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旅游小镇规划设计范文

时间:2023-09-24 16:15:3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特色旅游小镇规划设计,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特色旅游小镇规划设计

篇1

关键词:阳羡湖;旅游;特色旅游小镇;环湖绿道;服务

中图分类号:Q14 文章编码:

小城镇特色生态景区规划的意义及总体指导思想

(一)小城镇特色生态景区规划的意义

1、对小城镇经济具有直接推力

小城镇旅游的发展,首先对特色景观旅游城镇产生游览需求,门票经济初步显现,旅游活动对地方经济产生了直接推动力。

2、带动小城镇第三产业的发展

旅游业由“食、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构成,六大要素涵盖面宽,内涵丰富。其产业系统由旅游资源、旅游产品、旅游市场和旅游管理四个子系统构成一个完整的生产建设体系,生产关系涉及面广,生产力关联带动作用很强。

小城镇旅游发展,游览过程相应伴生出旅游餐饮、旅游住宿、旅游交通、旅游商品和旅游娱乐的多种消费需求。旅游小城镇内民俗接待、特色餐饮、工艺商品等产业将随之得到发展,使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第三产业走向繁荣。

带动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小城镇旅游吸引了大量旅游者,势必将产生大量资金消费,增加村镇的经济实力和农民的收入。

小城镇旅游有利于充分利用三农资源,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小城镇旅游把农业生产过程、农村风情风貌和农民劳动生活作为旅游资源进行加工转化,形成旅游产品并推向市场,发挥农业本身具有但以前不被重视的观光旅游、文化传承等功能,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创造新的增长点。

(二)小城镇特色生态景区规划的指导思想

规划建设要找准优势,发挥特色。实现小城镇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首先要找准特色生态与文化的优势,充分利用当地历史文化积淀、民俗风情、环境特色、田园风光等人文优势和自然条件优势,在严格保护的前提下加以整合包装和提升,大力营造独具地方个性特色,并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人文大环境。旅游村镇的规划建设,要尊重自然、尊重地域历史文化、尊重小城镇和村落现有格局、尊重普通旅游者的意愿、尊重农民的长远利益。

宜兴“阳羡湖”的形成

阳羡湖位于湖滏镇境内,即油车水库,地理条件优越、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良好。该工程进一步提高湖滏 、丁蜀地区的防洪标准,并成为宜兴市的备用水源。

阳羡湖面积约8.5公顷,水库边上有大量的村庄,在2008年前后,村庄开始拆迁,水库下游开始建坝围湖。现在坝已建好,蓄水也完成,湖面面积达到27.7公顷。阳羡湖附近景点众多,如:张公洞、灵谷洞、玉女潭、陶祖圣境、慕蠡洞、竹海公园等,阳羡湖的形成,为周边旅游用地的开发建设,提供了更有力的条件,特别是紧邻大坝下游,将打造一个旅游小镇,为游客提供餐饮、住宿、购物等一系列服务,湖的东边规划一处国宾馆等等,围着湖面周围规划了好几块建设用地。最近又在环阳羡湖规划了一条绿道(自行车道路),为游客提供跋山涉水的线路,使游客能够进一步亲近自然。

图1阳羡湖景区开发总体示意图

三、宜兴阳羡湖特色生态风景区的开发规划要点

(一)利用丘陵山区土地资源,规划阳羡湖特色旅游小镇

旅游用地的开发要进行特色创新,切忌雷同,要与周围环境相适应。阳羡湖景区独特的丘陵山区地貌和丰富的特色植被及景点为规划阳羡湖特色旅游小镇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1、区位环境

阳羡湖特色旅游小镇地处湖滏镇与阳羡湖生态旅游游区之间,北临灵庙公路,南临金沙大道,是宜兴至竹海的必经之地。旅游小镇位于宜兴南1 8 公里,东距太湖5公里,周边有丁(山)张(公)、汤(渡)省(庄)、张(公)灵(谷)、湖新公路,东岭公路等;东岭公路经悬脚岭直通浙江,汤省公路东端与宁杭高速公路衔接。

旅游小镇所处区域系丘陵山区,属天目山余脉,山峦环抱、连绵起伏,且周边景点集中,自然景观多样,人文景观丰富。有“华东第一竹海、太湖第一源头、苏南第一高峰”之称的竹海风景区、彰显陶朱公范蠡兴陶制业的陶祖圣境风景区、雕塑文化和溶洞茶州相结合的优美灵谷风景区等,还有张公洞、玉女潭、龙池山森林公园、澄光寺等特色鲜明的旅游风景区,都是华东旅游圈和太湖旅游风光带上的特色精品景区。

湖滏自然植被丰富。湖滏茶园依山就坡,一望无际。“天子未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湖滏香茗历来与杭州龙井,苏州碧螺春其名,为历代贡品,当今更是名品迭出。湖滏还是著名的毛竹产区,竹林面积达6万亩,在起伏的群山中,挺拔茂密的翠竹连绵不断,山风吹过,竹影婆娑,好似大海波涛,气势十分壮观。此外,湖滏还出产丰富多彩、富有地方特色的土特产,如山百合、吊瓜子、青梅、药材、竹笋、银杏、板栗、杨梅等等。

整体开发策略

(1)湖滏镇—阳羡湖风景区定位为依托湖滏镇的三个特色旅游区:阳羡湖风景区,矿址体育公园、与农林茶生态公园。

(2)体育公园应结合矿址建设,该地块既可依托旅游道路,又紧邻湖滏镇;现状茶园、竹林、耕地整合为农林茶生态园。

(3)重新规划自行车及其他旅游路线,将三个区域串联,分别体验矿址、生态、湖光、山色,和村庄。

图2阳羡湖特色旅游小镇整体开发策略

3、旅游用地的布局及功能划分

(1)功能分区

地块整体分为七个区——中心镇区、主入口服务区、拆迁安置小区、休闲餐饮区、休闲度假区、茶园度假区、桃花岛度假区。中心区位于地块南侧较为平坦的区域,集旅游配套与居住为一体,建筑较为密集。主入口服务区位于地块东北区域,主要为旅游道路(灵庙公路)以及东侧体育公园的旅游者提供综合服务。

拆迁安置区位于地块北侧,北侧旅游道路直接相接,吸引游客进入,带动居民参与旅游服务;区西南角预留一定的公共设施用地,为将来旅游区的开发提供管理与服务。结合矿坑景观与保留茶园规划休闲餐饮区,设置中大型特色餐饮设施,如散布于茶园中的茶馆、与服务区相邻的大型餐厅等。休闲度假区以大型度假中心为龙头项目,与矿坑景观结合设计为矿坑酒店;该区西侧设置青年营,为学生青年人提供度假休闲场所;矿坑底部设计多层次的景观步道。另外,利用基地西

侧大片保留茶园、东南角环岛分别设计茶园度假区与桃花岛度假区。

(2)用地平衡

旅游小镇总体用地以绿地为主,有61.07公顷,占总用地的一半;居住用地20.04公顷,占总用地的17%;公共设施用地13.68公顷,占总用地的12%。

表用地平衡表

(二)开发环山谷地旅游用地,规划阳羡湖环湖绿道

阳羡风景区三面环山,现状地形起伏多变,主要景点位于谷地。谷地相对较为平坦,植被以农田和茶林为主,风景区现状道路质量好,旅游资源丰富。同时借鉴东钱湖环湖自行车道和关山环镇自行车道的建设经验,规划建设阳羡湖环湖绿道。

1、阳羡湖景区规划环湖绿道的区位优势

阳羡湖景区拥有竹海风景区和陶祖圣境景区,两处国家4A级景区,以及张公洞、灵谷洞、西施洞和玉女潭等特色景群。阳羡湖建成后将成为整个阳羡湖景区的核心景观。其周边群山环绕,林木葱郁,风光旖旎。阳羡湖宛如一个巨大的聚宝盆,汇聚着周围山林的灵气。

阳羡湖风景区现状道路质量好,对外交通方便。现状有张灵慕线和汤省公路,分别连接着丁张公路、104国道,离高铁车站只有10分钟的路程,离宜兴市区也仅有15分钟的路程,所以交通快捷。

谷地相对平坦的地形可为环湖绿道的规划提供天然的优势,周围众多的景点又提升了环湖绿道的旅游价值。

阳羡湖环湖绿道的设计目标

以优良生态环境为基础,以山、湖、涧、竹、茶、田、果为特色,通过“骑行”方式整合沿线景区,串联“车行”、“舟行”、“步行”等多样交通方式,打造长三角地区骑行体验最为丰富的观光休闲自行车专用道。

线路的总体规划

整个阳羡湖景区内形成“一环四射,两特色线”的绿道主骨架。

(1)一环

即环湖绿道,环阳羡湖一周,串联灵谷洞、阳羡湖、篱笆园及西施洞等景点,线路相对顺直,坡度起伏不大,沿途经过茶园、水库大坝、果林、田园、竹林、溪涧及村庄等不同自然和人文景观。

(2)四射

即以阳羡湖为中心向周边放射的四条联系性绿道,一条经张公洞景区直通宜兴城区,一条通过阳岭隧道联系龙池山景区及龙池山绿道,一条沿伏西涧通往陶祖圣境和竹海景区,另一条通往太湖与环太湖绿道相接。

(3)两特色线

亲水线基本沿着湖边水中栈道而行,坡度不大,但弯道多,骑行其间饱览湖光山色的同时,更能让人深刻体会“山环水绕、柳暗花明”的意境。

(4)亲山线基本在林荫中穿行,坡陡弯急,泥结碎石路面,适合自行车爱好者和专业骑行者,带来刺激的山区骑车体验。

图3阳羡湖环湖绿道的线路规划

配套服务设施提升旅游用地价值

阳羡湖绿道配套服务设施分为三个等级:

(1)综合服务区

提供停车、零售、休息、淋浴、信息指引等游客服务,还结合周边酒店、村落提供餐饮、住宿、休闲等综合服务,功能齐全。

(2)中型服务区

提供租车、休息、零售、信息、停车、指引等游客服务。

(3)小型服务点

结合主要景观设置,提供休息、观景、信息指引等服务。

阳羡湖环湖绿道规划两处综合服务区,设置间距为15公里左右。一处设在蒋笠,是通往善卷风景区和阳羡风景区旅游道路的交叉口,也是宜南山区的入口,是城区及外来旅游人口的主要集散地,交通便捷,换乘方便。一处利用竹海风景区入口现有配套设施,便于换乘。另外结合沿途重要景点和了女友拂去用地规划2处中型服务站和12处小型服务点,设置间距分别为3~5公里和1~2公里。

规划旅游观光接待中心,提升用地价值

利用阳羡湖核心区的废弃宕扣,规划建设阳羡湖旅游观光接待中心,基地三面环水,景观绝佳。主要建设内容包括住宿、休闲、健身娱乐于一体的湖景酒店、中心景观广场、游船码头、绿道驿站。山顶观景平台及停车设施。

规划用地面积约5公顷,总建筑面积约8万平方米。改旅游观光接待中心的建设,将大大提升旅游用地的价值,促进当地的旅游增收。

结语

综上,规划小城镇特色生态景区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是推进我国城镇化的重要途径。通过经济规划、环境规划与景观规划设计的结合,区域开发、资源利用与生态保护相衔接与配合,生产建设与生态建设相适应,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三者的高度统一。

参考文献

[1]廖燕芳,刘宝干.旅游用地现状问题及解决方法研究[J].科技信息,2008.29.

