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村庄规划方案范文

时间:2023-09-25 18:15:0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村村庄规划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农村村庄规划方案

篇1

一、基本情况

村位于镇北2公里处,辖区内有11个自然村、20个村民组,1463户人家,总人口6700人,耕地面积7000亩,土壤肥沃、气候温暖湿润,适宜种植大豆、小麦玉米、油菜等农作物以及梨、苹果等水果。近些年来,我村村民大胆改革创新,积极探索新型农业发展模式,大搞秋延辣椒种植等大棚蔬菜,已经形成初步规模,收到了一定的经济效益。能繁母猪、肉鸡、波尔山羊等养殖户也逐渐增多,人均纯收入逐年提高。

二、村庄现状

1、从村民住房方面看,大多数村民都住上了砖混结构的大瓦房,很多农户住上了楼房,居住条件明显改善。

2、道路交通方面,我村已经通了柏油路和沙石路,但长度不够,村内道路硬化率较低。

3、电力通讯设施方面。全村都已通电,有线电视、移动电话用户逐年增多。

三、我村土地利用和空间布局

1、今年来,因多种原因,我村逐渐成了一个空心村。房屋建筑逐渐向村外衍射,并且房屋杂乱无章,较分散。村内一些老建筑长期闲置,不仅影响了我村的整体形象,而且造成极大的土地浪费。

2、根据规划要求,总体对老村庄进行改造,完善道路交通系统,着力改善村民住房条件。尽量充分利用老村中可利用的空闲地和闲置房屋所占地。

四、我村建设性规划

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突出重点、科学规划。

1、住房方面:先搞试点,建成一部分标准房,或者鼓励村民按照统一标准建房,尽量选用原来宅基地,节约利用土地。

2、道路交通方面:积极争取“村村通”工程款项,扩大我村道路硬化率,美化、硬化我村道路。

3、沼气池建造。积极鼓励引导村民新建沼气池,使用新能源,充分利用农作物秸秆、家禽粪便等。超级秘书网

4、村环境保护方面:从绿化、村庄整治上下功夫,着力搞好村生态环境保护,全面加强村庄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着力治理脏、乱、差现象,努力改变村中粪便乱堆、污水乱泼、家禽乱跑、柴草乱放、广告乱画等现状,改善村容村貌。

篇2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以节约耕地、改善环境、促进稳定、推动发展为目的,本着“群众拥护、一村一策、严格程序、先易后难、积极稳妥”的原则,深入扎实地开展“空心村”治理工作,逐步规范农村土地管理,改善村容村貌,促进全县农村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二、开展“空心村”治理工作的重要意义

“空心村”问题是新农村建设绕不开、躲不过的现实障碍,其治理工作也是一项长期复杂、涉及广泛的社会系统工程,而且直接关系群众的切身利益,各级各有关部门必须高度重视,正确认识。

1、“空心村”治理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文明生态村的需要。“村容整洁”是新农村建设的基本要求。“空心村”问题能否得到彻底解决,直接关系到新农村建设的成效。多年来由于农村建设无章可循,村庄边界无序扩张,村内旧宅基大量闲置,造成农村脏乱差问题十分突出。因此,搞好“空心村”治理,对村庄进行统一规划和建设,是改善村民居住环境、提升农村形象、加快新农村和文明生态村建设的有效途径。

2、“空心村”治理是保持农村社会稳定的需要。当前,农村乱占宅基、无序建房,已成为诱发农村社会矛盾的主要因素。同时,由于一些宅基地权属不清,发证面积重叠交叉,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稳定。加快“空心村”治理,对农村宅基地进行重新规划布局,明晰土地权属,杜绝土地纠纷,可以从根本上为维护农村稳定消除隐患。

3、“空心村”治理是破解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用地难题的需要。随着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措施的不断加强,对建设用地实行增量控制的力度越来越大,我县建设用地指标每年都有很大的缺口,有些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拉动能力强的大项目、好项目因没有建设用地指标而无法“落地”或被迫缓建,土地瓶颈已经制约了我县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通过“空心村”治理,对村庄内的空闲地进行整理复耕,可以有效增加耕地面积,为企业和公益事业建设置换用地指标。

4、“空心村”治理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要求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体现在土地利用上,就是要集约、节约用地。通过治理“空心村”,加快土地规划整理,可以有效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为全面建设“和谐**”提供可靠保障。

5、“空心村”治理是提高广大农民生活质量的需要。搞好“空心村”治理不仅是拆旧建新的问题,更是对村民旧传统、旧思想的破除。要让广大农民群众充分认识到,通过“空心村”治理,可以告别昔日的土坯房,住上宽敞明亮的新建房,有利于改变人们的生活习惯以及卫生意识、环保意识、健康意识,使农民的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上一个新台阶。

三、开展“空心村”治理工作的法律依据

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搞好“空心村”治理,不仅符合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实际,而且有明确的法律依据。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62条规定:农村村民一户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②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的意见》第10条规定:凡新建住宅后应退出旧宅基地的,要限期拆除旧房,交出旧宅基地。③《河北省土地管理条例》第56条规定:农村村民一户一处之外的宅基地,由村集体提出申请,经审核批准后,予以收回,统一安排使用;多余宅基地上的房屋损坏不能利用的,必须退出其宅基地。④《河北省农村宅基地管理办法》第12条规定:农村村民一户一处之外的宅基地、农村“五保户”腾出的宅基地,经审查批准后,可以由村集体依法收回。⑤《河北省农村宅基地管理办法》第14条规定:农村村民因继承等原因形成一户拥有二处以上的宅基地,村民委员会可以经县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县人民政府批准后收回,统一安排使用。⑥《河北省农村宅基地管理办法》第15条规定:农村村民户口迁出后,其宅基地上的房屋损坏不能利用的,应当退出其宅基地,由村民委员会按规定无偿收回。

四、开展“空心村”治理工作的政策措施

第一,立足长远,搞好规划。“空心村”治理,规划是龙头。村庄建设规划要按照因村制宜、一村一策的原则,在对社会经济发展趋势和人口增长科学预测的基础上,确定村庄的规模、村界和发展方向,增强规划的科学性、前瞻性和严肃性。规划方案要根据各村实际,以减少建设用地面积为宗旨,采取内部改造型、整体搬迁型、“平改楼”型等多种模式,通过多年的努力,彻底改善农村面貌。

第二,充分酝酿,形成决议。村庄规划方案和治理方案形成后,要通过召开党员会、村民代表会、村民大会广泛深入讨论后形成决议,上报乡镇政府审核批准,报县土地管理部门备案。规划方案一经批准,必须严格执行。

第三,严格程序,规范操作。各有关乡镇、村要严格按规划方案确定的内容,积极稳妥地推进治理工作扎实开展。一是坚持搞好“两图一表”。各村要在县、乡土地部门的指导下,对本村的人口、户数、总宅基数、闲置宅基数、一户多宅数进行调查、核实,绘制村庄现状图、宅基地规划图,编制宅基地发放十年早知道一览表。二是坚持按规划建设。要严格划定并冻结村界,村庄规划区内的各类建设特别是村民建房,必须符合村庄建设规划,一律不得超出划定的村界范围,土地部门要严格把关,凡是超出村界申请办理土地使用证的,一律不予批准。确需调整规划搞建设的,必须经县土地主管部门批准。三是坚持一户一宅。对村民一户一处之外的宅基地、农村“五保户”腾出的宅基地,由村集体提出申请,逐级审核批准后,予以收回;多余宅基地上的房屋已破损不能利用的,必须限期拆除,宅基地收归村集体所有;凡新建住宅的,要限期拆除旧房,交出旧宅基地;农村村民户口迁出后,其宅基地上的房屋损坏不能利用的,应当退出其宅基地,由村民委员会按规定无偿收回;对尚有利用价值的房屋和正在使用的房屋,要通过协商、物价部门评估等方式确定房屋拆迁补偿标准,进行补偿;对确需重新安排宅基地的,要严格按照村庄规划,本着利于群众生产、生活、有利于节约用地的原则合理安排。

