定简化办理手续,领取相关审批文件。
(四)土地使用权取得和核定规划条件、设计方案审批环节由规划国土资源部门牵头组织,设计文件审查、竣工验收环节由建设管理部门牵头组织,相关部门协同配合。部分原由各部门直接对建设单位的外部程序改为内部程序操作,但法律主体关系不变,需要出具审批意见的出具审批意见,需要备案的备案。
(五)加强行政审批中部门之间协调和上下道流程的衔接,提高信息技术运用和资源共享水平。
三、本方案的实施范围
本方案与本市投资立项管理改革同步实施,主要在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备案制建设工程中试行。审批制项目建设工程有条件的,也可参照实施。
四、改革的主要流程
(一)土地使用权取得和核定规划条件
这个环节重点明确建设用地和相关项目建设的基本条件,包括规划、土地、资金、环保、地质等各项参数。
1.以划拨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
属审批制项目的,在项目建议书批准后,规划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同步受理选址意见书、土地预审和地名审批;在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准后,规划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同步受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和用地审批。
属核准制项目的,先由规划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同步受理选址意见书、土地预审和地名审批,其间征询投资管理部门及其他相关管理部门意见;在项目核准后,规划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同步受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和用地审批。
对同步办理事项,建设单位同时递交不同事项的申请表;相同的申请材料(如资质证明材料等)可只提交一份。办理结果依照法定程序分别发出,审批通过后,一并送达申请人。
2.以出让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
规划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在土地出让前,按照“分部门、分步骤、按权限、格式化”的原则,向相关管理部门征询出让条件,以及是否参与下一环节设计方案并联审批的意见。各部门在接到征询意见函后的10个工作日内书面反馈,逾期视作同意且不参加设计方案并联审批。其中,涉及公共安全、人身健康的特殊项目,可在10个工作日内告知规划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延长反馈时间。
取得出让条件后,规划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办理建设用地审批、入市审核、出让公示等事务。程序完备后,组织土地招拍挂或者协议出让。
签订出让合同后,受让人向投资管理部门办理项目备案。属核准类项目,在环保部门办理环评审批后,办理核准手续。项目备案后,向规划国土资源管理部门领取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3.自有土地建设
属审批制和备案制项目的,在取得建设项目建议书或项目备案批准文件后,规划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核定规划设计要求。办理期间,征询相关管理部门意见。
属核准制项目的,首先由规划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核定规划设计要求,办理期间,征询投资管理部门和其他相关管理部门意见。
4.这个环节完成后,如项目用地上有拆迁的,向规划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办理“房屋拆迁许可”手续;并开展工程报建、勘察设计招标、组织编制规划方案和项目环评等工作。
外资项目按照有关规定,报建后可直接进行承发包。
(二)设计方案审批
这个环节在30个工作日内完成。
1.咨询。为提高设计成果质量,加强批前服务协调,建设单位在编制设计方案时,可以向市或者区县相关管理部门进行咨询,相关管理部门应及时提供指导意见。
2.受理。建设单位应按照建设部的《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年版)》中“方案设计”的要求,编制建筑设计方案后,将需相关管理部门审查的材料分袋包装,送规划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规划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收到后,在5个工作日内完成征求相关管理部门意见工作,向申请人出具正式受理或者材料补正的通知。