篇2

【关键词】旅游地产;城镇发展;协调联动;生态优先

一、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情况

随着经济的增长,我国居民可支配收入不断增加,2014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88万元,较2013年增长9.0%。我国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续提高,促进居民出游率的增长,从而推动国内旅游市场的发展。2014年上半年国内旅游人数18.5亿人次,同比增长10.2%。我国旅游行业正进入快速发展时期,旅游业已基本进入大众化、产业化发展阶段,这为旅游地产发展带来空前的机会[1]。

旅游地产是依托周边丰富的旅游资源建设的,融合旅游、休闲、度假、居住于一体的开发项目[2]。随着旅游市场的主体日益庞大,人口流动的增加,使得都市圈内城乡之间的文化得以交流、传播和互相吸收,这促进产业链的延伸及区域经济的整体发展[2]。因而,旅游地产开发也成为诸多城镇发展的主要道路之一。

二、国内外旅游小镇发展案例

(一)国际旅游名城――坎昆

位于墨西哥的坎昆,原为一座只有300多人的小渔村。然而,1972墨西哥政府在这里进行巨额投资,依托其海洋景观及玛雅文化等资源,以保护为基础,大力发展旅游业,推动旅游地产开发。经过多年的建设发展,坎昆已成为世界著名的旅游城市。

(二)深圳东部华侨城

而在国内,旅游小镇近年来也发展迅速,东部华侨城是著名的成功案例之一。东部华侨城位于深圳东部海岸,是集生态旅游、娱乐休闲、郊野度假等多个主题于一体的综合性都市型山地主题休闲度假区。它营造了具有影响力、冲击力的旅游景观景区,改善区域基础设施条件和环境质量,吸引人气,推动深圳城市东部的发展。

三、西安星耀秦岭项目规划设计研究

在旅游风景区叠加都市休闲消费功能的新型旅游度假开发背景下,以西安大都市为中心的1-2小时车程旅游度假黄金圈正在形成[1]。在秦岭北麓旅游生态休闲带,汇聚多种类型的旅游度假地产,以此带动西安大都市周边乡野游憩地带的发展[1]。

西安星耀秦岭项目的基地位于西安西南地区,户县县城南端,离西安约18公里,临近高新创业园区和长安大学园区。基地为天华山森林公园和朱雀山森林公园的北入口,综合大秦岭地区的自然旅游资源,及户县的人文景观资源,为以旅游带动城镇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规划用地西临西汉高速,南邻环山公路,总面积约1217.87公顷。

通过承接上位规划的功能和定位,借助西安高新产业往西南发展的契机,本次规划以生态优先为原则,依托现有的生态景观资源,以休闲旅游度假开发推动城镇发展,将基地打造为集人文居住、生态旅游、养生度假、休闲娱乐等功能为一体的风情生态小镇。规划由初期的旅游业推动地区发展,逐步完善配套设施,从而发展成为服务于高端产业的新兴地段。

四、西安星耀秦岭项目规划方案特色

(一)休闲旅游设施建设先行,聚集人气。

根据《大秦岭西安段生态环境保护规划》,规划对环山公路1公里范围内以生态保护为主,进行适度的开发,建设旅游度假带,丰富大秦岭区域旅游度假项目,聚集人气。本规划方案首期启动区以温泉度假中心、高端会议中心、酒店、企业会馆等为主要内容,建设环山旅游带的服务中心,引入异国风情及多元化元素,激活该片区,提升区域知名度和户县旅游区南门户的形象。结合地域文化,挖掘特色旅游资源,以高质量的旅游服务设施吸引游客。

(二)以生态优先为原则,以适当的开发进行环境保护,从而保障景观质量。

特色的景观元素是旅游产品质量的决定性因素,因此,必须予以保护,以激活旅游区的生命力[3]。此项目的重要景观元素之一便是秦岭,沿秦岭脚下的环山公路进行以生态为导向性的旅游开发,应当寻求环境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平衡,以开发进行更好的保护,增加人与自然的互动,满足游客亲近自然的需求。

涝河是项目的另一主要景观元素,但其涝旱之季水位相差较大。规划根据防洪标准,沿着涝河两岸堤坝各退50m作为公共岸线,同时考虑涝旱之季的不同水位,设计可以淹没的台地和河滩绿地,在保证防洪安全的情况下,实现两岸公共空间利用的最大化,营造良好的生态景观。

(三)利用规划建设的契机对受破坏的环境进行生态修复。

在旅游地产项目的开发过程中不仅要保护生态景观资源,还可以借助发展的机遇对被破坏的场地进行生态修复利用,化不利条件为有利条件。西安星耀秦岭的项目巧妙的运用场地处理,对基地内挖沙遗留的沙坑进行修复利用。中部大面积沙坑结合地形重新整理,形成人工湖面及景观叠水,同时建设特色高层酒店,营造别有风味的建筑及景观;沙坑较浅,将来可为高层地下空间所用;另外,将高差较小但较为集中的沙坑改造成极限运动场地或阶梯形的休闲广场。

五、旅游地产与城镇联动发展的策略研究

(一)与城镇的发展规划相结合。

与城镇发展方向协调统筹,这样有利于旅游地产项目建设齐全的服务配套,为游客提供更高的服务质量。从长远来看,旅游地产只有与城镇的发展联动,才能保持项目的活力,两者互惠互利,提升项目价值。

(二)特色景区打造,树立城市名片。

旅游地产的开发应结合当地的文脉,这样才能张扬项目的个性,同时打造城镇的特色,如丽江古镇,俨然已经成为丽江市的名片。有特色的景区,才能保证项目在巨大的旅游市场中,稳住脚步,保持竞争力;否则,项目将会缺乏特色和吸引力,丧失其带动城镇发展的能力。

(三)以生态为导向性,保护环境。

旅游地产项目切忌过度开发,破坏生态环境。以环境为代价的建设,只会降低项目质量,不利于效益的最大化。相反,以生态为导向性,坚持可持续发展,才能打造融于自然的高素质产品,增加项目价值。而城镇也可通过旅游地产的项目达到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的目的,两者共赢。

结 语

旅游地产已经成为中国城镇化的途径之一,游小城镇的开发不仅有助于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同时可增强城镇产业体系的构建,提升城镇的吸引力与消费力[4]。要获得旅游地产及城镇发展的双赢发展,关键在于要挖掘城镇独特的自然及人文资源,建设特色的城镇风貌,设计旅游吸引力的动力机制,将旅游地产的开发与城市经营全面结合起来[4]。

以旅游带动城镇发展已在大理古城、丽江古城、凤凰古城等地获得了良好的实践效果。高服务水平的旅游启动使区域能够促进市政基础设施的建设,以此为发展核心,向外辐射,逐渐扩散到与旅游业、文化产业、娱乐业等相关的产品生产、销售和服务,形成一套完整的综合产业链条,创造出巨大的经济附加值,从而以城乡互动休闲体系构建中国式的旅游小城镇[4]。在未来的城镇发展道路中,旅游地产仍是重要的角色之一,在此道路上必须坚守城市的特色,生态的原则,防止盲目过度开发。

参考文献

[1] 董欣,张沛,段禄峰.西安大都市与旅游地产发展互动模式研究[J]. 人文地理,2011,(1):145-150.

[2] 白浩.中国旅游地产开发模式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09

篇3

抓紧做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镇级规划编制工作,真正把乡村振兴落实到项目上,转化为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成果。小编整理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上半年工作总结范文,欢迎查阅。

2021年来,按照中央和省、市、区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部署,仙河镇立足区域实际,整合油地军港资源优势,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现代农业、美丽乡村加快发展,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取得阶段性成效,现将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发挥资源优势,推进产业振兴。一是推进现代畜牧业、海洋渔业提质增效。现代畜牧业方面,继续保持仙河澳亚、神州澳亚两大万头奶牛牧场满栏生产,实现存栏奶牛2.5万头,泌乳牛1.1万头,上半年累计产销鲜奶7万吨。奥克斯—澳亚奶牛优秀种质创新平台项目进展顺利,高产奶牛性控胚胎生产各项指标持续提升。富友联合乳制品加工厂正式投产,酸奶、布丁等高端乳制品陆续下线销售,集种养加、研贸游于一体的高端乳品基地初具规模。海洋渔业方面,加快推动全区东部特色生态渔业示范区建设,上半年南美白对虾、海参、贝类共计投苗养殖12.8万亩,工厂化养殖55000立方米,预计水产品年产量可达到5000余吨。二是规划实施“牧场小镇”旅游项目。依托澳亚两大牧场、周边万亩青贮地及乳制品加工厂资源,规划实施“牧场小镇”旅游项目,项目位于仙河镇镇区东部,孤北干渠以东,长江路北,兴港路以南,项目计划总投资1.49亿元,规划总面积约30平方公里,核心区面积21万平方米,主要建设景区出入口、田园牧歌公园、核心体验区等,形成奶业特色旅游文化品牌,目前总体规划及道路设计已经完成,正在进行核心区详细规划设计。三是支持各村发展特色种养和乡村旅游项目。规划渔村田园综合体项目,项目位于渔村进村路两侧,占地面积700亩,规划建设集休闲观光、旅游、采摘、餐饮娱乐于一体的休闲农业观光园,目前总体规划已完成,正在招商和做详细规划;实施海星村经济林项目,项目位于海星村东养殖场路两侧,占地面积300亩,规划建设苹果、桃、杏、无花果等经济林带,在林下发展特色种养殖,目前已种植果树150亩。整合辖区军地资源,依托济军基地九分场玖红林果合作社,打造“军垦小镇”特色旅游项目,建设标准化果园500亩、智能温控水肥一体化葡萄大棚10亩、特色民宿12间、农家乐1处,建成集采摘、观光、旅游、餐饮、住宿于一体的特色农业示范点。

(二)实施人才强镇战略,推动人才振兴。

一是开展培训下乡活动。紧紧围绕发展现代农业,助力农村产业发展,以新型农民培训学校为抓手,统筹整合培训资源,优化课程设置,针对不同人群,突出培训重点,开展各类人才培训25期、1753人次;针对村“两委”成员和农村党员,以增强党性、提升能力为重点,着力培养懂经营、会管理、善服务、当先锋的党员人才队伍;结合镇域实际和群众需要,着重加强实用技术培训、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和职业技能提升培训,着力提高就业创业、增收致富技能,发挥好示范带动作用;对于外来流动居民,组织开展文明礼仪、城市生活常识等方面培训,全面提高文明素质。

二是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发挥科技人才支撑作用,做好泰山产业领军人才、黄河三角洲学者以及河口区创业创新领军人才等人才奖项申报工作。对接镇域发展实际和人才需求,充分发挥产业链、产业集群对各类人才的吸引作用,紧紧围绕全镇石油化工、畜牧养殖、海产品养殖等五大重点产业集群,通过举办人才招聘会、参加省内外各类大型人才招聘洽谈会、主动上门等形式招揽各类急需人才,加大现代农业领域高端专家引进力度。

三是招才引智并举。树立“借脑”发展理念,突出抓好高层次、高技能人才引进,通过咨询、兼职、短期聘用、项目合作与攻关、技术顾问、人才租赁等形式引进国内外智力,大力引进“候鸟式”人才。今年上半年共组织参加各类招才引智会议暨人才高峰论坛3场,达成初步意向1个。

四是强化人才平台建设。以“人才强镇”战略为支撑,强化人才平台载体建设,为吸引集聚重点产业发展急需的高端人才智力提供了重要依托。今年来,澳亚人才团队利用“奶牛优秀种质创新平台”----体外胚胎生产实验室,测定奶牛生产性能的牛头数达到5000头,种子母牛群规模达到100头,开启了优秀种质规模化精准培育新模式。澳亚(中国)牧草检测中心为各类组织机构开展实验检测1000余次,出具检测报告72份。两大人才平台科技成果转化直接经济效益达350万元。

(三)强化党建引领,推进组织振兴。

一是实施领头雁工程。提高村支部书记境界水平。组织召开镇级层面乡村振兴培训6次,邀请专家授课2次,组织赴江苏、青岛、寿光等地学习乡村振兴和农村供给侧改革3次。

二是实施强本固基工程。强化农村党员积分量化管理,研究制定《仙河镇党员积分量化管理实施方案》,利用“党员主题活动日”集中学习方案内容,并签订《知悉书》。各支部根据党员年龄、身体状况等实际条件分类管理,建立党员积分量化管理台账,明确考核标准,利用各村党员积分量化管理得分情况公示栏对党员参加组织生活、带头服务群众等情况公开公示,规范党员管理制度,促进党员素质提升。

三是全力推进村集体经济发展。研究制定《仙河镇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工作台账》,联合包村组、各站所召开专门工作会议,探索制定各村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三年工作计划,确定发展目标,探索发展路子,聘请农科院统一规划设计,践行全域旅游发展理念,坚持“产业加文化加旅游”的发展模式,构建大旅游与大生态、大健康、大服务、大文化深度融合发展的绿色产业体系,实现仙河镇城乡区域融合发展。

(四)加大农村基础设施投入,推动生态振兴。

一是实施农村基础设施提升工程。上半年来新建、改造农村公路3.2公里,完成天然气“村村通”改造93户,新建海星村综治中心1处,完成渔村文化广场、振东村、卫东村文化大院建设,村居环境及配套设施显著改善。

二是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对镇区、各行政村、三团棚户区及渔村周边插花地卫生保洁实施统一标准、统一招标,新购置洗扫车、洒水车4台,安排专业保洁队伍不间断清扫卫生、清运垃圾,上半年城乡环卫一体化全市排名较去年显著提升。

三是强化水气污染治理,建设美丽乡村。推进镇村两级河长制建设,辖区6条主要河流全部明确镇级、村级河长及河管员,及时巡查、制止向河道倾倒污水、垃圾及沿河私搭乱建行为。实施农村污水集中收集改造,目前全镇4个行政村,其中3个村生活污水进入污水处理厂,渔村通过旱厕改造实现污水集中收集、处理。开展镇区燃煤小锅炉专项整治,拆除10吨以下燃煤蒸汽锅炉23台。开展秸秆禁烧专项行动,辖区至今未发生大面积焚烧秸秆现象。开展土小企业集中整治行动,与公安、土地、油区以及济军基地成立联合执法检查队伍,定期对镇区外围、辖区边界以及油田空置院落进行巡查,今年来共查处小化工、小作坊5家,现已全部拆除设备并予以关闭、取缔。

