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老年护理范文

时间:2023-09-22 17:59:2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急诊老年护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急诊老年护理

篇1

【关键词】  老年患者 急诊 护理

在人类历史的进程中,随着社会和科学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医疗保健明显改善,人均寿命逐年延长,人口老龄化问题日趋显著。联合国规定65岁以上为老年,我国目前以60岁为界限[1]。随着老年人比例的增加,老年患者需要更多的护理健康服务,临床上对老年患者的护理具有特殊性。对急诊老年患者的护理对策为急诊护理工作提供了指导作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2007年1月1日至2008年10月1日,河北大学附属医院急诊科就诊的老年患者206例,其中男121例,女85例;年龄60~90岁。内科病例140例,外科病例66例。

1.2 方法 采取自制的急诊病例信息登记表进行资料收集, 对急诊老年患者患病特点及心理特点恰当地实施相应的护理。

2 结果

2.1 急诊老年患者内科病例中心脏疾病患者所占比例最大,然后依次为脑血管疾病、copd。见表1。表1 急诊老年患者内科病例前3位的疾病

2.2 急诊老年患者外科病例中急性阑尾炎所占比例最大,然后依次为急性肠梗阻、急性胆囊炎。见表2。

2.3 急诊老年患者患病及心理特点

2.3.1 急诊老年患者患病特点:①主诉少,与客观病情不一致:典型病例:男,70岁。主诉恶心,无其他不适就诊。查体:神表2 急诊老年患者外科病例前3位的疾病清合作,血压100/60 mm hg(1 mm hg=0.133 kpa),心率108次/min,呼吸21次/min,心前区听诊心音弱,叩诊心浊音界向两侧扩大,急查心电图,经查体诊断为心力衰竭(心衰)。立即氧气吸入,建立静脉通路,强心利尿,住院治疗。②临床表现不典型:一方面老年人自我感觉迟钝,对冷热痛觉反应差,自觉症状轻;另一方面由于多种疾病可以相互掩盖症状所致[2]。尤其发病初期症状往往不典型。例如,心肌梗死时较少有剧烈心绞痛或疼痛部位不典型,可表现为牙痛、腹痛、腰背痛、肩部痛等,往往通过心电图检查才能发现。典型病例:男,67岁。主诉胃痛2 d,口服胃药无效就诊,查体:血压110/60 mm hg,心率100次/min,呼吸20次/min,在急查心电图患者平卧时,突然发生心跳骤停,心电图示心电机械分离,提示心肌损伤非常严重,故抢救无效死亡。③容易发生多脏器衰竭:由于生理功能发生改变,老年人发病的原因有时不同于一般人,容易发生脏器衰竭。典型病例:女,73岁。自述咳嗽咳痰就诊,原有慢性支气管炎病史。查体:神情,呼吸急促,半卧位,血压130/70 mm hg,心率100次/min,呼吸22次/min,听诊双肺干鸣音。立即氧气吸入,就诊30 min时,患者突然出现大汗、四肢湿冷,呼吸困难,血压80/40 mm hg,心率120次/min,呼吸26次/min,提示发生急性心衰。立即给西地兰0.4 mg,速尿20 mg,入壶。30 min后病情好转。住院进一步治疗。④多种疾病共存:由于老年人体内调节能力差,应急、防御、代谢功能减弱,往往同时患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疾病,当某一种疾病发生变化时,其他疾病有原来相对稳定状态而发生急剧变化,造成病情发展迅速、复杂、多变且并发症多,不易控制。⑤老年患病后病情易急剧加重:老年人往往多种疾病共存,表面是一种疾病,实际上其他几种疾病已经开始出现问题,可发展为器官衰竭,病情迅速出现不能控制的危象,发生猝死。⑥容易引起水、电解质紊乱:因老年人口渴中枢敏感性降低,多脏器功能减退,饮水减少。患病时很容易引起水、电解质紊乱。⑦容易出现意识障碍:与老年人脑血管硬化、电解质紊乱等有关。⑧老年急诊患者就诊时间晚:老年急腹症患者发病后就诊时间多较晚,12 h就诊的占全部病例的43.5%,而同期青、中年12 h就诊率为89.6%[3]。

2.3.2 急诊老年患者心理特点:①悲观失望:多数有慢性病,长期忍受病痛折磨,对疾病治愈丧失信心,心情极度悲观,甚至拒绝一切治疗护理。②多疑恐惧:由于疾病反复发作,增加了患者的恐惧感,对疾病估计过于严重,对他人产生怀疑和不信任感。③孤独忧郁:老年人多数赋闲在家养老,子女忙于工作,容易产生孤独、寂寞的病态心理,心理上特别需要关爱安抚,但同时又自觉累赘,担心他人嫌弃。

2.4 护理对策

2.4.1 针对急诊老年人患病特点及护理对策:①我院急诊科针对急诊老年人患病特点制定了相应的就诊及抢救护理程序。②接诊老年患者时,不能只听患者的主诉,应详细询问病情,特别是对既往史、治疗史、发病前后用药情况要详细询问,并进行必要的体检,对病情做出全面的评估。提高分诊准确率,使患者得到准确及时的救治。③急诊护士必须掌握老年患者患病特点及心理特点,思路要敏捷,接诊时要注意测量生命体征及体格检查,及时发现患者患病体征,为病情诊断提供依据。④严密观察病情及早发现病情的微小变化。作为急诊护士应有敏锐的观察力,要有对病情危重信息的敏感性,准确判断病情,为治疗提供依据。⑤老年患者病情易急剧加重,提示我们对老年患者,即使就诊时生命体征平稳,也应提高警惕,不应忽视,及时发现病情变化,使患者得到及时救治。⑥掌握老年人生命体征的特点。老年人血压一般比年轻人高,患有高血压病史时,平时收缩压170~180 mm hg,如测得血压110/70 mm hg,看起来很正常,实际上和老人平时相比已经降低了30%以下,已经出现了低血压现象,如果没有及时处理病情就会发生变化。提示我们一定要结合老年人生命体征的特点来判断病情。

