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范文

时间:2023-09-25 18:15:0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计算机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计算机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篇1

【关键词】 计算机 现代教育教学 辅助教学

随着科学技术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计算机更是以其强大的功能,迅速应用到各个领域。以多媒体技术和网络通讯技术的应用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成为现代教育的制高点。

1 计算机技术在教学中应用的现状

计算机技术作为一种结合声音、图形、文字、视频动画等多媒体信息的技术,早在上世纪80年代已经开始运用于课堂教学当中,当时多采用如幻灯片、投影仪、录音机等简单的媒介与课堂相融合,被称为电化教学。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领域的不断推广,计算机技术已经对教育、教学过程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计算机技术将会改变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最终导致整个教育思想、教学理论甚至教育体制的变革。

2 计算机技术在教学中应用的优势

计算机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使教学活动冲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以形象、具体、生动、真实的特征表现教学内容,改善着课堂教学环境,其主要优势在于:

2.1 创设丰富多彩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计算机技术将多种媒体融为一体,使教学内容具有强烈的感染力,使学生手、脑、眼、耳并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发挥寓教于乐的教学优势。

2.2 增加学生的课堂容量

利用计算机的储蓄和调用功能,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省去一些板书、画图和擦黑板的时间,并可以在课堂上展示相关的信息、画面、声音,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课本以外的内容或本学科的前沿知识,开发智力,提升能力,大大增加课堂容量,增大信息密度,提高教学效率。

2.3 教学方式形象生动,更易于学生的理解与吸收

多媒体课件对客观事物的时间、空间和运动特性有较强的表现力,可以将抽象的概念变具体,使模糊的概念变清昕,增设疑问,巧设悬念,让学生犹如身临其境,得到实践体验,巧妙地突破教学重难点。

2.4 利用人机交互功能,及时获得教学反馈

交互性是计算机技术最具特色和优势的根本特性,也是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核心。使用计算机教学可以帮助教师在课堂上根据学生的信息反馈,进行现场分析和答疑,可随时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应用效果,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以人机对话方式灵活方便地进行启发式教学。

3 计算机技术在教学中应用存在的问题

计算机辅助教学比传统教学有着巨大优势,然而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手段,它还没有很好地融入教学领域。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

3.1 计算机教学不利于课堂管理

公用多媒体教室一般比较大且光线较暗,不利于教师对课堂进行必要的监督和管理,个别学生纪律松散,影响了课堂纪律,降低了学习效果。

3.2 教师的多媒体课件制作和应用水平亟待提高

计算机辅助教学要求教师结合知识的特点来编制电子教案和课件,教师不仅要吃透教材内容,还要熟练掌握计算机的各项功能及操作要领。对部分教师来说,课件制作时间较长,耗费精力大,可能会影响教学进度,这对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3.3 学生的想象力可能会受到一定的限制

由于课件的开发技术还不成熟,整个教学都是按事先设计好的模式和流程进行的,因此不能完全做到因材施教,不能根据学生的反应随时调整授课节奏。另外在多媒体教学中,画面占到相当大的比例,收到了具体、形象、易懂的效果,同时它也分散了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降低了对学生想象力的发展和要求。

4 计算机技术在教学中应用的对策

虽然计算机在教育领域发挥着如此重要的作用,但如果在教学中过多依赖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必将过犹不及。如何才能恰到好处的在课堂教学中体现计算机技术的优势呢?我们应该做好以下几点:

4.1 正确处理计算机与传统教学之间的关系

计算机作为一特殊教学工具不能完全取代传统教学模式,正确处理多媒体计算机和普通教具、语言表达之间的关系,特别要考虑操作时间因素,要处理好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之间的进程,做到相辅相成。

4.2 计算机多媒体运用的频度

在将多媒体应用与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选择恰当的技术手段和表现形式,做到化繁为简,化抽象为具体,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但无论在哪个环节使用多媒体,教师都应目标明确,明确每一步多媒体的应用中所要达到的目标,避免过多过滥的使用多媒体。

4.3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在多媒体教学中教师是组织者,学生是主体,多媒体只是辅助教学。因此,教师在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时候,应当以促进学生动脑动手为着眼点,突出和强化学生自我发现、自我学习、独立思考能力以及动脑思考、动手实践能力,从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教师作为课堂主导者,应当制作与自己教学风格一致的课件以配合课堂教学。正所谓“激生之疑,导生之思,启生之智,育生之能”,从而逐渐引导学生达到“识记、复用、操作”三个层次的学习目标。

5 结语

计算机技术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使我们走出了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模式,走进了一个现代教育的新时代。通过计算机精心设计的插图和视频等,可以使抽象深奥的理论知识以简单明了、直观的形式出现,通过人机交互可以及时反馈学生学习效果,提高了教学效率。但在教学中,我们应该根据实际条件和教学内容特点采用适当的多媒体技术,而不能生搬硬套。

总之,我们应根据学习者的学情、教师的特征、教学内容和目标等要求,使各种教学手段有机结合,各展其长,以达到最优化的效果,让计算机技术很好地为教学服务。

参考文献:

[1]刘逸文.冷眼相看多媒体教学[J].教学仪器与实验,第17卷2005,(01).

[2]赵国栋.现在教学技术的应用与高等教育现代化[J].电化教育研究,2000,(08).

篇2

关键词:计算机 英语 教学 网络

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发展和计算机的普及,计算机技术在英语中教学的应用越来越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一方面,计算机辅助英语教学,利用学生与计算机间的相互作用达到相关教学要求的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英语课堂上以计算机演示这种形式授课,可以使课堂更加的形象、生动,表现形式更加灵活、多样和具有活力。另一方面,英语教学,不再是简单地向学生讲授词汇和语法,而是要求学生通过操作系统学习、归纳类比、交流、反复琢磨等一系列活动,获取英语知识和运用技能,培养其创新性思维能力。计算机辅助英语教学已成为教学的一种趋势,并且引起了越来越多的教师的关注。本文就计算机技术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和影响,以及对策进行探讨。

一、计算机技术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任何社会,只要它不是一个完全封闭的社会,只要它还在不断地进展,就必然会经常出现新的事物,更新是事物的生命力所在,只有更新,才能推动社会的发展。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现在的教学已经完全打破了以往依赖黑板教学的模式,多媒体的时代真切地走进了我们的生活,同时也应该走进我们的课堂。利用这些技术可以使教学形式多样化,获得传统的教学方式难以获得的良好的教学效果。

1.最常运用的PPT课件。在课堂上利用投影机播放课件并讲解课文,要比看着教科书讲解效果好得多。这种授课方式突破传统教室对时空的限制,既实现传统课堂教学中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问的交流,又符合电脑教学轻松、互动的自身特点,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

效率。

2.利用音频做听力训练。也就是抽象的问题直观化,创建生动的表象。我们所用的大部分英语教材都提供了相应课文的听力材料,而且网上也有许多相关的英语听力资料,教师也可以利用PC自己录制英语教学中的录音。利用音频可以有效地锻炼学生的专业英语的听力和口语。这样通过多媒体技术,提供了逼真形象的表现效果,扩大了学生的感知空间,使学生如身临其境,唤起学生原有知识经验中的感性部分,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与认识。

