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分析范文

时间:2023-09-25 18:14:3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管理学分析,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管理学分析

篇1

一、机构编制实名制兴起的缘由

机构编制实名制的兴起,是多重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从总体上看,它既是经济社会转型的必然结果,也是机构编制管理的现实需求,同时,它还与政府改革密不可分。

1管理环境发生巨变。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变莫过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从宏观层面看,市场经济是一个分散而高效的社会结构,它要求一套完整而系统的政府构架与之密切配合。就我国而言,政府一方面是市场经济体制的缔造者与推动者;另一方面,作为社会结构的有机组成部分,政府无法摆脱市场经济体制而超然独存。换言之,政府结构、功能、运行均受市场经济体制的制约与影响。而就机构编制管理来说,作为政府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最初是为了适应计划经济体制而设计并运行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带有浓厚计划经济烙印的机构编制管理承受双重压力:一是要完成角色转变,努力适应市场经济的内在需求;二是要适应政府主导经济、社会发展的模式。内外部环境的巨变,一方面迫切要求机构编制管理摒弃传统思维,随市场经济的发展而不断调适;另一方面,又不能脱离政府主导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国情。

2编制与实有人员脱节。计划经济时代,编制是分配给政府机关、事业单位挑选、使用工作人员的依据和凭证,归根结底,它是一种身份。占用行政编制还是事业编制,表明不同的身份,分属不同的序列,享受不同的福利待遇。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政府财政、人事制度的渐进改革,地方政府逐渐掌握了一定程度的财政权、人事权,因而可以在核定的机构编制之外进行自由裁量。譬如,地方政府为了完成政策性安置任务、缓解就业压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不得不行使自由裁量权,造成机关、事业单位实有人员(即财政供养人员)大于经审批的编制员额现象,超编、混编、混岗、超领导职数、底数不清等问题就随之衍生。这对机构编制管理提出了挑战,迫使它重新思考如何才能管住实有人员的非理性增长态势。

3政府运行成本不断增加。政府运行既有经济成本,又有管理成本,还有政治成本。经济成本具体表现为政府运行过程中的物质耗费。经济成本的高涨形成财政压力甚至是负担,使政府无法把大量财政收入真正用于经济社会发展。此时,精简机构、压缩编制尤其是实有人员的规模就成为当务之急。就管理成本而言,迄今为止,任何一个公共部门都无法摆脱“帕金森定律”的魔咒。现实中,随着实有人员代数级数增加,公共部门内部之间、部门彼此之间的关系数则呈几何级数增加,产生常见的诸如公文旅行、文山会海、推诿扯皮等现象,这种内部损耗带来了无形的效率损失。在通讯高度发达的时代,公共部门人员增加以及管理效率下降的负面信息和评价会快速传输给普通民众,加上其它社会不公正现象的存在,民众的不满情绪就会逐渐积贮并发酵,给社会稳定带来相当程度的风险。这就是政治成本。正是由于经济成本、管理成本、政治成本的不断增加,政府被迫循着因果链条找寻问题形成的原因,从控制实有人员膨胀上着手,以期减缓压力,提高效率,降低执政风险。

4政府自身建设的客观需求。机构编制管理是政府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理顺机构编制管理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强政府自身建设的重要一环。从机构编制管理的决策、执行、监督与反馈等流程来看,执行与监督环节是管住机构编制的着力点;从机构编制管理的历史和现状来看,执行与监督领域是问题的高发地带,超编、混编、吃“空饷”、底数不清等问题均发生在机构编制执行与监督阶段;从创新空间来看,控制机构、编制和实有人员增长是地方政府的重要职责,执行与监督领域的创新在地方权限范围内,因而有较多的创新空间和自。机构编制实名制是联系执行和监督的桥梁与纽带,它把机构、实有人员与经审批的机构、编制一一对应起来,将机构编制管理的重心从审批(即决策阶段)向后位移,将管理触角延伸,改变了机构编制管理者长久以来扮演的被动角色。在法治社会尚未完全建立的情况下,在政府主导经济社会发展的模式中,这一从吏治入手加强政府自身建设的做法通常是积极而富有成效的。

二、机构编制实名制的内涵及实践

机构编制实名制自产生以来,众说纷纭,褒贬不一。有人认为,机构编制实名制是新瓶装旧酒;有人认为,机构编制实名制是管理方法的创新;有人则认为,机构编制实名制是机构编制领域的一场革命。那么,机构编制实名制究竟应如何界定呢?可以从内涵和实践两方面入手对其进行剖析。

(一)内涵

从宏观上看,机构编制实名制是为了控制机构、编制和实有人员膨胀、落实机构编制管理方针政策而采取的一种核准使用机构编制的管理方法。实践中,它以部门协调配合为前提,以《机构编制管理证(卡)》为载体,以用编制核准为基本内容,以经审批的机构、编制和实有机构、人员名实对应为目的。从机构编制实名制的功能设计来看,它旨在达到以下几个目标:

1从身份管理到岗位管理。由于我国干部人事制度是在计划经济背景下形成的,因而与之相应的“编制”一词带有浓厚的计划配置色彩。实际上,编制在当时是一种资格或身份,是否占用编制,占用什么编制,在很大程度上与一个人的身份、地位、福利待遇等紧密相连。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财政、人事体制的改革,地方有了更多的自,编制之下开始出现实有人员的概念,对传统编制管理形成了巨大冲击。编制数与实有人数常常无法一一对应,在岗不在编人员、编外人员、混编人员进入人们的视野。机构编制实名制的出现,就是因应市场经济条件下实有人员大于经审批的编制数额现象,把管理从抽象的编制转向具体的岗位和实有人员,以适应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背景转换,实现从身份管理到岗位管理的过渡。

2从割据式管理到协作式管理。以管理学的角度来看,机构编制管理是一个包含决策、执行、监督、反馈等顺次环节的完整流程。但是,现实中的机构编制管理诸环节却由多个部门分别行使,机构编制部门负责审批机构的设置和编制的数额,组织、人事等部门负责录用、调配、安置人员并审批人员工资,财政部门负责编制部门预算、核拨或核减工资,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负责办理社会保障手续,纪检、监察、机构编制部门共同负责监督检查违反机构编制纪律的行为。各部门之间有明确的职能界定和权力划分,机构编制部门不可能涉入组织、人事、财政等部门的具体业务,但是,这些部门却对能否真正管住、管好机构编制发挥了重要作用。计划经济体制下,由于财政、人事体制的限制,各部门在人员录用、调配、安置等方面没有多少自由裁量空间,因而,机构、编制一旦审批下来,各部门只能照章行事。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人事体制的改革导致各地、各部门在财政和人员管理方面有了一定的自主选择权,这给机构、实有人员大于经审批的机构、编制创造了可能。机构编制实名制的出现,试图把计划体制下相互分割的管理方式缝补、连接起来,推动机构编制管理从各自为政、画地为牢的状态向相互协调、彼此合作的状态转化。

3从阶段式管理到全程管理。传统的机构编制管理主要集中在决策阶段,即以审批方式决定机构设立和编制数额,审批之后的管理相对弱化,这种管理方法可以称之为阶段式管理。正是由于这一偏重审批阶段的管理模式,使机构编制管理流程出现了诸多漏洞,给超编、混编、混岗、吃“空饷”、底数不清等问题制造了可能。在短缺经济和计划配置时期,政府职能较为稳定,地方政府的自由裁量空间不大,因此,阶段式管理能够达到预期效应。在“市场经济+政府主导”的模式中,政府职能大为扩展,不仅肩负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任,而且有相对较大的权限来配置政府机构、编制。因而,仍然采用审批方式从事机构编制管理显然不太适应政府权力扩张的现实。机构编制实名制的政策设计,借助《机构编制管理证(卡)》的载体,楔入用编核准程序,力图把静态的编制数与动态的实有人员一一对应。换言之,它旨在延伸管理触角,把管理贯穿于机构编制的审批、使用过程及结果这一完整流程中去,以全程管理替代传统的阶段式管理,拓展机构编制管理的空间。

4从柔性管理到刚性管理。由于在管理环节上存在不足,机构编制管理权力实质上在无形中被软化、钝化,这种管理是一种放牧式的柔性管理,缺乏力度、刚度和效度。机构编制实名制的设计者深刻认识到了一次性审批的机构、编制与动态变化的机构、实有人员之间构成了激烈冲突和错位,地方或部门有可能利用这些冲突和错位做文章,在监管不力的情况下制造超编、混编、底数不清等一系列问题,使机构编制管理陷入困境。因此,政策设计者期望通过机制创新、管理方法创新把一次性审批的机构、编制数与动态变化的机构、实有人员一一对应起来,消除作弊者违规的可能性,同时严查各种违纪行为,把软化的权力强硬起来,将柔性管理刚性化。

(二)实践

近年来,针对机构编制管理过程中出现的超编、超领导职数、混编、混岗、吃“空饷”、底数不清等问题,各地因时度势、因地制宜,对实名制管理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和实践,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三种类型的实名制管理模式:一是以《机构编制管理手册》为依托的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模式。《机构编制管理手册》记录机构名称、机构性质、机构规格、主要职能、内设机构、人员编制、领导职数等,当出现机构设立、合并或撤销,或者入编、出编、编制变更等情况时,相应机构或用人单位需到机构编制部门办理变更手续。全国目前大约有10多个省级行政区域实行了这一管理办法。二是以《机构编制管理证(卡)》为载体的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模式。实行这一模式的有内蒙古、山西、四川等省级行政区域,这一管理模式进一步明确了当《机构编制管理证(卡)》所列内容发生变化时,持证单位办理相关手续的具体流程。比如新增人员,用人单位如果不先到机构编制部门办理编制核准和入编手续,人事部门不予审批工资,财政部门不予核拨人员经费和统发工资,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不予办理社会保障等。与此同时,机构编制部门一方面加强日常的监督检查工作,另一方面,每年定期对机关、事业单位的《机构编制管理证(卡)》进行审核,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三是湖北省实行的财政与编制公开模式。建立机构编制监督管理信息网,定编定岗到人,将行政事业编制、机构设置、人员结构、工资人员名单等在互联网上公布,接受社会公众监督。与此同时,将编制号、档案号、身份证号锁定在财政供养人员名单中,使机构编制监督管理工作公开透明,杜绝违规操作。

