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护理的认识范文

时间:2023-09-22 17:59:2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基础护理的认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基础护理的认识

篇1

[关键词] 基础护理;实验教学;效果分析

护理学是实践性非常强的一门课程,其内容的重点是护士必须掌握护理技术。技能实践与动手能力日益成为护理教育的重中之重,护生必须完全掌握各项操作指标、熟练运用各种护理技能。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选择我院护理专业2008级、2009级三年制高中起点高职学生共计203名进行调查,其中女生199名,男生4名,年龄18~22岁。

1.2方法

1.2.1教学工具:选用多功能模拟人16具及真人,静脉输液手臂模型护理模型6具及婴儿头皮模型4具,应用于包括静脉输液技术、皮内、皮下、肌肉注射技术、导尿法、灌肠法、鼻饲、口腔护理、心肺复苏等26个实验项目。

1.2.2组织教学:首先,观摩VCD蝶,老师结合VCD蝶进行讲解、示范、学生分组,每四人一组在“模型”上练习,练习中要求相互监督、配合,最后利用业余时间开放实验室进行强化,直到掌握该项技能。

2 结果:

2.1操作掌握程度:考试按照评分标准要求进行,护士素质10分,用物准备10分,操作过程50分,整理10分,沟通10分,问答10分。95分以上为优,85-94分为良,70-84分为合格,70分以下为不合格。通过考核学生合格率为100%,优秀36人,良好163人,优良率占98.03%。

2.2学生满意度调查:经学生问卷调查认为使用护理模型进行学习可以激发同学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的有192人,占94.58%;认为提高同学操作能力的有196人占96.55%,认为能增强记忆力的有158人,占77.83%。认为真人真做能提高护患沟通能力的有182人,占89.66%;认为能应对突发事件146人,占71.92%;认为能对病人实施整体护理173人,占85.22%。

3 讨论

3.1护理模型在基础护理学实验课程中的应用

3.1.1满足护理职业教育培养实用型人才的需要。护理模拟教学以其无风险性,操作可控性,练习可重复性,所有学生合格率为100%,优良率98.03%,说明利用护理模型教学,确实能增加学生的动手能力,较好地掌握护理基本操作方法,达到培养学生独立从事护理工作的基本能力和技能的目标。学生在模型上练习没有心理负担.敢于操作,练习后有利于对上述操作步骤的掌握[2]。

3.1.2充分体现了“以学生学习为主体”的主导思想。学生问卷调查中认为提高同学操作能力96.55%,认为能增强记忆力的占77.83%。说明从学生的角度认为利用模型教学可以通过手、眼、耳、脑等感管刺激可以增强学生动手能力、加深记忆。其次认为使用该模型进行学习可以激发同学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的占94.58%,说明通过利用护理模型教学,可以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体现“以学生学习为主体”的主导思想。在教学中应多巡回指导学生,及时发现、讨论问题,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3.1.3护理模拟教学作为护理教育中一种具有实践性、动态性、交互性、协作性的教学方法,已被广泛应用[3]。模型可以反复练习,提高熟练程度.保证操作流程不受干扰,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模型根据实验操作项目逐一环节进行讲解,使学生在熟悉操作步骤的基础上进行实验练习。

3.2真人真做模拟演示和练习在基础护理学实验课程中的应用

3.2.1真人护理操作练习较之在人体模型上操作演示,更能增强护生的直观形象记忆和感性知识,有效地体现教学的逼真性,提高教学效果。

3.2.2能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习兴趣在请学生当病人的模拟操作示教过程中势必引起全体学生对“病人”的新鲜感,而对“病人”既好奇又关切,以至全神贯注地注视教师的每个操作演示细节,激发学生处理突发事件。

3.2.3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爱伤观念,通过互相注射,同学们能悟出“二快一幔”的实际含义及静脉注射未命中血管时针头在皮下反复穿刺时的疼痛及其减轻病人痛苦的重要意义.因此,能自觉提高自己的操作水平,并注视患者心理反应。

3.2.4能有效地锻炼护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增进与病人的感情交流真人真做模拟实践教学,认为能提高护患沟通能力占89.66%.使学生从感性认识逐步上升到理性认识,并由理性认识指导感性认识。

综上所述,护理模型作为重要教学资源在护理实践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实际教学中应扬长避短,充分利用模型的优点,模型操作的基础上采用以真人真做.发挥实践教学的优势,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职业综合素质高,技术能力强的高等技术应用性护理专门人才。

参考文献:

[1]李光兰,邬维娜,叶昌华,等.我国护理实验教学现状与改革[J].护理杂志,2006,23(10):52―53.