第四,培养典型,示范引导。原则上每个乡镇都要选择1-2个经济条件好、班子能力强、群众基础扎实、交通相对便利、易见成效的村先行试点,积累总结治理工作经验,搞好典型带动。县里每年将从中筛选部分示范村给予重点扶持,每个示范村腾出的土地面积不少于该村庄占地面积的三分之一,并且成方连片。在此基础上,以点带面,逐步推开,力争通过多年的努力,切实搞好全县的“空心村”治理工作。

第五,政策鼓励,积极扶持。一是建立“空心村”治理建设基金,基金来源采取财政列一点、向上争取一点和土地置换后向占地企业征集一定资金的办法解决。对“空心村”治理示范村,县乡两级将分别给予定期定额的资金扶持。二是建设规划部门对村庄建设规划的编制费用要给予适当减免。三是对搬迁建房的经济困难户,要积极协调信用社给予小额贷款支持。四是对孤寡老人和无人赡养的五保户,由乡、村和民政部门安排到敬老院集中居住。五是对通过治理腾出的建设用地能够复耕的予以复耕,报国土部门验收后,其新增耕地集中用于置换建设用地指标,重点在园区和工业基地办企业、上项目,以确保全县经济发展用地需要。

四、切实加强对“空心村”治理工作的组织领导

开展“空心村”治理工作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举措,也是县委、县政府提出的一项重要工作任务。完成这项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必须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形成合力,确保“空心村”治理工作深入开展。

一要高度重视,强化领导。“空心村”治理工作,乡村两级是主体。各乡镇要端正态度,深化认识,真正把这项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组织相应的工作班子,提供必要的人员力量和资金保障。主要负责同志要亲临一线,搞好工作协调调度,及时化解各种矛盾纠纷,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确保“空心村”治理工作顺利开展。各试点村“两委”班子要把握政策,坚持原则,规范运作,做好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防止简单粗暴、违法行政,防止发生各类土地案件,确保农村社会稳定。土地管理部门,也要明确专人,落实治理方案和规划,及时对治理工作进行政策、业务和技术指导,全力推进“空心村”工作深入开展。

二要加强宣传,浓厚氛围。有关部门要采取多种有效形式,加大对《土地管理法》、《河北省土地管理条例》、《关于加强宅基地管理的意见》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让农民知道农村土地、宅基属集体所有,个人只有使用权,彻底改变“祖宗留的宅基不能舍”的旧观念。乡村两级也要深入宣传“空心村”的危害以及“空心村”治理的现实意义,在全县形成强大的舆论声势,使广大农民群众真正理解支持并积极参与到“空心村”治理工作中来。

篇3

我镇2011年经省国土厅批准的增减挂项目,涉及刘浅、枣林、李庄、金桥、庄墓、张圩6个村居,19个自然村庄。在市、县第二、七批次初验基础上,加快推进第五批次金桥村村庄复耕进度。同时对照县委下达的土地整治目标任务,分解落实工作职责,经党委扩大会议研究,就我镇2012年土地整治工作制定以下实施方案。

一、完成2011年增减挂任务

1、3月30日前完善刘浅、李庄、张圩、庄王、枣林五村村庄工程任务,确保省国土厅验收通过。

2、加快金桥村村庄复耕进度,严格按照县委规定的序时进度完成任务,确保省国土厅验收通过。

3、金桥村增减挂项目完成时间计划

(1)、2012年2月15日前将启动王户、鲍大郢、沟东三组村庄复耕工程(并留取照片)。

(2)、2012年2月29前启动刘户、徐小庄两组村庄复耕工程(并留取照片)。

(3)、2012年3月15日前启动鲍小圩、前后马、薛庄三组村庄复耕工程(并留取照片)。同时做好王户、鲍大郢、沟东三组村庄复耕工程镇领导组初验工作。

(4)、2012年3月30日前做好刘户、徐小庄两组村庄复耕工程镇领导组初验工作。

(5)、2012年4月15日做好鲍小圩、前后马、薛庄三组村庄复耕工程镇领导组初验工作。

(6)、2012年4月22日前邀请县国土局等部门对金桥村王户等8个自然村庄复耕工程进行验收。

上述复垦村庄必须严格照规划设计和时间要求,做到安置有序,拆迁完整,整理达标,过程无误,验收过关。

二、2012年整体推进、占补平衡、高标准基本农田整体推进项目申报任务分解

1、根据我镇土地利用现状,2012年申报刘浅社居委整体推进项目,刘浅社居委位于合阜高速路两侧,村庄主要集中在高速路东侧,全村10个自然村庄,土地总面积6214.9亩,其中村庄面积574.42亩,水塘面积506.2亩,未利用土地面积444.1亩(田埂),农田整理估测净增耕地7﹪。其中8个自然村庄分别是梁桥组19.96亩、刘浅组53.22亩、大鲍圩167.75亩、袁小圩27.23亩、施户组66.14亩、姚大郢105.34亩、葛大圩44.62亩、蒋户组90.16亩。

2、依据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结合农村水利工程建设规划,我镇2012年申报县级废糖以及未利用土地占补项目400.0亩,任务分解分别是庄王社居委80.0亩、李庄村50.0亩、刘浅村50.0亩、侯集村50.0亩、杨湾村40.0亩、枣林村40.0亩、徐岗村30.0亩、张圩村20.0亩、金桥村20.0亩、薛桥村20.0亩。

3、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结合我镇特殊的地形地貌2012年申报李庄村高标准化基本农田示范项目,项目区面积7787.6亩,其中耕地面积5606亩,水塘面积645亩,未利用土地面积617.8亩(田埂),农田整理估测净增耕地15﹪。

三、2012年土地整治项目申报完成时间

1、整体推进项目:2012年2月29日前完成对拟申报村的土地利用现状、村庄现状、房屋结构、面积情况、居住户数、人口数等进行全面调查核实;3月20日前完成对拟申报村组入户调查、到村、到组不定时召开会议,征求村两委和群众意见、拟新建村庄选址、建设房型、户均面积、货币安置等情况;4月30日前落实规划设计单位完成项目区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以及项目实施方案编制,上报县国土局审查后入库;5月30日前对照土地利用现状图进行测绘勘测定界,经审查核对无异议后,编制项目区规划设计、预算方案上报县国土局;6月30日前完成建新区规划设计方案两上两下征求意见。

2、高标准化基本农田项目:2012年2月29日前完成对拟申报村的土地利用现状、村庄现状、水利设施利用状况、当家糖面积、实际可耕地面积情况进行全面调查核实;3月20日前完成对拟申报村组入户调查、到村、到组召开会议,征求村两委和群众意见、4月20日前落实规划设计单位,完成项目区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以及项目实施方案编制,上报县国土局审查后入库;5月20日前对照土地利用现状图进行测绘勘测定界,经审查核对无异议后,编制项目区规划设计、预算方案,上报县国土局;6月20日前完成高标准化基本农田规划设计方案两上两下征求意见。

3、占补平衡项目:2012年3月30日前完成对拟申报村的土地利用现状、水利设施利用状况、当家糖面积情况进行全面调查核实;4月20日前完成对拟申报废塘进行调查、到村、到组召开会议,征求村两委和群众意见;5月20日前落实规划设计单位完成项目区可行性研究报告以及项目实施方案编制,上报县国土局审查后入库;6月20日前对照土地利用现状图进行测绘勘测定界,经审查核对无异议后,编制项目区规划设计、预算方案上报县国土局;9月20日前完成废糖工程施工任务,申报县国土局验收。