从上述三种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模式中,我们可以发现一些共同特点:如登记建册,明确并规范人员入编、出编、编制变更等具体流程,建立相关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机制,层层把关,加强机构编制审批后的日常监管等。总体上看,这些先期探索为机构编制工作转型开辟了新视野,奠定了良好基础。

三、透析实名制与机构编制管理转型

机构编制实名制自问世以来,取得了一定成效,备受各方关注,并被写入国务院文件中。但是,从实践来看,机构编制实名制并非完美无暇,它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之处。从问题视角透析机构编制实名制,可以发现:机构编制实名制不是包治百病的万灵丹,归根结底,它只是对以往的管理程序进行了修改,同时重构了部门协作机制。各地实践也表明,在实施机构编制实名制的过程中,仍然面临一系列深层次问题亟需解决。

一是职能部门之间存在权力分割的冲突。实施机构编制实名制,改变了以往的管理程序,延伸了管理权力,推动了机构编制、组织、人事、财政、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之间从各行其政、画地为牢的状态向配合协调、监督制约状态的转化,修补了机构编制管理过程中断裂的管理链条。在此过程中,机构编制部门处于管理的上游位置,它通过编制和领导职数核准程序规范了管理过程,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人事部门从事综合计划的职能。如果人事和机构编制部门没有分开,这种矛盾还不至于表面化;倘若二者分开单设,则冲突就会成为实施机构编制实名制的拦路石。缺乏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机构编制实名制将形同虚设。

二是难解编外控制人员的悖论。所谓编外控制人员,是指地方政府为了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步伐,动用本级财政供养的、不占用编制且履行社会管理或公共服务职能的人员。对这一特定人群进行清理、规范是必要的,但是,不能简单地否定编外控制人员的合理性,更不能一刀切予以全部清除,而是要理性对待。实施机构编制实名制的目的在于,将机构、人员与经审批的机构、编制一一对应起来,以节约财政开支,降低行政成本。从严格意义上说,机构编制实名制实际上对编外控制人员没有任何约束力,于是,机构编制管理的“悖论”产生了:一方面,机构编制实名制旨在管住、管好机构、编制和实有人员,另一方面,却有大量人员游离于机构编制管理之外。这是实施机构编制实名制过程中迫切需要重新慎重思考的新课题,是对传统机构编制管理的新挑战。

三是拘泥于机构编制的狭隘视角,容易走入舍本逐末的歧途。从管理学的视角看,机构编制实名制的制度安排主要是通过程序设计和管理流程变化控制机构、编制和实有人员的不合理增长态势。在很大程度上,实施机构编制实名制的目的在于控制机构编制膨胀,减轻国家财政压力,降低行政成本。这一目标定位——精简、控制,与计划经济和高度集权体制下的机构编制管理一脉相承,没有跳出就机构论机构、就编制论编制的传统思维定式。显然,这与我们建设服务型政府、法治政府、责任政府、效能政府的现实需求存在一定差距。如果止步于精简、控制的目标定位,而不拓展和深化机构编制管理的领域,仅仅管住机构编制远远不能满足经济和社会变迁的需要、改革与发展的需要。沿此路径走下去,可能最初尚能取得一些成绩,但最终会被锁定在无效率甚至负效率的状态之中。

四是无法有效回应科学配置执政资源的客观需求。机构编制实名制是对已审批的机构、编制和实有人员进行严格控制和规范管理,并不涉及审批行为本身。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步伐,现实已不再满足于严格控制和规范管理,而是呼唤机构编制管理能科学配置执政资源。这就牵涉到如何明晰政府各部门的职能,怎样界定部门相互之间的责任、权力和利益,如何科学、合理地确定不同地区和部门的编制总量、结构,如何随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实行动态调控等等。机构编制实名制的着力点重在严格控制和规范管理上,是向管理的下游拓展空间,而不是积极改造机构编制审批的源头,因此,它只能从事后管理出发进行部分修补,不可能对机构编制管理进行根本性重构。换言之,机构编制实名制是一项基础工程,但如果仅仅满足于基础的构建而忽略质的提升,终究无法完成机构编制管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转型。

从实践来看,实施机构编制实名制,是为了努力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机构编制管理面临的新情况和新形势,而以上问题视角的分析也表明,机构编制实名制其实只是机构编制管理转型的前奏,它通过构建一个新的协作机制,为整个体制转换准备了必要条件。实名制的根本目的在于管住底线——现有的机构、编制和人员按既定规则运行,而不是追求理想境界——科学配置执政资源。鉴于此,在实施机构编制实名制的基础上,我们尚需进一步重理机构编制管理,以完成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自我改造与转型。具体来说,其转型路径可从如下几方面进行定位:

1从模糊行政控制向总量动态控制拓展。模糊行政控制是传统编制管理方式,它一方面表明机构编制缺乏系统、科学、合理的界定标准,没有一个明确的总体限量,是模糊的、不明晰的;另一方面,它具有强烈的政府干预色彩,即所有机构、编制的产生、变更和撤销都是政府意志的体现。与之相反,总量动态控制是指机构编制既有一套完备的、科学的、合理的配置依据和程序,又有一个总体额度,而且还能根据情况变化适当增减,动态调控机构、编制的具体构成。相比之下,后者显然更加契合我国目前正在进行的经济社会转型。换言之,实行总量动态控制势在必行。

向总量动态控制拓展包含两个层面的内涵:一是机构编制实行总量管理;二是对其进行适当的动态调控。就总量管理而言,首先应确定选择哪几个因素作为生成机构编制总量的依据。根据我国国情和管理实践,行政编制总量事关公共权力的运行及成效,因此要优先考虑国内生产总值或地区生产总值、人口、财政收入、面积、行政区划等因素,要按先后顺序、有比例确定一个综合系数以配置全国和各地的行政编制总量;事业编制具有一定的灵活性,既受制于事业自身的发展,又与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紧密相关,因此,可以优先考虑财政收入、人口、面积以及事业发展的需要等因素,以确定符合各地实情的事业编制总量。就动态调控而言,机构、编制的总量不能全国一刀切,搞绝对平均,应根据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程度区别对待,对不同时期的机构在编制总量配置上要体现其职、责、权的变动情况。在总量管理的前提下,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职能变化状况,对需要弱化或取消职能的机构,要稳步减少编制甚至撤销机构;对需要强化或新增职能的机构,要在总量控制范围内适当增加编制,整合资源,挖掘潜力。换言之,动态调控意味着在市场化、国际一体化的大背景下不断调适,找到最适合的机构编制规模。

2从收放循环向结构调整拓展。由于缺乏行之有效的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机构编制管理主要依赖行政手段进行政策性调控,因此,以往的机构编制管理常常随政策变化走入“一收就死、一放就乱”的循环之路。现实操作中,“收”意味着对机构编制实行严格的冻结,不管是缺编还是超编,一视同仁。客观地看,它对超编机构是合理的,但对缺编机构来说,由于一些合理的机构编制需求遭到行政调控遏制,使政府应有的职能难以正常发挥,造成政府缺位的种种不良后果。“放”则是指由于对超编、混编、“吃空饷”等弊病缺乏有效治理手段,导致机构、编制和实有人员短期内急剧膨胀并超过经济社会发展的承受能力,增加政府运行的经济成本、管理成本和政治成本。收放循环的直接影响就是,机构编制陷入“膨胀—精简—再膨胀—再精简”的轮回而无法解套。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轮回现象实质上是传统机构编制管理合逻辑的自然延伸与结果。

向结构调整拓展,就是要努力跳出“一收就死、一放就乱”的循环,注重职能设定的合理性、机构设置的科学性、编制配备的合理性、政府运行的协调性,推动政府人力资源最大限度地挖掘和释放自身潜能。换言之,对机构编制管理进行结构调整,意味着对诸如“收”、“放”等政府管理行为进行根本改造,构建以经济手段、法律手段为主体的全新管理机制,以程序化的、可预期的、稳定的管理方法取代运动式的、不定期的、大起大落的管理方法,优化行政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稳步推动国家政权建设进程。

3从经验管理向科学管理拓展。机构编制管理部门自成立到现在,既缺乏一部权威系统的法律,也缺乏一套成熟完善的制度。因此,在很多情况下,机构编制管理依靠的是以往的经验积累和惯例对照,没有一个科学的工作定位。这种管理的现实表现形式就是粗放式管理。众所周知,在经济社会快速变迁的转型期,粗放式管理容易导致错误的判断,提高管理成本,降低管理绩效。

从经验管理向科学管理拓展,就是要建立一套系统、权威、完善的规则体系,确保编制管理有法可依,有制可循。目前,最迫切需要解决的有三个问题:一是把“编制就是法律”现实化,使机构编制管理走出人治的困境,走上依法管理、依制运行的轨道。二是要向标准管理转变,根据部门职责、法定权限、工作方式等规定,抽象、提炼出核定机构、编制的客观要素,使机构、编制配备有确定的、量化的标准可供参考。三是要尽快建立一套科学系统的绩效评估标准,考核“三定”内容是否落到实处,机构内部、机构彼此之间是否协调,人力资源是否发挥了最大效用等。总而言之,就是要以科学化的手段推动机构编制管理从无形向有形转变,从主观判定向客观判断转变。

