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护理宣教范文

时间:2023-09-22 17:59:0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儿科护理宣教,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儿科护理宣教

篇1

关键词:儿科;沟通技巧;护理

由于患儿治疗依从性较差,常常不能较好地配合临床护理操作。而沟通是执行护理操作中的重要环节,良好的沟通有利于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1],提高患儿在操作中的配合度。2014年11月至2015年3月对本院收治的儿科住院患儿进行宣教中运用沟通技巧,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科2014年11月至2015年3月住院患儿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与观察组35例。两组患儿的年龄、性别、病种等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1.2方法

两组患儿均根据不同的病种采取常规治疗方法,在每日上午09:30~11:00期间为患儿进行静脉穿刺及输液的操作,向家属进行健康宣教,时间控制在10~15min。对照组在操作前进行常规宣教,即向患儿及家属讲解操作的目的、操作要点及患儿与家属的注意事项。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运用沟通技巧,加强与患儿及家属的沟通,包括以下方面。

1.2.1语言沟通

在和患儿初次交谈时,先进行自我介绍,然后向患儿家属介绍医院制度与住院环境。每次为患儿进行操作前,均和患儿家属沟通好,告诉他们我要干什么,为什么要这么做。注意说话技巧,使用简单易懂的语言进行沟通,做到确切、清晰、简洁,符合患儿心理特点与年龄特点[2]。例如,避免提及“扎针”“穿刺”“消毒”等粗暴专业的词汇,取而代之的可以是“连接一个小管子”“擦一擦你的小手”等保护性、儿童易于接受的词语。由于患儿的年龄不同,护理人员可采取树立榜样、鼓励结合批评、表扬的方式与患儿交流。例如,向患儿讲解“你看,旁边床的小朋友多勇敢,刚才阿姨给他输液时就没有哭。让阿姨看看你是不是也很棒,来,主动把手伸到阿姨这里”等。交流时注意选择患儿感兴趣、有密切关联的话题切入。如患儿正在玩玩具,可以与患儿借此沟通,玩的什么玩具呀,这么好玩呀,你给阿姨玩会吧。以此与患儿拉近距离,消除其恐惧感,以利于沟通治疗。一般来说,与患儿最佳沟通时间为他们有兴趣与他人交流时,护理人员应当运用符合不同年龄患儿的语调与音色,调整自身情绪状态,情绪不佳时避免与患儿交谈,以免伤害患儿心理。可在患儿哭闹时暂停治疗,待情绪稳定后再做治疗。

1.2.2非语言沟通

操作者在与患儿及家属沟通时,除仪表端庄外,还可适时抚摸一下患儿的额头、肩部或握一握小手,使其产生亲切感。此外,在与患儿及家属沟通时护理人员面带微笑。在患儿面对护理操作时流露出焦虑恐惧的情绪时,护理人员则及时以关怀与同情的目光注视患儿,从而使患儿及其家属在心理上产生对护理人员的安全感和信任感,目光中传递给患儿及家属勇气,有利于患儿接受治疗。必要时也可停下来,认真听取患儿及家属的倾诉,以满足患儿的心理需要。

1.3评价指标

评价两组患儿住院期间,患儿对护理操作的配合率及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分别通过数量统计及满意率调查表书面形式进行统计分析。配合率的评价为在整个操作过程中,患儿能够参与到操作中,对操作者提出的要求能够有意识地去完成为配合。患儿在整个操作过程中处于哭闹、拒绝、反抗状态者为不配合。在完成护理操作后,向患儿家属询问对此次操作是否满意,“是”为满意,“否”为不满意。

1.4统计学分析

数据采用SPSS12.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在护理操作中,观察组患儿的配合率高于对照组,家长的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讨论

在护理操作前的健康宣教过程中,适当地运用沟通技巧可以提高患儿在护理操作中的配合率及家属对护理操作的满意率。充分的语言沟通有利于患儿及家属对操作充分的了解,更好地配合、参与护理操作治疗。此外,肢体语言的巧妙运用,亦可在与患儿及家属的沟通中无形地提高沟通效果。抚触是一种无声的语言,是一种能增加舒适感的实用护理技术,是肢体语言沟通中重要的手段之一。适当的抚触可使患儿感受到关怀与温暖,增强信任感与安全感[3]。抚触不仅可以促进患儿的健康成长,还可以拉近患儿与护理人员的距离,增进护患的感情交流。面部表情是人与人之间进行沟通过程中最容易被对方捕捉到的重要信息,对患儿的心理和身体康复都有着重要的影响。所以护理人员在面对患儿时,必须控制好表情,消除患儿的恐惧感和陌生感,缩短护患间的距离,增加对护士的信任感[4]和安全感。为深入沟通创造温馨和谐的氛围,而且可以为进一步开展护理工作铺下基石。罹患疾病,对患儿和家属的压力都比较大,与家属沟通时注意眼神的交流也可极好的提高沟通效果。听是进行心理护理的过程。倾听痛苦是一种帮助患儿及家属宣泄和情绪转移的方法。认真听取患儿的诉说,深度的共情和倾听是治疗病痛最佳良药,因此,无言的倾听、共情亦是不可少的沟通技巧。综上所述,在医疗护理工作中,沟通是一种必不可少的工作方法,护患间的相互作用与良好沟通是密切护患关系的前提与基础,不仅有利于维护患儿正常权益,而且能够促进临床工作顺利开展[5]。本研究中,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护患沟通技巧加强与患儿及家属的沟通,患儿在护理操作中的配合率及家属的满意率明显提高。从而降低了护理操作难度,使操作得以更顺利的进行,治疗效率得以提高。

