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工程成本管控建议范文

时间:2023-09-25 18:14:3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建设工程成本管控建议,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建设工程成本管控建议

篇1

关键词建设项目;成本控制;项目管理;研究分析

中图分类号:TL372+.2文献标识码:A

引言

自从我国改革开放并且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各行各业均面临着巨大的竞争压力,同样的,在建设行业当中,压力也是与日俱增。所以,在新的发展时期当中,合理的加强建筑的项目管理,对于提升建筑企业的综合实力必将有着关键性的价值。但是,就现阶段而言我国的建设项目依然属于密集型的劳动产业,在项目实施与开展的过程当中,机械化的程度与发达国家相比有着很大的差距,尤其是针对项目的成本管理水准还需提升,所以,现今的主要问题是项目质量管理和成本费用的控制。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工程项目管理的内涵,深入的分析存在的问题,依照既定的法案条例,提出合理化的建议来改进工作水准,通过这样的方式来促进建设项目施工水平和管理水平的提高。

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的内涵研究

工程项目,是在既定的法律以及地方政策约束的前提条件之下,针对工程项目的相关活动实施的过程、运作的基本流程进行精细化的管理,其中包含有项目的协调、工程活动的组织和开展、各个细节工作的指挥以及建设工程的决策规划等等,是针对工程建设项目的所有活动的一个总称。工程项目管理的对象,是项目之中的所有流程,而核心的任务目标,则是经理责任机制,工作的纽带是经济协议和签订的合同书,管理的依据和基本方案,是施工设计图纸当中的预算标价,最终通过对各个流程的精细化管理,实现全面化的管理,建设出优质的工程项目。在针对工程项目进行管理的过程当中,需要依照建设的实际状况,对管理的方案、管理的模式和规划的程序进行全面的统筹设计,分步骤的、有计划的开展施工工作,达到全面管理的目的与效果。

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之中的主要问题及改进的对策研究

对工程项目管理的内涵有着明晰的了解,有助于后续工作的稳步进行。下文将针对现阶段存在的项目管理主要问题进行探索,诸如工程监督管理范围不广、合同签订和管理不够规范化、针对投招标文件的管理不规范等等,进行研究,力求全面的剖析存在的缺陷,找到解决的途径,最终提高建设和管理的水平。

(1)针对投招标管理不规范。投招标工作的基本目标是为整个建设项目确定一个客观、公正并且合理的价格,进而达到双方共同赢利的目的。但是,现在许多建设项目在投招标的过程当中违规的现象可谓是非常的严重,难以做到合理、客观并且综合性的评估,许多项目的业主仅仅重视的是标价的高低,对于建设单位本身的能力、资质等,并没有进行过多的考虑,所以,其重视的是自身的利益。同时,承包商会压低价格,将项目承包给其他的施工单位,最终导致建设项目在整个施工的过程当中出现严重的偷工减料的情况,质量难以合乎实际的要求,使得整个建设工程的投招标工作难以达标。针对上述的情况,还需要不断的完善投招标的管理,为建设市场创造出一个更加有利的、更加公平和谐的竞争环境,政府部门和地方有关部门需要大力的配合,增强市场的透明度,并且逐步的加大对于违规行为的惩处力度,最终打造出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为项目实施双方施加相应的条款,为建设项目的稳步开展提供更加有力的保障,为建设市场营造出一个良好的气氛,形成一个系统化的工作体系。

(2)合同的管理不够规范。合同的规范化管理也是现阶段的主要问题。我国的建筑市场诸多企业仅仅是从自身角度出发,对利益进行分析,所以在签订合同的过程当中会拟定一些不合理的、不科学的规定,而施工的单位为了能够得到建设项目,也必须要默认这样一种做法,同时,施工方面为了获取利益的最大化,会采取各种各样的方式降低工程建设的成本,偷工减料、减少施工方面的投入,法律意识和安全防护的观念淡薄,最终使得建设的质量难以得到有效的保证。针对目前的现状,还需要完善建设市场的合同关咯体制和条例,逐步的建立起一个规范化的建筑市场,制定出相关的秩序,并且严格的施行。在相关工作当中需要不断的加大对于建设企业和项目业主的法律意识观念,使得整个建设的管理过程更加公平和公正,各大监督部门也需要加大监督管理的力度,履行相关的条约,将建设项目的质量,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严格的按照公证、审查、监督等流程来执行,提升建设市场的项目管理水准。

(3)工程项目监督管理的范围比较狭窄,并且在管理的素质上存在有高低的差距。许多承包单位在进行投招标的过程当中,并没有相应的政策进行指导,并且承包商的投入较低,难以起到监督管理的效果,技术人员自身的素质也较差,在项目管理的过程当中意识观念淡薄、缺乏风向防范的思想理念,执行的能力较差,最终导致整个建设市场管理秩序混乱,杂乱无章,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监督管理事业的进一步发展与前进。针对上述的现状,还需要从现前的体制着手,进行整改,完善工程建设项目的监督管理制度,将监理的作用发挥到极致,提升技术人员的素质,组织相应的资质考核,并且加上工龄、工作经验等方面的限制,逐步的扩大工程建设项目监理工作的范畴,将生产设备的招标投标、工程项目的设计和生产以及进度质量指标等控制工作,全部纳入到管理的范畴之内,使得整个市场可以良性的发展,提升监理工作的积极性。

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方案研究

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是根据企业的总体目标和工程项目的具体要求,在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对工程项目成本进行有效的组织、实施、控制、跟踪、分析和考核等管理活动,以达到加强经营管理,完善成本管理制度,提高成本核算水平,降低工程成本,实现目标利润,创造良好经济效益的目的。由于施工准备阶段的成本预测是根据施工组织设计的具体内容来确定的,所以编制“施工组织设计”要针对工程的固有特点及影响工程施工的相关因素、实事求是地结合企业自身条件,综合筹划分析,区别不同情况,采取相应的预控措施。工程成本的预测是企业能够提高自身利润的一个关键步骤。寻找降低成本的各种途径,从而确定目标成本。由此可见,施工项目管理与项目成本控制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加强施工项目管理,才能控制项目成本:也只有达到项目成本控制的目的,加强施工项目管理才有意义。从施工前,施工中,施工后三个阶段介绍项目管理中的成本控制。

结束语

综上所述,根据对建设施工项目的管理和成本控制进行全面的研究,旨在不断的改进工作当中的缺陷和不足之处,为现代化的建设项目质量进步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王贤侄.浅议现代化工程建设的关键环节以及容易忽略之处【J】.现代工程建设施工,2010.11

篇2

关键词:建设工程 内部控制 项目管理

中图分类号:TU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11(a)-0109-02

内部控制,是指企业为了实现其经营目标,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保证会计信息资料的正确可靠,确保经营方针的贯彻执行,保证经营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而在企业内部采取的自我调整、约束、规划、评价和控制的一系列方法、手段与措施的总称。现代企业普遍认同,内部控制的建立与完善是一个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对其竞争力与企业管理水平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一般建设工程的项目管理中,内部控制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建设项目实现“质量、进度、成本”三大目标的实现,是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控制手段。基于项目管理的建设工程项目内部控制,是贯穿项目全过程的一种控制体系,存在于工程立项、工程设计、工程招标、工程建设、工程验收等各个方面。目前,我国一般建设工程项目对于内部控制都比较重视,但在实践中,各个阶段的内部控制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着工程项目管理的成效,亟待项目管理者的重视与改进。

1 工程立项阶段的内部控制

1.1 存在的问题

工程立项是指对拟建工程项目的必要性以及可行性进行技术经济论证,对不同建设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比较并做出判断决策的过程。工程立项阶段的主要工作内容包括了编制项目建议书、项目可行性研究、项目评估与决策等。在目前建设工程项目立项阶段的内部控制中,存在着无项目建议书且决策过程仅通过会议形式进行,没有决策依据的问题;可行性研究报告存在着不真实不科学,纯粹为办理项目备案证而编写,没有经过内控部门或是专业机构的评审,没有实际参考价值,项目联合考察及实施论证报告流程缺乏监督等问题;项目评估与决策过程缺乏对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审核与评价,项目实施论证报告未经专业机构评审,项目申请与决策违背不相容职务相分离的原则。

1.2 管控措施

对于项目建议书的管控,企业应明确投资分析、编制和评审工作的职责分工;应规定项目建设书的主要内容与格式,明确编制要求;对于专业性较强或是较为复杂的工程项目,可委托专业机构进行项目建议书的编制;企业决策层应对项目建议书进行集体审议,必要时可成立专家组或委托专业机构进行评审。

对于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管控,企业应当根据国家和行业的有关规定,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确定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内容和格式,明确编制要求;委托专业机构进行可行性研究的,应制定严格的选择标准,重点关注其专业资质、业绩、声誉、人员专业素质以及相关的业务经验等,确保可行性研究的科学、严谨;切实做到技术先进性与经济可行性的有机结合。