四、工程施工方法

严格按照规划设计图纸进行施工,每个项目工程均交给复耕所在村的村民理事会或者招投标企业进行施工,施工期间的工作协调由村民委员会负责,所产生的隐蔽工程由镇隐蔽工程领导组负责丈量登记,并当场签字确认。

五、组织领导

经党委会议研究决定,成立庄墓镇土地整治工作领导组。

组长:

常务副组长:

副组长:

成员:

领导组办公室设在国土所,邓卫伍兼任办公室主任,国土、规划两所全体工作人员为成员,具体负责项目实施全过程服务。

六、奖惩规定

1、2011年增减挂项目:在顺利完成增减挂项目且经上级部门验收合格情况下,根据《土地管理法》中相关政策规定,经镇土地整治领导组研究同意,镇工作领导组负责复垦区的拆旧面积、建新面积、复垦面积、复垦质量、验收情况、群众矛盾化解等6种标准核发工作经费和奖励资金。能够按时、保质保量地完成工作任务并无群众上访且通过上级相关部门验收。镇工作领导组、国土、规划所每人奖励3000.0元,如果能够在规定时间前完成所有工作任务,每人追加奖励1500.0元;同时奖励给按时完成拆迁任务、建新任务、复垦任务、且通过上级相关部门验收无群众上访事件的村每名村干部3000.0元;按时完成工作任务的村每亩600元工作经费(打入村帐)用于村公共、公益设施建设;

2、整村推进项目申报:依据县入库确认村庄净增耕地面积,每亩奖励村工作经费300.0元;镇国土、规划所每人奖励工作经费1000.0元;

3、占补平衡申报项目:依据省厅验收确认面积,每亩奖励镇国土、规划所工作人员每人每亩100.0元,奖励项目所在村居每亩300.0元;

篇4

今天区委、区政府在这里召开全区农村村庄整治工作推进会,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有关会议精神,回顾总结前阶段我区村庄整治工作情况,研究部署下阶段村庄整治工作任务,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明确工作目标,加大推进力度,确保全面完成村庄整治年度目标任务。会前,大家实地参观了锡北镇光明村刘家庄、*羊尖村、安镇镇谈村等三个村庄整治现场,会上,这三个村将作交流发言,希望各地认真学习借鉴。待会儿,区委徐书记还将作重要讲话。下面,我先讲两点意见。

一、充分肯定前阶段村庄整治工作成效

今年以来,我区按照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的建设要求和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围绕“一年抓试点,二年抓突破,三年抓推进,四年呈亮点,五年齐达标”的工作目标,在全区48个村率先启动实施了以“布局优化、道路硬化、村庄绿化、路灯亮化、河道净化、卫生洁化、服务集中化和管理长效化”等“八化”为核心内容的村庄整治工作,为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注入了新的活力。目前首批试点村庄中已有17个村庄完成或基本完成整治任务,18个村庄的整治工作正有序推进,村庄整治的阶段性成效初步显现。

一是环境面貌明显改善。今年以来,围绕“道路硬化、村庄绿化、路灯亮化、河道净化、卫生洁化”的目标,各整治村共硬化道路21.2公里,疏浚清淤河塘580条(个),新增绿化面积8.9万平方米,新建农村公厕11座、垃圾箱182个,修筑排水管道1.8万米,新装路灯336杆。安镇镇谈村对全村进行绿化靓化,对沿河两岸墙体进行美化,搬迁改造了农贸市场,并配套了文体活动场所。*羊尖村疏浚、清淤家河家塘55条,对住宅、道路、河塘周围进行全面绿化,道路硬化率达到了100%,并全面实现了亮化。东港镇黄土塘村在整治工作中,建设了休闲广场和门楼、改造了主要道路、修缮了古镇街道。经过整治,各试点村庄的投资环境、生产生活条件和村容村貌有了显著改善,农民群众得到了实惠,村级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也明显增强。

二是村庄功能得到增强。围绕“布局优化、服务集中化”的目标,各整治村根据整治规划,立足村庄规模、配套设施、文化特色等实际情况,制定实施方案和行动计划,在保持农村传统文化特色、突出农村田园风光的基础上,合理优化生产区、生活区、生态区与综合服务区布局,加快建设综合服务设施,提升了村庄的综合服务功能。安镇镇谈村建立了综合服务中心和综治中心,建成了集休闲健身等功能于一体的村民健身广场。东港镇顾巷头村、东北塘镇浦巷村等村也分别投入20多万元建造了村民活动中心、康乐中心等设施。

三是管理机制逐步健全。围绕“管理长效化”的目标,各整治村加强专业管理队伍建设,落实管理经费,完善管理制度,有效巩固了整治成果。同时,组织引导农村干部群众参与公共设施的维护和管理,积极探索共建共管的新机制。*羊尖村组建了一支48人的保洁环卫管理队伍,把管理经费列入年度预算,并制定了《村文明卫生管理制度》等6项村规民约,形成了村与村民共同参与长效管理的良好局面。

四是群众参与热情高涨。通过各级的思想发动和工作开展,特别是通过村庄整治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成果,广大群众参与村庄整治、共建美好家园的热情得到了充分激发,主体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安镇镇谈村村民义务参加村庄整治达1000人次。锡北光明村刘家庄的村民自觉将门前屋后的卫生实行“三包”,并腾出空地进行绿化,村庄面貌焕然一新。整治村庄、共建共享已成为广大群众的共识和自觉行动。

回顾前阶段工作,以下五个方面的经验和做法值得总结并在以后的工作中坚持推广。

一是各级重视为村庄整治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今年,区委、区政府把村庄整治作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性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明确领导分工,落实牵头部门。主要领导多次作出重要批示,并亲自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指导工作,有力地推动了此项工作的纵深开展。区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推进农村村庄整治建设工作的意见》、《农村环境整治工程村庄整治实施方案》和《关于对农村村庄整治工程实施考核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明确工作目标和发展方向,构建领导体系和责任机制,完善运行机制和工作措施,确保了村庄整治工作稳步、规范、有序推进。开发区、各镇(街道)及各整治村也高度重视村庄整治工作,搭建专门班子,制定工作计划,安排专项资金,从而保证了村庄整治的顺利开展。

二是广泛发动为村庄整治提供了良好的群众基础。各级坚持把加强宣传发动、引导各方参与作为开展村庄整治活动的重要切入点,加大工作力度,切实抓紧抓好。各整治试点村在实施过程中,按照整治规划,把目标任务同本村实际结合起来,把组织群众、依靠群众和发动群众作为工作重点,采用多种形式和途径,大力宣传开展村庄整治、共建美好家园的重要意义,使广大群众在思想和行动上由过去的“要”变成现在的“我要干”,营造了浓厚的村庄整治氛围。

三是规划先行为村庄整治提供了科学的实施依据。编制村庄整治规划是政府引导、规范村庄整治工作的重要手段,是组织实施村庄整治的工作指南。在通过现场勘查、入户走访、查阅资料,全面掌握每个村庄的地形地貌、公共设施及历史文化资源等情况的基础上,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营造特色、打造亮点”的原则和“八化”的标准,区政府投入专项资金近200万元,委托2家专业机构对204个村庄进行了规划布局和景观特色塑造。按照领导、专家和群众相结合的原则,反复征求意见和组织专题论证,对规划进行了多轮修改完善,提升了规划的科学性、合理性及可操作性。目前204个村庄的整治规划已编制完成,为顺利开展村庄整治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四是多元投入为村庄整治提供了必要的资金支撑。各地结合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生态村、卫生村创建和“百村康乐工程”等创建活动,积极创新思路,广辟资金渠道,探索建立以政府投入为引导,村集体和农民自筹为主体,社会各方广泛支持的村庄整治多元化投入机制。锡北镇光明村、鹅湖镇蔡湾村等村积极引入企业资金参与村庄建设,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据初步统计,今年以来48个整治村已投入建设资金达1800多万元。

