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护理病例范文

时间:2023-09-22 17:59:2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儿科护理病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儿科护理病例

篇1

关键词 鼠伤寒 医院内感染

资料与方法

男,6个月,肺炎住院患儿,第9天肺炎症状、体征基本消失后突然出现发热、腹泻,大便常规化验:黄绿色黏液便,镜检脓细胞(+++),红细胞(+++)。立即单间隔离治疗,并对大便进行消毒处理,送大便细菌培养。3天后大便细菌培养报告有鼠伤寒沙门菌生长。立即上报医务部、护理部、院感染科,对儿科病房进行全面消毒处理。首发病例发病第3天相继又发现2例类似病例,经大便细菌培养证实为鼠伤寒沙门菌感染。同期住院的其他32名患儿全部进行大便常规及细菌培养,无症状,大便细菌培养阴性者,解除隔离,密切观察大便情况7天。有腹泻症状,大便常规化验正常者,连续3次大便细菌培养阴性者,解除隔离。其中10例新生儿无1例感染。32名同期住院的患者无1例感染。被感染的3例患者均系肺炎恢复期的患儿,年龄5~18个月,男2例,女1例。全部临床治愈出院,预后良好。

结 果

全部临床治愈,治愈率100%。带菌时间,1例22天后大便细菌培养转阴,1例5个月后转阴,1例6个月转阴。

讨 论

治疗原则:①起病急,症状重,病程长。②感染中毒症状重,表现为发热、精神萎靡、拒奶、呕吐。③腹泻最为突出,持续时间长,25~40天,大便性状多变,每天次数多少不规律,时多时少。④病原菌耐药性强,常用抗生素广泛耐药,泰能敏感,头孢哌酮-舒巴坦中敏,当初用中敏的药物应用5~7天后出现耐药,停用抗生素4个月后药敏试验仍和病初药敏结果相同,但是,病程5个月始终对泰能保持敏感。

早期发现、早期隔离是防止疫情迅速蔓延的最有力措施由于本次首发病例发现及时,消毒隔离措施得力,这次鼠伤寒感染在儿科病房没有造成大面积传播。

护理问题:每年的冬、春季是儿科各类疾病的多发季节,尤其是婴幼儿期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功能低下。再加上儿科病房陪护多,探视密,空气污染严重,通风及空气消毒不足,呼吸道感染及肠道感染严重,除家属护理不当等因素外,医护人员在检查及治疗患儿过程中,不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不注意洗手,也容易将直接接触了患儿排泄物的双手污染,再传播给其他的患儿。所以,加强院内消毒隔离,健全无菌操作规程、家属探视制度、污物处理制度,同时向患儿家属进行防病护理知识宣教等都是防止院内感染的重要措施。说明完善传染病的隔离措施亦相当必要。而且根据细菌种类或感染类型的不同来设置病房,将同一种细菌感染的病儿集中到一起,并给予针对性较强的管理措施,既有利于医疗和护理的开展,又能更有效地避免交叉感染。

本次事件中采样包括地面、空气、门把手、水龙头、开关、病历夹、听诊器、病床、床头桌、工作人员的手等做细菌培养,结果为细菌超标,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采样细菌多的无以计数,但未培养出鼠伤寒沙门菌。患儿家属的大便也进行了采样培养,未发现鼠伤寒沙门菌生长。3例患儿分布在不同的3个病室,而同一病房的患儿并没有被传染,除了常见的食物传播、水源传播、接触传播,还可能有其他的传播途径,如空气传播。所以本次感染的传播途径及首例的感染源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探索。

儿科病房的科学设计和合理布局对控制医院内感染也是至关重要的。首先病房应远离医院的污染区及噪音区,保持较高的空气洁净度,还应注意采光及向阳。其次病房要划分感染区、非感染区,留出患儿的活动空间。

我科设单独新生儿室,谢绝陪护及直接探视,医护人员诊治患儿时均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发现首发病例后,立即采取措施封闭新生儿室,调整工作人员,禁止与普通病房交叉上班。在住院的10位新生儿无1例感染,全部痊愈出院。

回顾2年来,我院儿科院内感染的发生率为4.9%,扣除漏报,约为5.1%,与国内报道的大致相同,但我院新生儿发生率仅为3.0%,低于平均感染率。主要是我科设单独新生儿室,谢绝陪护及直接探视,定时通风,空气消毒机定时循环消毒。医护人员诊治患儿时均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从而大大降低新生儿的院内感染率。而普通病房,由于有家属陪护,疏于管理。不同疾病的患儿相互接触,形成交叉感染,再加上滥用抗生素,患儿免疫力低下,都是院内交叉感染的诱因。医院内感染已成为医院中突出的问题,越来越受到医学界的重视和关注。能否控制医院内感染的发生率,也是衡量医疗质量的重要指标。

参考文献

1 胃肠道感染.人民卫生出版社.

2 实用新生儿学.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3 传染病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4 内科护理学.在专科教材,第4版.