篇2

[关键词] 护士长管理;护理;绩效考核

[中图分类号] R19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3)04(c)-0154-02

对于护理人员的绩效考核评价属于医院管理的重要工作,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评价体系能够激励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并且有利于快速提高护理工作的综合效益[1]。所以,如何提高护士长的综合管理水平,从而有效调动所有护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 充分地发掘护理人员的工作潜能,最终让护理工作可以有力与高效的运行,这是长期以来摆在护理工作管理者面前一个非常重要和严峻的问题考验[2]。该院自2010年1月―2011年12月间,实行对护理人员开展绩效考核评价工作,探讨和分析护理人员绩效考核评价在提高护士长的临床护理管理水平和有效开展护理质量控制工作中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护士绩效评价表的构成

1.1 参照标准

依据综合医院管理年评价标准和卫生关于医疗机构护理质量的有关管理规范,并结合我们医院的实际状况,通过护理部明确制订护理人员绩效考核评价量表,再由护士长负责落实和监督执行。

1.2 主要构成内容

该量表主要包含有4个大项,即护理人员思想素质、护理质量控制和护理安全评价以及在职教育情况等等,每一个大项又由很多要素来组成,并根据其重要性制定不同的分值标准。其中思想素质又包括医德医风和劳动纪律与仪容仪表。在职教育内容主要包括对于各级护士的成绩考核、是否参与学历教育及学分的完成情况等。护理安全评价包括患者的投诉和护理差错、或者护患纠纷等。附加分包括科研成果、全院提名表扬、加班抢救患者、省级以上和参加比赛为医院获得荣誉以及出院患者的电话回访率等。在具体的实施运行工作当中,护士长应当针对于临床护理工作的实际情况,来进行不断的修改、调整与完善,努力使护理人员绩效考核评价表更加科学化和规范化,从而使其发挥应有的价值。

2 具体评价方法

遵循实事求是的评价原则,由护士长担任考核评价小组的组长,由3~5人的主管护师或者护师共同来组成考核评价小组;护士长对于考评结果进行定期或者不定期的考核或者抽查,并将评价的结果记录在护士绩效评价表中然后直接反馈给个人,按照评分的标准来进行评分,每月月底,再针对患者开展满意度问卷调查,最后在1个周期末,再由护士长来填写护理人员绩效考核评价表,并在该表上详细标明扣分的原因并及时地上报。具体方法是用全年的总分数去除以参加评价的实际月数,扣除护理人员的孕产病假与工休假期,其最终获得的平均分就是每位护理人员最终的考核得分,并由护士长把分值记录到护理人员的技术档案。另外,由护士长要在每个月的月初在护理工作会议上把考核评价的结果进行通报与分析,不仅能够接受全科护理人员的全程监督,还可以真正体现出考评工作公平、公开和公正的结果与原则[3]。

3 参照评价标准

将每月护理人员绩效考核评价结果进行分数汇总,方法采用百分减分法,并确定:70分的为合格,得分>80分的为优秀,得分>80分的为优秀。对于考评结果,必须认真做到奖罚分明,并且要让结果和劳务费等职工实际利益实现挂钩,对于评分不合格的护理人员,不仅要给予其警告处理,还要努力帮助她们去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帮助她们查找在护理工作当中所出现的最薄弱环节,从而得到尽快的整改。

4 结果

在护士长开展护理人员绩效考核评价工作以后,医院护理工作的质量和患者满意程度较以前有了明显的提高,使患者的满意程度从2010年的 94. 3% 迅速上升到了2011年的97. 6%。其中通过住院患者的满意程度调查,显示满意度上升幅度最为突出。各个项目的得分也呈现出逐渐上升的势头,这充分地说明:开展护理人员的绩效考核评价,属于提高护士长管理水平行之有效的方法,也能够为打造医院优质护理品牌的奠定坚实的基础。

5 讨论

5.1 护士责任心得到加强,患者的满意度大大提升

为了能够在护理人员绩效考核评价中得到好成绩,护理人员必须在工作中有较强的责任心,那么责任护士也就能够全身心地开展病房护理工作,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去做好病人的护理,一方面积极为住院病人制订科学的健康教育方案,还会在全程护理中注重患者的心理护理。特别是对于已经出院的病人能够进行积极地电话回访,使得护理服务获得了有效延伸,不仅增进了护理人员和病人之间的心理交流,而且还能及时收到病人的反馈意见,以便于在工作中及时的进行改进,大大地提高患者的满意程度。

5.2 护理人员的质量管理意识明显增强

实施综合考核评价以后,护士长和考评小组一般会在每周开展不定期或者定期的抽查,再加上护士长每个月底的集中讲评,病房护理人员的护理理念很快有了较大转变,所有护理人员都能够充分地认识到,护理质量控制不仅仅是医院护理部和护士长等某个部门和某个领导的工作,还必须落实到每一位护理人员每时每刻的工作当中,必须加强护理质量的控制[4]。 每一位护理人员必须从自身工作做起,要把护理质量标准和自己的具体护理实践实际紧密结合,对于自身岗位认真负责,尽可能地避免护理工作中的失误,力争努力减少护理纠纷的发生,从而使护理的质量得到全面提高。