3.视频与动画。人类的感知行为主要包括视觉、听觉与触觉三种不同的形态。实验心理学家赤瑞特拉的实验证明:人类获取的信息83%来自视觉,3.5%来自嗅觉,1.5%来自触觉,1%来自味觉,这就是说,如果既能看得见,又能听得见,还能用手操作,通过多种感官刺激获取的信息,比单一听教师讲课强得多。在教学过程中许多计算机相关网站上都有英语知识的视频材料,特别是品的英文版视频和动画,其发音纯正,制作精美,形象直观,时间通常为几分钟,介绍一种产品或技术的主要特点。观看这类视频短片或动画,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既锻炼了听力,又欣赏了动画。所以采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给学生创设一个集文字、图像、图形、动画、音频和视频为一体的立体课堂环境,形成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通过声情并茂的多媒体教学,可以极大调动学生的注意力,同时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有序、生动地在课堂上展示各个直观素材,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感性认识,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他们的学习状态处于最佳状态。

4.网络教学。由于资料的局限性,学生们通常互相影印同一份资料,现在教师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博客把所有和课文有关的资料上传、答疑,且使用方便,空间免费,无须个人维护。可以作为教师的辅助教学平台和学生的自主学习平台。学生也非常乐于访问、交流,自然而然地提高了学生的计算机英语阅读和表达能力,网络教学已成为一个重要的辅助教学方式。

二、计算机技术在英语教学应用中的弊端分析

在长期的授课中,多媒体教学的确使教学过程极其 流畅,特别是在导人部分,学生对Flas特别的感 兴趣,使新课非常的自然、流畅,而且节省了大量时间,并帮助学生建立了较为完整的知识体系,同时多幅图片也拓宽了学生的视野,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但是同时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定程度上会加重教师的负担。由于多媒体教学需要制作多媒体课件,因此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计算机知识以及掌握现代的教育手段,而由于计算机知识更新速度极快,任何教师都需要不断地学习和进修,才能不断地适应当今的教育形势,这对于教师来说,要求会更高,而对于有些教学任务繁重的教师来说,负担也会更重。任何一件事物的发展变化都是利弊共存的,对于教师来说,只能是扬长避短,强化高校英语多媒体教学的优势,让它更好地为我们的教学服务,让我们的教学取得理想的效果。

三、计算机技术在英语教学应用中对策和思考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然而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是教学的关键因素。计算机技术英语教学中,普遍都是英语专业出身的教师,然而此类教师在课程教学中会产生很大的问题。相对英语专业毕业的教师,其本身对于计算机专业的知识就显得过于贫乏,针对课程中所展现出来的知识没有了解到位,由此在进行教授学生的时候也必然会出现教导不透彻或者不成熟,所以对于教学效果将有着非常大的负面影响,无法更好的将学生在学习中的兴趣进行全面有效的调动,由此一来对于理想中的教学效果就更加的无法完成。所以,针对师资队伍的建设一定要全面加强力度,使英语教师不仅要有厚实的英语知识基础,而且还需要全面掌握计算机的操作技能,具备较强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在实际教学中只有教师具备这些基础优点,才能够更好的培养学生进行学习,使得学生真正的学好知识和技能。

但是,如何才能提供高质量的熟悉计算机技术任课英语教师,这就要求我们具备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不但要对专业知识方面有深刻的理解,并能熟练地应用多媒体设备进行演示,学校也应适当对教师进行计算机方面的相关培训,从而使专业教师可以轻松地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并能指导专业学生如何上网获取有效的相关资料在用课件进行演示型教学的的过程中,师生也可以通过网络进行交互式教学的探讨。例如,可以上网查找一些国外的网站,通过超级链接的形式,在课堂上给学生演示,并能通过网络媒介与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例如,可以通过电子信箱的形式检查学生对课上内容的掌握情况和课后的预习情况,还可以让同学之间相互交换学习心德,尽量提高课堂效率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英语教学课堂变得生动、形象。

结 语

计算机技术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是大势所趋,相对于传统教学模式,它更符合现代教育理念所倡导的个性化、自主化、多 元化和立体化的教学与学习理念,其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丰富有趣的教学内容更符合外语学习的特点。虽然这一全新教学模式在应用过程中还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但这不应成为阻挡教育信息技术在外语教学中广泛应用的理由。只要我们意识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妥善处理,在教学中积极进行相关教学改革,将英语教学效果进行全方位的加强提高,将英语教师自身能力进行全面提高,那么计算机技术就会让传统教学如虎添翼,发挥出更好的积极效应。

参考文献

[1] 肖惜.现代教育技术与英语教学改革[J].外语电化教学,2002(3):18-20.

[2] 刘海燕.网络语言[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2.

篇3

关键词:计算机技术 教学过程 辅助教学优势 问题 对策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使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与此同时,计算机更用自己强大的功能,在各个领域都得到迅速的运用。以多媒体技术和网络通讯技术应用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注意。

1计算机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现状

计算机技术也是一种多媒体信息的技术,它要和声音、几何图形、文字和视频动画等进行有效结合,在很早的时候就在课堂教学中有所应用,那个时候最多的运用就是幻灯片、投影仪和录音机等简易的媒介和课堂教学进行相互融合,这也就是电化教学了。就目前而言,在教学领域方面多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不断的推广,计算机技术对教育和教学过程已经影响深刻了,对于这种现象可以通过一句话来简要说明:未来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等方面,计算机技术都会对其进行改变,最后会使整个的教育思想和教学理论甚至包括教育体制都将被计算机技术所影响而进行变革。

2计算机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优势

在教学过程中应用了计算机技术,对于教学活动而已,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都将冲破,教学内容多以形象、生动、具体和真实的特征来表现,对课堂教学环境起到改善作用。

2.1对学习情境进行丰富多彩的创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将多种媒体融为一体这是计算机技术的特色,对教学内容而言,感染力很强烈,学生的脑、眼、耳和手可以并用,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起到激发作用,对于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也能得到培养,教学优势在于发挥寓教于乐。

2.2对学生的课堂容量进行增加

计算机有储蓄和调用功能,对其可以充分的加以利用,这样就节省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板书、画图和擦黑板的时间,还可以展示相关的信息、画面和声音,对于学生掌握更多的课本以外的内容和本学科的前沿知识有帮助,既可以开发智力,又可以提升能力,对课堂容量而言,得到了大的增加,其信息密度也增大了,教学效率自然提高了。

2.3形象生动的教学方式,更容易被学生所理解和吸收

客观事物的时间、空间和运动特性在多媒体课件上能得到较强的表现,可以把抽象的概念变的具体化,模糊的概念也会变的清晰,对疑问增加设置,巧妙的设计悬念,让学生好像置身其境,感受实践体验,巧妙地突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2.4对人机交互功能的利用,教学反馈可及时获得

计算机技术最具有特色和优势的根本特性就是交互性了,它是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核心部分。计算机教学的使用可以从根本上帮助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学生的信息反馈,现场进行分析和答疑,便于随时随地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应用效果,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启发式教学需要依靠灵活方便的人机对话方式。

3计算机技术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应用问题

传统教学没有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优势大,它是一种新的教学手段,对于教学领域而言,还没有很好地融入其中。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会有很多的问题出现。

