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民族的文化范文

时间:2023-09-22 17:59:0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关于民族的文化,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关于民族的文化

篇1

关键词:民族民间文化 生活 舞蹈

谈及民族民间文化与舞蹈的关系,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见解。关于“文化”一词的定义众说纷纭,舞蹈既是文化的产物,又浓缩着文化的精华。舞蹈源于生活,在不同民族的文化熏染下,千姿百态,风格各异。民族文化影响着舞蹈形态,舞蹈形态反映着生活状况,民族民间文化架起了生活与本民族舞蹈形态之间的桥梁。

一.生活是文化的源泉

如哲学所说:物质决定意识。文化是人的产物,生活是一切事物的来源,离开了生活也就无所谓人类文化的产生。文化是一个涵盖面极其广泛的领域,它包括经济的、政治的、思想的、生活的方方面面。生活状况的差异为民族文化的独特性提供了可能,生活在不同环境的群体必然会采取不同形式的经济类型、政治制度,信奉不同的价值规范,各个民族的成员过着迥异差别的符合本民族特征的生活,形成了不同的大文化体系,每一民族必然只能形成与本民族生活习惯相符的文化类型,且千姿百态,风格各异。藏族地区环境异常恶劣,因而人们常年穿皮袍,将自己裹的严严实实,以抵御恶劣气候,自然形成了藏民族不同于其他民族的服饰文化;傣族常年生活热带地区,炎热潮湿,水是生活必不可少的部分,傣族人民对水有着别样的感情,孕育了泼水节,形成了特有的水文化。苗族人民传统节庆种类繁多,每月都有一个以上的节庆日,如此丰富频繁的节庆活动和礼节仪式使得苗族成为一个喜好歌舞庆祝的民族,形成了特有的节庆文化。文化的产生与生活息息相关。

文化也不会凌驾于空中楼阁而脱离现实生活,它是生活的产物。即使在科技、交通迅速发展的今天,各民族之间交流频繁,人口迁徙较大,民族交流中发生了文化碰撞,小部分文化渐渐被磨合,但也不可能全然否定自身在特有生活方式中形成的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文化,文化具有一定的稳定性。较有典型性的例子:在人口流动中,回族是我国人口遍布最广的少数民族之一,早已不仅仅生活在原有地区,但是无论他们身在何处,仍保持着原有的穆斯林信仰,即使他们的着装有所改变,自古的宗教文化传统深深烙刻在每个回族同胞心里,根深蒂固,代代相传,不可改变。

二.民族民间文化沟通了生活与舞蹈形态

每一民族的生活产生了自己独特的艺术形式,舞蹈这种几乎是人类最早产生的艺术种类更有着悠久的历史。古语云“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故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由此可见,早期人类表达激动、愉悦的情感之时,舞蹈是必不可少的表现手段,在某种程度上,它已经融入先民的日常生活之中。

蒙古族舞蹈粗犷奔放、傣族舞蹈清新淡雅、维族热情高傲、鲜族族含蓄内敛等等。为什么各民族民间舞蹈形态差异如此之大,风格迥异,色彩斑斓?究其原因,最本质的就在于不同民族所处的独特文化环境致使其产生了符合自身文化特色的不同于他民族的舞蹈形态。蒙古族常年的草原生活早就了牧民们豪迈的性情、宽广的心胸,豁达的性格,舞蹈中自然少不了奔放的舞姿,看到蒙古族舞蹈,仿佛看到了一望无边的草原,看到了奔驰的骏马和英姿飒爽的牧民,生活中的心态透过舞蹈淋漓尽致的得以展现。傣族钟情于水文化,水是柔软细腻的,傣族女孩温婉可爱,跳起舞来也是婀娜娇姿、娓娓动人,她们将水的柔情抛洒在生活的每个角落,渗透在舞蹈的每个动作,由于对水文化的钟爱,也使傣族舞蹈有大量表现水的舞姿和情节,水在生活中,亦在舞蹈里。生活在新疆地区的维吾尔族,孩子们自小就受到舞蹈教育,在各种节日上,男女老少齐欢聚,在生活中处处可见舞蹈,形成了特有的热情高傲的动律特征。由于差异的民族文化形成了不同的民族民间舞蹈风格特征。

并非一个民族文化中的所有内容都对本民族舞蹈产生深刻影响,毕竟,文化不是一个具体可感的事物,它包罗万象、涵盖极广。然而,民族文化其中的某些因子的确与舞蹈形态的形成密不可分。朝鲜族自古对鹤的崇拜形成了鹤图腾文化,舞蹈中通过特有的节奏形式与呼吸方式的协调一致来展示仙鹤的典雅、飘逸、潇洒的风韵,从手的姿态到扛手、推手动率,处处流露仙鹤的身影;苗族特有的服饰文化使女孩们戴着数斤重的银饰走路,上身习惯性注意控制,保持头部的平稳.不因为头部摆动过大而损坏银冠上的凤羽银花、银雀银马之类的东西,在身着如此繁重的服饰舞蹈时,自然形成了扭腰摆胯,脆而不拖、稳而不沉、健而不俗的动律风格。舞动中腰、胯的灵活摆动,使得姑娘们因胯部位的扭动而引起人们对用五彩缤纷的颜色织成的裙围的注目。生活创造了绚丽多彩的民族民间文化,无论是鹤文化还是服饰文化都来源于生活,处处透着生活的气息,是生活中点点滴滴形成的独有文化催生了这些影响舞蹈形态的生成。

与舞蹈形态形成息息相关的文化包含于民族大文化之中,是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民族民间舞蹈众多形态深深根植于这部分民族文化之中,没有这些文化对舞蹈形态的发轫,舞蹈形态也许就会发生质变。离开了长期在大草原生活培养起的开阔胸襟也许蒙族文化就会缺少几分豪迈的气魄,舞蹈也不会那么粗犷豪放;离开了云南特殊自然风光及由此产生的傣族日常生活模式也许傣族文化不会如此恬淡舒雅,舞蹈也不会那么婉约轻柔。每一民族民间舞蹈脱离特定文化的熏染其舞蹈形态都会或多或少发生一定变异。因此,对于影响舞蹈形态形成的这部分文化,是因为有了他们才产生了风格迥异、色彩纷呈的民族民间舞蹈,也就是说,民族民间文化架起了生活与舞蹈形态之间的坚固桥梁。

三.文化影响舞蹈形态,舞蹈促进文化繁荣

一个民族在地域环境、生活方式的长期磨合中,渐渐形成了本民族的核心价值体系,也就是民族精神支柱,它是民族文化的核心,是支撑民族繁衍兴旺的动力。当一个民族在本民族核心文化的熏染下形成了具有风格特色的民族民间舞蹈之时,民族民间舞蹈又会反作用于日常生活,促进文化的进一步繁荣。

朝鲜族在长期的反入侵斗争与抗暴斗争生活中,形成了沉着坚韧的民族秉性,并促成其文化中包含着外柔内刚的因子。当这一因子进入舞蹈中时,我们会明显感觉到朝鲜族舞蹈特有的力度中渗透着柔韧、优美中蕴藏着刚劲,有着一种不服输的坚韧,也就是说朝鲜族民间文化对舞律的形成起到了强大的渗透作用。当其他民族人民跳起当地舞蹈都会有产生如此强烈的情感,更不必说朝鲜族人民自己了。当朝鲜族人民舞起本民族民间舞时,内心的颤动与舞律中散发的精神心心相印,在长期的舞动中,这一意识越来越强烈地触动着舞者的身心,继而进一步加深人们对民族核心文化的把握,促使整个民族在精神上更加坚忍不拔、昂扬向上、奋发拼搏。民族精神风貌的改变必会对生活态度产生影响,使朝鲜族人民更加以坚忍不拔的秉性应对各种外来压力和阻力;坚韧、昂扬的生活态度又会使那些影响舞蹈形态的民族民间文化得到升华;升华了的民族民间文化又会促进舞蹈形态的完善,如此良性循环,生活、文化、舞蹈三者紧密相连、相互促进,共同为着民族的兴旺发达贡献力量。

第五届CCTV电视舞蹈大赛群文组舞蹈《基诺大鼓》是基诺族的传统民间舞蹈。基诺族生活中有自己的创世神话传说,他们视之为民族的“根谱”,并以歌、舞、节庆祭仪等形式,加以崇拜和纪念。基诺族《阿嫫尧白造天地》的神话传说中言:他们的祖先是从大鼓里出来的,因此,视大鼓为神物,并形成了基诺族自己的大鼓文化。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舞蹈是人类生命情调最直接、最实质、最强烈、最尖锐、最单纯而又最充足的表现。”基诺族人民又怎会放弃这表现生命最崇高的手段呢,于是乎,他们将自己的大鼓文化带入舞蹈之中,通过众人围着大鼓而舞这最发人深省的艺术形式促使族人不忘民族之根,加强人民之间的团结、使得氏族更加兴旺。大鼓形成的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直接作用于民间舞蹈形态,使基诺族的大鼓舞洋溢着民族最真实、最朴素的情怀。大鼓文化沟通了生活与基诺大鼓舞,让生活中的传说有了在舞蹈中呈现的可能。在已经进入科技文明的今天,每当基诺族人民再次舞起传统的基诺鼓舞之时,怎会忘却祖先们为了氏族繁盛而做出的丰功伟绩,看到舞台上演员朴实的面容,足以感受他们内心对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的崇敬。一句话,生活孕育了基诺鼓文化,鼓文化诞生了基诺大鼓舞,大鼓舞又反作用于生活,促进民族和谐、人民幸福安康并永远铭记祖先的丰功伟业。