作者:韩艳丽 单位:天津市儿童医院

参考文献:

〔1〕王翠花.沟通技巧在儿科护理操作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3,1(20):123-124.

〔2〕李颖红,梁锦娣.儿科护理工作中优质护理服务的应用价值分析[J].黑龙江医学,2013,37(7):628-629.

〔3〕何文杰,邓范艳,王江.在儿科护理操作中加强护患沟通技巧的体会[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3,34(18):2795-2796.

篇2

[关键词]优质护理;护理服务质量;依从性;护理

差错事件儿科是医院的特殊科室,儿童因生理和心理特殊性导致疾病的治疗和护理难度较大[1]。大量临床研究也指出,儿科疾病具有不确定性,容易出现病情变化,给患儿和家属带来了较大心理压力,加之小儿容易受到外界不良因素影响降低依从性,导致临床诊治受到干扰,不利于疾病的治疗和恢复[2]。国外研究表明,患儿在住院期间,接受科学的护理,可以促进患儿疾病的康复,也利于减轻患儿家属的心理和经济压力[3-4]。采取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对提高患儿预后有重要意义。如何优化现有的护理模式,提高儿科护理服务质量逐渐成为了近几年研究的热点。本研究在该方面积累了较多经验,在临床上开展优质护理获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6月~2019年2月我院收治的20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对照方法分为治疗组(100例)和对照组(100例)。治疗组中,男56例,女44例;年龄10个月~6岁,平均(4.17±1.32)岁。对照组中,男55例,女45例;年龄10个月~6岁,平均(4.22±1.35)岁。两组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纳入标准:符合本研究干预方案;患儿监护人知情同意,签署知情同意协议书。排除标准:难以配合完成本研究者;合并先天性疾病者;经济困难者。1.2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模式:遵医嘱常规护理,包括完成各项护理操作、监测患儿生命体征、按时合理用药、细心照料患儿的饮食起居等。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具体措施如下。①加强培训工作:组织儿科护理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培训,强化护理责任意识、风险防范意识、护理服务技能、儿科病情变化专业知识掌握度等,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确保其能积极发现并控制影响护理质量的不利因素,面对复杂情况能及时有效处理[5]。②营造温馨舒适的住院环境:将病房装扮为家庭式病房,避免患儿因环境陌生增加紧张感。布置电视、玩具等为患儿提供娱乐途径,逐步消除其紧张焦虑的心理。注意保持病房洁净、温暖、通风、安静,提高患儿住院期的舒适度,避免噪音等干扰影响其休息[6]。③保持良好服务态度:与患儿交流时亲切、温和,可通过讲笑话、讲故事等形式建立良好护患关系,通过语言引导、模拟做游戏的方式诱导患儿配合完成各项护理和治疗操作[7]。④强化健康宣教:健康宣教要贯穿整个治疗过程,包括入院、住院、饮食、用药、运动、休息、出院等环节,通过发放宣传资料、面对面讲解等多种形式向患儿和家属讲解相关知识,提高遵医的依从性,避免患儿家属对某些操作产生误解[8]。⑤密切监控:加强病房巡视,随时掌握患儿病情,发现病情变化及时通知医生,并合理调整护理计划[9]。1.3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比较两组护理服务质量评分、患儿住院期间护理与治疗依从性、护理差错事件发生情况及出院时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情况。护理服务质量评分包括健康宣教、服务态度、沟通交流能力、专业技术技能、对病情了解度、解决问题能力、对责任病房的管理7个方面,每个方面总分为100分,评分越高表示该方面护理服务质量越高。依从性评估依据[10]。优:完全遵医嘱配合完成各项治疗和护理操作;良:在医护人员和家属劝说、安慰、引导下能完成各项治疗和护理操作;差:在医护人员和家属劝说、安慰、引导下仍无法完成全部治疗和护理操作;总依从性=(优+良)例数/总例数×100%。护理满意度评估:患儿家属在出院时根据对护理服务的主观感受在十分满意、满意、不满意3项上打“√”,总满意度=(十分满意+满意)例数/总例数×100%。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取χ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取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护理服务质量评分的比较。治疗组健康宣教评分、服务态度评分、沟通交流能力评分、专业技术技能评分、对病情了解度评分、解决问题能力评分、对责任病房管理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2.2两组住院期间护理与治疗依从性及护理差错事件发生率的比较。治疗组住院期间护理与治疗总依从性高于对照组,护理差错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2.3两组家属护理总满意度的比较。治疗组家属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3)。