2.4.2 针对急诊老年患者心理特点其护理对策:①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心理护理要从就诊开始,微笑相迎,服务热情周到,护理操作要熟练、轻巧、稳健,使患者心情舒畅,感受到护士的亲切关怀,内心充满信任感。②交谈是心理护理的关键:护士应主动与患者谈心,做其知心朋友,多与患者倾谈他们感兴趣的话题,树立治疗的信心,引导患者以正确、积极的态度对待疾病。要特别注意讲话的方式和态度,说话要温和有礼貌,语言要通俗易懂,以免造成患者理解的不便,不能良好的沟通。③重视老年患者珍惜生命的心理:临床观察老年人尽管失去健康,仍十分珍惜生命。作为护理人员,要帮助他们树立积极的生活信心,主动配合治疗,以最大的热情拥抱生命。④应与老年患者的家属保持多方面的联系:要求家属密切配合,多关心体贴老人,以保证老人心胸开阔、乐观向上。

2.5 护理效果 针对急诊老年患者患病特点及心理特点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使老年患者自就诊到出院整个过程中处于最佳的治疗效果和心理状态,达到早日康复出院的目的。经问卷调查,老年患者对我科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达97%以上。

3 讨论

为了更好地了解老年患者患病特点及心理特点,做好急诊老年患者的护理工作,不但要有丰富的临床医学及护理学知识,高度的责任心、同情心、敏锐的观察力、对病情危重信息的敏感性,准确判断病情, 而且,还要有善于驾驭老年患者心理的能力,有的放矢地开展护理工作,能使护理工作事半功倍,取得最佳护理效果。

【参考文献】

 

1 朱兰,孙智晶.关注老年女性身心健康.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7,23:817.

篇2

【关键词】 急诊观察室;老年患者;安全隐患;安全管理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6366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3110-02

护理安全管理是护理质量的核心[1]。随着人口老龄化,我国将成为超大型老龄化国家,急诊观察室85%以上为老年患者,护士是与患者接触最多的群体,安全的护理行为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利益,也关系到卫生系统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如何强化医护人员的安全意识,加强医疗护理安全的前瞻性管理,减少和杜绝护理缺陷造成的纠纷和差错,确保病人安全,已成为当前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热点[2]。我科自2012年1月至12月实施护理安全管理,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

我科现有床位36张。护理人员13人,女性,年龄19-40岁。工作年限1-21年。学历:本科6名,占4615%;大专5名,占3846%;中专2名,占1538%。职称:主管护师3名,占2308%;护师6名,占4615%;护士4名占3077%;。

2 方 法

21 评估老年患者常见的安全隐患

211 跌倒 老年患者大多存在视力下降、听力减退、行动不便、运动失调等不同程度功能障碍,如遇陪护人员护理不周、挽扶不当或患者自主取物、地面过滑或有障碍物、坐凳不稳等均易导致患者跌倒发生。

212 坠床 多发生在年老、行动缓慢、协调动作差、无陪人、未上床档或撤下未安上时。部分老人要强,不愿麻烦家属或医务人员,力所不能及但又强撑,导致翻身取物时坠床。

213 脱管 主要出现在烦躁、变化过快、过频繁、剧烈活动后以及陪护力量不足或管道未妥善固定时,部分患者对自身疾病认识不足,宣教不到位,自行拔除引流管。

214 压疮 患者因翻身困难,致皮肤长期受压,血液供应不足、营养不良,易发生压疮,部分患者由于脑血管病变致肢体活动障碍,或由于营养缺乏极度消瘦由院外带压疮入院。

215 用药知识缺乏 老年患者由于多脏器病变需持续服用多种药物,患病多,家中储备药物相对较多,常由于保管不善致使药物变质、失效、难以辨认,不能准确服用,影响治疗效果,甚至会产生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加之老年患者记忆力、视力、听力多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同一种药物有多个名称,同时服用多种药物,难以准确掌握正确充足的药物知识[3]。

216 患方行为问题 由于健康宣教不到位、患者及家属对自身疾病认识不足,或未履行告知义务,对病情、既往史、手术史、药物过敏史、家族史等真实信息有所隐瞒,或擅自离院,在外出现心梗、低血糖昏迷、心脑血管意外等。

217 误吸、误食与窒息 老年患者由于食道下括约肌松弛,神经反射活动减退,吞咽肌群互不协调,致使吞咽发生障碍,容易引发误吸、误食,在进食中出现噎呛,严重可造成窒息。此外,老年患者感觉迟钝、视力衰退,也有误食过烫食物或非食物情况。因呼吸肌弹性和肺功能降低致肺部扩张力下降,充气不足,排异物的能力缺失而易发生痰液阻塞造成窒息[4]。

22 提高护理人员安全意识 医院利用专题讲座、经验交流、情景训练等形式进行安全知识培训,分享患者安全方面的经验与教训。科室进行警示案例、不良事件原因分析,制定相应的措施,防止类似不良事件发生,减少对患者的伤害。实行安全承诺,提高安全意识。

23 护理措施

231 提供安全舒适的病室环境 保持病区各位置光线充足、明亮,走廊设扶手,地面保持清洁、干燥无障碍物,卫生间设扶手、输液挂钩以及紧急呼叫器,地面铺防滑垫,设警示标识,使患者和陪护充分重视。指导正确使用床档、呼叫器,穿合适衣服、防滑鞋等,尤其下床活动时应做到3个30s:即醒后30s再起床,起床后30s再站立,站立后30s再行走[5]。

232 正确评估病情 掌握患者基本情况,实行个性化护理。包括神志、心理、自理能力、步态等,了解他们的病理状况,如用药、既往史、目前疾病状况,以及对跌倒等危险因素的认识程度。及时建立翻身卡,填写各种压疮报表,正确Braden评分,做好床头交接班。对应用气垫床、行动不便、危重、情绪异常、自理能力差无陪护患者,及时应用床档、约束带、腕带等。对体检、手术和接受各项检查与治疗老年患者,要做好身份确认,并要用语言提醒、搀扶、服务队帮助、警示标识等,防止发生跌倒事件。老年患者饮水时尽量采取坐位或半卧位,进食时注意力应集中,以软而易消化富含高蛋白、高维生素为主,勿过饱,进食速度勿过快,避免发生误吸、误食、窒息。

233 做好病区物品及设备的管理 对病区设备应专人定期检查、清洁及维护,抢救设备、药械、专人保管,班班交接并保证质量性能良好,品种数量齐备。随着护理学科的发展和医疗设备的更新,新技术的开展,护理人员要不断充实和更新知识,具备理论扎实技能娴熟,为病人提供有效的安全护理保障。