有怎样的生活,就产生怎样的文化,在特有的文化背景下人们又创造了与之相符的舞蹈艺术。舞蹈特有的属性能对人的身心产生较大的影响,充分发挥舞蹈艺术。

篇2

[关键词]民族旅游开发;民族文化;和谐关系

[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10)11-0117-03

一、民族旅游和民族文化的内涵

(一)民族旅游

根据国际著名旅游人类学家、耶路撒冷希伯莱大学科恩教授(Erik Cohen)的定义,民族旅游是:(1)观光旅游的一种变体;(2)其目标所指的人群在自己居住的范围内不完全属于该国政治或社会意义上的主体民族;(3)由于在自然生态和文化特性方面的与众不同,这类人群便被贴了旅游性标志。换句话说,民族旅游就是把古雅的土著习俗以及土著居民包装成旅游商品以满足旅游者的消费需求,是以少数民族文化为特色的观赏、娱乐、商品及服务。民族旅游是一种典型的文化经济,以经济为基础,以民族传统文化为灵魂。

(二)民族文化

民族文化是指我国少数民族文化。少数民族文化是指各少数民族在其历史发展进程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具有本民族特点的文化,包括建筑、饮食、服饰、娱乐、节庆等物质文化,也包括传统习惯、礼仪、宗教、公共道德和价值标准等精神文化。民族文化是一种集体性的文化积淀,是人类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产生于民间,传承于社会,是一种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

二、我国民族旅游开发现状

我国大多数民族旅游资源还处于尚未开发或未得到完全开发利用的状态,民族地区的民族旅游将是旅游业发展的一个新方向,更加具有吸引力,也更能体现出中国旅游业的特色,具有极高的旅游开发价值。传统的观光旅游、休闲旅游等已不能满足游客返朴归真,探本溯源,求新、求异、求乐、求知的心理需求,因此,民族旅游开发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我国西部地区的一些省份已率先对基于民族特色的旅游产品进行开发,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三、民族旅游开发对民族文化的影响

(一)民族旅游开发对民族文化的积极影响

1.促进民族社会文化的交流。文化交流是文化得以发展的前提,民族旅游为增进少数民族地区与不同民族、不同地区、不同国家的文化交流创造了机会。随着旅游业的迅速发展,一大批不同种族文化背景的人来到旅游目的地游览、观光,与当地居民交际沟通,旅游者承载着所在国家和地区即客源地的语言、服饰、行为、方式、思想观念等一系列可见和不可见的文化元素来到异地他乡,是文化的承载者和传播者,在不经意间将自己原有文化带到了旅游地,影响了当地居民,扩大了当地居民的文化视野。

2.促进民族传统文化的复兴。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和接待外来旅游者的需要,民族地区原先几乎被人们遗忘了的传统习俗和文化活动又得到开发和恢复。传统的手工艺品因市场需求的扩大而得到了发展,传统的音乐、戏剧、舞蹈等受到重视与挖掘,长期濒临湮灭的历史建设又得到维修与管理。这也促使当地居民对自己民族文化进行再认识,使那些由于时代的变迁而失去了使用价值的民族传统文化也能转化其生存方式和用途而继续传承下去。

3.加速民族文化世界化的进程。来自世界各地的旅游者在购买、消费商品化的民族文化时,附在民族文化旅游商品内的文化观念也在旅游者接受的过程中被结合进他们的观念系统,从而扩大了民族文化生存的空间,使一些不为外界所知的封闭的传统文化显现于一种更为广阔的文化背景之中,显示出新的价值,甚至使一些发展前景堪忧的民族文化因素也重新获得了生存的机会。

(二)民族旅游开发对民族文化的负面影响

正如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有利弊两重性一样。旅游活动的开展,在促进民族文化复兴的同时,也给当地的传统文化带来了一系列负面影响。旅游给传统文化带来的影响较之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更为广泛、更加深入。

1.传统的民族文化内涵被同化。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特色,因居住在较偏僻的地方,保留了更多的该民族的传统文化。这种原汁原味的民族文化对旅游者来说具有很大的吸引力,但随着民族旅游的开发,在异族异地文化的强力冲击下,接待地独特的民族文化和风情有可能逐渐被冲淡、同化甚至消亡。如中国少数民族汉化现象越来越严重,他们过汉族的春节、端午节等,穿轻便灵巧的汉族服饰,甚至一些民族村寨、民族城市也丧失了民族特色。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文化内涵日益与外界趋同,旅游地吸引力也日益减弱。

2.民族文化舞台化、商品化。由于民族地区经济落后,当地居民文化水平较低,在旅游商业运作中,为了满足旅游者求奇的心理,旅游开发商往往以现代艺术形式包装民族文化,将其舞台艺术化,使民族文化失去了原有的文化内涵。如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一些旅游开发商在开发民族文化旅游产品时采取一些庸俗化的举措,在某种程序上亵渎和歪曲了原有民族文化的纯朴性。

3.传统文化价值观退化。价值观是民族文化的核心,虽然各少数民族文化价值观的差异很大,但各民族仍有共同的价值观,如热情好客、忠诚朴实、吃苦耐劳、重义不重利等,民风十分淳朴。但是随着旅游活动的开展,游客的大量涌入,有意无意地带来了各自不同的价值观,引起了以往相对封闭的接待地居民价值观念上的急剧变化。其中也有进步的积极因素,但也引起了当地居民传统文化价值观的退化甚至遗失,从而导致一些诸如传统失落、道德失范的现象发生,极大地损害了接待地原本良好规范的旅游氛围。

4.民族文化遗址、遗迹被破坏。客观上旅游会对旅游地的历史文化遗址遗迹造成损害,如照相机的闪光灯、游客的汗水、呼吸及指印等都会使庙宇中的壁画和雕像受到腐蚀,成千上万游客的脚步可以磨平任何建筑地面上的精美图案,再加上一些游客的不检点行为,如乱涂滥画、乱砍滥挖,使历史文化遗址遗迹伤痕累累,不堪负重。还比如我国的万里长城在开放过程中,受到了严重的破坏,给修复带来了极大困难。

四、民族旅游开发与民族文化的和谐关系

民族旅游开发不只是一个旅游产业、旅游市场方面的经济问题。在把民族文化作为旅游资源开发、利用时,必须意识到民族传统文化首先是特定民族生活方式的集中表现,是民族个性特征与独特精神的重要表征,是民族情感和愿望的载体,其次才是可供展示、出售的“民族旅游产品”。因此,开发民族旅游绝不能仅注意其经济方面的价值与功能,更要高度重视民族文化在传承民族精神、维系民族道德传统、增进民族文化认同和民族凝聚力等方面所承载的文化功能,这是民族旅游开发能够持续健康发展的基本前提,所以必须重视民族旅游开发与民族文化的和谐问题。

(一)民族文化的“传统”与“当展”之间的和谐

民族文化的“传统”与“当展”之间的和谐其核心在于对民族历史文化资源的挖掘、利用与开发。不管是采用何种方式和形式,都应该符合特定民族的文化特质和民族文化当代的发展方向,绝不能为了一味追求旅游市场吸引力而不加选择地肆意开发。民族旅游开发必须有利于优秀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当地文化生态环境的优化,有利于推动当地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

(二)旅游者的消费权与民族地区居民文化发展权之间的和谐

民族旅游资源开发旨在吸引旅游者,但是必须尊重和保障民族地区居民的包括“文化意愿”、“文化利益”、“文化表达权”等在内的文化发展权。

民族文化旅游项目的开发、包装必须征求该民族地区人民的意愿,对民族文化中任何内容的公开化展示与出售,都不应造成对民族文化内涵的损害与剥夺,不应在满足旅游者文化消费需求的旗号下、在商业资本与权力政治的双重压力下武断地侵犯或剥夺民族地区人民的文化。

(三)必须保障当地居民的利益

当地的少数民族群众是负载有特定文化内涵的民族旅游产品生产过程中最重要的因素,发展民族旅游带来的一切收益的分配应当保证当地居民的应得利益。当前,我国许多民族旅游开发中虽然也强调了当地的少数民族居民的应得利益,但由于居民参与面不广,参与层次低,参与效益有限,大量的旅游利益从居民身边流走,有的民族地区和居民甚至成为外来强势集团的“摇钱树”,由此引发了各利益主体矛盾冲突、产权纠纷、开发无序,导致资源破坏和旅游地形象受损,极大地影响了民族旅游的健康发展。相反,如果当地居民的利益得到了保障,管理者协调好与当地居民的利益分配关系,那么对促进民族旅游的开发、发展是极其有利的。如桂林“印象刘三姐”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印象刘三姐”中的表演者都是当地的居民,这里的居民不仅不排斥这一节目,而是积极踊跃的参与其中,原因之一就是参与者能获得不少的报酬。因此,必须保障当地居民的利益,才能促进民族旅游的开发和发展。