5.3 提高了护理人员的参与竞争意识,并有利于量化评估

护理人员绩效考核评价属于医院护理管理的重要工作,作为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对于激励员工工作热情和提高工作效率大有裨益。在开展了护理人员的绩效考核评价以后,每月的护理质量的综合考评结果都得到了公开,能够有效地激发了全体护理人员的积极性[5]。与此同时,通过积极开展护理人员的绩效考核评价,护理业务相关的上下级面对面交流机会明显增多,护理管理人员也可以了解到每一位护理人员的具体目标需求与工作的绩效。在每月与年底总结中的纵向和横向护理工作比较当中,也能够通过绩效考核评价表对于每一位护理人员的工作进行严谨正确和科学的综合评估,全面了解到护理工作当中所存在的具体差距,以便于其尽快地改进工作,这都将针对护理人员的综合业务素质提高发挥积极的指导作用。

5.4 提高了护士长的管理效能和临床护理管理的工作效率

把每年的护理人员绩效考核评价表的平均分做为护士长年末对于每一位护理人员进行综合考核评分,并且记录到护理工作人员的技术档案,这种长效的护理质量考核机制,能够有效地避免护士长对于护理人员以往的片面性和回顾性的年终考核的缺陷[6]。这也有助于全面解决护理质量问题和确定检点,从而保证了医院护理工作的良性运转。另一方面,作为护士长,不仅要在日常做好的护理质量监督工作, 还必须要记录的详细的管理资料。对于这类临床护理中存在的大量繁重的工作,在相对有限的时间范围内很难完成。这就使护理管理工作效率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盛洁华,叶志弘.护士绩效评价与管理在该院的实践[J].中华护理管理,2006,6(10):11.

[2] 孙燕,张玲娟,曹洁,等.三级综合性医院护士绩效评价指标的定性研究[J]. 护理学杂志,2010(9):64.

[3] 艾桂花.护士绩效考核与管理在我科的实践[J]. 中国医疗前沿,2008(2):72.

[4] 郑艳,王艳,贾世英,等.量化管理在护士长工作质量控制中的作用[J]. 武警医学,2006(7):45.

[5] 张桃兰.护士长在现代护理管理中如何提高自身管理水平[J]. 基层医学论坛,2010(33):66.

篇3

【关键词】 结核病;护理干预;出院计划服务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11.482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6531-01

结核病是一种慢性消耗性传染病。结核病的治疗原则是长期,规律,全程,联合,适量整个治疗方案分强化和巩固两个阶段。[1]一般经住院强化治疗后病情好转,均出院在家继续治疗和休养,由于病情长,治愈慢即使出院也要继续服药3-6月。因此家庭治疗和休养是整个治疗中非常重要的部分。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我科2011年6月――2011年12月出院结核病患者100名为干预对象。

1.2 方法 将入选病历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两组分别建立个人档案,将其电话号码,家庭地址登记入册,追踪观察采用电话随访,及问卷调查随访等形式与被调查者及其家属讲解疾病基本知识治疗和护理措施以及药物的作用和付作用自我保健方法等。试验组采用以一对一专人负责实施全程护理干预。对照组不干预。

1.3 干预实施方案 根据出院后患者自我照顾能力,治疗需求家属照护人力及能力需求填写患者需求评估表,出院计划小组根据收集的资料的结果拟定出院计划,分别对患者及家属提出服务及必需资料,发放《结核病护理指导手册》,并进行讲解,电话及家庭随访,第一个月每周,以后每半月进行一次。采取以一对一全程护理干预。

1.4 评估及指导 ①用药护理:要讲不按时.不按量服药产生耐药性和复发性的危险性。治疗一定要持之以恒,病人必须将每日服药纳入日常生活中,应将放置于容易看到的地方以免漏服,并使患者充分认识到坚持治疗规律用药的重要性.②饮食护理:饮食治疗对此病情相当重要。指导患者加强营养,在普通饮食基础上再给以高热量,高维生素。高蛋白饮食。如牛奶,蛋类。肉类,蔬菜水果。可提高机体免疫力。增强各脏器功能.在服药期间,特别避免进食酒精饮料,奶酪戒烟戒酒。③适度运动避免劳累:病情轻的患者可适度进行户外运动。做些轻工作和劳动。但不能感到劳累,如散步,打太极拳,体操等根据年龄,性别,病情爱好选择自己合适的运动方式以增强体质,增强抗病能力。建立良好护患关系,帮助患者调理心理状态。正确对待所患疾病,鼓励患者树立未来的生活目标,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 结 果

2.1 两组干预前后自我效能情况比较 见表1。

试验组在日常生活(合理饮食,坚持运动,良好生活习惯)服药遵医行为(剂量服药,按时服药.坚持服药.定期复查)健康行为(戒烟,限酒,稳定情绪)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结 论

结核病的治疗是一个漫长过程,随着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模式的转变。根据患者出院时建立服务卡的内容定期上门随访或电话随访。通过各种宣传手段,使患者了解防治知识增强自我保健能力。通过护理干预患者自我效能能力获得满意疗效。自我效能是可以提高肺结核患者服药依从性[2]自我效能调节认知和行为的选择,以及对该行为的坚持性和努力程度。[3]因此对出院患者进行计划服务能使患者树立治疗信心,鼓励患者积极面对自己的疾病,并形成医院-患者-家庭_联合治疗模式。使患者建立了良好的遵医行为和正确的健康理念。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力性,保持良好的心态。

参考文献

[1] 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50-51.