234 严格履行岗位责任制 加强护士慎独修养,对病情复杂、带管较多、高龄、长期卧床患者加强病情观察,做好预见性护理,预防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突出重点环节的安全防护,重点时段的安全管理,重要指标的护理观察。从法律角度认识护理文书书写的重要性,及时、准确、真实、客观地完善护理记录,确保安全护理的执行。

235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鼓励患者参与医疗安全,积极为患者及家属提供相关的健康知识的教育,协助患者对诊疗方案的理解与选择,尤其是在接受手术、有创性操作前和药物治疗时。教育患者在就诊时应提供真实病情和信息,告知其对诊疗服务质量与安全的重要性。按时召开护患座谈会,征求患者意见和建议,满足患者需求。

236 多渠道增加患者药物知识 医务人员定时进行药物知识的培训,对患者进行多形式个性化用药指导,药物保管的方法,具体用药时间、剂量、不良反应等,家属陪护医护人员督促患者按时正确服药,看服药到口,并及时观察、询问患者用药效果、不良反应,提高老年患者用药知识的认识及自我管理能力,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237 强化法律意识,安全带教 护理安全与患者的生命息息相关,加强对医学生及护理学生的患者安全教育是有效防止医疗失误的第一步[6]。因此,护理人员在临床护理带教中应自觉地运用法律法规约束自己,强化安全护理意识,严格遵守各种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做到防患于未然,确保患者在治疗、护理和康复中获得身心健康、安全,使实习护士圆满、顺利、安全地完成临床护理实习任务。

2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80统计软件包,采用x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

3 效 果

31 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见表1。

4 体 会

质量与安全是医疗服务的基石,是医院参与市场竞争的核心竞争力[7]。通过分析护理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安全隐患,牢固树立护理人员安全意识,主动约束和规范护理行为,保障患者安全。

参考文献

[1] 史自强,马永祥,胡浩波医院管理学[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5:238-239

[2] World alliance for Patient SafetyForward programme 2006――2007Gereva:WHO Press,2006:2-16

[3] 乔静老年住院患者对药物知识掌握情况的调查与分析[J]护理管理杂志,2009,3(9):21-22

[4] 陆炎老年住院患者的安全问题及护理河北医学,2008,14(10):1240-1242

[5] 库洪安,詹燕,于淑芬,等老年人跌倒的预防中华护理杂志,2002,37(2):143

篇3

【关键词】 老年危重患者;急诊抢救室;护理风险因素;应对措施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8.382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8-4426-02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趋势越来越严峻,老年人的健康问题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重视[1]。据相关统计资料显示[2],在急诊抢救室的所有患者中,老年患者的比例在60%以上,这就使得急诊抢救室中留观老年危重患者的比例以及此类患者发生护理风险的概率高于其它年龄阶段的患者[3]。本研究将对我院急诊抢救室2010年12月――2012年12月所收治的82例出现医疗事故或医疗纠纷的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急诊抢救室2010年12月――2012年12月所收治的82例出现医疗事故或医疗纠纷的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有23例女性,59例男性,所有患者的年龄为62-88岁,所有患者的平均年龄为70.2岁。本研究的这些患者,有8例患者由于支气管炎而入院就诊,15例患者由于慢性梗阻性肺病而入院就诊,15例患者由于心律失常而入院就诊,21例患者为休克和心衰,23例患者为急性脑梗死。

1.2 方法 对本研究所有患者的医疗事故或医疗纠纷档案进行调阅,对这些事件的发生过程进行整理。根据医疗事故的相关分级标准,将本研究的所有医疗事故分为1-4级,对各级医疗纠纷以及医疗事故进行分开统计。统计分析后对发生医疗纠纷以及医疗事故的护理人员方面的原因以及患者方面的原因进行分析。

2 结 果

2.1 医疗事故分类 根据相关的医疗事故分级标准,将本研究中的所有患者的医疗事故分为1-4级。在本研究的所有患者中,有6例患者的医疗事故为1级,其比例为7.32%;有8例患者的医疗事故为2级,其比例为9.76%;有27例患者的医疗事故为3级,其比例为32.93%;有21例患者的医疗事故为4级,其比例为25.61%。在本研究的所有患者中,有20例患者出现了医疗纠纷,其比例为24.93%。

2.2 医疗纠纷以及医疗事故的发生原因 在本研究所有留观的危重老年患者中,三级医疗事故的发生率相对较高,引发一级医疗事故的原因主要是护理人员的责任心不强,专业技能较差,沟通能力欠佳、护理人员的超负荷工作是引发医疗纠纷的主要原因。

3 讨 论

3.1 护理危险因素分析

3.1.1 专业水平较低 一般情况下,急诊抢救室留观的老年患者通常会存在各类基础病,患者的病情较为复杂,且发展较快[4]。因此,在对患者进行临床护理时,通常会涉及到多个专业的护理技能。基于此,在对此类患者进行护理时,护理人员不仅要具备较好的综合判断能力,而且还必须具备较高的专业护理能力。急诊抢救室的护理人员具有工作量相对较大、精神通常处于高度集中的状态、在工作中肩负的责任较重等特点,因此,护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几乎没有精力和时间来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5]。上述情况的出现,导致护理人员的专业基础不扎实,对业务的熟悉度也相对较低,在日常工作中不能对老年危重患者的病情做出准确的判断,从而引发医疗事故,甚至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

3.1.2 执行情况 部分急诊抢救室护理人员缺乏足够的法律意识,患者一旦出现危急情况需要抢救时,现场一般较为紧张、忙乱,加上患者及其家属的情绪极为紧张、焦虑,对护理工作的最终效果也会造成较大影响。此时很容易干扰到护理人员的正常工作开展及思维,在此过程中如果不能严格按照护理流程来对患者进行护理,护理工作更易流于表面,仅仅发现患者出现的表面症状,而忽略患者的其他病症,从而出现原则性的护理错误,造成严重后果。

3.2 解决对策

3.2.1 提高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 急救护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不仅要具有较好的专业素养、心理素质以及身体素质,而且还必须具有较强的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因此,医院在开展日常管理工作时,一定要对护理人员进行定期培训,并对培训的效果进行考核。让护理人员尽可能多的掌握各类疾病的相关特征,提高护理质量降低医疗纠纷以及医疗事故的发生率。

3.2.2 严格执行相关的护理制度 护理人员在对患者进行护理时,一定要将医院的护理制度落到实处,并严格执行各项规章流程。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护理质量,而且还可以降低医疗纠纷以及医疗事故的发生率。

综上所述,在对急诊抢救室危重老年患者进行临床护理的过程中,院方必须强化护理人员的责任心,并对护理人员进行定期的专业技能培训,提升其沟通能力以及专业技能,这也是降低急诊抢救室留观老年危重患者的护理风险的主要措施。因此,在对急诊抢救室留观老年危重患者进行临床护理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对护理人员进行适当的再教育以及风险管理来降低医疗事故以及医疗纠纷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 邱巧静.急诊抢救室留观老年危重患者的护理风险因素分析及对策[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27):62-63.

