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项目信息管理的核心范文

时间:2023-09-25 18:14:2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工程项目信息管理的核心,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工程项目信息管理的核心

篇1

关键词: BIM模型;工程项目信息管理模式;数据共享;造价模式

一、BIM和BIM相关软件简介

目前,工程建设行业正在运用的BIM和BIM相关软件约14种,这些软件基本上可以划分为两个大类:

第一大类:创建BIM模型的软件,包括BIM核心建模软件、BIM方案设计软件以及和BIM接口的几何造型软件;

第二大类:利用BIM模型的软件,除第一大类以外的其他软件。

不同类型的BIM软件可以根据专业和项目阶段做如下区分:

1.建筑:包括BIM建筑模型创建、几何造型、可视化、BIM方案设计等

2.结构:包括BIM结构建模、结构分析、深化设计等

3.机电:包括BIM机电建模、机电分析等

4.施工:包括碰撞检查、4D模拟、施工进度和质量控制等

5.其他:包括绿色设计、模型检查、造价管理等

6.运营管理FM(Facility Management)

7.数据管理PDM

对于一个项目或企业BIM核心建模软件技术路线的确定,可以考虑如下基本原则:

①民用建筑用Autodesk Revit

②工厂设计和基础设施用Bentley

③单专业建筑事务所选择ArchiCAD、Revit、Bentley都有可能成功

④项目完全异形、预算比较充裕的可以选择Digital Project或CATIA

当然,除了上面介绍的情况以外,业主和其他项目成员的要求也是在确定BIM技术路线时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二、基于BIM及其相关软件技术的工程项目信息管理模式

基于BIM技术的信息管理模式极大地打破现有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屏障,集成工程项目各阶段、各关键指标、各组织、各专业、各项目的信息融合,形成更加广泛的集成,协调工程项目系统目标、外部资源、内部资源的信息流网络。

基于BIM及其相关技术的工程项目信息管理模式在信息集成模型中的作用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BIM中央数据库是信息流的枢纽,是沟通平台和存储中心。BIM中央数据库连接不同工程对象数据、过程和资源,是一个包含丰富数据、面向对象的、具有智能化和参数化特点的建筑设施的数字化表示,支持项目生命期中动态的信息创建、共享、更新和管理,保持信息的清晰度、一致性。

(二)通过网络交互平台,各阶段、各关键指标、各组织、各专业、各项目当前的供应信息范围内都可以和其他节点进行信息访问与共享需求。信息的使用性可表现为一对一电子提交、小规模封闭群体之间数据交换和多对多集成和高水平协同作业,保持信息的及时性、交互性。

(三)随着工程项目的深入和进展,BIM信息模型逐步深化、逐步细化,不断更新、修正和补充,使得项目全生命期的信息得到有效的组织和追踪。信息不仅要管理好当时的用途服务,还要管理好其在整个项目生命周期内重复利用的用途,保持信息的完整性。

(四)信息集成管理降低了信息不对称成本,提高项目收益。提高信息对称都能够增加项目收益,但同时需要支付更多的成本。信息串联共享后,降低信息不对称的成本减少,此时信息不对称的适度空间扩大许多,由此,取得同样的信息对称度,支付成本减少,体现信息对工程项目服务的增值性。

(五)通过信息集成管理对项目目标主动控制,动态优化。基于BIM技术的信息集成管理可以进行设计中各专业协调、管线碰撞检查、节能计算、能耗模拟、可持续分析、施工方案模拟、脚手架支撑体系验算模拟、进度控制、成本控制、安全管理等,对工程项目全过程实施动态优化,主动控制,进而提高工程设计、施工和维护管理的质量、工作效率和科学管理水平,体现信息对工程项目服务的动态优化性。

三、BIM在造价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就在提升工程造价水平,提高工程造价效率,实现工程造价乃至整个工程生命周期信息化的过程而言,BIM都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

(一)BIM数据库的时效性

BIM的技术核心是一个由计算机三维模型所形成的数据库,这些数据库信息在建筑全寿命过程中是动态变化的,随着工程施工及市场变化,相关责任人员会调整BIM数据,所有参与者均可共享更新后的数据。数据信息包括任意构件的工程量,任意构成要素的市场价格信息,某部分工作的设计变更,变更引起的数据变化等。在项目全寿命过程中,可将项目从投资策划、项目设计、工程开工到竣工的全部相关造价数据资料存储在基于BIM系统的后台服务器中。无论是在施工过程中还是工程竣工后,所有的相关数据都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参数设定,从而得到某一方所需要的相应的工程基础数据。BIM这种富有实效性德共享的数据平台,改善了沟通方式,使拟建项目工程管理人员及后期项目造价人员及时、准确的筛选和调用工程基础数据成为可能。也正是这种时效性,大大提高了造价人员所依赖的造价基础数据的准确性,从而提高了工程造价的管理水平,避免了传统造价模式与市场脱节、二次调价等问题。

(二)BIM形象的资源计划功能

利用BIM模型提供的数据库,有利于项目管理者合理安排资金计划、进度计划等资源计划。具体地说,使用BIM软件快速建立项目的三维模型,利用BIM数据库,赋予模型内各构件时间信息,通过自动化算量功能,计算出实体工程量后,我们就可以对数据模型按照任意时间段,任一分部分项工程系分其工作量,也可以细分某一分部工程所需的时间;进而也可结合BIM数据库中的人工、材料、机械等价格信息,分析任意部位、任何时间段的造价,由此快速地制定项目的进度计划、资金计划等资源计划,合理调配资源,并及时准确掌控工程成本,高效地进行成本分析及进度分析。因此,从项目整体上看,提高了项目的管理水平。

(三)造价数据的积累与共享

在现阶段,造价机构与施工单位完成项目的估价及竣工结算后,相关数据基本以纸质载体或EXCEL、WORD、PDF等载体保存,要么存放在档案柜中,要么放在硬盘里,它们孤立存在,使用不便。有了BIM技术,便可以让工程数据形成带有BIM参数的电子资料,便捷的进行存储,同时可以准确地调用、分析、利于数据共享和借鉴经验。

BIM数据库的建立是基于对历史项目数据及市场信息的积累,有助于施工企业高效利用工作人员根据相关标准、经验及规划资料建立的拟建项目信息模型,快速生成业主方需要的各种进度报表、结算单、资金计划,避免施工单位每月都花大量时间核实这些数据。建立企业自己的BIM数据库、造价指标库,还可以为同类工程提供对比指标,在编制新项目的投标文件时便捷、准确的进行报价,避免企业造价专业人员流动带来的重复劳动和人工费用增加;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施工单位也可以利用BIM技术按某时间、某工序、特定区域输出相关工程造价,做到精细化管理。正是BIM这种同一的项目信息存储平台,实现了经验、信息的积累、共享及管理的高效率。

四、结语

只有解决了BIM数据传输及信息分类互用标准问题,才能够真正将整个BIM体系的相关软件、技术统一整合到一起,产生合力,发挥放大效应。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信息化技术;工程项目管理;应用型本科;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11-0037-02

作者简介:胡新萍,女,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工程项目管理类课程教学。

作为土木工程专业的一门必修课,工程项目管理类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工程管理能力,极大地影响着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近年来,国内外众多高校和学者对工程管理类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但所制定的教学计划仍难以脱离原学科体系的框架,“重结构、轻管理;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比比皆是,工程管理方面的一些信息技术(如办公自动化系统、招投标系统、项目管理系统等)都没有纳入教学计划,难以适应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高校需求。由此可见,融合信息化技术的工程项目管理类课程的改革和实践,是值得深入研究和探讨的教学课题。