五是齐抓共管为村庄整治提供了强大的工作合力。在推进村庄整治过程中,我区坚持把强化区级主导性,调动镇级主动性,提高村级自觉性和发挥农民的主体性结合起来,努力增强推进合力。区里成立了农村环境整治工程办公室,具体负责工程规划、政策研究、指导协调、组织推进和监督考核等工作。区规划、建设、农林、水农、卫生、城管、环保等部门结合自身职能,加强服务,主动对接,密切配合,积极为村庄整治提供指导和帮助,确保了整治工作的有序高效推进。

前阶段的村庄整治工作虽然取得了初步成效,但也应看到,对照既定的目标任务,与省、市的要求和群众的期盼相比,还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一是思想认识还不够统一。少数单位对村庄整治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认识不够,工作中存在“等、靠、要”的思想。二是工作进度还不够平衡。村与村不平衡、镇与镇之间也不平衡。投入大的村已经投入几百万元,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进度慢的村组织发动群众力度不大,投入不足,甚至还停留在原来的建设水平上。目前,列入第一批整治计划的村庄有13个还未正式启动。三是资源整合还不够充分。村庄整治的资金筹措渠道比较单一,创新办法不多。各级各界在村庄整治工作中的力量、资金、资产等各类资源尚未得到充分整合。四是长效管理机制还不够完善。对基础设施、环境绿化比较重视,而对公共服务、日常管理重视不够的现象较为普遍,一些已经整治过的村在卫生保洁、环境管理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加强。这些问题,必须在下阶段的工作中认真研究,切实予以解决。

二、全面完成年度村庄整治目标任务

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和我区年初的部署,今年全区要完成48个试点村的整治工作。现在离年底还有两个多月的时间,村庄整治任务十分艰巨。各级各部门要切实增强加快推进村庄整治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狠抓关键举措,扎实推进各项工作,确保顺利完成年度整治任务。

一要抓进度,如期完成年度任务。各整治村要围绕年度整治目标,认真排查工作的重点和难点,结合自身的区位条件、发展水平、资源禀赋、历史文化等实际情况,研究制订切实可行的整治方案和工作措施。要考虑当地农民的承受能力、财政的投入能力和社会的支持潜力,从农民最迫切需要改善的道路、供水、排水等基础设施和相关环境卫生条件入手,让农民得到实惠。要根据确定的项目制定具体的工作目标和时序要求,倒排计划,明确职责,建立完善工作目标责任制和绩效考核激励制度,将工作任务层层分解,工作责任层层落实。要积极借鉴学习谈村、羊尖村、黄土塘村、光明村等先行村在村庄整治中的工作理念和创新举措,特别是在组织发动群众方面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加大工作力度,加快整治进度,确保年度目标顺利完成。

二要抓重点,切实提高整治质量。从我区实际情况看,以往村庄建设多以农民住房自建为主体,村庄环境建设没有得到足够重视,普遍存在路面不硬、四旁不绿、路灯不亮、河水不清等现象。下阶段推进村庄整治,要重点在“描、清、疏、拆、建”五个字上下功夫、做文章。“描”就是要注重挖掘和开发乡村特色,切忌生搬硬套城镇建设模式;“清”就是要完善垃圾集中处理机制,集中清理卫生死角;“疏”就是要对水塘河道进行疏浚、清淤和整治,努力还原江南水乡的风韵;“拆”就是要对破旧房屋和违法建筑进行拆除整治,对主要路段两侧的老建筑粉刷出新;“建”就是要在实施绿化、道路工程的基础上,建设和完善公厕、封闭式垃圾房、垃圾中转站等公共卫生设施和综合服务中心。

三要抓投入,全面拓展筹资渠道。资金投入是村庄整治顺利实施的关键,要创新工作理念,拓宽融资渠道,突破资金瓶颈,建立多元化的村庄整治投入机制。要加大各级财政的投入。区财政尤其是开发区、各镇(街道)要安排相应的以奖代补和配套资金扶持村庄整治,真正使财政投入向“三农”倾斜,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要加大对上争取力度。各有关部门要吃透政策,加强沟通协调,积极争取上级的支持。要立足机制创新,整合各类资源,把政府的引导扶持与农民的主体作用和社会的支持结合起来,鼓励全社会参与支持村庄整治,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对公益性事业实行政府补贴、社会资助和农民投工投劳相结合的方式;对准公益性事业可实行政府适当补贴,吸引农民和其他主体投资的方式;纯经营性项目则由社会投资兴办,鼓励引导工商企业以工投农、以工促农、以企带村,改善村庄面貌。

四要抓协作,有效增强推进合力。村庄整治工作是一项综合性工作,必须依靠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合力推进。区农村环境整治工作办公室要切实发挥参谋和协调作用,进一步完善工作计划,并把工作任务和责任分解落实到各有关单位。区各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密切配合,主动对接,搞好服务。开发区、各镇(街道)及区各有关部门要本着“精干、高效”的原则,抽调人员,落实经费,明确责任,进一步加强村庄整治的工作力量。要定期、不定期深入试点村、整治村,加强技术指导和督促检查,努力形成区、镇、村三级联动的工作机制,切实提高村庄整治的效率和水平。

五要抓管理,建立完善建管机制。要加强村庄整治的工程建设管理。严格质量标准,强化投资控制,规范资金监管,努力让每一项工程都成为放心工程、优质工程。要加强长效管理,不断巩固和提升整治成果。已完成或基本完成整治的村要把工作重心转移到长效管理上来,建立健全环境卫生保洁、绿化养护等一系列长效管理制度,确保工程长期发挥效益。正在实施整治的村要坚持把集中整治与日常管理结合起来,在建设的起步阶段就使各项管理工作走上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要进一步强化农民群众的自主保洁意识,自觉投身到村庄日常管理中,努力形成共建、共管、共享的工作格局。要以村庄整治为契机推动农村全面发展,大力提高农村公共服务、社区服务和日常管理水平,努力构筑城乡一体化的供水供电、公共卫生、垃圾集中收集处理等公共服务网络,努力把我区的村庄整治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篇5

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对省市安排我县的2013年村庄环境整治任务全面落实,对列入范围内的村庄进行综合整治,加快改善村庄设施条件,不断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使全县农村村容村貌更加整洁、生态环境更加优良、乡村特色更加鲜明、公共服务更加配套,努力形成环境优美、生态宜居、特色鲜明的乡村面貌,推动我县城乡建设新发展,建设更加美好幸福的家园,为“开放、创新、生态、幸福”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二、主要任务

1、实施规划布点村庄环境综合整治行动。对列入2013年整治任务的全县611个规划布点村庄进行环境综合整治,改善村庄人居环境,重点整治生活垃圾、生活污水、乱堆乱放、工业污染源、农业废弃物、河道沟塘,着力提升公共设施配套、绿化美化、饮用水安全保障、道路通达、建筑风貌特色化、村庄环境管理水平。实施环境综合整治后的村庄达到《省村庄环境整治分类标准》中的一星级以上“康居乡村”标准,其中经济条件较好和重要窗口地带的规划布点村庄达到二星级“康居乡村”标准,并创建三星级“康居乡村”4个。

2、实施非规划布点村庄环境卫生整洁行动。对列入2013年整治任务的全县529个非规划布点村庄进行环境卫生整洁,突出生活垃圾、乱推乱放、河道沟塘等环境卫生整治,保障农民群众基本生活需求,有效改善村庄环境。实施环境卫生整洁后的村庄全部达到《省村庄环境整治分类标准》中的“环境整洁村庄”标准。