3.1计算机教学不利于课堂管理

多媒体教室很多都是公用的,一般而言都比较大而且光线很暗,这样就不利于教师对课堂进行必要的监督和管理,有些学生就会纪律松散,既对课堂纪律有影响,又降低了学习效果。

3.2对于教师的多媒体课件制作和应用水平急需提高

计算机辅助教学需要教师结合知识的特点来编制电子教案和课件,关于教材的内容教师也要吃透,还要对计算机的各项功能和操作要领进行熟练掌握。这些对有些教师而言,就表现出来制作课件发费时间长,精力上耗费大,还会对教学进度有影响,从这可看出,对于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3.3学生的想象力可能会受到一定的限制

课件的开发技术还处于半成熟阶段,整个教学过程,都是按事先设计好的模式和流程来运行的,因此,做不到完全的因材施教,想要根据学生的反应而对授课的节奏进行随时调整,暂时是不可能做到。除此之前,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画面比例占的相当大,收到的效果表现在具体、形象和易懂方面,但是在课堂上它也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对于学生想象力的发展和要求都降低了。

4计算机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对策

计算机技术虽然在教育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在教学过程中依赖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过多,必将过为己甚。在课堂教学中怎样才能恰到好处的体现计算机技术的优势,可以通过以下几点来诠释。

4.1传统教学和计算机之间的关系要正确处理

计算机作为一种特殊的教学工具,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取代并不能完全进行,多媒体计算机同普通教具和语言表达之间的关系要正确的去处理,操作时间因素要特别考虑,传统教学和多媒体教学之间的进程也要处理好,体现相辅相成的作用。

4.2计算机多媒体运用的频度

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多媒体,对教学内容的需要教师要把好关,技术手段和表现形式都要选择的恰到好处,把繁杂的化为简单,对抽象进行具体划分,促进学生理解知识,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体现。对多媒体的使用不管处于何环节,教师都要清楚的知道目标,并知晓多媒体应用的每一步,从而达到最终的目标,也避免了多媒体使用的过多和过滥。

4.3对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作用进行充分发挥

在多媒体教学中多媒体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其主体是学生,组织者是教师。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使用多媒体进行授课时,要以促进学生动脑和动手为着眼点,对学生自我发现、自我学习、独立思考能力和动脑思考及动手实践的能力进行突出和强化,这样学生的主体性就得到充分的发挥。教师是课堂的主使者,制作的课件应该和自己的教学风格一致,这样更利于配合课堂教学。正所谓激生之疑,导生之思,启生之智,育生之能,从而达到引导学生渐渐识记、复用和操作等三层次的学习目标。

5结束语

在教学过程中广泛运用计算机技术,可以跟教师讲及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模式说再见,走进新时代的课堂教学。通过计算机可以把插图和视频等进行精心设计,这样在抽象、在深奥的理论知识都能以简明扼要和直观的形式表现出来,有了人机交互的功能就可以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效果,对教学的效率也会提高。在教学过程中,也要注重实际存在的条件和教学内容及特点,对多媒体的运用也要选择适合自己的,不能出现生搬硬套的现象。总的来说,就是针对学习者的学习情况、教师特征、教学的内容和目标等方面的要求,对各种的教学手段进行有机结合,各展所长,以最优化的效果为目标,这样计算机技术就能更好的服务教学工作。

参考文献:

[1]梁艺雯,方菲菲.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运用计算机技术[J].教学仪器与实验,2006,(17).

[2]郭国良,甄珍.现在教学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与高等教育现代化[J].电化教育研究,2000.

篇4

近年来,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更加增强了这一新的教育技术形态的综合性、可控性和教学性,使教育技术领域呈现出了崭新的面貌。在以后的教育技术领域中,计算机技术在高等教育特别是在医学教育中的应用,必将深刻地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教学技术和教学方法与手段。

计算机技术在医学教育中的应用:

计算机技术介入传统教学过程:医学课程和其它学科相比是一门实践性要求较高的课程,而医学院校先基础后临床再实习的“三段式”教学模式,客观上形成了理论与实践的脱节及课堂、实验教学与临床的脱节。课堂教学重视理论的灌输,禁锢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对考试的依赖性。面对高科技的日新月异、疾病谱的变化、医学模式的转变,传统的这种“三段式”教学模式是很难培养出有独立学习、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全面人才。所以,要培养高素质的现代医学人才,必须要结合新的教学形式,借助现代高科技技术,把枯燥、难懂的医学知识以直观、生动、形象的形式展现给学生并激发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欲望,从而达到牢固掌握医学知识的目的。现代教育技术领域中,计算机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日益成熟,我们可以借助计算机的多媒体功能来实现我们的教学目的。通常,计算机的多媒体功能可以对声音、符号、图形、图像、动画、影像等各类信息进行快速高效地传输、加工、整合等处理。在教学过程中,如果借助计算机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开发出相应的MCAI课件,就可以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而采用图文并茂、丰富多采的人机交互方式,可立即得到反馈信息,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组织胚胎学的教学过程中,生殖细胞发育的全过程是一个重点和难点,利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很难让学生有感性认识,不能留下深刻的印象。

所以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编辑技术,拍摄重要的细节过程和不易通过实验观察的部分,使用计算机进行相应的编辑,再将需特殊显示的部分制作成动画,供多媒体课件调用即可。这样将一些临床和实习过程制作成具有视听效果、交互性好的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播放,实现理论讲授、观察实习和实践过程的协调配合。这种MCAI课件跨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起到了理论和实践的紧密结合,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在具体制作医学教学课件的过程中,应当注意和考虑以下几个问题。

(1)课件设计要从使用计算机的角度入手。在课件设计过程中要考虑到用户界面、教学内容及视、音频画面的配合问题,尽量开发具有交互式性能好、可操作性强、界面较为活泼的多媒体教学软件。

(2)选择好的软硬件开发工具。由于计算机处理视频、音频、图像和文字等多媒体数字化信息有时间和速度上的要求,因此,在制作多媒体课件之前要选择好的应用和开发工具。只有好的工具,才能制作出功能齐全、效果较佳的教学软件。

(3)认真制作课件中的动画部分。在多媒体课件中动画的使用是十分重要的,不论是在界面中还是在课程内容中,制作必要的动画能提高教学软件的质量,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知识的了解和认识。

(4)多媒体课件应兼顾教学和自学之用。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利用网络进行交互式远程教学和网上自学已成为可能。因此,我们在选择开发工具和制作课件时应考虑到网上使用的可能性,对教学内容和教学任务要通过精选来提高教学多媒体软件的价值性和可使用性。

(5)将传统教育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二者有机地结合。不能有了计算机技术就全盘否定传统教育技术的应用。许多医学课程,还是以教师的课堂教学为主,因为,在教师的授课过程中,凝聚了很多教学经验及大量实例,为学生牢固掌握医学知识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在需要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知识讲解中,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计算机的特点,并结合多媒体技术,使课堂具有更丰富多彩的内容和形式,从而产生好的教学效果。