3讨论

临床研究表明,儿童因生理与心智发育尚不成熟,部分患儿在发生疾病后治疗和护理操作难以顺利开展,严重影响预后效果[11]。因此,儿科护理工作是临床护理的重点和难点。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及思想观念的改变,对医疗服务质量的要求也有明显提升,许多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在更好的医疗环境中得到最优质的医疗服务,传统的儿科护理模式已难以满足越来越高的护理服务需求[12]。如何优化和改进儿科护理模式,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备受人们的关注。优质护理是基于人本理念建立的一种全面化、个性化的新型护理模式,其主要特点是为患者提供心理、生理及社会等全方位护理服务,从而获得愉快的心理感受,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13]。儿童因机体防御力低,病情变化快,在治疗中存在风险较大,更需要作好细节护理[14]。优质护理是符合儿科疾病和护理特点的必然走向,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医疗服务也要满足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向更高层次发展[15]。儿科病房是医疗纠纷、护患矛盾较突出的科室,优质护理服务本着“一切为了孩子”的理念,以患儿为中心,通过加强培训工作、营造温馨舒适的住院环境、保持良好服务态度、强化健康宣教、密切监控等多种举措,努力为患儿提供全面的护理服务[16]。

篇3

【摘要】目的:重视健康宣教时机的掌握,提高健康教育有效率和满意度。

方法:对我院儿科输液室患儿实施健康教育,并对效果进行调查分析,随机抽取200名患儿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在输液前进行健康宣教。对照组则未进行健康宣教。

结果:适宜的健康宣教能有效提高健康教育有效率。

结论:只有掌握良好的宣教才能提高患儿及家属的满意度。

【关键词】护士 健康宣教

近些年,医院儿科补液人数骤增,儿科护士工作量大,满意率低,许多家长特别是两岁以下小儿,在护士静脉穿刺好以后不知如何护理正在输液治疗的患儿,结果导致经常发生补液外渗,针头拉扯掉等现象。不仅增加了患儿痛苦也让家长与我们护士发生许多矛盾纠纷。

为了更好的改善这一方面,提高工作效率和满意度,科护士长与大家讨论只有掌握良好的宣教才能提高满意度与工作效率。

一 穿刺的宣教

内容:选择好宣教时机

①即在患儿穿刺前便有针对性的询问,特别是2岁以下头部穿刺幼小患儿以前是否输过液,如果已有就简单叮嘱,如果没有我们便多与他们宣教一些注意事项,如穿刺前应先更换好尿布,穿刺好以后要横抱不能竖抱。自己包括旁人尽量远离患儿头部,固定一人抱尽量不要换人。如果小孩好动吵闹,我们则应告知他们,以后穿刺时间选择在宝宝将要睡觉时进行。

②对于2岁以上较大幼儿穿刺手脚,我们会详细告知其父母该如何固定好小孩的手脚,尽量伸直不要打弯,还要告知他们要分散孩子的注意力以便输液可以顺利进行。

③要求护士沟通宣教时一定要诚恳,要富有爱心,时刻从一个家长的角度出发为患者着想。

二 疾病的宣教

我院补液患儿大多是多热、支气管炎、哮喘及呕吐腹泻患儿

①对于发热的患儿嘱其多饮水,头置冰冰贴物理降温,包被、衣服不要裹太多太紧不利于散热,注意休息,多吃水果。

②对于哮喘常发作患儿,要嘱其家长多陪护,满足患儿爱与归属的需要,多做安慰鼓励和解释工作。避免接触空气中过敏原,有条件的患儿可做过敏原测试。生活中应尽量避免与过敏原接触。嘱患儿在空气流通,新鲜环境生活。家长也要学会观察哮喘发作先兆,如鼻痒,眼发痒,打喷嚏,干咳等。合理用药脱离过敏原。如症状不缓解,及时就医。

③对于呕吐、腹泻的患儿家属,我们要嘱其让孩子坐起,把头侧向一边以免呕吐物呛入气管。呕吐后温开水漱口。多喂水,少量多饮,饮食不要太多。少量多餐,不吃油腻辛辣食品。宝宝尽量卧床休息。

