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英语专业内涵范文

时间:2023-09-22 17:58:5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商务英语专业内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商务英语专业内涵

篇1

随着当前社会不断发展,社会上对应用型人才有着越来越大需求,因此在现代高校教育中对应用型专业人才进行培养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当前商务英语专业教学过程中,应当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出发点,积极开展校企作用,通过有效措施及途径对应用型人才进行科学培养。

【关键词】

应用型人才;商务英语;校企合作;实施途径

商务英语专业是现代高等教育中十分重要的一门专业课程,具有很强专业性,在当前社会对学生的知识实际应用能力越来越重视的形势下,在商务英语专业教学中通过校企合作模式对应用型人才进行培养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应当在充分认识当前商务英语专业校企合作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通过有效途径合理实施校企合作模式教学,从而使学生知识水平及实践技能均得到有效提高。

一、商务英语专业校企合作存在问题分析

1.校企双方信息沟通失畅。

从当前情况来看,对于商务英语专业校企合作而言,其所涉及对象主要包括学校以及其相关企业。但是,从当前实际情况来看,高校并未能够深入了解企业及市场,而企业也很少与高校进行主动联系,两者之间未能够进行顺畅信息沟通。由于在信息互动方面缺乏良好平台,高校、企业及政府三者之间无法对对方进行实时了解,信息沟通严重落后,其所造成结果就是商务英语专业教学过程中未能够真正实现产学研合作教学,由于校企双方沟通较少,两者之间要想实现深层次合作也就更加困难。

2.校企合作模式比较单一。

就目前情况而言,高校商务英语专业在校企合作方面其内容相对而言比较单一,当前合作形式主要就是项目合作,对于这种合作方式而言,其特点主要就是简单,并且比较短暂。这种单一合作项目无法系统地有效提升学生应用操作技能,校企合作大部分都是表面层次,其深度及内涵相对而言比较缺乏。从当前实际情况来看,在校企合作教育方面,商务英语专业虽然具备一定经验,但是这些经验大部分都是来源于个别案例总结,具备一定参考价值的教学模式仍未能够形成,校企合作教育模式仍未实现常规化。从合作内容方面来看,通常情况下都是高校到企业内部去寻找实习地点,而企业目的也只是在高校内得到廉价劳动力,这种合作教学模式仅仅存在于表层,在内容生比较单一,很难深入进行发展。

二、高校商务英语专业校企合作有效实施途径

1.通过引校入企实现工学交替。

在商务英语专业校企合作教学过程中,通过使学生进入企业内部,可使其实践操作技能得到有效提高,对学生今后就业具有很好促进作用。在学生进入企业内实习之后,其能过对企业内部资源优势进行共享,可使校内实训设备缺乏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对于企业而言也能够得到人力资源帮助。在引校入企过程中,高校应当与企业主动进行联系,在企业内部将相关实习实训基地建立起来,实习实训基地在学生校外实践训练方面属于重要场所,通常情况下都在运行较良好企业中建立,在实践过程中学生能够了解企业内部真实业务流程,但对于该合作模式而言需高校教师长时间努力,同时也需要校企双方进行密切配合。在学生实习过程中,学校可安排教师到企业内部进行指导、协调及沟通,从而使学生能够将知识在实践中更好应用,使其实践能力得到更好提高。

2.通过强化项目合作使商务英语特色发挥。

在商务英语专业校企合作教学过程中,高校应当对合作项目加强规划建设。在开展校企合作项目方面,高校属于主要推动者,应当对合作企业进行合理选择,并且对合作项目进行科学规划,从而积极构建良好合作项目,使学生能够将课堂知识在实践操作中进行有效应用,使学生在实训过程中能够对自身操作技能进行有效培养。同时,企业与高校之间也应当加强联系,通过对自身优越条件的应用创造更多机会使学生能够进行实训,在项目合作开展过程中对高校人力资源及商务英语优势进行充分利用,从而使项目合作能够得到更好效果。

3.通过入企挂职实现师徒一体化。

在当前商务英语专业教学过程中,为能够使培养人才质量能够得到有效提高,高校可通过引进、培养及聘请企业高管等多种方式对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进行完善。首先,在校企合作培养应用型人才过程中,高校应当积极引进既具备牢固理论知识又具备企业工作经验高素质人才,从而进一步充实教师队伍,使师资结构能够更加合理;其次,高校可安排优秀教师到企业内部进行挂职锻炼,使其能够对企业运行流程更加熟悉,并且能够得到最新市场信息。从而使教师实践教学能力能够得到有效提高,对“双师型”教师能够进行更好培养。对于教师而言,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虽然担任教师角色,对学生进行相关专业知识教授,然而在企业挂职过程中,这些教师应当由学徒开始工作,跟随老员工进行学习,在其将企业关键知识及流程掌握之后,这些教师也就能够成为师傅,在企业实习及实训过程中能够给予其一定知道,从而使师徒一体化得到真正实现,使校企合作教学模式能够得到更好效果,进而对应用型人才进行更好培养。

三、结语

在当前商务英语专业教学过程中,应用型人才培养属于其必然发展趋势,而校企合作教育模式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作为高校商务英语专业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当对校企合作教学模式充分理解并认识,从而积极通过有效途径使校企合作教育能够得以更好实施。

作者:滕萍凤 单位:贺州学院外国语学院

参考文献:

[1]甘利.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校企合作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28).

2015年度校级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立项项目,项目编号hzxyjg201531

篇2

关键词:商务英语精读 商务活动 交际能力

2007年国家教育部正式批准设立了“商务英语专业”。2007年3月,教育部首次批准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设立高校第一个商务英语本科专业!

商务英语专业的正名,既将极大地鼓舞我国高校多年从事商务英语教学与研究工作的广大教师的教学、科研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也将强有力地推动商务英语学科的全面建设和可持续发展。在此,我就对商务英语专业的教学提出一些见解。

一、商务英语的内涵,学科定位,学科特点,理论侧重点

(一) 内涵:商务英语译自英文的“Business English”一词。英文中“business”并不对应汉语“商务”(理解为生意或经营业务)概念,包括所有非私人的公务性活动。商务指围绕贸易、投资开展的各类经济、公务和社会活动,具体包括贸易、金融、营销、旅游、新闻、法律、海事、外事等。因此,商务英语是探讨如何使用英语从事国际商务活动的一门学科。

(二) 学科定位:商务英语定位于应用语言学的学科范畴,其学科理论基础应当是功能语言学。

(三) 学科特点:商务英语学科是ESP(专门用途英语)的一个分支,而且是它最重要、发展最快的一个分支;

商务英语学科具有学科“交叉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 商务学科与英语语言学科之间在本体知识层面上的交叉、融合;

2) 这两门学科之间在相关技能层面上的碰撞、整合。

商务英语专业具有复合性特点,主要体现在下面两个方面

1) 专业内容的复合:语言、文化、商务

2) 师资背景的复合:英语+商务(贸易、管理、MBA、经济、法律、金融、旅游等)

(四) 理论侧重点:教学目标更加侧重的是使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强调通过英语这个工具去学习相关的商务文化知识。其中包括:

1) 理论联系实际――与外商沟进行商贸洽谈的能力

2) 跨文化交际――来自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从事经贸交流活动的能力

3) 紧贴社会需求――学生的就业方向主要为跨国公司和国内外向型出口企业

二、大学英语的内涵,学科定位,学科特点,理论侧重点

(一)内涵:大学英语以培养学生英语语言基本功为主,是以语法结构为基础,兼顾交际法教学原理,综合训练听、说、读、写英语的能力和交际能力。

(二) 学科定位:大学英语属于英语语言文学学科。

(三) 学科特点:英语语言学则是人文科学属下的一门学科。

(四) 理论侧重点:以培养学生扎实英语语言基本功为主要目标,包括学生听、说、读、写、译能力。教学侧重于强调通过文章的内容来学习英语语言知识点。

三、商务英语和大学英语理论上的不同点比较

(一) 语言学界对学习语言主要的目的有两种认识:

1) 表达思想,从历年来的四六级作文可以看出,大学英语教学侧重于用英语来表达个人的思想(The primary function of a language is expression of thoughts)。

2) 用于交流,从BEC(剑桥商务英语考试)可以看出,商务英语侧重于进行国际商务交流,跨越国际经济贸易往来中由于文化不同带来的交流障碍(The primary function of a language is communication)。

(二)两者相比较的结论:

我们可以明显看出,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着重的是对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因此,对词汇、语法和句子的分析为课堂的主要教学内容,从而使用英语进行相关知识的学习成为英语学习附带性的产物。对学生成绩好坏的评判主要取决于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

而商务英语的教学目的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使用英语这个工具从事相关的国际商务活动的应用能力。因此,在教学中,通过英语这个工具来学习相关的商务知识,使用英语进行相关的商务活动则成为主要教学目标。而传统的对词汇和语法的分析则处于从属地位。

(三)二者之间差异产生的理论基础

1)著名的语言学家Chomsky认为,语言应该毫无疑问地被用于交际目的,但这并不意味着认为“语言仅是用来表达思想的工具”这一传统的观念是没有道理的。因此,在对待英语教学上,侧重于英语本身知识能力的培养和侧重于通过英语学习相关知识能力的培养的两种不同的教学理念一直存在。

2)继Chomsky之后,Leech对“语言的形式化模型(linguistic formalism)和“语言的功能性模型(linguistic functionalism)进行了详细的对比,从而进一步阐述了学习语言不同的目的。

下面为两种不同对比的表格:

四、案例分析

下面是一段英语文章的节选,我想就从大学英语和商务英语教学的侧重点这个角度进行比较分析。

“Unfortunately cooperative style negotiations without a trace of competition are rare. In most negotiating situations there is something to be gained or lost. There can be a danger in adopting a cooperative mode,as unscrupulous people may take advantage of cooperative people.”

1) 大学英语教学侧重点:读完这段话后,教师首先会对这段话中的难点词汇进行学习,如对“cooperative,unscrupulous”等词汇的词性分析,近义词和反义词的扩展和这些词汇的用法等;然后,教师会对难点句子进行详细的分析,如第二句话中的“a danger”后为什么要使用动名词形式“adopting”,“as”后面所引导的成分作为前句的原因状语。

2) 商务英语教学侧重点:读完这段话后,教师应通过英语这个工具来分析该段中关于“谈判”方式的分析,使学生知道“在谈判中,既要有所得,也会有所失”,并知道“合作性谈判模式”可能带来的弊端。

从上面的分析中,我们可以明显的看出两种不同的教学方式的侧重点。大学英语教师强调通过“学习谈判知识”来加强学生的英语基本功能力,语言分析是第一位的,“商业谈判”的知识掌握则居于从属地位;而商务英语的教师强调同学应使用英语去阅读文章以便了解相关的商业谈判知识,掌握“商业谈判”是居于首位的,而英语则处于相对次要的地位。

五、如何改进商务英语教学方式

1) 从事商务英语教学的教师应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从侧重于语言知识点的学习上转为侧重于使用英语去学习相

关的商务知识。

2) 使用案例教学法。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选择某一真实商业案例让学生用英语进行分析,教学把培养能力放在比获得知识更重要的位置。学生通过对真实案例的分析,既锻炼了使用英语的能力,也加强了他们分析事情的能力。学生在学校获得的知识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过时,而针对实际情况学习的能力则能让学生终身受益。

3) 应提供尽可能多的机会让学生参与相关的社会实践,通过实践让学生切身体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所产生的力量。如每年举办两届的“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就为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的国际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实习机会,使这些学生有机会把从课堂中所学习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中,进而增强他们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参考文献:

[1]邹美兰.现代商务英语的界定和内涵.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篇3

关键词:岗位需求;职高商务英语;对策

一、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中职商务英语专业生源下降,很多学校陷入了难以完成招生任务的困境,甚至出现了专业断层的现象。以笔者所在的常德地区为例,许多中职学校已经陆续取消了商务英语专业的招生,转而发展其他就业形势良好或凸现学校特色的专业。市直几所公办学校,如常德财经学校、常德市机电学校、常德市职业中专等早也停止了商务英语专业的招生。而笔者所在的常德师范学校从2000年商务英语专业计划招生500人,实际报到人数超过600人,到2010年,计划招生缩减至50人,实际报到人数不足30人。短短10年间,生源下降了10多倍,除了生源总量有所减少外,还有什么原因导致了该专业的生存危机?该专业有没有生存的空间?该专业又将如何发展壮大?课题组立足本校商务英语教学的经验教训,对这些问题展开了调研。

二、分析与比较

在公办学校生源萎缩的同时,一些长期以英语专业为特色的民办学校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如,常德市女子外国语学校,这所学校有23年的办学历史,师资力量主要依托于湖南文理学院,有专兼职英语和国际贸易专业教师50位,其中高级职称33人,双师型教师5位。在班级管理和就业安排上形成了比较成熟的体系,课程设置也能很快地根据社会需要进行适当的调整;学制灵活多样,采取成人高考、自考等形式与高校联合办学,学生通过5年的学习。能通过大学英语四级,对口就业率达到95%以上,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办学方针牢牢吸引了大量对商务英语感兴趣的学生,优质生源得以保障,专业建设呈良性发展。

三、建议

1.明确位置,找准市场

要办好商务英语专业,首先要找准自己的市场,要考虑专业的定位:你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只有通过认真调研分析,才能了解自己的底数,才能准确定位。为了了解上述情况,2011年下学期我们对2006、2007、2008级毕业生和来我校招聘的用人单位进行了问卷调查。本次调查共收回毕业生有效问卷54份;向招聘单位共发出问卷36份,收回有效问卷36份。在毕业生的调查问卷中,我们发现本校的学生就业岗位群主要集中在涉外宾馆、酒店前台接待和幼儿英语培训等几类岗位上。

2.以岗位能力为导向,调整课程设置结构

课程设置结构是指专业教学计划中各种不同性质类型课程的构成及其比例关系。它直接决定了学生的知识结构,影响着学校的培养质量和人才规格,因此,使学校培养人才的结构与市场需求的人才结构相对应,是学校生存与发展的前提。由于缺乏对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的工作岗位和工作任务的了解,我校商务英语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在为各类外向型中小企业培养一专多能的技能型人才上,采取“宽专业、宽方向”的课程设置原则,导致学生专业知识多而不精的现象。面对当今的市场需求和我校发展特点,笔者认为我校的商务英语专业的培养目标可以调整为,培养在酒店前台和幼儿英语教育领域内,在工作岗位第一线能从事操作性或服务性工作、具有职业生涯发展基础的中等应用型技能人才。因此,我们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应该面向这类就业的需求,加强学生岗位能力训练,根据学生目前所学的专业课程和将来的就业方向,制订相关职业技能目标。尤其要注重口语的操练和商务知识的实操训练。一方面明文规定学生必须考取PETS2(全国公共英语等级考试证书)级口试和商务英语等级认证这两种体现英语水平的证书,另一方面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其他相应职业资格认证,比如单证员岗位资格证、幼儿教师资格证、外贸跟单员证等,提高人力的“继续教育(学习)的能力”,为将来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3.学校要积极创造条件为教师进修深造提供平台

中职英语教师大多数是英语教育专业毕业的,缺乏商务类知识和行业实践经验。因此,学校要采取有力措施,提高商务英语教师的相关专业知识和实践动手能力,可采取“一送一培一自修”的方法进行:“一送”就是选送教师去进行短期脱产进修,学习专业知识。“一培”就是联合培训,与单位、企业、教研会联合,邀请一些有较高理论水平又有实践经验的“能工巧匠”来校开办培训班。在“请进来”的同时,也要采取“走出去”的方法,因为书本知识与实践活动相比,实践活动更重要。学校要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到企业去考察、调研,使教师自身的理论知识在实践中得到检验、丰富和提高。“一自修”就是鼓励教师通过自修或旁听商务类专业课程,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以应对专业的变化和发展。

4.抓住学校升格的契机

力争“对口自主招生三二分段中高职衔接”试点学校资格,调整中高职衔接的课程设置,拓展专业内涵,探索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模式,争取输送更多优秀中职商务英语毕业生上大学,以圆学生的大学梦,增强我校商务英语专业的吸引力。

5.坚持社会实践,培养学生岗位适应能力

为了加强实习管理和提高社会实践的有效性,学校要制订相关的管理办法,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同时下大力气建立相对稳定的社会实习基地,如深圳市利达电子厂、金膜(香港)电子有限公司、广州假日酒店等单位,定期和不定期安排学生到上述基地实训或顶岗实习,对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增进对社会的感性了解,实现学习与实际工作的有效对接。学生通过顶岗实习,进一步加强了专业技能的锤炼,又有较好的薪酬待遇,解决了职业教育“人往哪里去”的最根本的问题,这样我们的专业一定会得到了学生家长的广泛支持。

我们要根据市场需求,主动对接企业,学校与企业之间逐步建立起实习基地、引企入校、搬教入企、共同培养、合作研发等合作方式,形成共同发展的双赢机制,这样我们职高商务英语专业才能绝地逢生,焕发出新的生机。

参考文献:

[1]刘青军,曾梅.商务英语创新教学与能力培养.山东外语教学,2002:33-35.

篇4

关键词:产学研;商务英语;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422(2015)10-0050-02

教育部[2006]16号文件《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出,新形势下的高等职业教育应“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 。2011年8月31日教育部颁布了《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1]12号),文件提出“高等职业教育具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双重属性,以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为主要任务” 。因此,如何进行产学研结合来推进区域经济发展,实现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产学研结合的内涵

所谓“产学研”结合,是指生产、教学和科研相结合、互相合作、协调发展,生产一体化的模式。

(一)“产学研”结合是一种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传统意义上的“产学研”结合是以生产单位、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为主体的产、学、研结合的“发展模式”。如今,高职教育倡导的产学研结合,是指通过生产、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方式、以人才培养为目的一种新型育人模式。

(二)“产学研”结合应该以人才培养为核心

“产学研”结合的核心是建立一种新型的人才培养机制。高职院校的价值就在于向学生传授系统的知识和实用的技能,把学生培养成既掌握理论知识又具备实践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因此,高职院校的主要任务是以培养人才为核心的教学。

(三)贯彻“产学研”结合应该多样化

与工科专业相比,文科专业比较抽象,学习研究难以转化为生产力,如何实施贯彻好“产学研”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会带来一定的困难。因此,我们要深刻地领会“产学研”结合的理念和原则,就可以拓宽思路,多样化地贯彻“产学研”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根据不同地区、学校和专业的特点,因地制宜地制定适合的人才培养方案。

二、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的特点

我院的商务英语专业从2004年开始招生,旨在培养熟练掌握商务英语的听、说、写、译能力,熟悉国际商务行业领域的基本理论知识与业务流程,能完成国际市场营销、外贸单证缮制、商务谈判、报关业务等一线工作任务,具有职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英语人才。

商务英语专业作为新兴的跨学科复合型专业,它更加注重知识的专业性、实用性和交际性。Brieger提出商务英语三个核心内容包括沟通技能(Communication skills)和专业内容(Professional Content)。这就要求商务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具有实用性和交际性的特点,培养学生能够在真实的涉外商务场景中交流沟通能力。

三、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产学研”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现状

贯彻“产学研”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的道路已成为高职院校的共识,但是笔者在商务英语专业教学过程中和人才培养实践的过程中发现存在不少问题,就此谈谈我院商务英语专业“产学研”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现状。

(一)“产学研”合作教育缺乏政府支持

“产学研”合作不仅仅是双方的校企合作,也是生产、科技、和社会协调发展的合作。近年来,多部有关“产学研”合作的法规政策文件在我国陆续出台,如《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等,但却缺乏具体的实施细则,特别是对企业行参与职业教育缺乏明确的要求和积极的奖励。

(二)高校和教师的动力不足

教育主管部门对高职院校的考核主要侧重于校内的科研成果和教学业绩,考核“产学研”合作教育方面的比重很小。因此,高职院校的教师普遍缺乏对“产学研”结合和与企业合作来培养人才的重视,没有充足的动力来贯彻实施校企合作。

(三)商务英语专业自身条件不足

商务英语专业作为文科专业不同于理工科专业,“产学研”结合的人才培养的效果无法用具体生产或技术成果来体现。因此,就无法对学生的实践成果进行测评或者评定,导致人才培养方案中对“产学研”结合的课程设置形同虚设。

另外,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中大多都是纯英语语言类专业教师,缺乏商务知识背景和实践经验,只有少数教师有企业工作经验,如我系的12名商务英语专业教师中只有两名教师有企业工作经验。有的教师具备专业知识的,但英语基础薄弱;有的教师是英语专业毕业,但专业知识却不精通。

(四)企业单位缺乏积极性

企业单位希望学生能有半年至一年的时间在企业顶岗实习,更好地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因此,虽然一些企业单位接收了高职院校实习的学生,但是学生在企业短短几个月的实习实训期间进行的实习实训的内容大多以参观和讲座为主,无法真正满足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需求。

四、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产学研结合人才培养创新模式

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产学研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实践研究

笔者根据我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结合自身的商务英语教学实践,在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一)加强商务英语专业“校外实训基地”建设

由于商务英语专业校内实习实训基地的硬件和软件设施设备条件还十分有限,建设资金又受到限制,难以满足学生实践教学的要求。所以,应该积极加强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加强与企业单位产学研的合作,有计划地建立一批大学生校外实训实践教学基地,真正满足学生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实践教学的需求。

(二)“工学交替”合作模式

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的“工学交替”可依据各学期所开设的专业课程灵活制定,可以从第二学期开始根据学生的主要就业岗位每学期都开设包括“课证融合”的各类专业课程,如“报关基础知识”、“报关业务技能”、“剑桥商务英语”,为学生的技能证书的获得打下基础。此外,在第五学期开设“外贸听说技能实训”、“外贸综合模拟实训”等实践性课程,使学生在完成理论+实践课程的基础上,与企业单位的外贸专业人士共同来完成实践性课程的指导。

(三)推行“2+1”合作模式

高职院校可根据职业教育的特点和办学实际情况,将“2.5+0.5”模式改为“2+1”模式。这是一种学校与企业共同指导完成的“分段培养“教育模式,即学生前两年在校内完成公共基础课程、专业课程、职业素质与能力课程、素质拓展课程的学习,第三年在企业完成实践性课程和顶岗实习的校企合作模式。通过这种模式,实行校内成绩考核与企业实践考核相结合。

(四)推进“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所谓“双师型”教师是指既有教师资格(专业知识)又有从业资格(工作经验)的教师(李俊峰,2006)。一方面,鼓励教师在职进修或下企事业单位、外贸公司、海关等相关单位实习体验和实践锻炼,提高专业教师自身的职业能力和专业水平。另一方面,可以借助周边地区的社会资源,聘请几名外贸公司和企业外贸部门的专业人士担任商务英语专业的兼职教师和实践指导教师,使实践教学的质量不断提高。

(五)推行“双证书”人才培养模式

“双证制”,即:毕业证书和技能证书。我院商务英语专业教学计划规定学生在毕业前除了获取毕业证书外,还要求获得与专业相关的技能等级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技能等级证书有大学英语四级证书、全国英语等级考试三级证书、全国计算机等级证书、普通话水平等级证书、剑桥商务英语证书(BEC)等,职业资格证书有报关员水平测试证书、全国国际商务英语证书、外贸业务员岗位资格证书、全国外销员从业资格证书、国际商务单证员、国际商务跟单员证、秘书(涉外)职业资格证书、以及LCCI文秘证书等。

技能等级证书主要反映毕业生的专业知识和能力,职业资格证书证明他们的职业技能和素质。

五、结语

本文主要站在高职院校的角度提出了产学研结合的人才培养新模式,旨在为培养商务英语专业高素质技能型英语人才探索有效的培养途径。高职院校要根据自身的定位及不同办学特点,因地制宜地实施教学计划,才能真正把产学研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Brieger N. Teaching Business English Hand Book [M]. York: York Associates, 1997.

