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职业教育法范文

时间:2023-09-22 17:58:5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教育部职业教育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教育部职业教育法

篇1

当前,我市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已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富民强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大力实施科教兴市战略,真正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职业教育是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加快发展职业教育,是实践“三个代表”的具体体现,是我市实现“三先”目标的要求,是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的迫切需要,是提高全民素质、把人口资源转化为人才优势的重要举措,是开发人力资源,提高生产、经营、管理、服务等一线劳动者素质的最有效途径,也是拓宽就业渠道、促进劳动就业再就业和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关键环节。我们必须站在加快××发展的高度,充分认识职业教育的地位和作用,确立新时期职业教育的奋斗目标和任务,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采取扎实有效的措施,加快我市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步伐。

一、我市职业教育的现状

我市的职业教育起步于八十年代初,现建有职业高级中学两所----市职教中心和××职中,均为江苏省合格职教中心;一所民办新世纪学校;另外还有广播电视大学、建筑学校、供销学校、卫校等四所开展成人职业技术教育的部门学校。

市职教中心建于1985年,现有教职工164人,其中专任教师92名,具有中高级职称的教师78人,实习指导教师22人,本科以上学历的教师84人;校园占地140亩,建筑面积2.4万平方米,建有多媒体教室、电子阅览室、语音室、家电多功能实验室、财会模拟室、电子电工实验室、工艺美术室、家电实习操作车间、汽车维修操作间、钳工、焊接车间、烹饪操作间、缝纫车间等实验实习场所。现开设汽车驾驶与维修、计算机技术与应用、服装设计与制作、工艺美术、烹饪、电子电器、保安、焊接、电子商务、机电一体化等十余个专业,共33个教学班,在校生1299人。其中汽车驾驶与维修专业被评定为徐州市示范专业。

2004年该校毕业生有89人参加普通高校对口单招考试,本科录取9人,专科录取72人,除此以外,其它350名毕业生全部安置就业,就业率100%。

××职中建于1982年,现有教职工89人,其中专任教师78人,具有中高级职称的教师20人,本科以上学历的教师33人;校园占地137亩,建筑面积2.3万平方米,建有oeh多媒体教学网络、闭路微机室、多媒体教室、电子电工拖动实验室、家电七合一实验室、高速缝纫机实习室、烹饪操作室等实训场所。学校现开设服装工艺、机电一体化、电子商务、电子电器、电子技术、烹饪、计算机应用等专业,共有28个教学班,在校生1580人。其中服装工艺、机电一体化专业被评定为××市示范专业。

2004年该校毕业共有130人参加普通高校对口单招考试,本科录取11人,专科录取112人,剩余100名毕业生全部安排在上海、苏州等地就业。

××市新世纪学校作为一所开展职业教育的民办学校,两年培养和输送出电子技术专业学生400余人,就业率达到100%。

目前,我市普通高中在校生约36000人,职业学校在校生仅3000余人,与上级要求的职业学校与普通高中教育的人数比例大体相当差距很大,比例严重失调。

二、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发展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1、富民强市,争创“三先”,必须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一方面,我市招商引资工作力度不断加大,工业化步伐逐渐加快,对一线技术工人的需求量大增,而目前技术工人特别是高级技工数量短缺,已成为制约我市工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我们必须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尽可能多的培养技术精湛、技能高超的技师和复合型技术工人,才能不断满足我市工业化进程对各类实用人才的需求。另一方面,我市作为人口大市,每年都要新增10000余名劳动力,这些人没有经过技能培训就走上社会,文化层次低、技术水平差,制约了我市的劳动力转移和输出,因此,必须通过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才能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

2、我市职业教育的现状远远不能满足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必须加快改革与发展的步伐。我市现有的两所职业中学---市职教中心和××职中均为省合格职教中心,但两所学校在校生总数不足3000人,且硬件设施不足,设备简陋,师资薄弱,经费匮乏,难以担负我市经济发展对大批技术工人需求的重任,因此,加大力度发展职业教育势在必行,迫在眉睫。

三、我市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

我市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总体要求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为经济结构调整、产业优化升级和科技进步服务,为促进就业、再就业和转移剩余劳动力服务,为农业、农村和农民服务,逐步形成与市场需求、劳动就业紧密结合,结构合理,灵活开放,特色鲜明,自主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今后一段时期内,我市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目标任务是:紧紧抓住高中阶段生源进入高峰期的有利时机,加快职业学校的校园建设,加大教学设备投入,加强师资力量建设,力争在“十五”期间,使我市职业教育规模进一步扩大,结构进一步优化,质量效益进一步提高。

1、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省政府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重申了现阶段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仍然以中等职业教育为重点,努力保持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的比例大体相当。我市的实际也要求合理划分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范围,抓住高中阶段生源进入高峰期的有利时机,加大普教、职教统筹力度,积极调整高中阶段教育结构,扩大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规模,提高职、普比例,2005年,全面实施学分制和弹性学制,中等职业学校招生数要达到3000人左右,市职教中心和××职中要创建成国家级重点职中;2006年中等职业教育年招生数要达到4000人;2007年中等职业教育年招生数要达到5000人,职、普比大体相当,每校要建设2-3个省级重点专业,3-5个××市级示范专业。版权所有

2、积极推进示范专业建设。职业学校要根据我市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结合学校实际,确定3-5个相对稳定、师资较强、设施齐全的专业作为学校的骨干专业进行重点建设,对照教育部《关于职业学校重点建设专业教学指导方案》认真研究制定和实施本校的示范专业建设方案,以专业建设的现代化带动职业学校的现代化建设。今年,市职教中心的焊接专业和车辐职中的服装专业要通过省级示范专业验收。针对国家启动紧缺技能型人才培训基地,市职教中心积极创造条件,计划投入400万元创建板材加工技术培训基地,逐步形成木材加工的专业群,目前论证报告已经报到省教育厅。