结果:在实施穿刺前及穿刺过程中的宣教沟通1个月后,80%患儿静脉穿刺回头率明显减少,家长也对我们的工作予以肯定,投诉率也明显减少。对照组则明显静脉回头穿刺率高50%,家长不满意,投诉率也明显高。

小结:对儿科输液室患儿实施输液前的健康宣教,不仅提高了护士的工作效率,降低了病人家属的投诉率,同时也使病人家属了解到疾病的一般知识,来预防疾病的发作以及如何护理患儿的疾病。

参考文献

[1] 李文祥:谈儿科门诊宣教工作 中华护理杂志 1980.4.44

[2] 毕延芹:儿科门诊治疗护士与病人沟通的技巧 重庆医学 2004.4.74.75

篇4

随着人类科学的迅速发展,物质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越来越被重视,对医疗水平和质量也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如何将服务深入人心,如何提高满意度和病人的忠诚度依然是一个严峻的问题。在2008-2010年本科室在汲取了各家所长之后制定了以健康教育提高病人满意度的方案,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

儿科护理是一门重要的临床护理学科,具有独特的特点:儿科病人的个体要经历新生儿期、婴幼儿期、儿童期及青春期各个阶段。年龄小,发育快,健康需求旺盛,是儿科病人的特点之一。家长情绪急躁,怕孩子疼了,凉了,累了,不愿意配合治疗,但同时又对疗效期望过高。有些甚至一知半解,却坚持自己的那一套错误的理论,因此,满意度低。为此在儿科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健康教育使家长掌握必要的小儿疾病的防治常识,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配合医疗行为,保障儿童身心健康是十分必要的。

1 制定方案

1.1 护士分组进行疾病宣教 在护士长的领导下,将病房护士分为若干组,每一组负责两三个疾病的宣教知识,并要求每组护士必须掌握小儿每一个生长发育时期的特性和相应的健康知识的宣教。

1.2 根据不同疾病的专业特点,科内成立健康教育小组 小组成员是由临床工作5年以上的护师担任,有着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和医学基础知识,并要求能从患儿及家长角度出发考虑问题,制定宣教内容,提供家长和患儿易于理解和接受的健康知识。

1.3 普通教育 小儿是处在生长发育动态变化过程中,各系统逐渐发育完善。其生长发育遵从头到尾、由远到近、由粗到细、由简单到复杂的规律,根据这一规律特点制定儿童各期卫生保健的主要内容,如早期教育,早期干预,辅食的合理添加与健康,口腔健康保健等。

1.4 专科教育内容 根据我科的特点制定了肺炎,高热惊厥和新生儿等护理要点及措施,手足口病,腹泻的预防与护理等多种疾病的健康内容。

1.5 健康教育特点 适时教育,按需教育,反复教育。

2 护理人员的培训

2.1 病房组织培训 各病房根据各专科病人的特点,制定健康教育计划及相关的卫生宣教内容,通过学习,要求护士熟悉和掌握健康教育的内容,并能用通俗易懂的方法向患儿和家长讲授。

2.2 科内组织培训 对健康小组成员进行培训,安排专业老师示范讲课。鼓励护士查阅、制定宣教计划、宣教内容参考文献,并将宣教题目固定到人,个人准备讲稿,集体讨论,着重于预防疾病及患病后病机体的康复等重点知识。熟悉宣教内容并试讲,试讲合格后,才能给家长讲授。

3 实施方法

3.1 一对一的教育形式 病房的卫生宣教工作,是由护士直接面对患儿进行的,以促进患儿改正不良习惯,矫正不良行为,提高自我保健意识,消除危险因素,促进疾病的康复。通俗易懂的讲解和贴近生活的比喻,使病人和家长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接受,并加以配合。

3.2 适时教育 选择一个合适宣教的时间,比在一个不适宜的情况下宣教往往事半功倍。不要在患儿和家长一来就马上宣教,因为那时病人往往关心的不是宣教内容,而是疾病的一些情况,等病人安静下来时再进行宣教,往往病人都愿意听。

3.3 按需教育 针对患儿和家长想要了解的相关疾病知识,首先进行宣教,那样更容易建立信用感,以后的宣教患儿和家长也更容易接受。

3.4 反复宣教 因为实施效果,陪护会不定期的更换,或者是一些老年陪护,这时就要耐心反复的宣教,以取得配合。

4 实施效果

4.1 改善了医护人员与患儿及家长的关系 通过病房护士对患儿家长一对一卫生宣教,不仅起到了引导患儿及家长自觉采纳有利于疾病恢复的健康建议,而且家长也愿意找护士咨询关于小儿生长发育、健康卫生、疾病康复等方面的问题,缩短了护士与家长的距离。不仅密切了护士与患儿、护士与家长之间的关系,而且成为改善医护人员与患儿及家长关系的重要渠道。