对于项目评审与决策的管控,企业应组建项目评审组或委托具有资质的专业机构对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评审,评审组成员与评审专业机构不得参与项目的可行性研究;评审过程中要重点关注项目的关键环节,核实相关资料的来源和取得途径是否真实可靠,特别要对项目的经济、技术可行性进行深入全面的分析与论证;企业应当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对项目进行决策,并形成完整的书面记录,重大工程项目应进行集体审议。

在此阶段内部控制关键点是评审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真实性、完整性和科学性;已立项工程项目的决策程序。

2 工程设计阶段的内部控制

工程设计是根据建设工程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对建设工程所需的技术、经济、资源、环境等条件进行综合分析、论证,编制建设工程设计文件,提供相关服务的活动。工程项目设计阶段一般可分为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两个阶段。在建设工程项目设计阶段的内部控制中,存在着前期规划深度不足,造成后期投资失控;工程项目图纸设计不完整、不详细,施工图标示不清等问题。

在此阶段,主要的管控措施包括建立严格的初步设计审查和批准制度,通过严格的复核、专家评议等制度,层层把关确保工作质量;建立严格的施工图设计管理制度和交底制度,确保施工图设计的完整与详尽。关键控制点包括初步设计与施工图设计、施工图设计的完整性、设计变更管理制度的制定。初步设计与施工图设计重点关注是否建立健全设计审查和批准的内部控制;设计完成时间及其对建设进度的影响;建设深度是否符合规定;施工图预算的编制依据是否有效、内容是否完整、数据是否准确;设计文件是否规范、完整。施工图纸完整性主要是指施工图纸设计的完整性及资料保存的完整性,企业应当向设计单位提供详细的设计要求和基础资料,初步设计应在技术、经济交流的基础上进行多方案的比选。在O计变更管理制度方面,企业应明确区分重大设计变更和一般设计变更的审批权限及流程;应特别关注重大设计变更的内容是否符合初步设计方案;应重点关注设计变更对工程造价的工程进度的影响;设计变更的文件是否规范、完整。

3 工程招标阶段的内部控制

3.1 存在的问题

工程招标一般包括招标、投标、开标、评标与定标5个主要的环节。建设工程招标阶段的内部控制,主要存在以下一些问题,即招标管理制度不健全,议标流程、投标单位数量、标底保密制度等的规定不具体;对不响应招标文件的投标书未做废标处理;企业未建立评委库,对评委的资格审核或要求不严,评委缺乏专业水平;对投标企业的技术、资金实力等考核不严;评标过程中未考虑投标人在类似项目上的投标报价水平,未对投标人的投标策略进行评估;评标中得分最高者没有成为最终的中标单位。

3.2 管控措施

在此阶段,企业应建立健全本单位的招投标管理制度,明确议标、投标单位数量、标底保密制度等相关制度及程序;企业应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和企业的实际情况,合理确定工程项目建设方式;企业应完善建筑公司考察制度,应对投标人的信息采取保密措施,防止串标;在确定中标人之前,不得与其就投标价格、投标方案等实质性内容进行谈判;评标委员会成员的选择应综合考察专业水平及职业道德水平。

关键控制点包括招标前期准备工作是否完善;招标文件的内容是否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是否全面、准确地表达招标项目的实际情况以及招标人的实质性要求;投标文件对招标文件的响应程度等;开标程序是否符合相关规定,评标标准是否客观公正;定标程序及结果是否符合规定,中标价是否合理等。

4 工程建设阶段的内部控制

工程建设阶段即工程的施工阶段,在此阶段,其主要控制点包括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质量、进度、成本、安全控制以及工程变更控制。在实践中主要存在的问题包括质量把控不严,进度缓慢;盲目赶进度,牺牲质量与成本目标;质量、安全监管不到位;设计变更流程不完善;工地项目部变更签证不及时,未做到一事一签,事后补签现象严重;变更签证单签字手续不完整等。

此阶段的管控措施主要为:施工单位应编制详细的分段或是分项进度计划并严格执行;企业应建立全面的质量管理与控制制度,应加强对施工单位的安全检查;施工单位应建立完善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细化各项安全防范措施;企业应建立严格的工程变更审批制度,严格控制工程变更。此阶段的关键控制点为工程进度控制、工程质量控制与工程投资控制。

5 工程验收阶段的内部控制

在工程竣工验收环节,除对工程质量进行验收外,还包括竣工结算与决算两项重要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竣工结算不及时,施工单位在结算时,依照签证资料编制结算书,以预代结。此阶段的管控措施为以合同通用条款约定的时间节点开展竣工结算。关键控制点为:是否存在质量检验把关不严;竣工决算是否及时;竣工结算是否已完成合同约定的全部工作内容;建设项目验收的手续和资料是否齐全有效。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式

1引言

近年来,我国房地产建筑经济发展备受关注,已经成为国民性的经济支撑性行业。对于该种情况的出现,该行业的人群喜忧参半,前者是源于地产经济的发展会带动建筑行业的前进,后者则重点考虑的是房地产建筑行业面临的挑战变大。由于建筑工程行业与其他商品产品行业存在差异,建设工程质量会直接影响到社会受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必须要着重重视该方面的工作,立足于建筑行业质量进行简要分析。本文对该项工作进行简单探讨,为同行业提供参考意见。

2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基本内容

2.1内涵

国内的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大多数是指整个基础工程的全方位管控,在对其进行全方位管控时,需要从公司的招投标环节开展工作,并逐步延伸到房屋设计、工程造价以及施工管理等各项内容,对工程进行全方面管控,才有利于确保工程建筑合格概率的提升。一旦建设工程中的某些环节未能达到标准,很容易导致建筑建设工程遭受重大损失。相较于西方发达国家,国内的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发展时间较短,并没有成熟的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体系以及理论,甚至缺乏专业性的权威人员。正是由于我国建筑工程管理存在的不足之处,导致现阶段的建筑行业备受关注。

2.2基本特征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是指对某一个建筑工程进行的一次性管控和全方面管控。该种管理模式有别于其他工业化的大批量和大规模管理,也并不是行政过程上的单独性管理,主要是对工程项目管理中存在的一些失误问题进行纠正,避免由于出现一些小问题而导致的严重损失。工程项目管理包含多方面的内容,包括职能单位所需要耗费的必要资源以及时间等。对此,在实际的工程项目管理中,势必要做好工程资源的各方面确定以及计量。

3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不足之处

3.1管理机制的不健全

根据现场情况的详细调查可知,国内大多数的建筑企业在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中存在类似的问题,即为管理模式的非完善性。建设工程的规划设计阶段以及施工阶段等联系不够紧密,施工人员之间的沟通交流缺乏,整个工程项目长期处于一种无机制管控的混乱状态。与此同时,投资方对工程项目管理并不重视,项目目标以及责任人的自身定位模糊化,工程单位并没有设定专业性的部门对工程项目的施工进度以及质量做好全面控制,直接影响到了整个工程的施工进度。

3.2管理模式的认知不准确

部分建筑企业对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并不重视,项目工作者也没有在项目中进行宣导,导致很多工作人员缺乏理论知识,对这个项目管理模式认知存在不明确的情况,有时候根本就不了解项目管理的整体运营模式。由于现代化的工程项目管理发展时间短,根本就没有成熟化的体系,因此,对项目管理模式的革新还需要一定的研究。

4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革新

4.1构建完善的工程项目管理体制

建设企业需要根据不同建设工程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项目管理模式,制定出有效且有针对性的管控制度,按照相关的规定革新传统的管理方式。在该种时代背景下,管理工作者势必要遵循建设规律,采取针对性的措施确保项目工程管理各项工作的有序进行。另外,管理工作者还要注重对特定岗位的设置,确保每一个工作人员都了解自己的工作职责,针对具体的项目工程目标、施工进度以及施工质量做好明确规划。建筑企业的管理还需要完善各种各样的管理体制,实行对应的责任分配体制,以改变过去承包商项目工程管理上的责任相互推诿的情况,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4.2增强企业工作者对项目管理模式的认知

为确保所有项目工作者都能够了解项目工程管理模式,必须要做好工作人员的定期培训工作,将某一些先进的外国管理理念引入项目管理中,对工作人员做好宣导,以满足整个项目工程应用需求点。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的工作者还需要积极研究和吸收一些国际现代化的项目管理模式理论以及实际经验。针对本项目的具体情况,对其中所存在的一些细节性问题进行处理,做好对模式的适当调整以及改善,在一定程度上确保项目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只有通过对项目管理模式体制的完善,才能够促进企业在建筑市场中谋求优势地位,以便提升项目工作者对项目管理模式的认知。