3、强化服务功能,广泛开展各级各类职业技术培训。通过职业教育,培训农村新增剩余劳动力10万人,致富带头人2万人,农村从业人员年培训率达到20%,城镇在职职工年培训率达到50%,下岗人员培训后再就业率达到60%以上。

4、合理整合教育资源,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稳步推进职业学校布局调整。《职业教育法》明确规定:“普通中学可以因地制宜地开设职业教育的课程,或者根据实际需要适当增加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根据这一规定,我们将在使现有的两所职中上规模上档次的基础上,选择××五中、××高中、××中学等三所普通高中设立职教专业班,把一些需要实验实习设施较少的专业如工艺美术、计算机等专业设在这些学校,普中班、职教班同时开设。同时在各镇办好一所职成教中心校,努力扩大优质职业教育资源规模。

5、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积极开展以骨干教师为重点的全员培训,加快教师的知识更新,鼓励教师在职攻读相关专业学位,不断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教学水平和相关学历层次。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每年至少选派20名教师参加省“四新”培训及到企业锻炼;广泛吸引和鼓励企、事业单位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社会上有丰富经验的技术专家到职业学校担任兼职教师,逐步建立起一支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到2008年,全市中等职业学校90%以上的专任教师要达到本科学历,10%以上的专任教师要具有研究生学历,名师、学科带头人占教师比例20%以上。

6、深化职业学校人事管理制度改革。继续推行教师全员责任制和管理人员公开选拔、竞争上岗、职务聘任制度,建立健全激励和约束机制,实行核定编制下的工资总额包干制、岗位责任制、结构工资制,人员能进能出,以岗定薪,按劳取酬,盘活学校人力资源。

四、进一步加大教育教学改革力度

1、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在加强文明行为规范教育的基础上,增强思想品德教育的主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大力开展“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职业道德教育,增强受教育者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责任感;增强文化基础教育、职业能力教育和身心健康教育,重视受教育者的专业技能、钻研精神、务实精神、创新精神,提高其创业能力和适应职业岗位变化的能力,为受教育者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2、创新教育教学模式。适应社会发展、科技进步以及就业市场的变化,根据市场需求及时改进和调整专业设置,保证毕业生适销对路。以能力培养为基础,将理论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起来,实现讲、练同步,教、学结合。选择一批我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急需的专业进行重点建设,改善教学条件,推进产、学、研相结合,推进专业现代化建设。积极推进课程和教材改革,开发和编写反映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校本课程和校本教材。改革教学管理制度,根据不同专业、不同培训项目的需要,采取灵活的学制和学习方式,实行学分制等弹性学习制度,为学生半工半读、工学交替、分阶段完成学业创造条件。实行教学活动与生产实践、社会服务、技术推广及技术开发的紧密结合,保证实践教学时间,严格实践教学要求,努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专业技能,敬业精神和严谨求实的作风。

3、抓好就业指导工作。职业教育是面向就业的教育,就业率的高低是衡量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益的标尺,必须要加大工作力度,积极建设和扩大就业网络,确保毕业生全部妥善安置就业,以畅通的“出口”拉动“入口”。

4、多渠道筹集资金,抓好校内外实验实习基地的建设,突出实践性教学内容,努力搞好现代化教学设备和实习实训场地建设。要对所开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进行深入研究,高标准制定实验实习基地建设方案,以满足和保证教学计划、大纲的全面实施。职业学校要积极与相关企、事业单位共建、合作,利用其设施、设备等条件开展实践教学,为受教育者提高实践动手能力,熟练掌握操作技术提供条件。

5、促进职业教育协调发展。在高中阶段开展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联系的综合课程教育实验。全面推行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相结合、全日制与部分时间或业余时间制相结合、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相结合的办学模式,努力把职业学校办成面向全社会的、开放的、多功能的教育和培训中心,满足求学者就业、升学准备和增强技能、更新知识等多种需要。

五、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1、努力增加对职业教育的经费投入,进一步拓宽职业教育筹资渠道。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以及公共财政体制的职业教育拨款和成本分担机制,努力改变当前职业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的状况。

《职业教育法》明确规定:各级人民政府用于举办职业学校和职业培训机构的财政性经费应当逐步增长。职业高中收费低,学校规模小,因此,发展职业教育政府部门必须设立职业教育专项经费,重点用于职业学校课程教材开发、师资培训、骨干学校建设和扶持农村职业学校发展。应落实市政府规定的“农村教育费附加用于职业教育的比例不低于20%,并主要用于职业学校更新实验实习设备和改善办学条件”,“农村成人教育经费定额从人均0.25元提高到0.5元以上,由市政府筹措和统筹安排”。

认真执行国家对教育的各项优惠政策,支持职业学校办好实验实习基地、大力发展校办产业和开展社会服务,实现产教结合,增强职业学校的自我发展能力。可以按物价部门批准的收费政策提高收费标准。

采用“借鸡生蛋”的方式,本着“你投入,我管理,共同受益”的原则,积极引进社会资金,投资职业学校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办学条件。

2、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按照省教育厅、省财政厅、省人事厅关于职中教师编制的有关规定配齐职中教师,在教师调配和大学生分配等方面有针对性地对职业学校予以扶持,并将每年从社会上择优招录一批专业、文化课教师,充实到两所职中,以解决师资不足、力量薄弱的问题。加大普教、职教统筹力度,严格执行普高死档线,控制普高规模,提高普、职比例。继续坚持职业学校春季招生制度,今年春季中等职业学校共计划招生3120人,必须严格制定并落实相关措施,确保招生工作顺利进行,同时加强对招生的指导工作,针对各职业学校的特点,错位设置专业,避免资源浪费和无序竞争。