不吃主食者更易患病

而另外一位患者王小姐对自己得糖尿病更觉得莫名其妙。之前一直嫌自己稍微胖了一点,听说很多香港明星声称自己的骨感来自于“少吃米饭”的饮食习惯。因此,略显丰满的王小姐便效仿起来,不但将米饭剔除出日常食谱,更是将一切淀粉含量高的食物拒之门外。然而,半年下来,王小姐非但没有成功地变为“骨感美人”,反而因为长期的不良饮食习惯,被医院确诊为患上了糖尿病。

篇2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1月—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1280例患儿,根据不同护理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640例,试验组男370例,女270例;年龄4岁~12岁,平均年龄(6.5±0.8)岁;病程1d~6d,平均(3.5±2.4)d。对照组男340例,女300例;年龄4.3岁~11.6岁,平均年龄(6.7±0.8)岁,病程1.2d~6.5d,平均(4.2±3.1)d。2组患儿在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

①日常护理。患儿入院后为其安置一间病房,并保证病房空气新鲜,温湿度适宜,尽可能地减少噪声等对患儿的影响。此外,加强患儿心理护理,善于根据患儿恢复情况加强患儿沟通,消除患儿恐惧、害怕等心理,与患儿家属建立良好的关系,帮助患儿家属树立战胜疾病的勇气和信心,消除患儿的陌生感。②药物护理。入院后对药物治疗患儿应该加强其药物护理,让患儿能够按时、按量用药。同时,护士应该及时与患儿进行沟通,加强患儿药物宣传教育,告知患儿家属患儿药物使用情况,保证患儿能够按时、按量用药,减少和避免心理应激。③放松训练。治疗过程中护士应该根据患儿恢复情况加强放松训练,提高治疗依从性。④家庭支持:对于患儿而言父母的支持是十分重要的,它能够帮助患者树立正确的观点,减缓压力。

1.2.2试验组

①建立管理小组。患者入院后根据优质护理方案成立管理小组,明确相关规章制度,纠正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②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医院根据患者优质护理实施情况加强安全隐患护理管理,并采取应急预案。另外,实施优质护理中要制订应急措施,分析患者护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③加强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培训。医院要加强护士相关专业技能培训,开拓视野,提高技能。对于新入的护士要定期培训,使之能够尽快适应环境,并且每月对其进行考核。④加强护理记录的管理。优质护理过程中要加强护理记录管理,对于不良反应要认真找出原因,并提出积极有效的方法进行处理。

1.3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2组护理效果比较

试验组患儿护理后完全恢复366例,部分恢复260例,身体恢复率为97.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5%,(P<0.05);试验组患者家属满意率为96.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1%,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2组患儿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试验组睡眠评分为(4.12±1.20)分,食欲评分为(3.74±1.15)分,运动状况评分为(4.10±0.81)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疼痛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

2.32组护理干预前后抑郁情况比较

试验组护理后应激反应发生率为1.7%,明显低于对照组低的27.7%(P<0.05),见表3。试验组护理前SAS评分为(48.21±6.14)分,对照组护理前SAS评分为(48.18±5.92)分,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t=5.11,P<0.01);试验组护理后SAS评分为(32.11±3.54)分,低于对照组(41.39±4.21)分,有显著性差异(t=5.12,P<0.05)。

3讨论

篇3

关键词:小儿危重症;护理评分法;干预指导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2月—2017年10月本院收治的84例危重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两组患儿病情危重,已排除院前急救死亡者、心肺肝肾严重畸形者,无法耐受治疗者等。两组患儿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自愿参与本次研究。观察组男25例,女17例;年龄6个月至13岁(6.89±5.21)岁;疾病类型:10例感染性休克,12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7例应激性溃疡,4例脑疝,6例多器官功能衰竭,其他3例。对照组男26例,女16例;年龄8个月至13岁(6.73±5.19)岁;疾病类型:11例感染性休克,11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6例应激性溃疡,5例脑疝,6例多器官功能衰竭,其他3例。两组患儿危重症类型、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患儿均根据病情实施积极救治和对症支持治疗。对照组患儿根据病情实施常规危重症临床护理,包括体征监测、用药护理、营养支持护理等。观察组在患儿临床护理中应用危重病护理评分法作为评估工具,针对评分结果采取不同护理措施。

1.2.1危重病护理评分法的评估方法

护理人员收集患儿的全部临床资料,包括生命指征、医嘱、实验室检查结果、心电图检查结果、影像学结果等资料,综合分析,逐一评分,总评分≤70分者为高风险者,71~80分者为中度风险者,评分超过80分(≥81分)者为低风险者。入院时首次评估后应每隔24h再次结合患儿病情再次评估,及时调整患儿风险等级,采取相符的护理干预措施。

1.2.2不同风险等级患儿的护理

高风险者和中度风险者均需进入重症监护室实施严密监护。高风险者实施24h严密监测与护理,准备好床旁抢救器械及药品,持续监测患儿生命体征,随着准备急救或处理异常情况。对于中度风险者应做好生命体征监测,并密切监测心肺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情况,及时处理并发症及不良反应情况。低风险者应配合医生进行有效治疗,定时监测患儿病情变化,积极处理患儿病情。

