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事管理制度总结范文

时间:2023-09-25 18:14:3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人事管理制度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人事管理制度总结

篇1

关键词:市场经济;高校人事管理制度

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竞争激烈,对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的提高,促进新型高校面对中艰难的人事管理制度的改革,高校人事管理制度是高校滚利工作领域中主要的核心内容。我们根据宏观调控的理论,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条件下,对高校人事管理制度作出了分析。

一、新型高校人事管理制度在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条件中的重要作用

新型高校人事管理,在整个高校的管理工作当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位置,人事管理主要的工作任务是,负责高校中机构的设置和教职工编制,配备。考察,奖罚和培训及其不同专业技术人员在职务上的评聘。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环境下,新型高校的认识管理制度就应该适应这样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就要求高校进行人事管理的改革,重要的作用是:

1.高校人事制度的改革,可以促进办学效益,适应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

我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本质是以市场经济竞争为基础,我国通过在竞争中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在竞争环境当中主要指的是科学技术和高校人事管理上的竞争,在一定的程度当中,我们应该合理的调节人才资源上的竞争,新型的高翔要想促进办学的经济效益,就必须要加强人事管理制度的工作,对高校人事管理制度进行改革。用科学发展的眼光对适应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新型高校的人事管理制度进行改革。

2.新型高校人事管理的改革,可以完善高校人事管理体制

我国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高校传统的认识管理体制相比较,一定会发生摩擦。这种摩擦的发生在很大的长度上可以推动高校人事管理的工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的新型高校的认知管理制度的改革,指市场经济体制和高校的教学相互结合的重要内容。改革的核心是对认识管理制度上的改革,然而在高校人事管理工作中,对重要的部分是高校内部当中建立的对人才竞争上的制度。我们通过高校人才管理制度的改革,充分的实现了教职工人员的配备,实现了新型高校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人事管理的制度。

二、不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高校人事管理工作的表现

1.高校人事管理体制方式上的不适应

传统的高校人事管理的体制当中,在管理方式上是过于陈旧简单的,并且缺乏一定的管理机制,目前为止,在高校人事管理体制并不完善,仍然处于更新之中,在对于能力吧的培养上相对薄弱,在高校人事管理的人才选取的问题上,民主的程度并不是很高,总体来说,新型的高校人事管理制度的改革在不断地完善与发展,但是在某种程度上,还会存在着一些领导干部缺乏竞争的意识,在人才选取上缺乏自主性。

2.高校人事管理手段上的不适应

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要求高效率的进行人事管理制度的工作,新型高校的人事管理应该具有高科技的现代化的管理的手段,我们对西方发达的国家而言,倘若在管理上跟不上时代的发展 ,就不能达到较高的效果,当前,新型的高校人事管理制度的管理手段和西方的发达国家相比,还是比较落后, 在很大的程度上杜宇的是经验型和手工业的阶段,我们要配备科技现代化的设施,具有一些列先进完善的人事管理的制度,在人事管理的手段上适应于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三、我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新型高校在人事管理制度上的遐想

1.解放思想,建立新观念

高校人事管理人员应该转换传统的管理理念,实践创新进行改革,根据以往的实践经验和教训,解放思想,敢于创新,建立新型观念,才会是高校的人事管理管理制度适应于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树立时念,深刻的记住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前提和目标,根据当今时代的需求,明确高校人事管理工作的主要思想内容和选人的准则。建立人才的理念,我们要尊重知识,重用人才,要有一定的对人才的爱惜,善于发现和重用人才,充分的选取有德有才的人,在综合素质够合格的条件下,对人才进行提拔任用。

2.合理的调配人才资源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人才竞争体制的建立是人们的长处和工作岗位特点的有机结合,我们要在客观条件的基础上,明确工作的内容,实践时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通过实践确定是否符合这样的要求。

在建立公平竞争的环境下,充分的做好人才的选用,不公平的竞争在一定的程度上影响和伤害了人的积极性和自尊心。在公平的环境下,可以使人才能够得到充分的竞争刺激,在很大的程度上有利于人员的选配,调动人才的积极性。

四、总结

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给新型的高校提供了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我们必须深化改革不断的扩大开放性的社会,才会进一步的加强新型高校人事管理制度的更大提高。

参考文献:

[1]阎雪瑞:浅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体制下的高校人事制度改革[J].渭南师专学报.1998(03).

篇2

【关键词】新形势;铁路基层;人事管理

前言

新形势下的铁路建设,人力管理工作,无论是在干部队伍,还是职工队伍结构上,都发生了一系列的改变。而铁路人事工作的革新,必然会给其人事管理工作带来一定的影响;使其对于职工的管理、思想的统一等带来了新的问题;对此加强此方面的研究,充分的做好当代企业铁路基层人事管理工作,积极促进铁路行业在当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发展步伐,是非常有必要的。

1.铁路人事管理的含义

人事管理,是一个相对复杂且繁琐的工作,但是对于企业的经营发展来说,是必不可少的。铁路人事管理,主要是指在指定的企业队伍环境下,进行资源整合,使其满足铁路各部门的发展,对于人力资源的需要。人力资源的管理,必须是合理的、科学的、人性化的,从而更好的提高各铁路局的内部文化,引进更多的优秀人才,使其基础人力资源更加的完善、优化,从而有效的创造企业则富。

2.铁路基层人事管理现状

人力资源作为企业发展的基础组织,同时也是企业发展的核心资源。铁路基层站段,作为基础生产组织单位,应当不断的强化安全管理;尤其是人事管理水平,对于人力资源管理的效率,影响是非常大的。但是目前我国铁路基层人事管理并不是很完善,存在以下问题:

2.1人事管理制度不完善

从中国铁路总公司到各铁路局,都在加强研究人事管理的规范化;但实际的人事管理工作落实并不是很理想;很多的企业站段人事部门,思想观念不是很先进,没有一定的创新性,被动性工作问题严重;加上上级制定的管理制度不是很完善,导致基层站段的管理部门,只能按照以往的管理制度进行管理,使其人力管理工作效果不明显。

2.2人事管理人员综合素质不高

人事管理工作综合性较强,不仅需要完善的理论体系,更需要专业的管理人员进行完善和落实,从而更好的发挥其管理的作用;但是实际上,企业人事管理人员专业性不高,综合素质水平不够,使其管理思想、管理方式不能做到与时俱进,使其人事管理工作得不到有效发展。

2.3信息化建设水平低

我国各个铁路局,针对于人事管理信息化建设水平较低,且以往的信息系统只用于人事档案管理,加上当前的人事管理工作人员专业化程度不高,使其信息管理,还停留在数据收集管理阶段,缺乏后期的分析、调整,使其人事管理信息系统的作用,得不到有效的发挥。

3.新形势下铁路基层人事管理工作优化对策

3.1更新人事管理理念

人才资源,作为企业发展的核心资源,新形势下的各铁路局,应当积极重视人才发展。对此企业就要积极创建企业的良好环境,为职工专业素质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其次为人才的提升创建机会,分析其人才的成长规律,从而更好的优化企业人才晋升环境。同时也要积极的转变人事管理部门的观念,使其在注重企业发展的同时,加强与工作人员自我发展的结合,使其人力资源配置更加的合理、优化。

3.2加强人事管理制度化建设

首先积极优化基层人事管理制度的综合性,使其管理体系建设更加的完善,使其人事制度做到与时俱进的同时,完善其长效机制。其次人事管理制度的制定,要具有一定的针对性,这就需要人事管理部门,充分的认识到自身的政策执行作用,以及主动性。深入企业基层内部,了解企业基层实际情况,在政策执行的过程中,不断的进行调整,使其人事管理制度的制定更加人性化和科学化。

3.3优化人事管理信息化建设

首先积极建设功能齐全的辅助决策平台,使其企业的资源管理等功能得到有效的统一。其次增加信息化综合系统的执行力度、应用范围等;除此之外更要积极的建设人事管理互动平台。然后建立公众参与考察、使其干部民主推荐等模块,使其企业管理做到透明化,有效的通过民众的参与,全方位的收集干部的日常行为、工作态度、业绩、思想道德等信息。

3.4加强人事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

首先要提高人事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使其具备先进的专业知识、技能等,针对于人事管理工作,在管理理论、方法等方面,都要做到与时俱进,综合人力资源、工作业绩、思想等方面的统一管控,使其人力资源这一核心组织的作用,得以充分的发挥。其次增加自身的综合素养,以及观察能力、判断能力等综合管理能力,从而更好的推动铁路基层人事管理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总结综上所述,通过对于新形势下铁路基层人事管理工作分析,发现各铁路局基层的人和事管理,对于各铁路局的经济利益发展作用是非常大的。十二五期间,我国铁路事业建设的积极发展,也意味着铁路部门,应当加强基层人事管理理念的更新、加强基层人事管理职能的转变、加强其管理方式的优化完善,从而更好的实现铁路人才战略的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王倩.新形势下关于加强铁路基层人事管理工作的探索[J].企业研究,2013,04:133.

[2]张恩福.铁路基层站段绩效考核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上海交通大学,2012.

[3]斯朗拥宗.浅谈铁路基层人事管理[J].商,2015,50:22.

篇3

一、经济背景下我国医院人事管理工作特点及存在的不足

1.经济背景下我国医院人事管理工作特点

纵观当前经济大环境下,很多医院的人事管理模式过于守旧滞后,以封闭式经济管理模式为主导,由此造成的相应的监管不足成为重大的弊端。实际上,目前的市场经济管理体制是趋向于公平和开放的,显然医院人事管理的这种模式是与其相违背的。

2.经济背景下我国医院人事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1)不够完善的人事管理制度人事管理制度的不够完善可谓目前我国医院人事管理工作中出现的最关键问题。因为医院为公共事业单位的特殊身份,其在社会管理中的作用和地位十分重大,伴随市场经济的改革,医院人事管理方面的问题不断涌现,其中人事管理制度的不健全,致使医院的整个人事管理工作成效严重降低,其中的问题包括人员岗位、薪酬等方面所暴漏的问题,可谓限制医院走向发展和进步的根源。比如,医务人员的档案管理较为松散,人才交流中心,卫生局,医院等不同地方均有,给相关人事档案的管理工作造成很大困扰和影响。

(2)激励机制中薪酬制度缺陷对人事管理中激励机制的改善是非常必要的,符合现代企事业发展的规律和需求,其中薪酬制度的制定缺陷严重阻碍了人力资源的整体管理,诸多不良现象存在医院中,医务人员薪酬分配不合理,让人事管理工作难以达到应有的效果。按劳分配的制度没有全面落实,医务人员实际获得薪酬没有达到期望值。使得医务人员在工作中普遍缺乏积极性,进而降低了医疗服务质量,难以让患者满意,此外,在多数医院当中,都讲究论资排辈、人际关系,需要看辈分、论资历、求关系才能升职加薪。

(3)激励机制中激励方式的不足虽然很多医院存在着激励机制,但激励方式固定、被动,无法激发员工工作积极性,主要体现在不分对象、场合,毫无方法地对员工进行物质奖励或口头表扬,同时,长期被动的激励方式,使员工积怨已久,对医院感到失望,产生大量人员的流失,没有保证激励的连贯性,让人才储备难以完成,严重影响到人力资源管理中激励机制的有效建立。