(五)树立正确导向,推动文化振兴。

一是做好移风易俗工作。结合仙河镇实际,从宣传教育入手,着力营造婚事新办、丧事简办的社会氛围。在各村宣传栏张贴《“开展‘乡村文明行动’倡树文明新风尚”倡议书》,下发《关于清明节文明祭扫的倡议书》、《关于提倡文明节俭制止农村婚丧事大操大办的倡议书》等文件,深入到各家各户进行宣传发动。各行政村均建成了红白理事会,制定了理事会章程、办事程序等,移风易俗、节俭办事的新风尚深入人心。

二是加强道德建设。进一步加强“四德”建设,大力开展文明户、“好儿女、好婆媳”评选,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留守老人和留守妇女,做好农村志愿服务活动。开展好人线索推荐工作,及时挖掘、发现好人线索120条。注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开展“网上祭英烈”及“小手拉大手—致家长的一封信”等系列宣传活动,为未成年人健康快乐成长营造浓厚氛围。

三是提升文化内涵。利用农村文化大院、电子书屋、学校道德课堂等载体,通过理论宣讲、知识讲座、评议交流等形式,定期和不定期开展文明礼仪、公民思想道德规范等宣传教育活动。积极挖掘村庄文化内涵,新建海星村村史馆1处,绘制文化墙400㎡,将村规民约、法律法规、村民移风易俗文明公约、红白理事会章程等上墙,进一步提升村文化内涵。

四是抓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按照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目标要求,对镇村文化广场、文化大院、乡村剧场等基础文化设施进行改造提升,对镇综合文化站图书室、电子阅览室、健康器材室等进行更新维护,为广大村民提供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场所。五是大力开展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元旦、春节期间,组织海星村春节晚会,参加全区元宵节活动,开展“进千村乐万家”文化惠民活动,与孤东、桩西、社区等部门结合,组织消夏晚会,开展篮球、乒乓球联谊赛,不断创新形式和载体,丰富职工群众文化生活。

二、存在问题

总结上半年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开展情况,尽管取得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不少问题:

一是思想认识存在偏差。仙河镇作为一个油区工矿小镇,农业产值占比不高,农村建设长期滞后于镇区发展,部分党员干部认为仙河的优势不在于农业农村,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意义认识不足,满足于被动应付上级安排,等靠思想严重。

二是村集体经济发展受制约。仙河镇无集体土地,除海星村依托海星集团有较为稳定收入外,其他村集体经济均较为薄弱,农民创收渠道单一,各村普遍存在老龄化严重、劳动力流失、产业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农村产业发展缺乏项目支撑和长远打算。

三是以工促农、以镇带村联动发展不充分。仙河镇城镇人口多,工业、服务业较发达,这些优势条件均对农业农村发展具有较强带动作用,但受历史条件、体制机制等方面限制,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较突出,各类要素向乡村聚集效应仍不明显。

三、下步工作思路

下一步,仙河镇将按照上级安排部署,抓紧做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镇级规划编制工作,真正把乡村振兴落实到项目上,转化为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成果。具体做好以下几点:

(一)明确乡村振兴发力方向,开创发展新局面。以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农业供给体系质量明显提高为主线,继续巩固畜牧、渔业高效农业产业地位,提高规模化、特色化、现代化水平,努力打造现代畜牧业、渔业产业体系。围绕海洋渔业、畜牧、乡村旅游等产业,大力实施招商引资,加大新技术、新装备、新工艺应用,加快产业升级步伐。做好农业技术服务和指导工作,充分发挥新型农民学校、农业实体教学点堡垒作用,构建多层次的科技服务网络,构筑现代农业体系。通过实施“青年家庭农场主”创业计划,举办“村官班”,加快家庭农场等新业态形成,丰富农村人才队伍建设,促进农业发展上水平。发挥工业强镇优势,明确东营港服务基地的功能定位,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农民增收渠道进一步拓宽,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持续缩小,拉动镇域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幸福感不断提升。

(二)加快农业产业升级换挡,全力服务乡村振兴。依托澳亚两大牧场资源,强化澳亚—奥克斯奶牛优秀种质创新平台建技术支撑,努力打造中国放心奶生产基地和集种、养、加、研、贸、游于一体的现代化畜牧示范区,加快实施牧场小镇项目,2021-2022年主要建设景区入口打造、田园牧歌公园、核心体验区等,形成全域旅游文化品牌。发挥海洋资源优势,大力实施“海上仙河”战略,加快推动全区东部特色生态渔业示范区建设,规范和提升四大渔业基地标准化水平,鼓励引进开发高端养殖技术,完善水产品养殖及深加工体系,不断提高水产品附加值。推进渔村休闲农村游乐园、海星湿地参观采摘园、镇东农产品集售物流配送园及二团九分场设施农业示范园建设,形成集采摘、观光、旅游、民俗、餐饮于一体的特色农业典型示范基地。

篇4

关键词:地方院校;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应用型;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TU98;C9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10052909(2015)05003205

人才培养是高校最基本最重要的职能,而适合于地方经济发展的应用技术型人才的培养是新常态下高等教育改革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课题。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是在原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基础上调整而来[1-3],该专业涉及地理科学、人文科学、城乡建设规划、地理信息系统管理等多个领域的内容,培养既善于宏观区域经济层面机理分析又精于中微观层面规划设计的应用型复合人才[4],是一个经济社会发展亟需的应用型专业。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为毕业生提供了大量就业和创业岗位,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中国建设为学科专业发展和提高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带来了机会。由于专业设立较晚,目前关于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研究并未深入展开,对原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研究较多[5-7],部分学者对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专业定位、实用人才培养模式等进行了研究[8-10],但关于地方院校该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较少。因此,笔者以菏泽学院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作为研究对象,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探讨构建有地方特色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以求为社会培养大量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为地方院校该专业人才提供借鉴。

一、菏泽学院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设置现状

2004年菏泽学院升本后,为适应菏泽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在多方调研的基础上,于2006年申报了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本科专业,2007年首次

招生,至今已有4届毕业生顺利毕业。专业设立以来,我们积极致力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并逐步修订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在2006年培养方案的基础上,分别于2008年、2010年对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培养方案作了两次大幅调整,完成了从单一的培养方案到分城市规划与管理和旅游规划与管理两个独立方向的培养方案,再到分城市规划、旅游规划、房地产开发与经营三个模块的培养方案,培养目标日趋清晰,培养方案日趋完善。2012年,根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 2012年)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管理规定》和《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介绍》的要求,结合学校的实际,将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相应调整为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 070503)专业,并组织精干力量修订完善了相关培养方案。2013年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首次招生。2014年该专业被评为菏泽学院特色专业。

二、地方需求与院校专业特色分析

(一) 地方需求

伴随着中国社会经济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城乡规划行业的人才需求一直处于旺盛状态。从国家层面的新型城镇化规划、新农村建设到区域层面的都市区规划,再到某个城市乃至最微观的村镇或社区发展规划,亟需一大批既善于宏观社会经济层面机理分析又精于中微观层面规划设计的应用型复合人才。从目前来看,发达地区及大城市人才聚集密度较高,竞争激烈,而欠发达地区和中小城镇人才严重匮乏,城乡规划人才地域分布严重失衡。菏泽市地处鲁西南,是山东省城镇化水平最低、经济基础最薄弱的市区之一,人才引进困难,城乡规划专业人才尤为匮乏[11]。

在全国城镇化快速推进的大背景下,菏泽市城镇化也步入了新的发展阶段,由量变到质变,中心城市、县城和小城镇同步呈现出爆发式发展之势。审时度势,菏泽市新一届政府确立了今后一段时期城镇化发展的三个目标:一是高标准推进新型城镇化。围绕构建中心城市、县城、小城镇、农村社区“四位一体”的新型城镇体系,大力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确保在目前城镇化率43%的基础上逐年提升。二是按照“产城融合、设施配套、突出特色、宜商宜居”的要求,完善市县城镇发展规划,搞好功能区划分,优化城市布局。三是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快完善城镇水、电、路、暖、气、通讯等公共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学校、医院、市场、公交、绿地、停车场等公共服务设施。在菏泽市城镇化推进的同时,借助乡村文明建设契机,菏泽市旅游业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在原有牡丹观赏旅游的基础上,本着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的原则,依托菏泽各县区的生态、文化、地域等资源,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打造一批特色旅游小镇和乡村旅游品牌,实现“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发展目标。以上城乡建设、乡村旅游目标的实现及后续工作不仅需要高起点的规划设计,更需要关注“人地和谐”、城乡一体化和人文关怀等问题。而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人才具备了从城乡实体空间规划到“人地关系”人文哲学的多层次素质,拥有从宏观城乡规划,高起点做好城镇规划设计、构建和谐宜居的城乡环境,到微观项目设计的综合能力。因此,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人才为菏泽市城镇化的快速推进、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二) 专业特色

经过多年的发展,在原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基础上,学校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初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1. 立足小城镇、面向新农村

专业建设从菏

市及周边地区城镇化发展迅速,小城镇数量众多,建设滞后的实际出发,坚持以小城镇规划和新农村建设为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目标,充分体现了专业设置的社会需求和市场化趋向,这些内容在培养方案制定及平时作业训练中均有体现。

2. 注重动手实践技能的培养

该专业为学生开设了两个学期的美术基础课程,以加强学生的手绘表达能力,在此基础上开设了AutoCAD、Photoshop、3DMAX等专业所需的各种城乡规划计算机软件课程,并配备专业教师加以辅导,以加强学生在计算机应用上的训练,培养学生的图件制作和图像处理能力,强化对规划图件的综合表达。培养计划中从“建筑单体” 到“城市详细规划”, 再到“城市总体规划”,最后到“区域规划”的课程结构设置,更体现了对学生循序渐进的实践操作技能的培养过程。

三、结语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是刚刚脱胎于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新专业,其人才培养模式尚处于探索之中。学校立足于地方院校的实际,从专业定位、课程设置、实践教学、教学改革等方面对其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构建。但是应用型人才培养是一项艰巨任务,该专业发展与完善尚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为此,在专业发展中,紧密结合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背景、地方和区域经济发展的特色和优势、以及人才需求的新变化,不断优化本专业培养理念和培养方式,适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真正使该专业毕业生适应社会需求,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参考文献:

[1]赵映慧,袁兆华,王杜春,等.东北农业大学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课程体系建设[J].高等理科教育,2013,110(4):94-98.

[2]谢启姣.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实用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高等建筑教育,2015,24(1):36-39.

[3]许树辉,李航,飞温瑞虹.对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建设的思考[J].地理教育,2015(1):54-56.

[4]张璐.专业更名背景下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研究[J].高等农业教育,2015(2):88-92.

[5]杨莉,周秀慧,康国定.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为例[J].学理论,2010,36(3):268-270.

[6]邓琳,王纯岩,乔雪.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研究[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0,3(28):132-134.

[7]赵小风,黄贤金,付重林,等.中国高等教育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比较研究[J].高等理科教育,2008(3):50- 53.

[8]刘富刚.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建设思考[J].实验室科学与技术,2014,12(6):165-168.

[9]许树辉,左盘石,李航飞.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探索[J].教师教育,2013(5):59-60.

[10]张守忠,李玉英,胡囡. 应用型本科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课程体系构建[J].山西建筑,2013,39(12):228-229.

[11]侯光辉,张前进,陈卫.以“小区域”导向改造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以天津城建大学的探索为例[J].中国地质教育,2015(1):40-43.