一、我院工程项目管理类课程的现状

按照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我院于2006年开设了工程项目管理类课程,并将该课程作为土木工程专业的必修课程,是学生在完成工程结构和工程造价等专业课程后,所必须学习的实践性和综合性课程。

目前,经过近4年的建设,该课程已经成为省级精品课程,加之我院土木工程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已基本成熟,为培养具备技术和管理双重技能的应用型人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是,由于目前我院的工程项目管理类课程过于重视理论细节的传授,没有建立动态的案例教学和构建信息化的项目管理平台,同时也缺乏网络互动的教学评价体系,极大地制约了学生管理应用能力的提高。因此,本课题将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以管理类课程改革为载体,强化实践能力的培养,并将成熟的现代信息技术工具引入工程管理类课程的后续改革与建设中,通过数字化实践平台的创建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科学管理能力。

二、我院工程项目管理类课程改革和实践的指导思想

在对工程项目管理类课程进行改革和实践时,需要遵循以下指导思想:一是根据宽口径土木工程专业培养的方案,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重视强化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结构和专业基础知识。要对课程内容进行提炼,确保课程改革向着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方向拓展;二是切实把握土木工程各相关科学和课程之间的联系,确保整个土木工程课程体系的完整性,在避免课程重复的前提下进行工程项目管理类课程的改革;三是既要重视对土木工程基本理论、基本特征和性能的讲授,又要重视对工程背景和理论依据的讲授,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掌握我国工程项目管理的发展历程。

三、融合信息化技术的工程项目管理类课程的改革条件和内容

1.融合信息化技术的工程项目管理类课程的改革条件

首先,我院的工程项目管理类课程为省级精品课程,经过几年的建设已经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积累了不少的经验和教训,为工程项目管理类课程教学融入信息化管理的后续建设打下了较为坚实的基础。其次,我院领导对工程项目管理类课程的改革给予了足够的重视和支持,并且在人员、时间、经费和设备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投入,为工程项目管理类课程的改革提供了人员和技术的支持。再次,我院土木工程专业拥有技术比较先进、仪器设备齐全(实验开出率为100%)的满足教学和科研需要的实验室和计算机房。而且,拥有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十余个,为工程项目管理类课程改革的实施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保障。最后,我院土木工程专业开设了预算员、施工员、造价员、二级建造师等职业资格培训,在人才培养、项目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的改革和创新方面已经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为工程项目管理类课程改革的实施提供了宝贵的软环境支持。

2.融合信息化技术的工程项目管理类课程的改革内容

融合信息化技术的工程项目管理类课程的改革,旨在将项目管理信息技术引入到工程项目管理类课程中,对原有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改革,促进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训,并且以点带面,最后惠及整个土木工程专业。我院融合信息化技术的工程项目管理类课程的改革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六个部分:

(1)培养方案的设计。工程项目管理任务的设计要紧密结合施工行业企业技术背景,在精品课程原有建设内容的基础上,还要和项目管理最新信息技术相结合,解决由于课程建设与现代化的项目管理信息技术相脱节的问题,实现动态跟踪最新的信息化管理技术,并及时消化吸收到教学中,培养适应建筑行业发展的新的项目化教学体系。

(2)数字化教学资源平台的建立。随着土木工程科技的进步,各种工程项目管理及综合应用软件将逐步替代传统的管理手段,尤其是数字化网络管理具有传统方法所无法比拟的优势。因此,依托校企合作的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加强数字化教学资源平台的建设,依此将数字化教学资源向工程管理类课程进行全方位渗透,激发学生的学习与发现的兴趣,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而完成工程项目实践训练。

(3)教学形式的改革。工程项目管理类课程的实践性很强,很多时候难以在黑板上将施工料具管理和现场管理等内容描画出来,这就需要对教学形式进行改革。除了精品课程中原有的多媒体教学、案例教学、项目教学法等外,结合信息技术引入模拟教学法、现场教学法等,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乐于实践,提高教、学效果,才能努力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4)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设计。要对传统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进行革新,更加重视对学生平时成绩的考核和对知识综合应用能力的考核;要将过程评价与效果评价相结合,建立完善的、可监控的、网络教学互动的过程评价与激励体系,以及建立能体现技能水平的效果评价体系。

(5)教学内容的优化和整合。虽然教材是教师授课的依据,但是教材内容并不等同于教学内容,教材编写的逻辑结构并不等同于教师授课的逻辑顺序,教师必须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和整合,对教材内容进行加工和处理。由于教材本身涉及的知识点较多,教师必须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更加重视教材的实用性,并与注册监理工程师等职业资格考试的内容相结合,利用实际案例的讲授去覆盖教学的全部知识点,使得授课内容更加生动且易懂。

(6)师资培训的设计。教师的综合素质对于教学效果至关重要。工程项目管理是一项发展很快的课程,要求教师必须结合工程项目的发展趋势,不断对自身的知识结构和教学方式进行创新。因此,要依托校企合作、校校合作等形式,以跟踪掌握最新技术动态和提升项目管理技能和经验积累为中心,设计长期有效的师资培训体系。

提高工程项目管理课程的教学效果,是目前土木工程专业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本文针对我院工程项目管理类课程的现状,对融合信息化技术的工程项目管理类课程的改革和实施进行了探讨,以期对外校设置相关课程和专业起到一定的借鉴和启示作用。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 通信工程 信息管理 管理模式

科技与信息技术的进步带动了通信工程的发展与进步,我国的通信工程项目在不断增多,使得彼此人与人、地区与地区的交流更加频繁,可促进经济的发展与融合,在现代化的社会进程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对于通信工程而言,信息管理是核心内容,保证传输、沟通信息的安全性和完整性是对通信工程的基本要求。通过对通信工程项目管理现状的分析,其中还有诸多的问题亟待解决。

一、通信工程信息管理的现状分析

1、管理方式相对单一。就目前通信工程的信息管理形势来看,普遍存在着管理方式单一、落后的现象,依旧保持着传统人为手工式、简单的计算机操作的管理模式,信息管理质量低下。落后的信息管理模式,对信息的传递、传输过程未实现切实有效的控制和管理,致使此阶段的信息会存在安全风险,影响项目信息的安全性。由于通信工程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程,会涉及到大量的信息,信息管理效率低下,不适应对通信工程信息的管理。

2、管理系统协调性弱。信息的管理需要各个部门协调合作,共同来实现对信息的控制。但是,在通信工程的信息管理中却存在着各个系统部分相对涣散的现象,各自独立运作,协同合作性不强,信息的传输和连接性不强,若只是单方面的进行信息的管理,能力有限,管理质量也相对低下。另外,若各个部分独自运行,在资源、信息的共享方面存在障碍,不利于通信工程项目整体性的建设。

二、通信工程的信息管理措施

1、优化信息管理模式,构建信息管理系统。优化信息管理模式,构建信息管理系统是加强通信工程信息管理的重要举措和核心内容。构建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将通信工程项目各个环节中所涉及的信息进行系统化的管理,实现对项目工程的全面管理。摒弃传统人为手工或简单计算机操作的形式,实现思想与观念上的创新,运用现代化的视角来构建信息管理系统。新型信息管理系统的结构分为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实现内外的协调与合作是关键。在外部环境中,构建信息管理系统会涉及项目的规划设计、工程的监理、施工、材料的链条式供应等内容,其中蕴含丰富的信息,针对不同阶段进行针对性的信息管理更具高效性。在内部环境中,信息管理系统主要集中在也以造价、进度、质量和档案管理为主线的信息链条上,且不同的通信工程阶段具有不同的信息管理侧重点。加强对信息的管理,应对每个阶段进行针对性的管理,利用信息化系统实现对信息的全面管理。

