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园区规划设计标准范文

时间:2023-09-24 16:15:1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工业园区规划设计标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工业园区规划设计标准

篇1

一、我县工业园区建设现状

自20xx年2月园区管委会成立以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并强力推进园区建设,制定出台了《**县园区工业招商项目准入评估及管理服务指导意见》、《**县金融机构信贷投放工业园区的考核奖励办法》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以园区为载体带动全县工业投入大幅增长,多年来的工业强县口号变成了实实在在的行动,园区建设步伐不断加快,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逐步显现。

(一)园区雏形初步形成。

2、配套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为保障园区建设有序开展,三年来,工业园区加大资金投入用以完善园区基础设施,主要完成了征地、土地平整、园区道路硬化、绿化亮化、给排水管网铺设、园区外部排污排水铺设、高压电网、配套厂房建设、行政服务大楼基础设施建设、体育设施建设、污水处理厂建设等,为企业入驻创造了有利条件。

3、管理队伍不断强化。在重视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上,高度重视园区管理和服务水平的提高,为加大园区建设管理和招商引资力度,在原省级林产实验开发区和东莞石龙(**)产业专业工业园的基础上整合成立了县政府派出机构**县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由县领导兼任管委会主任,属正科级行政单位,内设三部一室,专门配备行政编制5人,事业编制10人,后勤编制3人,为园区建设、管理和招商引资工作设立了机构和提供了人员保障。

(二)园区功能初步显现。

2、社会带动作用日益凸显。随着园区企业的不断增加,园区逐渐成为就近转移剩余劳动力的重要平台。据不完全统计,到**年底,园区企业实现劳动用工11318人。就业率的提高,带动了居民收入不断增加,生活水平大幅改善,幸福指数进一步提升,社会不稳定因素大幅度减少,同时也为我县经济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三)园区优势逐步显现,前景乐观。

3、环境优势明显。我县为全国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地区、广东省生态示范县、争创全国三绿工程示范县,环境优势明显,为一些对环境条件要求较高的高科技产业入驻投资提供了理想的环境条件。

二、我县工业园区建设面临的问题和困难

(一)缺乏科学规划,制约园区发展。我县园区发展起步相对早于周边县市,没有可借鉴的成功经验,再加上人才、资金、地理条件的制约,我县园区建设缺乏科学规划,直接导致现在一园五片区的零星布局,园区发展面临规模小、整合管理难度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高等问题。如一园五片区在水、电改造、安全保卫人员安排、物业管理等方面,由于园区分散,不能做到资源有效共享,必然导致建设成本过高。同时由于没有统一的发展规划,没有明确的园区产业定位,在招商引资过程中存在盲目性和随意性,为招商而招商,造成了园区企业布局凌乱,缺乏主导产业,企业间关联度小,产业集聚度不高,产业链体系薄弱,园区综合竞争力不强的被动局面。如:我县现有的制衣、家居、纸业、玩具等一些产业相同或相关的企业本应合理集聚,但由于规划和人为原因,却分散在多个园区,难以形成产业链和产业群。

(二)管理体制不健全,机构职能难以发挥。从全县对工业园区建设管理的现状看,体制上还不能够满足发展的需要。园区建设工作在组织领导机构上虽然成立了园区管委会,也明确了为县政府的派出机构,但由于存在人手不够、队伍不齐、专业人员匮乏、工作经费和业务经费不足等问题,再加上在实际工作中许多政府的行政权力不在园区而在政府部门,管委会实际上既管不了事又管不了人,既管不了职能部门又管不了企业,权、责的不统一客观上弱化了园区管委会的履职能力,使其管理、服务、招商的职能难以发挥。

(三)资金投入不足,基础配套建设滞后。由于园区发展前期投入大,我县园区属政府主导型开发模式,短期内需要政府投入大量的财力,但由于我县政府财力有限,无法满足园区建设对资金的需求,主要依赖土地出让金和省市专项资金滚动投入,基础设施建设整体滞后,企业等地等水等电建设现象仍然存在,如:东湖坪制笔基地新建厂房供水、供电问题迟迟不能得到解决,影响企业建设开工进度。道路、管网及污水处理等配套设施还不够完善,园区在安全生产、物业管理、社会公用事业、商业服务等配套方面还处于起步或空白阶段。

(四)土地储备不足,土地利用率低。随着园区规模的不断发展,受用地指标的限制,园区工业用地储备严重不足,一些项目难以及时入驻,对招商引资产生一定程度影响。据统计,我县工业园区土地储备量仅为1155亩,其中还包括400亩不符合土地使用整体规划的土地和80亩未平整的土地,土地储备资源极为有限。同时,因项目用地出让政策不甚科学和政府对企业闲置土地处置力度不到位,一些企业项目审批用地远远超过实际用地,造成土地使用浪费、圈地等现象比较突出,土地利用率和土地产出低。

(五)招商引资质量不高,力度有待加强。近年来,我县招商引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是优惠政策滞后。我县招商引资工作至今还是沿用2007年制定的优惠政策,已经不能适应新时期招商引资的要求,亟需新优惠政策的出台。二是宣传力度不够,缺乏多角度、全方位、连贯性的宣传报道,不能充分激发干部群众参与的热情。三是服务意识不强。有关部门存在着重招商,轻服务的现象,缺乏跟踪服务意识,一些部门在对企业收费问题上存在标准不统一的情况,使得部门服务形象大打折扣。四是引进项目整体质量不高。从入驻的52家企业来看,小项目多,大项目少,大型外资企业多,大型内联企业少,一般性企业多,高新企业少,缺乏清晰的产业定位和产业龙头,整体竞争力不强。