(四)加强民族传统文化教育,增强民族地区居民的自我保护意识

民族旅游的兴起,使民族地区居民意识到他们平常的生活内容可以成为赚钱的资源。为了追求利益的最大化,他们会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旅游产品生产”,但这种自发的旅游谋利冲动若得不到科学引导与调控,往往会与民族文化遗产保护、民族文化当展发生冲突,因此要加强民族传统教育,增强民族地区居民的自我保护意识。

(五)实现民族旅游开发与民族文化的和谐,必须对政府、开发者、旅游者、当地居民等各个方面有所要求与制约

政府对民族地区民族旅游的发展不能只把注意力放在创汇、创收和解决就业人数等经济方面的效益上,仅考虑其产业和市场层面的问题,而是必须把民族旅游发展与民族文化变迁、社会转型与整合等问题联系起来综合考虑。政府的民族旅游开发理念直接影响甚至制约着开发者、当地居民天然的旅游谋利冲动。应通过由民族文化专家、文化人类学家参与制定的着眼于民族地区经济社会长远发展的民族旅游开发规划,对民族旅游开发利益相关者的行为进行有效引导与调控,引导旅游发展朝着与当地社区和谐一致的方向发展。而在旅游者层面,应大力提倡“尊重一理解一融入”这样一种民族旅游新理念,培育健康的民族文化旅游心态,摒弃居高临下的审视、肆无忌惮的窥视等心态,倡导对民族文化进行平和的探索和小心翼翼的探询,真正成为民族文化的欣赏者而不是民族文化的骚扰者和入侵者。

民族旅游开发对民族文化的发展确实带来很多积极的影响,但其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因此要实现民族旅游开发与民族文化的和谐,即要保持民族文化旅游的健康发展,抑制其负面因素,真正把民族旅游开发当作民族地区文化、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不只是作为发展经济的途径与手段。民族旅游开发与民族文化的和谐最终目的是,使民族旅游地居民由于享受到文化开发与发展的成果而乐于参与旅游开发中的文化创造和文化生产,使民族旅游地的文化生态环境得到整体上的优化,使民族地区的民族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群,现代旅游对传统民族文化的影响[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7,(2).

[2]吴晓萍,等,民族地区旅游开发与民族社区的可持续发展[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00,(1).

篇3

    自中国社会发生转型,思想开放,大量引进西学以来,知识界就日益陷入一个早有察 觉、却又难以摆脱的怪圈,亦即,除了译介各种理论方法之外,还屡屡输入问题,将欧 美知识界的热点问题视做本土视野中的核心话题。全球化问题在相仿的惯性中进入中国 ,并引起新一轮热烈的争论,然而从中派生出来的文化全球化思考却直接切中当下文化 现实境遇,而关于民族话语权的设想,则可能为在全球化中处于被动地位的弱势文化提 供新的思考维度。

    一、当代问题与事实的全球化

    事实总是有目共睹的,而问题只被敏锐的思考发现,这也就是为什么全球化的发生要 早于对于这个问题的讨论。就时下关于全球化的界定而言,主要都是将它当做一种经济 行为,一种无法逃离的经济浪潮和整个世界发展的宏大背景。它首先发生在金融领域, 而后渐渐推行到各个方面。由经济增长的永恒规律所造成的利益追求,利用世界经济发 展不平衡的形势,让资本在流动中创造最大利润,由此引发对新经济政策的调整,使生 产和贸易越来越不限在国界以内,与此同时,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政治政策、生活方式、 文化价值等,也相应发生改变,做出主动调整或被动改变。因此也就有了一系列的全球 化,包括经济、资本、金融、政治、信息、环境、文化和生活方式。

篇4

关键词:高校;音乐教学;民族音乐;文化传承

近年来,随着社会时代的发展进步,音乐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人们对高校师生的能力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但就高校音乐教学实际来说,由于学生音乐水平参差不一,如部分学生基础薄弱,仅单纯接触过相关音乐知识;而部分学生则是系统学习过音乐知识,特别是民族音乐知识。因此,这就需要教师合理选择教学方式,才能从根本上提高音乐教学效率。

一、高校民族音乐文化传承教育现存问题

1、教学模式死板现阶段,高校音乐教学主要采取传统先听后学的方式,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种教学方式单调乏味,对学生毫无吸引力,所营造的学习氛围枯燥沉闷,极易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再加上,民族音乐课程具有较强技能性,若长期使用传统教学模式,势必会增加学生的各种不良心理,使其更难以理解民族音乐。此外,单一的教学方式还会加大教师教学难度,更无法实现民族音乐文化传承。2、缺乏系统认识众所周知,当代高校生更乐于接受现代音乐,喜爱网络流行音乐,对民族音乐持忽略态度。而民族音乐课程有别于其他基础理论课程,其要求学生必须充分掌握相关的乐理知识文化,因此,在学生并未系统了解民族音乐的情况下,将严重影响民族音乐教学的质量。由于对民族音乐文化缺少了解,需要从基础开始学习,这不仅会加大其练习难度,还会加大教师教学难度,使教师面临更加严苛的要求。3、师资薄弱当前,高校民族音乐教学方面严重匮乏师资,且民族音乐教师大多存在教学水平较低,缺乏专业性的问题。再加上,音乐教师缺少进修机会,无法对其教学理念进行实时更新。受到这些现象的影响,民族音乐教学将很难实现创新发展。同时从文化传承方面来说,师资薄弱会严重影响其效果。故而,高校民族音乐教学中要重点解决师资问题,才能有效提高其教学效率。4、教学内容单一现阶段,我国高校民族音乐教学内容并不合理,选用曲目仅为教师少量熟知的作品,未能深入挖掘教学资源,甚至以学生达到初级水平,掌握基础知识为根本目标,使得教学毫无创新性。而让学生长期反复听同首乐曲,不仅难以激发其兴趣,活跃课堂氛围,还会影响学生对音乐文化与音乐精髓的掌握。除此之外,教学内容没能密切联系曲目的历史文化价值,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无法有效融合音乐历史文化,忽略培养学生创新性等,只会制约其自主思维模式,降低民族音乐文化传承效果。

二、高校音乐教学与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关系

1、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依托于高校高校是培养人才、教育人才的主战场,有必要对中华民族传统音乐文化进行传承。高校音乐教育必须积极结合民族音乐文化传承,让学生全面学习掌握音乐文化知识。从弘扬传统民族文化的角度来说,单纯依靠具有不稳定性的民间文化组织来实施,将很难保证其质量和效率,而高校以培养国家建设未来接班人为宗旨,高校生作为国家发展的关键,无疑是传承民族文化的中坚力量。因此,这也表明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依托于高校。2、高校教育以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为基础高校音乐教育的基础即民族音乐文化,可以说其作用既重要也非常基础。从当前高校音乐教学现状而言,大部分高校都意识到民族音乐文化的重要性,并精心挑选教材开设该门课程,足以可见对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重视。再加上全球化涉及领域不断增加,能否获得更高的国际地位,主要在于我国音乐文化特色是否有充分展现。也就是说,高校教育是基于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之上,必须与之进行融合方可。

三、高校音乐教学促进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有效措施

1、合理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当前,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进步,多媒体辅助教学逐渐得到普及,高校民族音乐教学方面更要积极运用多媒体,合理方法充实教育教学形式与内容。具体来说,民族音乐教学在传授基础理论的同时,更重要的是促进学生体会其中的文化,懂得如何去欣赏乐曲。故此,这就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技术,为学生提供丰富的音乐素材,让其在聆听高音质曲目的过程中,全面系统的欣赏音乐。除此之外,运用多媒体还可播放相关的讲座视频,从各个层面增强学生音乐创新鉴赏的能力;或是以多媒体呈现民族音乐文化历史,使学生获得形象直观的感受,降低其学习难度。2、更新教学观念高校民族音乐教学应规避一成不变,而是要积极进行创新改革,留下其中的精髓内容,剔除落后陈旧的文化,这样才能使民族音乐文化实现有效传承。也就是说,高校音乐教师在具体教学中,要不断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合理选择民族音乐作品,以激发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这里必须注意一点,民族音乐文化既要开发也要传承,简言之,民族音乐文化传承就是通过吸收各种先进文化来进行创新,然后再实现其传承,使其获得稳定持续的发展。总体来说,该教学模式有助于学生兴趣培养,并能使之更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3、实施合作学习民族音乐鉴赏教学时,音乐教师可结合其风格采取相应的教学方式,以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学习兴趣。比如,演奏学生感兴趣的曲目旋律或图表呈现等,充分展示其欣赏价值、艺术魅力,以促进学生深刻理解民族音乐。同时教师还可在教学中适当渗透自身的研究结果,引导学生参与讨论,保证师生间形成良好的互动合作关系。这种教学模式既有助于学生系统掌握民族音乐文化,其所提意见还能有效启发教师研究。此外,教学中还要加强生生互动合作,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合理划分学习小组,再通过合作探讨、相互监督等手段,让学生获得共同进步,更有效地学习民族音乐。总之,民族音乐要实现创新发展和传承,最关键的是要使学生全面掌握其应用技能与基础知识。4、其他相关措施一是集体讲评措施。民族音乐教学中要实现高效交流,最有益的环节即课堂讲评。具体来说,教师可在讲评学生课堂表现情况后,组织学生互评、自评,鼓励学生各抒己见,而在这期间其他学生和教师都应耐心倾听,并在其完成表达后做出点评。简言之,就是通过讲评促进学生思考分析民族音乐文化问题,使其有效吸收消化知识,锻炼其问题分析、解决的能力,并得到相应的提升,为将来的音乐道路奠定基础。二是组建高质量师资队伍。众所周知,高校音乐师资薄弱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组建高质量音乐师资团队,无疑是创设优质教学环境,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保障。音乐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领导者、组织者,其主要作用在于指引学生学习,为学生解决各种学习难题。故而,加强高校音乐师资的教育培训,不断提高其整体教学素养,方可更好传承民族音乐文化。