2、注重部门的协作性,提高信息管理质量。由于通信工程信息管理系统相对复杂,分为内外结构,会涉及到多个部门,为提高信息管理质量,注重部门之间的协调性具有必要性。在项目的编码上,要保证通信工程项目的工程质量、造价和进度具有一致性。在外部结构中,将通信工程中的设计、施工、监理等数据进行共享,让各个部分明确了解整个通信工程项目,提高信息管理质量。信息管理系统以需求分析、立项管理、资源调配和工程管理为主,各个环节都至关重要。需求分析是按照客户的要求,对客户对通信工程要求的详细情况进行上报;立项管理是对还未审核的项目进行提交,待到项目通过之后,来确立项目的实施计划;资源调配是根据客户的要求来进行单证的调配,并进行严格的审批;工程环节是信息管理系统的核心,是对确定的项目进行施工,按照规划和设计进行严格的执行。

篇4

关键词:通信工程;信息管理;技术;措施

中图分类号:C35文献标识码: A

1、概述

1.1、通信工程项目管理系统

通信工程项目管理系统将以项目管理系统的框架设计为主,业务流程和核心业务模块根据通信工程项目管理的实际业务进行设计与开发,主要模块功能如下:日常办公、项目管理、人事管理、行政管理、文档管理和系统管理。其中项目管理是学生学习通信工程项目管理主要的实训应用管理子系统,也是本系统开发的关键技术。

图1通信工程项目管理系统功能需求框架

1.2、通信工程项目管理的特点和存在的不足

1.2.1、通信工程技术的特殊性

通信工程技术不同于其他工程管理技术,通信工程项目在实施的过程中,往往需要借助于专业的通信技术人员,有着较强的专业性。

1.2.2、通信工程项目工序活动的连贯性

一般来说,通信工程项目的实施过程其工序活动有着一定的连贯性,往往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和施工单位共同组织完成的,其协调性和连贯性对整个工程的监督和管理实质性的帮助。

1.2.3、通信工程项目抗干扰能力较弱

虽然通信工程项目有着相对较大的投资金额以及较高的施工技术要求,但是面对高难度的施工技术以及专业性较强的施工方案,对于通信工程项目管理的实施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天气的变化以及市场经济体制的变动在一定程度上都会通信工程实施。

1.2.4、通信工程项目原材料和设备的不同影响项目的施工

就通信工程项目原材料和设备而言,往往存在各种差异,最后通过对通信工程进行核算,难免存在一定的误差。

1.2.5、通信工程项目管理过程相对复杂

由于通信工程项目管理有着较高的专业技术要求,以至于其管理的过程相对复杂,就同通信工程项目管理前期,就已经包含着项目可行性分析、项目的发起、项目的立项审批以及项目计划任务书的下达,这一繁琐的过程减慢了施工的速度。

2、通信工程项目信息管理系统技术的应用

2.1、通信工程项目信息管理系统的处理流程

首先,需要保证的是工程项目的进度、质量和成本这三个大的方面构建起相应的联系,这是为了有关部门能够时刻的了解到整个通信工程实施的如何,并且及时的做出相应的调整。其次,在设计工程项目的信息管理系统的时候需要注意把材料需求的情况和相关的采购计划、采购计划和财务的预算、财务预算和项目划分编码这些部分进行逐个的对应。再者,通信工程项目的设计的具体的图纸以及一些相关的文件必须保证和项目完工后的质量测评的项目范围是逐一关联和对应的,这对于整个系统的构建都是很重要的。

2.2、通信工程项目信息管理系统的信息流路线分析

信息流的路线通常是三种:从上到下、从下至上以及横向的线路:从上到下的信息。在通信工程中的信息管理系统中,如果要求信息是由上级对下级进行通知的,通常采用的就是从上到下的信息流路线的方式进行传递。当下级有想要了解某些相关信息、系统要求下级应该了解信息以及上级认为下级必须了解的信息这些情况出现的时候,就是采用的从上到下的信息流路线方式;从下至上的信息。通常情况下,通信工程项目进行的具体情况、工程的材料使用情况以及在施工过程中有哪些问题和因素的影响等等这些信息都是要从下级传递到上级的工程项目经理的,这样做以便项目经理及时的对这些情况进行掌握,可以及时的做出些相应的调整,更加有利于工程的进行;横向信息。横向信息的传递方式也就是我们平时通常指的在同一级的不同部门之间进行的信息传递和处理的过程。一般情况下,只允许出现的是上面提到的那两种信息流的方式。但是也不能排除一些特殊情况的出现,比如有时会因为时间的问题来不及进行从上到下再由下至上的方式来进行信息的传递,只能为了及时的解决问题而进行同一级之间的信息流向。

2.3、通信工程项目信息管理系统技术的具体实施措施

首先,信息管理系统应该明确自身的战略目标,在通信工程的项目中它的战略目标应该是项目信息门户网站的构建、其次,该系统应该一直把工程项目的进度、质量和成本这三个方面联系起来建立相应的对应关系。再次是应该注意把通信工程项目中的造价、进度、质量等方面作为整个系统的关键之处。最后,作为通信工程的信息管理系统来讲,要根据工程进度的具体情况来构建不同工程生命周期的相对应的数据流程,鉴于每个阶段的工程的信息都是不同的,因此这个方面便成为了整个系统构建的核心任务,是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的。

3、通信工程项目管理优化措施探讨

3.1、一体化通信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实施

3.1.1、项目的规划

传统模式的项目规划,是从各个专家那里得到年度规划后开始实施的。而一体化的项目管理组织模式是在任务书下达之后,建设单位在管理单位的协助下将任务书分解,对设计单位所制定的整体网络规划进行监督,召集各个专业负责人共同制定年度和月度计划。一体化的项目管理组织模式,使各个专业计划得到统一,使建设任务的实施得到高效的保证;同时,工程项目在前期规划中各个专业以及合作单位均参与其中,让个体对工程整体的网络结构更加清晰,让个体更加明确各自在项目中的重要性和所需要完成的工程内容,利于项目工程施工高效实施。

3.1.2、项目的实施

传统模式的项目实施计划是各专业依照自身的情况来制定的,由工程管理人员协调专业间的事务。对比而言,一体化的项目管理模式是各专业部门和合作单位共同制定各个工序的工程实施计划,同时,由工程项目管理部门内部协调处理日常事务,简化日常工作流程,提高专业部门间的协调效率。一体化的项目管理组织模式,作用是使各个专业制定统一的明细的工程规划和统一的进度目标,使工程项目的建设潜力最大限度地发挥和提高。同时,一体化项目管理中的制度,如工程例会及全项目的工程巡检等,能够有效地监督工程项目的整体建设状况,使工程项目建设实施地更加顺利。

3.1.3、反馈与改进

一体化通信工程项目的管理中,许多管理制度被不断优化,使一体化项目管理的体系得到持续地完善。其中全项目的巡检是由总体控制人组织工程巡检,定期对整体的项目进度、投资以及质量进行巡检,确保工程项目依据计划来实施,每周进行一次进度巡检,每月进行一次投资、质量的巡检。另外全项目的工程例会同样是由总体控制人组织,他们组织各个片区的负责人,汇报各自站点工程项目的进度,把对站点的正常进度有影响的死角挖掘出来,对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同时制定有效的解决方法。

3.2、通信工程项目建设常用的PMO管理模式

3.2.1、矩阵组织

矩阵式管理模式主要用于大型通信工程建设或者有很多小项目的工程。矩阵管理模式的特点是可以用于动态化管理,并且在优化过的工程项目上也能够很好的运行。在矩阵管理模式下,不仅可以让工程项目的各个部门得到最优质的控制,也能够让项目工程的各个专业职能部门的作用得到最大的发挥,而且协调时间短,信息传输速度快,各部门指令能够迅速下达到工程终端。但是矩阵管理模式的部门具有双重职能和领导的特点,容易在职能和领导上产生争执。

