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设计职业规划范文

时间:2023-09-24 16:15:3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电气设计职业规划,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电气设计职业规划

篇1

关键词:高职高专;机电设备类;工学整合式;体系构建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3)07-0060-04

现代工学整合式学习是自我管理的岗位学习,基本形式是在校外实践基地开展工作过程知识的学习,载体是在企业创设工作过程与学习过程在时间和空间上统一的一体化工作岗位。工学整合式学习最能体现职业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是现行职业教育体系中实践培养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职高专教育中产生了越来越深远的影响。2007年起,我校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专业三学年都有计划地进行了不同能力层次的校外工学整合式学习。当然,如果缺乏教学及其支持策略,将学生“放羊式”置于工作场地进行岗位实习,学生就不能完成知识、技能及社会认识等方面的学习。实践证明,构建包含目标体系、运行体系、保障体系、监控评价体系的工学整合式学习体系,通过机制建设、利益共享等手段,学生能够实现在工作场所完成知识转化、素质改善、能力提升的教学目标,能够实现校、企、生“三赢”的局面。此体系又可作为校本位工作场学习体系中的一个子体系。

目标体系

职场学习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基于企业的学习,一种是基于学校的学习。目前,全日制高职开展的校外职场学习则专属于后一种校本位的工作场所学习,学生能在不同企业环境下获得丰富的真实学习情境,就业自由。基于上述因素,通常由学校主导制定实习目标。笔者拟以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为例,说明工学整合式学习目标的制定。

宏观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树立和巩固专业思想,热爱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专业,增强从事本专业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学会“先做人,再做事”。(2)使学生深入了解数控设备行业,通过工作学习,学会应用本专业的理论知识,积累工程实践经验,具备职业岗位能力和素质。针对实习所在项目,领悟“技术”与“人本”、“经济”的辩证关系,同时培养安全、文明、环保的工作理念。(3)使学生认识自己、认识企业、认识社会,培养良好的爱岗敬业精神和刻苦钻研、吃苦耐劳的工作作风,培养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精神,树立质量意识、效益意识、大局意识、竞争意识。(4)使学生了解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等,开阔视野,增长才干,在企业导师和学校导师的指导下,学会“如何解决实际项目问题”,树立独立处理项目的信心,适应数控设备企业的发展需要,提高毕业后的就业、择业和市场竞争能力。

具体目标 为使宏观目标具有可操作性,工学整合式学习规定了数控机械装调工、数控电气装调工、数控编程工艺师、数控机床检验员、数控电气设计技术员、数控机床维修工(机械和电气)、售后服务员、资料管理员等岗位的学习内容,使每个岗位的实践性及教学目标具体化,上述学习型岗位可以根据专业方向进行选择,不必全部学习。限于篇幅,以下仅列出数控机床电气装调工的具体目标。

1.识图制图。掌握电气装配图、原理图、电气布置图和电气接线图的作用和相互关系;精读图纸设计说明,并与相关规范、规程和图集进行关联;掌握电气图的表达方法和图示内容;能够根据电气图进行元件识别和选择。掌握机械制图相关基础知识,能够读懂机械总装配图,能够将电器元件进行正确安装;能够正确阅读液压、气动原理图,并能根据原理图进行正确元器件选择。

2.电气安装。根据工作内容熟练选择常用仪器和电工工具并能正确使用,能在薄铁板上钻孔和刃磨标准麻花钻,能够使用电烙铁焊接电路板和接头,能根据原理图进行正确的元器件、导线、电缆线、通信线等的安装,根据电气装配技术和工艺规范要求进行正确的电气柜安装。

3.系统调试。能够熟练地对数控系统操作面板和机床操作面板进行操作,能够熟练编辑简单的CNC加工测试程序并运行;能够对数控系统和伺服系统进行常规的参数设置,能够根据PLC程序进行机床电气调试;掌握数控机床电气维修方法,正确查询说明书和网络等资讯,能够利用数控系统参数、自诊断功能和PLC程序进行故障检查和排除。

运行体系

工学整合式学习运行体系主要包括前期工作、过程指导和实习档案建立三大部分。

(一)前期工作

“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培养 学习与工作,学生与员工,学校与企业,这些对立的概念要整合在一起并实现无缝对接,前提必须要有一支“双师”素质过硬的教学团队。通过高校访学、企业轮岗锻炼、科研项目等多种方式培养专业能力、实践能力、管理能力、职教能力等综合能力强的复合型专业带头人才作为核心,通过企业访问工程师等形式培养多名实践能力较强的骨干教师,同时通过研修、讨论、集中培训等形式对企业导师进行职教能力、理论素养方面的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结构与水平直接决定了校外各种形式职场学习的成败,是开展工学结合改革的首要问题。