(六)入园企业发展不平衡,企业绩效不明显。

三、加快我县工业园区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一)做好科学规划,确保园区有序发展。科学规划是园区发展的龙头,园区发展要做到规划先行。

1、做好园区建设规划。一是要在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前提下,紧密结合资源条件和产业基础,编制高水平、有特色的工业园区规划设计方案,合理确定用地规模,统筹近期建设与远期发展,预留发展空间,规范工业园区建筑、道路、绿化、通讯、水电、污水处理、废弃物处理等功能的规划设计标准,真正做到用高水平、有特色的规划引领工业园区的开发建设。二是要将园区周边的规划纳入园区统一规划,妥善处理好园区建设与周边居民的生产生活环境的关系,有效防止因园区建设规划不到位而激发新的社会矛盾。如:太平、马市反映的因园区周边排水设施不完善,每逢雨季就容易发生水淹农田,水浸民房的危险,附近群众意见很大。

2、做好产业规划。一是要科学论证我县工业发展的产业定位,充分发挥我县的资源优势。建议充分发挥我县木材资源的优势,以华润木业为上游产业,延长产业链,将家俬产业的发展列入发展规划。二是要突出重点,协调发展。建议在重点发展沙水和马市工业园区的基础上,逐步完善其它片区的产业配套,加大各片区产业集聚力度,着力打造沙水电子机械、马市新型材料和家俬、东湖坪制笔等特色园区,改善目前一园五片区零星布局的局面。

3、在制定规划的基础上,要进一步加强园区规划管理,确保园区建设按规划有序推进。要进一步推进园区规划管理政务公开,强化内部监督和社会监督,精简审批环节,规范办事程序,切实树立和维护园区各项规划的权威性与严肃性,有效遏制变更规划的随意性。

(二)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园区决策议事机制。一是成立由县主要领导负责的高层次议事决策机构,定期召开例会,研究决定园区建设的重大事项,制定解决疑难问题的硬性措施,明确部门和单位为园区建设排忧解难的任务。二是建立由有关部门组成的园区工作协调会制度,负责园区工作的具体协调和事务办理。三是建立园区企业主与服务机构负责人的对话制度,不定期听取企业的工作建议、意见,现场解决有关问题。

(三)加强园区管理,优化园区建设发展环境。一是积极转变政府职能,在服务中履行管理职能,在管理过程中更好地做好服务。既要帮助入驻企业协调落实政策,搞好项目建设和开工投产,更要注重投产后的服务,促其尽快达产达标。二是健全园区管理机构。按照精简、高效、责权统一的原则,建立集园区管理、服务管理、招商引资等职能于一体的管理机构,对入驻企业实行一站式、代办式服务,做到投感情、低成本、高效益、零障碍,诚实守信,兑现全部承诺,增强园区的吸引力。三是加强园区安全生产管理,制定安全生产应急预案和处置预案,强化园区治安工作,积极化解各种矛盾,积极维护园区建设良好环境秩序。四是加强对入园生产企业的监管,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督促园区企业依法经营、照章纳税,提高园区绩效。

(四)畅通融资渠道,解决园区发展瓶颈。一是建议可以按照谁投资、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探索把园区基础设施建设采取BOT、BT等方式推向市场,吸引社会各界投资参与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缓解我县财政在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压力。二是积极争取金融部门安排部分专项贷款扶持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和本地落户园区工业项目建设,加快建设步伐。三是积极争取省、市专项资金的支持。要根据省、市在产业转移、特色工业园区建设等方面的扶持政策,充分做好相关的项目的申报工作,争取最大的资金支持。

(五)完善土地机制,解决用地难题。征地和供地是加快工业园区配套功能建设的先决条件。要解决园区用地难题,一是要尽快解决征地拆迁工作的历史遗留问题,抓紧完善征地拆迁政策,同时要加大宣传力度,转变农民观念,使土地征用变为农民的自觉行动。二是完善土地审批和使用的监管体制。对企业用地指标的规模要按照企业的实际需求进行审批,有效防止用地浪费;对分期建设的项目用地应采取科学的分期出让土地的政策,防止发生圈而不建闲置土地的现象;对不符合园区规划的用地指标要实行一票否决。三是加强对闲置土地的处置力度,要建立入园企业土地利用动态档案,加大对闲置土地的处置力度,进一步提高土地利用率。

篇2

关键词:低碳理念;城市规划;可持续发展

Abstract : The idea of low carbon city planning for city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s very important. This paper will analyzes based on the idea of low carbon city planning, for reference only.