四、结束语

通过上文的分析可知,高校音乐教师在民族音乐教学方面,既要全面掌握教学内容,更重要的是合理安排课程,故而其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总之,在整个教学中教师要严格遵循因材施教原则,有机结合教学大纲与实际教学,不断引进新内容丰富教学。并通过大量的实践总结,增强课程设计合理性,以提高音乐教学效率,使学生更牢固的掌握所学知识,为将来的音乐道路奠定良好基础,成长为当代社会需要的高素质音乐人才。

参考文献

[1]唐捷.论高校音乐教学与民族音乐文化传承[J].戏剧之家,2016,(8):79-79.62.

[2]王靖怡.刍议高校音乐教学与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J].大众文艺,2015,(15):196-197.162.

[3]石黎明.高校音乐教学与民族音乐文化传承问题探讨[J].黄河之声,2015,(4):63-63.

[4]刘也愚.高校音乐教学与民族音乐文化传承[J].黄河之声,2015,(18):56-58.

篇5

关键词:旅游;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

Abstract: With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China's tourism industry, take the national culture as a tourist attraction of the national tourism is attracting more and more domestic and foreign tourists, tourism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promoting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in ethnic minority areas. Bu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resources, cultural assimilation is increasingly prominent phenomenon. As soon as the national tourist attraction national culture be assimilated, National Tourism survival will no longer exist. Therefore, how to properly handl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ourism development and ethnic culture protection of the two is a very important research topic.

Key words: tourism; ethnic culture; tourism resources 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F59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一、旅游及旅游资源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旅游已成为人们日常休闲、消遣的首选。经历了最初的山水观光旅游热后,越来越多的旅游者开始把兴趣与目光转向文化旅游,以民族文化为吸引物的民族旅游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海内外游客。民族文化旅游的开展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和民族文化的保护,但同时也给民族地区的社会文化带来了负面影响,民族文化被同化的现象十分突出。如何妥善处理这对矛盾,既发展民族地区的旅游事业,又保护民族传统文化,成为一个重要课题。旅游是人类社会的一种短期性的特殊生活方式,是旅游者在旅行和暂时性停留中所引起的一切现象和关系的总和。作为生活方式,那也就意味着它是一个经济消费过程。外出旅行逗留时间的交通、游览、娱乐、饮食、住宿、购物等各个“生活”环节,都需要开销,而且花费的金钱要远大于居家的日常生活。旅游资源是旅游活动和旅游业赖以存在的基础。所谓旅游资源,就是令游人感兴趣、能够把游人吸引来的各种因素。当今世界旅游业的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这就要求旅游资源开发必须依据旅游者的需要,根据客源市场特点及其变化,确定和调整资源利用的方向、内容和形式。经济的目标和需要,决定了旅游资源开发在整体上要确立大众化的方向。只有如此,才能实现对利润的追逐和市场竞争的适应。旅游发展对民族文化产生的影响

二、旅游发展对民族文化产生的影响

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给少数民族文化带来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旅游对少数民族生产方面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少数民族生产方式由农业生产转变为提供旅游服务。在传统的民族社会里, 农业、畜牧业是人们从事的基本产业, 在比较后进的少数民族地区, 采摘、游牧也是人们经常劳作的方式。人们生产劳动的目的几乎都是为了收获粮食,满足温饱的需要。这种“温饱文化”在少数民族的生活仪式中表达得十分充分。哈尼族的“新米节”仪式就是通过吃新谷、喝新谷酒来预祝来年稻谷丰收, 越吃越多;傈僳族的,“阔时节”与苗族的“吃新节”也有类似的含义。佤族的“新米节”、瑶族的“达努节”、水族的“祭土地节”, 独龙族新年“卡尔江哇”等, 同样是为了祈祷粮食丰收。但随着旅游者的到来, 许多少数民族已不再从事, 或者说不单独从事农业生产, 生产的目的也不只为了满足衣食之需, 他们开始转向为旅游者服务, 获得现金收入, 进而购买除粮食之外的生活用品, 甚至是奢侈品。总之, 旅游改变了少数民族的劳动场所、劳动方式、劳动目的, 以往以农业生产、粮食生产为主要内容的传统文化悄悄淡出人们的日常生活, 变得渐渐模糊而遥远。旅游与少数民族节庆仪式的日常化。民族节日不仅是民族生产、劳动、饮食、服饰、娱乐、社会、政治、历史、经济等文化事象的载体,而且是民族意识、民族性格、伦理道德、等民族深层次文化的形象表达。简言之, 节庆仪式既是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载体, 又是民族文化的一种重要表达方式。旅游活动对民族节庆仪式的利用, 产生了两种结果, 一是节庆仪式的空间移位, 二是节庆仪式的时间移位。节庆仪式的日常化会导致人们对节日的情感淡漠, 对传统的想象枯萎, 促使传统节日的意义趋于扁平化。

促进旅游与民族文化和谐发展的建议

首先,我们知道旅游业发展与少数民族文化二者之间是相互促进的关系,通过保护使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独特性得到保持,从而吸引更多的游客,促进旅游业的开发;同时,旅游业的发展可以使少数民族文化的独特价值得到更为广泛的认同, 更有可能得到保护,并广为传播。政府引导唤起少数民族旅游意识, 建立社区参与的保护和开发机制。政府部门可以通过接受咨询、组织旅游业知识培训来培养少数民族导游等形式, 唤起当地居民的文化旅游开发意识。主要是通过唤起文化旅游意识和旅游开发使当地居民产生民族文化自豪感,从而转化为保护的自觉意识。社区参与指少数民族地区的居民参与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开发的全过程,并通过参与来享受经济、社会等各项利益。应该让当地居民参与旅游规划,文化保护措施的制定, 同时, 优先为当地居民提供就业机会, 使当地居民与政府和开发商实现经济利益的共享。通过社区参与, 能够避免急功近利的一些开发行为,增强当地居民的主人翁意识,有利于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和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其次,以经济杠杆作为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的外在动力。2000 年7 月,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云南大学人类学系组织了一次关于苗族服饰的短期田野调查,在苗族村寨里, 村民们拿出的手工缝制的纯麻制品以及甚至已用过的东西,有很多被高价收购,而被当地人视为时髦的、漂亮的掺有化纤原料的色彩艳丽的新衣服却无人问津。当地人大为震惊。这一事件对于促使他们重新认识本地传统文化价值的作用远远大于泛泛的说教。抽象的文化保护的意义在具体可见的利益中体现了出来。大力开发少数民族工艺品。这无疑是一笔不可忽视的资源和潜在的财富,若能充分利用,必将产生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开发民族手工艺品,对于少数民族自身的发展也具有深刻意义。

篇6

一、中华民族文明素质概念的界定及特征

中华民族素质由基本素质提高向着现代文明素质提高的转变,主要是文明水平和审美能力的提高。因此,文明水平和审美能力是当代中华民族文明素质内涵的特有属性,高度体现着中华民族文明素质的水平,代表着中华民族文明素质发展的方向。在马克思看来,人的自由王国应该是在物质生产领域的彼岸,在精神领域和审美领域。因此,科学界定中华民族文明素质概念,研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进程中的中华民族主体文明素质问题,应当从物质的发展层面深入到人与自然的伦理层面,从中华民族基本素质领域拓展到精神的文化领域,这是科学界定中华民族文明素质概念的关键所在,也是提高中华民族主体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的文明素养水平的关键所在。

