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存在的意义范文

时间:2023-09-25 18:14:2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传统文化存在的意义,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传统文化存在的意义

篇1

关键词:传统建筑;生存现状;商业运营

1引言

自研究生阶段,跟随导师研习传统建筑艺术与文化的应用与传播工作。协助导师完成“太和自在城-大藏阁”、“麓湖四合院”、“武鸣壮楼”等传统建筑艺术实践项目,并取得社会的认可。学生自硕士研究生后阶段开始致力于研究传统建筑和传统建筑艺术在现代社会的生存现状与发展经营模式,力图探索传统建筑在现代和未来的发展方式。在此期间,学生走访长江以南大部分省市,着力观察不同地域、不同时期、不同功能用途的传统建筑的存在和使用方式。收获颇大,同时也增加了疑惑。

2研究课题论证

2.1拟开展研究的方向

《西城文庙建筑群概念性方案》及《桂北地区传统文教建筑的继承与发展》获得了学院优秀毕业设计及优秀毕业论文的肯定。这从一个侧面印证,将传统建筑艺术形式赋予更多现代化功能需求与导向的研究,或许是可行。

2.2国内外研究现状及选题意义

国内传统建筑老八校之中。各方专家学者对于传统建筑文物保护、古村落保护与改造、传统民居建筑发展、建筑防火防灾、传统建筑现代化等等方向均进行了深入详细的研究。学生读研之时,曾有幸参与导师负责的“南宁青秀山凤凰塔”塔楼建筑的保护与重建项目,从2003年至2007年,反复更易8稿,数代研究生生涯倾注其中。但是最终却与项目失之交臂。学生对于导师展现的传统建筑变化无穷的艺术魅力所折服,亦深深思考其项目得失与定位问题。如此丰富多彩且精妙绝伦的传统建筑艺术,究竟缺失哪一块未被社会所认可?可惜穷尽学生硕士三年跟随恩师进行实践与探索,仍未能找到明确答案。但是传统建筑艺术文化并未在现代社会受到冷落,社会对于传统建筑艺术的市场需求十分庞大。

3研究的主要思路

分析和研究现代社会的传统艺术文化的存在方式入手。通过实地调查与研究,分析传统建筑艺术文化在现代社会的消费热点。探索如何将传统建筑艺术赋予更多的社会职能。基本内容:首先对传统建筑进行以社会使用功能为依据的分类研究和调查:

3.1高大型地标建筑物——南昌滕王阁、武汉黄鹤楼、南宁邕州阁、南宁畅游阁、桂林逍遥楼

上述建筑形体高大,建筑年代跨度大。在城市中起到地标性建筑物作用,兼具一定的观景、会展等职能。其主要功能为城市或者地区的建筑文化艺术形象。

3.2商业步行街业态——桂林东西巷、桂林袭汇世界、南宁恒大苹果园

以传统建筑民居艺术与形式作为经营卖点,突出民居地域特色与人文风情。

3.3人文旅游景点——长沙岳麓书院、广州陈家祠、大理张家花园、丽江木府

传统建筑失去原有职能,所谓地区旅游景点对外开放,并且得到很好的修葺与保护。

3.4娱乐体验场所——杭州宋城。完全仿制古代宋朝街市进行复刻,经营模式纯粹娱乐化

将古代市井文化生活进行还原,鼓励交互性体验,并且包容各种演艺、户外、猎奇、游乐等项目与设施。

3.5延续原有职能——无锡灵山梵宫、珠海普陀寺、桂林牺霞寺、厦门普陀寺、上海静安寺、恭城文庙、广州光孝寺

继承和发展原有建筑职能,作为地区重要人文历史风光和文化载体存在。

3.6博物馆及会展职能——恭城周渭祠(反腐倡廉博物馆)、南京夫子庙(科举博物馆)、玉林谢鲁山庄(名人故居)

在承担原有职能或者原有职能式微之后,进行职能变更或者兼职,以进行保护和发展。

3.7观光旅游体验——周庄、西江千户苗寨、丽江古城、镇远青龙洞

古民居古村落的现代化旅游开发建设与保护,以文化体验为主要特征。

4研究核心:传统建筑艺术文化在现代社会的消费热点分析

4.1新建建筑:南宁逍遥楼、南宁邕州阁

分析新建建筑的消费热点与成因。如传统建筑艺术形式所形成的独特地标性建筑风貌是社会的需求,也是出现的主要原因。如悦榕庄连锁酒店,其传统地域文化特征和地域性建筑艺术特征是其呈现的主要消费热点,也是影响市场供需关系的关键因素。优秀新建传统建筑形式的出现,必然符合其市场定位规律,也必然有将自身建筑特色与文化特色进行独特的创新与设计,其本身具有研究意义。

4.2传统建筑的保护与开发

最好的保护是对于建筑的合理的日常的使用。延续原有建筑职能的传统建筑物与失去原有建筑职能的传统建筑物,二者如何适应现代化的市场需求进行调整和发展。市场对于原有建筑物有哪些期待,如何针对市场的期待进行再次设计。

4.3古村落古民居与新建仿古步行街的总结与思考

在旅游和消费导向的大市场前提下,传统建筑艺术的供给关系如何。古镇旅游及古镇经济所带来怎样的思考。古镇是现实存在,在节假日古镇人满为患的前提下,传统民居建筑艺术市场前景可观。带动一系列仿古步行街的出现。但是电商网购的出现,使得实体店经济受到重创。在这样的背景下,仿古的商业形态及传统建筑空间体验形态应该如何调整。

5传统建筑艺术文化如何承担更多公共建筑职能

传统建筑的空间形态与空间体验所适应的建筑类型有哪些?有住宅建筑、图书馆建筑、商店建筑、旅馆建筑、剧院建筑等。思考和探究其在大型公共建筑中的发展方式与空间形态。首先,满足其现代社会使用功能和使用习惯的需求。符合建筑设计规范对于类型建筑的一系列要求;再者,提供传统建筑文化与空间的体验,在空间体验和文化传达方向进行研究与创新;其次,突出传统建筑艺术文化的原有时代特征风貌,还原特定历史时期的建筑特征。

6结语

篇2

关键词:师范院校 传统文化教育 改革 探索

师范院校作为我国高等院校中重要的一部分,是我国培养未来教师的重要基地。而中华传统文化在遭遇了时代的变迁和西方思想冲击的情况下已经渐渐淡出我们的视野。中华民族经历了五千年悠久的历史,继承了祖先们传承下来的五千年文化,这是其他任何一个民族都无法比拟的。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文化发展必需与社会经济发展一体化,面对中国已逐渐成为世界大国的一员,中国在全球的影响力举足轻重。此时,传承并弘扬中国文化是我们这一代必需肩负起来的责任与使命。但是,由于我国师范院校大部分由上世纪末期兴起,我国经济与文化发展的不平衡也导致师范院校存在诸多问题,其在体制上的单设性和课程设置的单一性等使其自身局限化,在传统文化教育方面越来越薄弱。如何改革师范院校并更好的在传统文化教育方面发挥作用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师范院校在传统文化教育方面的重要性

1.中国传统文化存在的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又称华夏文明,即中国人民几千年的历史积累,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也是中国人民世代相传保存下来的宝贵精华。传统文化包括天文地理、人文情怀,又有历史政治,还有医药、武术等等包罗万象,既是宇宙自然规律的总结,又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习俗继承。几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不仅在本国对人民的进步发展有重要意义,由于中国和外邦的交流,也使得中国文化得以流传到世界,对世界文化也有一定的影响。然而,由于中国近代史上出现约百年的外侵史和内乱史,中国人民一度在饥饿与生命存亡上苦苦挣扎,多数文化继承人被淹没在历史洪流中,导致中国传统文化出现断层。中国改革开放后,西方文化带来的工业革命与信息革命,与其随之而来的意识文化成为中国文化的主流,中国传统文化受到西方思想冲击而渐渐淡化。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恢复,人们越来越意识到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更是中国渐渐崛起时送给世界人民的一份宝贵礼物,比如,中医带给人们惊叹,尤其现在许多国家都开设孔子学院更是对传统文化的认可。所以,传统文化不论是为了在国内的自我发展还是在全世界的弘扬,中国都应大力加强对传统文化的教育,以此增强民族自信心和民族精神。

2.师范院校中的传统文化教育

中国优秀灿烂的传统文化需要传承,而师范院校作为培养教师的基地无疑是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和弘扬传统文化最好的场所。师范院校应该肩负起传承传统文化的重任,并努力培养能够适应传统文化教育的合格的人民教师。再者,传统文化包括我国优秀的思想和灵魂,师范教育也应以传统文化为根本进行基本教育,不论何种学科教育都应以传统文化教育为基础,使祖国的下一代从小就沉浸在优秀传统文化之中,才能使传统文化根深蒂固在莘莘学子的灵魂之中,才能为培养祖国建设性的人才打好基础。师范院校中培养的人才作为未来教育中主体力量,对我国的教育产生着直接的影响,决定祖国未来的发展情况。所以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培养有素质有能力的教师,是我国师范院校的传统文化教育中必须实现的目标。

二、师范院校现有的一些弊病

1.师范院校体制问题

我国的师范院校沿用的仍是上世纪末期封闭式的培养模式,最初师范院校的学生毕业后由国家分配到各地出任教师,因为有国家分配的名额,教师行业作为一个热门行业,不管喜不喜欢当教师,很多家长都会选择让孩子去师范院校学习,直到现在,教师的终身制优势仍然被很多学子选择。然而由于封闭式的培养体制,进入师范院校学习的学生毕业后只能做教师,而且教师行业大多数也只从师范院校招收职工。这种体制的后果是整个师范学习环境缺乏活力,不喜欢当教师的学生被迫无奈在师范院校学习,没有学习动力,喜欢当教师的学生由于高考时的各种问题没有进入师范院校而被排斥在外。这样封闭式的体制最终使未来教师的资质和地位降低。

2.师范院校普遍课程设置僵化

师范院校由于其培养学生的预定性,即学生学习其相关的专业方面的知识,只面对未来的教育人群而学习,对所学专业知识没有一定的探索性,其专业水平较其他高校中同专业学生专业水平有一定的差异。我国提倡全面发展,随着国家的日益强盛及科技快速发展,未来学生需要的知识也必定更具有前沿性和探索性。现有的课程体系培养出来的教师很难满足未来学生的需要,也会给师范院校带来更多的困境。

3.师范院校在传统文化教育方面的困境

传统文化本身涉及极广、丰富多样,仅师范院校培养教师这样一个机构很难使传统文化被全面继承,师范院校仅能将传统文化的表层传授,比如甲骨文字形的认识及含义学习、剪纸的纹样及技巧学习、戏曲的唱法学习、舞蹈的动作学习等,但是这些文化出现及存在的意义很难教授,最终学生们学习到的也仅仅是传统文化的表层而非其精神。每种文化的出现都有其复杂的历史意义,学生在短短的几年学习期间不可能将其认识并领会。尤其中国古代人民生活在极深的封建迷信思想中,并且这些迷信思想都是他们能够活下去的精神支撑,其文化也不可避免的带有迷信的含义。单独教授传统文化形式而去除这些精神层次,传统文化本身就已失去其本来含义。另外,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新兴科技事物正成为时代的宠儿,它们可以为社会带来极大地财富,可以为使用者拥有者带来荣耀,而研究探索传统文化却是必须忍受枯燥与各种压力。学生时代的年轻人正是血气方刚想有所作为的时候,很难静下心来潜心学习传统文化。

