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基础护理范文

时间:2023-09-22 17:59:0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新生儿基础护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新生儿基础护理

篇1

【关键词】 新生儿;下腔静脉;PICC置管;护理

PICC系指经外周插管的中心静脉导管,三向瓣膜式PICC具有的三向瓣膜可控制液体的流动,提供卓越的输液治疗,使PICC导管成为一个末端封闭的系统,具有最大的流通性能。可用于5d以上的中、长期静脉治疗或静脉输注高渗性、有刺激的药物,最长可留置一年,无须使用肝素封管[1]。治疗间歇期只需每7d维护一次,大大降低医护工作量,同时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本研究选取2011年11月到2013年1月我院36例新生儿采用下腔静脉PICC置管术,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选取2011年11月到2013年1月我院36例新生儿采用下腔静脉PICC置管术,男19例,女17例,大隐静脉穿刺置管20例,股静脉穿刺置管16例。

2 护 理

2.1 治疗护理 ①术前向家属和患者介绍本次手术的具体注意事项,并向他们讲述在手术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并让他们确定后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②物品准备PICC穿刺包、两副手套、肝素锁、稀释肝素液、生理盐水、10ml注射器。③穿刺点及血管选择最佳穿刺点为肘窝下2横指处,穿刺点过低则血管相对较细,穿刺点过高可能损伤神经及淋巴系统。贵要静脉直粗,静脉瓣较少,为首选[2]。其次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④确定置管长度:患者平卧,穿刺侧手臂外展90o。a、上腔静脉测量法:自穿刺点沿静脉走向量至右胸锁关节,再向下至第三肋间隙。b、锁骨下静脉测量法:从预穿刺点沿静脉走向到胸骨切迹,再减去2cm。⑤置管建立消毒区,扎止血带,铺无菌巾,15 o-30 o进针,见回血后压低角度再进针2-3cm,隔着无菌巾松开止血带,轻压穿刺点上方止血,从插管鞘内撤出穿刺针,将导管推入插管鞘,当导管进入预定长度时,用手指压住穿刺点外套管前端的固定导管。退出外套管,以导管为圆心撕掉外套管,再缓慢将支撑导丝撤出,接上肝素锁。用10ml生理盐水抽吸见回血后冲洗管腔,稀释肝素液封管,妥善固定[3]。

2.2 临床护理 ①严格无菌操作,室内定时空气消毒。②保持穿刺部清洁,干燥,固定牢固。③保持导管通畅。④每13用肝素液通管1次,剂量每次6u/kg,用0.9NS稀释成5-10ml,1h内泵入。⑤长导管不用做静脉推注药物,以防压力过大,导管渗漏,可泵人。⑥观察置管部位是否有外渗现象。⑦机械性刺激:红肿,可用神灯烤局部,每天3次,每次10-15min。⑧不用长导管输液和抽取血标本,以防堵管和形成微血栓[4]。⑨拔管时要做管端培养。⑩血小板减少及凝血功能障碍者慎用。同时在与患者进行沟通时,要注意服务态度和说话语气,不能因为个人的情绪而影响与患者沟通的态度,总之,要把握好自己的言谈举止,做到时刻以患者为中心,尊重、关爱患者,让患者能够感觉到内心的温暖。在护理的过程中,要保持高度的责任心,时刻以患者为主,患者的需要尽一切可能去满足,多与患者进行交流,了解他们内心的,有针对性对患者进行一些康复运动,有利于患者病情的康复[5]。

3 结 果

36例新生儿经过下腔静脉PICC置管术,并配合护理,患儿未发生致命性肺栓塞,未发生严重并发症。

4 讨 论

下腔静脉PICC置管的标准流程:(1)选择合适的静脉。①测量上臂中段周径以备参考,新生儿与小儿应测量双臂围。②测量时手臂外展呈90o。③上腔静脉测量法:从预穿刺点沿静脉走向到右胸锁关节再向下至第三肋间隙。④锁骨下静脉测量法:从预穿刺点沿静脉走向到胸骨切迹,再减去2 cm。⑤下肢静脉测量法[6]:从预穿刺点沿静脉走向到腹股沟再向上到横膈(体表位置在脐部)至剑突尖端。(2)建立无菌区。①打开PICC导管包,戴手套。②应用无菌技术,准备肝素帽,抽吸生理盐水和肝素液。③将第一块治疗巾垫在患儿手臂下。(3)穿刺点的消毒。①按照无菌原则消毒穿刺点,75%乙醇棉棒消毒3次,范围10 cm×10 cm,再以2%碘酒棉棒消毒3次。②更换手套。③铺孔巾及治疗巾。(4)预冲导管,按预计导管长度修剪导管。①用生理盐水冲洗导管,亲水性导丝。②剥开导管的保护外套至预计的部位。③撤出导丝至比预计长短0.5-1cm处。④在预计刻度处,修剪导管。(5)让助手在上臂扎上止血带,使静脉充盈。(6)去掉保护套,将保护套从穿刺针上去掉。(7)施行静脉穿刺,一旦有回血,立即降低穿刺角度,推进导引套管,确保导引套管进入静脉。(8)导引套管内取出穿刺针,左手食指固定导引套避免移位。指压在套管尖端处的血管上,减少血液流出。让助手松开止血带,从导引套管中抽出穿刺针。(9)置入PICC:用镊子夹住导管尖端,开始将导管逐渐送入静脉。(10)退出导管。①置入导管10-15 cm之后,即可退出导引套管。②指压导引套管上端静脉固定导管。③从静脉内退出导引套管,使其远离穿刺部位。(11)劈开并移去导引套管:①劈开导引套管并从置入的导管上剥下。②在移去导引套管时要注意保持导管的位。(12)穿刺点盖无菌小纱布后用敷贴和胶布固定。(13)做x线透视观察置管位置,确定导管留置位置,正确后方可使用。n.操作完毕,整理用物,洗手,做记录[7]。

股静脉管腔粗大,位置固定,走向直,周围无重要组织结构,穿刺操作简便,创伤极小,成功率高,安全系数大、易于掌握、并发症少,护士可以独立完成。两侧股静脉可以轮换置管,长期使用,符合肿瘤患者多次化疗的需要。有报道认为,股静脉穿刺置管在局麻下操作,患者完全可以承受,由于导管质地柔软,不影响患者活动,使患者感觉较为舒适。但大多数的研究发现,股静脉置管虽然较安全,但因该部位特殊,经股静脉穿刺的方法限制了患者下肢活动,且易受污染,不宜长期保留。江锦芳通过对36例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的患者进行股静脉穿刺置管的临床研究提示:对于因上腔静脉压迫等原因而无法建立上腔静脉长期静脉通道的患者,股静脉穿刺置管仍不失为一种可满足化疗药物给予和重症患者长期输液、静脉高营养及使用多种抢救药物需要的有效途径,但需加强护理和观察以预防感染、血肿、血栓形成等并发症的发生。要制定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对护理人员和患者进行一定的规范化,有利于护理人员更专业的工作,也有利于患者的安全。本组资料显示,36例新生儿经过下腔静脉PICC置管术,并配合护理,患儿未发生致命性肺栓塞,未发生严重并发症。应用下腔静脉PICC置管术预防肺栓塞较为简单、安全和有效,手术前后护理非常重要。

参考文献

[1] 吴丽元,文维,彭敏,巫洁.PICC应用于极低出生体重儿的护理[J].当代护士(专科版),2009,16(06):102-103.

