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课程教学设计范文
时间:2023-09-25 18:14:5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线上课程教学设计,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网上教学;在线测试;网上调查
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旨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使学生在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过程中掌握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感受信息文化,发展思维能力和培养创新意识。因此,这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其内容丰富,涉及面广。
一般情况下,教师在课堂或计算机房授课,课后布置作业及实践操作题让学生完成,最后通过教师对作业的批改结果来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为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作用,进一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升学习效果,本文设计了信息技术课程网上教学与测试系统。通过该系统,教师可以把教学内容在网上,实现网上教学;学生可以在网上学习并进行在线测试。这样,一方面达到了传统教学的目的,另一方面,学生可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进行自主学习,还可以通过在线测试,马上检测自己的学习效果,从而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1 系统总体结构
信息技术课程网上教学和测试系统的总体结构主要包含用户管理、课程资源、教师答疑、在线测试、讨论园地、题库管理、搜索查询、网上调查等模块,如图1所示。
图1 系统总体结构
(1)用户管理模块
在用户管理模块中,将用户分为教师、学生、管理员三类,完成各类用户的注册和登录。
(2)课程资源模块
在课程资源模块,课程公告介绍信息技术课程的讲课内容、实验安排等,以及为每个班级的信息技术课程及时的各种最新通知信息,提供最新更新;资源下载提供各章节的PPT课件、例题、习题、思考题,以及其他与课程相关的学习资料给学生使用,并由管理员对这些资源进行管理。
(3)教师答疑模块
任课教师可以通过该模块在网上对所带班级学生进行答疑辅导。
(4)在线测试模块
在线测试分为分章测试以及综合测试,并可查看当前或历史测试成绩。
(5)讨论园地模块
学生可以在讨论园地就课程学习中有关知识点以及国内外最新热点技术展开讨论。
(6)题库管理模块
题库管理涉及试题的添加、删除和更新,由管理员来进行操作。
(7)搜索查询模块
学生或教师可通过搜索查询模块查看学生参加测试的情况以及测试成绩。
(8)网上调查模块
网上调查模块用于收集访问该站点的用户对本站点的反馈信息,包括对网站的评价以及意见与建议。也可以通过这种形式,评选最喜爱的教师或推举学生班干部。
2 数据库设计
数据库设计在本系统的实现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系统采用SQL Server 2005数据库系统,主要数据库表设计如下:
学生信息表:包含学生学号、姓名、班级、登录密码等信息。
教师信息表:包含教师的相关信息。
管理员信息表:包含管理员的相关信息。
章表:存放教学内容中每章章号、章名等信息。
节表:存放教学内容中每节的节号、节名等信息。
题库表:存放测试题,内含题目内容、难度、各个选项、章号、节号、答案、图(可选)等信息。
学生成绩表:存放学生的测试成绩。
网上投票表:存放用户投票信息。
通知信息表:存放各种通知信息。
3 在线测试模块的设计
通过在线测试模块,用户可以选择测试类型,选择较难、中等、较易三类题目数量,然后在随机生成的试卷上答题,完成后提交试卷,查看批阅结果,另外,还可以查阅以往测试的结果。
图2给出了在线测试的流程图。
图2 在线测试流程图
用户登录成功并进入测试界面后,首先进行试题选择。在这个页面上,用户可以选择进行“分章测试”或“自由测试”。分章测试是对每一章进行的测试,可以成为用户在学习完一章内容后进行学习效果测试,也可以成为巩固阶段的单元测试。由于在题目上设置了难度,即“较难”、“中等”和“较易”三类,因此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学习情况选择不同的测试难度,以达到最好的测试效果。综合测试提供了更多的选题范围,用户可以在选择题目难度后输入希望测试的各类题目数量,系统会自动在各个章节中随机地抽出题目。该测试主要是为学生在学习了信息技术课程之后,考查自己的实际水平所使用,具有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具体操作时,系统会根据用户要求,随机地从数据库中选出符合要求的题目,并转入具体的显示页面。只有注册用户才能使用在线测试的所有功能,也就是用户登录后,必须能够识别出该用户是注册用户。学生可以象做任何实际的试卷一样进行答题,在做完全部题目后,按“提交”按钮,查看测试结果。系统会把该学生所做的所有题目都显示出来,每道题下面都有题目的正确答案和用户所选的答案。如果所选的答案正确,则显示绿色的“答案正确”字样;如果所选的答案错误,则显示红色的“答案错误”字样。这样,用户就可以在测试完成之后,立刻对答错的题目进行纠错,以达到最好的测试效果。
这是“答案正确”的情况:
答案正确
篇2
一、多媒结合保质量
在课程教学上,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带来的变革值得每一位大学教师关注。为了让线上授课更精彩,保证大学英语教学质量,使学生能够利用更好的英语学习资源,公外教师充分利用“智慧树、We Learn随行课堂、优学院”教学平台等并辅之以“钉钉、腾讯QQ”等社交软件,着力打造多媒结合的线上直播线下辅导模式。
二、创新举措提氛围
不同于线下教学,线上课堂师生之间有“一屏之隔”。为了确保教学质量,公外教师在教学内容、教学设计、教学方式、教学管理等方面不断创新和改进。课前教师通过所在线上平台不断补充和优化在线课程教学资源,完善题库建设,录制微课视频;课上积极营造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问题讨论,通过“课堂答疑、头脑风暴”等培养学生英语创新思辨能力,与学生连麦检测学生英语口语水平。值得一提的是线上课堂似乎拉近了师生距离,提高了师生配合程度。
三、全程监控抓成效
通过在线平台教师端,及时了解学生上线学习进度、学习任务完成情况、在线“作业”并及时批阅和反馈,全程监控学生在线学习状况。对于没有达到教学要求的学生,通过平台系统,及时向学生通知,提醒学生注意任务结点,加快学习进程。
(一)挖掘平台,补充教学资源。充分利用智慧树海量优质教学包编辑修改建课,完善视频、课件,创建任务点,每日发放学生学习任务单,在线通知公告、讨论学习问题;提供智慧树平台上的学习参考书目资源,供学生拓展专业知识;使用录屏软件自制教学视频对线上教学资源进行动态补充,上传专业课程相关的最新学习资料。
(二)细化过程,分段聚焦知识点。教学过程分解细化,课前通过英语故事等形式在课堂普及疫情防控小知识,激发学习兴趣;课中结合内容通过讨论、抢答、测试等环节检测学生学习情况提高专注力,融入词汇测试、写作训练、小组讨论等版块提高教学质量;课后可以根据任务单中提到的相关资料及网站进行查找,从中吸取灵感,并在规定时间将作业上传到平台中,培养自主性。
篇3
翻转课堂通过学生课前视频资源自主学习,课中疑难解答、协作交流内容内化,课后反思达到学习目的。高职“艺术设计手绘”课程教学推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关键是基于网络建立翻转课堂网络教学集成化学习平台,并以“家具与陈设”课程某单元为例进行问题阐述。
关键词
高职院校;艺术设计手绘类课程;网络信息化;翻转课堂
1翻转课堂概述
所谓翻转课堂,就是在信息化环境中,课程教师提供以教学微视频为主要形式的学习资源,学生在上课前完成对教学微视频等学习资源的观看和学习,师生在课堂上一起完成作业答疑、协作探究和互动交流等活动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翻转课堂包括教学结构翻转、教学方式翻转和师生角色翻转,通过颠倒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的顺序,实现了对固有教学模式的革新。在认识与实践的不断深化中,国内研究主要集中在对“翻转课堂”本质认识、“翻转课堂”适应性研究、配套技术研究等主要方面。
2在高职院校手绘设计类课程中运用翻转课堂的可行性
2.1突破了传统手绘类课程的教学局限