[Key words : low carbon concept; city planning;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

1、前言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各种能源的消耗不断增大,使得我国本来都很紧张的能源形式更加雪上加霜,为了更大程度的提高我国能源的利用率,提倡低碳理念十分必要。而基于低碳理念的城市规划,是指在某一特定时期内为实现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目标,而为城市预先绘制一幅可持续发展的蓝图,这是实现城市发展最值得借鉴的一个方向,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需要。本文以下内容将对基于低碳理念的城市规划进行简要的分析,仅供参考。

2、我国目前城市规划中存在的问题

根据作者多年的实践经验,认为我国目前城市规划中主要存在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建设低碳城市缺少全面、长期、明确的战略规划。由于低碳城市建设提出时间较短,尚缺乏建设实践经验,容易出现宣传与实施脱节、规划与现实脱节的现象。这种不立足实情、不结合市情的发展方式轻则无功而返,重则劳民伤财,投入产出失衡。实际中主要表现为:①缺少从城市发展全局高度制定低碳城市发展规划;②忽略本地工业基础,盲目发展新兴产业;③未明确认识到建设低碳城市是一个长期、系统的工程。 第二,城市中的各种能源的消耗增长速度惊人,且由于城市中对能源的极度使用导致城市环境的愈发恶劣,空气质量急剧下降、水资源浪费、声噪污染及城市中固体垃圾堆积严重等问题,已经严重的影响到了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和工业发展。

3、基于低碳理念的城市规划应采取的措施

根据作者多年的实践经验,认为基于低碳理念的城市规划应从如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第一,加强低碳城市建设战略规划,统筹兼顾、突出特色。低碳城市的规划是一个长期、系统的工程,需要对发展低碳城市的路径进行详细规划,因地制宜地制定出符合本地区发展实际的战略规划。政府部门应将低碳城市的建设融于城市发展的总体规划之中,结合自身的自然条件、资源禀赋、文化传统、经济基础等各方面的情况,选择适合自身的发展模式,制定全面、长期、明确、可行性强的战略规划,在产业布局、能源、交通、建筑、金融等各个领域拟定标准和目标,为低碳城市的建设提供稳定的政策、技术、资金保障。第二,低碳城市战略规划在具体操作中应该体现出权威性、科学性、前瞻性、全面性的特点。权威性体现为自觉维护、落实低碳城市总体规划,以长短规划相结合,按照规划组织低碳城市建设;科学性体现为尊重实情、尊重市情,选择适合自身的发展模式和发展途径,明确重点领域和优先领域;前瞻性体现为对城市发展潜力的合理预测,特别是城市人口、基础设施需求、经济结构等变动因素;全面性体现为综合考虑低碳城市建设各个方面,合理协调各个层面工作的权重,以达到投入产出效率最优。第三,城市空间布局。针对我国城市的现状,要尽快遏制大城市主城区“摊大饼式”的蔓延趋势,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对主城区人口密度过高和功能过分集中的城市要进行适当的有机疏散,并通过规划合理的城镇空间体系,适当遏制大城市的无限膨胀,降低城市的热岛效应,从而减少城市夏季的空调能源消耗。第四,以低碳技术创新为驱动力,优化城市产业结构。发展低碳城市的关键在于低碳技术创新。主要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和高效能、高效益为基础,通过技术创新实现节约能源、保护生态环境和节能减排的技术创新模式来构建低碳城市,从根本上解决部分城市通过拉闸限电、限水来营造“表面低碳”的问题。同时,加大对企业低碳技术和产品创新投入的所得税税前抵扣和税费减免力度,鼓励大中型企业建立研发机构,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引导企业增加科技研发投入,支持企业开发低碳技术和产品,加快低碳技术产业化和商业化,为低碳城市建设提供技术支持和产业保障。第五,交通规划。交通与建筑是现代城市能源消耗最大的 2 个行业,占总能源消耗的 70%以上。因此,要大力推行绿色交通规划,实施以公共交通为主导的交通模式,确立城市公共交通的优先地位,倡导低能耗、低排放的低碳出行方式。据估算,北京小汽车出行比例每降低 1 个百分点,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碳 20 万吨以上。目前,我国城市的公交出行比例为 40%左右,而发达国家大城市公交出行比例已达到 50%~60%。因此,在城市综合交通规划中,要通过合理的规划来提高公交出行的比例,有条件的城市要实现地铁、城铁、机场、公交车、出租车等公共交通方式“零换乘”,并保留和扩大城市道路上的自行车道和步行道,提倡绿色出行方式。对外交通规划方面,要推行以城际轨道交通为主、高速公路为辅的交通模式,加快城际铁路和地铁建设,打造城际高速立体交通网络。此外,要做好推广新能源公交车、控制私人交通工具的出行规划管制。第六,建设低碳生态工业园区,构建低碳城市发展着力点。地方政府要科学制定工业主导产业的发展规划,充分考虑建设低碳生态工业园区的需要,高标准做好园区各项规划设计,建设时优先使用新型节能低碳材料;加快推进排水、排污管网、污水提升泵站建设和园区污水处理厂建设,形成健全的污水收集和集中处理系统;加快垃圾中转站、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加快园区电网建设,采用先进的输、变、配电技术和设备,适时推进智能电网建设;同时,健全环境管理制度,量化环保责任考核,加强对水、气、粉尘排放的环境监测工作,并及时将监管结果向社会公布。第七,建筑节能。建筑业所消耗的能耗是非常大的,占所有商品中的三分之一,由此可知,针对节能工作而言,建筑节能是关键,是重心。建筑节能贯穿于建筑的过程中的一切环节,例如,在建筑材料的选择上,为了提高采暖、照明、通风系统、制冷、给排水等系统运行效率,应选择低能耗的建筑材料、结构、用能设备、附属设施及相应的施工工艺、应用和管理技术。建筑节能是一项综合性工作,在建筑建设全过程中都有涉及,从建筑规划开始实现建筑节能,在建筑规划阶段实现节能要求主要从绿色建筑的比例和节能目标来进行,最终实现国家的“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和环境保护”理念。城市规划可根据我国先后颁布的几个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对新建筑进行指标控制,对旧建筑进行节能改造。第四,做好绿色能源规划。绿色能源是利用现代技术开发干净、无污染的新能源,是化害为利,同改善环境相结合,充分利用城市垃圾淤泥等废物中所蕴藏的能源。绿色能源象征了环境保护和良好生态系统。绿色能源又称清洁能源和再生能源,包括水能、生物能、太阳能、风能、地热能和海洋能、沼气等。其中,太阳能是无限的,取之不尽,可循环使用且对环境没有污染,这是人类未来能源的最佳替代能源。太阳能能够运用到很多领域,例如,太阳能电池、太阳能建筑、太阳能交通工具、航空航天、发电等等。目前,我国对太阳能的利用还不普遍,最常见的是太阳能集热技术,主要为居民分散供热和集中供热,多在建筑物顶部或结合建筑立面布置。城市规划可以将太阳能设施的布置作为规定性指标,并针对新建建筑和既有建筑做分别规定。