3、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不断拓宽办学思路。职业学校要拓宽办学思路,通过联合办学、股份合作等形式,上挂科研院所,横联大中型企业,积极展开合作,提高职业学校的办学水平和管理层次,激发学校活力,优化资源配置,实现资源共享,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

篇2

关键词:农业职业教育;现状;思考

中图分类号: G719.2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7.10.006

1农业职业教育的现状

当前,我国农业领域遇到了一些新的问题,如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农产品价格下降,直接影响农民的收入;农业人口老龄化,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妇女和老人在家种地,直接影响农业生产的发展;农业生产率水平较低,先进生产技术没有广泛采用;环境污染,影响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等。中等农业职业教育作为培养农业专业人才的基地,担负着培养农业专业人才、传播先进技术的重任。但是,当前我国的农业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对农业职业教育的重视不够。农业职业学校数量少、规模小,而且表现出不断萎缩的态势。以吉林省为例,只有白城市畜牧兽医学校、吉林农业科技学院等几所院校;有些职业学校,设有相关农业专业,如吉林农业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双辽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另一方面,政府投入不足,缺资金、少设备、实习实验条件落后,师资缺乏,知识陈旧,直接影响了农业人才的培养质量。

生源少、质量差。由于农技人才待遇不高,工作环境艰苦,家长不愿意让孩子学农。学生少,造成教育资源浪费,教育成本高,进一步增加了学校教育教学的难度,先进的科技成果难以在教学过程中展现,影响了教学质量,影响了农业职业教育的发展。

师资不足,知识老化,教学手段落后,实验、实习设备缺乏,教学质量差。

2农业职业教育的功能定位

当前我国农业生产的发展已经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现代农业、精准农业、可持续农业、数字农业、互联网农业等新名词不断涌现,如何使农业技术、农业人才与农业的发展趋势相匹配,农业职业学校要担当起这个重任,承担培养人才、接受新知识、传播新技术的功能。

农业生产的功能决定着农业职业教育的功能。随着农业现代化步伐的加快,农业产业链的不断延伸,农业的服务功能也越来越大,从农产品的生产到农产品的加工、贮藏、包装、运输,其中的每个环节都要求科学的、先进的技术作保障。农业职业教育不但传授农业生产技术,要传授农产品的加工、贮藏、包装、物流配送、物联网平台、风险评估、信息流等方面的知识和技术。

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一家一户的生产方式逐渐被规模化的专业合作社的生产模式所取代,这就要求农业生产的从业人员不但要懂生产,而且还要懂政策、懂经营、会管理。培养具有市场经济意识、法律意识、超前意识、风险意识、科学管理知识的企业家型人才,已经成为农业职业教育的新功能。

示范功能。当今,科学技术发展突飞猛进,科技成果日新月异,特别是互联网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为农业领域插上腾飞的翅膀。但是,这些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和普及常常会遇到一些问题,特别是人才问题、场地问题、资金问题等。中等职业学校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中,技术相对简单、灵活,容易掌握,对场地要求不高,对资金需求量不大,目标容易实现;农业职业学校还可以在广大农村开办农业新技术示范户、示范场,使广大农民可以就近参观学习,使先进的技术快速地推广、传播、辐射。

服务功能。农业职业学校应该面向社会,服务“三农”,农业职业教育要根据社会需求,根据特定地域的自然条件和资源优势,职业教育与当地“三农”进行嫁接服务,送教下乡,普及和推广适合本地特色的种植、养殖或其他项目相关的知识,帮助农民致富,推动当地农业经济发展。农民的需求是多方面的,不但需要农业生产、加工、贮藏等技术,而且也需要了解党和国家的各项政策,特别是各项惠农政策,农民也需要了解法律常识,用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更重要的是要遵纪守法,这对于净化农村人文环境,建设文明村屯至关重要,农业职业教育要补齐农村的这个短板,为新农村建设做更大的贡献。

3农业职业教育的发展路径

加强领导,提高认识。农业部门要加强与教育部门的工作对接,为教育部门和农业职业学校提供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和决策参考;加大扶持力度,在资金、场地、人员等方面提供支持。在学生方面,积极创造条件,解决学生免费接受中等职业教育问题,有条件的地方还可以制定农民接受非全日制中等职业教育,享受国家助学和免费政策,使他们以“半农半读”的方式接受职业教育。探讨农业高等教育向农村延伸,对农业大户子女可以免试入学、定向培养,探讨农业职业资格准入制度,保证农业资源由高素质农民经营。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在农业职业学校中,普遍存在着专业教师不足、质量不高的问题,职业学校一般都是事业单位,由于政府部门对事业编制控制严格,职业学校很难进入,教师老龄化、知识陈旧,难以适应社会发展对职业教育的要求。因此,补充新生力量,更新知识体系在职业教育中显得特别重要。

篇3

职业教育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要手段。新世纪新阶段,我国职业教育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期,投入大幅增加,规模不断扩大,教育布局进一步优化,多元办学格局和管理体制初步形成。但从总体上看,目前职业教育仍是我国教育体系发展的薄弱环节,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可程度不高,职业教育培养结构和专业设置不够合理,不能很好地满足市场需求和社会需要。实现职业教育又好又快发展,关键在于转变观念、明确方向、创新方法、形成特色。

营造全社会关心、重视、支持职业教育发展的良好氛围。引导社会各界逐步消除轻视职业教育的观念,不断提高技能型人才的社会地位;继续深化劳动人事制度改革,改变劳动用工、人才选拔中重学历轻技能的做法,逐步形成有利于职业教育发展和技能型人才成长的激励机制;健全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教育培训制度,加强劳动力转移培训和实用人才培训,建立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制度;大力发展成人教育、继续教育、社区教育,为在职人员、转岗下岗人员、农村进城务工人员、社区居民等提供多种形式的教育和培训,不断拓展职业教育的渠道,增强职业教育的社会影响力。