3.审批决定。相关管理部门在正式受理后的10个工作日内,将各自专业审查意见书面反馈规划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规划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在汇总各相关管理部门的审查意见后,可以组织会审,在15个工作日内进行综合协调,根据协调情况,作出同意或者不同意的审批决定。相关部门的审批文件统一由规划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转送建设单位。
4.简易建设项目免于设计方案审批。临时项目,零星项目(建制镇个人建房、简棚屋建房),工业区内通用厂房、普通仓库等项目,500平方米以下小型建(构)筑物项目等,在核定规划设计要求并充分告知应尽事项后,免于审核设计方案。
(三)设计文件审查
这个环节在30个工作日内完成。
1.管理分工。市建设交通委负责以下建设项目的管理:投资立项属于市级管理部门核准、备案权限的项目,规划设计方案属于市级管理部门审批权限的项目,中央企业在沪投资的项目,市重大工程建设项目,按照国家规定工程安全质量需要重点监管的项目。上述项目以外的建设项目,由各区县建设管理部门和特定地区管委会按照职责分工负责管理。
2.受理。建设单位按照总体设计文件和施工图设计文件的分类,向建设管理部门提交设计文件审查申请。建设管理部门受理后,在5个工作日内完成征求相关管理部门意见工作,向申请人出具正式受理或者材料补正的通知。
3.设计文件审查。总体设计文件由建设管理部门在10个工作日内组织投资、规划国土资源、环保、卫生、交通、消防、抗震、水务、民防、绿化市容、气象等相关管理部门进行会审。会审意见通知审图公司,在施工图审查中落实。
施工图设计文件由审图公司负责,根据有关规定和相关部门会审意见,在20个工作日内完成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向建设单位出具通过施工图审查合格书,或者不通过施工图审查的意见。
审图公司在出具审图意见同时,向建设管理部门进行备案。建设管理部门在5个工作日内出具备案意见。
4.这个环节完成后,建设单位向规划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手续,属于划拨项目的办理划拨决定书、建设用地批准书和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向建设部门办理施工监理招投标备案、建设工程安全质量监督、使用粘土砖核定和施工许可证等手续。
(四)竣工验收
这个环节在20个工作日内完成。
1.条件和范围。建设单位具备法定竣工验收条件后,可以依照国家法律法规规定,自行组织竣工验收,也可以委托建设管理部门提供竣工验收并联服务,代为组织相关管理部门参加验收工作(建设单位可以就全部专业的竣工验收进行委托,也可以就部分专业的竣工验收进行委托)。
2.提供指导。建设单位需要征询竣工验收法定条件具体内容的,市或者区县相关管理部门应及时提供指导意见。
3.受理。建设单位向建设管理部门提出竣工验收并联服务申请,并递交根据参加验收管理部门分袋分装的竣工验收资料。
建设管理部门受理后,在5个工作日内完成征求相关管理部门意见工作,向申请人出具正式受理或者材料补正的通知。
4.验收。建设管理部门向建设单位发出竣工验收受理决定书后,要及时通知相关管理部门在13个工作日内完成竣工验收工作。必要时,建设管理部门可以组织会审。相关专业管理部门完成竣工验收后,及时将验收意见反馈建设管理部门,未在规定时限出具竣工验收意见的,视作同意竣工验收。
建设管理部门汇总相关管理部门反馈意见,在2个工作日内向建设单位出具《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并联服务意见汇总表》。
5.验收结果。建设项目符合相关管理部门竣工验收要求的,建设单位凭《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并联服务意见汇总表》向相关管理部门领取规划、环保、消防审批意见,领取工程质量验收备案、新建住宅交付使用许可证等批准文件。部分专业竣工验收符合要求的,建设单位可以先行领取合格部分的批准文件。
验收不符合要求的,相关管理部门在向建设管理部门反馈验收意见时,同时附整改通知书。
建设单位完成整改的,以及试运行、试生产后的验收项目,直接向相关管理部门申请复验或者验收。
五、本方案实施的监督检查
市和区县的监察部门应加强对相关部门实施本方案工作的监督检查,发现相关部门及其工作人员不依法履行职责,以及、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篇8