5建设工程管理模式类别

5.1DBB模式

该种模式是一种比较传统性的模式,主要包括工程设计到招投标建设的所有环节,其在国际上也属于一种比较通用性的项目管理环节。这种项目管理模式的特征是明确工程项目的实施情况,需要确保其按照设计规定从一个项目结束之后再延伸到另外一个项目。

5.2CM模式

该种模式是指从建设到管理的一种模式,其又被称为阶段发包模式,可采用有效的方法确保工程施工阶段就开始雇用具有丰富经验的单位参与到建设工程中,为后续的设计工作者提供一些专业性的施工建议,以确保施工管理全过程得到有效防控。

5.3DBM模式

这种模式是一种从设计到建造管理的模式,在项目原则确定之后,业主只能选择一种唯一的方式进行项目设计和项目施工,逐步对设计阶段的成本进行有效管控,选择专门性的工作人员完成工程建设。

6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式选择注意点

近年来,随着建设工程项目安全事故的频繁发生,建筑工程质量备受关注。在大量的研究分析中,发现建筑工作者的质量安全意识不足以及实操技能水平不高等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因此,做好建筑工程施工全过程管控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在该项环节中,很多从业者质量意识薄弱,常常违反基础性的工作程序而进行不规范操作,有时还会不按照工程施工图纸进行施工,影响建筑工程行业的发展。另外,建筑单位所采购的一些不合格的施工材料也是影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重要因素,这会导致安全事故频繁发生,给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对此,在工程建设中,一旦发现某些环节不合理或者管理缺失,需要采取合理的措施弥补建筑工程的损失。相较于西方发达国家而言,国内的工程项目管理发展时间并不长,有时还缺乏一些体系化的理论知识,致使国内建筑工程管理工作存在较多弊端。正因如此,建筑工程更应当采取严谨的管理方式。

7结语

在建设工程的开展过程中,影响工程管理质量的因素较多。因此,建筑企业必须要从自身的管理模式、管理人员综合素养、施工单位能力等各个方面着手,探究出更加符合企业发展实际情况的改善策略,在现有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式上进行创新,这是当前我国建筑企业面临的重要任务之一。综上所述,现阶段国家越来越重视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工作。为进一步完善项目管理模式,势必要了解我国建设工程的实际状态,抓住时代的发展机遇,确保国内的房屋建设有一个较好的发展空间,带动其他行业的持续性进步。

【参考文献】

【1】王学.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优化探讨[J].工程与管理科学,2020,2(4):75-76.

【2】李向进.关于建筑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探讨[J].绿色环保建材,2020(09):171-172.

【3】刘涛.关于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成本控制重点分析[J].价值工程,2020,39(13):41-42.

篇4

随着工业革命带来的工业大发展与社会生产生活的大变革,电子计算机辅助建筑设计,伴随着环境科学、信息学、行为科学、系统与控制论等学科不断地深入建筑领域,以工业生产或人类生活居住为需求目的的建筑房屋呈现出迅速的增长趋势,建筑类型同样也不断增加,摆脱传统的建筑形式与风格、具有典型现代主义建筑特征的现代建筑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的传播。然而要实现对现代建筑工程的有效管理与控制,以确保现代建筑工程项目的计划性顺利实施与进行,核心工作在于对现代建筑工程造价的管理与控制。

现代建筑工程造价管控的现状

现代工程造价指一项现代工程项目的开始与结束的建设周期内为工程项目所花费的所有支出,即是从筹备建设工程项目至验收交付时段内的所有工程项目的费用。从会计的角度出发,现代工程造价费用包括现代建筑固定资产的购置费、工程建设期间的原材料、薪酬与制造费用等生产成本费用、造价管控方面的管理费用、各项预备费及税金等等。现代建筑工程造价的管控工程的有效实施对现代建筑工程项目的顺利运行与良好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现代建筑工程造价的管控工程的有效实施对现代建筑工程项目的顺利运行与良好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现代建筑工程造价管控方面主要存在着如下问题。

1. 工程造价管控意识的缺乏

工程造价管控意识的缺乏主要表现在对施工过程中缺乏有效的调整和监控。大多数现代建筑工程,在筹备投资阶段,都有较完备的预算。但在施工过程中会出现较大偏差,却得不到有效的管控和调整,只能牺牲工程质量来解决。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在于预算时选取的标准不合理,以及缺乏对造价偏差进行管理的意识,没有提前做好准备。

2. 工程造价重施工轻设计

现代工程造价管理的精细化程度不够,一方面是对于各项费用估算缺乏科学的计算方法,二是对预算方案缺乏整体系统的设计。大部份工程都将工程施工放在首位,包括施工安全、施工进度,工程质量等等,但对于工程中的成本控制和用料配比关注较少。

对于监管单位,缺乏对工程造价标准、监管方法和评价体系进行统一设计。众多标准口径相左,多部门要求不一,对从业人员和监管实施人员带来极大的困难。

3. 工程项目的不规范管理

不规范管理是工程造价中最为严重的问题。工程造价最终目标是寻求与工程质量相匹配的建造价格。对投资者而言能够最高效地利用资金,而建造者能够获得合理的回报。但在现实中,绝大多数工程的造价都严重偏离其真实价值,其症结便在于管理的不规范。

首先,监管部门的缺位为造价造假提供可能。投资者或施工方利用工程项目的审批,报备和核查不严,对成本费用进行夸大处理,或实际施工中偷工减料。最后工程的费用和风险全部转嫁给最终消费者。其次,多个利益集团相互勾结,对工程的招投标,报价及施工进行内部交易。这类现象在政府投资项目中尤为普遍,最终损害了国家和公众的利益。

现代建筑工程造价管控有效策略

现代建筑工程风格各异,功能、投资受益主体也变异较大,因此造价管控的难度也较大。因此,必须对造价管理从基础设施、法律法规和意识方面进行加强建设

1. 健全相关法律政策与制度

法规政策和制度的健全主要是为了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对不符合不符合现代建筑行业实际的过时法规政策进行修正。我国工程造价方面的许多法规政策都延用与计划经济时期,显然已经不符合多元化发展的现实社会。另一个是解决部门和法规之间的冲突。区域经济的一体化在我国的建筑行业也充分体现,原有的分区域分部门管理给从业者和监管单位都带来极大困扰。因此,必须指定统一的管理制度和方法。

2. 强化工程造价管控意识

在完善制度法规的基础上,需要强化工程造价管控的意识。长期以来,监管的缺位以及不透明,使得从业者和监管着都对工程造价的管控意识下降,从而导致工程造价方面乱象丛生。通过严格透明地执行监管,强化各方的意识,才能从源头上解决工程造价管理上的问题。

工程项目的负责人,数据信息必须明确报备到监管部门,并在审查部门有备份。同时,监管部门对于信息的安全性负责,承担信息丢失或被篡改的责任,公众具有一定的知情权和审查权,尤其是政府投资项目,必须接受公众的监督。对于造假项目坚决执行处罚措施,追求相关投资人,监管单位的责任。

3. 建立全过程的监督管理体系

全过程的监督管理体系指对工程的投资预算,施工调整和完工决算都有监控。而进行实时监督有赖与工程信息的输入和全过程的管理流程。

工程信息系统建设能够为工程造价的全程管理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撑,因此,建立全体系,全区域的数据库管理系统是当务之急。利用互联网和管理软件,可以实现从项目申请、报备、开工建设、施工管理及完工决算等全程的数据监控,并能够按照工程所在区域,投资受益方式,用途等进行分析。

结 语

篇5

1.预算科目与财务核算科目有偏差

预算科目与财务核算科目如果不能完全对应,就会造成在预算支出时的结构不合理,有些支出虽然有预算却不能找到相应的支出科目,致使财务账目混乱。

2.缺乏对工程全过程综合管理的意识

目前实施的水利建设工程预算管理大多都是阶段性的管理模式,缺少全局管控意识。承建、设计、施工单位之间缺乏统一的预算管理目标和实施办法。

3.预算管理中的其它问题

水利工程预算管理中还存在部分与国家财政制度改革要求不呼应的地方,预算的编制与执行急需进一步加强管理。除此,财务的基础工作环节也比较薄弱,特别是随着国家对水利建设日渐重视,财务管理的主体、机制等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就迫切需要水利建设工作要按照国家财政体制改革要求,进一步完善水利预算管理制度,强化基础管理工作和基层财务建设,切实提高水利预算管理水平。