1.3观察指标

救治72h后统计两组患儿救治效果[4]:患儿生命体征平稳且恢复正常,临床症状显著改善或消失,病情控制完全脱离危险为显效;患儿生命体征平稳且显著改善,临床症状显著改善,病情控制、脱离危险为有效;患儿生命体征不平稳,临床症状无改善,病情加重或死亡者为无效;总有效率=(总例数-无效例数)/总例数×100%。同时,对观察组危重病护理评分法结果进行统计,分别统计≤70分、71~80分、80分三个等级的患儿例数、并发症及死亡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分析所有数据,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篇4

[关键词] 耳鼻喉科病人;心理特点;护理对策

1 耳鼻喉科门诊病种的类型及心理特点

1.1急诊病人的特点和心理表现

病人对医院的就医环境陌生,就医环节流程不熟悉,常发生“一排、二等、三跑路”的表现,尤其是耳鼻喉科急危重症病人多,(1)急诊病人病情急;(2)极度痛苦;(3)恐惧不安;(4)择优心理明显。

1.2慢性病人的心理特点

慢性病人因为需要承受长期的疾病折磨,经历漫长的病程,所以往往产生极为复杂的心理活动,许多慢性患者到处求医,服药杂、多,疗效不明显,到门诊复诊希望碰到最好的医师,获得最好的诊治方法,及早根治病患。(1)普遍存在失望、悲观、消极、自卑的心理状态。(2)对用药和治疗都存在戒心。(3)对正确的治疗及康复均无信心。

1.3畸形病人的心理特点

如先天性小儿、无耳、附耳、鞍鼻及外伤后所致的鼻、耳、面部畸形的病人,患儿及家属的心理压力大,承受刺激能力低、自尊心强、疑心重,对周围的人的言行举动都非常在意,总怀疑别人在谈论或讥笑、讽刺自己,对护士的眼神和语气都非常在意。

1.4初诊患者的心理特点

患者因年龄因素,和受其他患者情绪以及环境的影响,最易产生紧张感和陌生感;(1)患者对医院的就诊环境陌生;(2)比较注重医护人员的态度;(3)对医护人员的技术和服务质量比较关注;(4)需要对自己的病情有一个清楚的了解。

1.5专科检查治疗病人的心理特点

耳鼻咽喉科疾病具有多器官性、多管道性、多变化性及多交叉性的特点,病人由于鼻腔阻塞吞咽困难及听力减退、发音障碍、呼吸困难、疼痛等症状,生活质量严重下降,就医心切,常表现出极为矛盾的心理,即要求立即解除痛苦,又不愿意接受操作带来的不适。护士应详细地介绍检查处置的目的、配合技巧与注意事项,消除病人的顾虑和心理负担,并通过熟练的专科操作技能帮助病人迅速完成诊疗,减轻痛苦。

2 门诊耳鼻喉科病人的心理护理要求

门诊护士要把握病人的心理活动规律,捕捉就诊患者的情绪反应,把握好普遍与个别的规律,抓住主要的矛盾,解决好关键的人和事,营造良好的就医氛围,使广大的就医者在心理上得到满足,精神上感到安慰。

2.1创造良好的就医环境,消除陌生和紧张感

对初诊患者或家属进行反复耐心的门诊情况介绍,这对初诊病人非常重要。保持环境的安静、舒适、整洁、阳光充足、空气清新、温湿度适宜、护士的语言要清晰精炼、讲究艺术,服务态度要热情诚恳,使初诊者在心里对所在门诊有一个良好的评估,特别是对语言不通、文化程度不高的患者,更要做到耐心、热情。

2.2掌握好优先的原则

处理好轻、重、缓、急的问题,优先安排急、危、重症患者就诊治疗,这是多数门诊就诊的基本原则,注意候诊者的心理疏导,减少因此因等候时间的延长而引起的焦虑、烦躁情绪,争取候诊患者及家属的理解与支持,这样既可保证急诊病人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就诊环境的稳定。

2.3对慢性病患及家属的心理护理

护理人员对慢性病患及家属应有同情心,不计较病人的情绪好坏和说话方式,以情动人,以诚相待,取得患者的信任,帮助患者分析过去的治疗效果不佳的原因,找出解决的办法,使患者树立与慢性疾病做斗争的毅力和勇气,达到早日康复的目的。

2.4对畸形患者及家属的心理护理

护士应具有良好的医德和心理素质,体谅患者及家属的心理感受,不窥视病人的缺陷,以高度真诚的态度接待每一位患者,让其感到没有人把自己当成特殊病人对待,给他一颗平常心,让他静心就诊,轻松治疗。

2.5专科检查治疗的病人的心理护理

首先要向患者及家属解释检查治疗的目的、特点,以及检查方法及配合事项,要用亲切、关心的语言嘱,患者在检查治疗时放松,消除恐惧和紧张心理,以增强患者接受检查治疗的信心和胆量,促使其积极主动的配合,提高检查治疗的成功率,减少并发症。