据此而论,所谓中华民族文明素质,是指中华民族在长期改造自然、改造社会和改造自身的过程中所形成的思维方式、心理态度、价值取向与道德观念,通过主体内化和积淀后表现出的审美能力和精神文明的稳定特质。其内涵是中华民族在生活、生产劳动的实践活动中所具备的自身条件,以及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所具备的自身条件与能力是审美素质和精神文明水平的提高,其实质是在肉体与精神、理智与情感、个体与社会的统一中追求真理、追求科学与和谐发展,使人与社会、与自然、与他人形成一种无功利的、诚信的、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状态。从外延上说。它可以作为古代、近现代中华民族文明素质,也可以作为当代中华民族文明素质。

中华民族文明素质的基本特征,是中华民族文明素质所特有的性质,是中华民族文明素质内在本质的反映和外在表现形式。

第一,具有历史积淀性与发展性特征。中华民族文明素质形成是一个历史过程,其内涵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提升与扩展的。中华民族素质文化思想从它的产生、早期定型,并在长期的社会发展中诠释、改造,不断升华,得以系统化,始终是以道德文化为主线。提高中华民族素质,最重要的是要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并融入到中华民族文化的血液之中,形成原动的、强大的素质文化动力。归纳起来说,中华传统文化中有“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的理想精神;“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精神;“士志于道”、“君子忧道不优贫”的忧患精神;“崇德重义,修身为本”的重德精神;“天人合一”、“和而不同”、“以和邦国、以皆万民”的和谐精神;“天下为公,修齐治平”的集体主义精神;“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献身精神;“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先人后己精神;匡扶正义、见义勇为和扶贫济困的责任精神;“先行其言,而后从之”和“人而无信,不知其可”的信用精神,等等,进而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中华民族精神,并根植于中华民族全体社会成员的意识深处。因此,中华民族素质文化具有历史积淀性与发展性特征。

第二,具有民族素质文化思想认同性与规范性特性。在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进程中,不断地创造着自己的文化,同时又在文化的孕育下不断地促进着自身素质的发展。中华民族通过对文化创造而又对自身创造。事实上,中华民族所创造的一切文化价值,从内容到形式,从理论到实践,唯有一个意义和目的,即解放和发展民族的能力,促进其素质的全面提高。所谓中华民族素质文化思想,这里是指中华民族在长期建设文化与创建文明的相互交融过程中,为提高民族文明素质的内涵设计、价值取向、目标设定、教育路径与方法,在实践中凝结而成的提高民族文明素质的思维指向与价值观念。中华民族素质文化是民族成员提高自身素质的价值取向和共同准则。具有认同性与规范性特征。

第三,具有文明观念内化性与稳定性特征。中华民族文明素质是以内在的形式存在的,是中华民族在改造自然、改造社会和改造自身的过程中作为主体的内在属性表现出来的。因此,中华民族文明观念只有经过主体内化后,才能逐渐积淀而成,转化为中华民族文明素质结构的稳定部分,而且在民族的绝大多数成员身上都能得到充分体现,并能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目标的实现中发挥重要作用。就此意义上说,中华民族文明素质具有观念内化性与稳定性特征。

二、中华民族文明素质与其他相近范畴的关系

中华民族文明素质、中华民族素质、中华民族心理素质、国民素质、人口素质等基本范畴,都具有人类素质的丰富内涵和发展性特征,但各自的研究对象或视域不同。

(一)中华民族文明素质与中华民族素质范畴的关系

中华民族文明素质与中华民族素质二者相比较,都具有研究民族素质的内涵属性与功能。但从层次意义上说,中华民族素质是初级文明素质形态,中华民族文明素质则是较高文明素质形态。从内涵指向来看,“民族素质是一个民族的社会经济、政治、生活方式以及地理环境的特点在该民族精神面貌上的反映。它是一个民族特殊的精神现象,在族际比较中可以明显判别不同的民族”(张华青:“民族素质与政治文化关系析”,《社会主义研究》2003年第2期)。还有学者认为:“民族素质是一个民族自身生存发展和对外竞争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综合能力。”(熊坤新:“民族素质研究的标志性成果——读都永浩新著民族素质论”,《中国民族报》2005年第2期)就此意义上说,中华民族素质的内涵具有民族素质的一般属性、族际比较性特点,侧重于研究民族特殊的精神现象。而中华民族文明素质的内涵随着历史的进步及社会发展对主体素质需求的变化而提升,具有时展需要性、突出中华民族素质文明性、强调中华民族素质审美性等特征,旨在形成人与社会、与自然、与他人文明的伦理状态。提高全民族文明素养。

(二)中华民族心理文明素质与中华民族心理素质范畴的关系

中华民族心理文明素质与中华民族心理素质的内涵。二者都体现着民族心理特征,但各有侧重。一般意义上说,中华民族心理素质的内涵是文化,决定民族心理素质的是共同文化,因而民族心理的形成过程就是文化的内化过程。所以,民族心理素质是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中形成的,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民族性格或国民性方面。“所谓民族心理素质,是指‘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这就是说,民族心理素质是由民族的‘共同文化’决定的。民族心理素质是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中形成的,因而决定民族心理素质的‘共同文化’,不是指这个民族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某一时期的文化现象,而是指这个民族的传统文化。”(陈玉屏:“传统文化、民族心理素质与民族精神”,《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6期)而中华民族心理文明素质的内涵,是由积极地与社会发展相统一的价值观所导向、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的稳定的心理品质,并突出平和与包容的文明心态主题,表现为民族成员相对稳定的品质能力。可见,中华民族心理素质的内涵属性是文化,而中华民族心理文明素质的内涵属性是文明。

篇7

关键词:艺术活动;民族舞蹈;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J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17-0124-01

一、民族舞蹈在大型文化艺术活动中的地位

(一)舞蹈的地位

在我国戏曲表演中有亮相一说,亮相是指每一位登场的演员尤其是主角面对观众的第一个静止的造型,俗话说亮相三分戏,是给观众的第一印象也是一位好演员将要进行表演的开场白。大型文化艺术活动中的开幕式,舞蹈演员如同戏曲中的亮相,可以说关系到整个活动能否进行下去的关键,大型艺术活动又都是以舞蹈为开场白的,由此可以看出民族舞蹈在这些大型文化艺术活动中的重要地位。

(二)民族舞蹈的功能决定着在大型文化艺术中的地位

舞蹈作为一种形体艺术,长于抒情短于叙事,大型文化艺术活动的开幕式需要的主要是营造一种气氛,这种气氛必须幼师换了祥和的,要达到这一目的,唯有舞蹈可以担此重任,如傣族象脚舞,动作幅度的大人数可有几百人到上千人同时舞动,动作整齐规模恢宏,一下子就会把观众的情绪退到,因此民族舞蹈也便奠定的他在大型文化艺术活动中的首当其冲的重要的地位。

(三)大型文化艺术活动给民族舞蹈带来的影响

首先给观众由于优美的舞姿带来情绪的欢快产生激动的心情,受到美的熏陶,达到精神上的满足。其次,对每一个亲自参与的舞者也会在精神上带来美的洗礼,也加深了对民族舞蹈的体会和理解,从而推动民族舞蹈的发展。再次,对民族舞蹈本身也是有重要的影响,,每次举行大型的文化艺术活动都会引起与会者及其他社会人士的关注,尤其是新闻媒体的宣传报道更加深了民族舞蹈的影响力,

二、我国目前传统文艺情况存在着发展缓慢甚至衰退的原因

(一)众所周知,我国的大部分传统文化艺术都存在于民间,而且大部分都是独一无二的,一旦失传便无法恢复,近几十年来,除个别极少数有所发展外,许多传统民间艺术都衰退了有的甚至绝迹了。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许多传统的艺术难以形成有较大的市场需求的产业。其次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传统艺人不被重视很难在精神上得到鼓励,让传统艺人有一种不被重视的和尊重之感。三是许多传统民间艺术需要经常的培训,经费是自掏腰包,这就制约了其的发展。

(二)保护和发展传统民间文化艺术的理由

第一,这是农民群众的迫切愿望。第二,每一个传统的民间文艺项目都有其独特的发展历史和渊源,我们作为后人有责任去保护他们。第三,许多民间文艺完全可以形成一个能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行业,发展的好的话,可以为现代社会主义社会添砖加瓦。第四,传统的文艺项目的缺失会是我们大型文艺活动黯然失色,缺少活力和具有中华民族特有的表现形式。

(三)大型文化艺术活动与民族舞蹈的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1、大型文化艺术活动是个契机,为民族舞蹈提供了一个展现的机会。

民族民间舞蹈基本上都是少数民族为自己的各种节日和宗教活动而编制的舞蹈。他们平时所举办的活动都是小范围的,无论从人力物力财力等各方面都很难做到,所以大型文化艺术活动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契机,少数民族也借此向外界展示了他们的文化艺术。通过一次次的大型文化艺术的活动的举办,与外界增加了交流,开放了眼界。

2、大型文化艺术活动必须以民族舞蹈为主要内容。

民族文化艺术涵盖了整个民族文化艺术的各个方面,如果大型文化艺术活动没有民族舞蹈,那是很难营造出大规模的气氛的,也可以这样说,没有民族舞蹈的大型文化艺术活动是很难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大型文化艺术活动的。正所谓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3、大型文化艺术活动与民族舞蹈相辅相成。