艺术设计手绘类课程实践性较强,最后的教学成果检验主要根据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传统手绘类课程在初期都会主张手绘理论讲授,并让学生临摹、反复线条单体练习,学生会觉得较为枯燥而失去积极性。翻转课堂后,教师可事先把视频上传到课程网站上,学生在课前就能完成理论学习和基础形体练习。
2.2翻转课堂重新构造教学结构
翻转课堂改变了传统的教学结构形式,教师和学生的角色也重新被定位,学生在课前就被讲授课程相关知识,教师在课堂上就学生在线学习所遇到的问题进行集中解答,并根据学生所提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出学生知识和能力缺陷,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和教学,改变了以往的“以教导学”,转变成“以学定教”。
2.3翻转课堂颠覆了手绘类课程教学理念
学生通过课前视频分层教学,课堂中有针对性的指导,实现了学生的个体化学习,学生特定步调来安排学习;同时,学生通过课前线上学习、课堂师生交流,实现了课堂教学策略的变化;翻转课堂更加注重师生面对面的交流互动,提高了课程质量。
3推进翻转课堂教学改革与实践的路径
翻转课堂通过教师把课程知识放在课程网站上,学生课前线上学习,课堂上师生面对面互动知识的内化,课后学生通过网络多媒体进一步提升。手绘设计类课程改革主要是基于网络多媒体资源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实践探索和改革,面向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基础课程方式推进。
3.1构建手绘设计类课程翻转课堂网络教学集成化学习平台,探索多样化教学形式
课程网络学习平台的建立是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课前知识传递、课堂知识内化以及课后知识巩固的关键,要搜集艺术设计类专业相关建设项目网络资源,设计适合的人才培养方案,重构教学结构。在此基础上将此类课程知识和实践按项目分解成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素质目标,完成单元教学设计和整体教学设计。搜集课程相关图片、视频,录制课程教学视频,搭建微信平台,学生可借助网络和手机进行课前自主学习。
3.1.1课前
该阶段教学模式主要是依靠学生的自主性来完成,学生在课前通过网络多媒体在课程网站上观看课程知识视频,并完成相关实践项目来进行巩固。学生对课前学习所碰到的疑难问题通过线上查阅、反复观看视频以及微信等在线交流得到初步解决,教师可根据集中问题在课堂上重点讨论解答。课程网站上,教师应根据课程项目知识点提供学习资源和素材,方便学生学习归类。例如在手绘设计课程“家具与陈设”教学网站上,有分项目教学视频、章节PPT,学生在看完手绘家具教学视频后,可以完成针对性的课前练习,完成基本知识的学习,对较难懂的知识可以通过线上查阅等方式解决,或通过QQ等线上交流工具反馈给教师,等待课内集中解答。为了更好地进行翻转课堂课前教学,教师录制的视频要以针对性强和简明扼要为原则,相关教学知识信息要明确,可根据课程项目来安排视频内容。除视频外,还可在网站上上传PPT课件、项目案例等,这些资源同样要具有精简的特点。
3.1.2课中
该阶段是翻转课堂有效实施的关键部分,课堂教学可以从学生课前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开始,学生根据视频和课前练习提问,教师总结出有共同性的问题进行解答。例如在“家具与陈设”课程课堂上,教师最好提供根据项目要求绘制完成的室内马克笔手绘效果图纸,给学生讲解绘画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和技巧。学生完成作品后,需要展示作品进行讲解交流,也可将作品上传至课程网站上供展示交流。在手绘设计类课程翻转课堂的课堂上,基于问题的学习和案例教学是最适合使用的方法,另外,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任务驱动等也可以使用,但教师要在众多的方法中找到适合教学内容的方法。
3.1.3课后
课后阶段,教师和学生要对课堂中的作品成果进行评价,可以采取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还可对学生进行课堂质量调查访谈,进行整理后归纳于电子档案袋,学生还可根据学习效果和体会撰写课程学习体会。教师将学生完成的项目图纸进行整理和总体评价后,反馈给学生,对于个别基础薄弱或课程学习困难的同学,可以在课前和课后通过提供网络学习资源或者线上沟通来进行辅导。
3.2翻转课堂教学渗透“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提升学生幸福指数
在翻转教学中,教师借助微视频等网络资源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步调来安排个性化学习,课前在课程网站上观看教学视频,可以自己安排控制学习时间、学习知识点和学习数量,在放松愉快的环境中完成课前阶段学习。课堂阶段学生改变传统角色,注重全程参与,通过和教师以及其他同学讨论交流,完成知识内化过程,教师通过项目分组方式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每种工具的手绘技能,教师学生在互动协作中完成教学任务,以学生为本,养成学生全体参与、合作分享的素质。课后,教师根据学生感兴趣的手绘材料分组完成项目考核。考核成绩结合课前、课上和课后三个方面进行考核,学生在课后网络学习中若有疑点,随时可以通过微信等平台提出,教师在线解答。
3.3翻转课堂全过程相结合的课程评价体系
翻转课堂课程评价体系要注重建立学生网络电子学习册和电子档案,把学习过程的评价纳入综合评价中,教师要做到定性和定量评价相结合,过程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贯通,对学生个人评价、学生互相评价和项目小组评价相协调。课程考核内容应包括课前线上学习自主性因素、课堂上师生互动程度和课后学生线上反馈、作品展示等。
4手绘课程“家具与陈设”某单元的翻转课堂教学设计
我们就高职艺术设计手绘类课程“家具与陈设”里的绘制某套家具效果图单元为例,从教学内容、目标和环节进行教学设计。
4.1教学分析
按照教学内容,这个单元主要学习如何利用一种或若干种手绘材料绘制某套家具效果图,其中的家具材质和色彩层次感的体现是课中的重点和难点。根据学习者特征,学生已在大一基础课中熟悉了马克笔等手绘材料运用,并能够进行简单单体绘制。这个单元具有较强的实践性,适合采用项目教学法引起学生主动积极性。
4.2教学设计
“马克笔手绘家具”这个单元的设计从两个层次来设计,一方面从翻转课堂的课前、课中和课后分阶段设计教学,另一个方面是从教学过程中的师生面对面互动和教学网络多媒体入手。教学过程中结合案例教学,通过任务驱动来引导学生手绘出某套教具,如表所示。
综上所述,要颠覆传统的以“教师先教,学生后练”的手绘课程课堂教学模式,我们就要全面开展该类课程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和改革,在此基础上总结出以网络多媒体资源为媒介的高职艺术设计手绘类课程的翻转课堂教学的理论提升和实践性经验,提升教学质量,培养出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作者:罗枫 单位: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1234混合式教学体系;人力资源管理课程;金课;教学改革
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2018年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提出,本科教育应合理对大学生有效“增负”,打造有高阶性、创新性和有挑战度的“金课”[1]。在遵循“二性一度”标准下,各高校加快课程改革步伐,特别关注如何运用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深度融合。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作为高校人力资源专业重要的主干专业课程之一,同时也是工商管理、文化管理、市场营销的专业基础性课程,目前仍存在教师理论教学“满堂灌”,学生实践能力弱,被动学习等“水课”痕迹。近年来信息技术驱动智慧教学的兴起,教育全域实现线上教学,在线开放免费课程和教学管理平台为教学创新提供新的研究视角。面对这一现状,传统人力资源课程应如何运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实现教学效果量变到质变的飞跃,已经成为教师开展教学探索的新课题。