篇2

关键词 格力 新能源汽车 管理

随着石油资源的日益枯竭,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已经得到了世界各国的广泛认同。在发展的初期阶段,需要政府部门出台相关的扶持政策来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不断发展。在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技术和规模相较于发达国家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需要政府政策的扶持和推进。2016年3月7日,珠海银隆新能源公司正式发行股份,宣布正式向新能源汽车领域进军。与此同时,在2016年1月,时任格力集团董事长的董明珠和珠海银隆的董事长魏银仓达成了协议,两家公司正式开展了新能源技术方面的合作,加速了格力集团的多元化,为公司找到了一个新的产业突破点,打通了创能、储能到家电能源管理的整个系统。

一、新能源汽车发展政策的二维分析架构的建立

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政策方面,主要对公共政策进行研究,在对政策进行制定和执行的过程当中,需要对政策进行科学的构建,从而形成政策方面的合力,实现功能方面的互补形式,发挥出政策自身具有的巨大作用。

首先在X维度方面,也就是基本政策的工具维度。需要根据其政策工具的不同来对其进行分析,其中可以将新能源汽车工具分为供给型、需求型和环境型这三种类型。在供给型的政策工具当中,主要指的是政府部门利用自身的优势来对新能源汽车的产业提供必要的支持,从而起到一个推动产业的作用。在供给型的政策工具当中包含科技信息的支持、基础设施设备的建设支持以及资金的投入和人才的培养等。在需求型的政策工具方面,政府主要利用扩大新能源汽车产业市场的方式来推动产业的不断发展,其中可以利用贸易管制、海外机构、政府采购以及服务外包等形式。就环境型政策方面来说,主要是通过间接的影响作用来影响其产业大环境的发展,如税收优惠、财务金融支持以及法制管制等。

在Y维度方面,也就是产业价值链本身的维度,需要在对新能源汽车的整体发展政策的特征进行了解的同时,还要对其存在的价值链进行分析。根据其产业的发展生命周期和价值链的活动规律,新能源汽车的整个发展过程可以分为研发、投资、生产和消费等四个阶段。

将两个维度相结合,最后就会形成在政府政策形势之下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政策的结构图(如图1所示)。

二、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创新现状分析

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的创新现状具有复杂性,其中具有无标度特征和随机统计的特点,也就是复杂性的网络理论特点。现阶段,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复杂的网络理论已经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中大量的节点和节点之间所存在的联系都是各不相同的,并且分布的状况也是处于不平均的状态当中。

其中,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的网络密度和平均的集聚系数等都是需要经过实际的测量来得出。在网络密度方面,我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技术网络创新整体水平处于偏低的状态当中,充分证明了在网络创新的主体当中存在的合作关系是相对较少的,该领域当中的原始性数据就属于创新技术的一部分。在集聚系数方面,我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网络系数属于较高的水平,充分说明了在技术创新的过程当中具有轴式的网络特点,创新主体之间的合作深度不够。

在网络的中心性特点方面,我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创新网络中心性相对不高,充分表明了和其他的创新产业存在的联系是相对较少的,需要和其他处于中心位置的创新企业建立良好的关系,从而获取到更多的创新资源,提升整个产业的创新水平。

三、相关的建议意见

上文对我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创新现状进行了分析,其中存在着一些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不利的因素,因此需要在有效的制度安排之下,来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方向作出明确的指导,利用制度创新的优势来带动技术创新和组织创新,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首先,对格力集团来说,本身已经具备了相当庞大的产业市场,在此种情况下,需要以市场为基本的导向,进行多方面、多层次的发展。在现阶段市场需求的技术条件还不充足的情况下,就需要从低端出发进行发展,以研发低端的小型高效率的电动车为突破口,从而快速打开我国的市场。与此同时,还要充分利用低端小型电动车的规模化和成本相对较低的优势,来带动其小型电动车的零部件、电池以及相关的电机设备的生产行业的发展,达到以点带面的效果。另外,还要对新能源汽车的研发投入强度和发展顺序作出科学的规划,要将科研工作放在首位,并且对其中的关键技术保持高度的重视。并且还要对传统汽车领域的关键技术进行研究,对其中影响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因素进行全面的分析和了解;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契机和专项的组织模式之下,积极促进新能源汽车的相关产业的良好发展,其中包括汽车电子、总线控制以及底盘技术等产业,全方位提升我国的整个汽车工业的竞争力。另外,在进行新能源汽车生产的过程当中,还要有效地降低电动汽车的生产准入门槛,从而在市场当中形成对小型电动车企业发展有利的局面,从而解决现阶段市场中存在的小型低速电动车发展困难的问题。对于市场来说,需要不断进行调整,从而对新兴产业的发展形成一个良好的发展局面。在新能源汽车的生产当中,(下转第页)(上接第页)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降低资源成本,避免出现由于门槛过高而制约新兴产业发展的现象。

其次,在政府方面,还需要珠海当地的政府建立起完善的机制来为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可以利用完善的税收财政政策和健全的政府制度来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在我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初期阶段,各种各样的外界因素制约了其发展,比如研发成本、购置成本等,在此种情况下,就需要政府部门发挥自身的优势,出台相关的财政税收政策来鼓励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不断发展,持续不断地为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提供动力。如果在当地已经出台了相应的政策和方针,那就进行不断的完善,建立起科学的规范准则和具体的实施方案。此外,政府部门的补贴政策也要到位,利用有效的监督方式和惩罚体系对不符合新能源汽车标准的部分勒令禁止,以此来避免市场出现紊乱的现象。并且,作为政府来说,还可以在政府部门当中建立起专项的采购基金,并且在合适的范围和情况下加大采购量,比如公交车、公务车等,格力集团和珠海银隆的新能源汽车在政府的政策扶持下,为自身原有的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有效避免市场机制所造成的短期失灵的现象,不断提升新能源汽车的生产量,从而使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有一个质的飞跃。

最后,还要建立起一套完善的专利保护标准体系,高度重视对专利保护制度的建设,关键技术的专利申请也需要在第一时间进行,对核心的专利提供保障。在我国提出专利申请,可以对关键技术进行针对性的保护,减少新能源汽车在市场当中存在的潜在威胁。与此同时,不断完善新能源汽车的标准体系,从而提升新能源汽车的市场规模。

四、结语

通过格力集团和珠海银隆集团关于新能源技术产业方面的创新,可以看出在当今世界范围新能源汽车都还是一个新型产业,它可以有效地减少能耗,为实现可持续化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在今后的发展过程当中需要建立起完善的新能源的产业标准化体系,完善电力动力系统,保证电动汽车的性能符合市场的需求,进而促进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

(作者单位为四川城市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 徐国虎,许芳.新能源汽车购买决策的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20(11):91-95.

[2] 陈军,张韵君.基于政策工具视角的新能源汽车发展政策研究[J].经济与管理,2013(8):77-83.

篇3

1.1教育学分制学籍管理适应教育体系框架的构建

学分制是~种以学分来计算、管理其学生学习量的一种教学方式、方法。其整体的管理性能具有柔性化、弹性化、多样化等特点。我们针对我国高职院校教育中学分制学籍管理的结构多样化、培养层次化、教学内容丰富化等特点,让其能够始终保持着因材施教的教育、教学绩效。让高职教育能够进一步地在教与学上通过学分制学籍管理给予学生更多的学习自、自由性。以此,让每个学生的潜能、特点、优点等都能够得到最大化发展。当前,我国高职教育的新型管理与教育方式十分符合其教学新计划的整体模式。通过增加学生的选修课内容及其课程样式、学习方式等,不断让学生对此产生兴趣,之后再根据学分制的基本特征制定出一系列适合教学发展与教学管理的配套制度。让弹性的职业教学、学制规划、选课方式等相关的高职教学学分制学籍管理的各个方面全部进入灵活、简便、利于掌握的阶段。使高职学生能够充分地展示、展现其个性化的自我,通过建立更完善的教学发展环境,让全体学生能够全面、系统地在其专业、非专业、选修、必修等课程中,始终能够与高职教育的方案相协调,以此构筑、发展其学分制学籍管理的整体体系框架。

1.2学分制学籍管理能够保障其教学管理与相关政策的正确性

为了能够与时俱进,全面分析、完善研究其高职教育学分制学籍管理,我们必须严格遵照国家相关的教育、教学规定,结合自身学院的实际情况与特点,充分调研、论证,让学分制学籍管理始终能够全面地革新与完善高职的教育性质、理念、成绩。其中,有很多的高职院校均在管理中采取了新的教育模式去约束、管理学生的发展。按照学分制收取费用进行管理已经开始逐步取代学年收费管理的思路。通过对高职教育的学分制进行有效管理,能够让职业教学、学生教育在实施过程中增加学生们的学习内容、课程理解、成绩考核等,对于学生的基本情况都有一定的记载,如果学生一旦出现特殊原因需要对于课程进行辅修、补休或是中途转专业、转学、休学、复学、退学等,都可以进行统一的学分管理与处理,使得整个高职教育都具有了系统、完善的管理模式。

1.2.1学生在校修读时间具有了伸缩性能

在高职院校中,其整体的规定是要求学生们必须在校学习时间为3~4年,特殊的学习年限也有3~6年与48年之分。在学习的中途,如果一旦发生休学、转学或是其他特殊情况,其进行学分制学籍管理的学生就可以申请延长其学习的时间。与此相同,当修满规定的分数之时,学生们也可以提前申请毕业等,这样可以说是变向地方便了学生,更可以说是我国教学改革中的全新成功模式。

1.2.2学业成绩的考核性质逐步完善与灵活

由于高职教育开始采用学分制学籍管理,因此,这样的教育、教学管理就逐步具有新的特点。高职学院对于学生的整体课程选取与规划是由实践性、与时俱进性、完善性所致的。如必修课、选修课、自学课等的课程设置,都具有较规范、系统的管理。一般针对于学分制学籍管理具有两种方式的管理手段,其一是考核,其二是考察。无论哪种形式的管理,都对高职教育学分制学籍管理起到重要的作用。其自身具有的特点也让高职教育学分制学籍管理较以往的高职教育管理具有完善性、灵活性等,为学生们提供了更多的便捷、人性化的教育新模式。