3、实施村庄规划优化行动。在调优、调定镇村布局规划的基础上,根据不同村庄的自然地理特点和历史人文特征,充实完善村庄建设规划,统筹安排村庄各项建设活动,注重对村庄地形地貌和传统机理的保护,强化对村庄环境整治的引导作用。

4、实施特色村庄保护行动。开展特色文化村庄调查,编制保护规划,制定保护政策。充分发掘和保护古村落、古民居、古建筑、古树名木和民俗文化等历史文化遗迹遗存,保护和修缮具有传统建筑风貌和历史文化价值的村庄建筑,培育特色文化村庄。

5、实施村庄环境长效管护行动。广泛开展村庄环境整治宣传教育,强化环境卫生意识,引导农民群众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积极探索农民参与和自主管理村庄环境的有效途径,引导制定农民群众普遍接受和遵守的村规民约。巩固提升全县农村公路养护、河道管护、村庄保洁及绿化管护“四位一体”长效管护建设成果,进一步拓展管护范围,提升管护水平,推动农民群众生活环境、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的根本改变,使村庄环境管理走上规范化、制度化、长效化轨道,确保环境整治有成效、不反弹。

三、实施步骤

1、全年整治工作部署:

2013年,全县列入整治范围的1140个自然村庄,涉及15个镇(开发区),134个行政村,其中611个规划布点村庄中居住人数小于30户的自然村125个,30—50户的298个,大于50户的188个。529个非规划布点村庄中居住人数小于30户的266个,30—50户的约占157个,大于50户的约占106个。(各镇村庄类型及整治任务分解情况见附表1)。

根据市安排,2月底前需完成整治任务的51个,上半年793个,下半年296个,2月底前任务需按序时及要求完成。上半年和下半年任务各镇可根据本地区具体情况、具体特点制定整治方案,安排调节整治任务,但需完成规定的整治任务数量,达到整治标准要求。

各镇(开发区)应在3月10日前自选2个具备自然风貌或历史传承等类型的行政村作为二星级“康居乡村”(试点村)进行打造,并作为本地区的整治样板,为下一步创建三星级“康居乡村”做好基础工作,同时对试点村周边村庄、出入口进行配套整治。确定试点村应尽量选择重点区位、交通干线及其他重要窗口地带,试点村名单及整治方案报县村庄整治办公室审定。

2、2013年2月底整治任务安排。

2月底前需全县完成6个位于城镇主要出入口附近村庄的环境整治任务;完成京沪高速公路两侧500米范围内44个自然村村庄环境整治任务,启动4个三星级“康居乡村”创建工作和周边7个行政村的配套整治工作,其中自然村庄中居住人口在30户以下的5个,30—50户的26个,50户以上的30个。(整治任务分解情况见附表2)。

四、政策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县政府成立县村庄环境整治推进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组织开展村庄环境整治实施计划制定、目标任务分解、协调指导和督查考核等工作。各镇党委、政府以及县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对本地区村庄环境整治工作负责,要结合实际建立相应组织领导机构和工作推进机制,组织领导机构与实施牵头部门应与现有农村环境整治及“四位一体”长效管护管理机构合署办公,所有涉农单位全力参与,以利资源整合,合力推进,并要制定具体实施方案,细化职责分工,落实政策措施,加大推进力度。

2、加强资金投入。县财政设立村庄环境整治“以奖代补”资金,在省、市财政补助的基础上,对镇和县经济技术开发区村庄环境整治推进工作进行奖补。各镇和县经济技术开发区要切实加大村庄环境整治资金的筹措力度,保障村庄环境整治顺利推进。

3、加强政策扶持。落实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政策,探索实施跨村组宅基地置换,对于符合规划要求的村庄整治用地,国土部门要简化工作流程,提高办理效率,保障村庄环境整治用地需求。切实做好农村土地整理工作,土地增值收益全部用于农村建设和集体经济发展。加快农村土地和农民住宅确权登记发证,探索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和农村住房抵押贷款试点。深化农村综合改革,严格执行各项惠农政策。积极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以捐资捐建的方式,支持村庄环境整治。

4、加强技术指导。加强乡镇建设管理服务机构建设,提高指导服务能力。组织开展基层干部村庄规划建设和环境整治技术培训,提高科学组织实施村庄规划建设和环境整治的能力。选择不同类型村庄开展示范,及时总结推广典型经验。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深入村庄实地进行技术指导,大力开展科技、规划、技术下乡,建立科技、规划、设计单位“一对一”技术帮扶机制,规划布点村庄要编制村庄环境整治规划,非规划布点村庄要编制村庄环境整治方案。2个重点整治村和2个特色示范村整治规划要在3月10日前完成,其他村庄整治规划应在3月底完成。

5、加强检查考核。县政府按年度分解下达目标任务,制定考核标准和考核办法,对各镇和县经济技术开发区村庄环境整治推进工作实施目标考核。同时建立定期督促检查和情况通报制度,严格落实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村庄环境整治推进工作同时作为全县“十二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全县农业农村工作年度考核内容。

篇6

农村地区污水工程特别是污水管网的建设,常常是省略了设计环节,直接参考规划成果,用于指导现场施工。这就对村庄规划层面的农村污水规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市政规划设计人员应不拘泥于传统的规划方法,探寻一种适合农村地区现实条件及实际需求的规划设计方法和规划理念,其成果能切实的为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技术指导。

关键词:市政;农村地区;污水工程规划

中图分类号:TU99 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改善农村环境,建设美丽新农村,是党的十确立的美丽中国的奋斗目标,为达到这样一个目标,需要从创建农村就业环境,改善农民居住条件和生态环境,建设城乡一体化的农村基础设施等方面进行,其中,农村污水工程的建设,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民居住环境和生态环境中的重要一环。

污水工程的建设涉及方面较多,从建设程序上分类,包括规划环节、设计环节、施工环境和日常维护环节;从污水工程的系统上分类,包括污水管网工程和污水处理工程等。

由于农村地区的特殊性,污水工程特别是污水管网的建设,由于受建设资金等方面的限制,常常是省略了设计环节,直接参考规划成果,用于指导现场施工。这就对村庄规划层面的农村污水规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市政规划设计人员应不拘泥于传统的规划方法,探寻一种适合农村地区现实条件及实际需求的规划设计方法和规划理念,其成果能切实的为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技术指导。

1.农村污水工程建设中的难点分析

本文根据在农村规划中的实践经历,整理出农村地区污水工程规划设计及建设中存在的难点,具体如下:

1.1 污水管网的平面布线

通常情况下,室外污水管道沿道路敷设。

城市地区,由于污水处理的理念普及较早,目前基本上在道路建设时,污水管网也一并建设完成;农村地区,污水处理的理念滞后,以前奉行的是“要致富,先修路”,在这样一个理念的带动下,很多农村地区,进出村庄的道路及村内主要道路已经实现了硬质化,但污水管道并未同步建成,因此,在道路下新建污水管网,需要先破开原有路面,埋设管道后,再修复已有路面,导致建设成本增加,农村地区建设污水管网资金压力相对较大。

1.2 农村地区室内污水与室外污水的对接

城市地区,建筑多为多层或高层,户型规则,大部分遵循的是厕所、厨房靠北,洗衣机放置在南侧阳台;农村地区户型各异,现状很多农村住宅建设时没有考虑室内厕所,或是在后期改建,厕所布置随意,有单独隔出一间做卫生间,也有直接在卧室安装抽水马桶等形式,厨房大多是单独建筑,布局随意,导致室内污水出水管位置无规律可循,给规划设计过程造成了很大的困难。