1.师范院校体制与课程改革

想要传承传统文化的人必须首先是喜欢传统文化、愿意为之奉献的人。所以师范院校在招收传统文化专业的学生时必须考察其对教育及传统文化的态度,通过对学业及爱好等方面的谨慎探查才可能使传统文化被有效的学习及传授。在课程改革方面,师范院校开设的一些公共基础课程中,可以有选择地增加有价值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内容,为师范生较系统地开展传统文化学习提供平台。另外,学校应开设传统文化教育通识课程,根据地方和学校的具体情况,把传统文化教育作为师范生的必修或者选修课程,列入课程方案,供学生选择。学习通识课程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开拓学生的思维,为学生更好的理解与传承传统文化打好基础。再者,师范院校还应该通过讲座、交流、演出等方式增强传统文化课程的学术水平,把传统文化教育专家“请进来”,进一步构建良好的传统文化宣传与学习环境。

2.结合现代合理选择传统文化

一个完整的文化不仅包括表现形式,更重要的是其背后的意义与精神。为了与现代社会相适应,师范生在学习传统文化时应被鼓励多思考与现实的结合点,探索其传统意义的时候更应寻找其在现实中的意义,这样,传统文化的真、善、美才能在现实中展现出来,才能传承更久远。例如,今天,我们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继承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在对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的过程中,除了要让学生了解“二十四字”的传统意义,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如何去践行。

四、结语

师范院校中培养的学生是未来教师行业的中坚力量,其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程度。近些年我国加大力度弘扬传统文化,也就是间接弘扬我们的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作为国家的精神核心,所以师范院校中传统文化的教育也应同时被关注。为了更好地弘扬传统文化,传统文化的学习很重要,更要学会与现代社会结合在一起传承,师范院校应对现有的一些弊端进行改革,为发展传统文化、培养合格的教育师资做出努力。

参考文献:

[1]仝国斌.师范院校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与对策[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25):49-52.

[2]欧阳常青.困境与出路:教师教育改革中的师范院校[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09):55-57.

[3]宋作德.简论初等师范院校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创新途径[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13):13.

篇3

从十七世纪德国法学家普劳多夫初步确立文化的概念后,学者们就文化的内涵和外延展开了诸多争论,形成了许多流派。本世纪中叶,美国文化学家克罗伯在总结前人的基础上,提出了比较为大家公认的文化定义:“文化是一种架构,包括各种内隐或外显的行为模式,通过符号系统习得或传递;文化的核心信息来自历史传统;文化具有清晰的内在的结构或层面,有自身的规律。”『1这样看来,文化是人自己的生存活动,也是前人生存活动的结果。正如兰德曼所说:“尽管文化只是源于人类,而且为了保存文化的生命力,人作为承担者使用文化,并用文化来充实自己。但文化并非附属于人,而是外在于人的独立存在。事实上,文化可以与承担者分开,并可以由一个承担者向另一个承担者转化。在一定程度上,文化与我们分离,如同自然先予的世界与我们分离一样。我们无法逃脱地站立在我们创造的文化世界中,也就象我们站在自然世界中一样。”『2个体的人一旦出生,就已经落入某种文化环境中了,这是他无从选择的。每一个人都是在文化中生存和活动并参与文化的创造的。“文化创造比我们迄今所相信的有更加广阔的和深刻的内涵。人类生活的基础不是自然的安排,而是文化形成的形式和习惯。”人与动物不同,“支配动物行为的本能,是动物物种的自然特性。…人的行为则是靠人自己曾获得的文化来支配。”『3支配人的行为的,表面上看是外在于人的事物及其间的关系,但实际上,它们必须转化为知识、价值、意义才能内在地控制人的行为。前人、他人的生存活动对自己的影响也是如此。这样看来,文化一方面是正在进行、不可停顿的生存活动,另一方面是寓蕴于这种当下的生存活动中并规范、调节、控制、影响着这些生存活动的知识、价值、意义。

文化活动既然是人类的生存运动,这种生存活动的基础既然是“文化形成的形式和习惯”,那麽,文化活动的第一方面首先就是体现“文化形成的形式和习惯”,传递前人生存活动的经验和教训的传统文化。这是人一出生就置身于其间的、不可超越的。“人要成为全面的人,只有生存于承担了传统的同类群体中。人的文化方面只能以这种方式发展。”『4人要成长,“个体首先必须吸收与他相关的文化传统。个体首先必须爬上他出于其中的文化高度。”『5这说明,传统文化一方面是前人生存活动的结果,另一方面也是一种知识、价值、意义,是前人生存活动的智慧的结晶。按照伽德默尔的看法,人作为有限的存在,是处于传统文化之中的,不管他是否了解这种传统文化,也不管他是赞成还是反对,他都不可能超越传统文化的观念意识。我们始终只能在传统文化中进行理解。不管意识到与否,传统文化总是影响并形成我们,始终是我们的一部分。它当然不会是躲在久远的过去,而是就存在于人的每一个成长阶段,就存在于人当下的生存活动中,存在于这种当下的生存活动的方方面面里。传统文化是我们进行思维的前提。我们固然也有许多无法控制的成见和思维定势,但我们必然要调整、修正、剔除和补充它们,在此基础上展开新的思维活动。这种新的思维活动及其成果马上就构成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思维转化为行动,行动产生成果,我们就这样也参与了传统文化的创造。传统文化就是这样存在、发展和延续下来的。传统文化还是使社会的各个部分、使社会的各个发展阶段保持紧密联系和统一性的东西,是社会发展的基因。它从物质技术、行为规范、精神意识等等层面表现出来,集中表现在语言符号、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等方面。

这样看来,文化包含两部分:作为文化活动的结果的这一部分,是传统文化;作为对传统文化进行修正、补充、更新的另一部分,就是现代化。它们作为文化的一体的两面,是共时态地位居于个人、社会当下的生存活动的方方面面里。换句话说,传统文化、现代化共同构成了人的生存活动的本身。

为此,应该避免陷入对传统文化与现代化作“时代化”理解的误区:把现代化仅仅看作一个时间概念,一个历史时期,一个继传统文化之後的时期,而在此前存在、发生的一切事情都必然属于传统文化。关于这一点,福柯在《什麽是启蒙》一文中谈及对现代化作时代性的理解时曾经指出:我们不应该将现代化仅仅看作一个处于前现代与后现代之间的一个时代,而更应该将其看作一种态度,而这种态度不是谁都有的,也不仅仅局限在某一个特定的时代。这是从个人对生存活动的态度来说的。著名后现代思想家、加利福尼亚大学的霍依教授则说得更加富有哲理意味:“按照我所提出的后现代主义观,称福柯为一个后现代思想家并不意味著他的同时代人和幸存者同样也是后现代主义者或必须成为后现代主义者。历史的中断不是同时发生在每一个人身上的,也不是同时发生在所有地方的。同一个人、同一种纪律或设置在某些方面可以是传统的,在某些方面可以是现代的,在另一些方面可以是后现代的。”『6这个说法言之成理而且可以借鉴来理解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对传统文化和现代化的关系作“时代化”的理解尽管简便,但却势必在两者之间设置一个僵硬的、各执一词的人为界限,由此导致一系列的混乱和产生很多问题。

之所以人们会把传统文化和现代化的关系理解为时代化的历时性关系,首要的原因是把传统文化和现代化作了实体化的理解。这有两种表现:一种表现是企图到前人遗留下来的书面文献材料中去寻找传统文化。这就把传统文化当作了一堆僵死的、既定的、静止的、封闭的东西,进而认为,传统文化是可有可无,最好是不必要浪费人力、物力、财力保存的可抛弃的东西。由此出发,人们还认为:古代书面文献材料所表述的传统文化,比我们自己所知道的更清楚、更值得相信。其实,且不说这个观点只注意到了历史的描述性而未涉及其解释性,只说它还忽略了一个最基本的事实:古人书面文献材料所记述的东西,有的只是纸上谈兵,有的不过是无法实现的或本来应该实现却并未实现的理想,有的则是虚伪的或言不由衷的粉饰,还有的只是一家之言或从某种立场出发的、有倾向性的、为某一群体利益服务的主张,……。另一种表现是把传统文化当作现代化的阻力和障碍,把传统文化当作现实中的问题、消极的东西、社会的阴暗面、一切不如意的东西的替罪羊或发生的原因,总之,把现实中的一切问题都归咎于传统文化。例如说:“一面学科学,一面恢复我们故有的文化,……这条路是走不通的。如果过去的文化是值得恢复的,我们今天不至于遭到这步田地了。”『7在这种观点的指导下,要进行现代化,就要彻底清除传统文化,“不破不立”,五四时期的“打倒孔家店”、“消灭汉字”等等口号,中的诸多做法就是这样。这钟观点过分夸大了传统文化的力量,把传统文化看作文化的全部,把传统文化视为一成不变的东西,最终必然要导致。而且,如果传统文化真的都是现代化的阻力,那就意味着过去与现在必然发生了绝对的质变,过去与现在毫无共同性。这在事实上存在吗?如果承认过去与现在还多少有一些共同性而坚持传统文化是现代化的阻力,那麽,就意味着古人、前人必然是无能,至少是不如现代人。我们能找到充分的事实依据来证明所有的古人、前人在方方面面都不如所有的现代人吗?把传统文化当作现代化的阻力和障碍的观点,实际上是怯孺和懒惰的表现,是企图以此推卸自己肩上的责任和义务的想法和做法。而且,在现实中,颂扬和批判传统文化这两种情况往往同时存在。这说明,怎样在历史与现实、传统文化与现代化之间划分责任与荣誉,这关系到历史、文化研究的科学性和严肃性。其实,历史和传统文化既不承担责任,也不享有荣誉。承担责任或享有荣誉的,只能是各个时代的人。这两种表现都忽略了,文化既然就是人的生存活动和内蕴于其中的知识、价值、意义,那麽,它就只可能是由不同人的或同一个人的各个方面的生存活动关联起来的关系网络,也就不可能是实体。它是具体的、与时俱迁、因人而异的。文化就是这个关系网络的调控配置,其中的一切都要根据具体的场景、局势和参与其间的人的情况来确定。根本谈不上有所谓最好的文化,甚至也谈不上有不错的文化。

传统文化是“文化活动的形式和习惯”,不是实体,因此只能在现时刻的人们的生存活动中去寻找。这样,“传统文化是否有利于现代化”或“传统文化是现代化的障碍还是动力”等等这一类问题,就是大而无当的假问题、不科学的问题。真正的问题是:传统文化的某一部分是否、以何种方式、在多大程度上影响、制约着我们特定方面的生存活动?我们怎样去超越它在特定历史条件下所形成的局限性?