4.2 提高了遵医行为 通过护士卫生宣教及科内组织健康教育讲座,使家长对疾病恢复过程有所了解,减少了许多不必要的纠纷,能自觉遵照医嘱进行服药、治疗。

4.3 提高了治疗效果 通过适时教育、按需教育和反复宣教不但拉近了护士和病人之间的距离,使得病人愿意相信护士,减少了一些不必要的纠纷,提高了治疗效果,也就相应提高了满意度。

5 体会

健康教育不仅有利于患病儿童的躯体得以恢复,生命质量提高,同时,可以促使家长实行躯体上的自我保护,心理上的自我调节,行为方式上的自我控制,提高公众的健康素质。

篇5

进入儿科科室,我从带教老师那儿了解到,儿科是个综合性很强的科室,涵盖了内科,外科的各种疾病情况.但儿童疾病的种类与成人大不同:起病急,来势凶,变化快.因此,我们护理人员要根据其疾病特点制定一系列相应的护理措施.由于儿童自身的特点以及年龄小不会或不能准确描述病情,不懂得与医护人员配合,所以儿科护理工作内容多,难度大,要求高.除基础护理,疾病护理外,还有大量的生活护理和健康教育,病情观察应细微敏锐,发现变化及时通知医生,进行救治.

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儿科护士,光有技术是不够的,我们应该充分体现出“护士”这一角色的价值,而不是像机器一样工作,更多的是要充当健康教育者和病儿知心者.我在儿科就深有体会,比如科室里比较多的血液系统疾病和肿瘤,首选化疗治疗.除了一些常规的操作外,我们还应该做好对症护理.感冒的症状是发热,咳嗽,甚至全身症状,那么我们应该做到对症护理,注意室内环境,饮食清淡,休息等一系列的宣教.如痰液较多,还应保持患儿呼吸道通畅,

给于吸痰和拍背,雾化吸入等.同时要多与家属沟通,向其介绍有关知识,如病因,主要表现等.教会家长正确拍背协助排痰的方法,指导家长正确用药,出院时做好健康指导,如合理喂养,加强体格锻炼等.在平时的实习工作中,我也经常看到带教老师向家长做宣教,这就需要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到实践中去,这是护理工作比较高的境界,只有转述给病人家属,才说明自己真正了解书本知识,并能融会贯通,对医患双方都是有利的.两周的历练让我感触颇深,受益匪浅,对护士这一角色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护士不光是护理活动的执行者,

了解了儿科护理工作的基本情况后,我开始投身实习工作中.在临床老师孜孜不倦的教导下,我不断汲取和探索专业知识,也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也许这些心得体会只是浩瀚大海中的水珠一滴;无垠沙漠中的沙砾一颗,但对我来说却是难能可贵的财富,就好像在广阔的沙滩上,一阵浪打来,留下无数闪闪发光的贝壳,点点滴滴都值得我去珍藏和回忆.也许这些收获相对而言是微小的,但我相信,成功是积累在每一个小小的进步之上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经过一个月的儿科实习,我又成长了许多,渐渐摆脱了学校的那份稚气,走向成熟.在“阵地”上,我学会的不止是一个护士最基本的技术,疾病的护理知识,更重要的是如何与病人家属沟通.儿科的护理对象是小孩,对于每个父母来说,最珍贵的莫过于子女了,家属以及医护人员都是本着为小孩着想的理念.除了要有精湛的输液技术,将病人的痛苦减至最轻之外,还要向病人家属做宣教,方面涉及很广,比如:饮食教育,环境,衣着,心理护理等.向家属宣教完之后,他们对我表示非常感谢,我自己心里也觉得特别欣慰,劳动成果得到赏识.

还是健康捍卫者和宣教者.我们应该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身体素质和交际能力,将自身所学灵活应用到工作中去,同时要有敏锐的观察力.我们用双手给病人送去温暖,每一个操作都赋予病人康复的希望,让他们看到黎明的曙光.也许我们只是送去了微不足道的关怀,但这些积累起来,就是帮助病人度过难关的诺亚方舟.

作为一名实习护士,我所能做到的也许是微不足道,但我正确认识了“护士”这一角色,充分发挥自身潜力,在往后的工作中将能力发挥到淋漓尽致,力求更好.