3 讨论

综合医院耳鼻喉科护士要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意识,始终遵循主动接待、主动指导、主动协调的原则,给病人以帮助,避免无表情、无语言、无手势的行为,尽可能把我病人的心理需求,捕捉病人的情绪反应,解决好病人急需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任重主编.眼耳鼻咽喉口腔护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08

篇5

安全护理是指护理人员在进行护理工作中,严格遵循护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准确无误地执行医嘱,实施护理计划,确保患者在治疗和康复中获得身心安全。作为儿科护理管理者,必须及时剖析病房存在的各种不安全因素,加强护理风险管理,才能确保住院患儿的身心安全,确保护理工作质量。

1 儿科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

1.1 环境方面的因素.综合性医院的儿科病房大多参照成人病房设计与构造,墙角、床头柜、桌、椅、治疗车等等都是直角,病床太高,没有条档,窗户没有护栏,暖气片未加保护,这些都容易造成患儿的碰伤、跌伤、烫伤,引发护患纠纷。在上呼吸道感染和腹泻流行季节,患儿人数急骤增多,病房拥挤,床位紧张。在房间内,走廊上加床,使恢复期与急性期患儿共居一室,易发生交叉感染,再加上儿童哭闹频繁,不良的气味等方面的因素,使患儿得不到充分的休息,病程拉长,费用增加。

1.2 护理人员方面的因素

1.2.1 工作态度不严谨,违反操作规程。护士责任心不强,未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导致发错药,打错针。未遵守消毒隔离制度,交接班制度等等,而发生各种护理差错。

1.2.2 专业技术水平不高。孩子是全家人的宝贝。家长往往要求护士穿刺时一针见血,而护士的业务技术水平,是一个不断提高的过程,与家长的要求往往难以达成一致。

1.2.3 服务意识不强,护患沟通不到位。由于人们消费意识的改变,往往在求医过程中提出过高的要求,而护士对这种个性化服务的需求和知情权的行为不能很快适应,同时没有作良好的沟通,导致护患关系的紧张。

1.2.4 儿科护士压力负荷过重,职业认同感差。儿科护士相对于成人科室的护士来说,心理压力更大,精神紧张,容易造成工作疲惫感。

1.2.5 法制观念淡薄,风险意识差。需要护士提供有利于自己的证据,各种护理记录的书写是证据的重要来源。而临床上许许多多的护理记录欠及时,不全面,与医生记录不一致,存在种种缺陷。

1.3 管理方面的因素

1.3.1 护理人员缺编。护患比例、医护比例失调。由于护理模式的转变。护理范围不断扩展,护理工作量明显增加,但护士人数没有增加。

1.3.2 护士长忙于各项非护理事务而疏于管理,护士人力安排不合理。

1.3.3 各项规章制度健全,但执行力度不够。

1.4 病人及社会方面因素。

1.4.1 病人求医的快餐心理,对医院的期望值过高。

1.4.2 病人价值观的改变和提高,在市场经济冲击下,病人在医疗纠纷处理过程中向院方提出经济利益成为重要目的。极少数病人为了达到某种私利,要求无理索赔。

1.4.3 社会因素。某些媒体热衷于医疗纠纷的报道,造成舆论压力,病人对医护人员产生信任危机,甚至出现激化医患矛盾现象。

2 管理对策

2.1 医院要重视儿科病房的环境建设。根据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将病房涂上明亮鲜艳的色彩,在墙壁上悬挂图片和图画,减轻儿童对医院的恐惧心理。将墙角、床棱、门框、桌椅等等都改造成弧形,降低病床高度。设有护栏,从各方面减少对患儿的损伤。在儿科大忙季节,护理部实行宏观调控,分流病人,缓解压力,分室收治不同时期、不同病种的患儿,避免交叉感染。

2.2 加强工作责任心,严格遵守各种技术操作规程,增强各项规章制度的执行力度。成立护理安全管理小组,每月进行护理安全查房、护理缺陷、差错及事故隐患的分析讨论,并制订整改措施。

2.3 加强业务学习,技术培训,提高护士职业素质。工作中新老搭配,性格互补,既给年轻人锻炼机会,又避免因操作不熟练引起家长的不满情绪。

2.4 强化服务观念,加强护患沟通。根据病人的不同要求,提供不同的个性化的服务,公开收费标准,发放每日费用清单。重视患儿及家长的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同时注意沟通技巧,采用语言与非语言沟通,定期组织工作座谈会,对家长提出的意见及时作出应答。

2.5 合理调配人力资源。院领导应协调好后勤、药剂等辅助科室与临床科室的关系,减轻原本不属于护理方面的工作。护士长应加强对护理病房的管理与监督,抓好关键点,定期检查和考核,对薄弱环节及时改进,严加监控,防患于未然。