第二条市土地储备出让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为市中心区土地储备出让工作的领导机构,市财政、国土资源、规划、住房城乡建设等部门和芝罘区、莱山区政府(以下简称区政府)依照各自职能做好相关工作。
第三条市中心区土地储备出让工作实行计划管理。区政府和市政府独资融资公司(以下简称融资公司)按照《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市中心区土地储备供应计划管理的意见》(政发〔〕10号)要求,于每年月底前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规划、土地市场需求及自身土地熟化整理能力,拟定下年度土地熟化整理计划,报送市国土资源部门。
市国土资源部门根据报送的土地熟化整理计划,结合土地征收计划等,筛选编制下年度市中心区土地熟化整理计划、市中心区土地储备出让计划,报领导小组研究同意后下发实施。
第四条土地熟化整理可采取融资公司自行筹资进行熟化整理和向社会征集熟化投资人由区政府进行熟化整理两种方式。
区政府或融资公司可依据批准的熟化整理计划,向市国土资源部门提出土地熟化申请。
第五条市国土资源部门收到土地熟化申请后3个工作日内,函告市规划部门出具熟化整理和出让宗地规划用地红线图及规划设计条件(或规划设计方案)。
第六条市规划部门将批准的宗地规划用地红线图和规划设计条件(或规划设计方案)移交市国土资源部门。
第七条由融资公司筹资进行熟化整理的宗地,市国土资源部门将宗地规划用地红线图和规划设计条件(或规划设计方案)移交融资公司,融资公司依据宗地规划用地红线图,委托经市国土资源、财政等部门招标选定的中介评估机构,按照《市人民政府关于规范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工作的意见》(政发〔〕54号)要求及市住房城乡建设、国土资源、财政等部门和融资公司确定的宗地评估意见进行评估。建立由市国土资源部门牵头,市财政、住房城乡建设、规划等部门和融资公司参加的协调机制,研究解决评估过程中的相关问题。评估完成后,融资公司依据评估结果编制宗地熟化整理实施方案报送市国土资源部门,并提供以下材料:
(一)宗地规划用地红线图和规划设计条件(或规划设计方案);
(二)宗地征收实施意见;
(三)宗地评估报告和各项费用清单等。
以上材料齐全后,由市国土资源部门组织市住房城乡建设、财政部门在10个工作日内审核完毕。
第八条融资公司依据土地熟化整理计划、宗地规划用地红线图、审定的宗地熟化整理实施方案组织开展宗地熟化整理工作。所需资金由其自行筹集,并向市国土资源部门出具同意按审定的宗地熟化整理费进行熟化整理的承诺函。
第九条融资公司完成宗地熟化整理后,编制宗地熟化整理费决算书报送市国土资源部门,并提供以下材料:
(一)宗地熟化整理费决算和各项费用支出清单;
(二)宗地熟化整理实际实施范围图;
(三)宗地内原有土地和房屋产权注销证明。
以上材料齐全后,由市国土资源部门组织市住房城乡建设、财政部门在15个工作日内审核完毕。
无特殊情况的宗地,原则以审定的熟化整理费作为决算费用,如遇国家重大政策变化、规划调整等特殊情况,由市国土资源部门牵头,会同市财政、住房城乡建设、规划部门共同认定。
第十条融资公司完成宗地熟化整理及相关材料审核后,向市国土资源部门提出净地交付验收申请。市国土资源部门收到申请后5个工作日内会同市规划、财政、住房城乡建设部门现场验收,验收合格后参验各方现场签字确认。
第十一条符合区片规划、拟向社会征集熟化投资人由区政府进行熟化整理的宗地,市国土资源部门将宗地规划用地红线图和规划设计条件(或规划设计方案)移交区政府,区政府委托经市国土资源、财政等部门招标选定的中介评估机构,按照《市人民政府关于规范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工作的意见》(政发〔〕54号)要求及市住房城乡建设、国土资源、财政等部门和区政府确定的宗地评估意见进行评估。建立由市国土资源部门牵头,市财政、住房城乡建设、规划等部门和区政府参加的协调机制,研究解决评估过程中的相关问题。评估完成后,区政府依据评估结果编制宗地熟化整理实施方案报送市国土资源部门,并提供以下材料:
(一)宗地规划用地红线图和规划设计条件(或规划设计方案);
(二)宗地征收实施意见;
(三)宗地评估报告和各项费用清单等。
以上材料齐全后,由市国土资源部门组织市住房城乡建设、财政部门在10个工作日内审核完毕。
第十二条区政府依据审定的宗地熟化整理费和熟化整理实施方案,向市国土资源部门提出征集宗地熟化投资人建议并提供以下材料:
(一)审定的评估报告意见书及各项费用清单;
(二)审定的宗地熟化整理实施方案;
(三)宗地熟化整理规划用地范围图;
(四)符合规定的宗地勘测定界图;
(五)区政府同意按审定的宗地熟化整理费进行熟化整理的承诺函。
第十三条市国土资源部门依据审定的评估报告意见书和宗地熟化整理实施方案,编制征集宗地熟化投资人公告及文件,报领导小组研究同意后。公告及文件应含以下内容:
(一)宗地规划用地面积;
(二)宗地规划建筑面积;
(三)宗地规划用地性质;
(四)参加征集投资人条件;
(五)熟化整理费数额及熟化整理时限等。