[2]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S].[2006]16号.

篇5

关键词:商务英语;服务经济;人才培养;竞争力优势;构建

中图分类号:G40-0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1)07-121-03

知识经济时代的人才培养使得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已开始多元化,商务英语人才以英语为交流工具和工作手段,这些人才的培养必须以服务社会、服从经济发展为宗旨,求得高质量、全方位的发展。满足商务英语的从业人员既要有较强的英语表达能力,还要有完备系列专业性较强的商务知识和商务实践操作技能的要求。商务英语服务经济人才培养竞争力优势的构建势在必行。

一、高职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专业”建设上存在的问题

1.专业定位不准确。商务英语专业定位与市场需求脱节。现有专业大多设置较多的语言基础课程,使得学生在专业和技能方面的知识捉襟见肘,学生的知识结构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社会对复合型商务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多,未来5年我国外贸对商务人才的需求将以每年36万人的数字在增加。根据调查表明:“在各院校商务英语的毕业生中,既有英语语言应用能力又具有商务操作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很难求。”目前,我国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的很多教师对商务英语专业的内涵不清晰,对商务英语的界定,只简单地认为商务英语就是英语+几门商科的课程(汉语版),甚至有的教师认为:商务英语跟从前的大学英语没有什么区别,教师只要掌握了英语知识和技能就可以了,关于专业知识,让专业教师来讲就可以了。这就是商务英语的课程定位沿袭学科本位的“唯学”型的模式,忽略了高职教育的“职业性”,只注重普通教育中的“学科性和系统性”,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导致了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脱节、人才供给和需求出现了断裂现象。

2.培养目标定位不准确。关于商务英语培养目标的定位,现有的商务英语培养目标在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关系的定位上主要存在以下两种情况:一是把学科体系为中心来定位,这种情况沿袭了普通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定位,把高职学生培养成“本科压缩型”人才;二是过分强调现行岗位操作技能,效仿技工类学校的做法,把高职学生培养成“岗位技能型”人才,忽视了高职院校的高等教育性。

3.培养模式定位不准确。现有的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不能正确处理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关系。在处理以商务知识为主还是以英语知识为主的定位上存在以下两种类型问题:一种是侧重商务专业型,另一种是侧重英语语言型。第一种情况注重国际商务知识或外贸操作技能的培养,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缺失,把商务英语专业变成了国际商务或国际贸易专业;第二种情况只注重英语语言能力的培养,忽略了商务知识和能力的培养,在商务英语学科中,语言只是交际的工具,结果由于过分强调语言能力,把商务英语专业变成了英语语言专业。

(二)“学科”建设上存在的问题

1.商务英语课程设置不合理,课程体系构建不合理。很多人认为,商务英语课程体系的构建应该强调语言,在这种理念的驱使下,专业课程的构建缺乏专业特点,与商务专业相关的课程开设过少;教学模式传统化,考试方法陈旧单一,无法从多方面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无法进行全方位的体系评价。课程体系结构按“语言”和“商务”进行简单组合的形式,把理论性课程与实践性课程、语言类课程与商务类课程分割开来,结果“语言知识”和“商务知识”不能融合,理论和实践不能融合,即在语言教学中,学生只是单纯学习语言知识,没有学到商务知识;在商务教学中,学生只单纯学习商务知识,而没有学到语言知识,这两种情况导致“语言知识”和“商务知识”衔接不够,职业技能与职业态度、情感的综合程度低,语言应用能力培养与商务技能的训练与现实职业岗位结合不紧,导致了毕业生的英语能力一般,商务知识和技能薄弱。

2.教学方法大学英语化,考核手段单一。教学方法对于教学学习技能和技巧,特别是学习实际应用知识的技能起着重要的作用。洛克早就说过:“任何东西都不能像良好的方法那样,给学生指明道路,帮助他前进。”现有商务英语专业课程的教学理念和采用的教学方法同原有的本科英语语言文学专业方法相似。商务英语是一门应用语言学,商务英语教学要以培养学生英语语言实际运用能力为出发点,以服务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为宗旨,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结协作意识。由于学科特点,商务英语必须构建自己独特的教学方法,加强商务英语学生的课外实训,为培养既懂商务又通外语的复合型商务英语人才进行不断探索。

3.教学资源分配不合理。现有的商务英语专业教学资源的利用不够充分、不够合理。主要表现在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的学时分配上,专业必修课已经开设的课程,在选修课中也开设,结果二者相互影响、重复建设,这既不能确保必修课的教学质量,又不能提高选修课的教学效果。同时没有完善、更新各学科的教学要求和内容,没有以提高商务英语人才综合素质和能力为目的和宗旨,没有引进吸收商务英语专业的新动向、新理论、新知识,结果导致学生的认知内容和水平跟不上时代步伐,不能为服务社会经济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三)“师资”建设上存在的问题

1.教师专业水平差。高职院校的商务英语教师应该既具备商务理论研究能力,又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但现有的专业教师“复合型”素质差:一是缺失准工作环境的商务背景,二是缺少在实践工作岗位中应用外语的经验。商务英语专业中纯语言类教师多,绝大多数没有正规地、专业地学习过商务英语和商务专业知识,不了解真实的商务工作环境,对商务专业知识了解不深,没有到公司工作的经验,很难胜任商务英语综合性较强课程的教学。教师的知识更新与行业发展变化有一定的差距。这种师资水平严重制约了教学与科研的发展。

2.从教人员组织结构差。现有的商务英语从教人员的组织结构不合理,主要体现在对商务英语教学工作任务如何进行分工、分组和协调合作没有进行合理的规划和实施,很多教师都在各自为政,相关专业负责教师由于对专业内涵理解不到位,又常常顾及个人的利益和面子,再加上专业知识匮乏,知识层面窄,因而在工作分配中存在偏私、狭隘现象,没有进行很好的协调,整个专业管理系统不畅通,结果导致国内外有丰富商务活动经验的英语专业人才不能被引进;企、事业单位

经验丰富的专家不能被聘为兼课教师;校内外专业教师不能发挥长处,不能开设相关专业课程,不能鼓励在任教师自学有关商贸方面的知识并获得有关证书;不能改善和调整现有教师队伍的结构,没有实现师资队伍整体功能的优化。

3.教师情景因素差。商务英语教学是语言实践性和交际性的统一,只有实景和创设场景的准工作环境才能够使学生“学以致用”,巩固语言知识的应用,增强商务岗位知识运用技能才能满足学生学习的成就感,提高他们学习语言知识、商务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兴趣。但由于商务英语课堂上商务情景缺失,教师讲解的内容空洞,脱离了商务工作岗位情境,语言的活力和韵味不能再体现出来,学生思想不活跃,限制了学生潜在的好奇心、兴趣和创造欲望,教学效果差,学生潜在的学习情绪不能得到激发。

二、高职商务英语服务经济人才培养竞争力优势的构建

(一)“专业”方面人才培养竞争力优势的构建

1.准确定位商务英语专业。根据市场调研,社会需要既能讲流利英语,又有丰富商科知识的实用复合型商务英语人才。因此,商务英语首先是职场英语,是在商务环境中应用的英语,它是专门用途英语的一种变体,它应该以语言为基础,以商科知识为背景,以行业需求为依托,以工作任务为导向,以服务社会经济、实现国际交流为目的,融合其他学科研究方法和内容的综合叉学科。

2.准确定位培养目标。商务英语为外经贸和涉外企事业单位培养具有开阔的国际视野、扎实的语言基本功、系统的国际商务知识、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较高人文素质的应用性商务英语专门人才。在知识结构方面,要求学生掌握英语语言学、文学、文化等人文知识,熟悉经济学、管理学、金融学和国际贸易方面等基础商务理论。在能力方面,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商务实践能力和跨文化沟通能力。同时通过人文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团队协作精神和道德情操。

3.准确定位培养模式。关于商务英语培养模式的构建,要树立“能力本位”人才观和“零距离”上岗“质量观”,优化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市场调研定位培养目标,按照工作岗位群进行细分,然后确立培养模式、进行实践教学。有关专家提出要树立“宽、厚、活三维能力”模式,即“宽”基础能力、“厚”专业能力、“活”岗位群适应能力的三维能力模式。这种模式要求学生具有丰富的英语知识、熟练地商务专业知识和广博的人文知识。在语言方面要求学生具有扎实的英语听、说、读、写、译的基本功,表达能力强;在专业方面要拓宽口径,夯实基础,不断加大专业知识的教学力度和范围,在语言技能课中通过语言的学习获得商务知识,在商务专业知识学习中强化语言技能,并结合中西方文化差异进行实践技能的培养和应用,突出该专业“英语基础语言+必要的商科专业知识+实践技能的培养+中西方文化”的复合型人才培养特色,增强适应未来岗位群的柔性化特征,根据社会劳动力市场的变化,在一定时期内调整专业课程和内容,增强毕业生的择业能力和就业竞争能力。

(二)“学科”方面人才培养竞争力优势的构建

1.构建合理的商务英语课程体系。根据社会需求调研分析,职业导向性是高职商务英语课程的显著特征之一,高职商务英语是“英语基础语言+必要的商科专业知识+实践技能的培养+中西方文化”的综合,该模式是以“重视基础,拓宽口径,强化实践,提高素质”为原则和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任何一个因素都不可偏废。该模式改造了“老三段”课程设置,课程体系构架要体现“工作过程导向”的原则,课程设置要从涉外行业的“大商务领域”的相关职业分析和岗位群人手,围绕学生的发展与自我发展,培养与自我培养展开再塑过程,确定人才所应具有的职业素质、技术和技能,并据此设计所需的教学内容,按职业岗位对知识和能力的要求来推进课程及教学体系改革,适应就业市场的实际需要,突出职业素质教育和岗位应用能力,使学生在语言技能的学习中获得商务知识,在商务专业知识学习中强化语言技能,侧重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和创新能力、提升就业竞争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增强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把学生培养成为能力强、素质高的技术应用型、“复合型”专门人才,从而凸显该专业“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特色。

2.改变教学方法、手段和评价体系。运用现代先进的教学方法和多媒体技术,推行案例教学法、整体教学法、任务法、启发式教学、合作学习法、演示法和部分课程双语教学法等,建立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凸显教师的“导演”、“导航”和“导游”作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注重启发式教学和小组合作学习,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在评价体系方面,改革传统的知识记忆型人才的评价机制,改革一张试卷测试学生半年学习成果的单一考核模式,建立与人才培养规格相适应的知识考核、能力考核、岗位技术考核的人才评价机制,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全面体现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利用美国运筹学家A.L.Seaty教授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一种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系统分析方法――AHP(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即“层次分析法”来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把复杂系统的问题所包含的各种因素通过划分相互联系的有序层次使之条理化,并根据定性的判断对同一层次元素间的相对重要性给出定量的描述,再利用数学方法确定每一层次元素相对重要性权值,最后根据各个指标的数值及其权值,对学生作出综合评价,不仅考核学生掌握的理论知识程度,而且注重考核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3.合理分配教学资源。合理、充分利用现有的商务英语专业课教学资源,合理分配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的学时,避免二者相互影响、重复建设,保证必修课的内容质量,提高选修课的教学效果。同时完善和更新各学科教学内容,提高商务英语人才综合素质和能力,引进和吸收商务英语专业新动向、新理论和新知识,使学生的认知内容和水平紧跟时代步伐,为服务社会经济发展打下基础。