[2] 雷雪梅,张聪.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的临床护理[J].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2008,21(03):132-133.

[3] 常香风.PICC的护理及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和处理[J].医学信息,2009,27(12):89-90.

[4] 胡幼青,李珍,喻琴.恶性肿瘤行PICC125例并发症观察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1,19(19):45-46.

[5] 佘小丽.PICC置管术在早产儿静脉输液中的应用及术后护理[J].科技信息,2010(08):76-77.

篇2

Observation of Clinical Efficacy of Touch Nursing Combined with Ursodeoxycholic Acid on Infants with Cholestatic Jaundice/WEN Mei-lian,CHEN Hao.//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2017,14(17):079-082

【Abstract】 Objective: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touch nursing combined with Ursodeoxycholic Acid treatment on infants with cholestatic jaundice(IWCJ).Method:From August 2014 to September 2016,68 neonates with IWCJ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and divided them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according to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34 neonates in each group.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by Ursodeoxycholic Acid for 10 days,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by touch nursing combined with Ursodeoxycholic Acid for 10 days.After the treatment,the icteric index,the score of NBNA,TBIL,perday defecation times, first defecation time and meconium change yellow time of two groups were assessed.Result:After 10 days treatment,The icteric index,the score of NBNA and the TBIL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42.75±7.35)μmol/L,(12.35±2.74)mg/dL,(39.16±0.31)point respectively,which were all bett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Key words】 Infants with cholestatic jaundice; Touch nursing; Ursodeoxycholic Acid; Neonate

First-author’s address: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Care Family Planning Service Center of Lianzhou,Lianzhou 513400,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7.17.020

新生?旱ㄖ?淤积性黄疸是指因肝脏内外胆管闭锁或阻塞,肝细胞受损等[1],造成患儿体内胆红素异常升高[2]。临床上主要表现为黄疸[3],排出白色大便,皮肤持续瘙痒,肝脏肿大等[4]。胆汁淤积性黄疸属于新生儿常见疾病,若不能及时治疗,控制病情,会发展为核黄疸[5],对新生儿的健康危害巨大,会对患儿脑部或神经系统造成破坏,严重者甚至可导致死亡[6]。目前,对新生儿胆汁淤积性黄疸的治疗存在多种方法。本研究旨在通过抚触护理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新生儿胆汁淤积性黄疸,探讨一种新的治疗手段,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连州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2014年8月-2016年9月收治的胆汁淤积性黄疸的新生患儿68例。其中男36例,女32例,胎龄37~41周,平均(38.8±3.2)周。所有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在使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增加服用熊去氧胆酸,观察组联合使用抚触护理及熊去氧胆酸治疗。两组均治疗10 d。两组患儿的胎龄,性别,病情程度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儿家属知情同意。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所有新生儿需符合相关的胆汁淤积性黄疸诊断标准[7],(1)均有不同程度皮肤巩膜黄染。(2)总胆红素(TBIL)>85.5 μmol/L,直接胆红素(DBIL)>17.1 μmol/L。(3)粪便颜色发生改变。(4)肝脏出现肿大或肝脏质地异常。(5)血清胆汁酸分泌增加。排除标准:(1)患有心肺肾等其他脏器疾病。(2)具有家族精神病史,无法配合治疗。(3)患有急性胆囊炎或急性胆管炎,胆道完全梗塞。(4)肝功能严重衰退者。

1.3 药物治疗 所有患儿均给予补充蛋白质,利尿消肿,静滴能量合剂和肌内注射胆红素拮抗剂等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加用熊去氧胆酸(优思弗,Losan Pharma GmbH公司,进口注册证号:H20100520),20 mg/次,2 次/d,服药10 d。观察组在基础资料的基础上,服用熊去氧胆酸治疗20 mg/次,2 次/d,服药10 d,同时增加抚触护理,两组疗程均为10 d。

1.4 护理干预 (1)抚触前准备:让患儿处于治疗室内接受抚触护理,室内温度维持在25~28 ℃,保持环境的安静,可适当播放轻柔的音乐。护理人员需洗净双手,将适量的婴儿精油涂抹于手掌掌心,两手相互摩擦,直到双手发热,精油分布均匀。每次的抚触保持在15 min左右,2 次/d。抚触时尽量与婴儿保持目光接触,并对其微笑。(2)脸部抚触:护理人员双手平摊放于患儿后脑,并将其微微托起,从额头处开始,两手大拇指在患儿眉心处向两边轻轻推压,呈弧线形划过,反复4~5 次。然后在眉头、眼窝中间处开始,以同样的手法向脸部外侧推压。在做下巴抚触时,护理人员站于平躺患儿头部上方,用大拇指指腹从下巴中间开始,分别向患儿两耳耳根方向轻抚,反复4~5 次。(3)头部抚触:护理人员用左手稳定患儿头部,右手手指成弯曲状,从患儿前额开始,向头部轻抚。至头顶百会穴处再用手指?p揉3~4 次,随后继续沿着颅骨向后方轻抚,如此重复4~5 次。(4)胸部抚触:解开衣物,露出患儿胸部。从两肋侧面处开始,向患儿肩部上方处轻抚,注意期间勿摩擦到患儿。食指和中指合拢,轻揉患儿腋窝处。如此步骤重复4~5 次。(5)腹部抚触:护理人员食指和中指合拢,以顺时针方向,从患儿下腹右侧,经上腹至下腹左侧,圆圈式轻抚,期间避免与脐部摩擦,重复4~5 次。(6)肢体抚触:手部抚触从腋下处开始,一直到手指处,沿着手臂轻轻挤压,并按照方向从上到下轻抚,腿部抚触则从大腿至脚踝处,按照以上同样方式抚触。四肢抚触先后重复4~5 次。(7)背部抚触:对患儿的肩部进行轻揉,随后从颈部开始,沿着脊柱一路向下轻抚,同时向脊柱两侧方向轻抚至臀部为止,重复4~5 次。