二、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激励机制的健全与完善途径

1.实施科学的绩效考核制度

那么,在该市场经济环境的作用影响中,医院的人事管理工作在在待遇改变、薪酬变化、人才引进与培训等方面均是有所欠缺的,相应的透明公开、公正性处理才是改革的正确方向。进而通过这种模式的转变,可以获得普通大众的全方位支持和认同,突显出应有的成效。由于市场经济本质上便是开放性的,所以医院人事管理体制在改革途径方面需要引入人本思想,保证其自主性特征,对于传统、老旧的经济体制下的上下级任命分配管理的人事模式应坚决摒弃,进而以公正、透明式的人才招聘,营造公平竞争的工作环境,为职场新人提供更多的表现机会,塑造全方面的医疗人才,规避从前以职称晋升岗位的不良现象,这种符合经济背景下的人事管理改革途径特点,必将促使医疗行业形成良好的竞争氛围,进而为医院构建规范化、科学化、系统化、统一化的人事管理制度,杜绝各类违规违法情况的发生。

2.完善激励机制中薪酬管理

改善原有薪酬结构中的众多缺陷,增强公平、公正性,在确定人员薪资时,综合考虑其职位、资历、技术水平以及绩效业绩,划分出职位工资、绩效工资以及技能工资,职位工资以岗定薪,绩效工资则看员工的工作业绩,技能工资根据员工的实际技术水平来定薪,进而使整个薪酬结构等级明确、层次清晰。

3.民主灵活的激励措施

由于经济水平的快速增长,使得我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由形成到完善,激烈的竞争环境吗,促使医院的发展也面临着危机,尤其在人力资源在各类企事业单位中作用影响越来越大的情况下,人事管理工作成为最大的改革难题,如何优化改革途径成为关键。通过对企业员工实施民主化管理,将企业生产运作信息、产品材料供应及价格信息、相关要求规定等传递给员工,倡导员工参与企业的新产品开发规划、竞争模式研讨、销售目标制定等公司政策,让员工了解企业发展战略和生产流程,并倾听其意见,以便加深改革。

4.构建良好的企业文化

良好企业文化的构建,能够起到凝聚作用,不断激励企业每位员工全身心投入到工作当中。通过建立企业文化,让员工在良好氛围中耳濡目染,受到启发和激励,规范员工行为意识,并得到其认同与合作,进而达到创建文明向上的工作队伍,调动员工主观积极性的目的。

三、总结

篇4

一、基本情况

我办自2010年成立以来,根据三定方案,机构编制18人,行政编制15人,工勤编制3人。现下设3个处室,实有人员16人,其中在职16人(详细情况附后表)。。经过认真自查,不存在长期在编不在岗、伪造人员编制及长期在册不在岗骗取财政资金、退休和死亡不注销及其他形式的吃空饷问题。

二、主要做法

一是规范管理,建立机制。有效防止和杜绝吃空饷现象发生,根本在机制,关键在责任。我局领导高度重视,自觉加强管理制度建设,规定了内设机构的设置及职能编制,健全机制等规范了人事管理的制度。

二是多管齐下,防患未然。我局从制度入手加强管理,落实职能责任,建立了相应的责任分担机制。从单位人员编制、干部档案管理、人员合同管理等入手,各个环节严格监管。

三、建议意见

一是加大管理力度。设置日常监督举报电话,欢迎并鼓励举报人员,接受社会监督,确保此项工作常抓不懈。

篇5

[关键词]历史;人事管理制度;事业单位;人事劳资;管理

根据史料记载,我国最早的人事管理始于尧舜时期的禅让;伴随着生产力的进步和社会的剧变,“家天下”的世袭登上了历史舞台;在秦统一中国以后,草创了一整套较完善的集权政治体制之后,人事管理上的世卿世禄被废除,军功制也逐渐淡出历史舞台。中国先后出现了三种影响较大的官员选任制度――察举征辟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

古代人事管理制度闪耀着古人的管理智慧和政治哲学光辉,对今天而言,有以下几点仍然具有现实的指导和借鉴意义:1.重人的理念。2.系统化的监督和考核制度。3.中央到地方的培训和选拔。4.法制对腐败保持较强的制度威慑力。5.回避、轮换和致仕。

我国古代人事制度作为封建专制统治的产物和工具,必然带有不可避免的缺陷和弊病,其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是非常明显的。其集中体现在:1.君权之上带来的人身依附关系。2.选拔机制上存在不公平。3.体制逐渐僵化,缺乏生命力。

综上可见,中国古代的人事管理制度既有鲜明的特色,值得吸收和发扬的思想和制度设计上的精髓,同时又有着自身不可避免的弊端和缺陷。人事管理制度的变迁和发展维系着我国古代王朝的政治统治,尽管其总体上的封建管理属性已经为时代所淘汰,但实际上一些传统的管理观念深刻的影响着今天,也给今天留下了大量的思想和精神上的遗产。总结前人的经验教训结合当今社会的发展政策以及人事劳资工作在事业单位管理和建设中占有的重要地位。在市场竞争激烈的今天,单位管理的水平不断提高,这就要求我们事业单位的劳资人员工作不能停留在原有的水平,要逐步提高劳资部门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建立更完善的机制、体制,以及树立以人为本、服务为民的理念。

一、不断加强业务能力水平

事业单位工作部门多,层次多,劳动技术差别大,服务面广,各级人员的工资参差不齐。劳资工作复杂而又琐碎。这就要求我们对全体职工的职称、原工资级别、工作年限等做到心中有数。要熟练掌握本单位职工的概况。要实行严格的考勤制度以搞好劳动纪律的管理。要加强技术工人的培训。要组织技术工人参加人事部门举行的技术人员考试工作。对工人的劳动态度,技术高低度,贡献大小进行严格的考核,并以贡献的大小为主要依据,对符合以上三项给予择优升级。通过技术工人的考试培训,使工人的技术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在实际工作中发挥工人的技术的专长。要强化临时工管理。推行人事劳动工资实行计算机管理。为了把劳动工资条理化、制度化,我们实行计算机管理,使原来靠手工操作的工作,变成了随时采用,随时调出的计算机管理,给人事劳资工作带来了方便,提高了工作效率。