篇5

庄河是中国北方最美丽的城市之一,?从“辽南小桂林”冰峪沟到“东北生态第一山”天门山、“海上盆景”海王九岛,再到步云山温泉、银石滩、天门山、蛤蜊岛、城山古城……这里触目皆是风景。

?近年来,庄河先后被确定为“中国生态建设先进县(市)”和“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现已形成汇集回归自然、生态海岛、休闲农业、特色庄园、农家体验、古村古镇、观光教育等多种发展模式的乡村旅游体系,旅游产品供给日益丰富。优越的生态环境更让庄河人在乡村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方面,有了十足的底气。

这里是个不要门票的生态大景区

庄河有365个村,365条河,因庄庄有河而得名。庄河不仅有庄有河,更有山有海,有迷人的风光和丰富的物产。这里的山有层次,海有奇观;这里河川植被茂盛、生物多样性保存完好;这里四季分明,风光秀美,宛如人间仙境;这里盛产多种独具特色、绿色有机的山珍海味、农产河鲜,被誉为“蓝莓之乡”、“草莓之乡”、“歇马杏之乡”、“大骨鸡之乡”、“苹果之乡”、“水稻之乡”和“东方蚬库”。

庄河乡村旅游资源丰富,概括起来主要分为:“一区”、“三带”、“产品”、“十大景区”。

其中,“一区”指的是步云山温泉经济区,包括步云山温泉小镇以及分布于全市众多乡镇的温泉旅游资源。

“三带”?指的是北部生态旅游观光带,主要包括冰峪国家AAAA级旅游区、天门山国家森林公园、辽南第一峰步云山、城山古城、银月湾、玉泉河等自然山水生态游;中部休闲农业观光带,包括天一庄园、常青树休闲庄园、银石滩、御果蓝莓、隆鑫庄园、度仙谷、馨悦花卉等各种休闲庄园、观光采摘园、生态观光园等;南部海岛风情观光带,包括海王九岛、石城岛、黑岛(古战场)、蛤蜊岛等海岛风光和海洋渔业旅游。

“产品”指的是自然山水型旅游产品、温泉理疗型旅游产品、海岛风光型旅游产品、历史人文型旅游产品、休闲农业型旅游产品、宗教文化型旅游产品、文化艺术型旅游产品、城市风光型旅游产品。

“十大景区”具体包括冰峪国家AAAA级旅游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银石滩国家森林公园、海王九岛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步云山温泉、天门山AAAA级国家森林公园、天一庄园、黑岛旅游度假区、蛤蜊岛旅游区、城山古城旅游区、冰峪酒庄。

与此同时,庄河市结合发展休闲农业,实施了“一乡一业”、“一村一品”战略,因地制宜推出吴炉、仙人洞、步云山、徐岭的水果;桂云花、大营、塔岭、仙人洞的蓝莓;光明山、长岭、城山的草莓;太平岭的歇马杏;蓉花山的葡萄;塔岭、仙人洞、鞍子山的食用菌;鞍子山、大郑、兰店的蔬菜;青堆生姜;荷花山的大骨鸡;黑岛的鸭蛋;石城的水产养殖业;王家的夷虾扇贝等地方特产和70余个“一村一品”专业村,为发展特色乡村旅游奠定了产业基础。

政府搭台子 企业唱大戏 专家当导演 农民扮主角

近年来,为了推动乡村游发展,庄河市制定了《大力发展乡村游工作方案》,明确旅游、农业等部门为牵头单位,乡镇为组织实施单位,相关部门积极配合,密切协作;出台推动乡村旅游及农家乐发展的工作措施和奖励政策;积极开展新农庄建设的督导和技术服务工作,努力推进全市休闲农业由零散经营向规模化、集约化发展;针对各乡镇不同的资源特点,探索特色发展路径。

有关部门先后组织12个涉旅乡镇党委书记赴外地学习考察,从区位、资源、经济、文化、政策的方面深入分析典型地区的成功经验,结合庄河实际情况加以借鉴,确定正确的发展思路,使自身优势得到更好的发挥。

如今,“生态庄河”已成为当地招商引资的亮丽名片。庄河市在引进乡村旅游项目的过程中,不仅注重优中选优,而且特别重视项目建设对生态环境的持续影响,从而走上了一条项目建设与环境保护和谐发展的道路。庄河全市现有3个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7个特色旅游乡镇、12个旅游专业村、35户辽宁省星级农家乐,具备农业旅游功能的都市型现代农业示范区25个,休闲农庄30余个。这些旅游点特色各异、功能完备,内容涵盖“优质产品、科技示范、特色餐饮、民俗风情、开放参与”等,可满足广大游客的餐饮、住宿、会议、休闲、度假、观光、采摘、体验、疗养、健身等多方位的需求。

为了发挥龙头企业的典型示范带动作用,庄河市还在各不同类型的旅游项目中重点扶植起一批龙头企业,使之成为休闲农业新理念、新服务、新功能的示范推广基地。通过召开现场会等形式,促进地区乡村旅游产业的整体发展。

在发展乡村旅游产业的过程中,庄河市坚持创新原则,聘请规划和技术专家,对园区建设进行了科学规划设计,使每个旅游项目主题鲜明,功能区分科学,做到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设计。先后邀请农业部休闲农业处领导、北京交大旅游专家、西安交大旅游专家、台湾休闲农业专家来庄河考察乡村旅游发展情况,传授旅游发展规划、乡村旅游市场营销方面的专业知识,从理论上、实践上对发展乡村旅游给予指导。

相关部门、各乡镇领导和旅游景区负责人在听取专家关于发展乡村旅游系统报告后,对乡村旅游的概念、意义、作用、功能等方面有了明确认识。各旅游项目的生产、经营、管理等制度逐步完善,实现了工厂化、企业化运作。

开发乡村旅游无论采用哪种模式,都应在坚持以人为本的基础上,把农民作为主体,真正让旅游业变成农民致富增收的路径。

正因为如此,庄河市政府专门出台多项措施鼓励农民参与乡村旅游:一是加强引导。责成有关部门加强指导,要求相关乡镇、村必须有专人负责联系、协调、指导、督促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开展。共青团、妇联负责组织、指导有条件的农村青年和妇女积极开发休闲农业,参与农家乐经营;二是实行规范化管理。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和乡镇、村按照“农家乐”标准,指导农家乐经营户按统一标准改造提升接待设施和卫生环境,对农家乐经营业户进行相关行业培训;三是设立专项扶持资金。市政府设立专项资金,用于支持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发展,对农家乐经营户接待设施的提升改造给予适当奖励,同时争取大连市旅游局对开发建设档次高、效益好的项目和经营户给予政策扶持;五是加大宣传力度。在对外宣传中,将乡村旅游纳入整体旅游产品宣传方案,同时将乡村旅游作为独特产品、独立版块侧重宣传,“农家乐”业户信息;六是充分发挥龙头景区的带动作用。如仙人洞镇以冰峪沟旅游区为核心,以天门山为辅助,以仙人洞镇餐饮、住宿接待设施为配套,拉动周边农民参与旅游经营,销售农副产品。

“生态+文化”创意新版“美丽庄河”

如果把乡村旅游产业比作一个人,那么生态就是人的身躯,而文化则是人的灵魂。换句话说,要打造乡村旅游的特色和品牌,不断满足消费升级的需求,光有优越的生态环境是不够的,还必须将有形与无形相结合,引入更多的文化元素。全面提升乡村旅游的文化内涵,大力推动“生态+文化”的乡村旅游产业创新发展模式,培育经济新增长点,对庄河市农业和旅游业下一步的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本着“传承与创新相结合”的原则,庄河市将民族文化、乡土文化、产业文化、历史文化、宗教文化、餐饮文化、节庆文化等元素注入乡村旅游产品设计中。

庄河有满、蒙、回、朝鲜等16个少数民族,利用当地的少数民族资源,将其民族文化加入到乡村旅游中来,开发民族风情表演、民族风味小吃、民族特色产品、民族服装等民族文化旅游项目,以浓厚的民族文化作为少数民族集聚区域的旅游特色。

中国的乡土文化源远流长。尽管很多农村铺上了水泥路,盖了很多小楼房,但辽南农村特有的乡土文化不能丢。一些典型的农村风貌、农村习俗、农村节庆、民间技艺、民间表演等,都可以作为乡村旅游的特色重点项目来开发。

庄河有很多发达的农业产业基地。这些产业基地有自己特有的文化特质。充分挖掘与产品、产业相关的名人、作品、食用功效、吃法、种植特点等,并将其整合在一起,融入到乡村旅游项目中去,还可以开发出一系列与产品相关的特色旅游纪念品。

庄河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期,先人就生息在这里。老祖宗留下了众多历史遗迹和民间传说,在乡村旅游项目中穿插历史文化、民间传说,可以提供更多的旅游产品,丰富旅游业态。

庄河市有法华寺、五老宫、圣水寺、海峰寺、双泉寺、兴隆寺等众多寺庙。对现有的宗教文化进行充实和放大,增强游览性,并将寺庙文化融入乡村旅游,可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餐饮文化包括当地特色的饮食文化、季节性食补文化、民族饮食文化、特色食材烹饪文化等。餐饮是乡村旅游中重要收入来源之一,餐饮文化也是一大卖点。每个游客都希望吃到有特色的饮食,特色饮食很容易会给游客留下深刻的印象。

篇6

(一)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加快产品培育,完善产品体系

1.明确产业定位,加强政府主导。为进一步贯彻省、市旅发大会精神和相关的文件精神,今年我县由县旅游局牵头,组织起草了《关于促进__旅游业改革发展加快打造长三角地区重要的休闲旅游目的地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和《__县旅游总体规划(2014-2030)》(以下简称《总体规划》)。《实施意见》明确了至2018年旅游业发展目标,从旅游产业发展机制体制、发展格局、产品建设、旅游配套、宣传推广等方面,提出 “五大工程”,同时实施“五大保障措施”。《总体规划》明确了以“两核一心一带”为总体框架,进一步优化全县旅游发展格局,全面推进旅游目的地和集散地建设,旅游综合基础配套设施、旅游公共服务、整体形象宣传等进一步完善提升,真正形成大旅游的整体优势和综合效应。经前期县委、县府、县人大、县政协审议,在8月召开的全县旅游发展大会,《实施意见》正式出台。《总体规划》也于今年11月经县人民政府批复正式同意实施。

2.推进景区创建提升,提升影响力和竞争力。今年以来,我们以创建、提升、整治为重点,加快推进旅游景区转型提升发展。

一是开展__景区5a级创建。结合创建标准及国家、省、市旅游局暗访发现的问题,进一步明确责任分工,制定整改方案,做好景区环境协调改善、公共空间规范管理、智慧化建设、景区安全整治、旅游秩序整治、景点提升、标识标牌完善、绿化提升等工作。4月由县委县府抽调40多人脱产成立工作组,开展为期三个月的__古镇景区安全整治工作,同时出台《2015年__县__古镇规范旅游秩序专项整治行动方案》,6-8月开展集中整治活动,重点整治黑车黑导拉客、带客逃票,扰乱公共秩序等现象。通过整治,古镇景区的环境卫生、安全防范等各方面都得到了较大改观,形成了全民参与的良好氛围。11月完成了3.03平方公里的__古镇标识设计方案招标,智慧旅游建设方面,____正式入驻__古镇,开启智慧旅游建设项目。于12月底完成停车场智能收费系统的安装;古镇内开始全面排布光纤线,为项目建设做前期基础设施准备。

二是积极指导__温泉省级度假区提升发展。__巧克力甜蜜小镇今年成功入围全省第一批产业特色小镇名单,小镇围绕产业培育和旅游度假两大功能,整合__巧克力省级工业旅游示范基地、__温泉小镇、__花海--__水乡景区、__休闲农庄、__项目(规划中)等6大景点,目前__巧克力甜蜜小镇已委托__工业大学进行项目规划设计;;。指导__温泉小镇按照4a级景区的标准进行相关配套提升,通过数月的整改完善工作,向省市旅游局提交申请,对__创建4a级旅游景区进行景观质量评估,12月31日通过了省专家评审会评审,下一步将上报__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工作方案及计划任务书。另外,2015年10月我局指导__温泉小镇申请创建省中医药文化养生旅游示范基地,10月通过市旅游局、卫计局、农经局专家初审上报至省旅游局等相关部门申请验收,12月29日通过了省级相关部门评定,列入2015年度__省中医药文化养生旅游示范基地命名名单;指导__巧克力小镇进行项目提升,项目业主已邀请台湾专业团队按照国家4a级旅游景区标准,对项目进行整体提升策划,为下一步申请景观质量评估打好基础;指导区内__花海__水乡景区整改提升工作,根据最新4a景区创建评分标准及省旅游局下发的暗访反馈报告,查找不足,落实整改,6月份委托__名苑进行了相关的一系列整改提升方案设计,编制了整改方案,6月-11月进行整改提升具体实施工作,目前整改提升工作已经初步完成,已向省旅游局申请复核验收;__拖鞋浜美丽乡村精品点建设、优美庭院建设正在推进中;__镇荣获省级农家乐特色乡镇称号。

3.加快项目建设,丰富旅游产品。建立健全项目跟踪服务机制,及时掌握项目建设情况,对我县旅游建设项目进行整理汇总,今年建设的旅游项目共8个,今年计划总投资46200万元,根据2015年四季度报表反映,当年实际已经投资43624.8万元。主要是:__戏剧艺术馆已经竣工;宝鼎

酒店已竣工;____(__项目一期)已竣工、二期现正在供地阶段(拆迁),三中地块现正在方案制作阶段;____博物馆已竣工;____大酒店已竣工;__巧克力小镇二期工程婚庆接待中心、婚庆摄影基地外景等在建,北区园区景观绿化工程基本完成;__温泉小镇vip、温泉中心主体竣工,婚庆摄影二期4#楼、5#楼已经结顶,项目总建筑面积177044.52㎡,已正式开业;__文化旅游项目东西区已结顶,正在进行外墙装饰。