第十四条拟参与征集熟化投资人的申请者,按照征集宗地熟化投资人公告及文件的规定要求,参加征集熟化投资人相关活动。
第十五条熟化整理费最高报价者将被确定为该宗地熟化投资人,须当场与市国土资源部门签订《熟化投资人资格确认书》,并按照征集宗地熟化投资人公告及文件的要求,与区政府签订熟化整理费支付协议(公告熟化整理费起始价)。熟化投资人资格不得转让。
最终成交熟化整理费高出公告熟化整理费起始价的部分,作为政府纯收益,在宗地出让时计入宗地出让起始价。
熟化投资人出现未按约定缴纳熟化整理费等违约行为的,依照《征集国有建设用地土地熟化投资人资格文件》规定处置。
第十六条区政府按计划要求和审定的熟化整理费组织开展宗地熟化整理工作,并在规定的时限内完成宗地熟化整理。
第十七条区政府完成宗地熟化整理后,编制宗地熟化整理费决算书报送市国土资源部门,并提供以下材料:
(一)宗地熟化整理费决算和各项费用清单;
(二)宗地熟化整理实际实施范围图;
(三)宗地内原有土地和房屋产权注销证明。
以上材料齐全后,市国土资源部门组织市住房城乡建设、财政部门在15个工作日内审核完毕。
无特殊情况的宗地,原则以审定的熟化整理费作为决算费用,如遇国家重大政策变化、规划调整等特殊情况,由市国土资源部门牵头,会同市财政、住房城乡建设、规划部门共同认定。
第十八条区政府完成宗地熟化整理及相关材料审核后,向市国土资源部门提出净地交付验收申请。市国土资源部门收到申请后5个工作日内会同市规划、财政、住房城乡建设部门现场验收,验收合格后参验各方现场签字确认。
第十九条对新增建设用地或符合收储条件的其他土地,由市国土资源部门委托经市政府招标选定的中介评估机构进行评估,评估报告由市财政部门在10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核。市国土资源部门依据市财政部门审核意见,报领导小组研究同意后,按程序收储。
第二十条对符合出让条件的宗地,由市国土资源部门依据宗地规划设计条件和市财政部门意见,拟定宗地出让实施意见,报领导小组审定。
第二十一条市国土资源部门依据领导小组审定的年度出让计划和出让实施意见,编制宗地出让实施方案报市政府批准后,按照《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规范》规定的程序组织公开出让。
篇9
为进一步加强防震减灾工作,切实提高我市综合防御能力,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和《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在基本建设管理程序中进一步加强抗震设防要求管理工作的通知》、《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强工程抗震设防要求审核工作的通知》和《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防震减灾工作的意见》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现就在基本建设管理程序中进一步加强抗震设防要求管理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依法加强建设工程抗震设防监管,确保建设工程达到抗震设防要求
(一)依法将新建、扩建、改建建设工程的抗震设防要求管理纳入基本建设管理程序,严格审核各类建设工程的抗震设防要求。
1、《建设项目抗震设防要求审核意见书》应当作为建设工程选址、可行性研究或者项目申请的必备内容。项目建设单位提交项目申请报告和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时,应当附送地震主管部门出具的抗震设防要求批件。缺少《建设项目抗震设防要求审核意见书》的建设工程,发展改革、住房城乡建设等有关项目审批部门不予批复、核准或者备案。
2、对重大建设工程、生命线工程和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设工程等必须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的建设项目,地震部门负责提出开展地震安全性评价的意见,并按照经省地震安全性评价委员会审核的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所确定的抗震设防要求进行抗震设防。除此之外的建设工程,在完成地震小区划工作的地区,按照地震小区划的结果确定抗震设防要求;在未开展地震小区划工作的地区,按照国家颁布的地震动参数区划图审核抗震设防要求。
3、学校、幼儿园、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的建设工程,应当在地震小区划结果、国家颁布的地震动参数区划图或者地震安全性评价结果的基础上提高一档确定抗震设防要求。已经建成的学校、幼儿园、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的建设工程,未采取抗震设防措施或者抗震设防措施未达到抗震设防要求的,应当依法进行抗震性能鉴定,并采取必要的抗震加固措施。