4、结束语

本文以上内容首先对目前我国城市规划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要的论述,随后对基于低碳理念的城市规划措施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提出了措施,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但是作者深知作为一名技术人员,应该在实践中不断学习,并注重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经验,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为增强城市规划过程中低碳理念的应用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城市规划决策学》刘贵利等,东南大学出版社

篇3

关键词:农村饮水安全;水费征收;措施

0引言

多年来,界首市一直致力于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后期运行管理,并深刻认识到,做好水费征收是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后期运行管理的重中之重,也是农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之一。本文就界首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费征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出发,提出解决问题的主要措施。

1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费征收存在的问题

农村饮水水费征收存在的问题如下:(1)受市情影响大。界首市地处皖西北平原地区,多年来旱、涝灾害频繁发生,灾情不断,“75.8”大水更让界首市连同毗邻的河南省广大农民群众流离失所、饱尝生活的艰辛。根据《界首市2010-2020水资源规划》,界首市人均水资源量为298m3,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此外,由于主要河道内地表水资源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已不能直接用于农村人畜饮水。同时,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界首市中深层承压含水层地下水位大幅下降,埋深300-450m深层承压含水层成为我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主要取水层。这就造成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资金投入大,取水耗电量大,电费高,机械折旧费用高,相应水价成本高。但界首市多年来农民收入较低,无力承担高成本水价。综上所述,界首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由于深受市情影响,水费征收困难,极大地影响了工程运行。(2)水处理费用高。界首市地处淮河流域高氟水区,饮用水中氟化物超标是当前界首市农村居民饮水主要的不安全问题。通过对界首市农村饮水现状调查,部分地区深层地下水氟化物含量超过生活饮用水标准,且分布于界首市各乡镇中。为此,界首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自2010年开始,在全市26处规模水厂上马一批除氟设备等水处理设施净化水质,这就势必增加了电费和设备投入成本,而且需定期进行反冲洗、排放废水等,再加上除氟剂、消毒更新等,使得供水成本增高,农民群众难以接受。(3)实际用水量与设计标准相差较大。近年来,界首市外出务工人员较多,农村用水户多为老人、妇女、儿童,很多人固守旧的生活习惯和“节约”意识,仅在饮用水时选择“安全饮水”,其它生活用水仍为原有的“不安全水”,实际用水户少,用水量低,这就造成实际用水量与设计标准相差较大的问题。另一方面,由于小型水厂建设早,设备简单,多为直接供水形式,电费支出大。水费回收少,往往不足以支付电费和相应管理人员工资支出,甚至一度出现过个别小型水厂水费回收连基本运行也很难维继的现象。

2对策

根据存在的问题提出的对策如下:(1)加大宣传力度。加大利用广播、电台、报刊、杂志等新闻媒体宣传农村安全饮水和有偿用水的力度,积极营造使用“安全水”的舆论氛围,切实提高广大农民群众饮用“安全水”的生活意识。近年来,界首市通过举办全市群众代表、乡镇基层干部、乡镇管水员等共同参加的“水与健康”等各种类型知识培训班,邀请阜阳市卫生局、界首市卫生局等涉水卫生方面的专家讲座,做水与健康知识问卷调查等形式,印发“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知识问答”宣传单、宣传册在古会、集市等人员聚集场所发放,让群众明白饮用安全水对人体健康的好处,让群众理解“以水养水”是今后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长期良性运行的必由之路。(2)实行“两部制”水价。为保证农村饮水工程顺利运行,界首市组织人员深入调查研究,借鉴其它地区成功经验,确定采取“两部制”水价方式,确保农村饮水工程良性运行。界首市于2014年11月6日起,以界首市人民政府《政办(2015)72号》文件形式,明确农村安全饮水工程水费征收采取“两部制”水价,实行基本水费和计量水费相结合的水价制度。基本水费每户每月5元,基本水量每户每月4吨,超出部分实行计量收费,计量水费目前按每吨1.5元标准收取。(3)实行小水厂与规模水厂并网管理。界首市2015年5月开始,采取小水厂与附近规模水厂并网的形式,既保证小水厂用水户有更优质的水源,又节约了小水厂的电费开支。成功实施了泉阳镇老董寨水厂与泉阳镇王烈桥水厂并网工程,并网后,老董寨水厂水源井仅作为备用水源。界首市计划自2016年开始,全面部署实施水利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农村供水工程“十三五”提质增效计划,深入推动全市规模以下小型供水工程的并网、改造工程尽快完成。(4)实行智能IC卡水表控制系统。界首市计划2016年,在部分有条件的地方,如乡镇工业园区等用水大户较为集中地区安装智能IC卡水表。实行按表计收,计量收费的标准征收水费,实行预收水费制度。这样,既提高了用水户的节水意识,又确保了水费的足额征收。