1.5 观察指标 (1)观察记录患儿的日排便次数,胎便初排时间,胎便转黄时间。(2)每天采集患儿静脉血,测量其治疗前后的血清胆红素浓度。(3)使用经皮胆红素仪(日本美能达公司)测定患儿额头,胸部,腹部的黄疸指数,2 次/d.连续测量10 d,取其平均值。(4)给予患儿新生儿行为神经评定[8](neonatal behavioral neurological assessment,NBNA),NBNA包括行为能力(6项)、被动肌张力(4项)、主动张力(4项)、原始反射(3项)和一般评估(3项)。每项评分有3个度,分别为0、1、2分,满分为40分,>35分为正常,≤35分为异常。

1.6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 字2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血清胆红素浓度、黄疸指数、NBNA评分比较 经过10 d治疗后,两组的血清胆红素、黄疸指数、NBNA评分均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39.16±0.31)分,均优于对照组治疗后的(71.62±15.87)μmol/L,(16.89±4.69)mg/dL,(36.32±0.28)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患儿日排便次数、胎便初排时间,胎便转黄时间比较 经过10 d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日排便次数、胎便初排时间、胎便转黄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胆汁淤积性黄疸是新生儿常见的临床疾病,如未能及时治疗,会给患儿留下不良后遗症[9],甚至造成患儿死亡[10],对新生儿的身体发育和个人健康均有重大影响。关于胆汁淤积性黄疸的发病机制有众多说法[11],医学界一般认为主要是肝脏受损,肝脏内外胆管阻塞[12],引起胆汁淤积,继而引发胆红素升高[13]。由此可见,对受损肝脏的保护和治疗及加快患儿体内胆红素的分解与排出,是治疗胆汁淤积性黄疸的关键所在。

熊去氧胆酸属于亲水性胆汁酸,是一种鹅去氧胆酸的异构体[14]。熊去氧胆酸可以加快内源性胆汁酸排泄,增加亲水性胆汁酸的浓度[15],从而减少肝脏和胆管细胞受到有毒胆汁酸的损害。熊去氧胆酸同时可以使到线粒体膜保持稳定[16],抑制肝细胞凋亡。另一方面熊去氧胆酸能够通过钙途径和蛋白激酶C途径促进患儿体内胆汁分解排出,改善胆酸循环代谢,降低胆红素浓度,对肝脏有着多重作用。

胆汁淤积性黄疸与患儿过度积聚的胆红素关系密切,新生儿体内的胎粪含有大量的胆红素,过多的胎粪无法排除,造成新生儿胆红素水平增高,同时破坏肝肠循环,从而造成黄疸。抚触护理是指护理人员用过对患儿皮肤身体进行科学的轻抚按摩[17],从而达到良性刺激患儿大脑神经系统的一种护理方式。抚触可提升迷走神经的兴奋性,增强肠胃的蠕动与消化能力,加快增加胎粪的派出[18],从而降低患儿体内的胆红素浓度。同时其可促进患儿神经系统的发育[19],减少胆红素对神经系统的损害,改善患儿睡眠质量,提高患儿免疫能力,促进患儿身体的恢复和发育[20]。

篇3

【关键词】 新生儿游泳;抚触

新生儿游泳是人生最早出现的自主保健活动,能促进新生儿大脑发育,提高对外界反应的能力,是人类智力及开启智商、情商的有效措施之一,并作为一种新生事物,越来越被社会、医院、家长所认可[1]。在新生儿时期开展游泳与抚触可以促进小儿生长发育,提高智商,使宝宝变得聪明,提高小儿抗病能力。我院自2007年10月开展了新生儿游泳与抚触项目,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8年6—9月在我院出生的足月新生儿180例设为观察组,男96例,女84例;体重2.5~4.2kg;住院时间3~8天。选取2007年6—9月在我院出生的足月新生儿180例设为对照组,男102例,女78例;体重2.4~4.1kg;住院时间3~9天。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均>8分,纯母乳喂养,母婴均无严重并发症。两组产妇年龄、孕周、新生儿出生体重等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观察组新生儿进行游泳与抚触均须经产妇及家属知情同意。

1.2 方法

观察组游泳与抚触均在新生儿出生后第1天进行。游泳:由经过专门培训的护理人员进行一对一操作,控制室温28℃左右,水温38℃左右,食奶后1h进行,每天1~2次,每次10~15min;器材选用无损伤双保险的多功能婴儿游泳圈及游泳池,游泳用水是洁净水;使用防水脐贴,保护脐部;游泳完毕后取下防水护脐贴,用0.5%碘伏及75%乙醇各消毒脐部1次;每天记录新生儿体重、胎便初排时间、胎便转黄时间。抚触:护理人员首先取适量润肤油涂于双手,按从新生儿头部、胸部、腹部、四肢、背部到臀部的顺序以国际标准手法进行操作,每次10~20min,抚触过程中密切注意观察新生儿的反应,同时进行感情上的语言交流。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

2 结果

观察组新生儿出生时体重平均3.56±1.18kg,出院时体重平均3.92±1.56kg;对照组新生儿出生时体重平均3.54±1.21kg,出院时体重平均3.65±1.63kg;观察组新生儿出院时体重较对照组新生儿重,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3 讨论

游泳前准备工作:护士应首先做好卫生宣教,向家属讲清新生儿游泳的目的,以便密切配合。游泳前1h应停止进食,出生10天内的新生儿脐部应贴防水护脐贴[2]。泳前进行安全检查工作必不可少,各项检查工作应全面、仔细、谨慎,如:新生儿游泳特制泳圈保险按扣是否扣牢、是否漏气;新生儿脐部防水脐贴应正确使用,贴紧防渗漏;新生儿套好游泳圈后,应检查下颌、下颏部是否垫托在预设位置。游泳当中的护理:将新生儿逐渐、缓慢放入水中,新生儿完全适应后松开双手,让其自由运动;新生儿游泳时颈部以上部分应始终保持在水面以上,全程专人监护;与新生儿保持互动,给予呵护与,并且密切观察新生儿反应;对自主运动较差的帮助伸展肢体,划动水流助泳。游泳后的护理:游泳后出水即给予浴巾包裹,一人一物,温柔擦干身体,避免着凉,感染;做好头面部、脐部护理;游泳后大量体力消耗,婴儿饥饿,应在泳毕15~30min后再哺乳,缓解疲劳[3]。新生儿抚触护理:操作时动作应轻柔、缓慢、熟练,并辅以轻柔和缓的音乐和水中被动抚触[4]。抚触的步骤:(1)肩关节运动:护士双手分别握在新生儿上臂,前后摆动关节;(2)肘关节运动:操作者双手分别握住新生儿前臂,使新生儿肘关节屈伸;(3)腕关节运动:护士拇指放在新生儿手背腕关节处,食指和中指放对侧使腕关节屈伸;(4)髋关节运动:护士双手分别握住新生儿大腿,上下摆动髋关节;(5)膝关节运动:操作者双手分别握住新生儿小腿,使膝关节屈伸;(6)踝关节运动:护士拇指放在新生儿脚背踝关节处,食指和中指放对侧,使踝关节屈伸。新生儿游泳与抚触同为新生儿早期的保健活动,二者结合不仅能给新生儿带来更健康、更安全的成长道路,而且有助于最大限度地激发新生儿智力和体力的潜能,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赵少飞.婴儿游泳与抚触.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42-43.