一、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教学存在问题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智慧课堂已超越“三尺讲台、一支粉笔”的教学情境,而在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中,教师主导的外输式理论教学,导致学生知识的浅层学习,课堂内容吸引力不足,教学氛围沉闷,教学内容脱离实际等问题,这种教学方法很大程度上制约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使课程建设常常陷于填鸭式教学、应付式教学。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教学“痛点”,通常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传统教学资源匮乏与封闭教学资源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实现教学效果而运用的要素。传统的人力资源课程教学资源一般为教师选定教材,配套课件和案例等教学辅助材料。一方面,学生在单线教学中获取课程资源十分有限。教师主要围绕教材制订教学计划,开展面授教学和期终考核,对教材使用存在一定的依赖性。在教学计划下,教师教学任务紧凑,不会过多介入其他课程资源;同时,网络信息检索技术影响课程资源配置深度与广度,能否引入优质的拓展性教学资源取决于教师信息技术素质和专业教学能力。另一方面,传统的教学资源信息具有延迟性。教材的发行需要文字、印刷到出版的过程,在互联网时代,信息的错综变化势必导致教材内容的滞后和实践应用技术的过时。虽然教材等教学资源涵盖了优质的教学成果,但缺乏合理的开发与利用,终究陷入浅层学习的困局,导致学生知识迁移能力弱,知识面单一和专业知识更新延迟等。06
(二)线下课堂教学空间吸引力不高目前主流的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空间是以教室为中心开展师生对话或者教师演讲授课的物理空间。在这种教学场景下,单线教学空间割裂师生的有机关联。为达到教学大纲的要求,教师全力讲授新知,学生被动听讲,教学组织形式单一,师生互动时间有限,教师下课即失联。每次课堂教学机械化运作,造成师生教学倦怠,无法满足学生多元化、个性化的学习需求。特别是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是经济与管理类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这些学生综合素质较高,思维活跃,语言表达能力强。在知识付费时代,作为网络时代的原住民,他们提前享受了虚拟线上空间带来的教学红利,传统教学课堂的封闭教学环境吸引力不强,线上学习、自主学习、碎片化学习已成为学生第二课堂的新潮流。
(三)课程内容重理论教学而轻实践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课程,与其他课程相比,更加注重教学内容的务实性、实用性和实操性。而实际教学中,理论知识和技术应用模块教学难以平衡,在目前的教学计划中,教师理论教学的课时布局偏重,而忽视技能的实训实践环节,具体表现为:首先,教师注重教材内容过多讲解理论知识,在实践实训环节课时留存时间较少。其次,大部分高校教师在企业工作履历短,校企合作机会少,无法真正传授学生社会实践经验。同时,高校由于资金问题缺少实践实训的平台,学生根据教师主导的情景模拟教学并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最后课程考核方式仍为期末闭卷,对知识点记忆力考核权重大,忽略对专业综合素质和职业精神的考查。
二、混合式教学对传统人力资源管理教学模式的重构
(一)混合式教学对传统人力资源教学模式改革的作用混合式教学是将线上平台和线下课堂的优势有机结合,引领学习者从浅层学习走向深度学习的一种教学模式。翻转课堂作为双线混合式教学的一种有效策略和方式,颠覆传统教学教师主导的统领地位,将教学主动权转让给学生,凸显以学生“学”为中心的新教学范式。通过整合全网络平台优质课程资源,搭建双线教学管理平台和建设虚拟仿真实训平台,构建基于翻转课堂的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有助于打破线下单一的教学空间,有效增强课程教学内容的质量,弥补课程实践教学不足,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学生被动学习向自主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和协学习转变。
(二)人力资源管理课程1234混合式教学模式混合式教学模式作为未来教学的新范式,应明确信息与教学的关系,不在于强化教学过程的“技术论”,而是要发挥应用技术对教学的支撑作用,提升教学质量。虽然合理运用混合式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成效,但是混合式教学没有统一的模式,应以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需求为出发点来制定相应的教学模式。立足传统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教学困境,本文从混合式教学理念出发提出人力资源管理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思路———打造1234的人力资源课程新教学模式(见上图)。具体表现为一个培养目标,两个主线,三种工具,四个环节。一个目标即“传授知识、注重实践、提升素质”三位一体的培养目标;两个主线是线上线下双重教学主线,三种工具为大规模免费开放线上课程、混合教学管理平台和虚拟仿真实训平台,四个教学环节包括在课前、课中、课后和课终教学闭环。1234人力资源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重新整合教与学,学与用,主体与主导、线上学习与线下学习、课程目标与学生差异化的关系,促进“以学习为中心”教学范式的转变,减少教学成本,优化课程供给,满足个性需求[2]。
三、人力资源管理混合式教学设计
(一)教学准备与课前翻转一方面,在课程资源准备上,教师应肩负双线教学空间建构者的角色。比如,课前教师在超星学习通平台上新建课程门户,设置好章节布局,提前把PPT,案例资料,电子书等课程资料上传到线上平台;同时,通过集体备课,积极围绕知识—技能—素质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目标,选择录播或者搜索优质线上课程资源,配套相关在线学习课程视频资源,以供学生自主选择。在线上课程资源选择上,可以参考中国大学MOOC网站上人力资源管理国家精品课程和超星学习通名师教学示范课等资源。经过前期的活动设计,教师完善线上资源的配置,搭建好多元化便捷性的教学资源平台后,便可邀请学生进入线上班级,放开资源权限,学生可以碎片化,自主化学习。同时,教师针对性提前指令,公布线上教学空间的使用指南。另一方面,在课前教学活动上,通过翻转课堂模式,设计以自主学习和社会交互为驱动的学习活动[3]。第一,教师在搭建好线上平台后,在超星学习通上视频预习通知,课前打卡,章节内容测试和课前讨论群,督促学生完成课程预习。由于线上视频成功地复制还原了教师授课的教学场景,对理论知识讲解于线下课堂有等质的效果,学生观看视频后,实现线下课堂与线上平台的翻转,完成课程内容的初步认知。第二,学生预习后自主完成课前测试,线上平台系统实时自动改分,师生即时收到反馈,调整线下课堂的教学重点。第三,课前打卡和讨论群发挥教学空间的交互功能,提高用户使用黏性。在维果斯基的发展理论中,交互作用直接影响认知的形成[4]。线上打卡和讨论群有利于促进生生和师生的交互,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加线上学习的积极性。
(二)课中应用教学课中阶段是混合式教学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线上线下有效联结的教学枢纽,课中阶段应该尽量设计有趣生动和符合岗位实际需求的实践实训活动,积极运用先进的人力资源虚拟仿真实训平台,通过信息技术吸引学生注意力,让学生想学、乐学和好学。一方面,在线下课程导入方面,教师应在课堂上针对课前测评结果开展难点重点精讲,帮学生理清课程内容思路,提升知识内化。另一方面,在课程实践实训环节上,首先综合运用超星学习通平台和人力资源虚拟仿真系统,根据人力资源规划、工作分析、员工招聘、职业生涯管理和培训与开发六大模块,创设机构仿真,环境仿真和业务及工作流程仿真,还原真实工作场景;利用信息化教学工具设计案例讨论、角色扮演、情景模拟、商业游戏等体验式项目实践训练活动。比如在职业生涯管理模块上,教师可以在超星学习通平台的真实案例视频,引发学生讨论,现场分组开展辩论赛;通过直播和线上投票的功能,吸引每个学生各抒己见,设身处地参与到案例场景中;通过学生评论区弹幕说出自己的想法,辩论实时投票,教师收获教学反馈;教师还可以对职业生涯管理涉及的心理学、管理学和经济学理论进行延伸,启发学生对职业选择的思考。再如,在战略规划模块,让学生自主分组,进行无领导小组协作,在人力资源虚拟仿真系统上情景模拟完成组建公司、市场分析、战略制定等一系列指令,最后形成角色分工合作,履行职位职责,推选出“公司总经理”上台述职,接受师生的提问,在此实训模块中,不仅加强学生理论知识的运用,而且提升学生的团队协作和交际等实践能力。