二、对于提高水利建设工程项目预算管理的建议

1.加强水利建设工程预算管理的全局管控能力

首先,设计单位在设计阶段要认真编制工程预算,切实预测项目实施中的各项支出,加强设计阶段对预算的管理工作。其次,施工单位根据设计图纸、施工定额和施工组织方案编制施工预算。该预算是施工单位进行备料、班组核算和控制工程成本的重要依据。在工程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执行工程预算,争取以最低的预算成本完成合同要求工期和质量标准。最后,工程建设完毕进行验收时,要与设计方案比对,对期初工程预算有较大影响的设计变更,必须有完整真实的说明文件和得到相关部门认可的证明文件,对任何没有证明文件的预算增加都要追究相关部门的责任。

2.加强部门结合,提高预算编制准确性

在编制预算的过程中,要加强各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尤其是负责预算工作的部门与财务部门。预算人员与财务人员要加强沟通,财务部门和业务部门要紧密配合,以提高预算编制的准确性和合理性。在预算编制时,要将预算支出细化到具体的项目,为后期工程实施中预算执行提供指导作用。

3.加大水利工程预算执行的力度

各级水利部门要高度重视水利建设工程预算执行工作,要把工程预算执行情况作为相关责任人年终考核的重要依据之一。要制度科学合理的工程预算管理制度,统筹考虑预算编制和预算执行。要充分考虑水利建设项目的实施条件、前期工作和年度计划安排,依此完善工程预算编制程序,细化预算编制中的内容,提高预算编制的精细化、科学化水平,将每一项预算支出落实到具体部门和具体用途。要加强预算执行管理,重要环节要加强动态控制并安排专人督办。要认真查找预算执行中的薄弱环节,切实改进预算执行方式。要坚持预算执行情况定期通报,加强资金审核与拨付的管理,杜绝超预算支出,提高预算执行的有效性。

4.将水利工程预算管理与绩效管理相融合

可以尝试把绩效理念融入到预算管理之中,着力构建水利预算绩效管理机制。合理设定绩效目标,科学测算资金需求,加强预算绩效目标管理。设定绩效评价和结果反馈体系,并及时将评价结果反馈到预算执行单位,作为年终绩效考核和安排以后年度预算的重要依据。要规范、有序、及时地公开预算信息,切实增强预算绩效管理的透明度。

三、结束语

篇6

关键词:电力建设 设计 施工 控制

电厂建设项目投资控制通常分为投资决策、设计和实施三个阶段。每一个阶段都存在造价控制问题。工程项目建设周期一般较长,影响工程造价的因素众多,因而仅凭初始阶段的造价管理工作很难掌控全局的造价控制。经过初期规划,项目不断纵深开展,施工单位所掌握的有关造价的信息更加全面,如估算、概算、预算、决算等的编制均在不同建设阶段完成,造价估算的精度逐步提高,尤其在设计和施工阶段极为重要。因此,结合我工作实际情况,谈一下我对电厂建设设计和施工阶段投资控制的一些看法和建议:

1 电力建设设计阶段

1.1 加强设计阶段管理 由于电建工程投资规模较大,施工周期长,工艺流程复杂,人力和物料消耗量巨大,前期投资决策直接影响后期的经济效益,一旦决策失误,企业所蒙受的经济损失是相当大的。为提高投资造价的科学性,一定要在建设初期(即设计阶段)加强设计工作管理,对各环节财务工作严加管控,并参考设计进展情况对设计方案进行合理的调整。设计部门应结合工程建设要求和现场施工条件,在多套方案中甄选出最优设计方案。由于设计方案是指导施工建设的重要依据,而施工过程时刻在变,因而设计方案需要不断完善才能发挥指导性作用。多方案比选就是提高谁方案科学性、经济性的主要途径。

1.2 推行限额设计 推行限额设计是项目法人责任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控制投资的一种手段,多年来,电建单位不重视项目建设前期规划的重要性,而是在项目建设后期或决算阶段才开始关注造价控制,但是在此阶段已是大势所趋,投资超限自然不可避免。我们必须更新观念,重新认识,要做好限额设计的全过程管理,认真做好项目优化和投资估算的确定,设计阶段反复优化,总结出一套完整的工程投资控制与管理方法。

1.3 重视全过程监理制度 要充分发挥监理、咨询等中介机构作用,完善监理制度,实行全过程监督管理。我在实际工作中经常遇到投资决策一旦敲定,设计阶段即成为投资重点。实践证明,科学地实施监理和造价控制的工程项目不仅工程质量达标,而且所得的经济效益均能达到预期要求。在完全参照规范建设的工程项目中,设计阶段的造价管理也因设计经验或能力水平而异,造价实施阶段往往因监理单位、设计单位或咨询机构偏保守的思想而影响造价控制最终效果。因此,工程项目要实行全过程监督管理的同时,又要选好优秀的监理和设计单位。

2 电厂建设施工阶段

有资料表明:在电力建设项目施工阶段对工程投资产生影响的可能性为5%~20%,因此必须高度重视这一阶段的造价管理工作。在施工阶段,应提前制定投资控制的有效策略,以期在实施阶段能够达到预期的造价控制标准。具体来讲,需要对以下几方面加强管理:

2.1 组织措施

2.1.1 施工单位需建立投资控制专职部门,进一步明确施工、投资控制、质量控制等部门的职责权限,使各部门相互监督,相互促进。我单位设立经营管理部负责投资计划安排,并与我厂在建的七期工程项目部、财务部、综合管理部建立各自职责,建立工作中相互配合,相互制约的控制机制。

2.1.2 按电建投资构成中的建筑工程费、安装工程费、机电采购费、其它费用等分类,落实到个人,确保费用支出各个环节均有专人负责,确保财尽其用,避免成本浪费。

2.1.3 通过制度约束,提高投资控制的科学性和规范性。成本消耗各环节负责人直接对投资控制部门负责人负责,投资控制部门负责人必须对工程项目负责人负责,工程项目负责人必须对建设单位负责,做到层层负责,层层把关。

2.2 经济措施

2.2.1 对投资构成的每一项费用进行分解,提高投资决策的针对性,避免资金浪费或资金挪用问题,力求以有限的投资使效益产出最大化,控制工程贷款利息支出,保持资金的流动性。

2.2.2 强化投资成本核算。为提高电建项目投资控制成效,工程建设必须有合理的前期规划和成本计划,完工后将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作比对,深入分析实际成本超预算的原因,并采取科学的措施予以调整。

2.3 施工技术措施 在电建施工阶段,为充分发挥投资控制部门与设计、施工等部门联动机制作用,有效节约建设资金,控制建设成本,提高资金效益,应进一步加强项目实施费用管理。

2.3.1 强化综合成本分析。注重完善矿井综合成本分析与汇报制度,不定期召开阶段性电建施工讨论会,及时了解成本形成与其变动情况,强化专项工作有的放矢开展;要求各专业采取对标经营的方式,结合各自具体情况查找实际经营成本与目标经营成本之间的差异以及成本分析当中发现的问题、制约成本降低的因素与其存在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制定相关内容的整改措施,以便于事前进行分析、事中有效控制、事后总结反馈。

2.3.2 强化目标成本预算。成立起由经理任组长的目标成本预算管理考核领导小组,明确各分管专业职(责)能范围,构建起以积极促进全面预算管理为主要内容的的投资控制目标成本包保体系,结合开展的内部市场化经营管理活动细化各专业单位、科室部门经营工作指标与发生费用,对之推行逐项预算、归口管控,使其形成层层分解量化、责任包保落实的矿井目标成本预算管控体系,体现出先算后干、效益优先的具体管控特征。

2.3.3 强化分项成本控制。对各类分项可控成本进行压缩,围绕投资控制目标,将包括工程材料、装备设施、电力消耗、维检计划以及公车、办公、会议费用等生产与非生产性成本支出进行分类管理、分项控制,确保在安全生产的前提下促进节支降耗、挖潜增效、经营创效。在此基础上,制定具体的材料、费用成本分项控制办法,通过加大旧料领用、修旧利废、循环(回收)复用等环节管理降低成本投入,促进经营效益最优化。

2.3.4 强化经营成本考核。除注重对经营、财务职能部门加强成本管控之外,在包括生产任务完成、工程质量达标、材料费用消耗、经营管理创效等项内容上面积极推行与经营成本相挂钩的绩效考核管理模式,在月度考核上做到标准统一、责任明确、重奖重罚,同时将其考核结果、奖惩情况进行通报,从而调动起全员关心经营成本管理、参与具体经营创效的工作主动性。

2.3.5 加强计经人员专业知识的培训。控制工程造价要有效地落实到工程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部门,关键在于人才,在于计经人员整体素质地提高,需要培养计经人员在工程、经济、法律、计算机方面综合能力,即复合型人才,从而全面提高电厂建设项目计经人员整体水平,更好地为控制电厂建设投资贡献力量。

2.4 合同管理措施

2.4.1 电厂项目单位应建立健全合同管理部门,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对工程材料、工器具、施工机械、设备、工程施工的合同进行有效的合同管理。

2.4.2 在合同管理阶段,首先规范合同条款,规避经济纠纷。针对无法避免的合同经济纠纷,应及时召开协商会议,商定应对策略;如协商无效,则需在合同规定的期限内及时报送仲裁机构仲裁,以期最大限度规避索赔风险。

2.4.3 与分包施工单位保持融洽的合同关系,施工中重点强化质量与进度的管理,规避索赔风险。如果索赔事件不可避免,也要秉承客观、公正的立场积极应对,尽量减少此类事件发生。

2.4.4 对参与施工单位一律签订安全合同,明确责任和报酬,并与安全、质量、进度挂钩,奖惩分明。

2.4.5 做好工程的保险合同签订,减少工程不该发生的损失。

总之,电力建设工程项目投资大,工期长,投资控制是一个相对复杂的系统工程。设计和施工阶段的投资控制是整个电力建设工程投资控制的关键环节,一定要严格投资控制,加强资金合理使用,圆满地完成电厂建设工程任务,保障国民经济持续、健康、稳步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我们电力建设者们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龚维丽.工程造价的确定与控制(第二版)[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1.