2 赵少飞,谢丽群,胡海滨,等.新生儿游泳在产科临床应用的探讨.中华围产医学杂志,2003,6(4):218-220.

篇4

关键词:新生儿监护室;疑似医院感染爆发;应急处理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新生儿监护室是集中收治危重新生儿患者的场所,特别是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较多,他们全身各系统未发育成熟,对外界适应能力弱,抵抗力差,极易受到病原菌的侵袭,属于医院感染的高危人群[1],因此做好医院感染预防控制工作是新生儿监护室护理管理的重点。2012年9月~10月,我院新生儿监护室发生了4例败血症,疑似医院感染暴发,通过院感科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排除医院感染暴发,定性为聚集性感染,现将对这次事件的处理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2年9月~10月我院新生儿监护室出现4例败血症,怀疑静脉置管为其感染原因,报告院感科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及环境卫生学监测,结果为:3例患儿血培养为阴沟肠杆菌,药敏试验耐药谱相似;1例为溶血葡萄球菌;其中1名护士手卫生细菌数30cfu/cm2;一份床栏卫生学监测细菌数90cfu/cm2,均未分离出阴沟肠杆菌及溶血葡萄球菌;有3例患儿留置针部位皮肤红肿,其中9月份1例,血培养为阴沟场杆菌,10月份出现3例,血培养2例为阴沟场杆菌感染,1例位溶血葡萄球菌感染;及时控制,4例患儿均治愈出院。专家组讨论后结果:鉴于发生时间跨度达2月,发生时间较分散,定性为聚集性感染。此事件发生后将医院感染护理管理纳入护士长每日工作重点,并形成长效机制。

1.2方法

1.2.1发生疑似医院感染暴发后,科室在积极救治患儿和查找分析原因的同时立即汇报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及院领导,,院领导高度重视,组织专家会诊,立即召开医院感染控制和持续改进专题会议,以最有效的措施控制事态的发展。

1.2.2积极有效地做好以下工作

1.2.2.1要求新生儿室暂停收治新患者,通过专家会议讨论全面查找分析引起感染的可能原因,针对原因进行护理流程的整改,如因留置针部位有红肿,怀疑与固定时污染有关,则改进留置针固定方法,防固定时二次污染或敷贴未完全贴紧,密闭不好导致感染发生,沐浴时避开静脉留置部位,对同批号留置针和敷贴进行样品卫生学检测。做好手卫生,对快速手消毒流程进行改进,确保手消毒作用时间,达到消毒效果。对病区所有环境物品进行彻底清洁消毒,并注意预防消毒后发生二次污染,因此按分工到户,全员参与,同时进行和完成消毒的原则对所有环境物品,如暖箱,床单元、墙体及各种台面等进行了一次彻底的清洁消毒,对所有医务人员的工作服、值班室被服、婴儿被服进行高压灭菌。彻底消毒后请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迅速赶赴现场对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空气、暖箱内外表面、湿化液、暖箱水、奶嘴、奶瓶、门把手、治疗车桌面、医护人员及护工的手等进行卫生学检测,以确定消毒效果。

1.2.2.2对新生儿室现有患儿实行分类隔离管理,做到专人专室护理

1.2.2.3科室积极开展对疑似医院感染患儿的诊治工作,要求科室密切观察其他患儿,如果发生相同症状,及时汇报感染管理科,要求对可疑感染患儿进行血培养及药敏试验。

1.2.2.4医院感染管理纳入护士长每日工作重点,并形成长效管理监督机制。制定手卫生管理制度,制定各种仪器设备及物表消毒管理制度。设置院感监控护士,协助护士长监督检查各项消毒工作,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每周对本科室医务人员进行手卫生依从性调查,不合格者与绩效挂钩;暖箱消毒1次/w,使用中暖箱每天更换湿化水,做好终末消毒,污奶瓶、奶嘴送供应室高压消毒,婴儿被服送供应室清洗后行高压灭菌后方可使用,环境物表消毒2次/d,感染和非感染消毒保洁用具严格区分,做到专床专用。严格生活垃圾和医疗垃圾处理,加强个人防护;严格无菌技术操作,改进留置针固定方法。

1.2.2.5合理使用抗生素。

2 结果

经过积极处理救治患儿,4例患儿均痊愈出院,之后未再出现相同感染病例现象,医院感染得到有效控制。

3 讨论

3.1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是新生儿监护室管理工作的重点,而预防控制措施的监督落实者主要是护士长,所以此项工作必须纳入护士长每日管理工作重点,建立长效机制并持续质量改进。必须制定规范的洗手流程和手卫生管理制度,据韩黎等[2]报道,目前我国医务人员在接触患者后洗手率作为56.5%。手卫生目前被认为是预防医院感染最方便、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之一。必须制定一套规范的仪器、设备消毒标准流程,制订严格的病房管理制度,严格做好物表消毒。

3.2疑似医院感染暴发是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出现3例以上临床症候群相似、怀疑有共同感染源的感染病例;或者3例,以上怀疑有共同感染源或感染途径的感染病例现象[3]。为了有效地控制疑似医院感染暴发,管理人员必须高度重视,调查整改及时,并制定一套有效切实可行的控制措施。本次我院监护室出现疑似医院感染暴发,通过及时开展环境卫生学检测及流行病原学调查,排除了医院感染暴发,经过调查分析,定性为聚集性感染。同时我院高度重视,处理及整改措施有力,同时制订的护理管理对策使院感发生率明显降低,保障了医疗安全。因此,规范的护理管理是预防控制医院感染工作的重点。

参考文献:

[1]陈嘉凤.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医院感染管理[J].中国消毒学杂志,2009,26(4):269.