(三)课后探索阶段课后是学生巩固课程内容,提高教学成效,满足学生高阶性认知发展需求的阶段,虽然在课中阶段学生对课程理论的实践运用有了初步的认知,但单次的实训实操尚未形成扎实的专业技能。如果课前课中是自我理解和分享理解,那么课后则是对课前和课中知识的反思与升华,针对课前课中的内容提出新的挑战。具体操作方面:教师针对性地在超星学习通平台布置兼顾个性化和拓展性的课后作业,促进学生浅层学习向高阶学习的转变,例如模块化课程论文、专题讲座心得、文献阅读笔记和专题调研报告等课后作业。由于此类课后作业注重学科前沿知识和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学生权衡自身情况选择相应任务,系统会根据学生选择的任务推送学习资源,例如名师在线讲座链接、知网文献和专题调研资料等,形成以学生为中心,教师辅助的自主性和个性化探究学习。
(四)课终提升与考核混合式教学应该注重全程观,而课终是课程教学的最终一环。在传统的人力资源课程中,课终意味着闭卷考试,这种结课考核偏重理论知识,形式呆板,考核结果基本通过,大部分优良,并不能代表学生的真实水平。要改变传统单线教学学业质量“低水平均衡陷阱”的现象,应废除统一答案的闭卷模式,回归到人才培养目标,在课终环节凸显知识、实践和素质三位一体的人才需求。在混合式双线教学中,课终考查了前三阶段的教学效果,一方面要注重过程性考核,即学生课前、课中和课后双线教学出勤率,任务完成度和互动积极度等。为保障双线教学的教学模式有序进行,过程性考核应占据较大的分值,决定课程的通过率;另一方面从“产学研”相结合出发,创新课程结果性考核方法,例如课终阶段,教师可以在教学管理系统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双百工程”或“挑战杯”创业大赛,要求学生规定时间以个人或团队方式线上提交与本课程相关的申报书,通过线上生生互评,师评和校评获得项目评分;或者,参加校企合作的人力资源实习项目,企业线上评分获得实习考核评价。最后把过程性考核与结果性考核结合,合理分析各部分内容的权重,得出课程分值。
篇5
关键词:系统论;远程教育;教学质量;开放大学
一、基于系统论的质量问题审视
系统理论是研究系统的一般模式,结构和规律的学问。关于系统论的研究,学界比较权威的是冯贝塔朗菲1937年提出的一般系统论原理。冯贝塔朗菲将系统定义为处于相互关系中并与环境相互联的元素的集合,认为系统可以是“整体大于部分之和”。换句话说,系统复合体的特征与其要素相比似乎是“新加的”或“突现的”。如果我们了解了一个系统包含的内容及它们之间关系,便可以从中推导出系统的整体行为趋向。对于国家开放大学江苏分部而言,从办学体系看,体系内的74所市、县开放大学共同构成了一个相当规模的系统;从教学管理的运作看,教学部、教务办等各相关部门之间通过相互协作构成了一个相对稳定的系统;从教学过程的环节看,期初资源准备、期中教学实施、期末教学检查形成了一个闭环系统。因此,对其教学过程中的现存问题进行系统分析,才能抓住要害,从具体着手。
(一)教育理念滞后
理念是行为的先导,教学理念则是教育工作者对教与学内在规律的认识和秉承的基本观念,是一切教学活动的行为指南。对于学校而言,教学理念往往决定其办学理念。开放大学肩负着教育大众化、终身化的历史使命,开放与创新是其办学特色也是其使命要求,因此,以人为本的思想应时刻体现在办学过程与教学过程中,即一切以学习者为中心,时刻站在学习者的角度,为他们设身处地的着想,真正做到以生为本。目前,国家开放大学江苏分部的教育理念滞后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江苏省部分教师、教学管理人员教学理念过于陈旧,还停留在广播电视大学时期“重管理”“轻服务”的层面,导致管理方式和教学方式满足不了工作需要,支持服务的能力和手段远不能满足学习者的需求;另一方面,由于招生规模萎缩和市、县开放大学的改革与兼并,影响了当地政府和校领导对开放教育教学的重视程度,间接弱化了教学质量观。
(二)教学设计不足
开放大学的远程教育采用混合式教学模式,即以基于网络的自主学习为主,面授教学为辅,这就对网上教学资源的质量、呈现形式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网上教学资源呈现的形式和内容要既能迎合以成人为主体的学习者的实际需要,也要涵盖相应的教材学习内容,并以“碎片化”的形式呈现出来,调动成人学习者的积极性,满足其学习获得感。然而,目前网上学习资源呈现的形式和内容与学习者的学习需求的期望之间存在一定差距。一是导学环节弱化,使得课程呈现的网上学习资源与课程教学目标、完成学习任务之间联系不紧密,课程资源不能体现“目标引领,任务驱动”的教学初衷;二是有效资源供给不足,真正经过筛选、能迎合学习者需求、经过一体化设计的整合式资源较少,且针对性不强;三是面授教学开展不足,由于部分教学点教师资源缺乏,导致面授课程的缺失或是流于形式,与成人学习者的学习心理预期存在明显差距。
(三)支持服务缺乏
学习支持服务是体现远程教育特色、提升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帮助成人学习者解决工学矛盾、完成学业的关键。目前,在开放大学领域,有效的学习支持服务仍相对缺乏,且地域化的服务区分度愈发明显,整体的服务质量既不充分,也不均衡。以江苏开放大学为例,随着所在地区的教育管理体制的变革,部分市、县级开放大学已逐步走向兼并的道路,开放教育已经由独立办学演变为从属办学,其地位已经从独立建制的学校变成了某个学校下属的职能部门,地位的演变使得教学支持服务被边缘化,缺乏相应的制度、人力保障,导致其学习支持服务质量在江苏省教育系统中严重失衡。
二、质量提升受阻的原因
(一)系统功能弱化
从原先的广播电视大学转型至现在的开放大学,系统办学模式一直是其最显著的办学特色与优势。广播电视大学时期,其办学成果与教学质量之所以能够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可、成为当时炙手可热的补偿教育,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其办学系统有着强大的凝聚力,整体的教学质量是有保障的。在开放大学的转型与发展过程中,随着国家教育体制的改革,许多地方政府认为远程开放教育教学只是本地区教育拾遗补缺的部分,开放大学从主导地位变成了次要地位。以江苏开放大学为例,江苏省内约有74所学院或学习中心,而只有不到1/3的学校能够称得上是纯粹的开放大学,拥有独立办学权。同时,由于远程教育的招生形势日趋严峻,招生量的下降必然造成话语权的流失,从而影响本土开放大学的发展。
(二)绩效考核影响
就办学类型而言,开放大学属政府机关直接管理的事业单位,与普通高校相比,在人、财、物等方面缺乏一定的灵活性和自由度,人事考核制度则较大程度延续了广播电视大学时期的模式,采用“德、能、勤、绩、廉”五个方面的考核指标体系,轮流坐庄评“优秀”的现象屡见不鲜。这种绩效考核方式既无法为教职工的职务晋升提供有效依据、为学校选拔适合岗位需求的人才,也不能成为激励教师工作热情的有效措施。虽然后来经历了几次绩效考核的改革,仍有问题亟待解决。一是考核主体不全面,对教师和管理人员的考核未结合岗位工作职责进行分类考核。二是考核指标不合理。随着远程教育教育形态的演进,教学模式和管理模式都在不断发生变化,目前的考核指标不合理,未结合时代特征。三是考核过程形式化。受传统考核制度的长期影响,考核过程中容易受情感因素左右,考核过程存在“走过场”现象。四是考核结果无反馈,导致教职工存在“做多做少都一样”的心理。长此以往,绩效考核不仅无法实现优化管理、激励教师的目标,反而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部分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间接影响教学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三、质量提升的实施对策
(一)完善网上课程资源
网上课程资源是远程教育得以顺利开展的基础,包括学习资源、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学习评价等诸多方面。网上课程资源的建设质量将直接影响开放大学教学质量,因此,可以通过示范课程的引领作用,为教师的课程设计提供思路,并通过分阶段、分主题、延续性的多元培训,结合竞赛等有效激励手段,以局部力量带动资源整体水平的提升。
1.补充国开资源
国开开放大学的统设课程,特别是网络核心课程,需要结合“六网融通”人才培养模式改进。一方面,对于一些学习者反馈意见较多的课程,积极向有关部门和国开主持教师反映,不断完善相关的教学设计;另一方面,要在主持教师的引领下,设计符合分部学习者需求的导学路径,并补充教学资源,凸显地方性资源特色,如增加分部自建资源模块,具体包括导学引入、教学活动、期末复习等。
2.创新分部资源
对于分部自行开设和管理的省开课程,可以通过树立典型优秀课程、组织系列培训、组建教师协作团队等措施,提升教师的整体课程教学设计的能力和水平,进一步创新课程网上学习资源。例如:开发和利用“微课堂”“5分钟课堂”等模式,突破传统的单元化教学模式,将课程资源进行“碎片化”改造,迎合成人学习者的学习诉求,以学习资源、学习过程、学习评价“三位一体”为设计思想,遵循“任务驱动、目标引领”的基本原则,将学习资源、学习过程、学习评价进行一体化整合,保持课程版面统一、结构统一、评价统一,最大限度体现大规模在线教学的辨识度,便于学习者充分利用资源。
3.以竞赛促提升
竞赛是激发教师潜能、调动其教学积极性的有效措施。为此,可以以网上教学设计为主题,以课程或教师团队为单位,组织国家开放大学办学体系内各层级的竞赛,以比赛的形式进行网上课程资源的横向对比、纵向延伸,并通过比赛反馈的信息,对网上教学的组织与实施、创新和亮点、实施效果评价等进行总结,得出改进意见并提出有效改进措施,不断优化网上课程质量。