二、建立完善的劳资管理体制

随着社会的发展,在一些管理体制上更是急需进行改革。1.完善劳务合同,从而保证职工安全健康权益。劳务合同是用工单位和职工必须共同遵守的基本原则,是保证双方权益的法律手段。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劳务合同是基础。劳务合同的有效签订是保证双方权益的根本保障,这样对用工单位和员工都能从根本上进行有效约束,便于管理。许多非公有制企业对员工的聘用、辞退实行“家长制”,企业用工不签订用工合同或与打工者口头协定,一旦发生问题双方的利益都很难得到保障。许多企业没有与员工签订集体合同,即使签了也多数是应付上级检查,不履行,毫无约束力。上面所说的情况不应该出现在事业单位的工勤人员身上,一旦产生纠纷对单位的社会形象会产生严重影响。

三、建立劳动保护机制

单位的经济效益都来自单位职工的劳动。所以突出“以人为本”的劳动保护理念切实保护单位职工的切身利益。要把单位的劳动保护建设通过一种长效控制机制来规范。具体的控制措施如下:

1.提高劳动保护意识,开展以人为本,加强劳动保护生产教育。首先从领导认识层面上,要有职工劳动保护意识,要把安全生产贯穿到职工的整个劳动过程中去。建立健全劳动保护管理组织机构,领导要为职工的安全保护负责。统一管理、统一步调、统一规范各项制度、统一监督检查。逐步形成劳动保护的风险共担机制和效益共享机制。要切实做到领导有劳动保护意识,职工有自保意识。另外通过大力的宣传工作,宣传劳动保护。要让职工明确劳动保护的重要性,自觉遵守工作制度,提高职工的自我保护意识。

2.充分发挥工会组织优势,通过教育和培训相结合,创建单位劳动保护文化。单位应该认真贯彻落实“三个条例”,建立以工会为核心的劳动监督保护委员会,充分发挥该劳动监督保护委员会在完善职工劳动保护方面所起的作用。极力创建单位自我的劳动保护文化。通过多种形式提高劳动保护素质,使职工形成一种“劳动保护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保护意识。

四、管理人员应牢固树立服务意识

劳资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是它的服务性,为广大职工服务是劳资工作的本职。劳资管理者必须做到服务认真、态度端正、礼貌待人、工作热情周到,切实关心和维护广大职工的切身利益。劳资管理部门要切实把服务工作摆在突出位置作为关键环节来抓,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益,充分发挥人事劳资工作的服务保障作用。一是要突出服务重点收集整理劳资档案信息资源,积极为各级领导对重大问题的谋划和决策提供信息支持。二是要创新服务机制,注意学习其他单位劳资部门服务的经验和做法,进一步搞好面对面服务,为广大干部职工服好务,促进职工队伍稳定和单位发展。

参考文献:

[1]汪琴.浅析如何提升事业单位劳资管理成效[J].现代商业,2013(29)

[2]王瑾.事业单位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J].现代经济信息,2012(5)

[3]吕欣欣.人力资源管理者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中的作用.现代企业文化[J].2010(11)

[4]李桂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研究基于人力资源开发视角.中国流通经济[J].2011(1)

[5]罗怡平,何书安等.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沟通问题研究.中国市场[J].2010(7)

[6]张晋龙.员工关系管理的途径和方法.发展[J].2009(11)

[7]何承金.劳动经济学[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

篇6

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是促进人才合理流动、合理配置和合理使用,保证人才队伍素质的重要措施,是全面考察了解、正确评价和使用人才的重要依据。由于人事档案本身不能直接带来经济效益,所以学校领导对人事档案工作的重要性仍然认识不足,“重藏轻用”现象比较普遍。

1.人事档案管理制度相对落后

随着人事制度不断改革发展,人才流动,单位选拔和使用人才的手续不断简化。前几年,笔者学院引进了数位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在整理人事档案时,发现有两名同志因缺少原始档案材料,无法办理正常调动、派遣手续。他们的原始档案至今没有转到学院,造成人事档案材料的不完整,给新录用单位的人事审核、工资审批工作带来不便。

2.人事档案管理方式和手段相对落后

人事档案管理是一项专业性、政治性、机密性很强的工作。人事档案材料需要专人管理,单独存放。如学院因办公用房紧张,虽然人事档案材料份数多,资料复杂,但多年来档案室一直是库房,比较狭小。由于单位人事管理人员不足,人事管理工作量大,人事档案管理都是其他人事管理人员兼管,属于非专业人员管理。在档案管理手段上,因为没有单独的计算机和档案管理软件,管理人员还一直采取手工编辑、检索,致使人事档案材料不能及时归档整理,存在档案资料不完整的情况。

二、 高校人事档案管理的设想

随着高校规模的不断扩大,人事制度改革和人员模式改变,给高校带来了管理多元化的特点,这也对人事档案的管理模式提出了要求。因此,建立完善的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就体现了高校人事管理(含档案)的整体管理水平。

1.加强和完善人事档案管理制度

实行人事档案的社会化管理制度,制定《人事档案管理条例》和《人力资源信息管理办法》,使档案的管理制度更加完善和行之有效。

2.加强干部人事档案管理,有效利用人才资源

干部人事档案真实地记载和反映着一个人的经历、能力和品德等,因此是组织工作、人事工作不可缺少的重要依据,在各类人员的合理分配、人力资源的合理利用以及行政、教学部门结构调配方面都将发挥重要作用。所以只有加强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实行干部人事档案的社会化、开放式管理模式,才能更有效地利用人才资源。