篇5

关键词:新生儿黄疸 病因 护理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3.01.125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2)01-0139-01

黄疸作为新生儿常见疾病,在对患者进行相关疾病护理时应给予一定的重视。本文就此对新生儿黄疸的病因及护理要点进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随机抽取2009年12月至2011年12月期间的新生儿黄疸患者300例,在其家属知情且同意的基础上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

对照组中有150例黄疸新生儿患者,其年龄段在33周至40周之间,平均年龄为(36.9±2.3)周,其中男性新生儿患者有81例,占54.00%,女性新生儿患者有69例,占46.00%。足月新生儿有113例,占75.33%,早产儿有37例,占24.67%。观察组中有150例黄疸新生儿患者,其年龄段在33周至41周之间,平均年龄为(37.8±2.1)周,其中男性新生儿患者有83例,占55.33%,女性新生儿患者有67例,占44.67%。足月新生儿有115例,占76.67%,早产儿有35例,占23.33%。两组黄疸新生儿患者在年龄、性别、体重、疾病情况以及身体情况等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有一定的可比性。

1.2 方法。在对患者进行疾病治疗时,其中对对照组中的黄疸新生儿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而对观察组中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光疗护理、喂养护理、抚触护理以及药物茵栀黄应用等。首先应保持其病房的清洁情况,同时对患者的生命体征以及疾病情况进行密切的观察,若患者出现异常应及时的进行相应的护理。另一方面,应严格遵守相关的消毒隔离制度,并且执行,从而有效的减少患者出现感染的情况。茵栀黄作为纯中药制剂,一定程度上具有解毒、清热以及退黄的功效,对于黄疸新生儿患者的疾病治疗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在对患者进行药物茵栀黄应用时,应注意患者是否会出现呕吐恶心、皮疹以及皮肤过敏等不良反应。对两组黄疸新生儿患者的黄疸指数进行比较分析。

1.3 数据处理。将所得数据输入SPSS18.0软件包进行分析,数据采用例数(n、%)、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对比方法采取X2检验、t检验。P

2 结果

由表中数据可知,相对于对照组,观察组中的黄疸新生儿患者在进行相应的护理后,其经皮黄疸指数改善情况较好,且指数正常时间较短,P

3 讨论

新生儿黄疸作为新生儿常见的疾病之一,及早的进行综合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的减轻其疾病症状,同时能够有效的预防新生儿出现高胆红素血症以及核黄疸症状[1]。在对患者进行疾病相关护理时,由于新生儿早期增加乳量的摄入能够有效的加速其排便从而使得胆红素排出,有利于患者的疾病治疗[2]。而抚触护理能够通过患者的体表刺激一定程度上减少胆红素的重吸收,从而降低新生儿黄疸指数。而光疗一定程度上能够使患者尽早的适应新环境,并且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疾病治疗[3]。

综上所述,在对黄疸新生儿患者进行疾病治疗时,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光疗护理、喂养护理、抚触护理以及药物茵栀黄应用等,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疾病治疗效果,有一定的积极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 林甲进,张瑛.血型血清学检测在新生儿黄疸病因鉴别诊断中的价值[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07:1082-1083

篇6

本次研究的对象为2014年半年内期间在我院出生的60例无陪护新生儿。在这60例无陪护新生儿中,有男性患儿32例,女性患儿28例。他们的平均年龄为7.5天。这60例无陪护新生儿均未患有神经系统疾病。

2.护理方法

2.1进行常规护理我院对这60例无陪护新生儿均进行了常规护理。进行常规护理的方法是:①进行基础护理。护理人员应按照医嘱对新生儿进行人工喂养和治疗,应对新生儿的生命体征进行全面监测,应控制好病房的温度与湿度。②对病房进行消毒与隔离。护理人员要严格按照规定对病房进行消毒;应根据新生儿的病情类型决定是否予以隔离,并对其身体进行检查。

2.2进行母爱替代护理我院对这60例无陪护新生儿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母爱替代护理。进行母爱替代护理的方法是:

2.2.1帮助新生儿适应环境,缓解其不良情绪新生儿在进入病房时,因周围环境发生变化,会在心里产生恐惧而大哭不止。针对这样的状况,护理人员应当轻轻地握着新生儿的双手,用温柔的话语和新生儿说话,并以舒缓的动作轻轻抚摸新生儿的脸部与胸部皮肤,让新生儿对护理人员充满信任与依赖感。在听到新生儿啼哭时,护理人员要及时查看并进行上述动作,进而满足新生儿的生理与心理需求。为了帮助新生儿尽快地适应新的护理环境,护理人员应对病房内的噪音进行严格控制(室内声音不得超过60分贝)。为了创造出安静、舒适的护理环境,护理人员还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在病房内播放一些轻柔的音乐或儿歌,以便缓解新生儿的不良情绪。

2.2.2保持动作轻柔,提高依赖效果①在对无陪护新生儿的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要保持动作的轻柔。在给新生儿喂奶时,护理人员要边喂边对新生儿说一些温和的话语,同时护理人员要和新生儿之间保持目光以及动作的交流,让新生儿感受到舒适和安全,这对于新生儿情感的培养和听力发育具有重要的作用。②喂奶结束之后,护理人员要将新生儿竖抱起来,使其以直立的姿态靠在护理人员的左肩。护理人员应轻轻地抚摸新生儿的背部或者对其背部拍一拍,以便帮助新生儿排出胃内的空气。③为新生儿换尿布时,动作一定要轻柔。如果新生儿哭闹,则可以给其唱一唱儿歌,说一些温柔的话语,缓解新生儿的紧张与不安情绪。④为新生儿沐浴时,新生儿会脚蹬手抓,表现出很害怕的样子。这时就需要护理人员多与新生儿进行轻柔动作的交流,对其进行抚慰,以哼唱儿歌、轻声安慰等方式缓解新生儿的紧张与不安情绪,并用手去轻轻抚摸新生儿的身体与头部,以便增加新生儿的安全感,从而使其对护理人员产生依赖心理,对护理人员为其进行的清洗不再反抗。⑤新生儿刚开始进行蓝光以及暖箱治疗时,通常会因为害怕而啼哭,不配合治疗。这时,护理人员要轻轻握住新生儿的双手并对其进行语言、眼神与肢体动作方面的交流,缓解新生儿的不良情绪。护理人员还可以在新生儿的四周设置柔软的物品并将其围成一个屏障,营造出环抱式的环境,这不仅对提高新生儿的安全感及舒适感具有积极的作用,还可以保护新生儿不出现意外伤害。