1.3 农村地区建筑间距小

污水管道是重力流管道,需埋地敷设,需采用开挖施工。

农村住宅建设间距小,给开挖施工造成一定的困难,特别是埋设深度较大的管道,开挖太深,易对现状建筑结构安全造成一定的隐患。

1.4 农村地区建筑聚集程度各异

农村地区,建筑聚集程度各异,有的非常密集,有的是少量建筑距离村主体较远,针对零星几栋建筑的污水收集,采用管道输送,一方面增加了收集成本,另一方面,可能造成污水管道整体埋设深度过大;采用污水处理装置单独处理,又增加建设成本和日常运行成本,加大管理难度。

1.5 地形坡度起伏变化大

村庄建设时,多依托现有地形,大多未对村庄地形做整体场平,污水管道建设受坡度,管顶覆土等因素限制,部分村庄内地形坡度起伏较大, 易造成部分管段埋设深度过大,建设困难。

2.新形势下村庄污水规划的设计要求

2.1 规划设计原则

1)污水管道布置,在工程上具有可实施性;

2)充分考虑现状地形,如分水岭、排水沟等对污水管道建设的影响;

3)污水管道走向应考虑建筑物室内污水接入的便利性;

4)管道走向尽量顺坡埋设,减少管道埋设深度,降低工程造价和建设难度;

5)管道走向尽量避让现状水体、建(构)筑物,避免填塘等破坏水体行为及减少拆迁量;

6)管道建设尽量减少破坏现状路面,避免重复浪费。

2.2 规划设计技术路线

图1 农村地区污水工程规划设计技术路线图

2.3 技术要点

2.3.1 污水管道平面布置

1)坡度走线尽量顺地形坡向,避免埋设深度过大,如遇无法避免穿越的分水岭,应从工程技术可行性、综合造价、日常运行管理等方面论证分区收集处理与管道深埋两个方案,以确定与当地经济水平、管理水平等相适应的的规划设计方案。

表1 污水管道穿越分水岭方案比选分析

分区收集处理方案 管道深埋方案

工程技术可行性 应考虑污水处理装置是否有地方可建等 应考虑沟槽开挖是否有足够的工作面,是否会影响周边建(构)物结构安全等

综合造价 新增污水处理装置的建设成本及运行费用 管道深开挖涉及的土方、支护等费用

日常运行管理 需新增管理人员或提高管理人员管理水平

2)新建污水管道尽量避免破坏现有硬质化路面,有条件可沿硬质道路两侧建设,减少建设成本。

3)遇到排水沟、铁路等重大基础设施、陡坎等障碍物,应考虑管道建设的可行性。

表2 污水管道穿越障碍物可行性分析

障碍物 可行性分析

排水沟 应考虑管道埋设底标高与河底、防洪水位等关系

铁路等重大基础设施 应征询重大基础设施主管部门意见

陡坎 应该严格按照给排水设计规范,考虑管道最大坡度等限制因素

2.3.2 污水管道窨井布置

污水管道窨井布置在转角、交叉等处,其作用是便于管道疏通,这部分工作通常是在工程设计阶段完成,但由于农村建设的实际情况,很多地区,在污水管道建设时,缺乏设计环节,因此,有必要在规划阶段适当考虑污水主管道窨井的位置。

窨井的布置一方面应与相关设计规范一致,另一方面,需与建筑污水出户管位置对应,以确保室内污水能够顺利接入室外污水管网,避免污水管网建成,但室内污水无法接入这种情况。

2.3.3 污水管道管径、坡度、标高的计算

污水管道管径、坡度、标高的计算,应严格遵守相关设计规范,考虑管顶覆土、建筑出户管接入,地形起伏变化剧烈段跌水井设置等细节,以确保规划的重要节点标高数据准确,具有可实施性。

3.具体案例――淮阴区码头镇泰山村

3.1泰山村概述

泰山村位于淮阴区东南部,距离市区仅十公里,泰山村村民约700人,村庄主要沿河堤和东西主要道路排布,村中部有条河道,且地形中间高,南北低。

规划以河道为界,将村庄分为南北两个污水收集分区,以降低污水管网的埋设深度,并避免管道穿越河道,降低管道工程施工难度。

篇7

领导和同志们:

去年以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交通局等部门的指导帮助下,我镇党委、政府始终把道路建设作为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优化投资发展环境和富民台镇的重要举措。不断加强领导,提高认识,把村村通油路工程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大投入,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全镇道路建设取得显著成绩,实现了村村通公路。2003年,我们多方筹集资金356万元,改造硬化了xx至朱子埠矿、建国至枣薛路的道路,拓宽硬化了胜利西路,还新修了商贸园内及后川、沟湾、银庄、渴口等村内道路,完成了凤凰至前良的基础工程。

2004年,我镇计划新修村村通油路工程主要是xx至xx中心路;xx村至西昌路工业园路;0九路至庙下村的韩庄路;0九路至小南庄的银庄路等路段。新修路总长11200米,79300平方米,总投资需290万元。公路修好后有12个村庄,11000村民直接受益。

为把村村通油路这一利民工程好事办好,圆满完成村村通油路工程建设任务,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工作措施,科学规划,合理运筹,全力抓好村村通油路工程。一是进一步加强领导。镇党委、政府成立了以镇长为组长,一名副书记和分管镇长为副组长,建委、土地、水利等部门为成员的村村通油路领导小组,设立专门办公室具体负责村村通油路的工程招标、工程协调、工程质量检查、工程进度、工程结算、工程验收工作。二是严格筛选最佳工程方案。对每条新修道路的定线、定桩,要实地考察,反复推敲,慎重考虑,吸收各方面建议,决定最佳施工方案。要修的路,就要修一条标准高、质量好的路,绝不搞表面现象,杜绝豆腐渣工程。我们将对工程采取公开招标,让那些有实力、施工经验丰富、信誉好的施工队伍,参与我们的工程投标,为工程施工。三是严把工程质量。百年大计质量第一,为严把工程质量,我们将严格按区交通部门的设计方案,层层把关,监理到位,严把各个环节,做到人不离岗,资料齐全,记录完整,使村村通油路这一民心工程,达到领导放心,群众满意。四是积极协调,保证工程施工。镇村村通油路办公室将组织专人对工程施工中的拆迁、占地及施工中出现的矛盾及时协调处理,确保工程顺利施工。

篇8

第一条为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集约、合理利用土地,加快农村城市化进程,推动城乡统筹发展,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的意见》(国土资发〔20*〕234号)和《*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办法》,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市国土资源局高明分局(以下简称“国土资源分局”)是我区农村宅基地的主管部门,镇(街道)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在镇(街道)建设、规划管理部门的协助下,负责实施本辖区农村宅基地的管理。

第三条农村宅基地是指农村居民经依法批准,用于建造住宅(包括住房及与居住生活相关的厨房、厕所、禽畜舍、庭院等辅助用房、设施)的用地。

第二章规划与供地

第四条农村宅基地建设应符合镇(街道)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村庄建设规划和城镇总体规划。

(一)各镇(街道)要根据《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结合城镇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按照控制总量、合理布局、集约用地、保护耕地的原则,委托有资质的规划编制单位,力争用3年左右的时间,编制完善本辖区村庄建设规划;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要积极指导和协助镇(街道)编制完善村庄建设规划。

(二)村庄建设规划应当从农村实际出发,尊重村民意愿,体现地方和农村特色。村庄建设规划的内容应包括:规划区范围,住宅、道路、供水、排水、供电、垃圾收集、畜禽养殖场所等农村生产、生活服务设施及公益事业等各项建设的用地布局、建设要求,以及对耕地等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防灾减灾等的具体安排。

第五条各镇(街道)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引导农村居民住宅建设逐步向城镇和中心村集中。

对城镇规划区内的农村居民住宅建设,应当集中建设公寓式农村居民住宅小区,西江新城规划区内以及“城中村”不再单独安排宅基地;对城镇规划区外的农村居民住宅建设,鼓励以集中联建的形式建设农村居民新村;在规划撤并的村庄范围内,停止审批新建、重建、改建住宅;对于规划搬迁的村庄,可采取异地置换等方式鼓励农村居民搬迁到新规划的居住区内,以盘活农村土地资源,加快城市化进程。