(1)建立专业技术人员业务档案。建立专业技术人员档案,对专业技术人员的管理,特别是在职称晋升、干部选拔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专业技术人员档案包括:①基础材料:个人基本情况,学历、学位证明,继续教育及专业技术进修证明、证书,专业技术工作总结等工作。②专业技术资格任职材料: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呈报表、申请表、考核表和审批表,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证书、聘任证书和聘任合同。③专业技术成果材料:著作专题研究报告,学术论文(分级),专业技术成果鉴定书,优质课件、研究立项等。专业技术人员业务档案的建立,为专业技术人员提供了有效的服务,为高校管理提供了准确及时的信息。

(2)实行人事,促进人事档案的社会化开放式管理。人事是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建立过程中出现的新事物,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诞生的一种新型的人事管理方式,是与我国市场经济体系完善相适应、相配套的人事管理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人事有利于促进单位人事管理的社会化、专业化、规范化。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人才资源的比较优势将越来越明显,人才的流动数量和质量会逐步增强。而随着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化,人才将成为一种没有任何政府色彩的产业,人事档案社会化开发式管理模式将成为一种通用的管理模式。

3.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

在新形势下,要提高档案管理的水平,必须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培养“创造、复合、协作”等多类型人才。

4.强化人事档案管理现代化手段

增加资金投人,引进现代化技术和设备实现档案现代化管理。提高档案管理硬件设备,增加档案库房,购买空调、除湿机、档案密集架和电脑。设置防火、防盗的自动监控系统。引进计算机管理软件,建立人事档案的信息存储和检索系统,实现人事档案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确保高校在人才培养、职称晋升、干部聘用等方面的合理性和公正性,真正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为高校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篇7

【关键词】医院;人事档案管理:信息管理

1人事档案管理的现状

人事档案是一个组织在人事管理活动中形成的人事文件组成的,其真实性、可靠性由该组织的领导及其人事管理部门负责。由于人事档案本身不能直接带来经济效益,所以医院领导对人事档案工作在管理制度、管理手段、管理模式、管理人员等方面尚存在许多问题。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是促进人才合理流动、合理配置和合理使用,保证人才队伍素质的重要措施,是全面考察了解、正确评价和使用人才的重要依据。

1.1人事档案管理制度相对落后随着人事制度的

不断改革发展,人才流动,医疗卫生单位选拔和使用人才的手续不断简化。由于人事档案管理“终身”制,没有得到及时补充和修正,阻碍了人才的流动。2000年,我院引进了数位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在整理人事档案时,发现有两名国外留学博士因缺少原始档案材料,无法办理正常调动、派遣手续。之后通过人才服务中心办理了人事,但也不能取得其在国外的人事资料。更由于人事管理制度的不完善(在原单位停薪留职出国留学而扣留了档案),他们的原始档案至今没有转到我院,造成人事档案材料的不完整,给新录用单位在人事审核、审批工作中带来不便。

1.2人事档案管理方式和手段相对落后人事档案

管理是一项专业性、政治性、机密性很强的工作。人事档案材料需要专人管理,单独存放。我院因办公用房紧张,虽然人事档案材料份数多,资料复杂,多年来档案室一直和人事办公室在一起。由于医院人事管理人员编制不足,人事管理工作量大,人事档案管理都是其他人事管理人员兼管,属于非专业人员管理。在档案管理手段上,因为没有单独的计算机和档案管理软件,管理人员还一直采取手工编辑、检索,致使人事档案材料不能及时归档整理,存在档案资料不完整的情况。

2医院人事档案管理的设想

随着医院规模的不断扩大,分院和经济实体增加,人事制度改革和人员模式改变,给医院带来了人事众多、管理多元化的特点,也给人事档案的管理模式提出了要求。因此,建立完善的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就体现了医院人事管理(含档案)的整体管理水平。

2.1增强对人事档案管理目的和意义的认识医院

人事档案管理应该以充分开发和利用人力资源信息为基础,转化医院的经济效益。通过档案深层次的开发,提高档案的使用价值,如人才信息软件的开发,人事信息的共享都能为医院的经济发展提供必要的服务。同时档案管理人员要树立服务意识,主动开发人力资源信息,变封闭式管理为开放式管理,将搜索到的人才信息以最快的时间传递给用人科室,为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服务。

2.2加强和完善人事档案管理制度实行人事档案的社会化管理制度,制定《医院人事档案管理条例》和《人力资源信息管理办法》,使档案的管理制度更加完善和行之有效。

2.3加强干部人事档案管理,有效利用人才资源

干部人事档案真实地记载和反映着一个人的经历、能力和品德等,因此是组织工作、人事工作不可缺少的重要依据,在各类人员的合理分配、人力资源的合理利用以及行政、医疗部门结构调配方面都将发挥重要作用。所以加强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实行干部人事档案的社会化、开放式管理模式,才能更有效利用人才资源。

2.3.1建立卫生技术人员业务档案建立卫生技术

人员档案,对专业技术人员的管理,特别是在职称晋升、干部选拔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卫生技术人员档案包括:①基础材料:个人基本情况;学历、学位证明;继续教育及专业技术进修证明、证书;专业技术工作总结;参加支边、支农和卫生下乡等医疗、防疫工作。②专业技术资格任职材料: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申请表、申报表、考核表和审批表;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证书、聘任证书和聘任合同。③卫生技术成果材料:著作专题研究报告,学术论文(分级),专业技术成果鉴定书,典型病历、抢救成功的病案、手术分析等。④其它材料:“三基”、“三严”考核及医德医风评价材料;参加专业学术会议的证书、证明;优秀医务工作者的材料、证书和奖状;专业技术失误差错材料。卫生技术人员业务档案的建立,为专业技术人员提供了有效的服务,为医院管理提供了准确及时的信息。