3结束语

经过近年来的不断探索和实践,界首市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依赖良好的水费征收工作,整体运行良好,目前全市48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仅两处小水厂停运,其余通过并网、改造提升等形式,确保工程正常运行,正常运行率96%。今年是“十二五”的收官之年,如何加强水费收缴工作,保障全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优质、高效运行,让全市农民群众都能吃上安全水、放心水,界首市正在不断探索,力争从界首实际出发,走出一条符合本地市情的康庄大道。

作者:王福敏 单位:界首市水务局

[参考文献]

[1]SL310-2004,村镇供水工程技术规范[S].

篇4

关键词:低碳技术;外部环境;节能;室内环境

中图分类号:TE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我国建筑平均使用周期较短,由于建筑平均使用周期短,增加了建筑物拆除、建造的碳排放量。在新建筑中,高能耗建材、高能耗建筑较为普遍,随着中国城市化的进展,将导致建筑能耗的持续上升。绿色建筑侧重强调减少污染排放,低碳建筑侧重减少碳排放,它更切合节能减排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主题。因此,我们也可以把用低碳技术策略打造的绿色建筑称为低碳型绿色建筑。加强工程建设标准化制度建设,完善低碳特征工程建设标准,降低碳排放量势在必行。

1 项目概况

A地块项目位于某工业园区用地面积约57 000m2,总建筑面积约15万m2,容积率2.2,定位为高层低碳生态精装修住宅小区。

2 低碳生态设计分析

首先,通过分析该项目得出本项目适宜实施的多种建筑技术措施。其次,从建筑技术措施的多方面出发,对技术措施进行分类组合优化,为本项目量身打造绿色建筑技术体系。最后,根据确定的建筑技术体系,制定特定的低碳生态建筑技术方案,以满足本项目的需求。结合项目实际情况及低碳生态要求,确定从下述五个方面来开展规划及建筑设计:1) 外部环境; 2) 节能及利用; 3) 节水及利用; 4) 节材及利用;5) 室内环境。

3 低碳生态技术体系

3. 1 外部环境

1) 场地通风

通过分析当地常年风向为东南风,在规划设计时调整楼栋位置,保证住区风向能顺利通过整个地块,保证室外1.5m高处风速v<5m/s,且无严重的无风区或涡旋区。利用基于CFD原理的计算软件对室外风环境进行分析,优化建筑布局及设计,避免高层建筑间距过小形成“高楼风”,同时使建筑物处于周围建筑物的气流旋涡区及无风区之外;优化建筑物主立面在过渡季和夏季主导风向下的迎风夹角,以利于室内自然通风效果。

2) 场地日照

采用日照分析软件对小区规划设计布局进行模拟,分析项目用地内建筑的日照状况,优化建筑布局及户型设计,确保每户大寒日满足2h日照。

3) 本土化生态景观设计

对当地植物物种进行分类,优先种植少维护、耐候性强的乡土植物,同时也可以根据乔木物种的生态指标(如放氧量、固碳量等),结合小区的碳排放参数,确定各类植物物种的配比,达到减碳的目的。

4) 室外透水地面设计

考虑到当地为多雨地区,而通常雨水就直接排到市政管网内,多有浪费,为更好地吸收雨水,补给地下水资源,避免浪费,在非机动车道路、地面停车场和其他硬质铺地铺设生态型透水地面。透水地面一般在透水砖下面铺设碎石、砂砾、砂子组成的反滤层,能够让雨水自然渗透。同时,下雨后经透水地面保存下来的雨水可以慢慢蒸发出来,释放到空气中,增加住区的湿度和舒适感。

5) 屋顶绿化

参照建筑屋面设计标准,按照植被层、基质层、隔离过滤层、排(蓄) 水层、隔根层、分离滑动层的构造设置一定面积的屋顶绿化,既能增加绿化,又能起到一定的防晒作用。

3. 2 节能及利用

1) 控制窗墙比和建筑朝向

夏热冬冷地区建筑物朝向宜采用南北向或接近南北向,每个朝向窗墙面积比不超过0.5。

2) 高效外墙保温隔热系统

采用高效外墙保温系统、断桥铝合金窗框、Low-E中空玻璃、高效保温隔热屋面技术、高效能门窗系统、高性能外遮阳技术。

3) 太阳能热水系统(50%住户)

采用集中式太阳能热水器充分利用太阳能供水,以最大限度地解决能源问题。集中式太阳能供热方式为每户合用一套太阳能集热器,储水箱及管道,集中制热、储热及供水; 太阳能热水器统一设置在建筑屋面,并联或串联安装,储热或供热水箱可以灵活安放在屋顶。由集热器产生的热水,经储水箱再通过供水干管重力或压力输送至各用水点。集中式系统的集热器与储水箱之间多采用机械循环,供水可以是循环介质为热水的直接供水,或介质为传热介质的间接供水系统。