企业与项目的选择 根据学院《校外实践基地选择与建设办法》和数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标准》选择企业和项目,基本要求是企业或者部分组织是知识创造、传递和使用者,项目承担者的文化、生产、知识必须具备复杂性和开放性。一般来说,系部合作教育办公室组织人员选择省市级高新技术企业或者优势企业集中对企业的相关岗位进行专业评估,并对企业的技术水平、企业工作与生活环境、企业文化、管理者育人理念等多方面进行可持续性合作评估,以保证能满足学生大规模到企业学习;对于学生自主选择的企业,也需要进行专业评估以保证专业对口和教学质量。

资源建设 现阶段需要企业一般不具备提供完全满足高职高专需要的职场教学条件。因此,有必要本着共建、共管、共享的精神,建立标准的学生生活设施,建立现代培训工作室,配置专业书籍、阅览室、多媒体、投影仪、教学白板等;创设工作、学习一体化工作岗位,开发适合工学整合式学习的教材、课业文本和工作页等。

(二)过程指导与管理

采取企业、学校、学生三方参与的管理措施,主要执行者是学校专业指导教师、企业导师、学校职业规划师共同组成的教学管理团队,学生团队不只是学习组织,还具有学生管理功能。

专业指导教师 学院选择的企业一般能够成建制地接收学生轮岗,因此学校专业指导教师会长期进驻企业,负责学生学习期间全过程的专业教学指导工作,负责学生理论教学工作,协助企业导师进行学生专业教育、职业教育工作,全面负责学校、企业、学生常规协调工作,减轻企业管理负担。当然,此时的指导教师更多的是一个激励者、引导者、帮助者,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帮助学生学会学习。

企业导师 在企业工作场学习期间,企业导师是与学生接触最多、影响最深的一线导师,不但要负责学生工作安全、企业文化、职业素质教育和日常工作管理,更要负责学生各项专业技能、专业实践能力培养与考核,带领学生逐渐融入企业工作团队。为学生提供数控电气装调、整机调试与整机质量检测等实践项目,以这些项目为载体,引导学生自我教育、自主学习和自我管理。

学生自治 在实践中,学习型工作主要是项目和任务引导型工作,学生组建成员数不等的实践共同体,共同体既是一个学习组织,也是一个工作组织单元,在导师组织下,为了共同的任务,学生彼此沟通、资源共享、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相互评价,达到相互促进、共同成长的目的。同时,学生还要在学习、工作之外的生活等方面实行自治。

职业规划师 职业规划师有三个主要任务:一是通过巡视和通讯联系,对学生出现的各种职业困惑进行帮助分析、引导、解答;二是根据取得的监控素材和测评结果对学生进行职业规划引导;三是对企业选择和学习项目进行第三方动态评估,为持续改进提供客观建议。

(三)学生档案管理

工学整合式学习是有别于学校课堂学习的职场学习,学习档案内容主要有:单位与项目概况、项目进展日记、学生周记、项目技术方案、疑难问题解决方案与过程记录、专题总结报告、现场照片、工作页、各种考核表格记录等。颁发的工作经历证书和相关的能力证明档案在校企合作网络平台上全面公开,以便社会查询。

保障体系

工学整合式学习保障体系的构建主要包括思想保障、组织保障、经费保障和机制保障四个方面。

思想保障 校企合作从系统层面上看是校企双方,但从执行层面看,则涉及学生、教师、学校行政部门、企业管理者、企业导师、学生家长和政府教育机关等多方,只有得到他们的认可和支持,校企合作的职场学习才能进行。因此,在思想上应进行充分的沟通与宣传,使社会各方更新职教理念,增强教育改革创新的意识。并通过制定详细的工学整合式学习的规章制度与各方协商达成共识,消除各方因认识不到位和没有操作细则而产生的各种疑惑和顾虑。学生在地位和信息上处于弱势,却是工学整合式学习的最大受益者,所以必须对学生做好充分动员工作:向学生普及职教基本理念,教学生如何进行职场课程学习,怎样根据自己兴趣特长和环境进行职业规划,以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职业理念、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激励学生克服企业与学校育人环境的转变、身份的转换与整合带来的冲击,能“零距离”地投入到工作一线中去,能够实现知识的消化、深化和专业能力的提升,勉励学生逐步实现自己的职业梦想和追求。

组织保障 由单位领导、人事行政部、生产部、技术部、教务处、电气工程系部、数控设备运用与维护专业教研室等职能部门组成工学整合式学习管理组织机构,首先由专业负责人与生产部、技术部讨论岗位与工作内容,然后撰写详细计划和开发学习资料提交于各方讨论,最终详细规定各方责任、义务以及权利以保障校外学习有序实施。

经费保障 学院与企业制定详细的年度专业职场学习执行计划,以此基准来核算专业所需的专项经费,同时确定参与方分担金额。这些经费主要用于实际运行开支,包括学生交通费、学生工作津贴、保险、企业导师课时费、双师培养费、学校教师差旅费、企业调研费、项目建设费等,经费不足将会导致教学质量下降或合作解体。