篇5

【关键词】计算机 虚拟技术 教学 应用

1 计算机虚拟技术

计算机虚拟技术是对物理计算机中的资源开展分配的技术,如在物理计算机中,可以利用虚拟技术来构建具有独立硬件资源的虚拟机,并且可以运行多个相同或者不同的操作系统。当前计算机虚拟技术已经在IT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成为了云基础架构构建中的重要技术之一。从计算机虚拟技术的优势来看,计算机虚拟技术具有着更高的资源利用效率、更好的隔离性与安全性、更低的成本、更高的兼容性能以及更加便捷的管理,这些优势也决定了计算机虚拟技术可以在计算机教学中具有一番作为。

2 计算机教学中应用虚拟技术的必要性

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对我国高等院校所具有的教育能力、教育水平等带来了挑战,从我国当前计算机教学的现状来看,一些院校受到教学条件的限制而体现出了计算机实训教学设备亟待完善的问题。从计算机教学需求方面来看,由于计算机已经成为了当代人才必备的基本素养之一,所以无论学生的专业是否为计算机,都需要使用计算机实验室来提升自身的计算机素养,这也决定了计算机设备的完善是高等教育开展过程中必须要面临的重要问题。从当前计算机教学所具有的教学能力来看,以计算机实训教学内容与任务为依据,学校在计算机实验室的完善中需要构建多种系统和应用环境以适应教学需求,在这种要求下,传统的计算机实验室已经难以满足计算机实训教学的需求,因此,提升计算机设备的多样性是提高计算机教学能力的必要途径。然而对于学校的计算机实验室构建工作而言,不仅设备的完善需要投入较多的成本,而且计算机系统与应用环境的多样性也为设备的安装与维护带来了较大的困难,这些困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物理计算机具有着较为复杂的系统恢复操作。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学生并没有对计算机操作理论做出完全掌控,所以在计算机实践操作中,尤其是在网络攻防、系统安装等内容的教学中,不可避免的要对计算机硬件或者系统造成破坏,并且在学生上机之后,计算机也容易出现无法恢复到初始状态的问题,这种问题的存在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计算机的使用和教学的顺利开展;二是在计算机系统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多样化的计算机教学内容要求使用不同的操作系统,但是计算机系统的安装与转换却十分繁琐,这给计算机实验室的维护和管理带来了较大难度;三是在传统的计算机实验室管理工作中,计算机设备的易用性和管理工作的开展存在矛盾。如果在计算机教学中对计算机实验室进行开放性管理,则学生的上机行为则难以实现有效控制,而学生对计算机系统的改动会导致管理与维护出现困难。但是如果在计算机教学中对计算机实验室开展严格管理,学生在实践操作会受到各种限制,因此学生难以体验到真实环境中的计算机实践操作,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学生计算机素养的提升。从大多数学校对计算机实验室的管理来看,还原卡的使用是解决以上问题的主要手段。还原卡可以依靠网络克隆技术来对计算机系统进行还原,当物理物理计算机出现故障时,可以通过网络发送系统来解决故障,基于这种技术,计算机实验室中的软件与系统并不需要重复安装,然而这种技术也仅仅适用于一般的教学环境与教学要求,这主要是因为还原卡并非适用于所有系统,即便是能够在所有系统中都使用还原卡,也会导致磁盘占用过多与系统恢复较慢的问题出现。

3 计算机教学中虚拟技术所具有的优势

随着我国高职院校办学规模与教育质量需求的不断提高,许多高职院校都在教学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资源与资金,并且以提升教学水平为出发点对实训基地、实验室等做出了完善,同时也对实验教学和实验资源的管理给予了较高重视。但是从计算机教学方面来看,由于大部分高职院校在计算机教学设备的更新、教学场地的拓展方面都面临着高职院校扩招所带来的挑战,所以经费投入的欠缺导致了计算机实训设备有待完善的问题,并且这一问题的存在也导致了高职院校学生没有机会参与更多的计算机实践联系,从而使学生的理论应用能力发展受到了制约,并限制了学生就业能力与就业竞争力的提升。而虚拟技术的发展则可以为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的实践化与信息化发挥出重要的推动作用,将虚拟技术应用到计算机教学过程中,不仅可以有效降低计算机实训教学基地和设备建设所需要投入的成本,同时也能够在打破教学时空限制、提高学生参与计算机实训教学便捷性的基础上缓解计算机实训教学管理工作人员的管理压力,从而提升师生在计算机实践教学中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从计算机教学实践方面来看,计算机虚拟技术的应用可以为计算机教学活动的开展创造一个接近与真实情境的教学环境,从而使计算机实践教学活动需求得到满足。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计算机虚拟技术所具有的优势主要体现为以下几点:

3.1 在计算机教学中,计算机虚拟技术的使用与维护更加便捷

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可以在使用计算机虚拟技术的基础上,在一台计算机中制造模拟计算机,这些计算机有着独立的内存、操作系统与硬盘,并且可以独立运行,因此,在使用计算机虚拟技术开展计算机教学的过程中,即便是某一台虚拟机出现故障,真实存在的计算机以及其他虚拟机都不会被破坏,而对于出现故障的虚拟机,我们可以通过删除重建来完成维护,在此过程中,硬件部分并不需要更换。

3.2 在计算机教学中,计算机虚拟技术具有着更高的安全性和耕地的投入成本

由于使用计算机技术可以基于一台计算机模拟出多台虚拟机,因此可以在计算机教学中实现计算机的一机多用,因此,计算机虚拟技术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有利于减少计算机实训教学投入成本。另外,基于虚拟技术模拟的虚拟机具有着较强的环境适应性,当计算机实训教学要求产生改变时,学校并不需要依据这些要求来进行计算机设备的购置,而只需要改变虚拟机的配置即可,这也会降低计算机实训教学中设备完善所需要的投入成本。相对于实体计算机而言,虚拟计算机的运行不会导致实体计算机面临计算机病毒等威胁,因此,从安全性能来看,基于虚拟技术模拟出的虚拟机具有着更好的安全性,而这也降低了计算机实训教学的管理难度。

3.3 在计算机教学活动中,基于虚拟技术模拟的虚拟机可以凭借较强的一致性来实现便捷安装

如果在虚拟技术的使用中,虚拟机的模拟需要复杂的流程和较多的时间,则可能会对教学效率产生负面影响,而事实上,虚拟机中的系统文件都是用映像包来存储,因此,在虚拟机的构建中,我们只需要通过复制映像包就可以完成移植,较强的移植性提高了虚拟机的构建速度,并且可以确保虚拟机配置的一致性。同时,将计算机虚拟技术应用到计算机教学中,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来完善传统计算机教学中亟待改善的问题,作为计算机教师,只要确保自身的物理计算机具有正常的操作系统,就可以确保教学设备的可使用性,并且虚拟机的便携性、易用性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推动计算机教学效率的提升。

3.4 基于虚拟技术构建的虚拟机同样具有着联网能力

因此,对于具有不同教学任务与教学目标的计算机实训教学活动,虚拟机都可以满足其要求。另外,虚拟机的构建本身就可以成为计算机实训教学中的内容,这要求教师引导学生来了解虚拟机构建中的理论与操作方法,并要求学生在计算机实训或者日常生活中进行虚拟机的组建。当然,教师有必要将虚拟机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告知学生,如在预防病毒方面虚拟机所具有的良好表现等,从而推动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的提升。