2.6 对护士实施人性化管理,充分调动工作积极性,出台护士带薪休假的工作制度,使护士有机会释放压力,保持健康的身体。

2.7 加强专业知识和法律知识学习,要善于分析问题,完善护理记录,将护理风险降到最低限度。

3 结论

通过实施有效的护理风险管理,儿科病区住院病人满意度一直保持在95% 以上,护理差错发生率从2%下降到0.2%,对预防护理安全隐患的发生,减少护理纠纷起到了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篇6

近年来儿科护理人员老化新的护理人员较多,护士应急能力较低,专科业务知识较弱,业务技术不够熟悉。随着儿科新技术、新项目的大量引进,护理工作复杂程度明显提高,护理技术要求高的内容日益增多,对护士形成较大压力,导致儿科护理工作中技术风险加大,影响护理安全。儿科新型仪器设备较多,个别年轻护士不能熟练掌握仪器、呼吸机、除颤仪等各项设备的操作,抢救患儿时手忙脚乱,影响抢救成功率。儿科患者普遍年龄较小,病情描述不清,且反复发作,患儿哭闹、躁动,在与家属沟通时达不成共识,家属满意度不高,护士工作量大,缺乏与家属的有效沟通,家属对护理的要求较高,护理工作得不到家属的肯定和认同,这直接影响到患儿家属者的满意度及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度。根据应用SWOT分析法对儿科安全管理现状的分析,针对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采取相应的对策。并对SWOT分析法应用前后的护理不良事件、病房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进行比较分析。利用DPS7.05软件[7],对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对计数资料进行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意义。

2结果

采用SWOT分析法对,儿科实施护理安全管理前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进行比较(见表1);对两年的护理质量考核项目评分进行比较分析(见表2),两年度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①应用WOT分析法有效降低儿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SWOT分析法是一种系统思维方法,其优点在于考虑问题全面,而且可以把对问题的“发现”和“解决”紧密结合在一起,发挥优势,克服劣势,从而得出一系列个性化的措施。针对儿科患者病情变化快、病情及临床表现微妙、患儿不会表述等特点,科内成立了由护士长及科室总带教共3人组成的护理能力培训考核小组,小组成员均有5年以上儿科工作经验并通过护理部师资培训及考核。该小组负责制定儿科急救流程、护理理论技能培训方法、培训目标及急救能力考核计划、考核细则,并具体组织培训与考核。通过对专科知识点的培训与考核,强化了护士对病情评估与救药物等理论知识的掌握。2014年应用SWOT分析法后护理不良事件明显较前一年下降,科室优势得到延伸,劣势得到控制,病房安全得到保障(见表l)。②应用SWOT分析法有效提高了病房护理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使用SWOT分析法从结构入手对儿科护理安全管的优势、劣势、机会与挑战进行细化分析,从而找出儿科护理安全工作的薄弱环节及安全隐患。儿科护理安全的高危环节较多,针对那些有可能影响全局或最容易出问题的高危环节,如抢救物资准备齐全、定点放置并随时处于完好备用状态,采取专人负责重点监督。对于给药处置流程及危重患者外出送检查,患儿突发病情变化及呼吸骤停抢救等护理高风险流程,科内有明确的操作流程并对科内护士进行培训,以小组的形式进行一次场景演练,找出关键环节中可能还存在的不足,不断地完善相关的规章制度,以流程再造等方式为护士实施护理提供指引和支持。通过上述一系列的措施,病房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较前一年明显提升P<0.01(见表2)。

篇7

【关键词】重症手足口病;患儿;护理

手足口病为急性传染病,主要由肠道病毒引起,症状表现为发热、手足口部皮疹或疱疹等,部分患儿会伴有肺水肿等症状。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已经严重累及中枢神经系统,预后比较差,病死率比较高,患儿在儿科重症监护病房接受治疗时,需要护理人员给予全面的护理干预,抑制患儿病情进一步发展,促进患儿康复,改善患儿预后,降低患儿病死率。

1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

手足口病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生于0~5岁婴幼儿群体中,尤其易发于0~3岁儿童群体中,由于手足口病具备传染性,因此,该疾病的一项显著特点为聚集性暴发。0~5岁儿童尚不具备完全的个人卫生意识,玩耍时可以自己跑动,且喜爱与众多儿童一起玩耍,同时,儿童自身的肠道病毒保护性抗体缺乏,增加了手足口病的发生率[1]。男性儿童的发病率要高于女性,主要原因与男孩性格好动,多暴露机会相关。6月~8月为手足口病的高发季节,地区不同时,流行月份会存在一定的差异,这说明,手足口病发生与发展的因素中,气象因素为一项重要因素,在气象因素的影响下,儿童免疫力会出现降低,增加了肠道病毒侵袭的几率,而且生物病原体的繁殖与传播在某些气象因素的促进下会加快,同样增加了手足口病的发病率。除了气象因素外,个人的卫生保健意识、免疫力等也是手足口病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