2.2.3让新生儿保持合理的,增强其舒适度护理人员在摆放新生儿时要保持其四肢中线屈曲位,这样的对于新生儿手嘴综合能力的培养具有积极的作用,其四肢活动能力得到发展之后,还能够增强其自我安慰的能力。在不同的季节,护理人员还要为新生儿选择最为合适的睡袋。帮助新生儿翻身或者改变位置的时候,护理人员要将其手脚支撑起来,避免令其产生惊恐,影响新生儿的情绪。早产新生儿进入暖箱时,护理人员要借助于绒布等物品在暖箱内营造出和女性子宫较为相似的环境,这样新生儿在暖箱中伸展时手脚不会落空,有助于增强新生儿的安全感(暖箱的湿度与温度应当控制在60%和33℃左右,这样最接近女性子宫的环境,以体现母爱替代护理方法的效果)。

3.结果

运用母爱替代护理方法护理的60例无陪护新生儿,其哭闹的时间明显缩短,其呼吸均匀、平稳,身体抖动的症状消失,手掌呈现展开状态,身体处于松弛状态,睡眠质量显著提高。可见,运用母爱替代护理方法在提高新生儿舒适度以及改善护理质量方面具有显著效果。

4.讨论

篇7

【关键词】危重症;新生儿;低血糖;营养支持护理

新生儿生长发育、维持生理功能、组织修复都离不开营养。研究表明,危重症新生儿由于机体处于应激状态,原发疾病影响肠胃道功能,导致营养摄入受到不良影响,使得患儿机体的抵抗力和修复力都明显下降[1]。因此,相关研究人员建议对新生儿进行合理的营养支持,为了确保危重症并发低血糖新生儿的健康,提高患儿的护理效果,本次研究以我院收治的60例危重症并发低血糖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探索分析危重症新生儿并发低血糖的营养支持护理措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1月到2015年1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60例危重症并发低血糖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患儿日龄均为出生5min-10d之间,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患儿,观察组:男性18例,女性12例,平均体重为1.75kg±0.5kg(1.15kg-2.6kg);对照组:男性19例,女性11例,平均体重为1.78kg±0.6kg(1.18kg-2.6kg),2组患儿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对比,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研究对对照组患儿进行常规临床护理,包括对患儿原发疾病的对症处理,并依据患儿的具体情况尽早开奶,合理评估患儿的病情,依据血糖水平给予口喂、鼻饲10%葡萄糖注射液或与母乳的混合溶液。护士需要做好这一阶段的观察和记录工作,并注意保暖工作。研究对观察组患儿则在此基础上进行营养支持护理,营养支持护理主要包括:①肠内营养护理;②肠外营养护理;③血糖指标、病情的动态监测;④预防感染。

1.3观察和评定指标

观察分析2组患儿经过护理后的效果,将护理效果依据患儿的病情跟临床症状分为痊愈(患儿的血痰恢复正常、临床症状完全消失,病情得到控制治愈出院)、改善(患儿临床症状基本消失、血糖有所改善,病情得到好转)、无效(治疗前后未见变化),总有效率=痊愈率+改善率。

1.4统计学方法

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2组危重症并发低血糖新生儿的各项数据进行汇总、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取率(%)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取平均值±标准差( )表示,采用t检验, P

2 结果

通过不同方式的护理后,观察组患儿护理总有效率为96.7%(29/30),对照组患儿护理总有效率为(19/30),2组患儿的护理总有效率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危重症新生儿并发低血糖时常常会存在肠胃道功能障碍,这会对患儿摄入营养造成不良影响,研究表明,如果这部分患儿得不到及时的救治,将会产生一系列的过激反应,严重者将会导致患儿出现永久性的脑损伤,危及患儿的生命,可见,对危重症新生儿并发低血糖时需要采用合理的护理措施进行处理,从而确保患儿的健康。

临床上常规的护理方法一般采用口喂、鼻饲等方式将葡萄糖溶液与母乳混合溶液进行喂食,由于患儿原发疾病的影响,正常摄入营养功能较弱,导致患儿从这种方式获得的营养无法完全供应身体所需,导致护理效果不佳[2]。研究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营养支持护理,其关键包括:①肠内营养护理,目的在于提高新生儿的喂养耐受力和抵抗力,并降低吸入性肺炎、小肠结肠炎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具体需要依据患儿的身体情况(胎龄、体质量、吸允能力等)进行,一般采用5ml/kg-10 ml/kg ,10%葡萄糖溶液进行口喂或者鼻饲,并严密观察患儿的反应,确保无不良反应时方可持续进行,如果患儿出现不良反应(例如呕吐、腹胀等),需要采用混合喂养或者母乳喂养方式;②肠外营养护理,通过静脉营养补充等方式保证患儿酸碱平衡、补充必要的微量元素和营养物质,严格控制输液速度,一般控制为6(kg・min)- 8 mg/(kg・min)静脉滴注,24 h维持匀速输注(10%葡萄糖溶液),促进患儿康复,在进行静脉营养补充时,需要严密监测患儿的血糖指标,频次为1次/h,以便及时发现和纠正患儿的低血糖症状;③血糖指标、病情的动态监测,研究表情,新生儿低血糖症往往不会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因此容易被误诊或漏诊,护士需要高度重视这一现象,动态监测患儿的血糖指标,同时严格观察患儿的病情变换,一旦出现异常,需要及时告知医生进行合理处理;④预防感染,危重症新生儿由于病情严重,患儿自身的抵抗力较差,院方需要做好预防感染护理,可以通过尽量的降低探视的次数,并做好保护和隔离工作,对患儿日用品进行彻底消毒等方式,避免患儿受到感染危害。

本次研究对我院收治的60例危重症并发低血糖新生儿采用常规护理和营养支持护理进行对比护理,根据研究结果,通过不同方式的护理后,观察组患儿护理总有效率为96.7%(29/30),显著高于对照组患儿6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0.46,P

综上所述,临床针对危重症新生儿并发低血糖需要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重视进行营养支持护理,以确保患儿的健康。

【参考文献】

[1]杨敏.新生儿低血糖36例临床分析[J].海南医学,2010,

20(6):97-99.