(二)优化导学设计环节
导学主要包括对学习者学习目标的引导、学习动机的激发和维持、学习策略的指导、学习内容的辅导等。高质量的导学能帮助远程学习者明确学习目的、激发学习动机、畅通学习过程。
1.规范线上导学
远程教育的线上导学主要是利用网上课程讨论区,开展学习引导性活动。结合课程的远程互动进行日常辅导与答疑,并辅以QQ、微信等多样化的即时通信形式,实现期初导学、期中助学、期末助考全过程的导学情感支持。期初导学的目的在于明确各项教学要求,因此,可以通过亲切热情的问候及细致的学习引导,帮助成人学习者消除最初的学习焦虑,迅速进入课程学习状态,适应远程学习模式。期中助学则主要是帮助学习者理清学习思路、关注课程重难点、完善学习过程。因而,可以依据课程教学特点及学习者学习进度,思考练习题或组织专题讨论,增加师生之间的日常交互,借此为学习者搭建“学习支架”,形成“思维导图”,进一步引导学习者主动建构专业知识和专业理念。期末助考主要聚焦于通过平台课程复习指南,结合多元化的沟通渠道,引导学习者制订复习计划,并及时反馈复习信息,帮助学习者消除考前焦虑。
2.落实线下导学
线下导学利用面授课堂进行学习引导,旨在增强学习者的学习归属感。重点在于体验校园文化、引领学习方式、明确学习要求、介绍专业前景。一方面,学习中心可以在开学典礼介绍开放教育的特点与学校的基本情况,增进学员的认同感,建立新的学习理念,使其尽快适应远程学习模式。另一方面,为新生上好入学指南课程,对学员进行信息技术辅导和学习方式引导。
(三)监控面授课程质量
开放大学的远程教育学习者普遍来源于基层在职群体,工学矛盾长期存在,且自学能力相对较弱。因此,单靠高质量的网络课程并不能保证其充分利用资源,取得理想的学习效果。面授课程的优势在于能通过面对面的交流,在师生之间搭建一个良好的沟通平台,给予学习者更好的学习归属感和学习体验,是网上教学的有利补充形式。面授辅导能帮助远程学习者明确学习安排、学习要求、学习考核方式,有效引导学员进行自主学习,因此,它是混合式教学模式的重要环节,也是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
1.制订面授课表
明确的计划是成功的前提保证。在开学前,开放大学各学习中心应结合本学期实际选课情况,制订面授答疑课程表,并在开学时连同教材发放至每一位学员手中。考虑到成人学习者的工学矛盾问题,面授答疑一般安排在周末两天,并由值班领导负责当日任课教师的考勤及学员到课率统计,教务处组织随机抽查听课,并将结果作为教师绩效考核和学员成绩获得的重要组成部分。
2.执行面授计划
面授辅导需要根据计划严格执行,在集中面授过程中,教师应合理分配时间并发挥最大的效能。例如:教师可以在期初和期中阶段的面授课中,把课程的整体框架和重要知识点全部呈现出来,期末阶段则主要是针对作业和往年试卷中的难点、重点进行辅导。与此同时,可以在考试的前两周进行专题式培训,就复习的方法、要点、以往考试的重点、难点等相关问题进行主题辅导,帮助学员熟悉考试过程、试卷结构、试题形式,并掌握相应的答题技巧,以提高复习效率、提升面授效果。
3.规范面授内容
为保证面授课程质量,学习中心应聘请具备相关学科背景,符合学历、职称要求,且熟悉远程教育模式的教师承担面授教学工作。面授内容以教师自行编写的课程讲义和课后练习为主,以配合远程学习内容,提升混合式教学的效果。学校审核后,将教师自行编写的课程讲义和课后练习统一印制并发放给学员,授课教师在随堂讲课的基础上,提出作业要求,并在规定时间内收交检查。与此同时,教学管理部门应严格作业检查评定程序,做好成绩档案管理工作。
篇6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比赛;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断面图》是机械制图机件表达方法的一个重要内容,通常用来表达轴、轮辐、肋板等断面的形状,它是假想用剖切面将机件的某处切断,仅画出断面的图形。《断面图》的教学内容涉及断面图的规定画法、特殊画法以及标注。笔者最终选取断面图的规定画法和特殊画法进行教学,而不涉及标注。这些知识既有重点,又有难点,学生容易混淆,适合用信息化手段来实施教学。
一、教学环节的设计
整节课的教学设计分为课前课中课后。
(一)课前准备
课前用一道承前启后的作图题让学生绘图:即根据轴的主视图,运用所学知识来表达键槽。之所以这样设计,是因为课前比赛教师只能与学生接触短短40 分钟,教师通过学生答题情况能快速了解学生的学情、知识水平、机械制图基本功。学生通过答题能对之前所学知识进行回顾。为提高教学效率,实现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充分利用线上优秀资源,让学生进入中国大学MOOC网学习范梅梅老师讲解的《断面图》线上课堂,通过视频学习在学生心中播下断面图的种子。
(二)课堂教学
1.课堂导入先对学生课前作业情况进行反馈以引入新课断面图,学生对比两种表达方案,得出用基本视图表达键槽,左视图中出现了同心圆,这些同心圆究竟应该对应哪段轴,很难立即看出,且在键槽位置出现了虚线,键槽深度表达不清且不便标注。而用剖视图表达,键槽处是实线已经表达清楚,同学们觉得这是完美答案。此时老师追问剖视图中最大圆有必要表达吗?是否重复?有更简便的表达方法吗?答案是肯定的,它就是该节课要学习的知识《断面图》,从而激起学生强烈的学习愿望。2.概念讲解什么是断面图?是教师直接讲授还是学生自我探究?此处可让学生先读教材,在教材中划出概念,找出关键词并齐读。为什么要在公开课上让学生齐读概念呢?这是为了培养学生使用并重视教材的习惯,发挥教材该有的作用。了解概念后,教师分别给出剖视图和断面图,学生观察说出不同点和相同点,通过图形对比,进一步掌握断面图的概念,培养学生观察、归纳的能力。3.绘键槽,定画法教师讲解移出断面图的规定画法,学生认真听讲并总结为移出断面、轮廓粗线,仅画断面;接着学生对照模型绘制键槽处的断面图。学生会存在作图不规范,教师需在黑板上详细演示作图过程,以利于学生规范作图。比如圆的中心线,此处要与剖切位置线对齐;画圆,要量取键槽所在处的轴径;画槽,用手掌当剖切平面,根据投射方来确定键槽朝向;演示如何量取槽宽和槽深;示范剖面线的画法等等。4.绘通孔,用剖视掌握断面图的规定画法,接着学习断面图的特殊画法,此处先让同学自行绘制销孔的断面图,教师预设学生会得出两种答案,一种孔口未封闭,一种孔口封闭。教师用雨课堂投屏两种答案请同学讲述理由,在辩论中激发学生的学习效率。5.学微课,知特殊通过销孔绘制引出断面图的三种规定画法,是该节课的难点。教师将其制作成微课,循环两次播放,使学生们掌握特殊画法。网上关于机械制图的资料非常多,特别是断面图规定画法的资源,图片色彩分明,语言讲解精炼。可用Camtasiastudio软件录制视频变成微课,可反复播放。学生通过课前课中课后多次观看掌握特殊画法,用信息化手段突破该节课的难点。6.课中当堂检测,帮助学生巩固知识为检验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的能力,用雨课堂发起在线测试,测试内容为典型的、难度递进的选择题;教师投屏学生答案,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亦能根据反馈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发挥教师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接着设置一个小游戏:请同学们火眼金睛,小组齐挑错,找出图中几处错误来巩固当堂所学知识。7.编口诀,助记忆最后,梳理该节课知识,师生共同将断面图的画法编成口诀方便记忆:移出断面,轮廓粗线;仅画断面,两种除外;回转孔坑,视图相封;分离结构,相连不错。
二、教学反思
(一)课堂教学信息化平台的选择
该节课选用的信息化平台是雨课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采用的主要信息化手段是PPT,雨课堂恰好是插在PPT中的一个小插件,用雨课堂课堂测试、投屏答案不需退出PPT,方便教师操作。而其他学习平台,则需退出PPT,打开相应平台,再试题,这样会让教师手忙脚乱,从而耽搁学生时间,信息化的高效性无从体现。
(二)教师是否示范作图
教师示范作图,要准备的工具很多,三角板、圆规,不方便携带。但通过示范作图,既能培养学生认真、规范、严谨的学习态度,又能在比赛时展现机械教师的专业素养水平,何乐而不为?因此在机械制图公开课上,教师需要适时画图,“展现”专业水平,体现基本功,让评委眼前一亮。
(三)教师要不要自己做微课
微课推行已经很久,网上有很多优秀的资源,如中国大学MOOC网职教MOOC委员会制作的机械制图课程,它的画面色彩协调,语言准确精练,网上若有相应资源,教师不需自己再做微课,可直接录制需要的部分上课使用,将有限的精力用在其他研究和专业理论学习上。
(四)课堂习题是否要给出正确答案
所有的课堂习题都应给出正确答案(如图1 ),因为学生个体存在差异,有些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较好,有些学生却对答案模棱两可。虽然老师会用语言描述正确答案,但没有图片来得直观。因此教师在设计习题时,要考虑周到,在PPT中给出正确画法,这样有利于学生掌握课堂知识,课堂效果更好。
参考文献
[1]李薇,赵国伟,张艳琴.高职机械制图课程信息化教学设计―螺纹紧固件的规定画法为例[J].内燃机与配件,2018(12).