4 计算机虚拟技术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

4.1 构建多系统环境

教学机教学具有着多样化的教学内容,而教学内容的差异对计算机系统环境也具有着不同的要求,为了满足这些不同的计算机系统环境要求,学校可以采用虚拟技术来构建具有多种系统环境的虚拟计算机。无论是搭载哪一类计算机系统,虚拟计算机在完成文件部署滞后就可以通过启动来实现正常运行。而对于物理计算机而言,虚拟计算机仅仅是一个子系统,这种子系统可以对多种操作系统进行兼容从而实现一个物理计算机中系统的多样性。另外,在物理计算机中,可以利用计算机虚拟技术来构建一个虚拟的局域网,局域网中的网络运行情况与真实的局域网网络运行情况相一致,因此,在计算机实训教学中,可以有效解决网卡冲突等问题,并且学生在学习如局域网搭建等教学内容的过程中也并不需要操作多台计算机,这不仅可以降低物理计算机出现损坏与故障的几率,同时可以降低计算机实验室的维护成本。

4.2 实现便携式计算机

在传统的计算机教学过程中,学生只能在实践教学课堂中通过上机来对教学内容做出练习,这种时空限制导致了学生在课后并没有太多接触真实操作实验环境的机会。然而计算机虚拟技术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却可以有效突破这种时空限制,这主要是因为虚拟机文件可以让学生通过便携式拷贝设备来进行存储,并带出计算机实验室。只要是在由物理计算机的环境下,学生就可以将这些文件拷贝到物理计算机中并获得如同实践教学课堂中一样的虚拟机体验。这种功能的实现得益于虚拟计算机文件是在宿主机中以文件的形式存储,这让虚拟机具有了十分强大的便捷性与一致性。另外,在计算机教学中,当教师需要开展计算机技术讲座而讲座地点的计算机环境并不允许相关软件运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发挥虚拟计算机的便携性来解决不兼容的问题,在此方面,教师需要携带的只是一个U盘或者是移动硬盘,而并不需要写到笔记本甚至是体积更大的物理计算机。

4.3 构建网络教室

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传统物理网络教室需要用户进行远程登录,在这种网络教室中,首先较差的隔离性导致物理计算机需要面对更加严重的安全威胁,并且会让物理计算机存在宕机甚至系统崩溃的风险;其次权限较低也是这种网络教室的重要缺陷,用户在使用这种网络教室的过程中,管理者为了确保物理计算机能够在安全的环境下运行而限制了用户权限,当学生不能修改系统设置、不能进行软件安装时,学生计算机素养的提升也会受到限制;再次,在这种网络教室中,资源分配存在着一定的不合理性,当一个学生使用的资源较多时,就会对其他学生的资源进行占用,甚至会导致计算机系统所具有的运行速度降低。而基于虚拟技术基础上构建的虚拟网络教室则能够实现一人一机,当然这种网络教室同样具有着缺陷,即用户之间所进行的交互以及虚拟机的启动速度是需要解决的难点问题。但是虚拟网络教室所具有的有点也同样明显,相对于传统物理网络教室而言,虚拟网络教室可以实现对虚拟机进行隔离,这让虚拟机具有了更好的独立性与隔离性。同时在对虚拟机进行使用的过程中,学生都具有着管理员身份,因此,学生具有着虚拟机中最高的操作权限,这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确保学生能够获得良好的上机体验。另外,虚拟机的配置在设定之后不会受到其他虚拟机的影响,所以在资源的分配方面更加合理。

5 小结

综上所述,计算机虚拟技术在计算机教学中具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因此作为计算机教育工作者,应当对计算机虚拟技术的应用做出探索与研究,并通过优化计算机教学中的计算机虚拟技术以及推动计算机教学中虚拟技术应用的多样化来实现计算机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提升。

参考文献

[1]于英成.虚拟技术在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3(11).

[2]劳翠金.高职计算机网络课程应用虚拟技术教学探析[J].广西教育,2013(19).

[3]吴亚林.浅谈虚拟技术在计算机教学中的运用[J].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2012(18).

[4]马静.在计算机教学中虚拟技术的应用分析[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2(14).

作者简介

赵建军(1967-),男,浙江省舟山市人。大学本科学历。现供职于浙江海洋学院。研究方向为计算机技术应用。

篇6

关键词:云计算技术;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应用

1云计算技术内涵

云计算技术是计算机技术中的一种,主要是借助网络,将庞大处理程序拆分为几个小的子程序,之后借助多个服务器以构建出高效的处理系统,该系统可借助数据收集及计算分析,最终将结果回传给用户[1]。借助云计算技术处理庞大信息仅仅需要数秒,这样大大提高了信息的处理效率。根据用户需求差异,云计算技术包含如下类型:1)公共云。该技术类型在于为公众提供云服务,这在多数互联网公司中应用广泛。2)私有云。主要面向的是单个机构,面向个体用户,借助内部往来获取云服务,一般无盈利需求。3)混合云。该类型主要将公有云及私有云进行有机结合,包含混合类型的优缺点。

2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现状

计算机基础教学是高校的公共课程,该课程教学肩负着为我国计算机行业发展培养应用型及技术型专业人才的重任,因此计算机基础课程是大多数理科专业学生必须学习的课程,一些专业还要求学生通过计算机等级考试[2]。但从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情况来看,却存在诸多问题,比如实践教学实践短,教学内容过于陈旧,教师教学方式单一等,这导致计算机基础教学质量不佳。在当前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中,教学主要开展场所为综合机房,机房中配备了电脑设施。从多数高校机房建设情况来看,普遍存在机房硬件设施老旧问题,这样就导致计算机基础教学质量长期处于较低水平。而在具体的课程教学中,虽然在“新课改”背景下相关教师经常应用项目距驱动法、小组合作讨论法及讲练结合法等开展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却存在教学模式应用不合理问题,比如小组合作讨论的具体实施上,常常让学生自由组成小组进行学习,不考虑学生间的差异性,这样势必影响合作教学效果。在计算机教师教学上也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如有的学校常常只配置几名教师来担任全校的计算机基础教学工作[3]。虽说配备的专业课程教师具有丰富教学经验,但是由于教学任务繁重,使得教师无法对每一节课都集中精力讲解,这使得计算机基础教学效果较差。针对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问题,借助云计算技术辅助教学是科学有效的。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利用云计算技术,可让相关教师针对课程实际情况,通过应用优秀教学方法、设置巧妙教学缓解及明确课程的教学目标等教学信息及存储到云端,可以让新进教师或者老教师合理利用形式丰富的教学资源,提高教师的备课质量及教学方法,进而提高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质量。

3利用云计算技术辅助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策略

3.1借助云计算技术构建虚拟资源库,为教师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

云计算技术充分结合了计算机技术及互联网技术,在实际应用中能够为使用者提供高效数据处理服务以及安全的信息资源存储服务[4]。对于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需求,借助云计算技术在互联网中建立起自己的虚拟资源库,将互联网搜集到的信息或者他人传输的信息均存储到资源库中,同时也可将自己存储的优秀资源同其他教师进行共享,拓展信息的应用范围。同传统的借助课本教材讲解方式相比较,借助云计算技术构建的虚拟资源库可摆脱知识禁锢,为学生带去大量的丰富知识,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将网络资源同课本资源进行结合,帮助学生更好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拓展学生的认知,以获得显著的教学效果。