篇4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认知及自我护理;调查

[中图分类号]R68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959(2009)12-0086-01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此病是临床上引起腰腿疼痛最常见原因。腰椎间盘突出症约占腰腿疼痛患者的86.55%[1],因此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及护理应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为了解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和自我护理能力的知晓水平,我们自行设计了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调查问卷,为有效的开展健康教育和治疗护理干预工作及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提供科学依据,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选择2008年8月~2009年8月在本院腰椎间盘科住院的120例患者作为调查对象,年龄45~67岁,其中男性73例,女性47例,农民18例、工人43例、干部25例、其他职业34例。小学及文盲10例,中学及中专63例,大专及以上37例。

1.2 调查方法:调查于患者入院后第二天开始。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表进行调查。以问卷为基础,由课题组成员直接与患者进行交谈,讲解问卷中各项内容及填表要求,使患者充分理解后自行填写。对于小学及文盲患者,由调查者根据其回答代填。发表120份,收回120份。

1.3 统计学方法:所得资料采用SPSS10.0软件包进行录入和分析,采用百分比描述。

2 结果

2.1 1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原因及诱因知晓情况见表1。

2.2 1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对疾病的临床表现及治疗知识知晓情况见表2。表2疾病的临床表现及治疗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例,%)

2.3 1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护理的相关知识.知晓情况见表3。

3 讨论

3.1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原因及诱因知晓情况分析:从表1可知,患者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原因及诱因知晓率极低,仅32.7%,因此迫切需要我们加强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让患者了解、掌握发生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原因及诱因,从而进行干预。具体做法是:指导注意平时的站姿、坐姿、劳动姿势,以及睡眠姿势等的合理性,纠正不良姿势和习惯,加强锻炼,增强体质,尤其加强腰背肌功能锻炼。

3.2 对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表现及治疗知晓情况分析:表2显示患者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疾病及治疗知晓率总体水平较低,这就要求我们护理人员应向患者详细宣教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原因、诱因及症状,以识别疾病早期症状,及时就医治疗,同时强化疾病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对治疗的知识知晓程度,提高治疗依从性,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篇5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6B-0099-02

一、设计思想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加快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支撑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作为一名中职护理专业教师,如何合理地将信息技术运用到中职护理教学当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这是新形势下中职护理教师必须思考的一个问题。护理学基础是护理学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护理学基础的教学中,目的在于变革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使学生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科学的教学模式下充分利用网络交互性的功能,形成师生交流、生生交流、人机交流的多种交流形式;采用以任务驱动型教学法为主的行动导向教学法,使学生在任务的驱动下,进行自主学习和以小组单位合作学习,发挥集体智慧,实践创新地完成任务,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设计依据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强化信息技术应用。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水平,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手段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增强运用信息技术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因此,本次教学就是将信息技术合理地运用到护理教学当中,并根据中职学生的学习特点进行教学设计。我们考虑到现在的学生都以“90后”为主,形象思维较为活跃,不喜欢满堂灌的理论讲授式学习,而倾向于实践操作,对网络、智能手机、视频等信息技术和实践活动有着浓厚的兴趣。基于学生以上特点,本次教学以“静脉输液”的教学设计为例,遵循“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发展技能为核心”的职教理念,充分利用网络教学资源平台、微课、操作微视频、情景短片、flash动画游戏等多种信息化教学资源,将课本知识形象化、具体化,有效地帮助学生掌握静脉输液的操作步骤,明确操作要点,实现在操作中学习,激发学生对护理操作技能的兴趣,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提升护理专业学生的操作技能。

三、教学过程

(一)教学设计。见表1。

(二)学生反馈。学习结束后我们让学生就本次课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收获进行评价,我们将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发给学生,让学生采用无记名方式答卷,共发放调查问卷78份,回收有效问卷78份,有效问卷回收率100%。

从表2可以看出,学生对这次教学设计的满意度较高,对“您觉得上课过程中,参与的机会增多”、“您的动手能力得到提高”、“激发了学习兴趣”3项的认可度最高,这充分说明信息技术的合理运用有利于提高中职学生对护理学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兴趣,学生能有更多的机会主动参与学习,有利于培养她们的动手能力、沟通能力,从而促进主动学习、主动发展。

四、教学体会

本次课的教学设计是信息技术与中职护理教学整合的实践与探索。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以任务驱动教学法为主,借助网络、智能手机等信息技术平台,设计了融课前、课中、课后三段教学于一体的教学过程,为了更好地解决教学重点和难点,我们大量使用信息技术包括网络资源、视频、flash动画游戏等,将课本知识形象化、具体化,课程按照理实一体化的设计思路,实现在操作中学习,以进一步提升学习效果。