(三)“师资”方面人才培养竞争力优势的构建

1.完善教师专业水平。改变教师现有的职业教育能力,首先,改变教师的观念,正确认识商务英语专业的内涵,多渠道学习专业知识并改变教师职业教学能力和教学设计能力。其次,提升教师的商务实践操作知识:一是进行教师教育能力培训与课程改革学习,与企业经验丰富的工作人员进行深度交流,教师的教学能力和课程开发能力会得到全面提高;二是鼓励教师到企业进行实际业务实习、顶岗锻炼,积极参与教师相关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参加商务知识的培训与学习。

2.完善从教人员组织结构。积极吸纳社会各路英才,建设“复合型”专业师资队伍。聘请企业单位经验丰富的专家做兼课教师,既给学生授课,又给校内教师进行培训;引进英语专业、具有丰富的国内外商务活动经验的人才,让他们成为学科带头人,既搞教学又组织进行科研活动,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提升实践经验基础上的理论水平;将具有丰富商务经历的英语专业教师外派到专业院校进修,学习专业知识,融英语语言知识和商务知识为一体;请校内外专业教师开设相关专业课程,提高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鼓励在任教师自学有关商贸方面的知识并获得有关证书,提升职业水平,提升整个师资队伍结构的建设。

3.完善教师的情景因素。为了激起学习者的学习情绪,引导学习者运用语言或知识,在教学中采用实景教学或充分利用创设的场景。它要求教师和学生把教学内容和教学任务、角色分工及作用融入实际或预设的场景中,形成一种真实或“仿真”的准工作环境的教学组织形式,注重学生思维的发展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语言和使用环境相融合,满足情景教学。

参考文献:

[1]吴敏,魏利达.谈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建设[J].职业技术教育,2005,(35):16-17.

[2]李细平.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与创新[J].经济师,2007,(11):45-46.

[3]周克孝.职业和技术教育课程概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35-36.

篇6

关键词:商务英语;产业集群;巴彦淖尔

中图分类号:H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1-0-01

一、引言

主导产业是一国或地区经济发展的某阶段对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起着导向性和带动性作用,并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技术进步能力的产业部门。产业集群是在某一特定地理范围内,相互联系的企业和组织在经济活动中体现出既有一定的集聚效应、关联效应、规模效应、竞争优势效应,又有空间集聚形式、专业化形式和网络化形式的动态现象。本文研究的主导产业集群是指主导产业与产业集群的有机结合的空间集聚形式,是以区域主导产业为核心,相互联系的企业和研究机构、高校在经济活动中高度集中化、专业化、网络化形式的动态现象。

主导产业集群的发展与培育不仅受到所在区域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自然等宏观环境的影响,还受到集群内各企业的资金、技术、人才等微观环境的影响。总之,这些内外影响中人才的影响占主导地位。因此,本文以满足本区域新一轮主导产业集群发展需要的原则,高校要积极开设本区域新一轮主导产业集群发展与培育迫切需要的专业和课程。商务英语专业是以培养“英语+国际商务”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具有跨学科复杂性的学科,需要掌握英语基础知识、语言交际、国际商务基础理论,了解和掌握国际贸易惯例、相关法规,拥有良好的英语技能、商业能力,对区域主导产业集群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人才支撑与智力支持。因此,探究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与巴彦淖尔主导产业集群发展有机结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商务英语人才和巴彦淖尔市新一轮主导产业集群发展的关系

1.河套学院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现状

当前巴彦淖尔市河套学院已开设商务英语专业,但其人才培养与产业的融合度低,缺乏关联度、针对性及深度等,按学科进行设置课程、培养人才,缺乏与行业、专业、产业结构的紧密结合,缺乏特色人才培养力度。人才培养的针对性不足,没有深入分析行业或产业集群态势,没有结合课程设置,一小部分即使设置了课程,但在课程设置与现实不相符合,授课内容与地域经济发展不相匹配,结合度很低。这对于巴彦淖尔市区域经济发展以及产业集群化发展带来一定的影响。

2.商务英语人才和巴彦淖尔市新一轮主导产业集群发展的关系

(1)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能促进新一轮主导产业集群发展

产业发展与结构升级,需要有人才支撑,商务英语人才已成为促进巴彦淖尔市新一轮主导产业集群发展的重要因素。随着巴彦淖尔市主导产业以及主导产业集群的发展,企业对商务人才需求增多,也对人才的综合素质要求提高。因此,英语综合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是地方企业所需要的。优秀的商务英语专业人才不仅对企业自身的发展有促进作用而且对企业贸易发展以及相关产业的共同发展具有辅助和促进作用,如给企业间交流建立良好的平台,促进企业间的贸易沟通,拉动企业对外贸易增长,有效地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等。

(2)新一轮主导产业集群发展为提供了保障

当前,产业对英语人才的质量要求日益提高,企业要求毕业生尽快融入到社会和企业的发展和运营中,提高了人才培养难度,区域产业的发展为英语人才提供了支持和保障,一些毕业生可利用区域内的资源,与企业等展开合作,加强实践,针对性培养人才,结合理论和实践,建立起主导产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人才机制,培养适应性强、能力敏锐思维、创新意识强的高素质人才,保证人才质量。

三、巴彦淖尔市新一轮主导产业集群发展的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研究

(1)商务英语专业设置方向与巴彦淖尔市新一轮主导产业集群发展方向相结合。商务英语人才要有利于区域经济的发展,需要适应区域产业结构变化,调整专业,拓宽知识口径,做到人才适销对路,拓宽就业渠道。首先,了解巴彦淖尔市的特色产业发展,明确今后的发展方向,关注相应的规划和目标,顺应产业发展要求,依据行业发展程度,职业特点,定位相应的职业群体,结合新行业和巴彦淖尔市主导产业集群培育方向,培养商务英语人才数量、方向、知识要求、技能等,适应人才需求;对已开设的专业,及时补充知识技能和素质,以专业设置与经济相协调。

(2)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的职业特色与巴彦淖尔新一轮主导产业集群培育特色相协调。注重地方主导产业集群特色,注重人才需求的层次特色,考虑职业需求,巴彦淖尔市是农产品生产地,是绿色食品,在英语人才方面,要积极结合特色产业和企业,以宽口径多面手为视角,注重复合型人才的要求。为此,商务英语专业要结合巴彦淖尔市主导产业集群特色,密切关注“七大特色园区”和“七大战略产业”、“新型产业集群,关注需求数量、结构、职业层次、专业知识及职业技能等,进行商务英语实战练习,增加跨专业课程比例,注重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提高学生后续学习能力,增强自我发展能力,提升学生适应性,为巴彦淖尔市主导产业集群的发展提供应用型人才。

(3)商务英语人才培养对巴彦淖尔市新一轮主导产业集群发展趋向倾斜。用人单位希望选择较强适应能力、能随时上岗的毕业生,商务英语课需要考虑人才的职业适应性和针对性。为此,课程设置时要结合需要的能力要求,以主导产业或集群发展要求为基点,对产业集群发展的趋向倾斜,在保持课程内容的稳定性基础上体现出课程的使用性、适应性,结合广度和深度,其核心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增强综合素质,根据不同专业突出应用型的特色,培养有利于实际工作能力。

(4)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的教学内容与巴彦淖尔市新一轮主导产业集群的用人标准相协调。根据区域主导产业特点,培养商务英语人才,积极了解企业产品、流程、岗位设置、市场等,明确企业用人标准,改革教学体系,不断调整、整合教学内容,修订教学内容,完善教学计划,结合知识技能和素质,整合普通和专业知识,在突出专业知识同时注重技术应用能力和素质培养,培养区域特色产,推进产业链发展需要的人才,增强巴彦淖尔市新一轮主导产业集群的发展。

(5)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的素质要求与巴彦淖尔市新一轮主导产业集群发展需要的人才素质标准相协调。区域特色明显的块状经济具有灵活性,企业也对学生要求很高,毕业生需要过硬的心理素质,适应社会发展,据相关调查显示,企业对英语专业学生的素质要求高于学历等要求,注重英语应用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办公设备的运用能力、商务沟通能力、吃苦耐劳精神等,因为当前企业都积极对外扩张,参与国际商务。因此,培养商务英语人才,需要结合区域经济的特点,考虑区域产业集群对相应人才需求的综合素养。一方面,提高学生适应速变的经济发展环境;另一方面,提高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

[2]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教高[2000]2号).

[3]颜莉芝,朱双华.浅谈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的基本思路[J].职教论坛,2008(1).

[4]周劲松.高等职业院校精品专业内涵建设的着力点[J].职教论坛,2008(2).

[5]叶小明.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的特点与趋势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7(12).

[6]徐涵.项目式教学[J].教学与管理,2008(08).

基金项目:内蒙古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一般项目(项目负责人:包明齐,课题题目:巴彦淖尔市新一轮主导产业集群发展战略研究,项目编号:NJSY12279)。

篇7

关键词: 语用学 商务英语教学 语用差异

引言

作为一个相对新兴的语言教学分支,ESP(专门用途英语)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后期,是与特定职业、学科或目的相关的英语(李红,2001(1):40-42),有突出的目的性和特殊性。ESP属于应用语言学范畴,是英语在不同专业范围内的语言变化,其教学不仅包含英语语言技能的训练,还有明显的职业内涵,是语言技能训练与专业知识学习的结合。

为了应对国际贸易往来中的业务要求,商务英语作为ESP的一个分支应运而生。商务英语是一门以语言学为主导、吸收了一切与商务相关的领域(经济、管理、法律等)的学科研究方法的综合性学科,也属于应用语言学(Hutchinson Waters,1987)。从语言使用的角度来讲,商务英语是在商务环境中应用的英语,它属于专门用途英语的一种;从内容而言,商务英语又与商务场景紧密相连(王兴孙,1997(1):24-28)。伴随着中国经济和科技发展的国际化,各个行业中对专业英语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专业英语人才被期待初出茅庐便能立即承担与专业紧密相连的工作任务。因此,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必须具有坚实的英语专业知识和综合的语用能力。

1.商务英语教学中的语用学基础

语用学这一概念最早由美国哲学家Charles Morris于20世纪30年代提出,而其作为一个独立分支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发展的(沈家煊,19961-5),随后相关教育学者才逐步认识到语用学的价值和培养语用能力重要性。

我校是外语类五年制高职院校,以商务英语专业为例,职业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基础理论,专业技术牢固、社交能力强,能从事外贸业务和外事活动服务的应用型人才。近些年,越来越多的英语教师已经认识到教学与语用学的密切关系。从市场对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商务人才迫切需求,也可以看出在教学中加强学生商务英语语用能力的培养的必要性。语用能力可理解为识别语境并在语境中准确理解别人得体表达自己的能力(何春燕,2011:65)。语用能力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语用语言能力,即能够根据语境正确使语言规则遣词造句;二是社交语用能力,即能够遵循语言用的社会规则得体使用语言。

语用能力的培养策略可以从加强商务英语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和综合培养商务英语语用能力两个方面来着手。本文着重从语用差异和语用学中的关联理论、言语行为理论和跨文化交际语用对等翻译等方面分析语用学对商务英语教学的指导策略。

2.商务英语教学中的语用差异

传统的商务英语教学模式培养出的学生缺乏语用意识,虽然语言能力强,但语用能力欠缺。在商务实践中,他们会不自觉地借助于母语中的语言规则表达习惯、思维方式甚至价值观来表达自己的思想,与对方容易发生冲突,直接影响商务交际的效果,造成语用失误。为了避免产生语用失误,我们要以语用差异为前提,设计教学思路与策略。