1.2.3全面加强教学学分制和学籍管理

为了能够更加合理的完善、安排高职学生的整体学习进程,进一步的保障、规范学生•定时间内的学业完成情况,高职院校要求学生们的学分制、上课节数、选修课程数等不得小于或是大于规定的范围。高职院校所实行的学分制学籍管理模式,主要是针对在整个一个学期内都没有修到其相关规定的分数的学生给予的管理与警示。通过细化不达标学分的处置,明确其学分制学籍管理的完整性、重要性。全面督促学生认真对待课程设置、功课质量,并且也在变向地传达学校可以逐步帮助、辅助学生们的各项要求、难处等。因此,高职教育学分制学籍管理能够充分体现其“以教育为主、处罚为辅,更加人性化教学”的管理原则,让学生们真正感到自己的地位、特质。

1.3教育学分制学籍管理能够全面适应现代教学管理的运行机制

在高职教育学分制学籍管理系统中,我们可以将其学分制学籍管理的理念与手段相互融合。经过高职院校的不断运用、试验去磨合,以此去适应现代教育、教学管理的运行机制。建立“以知识传授为主,学分制学籍管理为辅”,让学生、教师能够全面地将知识内容讲解、运用、理解到最佳处。将课程的教学计划、安排、选取等作为学分制学籍管理的基础,以此实现学院、教师、学生三者的整合管理,从而开放、丰富、完善、激发其高职教育的新高度、新特点。与此同时,高职院校还可以通过对于教育学分制学籍管理的各个环节进行有效监控,逐步完善、保证其教学质量稳步提高,促进高职教育、教务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信息化。

2高职教育学分制学籍管理的成就

2.1学分制学籍管理的实施完善了教育教学管理

在高职教育中,学分制学籍管理主要是针对于专业内容设置、计划安排、课程量、市场需求等,进行固定、特定的培养模式。通过让硬性的学制、学习方式等具有弹性化,为学生们提供良好的学习方式与竞争舞台。学分制学籍管理作为一种高职教育的新培养、管理模式,可以给予刚入学过分依赖学校的学生正面、全新的迎接学习、教育、管理的动力,让原本缺乏自主意识和自律能力的学生也可以接触学分制学籍管理,适时地挑选适合自己以及自己能够承受的管理方式。通过建立学分制学籍管理,学生不仅能够根据整体社会的需求量以及自身的学习能力,选取课程、选择教师,还能够妥善地安排自己的学习进程,分配学习时问,强化知识的应用,让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了充分的重视、满足。同时,通过学分制学籍管理还能够有助于整体学习与教育的弹性化。淡化了以往的应试教育,逐步让管理具备柔性化,给予学生们更多属于自己的空间。

2.2通过学分制学籍管理,教师教学的积极性得到提高

高职院校不仅提供着各类专业的必修、选修课程,还同时为有更多精力、学习动力的学生提供多种多样的辅修课程。整体的学籍管理就能够根据学生的学分进行管理,及时地反馈给相关教师,这样能够全面提升教育、教学的管理积极性。与此同时,也全面地促进了学校、教师、学生三者之间教与学的沟通。

2.3通过学分制学籍管理,让学籍管理水平跃上新台阶

通过对于高职教育学分制学籍管理的重大改革,我们看出整个学分制学籍管理就是体现整体教学实施、培养学习能力、监控管理的全过程。为了进一步加强目标考核与管理,高职院校可以针对学生的具体学分制给予一对一的网络计算机系统学籍管理,为学生的学习、教师的教学提供良好的信息保障。在以往的学分制学籍管理中,一般办理学生变更、变动等情况,需要诸多的工作日去完成,而通过现代化的计算机网络进行管理与更新就能够大大地缩短、节省其办理的时间。高职院校中,当学年结束时毕业的资格审核也是一个不小的工作量,通过利用计算机网络联网、共享信息资源,就能够快速、完整地将专业、人员、成绩等有效的整合、罗列出来。这样大大的提升了学籍管理的工作效率,并且也有力地监控、掌握了不合格、学分不达标学生的具体情况,让学生退学、逃课、不及格等现象逐步减少。

篇4

1研究性教学的含义

1.1研究性教学基本概念

研究性教学是指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学生在教师辅导下,通过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学习方式对当前教学内容中的重要知识点进行自主学习、深入研究,并进行小组合作式学习,从而较好地达到课程中关于认知目标与情感目标的要求。

1.2研究性教学主要环节

1)创设情境。研究性教学需要围绕课程中的某个或多个知识点而展开,并且这个知识点并不一定选自社会生活中的现实问题,也不是完全由学生自由选择的,而是由教师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和教学的深度来确定。一旦确定了这个教学出发点或者说学习对象后,教师就要通过问题、任务等多种形式,使用适宜的教学手段来创设与此学习对象相关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进入目标知识点的学习。

2)启发思考。学习对象及内容确定后,为了使研究性学习更加高效,要求教师在开始研究性教学之前向全班学生提出一些富有启发性、能引起学生不断思考、并与当前学习内容密切相关的问题,使全班学生能带着这些问题开始研究性学习。这一环节所提出的问题是否具有启发性、是否能引起学生的深入思考,这是研究性教学是否有效的关键。这类问题一般由教师提出。

3)自主(或小组)研究。研究性教学因为采用“自主、研究、合作”的学习方式,所以在教学过程别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主研究,以及在此基础上实施的小组合作学习。这一环节是研究性教学中的关键环节。在实施过程中要处理好教师、学生等各方面之间的关系,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教师要起引导、支持作用。

4)协作交流。协作交流与自主研究紧密相连,学生只有通过认真的自主研究、积极思考,才会进入更高要求的协作交流阶段。协作交流是建立在自主研究的基础之上的,可以为学生提供交流思想、碰撞灵感并分享成果的平台。在此过程中,教师起到组织、协调和引导的作用。

5)总结提高。教师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回答与总结,对学习成果进行分析归纳,并可联系实际,对当前知识点进行深化、迁移与提高。这一过程在实施研究性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有时候学生的研究结果并不一定科学合理,观念也可能存在误区,甚至个别学生会产生极端思想,这就需要教师通过此环节对学生的观念进行及时纠正。

2行政管理学的课程特点及进行研究性教学的必要性

1)行政管理学的课程特点。行政管理学是一门源于实践、但理论性又很强的课程,同时也是一门集多学科理论知识、综合性特征显著的课程。枯燥的理论与实践运用的脱节是教与学的重大障碍。学生学到的知识必须通过反思实践才能加深理解,最终转化为能力。因此该课程的教学过程必须做到理论教学和研究性教学高度整合和有机统一。

2)行政管理学实行研究性教学的必要性。现阶段,针对行政管理学,国外高校基本是以案例教学为主。从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开始,案例教学法已逐渐被应用到欧美国家的高等教育和公务员培训课程中。大批行政管理学专家学者、教师与从事行政管理工作的人员合作编写了大量的行政管理案例,建立了案例库。大量的案例分析训练为提高学生管理实践能力奠定了基础。而国内基本上还是以课堂讲授为主,辅助一些案例教学,课堂讨论等。从目前情况看,传统的以教师理论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依然占主导地位。案例教学法从上世纪80年代引进我国,被广泛应用于行政学院的课程教学,虽然丰富了行政管理教学内容,提高了教学质量,但案例教学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缺少合适的行政管理案例、教师的案例教学能力不足、学生的主动参与性存在不足等。而研究性的教学可以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环节,提高其关注现实、分析社会现象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行政管理学研究性教学准备及方法

3.1行政管理学研究性教学准备

教学准备是实施研究性教学最为基础的一个阶段,为了使行政管理研究性教学进行得更有效,教师必须对各方面情况,如教学对象、教学内容、考核方式等进行详细了解及准备。

1)了解教学对象。建构主义理论认为教学强调以学生自主性学习为主,教师进行学习意义的构建及学习情境的创设0。学生是研究性学习的主体,他们研究热情的高低、活动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的强弱将直接决定行政管理研究性教学的成败。为此,教师必须对学生的知识状况、能力结构、研究兴趣等作一正确的评估,然后再根据教学需要将学生进行分组。

2)准备教学内容。实施研究性教学,教学内容的准备至关重要。教师应当熟悉行政管理学的内容,认真阅读分析教学大纲,并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创设不同且真实自然的教学情境。同时,教师应给学生提供一定的参考资料和搜集资料的方法,启发学生不断思考、自主研究,从而达到研究性教学的最佳效果。

3)决定课程考核方式。研究性教学应特别注重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过程。因此,学生的最终成绩在很大程度上应由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过程来决定。在研究性学习中,每个小组以及小组内每位学生参与教学的程度都不同,成绩评定如果仅仅以期末考试的成绩为主,那就会降低学生研究性学习的参与度。因此,在课程考核方式上,教师在开学初就应明确告诉学生课程期末成绩评定的依据,激励学生积极参与研究性学习。教师在研究性教学的过程中,应注意学生小组各成员参与研究性学习的情况,认真记录学生的课堂表现、对小组的贡献以及小组课堂教学效果;在期末时要求学生以书面报告或口头报告的形式汇报研究性任务的完成情况H。

3.2行政管理学研究性教学方法

行政管理研究性教学的准备过程体现了研究性教学创设情境和启发思考的环节,这两个环节至关重要,直接决定了学生自主研究的氛围以及研究性教学的成败。而在研究性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注意自主研究、协作交流和总结提高这三个环节的实施,主要方法包括专题讨论、辩论、讲座、角色转换、案例讨论等,虽然授课形式不同,但最终目的都是使学生能通过自己的思考研究获得知识。

1)专题讨论。专题讨论是指学生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围绕一个特定的专题进行分析讨论。教师应提前告知学生专题内容,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搜集并准备相关资料。对于学生来说,专题讨论可能会有一定的难度,但如果准备充分,并辅助教师一定的指导,就能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如在讲到行政职能时,要求小组以“当前我国政府职能转变的主要任务”为题进行专题讨论;讲到人事行政与公务员制度时,要求小组以如何客观地看待“国考热”为题进行讨论;讲到财务行政时,可以讨论如何增强“三公”消费透明度。