(一)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中职护理学基础教学现在大多是以“讲解―接受式”为主的传统教学,这样的护理学基础课堂教学往往使中职学生在学习中感到单调、枯燥。信息技术下的课堂教学,能够有意识地运用微课、规范化操作视频、flash动画游戏等技术,将课本知识形象化、具体化,给学生带来视觉、听觉上的不同感官冲击,使学习内容更加有趣、更加直观,易于理解,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升学习效果。

(二)以任务为中心,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再按照课本中以章节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进行授课,而是将需要掌握的学习内容和知识点以“课前学习任务单”的形式提前布置给学生,并要求学生在课前一周完成相关内容的学习。学生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通常需要登录学校的护理学基础网络教学资源平台观看微课和教学视频,查阅相关的学习资料,利用互联网检索、阅读教材等方式学习。此过程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为了完成学习任务往往需要借助网络、智能手机、电脑等信息技术设备和手段来获取任务解决的方法,从而完成学习,有效地实现了学生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的转变,可见以任务为中心的教学改革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采用“做中学,做中教”的教学方式,即通过学生的“做”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教师进行必要的干预指导。在信息技术视野教学下,通过两段动画短片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引起学生思考,并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按照“小组讨论―各组汇报―教师总结”的模式,让小组围绕任务,查阅教材及网络资料,逐级进行讨论、汇总。教师要通过个别指导和集中释疑,引导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并最终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讨论结束后以小组为单位,以手机实录制作视频并上传平台的方式进行汇报,教师点评。通过汇报展示,可以检验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的成果,检验她们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各个小组之间扮演指导者和监督者的角色,学生在任务完成过程中获得自我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

篇6

本科基础护理服务缝隙存在问题:①个别护理人员没有充分认识骨科基础护理工作的意义和重要性,对基础护理的认识只停留在病人住院环境舒适、患者清洁等层面上。②不重视入院介绍,使护理服务沟通不畅。③常规的基础护理未到位,如全麻术后第1天未做口腔护理;留置导尿患者只做1次会阴护理,未按要求每日做2次会护理。无缝隙护理管理模式的应用:①加强护理人员对基础护理重要性的认识培训。首先明确基础护理贯穿于患者健康护理的始终,是并发症的预防和症状护理的实践活动,是护理人员践行护理程序的具体活动,其质量是实现减轻患者痛苦、恢复健康、维护健康、促进健康的保障。强化质量意识,加强职业道德的素养,自觉执行质量标准。具体措施:护理人员应备“基础护理工作反思日记本”,将工作中的不足进行记录,每周进行一次基础护理工作交流,从不足中学习提高,避免同一不足重复出现。②优化基础护理服务流程,使各项基础护理工作高效、优质、有序进行。病人生活护理(包括入院介绍、环境舒适、患者清洁)→病情变化的观察(危重、大手术术后、长期卧床病人的并发症,如坠极性肺炎、泌尿系的感染、褥疮、关节僵直、肌肉萎缩等→与病人的沟通交流(了解患者需求,发现并发症发生的迹象)→基本护理操作(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和质量标准)→健康教育(贯穿于健康的全过程)。③加强质量监控。首先做好一级质控,护理人员自律,自己管理自己约束、提升,将质量意识深入心底,慎独精神渗透到患者健康护理的全过程;其次配合护士长做好二级质控,自觉自愿接受护士长的督查指导,对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立即改正,同时借鉴他人基础护理工作中的亮点,在具体工作中学习应用。积极配合三级考核,重视院级考核和督查。④开展“基础护理品管圈”活动,护士长为圈长,其他护理员为圈员,每月活动1次,“头脑风暴”法讨论如何夯实骨科基础护理,内容为人员培训、基础护理并发症评估和识别、制定防范计划和措施、明确控制措施等。

2结果

实施无缝隙基础护理管理后,骨科病房患者基础护理高效优质到位。患者满意度提高。护理人员基础护理工作质量意识增强,对基础护理的认识深入到核心,即基础护理工作是防止和减少并发症发生的保障,是确保患者安全的基石;同时明确基础护理的内涵,优化基础护理程序,从而夯实病房患者的基础护理。

3讨论

篇7

基础护理是临床护理工作最基本的组成部分,是护士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病人住院的全过程需要基础护理服务,在一定意义上,基础护理是衡量护理质量的核心和标准,近年来,由于护患双方的价值观、需求观都在发生变化,病人对医疗服务的需要和期望值越来越高,随着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开展,进一步提高医院基础护理水平显得尤为重要。针对如何提高护士基础护理水平,我有以下几点认识:

一、加强护理人员价值观的教育

首先要做好新护士入科教育,使每位护士上岗前均认识到基础护理工作的重要性,树立基础护理与专科治疗同等重要的意识,摒弃重治疗轻护理的思想,其次是通过高年资护士的现身说法,列举基础护理促进病人康复的典型案例,激发护士对基础护理工作的动力和成就感;三是护士长言传身教,对护理事业执着,对工作负责、热忱、树立良好的形象感染护士,通过以上方法,使护士认识到价值观不能以金钱来衡量,护理工作的目的是让病人早日恢复健康,让病人感受到实惠,得到病人的认可,只有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才能产生持久的工作激情。