[2] 赵晓辉.神经科老年危重患者的风险管理[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0,16(30):3641-3643.

[3] 李帼英,胡鑫.老年心血管危重病护理风险管理的探索与实践[J].文艺生活:中旬刊,2011,(8):269-269.

篇4

急腹症是急诊常见病和多发病,其起病急,进展快。而老年人由于病理生理的特殊性[1],容易使急诊护士在预检分诊工作中造成分诊失误,而延误患者的病情。笔者根据多年的急诊工作经验,现将老年急腹症患者就诊特点及护理对策总结如下。

1 就诊特点

1.1临床表现不典型 老年人一方面由于机体反应能力低下,反应迟钝,对疼痛刺激反应不敏感,腹肌萎缩,皮下脂肪相对较厚,因而即使腹腔内有大量的脓液形成,腹膜炎体征也不明显,腹部压痛、反跳痛、肌紧张也不典型,症状、体征及全身反应均不明显,通常只表现为乏力,而腹痛、恶心、呕吐、发热、血象增高均不明显;另一方面由于多种疾病可以相互掩盖症状所致。尤其发病初期症状往往不典型。例如心肌梗死时较少有剧烈心绞痛或疼痛部位不典型,可表现为牙痛、腹痛、腰背痛、肩部痛等,往往通过心电图检查才能发现[2]。

1.2患病后病情易急剧加重 由于老年人体内调节能力差,应激、防御、代谢功能减弱,不少老年急腹症从发病到形成腹膜炎的时间短,且体征不明显;又因老年患者往往同时患有2种或2种以上疾病,急腹症的表现往往被其他疾病掩盖,看起来是一种疾病,实际上其他几种疾病已经开始出现问题,有可能发展为多脏器衰竭,病情迅速出现不能控制的危象,乃至发生猝死[3]。

1.3容易引起水、电解质紊乱 由于老年人口渴中枢敏感性降低,多脏器功能减退,饮水减少。患病时很容易引起水、电解质紊乱。

2 护理对策

2.1预检分诊正确 接诊老年患者时,不能只听患者的主诉,应详细询问病情,特别是对既往史、治疗史、发病前后用药情况要详细询问,并进行必要的体检,对病情做出全面的评估,提高分诊准确率,使患者得到准确及时的救治。

2.2 敏锐的观察力 急诊护士必须掌握老年患者患病特点及心理特点,思路要敏捷,接诊时要注意测量生命体征及体格检查,及时发现患者患病体征,为病情诊断提供依据。同时作为急诊护士应有敏锐的观察力,要有对病情危重信息的敏感性,准确判断病情,为疾病治疗提供有力的依据。

2.3严密观察 给患者安置合适的,诊查操作时动作要轻柔,尽量减轻患者痛苦。密切观察腹痛性质、程度、部位及持续时间;是否伴有呕吐,呕吐物的量、色;随时进行腹部检查,注意有无腹胀、肠型及腹部包块,腹肌紧张及腹部压痛,有无移动性浊音和肠呜音的变化。认真倾听患者的主诉,仔细观察患者的表情和姿势。稳定患者情绪,告知患者及家属有很多疾病可导致急腹症,在未明确诊断前,不能随便应用止痛剂。

2.4心理护理 老年急腹症患者身体素质较差,社会交往少,多患有心脑血管等其他老年病,患者常表现为心理素质差,焦虑、恐惧,有的患者悲观绝望,拒绝治疗等现象。针对老年患者的心理特征,心理护理从就诊开始,微笑相迎,服务热情周到,护理操作要熟练、轻巧、稳健,使患者心情舒畅,感受到护士的亲切关怀,内心充满信任感,引导患者以正确、积极的态度对待疾病。要特别注意讲话的方式和态度,说话要温和有礼貌,语言要通俗易懂,以免造成患者不理解,致使沟通无效。重视老年患者珍惜生命的心理,作为护理人员,要帮助他们树立积极的生活信心,主动配合治疗,以最大的热情拥抱生命。2.5及时做好术前准备 老年急腹症发展迅速,易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治疗上在纠正全身状态的同时,常须尽早手术,以避免穿孔、坏死、败血症的出现。因此,护士要及时建立静脉通道,纠正水、电解质紊乱,根据医嘱禁食、禁水及胃肠减压,减轻腹胀,缓解疼痛。保持胃肠减压通畅,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和量,并详细记录。观察排便、排气情况及大便的性状、色、量。同时做好备皮、备血、有关常规实验室检查或器官功能检查等,以备急诊手术的需要。还要向患者及家属讲明手术的必要性,建立对手术的信心,解除不必要的思想负担。

3 讨论

急诊护士在预检分诊过程中,要运用扎实的理论知识,丰富的临床经验,做到快速、正确分诊。特别针对老年急腹症患者的就诊特点,正确分诊,并及时采取了相应的护理措施,使老年患者自就诊到住院整个过程中处于最佳的治疗效果和心理状态,以达到早日康复出院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李洪英,叶欣,周秀花,老年外科急腹症297例临床特点分析与护理.齐鲁护理杂志,2008年第14卷第4期.