2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在儿科重症监护室中的护理方法

2.1消毒隔离

手足口病传播的主要途径为呼吸道、消化道密切接触,为了避免疾病的进一步传播,儿科重症监护室中设置隔离区,患儿入院后经由隔离通道,进入到隔离区中诊治。护理人员为患儿提供各项护理服务时,穿戴隔离装备,同时,手部利用含氯消毒液清洗,预防护理其他患儿时发生交叉感染。各种医疗器材使用完毕后,利用紫外线器械消毒。患儿的各种生活用品,比如奶瓶、玩具等,同样需要进行消毒,可采用煮沸消毒法或者擦拭消毒法。利用含氯消毒液浸泡患儿的呕吐物及排泄物,3h后,在卫生间中倒掉。在双层黄色垃圾袋中放置生活垃圾,并最好标记,及时给予其相应的处理。定时消毒病房,采用空气消毒机进行,过道及医护办公室利用紫外灯每晚照射消毒。

2.2病情观察

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病情变化非常快,护理人员需要对患儿的生命体征密切的观察,以便于患儿发现异常时及时抢救。早期阶段中,病情进展的主要指标为血压上升,病情加重的主要症状为持续发热、心率加快,此时,应密切监测患儿的心电图及血氧饱和度,并检测患儿的血压、血糖及心率情况,对患儿面色、四肢温度、指甲和趾甲的颜色等变化进行严密的观察,如有异常立即通知医生,给予患儿抢救[2]。患儿的年龄比较小,陈述病情的能力比较差,护理人员应对患儿的精神状况及病情变化情况进行仔细的观察,及早发现患儿病情进展,给予患儿对症治疗,改善患儿预后。

2.3发热护理

手足口病患儿的主要症状之一普遍表现为发热,护理人员应将病房温度控制在20℃左右,适当的减少患儿的衣被,避免过厚,采取适当的方法增加患儿的饮水量,对体温情况进行密切的监测,如患儿体温低于38.5℃,可给予患儿物理降温,比如减少衣物、温水擦拭等,如患儿高于38.5℃,遵医嘱给予患儿退热药物,比如布洛芬混悬液等[3]。患儿比较容易出汗时,及时擦拭患儿汗水,并保证衣服干燥,避免受凉。

2.4口腔与饮食护理

患儿的口腔黏膜会伴有溃疡,因此,护理人员应做好患儿的口腔清洁工作,当患儿口腔溃疡程度比较时,利用生理盐水清洁患儿的口腔,当患儿口腔溃疡比较严重时,帮助患儿清洗口腔,清洗时采用4%碳酸氢钠、1.5%过氧化氢,每天2次,完成后,口腔溃疡部位喷开喉剑,降低口腔的疼痛程度,促进愈合。患儿饮食以流质和半流质食物为主,需清淡,多食用维生素及蛋白质含量高的食物,刺激性食物禁食,少食多餐。

2.5皮肤护理

避免患儿的皮肤受到刺激,衣服以宽大、舒服为主,并保证干燥、清洁。患儿皮肤利用温水擦拭,保证皮肤清洁,每天1次。将患儿的指甲剪短,避免指甲抓伤患处皮肤,引发感染,必要时,将连指手套戴在患儿手部。如皮疹或疱疹已经发生破裂,将碘伏涂抹在破裂处,进行消毒。

2.6心理护理

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在儿科重症监护室接受治疗期间,采取隔离治疗的方式,父母不能一直陪护在患儿的身边,再加上病房环境的陌生性,导致患儿心理发生不良变化,比如恐惧、紧张[4]。护理人员护理期间,对患儿病情观察的同时,可加强与患儿的交流,以和蔼、亲切的态度面对患儿,赢得患儿的信任,与患儿之间建立良好的关系。如患儿的年龄比较小,不能用语言交流时,可采用非语言交流的方式,如肢体语言,通过抚摸患儿的头部或手部,给予患儿安慰,缓解患儿的不良心理状况,提高患儿的配合程度。

综上所述,重症手足口病由于具有传染性,患儿在儿科重症监护室接受治疗时,采取隔离治疗的方式,护理人员需要给予患儿全面的护理,密切观察患儿的病情变化,并给予患儿关心、安慰和鼓励,促使患儿能够配合治疗,尽早康复。

【参考文献】

[1]钱美英.28例EV71型重症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患儿的循证护理实践[J].中华护理杂志,2011,v.4612:1179-1182.

[2]王岩,高玉梅.血糖升高再护理重症手足口病中的影响[J].糖尿病新世界,2015,13:175-176.