[2]韩佑,王亚星,叶以文.电力建设造价工程师手册[M].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1(9).

[3]徐大图.工程造价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0.

[4]尹贻林,何红锋.工程合同管理[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篇7

关键词:特高压直流工程;换流站;建筑信息模型;工程管理系统;工程建设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TM76 文章编号:1009-2374(2016)33-0019-02 DOI:10.13535/ki.11-4406/n.2016.33.010

1 研究背景

十三五规划指出:“特高压电网要在2020年建成东部、西部同步电网,投运19项直流工程,总体形成送、受端结构清晰,交、直流协调发展的骨干网架。”按照国家电网公司“十三五”规划,2016年公司承担“一投产、四在建、五开工、四准备”建设任务。

根据国家电网公司规划,2020年将建成27回特高压直流工程。这些信号标志特高压电网从国家战略层面上将进入全面加快建设的新阶段。作为国家电网公司总部层面特高压直流工程建设管理的执行机构,直流公司的工程建设管控方面必将面临严峻的考验。

2 工具模型

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BIM)是以建筑工程项目的各项相关信息数据作为模型的基础,进行建筑模型的建立,通过数字信息仿真模拟建筑物所具有的真实信息。它具有可视化、协调性、模拟性、优化性和可出图性五大特点。它基于参数模型整合建设工程相关信息,在项目策划、运行和维护的全生命周期过程中进行共享和传递,为设计、施工、运营等各参建单位提供协同工作基础。

3 主要研究内容

3.1 信息化管控应用基本情况

3.1.1 “直流工程管控模块”基本情况。直流公司于2006年开展特高压直流输变电工程建设管理系统建设,该系统由直流公司自主建设,是国网乃至国内最早应用信息化手段进行大型工程建设管理的案例之一。2015年,按照国网统一要求,将直流业务全部系统功能迁移至基建管理信息系统,改称“基建管理信息系统-直流工程管控模块”。融合后系统功能包括项目管理、安全管理、质量管理、技术管理、造价管理、物资监造管理和档案管理七大功能模块,其中换流站涵盖全部七大功能模块。

3.1.2 “直流工程管控模块”建设成果。系统运行以来,基本覆盖了总部、省公司、地市公司、业主项目部、监理项目部和施工项目部等各层级用户,截至2015年底,基建管理信息系统-直流工程管控模块注册用户5000余人,已形成以工程建设进度管理为主线、标准化管理为支撑的工程执行过程管理体系,以各管理层级专业条线管理规范和以工程过程管理为依托的分析查询体系,实现了对工程前期、初步设计、工程开工、建设施工、竣工投产等工程建设全过程的管控,强化了项目、安全、质量、造价、技术、综合和队伍管理的专业化管理,实现建设过程管理的多层级信息交互,为管理层提供了基本统计决策和分析展现的工具。

3.2 建筑信息模型模式分析

BIM于近几年在建筑施工领域逐渐应用,由于应用时间还不够长,应用范围还不够广泛,相关模型评价还处于研究阶段,但已逐渐成为评价建筑施工工程的必要标准,有必要通过本次研究认识BIM对于换流站工程的作用。截至目前,常规的BIM评价方式,对于换流站工程的情况进行评价,评价内容主要包括软件能力、硬件能力、网络能力、领导力、基础设施、人力资源、产品及服务、合约、政策、后备支持、可视性与信息提取准确度等方面。由于换流站工程尚未完全应用BIM,因此各项评价分数相对较低(评估分数范围为0~5分),但过程中各项评估的内容可作为后续实施BIM过程参考

使用。

3.2.1 软件能力方面:软件能力和项目中的实际应用情况方面,相关软件如Autodesk具备支持规划、设计、施工和运营全过程的能力,但在换流站工程实际过程中还未完全应用,还未使用BIM丰富的信息集成功能,评分为1分;工程实际过程中,规划、设计、施工和运营阶段的相关信息具备一定基础,可以支撑相关专业应用,但数据还未满足BIM的相关要求,模型信息未知,因而支持专业一项评分为2。潜在能力方面,由于换流站工程数量相对以往有所增加,达到历史承担工程数量最大,但从实施潜力方面,由于工程规模大,但数量基数相对小,便于整体实施,潜在能力评分为5分。

3.2.2 硬件能力方面:硬件现状应用方面,由于BIM并未在换流站工程完全应用,硬件现状评估为1分;潜在能力方面,基于换流站工程的执行力度较强,未来潜力相对较大,评分为5分。

3.2.3 网络能力方面:需要从信息获取能力和安全能力方面进行评估,目前只是处于起步阶段,评估为1分。

3.2.4 领导力方面:由于换流站工程机制较为健全,执行力较强,在业主项目部、施工项目部和监理项目部方面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度,在设计单位、运营部门方面还存在一定提升空间,评估为4分。

3.2.5 基础设施方面:需要对于BIM的基础设施进行评价,由于尚未完全应用,评估为1分。

3.2.6 人力资源方面:需要从掌握BIM技能的人员方面进行评价,由于尚处起步阶段,业主、监理、施工、设计和运营方面并不具备相关使用技能,相关人员部分有所储备,评估为2分。

3.2.7 产品及服务方面:需要包括BIM产品主体和成本、进度、安全、质量、风险等方面功能,由于尚处起步阶段,评估为1分。

3.2.8 合约方面:需要从业主、监理、施工、设计和运营方面,对BIM实施和应用过程中的责权利进行划分,并形成契约,由于尚处起步阶段,评估为1分。

3.2.9 政策方面:我国目前正在推动BIM的积极应用,上海已发文要求全面应用BIM,从政策面来看,有较强的鼓励倾向,但相关技术标准和行业标准还未完全出台,具备相关潜力,评估为5分。

3.2.10 后备支持方面:现今学术界的研究已经有了一定成熟度,并且通过项目培训和逐步应用已培养出了一批技术人员,但离大规模输送熟练掌握BIM技术专业人才的阶段还有一定的距离,评估为4分。

3.2.11 可视性与信息提取准确度方面:需要从能够进行可视化展示,模拟建筑实景,并且每个专业都可以准确自由地提取所需信息或者生成所需图纸等方面评估,由于尚未完全应用,评估为0分。

综上所述,基于目前BIM的管控模型分析,换流站工程还处于初始阶段,但从政策、领导力等应用背景角度来看,已具备一定的潜力。

4 建议方向和措施

4.1 探索应用高科技管控手段

4.1.1 探索全面应用BIM的建设管控模式。选取适合的换流站工程作为BIM试点,进行BIM全面应用,利用BIM技术可实现工程信息的集成管理,包括进度、成本、质量、设备等各类信息集成;可实现设计、监理、施工、运营等相关方统一信息标准基础上的并行和协同工作,各方均可基于统一的建筑模型进行技术讨论、综合优化与施工模拟,有助于在早期设计阶段发现各种问题与冲突,识别施工的重点与难点,提前处理,减少后期设计变更与现场协调,有效规避建设风险;可实现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随时记录过程中的信息变更,实现各环节的无缝衔接。同时BIM的实现可帮助直流公司梳理BIM较早应用的优势,为公司争取主导或参与特高压工程BIM建设或基建工程BIM建设的标准制定,掌握一定主导权,在一定范围内形成影响力。

4.1.2 探索应用虚拟现实等高科技手段。当前技术发展迅速,可利用移动互联网技术拓展信息系统应用渠道,辅助实现标准化工艺、标准作业、标准档案等建设过程随身实时管控;可利用虚拟现实(VR、AR等)技术虚拟施工工艺场景,可用于培训、施工教学训练等场景,帮助工程人员快速了解和掌握相关技能;可利用物联网、RFID等技术探索工程智能化,自动识别施工进度、安全隐患、人员在场情况等信息,减轻现场人员工作量,同时实现工程建设实时无死角管控。