2.1从语法差异出发,掌握专业术语。不同的语言有不同的语言规则,商务英语有其特殊的专业词汇、文体特点和翻译方法,掌握这些才能在不同的语言规则中自如切换,才能准确、专业地表达自己在商务往来中的意愿。在商务环境中使用的术语也叫“行话”,可以使贸易双方迅速建立联系,找到心理归属感,掌握这些特色的常用语无疑是学生今后在商务场合游刃有余的基石。商务英语中较多使用专业缩写语、有一词多义现象和常用短语。

行业缩写词的使用具有明确的专业特征,是区分语用环境的标志。比如价格条款中的FOB(Free on Board离岸价)、CFR(Cost and Freight成本加运费价)、CIF(Cost Insurance and Freight到岸价)、L/C(Letter of Credit信用证)等。这些缩写词在句子中要一眼辨认出来:

The terms of payment is confirmed as irrevocable L/C. 付款条件确定为不可撤销信用证。

It is better for us to adopt D/P or D/A. 对于我们来说最好是采用付款交单或承兑交单方式。

商务英语其独特的行业特点,使得许多日常用语用于这个语境中便有了新的、特殊的意义。翻译这些专业术语时,一定要具备商务理论和实务等方面的知识,才能使原文内容得以真实再现。这就要求我们掌握这个语境下的一词多义现象,准确把握词汇的含义。以一些常用单词为例,我们做出以下分类进行对比:

商务英语中常见短语有:Terms of payment 支付条件、trial order 试销订单、net profitable净利润、gross profitable纯利润、all risks一切险、extraneous risks附加险、accept a claim同意索赔、with recourse有追索权,等等。掌握了这些常用短语才能在商务信函或者邮件往来中顺利沟通,愉快交流。理解了这些常用短语的意思,才能正确把握句子的意义,例如:

As for the terms of payment, we usually require confirmed, irrevocable Letter of Credit payable by draft at sight.

至于支付条件,我方通常要求保兑的,不可撤销的,凭即期汇票支付的信用证。

This is a trial order. Please send us 35 sets only so that we may tap the market.

此系试销订单。请先发来35台,以便开发市场。

2.2从语言差异着手,做出等效翻译。语用翻译是一种等效翻译,就是在词汇、语法、语义等语言学的不同层面,不拘泥原文的形式,用与原文最切近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话语将这个内容表达出来,力求等效,必须注意原文的语用含义。商务英语翻译原则是:礼貌,正确,清楚,简洁,具体和完整。原则运用得成功与否,翻译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商务活动的进程甚至交易的成败。因此,我们要减少母语和媒体对商务英语翻译的干扰和影响,在商务英语这个语境中以最贴近、最自然的方式进行等效翻译探索。

商务英语翻译的对策是:遵循商务英语翻译原则,熟悉掌握有关专业术语,寻找中西文化的切合点,培养跨文化翻译的意识,准确传达事实,满足公函文体特征。对于不够熟悉的专业术语,我们要去查阅相关商务领域的词典,做到词语相当,即译文措辞、语气、格式等方面都应尽量保持原文的文体和语言特色。翻译的译文要意义忠实完整,术语具体精确,语句简洁得体。以商务信函的翻译为例,体会商务英语的语言特点:

(1)表示抱歉:

Much to our regret, we have to complain about the quality of these machines which seems to fall far below the standard our customers expect. 我们非常遗憾,不得不致函向贵方提出投诉,因为这些机器的质量远远达不到我方客户的要求。

(2)支付方式

In order to conclude this transaction, we are prepared to accept payment of 50% by L/C and the balance by D/P at sight.对于这些标准包装,我方准备接受50%用信用证,余额部分用即期付款交单方式支付。

(3)关于保险

We have insured all future shipments of hand tools made by you from your warehouse in Dalian to our warehouse in NY under an open policy for the total amount of USD 120,000. 我们已经根据总保额12万美元的预约保单的规定,对今后你方生产的手工工具的每批运输办理从你方大连仓库至我方纽约仓库的保险。(尹小莹,2004)

2.3从文化差异导入,进行顺畅沟通。商务从业人员往往由于忽视了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差异,以致理解和表达都有错位,这反映了其商务英语语用能力较弱。我们在商务交往中要注意见面语、发问语、受礼语、宴请语、道别语、致谢语的差异。此外,面对赞誉的反应语的差异、数字运用的差异、动植物象征意义的差异和色彩象征意义的差异也值得我们细细体会。

首先,学生要了解不同国家的宗教特点和风俗习惯。例如:从事商务工作的小张去中东地区某国家进行商务活动,在商务伙伴宴请时,习惯性地用左手接过对方递过来的饮料,却使对方脸色大变,很不高兴。原来在伊斯兰教国家,左手接食物是不洁的、不礼貌的象征,这一点如果提前了解就会避免不愉快。

其次,关注联想差异。在商务宣传中,要充分了解不同国家的顾客对于同一商标中动植物形象的不同喜好。比如:“我国的“金鸡”鞋油,出口到英美国家把商标翻译成“golden cock”销量很差,经过用户反馈后把商标重译成“golden rooster”销量就好了很多,这正是因为“rooster” 比“cock”这个词在英语中更文雅更正式。还有“莲花”商标,莲花“lotus”在汉语中是一个圣洁纯美的形象,出口日本的话,日语中的莲花形象污秽不洁,如果直接翻译,势必影响品牌形象和商品销量。除了动植物形象在不同文化中的理解不同,颜色和数字的感受差异也要引起我们注意:英语中受宗教的影响,“13”被认为是一个不祥的数字,而我们中国人则讨厌“4”,喜欢数字“6”、“8”;我们喝的红茶在英语中变成了“black tea”,而我们说的“眼红”、“红了眼”要翻译成“green-eyed”。

再次,在商务接待中我们要了解思维差异。不同国家的人待人接物的方式不同,这源于大家的思维和情感表达不同。我们中国人总是很热情和谦虚,有时无形中会把我们所认为的体贴强加到商务伙伴身上,在竭尽全力表达接待方的热情与好客时,往往忽视了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差异。例如:在机场迎接外商合作方,接待方上前握手就说:“长途旅行之后您一定累了,我们直接送您去酒店。”接待方想用这样体贴的安排来表达中方的热情,而外商却有些不理解,或许还会感到不悦,外商的习惯往往是抒发一下自己对这次愉快旅行的个人感受。商务接待有时还会有礼物相赠,那么习惯的做法是不再自谦为这是什么薄礼,而是不妨指出这是我方精心准备的礼物,希望对方喜欢;我们接到礼物时也可以当面欣赏并赞美。

3.综合培养商务英语语用能力

鉴于商务英语及其课程特征,教师在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时要做到:探讨和分析商务英语的语言特点,突出语言交际功能;把语言和商务有机地结合起来,突出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我们在教学中要分析学生将来会遇到的商务交际情境,包括社会文化环境、工作环境及特定环境,从而进一步分析学生的学习需要,包括他们缺乏哪些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哪些知识和技能应该先学,哪些应该后学,哪些是他们喜欢的方法等。师生共同处于语言交际的教学环境中,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运用语言完成或解决各种现实工作中的任务和问题,最终培养学生的综合语用能力。

3.1以礼貌原则为标准,重视商务礼仪的养成。在商务交往中讲究礼貌,不仅有助于建立相互尊重和友好合作的新型关系,而且能缓解或避免某些不必要的冲突。要形成商务礼仪规范,就要了解东西方礼仪的差异:东方礼仪重视长幼有序和血缘关系,提倡谦虚、含蓄,追求心态平和、满足现状,但在强调共性的时候忽略了个性。然而,西方礼仪崇尚个性发展,倡导遵时守信及遵守社会秩序,主张自由、平等、开放。这里我们要提到语用学中的礼貌原则,我们除了要满足商务伙伴渴望被肯定、尊重和赞美的愿望,保全对方面子(face-saving),还要从自身修炼,体现对他人的尊重。因此在商务交往中,我们要遵从国际礼仪规范,处处以一个职业人的标准要求自己的“衣食住行”。

“衣”即要注重穿着得体,根据不同场合的需要变换自己的服装,商务场合对男士和女士的发型、服装款式、鞋子样式、整体色彩和化妆、配饰等都有具体的规范,让学生谨记这些才会体现出对他人的尊重与自我形象的塑造。“食”指的是餐桌礼仪,包含宴请时的座次安排,酒水的饮用习惯差异,西餐时的刀叉使用和摆放,进餐时的礼仪习惯等。“住”指的是在商务接待中安排住处也要考虑到客户的习惯和隐私。“行”包括从业人员自身的走姿站姿等身体语言,接待外宾时能做到不卑不亢,举止得体。

3.2以言语行为理论为支撑,渗透情景交际教学理念。言语行为理论认为人们以言行事,人类交际的基本单位不是句子或其他任何表达手段,而是完成一定的行为。言语行为的特点是说话人通过说一句话或者若干句话来执行一个或者若干个行为,而且这些行为的实现还可能给听者带来某些后果(Sbisa,2007:461-73)。从事商务工作避免不了和客户进行交流与合作,那么如何使自己的意图更好地为对方所接受,如何在交际中准确把握对方的用意,快速知晓言外之意而尽快促成谈判与交易是我们需要不断演练和揣摩的。基于这个原则,采用情景交际教学法就显得必要和实用了。

情景交际教学法是语言教学中较为常用的、互动性强的、学生参与度高的一种教学方法。在商务英语的课堂中进行商务实训课程和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时我们多采用这个方法,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课程的实用性。例如:在商务礼仪课堂上,让学生自己搭配适合商务场景穿着的服装,讲述化妆的步骤和要求,展示得体的坐姿、站姿、走姿等;在商务谈判课堂中让学生分组来进行模拟谈判;在商务实训课堂里让学生模拟招聘会的现场,递交自己制作的求职简历,提早进入面试场景,等等。当然,课内的时间是有限的,随着近些年商务英语技能大赛的兴起,我校经常举办学生商务英语技能大赛,如:模拟招聘会活动、商务知识竞赛、商务礼仪讲解与展示大赛、商务谈判模拟比赛等。这些活动使学生把教材上的知识和作为一个职业人所应具备的素养联系起来,商务英语学习的实用性无疑是大大增强。我校不断地探索,组织学生参加全国的商务英语技能大赛,全面贯彻情景交际教学理念,使教学不再局限于教材和教室。

结语

商务英语专业在2006年以前只是各个英语院校中的一个就业方向,自2006年教育部批准试办到2012年被列入教育部本科基本目录,至今已走过了九年发展壮大的历程。高职院校的商务英语专业正是在这个背景下积极发展,并以更为突出的职业化技能教育特色培养着即将面向工作岗位的商务技能型人才。为了与职业岗位实行较好的对接,我校积极制定适合高职学生特点的教学大纲和职业规划,注重选编教材的实用性和职业性,侧重学生语用能力和职业能力的培养,不断拓展学生商务实习基地。

商务英语的学习热潮已经渗透到我国社会行业中的各个领域,在学校、在企业、在涉及外语外贸的相关部门中,商务英语水平测试已逐渐成为一个重要的升学与就业依据。由此而盛行的测试形式除了我们熟知的商务英语考试BEC(Business English Certificate)以外,还有托业TOEIC(Test of English for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博思BULATS( Business Language Testing Service)等把英语作为商务往来中的工作语言的语言测试体系。因此,在加强学生的语用能力的基础上,获得相关资格证书并在今后的工作岗位上崭露头角就不是一件难事。

参考文献:

[1]李红.专门用途英语的发展和专业英语合作教学[J].外语教学.2001(1):40-42.

[2]Hutchinson.Waters. English for Special Purposes: A Learning Centered Approach [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7.

[3]Sbisa, Marina. How to Read Austin. In pragmatics[J],2007(17:3),461-73.