篇5

关键词:老年患者;输液;心理问题;护理对策

据统计我国已经进入老年型社会,60岁以上的人口已占全国总人口的10%,而老年人因机体功能下降,各种老年性相关疾病发生率如冠心病、糖尿病、慢性支气管炎等在增加[1]。有数据表明,每年由于各种老年性疾病而来院门诊输液的老年患者约占输液患者总数的25%~35%。因为老年患者较易出现各类心理问题,加之多为慢性疾病,病程长,因而在输液中会出现各种心理问题[2]。目前对于这个心理问题研究尚不充分,总结出几种常见的心理问题并寻找出适应的护理措施,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0年1月~2010年12月期间我院门诊输液的老年患者86例,其中男48例,女38例,平均年龄(74±12)岁。包括糖尿病、脑梗死、慢性支气管炎、冠心病、急性肠胃炎和一些急病的患者。文化程度大多是初中以下,少数是初中至高中水平。

1.2  调查方法:采用对话咨询方式来调查,调查内容包括患者输液时心理状态、输液时感到不适的原因、对输液环境以及护理服务的感受等方面。所有被调查对象事前都予以讲明调查目的及意义,患者均自愿配合,配合率为100%。

2 常见的心理问题

2.1  感到恐惧紧张:有42例存在此类心理问题,占48.8%,排在第1位。由于老年患者大多对医疗知识比较缺乏,对所患的疾病以及接受的治疗不了解,加之老年患者理解及记忆能力下降,对医生及护士的解释不能明白,故在输液中易出现恐惧紧张的不良心理问题。另外,还有许多老年患者本身就患有慢性疾病,当其身体又出现其他的疾病时,就愈发恐惧紧张,担心自己给家庭带来负担。

2.2  自觉寂寞孤独:有14例存在此类心理问题,占16.3%。由于我国实行计划生育,大多数家庭的子女较少,且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患者的子女工作繁忙,不能长期陪伴照顾患者,特别是在老年患者罹患疾病,生活自理困难的情况下,较容易产生寂寞孤独心理问题。

2.3  出现焦虑忧虑:有13例存在此类心理问题,占15.1%,。由于多数老年患者的经济条件不充裕,而所患的疾病多为慢性疾病,因而经济负担较重,思想顾虑较多,思想存在着不小的压力,出现焦虑不良心理问题。同时由于患者本身血管弹性不好,穿刺时不能一次成功,且输液时滴速较慢,耗时较长,这都易造成患者忧虑等不良情绪。

2.4  自觉消极自卑:有10例存在此类心理问题,占11.6%。由于多数老年患者因为疾病而导致生活质量下降,劳动能力的丧失,甚至有的患者行动不便,要以轮椅代步,大小便需要人侍候;加上治疗时反反复复输液,容易使患者产生自卑心理。也有经过长期治疗后病情无明显好转的老年患者,自觉没有治疗意义,出现消极心理,不愿接受输液治疗。

2.5  表现易怒急躁:有7例存在此类心理问题,占8.1%。老年患者多有慢性疼痛折磨,因而有易激惹发怒的情绪。同时由于医院在输液高峰期,患者就诊时间长且就诊程序繁琐,从挂号、就诊、交费、取药等排队时间过长,体力不支,因而容易出现急躁情绪,影响病情改善。

3 相应的护理对策

3.1  舒缓恐惧紧张情绪:可以通过使用通俗易懂的口头语言与老年患者交流、安抚患者,与患者解释所患的疾病病因,以及治疗方案时切忌使用医学专业术语,以避免出现沟通困难,对于恐惧紧张情绪明显的老年患者在输液期间可以安排专人护理,同时给予日常生活保健及健康指导,交待患者需要注意的预防措施。

3.2  排除寂寞孤独情绪:在门诊发现老年患者单独来输液时,应主动积极的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要有耐心地倾听患者的烦恼及诉说,给予患者安慰和关怀、不得冷漠对待患者,尽可能的满足患者的倾诉需要,交流时语言温和,面容微笑,使之感到亲切感,消除寂寞孤独不良情绪。

3.3  解除焦虑忧虑心理:对于患者思想顾虑重的情况,应充分理解患者的处境,并帮助患者解决在门急输液时所遇到的困难。对于血管弹性差的老年患者,选择经验丰富、技术高超的护士进行穿刺,取得老年患者的信任,尽量保证一针见血,这是满意度重要保证。

3.4  消除消极自卑心理:对于行动不便、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应主动关心,耐心询问,态度要亲切和蔼,认真听取患者的建议和意见,务必维护患者的尊严,尊重患者的隐私。多与之交流讲解疾病的治疗过程,给予充分的心理疏导,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主动参与治疗活动。

3.5  平复易怒急躁情绪:对于急躁情绪激动老年患者,要有耐心的解释,必要时可为高龄患者给予便利,优先输液治疗。在输液高峰期倡导团体合作精神,调配护理人员,舒缓输液高峰的拥挤,缩短患者等候时间,可以减少老年患者的易怒急躁情绪。

总之,在门诊静脉输液中,应深入了解患者的感受与需求,针对老年患者的心里特点找出患者存在的心里问题,并根据不同的心理反应,做好个性化心里护理对策,提高护理满意度。

4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 老年痴呆;临床表现;预防与护理

1 老年痴呆的临床表现

主要是由于脑组织萎缩而引起的慢性进行性智力减退和人格变化, 从而导致智能方面出现抽象思维丧失。早期出现记忆力减退, 主观任性、生活懒散、缺乏主动性、言语重复, 动作幼稚, 记不清近期发生过的事件, 掌握新事物能力明显下降, 注意力不集中甚至缺失。还可出现遗忘、失忆, 对周围的环境失去视觉及定向力, 往往呈现情绪不稳定, 焦虑不安, 忧郁消极, 易感到疲乏、沮丧与激怒, 人变得多疑、固执与斤斤计较, 不注意自身的衣着及仪容, 不爱整洁, 不修边幅。出入自家不锁门不关门, 甚至大小便失禁。总之, 出现抽象思维、综合分析和判断能力进行性减退等症状, 无法进行语言交流与正常沟通, 失去正常人的思维能力。

2 如何早期预防老年痴呆

当发现老年痴呆的早期症状时, 已出现不同程度的脑动脉硬化, 造成小动脉梗塞而导致脑供血不足或由于脑外伤等原因, 使脑组织萎缩。针对上述情况应瞩患者, 要进食富含乙酰胆碱及维生素B12的食物, 且进食要细嚼慢咽, 多食豆制品、蛋类、花生、核桃、鱼类、肉类、燕麦、小米等。可适当服用果酒或自制的红葡萄酒, 多食绿叶蔬菜、柑橘、西红柿、菜花、西瓜、菌类、酵母、牛肉等, 同时一定要保持大便通畅, 防止有毒物质随血液循环进入大脑, 诱发老年痴呆症。经常叮嘱老人活动手指, 多于老人沟通, 以锻炼老年人的思维与语言表达能力, 经常去户外适当运动, 例如做做太极拳、下象棋, 散步等。