4、农村实施合村并居、村庄搬迁和危旧房改造工程的建设项目,应当按照地震小区划结果或者国家颁布的地震动参数区划图确定抗震设防要求。
(二)新建、扩建、改建建设工程,必须达到国家规定的抗震设防要求,不符合抗震设防要求的工程不得开工建设。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必须按照抗震设防要求和抗震设计规范进行抗震设计、施工和监理。
(三)从事地震安全性评价的单位应当取得国家或省人民政府地震工作主管部门核发的地震安全性评价资质证书,并在其资质许可的范围内从事地震安全性评价活动,并应当在建设工程所在地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地震工作主管部门登记备案手续。
二、加强和规范地震行政审批,依法将抗震设防要求纳入基建管理程序
(一)地震部门应依法将建设项目抗震设防要求纳入基本建设管理程序的具体环节和衔接程序,明确职责、制定制度,严格前置把关,确保尽快设置独立地震行政审批窗口。
(二)地震部门应积极参加建设项目的选址论证,提出合理避让地震活动断层、可能发生地震砂土液化、软土震陷以及其它地震地质灾害和抗震不利地段的书面意见。地震、发展改革、住房城乡建设、规划、法制等部门要加强协调,密切配合,明确职责分工,做好工作衔接,确保做好论证、选址、设计、施工、监理等各个环节的抗震设防要求管理。
(三)发改部门在办理项目审批、核准、备案手续时,应审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和项目申请报告是否符合抗震设防要求,审查是否有附送地震主管部门审定的《建设项目抗震设防要求审核意见书》,缺少《建设项目抗震设防要求审核意见书》的,要求项目建设单位补正。否则不予办理审批、核准或者登记备案手续。
(四)工程咨询部门在编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和项目申请报告时,应当增加抗震设防章节。
(五)建设部门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和《省防震减灾条例》的有关规定,依据地震主管部门审定的《建设项目抗震设防要求审核意见书》和《抗震设计规范》,严格执行建设项目抗震设计审查制度,做好抗震设计图纸审查。对未按抗震设防要求和工程建设强制标准进行抗震设计或抗震设计达不到抗震设计要求的,不予办理批准手续。
(六)项目建设单位办理建设工程抗震设防审批手续,应持营业执照副本(或单位组织机构代码证)及复印件、土地使用证(或建设用地初审意见)及复印件、规划选址意见及复印件、用地位置示意图和平面规划设计图以及抗震设防要求的其它法定依据到地震主管部门办理。
三、确保抗震设防要求管理纳入基建管理程序,切实提高建设工程抗震能力
(一)地震、发展改革、住房城乡建设、规划、法制等部门要加强对抗震设防要求管理工作的监督检查,及时协调解决有关问题。在确保抗震设防要求管理纳入基本建设管理程序的同时,把抗震设防要求落实到基本建设的每个阶段,切实提高建设工程的抗震能力。
篇10
一、城市规划区农民建房管理
(一)管理要求
城市市区、近郊区的农民建房必须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按照“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配套、统一管理”的原则,集中成片建设农民新村和集中兴建住宅小区。严禁占用基本农田建房。
城市规划控制区内严格控制农民零星建房。符合建房申请条件的农民应到规划的农民新村或指定的区域按要求建设。确属危房只能原地改造的必须符合城市规划要求和用地要求,不能满足规划条件的,只允许原规模恢复性修建。
(二)农村宅基地的使用对象
城市规划区内的农民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在本集体经济组织内或规划的农民新村申请使用宅基地:
1、无宅基地及住房的;
2、灾毁和实施村镇规划进行村镇改造需要搬迁的;
3、扶贫搬迁的;
4、原宅基地和住房面积户平未达到法定标准不够使用的;
5、法律、法规规定可以申请建住宅的其他情形。
城市规划区内的农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申请使用宅基地:
1、原有宅基地和住房面积已经达到规定面积标准或能够满足分户需要的;
2、出租、出卖或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宅基地及其地上建筑物,或将住宅改作他用的;
3、将户口迁入本地的“空挂户”(空挂户指非正常外迁入户口,无承包集体土地);
4、需占用耕地未落实占补措施的;
5、其他与法律、法规规定相违背,不符合申请建住宅条件的。
(三)用地指标及建房管理