2.3.2实行人事,促进人事档案的社会化开放式

管理人事是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建立过程中出现的新事物,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产生的一种新型的人事管理方式,是与我国市场经济体系完善相适应、相配套的人事管理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人事有利于促进单位人事管理的社会化、专业化、规范化。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人才资源的比较优势将越来越明显,人才的流动数量和质量会逐步增强。而随着政治体制的改革与深化,人才将成为一种没有任何政府色彩的产业,人事档案社会化开发式管理模式将成为一种通用的管理模式。自1999年起,我院开始逐步实行大中专毕业生人事,将人事档案托管给人才服务中心,促进了人才流动,促进了人事档案规范化、社会化、现代化和网络化管理。2.3.3建立以人力资源信息为基础的医院信息管理

系统建立有效的人力资源信息系统是实施医院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基础,是实现医院行政管理一体化川的根本条件。人力资源信息具有原始性和完整性,是保证信息准确可靠的基础,是有效服务的生命。人力资源信息的收集就是为了充分使用资源,达到一方收集,多方共享。以人事档案信息系统为中心,建立计算机网络分系统,如通过人事信息系统,完善财务工资系统,人事上的工资变动可以直接通过网络系统传发给财务科发放,医疗保健系统可以直接从人事信息上读取职工基本信息,而其它的行政管理系统也可以直接从人事信息系统中收益,如院办、党办、工会、计划生育及后勤、医务、科研和教学更能因此得到众多的信息和帮助。

2.4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新形式下要提高档

案管理的水平,必须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培养具有“创造型、复合型、协作型”多素质人才。①档案管理人员要有良好的敬业精神,努力学习、掌握档案管理工作的新知识、新技术,了解医院档案管理现代化的具体内容。②倡导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使用科学的管理方法,通过全面的人力资源开发计划和企业文化建设,充分调动和发挥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创造新的工作业绩,为企业发展目标做出最大的贡献。③引人竞争机制,通过择优录用,竞聘上岗,把真正优秀的档案专业人员选拔到档案管理岗位上来。④医院要将档案人员的培养纳人医院人才培养计划,关心他们的职称晋升和工作业绩,使他们的辛勤劳动得到公正回报。

2,5加强人事档案管理的现代化手段图增加资金

投人,引进现代化技术和设备实现档案现代化管理。提高档案管理硬件设备,增加档案库房,购买空调、除湿机、档案密集架和电脑。设置防火、防盗的自动监控系统。引进计算机管理软件,建立人事档案的信息存储和检索系统,实现人事档案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确保医院在人才培养、职称晋升、干部聘用等方面的合理性和公正性,真正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为医院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人事档案管理作为人事管理的一部分,我们也相应制定了人事档案管理平衡计分卡。通过愿景规划和战略目标的设定,使我们认识到自身工作的价值及业绩。总之,平衡计分卡通过指标分解让职工参与管理指标的设立,让员工都了解医院的战略规划,认识到自身工作对医院战略及整体业绩的作用,从而提升医院的整体管理水平,增加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篇8

201x年,办公室将继续紧紧围绕集团公司下达的各项目标任务,积极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切实加强综合文字处理、人事管理、制度建设、宣传、政策调研、法务、档案管理、办公用品管理、行政接待等工作,提高办文、办事、办会的水平。

(一)行政管理

一是要进一步提高综合文字和公文处理能力。随着集团公司的日益壮大,办公室的文字综合水平成为集团公司思想水平、管理水平和工作水平的综合体现,对于全公司执行政策、制定决策、落实工作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将坚持高标准、严要求,认真完成综合性文字材料的起草工作;认真做好公司各类文件、重要资料的收发、登记、传阅、督办、催办工作,严格按照公文登记、阅办、传递、处理的工作流程规范处理各类文电,不发生积压、拖拉、误事现象,保证政令通畅;认真做好有关文稿的审核把关工作,扎实做好公文处理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二是要进一步加强企业宣传报道工作。开展多种渠道的宣传方式,不断加强与新闻单位的联系,进一步提高集团公司的社会形象和社会地位。

三是要进一步做好咸亨政接待、档案、办公用品管理。重点做好行政接待、调研、考察、会务安排、档案管理、办公用品管理等服务工作,进一步健全工作机制,提高工作水平,增强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四是要进一步加大督办工作力度,确保公司管理制度的有效性和公司决策的效益达到最大化。对各部门的执行力和工作质量、工作效率纳入绩效考核,从任务产生、下达、执行、反馈、考评、奖惩等各环节加强执行力控制和管理,努力从机制上遏制执行不力的情况发生,确保公司各项决策、重要工作部署的贯彻落实。

五是提炼并学习企业文化,达到统一思想、教育员工、内聚人心、外塑形象、激励、稳定的目的。认真总结梳理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经营理念,完善并明确能使员工接受的具体内容。

六是继续完善促使公司快速、稳步、高效发展的各项规章制度。

(二)人事管理

201x年是集团公司快速发展的一年,为配合公司各县工作的全面推行,加强公司人力资源工作的计划性,办公室依据20x年度的整体发展规划从七个方面开展201x年度的工作:

1、完成日常人力资源招聘与配置。

根据今年总体目标首先保证满足公司各岗位需求,然后再考虑人才储备,实现梯队建设。并且着重解决未来园区运营管理、物业管理、电子结算等方面的人才需求。。其他具体招聘岗位、工种、人数等需要根据各部门及成员单位提出用人计划后进行合理配置,实现人岗匹配,用最少的人,创造最大的价值。

实施方案:一是1月份开始运营管理、物业管理等岗位的招聘,通过专业网站招聘信息和主动进行人才搜索,以及通过现场招聘等挖掘和招募所需人才,尽快保证人员到位。二是利用公司现有的招聘网络和春节后人力流动高峰期的机会,补充基层管理尤其是置业顾问或物业公司所需的基础管理和技术技能才,作为人力资源的更替、补充和培养储存。三是积极与区劳动就业局、云南人才市场、高等学校的沟通联系,及时寒、暑期各学校举办的招聘会。并根据实际情况变化不定期参加各类招聘会。四是按各岗位人员配置及20xx年离职情况,保证每月的人员流动性在正常范围内,加强招聘的效果。五是与用人部门一起对新进员工进行面试的工作,考察基本素质以及业务能力,以便提高招聘的时效性。六是全年做好重要和流动多的人才储备工作,控制好今年的招聘费用。今年招聘工作的开展由各部门提交的用人计划以及公司实际的人员需求情况决定。报刊、熟人推荐、猎头等暂不列入时间安排。