由于把传统文化和现代化作了实体化的理解,就导致人们往往企图寻找、确立一个唯一的标准以便把所涉及的东西确定地归类于传统文化或现代化中。例如,有人把、猿世凯的改革、同治中兴的一系列举措划归现代化,而另一部分人则坚决反对。有人认为,是现代化的行动,但另外的人则指出,前期思想中的、种族复仇主义的存在说明不能简单地把归入现代化。在这些争论背後,都是企图寻找一个唯一的判定标准以便把所涉及的东西确定地归类于传统文化和现代化中。其实,这样的标准,如果说存在的话,也不是唯一的。因为对传统文化和现代化的所指,不同的人因立场、审视方位的不同,有不同的界定。

这也意味著,对传统文化和现代化不能简单地作整体化的抽象讨论,如果这样,就在实质上把传统文化和现代化都视为一个逻辑上周详严谨的、抽象的、统一的整体,从而认为,每个民族只有一个唯一的传统文化,而且至少到目前为止就是这个样子;现代化也只有一个唯一的模式,欧洲社会天然地具有实现现代化的潜力,现代化首先在欧洲发生是历史的必然,要进行现代化就要在各个方面都以欧洲社会为榜样来一番脱胎换骨的“革命”。这种观点实际上是把文化还原为地理因素和社会因素。事实上,把传统文化和现代化的关系作时代化的理解,就是假设“时代”在地理上和文化上是绝对同一的统一体或前後完全一致的整体。这样的假设显然是不能成立的。因为,文化的发展有不平衡性,这包括文化各个子系统发展的不平衡性和文化发展的个体、群体、地域、民族、国家的不平衡性。这样,文化发生、存在和发展的独特性就不能被忽视。把传统文化和现代化在时代化的理解的观点同时还忽视了,每个民族的传统文化都是多姿多彩的,远远不是一个逻辑上统一的整体。文化既然是人的生存活动本身,那就不可能是抽象的,而只能是具体的。现代化作为文化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当然也不可能是抽象的。既然是具体的,那麽,在不同的国家,由不同的人所进行的不同的活动,其现代化就不会是只有一个模式,同样也是五彩缤纷、各具特色的。这样,对传统文化和现代化的探讨就不能再用整体性的思维模式作泛泛而论,而要在不同的个人、群体所特有的不同的生存活动中进行具体的深入研究。

由此可见,企图对传统文化进行重新梳理和解释,使之由障碍转化为动力的想法和做法是不对的。近代所谓的“整理国故”运动和新儒家的“创造性转换”所遭遇的尴尬和难堪就是典型的例子。其实,对传统文化的理性化、逻辑化、规律化,本质上都是把传统文化目的化、主观化。因为理性本身就是近代西方才产生的舶来品,并非西方以外的民族的传统文化所共有;逻辑虽然原则上说是多元的,但实际上现代人所用的都只是西方所继承下来的亚里士多德的形式逻辑,而中国古代的逻辑则是辩证──墨辩逻辑。各个民族的文化发展都有其特殊性,要找出所有民族文化都共有的规律不是短时间内通过研究一两个民族文化的发展就能办得到的。这样所梳理和解释出来的东西,当然也只可能是为特定的人的某些方面的生存活动服务的一种意义罢了。但应该指出,如此固然可以发掘、拓展出一种新的意义的源泉,但往往更加可能遮蔽、损害了既往时代活跃的生命运动和富裕的精神生命。维特根斯坦後期主要攻击的对普遍性的渴望,应该不断地警惕。

上面我们从理论上说明了,坚持对传统文化和现代化作历时性的理解是错误的。在事实上,如果坚持用这样的观点去分析问题,就必然把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的若干侧面作了二元对峙的理解。这里只谈三种表现。

第一种表现是肯定与否定的绝对化。这主要是针对传统文化而言,但批判现代化的也不是没有。对传统文化作绝对肯定的,往往主张一切古已有之,只要中本西用、中体西用、夷为夏用即可。否定传统文化的,往往认为它是糟粕,主张与传统文化彻底决裂,全盘西化。其实,对传统文化与现代化作肯定或否定的理解是错误的。传统文化与现代化是相依共存的。传统文化是人一生下来就不得不生存于其间并受其制约的东西,不论你肯定它而把它捧上天,你都无法从中得到什麽额外的收益;不论你否定它而把它贬低得一文不值,你也无法完全摆脱它,照样要受它的制约。对传统文化的肯定或否定也不是进行现代化的逻辑前提或行动的必须的第一步。同样,对现代化作或不作肯定也都无关于它存在于人们当下的活动中这一事实。魏源说过:“执古以绳今,是为诬今;执今以律古,是为诬古。诬今不可以为治,诬古不可以为学。”『8当然这不是说搞现代化可以不考虑传统文化,而是说,传统文化与现代化,重要的不是通过肯定或否定而比较孰优孰劣,孰重要孰不重要或进行取舍,而是要在人们当下的活动中来探讨它们之间的关系。这种探讨,就不是所谓整体性的泛泛而论,而是具体的、局部的、深入细致的实践操作。实践操作中所涉及到的传统文化与现代化,都不是抽象的,也不是空泛的。这样,传统文化是好还是不好,现代化是好还是不好,相对于具体的实践操作而言,就成为可笑的问题,而且,这也是无从回答的问题。就好比去问一个下棋高手:“请问这世界上最好的一步棋如何下?”脱离了特定的棋局及对手的情况,任何再高明的棋师都无法回答这个问题。再则,传统文化和现代化既然都是人的生存活动的组成部分,那麽,也就不可能只取其一而舍其二,它们都是无从取舍的。

第二种表现是厚古薄今与厚今薄古,这是前一种表现的转化形式,不必再作分析。

第三种表现是认为,传统文化是“源”,现代化是“流”,有了“流”就可以不必再去为“源”伤神费力。从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共时态来看,这种“源”“流”观是不能成立的.

摘要

本文认为,传统文化与现代化不存在时间上的先後次序,它们是共时态存在的文化的一体的两面。不应该用实体论、整体论的观点来探讨传统文化和现代化的关系。由此出发,本文对传统文化和现代化关系的若干方面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篇4

关键词:传统图案;现代标志;应用

中图分类号:J5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33-0182-01

一、研究背景

随着信息全球化的到来,越来越多的西方文化融入我国,这便给我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传统文化的发展及继承由此便成为我们深入探究的重要课题。

在当前的社会中,传统图案现代的标志中应用,赋予了其全新的意义与价值,充分的体现了我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例如,我国在2008年举办的奥运会,当时的奥运会会徽“中国印・舞动的北京”便是典型的传统图案应用在现代标志中,使其具备了时代特色及意义:第一,会徽是以中国传统的印章形式出现的,充分的体现了我国传统文化,而且采用的颜色是我国公认的喜庆颜色,彰显了我国的民族文化特色;第二,会徽是将我国的传统汉字“京”与“人”相结合,彰显了我国传统文字的文化底蕴,并将我国欢迎各国来宾的友好之情予以彰显;第三,国际规定的奥运会的宗旨是’更快、更高、更强”,而我国的会徽则以生动、形象的表现出这一宗旨。由此可知,传统图案在现代标志中应用,有着尤为重要的作用及意义。

二、传统图案的概况

(一)传统图案的界定

图案的定义是非常广泛的,既可以单纯的指一些事物上的纹饰以及颜色,还可以指整个事物乃至包含其中的纹饰,比如颜色。“图案”一词在解释时,需要将“图”和“案”分开来解释,而根据这两个字的解释,人们通常将图案划分为两大类:基础图案与工艺图案。但是,这两类并不是完全不一致的,它们之间也存在着共同点,例如,两者都存在平面和立体之分。其中,平面图案指的是二维空间中的图案,而立体图案则指的是三维空间中图案。

我国存在的几千年中,经历了不同的时期和朝代,因此,在每个时代中的图案风格都是不尽相同的。

(二)传统图案的分类

根据每个时代的图案造型,可以将我国的传统图案分为以下几大类:第一,人物类图案,用来表达人们对美好生活的企盼和平安富裕的愿望;第二,祥禽瑞兽类图案,用来表达美好的愿望;第三,植物类图案,用来表达高尚的情操和对事物的感慨;第四,几何纹样;第五,文字类;第六,篆刻;第七,多种表现形式的综合运用。

三、传统图案在现代标志设计中的应用价值

(一)消除设计语言的单调与匮乏性

我国传统图案的题材基本上均来源于人们日常生活,其应用的范围也是来自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在现如今的标志设计中,语言单调而又匮乏,因此,加入传统的图案是顺应了标志设计的发展,使其形式得到了创新与发展。

(二)激发民族自信心,弘扬传统文化精神

现代标志的设计必须要结合我国传统的图案,走民族化的发展道路。传统文化体现了我国整个民族的特色,是我们祖先留给后代的宝贵财富,经历了五千多年的风雨洗礼,造就了现如今愈加纯粹的传统文化。将传统的图案融入到现代标志中,既是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又是对传统文化拓展和延伸,并且还可以使现代标志的意义变得更为深厚。每个国家的各个民族均有自身的文化精神,文化精神体现的是国家的素养,弘扬民族的文化精神是国家每个公民的责任。我国的传统文化精神是经过了五千年的积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形成精华,这些都能够在传统的图案中予以展现。

(三)满足人们文化消费的需求

为满足人们更高的文化需求,商家为更好的营利,吸引顾客的消费,标志设计就显得非常重要。为了彰显商品的文化蕴涵,标志设计就必须要融入传统的图案,来充分体现我国的传统文化,进而达到吸引消费者及营利的目的。例如,中国联通和中国移动的标志,就是将我国传统的“盘长”和“回纹”图案应用到标志中,不仅极大的增加了吉祥如意的美好寓意,还含蓄的表明其产品在使用过程中的流畅性,彰显了其产品的文化底蕴,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消费者。

四、结束语

总之,标志的主要功能就是向人们传递信息,以此吸引人们的目光。近年来世界开始朝着全球化的方向发展,我国要想在世界中赢得一席之地,需要设计富有特色的标志,而将我国的传统图案融入其中便是最有效的方法,不仅可以创新我国独有的标志,还能继承发展我国传统文化,值得借鉴与参考。

篇5

一  研究蒙古族传统音乐的意义

1  研究蒙古族传统音乐的现实意义

历年来,蒙古族音乐都在中国的音乐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许多的人对传统文化产生了质疑,使得传统的音乐受到遗弃。同时,传统的老一辈艺人不断的去世,大部分的传统音乐已经没有原来的面貌,失去了其本来定的面貌。在通过一些调查和分析我们可以很清晰的发现现阶段传统音乐的现状。很多的优秀文化得不到有效的传播,随着老一辈艺人的辞世,许多的传统音乐没有继承人进行相关传承,也没有相关的一些机构对这些传统的文化进行补救式的传承,只是依靠一些音乐的爱好者和传统的艺人对传统的音乐进行默默的坚守。在这一过程中,由于人员的缺失使得一些非常重要的文化遗产流失,给传统文化带来非常大的损失。同时,因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在进行传承的过程中还是采用较为落后的手段,一般就是对徒弟进行口头上的言传身教,这样的方式有其自身的优势,可以保留传统音乐的本来面貌。但是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因为这种方式是较为私密性的方式,一般只是对几个人甚至一个人进行传授,是一种不开放的传授方式,这样就局限了传统的文化传承,使得其在传承的过程中受到一定的影响。