第六条农村住宅建设要充分利用村内的空闲地、旧宅基地以及荒坡地、废弃地。凡村内有空闲地、旧宅基地未利用的,原则上不批准占用新的农用地特别是耕地用于农民住宅建设。农村住宅建设禁止占用基本农田。

第七条农村宅基地限于用地者兴建自住房屋,禁止非法买卖、出租或以合作建房的形式变相买卖土地。

第三章申请与审批

第八条农村宅基地属于农民集体所有,非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不得申请宅基地的土地使用权。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可以向本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申请宅基地:

(一)因自然灾害影响,原住宅必须搬迁的;

(二)因实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村镇规划、旧村镇改造,原住宅必须调整搬迁的;

(三)已达到法定结婚年龄,确需分户建房的;

(四)原有宅基地被依法征收的;

(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九条新批准农村宅基地的面积按每户100平方米以下的标准执行。

原有宅基地超出法定标准面积的,分户时应予以扣减;一户多宅的,分户时不予安排新宅基地。

第十条农村居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再申请宅基地:

(一)已拥有一处宅基地的;

(二)出卖、出租、赠与他人或以其它形式转让宅基地的;

(三)改变宅基地用途的;

(四)以所有家庭成员作为一户申请批准宅基地后,不具备分户条件而以分户为由申请宅基地的;

(五)其他不符合申请宅基地条件的。

第十一条农村居民一户只能拥有一处住宅用地。对符合有关规定的,可以退出其旧宅基地移建新住宅。

确需退出旧宅基地移建新住宅的,必须与村集体经济组织签订旧房拆除合同,确保旧房按期拆除,并将旧宅基地退还村集体,且由有关主管部门依法注销旧宅基地使用证。退还旧宅基地后,符合农村宅基地申请条件的,可办理领取新建住宅宅基地使用权证手续。

第十二条申请农村宅基地,必须提供下列材料:

(一)户主身份证明或户籍证明;

(二)建房用地申请书;

(三)已经编制了村庄建设规划的村需提供规划部门出具的规划意见;尚未编制村庄建设规划的村暂由镇(街道)建设环保办公室出具审批意见,并报规划部门备案。

(四)经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大会或成员代表会议讨论通过的宅基地使用方案;

(五)审批机关按照法律法规认为需要的其他文件、资料。

第十三条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申请宅基地,按以下程序办理:

(一)使用村内原住宅用地、空闲地、荒山、荒坡地或其他土地的,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向本集体经济组织提出书面申请,如实填写《农村村民建房用地申请书》,并提供相应必备材料;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经集体讨论通过后,在《农村村民建房用地申请书》上签署意见,再由申请人送镇(街道)国土资源管理所;国土资源管理所负责进行现场踏勘核查,并予以张榜公布15天,公布期满无异议的,提交镇政府(街道办)审核后,送区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区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在规定的时限内对是否符合建房条件、用地面积、宅基地位置等进行审核,经审核无异议的,报区政府批准后,由区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实行发证公告,公告期满无异议的,予以发证。

(二)成片规划建设农村住宅,涉及占用农用地的,依照《*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办法》第三十五条的规定,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批手续,并由用地者缴交有关税费。占用耕地的,由用地者负责开垦与所占用耕地数量和质量相当的耕地或缴纳耕地开垦费。

第十四条在农村宅基地管理和规划建设中,法律法规和政策没有明确规定向农村居民征收的税费项目,一律不得征收。

第十五条农村居民在宅基地上建造的住宅,因户主外迁而转让给本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内部成员的,由双方到镇(街道)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申办变更土地登记手续。

第四章监管与查处

篇9

针对目前禹州市开展农村居住环境改造提升工作。近期,禹州市规划局组织了对禹州辖区内部分村庄的实地调研,现把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禹州市村庄的基本情况

(一)我市村庄现状

禹州市全市域面积1461平方公里,辖城区4个街道办事处(颍川办、夏都办、韩城办、钧台办),18个镇(神垕镇、方山镇、顺店镇、无梁镇、鸿畅镇、梁北镇、古城镇、火龙镇、文殊镇、鸠山镇、褚河镇、郭连镇、范坡镇、朱阁镇、浅井镇、张得镇、花石镇、方岗镇),4个乡(苌庄乡、小吕乡、磨街乡、山货乡)。共657个行政村,2056个自然村,5100多个村民组,每平方公里约1.4个村庄。全市现有总人口约130万,常住人口113万人,流动人口约17万人,城镇化率42.8%。

禹州历史文化悠久,文化厚重,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其夏禹文化、钧瓷文化、中医药文化源远流长,素有“夏都、钧都、药都”之称。禹州现存地面历史文化遗存2400余处,**年被命名为河南省首批历史文化名城。目前,禹州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工作中,针对全市657个行政村的规划编制工作,规划局已统筹考虑,充分结合规划管理工作实际,已制定实施方案,对于每个村庄的规划编制,将采取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在实地调研和深入座谈的基础上,以村规民约为指导,正在科学规划编制各村庄规划。目前正分批次进行村庄规划编制工作,全市已完成村庄规划编制267个(含传统村落,其中传统村落共52个:16个已完成评审,25个完成规划待评审,11个正在编制)。

(二)村庄改造提升的特征

禹州市现阶段特色农业发展优势明显(红薯烟叶种植、三粉加工、中药材种植),文化旅游资源优势突出,生态类型多样,水资源较为贫乏。

农业地区村庄现状按照特征分类,主要有以下五种类型:①村庄数量众多,空间分布不均,西部山区村庄建设分散,自然村较多。如:鸠山镇李村就包含14个自然村;②部分现状“空心村”现象明显,土地浪费严重,有的村庄人均耕地少,人地矛盾突出。如:张得镇、小吕乡、范坡镇,以及西部山区;③煤炭开采区村庄房屋存在安全隐患,有些已经实施了村庄的整体搬迁。建设的比较好的有磨街乡的大涧村、孙庄村、玉泉村,方山镇的庄沟村,鸿畅镇的李金寨村等。④沿路建设时有发生,受长期以来马路经济的影响,部分村庄沿路建设情况比较严重。如:张得镇、小吕乡、花石镇;⑤基础设施、公共服务配套设施相对滞后,居住环境较差。如:一些山区村庄,一些相对偏远自然环境较为恶劣的村庄。

(三)村庄环境改造提升规划建设

近年来,禹州市以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统揽“美丽禹州”和“美丽乡村”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启动了一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高标准规划建设了文殊镇陈南社区、神垕镇凤阳山社区、褚河镇小刘社区、磨街乡玉泉社区等12个新型农村社区,这些社区大部分已经建成投用。大力开展美丽乡村创建工作,对农村村庄以整治提升为主,着重进行村容环境治理和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其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得到了一定的完善提升,逐步缩小了城乡差距,共打造人居环境先进村290个,美丽乡村117个,美丽乡村群10个,创建省级生态镇6个,省级生态村29个。我市被评为全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先进县。我市城乡总体规划修编完成了《总规纲要》省级评审,《市域新农村建设规划》编制基本完成,规划形成“中心城区-中心镇-一般镇-中心村-基层村”五级城乡居民点体系。对产业基础相对较好的村庄优先编制村庄规划,加强传统村落保护,传承优秀民风民俗,正在编制历史文化民村保护规划和传统村落保护规划的村庄有4个。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资金问题是当前农村改造提升建设的主要瓶颈。由于村庄的改造提升规划建设,一般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农村经济发展不均衡,也使得大量的村庄没有经济能力去进行规划编制和基础设施建设。