(二)以配套建设为重点,完善服务体系,提升服务功能

1.加快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今年我们对全县旅游交通指引标识系统进行了专题规划,该规划已于10月26日通过专家评审,经汇总专家评审组及相关部门意见和建议后,由设计单位修改形成报批稿。目前该规划已由县人民政府批准同意,正进行旅游交通指引标识系统图纸设计工作。2.完善旅游公共服务。县旅游咨询服务中心在全县范围内设置17个旅游咨询服务站点,开展__旅游宣传咨询服务活动;密切与__旅游咨询服务中心和10家区旅游咨询服务中心的合作关系,扩大我县旅游宣传范围,全年累计向__各旅游咨询服务中心发放宣传资料近35000份、县内各旅游咨询点发放宣传资料10000多份;为准确反映我县旅游日新月异的变化发展,重新汇总旅游企业信息和景点介绍,完成__旅游自驾游手册及旅游宣传画册的设计制作,宣传手册发放后得到广大游客的欢迎。

3.旅游厕所新改建工作。4月下旬,为积极响应国家旅游局“务实推进”旅游厕所革命的精神,按照国家旅游局和省旅游局部署的各项“旅游厕所革命”工作,我县对全县旅游景区、旅游线路沿线、交通集散点、乡村旅游点、旅游餐馆、旅游娱乐场所和休闲步行街的厕所现状进行了摸底调查,并统计上报了今后三年上述场所新建、改建旅游厕所的计划。2015年至2017年全县计划新增旅游厕所共29座,厕位436个;改建旅游厕所44座,厕位567个。截至12月底,全县在建新厕所17座,改建旧厕所24座,合计41座,已完成年度任务。

(三)以融入__为载体,加快资源整合,形成核心优势。

着力推进旅游资源整合,以乡村旅游节为切入点,充分利用已有的休闲观光农业、农家乐、水乡地貌和景区(景点)等资源,整合__节庆活动,推介旅游线路,推出内容丰富多彩、形式新颖多样的系列推广和宣传活动,达到推介__、宣传__, 树立__旅游节庆品牌的效果。

1.围绕“品善·膳品”主题开展古镇__杯__民间菜品甄选活动。为充分挖掘__民间饮食文化精华,继承和发扬__传统特色,促进__旅游业各要素均衡发展,2015年上半年推出古镇__杯“品善-膳品”__民间菜品甄选系列活动。整个活动分为五个阶段:社会征集、专家评审、全民票选、菜肴烹饪比赛及美食文化宣传,社会征集阶段,共计收到稿件309份,有效稿件201份,目前已完成全民票选阶段工作。

2.实施融入__战略,搭建__智慧旅游平台。今年重点与__旅游网合作开展智慧旅游项目建设,以提升游客体验度为目的,提供基于移动互联网的__智慧旅游公共服务平台。重点是汇聚 “吃、住、行、游、购、娱”旅游六要素公共服务信息,突出展示__旅游企业信息;建立手机导游、实时查询、电子地图功能等功能。智慧旅游app已完成制作,并在今年__旅游业发展大会上正式。开通了__旅游微信号,整合旅游资源及旅游企业信息,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实时推送__旅游信息和促销活动,今年共完成45期信息的推送。

3.搭建推介、宣传平台。4月份组织6家旅游企业参加由省旅游局主办的“2015__(江西)旅游交易会”,在交易会上共发放旅游宣传册2万份、旅游小礼品1000余份;5月份选出6件精品参加了2015__省旅游商品大赛;6月份组织__旅游公司和__旅游公司参加“2015__都市圈旅游联合活动”;10月组织__旅游公司参加澳门世界旅游经济论坛“诗画__”旅游推介活动;11月组织__旅游公司和____温泉参加“2015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12月组织__参加2015第八届(中国 温州)网络旅游节。与__报、新民晚报社区版继续开展合作宣传,出版了《__旅游:迎接“迪士尼”时代 助推旅游科学发展》等专题宣传版面,全年在__报推出6个版面,新民晚报社区版上推出2个版面;与省自驾车旅游协会签订协议,在协会出版的《智慧游__》上刊登__旅游版面;与__旅游度假区、__宾馆、____旅游策划公司协调对接,初步达成__自驾游套票的合作意向。同时根据我县旅游产品特色与周边资源情况,积极深入调研我县旅游资源,研究设计了符合市场需求的多条__休闲一、二、三日游特色旅游线路,并通过网站、媒体、报纸推向市场。

4.加强与__、__的联系。__已于上半年正式开始承接展会,__也将于2016年正式开门迎客,今年以来局领导多次赴__进行对接,目前,已推荐一家优质旅行社与迪士尼进行业务对接;今年11月初派员到__申迪集团挂职,__申迪集团为__度假区的中方合作公司。目前已与申迪集团研究部、发展部、运营部、申迪园林、申迪旅游等主要职能部门和下属公司建立了联系,正在积极探寻__旅游与__度假区的合作机会,同时积极与__市旅游局下属__市旅游公共服务中心、__旅游集散总站对接,争取在__度假区与__(__)之间开通旅游专线。

(四)以软环境建设为契机,规范市场管理,实现品质提升。

1.开展旅游市场秩序及安全整治。在春节、国庆黄金周前期开展旅游市场秩序及安全联合督查,在清明、五一等“小长假”期间开展例行安全检查,排查节前旅游安全隐患,落实安全各项措施。全年共出动检查人员120人次,检查旅游企业65家次。对发现的问题,督促旅游企业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2.深入开展安全监管。一是落实责任,完善安全监管体系。对2015年度安全生产工作进行专题部署,与全县31家旅游企业签订了安全责任书;推行旅游安全“一岗双责”,进行分类安全检查和指导;二是继续扎实开展安全生产宣传

教育。制定旅游行业 “安全生产月”活动方案,部署安全生产月活动; 参加安全生产月宣传咨询日活动,制作安全宣传展板开展宣传;组织旅游企业采取悬挂横幅标语、利用led显业屏播放,张贴安全警示标语、宣传栏宣传等形式开展宣传。11月举办了一期全县旅游行业消防安全知识培训会,并组织了应急疏散和灭火器使用演练,提高应急预案的针对性、可操作性和时效性。三是开展平安旅游创建。今年继续深入开展2015年度的“平安旅游”创建工作,6月启动创建工作,11月底将对全县各企业“平安旅游”创建工作对照考核标准开展检查和复核工作。今年全县共有23家旅游企业开展“平安旅游创建”复核,2015年新增创“平安旅游创建”单位4家,经综合考核,全部推荐为市级“平安旅游创建”单位,为我县“平安__”建设提供支撑,为广大旅游者营造和谐良好的旅游环境。3. 加强日常规范管理。县旅游局加强旅游统计工作,定期开展业务指导,组织旅游企业完成国家旅游局、省旅游局二级旅游统计系统月报季报年报工作、全国旅游行业财务信息汇编工作,结合全县旅行社业务年检,完成统计调查、财务审计等工作,及时完成旅行社网上信息系统的备案登记和注销工作。组织全县13家旅行社参加市旅游局组织的《全国旅游团队服务管理系统》填报工作培训班。

4.围绕目标抓好节能减排工作。根据年初的旅游系统年度能源“双控”工作任务,进行工作部署,要求各企业继续抓好相关企业的节能减排相关工作,尤其是抓好星级饭店和a级景区用电用能的节能降耗管理。

(五)以诚信建设为支撑,倡导文明旅游,提升文明程度。

1.积极开展旅游行业文明窗口建设。配合市旅游局在旅游行业内组织开展市级青年文明号考核和申报工作,对以前年度3家争创单位、已命名2家企业做好相关迎检复核工作,同时积极做好创建动员,2015年又新增1家企业申报市级青年文明号。

2.开展诚信旅游建设。由县消保委、县旅游局和__旅管委等部门联合举办了3.15消费者权益日宣传活动,积极倡导“重合同”、“守信用”等诚信理念。现场采用宣讲、受理咨询及投诉等形式,向消费者宣传《旅游法》、《旅游投诉处理办法》等旅游法规。同时邀请旅游行风监督员、活动成员单位、消费义工代表共50人开展“3.15__景区消费体验活动”,以游客身份来“找茬”,通过活动,进一步提高旅游者的依法维权意识和文明旅游意识。

3.推进行业文明旅游工程建设。以提高公众科学素质为目的,加大对旅游行业从业人员和广大游客的宣传、教育,今年以来在全县旅游行业中开展“文明旅游·安全出行”主题活动,印发了活动方案,出版了以“文明旅游”为主题的__版宣传专版;策划、设计印制了《文明旅游安全出行手册》并发放到各旅游企业;开设文明旅游宣传专栏,完善文明旅游活动信息上报制度;配合县文明办、县创建办做好全县“一创建三复评”相关工作。

4.及时公平高效做好投诉处理工作。今年以来通过电话、网络、来访等形式共受理旅游投诉43起,同比增加16.2%,结案率100%。全年发生理赔7起,总赔偿数额27350元。

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启动之年,也是我县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提升期,县旅游局将以“县域科学发展示范点”建设为核心,围绕将我县打造成为长三角地区重要的休闲旅游目的地这一总[,!]体目标,不断优化旅游发展布局、加快核心产品建设、完善公共服务设施,提升旅游主题形象,努力实现__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省、市、县有关会议精神,紧密围绕县委、县政府提出的把旅游业做成经济效益突出的朝阳产业、全面拉动三次产业发展的龙头产业、惠及广大人民群众的民生产业这一战略目标,突出科学发展观引领下的__旅游“全域休闲化”、“全域智慧化”和“全域生态化”的发展方向,积极适应旅游市场变化,实现旅游产业从传统观光旅游向文化旅游、休闲旅游、会展旅游、商务旅游相结合转变,不断提升我县旅游的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预期目标

2016年力争接待国内外游客1338万人次,实现国内外旅游收入141.5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2%和 15%。

(三)工作重点

1.抓项目建设,推动旅游产品进一步提档升级

(1)推动总体规划贯彻实施。做好新一轮《__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14-2030)》实施。同时不断完善规划体系,做好__县乡村旅游专项规划及__省级旅游度假区、汾湖旅游度假区、高铁新城旅游综合体等区域性规划编制的指导工作。

(2)加快景区品牌提升和创建。加快推进旅游景区转型提升发展,__景区力争明年通过国家旅游局5a级景区评定。__温泉省级旅游度假区将以规划为引领,加快度假区开发步伐,在完善配套设施建设的基础上,重点服务好龙头项目,同时加快区域内资源整合,探索科学、高效、管用的运营管理模式。进一步推进__镇巧克力甜蜜小镇建设工作,指导__温泉国际与__巧克力小镇创建4a级景区、孙道临电影艺术馆创建3a级景区,指导开展__国际木雕城3a、__花园__水乡4a提升工作。

(3)加快重大项目建设。对重大项目实行动态管理,建立健全项目跟踪服务机制,及时掌握重大项目建设情况,及时协调解决制约项目进程的瓶颈问题。重点推进恒天__祥符荡文化艺术产业园项目、__温泉旅游度假小镇、__巧克力小镇二期、新__幸福风情水街、__文化旅游项目及乡村旅游特色村落建设等项目的开发建设,加快项目向产品转变,逐步成为我县旅游经济新动力。

2.抓公共服务,推动旅游功能进一步完善

(1)完善公共服务设施。根据《__县旅游交通指引标识系统专项规划》,对全县旅游标志、标识进行统一建设,提高我县主要旅游景区(点)的可进入性和通达性;协调做好全县旅游公共交通线路的优化布置,完善旅游交通网络;结合“四边三化”、“三改一拆”、“五水共治”等工作,对通住县城、景区主要道路沿线实施洁化、绿化和美化工程,营造旅游城市氛围;按照国家、省、市旅游部门关于“厕所革命”的要求,指导全县旅游厕所整改提升工作,确保完成年度任务。

(2)拓展旅游咨询和配套服务功能。进一步提升咨询服务水平,完善全县旅游咨询点布点及推广,搭建集旅游投诉、旅游咨询、旅游紧急救援、旅游信息化、旅游推广于一体的城市旅游公共服务平台;进一步发挥县旅游咨询服务中心的作用,积极与__旅游公共服务中心进行交流合作

,实现信息互动交流。(3)大力发展智慧旅游。加快智慧旅游平台建设,对原有旅游官方网站进行改版建设、做好旅游app和旅游微信号的运作,借助智慧旅游平台我县旅游最新资讯,展示我县旅游形象,为游客提供旅游参考;指导各旅游企业开展智慧景区、智慧旅行社、智慧饭店的建设工作;积极推进资源整合力度,探索在县内主要旅游景点推行旅游门票一卡通,逐步实现景区资源的“一卡连接”。