建立健全以就业和市场为导向的教育机制。发展职业教育是拓宽就业渠道、促进社会再就业的重要举措。职业教育要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必须明确自身定位,找准与市场的接口,与生产实践、技术推广、社会服务紧密结合起来。一是针对行业结构、技术结构调整所带来的劳动力市场变化,不断优化专业结构,合理设置专业和课程。二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开展“订单式”培训,大力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半工半读的培养模式。三是加强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和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四是加强就业与创业指导,引导学生转变就业观念,拓宽就业渠道,提高就业质量。五是健全职业资格确认和就业资格准入制度,规范劳动用工行为,切实保障就业人员的合法权益。

走速度和规模与质量和效益有机统一的内涵式发展道路。内涵式发展是职业教育未来发展的方向。职业教育的发展应从过去比较注重速度、数量转向更多注重质量、效益,处理好扩大规模与提高质量的关系,把主要精力放在提高职业教育的水平和质量上,放在培养高素质学生上,放在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上,切实做到速度和规模与质量和效益的有机统一。应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调整职业教育的布局结构、专业结构、层次结构、区域结构,改变因条块分割而造成的教育资源浪费情况;继续大力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依托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或示范性高职,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促进职业教育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着力增强办学特色,打造教育和培训品牌,扩大社会影响力,提高办学质量。

吸收借鉴国外职业教育发展的先进经验。引进国外优秀的职业教育资源,提倡与各种类型、各种学历层次的国外职业教育机构合作,建立指导中外合作举办职业教育的中介服务机构,为社会提供国外优秀职业教育和培训机构的信息咨询,开拓职业学校毕业生海外就业市场。同时,认真学习借鉴国外的先进教育教学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大多数国家的职业教育,在办学理念上,都以终身教育理念作为职业教育的指导思想,发展全民职业教育,促进职业教育机会均等;在教育层次上,实行层级递进的办学模式,以满足不同教育层次的需求;在办学手段上,充分利用政府、企业、社区等各方面的力量,形成社会合力办职业教育的局面。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应根据我国的国情,借鉴这些经验和模式,努力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发展之路。

篇4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925X(2012)07-0233-01

摘要:

职业教育要取得大发展,必须重新建立一套新的课程教学体系,要突破学科体系的束缚,遵循技能体系的需要,教学过程中,要突破单纯的认知学习,加强目标下的知识应用,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理论和实践相互结合。在长期理论与实践探索中,在教学方法的创新、分类体系的构建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是教学方法改革的具体操作过程存在诸多实际问题,亟待解决。

关键词:职业教育;课程;素质教育;实践教学

1职业教育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不完善

教学方法的改革原来运用的教学方法以讲大课,满堂灌为特征,限制了学生思维空间,束缚了学生创造力的发挥,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一种依赖性,不善于自己分析、解决问题,教学变成了简单的教师讲学生听,教师讲多少学生记多少的单向过程,教学完全变成一种传授知识的工具。改革这种教学方法已经是当务之急。在教学中应因材施教,采用多种方法,不要限定一种方法。"课堂讨论"经实践检验来看,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有效方法,它既发挥了教师主导作用,又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巩固课堂内容,开拓专业思路,讨论中做到教学相长。教学手段的改革教学手段的革新是高师历史教学改革的突破口。随着教育技术的发展,经过了基于幻灯、投影等教学媒体技术;到以广播、电视、电影等录音、录像为主的影视媒体技术;现在向着计算机辅助教学及多媒体,网络化的方向发展。

2职业教育教学方法结构体系亟待健全

我国藏区的职业教育起步已有10多年,在教学方法改革方面也进行了多方的探索,但至今我国还没有一个较为完善、科学的职业教育教学方法分类体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分类依据不够科学。合理的分类是构建、完善教学方法体系的基础。职业教育教学方法的分类注重教学外部形态和知识的呈现形式,忽视了教学目标与教学方法的关系,也忽视了教育对象的特殊性。(2)内部的教学方法没有及时更新,尤其是从外地引进的新的教学方法没能有机地融入藏区职业教育方法体系之中,教学方法的显得陈旧。

3我国藏区职业教育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制约了教学方法的改革

我国藏区职业教育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制约了教学方法的改革由于我国藏区职业教育受普通教育的影响,主要采用传递——接受教学模式,教师的职能是“传道、授业、解惑”,而其他类型的教学模式都是辅助的,教师是主角,学生是配角,这样,就颠倒了现代教育理念中的师生关系,也违背了现代教学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传统的教学组织形式制约了现代职业教育教学方法的应用我国藏区职业教育大多是由普通教育改制而来,城市职教中心目前是我国藏区中等职业教育的主体,这些学校一般是由城镇或农村的普通中学和藏族中学转制而来,而高等职业学校多是“三改一补”或是普通高等院校的二级学院、职教系科,所以具有明显的普通教育的特性,教学组织形式延续普通教育的模式,采取班级授课制。现行的升学考试制度影响了职业教育教学方法的改革选拔标准的单一性与人的素质发展的多样化是一对难以调和的矛盾。

4教学方法改革在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中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

近年教育部建构了中等职业学校新的课程结构体系,将传统的三段式课程结构模式,变成模块化课程结构,增强了职业教育课程结构的柔性化,同时编写了相应的教材,改变了按原有学科体系构建教材的定势,实现了教材内容体系综合化、模块化。相对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藏区职业教育教学方法改革进展很慢,在全国没有形成自上而下的统一的行动,各级各类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出于学校生存与的短期利益,把更多的精力和财力投入到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方面,从而忽视了对教学方法改革的人力、财力的投入,因此,教学方法改革长期以来处于徘徊不前的状态。而日常的教学方法改革往往是任课教师自发地进行摸索,进行局部、点滴的方法革新,难以形成规模效应。