4.2 深化工程管理信息化系统

4.2.1 继续深化应用基建管控系统-直流管控模块。通过建设或改造已有的直流管控模块,将对于管理组织优化和管控能力提升的研究成果进行制度固化。通过信息化的方式理清组织结构,标准化管理流程,对换流站建设的各个过程进行管控,通过信息化应用水平的提升实现多个直流工程的质量管理和信息交互。形成直流公司对多个在建工程同时管理,通过管控系统统筹工程进度、质量、安全安排,落实管理要求,丰富管理经验。

4.2.2 深化工程建设知识库等系统功能。通过信息化手段,全面支撑“1346”直流工程建设管控体系、“五位一体”协同机制、“四位一体”项目部多专业协同管理机制等管控体系,固化工程建设标准化流程、标准化工艺等环节。实现工程建设知识库、档案标准化管理等功能,利用信息化手段固化工程建设知识、工程档案等,使工程建设相关资料易创建、易管控、易查询,为工程建设人员提供一定程度上的辅助作用。

5 结语

特高压大规模工程集中建设的新常态,为直流公司带来了历史性的发展机遇,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同时承担的在建工程数量为历史最高峰,直流公司面临着换流站工程复杂、工作量大、人员结构性缺失等困难,但直流公司积极主动,创新各种管理机制做好积极应对,已取得一定成效。在信息化建设方面,直流公司通过多年的经验积累,也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是信息化的建设随着时展不断更迭、发展迅速,还需要不断提升信息化应用水平,以期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提升管控能力。基于此,本文主要研究以下内容:(1)对信息化手段在工程建设管控方面基本情况进行了阐述,主要分析了直流公司自主建设的工程管理系统“直流工程管控模块”;(2)对信息化手段在工程建设管控方面的现状进行了理论分析,重点分析了建筑信息模型技术的应用;(3)依据目前基本情况分析以及相关理论分析,形成了后续的建议方向和措施,主要包括探索应用高科技管控手段和深化工程管理信息化系统两个方面。

参考文献

[1] OGC,薛岩,欧立雄.PRINCE2-成功的项目管理 [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2] 宋涛,李斌,樊纪超,余世峰.青藏交直流联网工程 项目管理案例[J].项目管理技术,2012,(5).

篇8

关键词:火电施工企业;经营管理;法制化;工程招投标;工程索赔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F426 文章编号:1009-2374(2016)32-0167-02 DOI:10.13535/ki.11-4406/n.2016.32.082

由于历史原因以及火电厂建设复杂性,火电建设招标历来是以初步设计阶段说明、设计原则、图纸(系统图纸、布置图纸)、措施等为依据,而作为招标阶段中主要依据的施工图纸,在后期的施工过程中才逐步到位,由此埋下隐患,在项目执行过程中各种矛盾凸显。

1 施工图纸未到位,招标阶段埋隐患,合同签订不科学

第一,火电建设招标阶段,建设方以初步设计阶段说明、设计原则、图纸(系统图纸、布置图纸)、措施等为参考,予以招标,并附以严苛的条件和意想不到的风险。由于现阶段建设市场的不对等性,为响应招标文件,防止废标,施工企业不得不接受。如西北某一2×660MW工程中的升压站绝缘材料表面涂敷RTV涂料项目,在双方签订的合同中无此施工项目,并在建设方提供的初步设计中,只有“本工程电气设备选型暂按Ⅳ级污秽条件选型,电气设备外绝缘爬距均按3.1cm/kV(最高运行电压为基准)选择”,我方也按照此规定采购相关设备或材料,施工完成后,建设方在不追加合同价款情况下,强行要求涂刷RTV涂料。据了解,升压站绝缘材料表面涂敷RTV涂料属于新工艺,当时在建火电厂很少涂刷,仅在标准要求高的无人值守变电站中使用,作为施工企业仅从初步设计和当时经验根本无法预计。

第二,未按国家相关规定签订工程量清单合同,且合同中霸王条款较多。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电力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火力发电工程》(DL/T 5369-2011),全部使用国有资金投资或以国有投资为主的火力发电工程项目,必须采用工程量清单计价。而在现场实际操作过程中,因为具体施工图纸未到,编制清单工作量较大,编制精准度不高,实际执行过程中争议较大,扯皮较多,有时甚至影响现场工程进度的推进,竣工结算因争议较大,久拖不结等原因,实际采用工程量清单计价的工程非常少,大多采用总价包干形式。合同中除涉及变更外,其他涉及合同价款调整的条款几乎没有。与之相比,在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涉及合同价款调整的有法律法规变化、工程变更、项目特征描述不符、工程量清单缺项、工程量偏差、物价变化、暂估价、计日工、现场签证、不可抗力、提前竣工(赶工补偿)、误期赔偿、索赔、暂列金额等,能更好地解决与之相关的风险,管控相关分歧,更能有效约束双方。更有甚者,总包方在概算费用与业主签订的合同中,将涉及的预备费作为其既得利益,刚性控制,不论你现场发生多大的不可预计、漏项,一概不予支配,未能起到应有作用,是一种变了味的预备费。合同中霸王条款比比皆是,如“本合同价格不会因为任何未预见的外界条件、困难、风险和成本而进行调整”,在“变更”定义的解释后面增加“合同价格不作调整”等。

2 非施工方原因造成非正常工期(拖延、赶工)无补偿费用

非施工方原因,造成非正常工期(拖延、赶工)无补偿费用,且在合同中关于工期的考核只有施工企业每推迟一天的处罚。

随着国家在环境保护方面力度的不断加强,绿色发展、节能发展、创新发展方面的提倡和要求,结构性和供给侧改革不断深入,电力需求减少,火力发电产能过剩,投资方对其投资意愿不足,使已立项未开工、已开工中途停工以及未审批立项已开工中途环保升级改造致使整体工期拖延火力发电项目不断增多。有中途停建四年的项目,有整体工期推迟比原合同工期还长的项目。而这种推迟非施工企业造成,施工企业只能被动承受,造成成本不可控,如现场机械租赁费、脚手架管租赁费、刚性管理人员的人工费、看护维保人员的人工费、人工降效费等。而合同中对施工企业的误期赔偿约定非常详细,具体到每个里程碑节点、具体日期、考核标准、处罚金额;相反,合同中对业主方/总包方的误期赔偿约定含糊其辞、隐隐约约,如某一总包项目合同约定“业主发出的暂停指令非由于乙方原因引起的,乙方应协助甲方向业主提出相应的工期延长和费用补偿的索赔,甲方在收到索赔款项后及时向乙方支付应付给乙方的部分”。这种约定在实际操作中很难得到补偿,(1)业主方为避免索赔,暂停指令几乎不会发;(2)乙方得到补偿前提是甲方得到补偿,换句话说甲方得不到补偿乙方根本得不到补偿,典型的为规避自己风险,强加于施工企业的霸王条款。

3 设计不严谨,变更设计和设计变更随意

设计是工程造价控制的关键,设计应该是非常严谨的,设计变更更不应该随意。而实际实施过程中,因为总价包干合同约定设计变更的调整额度起点较高(如某项目设计调整起点为50万元,50万元以内不作调整)以及合同中其他霸王条款协同,设备厂家与设计院之间提资差错,设计院受建设方付款的制约,设计院部分员工素质不到位、责任心不够,以及把关和审查不严,造成变更设计和设计变更的随意。如某项目除氧器吊物孔电动葫芦(型号规格CD3-24),现场安装完后,建设方要求改为起吊高度为33m的电动葫芦;某项目腹肌冷却水泵安装完成后,设计院以“由于厂家要求辅机冷却水管上二阀门间距不小于780mm(原设计间距为744mm),现对辅机冷却水泵出水管上二阀门进行调整”,造成现场重新拆除和安装。

4 工程索赔异常困难,工程结算久拖不结,工程尾款遥遥无期

工程索赔是指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对于并非自己的过错,而是应由对方承担责任的情况造成的实际损失向对方提出经济补偿和(或)时间补偿的要求。为保证双方公平,加强各自责任建设,风险的管控非常有利,而且是双向的,在工程建设环节起非常重要作用。而在实际过程中作为施工企业很难得到应有索赔,实现起来非常难,原因有三条:(1)合同中关于建设方(业主/总包)的约束或责任几乎没有;(2)强加于施工企业关于责任、风险相关的霸王条款比较多;(3)业主方设置关卡较多,要么部分过程资料很难取得,要么不按程序