2)辩论。辩论是指见解不同的人彼此阐述理由,辩驳争论般分为正反双方,围绕一个辩题进行论述。辩论比专题讨论的要求更高,要求学生不仅能说,更要说到关键点上。在具体选题上,如谈到行政决策的相关内容时,可以以“失误的行政决策是否应该追究责任”为题进行辩论;当谈到行政监督时,可选择“加强行政监督是消除腐败的唯一途径”进行辩论。相关的辩题还很多,教师可以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教师可将全班同学分为正反两方,要求学生通过制作幻灯片或导入案例进行辩论。

3)讲座。讲座是指由主讲人向学员传授某方面的知识、技巧,或改善某种能力、心态的一种公开半公开的学习形式。教师可邀请当地高校的一些教授专家或政府机关的工作人员来校给学生做讲座。这类主讲人员一般都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经验,选题一般也会更有研讨价值。通过参加这种讲座,往往能使学生了解到最新的学术研究成果及实践经验,并体验到思路的火花式碰撞。此外,教师还可让学生自己进行专题讲座,如在讲到行政组织时,教师可要求学生小组以“我国的大部制改革”为题进行专题讲座,小组成员可通过制作幻灯片等方式介绍我国大部制改革的背景、必然性、艰巨性及历程等内容。比起传统的教师教授,这种方式的教学效果会更明显。

4)角色转换。角色转换是指教师与学生的角色互换。教师充当学生的角色,认真听课。学生在课前认真备课,在课堂上认真讲课。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使学生更加深入并全面地熟悉学习内容,也可以使其他学生在课堂上更加投入,这种方式更是对学生全方位能力的锻炼。

5)案例讨论。案例讨论是指教师提前将案例的相关内容和思考问题提供给学生,问题并没有标准的答案,学生需根据案例及问题进行相关准备,如查找资料、整理分析等,并在课堂上围绕思考问题开展讨论。在讨论过程中,学生需根据之前的准备,说服他人,而教师在此过程中的引导和启发也非常重要,及时避免学生的讨论偏离主题。这种教学方法对于相关案例的选择要求较高,因此教师需要花费很多的心思选择案例,如果没有非常合适的案例,教师也可自己撰写。

研究性教学虽然注重学生的研究性学习,但是教师并不是可有可无,也不是完全被动的。教师需要对学习内容进行意义构建,让学生认识到学习相关知识的意义。此外,教师还要能及时应付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情况,并根据学生的讲课内容、学生提问及点评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评价,尤其是当学生出现一些极端的思想,或者一些错误的观念时,教师应及时进行纠正,防止更多学生受影响。

4结束语

篇5

    【论文摘 要】成人高等教育是成人教育中重要的教学形式。教学管理工作的核心是教学质量的管理。强化管理,深化改革,创新思维,建立科学合理的具有成人教育特色的教学管理体系,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保证。

    一、成人高等教育教学管理体系改革的必要性

    随着学习型社会的逐步形成,知识经济对人才素质要求的不断提高,终身学习已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成人高等教育也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深化教学管理改革,实行教学管理体系的科学化和规范化,切实提高管理水平、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是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的生命线。现有的教学管理体系存在不少弊端,积极推进改革创新,建立健全教学管理体系,才能保障教学管理工作协调运转,管理效能不断提高,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优秀人才。

    二、现行成人高等教育教学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教学管理机制方面存在的问题

    其一,教学机制缺乏灵活性,不能适应或满足成人学生的学习要求。现行的教学管理体系基本上延续普通高校的教学管理模式,学生不能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决定学习时间,安排学习计划。学制年限不能灵活变动,限制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其二,现行成人高等教育课程体系不能适应社会发展对高素质人才培养的要求。课程的设置要与科技发展相结合,把国内外的新技术、新理论、新知识,新方法、新信息等内容作为课程设置的重点,全面培养学员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而现行的课程体系却忽略了学生的知识基础与综合素质的差异,兴趣爱好与工作岗位的差异,按照统一的教学计划,使用统一的教材,固定的课时,学员不能根据社会、就业及个人发展的需要来选择课程和教师,重新组合自己的知识结构。其三,专业设置不能适应社会发展对高素质人才培养的需要。目前的成人高等教育的专业设置计划不够灵活,有限的专业选择使得学员不能根据自身的特长、个人职业发展方向的变化选择适合自身发展要求的专业。随着大批新兴行业、产业和技术的不断发展,劳动者需要多层次、多形式的学习机会,这就要求成人高等教育顺应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的发展,开发更多新专业,满足多方面高素质人才的培养需要。

    (二)教学质量方面存在的问题

    首先是学生生源方面的问题。由于近年来的急速扩招,成教学生知识素质不断降低,给教学管理及教学组织带来极大困难。成人学生大多以在职人员为主,平时到课率不高。许多成人高校在教学管理方面松散,入学容易、学习简单、考试轻松,已经是人们对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的整体印象。其次是教师方面的问题。担任成人高等教育的教师大部分都是由普通高等教育的教师兼任,缺乏针对成教学生特点的因材施教,不能结合成人心理开展教学,照本宣科,讲课内容即考试内容的现象普遍,教学效果差强人意。

    (三)教学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第一,在教学管理方面还没有完全形成成人教育的特点,致使专业设置、课程标准、教学实践与培养目标不配套,尤其表现在理论与实践的脱节。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社会实践等环节与社会的实际需求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导致实践技能的缺乏和教育理论建设的不足。第二,对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方面资金投入不足,师资队伍的建设和培养不能满足实际需求。由于教学管理者多数依然习惯于传统的管理,在管理内容上缺乏整体规划,对教师的教学信息缺乏系统管理,教学管理信息化跟不上时代的发展。第三,教学管理效率不高。学生学籍管理、考试形式、成绩管理大多还是落后的管理模式;教师课堂授课形式、教学组织、讲授内容、现代化教学手段应用等远达不到现代教育发展水平;教学评价、教学效果测评等教学质量监控手段基本上沿用旧的传统方式,缺乏教学质量控制的公正性和全面性。

    三、成人高等教育教学管理体系改革的思考

    (一)完善成人高等教育教学管理体系。

    1.调整专业结构。要及时调整专业设置,更新改造传统专业,开设社会急需专业。开发新专业要做好新专业设置的长远规划,要考虑长远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及经济、产业、技术结构调整的趋向及其对教育体系的影响;将增强学员的社会适用性作为重点,调整和优化专业结构,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最后要改造现有专业,对落后的专业要调整专业结构,课程结构和教学计划,焕发传统专业的新活力。

    2.实行灵活的学年制。针对成人学生的实际情况,建立一套适应成人特点、市场经济特点的管理制度。修业学年可根据学生完成学业的情况适当延长或缩短,这样能有效地提高成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虽然采用灵活学制会给办学的统一规划和管理带来相关的困难,教学计划的完整性也会受到影响,在排课、课程设置以及教学管理上增加难度,但对于提高成人学生的学习质量,保证合格人才更快更好地脱颖而出是十分有利的。

    3.制定成人特点的教学计划。制定教学计划要充分考虑到成人的特点,根据社会需求和专业变化不断地修订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首先,组织相关专家针对成教学生的社会性、实用性等特点,在符合专业要求的教学计划基础上对陈旧、落后的教学计划重新修订。其次,组织优秀的教师修改教学大纲,剔除落后时代的旧知识,更新体现知识发展的教学内容,满足社会及相关领域的发展要求和学生的职业需求。

    (二)积极推进教学管理体系改革创新。

    1.完善学分制管理。实行学分制是成人高等教育教学管理体系改革的一个基本趋势,以选课制作为基本特征,用学分计算学生学习数量,学生可以自主确定学习课程、学习进度,修满规定的最低学分即可毕业。这样学生就可以在指导性教学计划范围内,自主参与选择专业方向、课程、修业时间,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缓解了成人学生的工学矛盾。

    2.改革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由于成人具有丰富的生活阅历和工作经验,对很多问题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教学内容就要具有针对性和实践性,努力培养学生的现场分析、解决、处理问题的能力。教学方法应灵活多样,把课堂讨论、经验交流、理论讲解、案例教学、角色变换等方式结合起来,在教学的组织和管理上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根据成人教育的特点,深化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改革,实现从注重知识传授向更加重视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的转变,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将新知识、新理论和新技术充实到教学内容中,为学生提供符合时代需要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3.推进考试制度改革。根据成人教育的特点,按照课程性质和教学内容的不同,对考试内容和方法、手段进行综合的整体改革,建立具有成人特色的课程考核体系,提高课程考试质量。考试可分别采取闭卷、开卷、口试和笔试相结合、论文、完成作品、实践操作、设计、调查报告等方式完成对学生课程的考核。减少理论考试的分量,增加实践考核的比例,通过考试让学生学会积极思考及解决实际问题能力。逐步做到公共基础课统一考试,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结合课程内容进行多样化的考核方式,逐步建设试题库,实行教考分离。

    4.实行灵活的学籍管理制。学生学籍的管理要从成人特点出发,符合成人学习的实际情况,取消或放宽固定的学习年限。由于灵活学年制打破了严格的年级界限与在学年限,这在时间和空间上更适合学员的在职分散、业余自学的特点。若某门课程补考后仍未及格,学生可选择时间跟低年级重修,对重修的学生采取按旁听生的标准收费,并以课程门数计算收费。这个过程可不受固定学习年限的限制。

    (三)注重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成教特性。

    建立科学有效的教学质量监控机制,发挥教学督导组的权威作用,加强教学质量的全程管理。教学质量督导包括对教学环节、教学管理、教学改革方案等教学活动进行经常性的随机督导和反馈,对教师备课、授课、作业批改、论文指导、学生日常管理等各个环节进行全方位的督导。通过检查课堂教学,对教师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进行评价和指导,通报各班学员到课率及学风问题,提出建议,保证教学有序、高效地进行。