篇8

【关键词】 新生儿黄疸;早期干预护理;治疗效果

新生儿黄疸主要是由于新生儿的肝脏功能发育不完善, 导致体内胆红素代谢异常, 从而使得血中的胆红素浓度升高所引起的一种疾病。若出生后24 h即出现黄疸, 2~3周仍不退, 甚至继续加重或消退后反复出现或出生后1周至数周内开始出现黄疸称病理性黄疸[1]。病理性黄疸严重者会导致胆红素脑病(核黄疸)发生, 甚至引起死亡。临床上目前常采用蓝光治疗, 辅以相应的局部治疗护理措施。但是由于存在光疗的依从性以及其他方面问题, 使得早期护理干预措施的运用得到了广泛的关注。本文即是通过研究探讨应用早期护理干预对于新生儿黄疸患儿的治疗效果的影响, 选取86例新生儿黄疸患儿, 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 各4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及护理措施, 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早期护理干预, 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某院2013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新生儿黄疸患儿86例, 其中男49例, 女37例, 挑选患儿均符合以下标准:①均符合病理性黄疸的诊断标准:出生后24 h内出现黄疸;血清胆红素在足月儿>221 μmol/L, 持续时间在足月儿>2周;血清胆红素在早产儿>257 μmol/L, 早产儿>4周;血清胆红素每日上升超过85 μmol/L;黄疸退而复现;清结合胆红素>34 μmol/L。(具备上述任何1项确诊)。②出生日龄24 h~18 d, 平均日龄10.3 d, 出生时体重平均3.4 kg, Apgar评分8~10分。③患儿均表现出了明显的巩膜及皮肤发黄症状。且所有参与研究患儿均经其家长同意后参与。将86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 每组43例, 两组患儿年龄、性别及病情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措施, 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干预护理, 两组疗程均为3 d, 密切监测患儿胆红素值变化情况以及患儿接受治疗反应情况。干预护理措施具体如下:①沐浴。新生儿全身与温水接触, 进入与母体相似环境, 可消除焦虑, 提高新生儿光疗时的依从性和舒适感。②抚触。在新生儿光疗时, 适当抚摸, 能够促使新生儿增进食欲, 减少哭闹。 ③灌肠。开塞露液灌肠在新生儿出生2 h开始, 能够使得新生儿首次排便时间及大便变黄时间明显提前, 从而干扰胆红素的肝肠循环, 降低胆红素水平[2]。④声乐。护士护理时轻柔, 适当播放音乐, 可为新生儿营造舒适的光疗环境, 以促其生理、心理的需要。⑤皮肤护理。患儿住院期间勤沐浴, 保持皮肤清洁, 特别注意脐部的清洁, 以避免脐炎的发生。

1. 3 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通过3 d的治疗观察发现, 采用早期护理干预的治疗组中显效35例, 占81.40%, 有效6例, 占13.95%, 总有效41例, 占95.35%;对照组显效22例, 占51.16%, 有效13例, 占30.23%, 总有效35例, 占81.39%, 此外3 d后血清胆红素值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表1 两组护理前后血清胆红素情况比较( x-±s, μmol/L)

组别 例数 干预前 干预后

治疗组 43 322.4±22.3 219.6±15.8a

对照组 43 321.6±21.8 246.8±18.3

注:与对照组比较, aP

3 讨论

黄疸是新生儿时期常见症状, 发病率高, 主要与新生儿的生理特点有关。主要是因血清胆红素的异常情况所致, 对患儿智力及神经系统等均会造成严重影响, 如果不及时采取有效治疗机护理手段, 可造成严重后遗症, 并可能威胁其生命, 因此采取有效措施, 提高疗效的意义重大。实施早期的干预护理措施不仅有利于新生儿黄疸的治愈也有利于孕妇产后的健康宣传教育以及新生儿黄疸的早发现和早诊断[3]。各种护理干预措施诸如本文提到的沐浴、抚摸、健康教育以及比较新颖的换血疗法等, 这些护理干预措施的运用都是为了很大程度上的提高单纯治疗所顾忌不到的方面, 沐浴可促进血液循环, 改善胃肠蠕动, 增加胰岛素与胃肠激素的分泌量, 促进新陈代谢, 抚摸可刺激患儿体表神经, 使中枢神经兴奋, 促进排便, 还可加快排出过高的血清胆红素, 防止小肠将其再吸收, 是有利于患儿身心的护理手段。本次研究中采用早期护理干预的治疗组中显效35例, 占81.40%, 有效6例, 占13.95%, 总有效41例, 占95.35%。对照组显效22例, 占51.16%, 有效13例, 占30.23%, 总有效35例, 占81.39%, 此外3 d后血清胆红素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

综上所述, 通过实施早期干预护理, 能够有效的提高新生儿的黄疸治疗效果, 使患儿及早康复, 值得临床大力推广运用。

参考文献

[1] 张自珍, 黄海波, 王芳, 等.游泳联合抚触护理降低新生儿黄疸的效果观察.南华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0, 38(1):140-141.

[2] 祝秀凤, 姚云行, 吴小红, 等.早期排便干预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护士进修杂志, 2009, 24(23):2141-2142.

篇9

【关键词】新生儿的护理; 安全隐患; 防范措施

【中图分类号】R696.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6851(2014)2-0194-02

1 前言

新生儿在医学上是指出生并不足29天的婴儿。在这个时期不仅是胎儿延续的时期,同时也是人类的发育的基础时期。在新生儿期,婴儿的各项功能处于不断调整,逐渐适应新环境的阶段,因此这个时候的婴儿的生理功能与适应环境的能力还不是很健全,因此很容易染上病,甚至夭折。因此护士应该不断提高护理的质量,避免护理中隐患产生。

2 新生儿护理中的安全隐患

2.1护理之中的护理人员的护理素质良莠不齐,经验不足,更有甚者,有的护理人员本身的责任意识以及责任感不强,工作中只求效率而不管质量。对于护理中的新生儿这一特殊的人群,不仅要求护理人员有着扎实的专业素质,同时也要求护理人员有着加强的责任意识,有着良好的服务态度,良好的与家长沟通的能力,这样才能使家长放心。

2.2由于新生儿的身份特殊性(新生儿病房没有陪护人员,患儿无法进行语言沟通),因此在护理之中出现疏忽的情况比较常见。在新生儿中,容易出现红臀,交叉感染等;在新生儿沐浴的时候,可能会发生烫伤等情况。

2.3护理人员对于新生儿的查对制度执行不严格,在护理以及在患儿出院的时候不认真核婴儿的床头卡等证明身份的物品,造成新生儿身份弄错的事故。在新生儿入院的时候,对于新生儿的体检不认真,未能及时发现新生儿的隐藏病情,而耽误了最佳的治疗时期。