篇6

【关键词】婴儿;母乳喂养;窒息;对策

婴儿身体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消化、呼吸系统又有其自身生理解剖特点,一旦患病,吸吮和吞咽功能可发生改变,如喂养不当就很可能造成误入气管引起窒息,危及生命。本文通过对我院儿内科在2005年10月至2007年10月住院期间因误吸乳汁引起窒息的48例患儿进行原因分析,提出防范与抢救对策,以降低患儿的死亡率。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调查我院2005年10月至2007年10月儿内科住院患儿48例,其中,男28例,女20例;年龄最小3 d,最大10个月;所患疾病:小儿缺血缺氧性脑病10例,新生儿败血症8例,新生儿硬肿症12例,小儿脑瘫4例,小儿肺炎14例(其中合并先天性心脏病者1例)。2例抢救无效死亡,死亡率8.3%。

1.2 方法 采用自制量表,回顾性抽查病例与现场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婴儿误吸乳汁引起窒息的原因类型及母乳喂养方法进行统计,使用SPSS12.0计算机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2 结果

见表1、2。

3 原因分析

3.1 婴儿生理解剖特点 婴儿消化系统发育不完善,尤其是新生儿,食道弹力组织和肌层发育不完善,胃呈水平位,贲门肌发育差,而幽门肌发育良好,易出现溢乳[1];婴儿呼吸道特点为气管及支气管腔相对狭窄,软骨柔软,缺乏弹力组织,由于右侧支气管是由气管直接延伸,异物很容易进入右侧支气管而引起窒息。

3.2 婴儿患病后生理功能改变 多数婴儿患病后可引起食欲下降,消化功能紊乱,吸吮、吞咽功能减弱,强行喂奶,不控制流速、流量,个别婴儿口内含奶汁不咽,极易误吸入气管引起窒息,从调查表1可看出此类情况占构成比为48%。

3.3 母亲对母乳喂养方法掌握不熟练,母乳喂养方法不正确是造成婴儿窒息的主要原因。从表1可看出其构成比占52%。儿科医护人员把婴儿疾病的治疗、护理放在首位,而对母乳喂养技巧的宣教重视不够,认为母乳喂养宣教工作在产科已经完成,忽视对患病后婴儿必要的喂奶技巧指导。尽管在全国各级医疗机构先后创建了爱婴医院,对母乳喂养的好处、技巧进行了宣教,但宣传的覆盖面仍不够广大,特别是在农村,产妇生产绝大多数在乡卫生院或土法接生,是母乳喂养宣教的盲区,从表2看出,48例窒息患儿中,有30位母亲未曾接受过专业人员母乳喂养知识指导,占构成比63%,未能掌握母乳喂养技巧及正确的挤奶方法的母亲各有36位,分别占构成比的75%。可见,母亲不能用正确的方法喂奶,尤其是对患病中的婴儿,母亲不能掌握手托的操作方法,不能掌握婴儿正确的含接姿势,是造成婴儿窒息的关键因素。

3 预防及抢救对策

3.1 预防为主,强化母乳喂养宣教 母乳是婴儿最适宜的天然食品,具有许多优点,目前世界卫生组织大力宣教鼓励母乳喂养[2],因此,母乳喂养知识宣教应作为儿科的一项重要工作,护士可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宣教,如口头宣教、张贴图画、示范操作等,指导母亲掌握。对母亲喂奶动作,护士应做到放手不放眼,对各年龄段的母亲宣教有所侧重,新生儿的母亲应以示范操作、手把手教为主,婴儿期的母亲以指导、纠正操作姿势为主,对未接受过母乳喂养知识宣教的母亲应从基本动作要领讲起,指导母亲正确的哺乳姿势,让孩子含住整个及大部分乳晕,喂哺后将小儿竖起,轻轻拍背,防止溢乳,然后取右侧卧位,如发现哺乳方法不正确应帮助母亲纠正,嘱其按需哺乳[3],直到掌握,对已接受过专业人员指导的母亲重在复训和强化。

3.2 根据婴儿所患疾病不同,合理指导母亲正确喂奶 对于病情较重,精神、反应较差,哭声弱,吸吮、吞咽功能差的患儿可给予鼻饲管喂养,滴管喂奶,指导母亲正确挤奶,奶汁放入人乳库备用;对于有呼吸系统疾患的患儿,特别是喘息性肺炎小儿,应指导母亲喂奶前先挤出部分乳汁,使发胀的松软,采用“剪刀式”喂奶手法,防止泌乳过猛,引起小儿呛咳,一旦呛咳出现,母亲立即用手的中指和食指夹住根部,阻断乳汁排出;对于疾病恢复期患儿,指导母亲不可大意,因疾病恢复期的患儿食欲功能增强,吸吮功能增强,吞咽时空气随着乳汁进入胃内,喂奶后要抱起轻拍背部,将空气驱出,防止溢乳后误吸入气管。

3.3 密切观察喂奶过程中患儿的情况,发现窒息立即抢救 护士要观察喂奶中患儿的呼吸、面色和全身反应,出现呛咳、面色发灰、呼吸异常,立即组织抢救:首先立即停止喂奶,轻者立即拍背,畅通呼吸道,观察病情变化,重者立即用吸引器吸出口腔、鼻腔及气管内奶汁,如吸入量较大且较深者,可在气管插管下吸引,同时吸氧,如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加大吸氧量,心肺复苏成功后,还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防止出现脑缺氧、心率、电解质紊乱及继发肺部感染,需要专人护理,补充热量,纠正酸中毒,维持有效循环及水电解质平衡,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4]。总之,抢救一定要迅速、及时、争分夺秒,降低小儿因误吸乳汁引起窒息的死亡率。

参考文献

1 朱念琼.儿科护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121.