    (四)加强成人高等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1.实现教师的专业化。成人高等教育拥有的专职教师大多是普通高校的兼职教师,他们对成人教育特点了解不够,因而在教学过程中缺乏针对性。要加强对教师有关成人教育学、成人心理学、成人教育管理学等成人教育理论课程的培训,这样有利于教师在教学中针对成人教育特点,运用相关理论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创造更加优化的教学模式。

    2.培养“双师型”教师。选派具有较高理论学术水平的教师到实践岗位中进行学习,提高其实践操作能力,也可从社会相关岗位一线聘请既有理论又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技术人员或管理人员为兼职教师。这样能改善当前教师的能力结构和综合素质,达到理论和实际的相结合,实现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双师型”教师既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和较高的教学水平,又要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和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这样才能胜任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的教学工作。

篇6

【关键词】 护理学;文科;理科;成绩;高考;相关性;分析

在1950年召开的第一届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我国将护士教育列为中等专业教育,并且停办了高等护理教育。此后的中等护理教育成为我国护理教育的主体[1]。但是,随着医药科学技术的发展、医学模式和人们健康观念的转变,使我国长期以来坚持的以中等教育为主体的护理教育将不能适应社会对专业护理的要求。因此,我国又于1983年恢复开办护理本科教育。我校也于2001年开始招收本科护理学生(文、理科兼收)。那么,护理专业学生在校学习成绩与其高考成绩有无相关性,文、理科考生在校学习情况有无差异,一直是招生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关心的问题。本研究即分析我校护理本科学生的学习成绩,并研究其与高考分数之间的相关性。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由于各省考生的录取分数线、考试科目及人数有较大差异,为便于比较,我们选择四川籍考生作为研究对象,因各种原因缺考、重考或补考者的成绩除外,共计75名04级四川籍学生的成绩列入分析。以每位学生14门主干必修课程(包括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药理学、诊断学、护理学基础、护理管理学、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护理学研究、社区护理学)的平均成绩反映其学习状况。学生的高考成绩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综合及总成绩。

统计学分析采用Sigmstat1.0软件,计量资料的差异性检验参照文献[2]的方法采用KruskalWallis 单因素秩方差分析(三组以上)或t检验(两组),并用Spearman秩相关及Person积差分析法分析高考成绩与主干课程成绩之间的相关性。r为相关系数。

2 结果

2.1 学生各类成绩的统计学描述(见表1)表1 学生高考成绩及主干课程成绩的统计学描述 注:文、理科及文理合计主干课程成绩之间的差异性比较用Kruskal-Wallis单因素秩方差分析,H=0.261,P=0.8778。文、理科学生主干课程成绩之间比较用t检验,t=0.248,P=0.8049。2.2 学习成绩与高考成绩的相关性分析(见表2)表2 主干课程成绩与高考成绩的相关性分析

3 讨论

在许多人的意识中,护理学属于医学的范畴,按文理分科考虑,应属于理工类。我校自2001年招收护理专业学生以来,一直以招收理科类考生为主,也招收少量文科类学生。对于文科类考生是否能学好护理学,一直是人们关心的问题。本研究结果显示,文、理科考生在校专业课学习成绩无显著差异,说明招收文科考生不会影响护理学生的整体专业素质。达丽等[3]曾对临床医学专业两个年级民族和汉族班学生(共489人)的研究发现,高考总成绩与医学22门课程成绩均呈显著正相关(r=0.2358-0.7345,P0.05)。以上结果提示:临床医学专业与护理学专业学生的学习成绩与高考成绩的相关程度的差异性可能说明护理专业对数理化知识水平的要求较低。但考虑到样本数较小,有待进一步证明。另外还说明,虽然高考分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考生的高中文化基础和今后的发展潜力,但不能完全预测考生今后的发展,更不能反映考生今后的实际工作能力。一个人的发展与其知识基础有关,更与其非智力心理因素以及外界的影响有关。因此,高校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在于传授业务知识和培养智能,更在于引导和教育学生,使其理性与情感意志、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方面得到和谐发展[5]。

参考文献

1 杨佩琴.我国护理教育的发展概况[J].中国基层医药,2005,12(5):630—631.

2 杨正伟,唐中,田小兵.一组计量资料的统计分析.川北医学院学报,2005,20(3):357-359.

3 达 丽,买买提·牙森,施建明,张彤,尔西丁.医学生高考成绩与医学成绩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4,(2):19-21.

篇7

《大学教学管理制度论》从大学教学管理的研究成果与理论分析入手,厘清了我国大学教学管理制度的发展脉络;以深入的调查研究、数据统计、现场访谈为基础,深刻反思了我国大学教学管理制度的问题;提出了低重心、人性化的大学教学管理制度改革构想,是对大学教学管理制度改革路径一次尝试性的探索。

【关键词】

大学教学管理制度;问题;成因;改革构想

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承担着向社会输送高素质人才的历史重任。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人才国际化、现代化的迫切需求给高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带来了严峻挑战和新的命题。高校教学管理只有从传统的桎梏中解放出来,跟上时代的步伐,摒弃陈旧、吐故纳新,创建与时展相适应的新的管理制度,才能真正提高高校的教学管理水平,实现提高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的现实目标。因此,研究高校教学管理制度的建设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郭冬生著写的《大学教学管理制度论》一书,对大学教学管理制度故步自封的深层次问题进行了研究,探寻大学教学管理制度吐故纳新的路径,这对我们在实践中推进高校教学管理改革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一、我国高校教学管理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我国高校教学管理制度改革与建设有了较大的进步,但是仍然存在着管理制度不完善的问题,从《大学教学管理制度论》这本书所做的调研成果来看,其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其一,教学管理制度中的权利失衡现象。《大学教学管理制度论》一书中,作者花费了近半年的时间对五省市十五所高校的相关情况做了翔实细致的调研,运用访谈、问卷等方式对高校负责人、高校教师、专家进行深入调查。通过调研统计和资料、数据分析,作者对成书阶段的大学教学管理制度有了深刻了解,指出目前高校从属院系自力不足。高校对教学管理权力抓得过紧,这种集权制管理虽然在管理措施实施时方便统一开展,但随着高校招生不断扩容,学校依然采取集权制管理显然与本科教学管理的实际需求不符。高校从属院系的教学管理自不充分,很多问题也会随之凸显。针对这些情况,高校在大学教学管理的实践中,要改变集权制与一刀切的管理方式,要将一些管理权限合理、适度地下放,提升从属院系教学管理的自由度,提高管理效率。

其二,教学管理制度中以“控制”为重心的现象。《大学教学管理制度论》指出,大学教学管理以“控制”为管理重心,教师“教”与学生“学”的自力被削弱。这个问题集中体现在大学教学管理的规制过多,教师的教学自受限,影响其专业水平的发挥;大学生的自由学习空间被压缩,其学习主动性受到影响。比如高校设置的专业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学术领域,学生能否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专业,能否在可以发挥自身所长的专业学习,不但取决于学生的选择能力,还取决于高校给予学生的选择空间。我国大部分高校,学生进入校园后在专业选择空间上受到了很大的限制,这是通过选修课也不能弥补的遗憾。因此,要解决这些问题,学校应从大学教学管理制度入手,充分保障大学生的学习自主全民阅读权与教师的教学自。学校应跨越自缺失的大学教学管理制度鸿沟,采取有效措施给大学生和教师更多自由空间;改变大学教学管理制度僵化、机械、教条的现状,充分体现弹性学制的优势;参考《大学教学管理制度论》,采取针对性措施,切实改进大学教学管理制度,为教师和大学生创造良好“教”和“学”的环境。

其三,教学管理制度中的平等性及服务性不足的现象。从目前我国高校教学管理制度的建设和实施来看,以管理者为主导、管理者与学生地位不平等、教学支持服务不足等特点还较为突出。根据《大学教学管理制度论》的相关调研可知,一方面学生民主参与的程度不高,大学生民主参与的机制未真正建立起来。这种以管理者为中心的制度建设,影响了平等服务的制度属性,管理主体的管理行为难以被管理客体接纳,管理效能发挥的实效性不强。这体现为“管理者与师生之间管理契约的失衡直接导致了师生对管理活动参与意愿与参与度的降低”。另一方面,教学管理制度的服务性缺乏。管理具有二重性,它是管制与服务的统一体,但现行高校教学管理制度所体现的服务性相对不足。例如大部分高校在学习指导服务、学习资源(图书、实验)服务等方面做得还不够。平等性和服务性的不足,高校外部的现实要求和高校内部结构变化的不适应,这些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大学生个性和创造性的发展。因此,在大学教学管理制度构建过程中,我们要从管理体制的宏观层面入手,改善政府管理的集权性,在管理过程中充分尊重管理客体的个体需求,以增强内外因制度问题改变的内驱力。此外,我们还要改变强权式管理传统对教学管理走向的固化,淡化管理者的中心意识,以平等服务的教学管理理念激发教师与学生参与管理的意愿,从而提升管理客体对管理行为接受度,推进大学教学管理制度的不断完善。

二、我国高校教学管理制度的改革构想

知识经济和市场经济呼唤新的教学管理制度以提高人才培养水平,目前我国高校教学管理制度存在的缺陷制约了高校教学目标的实现。那么,如何突破现行体制的不足使之适应新时代的新要求?《大学教学管理制度论》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其一,提高院系教学管理的活力。院系对各具体专业、具体学科教学的情况最了解和熟悉。因此,高校教学管理体制要以院系的教学管理为本,学校要合理放权,促进院系管理效率的提升。高校在教学管理制度构建的过程中,应尽可能从教师、学生的发展需要以及学院教学管理的实际出发,适当放宽院系管理的权限。教学管理的整体重心要下放到院系,当然,重心下移不是单纯地强调放权,也不是主张削弱学校教务处(部)等部门的应有作用,而是让校级职能部门注意角色调整。高校应最大限度挖掘院系管理的潜力,激发院系教学管理的积极性、创造性,以低重心的权力下放促进院系教学管理的有效落实。