城市规划区内符合建房条件的农民必须依法取得和使用集体所有土地建房,一户只能拥有一处不超过规定标准面积的宅基地。宅基地面积标准为每人25平方米,1人的户可按2人计算,5人以上(含5人)的户按5人计算,且每户最多不超过125平方米。扩建住宅所占的土地面积应当连同原宅基地面积一并计算。新建住宅全部使用农用地以外的土地的,用地面积可以适当增加,但增加部分每户最多不得超过25平方米。新建、扩建、改建房屋的,按建筑规模实行限额管理。
(四)依法流转和回收农村宅基地
城市规划区农村宅基地流转范围:农民因继承房产拥有的闲置宅基地或举家搬迁腾出的宅基地和住房,集体经济组织可依法收回土地使用权。对不符合申请使用宅基地条件的,其购买的房屋不得重建或扩建,不能使用时应予以拆除,退还土地。集体土地及其上附属物不得买卖和转让。
(五)办理程序
1、农民新村建设的审批程序
①选址:县规划和建设部门会同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村(居)委会实地踏勘,并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及当地的实际情况选定位置,按规定办理建设工程选址意见书。
②规划设计: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按照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的要求,聘请有资质的设计部门对用地进行修建性详细规划设计。
③办证:县规划办对修建性详细规划设计进行初审并报县规划专业委员会审查同意后,按规定办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④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负责农民建房管理,规划建设和城管部门应加强指导和监督。
2、农民建房的审批程序参照城市规划区居民建房的审批程序办理。
二、城市规划区居民建房管理
(一)管理要求
1、城市规划区内严格控制居民零星建房,其原有的零星住宅用地由政府协议收购或置换后,纳入土地储备中心管理,该土地原使用权人可以在规划的个人建房区内购买或置换土地进行住房建设,符合条件的也可按经济适用房有关规定享受购买经济适用房的优惠政策。
2、城市规划区居民只能在取得合法用地手续的国有土地上按程序审批后修建住宅;属划拨土地的,只能由划拨对象用于修建自用住房,不得擅自买卖和转让;严禁城镇居民购买和使用集体土地修建住房。
3、城市规划区居民修建住宅必须符合规划技术要求,满足消防、采光、通风等规划技术条件,不得影响城市轴线、主次干道街景、山体、水体、绿化景观等,在征求相邻住户的意见后,参照周边相邻住宅的实际层数、建设规模、限制高度及建筑外观进行建设。
4、属危房(取得有资质鉴定机构D级危房鉴定,下同)改造的必须满足规划技术条件,不满足规划技术条件的,只能原规模恢复性修建。
(二)办理程序
1、居民持相关材料向所在的村(居)委会提出书面申请,经村(居)委会会议讨论通过,由村(居)委会在政务公开栏进行公示,公示期为15天。公示内容应包括申请人、家庭人口、申请原因、申请使用面积、原有房屋面积等基本情况。公示期内有举报申请人不符合审批条件或申报资料不实,经查证核实的将不予申报。
2、对符合建房条件的居民,村(居)委会签署意见后先报经乡镇政府初审并签署意见后,再报县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签署规划意见。涉及林地、河道、公路等的,还必须向相关主管部门申请办理相关手续。
3、县规划办收到申报材料后应依法审查并报县规划专业评审委员会审定,对符合建房条件的方可办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4、县国土资源局凭《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依法为申请人办理用地手续。
5、居民在取得《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和用地手续后,县规划办方可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限额以上(建房在三层、建筑面积在300平方米、投资在30万元以上)的工程应按程序办理《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
6、县规划办根据居民申请,派人现场放、验线。
7、房屋竣工后,县规划办应进行规划竣工验收,对验收合格的颁发《建设工程竣工规划验收合格证》。
三、加强监督管理,严惩违法建设行为
县规划和建设、国土、房管、工商、税务等部门要切实加强个人建房执法监督检查,坚决制止违法建设行为和房屋私下交易偷逃国家税费行为。对未办理规划、用地手续擅自动工建设的,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处理。城市规划区内的个人违法建房,在城市建设拆除拆迁时,依法不予任何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