4) 公共空间采用节能照明系统

地下室空间应尽量采用导光管自然采光系统,充分利用自然光,节约照明费用,夜晚还可以反向利用为草坪灯。从黎明到黄昏,甚至是阴天或者雨天,该照明系统导入室内的光线仍然十分充足。同时公共区域优先选用高效节能照明产品。同时,采用使用低能耗性能优的光源用电附件,如电子镇流器、节能型电感镇流器、电子触发器以及电子变压器等。紧凑型荧光灯优先选用电子镇流器; 高压钠灯、金属卤化物灯宜配用节能型电感镇流器。

5) 其他节能设备(水泵、电梯)

选用节能主机的小机房电梯或无机房电梯,相比普通电梯可节电30%以上; 针对高层,合理进行水系统分区,充分利用市政供水压力。

3. 3 节水及利用

1) 节水器具的利用

节水龙头停水自动关闭水龙头等具有手动或自动启闭和控制出水口水流量功能的产品;当地为水质性缺水地区,选用一次冲洗水量不大于6 L 水的便器。

2) 雨水收集

雨水收集回用于室外场地绿化浇洒、景观补水(10%利用率) ,分析当地雨水资源条件,设计优化雨水收集系统形式,计算收集量、回用量、随时间变化规律及卫生要求等因素综合考虑确定调蓄排放、回用雨水的用途。计算雨水收集量,室外绿化、景观用水量,计算可利用率,并根据需求优化系统设计,建造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同时,雨水用于室外场地绿化浇洒、景观补水等用途即可认为满足非传统水源利用率10%的要求。

3) 中水收集

通过中水收集,回用于室外场地绿化浇洒、景观补水及入户回用(30%利用率) 根据排水的水质、水量、排水状况和中水回用的水质、水量的平衡计算选定中水水源,并进行技术和经济性分析选择再生水源和水处理工艺; 并同时收集雨水; 确定室内冲厕、绿化浇洒、景观补水等各项用量,计算非传统水可利用率,优化系统设计,建造中水回用系统。

4) 绿化灌溉

采用喷灌、微灌等高效节水灌溉方式,严禁采用漫灌方式; 普遍采用的节水绿化灌溉方式是喷灌; 微灌包括滴灌、微喷灌、涌流灌和地下渗灌。采用喷灌或微灌等高效节水灌溉方式可分别节水30%~50%,50%~70%。

3. 4 节材与利用

1) 环保材料利用

采用取材方便、生产简便、生产能耗低、无污染的建筑材料,并尽量使用可再循环材料利用(10%利用率) 。

2) 以废弃物为原料生产的建材利用(30%利用率)在部分对外立面、建筑结构、使用功能没有影响的地方,倒如室内非承重分隔墙体等,可以使用二次建材,以提高建材的回用率。

3. 5 室内环境

1) 室内采光优化设计

结合立面设计,利用日照软件模拟分析房间的采光效果,优化布局、户型、遮阳构件设计,以及窗地面积比。

2) 室内通风优化设计

结合场地风环境计算结果,利用基于CFD 原理的计算软件分析建筑室内自然通风状况,优化布局设计、窗户开口面积和位置,尽量形成有利的“穿堂风”,避免涡流区。

3) 室内隔声设计

为解决楼板撞击传声产生的噪声,地面采用“浮筑楼板”构造。即在结构楼板上铺设一层绝缘隔声材料,上面再浇筑6cm~8cm的混凝土砂浆层,这层楼板好像浮在绝缘层上,与楼板及四周墙体分离,从而达到极好的隔音效果。

篇5

【关键词】指导思想具体要求技术原则电网优化方案

近年来,村镇电力电网建设和改造在《城市电网规划设计导则》等技术政策指导下,结合国情,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加强规划工作,推动了新装备、新技术的开发应用。电力企业因地制宜采取了高压引入、增加变电站布点、缩小供电半径、更换小截面导线、增加无功补偿等有效措施,使电网传输能力大大增加。同时,电能质量有所提高,损耗率增长趋势得到遏制。但仍存在:配电能力偏小,变电容量容载比偏小;高压网架脆弱,大量配电网设备陈旧老化,供电可靠性低;中低压电网线损率仍偏高;电压质量不高;居民供电系统设计标准低等问题。针对村镇电力电网的现状,就其技术方面提出几点初步的建议。

一、指导思想

1、编制规划时应密切结合村镇电网具体情况和村镇发展远景电力建设必须做到先行,为此要有超前意识,要大力加强村镇电网的改造和加速新发展地区的配网建设。

2、编制规划时,必须立足当前、兼顾长远,逐步做到:比例协调、布局合理、调度灵活、设施先进、安全可靠、电压合格和多供、少损的方针。

3、大力采用新技术,适当引进部分先进设备和材料,不断提高电网调度和配网的自动化水平,并为变电所的可靠供电创造条件。

4、对办电较早的乡、镇和经济技术开发区的配网,应贯彻区别对待和因地制宜的原则。对原有电网改造应分期分批实施,在充分发挥现有配网潜力的基础上进行技术改造,以提高供电能力和可靠性。对新发展的地区则应采取较高的标准,尽量采用技术先进的设备,争取一步到位。规划中应体现远近结合,新建和改造相结合,做到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