2.4护理工作中的工作日志记录不认真,不规范。因为这些日志是护理工作的真实反映,也是在时候出现医疗纠纷中的重要凭证,因此护理记录日志非常重要。但是有些护士没有认真记录,这样就不能体现护理工作的连续以及完整性,有时候还会出现涂改的痕迹。

2.5新生儿的护理工作较其他类型的护理工作更加的琐碎,繁杂,再加上新生儿本身身体素质不高,病情的变化周期非常短,这就要求医护人员密切的观察患儿的病情。新生儿易哭闹加上不配合更加会使医护人员心情很烦躁,如果还有不能良好的休息以及很好的心理调节,护理人员很容易精神紧张,并且工作的积极性会降低很多。

3 防范措施

3.1加大对医护人员的专业技能以及各项素质的培训,定期开展专业护理知识的学习以及护理工作实践的培训,还要在培训后进行严格的考核,让医护人员从思想的深处理解新生儿护理工作的重要性以及特殊性。作为新生患儿的医护人员,不仅要具备耐心,同情心,更要具备极强的工作责任心,不断的培养自身的心理素质以及爱岗敬业的奉献精神。要学会调整自身的心态,不断强化自身的护理水平,并且加强自身与新生患儿家属之间的沟通能力,尽量达到让新生患儿家长信任,增加家长的安全感的目的。

3.2严格执行科室的规章制度,定期组织医护人员学习各种不同的疾病的常规护理,加强各自的责任意识,并且开展定期考核。这样做可以让护理人员明确自己的责任范围以及法律义务和责任。在日常的护理工作中,做好基础的护理工作,对于自身无法解决的问题,应该及时上报上级解决

3.3严格执行交接班以及新生儿身份识别的制度。对于护理人员交接班,要求提前十分钟到,并且在床头交接班,认真的核实新生患儿的真实身份。对于新生患儿出院或者外出的时候,要求有两位护理人员同时检查,将患儿的身份核实清楚无误后再与家属共同核实然后家属方可带患儿离开。

3.4定期开展对于护理记录知识的培训,并且还要组织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常识,这样能够提高自身的保护意识。医护人员必须熟练掌握护理记录书写的要求与规范,以免造成以后的麻烦

3.5医院要安排足够的医护人员,帮助医护人员降低工作强度。还要对其工作提出支持与鼓励,加强医护人员的心理疏导,增强其团结协作的精神。

4 小结

总而言之,在日常的新生儿护理的工作中,贯穿着优质服务的工作理念,并且加强护理工作的规范性。并且在不断提高自身护理水平的基础上,不断的发现自我问题,改正问题,最终达到优质的新生儿护理水平。同时也要加强与新生儿家长的沟通的能力与技巧,强化自身在医疗服务中的法律义务以及责任。尽全力得到新生儿家长对自身工作的理解与支持。实现新生儿高高兴兴出院,家属信任医院的良好效果。

参考文献

[1]程桂凤.产科护理工作中的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J].求医问药,2012-06

[2]储辉.妇产科护理安全隐患分析及防范措施[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08

[3]曹颖.临床护理不安全隐患及防范[J].中国水电医学,2011-06

篇10

关键词:新生儿; 臀红;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12)11-0308-01

新生儿皮肤娇嫩,再加上大便次数增多,大便粘稠,难免发生臀红。什么是新生儿臀红呢?简单来说就是新生儿臀部皮肤长期受尿液、粪便及湿尿布的刺激、摩擦或局部湿热等引起皮肤潮红,破溃甚至糜烂及表皮破脱。现在随着经济条件的好转,及快节奏的生活方式,新生儿一般会用纸尿裤或是纸尿片,因透气性及质地参差不齐,也会对新生儿的臀红造成一定的影响。

1新生儿臀红的病因

本病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主要是新生儿皮肤娇嫩,尿布区域的皮肤长时间受尿、便的刺激,皮肤表面及粪便中细菌分解尿液中的尿素,产生大量氨,浸泡和刺激皮肤。腹泻时,稀便中会有较多的脂肪液及变形杆菌和微生物,均可诱发和加重臀红,继发细菌、真菌感染[1]。

2新生儿臀红的临床表现及分型

皮肤损害限于尿片区域,皮肤可见红斑、丘疹、糜烂及溃疡,按其损害程度可分为:轻度:局部皮肤潮红,皮疹及呈粟粒样,皮肤波及2-3cm。中度:皮损波及整个臀部或是皮疹融合成片。重度:皮疹波及及下腹部,外阴表皮剥脱并有渗出[2]。

3护理

在明确了新生儿臀红的症状及原因后,紧接着应该采取的是正确的护理方法,消除新生儿的臀红现象。正确的护理方法包括一般的护理和特殊护理。

3.1一般护理:

3.1.1细心护理,注意喂养。实行严格的隔离制度,患儿为人工喂养,奶瓶器具进行严格的消毒,我院主要采用高压灭菌消毒。实行一人一瓶一奶嘴,一人一用一消毒。还要控制奶温,做到温度适宜。

3.1.2保持皮肤清洁,每日沐浴前护理人员要严格洗手,注意消毒,以防手上沾污的细菌带到新生儿娇嫩的皮肤上面发生感染。如护理人员患有传染性疾病或带菌者不能接触新生儿。沐浴是护理人员动作轻柔,洗净沐浴液,沐浴的毛巾衣服严格消毒,一人一巾,预防交叉感染。

3.1.3提醒家长选用质地柔软,透气性好的纸尿裤。

3.1.4勤换纸尿裤,每次大小便后用湿纸巾擦干净臀部。

3.2特殊护理:

3.2.1一般臀红型:勤换尿布,保持臀部干燥,与炉甘石护臀处理。

3.2.2糜烂性:除勤换尿布外,可与湿润烧伤膏涂于患处,因湿润烧伤膏可以活血化瘀、生肌收敛[3],同时湿润烧伤膏的疏水性可以保护皮肤在愈合过程中不受尿液、粪便的刺激,有效缓解疼痛,有利于愈合。

3.2.3溃疡型:除加强基础护理外,本科室采用将患儿置于辐射台上,侧卧或是俯卧位,予40-60W的鹅颈灯照射臀部,灯泡与臀部患处距离为30-70cm,同时配合干燥吹氧法,效果更佳。干燥吹氧法氧流量为5-8L/min,直接吹臀部,时间为10-15min。

4总结

正确的护理方法是消除新生儿臀红现象的重要保证,再加上,新生儿皮肤娇嫩,抵抗力较低,作为医护人员更要做到有高度的责任心,做好新生儿的基础生活护理,使宝宝处于一个舒适的环境,早日康复,与家人团聚。

参考文献

[1]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