[4]王兴孙.对国际商务英语学科发展的探讨[J].国际商务研究,1997,(1):24-28.

[5]何春燕.我国语用能力培养研究述评[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1(4):65-67.

[6]何自然.我国近年来的语用学研究[J]现代外语,1994(4):13-17.

[7]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8]刘法公.中国从无到有的商务英语学科[J]外语界,2009(6):10-16.

[9]钱冠连.语用学在中国:起步与展望[J]现代外语,1990(2):23-28.

[10]沈家煊.我国的语用学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6(1):1-5.

篇8

安徽新华学院于2013 年开始招收商务英语专业本科生,目前在校商务英语专业本科生为13 级商英本科两个班级共计61 人,14 级商英本科三个班级共计93 人,15 级商务英语本科三个班级共计102 人。笔者作为《商务英语阅读》课程的专业课教师,针对该课程教学内容中的商务英语中西方文化差异,从语言层面和非语言层面两个层面对此进行分析,探索如何在《商务英语阅读》课程教学中有效实施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策略,为商务英语教学中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提供借鉴基础,为构建适合我校商务英语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提供一定参考。

以下内容以《商务英语阅读》课程为素材,总结得出商务英语中的文化差异主要体现在语言层面和非语言层面。其中语言层面的文化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商务英语语音方面的文化差异

英语和汉语的发音体系存在很大区别,商务英语尤其具有自己独特的文体色彩,语言清晰准确,行文简洁,用语礼貌正式。( 张晓慧,2013: 14) 从语言表达方式来看,重音、语调、语速对语言的信息意义起调节作用。与词汇相比较,英语本族人对英语语音方面的反应更为强烈,不同的语气音调和语速表达不同甚至是截然相反的语义。另外,良好的发音可以赢得对方的认同感,英语中的重音用来表达特殊的会话含义,适当地调整语速则可以增强语音表达的感染力,停顿的正确使用可以达到幽默和强调的作用。如果注意到这些显性的语音细节,会在商务沟通中提高商务英语交际者语言表达的精准度,营造轻松和谐的沟通环境,有助于商务谈判的有效进行。

2. 商务英语词汇方面的文化差异

从词汇角度来看,商务英语属于专门用途英语。商务英语学习者会意识到英语不同的语言形式和丰富的语言内涵是影响语言理解、跨文化交际的主要障碍,是造成商务活动中误会和冲突的主要原因。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商务英语词汇的首要特点就是专业性强,因为商务英语所涉及的词汇包括金融、外贸、广告、银行、零售、旅游、证券、保险、货运、管理、出版等各行业的术语。以下列举商务英语阅读教程中的一些典型词汇。商务英语中有关贸易方面的专业术语就包括acceptance ( 承兑) ,collection ( 托收) ,document( 单据) ,draft ( 汇票) ,Letter of Credit ( 信用证) ,open account( 记账贸易) 等; 有关会计方面的有balance( 账目) ,clear( 结算) ,entry( 账目) , reconcile(对账) 等; 有关金融方面的包括volatility( 波动率) ,underwriter( 证券包销商) ,book value( 账面价值) , intrinsic value( 固有价值) 等。这些商务英语词汇中有不少是常见的普通词汇,而在商务英语语境中却具有其特殊的专业涵义。

3. 商务英语句法方面的文化差异

( 1) 文化差异在句法中的体现也是显而易见的。首先,英汉句法结构存在较大差异。具体地说,英语是以限定动词为核心,支配句内各种组成成分之间的关系。句子主谓结构的复杂化只通过扩充句内成分的丰满度来实现,前呼后拥,递相迭加。语句结构以符合长句为主,很少使用简单句。从句套从句的枝状结构屡见不鲜,经常一连数行才出现一个句号。而汉语则以意统形,按照逻辑事理的顺序横向铺排,没有繁复的变位,变格,形态及任何关联的语段只要语义搭配合乎事理,就可以联接在一起组成句子。反应在句法层次上,则表现为英语的空间型构造和汉语的流水式的时间型模式。例如:

例1: At present stage,it is in the course of promotingeconomic globalization that every advancedcountry cajoles and coerces developing or less - developeddeveloping countries to transfer their sovereigntiesand open their domestic market all - slidedlyby means of their possessed comprehensive economicsuperiorities of technology,production, industrialstructure, finance and business management.(翁凤祥,2011: 42)

参考译文: 目前,在推进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每个发达国家正凭借其在技术、生产、产业结构、金融和企业管理方面的综合经济优势威逼利诱,迫使发展中国家或欠发达国家将主权拱手相让,并全方位开放其国内市场。

经过分析,得出句子的主干结构为强调句型it is . . . that. . . , it is 后的内容可直接译为在推进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而that 后的内容理清该部分的主语为every advanced country,谓语动词cajoles and coerces,不定式to transfer. . . 以及方式状语by means of . . . 之后,再根据两种句子的结构差异,采用逆序翻译即可。

( 2) 商务英语中被动语态的使用频率很高,尤其在国际商法、商务合同以及金融和保险英语中很常见。因为被动语态不强调动作的发出者,不带有个人主观色彩,因此能使表达内容更加客观真实,符合商务英语客观、严谨的文体风格,例如:

例2: In the case of documents against payment( D/P) ,documents will not be released to the importeruntil payment is effected.(翁凤祥,2011: 105)

参考译文: 付款交单的形式是要等款项支付后才将单据交付给进口商。

例3: In 1936, the first nine Incoterms were published,providing standard definitions of universallyemployed terms like Ex quay,CIF and FOB,andwhenever necessary, they are revised.(叶兴国,2010: 5)

参考译文: 1936 年,最初的9 个国际商会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出版,为几个普遍使用的术语提供了标准定义,如Ex quay( 货物在某地交货) ,CIF( 目的港交货) 和FOB( 装运港船上交货) 等,并且在必要时对这些定义进行修订。

上述句子中未出现动作的施动者,因为例2 中release 的逻辑施动者一般是银行,effect 的施动者一般是进口商,是贸易行业内比较明确的,因此省略施动者; 例3 中publish 的施动者一般是比较权威的出版集团,没有必要列出,因此进行了省略,而revise 的施动者根据上下文很明显应当是国际商会,因此也进行了省略。

( 3) 商务英语句子表达多用名词化结构。名词化就是用名词或者名词短语来代替动词或者形容词,避免使用人称主语,能体现文本的客观性,也能体现语言的简洁性,从而使语言表达更加客观和正式。

例4: Such differences in priorities are bound togrow in importance as the BRIC countriesBrazil,Russia,India and Chinaand other emerging marketsgain in economic clout and confidence.(王嘉褆,2011: 14)

例5: There is a convergence of interests betweenNGOs trying to improve lives in poor communities andcompanies keen to reach consumers in markets withhuge growth potential.( 王嘉褆,2011: 15)

上述几例中可以看出,例4 中用importance 代替了形容词important 的含义,clout 和confidence代替了形容词influential,powerful 和confident 的含义; 例5 中用名词convergence 代替了动词converge的含义。商务英语中这些句子表达的名词化倾向使得语言表达简短有力。这就要求商务英语的学习者对两种语言的组织结构都要熟悉掌握,培养较强的英汉思维能力,长期实践,才能在两种语言之间轻松转换。商务英语教学中,在扩展学生知识面和阅读量的同时,应当把英语语言,包括商务英语语言的特征系统介绍给学生,有意识培养他们两种语言的转换能力。

4. 商务英语语域方面的文化差异

商务英语的文化差异不仅体现在语音系统、词汇系统以及句法系统层面上,而且还体现在语域层面上( register) 。在国际商务交往中,倘若忽视语域的民族文化特征,就难免会产生文化冲突。语域方面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寒暄问候、赞美夸奖和委婉语的用法。商务洽谈环境往往是比较正式和严肃的,但是在商务洽谈中寒暄问候,以及称赞、幽默感和委婉语等的恰当使用能够适当地缓解洽谈的气氛,促成洽谈的成功。阅读教程第一册第一单元The New International Style of Management (谢文怡,2010)开篇即引用了一则案例,说明了中美两种文化下思维方式不同而导致的职场上的沟通困难。

语域方面的这些差异主要是受中西方的思维习惯影响,因此商务英语学习者不仅要掌握语言的差异,还要熟知对方的思维习惯和特定场景以及特定语境下的语言模式。因为对于跨文化商务交际者来说,不仅要对跨文化商务环境中的多元文化异常敏感,还必须意识到,在跨文化伙伴的建立过程中,不是一种文化支配另一种文化,而是双方一起去创作第三种文化。

5. 商务英语文本方面的文化差异

文件、契约等文本均是由语言形成的。由于文化传统的不同,对待契约的态度是大不相同的。西方文化是契约文化,他们非常重视契约的精确性,也非常尊重契约的权威,契约一旦生效就会严格执行; 然而在东方文化的传统中,对文本是大而化之的,更注重的是信誉,在商务活动中,只有意识到并且重视这种差别才能更有效地遵守国际活动准则。

商务英语阅读教程共计四册教程中,关于贸易术语涉及到了《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 叶兴国,2010) ,关于公司运营则涉及到了《美国破产法》( 王嘉褆,2011) ,关于国际贸易方面的法律法规和贸易惯例就涉及到了《关贸总协定》、《服务贸易总协定》、《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 翁凤翔,2011) 。国际经济法则涉及到了公约、盟约、协定、议定书、、换文、谅解备忘录等内容,具体来说包括《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海牙规则》、《巴黎公约》、《纽约公约》、《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示范法》等内容( 翁凤翔,2011) 。这些都充分体现出了西方国家对契约文本的重视程度,因此,商务英语教师在课堂中应当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这方面的意识,为以后的商务活动打下基础。

二、商务英语非语言层面的中西文化差异

商务英语中西方文化差异除了体现在语言层面之外,非语言层面的差异也同样存在,主要体现在非语言行为( 身势语) 、思维方式、价值观取向等方面。而且有研究表明,非言语层面的交际信息约占65%,这对于成功的商务谈判等活动至关重要( 张晓慧,2013: 16) 。因此,商务英语教学中也应当重视对学生非语言层面文化差异的渗透和培养。

第四册第十一单元两篇文章主题内容均涉及国际商务活动中的文化差异,且系统地列举了商务英语中西文化差异和电子商务活动中的交际礼节。其中就涉及到了商务英语中西方文化在非语言层面的差异,例如,中西方商务人士名片交换礼节、会话的物理距离、语言使用习惯、星巴克员工团队合作价值观( 翁凤翔,2011) 。这些体现了国际商务活动中的文化差异,甚至是文化冲突。因此课堂教学中应当培养学生的文化敏感性,在培养学生学习语言层面的中西文化差异的同时,观看视频,学习两种语言非语言层面的差异。

篇9

关键词:商务英语;教学原则

在经济全球化浪潮风起云涌、特别是中国加入WTO的形势下,外国企业和人才中介机构纷纷涌入中国,由于他们在待遇、管理及技术上的优势,使得我国大量的优秀人才有意流向外企,以求更好的创业和发展机会。商务英语作为中国职员在外企工作使用的最基本语言交流工具,自然成为步入外企的敲门砖。近年来,为了适应经济形势和就业市场的需求,我国许多高校相继开设了商务英语课程,并将其定为英语专业和经贸等相关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英语课程。社会上的各类英语培训机构也力推商务英语,于是BEC证书随即走俏。但是,从目前各高校开设的商务英语课程看,教学计划相差参差不齐,所用教材各自为政,所开课程也不尽统一,而且也没有统一的教学大纲。因此,正是基于此现状,笔者试图对商务英语的自身特点作一概括,并在此基础上对商务英语的教学原则作初步探讨。