二、具体要求

1、 村镇电网的供电区域应包括村镇的全部地区、而村镇电网规划应以城市电网规划为框架,人口密集、行政、经济、文化、商业、交通集中地区,在编制规划时应根据用电的负荷密度、供电质量和可靠性等不同要求,制订电网接线和供电设施,做到因地制宜,区别对待,突出重点地区。

2 、村镇电网规划一般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1)分析村镇电网布局与负荷分布的实际情况提出村镇电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进行负荷预测,做好有功、无功电力平衡,并对电源建设提出具体要求;

(3)做好经济分析,选择最佳方案,提出逐年改造和新建的项目,充分估计各项可能发生的费用支出、列入年度工程计划;

(4)明确村镇电网规划的年度,一般规划年限分为近期3~5年,中期10年、远期20年。规划制定后在执行过程中对近期规划每年应根据实际变化进行修订,对中、远期规划一般每5年进行修订一次,做滚动修正;

(5)村镇电网规划由供电部门、村镇规划部门共同编制,纳入当地政府,由上级规划部门和上级政府批准后,统一安排用地及线路走廊等;

(6)负荷预测一般可以采用以下几种常用的方法:1.单耗法;2.弹性系数法;3.外推法;4.综合用电平衡法;5.负荷密度法。并相互校核,力求接近实际。

三、技术原则

1、总体目标:

(1)贯彻n-1安全准则,做到任意一台主设备或某条线路停电时,对用户均不停电,供电可靠率要求达到99.9%。

(2)高压线路一次建成,20年基本不变;其他供电的选择也要考虑10年左右的发展余地,10kV的系统短路电流应限制在16kA以下。

(3)供电半径:63kV小于50km、35kV小于30km、10kV架空线路小于10km、电缆小于8km、380/220V小于0.3~5km。

(4)导线规范及设备选型应尽量简化,统一和减少维修工作量、并积极采用新技术和新设备。

2、高压架空配电线路导线和电缆截面的选择应考虑今后的发展,具体建议如下:

(1)高压架空线路:主干线采用LGJ-185型;联络线采用LGJ-150型,主要支线采用LGJ-95型。

(2)地下电缆线:开闭所主要进线采用铜芯300~400mm2,开闭所引出线采用电缆铝芯240mm2。

(3)、配电变压器应坚持采用S9系列节能型变压器。户外变压器最大容量为315kVA,超过此容量时,应另建小区配电室(有时亦可与开闭所合一),必要时亦可采用箱式变电所供电。

(4)为了使10kV电源深入负荷中心,应在配电网负荷密度集中地段同步建设开闭所,在配电环网内采用环网负荷开关。

(5)在配电室应采用两个不同电源的单环网结构,正常时开环运行,异常时能转移负荷。配电变压器采用10/0.4kV,容量一般为两台630kVA、低压侧可以自投,高压侧用环网负荷开关,变压器靠熔丝保护。

(6)架空配电线路可以同杆并架,如高低线路同杆架设时应为同一电源。在配电网建设中还应严格控制高压配电专用路和空载的联络线路。

(7)对重要用户需要备用电源和保安电源(只满足特殊重要负荷)时,其两电源应来自不同变电所或不同母线。

(8)对工业园区、人口稠密的繁华地区、重要地段,主要街道、商业区、及高层建筑密集的地区应尽量采用地下电缆或架空绝缘导线和低压集束线等,以保证安全供电和确保市民人身安全。

(9)对乡、镇的大、中排灌站大部分都是季节性负荷,负荷较大,因此无功补偿装置应按分层和分段基本平衡的原则来配置,并和电网改造同步进行。

(10)更换过细的导线,对低压线路的导线,最小截面定为35mm2,对城区、乡、镇所在地和人口稠密的地段,导线截面不小于50mm2,全面更换为绝缘导线。

(11)在编制规划、电网改造工程的同时,对配电电网自动化保护装置问题,应给予足够重视,并应统筹考虑

四、电网优化方案

1、农网工程应侧重网络的合理布局及规划的统一性

编制村镇电网规划应充分考虑进一步使10kV网络趋向合理,并应考虑结合目前实行的电管站综合电价,线损承包,使网络结构有利于线损的测算考核,促进管理。在供电方式的论证及勘查设计过程中,应做到统一规划,避免迂回供电及线型选择不当等造成线损过大。

2、不同地区、不同产业的负荷预测、远景规划标准也应不同

(1)目前村镇供电区可分为山区、沿海、平原三大片,由于不同的经济规模,经济发展潜力和环境条件的不同,考虑改造方案应不同。平原地区经济较为发达,发展较快,线路配变规划年限可相对长一些,负荷年增长率可以考虑大一些,一般线路可按15年,配变5年,负荷年增长按8%~10%进行规划。而沿海地区处于盐污严重地区,线路规划年限相对短一些,对材料应考虑防污型,年增长率可根据实际进行选择,一般线路按8~10年负荷增长率6%~8%进行规划,而山区经济较为落后,在投资改造规模上可相对进行压缩。

(2)对于主要供抗旱或工副业用的变压器,按规划负荷1.3倍选择变压器千伏安数。(3)对于供给照明、农副业产品加工等综合用的变压器容量,考虑用电设备同时率,按实际可能出现的高峰负荷总千瓦数的1.35倍选择变压器千伏安数。(4)对于专供农村照明用的变压器,按接近于照明总和千瓦数选择变压器。