接收。

为了维护建设市场秩序,规范建设工程价款结算活动,财政部和建设部于2004年10月20日出台了《建设工程价款结算暂行办法》,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未严格执行,工程结算久拖不结,原因有三个:(1)误把交付使用后质保期的消缺工作当成工程验收前的消缺工作,工程迟迟不能通过验收和交付;(2)结算资料中涉及费用方面双方争议较大(主要是上述所讲不公平条款所致),很难达成一致;(3)实际工程中关于工程竣工结算审查期限约束力不强,无具体监管单位,无具体处罚细则。

工程尾款遥遥无期,附加不合理额外条件,如某工程约定“甲方在与业主办理完相关质保手续并取得相关款项后,按以下原则办理质保金支付和质保保函的返还”,把“甲方在与业主办理完相关质保手续并取得相关款项后”作为收款方收回质保金的前提,(1)收款方无从知晓甲方需要与业主办理哪些相关质保手续;(2)收款方怎么知道甲方与业主方已经办理完相关质保手续;(3)收款方怎么知道你是否已经尽最大努力办理与业主方相关的质保手续,使收款方既看不到希望也不知道怎么能看到希望。更有甚者,不但延期付款,也不按双方合同约定付款方式“支票、电汇或承兑汇票”予以支付,强迫收款方以甲方房子作为抵押或房屋租金作为支付方式,因为如果按合同约定的付款方式执行,收款方根本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执行到位。

5 相关建议

第一,强力推行行业标准《电力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火力发电工程》(DL/T 5369-2011),完善和加强过程监督体系,出台实施细则,真正使行业标准落地,从源头上解决相关分歧的发生,风险的管控。以问题为导向,倒逼设计的深入、合同的完善、清单的规范、实施的标准。

第二,规范合同的签订,维护合同当事人的法律地位平等,权利责任义务的对等,健全强有力的措施,严厉打击霸王条款。建议全部使用国有资金投资或以国有投资为主的火力发电工程项目,在招标前,合同文本一定要监管备案、审核批准,凡有霸王条款合同不予批准招标。

第三,细化工程价款结算和付款相关规定,加大对责任方的处罚力度,使责任方不能为,更不敢为。同时有利于从源头上解决欠薪资金来源,更有利于资金流动,增强企业活力,助推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S].

[2] 电力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火力发电工程(DL/T 5369-2011)[S].

[3] 建设工程价款结算暂行办法(财建[2004]369号)[S].

[4] 尹贻林.工程造价管理基础理论与相关法规[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10.

篇9

关键词:工业区;规划建设;建议

Abstract: industrial park as gathered industry projects, expansion of industrial cluster, expansion of regional economy, integrating local advantage resources, optimize the allocation of resources, improve the industry layout, as the important carrier of developing characteristic industrial, arises at the historic moment in different places. In recent years, the industrial scale expands, the urbanization process accelerating,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adjustment at the same time, continuously deepen the transformation of economic system, ecological environment protection, industrial zone in various conflicts also gradually appeared in the process of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This paper represented by hilly region industrial zone, industrial park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problems appeared in the process of thinking and analysis, and put forward the improvement direction and Suggestions.

Keywords: industrial zone;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advice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一、工业区规划阶段

1、规划按照审批流程,分别通过规划方案编制、部门意见、专家评审、社会公示、政府审批等法定程序,能够从各个方面比较客观的收集专业意见。但在这个过程中容易忽略定向收集未来潜在投资群体和有过投资经历企业的意见,他们是未来的使用者,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功能设置、要素保障、实施时序等都将对他们产生巨大的影响。

建议:在广泛征求各部门专家的意见上,增加征求潜在投资群体和有过投资经历企业意见的环节,让编制单位清楚潜在投资人的需求,想干什么、想怎么干。

2、规划编制时,特别重视控规中用地和路网规划的编制,容易忽略了排水规划、电力配网规划、给水规划、燃气规划、供热规划等专项规划编制的及时性,往往用地和路网规划编制完成就匆匆启动道路基础设施的施工图设计,这必然造成施工图专项规划漏项,管线没有统筹安排,规划和工程管理人员疲于解决工程中要素管网通道问题,出现道路二次破路铺管的现象。

建议:控制性详细规划是涵盖功能布局、用地、路网、绿地、排水、电力、给水、燃气、供热等各子项的系统规划,每一子项规划是控规的组成部分,在控规里没有轻重之分,缺一不可。建议控规在用地和路网规划完成的基础上,由设计单位统筹其他所有管线规划,形成完整的规划后启动建设,使其真正能够指导施工图设计和工程施工。

3、排水规划是控规的重要组成部分,规划编制单位往往侧重于园区内自然排水和有组织排水的解决,容易忽略园区建成后破坏周边环境自然排水体系,出现园区边缘很多低洼地段成为堰塞湖,雨水无处排放,淹没周边良田,淹没边缘道路的现象。也致使产生地方矛盾。并且由于没有排水规划的统筹安排,遇到此类问题时,工程手段几乎很难解决或解决成本过高。

建议:控规的排水规划除致力解决园区内雨、污的排水问题外,还要认真梳理园区周边自然排水体系如何接入到城市排水体系中的问题。

4、规划编制时,由于考虑丘区地势原因,路网设置较密,往往忽略了工业园区项目用地的不确定性。成型后,过密的路网很容易成为项目落地的障碍。最重要的是丘区园区道路两侧忽略绿化带及雨水边沟的设置。忽略两侧绿化带的设置,不利于项目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步推进,协调工作极难开展,对日益紧张的管线通道也极为不利。同时按照城市道路设计原则,控规提供的道路断面选型中忽略雨水边沟的设置,这会带来下雨时,雨水携带泥沙从高于道路的项目用地顺放坡段流淌到道路红线边缘,直接冲刷到人形道上,给行路和城市管理带来极大地不便。

建议:规划编制时,一方面在规范允许的范围内,路网间距适当加大,次要道路和支路都以弹性道路形式规划。①有利于未来项目用地的划分,便于管理。②在主干道成型后,次要道路和支路可视项目落地情况适时启动或取消,既不影响项目的交通需求,又有利于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有序运作;另一方面要素管网应集中到主干道上,所有道路两侧至少设置5米以上绿化带。①有利于解决项目用地和道路用地直接共线的矛盾,为项目和道路同时建设提供了空间上的条件。②为项目主要出入口提供了开口条件,不会因为项目用地与道路高差带来进厂道路坡度太大的问题。③为目前和未来的管线通道提供了空间保障。

5、规划编制时,因单纯考虑基础设施建设成本及市政工程实施难度,市政道路高程往往会选择顺应地势,沿浅丘等高线中段选线。这必将造成道路纵坡较大,平面线形不顺畅;园区整体土石方难以平衡;企业项目用地不规整,按其工艺难以布局,沿道路纵坡方向难以开设出入口,若要布置厂房必将增加用地规模,无法达到集约、节约用地的目的。

建议:规划编制时,首先应根据地形准确的测算园区总体土石方。按照过往经验,建议按一平方公里范围为单位进行平衡。在测算出园区总体土石方平衡的基础上,市政道路平均高程应持平或略高于园区土石方平衡后的平均高程,这样会大大节约市政工程建设费用和项目场平费用。道路选线在结合地形的同时尽量“取短就直”,保证道路纵坡不超过4%,项目用地随道路的规整而变得方正,有利于集约、节约用地。

二、规划实施及建设阶段

1、规划成果在实施建设过程中脱节和失调。规划的实施是要靠工业区的管理开发机构来落实,但是城市规划编制者与工业区的管理者所处的位置和看法都不同。一般来说,各类规划的编制是以维护城市的整体利益、协调各方面可能出现的问题为前提,而当前很多工业区建设是属于“筑巢引凤”式,是随落户企业的需求进行操作的,工业区管理者一般是把招商引资、发展各类企业作为工业开发区的第一要务,而把规划的一些控制条件看成是工业区发展的障碍和制约,致使规划的一些意图和控制指标很难由下一层次的设计落实到建设中。如果规划的编制一味地坚持传统的办法和指标,就会使代表城市整体利益的规划成果在代表开发区企业单位个体利益面前得不到实现,规划的编制也变得可有可无,这不利于城市的协调发展。

建议:在规划编制和规划实施阶段,充分考虑和平衡包括政府、工业区、投资者在内的各方面利益与城市规划编制所从属的城市整体利益。

2、园区基础及配套设施工程建设阶段:

(1)道路基础设施工程实施过程中,由于供水、燃气、弱电等管道分属于供水公司、燃气公司和弱电管沟公司投资实施,而这几个公司均需通过自己的程序启动实施,与道路修建时序有较大矛盾,道路施工单位和管网施工单位协调较难,有管道段的施工工期和施工质量较难保证。