一、商务英语的特点

商务英语的特点主要在于其教学的专业化、口语化和较强的针对性,简言之,突出商务环境下的语言交际的实用性是商务英语最大的特点,也是区别于其他英语培训课程的显著特征。商务英语主要应用于特定商务活动,在实际商务活动中,英语主要应用于电话、会议、社交、谈判和汇报等商务活动。其目的是为了提高和加强大学生英语口语水平和对外交往能力,使其能尽早适应工作岗位的从业环境,进入商业管理者的角色、开展对外商务洽谈活动打下坚实的基础。

与公共教学中的基础英语教学不同,商务英语不再着重对语句、生词和语法的详细讲解。商务英语教学的侧重点在于使学生运用已具备的英语语言技能,更快更好地掌握商业管理各个领域的专业词汇,在商务活动领域游刃有余地运用专业语言,参与商业谈判。因此,商务英语又可称为商业管理方面的专业英语,比基础英语更进了一步。一个好的商务英语课程除了传授专业英语知识外,创造相适应的商务语言环境和文化环境,并传授学以致用的实用语言技巧也必不可少。当今商务英语的内涵已包含与商务有关的所有领域,不再局限于“外贸函电”和“外贸英语”的狭窄范围,它已发展成为包括国际贸易、金融、营销、管理、电子商务和跨文化交流等在内的完整的商务英语体系。从培养目标上看,商务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不仅仅是了解外贸函电写作和一些基本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能够灵活运用英语进行有效的商务沟通交流,处理国际商务工作中的实际问题。由此可见,商务英语概念的变化和更新对其教学内容和质量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商务英语的教学原则

鉴于商务英语自身特点及其课程设置的种种要求, 为了更好地实现其课程目标,课程设计者和教学实施者应该做到两个转变: (1)从以教师为中心、以语法教授为纲要、以解释语言知识为目的的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从语义、语法、语用、修辞、语篇等角度,探讨和分析商务英语的语言特点,突出语言交际功能;(2)从单纯传授语言知识转变为把语言和商务有机地结合起来,突出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为此,教学中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一、重视商务背景知识、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的有机结合

商务英语最明显的特点是语言技能和商务背景知识的密切结合。这在客观上要求在教学中既要重视语言知识的学习和语言技能的训练,还要重视商务背景知识的传授。商务背景知识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宽泛,包括国际贸易、金融、营销、法律等诸多领域的知识。它取决于学生所修的专业化程度及未来求职的性质。商务背景的内容决定着商务活动中需要运用的语言以及交际技能。语言技能是从事商务交际活动所必需的技能,表现在接听电话、洽谈、演示,以及书写信函、报告、备忘录等。有效的交际除受语言技能影响外,还涉及非语言因素, 如交际策略、社会文化背景、交际双方关系等。在商务英语教学中,这些非语言因素同样不容忽视。此外,商务背景知识和语言技能又是以语言知识的学习为基础。在商务英语教学中,这三个主要要素应紧密相连、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二、注重语言基础,培养实际商务运用能力

商务英语教学的基本宗旨应当是语言能力的训练。因此,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坚持“以英语语言基础为本”的教学原则,立足于打好语言基础、培养学生语言交际能力。语言交际必然涉及交际的有效性和交际效率,有效性寓于准确性,效率寓于流利程度。商务英语的重要特点之一是强调准确性。商贸方面的法律文书、合同、单证等语言规范、用词准确、措辞严谨,这对语言的要求非常高。从现有的大学英语教学情况看,学生即便学完了两年大学基础英语或通过了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在笔头或口头表达中,基本语法、用词、标点等方面的错误仍比比皆是。这表明当前英语教学不是“重视准确性有余”,而是缺乏这方面的训练。这些平日养成的不良语言习惯,会给日后商务工作带来意想不到的损失。所以,加强语言基本功的训练在商务英语教学中仍十分必要。正如“根深才能叶茂”,没有扎实的英语基础,商务英语的“枝叶”就不可能“茂盛”。在加强英语基础训练的同时,更应注重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并把这一教学目标更加具体地落实到实处,突出语言的实用性,使英语从单纯的语言教学中脱离出来,与商务融为一体,把教学内容与商务实际工作相结合,提高学生运用语言处理实际业务的能力。

三、强化语言综合能力,突出听说技能训练

传统的商务英语课程注重写作的训练,开设的课程主要是外贸函电。但单个语言技能的训练不应排除同时训练其他语言技能的必要性。如果听、说、读的技能差,同时又得不到相应的训练和提高,这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制约写作技能的提高。虽说ESP(专门用途英语)教学在语言技能的习得上可根据需求仅限于某一技能的培养,但高校学生有别于社会上的商务英语学习者,其学习目的和需求具有相对不明确的特点。从整体语言法的观点看,语言是个整体,语言能力的发展和培养是整体性的(holistic),而不是分割性的(atomistic)。听、说、读、写是语言作为功能结构整体的有机组成部分,语言实质上是包括这四种 技能在内的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技能的分割并不符合语言为交际的原则和语言教学规律。在实际交际情景中,人们往往交替使用四种或几种技能达到某个交际目的。国际商务交际往往是一个听、说、读、写交互并用的过程,而这一过程又往往复杂多变。这就要求从事国际商务的人员具有很强的语言综合技能。这些基本技能在当今国际商务交往中显得更为重要。因此,在教学中学生的语言综合技能仍需要强化,并在强化的同时,突出听说技能的训练。由于我国传统英语教学中长期以来存在的一些问题,听说一向是学生的弱项。这一点在大学英语、雅思、剑桥商务英语(BEC)等考试中都突出地表现出来,许多学生通过了四、六级考试仍旧无法进行英语口头交际。随着国际商贸的发展和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对外商贸范围不断扩大、交往更加频繁,而口头交流也自然成为重要的交际形式。因此,这种交际能力的训练更显得迫切和重要。

四、以学生为中心,突出交际法的教学原则

商务英语教学强调语言的输出和交际能力的培养,其显著形式是以学生为中心。在输入相关的语言和专业知识之外,注重以意义为中心的活动建构,创造师生互动的仿真情境,力求在交际、合作、协商的关系中,师生共处于语言交际的教学环境中,让学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运用所学语言完成或解决各种现实工作中的任务和问题,最终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交际能力和工作能力。为此,采用何种有效的、适用于此教学目的的教学法为指导思想尤为重要。在现有的外语教学法中,Hutchinson &Waters 认为:交际法是ESP教学较为行之有效的教学法。一般而言,交际教学法所具有的特征――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是教学的最终目标;学用结合原则,即根据学生的需求确定教材内容和教学大纲;教学过程交际化,即采用“通过语言做事”方法,在符合实际交际过程中学习语言――很大程度上符合商务英语教学的需求,能较有效地实现商务英语的教学目的。为了给学生创造商务交际环境,培养各种必需的语言交际技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在运用交际法的教学原则和理论的基础上,可采用各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诸如任务教学法、问题教学法、模拟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及角色扮演法等。这些以学生为主体性的教学模式借助活动、问题、情景等展开教学过程,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积极思考、勇于实践,以实现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发展。同时可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如讨论会、模拟谈判、市场报告、产品演示等,给学生实际运用输入的语言知识和专业内容的机会,增加“互动交流”,从而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三、结语

总之,商务英语是一个前景广阔的学科领域,商务英语教学的改革与发展是时代的迫切需要。在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没有高素质的外语人才作为后盾,我们很难在国际市场站稳脚跟。我们目前的教学现状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我们必须彻底改变现有的教学思路好和固有模式,尽快把商务英语教学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使教学能跟上时代的步伐,更好地为我国的经济建设服务。

参考文献:

[1]柳青军 李 娟:商务英语课程体系与教学模式构建研究[J].山东外语教学,2006

[2]柳青军 李 娟:商务英语课程体系与教学模式构建研究[J].山东外语教学,2006

[3]胡松华:论国际商务英语专业的教学模式[J].对外经济贾易大学学报,2002

    [4]朗可夫:《面向新世纪的商务英语教学,[J] 《高等教育研究》,1999,(1)

篇10

【关键词】新建地方本科院校 英语专业 复合型人才 培养模式

随着我国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许多专科院校不断增强办学实力,扩大办学规模,在软、硬件设施达到一定的水平,师资队伍建设达到一定的标准后,通过教育部审核和批准成立了本科院校。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大多在专科院校基础上扩充、合并、升格而成的,它们在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多样化、地方化进程方面的作用日益显著。然而这类新建本科院校的英语专业原有的教学理念和模式已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其办学条件和学生就业情况更不能与国内其他名牌甚至是综合性本科院校相比较。在新形势下,新建本科院校英语专业掀起一轮新的教育改革浪潮,其目标是以培养复合型,应用型英语人才,强调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根本在于强化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科本位,奠定学生扎实的语言功底和深厚的人文素养,加强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普通高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研究

对我国普通高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研究,尽管在实践中多种模式并存,在理论研究中众说纷纭,大体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坚持高校英语专业教学以英语语言文学为本,通过讲授语言学和文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技能和阅读欣赏能力以不变应万变;二是主张高校英语专业的教学应该适应市场人才需求的变化,必须探求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即:语言+专业知识或相关专业知识的模式。自1976年以来,我国普通高校英语专业主要以培养语言技能为目标,课程设置完全以语言技能为核心,着重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译能力。从80年代中期开始,用人单位对英语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英语教育顺应社会的需要,培养的主要目标也由培养单纯的以语言技能为主,转变为以培养语言技能加专业知识为主,出现了“英语+语言文学知识”、“英语+国际贸易”、“英语+外交”、“英语+法律”、“英语+新闻”等培养模式。90年代,进入了英语复合型人才培养进行教学改革的主要阶段,各种观点和意见在学术刊物上发表。从1998年开始,教育部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对原有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基础阶段英语教学大纲》和《高等学校英语专业高年级英语教学大纲》进行修订,并在整体的基础上考虑本科四年的教学,将原来的两个大纲合并为《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于2000年5月出版,这就将基础阶段与高年级阶段更加有机地结合起来。《新大纲》提出了新的培养目标,即“高等学校英语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广博的文化知识并能熟练地运用英语在外事、教育、经贸、文化、科技、军事等部门从事翻译、教学、管理、研究等工作的复合型英语人才”;明确了人才培养规格:强调扎实的基本功、宽广的知识面、一定的相关专业知识、较强的能力和较高的素质、面向21世纪的复合型外语人才;相应提倡加强课程体系改革和课程建设,提出英语专业必须开设的三类课程:英语专业技能、英语专业知识和相关专业知识课程,其中“相关专业知识课程”便是体现“复合”的主要措施。《大纲》的出台受到了广泛关注,得到了许多教师的支持,认为其中的“英语复合型人才”培养理念更是“符合时代的要求、富有战略眼光的”,并在21世纪的我国普通高校英语专业教育和人才培养中掀起了一场改革浪潮,在教学中探索并践行英语+专业知识、英语+专业方向、英语+专业、专业+英语和双学位、“主辅修"制等人才培养模式,而目前比较通行的培养模式是外语+专业知识、外语+专业方向。可以说,英语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提出,适应了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对培养社会急需人才、优化高校的学科分布、鼓励新兴学科的建设起到了积极作用,也有利于调节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和缓解毕业生心理上的就业压力。

二、新建地方性本科院校英语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

1.英语复合型人才培养的课程设置问题。新建地方性本科院校的学生素质无法与综合性大学、重点大学的学生素质相比,所以必须加强基础知识的训练,在课程设置上仍然以语言技能为主。在高年级阶段开设英语专业知识课程时,由于课时的限制,使知识课程如英语语言学、英美文学等难以进行系统的讲解。有些专业课程的设置仍停留在理论阶段而举步不前,只能是流于形式,并未达到学习的真正目的。同时,课程设置也受到师资水平的影响,新建地方性本科院校的英语专业学科建设起步都比较晚,师资难以与综合性大学相比。因此,在专业知识的课程设置上,虽然可以开出多门任选课,但没有足够的师资作保证。英语“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对方向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不仅要求他们是英语听、说、读、写技能教学方面的行家,还要求他们每人都具备某类相关专业的知识,这对现有的师资是一个挑战。由此,“复合型人才”模式增加的外交、金融、贸易、法律、新闻、秘书等方面的内容,无论从师资力量的配备还是从实际效果看,培养出来的学生无法与外贸、旅游等相关专业的学生相比。许多地方性院校的本科教学评估结果表明,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离《全国高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的要求有一定的距离”,“学科发展内涵和定位不清楚”、“培养的学生英语基本功不扎实”。