大型文化艺术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但直接促进了民族文化的发展,更主要的是推动了经济飞发展,有必然反过来进一步的促进文化的大发展。通过民族舞蹈在大型文化艺术活动中的展演可以增强民族自尊心。通过这样大型艺术活动的举办使得他们以主人翁的姿态向世界展示他们的民族舞蹈,从而更好的发扬本民族的传统艺术,这种心理的变化将大大的促进少数民族的文化艺术的发展和经济的腾飞。另一方面。大型文化艺术活动的举办。大力的促进了民族舞蹈的普及。通过向世人的表演和展示,使得民族舞蹈变得众所周知,从而推动了其的大力发展和普及。普及还包括旅游方面,由于多次的大型文化艺术活动的举办中外来宾来到了该地,也带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和繁荣。

篇8

民族音乐文化能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关键还是看教育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等文件颁布后,有些省市根据本地实际情况重新编写了九年制义务教育各科教材。有的中小学音乐教材把戏曲、曲艺纳入教学内容,起到了较好的示范作用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在这一方面浙江省和上海、苏州市都先行了一步。早在1994年,当时上海市教委教研室组织编写的小学《音乐——京剧唱段选编》和中学《京、昆剧唱腔选编》,“使全市近二百万学生,从小学二年级到初中三年级,每人每学期学唱一个唱段,积累起来,在九年制义务教育中,每人可学唱16个京(昆)剧唱段,使爱国主义教育,弘扬民族文化教学落到实处。”①浙江省编写的九年制义务教育初中音乐教材(第一版)中,从第一到第三册集中介绍我国比较有代表性的京剧、越剧、豫剧、黄梅戏、京韵大鼓和苏州弹词等戏曲、曲艺形式。以上种种举措的目的就是从基础教育阶段入手,将民族音乐文化纳入教学体系,并力图使其产生辐射效应,希冀着未来的戏曲听众(观众)能从中小学生这个群体中不断产生。

新的时代又提出了新的目标,《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2003年4月)在“课程目标”中就“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给我们提出了明确的要求:“通过对我国优秀音乐作品的审美体验,增进学生对祖国音乐艺术的热爱,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怀;学习了解不同国家的音乐传统及优秀的音乐作品,理解和尊重文化的多样性,使学生初步具有国际视野,有助于培养学生参与国际交往的能力”;又在“内容标准”部分中就“音乐鉴赏”明确规定:“学习中国传统音乐和世界民族民间音乐,感受、体验音乐中的民族文化特征;认识、理解民族民间音乐与人民生活、劳动、文化习俗的密切关系。”②由此看来,无论时展到什么阶段,都应该坚持传统文化和民族文化。

戏曲音乐进入中学课堂,同时也向培养师资的高等师范院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将戏曲和曲艺纳入高师声乐教学体系中。理由很简单,“如果我们的音乐师范生都能唱几段京剧,那么,长此以往,就能使我国的在校生都能潜移默化地接受祖国音乐文化熏陶,从而形成一种良性循环。”③

戏曲、曲艺等内容进入高师声乐教学体系是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1.中国戏曲、曲艺的文化定位

如果从社会学的角度分析社会文化结构,任何一种社会的文化结构都可以分为主文化、亚文化和反文化三个层次。戏曲、曲艺既有主文化色彩,又有亚文化的成分,必须要旗帜鲜明地坚持,并在此前提条件下,加以保护和正确地引导。将戏曲音乐纳入中小学音乐课教学内容,这本身就是一种积极保护和正确的引导方式。由于弘扬主旋律和坚持主文化的需要以及中学音乐教学工作的实际要求,戏曲进入高师音乐专业声乐教学体系便是十分必要和势在必行的。

2.进入高师声乐教学体系的必要性

戏曲音乐(包括演唱方法)是中华民族音乐的瑰宝。作为一名音乐教师,有责任有义务将这份文化遗产接收过来。现在声乐界所说的民族声乐唱法是专指在民歌、戏曲和曲艺的歌唱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演唱风格。这种演唱风格既有别于传统的中国戏曲唱法,也有别于传统的欧洲唱法。它是在近半个世纪的中国声乐教学和实践中,由老一辈的歌唱家和教育家们经过不懈的努力,在总结和继承中国古代声乐歌唱方法基础上,借鉴和吸收欧洲传统唱法的优点,逐渐形成的有中国语言特征和旋律风格,具有中国气派,演唱风格多样化的且科学规范的、形成一定理论体系的中国民族歌唱方法。

戏曲和曲艺进入高师声乐教学体系对声乐教学水平的提高是大有裨益的。明代魏良辅所著《曲律》中说:“初学,先从引发其声响,次辨别其字面,又次理正其腔调,不可混杂强记,以乱规格。”④不论古今,在培养声乐人才方面,首先要强调在声音训练中要遵循循序渐进的训练方法。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戏曲、曲艺方面的训练,在我国高师音乐专业的声乐教学中具有特殊的意义。

3.对高师的声乐教学有指导意义

戏曲和曲艺的演唱技巧能够给高师的声乐教学带来众多的好处,更能突出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魅力,具体表现在:

咬字、吐字方面 声乐演唱和戏曲演唱都是非常注重咬字、吐字的,因为无论什么样的演唱方法都是音乐和语言相结合来传达思想感情的一类艺术形式。在高师声乐教学中,有些学生(尤其我国南方)由于受方言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歌曲的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有时甚至影响了词意的表达。如果有针对性地将某些戏曲(特别是京剧)唱段拿来教学,并在咬字、吐字方面要求特别严格一些,或许对纠正学生不良习惯会有所帮助。

润腔方面 中国戏曲中的润腔(如倚音、颤音、滑音等)是非常丰富的,即便是最完备的记谱法系统恐怕也不能准确地记录,只能靠口传心授来领会掌握,这是中国戏曲的特色之一。在声乐教学中,如果教师经常性选用一些戏曲唱段,并同学生一起研究、揣摩,提高演唱民族歌曲的水平也就有了坚实的基础。

板式方面 所谓板式,一般是指“在板腔体唱腔中,具有一定节拍、节奏、速度、旋律和句法特点的基本腔调结构。如慢板、原板、二六、快板、流水和散板等”。⑤板腔体剧种(如京剧)的主要唱腔都是各种不同的板式结构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构成张弛有度、疏密有致的艺术表现整体。在创作歌曲时汲取中国戏曲和曲艺的某些节奏因素(板式的变化),能起到良好的艺术效果。从叙事歌曲《晋察冀小姑娘》开此先河,到20世纪60年代的《八月十五月儿明》《革命熔炉火最红》以及近年来的《故乡是北京》《兰花花》和《木兰从军》,都在创造性地运用中国戏曲板式变化方面作了有益的探索。其中最有特色的就是戏曲中“快板”(垛板)和“摇板”(紧打慢唱)的成功运用。没有戏曲演唱经验的人唱这类歌曲总是感觉到在节拍、节奏以及速度变化方面难以很好地把握;而有戏曲演唱经验的人则可以驾轻就熟。

表演方面 高师声乐教学往往对呼吸、气息、共鸣、咬字、吐字等演唱技巧方面投入的力量较大,而在表演方面则有所欠缺。我们经常发现学生具有较好的嗓音条件,可是在艺术实践中却显得手足无措,眼睛不知道该往哪里看,甚至连台步都走不好。而中国戏曲非常讲究“四功五法”即“唱念做打”和“手眼身法步”,对训练学生的舞台形体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如果适当在高师的声乐课上引进一些戏曲表演技巧的训练,既能使教学气氛生动、活跃,也能给学生日后的工作带来裨益。

转贴于

音乐风格方面 在高师声乐教学中经常采用一些具有浓郁戏曲、曲艺音乐风格的作品。这些作品往往具有鲜明的地方风格,如《故乡是北京》《说唱脸谱》《重整河山待后生》《前门情思大碗茶》《北京的桥》等曲目中京剧、京韵大鼓和北京琴书的风格,即常说的“京字京韵”;《江姐》选段中川剧、四川清音的风格;《白毛女》选段中河北梆子、秦腔的风格;《洪湖赤卫队》选段中湖北天沔花鼓戏的风格;《采茶舞曲》中浙江越剧的风格;《看见你们格外亲》中的二人台、山西梆子的风格以及《没有强大的祖国哪有幸福的家》《我们是黄河泰山》中的豫剧风格等等,不胜枚举。怎样才能把握好这些曲目的音乐风格,是师生们共同关心的一个问题。在课堂上有意识地给学生加唱某些戏曲(曲艺)片段,再演唱以上的曲目时,对音乐风格的把握就可能会更准确些,地方色彩就会更加浓郁。

作品的宏观把握 在高师声乐教学的实践中,演唱的曲目有朝着大型化发展的趋势,而我们往往发现有些学生驾驭大型曲目的能力不高,每每将一首作品唱得支离破碎,更谈不上有多少美感。学生本来演唱大型曲目的机会就不多,很难有什么实际的经验。如果我们的声乐教师在平时能给学生加些戏曲唱段特别是板式变化较多的唱段,情况可能会好些。例如在演唱《兰花花》《木兰从军》和《孟姜女》等曲目时,演唱者若具备少许戏曲演唱的经验和技巧,其艺术效果就大不相同了。