其二,坚持人本理念。在具体实践中,高校教学管理制度建设要以人本理念为制度建设的出发点。坚持人本理念就是在大学教学管理制度改革的进程中,要以教师和学生为本,即制度的制定与落实要服务于管理客体。作者针对以往大学教学管理制度刚性化的问题,提出大学管理要尽可能达到刚柔并济的管理平衡。作者在书中指出,高校在改革和构建大学管理制度时,要尽可能落实人本教学理念,既要保障学生的学习自由,也要保障教师的教学自由。保障学生的学习自由体现在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给予学生学习选择的自由权。同时,高校制定的教学制度要尽可能弹性化,弹性化的教学制度能充分发挥“学分制”与“学年制”的优势,并避免二者的劣势。教学制度的弹性化还体现在为学生创设个性化的学习空间,通过自主学习、教学评价、学籍管理等制度的改革,帮助大学生实现学习自由。教师的教学自由保障则要从教学的自、教学的弹性、负面制度的减少等方面着手,促进教师教学自由的更好实现。

其三,强化教学管理制度的服务性。教学管理制度的服务性是由高校教育的性质和功能决定的,同时也是市场体制下高校管理的必然要求。“管理就是服务”的命题在当前更凸显其时代意义。在具体实践中,高校要从教育沟通、资源使用、学习顾问、信息服务等服务制度的构建入手,做好相关管理制度的建设工作。例如,把全校各院系、各专业的教学计划和课程简介汇集成册,编成教学指导书或教学一览,并及时更新,便于学生了解和修习相关课程。

高校教学管理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是大学教学高效实施的关键要素。高校教学管理由多重的管理元素构成,包括观念层面、制度层面、实践层面的管理元素,而制度是多重管理元素的重要媒介,是实现大学教学管理效益的根本保障。《大学教学管理制度论》提出大学教学管理制度不能故步自封,要与时俱进地将院系、师生、服务作为制度的改革理念。同时,高校在大学教学管理实践中要降低管理重心,以制度的弹性化、平等化、服务化建设促使制度规则的实现。此外,大学教学管理制度改革的环境建设也不容忽视,高校要在制度构建过程中保证院系管理的有效落实,拓展师生发展的自主空间,构建服务完善的高校教学管理创新机制。

参考文献

[1]刘根厚.刚柔相济之高校教学管理制度的创新建构[J].科技管理研究,2009(7).

[2]张波.问题与抉择:高等教育管理学发展中的反思[J].中国高教研究,2009(7).

篇8

文章针对当前小学教学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小学教学管理的具体对策,即建立健全的小学教学管理体系,重视各方面教学资源的高效利用,引领并实现教学管理工作良性运作,注重家庭教育同学校教育的有机结合。

关键词:

小学教学;管理体系;相应路径

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教学管理工作对于小学生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优化小学教学管理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这将有助于小学生的学业发展以及个人素养的提升,为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提供充足的保障。

一、当前小学教学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工作者缺乏耐心

在小学教学管理工作中,作为教学工作者首先需要具备的就是教学耐心。小学生天性活泼好动,需要教师更多的关注与宽容。但是,部分教学工作者缺乏相应的教学耐心,特别是在小学生提出问题的时候会产生腻烦等不良情绪,从而给小学生带来一定的心理压力,不利于小学教学管理工作的开展。

(二)存在违规体罚现象

当前,我国教育界已然禁止对学生进行体罚,然而,依旧存在个别教师进行违规体罚学生的现象,不仅对于学生本人造成了一定的身心伤害,同时对于学校和教师的形象也产生了不良的影响,从而阻碍了教学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师生之间沟通不畅

教学管理工作离不开最基本的沟通,但是,由于小学生心智尚未成熟,在语言表达和思维逻辑方面较为欠缺,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主动引导,避免沟通障碍的出现。然而,部分学校的教师同小学生之间存在着明显的沟通障碍,这显然是同新课标教学要求相悖的。

(四)不良社会风气产生负面影响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不良社会风气也渗入校园之中,加之社会观念的转变,小学阶段的教学管理工作将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小学生的价值观遭到不良社会观念的冲击势必会影响到教学管理的系统工作,小学生自身缺乏辨别事物的能力,因此,一旦受到不良风气的影响,思想很容易受到侵蚀,从而影响学业与心理健康的发展。

二、加强小学教学管理的对策

(一)建立健全的小学教学管理体系

作为教育工作者,应当充分了解新课改以来小学教学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并构建出相对健全的教学管理体系。一方面,教学管理者要重视学校的教学理论创新工作,更新教学理念,并将其融入到工作中;另一方面,教学管理者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力求构架行之有效的教学管理体系。只有不断在创新中实践,才能够保证教学管理的先进性与可行性,才能够顺利实现教学目标和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重视各方面教学资源的高效利用

不同地区由于自身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其教学资源的条件与利用度也存在着明显的不同,相对而言,东南沿海以及各大省会城市拥有相对健全完善的教学资源,包括优良的师资团队和配套的教学设施(如多媒体、阶梯教室)等,但是,西部及农村等经济落后的地区教学资源相对匮乏,利用率也不高,必然对教学管理体系的构建产生消极影响。因此,教学管理者应当重视现有教学资源的利用与开发,制定出科学高效的教学大纲,从而实现现有教学资源的优化利用,为实现教学管理目标提供基础保障。

(三)引领并实现教学管理工作良性运作

在小学教学管理工作的开展过程中,教师的引导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教学管理工作过程中,教师要充分重视社会舆论导向与监督作用,切实为营造一种和谐、健康的教学氛围而奋斗,从而引导小学阶段教学管理工作实现良性可持续发展。

(四)注重家庭教育同学校教育的有机结合

家庭教育将伴随着整个小学阶段,因此,除了学校教育之外,家庭教育同样对于学生的教学管理起到重要的作用。因此,实现家庭教育同学校教育的有机结合,将有助于营造一种高效、积极的教学氛围。教师应当加强同小学生家长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强化对于小学生的多领域关注和了解;同时深入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感受教学管理工作对于学生个体所产生的差异影响,在循序渐进中给予学生正确价值理念的引导,从而确保学生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将贯穿于小学管理工作的整个过程,实现二者的契合,才能够保证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

三、结语

小学阶段的教学管理工作主要是校方及教学工作者方面的问题,因此,唯有实现二者的良性调整才能够保证教学管理工作的有序健康发展。作为学校,要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为学生的学习创造条件;作为教学工作者,应不断学习,实现综合素养的提升,从而满足不同学生对于教学方面的需求。此外,家庭和社会方面也要反思,努力为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贡献力量,最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作者:周定元 单位:六枝特区第一小学

参考文献:

[1]朱春来.浅析教学管理中“真”的魅力[J].成功(教育),2010(2):212.

篇9

5s管理是日本企业的一种独特管理方法,5s是5个日文的简称,具体讲是指: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

1.整理(1S)。整理的主要内容是将T作场所任何东西区分为必需品和仆必需品,现场不放置非必需品,不必要的东西尽快地、果断地处理掉,消除过多的积压物品,及时倒掉垃圾,长期不用的物品放仓库。目的是腾出空间,活用空间,塑造清爽的工作场所,同时防止误用、误送。为此,我实习所在的科室制定了“要”和“不要”的判别基准,要求各科室定时对工作场所进行全面检查,包括看得到的和看不到的。

2.整顿(2s)。整顿的主要内容是对整理之后留在现场的必要物品分门别类放置,排列整齐,营造整整齐齐的工作环境。物品的保管要定点、定容、定量。工作区只能放置真正需要的物品,在放置方法上下功夫,原则上做到“四易”一易找、易看到、易取、易归位。目的是减少寻找物品的时间,要求寻找时问在30秒钟以内。为此,我们对需要的物品根据使用频度,决定日常用量及放置位置。并对存放物品的箱室实施了颜色管理:绿色一无菌药品,蓝色一清洁物品,黄色一用后物品,红色特殊物品(如抢救用物品),桔色一办公室物品,粉色一库房物品。我们还采取了地板画线定位,放置场所贴标识,制定废弃物处理办法等措施。

3.清扫(3S)。清扫的主要内容是将工作场所清扫干净,消除污源。目的是保持l作场所干净、亮丽,岗位保持在无垃圾、无灰尘的干净整洁状态,为病人和医护人员提供良好的治疗和工作环境。为此,我们建立了清扫基准,制定了以下清扫制度:清扫责任分区制度,谁使用谁清洁(管理)制度;科室每日清扫制度,每月开展一次全科室大清扫制度等。

4.清洁(4S)。清洁的主要内容是将前面3个S——整理、整顿、清扫实施的做法制度化,规范化,且实施管理的公开化和透明化,这是5S的核心。目的是维持3S的成果这是成功实施5S的基本保障。为此,我们制定了目视管理的基准,还制定了考评方法和奖惩制度,定期自查制度,定期检查制度。护士长经常带头巡查,带动全体护理人员重视5s活动。

5.修养(5s)。修养即素养,主要内容包括:制度化素养,即对于规定了的事,大家都要遵守执行,严守标准;业务素养,就是掌握护理基本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情商素养,需要有团队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精神面貌素养,是要体现积极、认真、慎独、乐观的工作态度。为了提高我们科室人员的素养,我们采取了5s管理日常化的措施,主要是在每天的晨会中,增加5s讲评:加强教育与训练,尤其是对新进人员进行5s教育和护理技能培训,定期邀请本院和兄弟单位专家讲课和安排本科室中高资历护士轮流讲业务课;经常开展个人和班组5S与业务工作自评等活动,目的是提升护理人员的素质和人格品质,养成乐观积极的工作态度和按规定行事的良好工作习惯,从而提高护理工作的质量。