2  蒙古族传统音乐研究的现实意义

随着社会的进步,传统音乐的一些弊端不断地显现出来,毕竟时代在不断地发展,人们的思想在不断地进步,传统音乐因为更新的速度较慢在发展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一些较为落后的情况。因此,社会上就会出现一些对传统文化不认同的思想,甚至是排斥和抵制。认为传统的音乐是落后的、不开放的、较为愚昧的音乐。但是,任何事物的发展传统都有其必要存在的因素,蒙古族传统音乐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地得到传承本身肯定具有自身的优势。而且在发展中也不断地出现音乐方面的非常优秀的作品。任何的事情都具有两面性,传统的文化也不例外,本身来讲传统的音乐还是文化积淀的结果,在漫漫历史长河中传统文化不断地吸收历史发展中的优秀成果,使得传统文化得到非常重要的发展。同时,在进行自身发展的过程中坚守传统文化的底线,保持着传统文化的本来面貌,这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是各代的传统文化传承者共同努力的结果。而且,蒙古族的传统文化并不是一无是处,在其中存在着相当多的精华,只要加以变革就能够成为被大众接受的非常优秀的音乐,因此在进行蒙古族传统文化的传承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也是非常重要的。

二  传统蒙古族音乐的特点

1  与马存在着共鸣

在蒙古族中马是非常神圣的存在,是蒙古族的圣物。在蒙古族的发展工程中,不论是在内蒙古的周边还是在草原的内部,都有着对马的无限推崇,其本身的许多民谣和传统的音乐也是存在这许多对马的歌颂和表达。同时,通过蒙古的服饰和乐器也可以看出蒙古人民对马的喜爱。比如蒙古族的人民喜欢用带有马图样的饰品,他们的乐器也有很多的涉及到马的因素。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马头琴了,这个是蒙古族的代表乐器,据现今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早在蒙古建国的时候就存在宫廷的乐队中,是蒙古族较为特色的传统乐器之一。一般来讲,马头琴由马骨组成琴干,在琴箱上面蒙上一层马皮,用来演奏的琴弦和琴弓都是有马尾制成,虽然只有两个弦索但是却能够发出较为空灵悠扬的琴声,表现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表现的形式也较为丰富多彩,在以游牧为主的蒙古族中是一种非常适合的演奏方式,具有较强的穿透力和共鸣,因此在以游牧为主较为粗犷的蒙古族人民的心中应该是较为容易得到传播。同时,蒙古族对于马的推崇还表现在其本身的文化上,在蒙古族的传统故事和童谣上,很多都是和马有关的内容,有关于马的传说在蒙古族的古典故事中占据着较为重要的比例,包括蒙古族的童谣中也是包含了大量的关于马的传说。

2  与其自身的游牧文化紧密结合

蒙古族的传统音乐是中国音乐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其音乐的表现形式不同于中原的文化,是游牧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融合的大国来讲,蒙古族的传统文化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在早期的传统音乐中,蒙古族的音乐占据着较为重要的地位,在一定的时期是非常流行的音乐表现形式。而且蒙古族的传统音乐本身就具有较高的文化成就,在音乐的表达上较为悠扬,充分的表现出草原民族对自由和生活的热爱和向往,相较于传统的中原文化来讲,更加的能够激发人们心中对自由的渴望。

在历史的不断发展过程中,蒙古族的传统音乐将本民族的风俗人情和传统民俗很好的融入到了其传统的音乐中去,是自己情感最真挚的表达。在蒙古的传统音乐中,许多的音乐曲调是非常的优美的,在音乐的情怀上主要是表达对自己民族的热爱和对父母的感恩兄弟的情感。草原的游牧生活相对来说是较为寂寞和较为枯燥的,所以蒙古族的传统音乐是无数的游牧人民在孤单寂寞的时候情感最真实的表达,,我们可以从中了解这些底层人民最真实的情感表达,这样的真情流露更加的能够表现出音乐的内涵。本身音乐作为一种情感的表达,就是需要投入真实的情感,这样的文化传承才有意义,传统的蒙古文化很好的做到了这一点并且融入了非常多的情感在其中,因此这样的传统文化是值得传承并且应该不断的进行传承的。

三  目前蒙古族传统音乐传承存在的问题

1  传承方式较为落后

在现阶段来讲,传统文化的传承还是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一般来讲传统音乐的传承是采用师徒的方式进行的,不像现代的文化传播是采用较为集中的大规模授课的方式,因此传统的教学方式就会较容易造成传统的音乐传承存在一定的问题。本身来讲这种传播的方式在一些方面的发展中就会受到一定的限制,因为传播的群体有限,有些真正有天赋学习传统音乐的人员因为传承方式的限制不能很好地进行学习甚至根本没有机会进行学习,而那些不一定有兴趣的人员却因为家族的压力或者是各种原因不得不对传统的音乐进行学习。众所周知,兴趣是学习新兴事物的基础,如果没有兴趣就算是学习的再好也无济于事,但是传统的音乐却因为本身传承方面的问题使得传统的音乐在传承上不能真正的得到大规模的传播,这是限制传统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的问题。不了解才会造成误解,因为自身的一些弊端使得传统的文化得不到社会的认可,这是一个积极悲剧的事实。

2  在进行发展传承的过程中没有与时俱进

时代在不断的进步,在这个过程中传统的音乐也要结合时代的发展进行相关的改进。毕竟社会的进步也是有其自身的价值的,还是值得传统的文化进行借鉴的。闭关自守会限制自身的发展这是大家都知道的道理。但是显然有些传统音乐的传承者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还是采用传统的传承方式按部就班的进行传承和发扬,但是时代使得人们的各种思想不断地发生着变化,传统的音乐在某些方面已经不再适合人们的审美观和价值观,因此在发展中的与时俱进是非常重要的。

3  国家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上稍显欠缺

目前来讲,对非物质遗产的保护国家在制定各项的规章制度方面还是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因为非物质遗产的保护本身就不像物质遗产是真实存在的事物,它只是相关的精神文化的一种传承,这样的文化遗产形式本身在保护上就会存在一些较为不便的因素,这个度很难较为清晰的把握。如果国家干预的太多,就会使传统的文化遭受一定的冲击,失去本来的内涵,如果干预的过少就会起不到较为良好的保护效果,所以国家在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上也是存在一定的难度的。而且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无形的遗产,在传承的方式和方法上也有自己的特点,这些都是其保护的时候需要注意和考虑的问题。

四  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建议

1  大力发展学校教育

音乐的教育对于音乐的传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传统的蒙古族音乐的传承基本上是靠口头传授的方式,在传承的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虽然这种方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是不可否认还是有其自身的优势存在的,毕竟这种方式在传统音乐的传承上经历了几百年的时间。但是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对于这种方式也应该加以改进,要与时代进行结合,积极的引进现代的教育理念,采用学校教育的方式对传统音乐进行发扬。现代的社会是一个开放的社会,采用学校的教育,可以很好的聚集较为优秀的资源使得一些人才得以被发现。因为以往的家族或者是师徒的传播方式因为本身的范围很小,非常有可能造成真正的人才或者是有天赋的人员不能学习这些传统的音乐。而学校的教学方式相对来讲就较为广泛,它不仅可以面向社会召集一些对传统音乐较为感兴趣和有天赋的学生,同时还可以对传统的音乐进行普及,是一种较为优秀的文化的传播手段。

2  积极吸收现代的音乐元素

每一种音乐的传承都有自己的途径和手段,顺着自己的轨迹不断的发展。但是时代在不断的进步,因此在发展中也要不断的吸取一些新鲜的元素对传统的音乐加以改进,积极的和时代进行结合。因为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许多的传统思想和观念已经较为束缚现阶段的传统音乐的发展,在这样的背景影响下,传统的音乐传承者应该不断的根据时代的特点对传统的音乐进行改进,保留其中重要的内涵和精华,对其中较为落后的部分进行改进和完善。这样不仅可以使传统文化的精髓得到较为完整的传播,也可以对其中较为落后的东西加以改进,使得传统文化保持较为长久的活力。

篇6

动画是高度依赖文化资源的产业,中国几千年的文化资源应该是中国文化产业包括动画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宝贵的前提。所以依靠和挖掘文化资源是发展动画的最重要的一个方面。

动画是传统文化继承的最好载体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除了儒家文化外,还包含有其他文化形态,如道家文化、佛教文化等等。年轻一代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也越来越淡薄。而一个国家只有立足于本民族的文化,才有可能自立于全球化大环境之下而不迷失自我。①文化是个比较模糊的概念,其核心是作为精神产品的各种知识,其本质是传播。而动画作为现代科技与文化结合的朝阳产业,其形式内容深受主流观众儿童和青少年的喜爱,容易与受用群体产生共鸣,正是传统文化继承的最好载体。

动画创作只有以本民族传统文化为依托才具有不可替代性

动画艺术作为一种集文学创作与视听艺术为一体,是富有表现力、感染力、时代精神和发展潜力以及巨大商业价值的现代艺术形式,其创作只有以相应的民族文化为依托。才具有不可替代性,呈现出文化的多样性面貌。

九十年代以后随着中国社会的转型,我们已经进入了工业化的现代社会,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也改变了我们的时空观、价值观、生活节奏加快,所以中国动画的传统审美对象已不能承载一日万变的现代生活,也很难表现现代人的生命本质,它已远远落后于时代,不能够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而当时美国、日本的动画片轻松幽默的娱乐性及绚丽多彩、纷繁变化的动态美及时尚潮流的审美风格恰恰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趣味。这时候的中国动画处于迷茫中不知道该往哪个方向发展,动画人为了适应市场的需求逐渐放弃了民族化的探索,引领了国产动画几个时代的民族化大潮销声退去,曾经辉煌的“中国学派”分崩离析。

发掘和提炼传统文化中的主旨内涵以突出中国动画的特征

1.民族的就是世界的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文化的影响体现在这个社会的每一部分上,尤其是文艺作品,在为文化服务的同时,也反过来影响着社会文化的发展。世界各国的动画业都将本民族的文化作为其植根与发展的土壤,美国人的幽默与随意,日本的认真与大男子主义,法国人的轻松与浪漫、德国人的严谨与哲理……每个国家的动画都有自己的特点,美国动画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受到观众的喜爱并产生了复杂而深远的影响。其中的民族元素不可忽略:“英雄情节”这种现象绝非偶然,它是动画艺术与美国文化碰撞的必然结果。美国文化的核心是“个人主义”,即一种崇尚个人奋斗和强调保护个人利益为要旨的文化。

2.发掘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

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历史文明的国家,文化底蕴深厚,社会形态多元化,其核心我认为是“道”“易”二字。“道”与“易”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主干和根脉。同以自然为本源,道是涵盖自然万物的总体,易是运用自然机理的一种工具,故道与易天人合一,体用相通。这个概念太大了是几千年来影响我们民族繁衍生息的一门大哲学,包括了太多层面,是有很多东西可以挖掘的。例如“公而忘私、国而忘家”、“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精神;“仁民爱物”、“厚德载物”的博爱精神;自力更生、发奋图强的自强不息精神;以和为贵的团结友善、热爱和平精神;勤劳勇敢、知难而进的奋斗精神;“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坚毅精神;与时偕行、革故鼎新、日新又新的革新精神等,这些精神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博爱、坚毅、百折不挠、自强不息 、团结友善、热爱和平这些精神可以用雄浑的诗篇来体现也可以用点滴的小事来呈现,都是我们可以挖掘的。