(二)农村人口的规划意识较为薄弱。相对于城镇人口而言,农村村民的规划意识较差,规划宣传少,乱盖乱建、不服从规划管理现象较为普遍。

(三)乡镇规划管理人员业务素质参差不齐。一些乡镇的规划管理人员,专业技术较为欠缺,难以形成高效的指导,且乡镇分管领导更换较为频繁,总体业务素质相对较低。

(四)有些村庄受自然条件限制发展困难。部分村庄地处偏远,村庄所处位置自然环境较为恶劣,其规划建设难度大,基础设施修建困难。

(五)整治空心村办法不多复耕率低。虽然也有一些村庄在空心村整治中创新了一些办法,给予了有效解决,但大部分空心村改造进展慢,政策的引导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复耕率低也导致了建设用地指标的匮乏。

三、对策与建议

针对当前村庄环境改造提升规划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对策和建议。

(一)加强村镇规划编制力度。1、督促苌庄镇、鸿畅镇、方岗镇、朱阁镇、郭连镇、顺店镇等乡镇进行总规修编工作。 2、鸿畅镇、花石镇和浅井镇三个历史文化名镇初步规划已编制完成,2019年需督促进行评审及其他后续工作;3、对财政局审定的18个传统村落规划进行费用请示、招投标、并督促规划编制进展工作。(18个传统村落包括神垕镇东大村、鸿畅镇冀村、山底吴村、无梁镇王家村、龙门村、高垌村、张得镇张西村、方山镇方山村、鸠山镇天垌村、魏井村、朱阁镇大庙村、磨街乡黄沟村、关庙村、青山岭村、苌庄镇莱沟村、五坪村、古城镇狮子口村、浅井镇麻地川村)4、申请财政资金对未进行传统村落规划编制的村庄进行传统村落规划编制。5、督促需做村庄规划的乡镇积极进行村庄规划编制工作。

(二)区别对待,分类推进。结合国家和省关于新型城镇化发展要求,按我市新农村建设规划要求,坚持“发展中心村、保护特色村、整治空心村”的原则,根据村庄所处的处置及产业等,结合禹州市村庄发展实际,将村庄划分为城镇化改造型、重点提升型、整治完善型、建议搬迁型和特色保护型五种发展类型,制定异质化发展路径,以“配套提升为主、改造重建为辅”,分类指引建设,发展各具特色的现代村落。对城镇化改造型村庄,按照城镇社区或城市居住区建设要求,生产和生活方式转型,以改造重建为主,为城镇和产业发展腾让更多建设用地指标;对重点提升型村庄,在原有规模基础上有序推进改造提升,提高产业发展质量,搞好环境整治和设施配套,整合现有资源,调整完善功能布局;对整治完善型村庄按照传统村落建设要求,整治空心村,改善村容村貌,以配套提升为主;对建议搬迁型村庄,迁入附近的城区或乡镇、就近并入中心村建设,或合并部分迁并村进行异地新建;特色保护型村庄,在保持村庄现有基础格局、布局形态、建筑风貌的前提下,对现有建筑进行保护、修缮和改造,对村庄环境进行美化。

(三)广开渠道,加大投入。一是充分争取上级资金。国家每年都会投入巨资支持民生项目建设,要紧跟国家投资政策方向,加大力度,及早做好项目前期各项工作,对符合上级投资政策的项目进行整合,争取更多的农业项目纳入国家项目建设的盘子,争取到更多的资金,为我市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持。对已经争取到的上级资金项目,尽快开工,加快推进;二是建立和完善财政投入机制,财政新增投入向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倾斜,对上级资金项目的配套资金列入年度财政一般预算,按时足额拨付;三是充分发挥社会各界的力量,形成公共财政框架下,以政府投入为引导,农民积极筹资投劳,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多元化筹资体系。加大农村社会事业投入。

(四)重视宣传,加强引导。新农村规划建设涉及面广,必须加强宣传,充分调动群众参与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一是加强新农村政策宣传。向群众大力宣传国家、省、市关于新农村建设规划的方针政策,增强农民的主体意识;二是加强规划法规的宣传。增强农村干部群众的法制观念,认识到规划管理的严肃性和强制性,正确处理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三是加强规划编制工作的宣传。使农村干部群众充分认识规划在提高农村居住环境和质量、加快农村发展等诸多方面的积极作用,引导群众转变观念,积极营造全社会共同支持、共同参的良好社会氛围。

(五)注重培训,强化管理。积极组织对乡(镇)领导干部及从事村镇工作的人员的培训,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邀请专家介绍好的思路和理念,学习借鉴外省、外市的好做法、好经验、好理念、好思路,重点培训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规划建设知识,不断拓宽视野、增长见识,提高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从而更好地服务新农村规划建设。每个村都要确定相对固定分管村规划规划建设的村干部,经培训后,负责管理本村庄内的规划建设工作。

篇10

一、指导思想

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根据三宝营盘村的旅游资源优势,立足本村实际,以新建农民新居为目标,以优化农村环境面貌为重点,积极引导农民,转变生活居住方式,建设具有居住区、商业区、休闲区等现代特色、方便农民、经济实用的新民居,并且同步推进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把三宝营盘村建成一个设施配套、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二、基本原则

(一)农民自愿,政府引导原则

通过政策支持、市场促动,引导农民自觉自愿建设,改善居住条件,改善人居环境。

(二)因地制宜,注重实效的原则

大、小三宝营盘两村现在没有一条主街道,而且每条街道都脏乱差,不整洁,对旧现有村庄拆迁改建比较困难,没法规划,工程比较大,费用也高,最主要的是旧村改建后效果不好,达不到新民居建设的标准,为此,我们对大、小三宝两村的新民居建设主张新建。

(三)科学规划,分类指导的原则

坚持规划先行,合理布局,新民居建设与村庄产显发展及基础设施配套建设相结合,与集约高效利用土地相结合。村庄建设要符合本地习俗,又要经济、适用、安全、环保。

(四)分步实施,梯次推进原则

坚持先易后难,先重点后偏僻,有计划有步骤的稳步推进,确保农村和谐建设,稳步发展。

三、工作目标

利用土地转换的形势,对大、小三宝两村进行整体搬迁到大三宝村东300亩林地内。

四、建设规范

(一)、大、小三宝基本情况

两村有160户,564人,开办农家小院45户,卡丁车23辆,沙滩车56辆,马200匹,骆驼9匹。

(二)规划布局要求

1、村庄规划要求按照城镇规划要求,本着集中紧凑,居住、出行方便的原则,聘请高资质规划单位对新民区进行整体规划,新民区分为居住区、商业区和休闲娱乐区三部分。

2、院落布局要求。院落内建筑平面布局与库房、农用车辆停放场地以及花草树木、沼气等布局安排合理,配置给水、排水、供电、电话、网线、有线电视等管线,功能分区明确,交通流畅便捷,洁污分开。

3、建筑设计及外观要求。住宅外观设计美观,符合地方区域特色,体现时代感。建筑设计水平较高,符合抗震要求。

4、旧村改造,腾出的两村旧址可整体置换绿化或引进旅游项目开发。但必须合理规划。

五、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林场土地征地问题

需要县政府及土地部门、规划部门给予协调解决

2、村民新建住房资金问题

由于新民居建设要整体搬迁,居民建房子,宅基地不需花钱,但建房子需要一大笔资金,再加上这两个村光农家旅游就有45户,每户固定资产平均近30万元,普通住户每户均3万元,共计固定资产1700万元,农民搬迁到新民居大致需要资金万元,农民自己很难全部解决,需上级给予补贴。

六、保障措施

1、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乡农村新民居规划建设组织领导小组负责指导大、小三宝两村村庄规划工作,明确责任分工,对重点工作进行协调、调度,要聘请高资质的规划部门集中一段时间搞好规划。

2、落实资金、保障经费。

想办法联系有关单位及部门争取部分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