5提高职业教育的教学水平

篇5

本研究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72所高校的校长与2010年美国综合排名前26所大学校长作为研究对象,26所美国大学主要有:哈佛大学、普林斯顿大学、耶鲁大学、加州理工学院、麻省理工学院、 斯坦福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哥伦比亚大学、芝加哥大学、杜克大学、达特茅斯学院、西北大学、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霍普金斯大学、康奈尔大学、布朗大学、埃默里大学、莱斯大学、范德堡大学、圣母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卡内基梅隆大学、乔治城大学、加州大学洛杉机分校、弗吉尼亚大学、南加州大学。

研究分析数据主要来自于各大学校的网站,对98位校长的学习经历、最高学历/学位、任职经历、研究领域与方向、等各项基本信息进行搜集整理,并对各位校长的教育背景与职业经历相关信息进行统计得出分析数据。研究范围定位于2010年调整之前的校长,调整之后的校长信息不在分析之列。

2 教育部直属高校校长与美国26所高校校长教育背景与职业经历的比较

2.1 学位分科的比较(见表1)

根据对数据资料的整理结果,72位中国校长中,59位理工科出身,占81.9%,文科出身的13位,占18.1%;26位美国校长中,14位文科出身占了53.8%的比例,理工科出身的12位,比例为46.2%,中国高等教育系统对理工科背景出身的人才出任大学校长似乎是一种普遍现象;中国校长单学科背景的56人,比例为77.8%,拥有2个及2上以上学科背景的16人,占22.2%;美国的情况有所不同,单学科背景的校长为9位,占34.6%,而多学科背景的有17位,占65.4%。总的说来,美国高校校长学科背景的多元化程度普遍高于中国高校校长。各位大学校长后来因成就而被授予的名誉学位未列入统计。

表1

2.2 在现任职学校的学习经历的比较

根据对72位部属高校校长资料的整理,本科阶段或研究生阶段曾就读于任职学校的有45位,占62.5%,有的校长本科和研究生阶段均为任职校的学生,或毕业留校,或入其他学校继续深造之后再回母校任职,没有在任职学校学习经历的有28位,比例为38.9%;美国26位校长中,只有6位曾在任职学校学习,占23.1%,76.9%的大学校长没有在任职学校的学习经历。两国差异明显。

2.3 职业经历的比较(见表2)

通过校长曾任职单位的性质、曾任职岗位的性质和是否曾在他校工作三个方面进行比较分析,可以看出,一直在学校系统工作的校长在72位校长中所占的比例为61.1%, 曾在学校和政府机关系统、学校和企业任职的分别(下转第224页)(上接第184页)占29.2%、9.7%,曾在学校、企业、政府机关系统皆有任职经历的占2.8%。而美国26位校长中,一直在学校系统工作的占53.8%,曾供职于学校与政府机关、学校与科研单位系统的分别占19.2%、15.4%,曾在学校、企业、政府机关系统任职的占13.8%。72位校长中,仅有33%的校长曾在其他高校任职,而美国校长的这一比例高达76.9%。根据校长们曾经供职岗位性质表,中国校长曾只具有行政管理岗位经历的有10位,曾只在一线教学的有1位,曾在一线教学和行政管理岗位供职的有38位,曾在科研岗位和行政管理岗位供职的有8位,曾在一线教学岗位、科研岗位和行政管理岗位供职的有15位,美国校长则集中在一线教学、科研管理、行政管理中前二者及三者的复合经验。

篇6

一、制药业部门创新体系分析框架的提出

如何从理论的角度来解释印度制药行业崛起这一现象?从整体看来,印度和中国在制药行业的一些发展特征方面似乎差别不大。比如,印度制药行业分布着2万多家注册企业,90%以上是作坊式小企业;我国目前拥有6000多家医药企业,医药中小企业所占比例为86.8%,水平基本相当;两国制药行业在生产成本低、行业集中度低等方面存在着惊人的相似之处。传统的产业理论似乎难以解释。因此,对于印度制药业的研究需要从新的角度来把握。

部门创新体系(Sectoral Systems of Innovation,简称SSI)的概念由马莱巴(Malerba,2002,2004)等近年来提出。部门创新体系是一个基于系统的视角研究产业或部门层面上创新活动发生过程中技术、组织和制度等因素交互作用机理的分析框架。该分析框架着眼于特定产业部门,主要研究部门体系之间在创新活动的速度、类型及其组织方式等方面存在的差异,以及这些差异的影响因素。Malerba认为部门创新体系由知识和技术体制、行为主体及它们之间的联系和网络以及制度三部分组成。

根据部门创新体系理论,制药产业当属于“科学基础型”产业,其形成和发展受到科学技术创新的全面影响,研发投入的密集程度和专利制度对制药产业的创新活动具有制约作用。基于经验观察,制药产业受技术轨道、行为主体与网络、制度等三方面因素影响较大,因此从部门创新体系的角度来看,制药产业是非常适合的研究对象。结合制药业的产业特点,下面列出分析制药业部门创新体系的分析框架图,如图1所示。

图1 制药业创新体系框架图

二、印度制药业部门创新体系建设的成功经验分析

第一,印度政府的适当战略引导和政策支持。首先,从印度现行的国家制药业政策来看,印度政府鼓励投资,致力于发展外向型制药产业,提高国家药品资助研发能力的目的。在印度,现行的制药业整体政策框架主要是基于1994年颁布的印度制药业政策,2002年和2006年又进行了修改。根据实际情况,这些药品法规规定了各个时期为保证基本药物的可及性、保证药品质量、合理用药和促进制药产业发展的一些措施,这些统一且明确的药品政策保证了一定时期内稳定的产业环境。同时,由于其根据产业不同发展阶段制定出不同的引导性政策,印度的国家药品政策在印度制药产业发展中充当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其次,在印度制药业发展过程中,印度政府曾建立了一些国家级药品研究机构,例如,中央药品研究所(CDRI)和印度化工技术研究所(IICT),这些研究所曾经为印度制药业的发展立下过汗马功劳。另外,印度的政策对仿制药非常宽松,能够在美国FDA上市的药品,在印度上市不需要再做临床实验,只要印度的企业能够做出和在美国上市的药品同样的产品(即经过印度药政当局测试,两种产品成分一致)就可以了。这样的结果使印度的仿制药品在美国产品上市后的9个月内就能够上市。