3.揭示现代社会的道德文化现状

重点是由于历史原因造成的文化断层和近年来经济的飞速发展使得物质和精神生活极度不协调我们应该传承下来的优秀的传统,在现代人身上的影子越来越淡了,这种变化和发展是不平衡的,于是造成种种的断裂。为什么会发生社会的断裂和文化的断裂?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在于公共文化和核心价值的某种丧失,出现了价值的相对主义、实用主义。价值的相对主义体现在日常生活之中,便是关于什么是好、什么是善、什么是正当这一系列有关价值的核心标准的模糊和不确定。法律和道德法则对于许多人来说,只是外在的、强制性的规范,而不是自觉的、天经地义的良知。一方面它们几乎无所不在,另一方面,很多规范却形同虚设,并不为公众所真正信仰,只要缺乏有效的行政权力的监视,人们便会毫无顾忌地违法,并不因此而承担相应的道德责任和良知义务。

4. 关注普通大众深层的精神期待和文化需求

我认为面对这样的社会现实,中国动画不应该一味的迎合市场。一味的模仿国外动画片或是总是用一些老的题材,是不是也应该思考一下上面提到的社会现象,现在的中国缺什么,现在的中国最应该弘扬的是什么,作为动画这一文化传播的朝阳产业,尤其是要做出中国自己的动画,这些问题似乎是必须要思考的,说到这点我想说一下《百家讲坛》之于丹《论语心得》《庄子心得》于丹敏感地感受到了社会心理的变化,准确地把握到普通大众的精神期待和人生困惑。她的敏感是一个社会心理医生的敏感,她知道当今社会中人们心中的困惑。李泽厚对于于丹现象是这么评价的:现代社会物质生活是进步了富裕了,也许更加彷徨、苦闷和心理不平衡。现在物质生活丰富了,但是心灵上的苦恼不但没有减少,反而增多了,真情难得,人际关系淡漠,每天都在计算金钱这些都会使人的精神生活感觉更加贫乏。没有宗教,没有寄托,为人处世没有准则,生活意义没处寻觅,等等。于丹适应了这种需要。于丹纤敏的人文触角及时地捕捉到了社会心理的微妙变化,准确地把握时下人们的心里期待。因为她把握得精准、到位,掐到了社会心理的穴位,她就成功了。跟随许三多成长的足迹,同样自卑而自尊的我们咀嚼着离别、寂寞和挣扎,也重拾了梦想、坚持和信念。每个人内心都有许三多的影子,他不是一个人在突击。他让“被日子混了”的大多数,再次仰望那个被刻意遗忘的词――意义。如果你追问“意义”的意义,大智若愚的许三多给出的答案大道至简:有意义就是好好活,好好活就是做有意义的事 。这部电视剧真正掐到了社会心理的穴道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共鸣。电视剧都可以因为一句“有意义就是好好活,好好活就是做有意义的事”这么一句话而不断升华,动画片这方面的是不是可以做到更好呢。说到动画片题材的局限性,这部剧也是很有借鉴价值的,没有美女、没有爱情、没有明星、没有血腥、没有暴力,但是它照样不缺少善良、正直、真诚、温暖、美好、团队精神等等。所以我认为中国动画也应该抓住这些东西,立足于当下,发掘生活中的事迹,一味的模仿别国模式成就不了中国动画。当然我说的不只是形式上的更重要的是内涵上的,抓住现代社会心理的穴道,关注大众精神生活的需要,这也是迎合市场,不同的是多了人文的关怀,与时俱进了,只有这样才有成功的可能,不管是电视剧还是动画,我认为这一点是相通的,只有能够打动观众和观众产生广泛共鸣才是成功的。

继续中国动画在民族化的形式和内容上的探索与创新

动画片具有的文化传播意义是因为它的主流观众是儿童和青少年,以寓教于乐的方式传播文化知识信息是传统动画创作的基本形式,宣扬人文精神和赞美大自然是主流动画片创作的思想基础。

动画片创作的意义与电影相比似乎更为广泛深远,尤其是对于儿童观众的影响力使动画片的创作更加有针对性。积极健康的故事主题、亲切的声音、优美的视觉形式、浪漫的想象等特点给动画创作赋予了不寻常的意义。许多故事,只要是用动画的形式表现出来通常都会产生积极的意义。迪斯尼认为,他对美国社会的贡献是他的动画作品中所宣扬的“勇敢、坚强和努力”的精神影响了几代人的价值观。因为,喜爱“米老鼠”的孩子们都是后来美国社会的中坚力量。

《黑猫警长》《葫芦兄弟》《阿凡提的故事》《哪吒闹海》《天书奇潭》《雪孩子》《三个和尚》《九色鹿》《鹬蚌相争》《邋遢大王奇遇记》等等。这一时期的动画片不再仅仅是在形式上进行民族化的探索,比如人物造型、场景设计等等,这些固然重要,但归根到底,只是一种浅层次的民族化,最高境界的民族化应该是深入民族精神本体,深入到“道”“易”的层面。这个时期动画片在民族内涵的挖掘上取得了一定成绩。《九色鹿》宣扬佛家因果报应的思想,《雪孩子》告诉我们舍己救人的道理等等。②这些动画片都是很小的时候看的,但还是深深的影响我们这一代。

鼎盛时期的中国动画借鉴水墨画、剪纸、木偶、皮影等本土艺术造型语言,创作的动画片都比较优秀,但没有沿着此路走下去,更没有创新。一个时期以来,艺术界对待本土文化的态度不是“拿来主义”,就是“虚无主义”,对于艺术创作更是如此,缺乏深入的研讨和现实的分析,敢问现在有几个动画人潜心研究这些个中国特有的文化形式的,或者试图把这些文化形式以更符合现代人审美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再说说的国粹京剧元素在动画片中的运用吧,经典动画片《大闹天空》中吸取了很多戏曲元素,比如说音乐还有动作、表情甚至脸谱,我想这些元素能够如此成功的融入这部动画作品,绝对不是创作者肤浅的了解一下就可以创作出来的,这些东西是深入创作者骨髓的,经过沉淀又再创作出来的。所以现代人想要做出民族风格的动画片还是要潜心了解一些我们民族特有的文化形式,用心体会其中的真谛然后再在动画作品中以现代人喜爱的形式体现出来,经过现代人咀嚼过的古老艺术,通过动画表现出来一定会焕发新的魅力。重点是全身心的投入和发自内心的钟爱,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沉淀然后提炼出其中的精髓,并结合到动画形式当中去,只有这样的作品才能真正打动观众,让广大观众在娱乐的同时感受到传统文化以及传统艺术形式的魅力和力量。它一定是极赋感染力和说服力的。当然这需要有责任感的动画人付出很多时间精力潜心研究、探索、学习。但是我认为这样是值得的。在这个物欲横流,浮躁不安的时代,需要有这样的好作品来拯救人们的心灵,唤醒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这样我们所做的事才真正有它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因此我认为只有继续中国动画在民族化形式和内容上的探索和创新。“中国”动画才真正谓之中国动画而存在。

结语

篇7

我比较认同当代艺术的作品应该介入到当代的现实和文化的变化之中,能够体现当代的文化精神。但所谓“精神”,并不仅仅是现实的镜子,并不仅仅紧贴着现实,不仅仅是简单的对现实的具体反映,它可能是一种处在现实之上的东西。在我的作品里面,“游・象”与“线象”两个系列里就存在着不同的侧重点。在“线象”里面,我可能希望更紧扣于当下的文化及社会现实,体现文化与现实之间的紧张关系;在“游・象”系列里,可能会更为游离一点,更为超脱一点。“游・象”的作品,强调的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所谓的“修为”。“修为”就是指在综合的修养底下,对某种东西精到的把握,而后自然而然地流露和表达。这可能更多强调的是自身的心性和精神状态下的流露和表达。我努力把这样的“线”控制得非常讲究和微妙精到。非常重视“线”在中国传统文化里面的关系和意义,包括毛笔的锋端与纸面的接触所体现出来的美感和文化内涵,努力使之能够达到比较精到和有文化意味的程度。我一方面是很控制“线”、“运笔”的效果,但是另一方面,当这样的“线”游动时,我会根据感觉和个人的心情去作自由的游走。在这个过程中,我处在两者之间:既力图精确地把控这样的“线”,而在把控“线”流动游走的同时,实现自己的自为、自在、自由。这也许就是所谓的“修为”的过程和结果。

中国传统艺术中抽象的元素是比较多的,像书法、写意绘画等。对我来说,对传统艺术中的抽象因素的理解与认识,恰恰使我有“抽离”的欲望,这可能是来自于对传统图式的一种反叛,希望有割裂,更希望抽离开,直接地进入到一种当代视觉的感应及认知关系之中。中国传统文化体现的图式,无论是它的文化因素、它的抽象因素,还是具体的图像因素,都很容易在视觉上进入惯性的传统思维和审美认知圈圈里。我更希望一方面通过对传统抽象的“线”、“笔”的再抽象,抽离为更独立更自为的表现元素,而另一方面,使这样的“线”和相关的图式跟当代的视觉认知较为接近,在相近的认知关系中互动。这样的认知,包括西方文化视觉上的认知,或者说同当代的视觉认知的结合。

其实,我的这种割裂或者摆脱,只是将自己的愿望摆进去,希望可以隔离传统。当然,自身的工作,包括我一直对传统微妙的理解和精微的把握,是无法被割断的。所谓割断,只是艺术家精神上的一种向往,他希望跳开,去进入一个抽空的四维境地。但这只是一种想法和出发点,在我自己的实践中,来自于传统的东西是一直存在的。至于这种向往会达到什么样,我自己的期望是:从传统的角度去跨越,这种跨越不可能是绝对的割断,割断只是一种理想、向往。而在这种跨越中,会激发一些新的可能性。

然而,我希望能有这样的一个截然不同的可能性――“游”,一种独立行事的自由,这一行为本身就已经可谓是意义所在。可能性就存在着某种真理。而“超越”,即从一种平凡的现实“游”入另一种现实,这不意味着两种现实必相冲突,也许冲突,也许并不冲突,它们同在一个现实中。

“游”的这个概念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很早就被提出来的,像庄子的《逍遥游》,它就是一种在云之上,在现实土地之上的精神境界,逍遥而游。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尤其谈到山水画时,会不断的谈到“游”字,包括画面中游动的眼光、游动的心态,等等,所谓的“游目骋怀”。“游”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一个有意思而重要的审美命题。在我的作品和创作,我所处的现实或者我在创作里面想追求的东西,我的文化资源来自于两大块:一块是中国传统文化,另一块是对现实纠结的介入心态。我希望我的绘画,是对一种具体的社会现实的超越体验,甚至是消解。消解传统与现实的紧张关系,而达到自在的超越的境地。

篇8

在全球化纵深的当下时代,中国是否需要进一步理性认识中国传统文化与宗教之间的关系,并重新审视传统文化的宗教性及其对当下中国社会的意义?