3.抓宣传推介,推动旅游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1)加强主题塑造,树立目的地形象。策划包装旅游主题形象,开展旅游市场分析,抓住重点客源市场,开展各项专项宣传活动;对旅游线路进行策划包装,通过各类旅游交易会、推介会、主题活动等开展目的地营销;以主流媒体为平台做好宣传广告工作,借助报纸、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的力量,开辟专栏、专版、专题,多平台、多角度、多形式宣传我县的旅游资源、形象、精品线路并举办重大推广活动。

(2)实施融入战略,加强交流合作。抓住__“迪斯尼”、“__”带来的机遇,按照 “沪善同城”的总体定位和要求,集聚全县旅游整体优势,吸纳“迪士尼”溢出效益及“__”的集聚效应,主动加强对接,细化工作方案,以市场需求为核心,实现产品开发、交通接待、公共配套、信息服务、形象推广等多层面的对接协作;深化与__各区旅游部门、__旅游公共服务中心、__旅游网合作,加强与__各主流媒体的宣传互动,实现沪善同城效应。

(3)整合旅游资源,搭建推介平台。组织各类旅游交易会、推介会、主题活动,搭建我县旅游推介平台,对__旅游资源统一策划、整体包装、重点推介,使景区、酒店、旅行社实现统一宣传、营销,体现__旅游的整体优势,帮助旅游企业积极开拓旅游市场,提升全县旅游企业的竞争力及经济效益。重点在迪斯尼开园前,选择浙南、赣北、皖南等地,对接当地旅行商及媒体,组织全县旅游企业赴当地举办1-2次推介活动。

4.抓规范提升,推动旅游环境进一步优化

(1)加强旅游市场监管,规范市场秩序。以抓好《__省旅游条例》的宣贯为契机,建立健全旅游市场监管机制,加大对旅游市场、旅游企业和导游队伍的监管力度,规范旅游市场秩序,保障游客的合法权益;及时受理旅游投诉,妥善处理游客反映的问题,落实游客的合理意见和建议;持续开展游客满意度调查,建立公正、客观、权威的旅游服务质量评价体系;完善旅游行业应急联动预案及工作制度,落实工作责任,及时处置应急工作;建立行业质量监督机制,不定期对旅游市场进行暗访检查,并向社会和旅游行业公布结果。

(2)推行行业标准化,提升服务品质。推进旅游景区(点)服务标准化建设,规范服务行为、提高游客满意度、提升景区品牌形象;推进星级饭店标准化建设,做好饭店前期建设、评星升级、创建主题酒店和绿色饭店的指导服务工作;推进旅行社和导游服务标准化建设,开展旅行社星级评定工作,切实提高旅行社和导游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推进旅游行业节能减排工作,加大工作力度,确保实现节能减排任务,不断提高旅游行业能源利用效率。

(3)强化安全监管,构建和谐旅游。在全行业中开展“平安旅游”创建活动,营造安全文明的旅游环境;完善安全制度和机制建设,完善日常检查制度,细化和完善旅游安全应急预案,在行业内推行旅游安全“一岗双责”;指导景区做好最大承载量的相关工作,加大监管力度,重点抓好旅游黄金周、旅游高峰期和重大节日活动等重点时段旅游安全监管;加大宣传教育力度,通过设置条幅、宣传咨询、网络、短信提示等形式开展旅游宣传教育活动。

(4)加强队伍建设,提升整体素质。加强行业培训工作,根据基层需求,以服务质量提升为主线,制定全年行业培训计划;组织旅游专业人才的技能培训、资格考核、举办全县导游大赛,指导各旅游企业开展全员岗位培训;以探索校企合作新模式为契机,加强与旅游院校的合作,建立旅游人才培养基地、培训实习基地。

5.抓行业诚信建设,推动行业文明程度进一步提高

篇7

一、前言

南通市作为江苏省下辖的一个地级市,地理位置优越,淄临江海,气候独特。常年湿润造就了很多地区的湿润风景。由于海道的纵联,南通市还常常被称为“黄金海道”,结合当地各种丰富的自然资源,经过综合开发,南通市的旅游?Y源已初具规模,并且有效地促进了南通市经济的发展。

发展旅游业能够促进南通市经济结构的发展,目前已经形成了几个旅游产区为中心的特色旅游风景区。可以说南通市的旅游产业的进一步升级对南通产业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全域发展旅游被提上日程,推动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让旅游业覆盖到整个城市。

在此背景下,我们针对南通发展全域旅游的营销模式展开研究,具有很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从理论意义上来讲能够为该城市旅游业的发展规划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并且有利于南通市的全局规划。从实践意义上来说,有利于更好地明确了解南通市的各种旅游资源,且有利于旅游资源的合理整合和优化,在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更好的发展旅游资源,以此实现有特色品牌的旅游资源开发。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可知现代关于城市旅游业的发展研究,主要是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城市旅游业的发展促进了当地经济的进步和发展,旅游业在城市中具有一定的经济和文化功能。(二)一个城市的旅游业发展应该不断地进行结构升级,以彰显城市特色的同时更加能够与国家旅游业接轨。城市旅游业的发展得益于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以这个第三产业为基础展开的各项经济活动,既彰显了城市的魅力,也充分利用了当地的各种资源,这可以说是一种较为快捷变速的发展道路。

二、南通发展全域旅游的必要性

根据2016年南通统计公报,南通经济发展稳步增长,全市实现生产总值6768.2亿元,比上年增长9.3%,第三产业产值3231.8亿元,增长10.7%,其中旅游业总收入533.83亿元,比上年增长15.2%。由此可知旅游业的发展对南通市实现产业结构优化,促进经济的转型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根据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南通旅游业虽稳步发展,但相较于国家旅游名城,甚至江苏省其他城市都有较大的差距,且竞争力略显薄弱。面对以上问题,南通市的旅游业急需转型,需要创新发展,而发展全域旅游就是南通市旅游业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的重要体现。

(一)发展全域旅游有利于南通的创新发展,能够提升南通旅游业发展能力,拓展南通旅游发展空间,培育南通旅游增长极,为南通带来新的旅游市场主体和消费热点。

(二)发展全域旅游有利于南通的协调发展,有利于统筹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供需协调;有利于推动南通特色化发展,推进乡村旅游提质增效,促进城乡协调;有利于完善产业配套要素,促进软硬件协调;有利于提升整体服务水平,促进规模质量协调。

(三)发展全域旅游有利于南通开放发展,打破南通的地域分割、行政分割等约束,走全方位开放之路,形成开放发展的大格局,有利于南通旅游市场全面对接上海、融入华东、辐射全国。

(四)发展全域旅游有利于南通共享经济的发展,不仅能够促进城乡旅游互动和城乡发展一体化,带动乡村的基础设施投资,提高农业人口的福祉;还能提升城市人口的生活质量,形成统一高效、平等有序的城乡旅游大市场。

因此发展全域旅游是顺应南通旅游业发展新趋势的有效途径,在全面提升南通旅游业的竞争力之时,还有助于南通经济与社会的全面发展。

三、南通全域旅游发展路径

(一)逐渐树立全新的价值观

南通地域资源都有其特定的价值,这是南通地区所有元素作为旅游资源或其组成元素或影响因素的资源价值。想要实现南通旅游资源的价值,必须要对南通已有的旅游资源进行组织、利用、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而且还要通过适当的手段对不利于南通旅游业发展的因素加以规避,或者是对这些不利因素加以改造,变废为宝。

对于南通而言,全域资源包括各类景区、旅游景区以及森林公园等,其中还包括大量的“非景区”和“非旅游景区”。这些资源包括山区、村庄、林地、野生动物和基础设施等,还包括非景区地区的云、海等资源,以及各种生产活动,如农业、林业、采矿业等。

从理论上讲,每种资源都有其独特的价值。以村庄为例,虽然每个村庄在基础条件上有很高的相似性,但每个村庄与城市的距离都是不同的,受到城市文化的辐射程度也是不同的,这就使得每个村庄的文化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加上每个村庄都有其不同的自然地理特征和文化历史背景,旅游开发商可以充分利用每个村庄的独特性,充分利用区域内的已有旅游资源,再结合客户的需求,规划设计出既充满地域特色又具有顾客独特性的旅游方案。

(二)整合全域景观,追求地方美

全域资源要求所有可见的形象都有基本的、背景的、最低的美感,尽量避免消极的因素,主动去寻找,营造一些艺术的景观,对不好的景观需要进行改造。以农村的住宅为例,农村住宅的负面影响主要是目前的农村住宅普遍存在占用其他土地面积,用地不合理,此外农村住宅大多贴瓷砖,影响了视觉效果。与西方国家赏心悦目的郊区度假区相比较,我国农村的建筑物,尤其是农村住宅,在建筑的文化内涵和建筑的审美性以及建筑的整理协调性等方面,还有一段漫长的路需要走。再者以河南郑州的绿化带为例,河南郑州的街道上,步行车道中间种了一排绿化树木,该行为导致电动车的行车道的宽度不足一米,所以经常会出现车祸。这样的地方美显然没有尊重地方实际情况。所以,整合全域景观,追求地方美,必须要尊重地方实际,不能为了追求形式上的美,对民众的安全造成威胁。

(三)拓宽产品谱系,全系产品

全域旅游,既要以现有旅游资源为依据制定产品,也要以游客的需求?橐谰葜贫ú?品。而全域旅游所涉及的区域面积大、资源要素多、面对的人群类型和人群的需求多种多样,这些因素要求全域旅游产品要具有谱系广、种类全、丰度高、叠加性高的特点。有的产品可以充分考虑都市人群的需求与自然环境相契合的点,使两者相结合,如南通的大豫镇、西兰花小镇,如城街道盆景以及创意小镇,就是依托于现有的自然资源,将亲子理念、情商培育理念落实到旅游观光的过程中。就目前而言,产品谱系大致可以分为六大类:(具体图表1)

(四)全时运营,降低峰谷差

目前全域旅游面临一个比较严峻的问题,即周一至周五期间,客流量非常少。为此,如何在全域旅游的低谷期吸引更多的游客,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大力发展银发康养市场和夜产品市场,将成为吸引游客的重要途径。银发康养产业所针对的是老年人群体,该群体的出游时间不会受到上班时间的限制,该人群的时间比较自由。而对于夜间文化活动,包括夜市、夜游、野外露营体验以及野外观星等活动,对年轻的上班族比较有吸引力。

开辟新的旅游路线,增加低谷时期的客流量,将高峰时期的客流量引流到低谷时间段。旅游开发商必须充分研究目标客户群体的出游习惯和出游时间特点,充分发掘现有的旅游资源,开辟出贴近游客出游时间的新的全域旅游方案。

四、南通发展全域旅游的营销模式分析

(一) O2O营销模式

1.针对南通旅游市场进行形象定位

陈晔于2013年在《中国经济导报》中曾指出,中国很多旅游项目在推广的过程中缺乏整合性和一致性。很多项目在推广的过程中,经常改换推广的标语、口号以及主题,往往前期是主推山水观光,一段时间后又变成主推文化旅游。虽然新的推广主题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受,但是在这种情况下,推广很难具有持续性,而且经常变换推广主题,就使得该旅游景区缺乏相对稳定的地方特色,容易与其他景区产生混淆,很难形成该旅游景区的景区品牌效应。

为此,南通要发展全域旅游,必须为全域旅游制定鲜明的目的地形象。南通是著名的长寿之乡、教育之乡、奥运冠军之乡、建筑之乡。因此南通在策划全域旅游的营销模式时,必须紧扣以上的南通城市名片,围绕以上城市名片规划出利于展示南通这些特点的旅游方案。在南通全域旅游推广的网站上,也要旗帜鲜明地将南通的以上地域特点展示出来,使游客一提到长寿之乡便联想到南通,一听到南通,便联想到教育之乡,在游客心中留下深刻的地域体验特点。

2.优化在线平台,提供特色观光体验

南通的网络营销系统必须满足所有在南通旅游的游客的观光过程中所需要的各种需求,能够为游客提供各种服务和产品,从而形成南通全域旅游O2O的生态闭环。游客在观光过程中,吃、住、行方便的需求,借助携程网、大众点评、微信、支付宝等手机应用软件就可以轻松实现,而在游玩、购物和娱乐这些环节,则是南通全域旅游网站可以为游客做出指引之处。

南通要发展全域旅游,其可以观光的不仅仅是现今已经很知名度已很高的旅游景点,还要深入发掘大街小巷所隐藏的小景点,还有南通坊间很有名的特色小店或者是老字号传统店铺,这些都是南通全域旅游发展过程中需要发掘的旅游资源。借助O2O平台,将这些细小的、不知名的旅游资源推广给游客。在O2O平台上,游客不仅可以直接在线购买南通全域的旅游景点门票,游客还可以在线购买老字号店铺的商品,在线租赁出行的交通工具等。