3、配网智能化提高农村配电网经济运行

(1)由于广大农村地区多采用长距离、辐射式配电线路,因此电压降大,变电站运行电压偏低,导致线路末端电压不能满足用户的电能质量要求。利用智能电网技术,在线路末端安装电压传感器,并将电压信息传送给变电站,通过调节运行电压使变电站电压满足末端最低允许电压,线路终端保持适当的电压水平。这样既可以提高用户用电需求,又降低配电网的线路损耗,优化配电网电能质量。

(2)利用变电站、线路数据,付费电能表和传感器数据,可以得到更加准确和完善的运行信息,从而计算线路、变压器损耗和进行负荷平衡分析。

(3)针对农村地区分散的特点,通过智能计量通信网络可以获得需求控制或价格控制信号。在电源短缺进行需求控制时,可在农村配电网上安装新的需求控制/响应系统.采用更复杂的双向通信监控系统,实现负荷的可控和能控。

(4)随着“家电下乡”等政策的执行,农村地区的基本用电需求发生了根本改变,其对电能质量的要求也日益增强。在终端用电设备方面,普及的节能照明设备和智能家用电器具有“非线性”的负荷特性,其功率因数低,并伴有谐波输出,导致闪烁和变压器超载现象日益增加,直接影响用户的电能质量。为此,可通过智能电网的传感器技术,加强谐波监控,降低电网中的谐波成分,来提高电网运行质量。

4.配电网的安全可靠运行

(1)低压线路出线应实行过流和短路保护,整个线路还应安装三级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以防止人身伤亡事故发生,配电装置应尽量采用屋内布置。

(2)有多台配变运行时,其低压电网应采取环网装置,开路运行。

(3)农村低压电网宜采用TT系统,一般农村负荷小而分散,供电距离长、负荷密度低,动力负荷又具有较强季节性特点,采用TT系统较为适宜。这主要是可实施单、三相混合供电,供电较为灵活,由于中性点直接接地,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能抑制电网对电压的升高,容易实施过流保护措施,全网可实施漏电分级保护,受电设备外壳的保护接地电阻极易满足规程要求。但对于个别负荷密度大,较集中,生活用电水平较高的村可考虑采用TN-C系统。

(4)对现有线路的改造,出现导线对地、建筑物、树木等安全距离不足,又没有更好加架办法,线路走廊受到限制应综合考虑绝缘导线甚至低压电缆架设,确保安全第一。

5、合理分配负荷,使配变三相负荷趋于平衡

农村低压配电网中大多采用TT系统,由于三相负荷的不平衡及三相导线长度不一,致使中性线产生电流,增加线路损耗,并影响到漏电保护器的正确动作率。因此要特别注重单相负荷的分配,使三相负荷尽量趋于平衡,三相导线长度一致。

6、配电网无功补偿优化规划

电压波形是衡量电能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它的好坏主要取决于电力系统无功潮流分布是 否合理。这不仅关系到电力系统向电力用户提供电能质量的优劣问题,而且还直接影响电网 的安全、经济运行。由电压损耗算式U=(PR十QX)/U可见,在电网阻抗+JX)和电压顺定 的情况下,电压损耗凸屿电网输送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成下比关系,当输电线路参数R< X情况下,电压损耗主要与输送的无功功率有关。当电力系统供给负荷足够的无功功率时 ,负荷的端电压就保持正常的电压水平;若无功电源容量不足,系统运行电压将难以保证。 同时,还应避兔大量无功功率的远距离传输,以降低系统有功网损。由功率损耗公式P-P2+Q2=)R/U2可以看出,当网络结构一定,输送的有功功率和电压一定时,有功损耗 P完全取决于输送无功功率Q的数值,输送的Q越多,P就越大,反之,输送的Q越少,P 就越小。因此,为了提高电压质量,降低系统网损,必须对配电网进行合理的无功补偿。常 用的无功补偿方法能够较好地改善功率因数,但是降损节能效果并不明显,无功功率补偿中 “重功率因数,轻网损”的问题较为突出。常用方法中补偿电器的安装地点及容量都是按照 经验公式进行配置的,缺乏准确的理论指导,而且补偿并不能满足就地平衡的原则,并且有 可能出现安装容量倒置现象,造成更大的损耗。当前中国的电力网损可分为3个等级,即22 0 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网损、110kV及35kV电压等级的网损、10W电压等级的网损,3个等级 的网损的比例大约为1.5∶1.1∶2.5,其中以10kV配电网的降损潜能最大。由此可见,对农电网进行无功补偿及优化规划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7、提倡实行农村动力负荷与照明分开使用的供电方式

改变农村现有的动力负荷与照明混用的供电方式,提倡生活照明用电与动力负荷分开使用,各装各的变压器,各供各的电,各负担各的变压器损耗,互不影响。采用这种供电方式,农民的用电秩序会大有好转,且能促进动力负荷的发展。

8、积极推广新产品、新材料

(1)取消高耗能配变和淘汰型电能表,大力推广新型的低耗配电变压器。配变应采用S9系列或非晶合金配变,电能表宜采用DD862型,有条件地区可推广IC卡电能表,对电能表宜采用集中管理方式,加强管理。

(2)在低压电网改造中,应加快试点采用单蕊可分裂组合型防老化绝缘电线,这种绝缘电线比常规低压线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减少电压降,电抗小于0.1Ω/km(而裸电线的电抗约为0.3Ω/km);具有防雷作用,由于绝缘可提高供电可靠性;有效地避免了漏电损失和窃电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