戏曲、曲艺与高师声乐教学结合的可行性分析

1.中西两种“唱法”各有所长

美声唱法的特点是“采用了比其他唱法的喉头位置较低的发声方法,因而产生了一种明亮、丰满、松弛、圆润而又具有一种金属色彩的、富有共鸣的音质;其次是它注重句法连贯,声音灵活,刚柔兼备、以柔为主的演唱风格”。⑥正是由于上述的特点,才使得美声唱法从17世纪初叶开始,随着西方歌剧的发展而繁荣起来,至今仍盛行不衰。

中国民族唱法的特点是“以民族语言为基础,以行腔韵味为特长,并与形体表演浑然一体的清、声、字、腔相映生辉的综合演唱艺术。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声情并茂、字正腔圆、神形兼备、唱表结合、载歌载舞的二度创作原则”⑦。在中国民族唱法方面,较集中地体现了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的风格、欣赏习惯和审美意识。

可能是一种历史的巧合,美声唱法脱胎于西方的歌剧;而中国民族唱法同宋元杂剧、明清昆曲、京剧以及近现代众多的地方戏曲一脉相承。这说明:两种唱法都是不应该排斥表演因素的,都应该“以情带声、声情并茂”。

2.中西两种“唱法”存在着互通性

无论是西方的美声唱法还是中国的民族唱法,无论是西方的歌剧、艺术歌曲,还是中国的戏曲、曲艺、民歌或其他歌曲,都需要呼吸(气息运用)作为歌唱发声的动力和基础。发声的正确、音质的优美、音色的变化和感情的表达无一不与呼吸有密切关系。美声唱法普遍采用的所谓“胸腹式联合呼吸法”和民族唱法中非常重视的“丹田之气”,都是千百年来歌唱者从艺术实践中得来的宝贵经验。从最终结果看,“丹田之气”的运用与“胸腹式联合呼吸法”并没有尖锐的矛盾。

过去曾有人误认为美声唱法不太注意咬字、吐字的清晰,其实不然。例如意大利语元音发音时,唇形变化非常明显且不能随便改变;辅音的清、浊之区分也非常严格。所以意大利语有清晰、音序均匀而有节奏,每个音都平正而浑厚,世界上从事声乐演唱和研究的人们,都要学习意大利语言和用意大利语来歌唱。中国戏曲尤其讲究“五音四呼”和喷口、归韵及收声等技巧,认为这样才能将语言通过歌声形象地表达出来。“如果不注重字只注重声,观众不知道你在舞台上唱的什么,就是声音再好也没有意义。”⑧

也有人认为中国民族唱法大概不像美声唱法那样强调共鸣,其实这也是误解。由于不同民族的语言及文化背景有差异,因此对待歌唱的声音的观念便有所不同。在一些基本问题上,这两种唱法是统一的,如在唱高音时应尽可能合理的使用头腔,因为头腔共鸣适宜于表现高昂激越的感情;唱低音区时要靠胸腔共鸣,因为胸腔共鸣可以使声音宽厚宏大;另外,共鸣与音量、音色、咬字和声区都有着密切关系。“中国民族唱法的共鸣腔管相对比欧洲唱法的要细一些和短一些,喉、咽腔并不开得太宽,喉结相对稳定,发出的声音比较集中、结实、明亮,便于咬字行腔。”⑨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中国民族唱法(包括戏曲)与欧洲美声唱法虽然有较明显的差异,但在表演性、呼吸、咬字、吐字、共鸣等歌唱技巧方面均有互通性和一致性。因此,将戏曲引入我国高师声乐教学是完全可行的。

中国戏曲、曲艺是孕育中国民族唱法的母体,许多声乐艺术的精华充溢其中。我国民族声乐艺术曾拥有辉煌的历史,它发展到今天越来越多地得到了世界承认。美声唱法对我国声乐艺术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功绩,但也毋庸讳言,它曾在一定程度上和在一定范围内影响了我国民族声乐艺术的正常发展。为了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使戏曲、曲艺等艺术门类代代相传,将它们纳入普通学校的教学内容是很有远见的举措。要达到这个目的,高师音乐教育也要有相应的措施,也就是必须将戏曲、曲艺纳入高师声乐教学体系之中,这不但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我们这样做的唯一目的,就是“通过对民族艺术的学习,了解本民族及其他民族的风俗习惯、信仰、礼仪、制度、经验、技艺、生产活动等情况,懂得尊重地方民族文化传统,学会感受各民族艺术的风格和丰富文化内涵,增强对民族文化的了解和热爱”。⑩为了中华民族音乐文化的未来,我们要坚定地迈出改革步伐,去迎接祖国艺术教育的繁盛时代。

注释:

①③郁文武著《京剧唱段走进上海中小学音乐课堂》[J].《中国音乐教育》1995年第1期,第19页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M].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年 , 第6—8页

④(明)魏良辅著《曲律》[A].中国戏曲研究院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M].第五卷, 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第27页

⑤《中国音乐辞典》[Z].人民音乐出版社,1984年,第16页

⑥《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Z].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第438页

⑦《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Z].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第857页

⑧ 卢文勤著《京剧声乐研究》[M].上海文艺出版社,1984年,第68页

篇9

论文关键词:少数民族高层次人才培养;多元文化.意识;多元文化教育

北京邮电大学民族教育学院是教育部批准建立的全国高校民族预科教育基地,2006年起开始承担“少数民族高层次人才硕士研究生基础培训”的任务。三年多共有来自30多个少数民族的一千余名研究生走进了北京邮电大学民族教育学院的大门。通过一年时间的民族理论、文学欣赏、英语等基础课程培训,学生进入20余所京津地区重点高校接受正式研究生教育。

一、实施多元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及意义

少数民族研究生是我国少数民族地区高层次人才,未来民族地区建设的骨干人才。将担负着维护国家统一、促进民族团结、振兴民族经济,弘扬民族文化、传承民族文明的历史重任。

少数民族硕士研究生培训班的多元文化背景为开展多元文化教育,实施创新教学提供了极好的条件和资源。在多民族学生聚集的课堂里,如何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教育学生抱着宽容的态度对待异域文化,学会汲取不同文化的精髓,塑造开放的民族心态;使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加深对世界多元文化、多元意识的理解,同时学会利用英语这一媒介对外宣传本土文化,弘扬民族文化,这是非常值得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二、研究设计

为了解少数民族学生的多元文化意识,开展多元文化教育,我们设计了以下问卷调查。

(一)研究问题

1.少数民族研究生如何看待本族文化、汉族文化和西方文化。

2.来自少数民族地区不同学生群体在跨文化意识方面的差异。

3.少数民族研究生对文化模块英语选修课的需求分析。

(二)研究对象

北京邮电大学民族教育学院2008级少数民族高层次人才硕士研究生培训班学生。

参加问卷的学生人数为337人,共收到有效答卷324份,其中263名学生分别来自26个少数民族,另外有来自民族地区的汉族学生61人。

(三)问卷调查内容与结果分析

1.来自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如何看待本族文化、汉文化和西方文化。

针对少数民族硕士研究生培训班多民族文化背景的特点,我们设计了以下五个问题。

(1)你是否愿意花时间和精力宣传本民族文化?

(2)你是否仍保持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和生活习惯(如过本民族节日等)?

(3)你是否了解并接纳汉族的文化、传统节日和生活习惯(如过春节等)?

(4)你是否了解并愿意包容西方文化和传统节日(如过圣诞节等)?