3.2借助云计算技术搭建协作平台,充分激发学生个性化学习兴趣

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常以教师讲解为主体,常常是教师讲解什么学生就接收什么,这样不利于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在素质教育背景下,高校教学中更加关注学生的主体性,为转变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模式,可以借助云计算技术来搭建便捷的师生协作平台,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根据自己的兴趣及实际水平,选择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以不断提高自己的计算机能力。利用云计算技术还可将零散学习资源整合在一起,整合过程中将一些劣质的教学资源摒弃,这样可让学生在自主与协作学习的时候充分利用各种学习资源来提高自身的基础能力与操作水平,通过学生主动探究知识,丰富学生的认知范围。

3.3利用云计算技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法,显著提高学生计算机操作能力

云计算技术的显著特征为可存储庞大的信息资源,同时存储的信息资源有很高的安全保障。高校在运用云计算技术为学院及教师提供各种教学研究所需的信息内容之外,还可以将云计算技术应用到辅助学生计算机知识学习及操作实践中,让学生借助云计算技术构建的云端来获取自己所需的各种资源信息[5]。比如,在计算机基础课堂的学习中,针对学生未能完成的案例内容,可提供给学生云端下载,让学生可以借助自己的课余时间继续处理,这不仅可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的知识内容,而且可在学生自主实践中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教师也可借助学生的日志库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定出针对性的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

3.4借助云计算技术构建虚拟实验室,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计算机基础教学不能仅仅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和简单的计算机操作技巧,而是要在学生掌握一定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后进行一定的创新实践,如此让学生更贴近当前素质教育下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需求。随着学校规模的不断扩大,学生人数的不断增多,现有实训室已经不能满足学生创新的需求,这样对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拓展不利。在实际的基础课程教学中,学校就可以应用云计算技术,为每一名有创新需求的学生构建属于学生自己的虚拟实验室。在虚拟实验室中,学生可以借助客户端向网络发送请求,输入个人信息,数据中心对学生的需求情况进行分析,在云空间相关实验资源,之后学生登录相关的窗口就可开始相应的实验操作,同时还可以享受到一些优质的应用服务。

篇7

[关键词]计算机辅助教学;中学;美术教学;应用

我国的经济技术不断发展,计算机网络技术也随之发展壮大,使得人们获取知识的速度与效率不断提高,进而改变了我国的教育理念。在中学教学中应用计算机网络能够丰富中学教学的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知识,将计算机融入美术教学增加了美术教学的趣味性。本文主要探讨了中学美术教师如何应用计算机开展辅助教学,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拓展知识,开阔视野

中学美术教师要为学生创设一种文化情境,使学生在学习美术知识的基础上,丰富自身的文化素养,更加清晰地了解我国历史悠久的文化,准确地认识美术艺术,进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然而,传统教学所运用的教学手段有限,不能满足新课标的要求;而计算机网络技术正在我国蓬勃发展,逐渐成为学生学习的一种工具,因此我国各中学逐渐在教学中应用计算机网络,利用其庞大的资源丰富中学美术教学的内容,增加学生与人文、社会的接触机会,使学生的视野更加开阔,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例如,中学美术教师在开展《人类的朋友》这一章节内容教学时,首先引导学生欣赏各种各样的动物并使其以小组为单位归纳总结动物的特点,然而美术教材上的图片较少,不能满足美术教学的需要,此时便可借助计算机网络进行教学。由于网络资源十分丰富,教师可在课前下载动物的图片、视频等供上课使用,使学生充分感受动物的活泼可爱,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以及濒临灭绝的动物种类,再引导学生讨论我们应当怎样保护动物,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在美术教学中,要提高学生的绘画能力,让他们更好地掌握绘画技巧,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进行大胆的创作。在创作过程中,教师要对他们进行指导,让他们正确地运用绘画技巧,创作优秀的美术作品。

二、触碰学生的“兴趣点”,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新课标的第一要求,各中学美术教师为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学中利用计算机进行辅助教学。将学生的实际生活与美术教学相结合,拉近学生与学习之间的距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学习美术知识。

例如,我国的经济在不断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也日益提高,不少学生家里都购置了数码相机,用于外出游玩时拍摄一些生活照与风景照,然而由于把握不好拍照的角度与采光,使得很多照片不能拍出满意的效果。学生便会想是否能利用计算机强大的修图功能将图片修的更完美一些,便会积极主动地学习美术知识,由过去的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进而认识到美术知识在生活中的用处。

中学生学习美术知识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使其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事物,积极乐观地对待生活,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根据生活所需而学习美术知识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其主动的学习美术知识,培养学生的美感,进而提高学生将课堂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之中的能力。

三、网络环境下开展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合作是二十一世纪的学生必须掌握的四种基本能力,且最基础、最重要的能力是学会合作。在网络中的两个人无论是熟悉还是陌生,都可以随时随地地进行沟通、交流,相互表达自己的思想,互相分享、互相帮助,提高了学生相互合作的能力,引导学生乐于帮助他人。无论是BBS、QQ、E-MAIL还是博客、MSN都是一些社交软件,供人们沟通、交流使用,这些新鲜元素满足了中学生追求新鲜事物的心理。

中学美术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利用计算机网络检索一些需要的美术信息,拓展自己的视野,再将学生亲手制作的美术作品展览于教室之中,增加学生交流的机会。中国少儿美术网、聚雅堂美术论坛等是专门提供学生与教师沟通、交流的平台,这些平台中包括壁画、摄影、雕塑、国画、动漫、油画、平面设计与服装设计等,欣赏这些网站上的名人名作,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知识的兴趣;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能够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与掌握,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进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篇8

【 关键词 】 中小学;计算机技术;教育;管理

Application of Computer Technology in Teaching Management

Wang Kui

(Wanzhou District, Chongqing Educati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enter Chongqing 404000)

【 Abstract 】 The extensive use of computer technology is the development needs of the community. Education is a part of the community, computer technology and education combined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primary and secondary teach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education is a national education must do, is an important foundation of the national information construction, has a very important significance.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should be to achieve universal access to computer technology, so that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eaching management.

【 Keywords 】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computer technology; education and management

1 引言

中小学在学校管理实践中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服务于教学,计算机技术在教育教学管理中的应用多元化不仅可以实现教育的多媒体化、数字化、网络化、职能化和现代化,还可以切实提高教学管理的效益,培养信息化人才和提高国民的信息素养,这对提高我国信息化建设有很大的作用。

2 计算机技术对教育教学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2.1 可以加强课程考核的质量

在中小学的教育管理中,关于课程考核的质量问题一直是比较重要的一项工作。以往的手工阅卷和试卷分析都存在着工作量大,效率低的问题,这无疑增大了学校在人力以及财力上的负担。

采用计算机管理系统,建立数据库的应用,以及计算机阅卷、试题、试卷分析系统不仅较少了手阅工作量还增强了效率,降低了学校管理部门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试题库管理系统的建立是教学改革的需要,在教学大纲的内容下提高命题的质量,是针对学生的学习问题更加客观更加有效的了解,也是适应教学考核的需求。同时可以提高教学质量。