二、强化护士主动服务意识,为患者提供全程优质服务

护士要设身处地地站在患者的角度,感悟患者住院期间渴望满足的各种需求,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变“要我做”为“我要做”。力争做到服务于患者开口之前,以患者和家属方便、放心、满意作为护理工作目标,帮助生活自理能力缺陷的病人擦澡、洗头、刮胡子、剪指甲、翻身按摩及各种功能锻炼,让患者在病房中得到最细致、周到的关怀和照顾,感受到最温馨的护理服务。

三、加强护士基础护理技能的培训

采取不同的培训形式,使每个护士规范地掌握各项护理操作,学习的内容不仅限于基础护理操作,还拓展到专科护理,沟通技巧,职业礼仪、社会人文科学知识等方面,培养出高素质的护理队伍。只有加强护理队伍人格素质的培养,才会有坚定的人生信念,有了优良的心理素质及良好的行为规范,才能增强护士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提高护理质量

基础护理工作是护士观察病情的重要途径,是护士对病人沟通的最好桥梁,是护理服务精神的最直接体现。护理人员要站在满足病人健康需求和学科发展的高度,充分认识基础护理工作的重要性,为病人提供全身心的整体护理。

五、重视培养护士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提高危重患者的护理质量及抢救技能

认真学习应急风险预案,让护士熟悉各种突发事件的处理程序及方法,并通过不定期的演练、模拟及情形训练加深印象。为提高危重患者的护理质量,护士长每日应参与危重患者的护理,检查危重患者的护理质量,将护士对危重患者的病情评估情况作为量化考核的内容之一,每周对护士进行提问,或定期进行书面考核。尤其是危重患者的皮肤、治疗、管道等情况作为考核的重点,每个月坚持护理查房,提高护士解决疑难问题的能力。注重强化护士进行危重患者护理技能及抢救中使用cpr技术、呼吸机、监护仪等护理仪器的操作培训。

六、合理分工与合理安排

篇8

【摘要】基础护理工作对骨科病人尤为重要,通过加强对护士的职业道德教育,对病人的健康教育可以进一步提高对骨科病人的基础护理效果。

【关键词】骨科病人;基础护理;职业道德;健康教育

骨科病人的基础护理不同于其它科的病人,由于患者起病急、病程长、活动少,给骨科基础护理工作带来一定难度。因此,加强护士职业道德教育和对病人进行健康教育就非常重要。

骨科病人的特点:

骨科病人大多由意外事故急诊入院,事起突然。因此,缺乏足够的心理准备及相关疾病知识。而且病人年龄跨度大,从婴儿到老人都有。骨科病人多需卧床休息或有自理能力下降,住院期间护士需协助其生活护理及培养其自理能力,又由于骨科的病种多,手术方案不一,特别是近年来新技术、新器械的应用层出不穷。更是对护理工作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这应引起我们对基础护理工作的重视。针对这些特点,采取不同的方案,采取多种方法相结合,从病人入院到出院实施全程的健康教育,这样就增加了疗效提高了病人的自我保健能力及康复锻炼技巧,同时也对我们新时期的护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就需要我们:

1 高度重视基础护理工作,加强护士的职业道德教育

(1)基础护理工作是保障临床护理工作安全的基础,最能贴近病人的护理方法,是护士观察病情的主要途径。是护士与病人沟通的桥梁,是护理服务精神的最直接体现,因此有计划系统的组织护士学习医学伦理学,护士职业道德修养等理论知识,提高全体护士对基础护理工作的高度认识,自觉认真地完成好本职工作。

(2)护士应具有爱岗敬业,勇于奉献的精神,教育护士既然选择了护理工作,就要以护理事业的先驱南丁格尔为榜样,用心去呵护每一个遭受疾病折磨的病人,一切以病人舒适为中心,把爱心、细心、耐心、责任心贯穿于护理工作的始终,教育护士在工作中自觉地关心病人、体贴病人、帮助病人。脚踏实地地做好基础护理工作。

(3)营造积极的人文关怀氛围,新的护理理念倡导人文关怀,在护理管理工作中实行人性化管理、人性化服务、营造和谐的护理工作环境、和谐的护患关系、倡导“团结协作、关爱生命、关爱健康、关爱病人”以病人为中心的优质服务。在这种氛围中,使护士积极愉快的工作,时时处处为病人着想,病人需求无小事,主动愿意为病人服务。提高对基础护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4)认真落实基础护理工作。提高整体护理水平,做好基础护理工作,可以调和融洽护患关系。密切观察病情。了解病人需求,及时对病人进行健康指导,及时解决病人中存在的护理上的问题

(5)以护理质量监控结果,作为评价每个护士年终工作总结的硬指标。骨科病人的基础护理尤为重要。任何小的疏忽都有可给病人造成并发证。因此,护士长必须对每一个护士的技能、工作态度、工作作风做到心中有数。对护士工作应有真对性的进行随时检查、其结果进行量化管理、到年终进行总结表彰。对低分者应进行末位淘汰制,因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让每一护士真正认识到基础护理工作的责任之重大。