2 赵炳华.儿科护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4:36.

篇7

关键词:小儿哮喘;雾化治疗;健康教育;护理干预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选取2018年2月1日—8月1日我院收治的46例哮喘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3例。对照组男13例、女10例,年龄2~11岁,平均年龄(5.57±2.38)岁;观察组男14例、女9例,年龄2~12岁,平均年龄(5.89±2.32)岁。两组患儿均符合《实用儿科学》中支气管哮喘诊断标准[6],且各项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患儿均接受常规抗感染、平喘治疗,同时给予布地奈德混悬液、沙丁胺醇和异丙托溴铵等药物联合雾化吸入治疗[7],每天两次,连续治疗一周。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即雾化吸入过程中由护士全程陪同指导。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健康教育,主要措施如下:(1)健康宣教:护士向患儿家属介绍患儿病情和哮喘相关知识,帮助患儿家属了解哮喘的发病机制、诱因及护理要点[8];(2)发放宣教手册:在走廊、雾化室张贴宣教图,发放宣教手册,强化患儿家长哮喘相关知识[9]。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临床效果和护理满意度。临床效果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患儿呼吸、心率等均降至正常水平,呼吸急促、咳嗽等症状及双肺哮鸣音明显减少或消失为显效;呼吸、心率降至正常水平,呼吸急促、咳嗽等症状明显改善为有效;患儿症状无变化,且有加重趋势为无效。护理满意度采用我院自制问卷进行调查,分为非常满意、满意和不满意,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总例数×100%。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护理满意度和临床效果等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卡方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显著性。

2结果

2.1两组临床效果比较

观察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

2.2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1.31%,高于对照组的65.22%(P<0.05)。

篇8

关键词 儿科护理 以人为本

护理工作中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集中体现了对患儿的生命健康、权利与需求、人格与尊严的关心和关注,是在护理过程中对真善美追求的认识和体验,也是人性化、人道主义护理服务的行为和规范的具体实践。

在儿科护理中坚持以人为本理念的必要性

坚持以人为本是时展的需要: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和现代整体护理模式的不断推进,护理服务的内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人既是生物的人,又是社会的人,在护理工作中既要重视疾病又要重视心理,既要重视局部又要重视整体,也就是说,既要重视“科学精神”又要重视“人文精神”,要达到“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完美结合,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健康需求不断扩展,“人文精神”会越来越显示出它的独特价值。

人文关怀在儿科护理的重要性:由于儿科存在特殊性,当患儿生病住院时,父母格外紧张焦虑,往往会对医护人员提出较高的要求。稍有不慎,可能就会引起患者家属的投诉。这样,护士既要配合医生医治小儿机体上的疾病,又要顾及多个家属的情感需求,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心理特点和患病小儿不同的心理反应。给予恰当的护理。

以人为本在儿科护理中的具体实施

营造人性化服务环境:由于患儿年龄小,认知能力差,情绪较易变化,不好控制,容易对陌生的环境感到恐惧而哭闹,以致影响患儿的治疗。为了减轻患儿对医院陌生环境的恐惧心理,就需要儿科护理人员在病房布置上下功夫,营造“温馨病房”,尽量将病房营造出一种充满童趣,人情味浓,关心患儿,尊重患儿,让患儿喜爱、快乐和放心的不陌生的氛围。具体做法:①建立患儿游戏室,游戏室配有患儿喜爱的各种玩具;②病室不再使用以往的白色为基调,病室墙面根据不同年龄儿童张贴上各种卡通绘画,如新鲜的水果、奥特曼、米老鼠等,能够吸引患儿注意力;③病室装上VCD及电视,可以让患儿在不影响身体恢复的前提下欣赏一些动画片或歌曲等。

以患儿为中心,开展多种服务项目:“以人为本”的理念不只表现在对患儿及家属的态度和蔼,更应该表现在按照护理程序提供全程的优质服务上。例如,可以开展这样的活动。“五个一”:送上第一瓶水,落实第一顿饭,协助第一次检查,指导第一次用药,做好第一次入院宣教。“五个字”:“不”-不对病人、家属说一个不字;“情”――真情相待;“忍”-忍让在先;“换”-换位思考;“乐”-让病人快乐满意。这些行为都充分体现了优质儿科护理特色,深化了整体护理内涵,是全面落实“以人为本”理念的重要举措。