[3]罗秀状.危重症手足口病护理进展[J].右江医学,2015,v.43;

篇8

【关键词】儿科;手足口病;品管圈;护理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我院从2017年1月开始在儿科实施品管圈护理,将实施品管圈后的半年视作观察组,实施品管圈前半年时间视作对照组,在两组分别抽取50例手足口病患儿,观察组包括22例男患儿,28例女患儿,年龄平均为(4.28±2.36)岁;对照包括23例男患儿,27例女患儿,年龄平均为(4.59±2.14)岁。2组各项基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方法:①组建品管圈:品管圈开展之前,对科室内全部护理人员开展专业培训,掌握品管圈开展的目的以及具体步骤,在护士长的指导下进行品管圈的开展。②确定主题:所有组员一起讨论,确定品管圈的主题以及活动的具体内容。通过分析科室情况以及患儿情况,将本次品管圈主题确定为:加强小儿手足口病护理,改善小儿手足口病预后。本次品管圈活动一起开展3个月时间,间隔2周召开总结会议。③分析现状:手足口病患儿由于年龄小、自理能力差,怎样保证护理质量,提升患儿家长的满意度是护理重点。通过对当前现状进行分析,发现以下问题,临时床位多、床位不够用;医患矛盾比较突出;护理操作存在失误;各类信息卡粘贴错误、信息不全、书写欠规范。④拟定对策并实施:a.加强和家长的沟通:小儿由于缺乏良好的理解能力及配合能力,所以护理人员必须加强和家长的沟通,向家长介绍手足口病的相关知识,认真回答家长的疑惑,收集家长对护理的建议。b.加强护理人员自身学习:护士长按照科室中护理人员数量,对工作时间、流程进行重新安排,保证每名护理人员工作时间在8h之内,将每天的护理流程制成小册子,黏贴在护士站,使护理人员能够有更深入的了解。同时将护理中可能发生的问题、错误制作成警示卡片,同样粘贴在护士站,以提升护理人员的警惕性,避免出现相同的问题。c.间隔2周召开一次讨论会议,分析前2周护理开展情况,分析优点和需改进之处,提出改进措施,调整后期护理方案,在后期的护理中改进实施,保证循环前进。

1.3评价指标:比较护理人员在品管圈实施前后综合考核结果,考核内容具体有仪表、用语、态度、理论掌握、急救操作技术、护理操作技术、应急处理能力、病历书写质量,总分100分,越高得分表明护理质量越高。家长满意度:评价两组患儿家长对护理的满意度,让家长根据自己感受对护理服务进行打分,总分100分,85分以上为非常满意,60~85分为一般,65分以下为不满意。满意度=非常满意率+一般率。

1.4统计学方法:SPSS22.0对获取数据开展分析,(x-±s)表示文中计量资料,行t检验,[n(%)]表示文中计数资料,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品管圈活动开展前的对照组护理质量综合考核结果为(81.26±3.37)分,品管圈活动开展后的观察组护理质量综合考核结果为(92.59±5.06)分,开展品管圈后护理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开展前,P<0.05。品管圈活动开展前的对照组患儿家长对护理表示非常满意的有17例,一般的有23例,不满意有10例,满意度为80%;品管圈活动开展后的观察组患儿家长对护理表示非常满意的有20例,一般的有27例,不满意有3例,满意度为94%,品管圈开展后护理满意度明显更高,P<0.05。

篇9

1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

有研究表明,姓名相同、听力缺陷、误听误答等可能影响护士对患儿身份辨别,造成护理差错[3]。因此,医院必须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告知其标识腕带在临床治疗和护理中的重要作用。严格落实腕带查对制度,诊疗护理期间应先查对患儿腕带的信息,查对无误后再行诊疗操作。护士长应加强跟查护士腕带查对制度的落实情况,并定期进行考核,表现优秀人员可予以适当奖励。

2规范腕带佩戴流程

患儿皮肤较为娇嫩,机械刺激可能诱发感染、皮肤红肿症状,因此可选择材质较好的腕带佩戴,减少对患儿皮肤损伤。使用圆珠笔填写患儿的年龄、性别、床位、住院号等,字迹清晰,避免涂改。可根据患儿的年龄、性别等选择不同颜色腕带佩戴,不仅有利于辨认,还可促使患儿主动佩戴标识腕带。腕带资料填写完成后,由患儿家长核对,核对无误后,取腕带佩戴。标识腕带统一佩戴患儿一侧肢体,控制腕带松紧度,以一指间隙为宜。有研究表明,腕带佩戴过松,易出现脱落现象;佩戴过紧,可能增加皮肤间的摩擦,诱发不适感,影响患儿佩戴依从性[4]。

3加强对局部皮肤的观察

加强对患儿腕带佩戴情况的观察,若出现拉扯、撕咬腕带的现象,可调整腕带佩戴位置,例如佩戴于足部等[5]。加强患儿皮肤的观察,了解是否出现红疹、擦伤等症状,并行针对性处理。每天认真查对腕带的完整性,若出现脱落、破损等现象,应及时更换新的腕带。

4加强健康教育

篇10

关键词:耳鼻咽喉科;护理;职业素质

【中图分类号】R473.7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11-0443-01

耳鼻喉科又称为五官科,这些器官在解剖结构、生理功能方面紧密联系,其中有一个器官发病,很容易会影响到其他的器官,并且,这些器官细小,都处于深处,护理工作就显得特别重要。