通过这样的职业道德教育,我们使护士充分理解和认识到了基础护理工作的意义。让每一位护士都认识到骨科病人基础护理工作的重要性。认识到基础护理不仅仅是提供给病人清洁舒适的医疗环境,更重要的是通过基础护理工作减少危重、长期卧床、重大手术后病人的并发症。这样,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理论联系实际对病人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以使护理工作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这也是我们护理工作中应当重视的。

2 健康教育

(1)实施方法。出面法,将科学技术状况、骨科病人的医学知识、住院须知等制成挂板和宣传栏。将比较重要或难懂的内容制成图文并配以通俗易懂宣传卡片或手册,供患者及家属阅读,以达到向患难与患者、家属宣传的目的。

(2)讲授法。专业护士利用下病房的各种机会,用口述形式根据具体病情对患者与家属进行教育,并鼓励患者提出心中的疑问,就患者最关心的问题进行讨论,使教育信息的沟通实现双向性,提高教育效果,时常向病患及家属进行治病常识,自我保健等知识的讲解,达到健康教育的目的。

(3)现身说教法。对患同种疾病的患者,选择康复性的典范现身说教,介绍经验,对解除患者顾虑,提高治疗信心具有很好的效果。

(4)向患者及其家属进行示范操作。将用药的情况,自我护理方法,常见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功能锻炼的具体方法等不易掌握的知识应给予患者具体的示教与指导,向患者及其家属进行示范操作如:翻身、拍背等。使患者获得感性知识。

3 健康教育的内容

骨科患者的病情及护理要点随不同治疗时期而不断变化,其健康教育也必须结合这一特点来实施。

(1)入院教育,患者一入院,检查诊断病情后,就要对相关疾病的病因、证状、治疗现状等向患者进行介绍,使患者对所患疾病有一大概了解,并针对患者起病急,心理准备不足的特点给予指导,消除患者心情急躁、怒愤、担心、忧虑等心理,使患者以最佳心理状态接受治疗。

(2)术前教育,向患者介绍手术的内容、目的、注意事项、利弊关系及不良卫生习惯影响等取得患者的充分理解和配合,在治疗前能有一个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

(3)术后教育,手术后应及时向患者介绍术后可能出现的情况及处理方法,注意事项感染的预防,用药指导,饮食指导并指导等护理要点,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

(4)康复教育,康复期应重点指导患者及时正确地进行功能恢复锻炼,对锻炼方法,时机给予具体指导,促进功能恢复,争取最佳治疗效果。

(5)出院指导,包括患者的继续治疗、用药方法、功能训练方法及注意事项,返院复查的时间,应付疾病变化的策略等。

总之,随着社会的发展,医疗模式的转变,医院的护理工作除了应重视基础护理、提高护士的职业道德外,护理的范畴正在由单纯的疾病护理转向全民保健护理的方向转变,因此,只有将健康教育很好地贯穿于骨科护理,提高护士的职业道德,骨科病人的康复就又多了一层保障。

参考文献

[1] 刘苏君.基础护理――护理专业内涵.中华护理杂志,2005

[2] 黄津芳,王玉荣.护士健康教育意识调适与对策.中华护理杂志,1999

[3] 陆静波.骨伤科护理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5出版

篇9

doi:10.3969/j.issn.1006-1959.2010.09.380文章编号:1006-1959(2010)-09-2610-01

基础护理质量不仅与治疗效果密切相关,其中还蕴涵着护士职业道德[1]。为适应护理模式的转变,更新护理观念,以患者为中心开展整体护理工作,现结合临床基础护理工作,谈谈我的认识。

1.提高对基础护理工作的认识

基础护理是临床护理中最基本的组成部分,是临床护士每天要接触的工作,它关系到护理质量的高低和患者治疗的效果。基础护理的内容,不论是配合、协助医生进行诊疗处置,还是由护士单独完成的护理,它是护士周而复始,每天都要做的常规,但是有的护士缺乏应有的工作动力,被动地执行医嘱,认为基础护理多做少做,无所谓或随意简化。认为基础护理就是铺床、各种注射、输液等护理操作,这是不够全面的。基础护理就是满足患者生理和心理上的基本需要,使患者在住院期间处于接受治疗的最佳心理状态,早日康复。基础护理不仅包括临床护士应该掌握的护理技术操作知识,还应当包括临床护士依据患者的基本需要所提供的护理内容,包含生理护理、心理护理、危重期护理、恢复期护理;基础护理涉及的层面很广,具有综合性和实践性。同时,基础护理要求只有受过专业培训的、具有丰富而扎实的临床知识和社会知识的护士,才能够担负承担起这项工作。

2.落实基础护理,提高护理质量加强对基础护理知识的学习和对基本技能的训练

基础护理是一门综合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既充满自然科学的内容,如解剖学、生理学、营养学、药物学等,又渗透着社会科学的内容,如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伦理学等,有一定的科学性、主动性、准确性。按基础护理操作常规加强基本技能的训练,应从严要求,熟练掌握各项操作技能。