3.2.2、直线式组织

直线式组织主要是通过任务和命令的逐级传达,由项目决策层一直传达到项目终端。这也就决定了直线式组织管理下的项目工程的好坏直接取决于项目经理个人的能力。而在这种组织下也很容易使工程中各个部门产生争执,从而使工程效率低下,成功率低。这种项目管理的模式主要适用于小型项目工程。这种管理模式用于较小、较简单的通信工程项目时,如果项目经理的个人能力比较优秀,那么就能够让项目完成得极其有效率,质量也会变得十分高。

3.3.3、非对称矩阵组织

非对称矩阵组织较为自由,可以由工程项目的各个部门自行决策,寻找承包商。而工程项目的决策层也为承包商授权,签订分包合同,日后工程项目管理的各个方面都有承包商来管理和策划。在这种组织下的管理模式可以让项目工程的每个部门不会互相牵扯,自由度和集成度很高。而且由于项目的每个环节由承包商负责,在项目出现问题时可以迅速找到负责人,也不需要将项目工程中的每个指令逐级下达,使得项目的建设速度很高。管理也较为便捷。但是由于目前的承包商质量良莠不齐,每个部门为了减少成本和开支所合作的承包商质量不是很高,会对工程的进度产生影响,工程的成功率也会降低。

3.3.4、复合式矩阵组织

复合式矩阵组织相对于非对称矩阵组织的区别是通信公司的决策层会对部门合作的承包商进行审批,在审批合格后才能进行工程建设。这种项目管理模式下的工程项目不但每个部门可以自由选择承包商,使承包商最合适于项目建设,而且通过项目决策层的审批可以让承包商的质量得到保证,让工程的成功率提高。特别适合于工程合同额较大的项目。但是在这种管理模式下的工程项目常常会出现审批时间较慢的问题,让工程完成时间增加,效率降低。

文章中首先分析了通信工程项目管理的系统的相关特点以及不足,接着重点探讨了通信工程各种项目管理系统中的信息管理系统的有效措施以及信息系统技术在具体通信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以期为以后的通信工程具体工作起到一定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黄爱广.关于通信工程项目信息管理系统的研究[J].中国新通信,2014,06:1.

[2]覃成克.对通信工程项目信息管理系统技术的探讨[J].中国新通信,2014,12:34.

[3]王翠.对通信工程项目管理系统集成服务分析[J].中国新通信,2014,15:2.

[4]吴宏伟.通信工程建设管理加监理的发展方向[J].信息通信,2014,09:204.

篇5

关键词:工程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建设

中图分类号:TP311.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99 (2011) 18-0000-01

The Construction Study of Project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Zhou Rongbin

(Fujian Wanwei Communicate Technology Co.Ltd.,Fuzhou 350001,China)

Abstract:The project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to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engineering aspects of the management module.With the help of the system,it can make project implementation units to improve management efficiency,enhance the core competitiveness of enterprises.

Keywords:Project;Management;Information system;Construction

信息时代的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工程项目管理领域对信息技术的应用进一步深化。它规范了工程信息的交流,推进了管理的效率,推进了管理环境、工作流程和调度规则的改革。陈旧的手动管理模式早已跟不上工程项目管理领域的发展步伐,所以,建设以项目信息管理为理论依据的项目管理信息系统成为时代的呼声。项目信息管理是对项目信息管理的规范性、周期性和及时性等核心环节的保证,是使项目建设顺利进行的基础。

一、工程项目管理信息系统的特色

工程项目管理信息系统与单纯用来规范进度和调整网络计划的常规软件不同,也与企业的综合信息管理系统不同,这是应对工程公司以工程项目基础资源为重点的集约式、系统化的工程项目统一管理系统。系统要定位于能够同时掌控多个工程的推进,也能够针对某一个项目进行掌控;可以跟踪于项目设计、采购、施工、推进整个过程的监督,同时对其中的某个环节单独进行调度。

二、工程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体系结构

工程项目管理信息系统采用Browser/Server三层体系结构:基础层为客户层,应用了常规的浏览器,重点实现人机交互;中间层为应用业务层,在基础层发起请求后,应用业务层将激活相应的服务响应,并动态拓展功能代码,将结果显示在客户的浏览器。如果基础层发起的请求包括信息的存取,那么应用业务层要对接数据服务器执行这一处理过程;最后的数据层,承担着数据的整理、存储、响应和归档处理。

三、工程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功能阐释

工程项目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以工程项目为重点、立足过程调度的MIS系统,着力面向工程项目建设的开始和推进各环节中产生的图文资料、进度规程、落实详情、财务报表、设备运维信息、合同后期推进、工程质量监督、安全情况报告等进行掌控。围绕“高起点考虑、高标准要求、高效率工作、高质量完成”的四高原则,组建相应的业务环节,提升对工程项目建设各环节中产生的信息资料的督导。该系统主要包括进度调度子模块、资金流程管理子模块、质量安全监督子模块、合同执行子系统和综合锁定子模块等。

(一)进度调度子系统

工程项目管理信息系统遵循流程先后原则,主要包括启动、规划、执行、控制和收尾五个环节。启动就是工程项目的开工,由施工企业提出项目建设一向,向上级部门申请资金扶持。规划就是要设定满足工程推进要求的计划,通常由设计部门出台翔实的设计方案和经费概算,并提请项目管理审核部门审批。

(二)资金流程管理子系统

资金流程管理子系统主要涉及概算管理、工程实际发生成本会从、合同成本预测、价差校验、资金流向、单价核算等。项目从设计概算到督导机构下达的审定概算,设计经费、监理费、施工费、运维费等各类资金的流向,各类合同履行完成后结算工作都能够在资金流程管理子系统中见证。

(三)质量安全管理子系统

根据质量安全管理规范和标准关系到各个环节的施工是否满足质量要求,包括质量检测规程、单元工程质量、工序检测统计、材料及试件检测规范、质量缺陷及事故的上报和应对、质量验收与归档等。质量安全管理子系统作为工程质量控制的主要环节,承担着为上级审阅和调度的重要职责。

(四)合同执行子系统

合同执行包括招投标运行、合同基本数据维护、合同变更索赔条目、承包商信息、公共设备运行问题及其影响的上报、施工进展、经费支付、合同验收和收尾等,采用信息统筹方法将项目管理的一些综合性工作组织起来,是运用统筹方法论处理管理综合事务的功能系统。

四、工程项目管理信息系统研发环境

工程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定位于J2EE平台上的层次化对象模式的软件研发架构。借助浏览器/服务器(B/S)的方式三层或以上的模式组织系统平台建设。

工程项目管理信息系统研发的硬件环节要求是:需要高性能的服务器一台,常规网络设备客户机一宗、稳定的网络环境以及打印输出设备等。

系统研发平台:web服务器端应用Windows2003 server或其他兼容微软SQL Server 2000结构化查询语言数据管理系统的操作系统。客户端可选用任何办公用机。

系统开发工具:采用微软的SQL Server 2000作为系统服务器端数据库管理系统,业务流程程序采用PHP进行开发,应用程序帮助文档采用WEB Help Assistant程序组件封装。

五、结语

工程项目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基于B/S架构的项目管理系统,应用MIS系统的建设理念,采用性能优越的结构化查询语言数据库建设,确保了工程业务数据运行在高效、稳定的环境中,注重了业务系统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闫文周.基于网络技术的工程管理教学课件系统研究[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

篇6

关键词:电力工程 信息管理 信息系统

中图分类号:TP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5(b)-0158-011 电力工程信息管理的重要意义