第二,专利制度改革对印度制药业发展的重要促进作用。宽松的专利制度曾为印度制药业的仿制提供了环境。在印度获得独立之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印度制药业的市场份额和所有权大半都被控制在外国公司手中。为培育民族医药产业,确保国民用药,印度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促进性政策措施。1970年颁布、1972年正式实施的印度专利法只承认了工艺专利,即给予某种制造合成药物的程序以专利,但未确认产品专利,即对于食品、药品的物质不授予专利,仅对生产方法授予专利。印度本土公司由此开始了以仿制药为主的发展道路,通过逆向工程(Reverse engineering)的方式,只要开发出自身的生产流程,印度公司就可以进行批量生产药品,从而制造出价格低廉的仿制药,此举极大地提高了药品的可获得性。由于价格差异明显,跨国制药企业根本无力与印度本土的制药企业相抗衡。印度本土制药企业所占据的市场份额已经从1970年的32%上升到2004年的77%。30余年的逆向工程设计的经验极大地促进了印度制药研发与生产技术的发展。由于印度只对药品的生产过程授予专利而对药品本身并不授予专利,这就为仿制药在印度泛滥打开了绿灯。根据经验观察,一款药物通过美国FDA的审批后,3个月左右就可以在印度看到仿制药品,足见印度仿制企业速度之快、力量之强。

第三,以专利挑战战略和药品加速申请战略为核心的研发战略。在研发战略上,印度制药企业频频采用专利挑战战略和药品加速申请战略。前者是通过研究跨国企业的药品专利,找出漏洞诉其专利无效或者通过避开专利保护范围合成药物;后者是在专利药品到期之前,利用不同的合成方法合成药物分子。由于化合物专利通常在合成工艺专利之前到期,在化合物专利到期之前就可以向美国FDA提交药物加速申请,当化合物专利临近到期时,他们就马上上市自己的非专利药品。近年来,印度制药企业与国际制药巨鳄们专利官司纠缠不断,例如南新挑战瑞辉。数据显示:仅2005年,印度南新公司在法律费用方面开支约三千万美元。专利战略的成功运用不仅为印度公司赢得了市场独占权和更丰厚的利润,也为印度企业走向世界积累了经验和信心。

第四,企业的人力资源开发战略和国际化战略。印度因其原属英国殖民地,国民英语水平高,其中有3500万英语熟练的人口,印度制药企业到海外兼并或收购当地企业,与当地人很容易沟通。印度赴欧美的留学生较多,而且印度公司开出较高的薪酬能够吸引大量的留学人员回到印度工作,这使得印度公司拥有很多掌握前沿技术,熟悉欧美市场和法规的人才,促进了印度制药企业的国际化。印度制药企业的薪酬制度有利于其吸引高水平的技术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印度药厂普通员工的工资水平很低,有的每月只有几百卢比(合一两百元人民币),但技术人员的工资相当高,一些药物的主要研究人员工资待遇一般年薪在3万美元以上,有的外加第一年销售利润25%的提成。太阳制药公司(Sun Pharmaceuticals)从外企招来一位曾任亚洲总裁的管理人才,年薪开到400万美元。这些舍得花血本的策略,使印度的制药企业形成了很强的科研力量和管理水平,拥有了冲击世界医药市场的实力。

印度通过10多年的努力,如今已经拥有了类似于南新(Ranbaxy)、瑞迪(Dr. Reddy’s)、西普拉(Cipla)等在国际上有影响力的大型制药企业。这些企业已不局限于简单的仿制,也已经开始有了创新药物。而这些制药企业,正通过收购国际知名医药企业的非专利业务、建造海外工厂的形式,进入欧美发达国家市场。

以瑞迪公司为例,该公司自1984年创立以来,现已成为印度第二大制药公司。在完成了一系列大型收购和专利挑战事件之后,2006年,该公司年收入达15亿美元,大大超过2005年的5.63亿美元。它的发展历程主要分为三阶段:第一阶段,大宗原料药产业起家。瑞迪是以大宗原料药布洛芬起家的,1986年,首次向德国出口大宗原料药甲基多巴;1987年~1990年,大宗原料药通过FDA检验,同时大量出口俄罗斯等非规范市场。第二阶段,向特色原料药产业过渡。1992年和1993年分别在美国和法国成立销售中心,海外市场在瑞迪公司的销售额中占了相当比例。第三阶段,产业全面升级。瑞迪公司开始涉足制剂生产、新药研发等多个领域。1994年~1998年,经过4年努力,瑞迪的第一个非专利药雷尼替丁的制剂生产车间获得美国FDA认证,从此打开了制剂生产的销路。近日,该公司正抓紧建立其在欧洲的第一个研发基地,逐步实现公司以研发为基础的目标。

其它企业如南新公司、西普拉公司等也有相似的发展历程。整体来看,这一系列过程可以概括为从大宗原料药中间体――特色原料药――专利仿制药(非规范市场)――通用名药物(规范市场)――创新药物的过程。当然,这种模式也是在特定的环境下形成的,即专利制度出台前,印度企业可以随意仿制专利药,然后在国内以及一些非规范市场销售,形成了强大的仿制能力和制造能力。在专利制度转变压力增大的背景下,一些实力较强的印度制药企业开始寻找新的出路,仿制非专利药在国外规范市场如美国、欧盟销售,经过多年的探索,终于走出一条成功之路。南新公司现在已经成为美国第十大非专利药生产商。这些印度制药企业还不断通过并购、重组等资本运营的方式巩固自己的地位,并积极投入研发。目前,印度几大知名药企研发投入已经达到销售收入的10%,虽然和辉瑞、默克等制药巨头还有差距,但已经远远领先于我国的制药企业。