1耳鼻喉科护理的重要性及致病因素

耳鼻喉与整个机体有紧密的联系。它们不仅有听觉、平衡、嗅觉、呼吸、发声和吞咽等重要功能,而且与免疫防御、味觉等功能也有密切关系。耳鼻喉科的各器官在解剖结构、生理功能方面联系紧密,因而一旦其中一个器官发病,其余的器官就很容易受累。有些疾病在耳鼻喉等器官有特殊表现,过敏性疾病时引起血管神经性水肿可造成急性呼吸障碍;血管栓塞可致突发性耳聋;哮喘的患者常并发过敏性鼻炎和鼻息肉;高血压病患者在血压升高时可出现反复鼻出血等。因此,一定要提高耳鼻喉科护理工作的质量。

耳鼻咽喉的器官直接与外界相通,环境中的有害因素直接或间接引起其病变,大致可分为三类:物理因素:高、低温、气压、噪音;化学因素:空气污染、有毒粉尘、烟酒刺激;生物因素:真菌、炭疽杆菌。

2当前护理工作的缺陷环节

患者入院时,医生对患者的入院介绍流于形式,没有对患者的疾病做细致的检查和评估。有的医生护士在对患者的护理工作总中,护理工作没有到位,工作态度差,保护措施不当,以至于造成护理缺陷。有的是手术前的护理工作存在片面性,只对病人的身体进行术前检查,没有对病人心理进行有效的关注,忽略了病人对手术的心里承受能力,有些手术加重了病人的恐惧和悲观情绪。

3耳鼻喉手术护理常规

3.1手术前的准备:首先要做好病人的思想工作,解释好手术过程等,解除病人的思想之忧,让病人知道手术前后的注意事项,以及如何配合手术的进行。对于病人食品来说,应该是营养比较丰富的流质、半流质及软食。保持口、鼻、咽喉部位和耳道的清洁,根据病情给予抗生素滴鼻液或滴耳液及漱口液。上颌窦术前一日应给予上颌窦穿刺冲洗,术前取下活动假牙或牙托。术前要。病人的病情,少食或禁食,按照医嘱进行术前用药,准备好手术用物,术前一日按手术要求准备皮肤、剪鼻毛、洗澡、更衣、理发等。耳部手术者应剃去耳周6CM毛发。植皮者常规准备供皮区皮肤。

3.2手术后的护理:根据患者病情设置舒适的卧位,对于手术时全麻患者,用全麻的要求进行护理。口腔进路手术者,进流质食物,非口腔进路者,进半流或软食。对于手术后的患者,要密切关注患者体温、呼吸、脉搏和血压的变化情况,对出现的问题及时做出处理,对于可能患有颅内并发症的患者要定期检查意识、瞳孔的变化和肢体活动情况。耳源性颅内并发症患者要注意是否有晕眩、面瘫、头疼和颅内压增高的现象。

同时,要注意伤口的变化情况。鼻咽部位手术患者要对手术部位进行冷敷,如果有血流流入咽部应当及时吐出,以便于能够观察失血情况,同时避免引起胃部不适;如果有敷料在伤口上,应当及时观察敷料是否有移位、松脱、渗血现象发生,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应当及时处理。

对于鼻腔有填塞物的患者,要防止松动、脱落,需要用湿纱布盖住口部,防止口干。当鼻腔内填塞物取出后,要观察有无出血情况,叮嘱患者要避免打喷嚏,不能用力擤鼻,运动时不易过于剧烈。用麻黄素液滴鼻,防止出血和感染。咽部手术患者要尽量卧床休息,少说话,气管切开的患者要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并发症。

3.3耳鼻喉科常用操作技术护理常规:对于常用的耳鼻喉科操作技术,如外耳道冲洗法、鼻腔冲洗法、上颌窦穿刺冲洗法、滴鼻法、耳滴药法、剪鼻毛法、蒸汽吸入法等方法,要熟练的掌握操作流程以及注意事项,同时,要熟练掌握医用常用的器械和设备光源、鼻窥、耳窥、压舌板、间接鼻咽镜、枪状镊、纱块、喷雾器、音叉、耵聍钩、异物钳等。并且对医护人员定期考核,确保专业能力达到标准。

4提升医护人员的职业道德素养

很多护理问题都是由于管理责任不到位而造成的。很多护士法律意识和职业风险意识淡薄,缺少责任感,缺乏爱心,很多护士只解决患者的健康问题,没有对患者的心理及后续的康复工作尽职尽责。有些护士专业能力不够娴熟,缺乏经验,导致操作失误。

加强对耳鼻喉科疾病的护理工作要提高护士的职业风险意识和法律意识,经常性的学习有关法律法规,加强职业法律教育。同时,重视护士专业理论教育和技能操作的培训,提高自身素质,为患者的健康负责。

结论:提高医院对耳鼻喉科疾病的护理质量,一方面是要加强职业技能的培养,提高医护人员的专业技能,另一方面,加强医护人员法律意识的教育,提高职业素养,提高责任意识,为病人负责。

参考文献

[1]刘雪峰.耳鼻咽喉科病人的安全护理[J].中国伤残医学.2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