随着电力工程项目的筹备、招标、设计、施工、运行等内容的展开,会产生大量的信息产生,例如项目相关的文件、报告、合同、照片、图纸、录像等等,甚至在与工程有关的各种实物产品中也包括了大量信息。为此,有必要采取切实措施对其进行处理。具体来说,处理方式包括收集、分类、加工、过滤、归档、储存等,在这些活动的基础上,可以提炼出各类有价值的信息,辅助开展电力工程项目的控制和管理。

所谓电力项目信息管理,是指在整个电力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过程中,对信息进行收集、加工和输入、输出活动的总称。电力系统从各个环节与不同层次还具有相应的信息与控制系统,对电能的生产过程进行测量、调节、控制、保护、通信和调度,以保证用户获得安全、经济、优质的电能。电力项目信息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项目管理的效率、风险、质量和成本,因此,如何有效、有序、有组织地对电力项目全生命过程的信息资源进行管理,是电力项目管理的重要环节。电能质量的技术治理与控制是改善电能质量的有效方法,但电能质量具有动态性、相关性、传播性、复杂性等特点,对电能质量的控制和提高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

2 电力工程信息管理系统的概念与构成

在电力工程的信息管理过程中,有必要采取以电子计算机和网络构成的“电力工程项目信息管理系统”,从概念上来看,这主要是指向电力企业内各级主管部门(人员)、其他相关人员以及组织外的有关部门(人员)提供信息的系统。该系统将面向项目相关的人员和主体提供,因此,电力项目信息管理系统的主要职能可以被概括为四个方面:确定项目信息、搜集项目信息、处理项目信息及使用信息服务。

20世纪90年代开始,随着电力工程项目的日益增长,掌握电力工程施工管理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电力工程的信息化建设也同样得到了快速发展,涌现出了很多工程管理信息化产品。然而,由于电力工程本身所具有的特点,针对不同的业务内容采用不同的信息系统产品,并通过建立系统间接口,将各系统采集的信息进行联结,从而搭建电力工程建设全过程的信息平台。但是,由于电力工程建设涉及面广、专业性强,对各类信息的处理和分析能力有较高要求,而现有信息管理平台要么缺少系统管理思想,要么对专业模块的开发深度不足,尽管系统具备收集大量信息的能力,但却不能对各类信息进行有效的整合分析,难以为管理者提供决策支持。

3 电力工程进度信息管理的软件应用

以电力工程进度信息管理为例,我们可以对如何提高电力工程信息管理效率进行一些探索。对于电力工程而言,其工程进度是工程的一条主线。建立一个以进度为主脉络的工程信息整合分析系统,把各类工程信息与进度关联,形成一个相辅相成的信息管理平台,将大大提高管理效率,同时为决策提供了较科学、充分的依据。然而,影响进度的各种因素包括人为因素、技术因素、设备与构配件因素、水文地质与气象因素及其他环境、社会因素和难以预料的因素等,如何将这些信息及时整合,反映与实际进度对应关系,以利于决策,是目前进度信息管理急需认真思考解决的问题。

对于电力工程的进度管理,采用专业软件进行信息管理的方式正成为一种趋势,目前这些软件包括微软的Office Project、Primavera Systems、Ins的P3、梦龙等等。从功能上来看,采用软件处理有助于挖掘作业之间的逻辑关系和限制条件,通过进度计算方法,实现对工程进度的制订、跟踪、预警和调整。另一方面,可以通过软件之间的兼容性,加强在电力工程管理中所出现的各类信息的联结整合。但是,由于这些软件并非专门为电力工程信息管理而开发,因此,在加强软件的项目适应性和操作性方面,还需要进行大量的改进工作。项目人员在应用这些软件时,也特别需要注意这个问题。

4 以“变电站智能化巡检信息管理系统”为例的电力工程信息管理

电力工程的信息管理不仅体现为项目全程的信息管理手段,同时也体现在具体的信息化管理工具应用上,我们以“变电站智能化巡检信息管理系统”作为联合硬件和软件开展电力工程信息管理的一个典型案例。

变电站智能化巡检信息管理系统包括硬件和软件两个部分,硬件部分主要由无线射频设备标识器(条码标识器)、巡检器(一般应用PDA)、客户计算机等组成,而配套的软件部分则包括网络、防火墙、服务器和中心数据库等。其管理流程分为如下几个步骤,首先,应用无线射频钮作为设备标识器,在需要巡检的设备上安装有独特性征的“条码”,且其内部存储了代表设备状态、参数的代码。接下来,当工作人员进行巡检时,只需带着巡检器读取各设备标识器的数据即可。巡检器是“变电站智能化巡检信息管理系统”的核心装备,具有小巧轻便、操作简单的特点,同时还解决了人工巡检往往难以到位的问题,省去了大量的数据录入工作,对提高设备的运行维护水平及减轻数据的输入工作量也起了很好的作用。另一方面,当需要进行设备状态检修、缺陷管理和性能动态分析时,将工作站数据库的相关信息调出,设备的历史状况便一目了然。

5 结语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发展、时代进步的大趋势,是推动经济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本文阐述了电力工程中应用信息化管理手段和工具的重要性,并结合其硬件和软件运用以及典型案例进行了分析,结论表明:通过在电力工程建设期实现各类信息系统的集成整合,不仅可以提高电力工程信息的收集和利用能力,也有助于进行全过程的工程管控。不仅在电力工程项目的建设过程中可以广泛运用信息化管理手段,还可以在后续的电力工程生产运行中进一步协调信息资源,逐步形成电力建设发展的知识库,为电力企业科学、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劲的动力。

参考文献

[1] 闫国栋,袁永博,张明媛.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建设工程安全管理[J].建筑经济,2006(7).

篇7

对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在兽医实验室中的应用进行了系统性的分析,核心目的是通过对实验室开发技术的运用,完善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从而为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的优化提供支持,并为兽医试验中的开发及优化提供系统支持。

关键词:

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兽医实验室;技术运用

动物防疫工作在维护国家食品安全及社会公共安全中占据着较高的地位,通过兽医实验室的构建,可以有效实现对动物性疫病的合理治疗,保证动物性致病微生物数据库资源保证的合理性,构建完善的动物疫病防控及管理机制。通过对设备管理体系的优化完善,提升动物疫病防治的合理性,保证动物疫情监控的预警能力的提升。在现阶段实验室工作中,为了降低实验室人员的工作强度,需要提高实验室的工作效率,优化技术探究及管理机制,为实验室质量的提升,以及为实验室项目的规划提供科学化的规范管理。

1兽医实验室信息管理的特点

(1)权限设定特点。对兽医实验室的权限设计及管理工作进行了系统性的研究,核心目的是通过检测范围、工作职能等技术的优化,构建多样化的岗位执行管理机制,避免系统流程设计的复杂性,因此,怎样优化兽医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完善信息管理的权限设定,逐渐成为系统关注的要点[1]。(2)检测业务的职能确定。在兽医行业运行及资源优化中,兽医行业存在着新变异多发性的特点,因此,需要通过对实验室检测职能的优化,实现各个系统的管理协调,优化项目核查及标准检修工作,为实验室工作的系统管理及工程完善提供良好支持。

2兽医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

(1)方案设计。在兽医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中,需要进行实验室规模的定位分析,明确实验室的项目设计需求,了解实验室与系统软件结合的稳定集成,优化数据采集仪器的可维护性及可升级性的目的,从而为方案项目设计的优化提供良好支持。(2)功能需求设计。在工程项目设计要求分析中,需要通过对实验室所需功能的分析,进行系统输出结构资源的优化。在功能需求设计分析中,工程项目设计开发人员需要通过对数据功能系统的设计优化,完善系统设计的基本顺序。也需要对工程项目流程进行程序性的优化,规范项目流程,充分展现实验室功能的基本需求。在完成工程项目设计步骤后,需要通过对兽医实验室商业化软件系统的规划,进行组建和模块的系统优化,提升实验室功能设计的基本需求,实现兽医信息实验室项目资源的优化,为工程项目设计方案的完善及系统评价资源的优化提供有效支持。