3.做好基础护理,全面提高护理质量一个医院要得到广大群众的信任与欢迎,有较高的医疗护理质量是非常重要的,对基础护理质量的管理也非常重要

3.1基础护理工作的服务性。护理服务与其他行业服务有许多不同之处,护理服务有自身特定的科学性、专业性、艺术性和特殊性。近代护理学创始人南丁格尔曾说:“人是各种各样的,由于社会、职业、地位、民族、信仰、生活习惯、文化程度的不同,所得的疾病与病情轻重也不相同,要使千差万别的患者都能达到治疗或康复所需要的最佳身心状态,本身就是一项最精细的艺术”[2]。

3.2落实基础护理,提高整体护理水平加强基础护理,可以协调、融洽护患关系,密切观察病情,了解患者需求,进行健康教育,提出预见性护理措施,提高整体护理水平等。护理专业存在高风险,临床护士每天面对的是挽救病人的生命和促进人的健康,临床护士每天面从事的是以人为对象的一种特殊职业。在医疗工作过程中,护理工作越来越重要,相信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人们法律意识的不断增强,护理工作的重要性会越来越凸显,护理工作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所以,基础护理人员必须加强整体护理中的质量,加强自身学习、三基训练,提高心理素质、人文素质、创新素质,树立“质量第一”的意识[3]。

总之,做好基础护理,既要有现代护理学的新观念,又要有丰富扎实的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知识,真正解决患者的需求,得到患者的认可,从而密切护患关系,提高全程护理质量,才能使护理工作更完美,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赵术云.新形势下基础护理的重要性[J].河北医药,2008,30(4):568.

篇10

随着医学科学的不断发展,护理已不再是从属于医疗的一个方面,而是有自己独立的专业学科体系,是医学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今,整体护理将逐步取代以往的功能制及责任制护理,使护理事业又有了新的发展,这对护理教育便提出了新的挑战,面临着改革的需要。病理学是护理教育中的一门基础医学课,如何来跟上护理改革的步伐,适应护理模式的转变,这是我们在病理教学中值得探讨的问题。

1 更新观念,确立新的教学思路

病理教学要适应护理教育的改革,必须要更新观念,确立新的教学思路。 随着新医学模式的转变,首先要树立新的健康观和疾病观,充分认识健康与疾病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转化,重视心理因素、社会因素在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加深对人、环境、健康、疾病之间关系的理解,将新的病因观贯穿于病理教学的始终;其次要从培养学生的整体综合能力入手,根据新的护理模式的要求来制订病理教学大纲,安排教学内容,列出教学目标,要在传统的病理教学基础上,使之能更好地满足临床及护理改革的需要;第三,要处理好病理教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做到相互沟通,相互补充不足,以致能达到整个护理教育的连贯性,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能达到融会贯通的理解。教学中要做到四个兼顾:(1)要兼顾临床的需要;(2)要兼顾相邻学科的需要;(3)要兼顾本学科达标情况的需要;(4)要兼顾学生知识素质、能力的培养。

2 提高认识,确立病理学新的地位

病理学在护理教育中属连接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课程,而在新的护理教育改革中,由于增大了人文学科、普通学科的比例,相对来说病理学在护理教育中的地位有所下降,如内容削减,课时也相应减少,但这并不是说病理学不重要了,而是要求教学内容更精练、更实用、更能适应护理模式的转变。因临床工作护理的对象是人,是一个患者,这就离不开病,离不开对疾病过程中所出现的病理变化及临床表现的认识。如果说人文学科、普通学科的增加是为了更好地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能力,那么,学生通过病理学的学习,就是为自己打好认识疾病,了解疾病的基础,是提高护理人员专业素质不可缺少的重要方面。

3 结合实际,合理安排内容结构

病理学作为临床学科的基础,同时也是学生认识疾病,了解疾病的基础,由于疾病各自的发生原因、发生机制、 病理变化不同,在临床可表现出复杂多变的病情,护士要根据这些不同的病情做出护理诊断,制订出护理计划,这就需要了解各种不同的疾病及其病理过程。因此病理教学必须结合临床学科及临床工作的实际,合理安排内容结构。 我省三年制中专护理专业教学大纲规定病理学总学时数,大纲根据护理专业的特点做了新的调整,教学中始终要贯穿突出护理、注重整体的特点,从满足临床学科的教学及实际工作的需要出发,在内容结构的安排上要做到以下几方面的调整。

3.1 病解内容要有重点 侧重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病变及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共性问题,减少常见疾病。学生通过学习,重点掌握疾病过程中机体所出现的基本病理过程,同时使他们能运用机体的整体观及事物运动、发展的观点,来解释疾病过程中局部与整体、形态与功能、损伤与抗损伤的辨证关系,贯穿以护理为中心、注重整体变化的教学方法,从而使学生能从疾病的表象认识到疾病的本质,为学习临床学科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