篇7
关键词:景观设计专业;教学改革;线上线下教学;混合式
“互联网+”技术发展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景观设计课程教学也可在基于网络教学平台授课,打造线上线下混和模式教学,将教师授课与学生学习深度融合,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培养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能力的完成,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中,线上教学并不是教学活动的辅助,而是必备活动,线下教学已不再是传统的教师讲授,而是基于线上学习的基础,实施的更深入、更贴合学生需求的教学。在线上学习过程中,学生有难以理解的问题,可立即反馈给教师,教师综合学生的问题在线下课堂上有针对性地进行解答,完成重点知识的教学,提升教学的针对性,景观设计课程作为高校景观设计专业的必修课程,从理论及实践方面为学生提供专业性知识。在传统的教学中,这门课程以课堂理论讲授方式进行,以场地调研、资料搜集及分析,制订一些课题要求等。然而,景观设计专业具有综合性、时效性和实践性强的特点,传统的线下教学过程中常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
1景观设计专业开设的现状
景观设计专业教学是高校的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基础课程,教学必须与实践相结合。目前,各大高校全面提升学生素质教育,降低对传统教学的依赖,缩减各专业基础课以及专业课的教学学时。目前,随着教学改革的发展,对景观设计专业课程的学时有大幅度调整,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学时都有所减少,教师面临着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的新课题,在缩减学时的情况下,课程教学中出现教师侧重点不均衡的现象,有的教师重视理论、有的则重视实践,这样会剥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或影响基础理论知识水平的提高。随着景观设计人才的需求不断的增加,高校相继开设景观设计专业,国内开设的景观设计专业的院校也有不少,有交通类院校、建筑类及艺术学院等,也有不少的生物、地理等院校也有开设景观设计类专业。景观设计类专业主要培养学生景观设计理念、设计创造能力与设计表现技术。根据培养侧重点的不同开设的学科也就不同,有的院校景观设计专业以设计为主,将景观设计作为艺术设计或建筑设计、规划设计的一个方向。有的院校景观设计专业都是以园林景观设计、植物栽培为主要科目。还有些高校是由景观设计专业分化而来,景观设计专业目前处于探索阶段,建立具有特色的、校企合作模式的培养高素质的景观设计人才是必经之路。
1.1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优势
随着“互联网+”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教育的思想与理念也随之更新,“互联网+”教学模式应运而生,从根本上改变传统教学的师生关系,培养学习者基本技能、信息素养及创新能力等方面有绝大优势。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最大优点就是学习时间灵活,可保证以学生为主体的地位、教师主导的学习将更具针对性,真实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将知识碎片化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在授课方面将授课视频化增加趣味内容,形象生动,容易理解,借助多种信息技术实现授课内容的趣味化、教学网络化,网络教学覆盖面广,教学对象多元化,对本校学生及社会人员的管理定量化,将视频、作业、笔记及讨论融入教学中;另外,授课教师也很好地组织教学素材,其材料框架能更好地体现出教师的授课意图,甚至可开发作业、笔记讨论等交互式环节。线上课程的出现大大缩短教师的授课时间,弥补线下课程授课时间不足的问题。教师有很多时间在课上和学生互动、交流。比如教师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结合、扬长避短,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此外,优秀师资队伍的暂时短缺也困扰高职院校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各大高校都有自己的优势学科,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在“互联网+”教学环境下,高校根据自己的需求选配名师课程,快速建设优质课程资源,实现跨越式发展,同时节约院校资源,共享其它院校优秀教师建设的精品课程资源。通过网络教学平台的建设,将名师的授课内容、专业知识、教材教辅等优质教育资源数字化,不仅方便传播、使用,同时也实现长久保存,成为院校的战略资产。
1.2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趋势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是未来教学发展的趋势,线上主要的课程是理论基础知识,打破时间与空间的局限性,采用互联网模式,通过学生、多媒体与教师间的互动关系,在互联网平台对教学资源进行整合,传授共享模式,从而实现教学目标,在后疫情时代,通过网络平台进行授课,发现线上授课的优势。首先,线上教学打破传统授课教学的局限性,学生通过电脑、平板、手机等不同的通信设备,随时都能安排自己的学习计划;其次,线上教学资源广泛,不仅局限于书本及教材,学生可更好地运用网络资源,自己选择来拓展自己的知识领域;最后,线上教学的学习评价更加的透明、公正及多样化,学生能更直观看到学生与学生间的差距,进而更好地促使努力学习,有助于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化。但线上教学也有不足之处,教师与学生面对线上教学都有个适应度,就目前疫情期间情况看,线上教学的开展状况并不是很乐观。线上教学在技术上需更加现代化的教学方式。需更客观的硬件设施,但因地区差异,不同地区、不同线上教学的开展也存在差异,部分学生家里在没有网络的情况下很难进行线上学习。
1.3传统教学与混合式教学的区别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都是根据课程大纲制订教学内容,课堂上采取多媒体播放与材料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进行授课内容的讲解,并对学生都是随机提问方式。根据学生接受的知识程度及课后作业效果看,这种教学方式已然达不到最优教学效果,要想课程上真正实现最优的效果,就需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对景观设计课程进行改革,以此检验在教学上能否得到更好的效果。
2构建线上线下混合模式教学
结合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的优、缺点,采用“课前预习、课中研习、课后复习的混和教学模式,教师根据教学目标的制订,设计教学资源,学生的自主学习,课上展示学习成果,同时在教师的指导下加深知识的探索,以达到内化知识的结果,课后学以致用,完成在线作业,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
2.1教学理念设计
教学理念是坚持以学生为中心,运用到线上线下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和基础与拓展的教学方式。在教学实践部分采用分组教学模式,使每个学生可充分参与教学实践中,真正实现学以致用的教学理念,在课程中融入课程思政,运用任务驱动法和小组讨论、案例等教学法,激发出学生的兴趣及思维性。教学设计理念包括课前知识传授、课中知识内化、课后知识提升三方面内容,课前通过在学习平台线上的自学任务,学生在课前查看学习任务并很好地完成自学,教师通过学生自学情况及时作出教学调整;课中主要通过理论实践教学模式,并结合课程特点进行课程思政、基础要拓展进行教学,主要通过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教学方式,教师通过对生活中案例的引导开展对其重点知识讲解,对难点知识,通过实验内容的指导,学生动手实践、小组讨论,思维导图整理知识点等,总结及分享难点知识的理解,课堂上注重开展互动式教学活动,引发学生思考;课后通过在学习平台线上自学情况及思考题,在讨论区域可进行线上讨论,便于巩固课上所学的内容。
2.2混合式教学组织情况
2.2.1课前知识授课教师在明确目标的情况下,做好课程规划,阅读目标导学,明确学生学习的要点,提炼教学重点,录制微课程视频,梳理好章节内容,编写微课程字幕与课件美化;将所有准备好的课程上传到微课的平台上,在线解答学生的疑惑和追踪学生学习的进度,同时通过进行在线测评总结学生的疑点,明确课堂教学方向。学生将要完成目标导学,明确学习要点,通过自学教材、微课助学、合作互学掌握学习内容;完成以上在线测评,并发现不懂之处加以巩固学习。参见图1。2.2.2课中知识内化课中内化知识,针对课前的预习中学生可能遇到难点设置一些挑战性和创新性问题,层层把关追问,引发学生思考、探索。对一些重点需解答的问题组织分组进行讨论及汇报,评价颠簸,结合景观园林设计案例,将课中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工程中,最后在开展随课堂测评实验和课堂小结;学生参与小组的讨论案例,互动交流,完成对课程知识点的掌握和应用能力。2.2.3课后的提升知识教师在关于学生在线学习情况下,及时批改作业,运用引导式解答,鼓励学生线上互动交流,促进学生知识提升。开展出景观设计作品进行持续改进。学生对知识点进行巩固并完成线上测评与作业,发现不足之处并加以巩固。
3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在“景观设计实践”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3.1充分利用线上资源
在景观设计这门课程中,内容繁多、涉及范围也较广,由于线上线下教学学时有限,如何利用线上资源补充知识是目前需解决的问题。该课程根据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的需要,重新构建课程体系,将内容梳理成32个知识点,再将每个知识点分为8-15分钟的微课视频,每个知识点下的设置课件和附件将供学生自学,测评和作业包括客观和主观进行练习内容,目前此方法是检测学生微课视频学习效果最直接的方法。在线讨论话题是微课视频和课堂活动的延展和深化,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通过课后的深度拓展学习,巩固学生的理论方面知识,同时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批判性思维。
3.2将案例分析及翻转课堂引入教学模式
在讨论中认识真知、分析中联实际将翻转课堂引入教学中,引导学生自己主动探索,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比如在河流生态污染教学中,设置四个挑战性问题及创新性问题进行讨论,在讨论中要掌握三个阶段性的特点。课堂教学中重点是从关注教师是否完成知识点的传授转移到学生是否完全掌握了知识点并将其准确运用。课堂展示的任务由易到难,此时的课堂不再是单方面的输出,而是学生和教师的双向互动方式,这样才会实现学生在课堂中占主体,教师也能准确地把握学生的学习状况,辅导学生完成成果展示,并且给予客观的评价及指导;同时,还可对成功的“生态案例”进行分析探讨,使学生在讨论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掌握。
4结语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是传统授课与网络在线教学相结合的模式,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及积极性,丰富课程内容,改善学习氛围,可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及学习效果,对课程中难以理解的原理、抽象的概念更易掌握。景观设计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仍有某些不足之处,后续建设需及时更新和互补课程教学内容,要将慕课堂、雨课堂等辅助工具引入教学实践中,编写与混合教学课程相适应的新型教材,打造持续改进在线课程与本院校课堂教学有机融合的混合式“金课”。景观设计实践课程具有政策及实践性强、专业化程度高、涉及园林景观设计要素多且领域广等特点。教学内容构成需全面且自成体系,更要强化应用及实用性。通过环评全过程的梳理,形成以导则为纲,指南与规范为翼,考试真题强化理解为辅的教学体系。并通过环保经理人意识的培养,增强学生对未来职业的关注力,提升学生对景观设计专业的认知力及内涵延伸,不断提高对景观设计的兴趣,从而提升学生对课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参考文献
[1]边青.基于景观生态学的城市居住区景观设计分析[J]现代园艺,2022,45(04):29-31.
[2]张佩佩.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创新策略分析[J].现代农业研究,2022,28(01):71-73.
[3]唐晓亚.园林景观设计与公共建筑规划的融合分析[J].居舍,2022,(01):111-113.
[4]韩丽莹.艺术设计类专业课程开展思政教学的思考———以景观设计课程为例[J].艺术教育,2021,(12):276-279.
[5]侯征.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在景观规划设计课程中探索与实践[J].现代园艺,2021,44(19):172-173+177.
[6]张伟宁,温立国.园林景观设计与原生态环境保护———评《园林植物景观设计》[J].热带作物学报,2021,42(09):2808.
[7]张玮缨.基于智慧课堂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设计与实践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21.