3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在兽医实验室的应用

(1)样品管理技术的运用。在实验室信息管理及监督过程中,通过采样单的填写,优化试验样品,在样品接受人员工作设计中,录入Excel表格,对表格中的数据进行保存。而且,在样品接收试验数据监测中,进行数据的合理检测。通过对现场资料填写的检测,避免字迹不清晰、信息模糊,以及试验污染现象的出现,从而减少员工的工作压力。同时,在实验室信息管理工作优化及系统分析中,需要采用计算机录入信息的采集模式,样品接受人员需要及时调取样品信息,保证信息记录的及时性,避免交叉污染的出现[2]。(2)人员信息的对比运用。兽医实验室的专业技术人员需要凭借纸质档案的管理,进行统计分析,避免务分布不均及实验室结果追溯困难现象的出现。同时,实验室在信息管理系统及样品领取中,进行信息管理系统、领取信息、设备仪器信息的及时记录,优化反馈信息与实验室人员形象数据监管的科学性,实现兽医实验室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及系统化。(3)仪器设备管理技术的运用。通过对仪器设备使用记录的分析,使兽医实验室的信息管理水平在稳定的环境下得到提升。同时,在设备仪器信息资源的内容录入中,需要实现信息系统内容的合理解读,并通过自动记录仪器的运用,实现酶标仪与LIMS系统的稳定连接,保证兽医检测信息的及时上传,减轻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从而为信息资源的优化管理提供良好支持。(4)试验结果记录的运用。在兽医实验室信息监测及分析过程中,需要实验室信息统计人员通过对兽医实验室质量管理标准的分析,进行试验结果记录单的合理使用,记录中的每个步骤都需要具体填写。如果在检测工作中发现所检测的项目相对较多,需要试验人员进行额外的记录,这种现象的出现增加了信息收集人员的工作量。同时,在兽医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完善过程中,其试验计算过程需要保证性激励的及时性,并将检测信息下拉选择内容,使检测时间、检测性实现自动生成,提高试验项目的检测效率,避免试验检测记录重复填写现象的发生,为实验室信息监测系统的资源优化提供有效依据[3]。(5)实验室信息监测的限制性。对于实验室兽医检测信息管理系统而言,虽然信息管理系统的构建在某种程度上提高了实验室的工作效率,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但是,其在检测中也存在着一定的限制因素。通过实践可以发现,其限制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信息安全问题的分析。在兽医实验室信息监测系统构建中,存在着人员权限密码泄漏的现象,由于检测信息存在着保密性的特点,如果出现了信息泄漏问题,会对实验室信息结构的分析造成制约。第二,硬件设备的稳定性。在实验室信息投入使用过程中,当出现服务器、网络故障等现象时,会造成信息管理系统的瘫痪,更为严重的是会出现信息资源的丢失。因此,在兽医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构建中,需要相关人员安装网络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以及UPS供电系统,通过对数据资源的备份管理,保证兽医实验室信息管理的科学性[4]。总而言之,在现阶段兽医实验室信息监测分析中,需要相关人员认识到信息资源开发及信息运用的合理性,将信息资源的收集及处理进行科学性分析,为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的构建及信息资源的运用提供有效支持。同时,在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资源优化中,也需要构建监测限制机制,保证信息处理的科学性及完善性,从而为兽医实验室信息监测提供有效保障。

参考文献:

[1]孙世宇.兽医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建设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4.

[2]刘亚芹,杨振斌,冯冬霞.结核病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和应用[J].临床检验杂志,2014,(06):466-467.

[3]吴秋玉,黄长春,林志谦,郑远鹏.兽医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的构建与应用[J].福建农业科技,2014,(06):90-92.

篇8

关键词:项目管理;业主;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 TU7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随着我国经济增长模式从外需向内需转变,短时间内很难改变投资需求的格局,从而造成基本工程建设规模不断扩大。而基本建设工程不但投资大、消耗的社会资源和自然资源多,且对社会、对环境影响大,迫切需要进行科学的管理,提高项目管理水平。由于业主方是工程项目生产过程中人力资源、物质资源和知识的总集成者,也是工程项目生产过程的总组织者,因此对于一个工程项目而言,虽然有代表不同利益方的项目管理,但是业主方的项目管理是管理的核心。由于业主方和参与方利益冲突关系,业主方在项目的管理过程中要站在更高的层次上进行宏观控制,在微观上要严格把关,认真监控整个实施过程,以确保自身利益不受损失,按既定计划完成任务。

1、工程项目管理概述

1.1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基本内容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主要是按照一定的客观经济学规律,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对拟建设的项目工程全过程进行的计划、组织、实施、协调、控制的管理。一般建设程序包括项目建议探讨阶段、可行性研究阶段、设计文件阶段、建设准备阶段、项目实施阶段和竣工验收阶段,建设单位的工程项目管理及控制主要包括项目建设过程中的成本造价控制、质量管理、安全管理、招投标管理、工程建设进度控制以及项目文化建设等。

1.2 现阶段工程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近年来我国大规模基本建设的开展,工程项目管理与以前相比,已经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和发展,成绩是显著的。但同时暴露出的问题也是很多的,诸如建设费用超支、建设工期拖延、工程质量事故和安全事故频发,不仅给国家和人民造成巨大的财产损失,同时造成很不好的社会影响。这些事件的发生,无疑都是工程项目管理不规范造成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工程项目管理观念淡薄,项目管理意识不强,管理松懈;

②工程项目管理规范滞后,法制不健全;

③工程项目探讨阶段、可研阶段不够重视;

④工程建设项目行政干预性强,不能严格遵循客观规律;

⑤工程项目管理还是主要以计划经济思想为主,缺乏市场营销的概念;

⑥工程管理过程中重进度,轻质量、轻安全;

⑦招投标过程中过分注重价格因素;

⑧项目资金管理、各方责任管理混乱等。

2、业主方在项目管理及质量控制的重要体现

2.1 投资控制

在项目建设各阶段,投资决策阶段影响工程造价的程度最高,达到80%~90%,是决定工程造价的基础阶段,直接影响着各个建设阶段工程造价的确定和控制。在决策阶段应尽可能细化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相对准确的投资估算,这是控制工程造价的基础。可行性研究报告经批准立项后,即可进行设计工作,在投资控制方面,除了决策因素之外,设计工作起着决定性作用。据有关资料统计,设计阶段影响工程造价的程度为75%以上,而施工阶段影响工程造价的程度最多不超过25%。因此,应要求设计单位运用价值工程,优化设计方案,积极推行限额设计和标准化设计,尽可能避免设计工作中出现的各种失误和浪费,最终达到经济、适用的目的。在招投标阶段,应通过公开招标,择优选择施工单位,签订详细的合同, 形成合理的合同价。

2.2 进度控制

业主方进度控制的任务是控制整个项目实施阶段的进度,包括以上五个阶段的工作进度,业主方应依据与参与各方签订的合同,编制总的进度计划,采取一定的组织措施、管理措施、经济措施、技术措施,对建设项目进度实施动态控制,对已完的合格分部、分项工程及时进行签认、验收,保证开发项目在满足投资和质量的前提下按期完成,杜绝任何不计工程投资、不顾工程质量盲目赶工期的事件发生。

2.3 质量控制

业主方工程项目质量控制,包括勘察设计、招标投标、施工安装、竣工验收各阶段,在设计阶段,通过组织设计招标及设计方案竞赛,优选设计方案及设计单位,保证设计文件达到项目技术计划的要求;在施工阶段,通过施工准备、施工过程、施工验收全过程的全面质量监督管理、协调和决策,在质量自控主体(施工方和供应方)和监控主体(业主、监理、设计单位及政府的工程质量监督部门)共同努力下,保证竣工项目达到投资决策所规定的质量标准。