3.优化南通旅游产品,做好线下推广

目前网络和新闻经常报道游客出游遭遇天价消费的新闻,很多游客在旅游过程中被导游强制消费,黑旅行社、黑导游、黑车的存在,使得现今的旅游在各个环节都具有巨大的改进空间,这也是在旅游行业发展O2O旅游模式的必要性。如果南通全域旅游营销无法设计并实现线下服务的细节,那么游客在南通旅游就失去了此趟旅游的意义。

南通全域旅游必须借助O2O平台,在该平台上服务行业可以通过图片或者是小视频具体展示线下服务细节,而游客又可以公开透明地对南通全域旅游景点的服务作出评价,通过这两方面的相互配合,可以监督线下服务的质量。美团、淘宝的顾客评价功能,充分印证了这一点,充分利用游客的点评互动功能,将导游服务、景区车辆服务、旅游团的一日行程等在线化、公开化,使南通全域旅游环境更加纯净透明。

4.完善南通旅游管理体系

南通全域旅游的O2O营销策略是由南通政府主导的,具体包括南通旅游局和南通所属的各县区的旅游局。南通各级旅游局在构建和发展南通全域旅游时,要构建统一的O2O营销模式,树立游客导向的品牌定位,向南通全域的旅游景点和旅游资源提供相应的营销模式,吸引全域更多的旅游局参与到该营销策略中来。各级旅游局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合作,连成一个整体,形成高效的全域旅游管理体系。

(二)结盟营销模式

整合营销是一种对各种营销工具和手段的系统化结合,并结合环境因素进行及时性的动态修正,使得交换双方在交换中实现价值增值的营销理念和方法。而这种整合营销的理念在旅游业则具体表现为旅游业内和旅游业外的结盟营销。所谓结盟营销,是指结盟的双方充分发挥各自的核心优势,形成利益共同体,旨在提升自身企业的现有规模,扩大自己的市场占有率,提高信息和资源的共享程度。而结盟营销又可以分为异业结盟和同业结盟。

1.异业结盟

异业结盟在旅游行业的最早实践是在台湾,台湾旅游业与银行业相互合作,取得了巨大的成功。2005年携程网将这种合作模式成功引入大陆,携程网与招商银行展开合作,这种异业结盟如今已经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合作模式。此后,旅游行业的异业结盟也迅速拓展到其他行业,例如旅游行业与零售业、体育行业、食品行业的合作。合作的性质可以包括与银行业的结盟、与媒体类的结盟、与商业客户的结盟或与销售渠道类的结盟等方式(见图1)。南通在发展全域旅游时,应该积极推动南通全域范围内旅游业与其他行业的结盟发展,使南通全域旅游与其他行业实现多元化的合作方式。例如南通全域旅游与食品行业相结盟,推出具有南通特色的土特产品,既形成南通特色饮食文化,又能够带动南通食品业的发展。

2.同业结盟

同业结盟在旅游营销中主要表现为两种结盟方式,第一种是与资源企业结盟,第二种是与旅游景点机构的结盟。南通在发展全域旅游时,要与分别掌握“吃、住、行、游、购、娱”这六个方面资源企业合作,以提升南通全域旅游的产品竞争力。而与旅游景点机构的结盟则是较为新颖且有效的旅游营销模式,南通要发展全域旅游,就要与全域内的各级旅游官方机构相互合作,因为这些机构往往拥有该地旅游行业的最新数据统计和行业最新分析成果,所以与这些机构合作,能够为全域旅游的发展获得最新信息,为及时做出营销策略的调整提供市场数据。

(三)互动营销模式

在旅游营销的实际操作过程中,互动营销的销售理念具体表现在网页设计、关键词搜索、产品的预定、新的应用软件的开发等方面,且希望通过各方面的整合运作,为用户带来全新的使用体验。

1.搜索引擎

南通在为全域旅游做推广时,要优化信息搜索引擎,使游客能够轻松便捷地找到心仪的旅游景点,并能够迅速掌握景点的相关信息。梳理并建构系统化的信息结构,使得南通全域的旅游景点和产品的属性都是多维系统的,游客可以通过关键词模糊匹配,搜索到景点的信息。这种搜索引擎,使游客可以更顺畅地得到想要了解的信息,帮助游客了解南通全域的旅游文化,激发游客对南通特色产品的购买欲望。对南通全域旅游发展而言,借助游客的搜索记录,能够准确掌握游客的喜好和需求,及时对旅游发展策略做出调整。

2.有效沟通

在南通发展全域旅游时,要加强游客与南通旅游平台的相互沟通,在南通旅游电子商?掌教?开拓多种渠道,为游客提供沟通平台。例如在南通区域旅游的官方网络平台上,可以开通游客提问板块,游客可以在提问区留言,将自己的疑惑或者是建议留下,由官方平台做出答复。而对于一些提问率比较高的问题,官方平台则可以做成常见问题回复专栏,有相似疑惑的游客便可以直接在该平台上找到答案。而在微博上,南通区域旅游官方负责人则可以开通专门账号,每天南通全域旅游的相关信息,更新景点、景色等,也可经常发起微博问题讨论,每期围绕南通全域旅游提出不同的问题,邀请游客在微博参与问题讨论。

篇8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生产要素跨区域流动趋于常态化,区域内部经济联系日益紧密。区域一体化为县域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从固安、大厂、怀来等产业新城的实践看,主动接受首都经济圈辐射、对接融入首都产业链分工体系,形成“两头在外、大进大出”的开放型发展模式是其县域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之一。固安地处环首都经济圈核心区域,与北京在技术、项目、人才等领域具有紧密协作的分工基础,不仅是首都新机场的发展辐射区,还是承接首都职能转移、支撑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固安旗帜鲜明地提出建设以“产业之区、休闲之地、空港之都、宜居之城”为内涵的京南卫星城。大厂则依据“厂开乃大,合众而强”、“站位区域、对接北京”的理念,坚定实施融入北京、接轨发展的策略,抓住北京实施功能疏散和产业转移的机遇期,着力打造“京东创意水乡城市”,加速推进后发崛起。怀来充分利用北京这个触手可及的资源库、近在咫尺的大市场,加强与中央企业、知名民企、外商外企、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对接,通过引进优质企业,合作建设重大项目,打造对接北京的桥头堡。事实证明,县域经济发展除了依靠自身基础之外,还可以选择另一种发展途径,即主动接受发达地区特别是中心城市的辐射,利用比邻发达地区的区位优势和广阔的市场空间,发展开放型经济。具体而言,固安、大厂、怀来等产业新城可为其他地区发展县域经济提供以下启示:

1.实施对接区域中心城市战略。

目前,环绕北京周边有河北省的“四区十三县”,即张家口的涿鹿、怀来及赤城;廊坊的三河、大厂、香河、固安、广阳及安次县;承德的丰宁、滦平;保定的涿州、涞水。这些县市区位优势相当,但是发展绩效却各有不同,其中一个可能原因在于缺乏一个行之有效的对接北京战略。固安、大厂、怀来虽然资源相对优势并不明显,但是县域政府却以建设产业新城为平台,积极破除传统方式下封闭发展的瓶颈,从产业项目、基础设施、体制机制、社会建设等多方面着手,以产业对接为基础,以基础设施对接为保障,以体制机制对接为引领,积极探索建立资源共享及合作机制,全面加快与北京的对接,逐步实现要素流动、商品贸易、公共管理等方面与北京实现一体化,明显降低企业商务成本。

2.建设连接区域中心城市的快速交通体系。

尽管这些年来,我国高速交通网络有了较大进步,但是快速交通不发达仍然制约了大多数县域经济的发展。从大厂和怀来看,情况也是如此。大厂境内高速公路尚未建成,通往北京方向的快速路建设仍未动工;怀来进京方向的京藏高速是闻名全国的“首堵”路段。从实践看,一方面,应重点建设高速公路、城际高速铁路或城际轻轨,扩大区域中心城市辐射范围;另一方面,推进道路交通管理区域一体化,消除影响货物流通的行政区划壁垒,缩短对接区域中心城市的经济距离。以“一地双网”的通信一体化为契机,加快推进与区域中心城市电信网、互联网、广电网的互联互通,尽早实现有线数字电视对接。

3.推动体制机制对接。

对接中心城市不等于项目招商或者定期会晤,而是依靠体制创新,从制度设计入手,逐步缩小与发达城市的差距。从固安等产业新城的实践看,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首先,设立对外协调组织机构。县级政府应成立对外承担区域协调的组织机构,由县(市)负责人担任机构领导,整合各部门资源,负责开展涉及产业和基础设施对接、流动人口管理等区域协作事务。其次,坚持政府引导和市场机制相结合,搭建区域对接平台。如建立区域之间的互访制度、参与建立跨区域产业联盟、试点跨区域园区共建模式等。再次,强化民生重点项目对接。建立与区域中心城市在人才教育、医疗卫生等方面的资源共享及合作机制。建立健全跨区域环保联动机制,促进区域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

4.构建开放型产业组织体系,强化产业对接。

县域政府需要发挥要素资源优势和市场互补优势,按照“主导产业配套、新兴产业共建、特色产业互补”的思路,推进与区域中心城市的产业对接。这种产业对接又离不开开放型产业组织体系的支持,并依托若干个领头企业在全国乃至世界范围组织各种要素资源和开拓市场空间。从固安经验可以看出,构建开放型产业组织体系重点围绕“四个主体、两个市场、三大网络”,四个主体就是企业、政府、合作机构(园区平台)和知识机构(创新组织),这四个主体之间要形成良性互动,并不局限于特定空间地域范围内;两个市场是指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重点面向国内区外市场和国际市场;“三大网络”是指技术研发网络、产品生产网络和市场营销网络,拓展网络域面,深化节点分工,增强网络互动。通过开放型产业组织体系建设,实现与区域中心城市的优势互补、功能联动和错位发展,并使县域经济能够融入全球产业链分工体系。

二、产业新城建设:裂解二元经济结构、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载体

长期以来,中国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形成了严重的二元结构,城乡分割,城乡差距不断扩大,“三农”问题日益突出。总体上看,中国建立促进城乡一体化制度的政治、经济、社会条件基本具备,时机已经成熟。关键是对促进城乡一体化的城乡规划、产业布局、城镇体系、基础设施、住房危改、公共服务,以及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等方面进行规划和体制、机制的创新。通过建设产业新城,以城市经济增量支持新农村建设,进而实现城乡同步发展、共同富裕,正在成为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有益探索。

1.把先进生产要素集聚发展作为城乡统筹的经济基础。

例如,固安工业园区成立10年来,生产总值年均复合增长达到95.2%;财政收入年均增速107.6%,其发展速度、运作模式均引领京津冀风气之先。随着园区规模从小到大,现代产业体系雏形初现,固安工业园区对县域政府财力增长的贡献也在不断加大。2007—2011年,固安县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速由2003—2007年的13.3%上升到61.7%。县域财力的高速增长为固安统筹城乡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财政保障。实现城乡基础设施有效对接,必须提高新农村基本建设投入力度,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过去5年,固安新修、改造农村公路311公里,新增农村变电站6座,铺设燃气管网142公里,建成了一批新农村书屋、农村文化大院等文化基础设施,稳步推进农村无线电视网建设,农民文化生活不断丰富。此外,还在各乡镇大力推广“户清、村集、乡运、县处理”的农村垃圾处理模式。在固安,路、水、电、气、讯等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向农村延伸,镇村面貌焕然一新。在产业新城的反哺支持下,固安民生事业提质扩面,城乡社会事业得到均衡发展。首先,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医疗、养老等“五险”参保人员不断增加,新农合参合率超过90%,新农保参保率达到92%,城乡低保实现应保尽保。其次,投资2.8亿元迁建固安一中,改造危旧校舍2.9万平方米,对全县所有农村中小学进行了供暖设施改造,结束了不安全取暖方式;在全县范围内彻底消除了中小学D级危房,县域办学条件得到有效改善。再次,对全县所有敬老院进行升级改造,五保户集中供养率保持在80%以上。残疾人帮扶、贫困户危房帮建工作有力推进,弱势群体生活水平大幅提升。农村卫生体系“三基两化”工作圆满完成。