2.2 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课堂教学的质量直接影响着中小学的教学质量。学校可以为了更方便快捷地测评课堂的教学质量,建立计算机课堂教学质量评测系统。让学校全体参加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有效地调动全体教师和学生参加课堂教学的的积极性,提高学校管理的水平。

相比于以往的课堂教学质量测评,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大大降低了手工测评的失误性,真实地、有效率地为教学管理者提供管理平台以及及时大量的反馈信息,为提高课堂教学、改进教学质量、拓展教育之路建设最坚实的基础。

3 计算机对中小学图书馆管理中的应用

3.1 扩大了书本资源,方便管理

传统图书馆管理的模式不是特别方便学生查阅读书,书的资源不是很多,满足不了学生对阅读需求,且书的质量不是很差影响教学质量。

建立图书馆的信息资料库,增加图书的资源,利用网络平台,吸收更广泛更多元的图书,为师生提供更人性化的服务,满足师生的阅读要求。还可以通过网络系统进行图书资源共享,不仅可以节约学校对于图书引进的开销,还可以开阔中小学生的视野。学校应把计算机技术应用到图书的管理方面,以促进教育教学的管理。

3.2 激发中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建立完善的计算机图书资料库,方便学生自主学习,也可以丰富学生的课余时间。学生可以学习到书本上没有提及的知识、学校没有教授的知识,增大学生的阅读量,提高学生阅读的水平,也可以查阅学习资料,进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的知识。

教师也可以通过这样的图书馆,丰盈自己的知识储备,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将更多的知识教授给学生,不仅可以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还可以提升学校形象。

4 计算机技术在教育实践的应用

4.1 缺乏新的理念

我国在中小学的信息基础建设方面近几年有很显著的提高,教师信息技术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也有很大的改善。但是很多学校只是将计算机技术简单的应用到教学中,教学的内容上没有改,只是授课的形式改变了。使用电脑投影仪,将课堂上的讲义以剪辑播放的形式传授给了学生,只是激起了学生对教学方式的改变的一时兴趣,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善教学,也没有使计算机发挥其具有的探索性、协作性,对于学校来说没有起到提高教育教学管理的作用。

正确地将计算机技术与教育教学管理相结合才能提高教育水平。大力开展计算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计算机技术变成有利的课程学习工具。探索实验,整合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教育规律,整合出一套有效的信息技术应用于中小学教育教学的方法,逐步建立好应用于教育教学的计算机管理技术。

4.2 缺乏良好的中小学计算机应用环境

开展计算机技术在中小学学校管理中的实践应用,就应该营造良好的计算机技术应用环境。建设先进的硬件基础设施和软件资源,以开放性的教育理念进行规划管理。建设一个实用、适用全校的校园网络运用平台,让师生能够迅速有效地访问学校的服务器。让学生和老师享用数字化办公的方便和乐趣。在学习与使用信息技术与网络的同时,也要避免不良信息对中小学生的影响。

5 结束语

随着我国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中小学的计算机教育教学管理是信息时代的必然走向。本文以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整合为背景,对计算机技术在中小学教育教学管理的应用进行了分析。

我国的中小学教育发展要紧跟时代的脚步发展信息化管理,推进中小学的教育工程,优化中小学的教学质量完善计算机现代化管理模式。利用计算机技术在教育教学管理中显著特点,即多媒体化,教育信息化,来改善传统模式的教育特点实现一种新型的教育形态。这种多元化体现了教学的先进化与丰富化,深入了对教学领域研究,也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有机地整合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是创建充满乐趣和充满活力教学的有效工具,也使得中小学育人过程效果最优化。

参考文献

[1] 朱倩苇,曾静静.珠江三角洲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情况调查与分析[J].电化教育研究,2003(04).

[2] 刘延霞.关于提高中小学计算机教育效益思考[J].教学交流,2011(05).

[3] 海江.浅析中小学计算机急教育[J].中国电子商务,2012(01).

篇9

一、计算机仿真技术在教育领域的作用

计算机仿真是一种强有力的辅助教育工具,利用计算机仿真技术增加了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使传统教学更生动形象。计算机仿真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改变了以往实验教学的被动性,学生通过自身与计算机仿真环境的相互作用来获得知识和技能,充分挖掘实验的潜能,引入计算机仿真技术可以优化实践过程,改善实践教学的环境。

二、计算机仿真技术在实践教学中的应用和意义

计算机仿真技术应用于实践教学,是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形式之一。计算机仿真技术是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制造一个接近真实的训练环境,让学生身处其中,获得经验,掌握工作能力。这种实验目的在于培训技能。

展示的现象必须与学生所要学习的现实事物的原理、构造、规律完全一致。学生需要了解真实世界,因此使用虚拟现实技术是重现或放大真实事物,而绝不能歪曲事物的结构性质和固有规律。

三、计算机仿真技术在计算机网络实践教学中的作用

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是一门抽象、多学科、实践性强的课程,课程中抽象的内容不易理解,例如对于帧的构成,在进行讲解过程中,学生只是从表面对其有所了解,但对于帧的具体工作原理和过程并不能真实掌握,如何解决这一难题,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依靠常规的教学手段和实践教学方法不能解决这一难题,笔者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探索,采用计算机仿真技术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难题。

一是在理论教学的实验过程中采用吉林中软的计算机网络仿真系统来辅助理论教学。该系统可以全面地仿真和监视网络协议数据,使网络行为透明化,同时还可以编辑和发送网络协议包,分析网络协议原理,协助网络程序的编写和调试。覆盖了以TCP/IP为主的多种常见网络协议,对于一些较新的,如CIFS等协议也有所涉及。实验方式以综合设计型为主,同时结合一些验证性内容,强调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二是在实验过程中学生通过手动进行帧的编辑、IP报文的编辑,解决了学生对计算机网络基础抽象内容的理解,强化了对计算机网络数据流向的认识,从而把一门抽象的课程可视化。通过对网络状况的监控和对网络故障的仿真,学生对网络流量控制、网络故障发生的抽象原理的具体实现有了感性认识。

通过在实验中采用计算机仿真技术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计算机网络及处理论教学的抽象性问题,真正做到了实践教

学辅助理论教学的目的。

四、利用仿真软件模拟网络设备

计算机网络实践课程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就是网络互联设备的使用,如交换机、路由器等。但是要建设一个30人的网络配置实验室(5组,每组2台路由器、2台3层交换机、2台二层交换机和6台计算机)至少需要30万元,但由于许多学校由于经费有限,只能购买一到两组设备,学生实训时实行分组,几个人一组,这样由于台套数不足导致实验时间过长和设备终端接入数以及网络设备配置的特殊性的原因,保证不了实训效果,我们采用了计算机仿真的方法,由于Cisco的设备在应用中还是占据主流位置,在实训时先让学生在电脑上利用Cisco 的CCNP软件做虚拟实验,然后轮流安排学生到实际的网络设备上进行操作。该软件先根据网络拓扑结构设计出网络,然后对该网络中的设备进行配置。通过使用该软件可使学生掌握每一种路由器模式下的各条命令、路由器对网络配置的作用和交换机的配置作用。这样让所有的学生学会相关设备的操作。

这样,网络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就不仅局限在实验室,学生可在业余时间进机房进行虚拟实验,突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使学生完全置身于开放的环境中进行学习,为学生提高实践动手能力提供机会。

五、计算机仿真技术在计算机网络实践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虽然计算机网络仿真技术解决了计算机网络基础理论教学的难题,增强了实践教学的力度,但不能完全依赖计算机仿真实验而取消真实实验。仿真实验是虚拟的环境,它的处理是理想的而且缺少实物感,像路由器、交换机等网络设备种类、型号非常多,各自的配置方式都有所不同,网络设备接口也是多种多样,在仿真实验中学生是无法见到的。因此,在具体实施中,应该虚实结合,有目的地让学生在真实环境中进行操作,让他们对相关设备或网络环境有亲身体会,印象深刻。计算机仿真技术除了应用于计算机网络实践教学外,还可用于其他课程。随着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及相关技术的高速发展,计算机仿真技术在教育教学领域将有更广阔的应用。

参考文献:

[1] 任条娟,王章权.浅谈电子信息类专业实验的“虚拟技术”和“网络技术”[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04(4).