篇8
1.社会需求对技校毕业生的要求
1.1 技能水平的不断提升,动手能力也较强
一般来说,社会上的各大企业需要各种技能型人才,而企业也会到技校进行毕业生招聘,主要是招收生产线上的技术型工人,为此,需要技校教师重点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尤其是对一些技术含量较高的人才培养,这样对技工学校毕业生的要求也就更高了。
1.2 要求技校毕业生拥有坚强的品质
针对每一个岗位上的人员,可以说越是在基层进行锻炼,所能看到和接触的事情也就越多,经验也就越丰富,自己的智力和能力也提高得越快。现在很多的成功人士在谈及成功经验时,基本上都是在基层的艰苦环境中磨练自己,另外,现在很多单位人员在选用员工时都会呈现出一种客观的心态,所以,在技工学校就必须注重人的内在品质的培养,让毕业生到工厂进行实习,以便能够达到训练的目标。
2.技工学校机械专业课教学模式的现状分析
2.1 教学没有创新
在当前的机械专业教学过程中, 如果没有教学上的创新,那么,这就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机械专业是非常直观、形象和生动的课程,但是,从现在的教学来看,一般是由讲述为主,辅以模型和挂图,或者是以示教板的演示,也就是能够说,可以加之有效的教具,或者是可以用静态的方式进行讲解和机构等动态传动,加大了学生的理解和掌握知识的难度, 因此, 学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不高。
2.2 教学设备上的落后
从整体上看,机械类专业是一种动态的课程,为了能够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技工学校可以购置一系列的机械设备,使得模型的逼真性和运动上的自如性。为此, 我们必须进行快速的反应和应变,持续推动我国课堂教学的效率,如果没有这样做,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将课堂效率降低。课程教师应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其中最为重要的环节就是要做好相应的课前准备, 包括设计任务和分好小组,以及切实准备好各项教学上的材料,另外,还需要了解学生的性格和心理,才能切实做到有效掌控。
2.3 教师教学设计能力还有待提高
对于机械类专业教学方案,要能够充分做好各项准备工作,这是课程设计和策划的重要条件,其中包括教学思想、教学方法以及教学内容等方面,但是从我国技工学校教师设计能力来看,一般存在几个问题,在机械作业任务的选择上比较随意,甚至出现考虑不周的情况, 缺失相应的设计环节, 有些评分标准还是形式多于实质,时间分配上考虑不周,综上所述,上述问题的根本原因就是缺少企业的实践经验, 技工学校应该多安排相应的教师进行下乡活动,通过上述的教学设计指导活动,就可以不断提升技工学校机械类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
3.如何促进机械类专业课程教学模式的变革
3.1 教材的统一
教材是教学活动开展的先决条件, 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条件, 目前技工学校的教材必须根据国家对学生的培养目标进行合理规划, 教师在进行实践操作的过程中, 一定要统领教材的知识,这样在给学生进行讲解时才能详尽周全,但是由于机械专业具有很多的专业术语, 这就需要教师利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知识的核心传达给学生, 其中就包括思想品德和操作技能以及专业理论知识等方面的教授,在对机械设备的实际操作过程中,教师就要带领学生一起进行操作,教师可以在一旁进行指导,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对机械专业的学习热情。
3.2 合理地安排相应的机械专业课程
一方面,我们要能够合理地安排相应的课程,切实做到理论和实习的有机结合, 才能更好地推动我国机械专业的稳定发展。同时, 在技工学校的学习过程中, 一方面要能够强调操作性和实用性,所以必须要牢固树立相应的技能教学观念,不断加大对实训的力度,另外,技工学校还应该不断增强实训教学的资金投入。此外,不断加强学校和企业,以及学校和市场之间的联系,根据用人单位的社会需求培养学生。
篇9
关键词:新形态教材;立体化;电工电子;信息技术;
MOOC(MassiveOpenOnlineCourse)作为OER(OpenEducationalResource)的最新发展形式,自2008 年被提出以来,引起了国内外众多高等教育机构、商业资本、互联网公司的极大兴趣,在2012 年迎来了爆炸式的发展,为全球开放教育模式带来了新的曙光[1 ~2 ]。而翻转课堂(FlippedClassModel)最早运用于美国,研究学者认为,翻转课堂就是把传统课堂上课程知识讲授的过程移到课外,充分利用课上时间来满足不同个体的需求[3 ]。教育部在2003 年下发了《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教高[2003 ]1 号文件),国家精品课程建设正式启动,意图建设一批示范课程[4 ]。2011 年,教育部在多年精品课程建设工作基础上颁发《教育部关于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教高[2011 ]8 号文件),启动了第二轮本科教学工程―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包括精品视频公开课与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目的在于利用现代信息手段,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建设、普及和共享,进一步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服务学习型社会建设[5 ]。由此,MOOC的出现,为我国未来开放课程的建设提供有利的资源和平台,也为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做出了铺垫。哈尔滨工业大学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电工学”是在国家精品课程和国家资源共享课程基础上规划建设的,于2017 年6 月在中国大学MOOC上线,是为该校三个非电类学科下的20 多个专业在校生以及全国非电类专业学生而开设,是这些专业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的复合型人才所必需的课程。同年“电工学”课程被中国大学MOOC评为奖学金课程,并获得2017 年度中国大学MOOC“新锐奖”。2018 年被评为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哈尔滨工业大学一直以来非常重视电工电子课程教学,在“电工学”教学和实验改革方面与时俱进大胆尝试,提高了教学效果,深受教师和学生好评,并于2014 年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构建电工电子基础课程研究性教学体系,强化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1 背景和意义
翻转课堂改革了传统教学模式,改变学生学习渠道单一的状况;有助于实现自主式、探究式和协作式的学习方式;解决目前课堂教学存在的学时少、内容多、问题难于理解、讨论互动少等系列问题。线上线下翻转课堂利用碎片化的时间,使教学不受时空限制,有助于教师建立多元化教学,使学生们可以自由学、重复学、互学、群学。图1 为新兴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示意图。图1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示意图以学生为中心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使电工电子课程既有理论知识的讲授,又有实战技能的培养,教师和学生态度观念的转变,是集理论课、实验课为一体的综合课程。采用理论与实验相合的方式进行,主要有课堂讲授、小组讨论、线下交流、实验等多种形式,如图2 所示。
2 立体化新形态教材的建设
课程教学是高校大学生电工电子教学的一种有效形式,要充分发挥课程教学在理工科大学生教育中的作用,教材建设是课程教学的重要保证。伴随着以学生为中心混合式教学的展开,以及信息技术的发展,哈尔滨工业大学电工电子的教学成果之一―――教材的编写不再拘泥于传统纸质书,而是与时俱进,紧跟国家精品课、国家级资源共享课、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伴随智能手机、移动互联网技术,编写出多本新型态教材,不仅让本校学生获益,更为全国高校电工电子教学作出积极贡献,让越来越多的高校学生获得了更优质的教学资源、更好的学习效果,更高的学习效率。主要成果列举如下:(1)2005 年国家精品课“电工学”。(2)2013 年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电工电子实验系列课程”,面向全校电气、电子、控制、信息等电类与机械、材料、能源等非电类共计43 个相关专业,3000 多名学生开设的实验课程,该本课程既包括基础型验证实验、设计型实验,又包括综合设计型、研究创新型实验。大学MOOC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电工学”于2017 年6 月在中国大学MOOC上线,累计开课5 次,学习人数达7 万人,是非电类学科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的复合型人才所必需的课程。2017 年被中国大学MOOC评为奖学金课程,2018 年获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4)iCourse课程教材,高等学校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国家级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教学成果―――电工电子实验系列教材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电子技术实验教程廉玉欣主编电路实验教程刘东梅主编电工学实验教程王宇红主编电工电子EDA实践教程李琰主编高级电子学创新实验教程王猛主编下面以《电路与电子技术(第二版)》新形态教材为例介绍新形态教材的特点[6 ]。在这本变“鲜活”的书中,可以看到哈尔滨工业大学电工电子课程如何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体验式授课。线上学习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大量关联视频和信息开阔学生的视野。线上学习资源包括视频、PPT课件、重点难点、测试题、作业题、讨论题。首先打开这本第一页就有“与本书配套的数字课程资源使用说明页”,从中可以看到本书配套数字资源网站,用户注册后输入封底的密码,方可登录如图3 所示,学生可以到网站下载、观看与本书相关的教学资源,也可直接扫描书中二维码观看相关教学视频,如图4 所示。扫描二维码后读者会发现:书中的视频不是简单的把传统50 分钟课堂的内容,划分成几个6-15 钟的短视频内容,更多的是对教学内容重新构建,优化设计,既保证了每个知识点的独立性,又兼顾到前后内容的关联性和整体内容的系统性和风格的一致性。这样可大大提高学生们线下自学能力,同时吴建强教授作为国家级教学名师,还可以让学生们一睹名师讲课风采和魅力。