(5)你是否同意“不同文化无优劣之分”的说法?学生根据个人情况选择选项(“是”或“否”)。收集完数据后,用SPSS13.0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数据分析:

(1)来自少数民族地区的培训班学员大多数表现出较高的宣传民族文化(变量1—85.8见表1和包容异域文化的意愿(变量5—86.79/5见表1)而且汉族学生和少数民族学生在这两项中没有明显差异(见表2),但少数民族男生组和女生组之间却表现出明显的差异(见表3)。

(2)在保持本民族传统文化(变量2)、接纳汉文化(变量3)方面,少数民族学生大多数(68.4)仍保持着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和生活习惯,同时相当大比例的少数民族学生(87.8)了解并接纳汉族文化和传统;生活在少数民族地区的汉族学生则大多数(93.4)仍保持汉族文化传统和生活习惯。说明作为我国主流文化的汉文化和各少数民族文化已很好地在民族地区融合、并存。

(3)对西方文化的了解和包容意识(变量4)方面,汉族学组(70.5)与少数民族学生组(46.8)之间有着极其显著的差异(见表2),而少数民族女生组比少数民族男生组在此项中更是高出30.5个百分点(见表3),差异极其显著。数据说明在对西方文化传统的了解和包容程度上,汉族学生明显高于少数民族学生,少数民族女生组明显高于少数民族男生组。

(4)少数民族文科学生和理科学生在多元文化意识方面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差异(见表4)。

2.少数民族研究生对文化模块英语选修课的需求调查与分析。

问卷还设计了少数民族研究生培训班学生对文化模块英语选修课的需求调查。

问卷列出我们已经或计划开设的四门文化模块英语选修课程;问卷采用封闭式分级量表结构。在收集完所有数据后,使用SPSSforWindows13.0版进行数据分析。

请根据自身情况,标出你对开设下列文化模块英语选修课的赞同程度。

1一不赞同2一无所谓3一赞同4=非常赞同(请选1~4分值并打钩)

英美文化(1234)中国文化(1234)(注:以上课程均使用英语教材)

英语影视文化(1234)涉外礼仪(1234)

数据分析:

(1)学生对英美文化、影视文化及涉外礼仪三门课程表现出较高的兴趣和热情,三门课程的平均分值都超过了3分(见表5)。反观用英语讲授的“中国文化”课程,学生的认同度明显低于其他三门课程(M一2.5093)。这表明:英语课堂里的文化学习普遍被看成是对英语国家文化的输入和学习,而英语可以作为输出和传播中华民族文化的媒介,这一点却常常被忽视。

(2)汉族学生组四门课程的平均分都高于少数民族学生组,但方差分析表明两组没有明显差异(见表6)。

(3)全部四门课程中,少数民族女生组的平均分都高于少数民族男生组,其中“英美文化”和“影视文化”两门课程两组差异显著(见表7),女生对文化模块课程的热情普遍高于男生。

(4)全部四门课程中,文科组平均分都高于理工科组,“中国文化”和“影视文化”两门课程,两组差异显著(见表8),表明文科学生对文化模块选修课程的热情普遍高于理工科学生。

三、多民族文化背景下

英语课堂的多元文化教育方法初探探究如何引导少数民族学生处理好本土文化与异域文化的关系应成为外语教学中的一项重要研究内容。一方面,教师应引导学生本着开放、宽容态度对待异域文化;另一方面,要教育学生树立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树立利用英语这一国际通用语言对外宣传中华文化,传播民族文化的意识。英语课堂上应本着介绍、学习西方文化与宣传中华民族文化并重的原则,在英语教学中适当加入中国多民族文化的内容,为中西文化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

我们在少数民族研究生班英语教学中组织了下列活动,以实践多元文化教育,收到了满意的效果,活动也得到各民族学生的热烈响应和积极配合。

(一)民族文化英语演讲法

每次上课利用十五分钟左右的时间由学生轮流做民族文化内容的英语演讲,并制作成PPT向同学们展示。内容主要涉及演讲者本民族、本地区的风土人情、文化传统等。

通过此类活动,来自不同民族的学生对我国各民族博大精深的优秀文化有了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理解和尊重。逐渐学会以欣赏的眼光、开放的心态对待异域文化,在对本民族文化的自豪和认同与对异域文化的包容和欣赏上取得一种平衡。

对演讲者而言,演讲内容的准备和制作过程本身就是对本民族文化的一次再学习和再认识过程,也是树立传承和宣传民族优秀文化的意识和责任感的过程,学生制作出很多介绍各民族文化的优秀英语课件。

从英语学习的层面来说,学生接触到大量的、用来描述民族文化的英语词汇和表达方法,提高了实用英语语言表达能力,有效避免了在对外交流介绍民族文化时的“失语”现象。

(二)文化比较学习法

在英语教学中,遇到关于英语国家文化方面的内容时,我们常常引导学生将西方文化与中华民族文化进行对比,请各民族的学生介绍本民族文化,如传统节日、礼仪文化、餐饮文化、服饰文化、姓名文化等等。

通过教学实践我们体会到,文化比较法是多元文化教育中的一个重要而有效的手段。通过对比的方法关注民族地区文化、汉文化和英美文化之间的差异,有助于学生树立跨文化意识。

(三)案例分析法

为形象说明不同文化的特点和差异,我们经常列举一些现实生活中的事例让学生讨论,如:中国留学生、游客、商人等在英语国家按照中国人的传统习惯行事,如送礼、约会、谈判、用餐等等,结果发生一系列意想不到的事情。学生围绕这些事例用英语进行讨论,分析中国文化和英语文化中的异同。此类教学设计不仅可以使学生了解异国文化,在将来的涉外交往中避免因文化误解引起交际障碍,而且可以调动学生对文化内容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英语交流和表达能力。

此外,我们还经常利用各种传媒工具,如电影、电视、报刊、互联网等向学生提供文化信息,将文化内容介绍给学生。

我院每年还定期举办不同少数民族文化节活动,旨在培养少数民族学生的多元文化意识,促进民族间的相互理解和文化交流。

四、结语

多元文化教育是国际化时代的一个基本的教育理念,是以尊重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为前提的,目标是培养人们树立汲取不同文化精华的意识,塑造开放的民族心态,形成一种了解、尊重多元文化的理念,促进异域文化的交流。

篇10

【关键词】音乐教育;民族传统音乐;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J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11-0196-01

自古以来少数民族能歌善舞,在历史的长河中流传下来众多脍炙人口的音乐作品,其浓郁的民族韵味早已形成特有的艺术魅力。近年来随着文化多样性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在音乐教育中加强民族传统文化的传递显得至关重要。

一、新时期民族传统文化在音乐教育中的重要性

新时期倡导文化的多元共生,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的艺术价值备受重视。多元文化共存是社会文化繁荣的基础,因此,民族传统音乐也是高校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教育的内容非常广泛,其中理应包含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传递,不同的民族地域孕育出特有的风土人情,其音乐作品别具一格,具有强大的艺术吸引力,音乐课堂中缺少民族传统音乐文化显然是不完整的。同时,民族传统音乐的融入也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音乐教育与民族传统文化传递的关系

将民族传统音乐融入高校课堂,对学生开展系统化的专业教育,是传递和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同样,民族传统音乐因其内容广博,内涵深刻,对新时期高校音乐教育的发展也是一种契机。

(一)高校音乐教育是民族传统文化传递的重要途径。音乐教育是推动民族传统文化传递的重要途径,这是两者之间关系尤为本质的特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近年来民族原生态音乐也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而高校的音乐教育通过划分不同的专业,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教育,可以为民族传统文化的传递培育更多专业人才,当学生毕业后步入社会从事与之相关的音乐事业,还可继续推动民族传统文化的传递。

(二)民族传统文化传递是高校音乐教育发展的契机。当今社会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之际,音乐教育在促进民族文化传递的同时,民族传统音乐也为高校音乐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契机。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少数民族众多,民族传统音乐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多样性特征,是音乐教育中丰富而宝贵的资源。特别是新时期素质教育的倡导下,高校音乐教育非常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广泛接触音乐资源,增强审美意识对学生今后的成长尤为重要。将民族传统音乐文化融入课堂之中,可以起到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模式的作用,是高校积极推进素质教育的需求所在。学生接受民族音乐文化的艺术熏陶,对自身的艺术修养提升也具有积极的作用。另外少数民族地区的对歌,民族音乐与舞蹈的融合,无疑都是音乐教育多元化发展的方向。

三、音乐教育中民族传统文化传递的实现策略

民族传统音乐为高校音乐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广泛的资源支持,同时高校还应深入开展互动与实践活动,搭建民族传统文化传递的坚实载体。

(一)丰富音乐教育资源。民族传统音乐是历史文化的瑰宝,新时期高校应当广泛挖掘民族传统音乐资源,引导学生感受不同民族音乐文化所蕴含的真情实感,拓宽音乐视野。为此,高校应开发系统的音乐课程,在保持民族传统音乐原汁原味的同时,更加重视其与当代音乐的有机契合。教师是音乐教育的实践主体,所以必须加强对民族传统音乐资源的涉猎和学习,汲取其中的文化精髓,创新教学模式。高校也应积极搭建教师深造学习的平台,支持教师开展田野调查,提高专业教学水平。

(二)开展多元化的互动活动。通过音乐专业教育实现对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的传递,在形式上绝不仅仅是简单的弹奏、歌唱练习,单一的教育方式不仅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容易使民族传统文化的魅力“缩水”。而多元化的互动活动则能够为学生开辟广阔的空间。演奏、歌唱、舞蹈是民族传统音乐文化表达的不同形式,同时也是相互关联的统一体。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开发丰富多彩的互动活动,如对传统音乐作品的二度创作交流,将声乐作品配合舞蹈进行诠释,引入少数民族的对歌活动等等,从中培养学生的民族热情。

(三)广泛深入到社会实践当中。民族音乐文化的传递是与实践紧密关联的,实践活动是民族传统文化传递的载体。而且从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起源来看,民族音乐本身就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写照,是来源于实践的文化结晶,从实践中来再到实践中去也是民族传统音乐文化传递的必然规律。正是人们辛勤的劳动与幸福的歌唱才造就了民族音乐所特有的价值,这是民族音乐生命的本源。因而高校音乐教学中应当开展与之相适应的社会实践活动,从中开阔学生的视野,启发学生的思维。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