2.把农村新民居建设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有力抓手。

新民居是在城乡一体化发展背景下新兴涌现的科学、绿色、现代化农村居住模式。新民居在居住区规划上尊重农村生产生活特点,注重土地集约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在建筑形式上体现传统文化与时代特点的紧密结合,注重新能源和绿色环保技术应用;在配套功能上以城市为标准,实现道路、供水、供电、供暖、电信、排水等基础设施全覆盖和教育、医疗、文化、娱乐、商业、休闲、养老等服务设施统筹建设。在战略上,固安将新民居建设确定为拓展产业新城的重要内容。按照“地域相邻、产业相似、民俗相通”的原则,全县419个村街规划合并成106个农村社区。目前,已有郭村、马公庄等31个村街启动了新社区建设,初步形成了以南五里村为代表的县城周边组团社区和以林城村为代表的农村组团社区,百姓的生产生活环境得到了有效改善。围绕“改造城中村、整合城边村、建设中心村、合并弱小村、治理空心村、搬迁不宜居住村”的思路,积极稳妥推进54个村街的新民居建设。在此基础上,以连片建设、组团发展为基本方式,鼓励多村联建或扩建中心镇区、中心村,打造出一批展现地方特色、模式迥异、风格凸显、功能先进的万人小镇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区。

3.以产业新城为平台,深度发掘利用特色资源,发展体验、观光、休闲、生态多种形式的都市农业和休闲度假旅游业。

通过推进土地流转,建设1000户、占地500亩的家庭休闲体验园。围绕永定河绿色生态带建设,通过市场运作的方式,沿永定河右堤、大清河左堤固安段实施万亩油葵、万亩薰衣草、万亩三叶草工程建设。以南王起营村为核心,发展万亩露地花木种植,打造南北两个集休闲度假、餐饮娱乐为一体的观光农业基地。发展休闲农业,对现有果园资源进行升级改造,建设集果品生产、观光采摘、餐饮旅游于一体的万亩园艺生态果园。发展生态农业,以7个乡镇的40个蔬菜专业村为中心,建设4万亩绿色有机蔬菜生产基地。围绕独特的温泉资源优势和产业新城的区位优势,固安在统筹城乡发展中还着力发展以温泉养生为基础、以都市休闲和度假服务为载体的休闲度假旅游业,推动农村经济转型发展。包括:引进一批中高端主题酒店、设计酒店,培育设计多元、风格多样的差异化酒店集群;延伸发展以民俗文化、民间工艺、古音乐为依托的文化创意产业,培育民间文化创意品牌,壮大焦氏脸谱、邢氏纸雕等民间工艺设计产业;发展以高端商务、旅游度假、健康养生、生态观光、民俗节庆为主导的休闲服务集群,并将其作为产业新城的重要产业支撑。概括起来,产业新城作为县域经济开放型发展的窗口和平台,不仅引入了以往封闭型发展条件下所急需的资金、技术、人才、理念等关键要素,更重要的是在更大程度上和更广范围内融入了外部市场体系。可以说,产业新城对县域外部环境所形成的影响力和集聚力,是提升县域经济专业化和社会分工水平的重要支点,为发展现代农业、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契机。

三、产城互动:紧密连接县域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发展纽带

目前,中国县域经济正从三农型向复合型转变,也就是正在从以乡村为依托、以农业和农村经济为主体的传统县域经济,向以县城和中心镇为依托、以非农经济为主导、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的新型县域经济转变。这种转型最终能否取得成功,关键在于能否有效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的互动发展。在现代经济增长中,工业化和城市化是两条相互作用、互为因果的发展主线。工业化进程反映着资源要素向工业部门集中所导致国民经济产出能力的迅速增长;城市化则突显了经济发展过程中由于人口空间分布变动所带来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变化等社会后果。在工业化、城市化和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向变动关系。在改革初期,由于城乡资金、劳动力等要素市场被计划体制分割为二,在“离土不离乡”的政策导向下,迅速崛起的乡镇工业在空间布局上没有构建起与城市化的内在关联,得不到城市基础设施、服务体系等方面的配套支持。这部分工业所吸纳的资金和剩余劳动力被排除在现代城市经济之外,就地向非农产业转移,形成了中国独特的乡村工业化道路。由于城镇对工业发展的聚集和支撑效应没有充分显现,城镇化水平与工业化进程出现了比较明显的脱节。2011年,我国城镇化率与工业化率之比为1.28,明显低于国际公认的1.4—2.5的合理值。从就业结构看,我国服务业就业比重为34.1%,世界上大多数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一般为45%,发达国家大都在70%左右。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在于,受产业层次和空间布局影响,工业部门对服务经济的带动性偏弱且在空间结构上与城市经济断裂,使城镇化进程也失去了应有的产业支撑。由于产业新城发展模式在战略上高度重视现代产业发展与城市拓展的内在联系,使得产城互动成为支撑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突出亮点,形成了多方面的发展效应。

1.吸引先进制造业集聚发展,拉动非农产业和非农就业增长,为城镇化注入实质性发展动力。

城镇化的本质是就业结构重心从农业移向非农产业和各类劳动人口向城镇集聚的有机统一。凭借优越的经济区位、完善的基础设施和差异化的招商服务,一批以京东方、冀雅电子、锦绣前程、东方信联、峻岭电子、正兴车轮、百灵威(大厂)等为代表、具有较高科技水平和增值能力的制造企业被迅速吸引到产业新城的工业园区。在产业集聚的过程中,各类外来劳动人口也随之流入产业新城,成为产业新城发展的强有力基础;同时,这些外来企业也为本地劳动者释放出大量的、不同能够层次的就业机会,促进了产业新城所覆盖区域就业结构的转型。从长期来看,引导和推动先进生产要素向产业新城集聚,还将在产业链上刺激、催生配套产业和生产业的本地化,拉动消费业的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提高县域经济的资源配置效率和增长质量。

2.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产业新城,实现产业发展和城市扩张在空间与功能上的有机融合、紧密衔接。

固安、怀来、大厂等产业新城始终坚持高起点规划,通过聘请国际一流规划团队,完善县域总规、控制性详规、修建性详规等法定规划,强化城市规划对于城镇空间快速拓展的引领作用。通过统筹协调工业园区与城市功能区的发展关系,将两化互动理念落实到城镇空间布局。在此基础上,科学合理地布局、建设各类公共服务设施,安排好教育、卫生、商业、文化等城市配套功能。例如:大厂潮白新城规划建设的五环中央公园,以体育、养生、幸福为设计主旨,以奥运五环为设计构思,包含竞技体育、奥运五环的奥林匹克精神,休闲运动、拓展运动的养生理念。公园占地321亩,包含行政办公、文化娱乐、商业办公混合、办公商业混合、商住商务混合五部分。还配有公园主景亭、餐馆酒吧书店公园服务廊架、健身房、体育活动服务中心、露天剧场、茶室、画廊-城市文化展览、市民活动中心—城市客厅等休闲娱乐设施。实践证明,通过产城统筹,将产业发展与城市规划统筹管理,更有助于推进工业化进程。

3.积极承接大都市服务业外溢,高水平提升产业新城的服务功能、集散功能、创新功能、文化功能和枢纽功能,着力增强城市对产业发展的吸附力、集聚力和支撑力。

固安围绕“产业之区、休闲之地、空港之都、宜居之城”的总体定位,加快夯实商贸、商务、旅游、餐饮、物流五大功能建设,坚持把服务业发展与县域温泉、花木、林果、民间文化艺术等特色资源的挖掘利用有机结合,形成了温泉商务、温泉养老、农业观光、林果采摘、文化体验等新兴业态,引进了固安国宾温泉休闲基地、桑坦德养老基地等14个超30亿元的现代服务业项目,启动了总投资220亿元的总部公园项目,服务业发展实现了高点起步。大厂按照“产城互动”理念,把3个省级园区与夏垫新城、潮白新城和县城新区建设相整合,重点建设中央商务区、金融集聚区、科技研发区,重点发展商贸物流、文化创意、旅游会展、金融商务等产业发展。怀来围绕自己的特色产业——葡萄酒产业,沿产业链上下游,重点发展职业技能培训、特色旅游、商业会展、专业物流、葡萄酒贸易以及创意研发、生态经济总部等相关服务业。以现代服务业为突破口,着力强化城市对产业发展的服务功能,推进三次产业协调融合发展,不仅可以有效提升产业新城的集聚和承载能力,更能够在深层次上打破限制城市发展的根本束缚,为城镇化进程开辟更大的拓展空间。

四、政府购买服务:县域政府职能转变、产业新城开发效率跃升的创新之举

改革开放以来,通过不断向市场分权,扩大市场运行空间,政府直接干预经济活动的范围大大缩减,但就合理界定政府与市场边界而言,还有相当大的距离。从始于固安等产业新城实践看,县域政府和市场的边界不仅泾渭分明,而且政府的日常事务也得到了明显的瘦身。其原因在于这些县域政府在产业新城开发过程中大量采用“政府购买服务”模式,而不是像以往那样亲力亲为。从选择国内外一流规划团队进场设计,到按BT、BOT模式进行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再到招商引资、招商选资,县域政府只负责战略决策、规划把关、监督审核,具体事务交给专业化的社会组织来完成。在这种模式下,县域政府可以将自身有限的资源聚焦到政策制定、管理监督等关键性行政环节,专业化社会组织的内在优势则顺畅地注入产业新城开发进程的事务性环节。关于政府购买服务的内涵,目前国内比较公认的界定是一种“政府承担、定项委托、合同管理、评估兑现”的新型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方式,政府摒弃传统的对公共服务项目包揽一切、包办一切的做法,通过公开招标,择优录取社会服务机构,由其完成为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提供服务的事项,并根据规定的服务质量和数量由政府支付一定的服务费用。这种运作模式最早是源于西方的一项社会福利制度方面的改革,指政府在社会福利的预算中拿出经费,向各类提供公共服务的社会服务机构,直接拨款购买服务或公开招标购买社会服务。它是介于政府直接提供服务和完全私有化两个极端之间的一种折中方式,即政府继续保留其福利投资主体和制定福利政策角色,但将营办服务的责任通过合同形式交给独立的营办机构,这些机构可以是私营的营利性的组织、非营利性组织、其他政府组织、个体工作者等。政府购买服务,政府提供部分或全部资金,并保留制定政策的权利,即对所要购买的服务做出限定,如服务对象的范围和资格条件,服务的质量、数量和目标以及评估方法等;营办机构则负责提供配套资金,在政府的政策范围内制定提供服务的具体计划和方法,并组织人力和物力实施计划。在这一过程中,体现了从政府的政策制定到服务机构落实政策的过程,体现了政府与服务机构双方工作的协调与配合。近年来的产业新城实践表明,以园区平台公司身份出现的专业化社会组织主要体现出四方面的运作优势:一是资源动员和集结优势,能够在更广阔的时空维度上调动包括资金、技术、人才、智力等在内的各种稀缺资源;二是专业化优势,具备专门的知识、流程、人员以及品牌、声望等无形资产;三是规模优势,开发体量大、成本分摊能力强,使开发成本大大降低;四是网络化整合优势,能够为县域政府和招商对象“量身定做”解决方案,而且网络所覆盖的合作伙伴越多,这种定制能力就越强。政府购买服务这种现代行政管理模式,在产业新城的迅速崛起中,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

1.它使地方政府获得了发展工业园区所急需而自身当期财力又难以负担的基础设施投入。

据不完全统计,在三个产业新城各自10年、5年和4年的发展历史中,依靠基础设施投入分别达到49.4亿元、20.4亿元和14.5亿元,分别达到各县同期累计一般预算收入的2.2倍、1.9倍、0.8倍。密集的、快速的、高效的基础设施投入构成了产业新城崛起的基本保障。

2.它使全球一流战略规划团队的顶级设计和最先进的开发理念得以注入产业新城的规划和建设之中。

2002年,固安工业区在创建设之初便确立了以“未来城市试验区”为核心理念的发展定位,工业园区规划由“新都市主义”倡导者美国DPZ、EDSA、RTKL、英国阿特金斯(ATKINS)、德国罗兰•贝格等国际级咨询机构担纲规划设计工作及产业定位研究;在制定空间战略发展总体规划的过程中,又先后聘请国内和欧美8个国家的20多位专家组成“国际工作营”,用长达半年的时间进行规划设计,形成了“公园城市、休闲街区、儿童优先、产业聚集”的规划和建设方针。

3.为工业园区发展构筑起全程、高效的招商服务体系。

招商引资效率直接关系到工业园区的发展速度和发展质量。而招商服务又是影响招商成败的关键环节。政府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外包招商业务,使工业园区发展与专业招商机构的内在优势(强大的客户数据库平台+高度专业化的招商团队+完全市场化的激励机制+网络化整合招商资源)全面对接,招商引资的效率与以往相比得到了极大地提升。也正是凭借这种运作模式,固安工业园区在全国率先推出了全程无忧管家式服务。园区投资服务部下设24小时服务指挥中心,24小时全天候服务对入驻企业实行封闭式管理,协助企业处理与政府各部门有关的事宜,为投资者营造了温馨的投资环境。

4.有利于工业园区可持续发展中各种利益的长期均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