3 立体化新形态教材的特点
新形态教材是一本变“鲜活”的书,承载了更多教学内容,基于以上对它的介绍和特色分析,可以看出新形态教材的编写对教师要求更高。为此,构建高校体验式电工电子立体化教材体系定位需要突出以下几个特点:(1)强化前沿性与先进性;(2)注重应用性与实践性;(3)立足立体化与系列化;(4)基于线上线下开展混合式教学。基于新型态教材的特点,本套电工电子立体化新形态教材建构的主要特色是:(1)在内容编排和体系设计方面进行了积极的创新重构,大量增加了前沿性和实用性的教学内容,既注重学科理论知识的内在逻辑,又大量涉及了电工电子教学的实务与经验。(2)对教材的展现形式进行设计。根据教师备课教学需求出发,注重教学内容的应用性和实践性,逻辑地将相关教学备课资源进行系统编排,帮助授课老师快速找到课程所需的理论知识、方法实务和间接经验信息,提供教师对各课程模块的教学设计所需的各种资源,包括课堂引入、课堂案例、课堂测试、课堂讨论、课堂演练、实验实践、课堂视频、课后作业和课外实践等资料,以互联网为依托,图文声像全方位对学生感官刺激,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书中设置边栏,用于编排二维码,为体验式课堂教学提供丰富的资源,为授课教师方便、快捷、灵活地备课教学提供最直接的帮助,极大地提升了课程的授课效果。(3)纸质教材与数字课程建设紧密结合,依托高教社的在线学习平台,开展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形成了一套独具特色、集课内外于一体的立体化教学资源。主要包括:多媒体课件、案例集、阅读材料、网络资源链接指引、实训指导以及学生实践成果平台等。将传统教材与辅助数字化资源集成于一体,在拓展教学内容,促进了学生主动性学习和训练方面起到很好的效果。动静结合,纸质教材变得生动有趣。纸质教材中将教师讲课视频、动画、彩色图片制作成二维码供学生扫描观看,让原本静态的书变得“鲜活”。
篇10
关键词:财务管理;MOOC;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12-000-02
一、引言
MOOC即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其核心特征是大规模、在线和开放,起源于美国犹他州立大学David Wiley教授2007年开发的一门开放课程。2012年,Coursera、Udacity、edX三大课程提供商兴起,使MOOC在国外快速发展,进而引起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多所高校对MOOC教育改革的研讨。随之而来的是各种MOOC平台的涌现,如“中国大学MOOC”、“学堂在线”、“C20MOOC联盟”等。MOOC对传统掌握学习课堂的冲击,促使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不断改革,翻转课堂应运而生。同时MOOC平台以完善的课程管理功能、先进的教育理念、灵活的互动方式为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创造了强有力的支撑。
翻转课堂也称翻转式教学(Flipped Class Model),在这一教学模式下,教师事先把讲课的内容录成视频,学生在上课之前提前观看这些视频、完成知识学习,而课堂成为集中答疑及交流互动的场所。这种“课堂与在线混合式”的教学最鲜明的特点在于重新建构学习流程:传统教学下,教师在课堂上进行“信息传递”,学生在课后完成“吸收内化”。“翻转课堂”下,“信息传递”在课前进行,“吸收内化”是在课堂上通过互动来完成的。教师能够提前了解学生的学习困难,在课堂上给予有效的辅导,同学之间的相互交流也可以促进学生知识的吸收内化过程。
二、财务管理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学内容僵化。目前大多数高校财务管理课程仍然是围绕筹资管理、投资管理、营运资金管理和利润分配管理等内容进行的,这些内容已不能完全满足企业实际财务管理工作需求,有些理论在企业已不适用。
2.教学手段单一。目前大多数财务管理课程教学仍然是“教材+课件+板书”的形式,教学手段比较单一,课堂以教师讲授居多,学生参与较少。知识的传递仍然侧重于掌握和记忆,缺少理解和应用。
3.学生应用能力较差。大部分学生仅仅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知识的迁移和应用能力较差。对知识点的掌握可能仅限于教师提供的案例,换一种说法、换一个案例就会显得茫然无绪。
三、基于MOOC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流程
MOOC的三大特点:一是互联网思维的全新教学理念;二是以学习过程为中心的在线教学体系;三是在线教育的大学课堂化。基于MOOC平台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实施从空间上可以分为线上、线下和线上线下相结合,从时间上分为课前、课中和课后。见图1:
1.线上学习(课前学习)。教师事先在MOOC平台上传视频、课件等教学资料,并提出相关问题;学生在课前利用老师在MOOC平台的数字化材料进行自主学习,参与老师的主题讨论,也可以在平台提问和答疑。教师要随时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态并加以提醒,同时收集并整体学生提问的共性问题。这一阶段主要是以知识的传递为主。
为了使学生尽可能全面了解财务管理教学过程,教师可以在MOOC平台建设财务管理教学资源库。建立教师教学资源库。包括财务管理课程简介、课程教学大纲、课程教学计划、教案,使学生对该课程的性质和定位有所了解;制作和收集多媒体教学课件、授课视频,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自己制作,也可以借鉴MOOC平台已有的高水平教学视频;建立学生在线学习资料库。比如相关课程的资料、学生实训案例库,选取典型的财务管理分析实例,并附加案例分析方法,便于学生自主学习,提高财务管理实践能力。设置交流讨论区域。师生可以就经济、财务等热门问题进行讨论,加强师生互动。
2.线下学习(课堂活动)。作为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财务管理的各种案例繁不胜举。教师可以通过MOOC平台案例资料,学生组合3-4人的学习团队,课堂通过PPT以团队汇报的形式展示学习成果、参与教学活动,并和老师以及其他同学进行互动交流。老师对学生的汇报加以点评,并对教学重难点的进行强调。这一阶段主要是学生和老师面对面的沟通和交流,完成知识的内化。
3.线上线下相结合(课后学习)。通过教师提供相关财务管理视频资料,学生进行巩固和提升,由“学会”向“会学”转化。这一阶段学生可以借助MOOC平台高水平的课堂视频,如“学堂在线”,了解目前财务管理课程教学新思路、新内容,进行拓展学习,实现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提升。
四、翻转课堂的评价体系构建
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区别于传统教学模式,翻转课堂的评价,不再是单一的书面考试成绩的静态评价结果,而是转向对整个“互动”教学过程的动态评价,因此要将评价融入到教学过程和教学前期准备中。在教师方面,除了考查教学能力,还从其备课情况、能力培养、作业答疑情况等方面进行评估;在学生方面,除了检验其课本内容,还将学习态度、自主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纳入评估的范围。
翻转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重点在于指标内容的形成。目前在翻转课堂的研究中,翻转课堂的三个要素(课前学习材料、课堂教学活动、课后支撑环境)已经得到了普遍认可。在此基础上可以借助聚类分析和德尔菲法进行甄别筛选,形成具体的指标内容。然后根据三要素在教学活动中的支撑作用,确定指标权重。这里可以依据翻转课堂的学习阶段,即课前学习(知识传递)、课堂教学(知识内化)以及课后学习(知识拓展)进行区分。见图2:
五、基于MOOC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实施中注意的问题
(一)MOOC视频制作内容要短而精。当代大学生倾向于碎片化的信息,一个视频主题太多、时间太长,学生的注意力很难集中。可以将教学内容分解成一个个小的主题,一个视频一个主题,时间控制在15分钟左右,语言简练、重点突出。制作视频还要注意趣味性和灵活性,可以借助MOOC平台已有的高水平视频,同时还要结合学生的层次。MOOC平台视频可能并不吻合教材内容,不能原封不动应用这些视频,要将适合学生学习、有创新教法的视频引入教学中。
(二)课前问题的层次性、科学性和深度。课前提出的问题除了基本的知识点外,多提“为何、如何、若何”的问题,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生思考和探索,提高问题的深度,将学生的认知从低层次引向高层次。在财务管理课程翻转中,问题的设置要更多的倾向于财务管理理论和公式的运用,核心在于提高学生实践应用能力。
(三)教学过程中,以课堂调控为主,以教学平台为辅。在翻转课堂中,部分教师会过度依赖MOOC平台的教学视频,或者在课堂上只有学生汇报,教师不做点评,这些教学方式都不利于学生知识的内化和能力的培养。翻转课堂是一种混合式教学模式,是在线学习和面对面教学的结合体,教师既要提供优质的视频供学习课前课后学习,同时在课堂还要有深度的、针对性的点评。
总之,随着MOOC平台的流行,翻转教学在大学课堂实施范围更广、方式更灵活。与岗位流程相吻合的财务管理教学,其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更为重要。将翻转课堂引入财务管理教学中,不仅在课程教学改革中势在必行,也是提升学生多元化能力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潘理,张国云,等.面向MOOC的三阶段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探索[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5(02):16-18.
[2]曾明星,周清平,等.基于MOOC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5(04):102-108.
[3]郭绍青,杨滨.高校微课“趋同进化”教学设计促进翻转课堂教学策略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4(04):98-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