无疑,“印度模式”的核心就是充分利用自身优势,自主创新逐步实现产业升级的最终目的。

三、“印度模式”对我国制药业发展的启示

“印度模式”非常值得我国制药业借鉴。作为正在崛起中的两个制药业大国,可以预见中国和印度未来彼此之间的竞争将会日益激烈。在竞争的同时,我们更应该看到两国在制药业上存在的合作潜力。

第一,借鉴印度制药业的专利战略。印度制药企业所采取的专利挑战战略和专利加速战略,非常值得我国同行借鉴,通过专利战略,一方面,企业技术能力得到培育,另一方面,通过与国际领先企业“过招”可以增强危机意识、加速企业的国际化水平。这方面经验很值得我国制药企业借鉴。

第二,促进制药业的国际化。国际化是制药业的一个基本特点,近年来,世界制药行业兼并重组浪潮汹涌,跨国直接投资活动日趋频繁。在大量外资涌入的同时,我国一些有实力的医药企业、集团可以利用比较优势,尝试“走出去”,到其它发展中国家、地区投资设厂。在进行跨国经营的同时,既可提高自身的实力,也能带动国内的其他医药企业快速发展,从而推进整个医药行业的发展。我国目前已经出现了一些向国际化迈进的企业,如海正等。

篇7

关键词:职业学校 职业教育 教师 学生

中等职业教育经过了二十多年的发展,为地区及社会培养了大批的中初级管理、技能及服务人员,各校都能树立以市场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的办学理念。办学目标更清晰,专业设置更切市场实际,办学条件更加改善,教学改革更大胆,“双师型”教师更多,学生就业率更高。但仍然存在制约教学工作进一步发展的内部因素:

一、师资队伍相对薄弱

表现在结构不合理,文化基础课教师偏多,专业课教师相对较少;部分专业教师由于缺乏,使得有些教师改行;“双师型”教师数量不足;专业教师从学校毕业直接走进学校执教,专业实践能力较差。

二、学生素质较差

由于生源紧张,多数学生中考的分数较低,升学无望,职业学校成为家长为了不至于让孩子无书可读的“托管所”,学校为了生存,不得不取消了入学门槛,致使生源质量急剧下降,学生的思想、文化、动手能力都很差,又给学校的毕业生质量带来深层次的负面效应。

三、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落后

表现在实训课作为反映学生实际操作水平的技能训练,其教学手段和方法仍旧沿袭已往的教师口头讲解和制作演示;尽管设置了多媒体教室,但专业课程的教学在应用现代教学手段方面非常薄弱,不能满足教师教学和学生之间信息交流的需要,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

四、实践教学环节及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不足

表现在:校内实训设施在种类、规模、功能等方面不能满足专业实践教学的要求;实验设施不够齐全,实习基地不太巩固;实习目的和方法亟待改进,实习不能或不可能按教学要求安排,实习时间、岗位、内容等也由实习所在单位决定,过程的管理也薄弱,有些实习成了学生廉价打工。

五、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不足

由于历史的及现实的原因,包括“订单式”教育,使职业学校的毕业生受所学专业限制,通识教育和综合素质方面低于普通高校学生,岗位的迁移能力和不同岗位的适应能力及可持续发展的职业能力都相对较弱。

针对上述影响教学工作进一步发展的各方面因素,解决的对策做如下探讨:

一、激活教师队伍与培养实践能力相结合

建立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专兼结合的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和实践能力。建立和健全新老教师结对子、培养学科带头人、优秀青年教师的有效机制,使各年龄段的教师都能够舞动起来。培养“双师型”教师,执行专业教师每年实习两个月的制度,使“双师型”教师更加名副其实,提高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

二、招生的数量与质量相结合

生源是学校的今天,它固然关系到学校的生存,但质量却是学校的明天,它关系到学校的发展。因此,在保证招生数量的前提下,对学校的品牌专业、热门专业的录取分数应当适当提高,达不到所学专业要求的学生可选学其他专业,以此保障品牌专业的教学质量,提高学校的社会声誉。

三、“宽基础、活模块”相结合

随着科学技术和生产经营方式的创新发展,对职业劳动者的知识和技能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不同职业领域需要更高和更宽泛的技能组合,即跨行业的通用技能。这就要求学校的教育使命要将课程目标定位于培养复合型应用人才,并强调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和全面素质的提高,打破传统的学科模式,改变过去只对学生进行单一技能训练的要求,具有从业和创业的双重能力,具备多方位的职业转换能力和自主创业能力。具体体现在:从事一个或多个职业岗位的专项能力;跨职业的通用能力;一个职业群或相关职业群的转岗能力;继续学习、深造的能力等。

四、教学组织多层次与培养目标立体化相结合

职业学校学生基础相对较差,学习动力和成功欲望不强,这就要求在教学组织上实施“分层教学,分类指导”,对不同层次的班级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和目标,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在现有的职能基础上学有所长;在教学过程上实行“低起点、小台阶,多活动、多鼓励”的模式,使学生在不断成功中树立自信,以形成层次化、立体化的培养目标。

五、考试与考查相结合

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考核是检查教学效果,督促学生复习,评定学习成绩的重要环节。考核采取考试和考查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和技术实践操作考试两种方式。其中,操作考试以教师集体现场打分为主,一般均在期末进行;考查主要通过平时抽查、口答、作业、测验、出席情况等形式进行。