3 护理要点及方法

3. 1 起居方面 面对老年期痴呆患者的不同程度, 应做到耐心细致的观察, 根据老年痴呆程度的具体情况, 采取相应的措施。首先养成良好的规律性生活习惯, 对生活自理有困难者, 应有专人照顾, 合理安排其生活起居, 按时起床就寝, 保证有足够的休息和睡眠时间。根据不同情况适当的进行运动, 以保证老年人的身心健康, 例如散步、打太极拳、下象棋、读报、根据喜好听听歌曲、鼓励老年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 以分散病态思维, 对病情较重者, 需要护士协助料理生活者, 应做好房间衣物的整洁与舒适, 做好个人卫生, 对严重失眠者可根据医嘱给予治疗辅助入睡。并创造安静的睡眠环境。

3. 2 饮食护理 首先做好饮食的冷热温度, 以防烫伤。老年痴呆患者多数因缺乏食欲, 没有饥饿感, 缺少对食物的需求, 因而导致少食甚至拒食, 为保证患者的健康及营养的均衡, 对这些患者, 要选择营养丰富、清淡宜口的, 食品保证其吃饱吃好, 对进食有呛咳者, 嘱其要细嚼慢咽, 不可催促, 以防噎食及呛咳。对少数暴饮暴食者, 要适当限制食量, 以防止其因消化吸收不良。同时要常吃富含胆碱、维生素B12的食物, 如豆制品、蛋类、花生、核桃、鱼类、肉类、燕麦、小米,桂圆大枣汤、瘦肉、鸡蛋、鱼等。而对那些形体肥胖者, 则宜给予清淡饮食, 多食新鲜蔬菜等[1]。

3. 3 心理护理 由于精神因素与老年性痴呆关系密切, 为此做好老年痴呆患者的心理护理尤为重要。首先, 在护理过程中, 尊重患者, 耐心的听取他们的想法, 尽量满足患者的要求, 用和蔼的语气与其沟通, 用诚恳的态度对待患者, 使患者对你产生依赖感、信任, 万不可用刺激性、讽刺性的语言与患者沟通。给患者讲解如何战胜疾病的方法, 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通过沟通掌握患者的心理状态, 根据第一手资料采取相应的护理计划, , 有目的地与患者进行交谈, 消除患者思想上对战胜疾病的顾虑, 根据不同的的脾气秉性, 采用不同的谈话方式, 使患者身心愉悦从而以促进疾病的稳定与缓解。

3. 4 特殊护理 老年痴呆患者早期除了具有记忆力减退、反应迟钝、行动缓慢等一般精神衰老的表现以外, 不同程度的存在希望医护人员、家人及儿女多关心他, 越是陪伴在左右, 心理越是感到安慰安全, 以其自己为中心不顾及他人的困难与感受。一部分人变得孤僻、冷淡、情绪不稳、躁动, 严重的睡眠障碍等。具有早期精神异常现象发生, 护士应及时地向医生反映病情, 及时进行医治, 以防止或避免病情进一步发展。对于意识障碍且处于兴奋状态者, 护士应密切注意观察患者的全身情况, 定时测量生命体征, 对老年男性要观察有无尿潴留症状等异常, 及时报告医生予以处理。对患者的某些不正常反应, 密切观察对有轻生者欲与采取保护措施, 对异常躁动患者, 给予安抚精神安慰。防止由于冲动, 而伤人、自伤、逃跑等病态行为, 管理好日常家中剪刀、绳子、火柴、各种药物等, 以免发生意外。对有严重的精神障碍或病情不稳的患者, 护士应特殊专人护理, 尽量避免与其他人接触及其外出活动, 可根据医嘱给予镇静药物[2]。

老年痴呆的护理工作是一项长期的爱心工程, 护理人员要有高度的责任感, 耐心细心地对待老年痴呆患者, 通过早期发现早期的治疗, 有效的控制病情的发展, 经过医护人员的努力与精心的护理, 最大限度的减少患者的痛苦, 减少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减少老年痴呆患者家庭负担, 通过早期的治疗, 控制病情的发展, 使患者舒心, 家人放心及安慰。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老年高血压患者;睡眠不良;原因分析;护理干预

目前随着社会竞争压力的增加和生活步伐的加快,睡眠障碍已成为一个并不罕见的现象,尤其在老年患者中和精神疾病患者中最为常见。有研究资料报道[1],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睡眠障碍已成为常见的临床症状,因此该问题已引起了医学界专家们的高度重视。12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于2011年5月-2012年5月入住我院内科,现报告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2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于2011年5月-2012年5月入住我院内科,随机分为护理干预组(A组)和普通护理组(B组),每组60例。其中男65例,女55例,年龄60-82岁,平均年龄67.9±4.3岁,平均病程4.6-7.8年,所有患者均是高血压伴有睡眠障碍。根据匹兹堡睡眠指数(PSQI),7-10分::45例;10-15分:40例,15-20:35例。所有患者的性别、年龄以及匹兹堡睡眠指数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A组的护理干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心理护理:通过以心理辅导的方式鼓励患者睡眠,并耐心教导患者快速睡眠的方法,并告诉患者哪些不良的生活习惯会影响睡眠,让患者加以避免,多与患者交流沟通,给患者保持愉悦的心情。(2)人文关怀护理:多对患者嘘寒问暖,让患者感受自己的真诚,使患者有如在家一般的感觉,也有利于患者的快速睡眠。(3)环境护理[2]:给患者营造舒适、安静、干净的病房环境,将病房的室温、以及仪器噪音等因素调整到有利于睡眠的最佳状态。(4)知识普及教育护理:主要向患者讲解睡眠障碍的疾病知识以及需要注意的方面,让患者意识到睡眠的重要性,进而通过患者的配合和合理的睡眠方案为患者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5)辅助护理:白天鼓励患者根据自己的喜好做适当的运动,在入睡之前为患者泡脚、按摩,为患者放一些轻音乐均可辅助睡眠。B组仅进行常规护理即可。

1.3 观察指标 (1)比较分析两组的有效率;(2)观察两组患者的满意度以及睡眠的满意度。

1.4 统计学处理

用SPSS15.0软件分析表中数据,计数资料用χ2检验分析,计量资料用平均数±标准差表示,并且用t检验进行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标准是P