2、建立健全人事管理的各项规范及管理制度、员工手册等。

规范的管理制度是企业用人留人的前提条件,本年度主要工作是建立健全人力资源管理的各项规范制度:《员工手册》(包括《奖惩制度》、《人事管理制度》、《员工培训管理制度》、《新员工考核管理办法》、《考勤管理制度》等)。人力资源部按照各项制度的规定和程序操作管理全体员工,采取对事不对人的原则,达到各项工作的合法性、严肃性。

3、积极推行绩效考核管理,参考先进企业的绩效考评办法,实现绩效评价体系的完善与正常运行。

绩效考核工作的目的是有效激励员工不断改善工作方法,建立公平的竞争机制,提高工作效率,培养员工工作的个人意识和责任心,及时查找工作中的不足并加以调整改善,从而推进企业的发展。201x年,办公室将在计划管理的基础上积极推进绩效管理,并持之以恒地监督贯彻和运行。

4、大力加强员工岗位知识、技能和素质培训,加大内部人才开发力度。

将员工融为一个整体、形成公司文化的工作方式,是办公室本年的培训目标。通过完善《员工培训制度》,并根据各部门及成员单位的培训需求及公司的整体需要建立年度培训计划。

实施方案:2月份中旬建立201x年度公司员工培训计划。包括培训形式、培训内容、培训时间等。

5、建立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

营造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氛围、维持健康的劳动关系,不断保持员工与管理人员之间的沟通,针对员工的建议和投诉提出合理化建议。通过不定时的举办一些小型活动提高员工的凝聚力。现初步设想201x年的活动包括各个节日的庆祝,各类运动项目的比赛,各类技能的竞赛等。

实施方案:此项工作纳入月度计划来做,是一个漫长持续的过程,需全体员工积极加入到建立企业文化的工作中来。

6、人力资源部内部建设。

篇9

人事行政工作复杂,目前部门已配备了各种管理表,有员工纪律跟踪表、各组组员项目分配表、奖金分配表、月份就诊表、转正试题表、员工面试、入职、转正、离职表、从人员招聘至任用,根据各组的实际需要,有针对性,合理地招聘员工,配备到各岗位,人事行政人员年终工作总结。较好完成各组人员的入职、离职、调岗等人事审批工作;规范员工档案,对资料不齐全的作出补齐;确定员工劳动合同签定人数,配合人事部工作事宜。对办公室日常纪律管理,不定期通知宣传消防知识并做好办公室管理工作;对办公室清洁卫生,安全进行巡查;跟踪后勤安排员工人住宿,关注员工宿舍卫生安全等情况;排解员工之间的人和事矛盾。

对优化部门就诊各数据分析:在优化就诊表优化效果统计表进行跟踪发现问题进行周与周的对比和本月与上个月的对比从中找出原因,并进行跟优化工程师对接一起分析问题的所在处。

做好每个周的新闻源外推效果跟踪的统计以极新闻源的就诊对比,从中检查看那个平台就诊人数比较多,积极告诉他们作出改整。

对于2013年需加强的方面:负责部门的人事行政工作、协调方面还有所的欠缺,对部门工作情况,人员纪律的检查力度待提高;积极对公司企业文化及工作氛围的建设;

建议,员工培训机制的待完善和加强;应从传统的劳动人事管理逐步向现代化人力资源管理方面过渡;我将在2013年继续完善公司制度,特别是在日常行政管理和人事管理方面加大制度建设的力度,修订和完善奖惩规定,激励机制等制度;

加强培训力度,完善培训机制。强化管理制度的培训,便于在实际工作的正常操作,需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培训计划,使培训工作能起到切实的效果;协助各部门工作,加强与员工沟通,加强团结,迅速营造良好办公环境;

加强劳动人事管理工作,劳动人事管理工作实现规范化管理方面仍有待加强,提升管理水平,完善人事档案管理,从单纯的事务性工作向现代人力资源管理过渡;

篇10

关键词:人事制度高校人事档案管理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中人事制度的改革,高校的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也受到了一定的挑战。我国高校中人事制度的改革,有利于为高校的教学和科研工作选拔优秀的人才,使各个工作岗位上的工作人员都能够人尽其才,对于高校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有着重要的意义。高校人事制度的改革,突出了高校人才资源优化的迫切性。只有将人事工作上升到一定的高度,才能使高校获得更好的发展。而在人事制度改革中,人事档案的管理工作有着一定的特殊意义。人事档案的管理可以使人事机构充分的了解人才的个人信息,对于规范人才的使用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在高校当前的人事制度改革中,我们应该积极做好高校的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为人才的利用提供良好的信息保障。

一、实现高校人事档案创新管理的必要性

1.高校人事制度改革对传统档案管理工作造成冲击。

随着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高校的人事制度也发生了一定改变,这种改变对旧有的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只有在目前的人事档案的基础上实施一定的创新管理,才能不断适应当前日益深化的人事制度改革措施。高校人事制度的改革,为高校人员的管理提出了一个新的思路,等同于对人才的重新分类。这样的制度改革对于传统的人事档案管理也造成了一定的冲击。旧有的人事档案仅把员工分为干部和工人两种角色,而目前高校的人事管理工作中全员聘用制的启动,由过去的身份管理逐渐转向了目前的岗位管理。因此,我们要对传统的档案管理工作进行一定的改变,才能不断适应人事工作的制度改革。