2.4 安全管理

在项目管理过程中,要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督促施工单位全面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安全法规的规定,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组建安全生产组织机构,制定相应的施工安全技术措施和安全控制预案,通过安全教育、安全技术交底和安全检查,减少和消除生产过程中的事故,保证人员健康安全和财产免受损失。

2.5 合同管理

在项目实施过程的各阶段,业主方的合同管理贯穿始终,因此,要谨慎、认真地签订合同,只有精通合同条款,熟悉工程项目专业技术标准,才会在复杂的项目管理过程中占有主动位置,避免因合同缺陷、违反合同而造成合同纠纷,形成对业主方的高位索赔。在项目实施中应认真履行合同,严格按照合同要求监督工__程实施,现在各项法律、法规越来越完善、健全,对于业主方加强合同管理显得越来越重要和紧迫。

2.6 信息管理

信息管理指的是信息传输和合理的组织和控制。据有关资料介绍,建设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其中2/3与信息交流(信息沟通)的问题有关;建设工程项目10%~33%的费用增加与信息交流存在的问题有关;在大型建设工程项目中,信息交流的问题导致工程变更和工程实施的错误约占工程总成本的3%~5%,由此可见信息管理的重要性。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为实现有序的科学的信息管理,参与各方都要编制各自的信息管理手册,利用计算机的手段,进行项目管理有关数据的收集、记录、存储,服务于项目的投资控制(业主方)、进度控制、合同管理。

2.7 组织和协调

如果把一个建设工程的项目管理视为一个系统,其目标决定了项目管理的组织,而项目管理的组织是项目管理的目标能否实现的决定性因素,另外,控制项目目标的主要措施包括组织措施、管理措施、经济措施和技术措施,其中组织措施是最重要的,由此可见项目管理组织的重要性。此外,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作为业主方,还有一项重要工作是进行协调,不仅要协调好参建方如勘察、设计、施工、监理、设备材料供货单位之间的内部关系,而且要搞好外部关系,及时和当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环保部门、环卫部门、城管部门、供电部门、供水部门、供暖部门、供气部门、通信部门和项目四周有关单位和个人联系沟通,取得他们的理解和支持,给项目实施创造良好的、宽松的环境,确保项目整体保质保量如期完成。

3、业主方要重视项目安全管理

⑴以施工单位和监理管理为主,业主做好监督工作,主要是要求施工单位做好工作,单位工程必须有安全管理技术措施,分项施工前必须作好分级、分段逐步安全技术交底。

⑵无措施、无交底、作业班组有权拒绝施工。业主可以不定期组织监理检查。

⑶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安全帽。严禁穿拖鞋、硬底易滑鞋、高跟鞋或赤足。业主的管理人员要带着遵守。

⑷坚持“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全时段”的安全管理,全面推行安全过程控制。

⑸除了与承包人签订阶段目标进度责任和质量责任书,作为合同的一部分外,重视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工作,应与承包人签订安全生产责任状。成立安全生产文明施工领导小组,制定必要的措施,责任落实到人,对安全生产文明施工进行定期专项检查和不定期的抽查。

4、结语

由于业主方是建设工程项目生产过程的总组织者,因此业主方的项目管理是管理的核心。要管理好工程项目,业主应运用信息化的手段广泛采集各参与单位的信息并促进相关单位之间的信息交流,围绕着项目建设这个中心通过信息技术组建虚拟组织,实现项目的成功建设和各方利益的“共赢”。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信息技术;建筑工程;施工管理

引言

随着我国加入 WTO后,全球化和信息化趋势日渐明显。作为我国的传统支柱产业的建筑业将面临巨大的挑战,建筑企业如何提高信息技术在项目施工管理尤其是在建设项目施工管理中的应用水平,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作为具有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的广东省建筑行业龙头企业的广东省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一直在努力探索如何提高在项目施工管理中信息技术应用水平。根据项目实际情况,我们就信息技术在项目施工管理中的应用在该项目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和实践,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1、项目的信息管理概述

信息管理是项目管理的重要部分。随着项目,尤其是较大型的建设工程项目的启动、规划、实施等项目生命周期的展开,与项目有关的合同、图样、报告、文件、照片、音像及模型等各种各类纸介质和非纸介质信息会层出不穷地产生。它包括:项目的组织类信息、管理类信息、经济类信息、技术类信息和法规类信息。项目信息的管理变得越来越重要。信息管理就是指信息传输的合理的组织和控制。项目的信息管理是通过对各个系统、各项工作和各种数据的管理,使项目的信息能方便和有效地获取、存储、存档、处理和交流。项目信息管理的效率和成本将直接影响项目管理其他环节的工作效率、质量和成本。其目的旨在通过有效的项目信息传输的组织和控制为项目建设的增值服务。很显然,信息处理始终贯穿着项目管理的全过程。如何高效、有序、规范地对项目全过程的纸介质信息资源进行管理,是现代项目管理的重要环节。随着互联网、多媒体数据库电子商务等以计算机和通信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信息管理科技的迅猛发展,又为项目(特别是大型建设工程项目)信息管理系统的规划、设计和实施提供了全新的信息管理理念、技术支撑平台和全面解决方案。由此导入了E时代的项目信息管理的全新观念。

2、信息技术在工程项目管理中应用的现状

首先,在一定范围内应用了计算机和工具软件,提高了工作效率。在工程项目建设施工中,较早地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各项计算作业和辅助管理工作,如办公自动化系统,招投标系统(工程量计算、投标报价、标书制作、施工平面图设计、造价计算、编制工程进度网络),设计计算系统(深基坑支护设计、脚手架设计、模板设计、施工详图设计),项目管理系统(项目成本、质量、进度管理、日常信息管理)等。第二,在施工中推广应用以信息技术为特征的自动化控制技术,在一些地方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如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高层建筑垂直度控制、设备的整体安装、建筑物沉降观测和工程测量及建筑材料检测数据采集等。信息技术的推广应用,不但改善了企业的整体形象,提高了工作效率、技术水平和安全水平,使企业的整体竞争力得到提升,同时,也使得企业的生产成本和工作强度有所下降,工程质量得到保障。

国际信息组织把信息技术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划分为四个层次:

(1)初级层次应用阶段―――PC互连。所谓PC互连,就是企业内部已经联网、打破了硬件和硬件的壁垒,但是一条信息不能实时被不同部门看到,如目前我们已经广泛使用的通用办公软件,工资软件、调令管理软件等单机专业软件,企业内部局域网的建立、企业网站的建立等工作。

(2)中级层次应用阶段―――部门互连。所谓部门互连,就是已经使用了一些软件,打破了某些部门和某些部门的壁垒,但是需要到各个软件中寻找信息。譬如网络OA办公系统软件、焊接管理软件、用友U8网络版财务软件,网络版P3E/C软件等就是其中的应用实例。其中网络OA办公系统软件包括基础办公、收发文、报表管理、文件资料管理等内容,系统投资很少,操作非常简便。

(3)高级层次应用阶段―――管理驾驶舱。管理驾驶舱,就是已经把各种软件、各种信息联系起来,打破了软件和软件的壁垒,企业各种基本数据可以像驾驶舱内的仪表盘那样直观显示,一目了然地知晓企业实时的运行状况,但是还不能与上下游的企业、银行、政府等及时交互信息。目前一些建筑施工企业已经完成了管理信息系统的全面应用整合,实现了核心业务的数字化管理。