[2] 刘安枕,权养利, 周建华. 基于现代教育技术的虚拟实验系统构建模式的研究[ J ]. 现代电子技术,2004 (3) .

[3] 王晶琳,焦玮. 虚拟现实技术与应用[ J ]. 实验技术与管理,2003(1) .

篇10

计算机科学技术是众多制约和影响高校教学管理现代化的现实因素中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计算机科学技术通过对高校教学及管理中各方面信息的综合运用,不仅能够提高高校教学工作的加速运行,极大地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更能让学生通过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

1 在高校教学管理中应用计算机技术的优势

如今,计算机技术在高效教学管理中的使用越来越广泛。较之传统教学管理手段,基于计算机技术的教学管理具有很多优势。本文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来进行具体阐述。

(1)基于计算机技术的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可以辅助课堂教学,使课堂教学更具趣味性、直观性,能够有效提高高校课堂教学质量及效果。

(2)计算机技术在高校教学管理中的应用,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创造性、主动性及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并且还能够推动高校教学体制及教学模式的改革、创新。

(3)在高校教学管理中应用计算机技术,可以有效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有助于加强教学管理以及教学信息反馈。

(4)计算机技术容量大、传输效率高,是一种高效的教学信息载体以及教学信息传输渠道,能够为高校节省大量的教育资金。因此,计算机技术已经成为当前高校教学管理中最主流的技术手段。

(5)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改变了传统的高校教学模式,营造出丰富的教学环境,为学生创造了更为广阔的思维空间,将枯燥、复杂的理论教学转变为生动形象的亲历式教学,并且将学生的学习方法由一贯的死记硬背转变为主动的理解记忆。

2 计算机技术在高校教学管理中的具体应用

2.1 教师管理信息系统

本系统主要由三个子系统构成,包括教师的个人信息系统、教师教学信息系统及教师评比系统,它的主要功能是完成对教师个人信息、教学信息及评比机制的登录、分类、检索查询和输出。教师个人信息包括教师本人基本情况及其家庭状况;教学信息包括教师的所教学科、专业、班级等;教师评比包括教师的教学能力、科研成果和业务进修情况等。

2.2 应用计算机技术实现课程管理系统化

课程管理是高校日常教学工作正常开展的重要保障。近几年来,国内高校不断扩招,出现了学生多、课程多、班级多等问题,为高校的课程管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校方在保证必修课程及课时开设齐全的同时,还要落实好学校的特色课程,因此,现阶段高校在课程管理方面的压力非常之大,尤其是新学期伊始,校方在进行课程管理工作时不仅要充分考虑课程设置的合理性、教师工作的协调性,还要全面考虑教学资源分配的均衡性。使用传统管理方法对全校的课程总表进行安排时,高校通常要花费大量的人力及时间,不仅工作效率低,局限性也非常大,对学校的教学秩序具有十分不利的影响。

应用计算机技术进行课程管理工作可以有效避免上述问题的出现。基于计算机技术的课程管理编排软件能够充分结合教师的工作安排,合理地设计、安排各班级课程表。利用该软件进行课程管理时,花费时间短、课时安排清晰明确,并且课程设置科学合理,因而受到了广大教师的一致好评。此外,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课程管理还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当个别教师的工作出现变动时,可以对保存在计算机中的课程表作出及时地调整和修改,并且不会引起课时冲突,能够有效保障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1]。

2.3 应用计算机技术实现学籍管理规范化

学籍管理是高校教学管理的基础性环节,学籍管理的对象包括学生在校期间的所有成绩统计、成绩报告单、成绩表册的打印及传送等。除此之外,学籍管理工作处还需要提供一定的查询功能,以便于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师的教学质量。校方在进行学籍管理时需要收集并处理大量的信息,因而该工作仅仅凭借手工操作是无法完成的。通过在高校教学管理中引入计算机技术,就可以很好的满足学籍管理工作要求,实现高效的现代化管理,具体来讲可以实现以下功能:

(1)储存学籍数据。对学生的学籍信息、考试成绩等方面的数据进行规范化统计和储存[2]。

(2)便于查询信息。学生的学籍信息被规范地储存于计算机之中,当需要查询某些信息时,可利用相关工具实现快捷、全面地搜索。

(3)支持教学决策。在高校教学管理中运用计算机技术,可以推动教学决策应用软件的开发、应用,为高校教学管理提供高效的决策支持系统,以实现科学化的教学决策。

2.4 课件制作

要在教学中充分发挥计算机科学技术的效用,合理设计和制作CAI课件尤为重要。一般有以下几个过程:

2.4.1 选定主题。正确选择CAI课件的主题非常重要,“把握重点,勇于创新”是原则。在目标主题确定的前提下,发展创新式思维,制作新颖有趣的课件更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学习。

2.4.2 编制流程。制作多媒体课件的一个重要环节便是流程的编制。它是面向教师――计算机――学生的一个过渡阶段,流程的编制效果在整个课件设计环节中起重要作用。

2.4.3 编辑课件。课件的编辑需教师亲自执行。首先应根据本专业的教学目标及教学对象,对教学内容进行单元划分,再根据教学目标选择教学结构,设计各单元之间的链接,从而设计完整的课件脚本。根据设计好的脚本及教学目标,将各类素材有机地结合起来,编辑成内容可写、新颖有趣、图文并茂的多媒体课件。编辑时可选择PowerPoint、Authorware、Flash、Director、Actional、ToolBook、几何画板、方正奥思、宏图等制作平台。

2.5 应用计算机技术实现教学质量管理科学化

考试是考察学生学习成果以及教师教学成果的一种有效手段。合理地设计、安排期末考试,是高校教学管理中的一个重要工作环节。因为期末考试不仅能够客观反映出本学期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掌握情况,还能反映出教师在本学期的教学质量。在期末考试结束后,教师要批改试卷、统计成绩以及分析教学质量,导致教师的工作量大、操作复杂,增加了教师的工作负担。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教师在批改完期末试卷后,可在学校安排下将学生的各科成绩有序输入计算机中,然后利用计算机中的相关软件将学生的成绩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统计、分类。利用计算机技术统计学生的成绩不仅方便、快捷,而且结果准确、操作透明;教师可以直观地看到自己的教学成果,进而对教学质量进行客观地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