二、临床护理5S管理的效果

1.5S提高工作效率。5s创造了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氛围,有素养的工作伙伴,物品摆放有序,易取易归位,不需要过多的寻找时问,这样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尤其是抢救病员的时候,效率会更高。同时5s倡导的制度化管理,使新来护士经过培训后能够快速适应岗位工作。

2.5S推进管理制度化。按照5S要求,可以形成人人都是管理者,病区、工作区、治疗室等均落实有专人负责管理,每月开展一次5s质量自查工作的制度,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及时提出整改措施。

3.5s提高护理人员素质。5s管理有助于护理人员养成严谨的个人工作作风和良好的职业素质。引入5s管理以前,我们科室个别护理人员工作懒散,心态浮躁,常常出现丢三拉四的现象,出现了一些完全可以避免的问题和事故。

4.5s促进业务培训常规化。实施5s管理,科室可以形成每月自办一次业务培训的惯例,主要由中、高年资的护士轮流介绍主要病种的护理要点和护理经验,也邀请本单位或兄弟单位专家、医生和护士作技术培训。业务培训的常规化极大地促进了整个科室护理水平的提高,而年轻护士护理业务水平的提高则更为显著。

5.5S减少事故发生。护理人员素质的提高,直接提高护理质量,从而可以减少和杜绝了重大医疗事故的发生。

三、临床护理5s管理的注意事项

通过5s管理的推进,护理工作的科学化和制度化水平可以大大提高。但在5s实施和推进的过程中,也要注意一些问题。

1.能流于形式。实施5S管理,不能只停留在概念和条条框框上,而要落实到具体的细节上,落实到具体的人和事,5s管理还需不断深化,尤其是素养还有待更深层次提高。

2.注意人性化。在严格推行5s制度化管理时,也要注意人性化管理。比如,遇到一般病人不愿意穿病员服,不宜勉强,而对于危重病人,护理人员应该耐心说服。在人员工作量的分配上,年轻护士可以多承担一些事务性工作,高年资的护士多承担一些组织管理和传帮带工作。这样护理人员的精力充沛,工作质量好,年轻护士进步快,5S也能够得到更好的贯彻。

3.注重细节。每天下班前应将护士站桌椅摆放整齐,清理桌面,物品归类放还原处,检查当班工作是否全部完成,检查次日工作是否准备妥当,关好电脑开关和电源等。对于工作区域的清洁应该落实到专人负责监督管理,并由总务护士和护士长进行日常检查,每周通报一次清洁管理情况。

篇10

【关键词】高职院校;课堂教学管理;问题;对策分析

随着国家对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视和大力发展,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水平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高职院校如雨后春笋般的林立于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生源成了各个高职院校争夺的焦点。众所周知,目前的高职院校录取工作在高考录取中是最后一个批次,高考成绩好的学生大部分都被一本、二本、三本院校录完了,轮到高职专科批录取时,生源的质量已经没有多少选择的余地。除了个别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和个别有专业特色的高职院校的录取分数线较高之外,其余很大部分的高职院校的录取分数线基本在各个省市的最低控制线左右。即使分数很低,一些知名度不高、办学实力稍弱的高职院校仍然存在难以招到学生的情况。为了完成招生指标,各院校的投档分数线一降再降,对生源的质量已经无法要求,“扯到篮子里的就是菜”,成为了目前一些高职院校新生录取的现状。而当这些学生入学之后,给我们的日常教学管理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和挑战。

1 目前高职院校课堂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 学生基础知识薄弱,学习积极性不高

过低的录取分数线,意味着大部分高职院校的新生在高中时期的基础知识不扎实,尤其是数学和英语,是他们感到头疼的课程。偏偏在大一的时候,这是两门重要的基础课,高等数学还是几乎所有工科专业的必修课,它不仅难度大,还与专业课联系紧密。由于大一新生对数学感兴趣的很少,大多不愿意学,导致很多高等数学的课堂教学上,成了老师的独角戏。众多的公式,繁琐的练习,成了学生厌学的理由。而待到学专业课程需要用到高等数学知识时,为时已晚。在许多诸如电子类的专业课(模拟电子技术、信号处理、自动控制等)课堂教学中,由于学生没有掌握必要的高等数学知识,根本听不懂课,专业课老师也经常抱怨学生的基础知识太差,导致他们的课堂教学难以达到教学要求和目的。学生在经历了高考的重压之后,满以为大学是天堂,可以尽情释放自己,好好玩乐。殊不知大学的课堂要求很高,内容多,速度快,一不留神就落下很多不懂的知识,对大学的失落感增强了,久而久之就变得厌学了。这时他们才知道“大学就是人间天堂”只不过是高中老师善意的谎言。

1.2 学生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对就业前景不乐观

生源的紧张,专业分布的不太合理,以及没有选择专业的余地(高考分数太低,进不了热门专业),使得许多高职院校的学生就读的并不是自己理想的专业。一些专业(如电子技术、信息、通信、自动控制、化工技术等)甚至是文理兼招。对一些高中的文科生来说,被录取或调配到这样的专业,对理科知识的缺乏,加大了他们听课的难度。本来对大学尚存一点希望的他们,被一门又一门听不懂的课程折磨得完全没有信心,挂科是家常便饭。本来就不自信的部分学生开始厌学自己的专业,加上如今的毕业生就业本来就很紧张,这些学生对自己的就业前景感到渺茫,基本上过着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日子。

1.3 学生纪律观念淡薄,课堂秩序堪忧

为了顺应信息时代的要求,现在的校园普遍覆盖了WiFi,许多学校在录取新生时就给他们办好了电话卡,还可以赠送可观的流量,在给学生提供方便的同时,也给教师的课堂管理带来了很大的困扰。有些课堂基本成了学生玩手机的天堂,屡禁不止,老师在上课中途不得不经常停下来讲纪律,但收效甚微。如果学生上课不让玩手机,那就只有睡觉了,如果两者都不让,部分学生干脆旷课。老师在多次说教无效的情况下,只能扣去学生的平时表现分或以挂科来吓唬学生,但对于那些在中学就是“老油条”的学生来说,老师的手段显得苍白无力。有些学生因为旷课太多而受到学校的警告或记过处分,但依然我行我素。对于本来就难以抢到生源的高职院校来说,是不敢轻易开除学生的,也不会让太多的学生因挂科多而拿不到毕业证。学校担心这种情况一旦在社会中传出去,会影响学校今后的招生,担心往后的学生更不愿意来就读。所以尽管学生在课堂表现很差,什么都不学,但学校还要求老师必须给学生很高的考试及格率,并以此来作为老师评先评优或晋升职称的条件之一。学生似乎深谙此道,抓住老师和学校的命门,有些肆无忌惮。“课堂拒绝手机,课堂请勿睡觉”成了一句空口号。

2 高职院校课堂教学管理中问题的解决对策

2.1 降低教学难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介于高职院校的学生基础知识薄弱和学习习惯较差,教师在授课时可以尽量降低难度,淡化课程的理论体系和知识推导的严谨性,选用通俗易懂的案例来给学生演示和讲解。有的老师习惯于照着PPT把教学内容念一遍就下课了,还有的老师上课从头到尾是一种语气语调,内容乏味,学生昏昏欲睡。其实,教学本来就是一种艺术,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只有老师真正认真去备课了,去精心设计教学的各个环节,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站在学生的立场上考虑问题,才能吸引学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老师的教学不能急功近利,对于高职的学生,不要期望他们能举一反三,也不要以为他们会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只要能把他们的思想和精力回归到课堂上来,就是一种成功。

2.2 教学理论联系实际,以就业为导向

对大部分厌学的学生来说,学好专业是很难的,就业也是很遥远的事,对所学专业的就业前景的担忧和无助,是他们的心结。其实,任何一个专业的就业没有严格的优劣和冷热之分,关键是看学生的素质能否达到用人单位的要求。学生读书的目的是为了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点,在平时的教学中,一定要以就业为导向,告诉学生这个知识点、这门课程在将来什么样的工作中能用到,如何用,一定要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看得到所学知识的实际运用价值,而不是空对空的纸上谈兵。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必须对学生的专业有足够的认识和了解,对用人单位要求学生的能力素质也有足够清楚的认识,这样才能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传授给学生具有实际价值的技能和知识,才能让学生愿意去学。教师可以例举本专业已经毕业的学生在工作上取得成功的案例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点燃他们的就业希望,帮助学生树立信心。

2.3 制定合理的制度,奖罚分明

严格的学校规章制度,有助于老师加强课堂教学管理。对于学校来说,缺乏的不是规章制度,而是缺乏制度的合理性和执行的力度。有些高职院校明文规定老师的所授课程的考试及格率必须在90%以上,否则取消该教师的评先评优的资格,还有每学期学生给老师的评教打分占50%以上等等。这样的一些制度,使得老师在课堂教学管理中放不开手脚,一方面学校要求老师严格管理,对违反课堂纪律的学生进行扣分,一方面又要求很高的考试及格率,这本来就是一种矛盾。所以老师往往左右为难,加上学生要给老师打分,老师工作评价的优劣掌握在学生手中,由于担心学生的打击报复,一些老师不敢对学生太严格,所以学生上课玩手机、睡觉、旷课的情况也就司空见惯了。其实对于学校而言,学生上课期间,关掉WiFi信号,对违纪很严重的学生劝退或者开除,是可以起到震慑作用的。开除几个典型,表面上减少了学校的学生人数和经济收入,但从长远来讲树立了学校的严正之风,有助于提高在校学生的纪律观念,让学生明白在大学不能混日子过。学校可以通过制定合理有效的制度,对表现好的学生提供较高的奖学金和优先就业的机会,解除老师管理学生的后顾之忧,让老师真正敢于管理学生,才能彻底改变当前高职院校课堂教学管理中的不良局面。

【参考文献】

[1]曹蕾.我国高职院校数学教育的现状及对策[J].才智,2010,13.

[2]范唯,马树超.切实解决提升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问题[J].中国高等教育,2006:24..

[3]杨丽红.建立和完善高职教师课堂教学评价的对策研究[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