机制保障 以感情为纽带、利益驱动、多方参与的校企合作需要有完善的制度和激励措施来保障整个体系有效运作,学院单方面制定政策和管理的办法有《实习经费管理办法》、《校外实践基地选择与建设办法》、《实习安全保障措施》、《突发事件预防与处理办法》、《实习争议处理办法》、《学校教师日常管理手册》和《实习档案管理办法》;由专业教研室制定的实施细则有《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标准》、《工学整合式学习岗位创设与职场课程开发手册》和《专业综合职业能力测评细则》;由学院校企合作委员会共同制定的管理办法有《校企合作管理组织机构管理办法》、《学生实习守则》、《双师型教学团队培养办法》、《双导师聘请、考核与薪酬管理办法》、《企业、项目合作成果测评细则》和《专业设置与课程设置办法》等;针对不同企业和项目制定的办法有《实习项目建设与管理办法》、《企业行政人事部工作手册》、《企业导师指导手册》和其他协议等;需要有学生与家长参与的具有法律效应的三方协议有《工学整合式学习协议书》。

监控与评价体系

该体系以引导、激励为方向,全面性与全程性相结合,内部评价与外部评价相结合,对学生管理、业绩和能力三方面进行考核,反映学生的学习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职业道德、职业规范、职业岗位能力、价值观和社会适应力等,又间接反映教学策略与支持力等,使评价对学生、对教学、对管理都具有导向、鉴定、改进、调控以及服务等功能。除对学生考核外,还有对企业管理和教师管理进行其他评价,笔者只论述对学生的考核。

管理考核 管理评价主要是考查学生被管理、管理他人与团队协作方面的能力;主体是企业人事部门和生产部主管,对学生全程性纪律、道德、人际交往、工作态度等方面进行考核。学生进入企业,不管是出于学习目的还是工作目标,都必须服从企业单位管理,此时,学校应该将学生管理权移交给企业,企业根据三方协议对学生进行特别管理,学生不应享受协议外的其他特权。学校指导教师可以协助企业人事管理工作,但不能越权,如有学生与企业发生争议,则根据争议处理办法进行处理。

业绩考核 整合式学习是工作与学习相整合的学习,学习型岗位具有学习功能,但首先具有真实生产功能,在学习过程中产生正或负经济价值是工学整合式学习的一个主要特点。业绩考核是过程性评价与终极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是工作的量与质的评价。在过程性评价中,企业导师通过观察学生的情感、态度、策略以及工作业绩,发现学生问题所在,引导学生深度进入职业领域,提高工作效率,而短期业绩能反映出学生职业活动的变化。终极评价要结合过程性监控结果,评价包括学生个人或团队的项目任务数量、质量以及技术实践创新,能客观反映学生操作技能、工作效率、规范、适应能力、理论知识迁移能力,学生也必须根据业绩情况反思工作活动,提高工作能力。作为新项目的初学者,业绩考核还可以为企业管理者选拔优秀员工提供关键决策依据,也可为学生工作津贴发放提供计算依据。同时,业绩还可以反映企业导师对学生的支持力度。

综合职业能力测评 综合职业能力是开展工学整合式学习最重要的测评,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是学校开展职场学习教学模式的根本出发点。如借助KOMET职业能力模型,结合数控装调工国家职业资格标准,开发出数控设备运用与维护专业机床装调方向的初学者、高级初学者、有能力者三个能力层次的测试题。在进入企业前,对学生综合职业能力进行一次测评,反映学习前职业能力水平,在结束企业学习回到学校后,经过短时间的整体性反思、总结、提升,再进行第二次职业能力测评,测评结果反映学生能力层次与职业能力水平,前后两次能力差反映学生职业能力提升情况。职业能力测评结果作为学生评价指标,激励学生完善自身能力,引导学生选择专业和专业方向,树立职业理想。同时,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提高程度反映职场学习主要效度,是学校评价企业和学习项目的主要参考指标。

通过构建精细化、系统化、规范化的工学整合式学习体系,高度统一了思想,明确界定了各方职、责、权、义、利,重点建设“双师”队伍,合作开发职场学习课程,完善评价机制,确保了职场学习、工学整合等职教理念得以贯彻实施。近几年来,毕业生综合职业能力显著提高,为社会培养出“技文双馨、和谐发展”的新型技术人才,80%以上学生最后都被合作企业录用,真正实现了“零距离”就业,高起点就业。

参考文献:

[1]赵志群.职业教育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J].职教论坛,2008(22):1.

[2](德)费利克斯·劳耐尔,赵志群,吉利.职业能力与职业能力测评——KOMET理论基础与方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3]蒋凤昌,周桂香,陈红秋,袁学锋.高职高专土建类学生顶岗实习体系的构建研究[J].职教论坛,2012(21):72-74.

[4]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职业课程——职业技能课程的开发理论与实务[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