建议:目前供水公司具有政府平台公司性质,投资建设程序与道路基础设施建设程序一致,均按政府投资工程进行管理,建议从源头上将供水管网工程纳入道路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中,管网建设完毕后按程序移交给供水单位管理。燃气管网和弱电管沟工程的过街套管,在道路修建中提前预埋,以解决道路成型后的二次破路。

(2)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工程实施过程中,对于软弱地基、深挖高填等不利地质情况的处理,不同的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处理方式较多且各不相同,造成经济性、合理性、程序性相差较大,不便于管理。

建议:由政府相关专业部门、单位主导,梳理典型的不利地质情况并形成不同类型不利因素统一的处理方式指导建设业主和工程管理人员,即有利于加快工程建设速度,又能提高程序性工作的开展。

(3)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中存在道路和建筑建成后,园区签约项目落户,进场场平爆破时严重危害已建成道路和建筑的情况。园区边缘道路建设过程中,土石方工程大量采用爆破方式(破碎成本是爆破成本的6-8倍),影响区外农舍安全,造成地方矛盾。

建议:政府投资的道路和建筑修建启动时就利用园区制定的《土石方平衡管理办法》启动周边项目用地场平工作,即保证建成道路和建筑的安全,又有利于修建道路和建筑时土石方就地平衡;对于离园区边缘道路较近的农舍,建议比照征地拆迁赔偿标准及时纳入园区征地拆迁范围。

参考文献

[1]万浩然.浅析苏州工业园区规划经验[J].山西建筑, 2007(35) .

[2]吕金伍,张海波.工业园区规划初探——以白城工业园区建设可行性为例[J].吉林勘察设计, 2008, (01) .

[3]马达.工业园区规划理念与功能布局研究[J].科学之友(B版), 2007, (09) .

[4]程国辉,施 莉,黄洁.刚柔相济:面向操作的控制性详细规划——无锡控规的几点技术创新[J].城市规划,2007(7).

篇10

引言 房地产项目成本构成中,土地成本和工程成本所占比重较大,可达80%-90%。土地通过招拍挂摘得后,其价格相对固定,而工程成本因涉及设计、招投标及施工等复杂因素使得其压缩空间较大。因此工程成本是房地产项目成本控制的关键所在。

本文就工程的目标成本编制、动态成本管控及项目开发各个阶段的成本管控措施进行探讨研究。

⒈ 目标成本的编制

目标成本是企业基于市场状况,并结合企业的经营计划,根据预期售价和目标利润进行预先确定,且通过努力所要实现的目标。它是成本执行过程中检查、预警、以及考核的主要依据。目标成本编制可分解为可行性研究阶段、概念方案设计阶段、方案阶段和扩初阶段。伴随图纸设计的深入和完善,整个成本编制是一个由粗到细的过程。

1.1目标成本编制需多部门协同完成。

目标成本编制工作由成本管理部牵头组织,财务、工程、设计、营销等专业部门及外聘的咨询公司共同参与完成。目标成本需要通过企业的成本专业委员会评审后,才能定稿执行。

1.2 目标成本编制的要点:

完整性:应充分考虑到各种因素,落实各项费用,决不能出现漏项。明确编制依据和标准,建立目标成本的标准格式。

准确性:聚焦价量原则,关注系数和综合造价。一是参考经验数据。二是参考市场价格因素。特别是人工费和主材费的价格,并对物价变化进行评估。三是建立完善的造价指标库,加强市场调研,提高准确性。

前置性:成本控制的关键是设计阶段,目标成本编制时间越靠前越有利于成本的控制。

⒉ 动态成本管控

如何管理落实目标成本,保障在成本执行过程中目标成本不被突破,我们就需通过动态成本与目标成本的实时对比来实现。从而预知实际成本与目标成本的偏差,以便在管理过程中进行纠偏,达到成本控制目标。

2.1 管控重心―待发生成本

动态成本包含已发生成本和待发生成本两部分。对于已发生成本(包含已签合同和已确认变更),后期变化小;而对应待发生成本,由于包含预估变更和待发生合约,所以不可预估的变化多、未知多。管理的重心往往就是管异常和风险,因此,动态成本管控的重心就在于对待发生成本的管控。即待发生合同和预估变更的管理。关键节点一是项目定位变化。项目定位变化涉及的成本变化较大,需要重点关注。二是施工阶段。这个阶段主要是严格把控设计变更和现场签证,大额的变更及签证必须一单一估,一单一清,当月有效。三是主材价格和人工单价的剧烈波动。

2.2 管控手段―过程预警和强控

在动态成本管控过程中,企业首先要设定不同的控制目标,从实践来看,一般会选择总额控制和单项控制两种控制模式。企业只要事先设置了控制目标,并设置了预警线和强控线,就可以在过程中通过“预警”和“强控”两种管控手段,对项目动态成本的执行进行预先防范和提醒,从而做好对动态成本的事前控制。预警是指目标成本超标达到了企业所设定的“预警线”,就会自动进行预警报告,形成目标成本过程管控中的第一道防线。如果一旦成本继续超额,到达设定的“强控线”,那么就会“跳闸”,强制停止付款,项目必须就成本超支问题进行总结,说明原因,并进行纠偏。

2.3 监控方式--定期报表暴露成本异常

成本月报是用以总结和分析成本发展情况的有效载体,一般包含下述几方面的内容:编制说明、项目成本整体信息、成本明细、招投标、合同付款、签证变更、合同结算情况等。通过明确动态成本构成、进行动态成本回顾和固化动态成本月报等手段,可以准确、及时地掌握动态成本的变化趋势。

⒊ 项目开发各阶段的成本控制

3.1设计阶段

在项目作出投资决策后,控制项目投资的关键就在于设计。聘请适合项目特点的高水平设计是工程建设的必然选择。

⑴ 通过建筑设计方案征集,选择设计单位。

邀请不少于五家设计理念先进,经验丰富的适合项目特点的设计单位参加方案征集。各单位至少出三种设计方案参加征集。聘请专家库专家担任评委。评委从技术先进、功能全面、结构合理、安全适用、满足节能及环境要求等方面对征集作品进行评审,根据评委的评审结果选定设计单位。被选定的设计单位需吸纳方案征集中各单位的设计亮点、精华及评委的建议进一步对方案优化和完善。

专业工程的优化设计

建设工程的设计涉及许多不同的专业领域,需要专业工程施工单位进行优化设计,达到节省造价降低成本的目的。优化设计需要经建筑设计进行确认后,方能进行施工。

⑶ 利用图纸会审对图纸技术上的合理性、施工上的可行性、工程造价的经济性进行审核,避免因设计不周或失误而造成施工中的拖延和经济损失。

招标阶段

招标阶段就是通过投标单位的投标报价进行比价,以合理低价的中标原则选择施工单位。项目总承包单位确定后,对专业分包工程进行二次招标。特别是商业地产项目,分包工程多,专业性较强,二次招标是成本控制的重要途径。

⑴ 资格预审,把好入口关。

一是达标原则,即所有入围单位的各项条件必须符合招标文件的要求,且必须是同等级资质单位进行比较和竞争。招标入围单位不能低于五家,且来自不同的推荐渠道,规避串标和围标,确保招标过程的良性竞争。二是对入围单位近三年的类似工程进行实地考察。三是要求入围单位提供近三年,经审计的财务报表,了解企业的经济运行状况。

⑵ 确定中标原则。

确定合理低价为中标原则。投标文件由资格、资信部分(10分),技术部分(30分),商务部分(60分)组成。投标报价最低者商务标得分最高为60分。商务标各名次之间有5分的差距。商务标得分最高者基本上就能中标。让投标单位结合企业自身的管理、技术水平,资金实力等因素进行投标报价,避免投标单位围绕拦标控制价做文章,招不到真正的低价。

⑶ 测算成本价

因中标原则是合理低价,为避免恶意低价的投标发生,要测算成本价。若投标单位的报价低于测算成本价幅度过大,评委和咨询公司就对其质询。投标单位解释合理的就接受其投标,否则视为废标。

⑷ 选定主要材料、设备的品牌

对工程建设中的主要设备和材料,在招标文件中选定2-3家品牌。投标单位在投标时必须使用选定的品牌。品牌选定的依据是符合设计图纸的技术要求,质量和价格处于同一档次,市场认可,性价比高。这样在投标阶段就可以控制主要材料、设备的质量和价格,使得投标报价具有可比性。

3.3 施工阶段成本管理与控制

施工阶段的成本管控涉及到项目工期成本、工程质量成本、工程变更成本及施工材料的成本。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必须做到按图施工。坚持样板引路。严格贯彻有关的质量体系,按工序、工艺流程施工。及时请设计人员到现场检查指导,对施工中的偏差进行纠正。充分发挥工程监理的作用,对每道工序都要认真监督管理,严格把控工程变更和签证。合理周密安排各专业分包进场穿插施工,避免工期拖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