2结果

2.1比较分析两组的有效率、患者的满意度以及睡眠满意度

3讨论

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睡眠不良目前已成为不容忽视的问题,确定其影响老年高血压患者睡眠不良的原因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只有找到患者主要失眠的原因,才能进一步确定护理干预的方法。根据查阅相关资料[3-4],发现影响患者失眠的不良原因主要归因为以下几点:(1)环境因素:患者入院进入一个新环境,有不适应、不习惯的因素,病房温度过高过低、仪器噪音过大和病友的喧哗声均可能导致患者入睡困难;(2)心理因素,过于忧虑自己的病情,不相信医生的诊断结果,担忧高额的医疗费用,甚至觉得自己的个人价值得不到体现也可以使患者出现睡眠障碍;(3)生理因素:该因素是最难克服的因素,一方面是高血压药物产生的副作用。另一方面是患者自身除有高血压意外还有其他并发症导致胸闷、心悸、气短,从而难以入睡。

通过本课题研究可以得出:护理干预组的有效率、患者的满意度以及睡眠满意度与普通护理组相比差异显著(P

参考文献:

[1] 郑玉仁.高护理人员健康宣教认知情况及知识与能力分析[J].海峡预防医学杂志,2009,9(3):38.

[2] 刘建萍,何晓俐,任晓丹.健康宣教对提高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的研究[J].实用护理杂志,2009,15(9):95.

篇8

首先静脉留置针的目的:第一、减少静脉穿刺带来的心理和生理上痛苦和不适。第二、按药物浓度给予静脉药物治疗。第三、随时进行抢救危重患者。

1 穿刺方法

穿刺前护士应洗净双手,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备齐用物,评估并向患者作好解释工作,按输液方法排尽输液管内空气,检查留置针的型号及有效日期、包装有无破损,然后将留置针与输液管相连接,在穿刺上方10cm处扎止血带,消毒范围超过透明膜的范围,留置针外套管放松,排空留置针内空气,针尖斜面向上,以15°~30°角进针,见回血后针尖平行进入0.2~0.5cm,将针芯退出或血容量明显不足的老年患者,应重视静脉被刺中时的手感,估计已刺中而无回血时,可由助手用10ml无菌注射器抽取5~10m10.9%NS刺入肝素帽内边进针边抽回血,穿刺成功后取出针芯,用3M无菌护理敷贴固定,用记号笔在透明膜上标明穿刺日期及时间[1]。

2 静脉留置针护理体会

留置针作为一项护理技术现被临床广泛使用,因其操作简单,对血管刺激性小,可减少穿刺次数及液体外渗情况发生,使病人血管得到更好的保护并减少病人疼痛。有效地保障输液、输血和抢救的需要,提高抢救成功率。外周静脉留置针置管操作方便,成功率高,不良作用小,可减少多次穿刺给患者造成的痛苦,不影响病人活动,便于检查和及时抢救。还能保证静脉用药的准确性及安全性。对于长期输液的患者,既安全又可避免交叉感染,还可以节约医疗费用。对烦躁昏迷的病人也能保证定时用药补液通畅。提高了护理的工作效率,促进了护理人员与病人更好的沟通,提高了护理的质量[2]。

静脉留置针以其刺激小、安全迅速、易于操作、便于固定等优点,已在临床上广泛应用,病人在使用静脉留置针输液过程中可活动、感到舒适,有效减少了患者痛苦及浅静脉的损伤,同时也提高了护士的工作效率,静脉留置针现已作为一种理想的静脉给药途径,广泛用于临床。

参考文献

篇9

症院前急救病例资料进行分析,总结老年急症现场急救、搬运、护理、与急诊科交接工作等护理程序。

结果院前急救成功后,将病患者接回院继续治疗。结论老年急症发病时,情况危急,院前急救对挽救老

人生命尤为重要。

【关键词】老年急症;院前急救;临床分析

作者单位:121001辽宁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呼吸科老年人的器官衰老使得器官代偿功能明显下降,严重

影响了病情的发展和预后[1]。骨折和心脏血管类疾病是老年人常见的急症。急症发生时,院前急救措

施的及时施用显得非常重要。对于老年急症院前急救和护理我院急诊科积累了较多经验。笔者拟作如下

整理。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对过去3年内我院急诊科实施过院前急救的年龄在60~98岁的老年病患者872例作回顾性统

计分析。其中男性653例,占749%,女性219例,占251%。其中内科病患者(心血管疾病等)661例,占

758%,外科病患者(如骨折)211例,占242%。

12方法严格按照中华医学会管理学会所制定的《院前急救诊疗常规》,对病患者进行院前急救,包括

现场急救、 搬运、监护运送以及急诊科交接等。例如,心绞痛病患者发作时,应就地安静休息,停止任

何活动,同时,舌下含化硝酸甘油1片,待症状缓解后及时就医;让中风病患者立即卧床,不要轻易移动

患者,并且在送患者前往医院的过程中避免过大震动等。在内科疾病的院前急救中,给予辅助人工呼吸

12例,吸氧 461例, 口服用药257例,心电监护352 例,静脉输液302 例,现场以及中途心肺复苏 5例

;在外科疾病的院前急救中,给予吸氧108例,止血包扎固定129例,3例于现场、中途实现心肺复苏。

2结果

10例病患者于急救现场出现呼吸、心跳均停止的状况,施以心肺复苏术后转进急诊科。最后,仅有2例病

患者成功复苏,8例病患者死亡。而在急救的途中,有39例病患者呼吸衰竭,57例病患者急性心衰,73例

病患者休克。864例病患者经院前急救、护理后转进急诊科接受继续治疗,为深入有效抢救奠定了重要基

础。

3讨论

老年急症发生时,危险性高,并常危及病患者的生命,如得不到及时有效的院前急救,其致残、病死率

很高。我院急诊科在这方面积累了如下经验。

31现场急救现场急救指的是在事故现场进行的急救。护理人员随车到达后,对病患者进行先救后送。

因为有老年骨折病患者出现精神紧张、疼痛剧烈,护理人员则需对其先固定后搬运,以便能尽可能地减

轻其痛苦,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与病情的加重。老年人循环代谢功能差,在外界刺激或功能失衡时,容易