2.课堂授课以语言能力为主,素质教育流于形式,人文教育被淡化。新建地方性本科院校针对学生素质较低的实际,一直将技能训练放在重要地位,使人文素质教育在整个教育中的比重偏小,导致英语专业毕业生人文基础较差,对西方文化了解肤浅,而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则更少。英语复合型人才培养理念的提出,以及培养目标的转型,增加了有关外交、经贸和金融等方面的内容,这使在规定的有限英语课堂教学课时里,英语专业知识性课程相对减少了,导致人文教育进一步削弱,使大学英语教育的总目标更加模糊。从教学模式看,大部分新建地方性本科院校由于受语言环境、师资力量、实训基地等因素的限制,商务、贸易、金融等专业课程常用的教学模式仍然是“段落解释+翻译”或“翻译+词汇学习”这类课程实际已演绎成语言学习课程,情景教学法、交际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可以优化教学效果的方法,均未在课堂上得到普遍运用。学生仍以课堂学习为主,理论与实践常常脱节,致使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应变能力、实际操作能力等低下。同时,新建地方性本科院校的人文学科建设,以及涉及语言学、文学、文化方面的资料建设都比较薄弱,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英语专业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水平。

3.学生知识面窄,思辨能力差,创新意识不强。新建地方性本科院校在英语专业主干课程的授课上,以传授语言知识为重点,强调技能培养。而英语语言基本技能训练由于时间过长,所以学生在入学后的两年中,不可能花足够的时间进行严格的思辨训练和储备足够的专业知识,致使学生学习被动,思辨能力不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弱,难以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总之,从现状来看,新建地方性本科院校英语专业的学生,由于过窄的专业教育,使学生的知识视野与学术基础不宽;而过弱的文化陶冶,使学生人文素质不高;过强的共性制约,又使学生的个性发展不足,创新意识不强。

4.软硬件条件制约英语人才培养目标。1999年全国高校扩招以来,新建地方性本科院校面对英语专业招生规模的急剧扩大,尽管想了很多办法,千方百计多渠道筹措经费,在英语教育的投入总量上有所增加,但还远远跟不上英语招生人数的增长。加之新建地方性本科院校自身的特殊性,使其受到财政的支持尚少,经费不足日益成为制约英语人才培养效果的瓶颈。如果不加大经费投入,无疑会影响到英语人才的培养质量。作为“软件”的师资力量看,在总体数量上,按照教育部规定的18:1的标准测算,新建地方性本科院校存在师资总量不足的问题,英语专业的师资亟待补充。在教师素质上,大部分英语专业教师原来是从事专科教育的,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亟待提高,而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对英语教师的知识结构和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也使英语教师结构性短缺的问题比较严重:讲授语言知识、语言技能的教师较为饱和,而既懂英语又懂某一相关专业的“复合型师资”十分匮乏。

三、对新建地方性本科院校英语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究

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在《关于外语专业面向2l世纪本科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一的文件中指出,“应该鼓励各校闯出各自复合型外语专业人才培养的道路,力求办出特色”。新建地方性本科院校在英语专业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过程中,与普通高校相比,既有共性也有个性,所以,如何在避免普通高校在践行新《大纲》过程中遇到问题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办学条件和实际,思考、探索富有特色的、可操作性强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成为新建地方性本科院校英语专业的当务之急。

1.以培养复合型、应用型英语人才为目标。新建地方性本科院校培养的外语人才以适应地方经济的需要为目标,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是地方性本科院校的办学宗旨和定位。尽管各个地方经济支柱产业有所不同,但对复合型、应用型人才为地方经济服务的需求是一致的。所以,地方性院校就要立足于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适应当地经济、教育、文化和涉外发展的多样化特征,加强复合型英语人才的培养,走“语言+技能+翻译+教育+商务”的人才培养之路,以口笔语(译)能力培养为重点,以商务英语作为抓手,使外语专业的毕业生在语言应用能力方面有一定突破。从而为地方经济建设及时输送一大批英语功底扎实,具有人文素养,同时掌握一定应用学科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根据兴义市把自身建设为西南地区“区域性经济中心和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的战略目标,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外外国语学院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就将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适合地区及周边省市的教育、经济、外贸、外事、旅游等部门需要的,具有扎实的外语语言基础知识和广泛的科学文化知识的英语人才”,从而把英语专业建设成为该地区英语教育、商务英语、对外翻译人才的培养及培训中心。

2.英语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在于强化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科本位。新《大纲》对英语专业学生的人才规格提出了5个方面的具体要求:①扎实的基本功;②宽广的知识面;③一定的相关专业知识;④较强的能力;⑤较高的素质。第④、⑤条是针对所有大学生的共同要求,第③条体现了“复合型”的特质,但是对于新建本科院校来说,其培养的复合型人才与“相关专业”的学生相比并不具有优势。由此英语专业学生的优势和核心竞争力,就体现在扎实的基本功和宽广的专业知识面上,可以说这是英语专业学生的立命之本,也是其区别于非英语专业的核心所在。同时,英语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教育,对于新建地方性本科院校尤其前身是师专的院校来说,是其传统优势。所以,根据新建地方性本科院校的办学实际,在培养地方性英语专业学生的首要选择是强化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学科本位,为学生奠定扎实的英语功底。具体强化“本色”的措施:①加强语言输出技能类课程的学时,将以“精读”课程为核心的输入型教学向以写作为核心的输出型教学转变;②从学习理解英美国家社会文化的单向接受向分析比较中外文化的双向主流转变;③加强实践教学体系建设,通过隐性课程来强化英语技能,包括互联网环境下的基础课程实践教学模式改革等。

3.加强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形成和发展以翻译、商务英语等为导标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和新方向。新建地方性本科院校英语专业重点培养人文通用性人才,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兼顾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新建地方性本科院校虽受自身办学条件限制,在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道路上遭遇瓶颈。但这类院校有自己的优势,我们首要的是充分利用自身优势,为学生打好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在此基础上,加强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需要。根据新建地方性本科院校的学校定位、办学方向、培养目标,专业方向型的培养模式更符合校学校发展实际,应该说这也是一种最优化的复合型应用型英语人才培养模式,它将基础知识教育、专业知识教育,职业方向教育和跨学科教育有机地结合,使课程体系结构模式“层次结构”(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跨学科课程、辅修课程)和“形式构成”(必修课程、限定选修课、任意选修课)的组合更趋合理。在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的基础上,要加大语言与专业方向的复合(翻译专业方向、商务英语专业方向、英语教育专业方向、旅游英语专业方向),更好地体现学科交叉性、专业复合性以及语言的应用性,从而逐步形成和发展以专业方向为导标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和新方向。实现“特色”的途径:①加强职业方向课程建设,多引进“双师型”教师,多采用案例教学方法;②开设辅修专业,包括经贸、旅游等,加强跨系办学;③加强职业技能实践模块教学,围绕教师资格证、外贸业务员证、涉外导游证、中级商务翻译证、商务英语证等进行大量有效的职业技能训练。

4.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强化人文教育,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的培养。复合型人才理念是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而提出的,英语教学顺应社会需要固然重要,但不能弱化传统英语教学中的人文素养教育。刘伟早在1995年就提出,“培养目标转型所带来的淡化人文教育的倾向是外语院校发展的致命伤。”刘天伦在肯定培养符合型外语人才是市场经济需要的同时,提出了他的忧虑:“实施外语专业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很可能会在总体上削弱常规英语专业的强烈人文倾向”。所谓人文性:就是说语言是认识世界的唯一框架,是一种文化代码。没有语言,也就没有人对于万事万物的理解和把握。因此,学习一门外语,就意味着学习它所构筑的一整套文化视界;掌握一门外语,就意味着获得一种新的对世界的看法。所以,要加强英语专业知识课程的培养,不仅要学习语言知识,更要掌握语言所承载的文化内涵,从而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因为英美文学课等专业知识课程,“能激发学生的人文兴趣,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人文精神境界。“强人文”的具体方法:①加强内容依托教学,从以语言形式为主的必修课向以专业内容为主的选修课转变,在学生低年级就开设一定的知识性课程,如:文学简读、中国文化要略、中国文学史、《圣经》与西方文化、西方文化入门、美国文化及自然地理、英语语言学等课程;②阅读是人文理念教育的重要内容,阅读课程保留一定量的课时介绍阅读技巧,通过网络自主学习,扩大阅读的数量,把阅读纳入教学管理。

5.优化以培养复合型人才为轴心的课程体系,建立适应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管理模式和运作机制。培养目标的实现和培养模式的实施,关键依赖于合理、完善的课程体系,所以优化以复合型人才培养为轴心的课程体系是培养复合型、应用型外语人才的关键所在。课程设置要突出培养“复合型人才”的特点,实现由单科向多科转变,通过设置跨学科的方向课、选修课拓宽外语人才的学科专业知识。

课程设置要体现塑造“英语文化人”的追求。在课程体系中要确立英美文学、语言学和英语国家研究的学科主导地位,在教学计划中设置文化素质教育必修、选修课程并提出各学年学分要求,使文化素质教育四年不断线,逐步建设用英语讲授的系列人文通史课程,为了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可在大二增设相关专业入门性课程,让学生较早系统地接触英语言文学方面的专业知识,通过学习语言学和文学来巩固和提高英语基本能力和水平。课程设置要符合英语专业特点、社会需求和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主要体现在:强化语言技能,突出语言运用能力,要对听说读写译等语言学习课程进行调整充实突出重点,将学生流利的口语表达能力、地道的写作能力、娴熟的翻译能力作为英语专业学生的核心竞争力来培养;专业方向课程的设置要适应发展需求,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加强方向课程的建设,在英语专业框架下将基础性和选择性相结合,提供多种选择,为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拓展其个性化发展空间提供条件;要以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活动为载体,以多种形式的专业实践课程为重心;拓展实践教学平台,提升实践教学效果。除优化课程体系之外,还需建立适应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管理模式和运作机制。要使复合型英语人才培养落到实处,确保复合方向课程师资队伍的配备,对英语教师的课程培训必不可少,但仅仅依托外语系现有师资以及通过师资培训,难以满足复合型人才培养需求,而且这也加大现有英语教师的教学、学习压力,而采用引进人才的办法又显得成本过高。因此,应着眼于校内现有资源,建立跨系聘请教师,甚至建立校内教育资源(特别是师资)共享、课程成绩或学分相互承认等机制,这既能为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提供优良的师资保证,也能有效地降低办学成本,这就有赖于教学管理模式和运作机制的改革。

四、结语

新建地方性本科院校在英语专业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过程中,要根据自身的办学条件和实际,加强办学理念和办学模式的改革。要适合学科发展的需要,要适合当地经济发展的需要,要适应学生个人发展的需要,思考、探索富有特色的、可操作性强的人才培养模式,只有这样,我们的地方本科院校才能在人才培养的阵地上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评估专家组组长李进教授在宜春学院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开幕式上的讲话EB/OL.http://jnews/xwhc/200712/20071211210435.shtml.

[2]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0711号.

[3]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Z].北京:外语教学和研究出版社.2000.

[4]蒋洪新.大学的“通识教育”与英语专业复合型人才的培养[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4.(11).144 C 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