2.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改革是科学发展观的体现。

在高校人事档案的管理工作中,我们应该坚持科学发展的主要指导方向,仅仅抓住以人为本这一基本理念去进行人事档案的管理工作。高校的人事工作的调动以人事制度为主要依据,而人事档案的管理为人事的调动提供基本的信息资料。为了适应人事制度的改革,我们应该充分抓住当前人事档案管理改革机遇,对不能适应时展的落后管理方案进行一定的变革。使人事档案管理成为相关的人事机构选拔培训人才的后台信息保障,为高校的人才选拔工作提供切实的服务。

3.高校的人事档案创新管理也是自身发展的需要。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高校的规模也在不断的扩大,这样就导致高校对于人才的需求提高。高校的大规模的扩招必然会引起不同相关领域的人才的流动,人才的流动必然会带来人事管理档案上的种种管理问题,只有做好相关的人事档案的管理工作,才能对人才的流动实现一定的控制。如果高校在发展的过程中仍然沿用旧的管理思路,那么很可能不能适应目前的人才流动的趋势。严重的情况甚至会导致人才的档案的丢失或者重新建档,给人事的管理带来很多的不便。只有加快人事档案的管理工作,才能跟上时代的发展需要,为高校的人事管理工作提供新的出发点,也可以更好的发挥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人事参谋功能。

二、我国高校人事档案管理中存在的不足

1.高校人事档案的完整性不能满足现有人事管理要求。

人事档案的管理涉及到高校人事调动的重要问题,因此,我们应该加强人事档案的完整性和真实性。人事档案所包含的内容应该对职工的基本状态和品德、出勤、绩效进行一定程度的记载,以使人事管理部门充分了解职工的基本工作面貌。人事档案的记载必须具备一定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在文字叙述上需要具备一定的条理性,档案的形成日期也需要一定程度的记录。然而,在目前高校的人事档案管理中,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一些档案的内容缺乏一定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一些职工为了人事调动上的方便,将一些虚假内容掺杂进档案中;还有的档案记录中前后基本情况存在着一定的区别等,这些问题都影响了高校人事档案的正常管理。

2.人事档案制度不能完全得到有效的执行。

在高校的人事管理中,由于聘用制的存在,导致人事档案的管理岗位具有较大的流动性。人员的频繁更换不仅需要繁琐的经办手续,还造成了对人事档案管理制度的执行不力。高校的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属于专业性较强的工作,需要有一定工作经验和工作责任心的人员来负责。然而,由于人员的流动性,往往造成参加岗位的职工不能马上熟悉人事档案管理的工作,更不要说对人事档案制度进行有效的执行。在人事档案的归档中,还存在着一定的档案材料单一的状况,人事档案应是一个员工方方面面信息的体现。目前人事档案的归档内容不足以支撑高校内人事制度的改革工作,不能满足高校职工保险工作的展开。

3.对人事档案的管理缺乏数字信息化的开发。

当今信息科技的发展对于档案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数字化人事档案的出现,给传统的档案管理工作提出了一定的挑战。使用数字化信息化的工作方式去进行人事档案的管理,可以有效的提高认识档案管理工作的工作效率。然而,在目前的高校的人事档案的管理过程中,往往缺乏对于数字化人事档案管理的开发意识。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进展,阻碍了先进技术在高校人事档案管理活动中的应用。

三、人事制度改革下高校人事档案管理的创新路径

1.规范高校人事档案的管理制度。

在高校人事档案管理的实践中,我们应该不断的总结经验,建立一套科学的高校人事档案的管理制度,使高校人事档案的管理工作更加规范化。只有不断开拓创新,与时俱进,才能不断适应当前高校内进行的人事制度改革。要建立合理科学的人事档案管理制度,就需要进行一定的规范化管理。人事档案的管理必须要具有一定的严谨性,使人事档案成为考察审核职工的基本资料,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人事档案的管理工作也需要和人事管理工作进行有机的结合,实施完善的借阅、保密制度,才能更加有利于档案的保存和管理。管理技术手段的落后是制约我国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客观因素。

2.加强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提高。

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能否做好,关键因素在于人。在选拔人事档案管理的工作人员时,要注意考察应聘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责任心,只有具备扎实的业务素质,才能做好高校的人事档案管理工作。随着高校的人事制度的变革,高校内身份的观念也在进一步的淡化。高校的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也应该紧跟人事制度的发展,努力建设成为具有现代化档案管理理念的档案从业人员。在队伍建设中需要着重加强工作人员的岗位意识和服务意识的培养,并且提高管理人员在管理理念上的创新。只有在工作过程中对档案管理工作予以一定的重视和尊重,才能更好的完成上级交付的档案管理的工作任务。

3.加强人事档案的完善整理工作。

人事档案的管理需要一定的负责态度。在人事制度的改革当中,人事档案具有一定的资料价值。这种价值性的提高在于人事档案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只有人事档案能反映职工的真实情况,其才具有指导人事管理工作的意义。因此,档案管理人员在进行档案的管理,调配工作中,要注意人事档案的完善工作。加强人事档案管理与制度改革的耦合性,使档案管理工作更好的为组织的人事安排服务。档案管理工作还应该进行一定的分类,将职工的业绩档案和保险档案等分别对待。这样在职工的工作安排调动中,就可以很方便查阅其过往的资料,从而利于组织的合理安排。

四、结语

总之,人事档案是高校人才信息的载体,其真实性和完整性能否得到保障,关系着人事管理工作能否顺利的开展。在当前高校人事改革的背景下,我们的人事档案管理工作面临着一定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应该抓住机遇,加快工作模式的改变,实现一定的创新管理,以不断应对将要到来的挑战。

参考文献

[1]席杰.新制度下高校人事档案管理与发展[J].档案管理,2014(02)

[2]万蓉.高校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及对策探析[J].时代教育,20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