篇9

每月召开一次全科护士思想素质教育大会,结合临床实际工作,对态度好、工作好的大力表扬,对有损病人和科室利益的人予以大力批评,弘扬正气、鞭策后进,在我科每月召开的工休座谈会及病人满意度测评中,多次受到患者及家属的高度赞扬。

二、深入开展整体护理,全面提高职业素质

1、组织学习《儿科学》,熟悉了相关疾病的病因、病理及发病机制,丰富健康宣教内容,责任护士深入到病房,加强对患儿家属的健康宣教,提高了用护理手段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患儿早日康复。

2、让有经验的老护士为新护士讲课,传授整体护理经验,如遇模糊概念大家一起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3、每月组织了一次护理查房,分析问题,提出整改措施。儿科护理年度工作总结由提供!

三、重视护理人员素质培养,加强业务学习,技术训练,提高应急急救能力

1、抵年资护士加强了十五项护理技术训练,提高了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成功率,提高了技术水平。

2、年资护士加强应急急救能力训练,工作中老护士给低年资护士做好表率,言传身教,让儿科团结、协作的优良作风得到了发扬光大。

3、加强了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强化了法律观念,组织学习了相关法律知识,并灵活运用到工作中去。

四、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建立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规范工作秩序,使小儿科护理工作程序化、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

1、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静脉穿刺做到一人一针一管一带,每次操作前洗手,每晚治疗室紫外线消毒,病房空气消毒,严防了医源性感染。

2、严格执行了早班制度,切实帮好了晨晚间护理、基础护理到位,保持患儿床单清洁整齐,环境温馨、舒适。

3、严格执行床头交接班制度,对病人病情做到九知道,在交接班时向下班护士做好了详细报告。

4、配合护理部做好月护理质量检查、夜查房,确保各项护理指标达到二级甲等医院标准。

5、开展了婴儿抚触,拓展护理技能。

五、护理人员较出色的完成护理工作

XX年的经济收入比XX年稳步提高,全年本科基础合格率达到90%以上,健康教育覆盖率达到100%。在“5.12”国际护干节中,有两名护士被医院评为“优秀护士”,整个儿科被市团委评为市“青年文明号”组织,护士长获得市团委“十大杰出青年”的光荣称号。

篇10

每月召开一次全科护士思想素质教育大会,结合临床实际工作,对态度好、工作好的大力表扬,对有损病人和科室利益的人予以大力批评,弘扬正气、鞭策后进,在我科每月召开的工休座谈会及病人满意度测评中,多次受到患者及家属的高度赞扬。

二、深入开展整体护理,全面提高职业素质

1、组织学习《儿科学》,熟悉了相关疾病的病因、病理及发病机制,丰富健康宣教内容,责任护士深入到病房,加强对患儿家属的健康宣教,提高了用护理手段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患儿早日康复。

2、让有经验的老护士为新护士讲课,传授整体护理经验,如遇模糊概念大家一起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3、每月组织了一次护理查房,分析问题,提出整改措施。儿科护理年度工作总结由课堂作文网提供!

三、重视护理人员素质培养,加强业务学习,技术训练,提高应急急救能力

1、抵年资护士加强了十五项护理技术训练,提高了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成功率,提高了技术水平。

2、年资护士加强应急急救能力训练,工作中老护士给低年资护士做好表率,言传身教,让儿科团结、协作的优良作风得到了发扬光大。

3、加强了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强化了法律观念,组织学习了相关法律知识,并灵活运用到工作中去。

四、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建立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规范工作秩序,使小儿科护理工作程序化、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

1、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静脉穿刺做到一人一针一管一带,每次操作前洗手,每晚治疗室紫外线消毒,病房空气消毒,严防了医源性感染。

2、严格执行了早班制度,切实帮好了晨晚间护理、基础护理到位,保持患儿床单清洁整齐,环境温馨、舒适。

3、严格执行床头交接班制度,对病人病情做到九知道,在交接班时向下班护士做好了详细报告。

4、配合护理部做好月护理质量检查、夜查房,确保各项护理指标达到二级甲等医院标准。

5、开展了婴儿抚触,拓展护理技能。

五、护理人员较出色的完成护理工作

20xx年的经济收入比20xx年稳步提高,全年本科基础合格率达到90%以上,健康教育覆盖率达到100%。在“5.12”国际护干节中,有两名护士被医院评为“优秀护士”,整个儿科被市团委评为市“青年文明号”组织,护士长获得市团委“十大杰出青年”的光荣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