所有这些问题,都需要长期潜心研究相关问题的中国学界给出一个共识。2011年10月20至22日,中国宗教学会携手浙江大学全球化文明研究中心,于泰山脚下共同举办了“泰山综观:宗教与中国传统文化”学术座谈会。

“自改革开放以来,政界、学界及普通民众对中国传统文化均有了崭新的认知与态度,但对于宗教与中国传统文化之关系。宗教在当今社会的定位与发展,仍看法各异,社会舆论往往纷纭喧哗,莫衷一是。更有甚者,其对‘宗教’的态度依然惊愕如洪水猛兽,鄙夷如文明代谢之物。这种认知状况有待改变和突破。”该次座谈会最终形成的《泰山共识》解释了本次会议的出发点。

“会议选择在泰山地区召开,正是为了体现和突出有“五岳至尊”之称的泰山在中华文化历史传统中的重要地位和深远意义。泰山以其厚重和博大象征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积淀和雄壮气势。因此,以泰山高瞻远瞩之视域来综观宗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展望宗教文化在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中的意义与作用,有其历史反思和全局纵览的独特性及不可取代性。”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所所长卓新平解释说。

尊重传统与理性回归

在过往的20世纪,中国社会经历了对传统文化最激烈的反应和行动。从“”到“文化革命”,批判和否定长期处于主导地位。然而今天形成的一个基本共识是,传统文化对于一个民族在思考和回答“我是谁,我从哪里来,到那里去”等问题时,具有无法回避的根本意义。

《泰山共识》文本解释说,“在对传统认识上的偏差却以为传统窒息了中华文明的固有精神,阻碍了中华文明的原始力量和自由,因此之故,以往的反传统运动尤其是“”期间曾采取了种种外在甚至是暴力的手段,造成了传统的人为断裂,乃至缺席状态,从而导致了近百年来自我身份认同的混乱,乃至道德生活和价值系统的明显失范。”

正是基于上述理由,传统文化的价值和意义,必须重新得到严肃的审视。

“传统的价值之所以今天被提起。就是因为社会高速发展的过程改变着原有的社会结构组织,原有的社会关系,实际上也在动摇着人民的基本生活准则、道德原则,因此我们提出价值观方面,需要更新,需要改变,需要跟上时代的步伐。”与会学者、中央民族大学哲学与宗教学学院教授何其敏如是说。

“当代中国文化的发展肯定要吸收传统的文化、信仰与宗教的内容在里面。这就需要一个多元化的信仰共同体和多元的信仰构建形式,建设不同社会层面,不同社会资源的信仰体系。”与会学者李向平说,“当代中国的文化建构,肯定是多元的信仰形式,而在这种多元的共同信仰或多元的信仰共同体当中,我们可以有核心的信仰,可以有与核心价值观相互配套的基础信仰,还有社会层面的其他信仰形式,包括五大宗教的信仰形式。”

基于与会学者的深入交流,会议最终形成的《泰山共识》强调:‘传统’铭记并持守了一种持续存在的精神和道德态度。对‘传统’之革故鼎新,在于剔除其疲沓、陈旧、丧失活力之外在形式,而非改变一国一民固有之文明气质。”

自汉武帝始,儒家思想首次被抬高到官方意识形态的地位,并日益被整合进吲家和社会的权力秩序之中,从而已具有国家宗教的意义。而佛、道两教虽与世界三大启示性宗教颇有差异,却不失为建制性宗教的另一科一类型。

正视传统文化中的宗教性

《泰山共识》强调,传统文化无法与其宗教性脱离干系。因此,在当代中国理性续接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必须正视传统文化中深刻而普遍的宗教性。

西北大学校长、学者方光华援引中国思想史大家侯外庐的观点指出:非但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宗教性,中国历史也更像是一部宗教史。“侯外庐说,中国古代和中世纪是宗教服从于政治,宗教是政治的使者。宗教依附于政治,早在周代以后就开始,这个传统在中国历史中被延续下来,就是政治宗教化。也就是说,在中国的历史中,宗教成为意识形态的一个内在组成部分,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部分。”方光华解释说。

“中国传统文化向以儒、释、道为主体,后三者在单独提及时往往被视为宗教,有“三教”之称,尽管对其性质是否能被视为“宗教”存有重大分歧。《泰山共识》写道,“自汉武帝始,儒家思想首次被抬高到官方意识形态的地位,并日益被整合进国家和社会的权力秩序之中,从而已具有国家宗教的意义。而佛、道两教虽与世界三大启示性宗教颇有差异,却不失为建制性宗教的另一种类型。此外,儒、释、道与数千年来众多的民间信仰一道,构成了中国宗教的完整谱系,滋养和维系着中国传统社会的精神价值和道德生态,也是传统走向现代的基本文化资源和精神纽带。因此,对传统文化宗教维度之认识,是我们全面、完整地理解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

为什么在“三教”是否宗教这一问题上会产生分歧?

“宗教及其信仰,对于中华文明的地位和功能,并非经纬式的作用,而是~个跟家族、教育甚至是国家的管理形式糅合在一起的补偿。上层精英可能考虑到宗教,下层社会大众可能不一定考虑到这是制度宗教或者是扩散宗教,就觉得这是他的信仰。因此,下层大众求的是信仰,体制层面讲的是宗教。”李向平说。

这一点正好解释了今天许多人谈论的一个重要话题:当代中国社会是否面临“信仰缺失”?也许正是因为传统文化土壤的逐渐“盐碱”化,“信仰缺失”成为许多人的实在感受。

“随着社会的发展,过去比较利益一致的群体发生了分化。相应的,宗教对传统框架中的族群的作用也发生了变化。在传统的生产方式和社会环境当中,宗教文化和族群之间的关系,族群之间的和谐,过去主要是由自然环境生计方式关联的一种协调机制,而社会的急剧变化,可以说是解构了原有的自然协调系统,较为单一的文化协调系统生成为多种利益诉求的群体。”何其敏说:“宗教文化和一个民族的内在精神息息相关,尊重人们的信仰,就是尊重人们的文化与民族情感,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达到文化资源的整合,既是我们社会多样性的必然要求,也是加强公民意识和国家认同的共同基础。”

据此,《泰山共识》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与无神论思想并非截然对立的两极,它们互为辩证,互相补充,毋宁说是一枚硬币的两面,共同成就了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宏伟图景。”

“《泰山共识》意在避免文化偏见,摒弃党同伐异的褊狭心理,力图强调当代知识分子学术性与公共性兼顾、真理追求与责任担当并举,倡导以知识介入社会,以文化、滋养精神与价值的时代先进意识。”

传统文化在当代建设中堪当大任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宗教学界自身也发生了方方面面的变化。我感到,其中最深刻的变化是研究者‘斗争论’思维方式的改变与‘和谐论’思维方式的拥有。”与会学者、浙江大学宗教研究所王晓朝教授如此评说。

在当代文明语境下,真正的实践困难也许在于,我们需要客观理性地理解中国式信仰的存在和实践方式,及其与社会体制方面的合理衔接,尽管在这方面尚存在着不小的难度。

“一方面,在中国社会发展精神的顶层设计层面,如何纳入传统的价值追求,并且能够与地方对传统文化依赖的动力结合起来,存在难度;另一方面,传统的礼与俗在民间,更多的是在乡村非常有作用,到现在也是有作用的。但是对城市来说,这种礼与俗怎样实现,传统文化的礼俗,即使人们获得一种传统的价值观,传统的道德观的礼俗,恰恰是这样的路径在现在的城市生活当中是非常困难的。而没有礼与俗,我们的价值观如何能够坚守和传承?”何其敏说。

宽松理性的语境正在形成。多元价值与信仰,正在民间社会丰富的实践中体现出来,并得到较为广泛的包容和认同。“中国文化多元一体的格局实际就是在不同文化、不同传统、不同信仰之间相互吸引、碰撞、交融并进中丰富、发展和形成的。只有坚持和发扬中华民族多彩包容的优良传统,中国才能对人类进步、世界和平及全球文明的多元共生做出贡献。”中央统战部巡视员李平晔说。

篇9

【关键词】传统文化教育;语文教学;教学方法;教学理论

五千年的历史长河涤尽过后的中华文明留给了人们太多美好的东西,尤其是那些有着丰富人文内涵的优秀的传统文化。但是面对着科技文明来临所带来的信息大爆炸和外国文化的渗透和冲击,传统文化似乎也在当代文明中渐行渐远。近年来,人们开始认识到并逐渐接受传统文化对国人来说确实十分重要,因此,传统文化又重新活跃在人们的视野中,但是传统文化的现状并没有人们预期的那么乐观。语文作为一种人文社会学科的存在,它的作用不仅停留在能够丰富学生的知识涵养,更重要的是能够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是怎样的一种存在及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在哪里,所以如何把传统文化教育与当下的语文教学结合起来,探索语文教学新思路就显得格外重要了。

一、传统文化在我国的现状

(一)传统艺术濒临失传。近年来,大工业生产时代的到来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而且也加快了人们的生活节奏,导致人们的心态也越来越浮躁,很多传统手工艺术受到了巨大的冲击,甚至面临几近失传的状态,如桃花坞木刻年画等。另外还有很多传统戏剧也面临失传的状态,如白局(南京地区的古老曲种)等。传统节日的氛围再也没有往日的浓烈,对于一些学生来说,传统节日的吸引力甚至不如西方的一些节日,甚至中国人最在意的春节如今也没有了以前的那种热闹。传统艺术凝结着先人的智慧和汗水,现在却面临失传的困境,这是一个应该引起所有国人注意的问题,甚至是让人们感到无比担心的一个问题。所以,传统文化在语文教学中开展势在必行。(二)道德的缺失。传统美德的总结与认同,是继承和发扬民族优良伦理道德传统的关键,也是现代中国道德文明建设极为重要的源头活水。但是在现有经济市场背景下,人们都在忙着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却忽视了对道德的追求,社会上各种负能量的事件层出不穷,如地沟油、各种假冒伪劣产品的出现等。人们甚至一度陷入了道德信任危机,如老人倒了不敢扶。更有甚者,如药家鑫事件等。纷繁复杂的社会给了学生相对多元的导向,但是也让学生受到了很多不良思想的影响,产生了不正确的价值观。在整个社会都面临道德危机的时候,传统道德中的仁、义、信地提出就显得十分重要。(三)民族自信力低。一个国家的公民只有对自己国家的文化认同,才能够热爱自己的国家,才愿意以自己国家的文化为准则来要求自己,才能拥有更高的民族自尊和自信。但是在这样一个经济、信息全球化的时代,整个世界成为了一个大的地球村,文化的交流也更加的频繁和便利。面对西方文化如洪水般涌入,很多人变得不知所措。在国内,很多学生对西方文化盲目崇拜,尤其是他们在口头语言使用上更是深受其影响。他们说“hold”那是时髦,讲成语却说“太酸”。另外,很多学生深受西方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的影响,误认为那是个性解放,甚至认为先辈奉行的艰苦奋斗精神是可笑的。还有很多学生在外出深造以后都选择了留在国外,在如今多元文化冲击的背景下丧失了对本民族文化的自信。

二、传统文化在语文教学中开展的必要性

(一)文化政策的影响。主席提出要认识到传统文化对我们当今这个时代的伟大意义,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把我们民族形成的积极向上的民族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结合,成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领航标。另外,一些相应的文化政策和法律也开始出台,因此,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是语文学科十分重要的任务。《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表明:“语文课程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由此可见,传统文化在语文教学中开展十分必要,这是语文课程重要的教学目标,也是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需要牢记的理念。(二)增强文化认同感和民族自信的需要。如果想知道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是什么样子,那就应该关注这个国家的青少年,因为未来是属于他们的。我们的中国梦能否实现,也取决于他们。因为他们对中华文化的认同程度,非旦关系到他们个人的道德建设,而且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传统文化于学生而言,不仅能够让他们了解到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厚底蕴和内涵,以本民族文化为自豪,而且还能够唤起他们强烈的爱国情怀,让他们更加深刻地意识到自己身上肩负的民族振兴的巨大责任。当他们愿意以传统文化中的道德准则作为自己行事做人标准的时候,他们就能塑造出更加健康的完善的人格,进而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当他们能够认同自己文化的时候,他们才能够拥有更强的民族自信。当他们行走在这个竞争无比激烈的世界上的时候,他们才能够昂首挺胸。