(4)超一流应用阶段―――经济资源联盟体的形成。伙伴互连,就是已经连通供应链、打破了企业和企业的壁垒。目前全国建筑施工企业尚未有能力做到这一点,但是制造行业的海尔、联想等一批知名企业以利益和资源的共享为纽带建立了上下游的经济资源联盟体。经济资源联盟体是以品牌企业(或称盟主)为核心,以客户、供应商、合作伙伴为联盟成员的企业群体,是以资源和利益共享为纽带形成的新型价值链,重新架构和形成为扁平化的快速、敏捷的组织模型,实现从协同设计、协同计划、协同制造、协同采购、协同商务、协同配送到协同服务的关键业务流程优化。

但是,总的来讲,目前建筑业应用信息技术提升传统产业的整体水平较低,存在着明显的局限与不足,主要表现在: (1)应用范围较窄,主要集中在项目施工的前期,如招投标、造价预算、施工组织设计,而在施工过程中的进度、质量、成本控制方面的应用较少,项目施工管理仍然主要靠管理人员的经验和处理能力,很不科学。(2)主要以应用单机版应用软件为主,单机操作仅仅利用了计算机计算速度快的特点,没有形成网络,没有实现信息的共享和自动传递,效率较低。(3)企业未能充分利用Internet带来的便利,实现网上材料采购、招标,项目管理、信息交换、信息等,电子商务没有真正开展起来。(4)当前企业网站大都以信息为主,缺少工具类网络软件,缺少信息互动。(5)软件开发选题雷同,缺乏统筹规划,开发资金不足,而且多属低水平重复开发。

3、建筑项目施工管理中应用信息技术存在的问题

目前,信息技术在建筑项目施工管理中的利用范围太小,把信息技术主要应用在建筑项目施工管理的前期工作,例如,建筑工程的招投标、建筑施工的工程预算、建筑项目施工组织计划,从而忽视了在建筑项目施工管理的整个过程,例如,在整个建筑项目施工管理的建筑质量、建筑施工效率、建筑施工的工程成本等。在建筑项目施工管理中,建筑项目施工管理不是仅仅依靠建筑项目施工管理人员的经验与处理能力,而是由信息技术的应用来决定。)在信息技术应用在建筑项目施工管理中,建筑业没有充分利用到信息技术的特点。还只局限在建筑施工的工程计算,不懂得利用计算机的优势,进行网络招投标、项目管理、信息等,确实电子商务的应用,最终导致建筑项目施工的效率较低。而且这种方法在建筑施工中花费的建筑成本也较高。

4、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建筑业在市场中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建筑业要想在市场争得一席之地,就必须提高建筑业在建筑项目施工管理水平,从而应用信息技术在建筑项目施工管理,才能提高建筑项目的经济效益,减少在建筑项目施工过程中的成本以及提高整个建筑项目的质量,从而让建筑业在市场中发展更加迅速。

参考文献:

[1]杜桂文. 信息技术在电力施工项目管理中的应用[J]. 科技促进发展. 2010(02)

[2]马峰. 刍议如何做好监理工作的信息管理[J]. 科技信息. 2010(30)

篇10

关键词:GIS技术;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空间数据

引言:工程项目管理的系统化与信息化已是大势所趋,目前建筑工程项目数字化管理的方向有数据与信息管理、智能监控预警、强大的统筹分析功能、空间与属性数据采集等。工程项目管理是否有必要使用地理信息技术值得探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者们头脑中最常浮现的问题是:“工程项目管理是否有必要关联空间数据” 而地理信息系统开发者们仿佛早就跳过该步,倾心致力于如何使用GIS技术在满足或超越常规系统功能的同时,恰当地表达纷杂工程项目管理数据之间的“空间”关系。

一、建筑工程项目管理需求

工程项目管理,一般来说指的是以工程项目为对象,在有限的资源约束条件下,为最优地实现工程项目目标和达到规定的工程质量标准,根据工程项目建设的内在规律性,运用现代管理理论与方法,对工程项目从策划决策到竣工交付使用全过程进行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等系统化管理过程。

从生命周期上看,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对象是工程项目的立项、勘察、设计、供货、施工、使用等全过程或若干阶段的组织实施过程。其中施工过程的管理最为复杂,同时也是项目管理任务重点问题。从管理目的上看,工程项目管理是以工程项目目标控制(质量控制、进度控制和投资控制)为核心的管理活动。工程项目的质量、进度和投资三大目标是一个相互关联的统一整体。工程项目三大目标之间存在着矛盾和对立的一面,这也是工程项目管理协调难度最大的工作。从管理本质上看,工程项目管理系统提供的是对多种类型数据的管理和信息预警、数据分析等服务,且数据采集和处理的格式往往是常规的。视频、影音、图像、三维动态等虽然能丰富管理的形式,提高可视化和效率,但仿佛不是目前管理者们最关心的。

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优点

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是一种既具备一般计算机系统所具有的功能,如采集、管理、分析和表达数据等,又能可视化表达地理特征和现象间关系的技术。地理信息这个词汇学术上指的是有关地理实体的性质、特征、运动状态的表征和一切有用的知识,地理数据则是各它的符号化表示,一般来说包括空间数据、属性数据和时域数据三部分。空间数据描述地物或现象所在位置信息;属性数据是对地物或现象特性定性或定量指标的描述;时域数据是指地理数据采集或地理现象发生的时刻或时段。

可以认为,地理信息系统是用于采集、模拟、处理、检索、分析和表达地理空间数据的计算机信息系统,是有关空间数据管理和空间信息分析的计算机系统。GIS系统区别与常规管理系统的优势在于它能是表达数字化空间数据中的空间关系,并且提供基于空间关系上的各项数据检索、处理、分析等的服务。

三、组合分析

工程项目的系统化与信息化管理是基于庞大的数据库的,这个数据库需要从工程项目起始到结束过程中采集复杂多变的信息,并构建数字化模型,对用户的多种需求做出恰当的反应。构建信息管理系统是必然的,是时代与技术发展的需要,但构建的系统是否以GIS为平台,或是参考GIS系统的模式还值得商榷。目前GIS应用于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案例大多是针对工程施工现场流通信息与工序信息的管理,除常规资料外大量使用传感器:如摄像设备、温度、环境指数测定设备等,将施工现场的工程进展动态用影像、声音、模型、工程资料等结合起来实现数据管理的现代化。这些数据对工程项目管理来说是一大进步,也是工程项目管理发展的必然,我国顺势了JGJ/T

292-2012《建筑工程施工现场视频监控技术规范》。

GIS技术的长处在于可以简单的构建空间实体逻辑关系,表现空间数据的动态性、复杂性与相关性。目前,GIS系统的发展方向趋于系统移动化和网络化,注重数据更新的速度与获取的便捷。而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发展方向则在标准化、提高实操性上。工程项目管理以“四控、三管、一协调”为核心,围绕进度、成本、质量、资源等方面,但这些方面的信息很难都以空间数据储存,甚至大多数数据与地理位置相关性不大,用GIS系统开发的管理系统在合同、财务数据、报表、单据等数据处理上并没有显著的优势,同时也没有发挥GIS系统独有的系统功能,无疑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在应用问题方面更需要进一步扩展。

结论:复杂化、系统化的现代建筑工程需要高效、准确、直观的管理手段,GIS系统能够对工程图纸、施工状况、环境参量等进行空间展示与查询,但强大的空间分析功能几乎发挥不了优势,以可视化手段监控工程进展、质量、环境、信息等是必然发展趋势,但系统如何快速、动态纳入这些数据,以何种方式结合来服务工程项目以进行实现自动化风险管理、决策管理依然是没有有效解决的难题,GIS在此领域的进展举步维艰,另辟蹊径或者将GIS与工程项目管理系统融合是短期内市场应用的方向。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