导致病情加重而不易康复的情况[2]。对于患有内科系统疾病的老年人,常伴有糖尿病和心脏疾病,进

行现场急救时需要特别小心;对于心跳呼吸骤停的病患者,应立即采用心肺复苏术进行抢救。护理人员

只有掌握全面的急救知识,才能在各种急救场合施行有效的急救。

32及时联系急诊科与急诊科交接工作应在救护车抵达医院之前,先联系急诊科的值班医护人员,将病

患者的病情以及需要准备的抢救措施和方案提前告知,以便其做好准备。待救护车到达急诊科以后,护

理人员再将病患者度病情及途中的护理、治疗情况详细地告知急诊医护人员,一般包括病患者病史、器

械与药物的使用情况等,救护具有鲜明的连续性。

33运送途中的护理由于病患者从急救现场转到医院途中需耽误一定时间,但在急救途中病患者的病情

不稳定,需要考虑很多问题,特别是那些生命特征不稳定的病患者,情况就更复杂了,往往要持续施以

吸氧和心肺复苏等措施,并密切监测和观察病患者的心率、神志、血压和呼吸等。老年病患者病情较复

杂,综合病因比较多,往往会伴有心血管疾病,紧急情况需要增加血供,这样常常出现缺血。另外,老

年病患者的合并症也相对较多,并发症更容易发生,且其并发症在各重要系统都可能发生,病情发展迅

速。老年病患者反应迟钝,常常伴随一 些慢性病,未能及时注意新情况的发生,未能准确了解其病史,

没有明显的体征,使得难以准确判断其病情。无论是在代偿功能、应激能力,还是防卫原发疾病能力方

面老年病患者都比较弱,往往会出现全身未能做出及时调整,从而使得病情恶化迅速的情况[3]。此外

,颠跛的路途和有限的救护车空间都给护理增加一定的难度。因此,需对整体情况做出全面考虑后,再

决定老年病患者运送中的护理治疗。可见,老年病患者无论是在现场抢救还是搬运到急救科室的护理都

很重要。

34及时进行医院治疗搬运经过现场急救后,应及时将病患者送到医院继续治疗。及时、正确地转运病

患者至医院,不仅能够有效减少病患者痛苦,还可避免因搬运不当而造成新的损伤甚至死亡。搬运病患

者有多种方式,应当根据不同的情况采用合适的方法,通常运用担架搬运法和徒手搬运法等,但是遇到

腰椎、颈椎骨折的病患者,则需3个人以上一同搬运,病患者的头颈、臀部、脚腿和胸腰需要托住,我院

一般先用铲型担架搬运,后用自动担架车,最后用铲型担架转至抢救床,以便减少病患者被转运的次数

4小结

总而言之,结合老年病患者的生理特征,院前急救应进行正确的现场急救和护理,合理的搬运,在运送

过程中进行恰当的护理,最后与急诊科连续交接工作,从而使得老年急症院前急救护理工作发挥积极的

作用。

参考文献

[1]秦彦,梅哓云老年人体质特点和老年病关系研究概述.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23(2):132

134.

篇10

关键字:护理 急诊/管理

中图分类号:R47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019(2008)4-0131-01

1 方法及内容

1.1 急诊患者所患疾病大多数属于急、危、重症,病谱广,病情变化快,急诊护士应具备较高水平的观察病情能力,在第一时间发现病情的变化,才能确保患者的安全。作为护士长就要全面掌握急诊急救的理论知识,利用晨会交班后,根据交班情况进行抽问,指定一名护士回答,回答不全时其他人给予补充,这样不但提高了护士的理论基础,也提高了自己的业务水平。

1.2 急诊科是医院的第一线,急诊护理工作具有突发性强,群体协作性强和风险大的特点,是体现医院综合水平的窗口,提倡护士人人参与管理,发扬主人翁精神,开展“以病人为中心”,护士长带领护士积极参与建设,提高抢救病人的成功率,对突发大型事件及时上报医院,提高护士的应变能力,争取抢救时间,增加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提高医院整体形象。

1.3 急诊护士应具备高度的责任心和丰富的临床经验,要牢固树立“时间就是生命,抢救就是命令”(1)的观念,科室护士配置不足,我们采取弹性排班,调配护士的职能,接诊护士根据病人需要,准备平车或轮椅,并立即询问病史,对病人进行初步评估,并立即通知医生进行抢救,根据病情及时予以吸氧,输液,胸外按压,洗胃等,并做好一切抢救准备,告之护士在执行口头医嘱时,一定要清楚复述一遍后方可执行,并及时记录。

1.4 急诊室的抢救器械和设备必须处于备用状态,抢救物品做到四定:定数量、定位置、定专人管理、定期检查,用后及时补充,班班交接并做登记。

1.5 年资高的护士存在着骄傲情绪和懒散行为,急诊科的护士工作岗位相对固定,护士工作年线长,工作环境熟悉,高年资的护士工作经验较丰富,无意中就产生了骄傲情绪,责任感不强,与患者沟通欠缺,个别护士存在着懒散行为,作为护士长进一步加强对高年资护士的管理,首先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做一个好的带头人,并鼓励她们,奖罚分明,促进老年资护士的积极性。

2 体会

2.1 增加护理人员的学习机会,扎实基础知识,通过学习交流,护士长的讲解,培养了护理人员理论联系实际工作的好作风,应运用护理程序采用相应的护理措施,更好地为患者解决问题,不断积累经验,提高业务水平。

2.2 提高了急救护理意识,强化了急诊护士的心理适应能力,对所从事的工作有高度的责任心和对病人的同情心,掌握了高水平的专业技能和迅速的应变能力,护士应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自学钻研业务,逐渐养成对急救工作的特殊敏感性,在平时训练中提高心理适应能力,把紧张抢救变成熟练有序的工作。

2.3 保证了护理安全,通过检查来加强护士的责任心,一方面强化人人管理意识,另一方面,使日常护理工作更规范化,杜绝差错事故发生。

2.4 提高了护士长的管理能力,促进了老年资护士的责任感。护士长掌握老年资护士的心理状态,给予生活上的关心、照顾,对工作岗位上带有情绪的护士要进行交流沟通,增加护理人员的竞争意识,积极上进,这就要求护士长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加强自身专业知识的学习,不断充实自己,不断总结经验,完善管理,提高管理能力(2)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