三、语文教学中开展中国传统文化教育面临的困境

(一)功利浮躁的社会环境以及应试教育带来的巨大压力。在快节奏生活方式的经济发展模式下,大多数人关心的是如何以最快的时间求得最大的利益,而传统文化的学习是一个相当宏大的并且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所以很少人愿意做这种前期成本投入太大,见效却十分缓慢的事情。另外,高考是我国目前相对而言最公平也是最便捷的一种选拔和培养人才的方式,因此在短时间内,高考制度无法得到改变。这种评价方式的单一,造成了各种考试的泛滥,而学生为了能够顺利通过高考这根独木桥,很容易陷入为了考试而学习的误区,成为只会做题而没有思想和灵魂的机器。学生去学校学习的不是知识,反而是为了学习答题的技巧。即使是学习文言文,但是学习的功利性也让他们无法安下心来去欣赏传统文化的内涵。在这种背景下,传统文化无法在语文教学中更好地开展。(二)教师缺少先进的教育方法和教育理念。面对高考,老师也承受着升学率带来的压力。很多老师所进行的一切都是为了让学生怎样取得更好的成绩,因此他们在忙着钻研答题技巧,钻研高考真题。老师追求和关注的不是语文教育的育人功能,而是考试功能。在这种背景下,很多老师无暇顾及提高自己的自身素养,甚至都没有建立完整的知识系统和结构。即使有些文本涉及到传统文化,老师也只是把它当成一个范例去对待,并没有进行深入的挖掘,或者只是简单介绍一下背景,教师忽略了他本可以用比较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三)学生对传统文化兴趣不高,认同不够。很多学生对传统文化都不能持一种比较端正的态度,认为传统文化是一种过时的文化,距离人们太过遥远,无法适应当今这个知识信息飞速更新的时代,对于他们而言变成了一种没有太多意义和价值的存在,甚至认为坚守古人的东西是一种迂腐的做法,因此,很多学生无法对传统文化产生兴趣。除此之外,有部分学生缺乏社会感,对中华文化式微的事实表现出冷漠的姿态,面对文化全球化的浪潮,他们缺乏必要的心理防线和对民族文化的自信,对“糖衣炮弹式”的西方强势文化媒体的入侵,免疫力极低,缺乏辨伪存真的能力,没有强烈的文化安全意识。

四、传统文化教育在语文教学中开展的措施

(一)更新教师教育理念,增强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教师应该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不能仅为了考试而教,把学生当成考试的机器,而应该意识到学生是作为一个思想独立、人格独立的独一无二的个体而存在的。教师不仅仅要传授给学生关于如何能够成为传统意义上的好学生的技巧,还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发展和成长。教师应该主动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掌握系统的传统文化的理论和知识,进而引导学生体会到传统文化蕴含的那种美和韵味。同时还应该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进行情感熏陶和疏导,使学生正确理解我国传统文化的思想内涵,使学生形成传统文化的思想共鸣,教育学生将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念内化为自己的准则和信念。另外,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将所学习到的关于传统文化的理论应用到实践中去,如在讲《陈情表》中的孝道时,可以让学生为父母洗一次脚等。(二)转换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兴趣。第一,教师在进行涉及到传统文化的课程内容教学时,可以通过探究式教学法让学生能够更加自由、独立的思考,进而增强学生之间的合作,在课堂中以学生为主导,而教师作为引导者的身份出现在课堂上。第二,教师可以选择一些与学生实际生活更相近、更有趣的传统文化内容引入课堂,如在学习《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时,可以加入关于重阳节的一些知识,以增强课堂的趣味性。第三,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一起学习,鉴赏一些经典篇目,还可以提高学生文言文的翻译能力和理解能力,引导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应用,如应用到写作中。第四,教师可以通过建立学习互助兴趣小组拓展传统文化学习的途径。第五,教师可以借助互联网的力量,通过一些电视节目,如百家讲坛等让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学习。(三)教学内容上挖掘传统文化的因子。教师在讲解文本时,不能只停留在疏通字词、翻译文本上,还应该不断地挖掘教材中所蕴含的传统文化因子。在进行文言文的学习时,能够介绍文章的写作背景,让学生进行知人论世。教师应当将教材中一些传统文化的观点与内容作为教学的重点,对其中蕴含的道德观念与文化价值要给与重点介绍。如在学习琵琶行时,不仅应该知道这是当时作者被贬谪,仕途失意之所作,还应该从商人重利轻别离中意识到当时商人的身份地位极其低下,这是与当时重农抑商的社会环境分不开的。作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学生应该勇于承担起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传统文化的复兴之路和富民强国之路一样任重而道远,希望能够认识到传统文化传承的必要性,不断探索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路径,使优秀传统文化焕发出勃勃生机。

【参考文献】

[1]张岱年.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

[2]黄秋生.当代大学生文化自信缺失现状及其对策分析[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

[3]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4]邓攀.初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实施教育策略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6,5

[5]王晓红.论高中语文课对学生中华文化认同感的培养研究[D].齐齐哈尔大学,2015,6

[6]潘涌.论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学[D].贵州师范大学,2015,5

篇10

关键词:黎族传统文化 设计研究 传承及创新

黎族传统文化历经千年的沉淀和积累,始终散发着独特的魅力。从他们的生产、生活以及民俗的传承中,人们探询着黎族人神秘的原始文化,船形屋、黎锦、文身这些文化现象的背后,闪烁着黎族原始文化的许多信息和密码等文化内涵,黎族没自己的文字,但他们的文化却源远流长。海南独特的地域环境和生产生活条件形成了黎族独特的民族风俗和习惯,它们在保留传统形式的同时,体现了历史文脉的传承,它们历经千年的洗礼,传达不同的地域文化,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与地域文化不朽的载体。

一、黎族传统文化特色

(一) 传统建筑艺术

黎族民居既有统一整体性的基本形制,又不拘一格灵活多样,它们都实实在在地为现实生活而存在,没有任何多余的设置或矫揉造作之处,其功能的适用性,结构的合理性,材料的经济性和对环境的谐调性,聚合成民族性和地方性的真正表达。它们的建筑充满活力孕育情感。建筑品格正是真诚、热情、善良、质朴的黎族人民现实主义人生态度和价值观的真实表露。黎族民居作为真实的建筑,集中体现在功能性、有机性、情感性上,极富个性特质。

黎族民居从设计原则上看,是基于从本民族自身的思维特点出发,根据高山地区特定自然环境,针对民族的生活生产方式和民族心理风俗习惯,把繁杂的居住功能进行高度概括和提炼,突出主要予盾加以解决,整个建筑形制简洁明确,合理自然。这是黎族人民在严峻自然条件下的最佳方案选择,也是他们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社会历史条件下真实的必然产物。建筑的有机性是建筑活力的生动表现。如“船形屋”这正是基于其建筑有机性对“活的建筑”这一设计理念的追求的如实反映。

(二)传统图腾文化

黎族是个历史独特,只有语言,没有文字的民族。它和许许多多的兄弟民族一样,都经历过一个原始社会发展的阶段。它同样有着信仰体系,即对图腾的崇拜与对美的追求。这种图腾崇拜的遗迹,至今仍然表现在现实生活的各个方面,它顽强地影响着一个民族的性格和审美心理。从黎族图腾崇拜的遗迹来看,黎族图腾崇拜与图腾在黎族生活、生产实践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分不开的。为了表现一个民族特有的风貌,表现民族本身的自信和自强,黎族对图腾的崇拜的遗迹更多地表现在民族风情和对美的追求之中。

黎族的民俗风情是丰富多彩的。黎族的“三月三”节,十月的祭牛节,其场面气氛不亚于云南傣族的泼水节。黎族的服饰,各个支系均有自己的特点,服饰上的图案新颖,色彩鲜艳,格律考究,风格别致,不论是恋爱婚姻、纹身绣脸,还是其它的生活礼节,都顽强地表现出他们对图腾的崇拜之情。黎族对图腾的崇拜虽然是一种历史的遣痕,但是这种崇拜仍然是现实世间的生活意绪的流露,而不是超越现实的宗教神秘。

(三)文身的审美特性

在黎族社会里,人们普遍认为,妇女纹身是女的美容和氏族的美德。所以,妇女们的纹身不仅表示她们对祖先的忠诚,与图腾“同体化”,而且寄托着氏族图腾的一种神圣含义,象征着他们的女性的美容。因此,黎族妇女总是把图腾的美当作他们的装饰美。在纹身绣脸的脸图案中,既有动物图案,也有植物图案,其几何线条,不论是直线,双直线,曲线,圆线,或三角形,都是非常对称,协调,大方和美观的。黎族妇女的这种追求,不仅表现在纹身绣脸上,而且表现在她们的纺织印染工艺和整个民族的雕刻艺术上。

原始社会的文身人类赋予了其一定的功能,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文身的功能也发生了多种歧义。如越人断发文身,以避蛟龙之害,但当捕捞的工具变得先进起来,水下的危害大为减少之后,图案的图腾意味就逐渐被淡化。原始社会黎民的文身是怕死后得不到祖先的相认而变成孤魂野鬼,但随着岁月的流逝,历史的变迁及与汉民族的逐渐同化之后,思想意识得到改变,其求吉辟邪的功能也就被减淡。与此相反,文身所具有的装饰性和艺术美化的美学意义就被强化起来并不断增加,使其具备了很高的审美价值。文身的纹式是分析一切审美价值的依据,无论其源于什么目的,纹式的美感作用都是无法否认的。黎族文身的纹式,从设计构思和其形式美的规律来看,那些具有象征性的,由点和线构成的或简洁或繁缛的抽象纹式,并不是随随便便文刺在身上的,而是有着一定的搭配方法和原则,是按一定的美的规律来进行的,也就是形式美的法则,形式美的根源是生活实践,因为形式美的法则是人们在长期的审美实践中,对现实中许多美的事物的形式特征的概括和总结。如单纯齐一、对称、均衡、节奏、变化统一等形式的美。黎族文身纹式的美正是这些形式美的体现,具有独立的审美意义。

(四)服饰及织锦特色

黎族服饰有着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绚丽鲜艳,花边图案变化繁多,早在唐宋时期就闻名于世。黎族织锦图案是体现黎族审美意识、生活风貌、文化习俗、及艺术积累的文化现象。织锦有两大类:一类是妇女服饰上的各种织锦图案,以人纹和动物纹为主体纹样,花草树木及几何纹样为辅。另一类是大型龙被、壁挂等,其花纹以人纹、蛙纹、龙纹和凤纹为主,以花卉为辅。黎锦讲究色彩运用,主要以黑色为底,图案则用红、黄、白、紫、粉红、棕色、咖啡色,图案艳丽多彩。黎锦花纹图案品种繁多,大体分为六部分:人形纹图案、自然界纹图案、动物纹图案、植物纹图案、生产、生活纹图案、文字纹图案等。

黎族织锦图案除了某些共同点外,各地区的服饰图案纹样有很大差异,各自有其艺术特色,形成丰富多彩的黎锦艺术作品。从某种意义上说,服饰图案是各方言的标识符号,由于各方言受环境、生活习俗文化、经济和教育等方面因素的影响,使各方言的织锦图案不同程度地反映出社会生生产、文化生活、爱情婚姻、的活动以及传说中吉祥物或美好形象物等。始终是把人的活动以及动物、植物、自然景物和人们心目中较为定型化的物象作为织铕锦图案的主题,由此形成织锦图案的艺术和特点。

二、黎族传统文化在设计学中的研究

地域、民族性文化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某种国际性文化,而国际文化在一定条件下也可被吸收、融合为新的地域文化。这种全球性的文化多元构成也必然成为黎族传统文化在当代设计中反映文化时代性的主要追求。在某种意义上,黎族传统文化在设计学领域中为我们打开了新的文化地域性的再创造思路。

(一)黎族传统文化元素的象征性

设计学中符号的象征性,不仅在形式上使人产生视觉联想,更为重要的是它能唤起人们思索联想,进而产生移情,达到情感的共鸣,富有地域文化内涵的设计也因而更具有意义。符号是负载和传递信息的中介,是认识事物的一种简化手段。设计的符号既有特定含义的图形和实物,又有结构、色彩、陈设、文饰、尺度和空间布局等。这些符号经过历史的沉淀,形成了一种相对稳定的文化积累和审美意义,反映出不同地域文化的风格特色,为我们提供了丰富多彩的设计元素。黎族传统文化元素由此产生了一套具有象征意义、隐喻传统审美观和道德追求的成熟而完善的符号体系。将传统建筑的文化符号比如黎锦服饰、文身图案、音乐舞蹈、礼仪风俗等等借鉴运用到当代设计中,既可以满足设计的要求,又可以传承文化,而海南黎族传统文化中“船形屋、文身、龙被”这三种文化现象,最具代表性。具有强烈的地域识别性和视觉冲击力。将简约而又复杂的语义,以传统而又时尚的语构,应用于当代设计中,从而创造出地域化、个性化、人文化的全新符号。黎族传统文化并非所有设计中符号都是明显存在的。设计会以更含蓄的方式传达信息,而符号本身则藏在幕后。民族特征、传统特色等文化因素以符号的形式出现,传达出设计师对地域文化的关注和对美的追求。黎族传统文化内涵要想在当代设计中得以延伸发展,打造新的民族形式,我们应该在理解的基础上取其“形”,延其“意”,从而传其“神”。

黎族在没有文字的环境状态下,他们的传统文化完传靠歌舞、雕刻、编织及织锦等一些手工技艺传承下来。黎族文化浓缩成各种符号元素,在服饰和手工艺品中充分体现,例如黎族的图腾崇拜。单服饰中的图案就非常丰富,所有黎族传统的习俗和活动,还有传说,都变成独特的符号元素浓缩于黎锦之中。这些都是我们做本土风格设计的丰富素材,作为设计师,我们应该去唤醒人们对本土历史文化的记忆并加以保护。将其与现代城市功能相结合,让我们的当代艺术作品都充满着我们本土浓厚的特色风情。

(二)黎族传统文化元素的提炼

符号文化包括故事歌谣、音乐舞蹈、礼仪风俗等,它通过象征意义,反映黎族淳朴乐观和坚强刚毅的民族精神。确定黎族传统文化设计元素对设计所在对象的地域性有了调查分析之后,对黎族传统文化地域性文化素材进行整理、归纳、提炼从而确定需要的设计元素。这是设计的一个必须的过程,设计师只有在经历了这个从认识到应用的步骤,提取可用于设计的元素,从形式、色彩、材质、典故( 人物、事件) 、寓意等各个方面加以考察、归纳和提炼出精彩的设计元素,才能够很好地将黎族传统文化地域化应用到设计中去。在对地域化有明晰的了解过程后,接下来的步骤就是对掌握的资料进行更近一步的整理、研究、分析,把收集到的黎族传统文化设计素材进行加工整理。其中的某些素材还具有一定的抽象性,不能够直接的运用,因此就必须将这些素材转换成具体的设计形象,专业术语为“素材符号化”。传统的资料和符号不能直接的套用,而是重新诊释,黎族传统文化元素中的符号,简化、抽象形成自己的符号语言。黎族织锦的绚丽色彩,及其具有浓郁热带民族特色的色彩搭配,对设计本土民族风格的艺术设计作品有重要意义,具有很强的民族代表性。如室内空间设计中沙发靠垫,沙,窗帘,床旗、桌旗,床上的枕头,床单等都可以采用黎族传统图案。黎族的织锦图案种类繁多,色彩艳丽,经过很长的历史演变,形成了民族性极浓的色彩和形式。还可制成独具地域风情的地毯。黎锦是黎族的典型服饰,黎锦具有明确的图案,同时又因其鲜明的节奏感而使人获得一种美感。“黎锦”作为设计元素,强调它的形式美感,弱化其实用功能,用来设计天花和墙面两个界面,提炼后形成设计元素非常美观。

(三)黎族传统文化元素的转换

设计过程的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是将形成的黎族传统地域性文化元素结合工程实际运用符号学的原理将其符号化。黎族传统文化地域性文化元素的设计符号既要是来自于地域性的,来自于文化的,同时又是立足于现代化的。黎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必然要以蕴含文化的某种符号为载体,通过符号的表象、内涵以及实物加以延续,在物质、形式,精神各个层面得以发展。某些作品中我们可以直接解读到符号性的元素,也有某些作品中似乎没有或找不到文化符号的存在,这样并不能说明这些设计与符号没关系。实际上符号是无处不在的,只是根据设计需要而表达作用方式不同而己。这里可以分两种情况来考察这个问题: 一种情况是以符号的形式出现的。设计以图形为基础,以寓意为生命,强调小而精,因此被浓缩得几乎等于符号本身。如环境艺术设计中酒店的大堂设计,有关热带风情的黎族生活主题浮雕,还可运用黎族文身的图案;黎族织锦中有丰富的动、植物纹样,还有人纹,由于黎锦的经纬决定了黎族图案的一大特点: 菱形。运用黎族图案作为装饰元素,可形成独特的装饰风格。黎族织锦图案造型独特,运用在细部装饰上,如酒店前台的设计。黎族的雕刻工艺品上的图案也十分精美,在陶制品上雕刻图案形式独一无二,运用其形式制成石刻壁雕,装饰于酒店大堂或者走廊过道的墙面,更加衬托出本土文化历史的悠久。只有创造性地运用黎族传统文化地域性,它在设计作品中才会有生命力,也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和发展。

三、黎族传统文化在当代社会中的应用、传承及创新

正确处理黎族传统文化历史文脉在设计作品中的元素形态的符号化应用,需要很好地处理好黎族传统文化地域性的继承与创新之间的关系问题,这也是当代设计师始终关注的焦点。

(一)黎族传统文化在当代社会中的应用

黎族传统文化对设计学有本土地域风格的当代艺术作品有着重大的参考价值。在当代社会中黎族传统文化常以符号的形式出现,其应用形式和手法是多种多样的,在设计中,常常是把几个元素巧妙地组合起来,然后将其改造变形,得到类似符号的图形,也就是将元素符号化,形成独特的视觉语言。如在环境艺术设计中可以将黎族传统文化应用符号为一个墙面浮雕、地面铺装的样式、或者是室内陈设的形式上。对黎族传统文化设计元素的应用有直接方式和间接方式之分。将黎族传统地域性文化图案运用到灯具设计中,具有地域风格的落地灯,台灯,顶灯等等; 黎族原有的木雕,雕塑风格古朴,造型憨态可掬,栩栩如生,作为室内雕塑也是点睛之笔;黎家的生活编织品如竹编捕雨篓和藤篮可以做成灯罩; 竹编女子腰篓,藤编女子针线篮,衣篓,露蔸叶编的针线篮,黎族过河用的葫芦,竹编男子刀篓,黎族的独木法器,还有竹编和露蔸叶编的扇子等都可以作为室内陈设品; 龙被可以制成屏风;纺织工具上的有着精美的雕刻图案,也可作为装饰品,还有黎族最具有代表性的骨雕———妇女骨发簪。在庭院设计中,可以运用一些原始木栅栏,黎族建筑常用的树叉,摆设黎家生活器具如冲米用的独木臼,脱玉米棒的独木槽,旧纺织机,独木凳,独木皮鼓,还有砻磨; 地面洒上麦穗,上面有谷耙划过的痕迹,使黎家生活场景得到再现,勾画出本土生活气息。

另外一种情况是对黎族传统文化符号的间接运用。并非所有设计中符号都是明显存在的。相反,大多数设计会以更含蓄的方式传达信息,而符号本身则藏在幕后。换言之,符号可以被看成是一种态度、立场和行为方式等等,通过有形的、有效的设计手法和载体表达出来,而寻找载体的过程就是设计。例如海南地初热带,盛产藤条,而黎族人编织和盖房子多用藤条,在许多黎家用具都是用椰子树叶编织而成。在家具的材料中可采用藤条、麻、草席、竹木等原生态材料。在主题餐厅,酒店大堂,客房,桑那房,卫生间等等的设计中运用这些原生态材料,更能营造一种热带原始的美,是海南本土特有的味道。

(二)黎族传统文化在当代社会中的传承及创新

黎族传统文化的价值并不单纯在于其高超的技艺,其在艺术上的审美价值和所传达的社会文化价值越来越受到民族文化研究学者的重视。我们通过黎族传统文化和艺术创作过程及使用,加强黎族传统文化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创新,通过它在黎族地区各个支系的流传与影响,可以增加对黎族的历史文化的了解,对黎族的社会组织、文化传统、生产水平,对自然的认识和如何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了解。从理论上探讨黎族传统文化的构成形式、创作意识及图腾图式等,在当代设计中的加强创新与应用,系统研究黎族传统文化的组成因素和设计理念。在实际中找到黎族传统文化与当代设计等专业领域创新的接合点,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进行深入研究与应用。

艺术总是与社会文化中的其他部分相联系的。黎族传统文化作为艺术的一个部分,与人们的意识相关联,即是说万事万物都因人的现实意念而被写照。当抽象意识在人们头脑中形成,并与审美意识相作用时,许多图像的具体形象特征就会被抛弃,并带着主体创造的自由和愉悦,产生出新的造型。这样抽象造型表现了一种自然物象和人的关系,但同时又不脱离原始形象,当发展到一定阶段,抽象造型定格下来,所以我们现在看到的黎族传统文化基本上没有其他变化,而是以一种较为固定的抽象符号形式出现,同时,这种符号承载着黎族的历史、文化、精神等各方面的文化意义。设计艺术的本质是实用和审美的结合,设计文化环境的创造,目的是要创造适应时代需求的新的地域性文化精神,文化是无形的,但其价值可以通过一定的物质载体体现出来,在某种意义上,这就是黎族传统文化在设计文化地域性传承中的创新与再创造。

三、结语

海南经济特区的设立及国际旅游岛的建设,无疑让海南的经济发展步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阶段,面对商业经济浪潮及外来文化对民族文化的冲击,海南黎族特有的传统文化与其它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样,也正面临着由变异走向消亡的境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总是在利用中实现的,我们可以通过海南黎族传统文化艺术特色与当代艺术相融合应用,尤其是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设计本土化与国际化的结合,对加强促进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建设具有极其深远的理论和现实意义。黎族传统文化所呈现的黎族社会群体惊人的艺术想象力与创造力,其独具特色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民族特征,对我们开发当代艺术设计其价值无可估量,这正是其传统文化价值传承之所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