六、校内实验室与校外实习基地建设相结合

篇8

[关键词]西部民族地区 中等职业教育 发展模式

[作者简介]毕正宇(1972- ),女,湖北黄冈人,中南民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教育政策、教育管理基本理论;张进(1990- ),男,贵州纳雍人,中南民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本科在读,研究方向为中等职业教育。(湖北 武汉 430074)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1年中南民族大学大学生科研创新基金重点项目“湖南省湘西自治州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模式创新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KYCX110020E,项目主持人:张进)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20-0012-03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2010―2012年)》的颁布,党和政府已经把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放在了更加突出的战略地位。西部民族地区由于特殊的经济社会环境,中等职业教育事业与中东部地区相比,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因此,开展关于发展模式的研究对民族地区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性意义。

一、主要研究成果回顾

1999~2011年关于西部民族地区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模式的研究主要涉及对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现状的描述,大多属于实证性研究,即针对西部民族地区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存在的一系列现实性问题和困境,进行经验性的描述和逻辑实证分析,进而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

(一)现实性问题和困境的描述

现实性问题和困境的描述主要集中在对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制约方面,部分研究还将视角延伸至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供给与需求现状上。我国西部民族地区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存在的现实性问题主要是观念上认识不足、物质上投入不足、结构上课程设置不合理、师资上教师队伍水平不高。针对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研究者认为西部职业教育在可持续发展能力不强、办学定位不准确、办学价值取向“一元化”以及价值追求失衡等方面的困境阻碍了西部职业教育的发展。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分析,西部民族地区区域内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具有很大的相似性。以甘宁青民族地区为例,从办学体制而言,以政府投资为主,办学体制僵化,融资渠道狭窄,责权利不清晰,限制了中等职业教育发展;从结构体系而言,学校布局分散,资源整合力度不够,与高职、普教、成教沟通衔接不畅;从办学模式而言,校企联合办学模式发展缓慢,目前仍以“校校联合”为主体,通过借助经济发达地区合作学校的教学资源来实现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与输送;从专业设置而言,多数专业与东部学校相同,仅有少量特色专业,且发展不充分;从专业设置而言,甘宁青民族地区中等职业教育多数专业与东部学校相同,现仅有少量特色专业,且发展不充分;从技能训练而言,因专业教师缺乏、实践教学方法很难保证、技能实训基地匮乏等因素导致技能训练薄弱。①

(二)发展对策与战略的选择

西部民族地区中等职业教育模式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具体体现为,区域经济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变化必然引起相应的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模式的变化。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模式必须适应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必须随产业结构的变化而变化。从区域经济发展和经济技术开发的角度来看,我国经济技术开发区在进行人力资源开发时应加大职业教育办学力度,创建职教园区,校企多元合作,学校、行业联手走职教集团化之路,探索出不同形式的职教发展模式。而建构地市统筹的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模式是改革我国现行的职业教育管理体制,促进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创新性探索。因此,只有以“西部特色”为突破口,理清发展思路,引导西部中等职业教育在办学理念、培养目标、专业设置、人才标准四方面协调一致,才能创造适合西部发展的、有西部中等职业教育特色的发展模式。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适合西部民族地区的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模式,需要顾及民族文化、地理环境、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的差异。发展模式的机制设计则需要有赖于对这些因素的整体把握,进行发展策略与战略的选择。有研究者对城市化与职业教育发展的互动关系进行分析,提出了城市化过程中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对策,并认为我国发展中等职业教育有利于促进城市化过程中经济结构的改变,有利于促进社会稳定及转移农民的再社会化,有利于促进城市化过程中的人口发展。也有学者通过对我国农村劳动力问题进行调查,从农村劳动力的社会压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度、农村劳动力的文化心理及农村劳动力的教育培训背景等方面作了相关分析,认为我国中等职业教育不仅没有为后来的劳动力转移奠定技能基础,其本身的发展也远远不如普通教育。因此,中等职业教育与培训必须提高到开发人力资源的高度上去认识,必须提高到快速提升国家综合国力上去认识。

也有研究者针对区域中等职业教育的现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战略。实现区域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可从下列战略入手:一是以科学发展观统筹,全面落实政府责任;二是增强教育特别是中等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三是以县为主,促进农村支教发展;四是加大经费投入,建立教育投入保障机制;五是加强教师队伍,特别是“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并形成相应机制;六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职业院校办学水平;七是建立行业企业与职业院校合作办学机制;八是营造有利于职业教育发展的社会环境。为了使中等职业教育获得长足发展,必须彰显政府责任,调整越位,弥补缺位,明确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主要是政府的行为,在这一宗旨下构建促进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策略体系。必须以强化政府行为为核心,加大中等职业教育投入为保障,完善就业市场准入制度和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为突破点。

二、相关研究的主要特点

(一)研究的内容相对比较集中

1.对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模式的探索。这主要是从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模式来切入,如徐长发、雷世平等研究者从不同的维度来对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模式的内涵与外延进行了探讨。从区域经济学视角来看,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模式的实质即在实践中探索出来,并被抽象和提炼而成的农村职业教育管理体制、运行机制、配套政策以及农村职业教育办学理念、态度、行为方式与方法的总和。②因此,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模式是在特定的政治、经济、社会、历史文化发展环境下解决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一系列问题的方式、途径与方法。对农村职业教育模式概念的界定,无论是作为一个实践过程,还是管理体制、运行机制、配套政策以及理念、态度、行为方式与方法的总和,就其本质而言都是系统的途径与策略的统一体。

2.在学理层面上对中等职业教育发展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互动关系的研究。如对于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理念的研究,有论者通过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历程和目前所面临的挑战,并结合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对区域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影响,提出了相对完整的区域中等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模式,认为区域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模式包括问题、环境、压力和解决方案四个基本要素。不同的问题解决方案体现为不同的发展要素组合,不同的发展要素组合体现出不同区域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模式的特点,因而解决问题的方案所体现的指导思想、目的、内容、方法是区域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模式的关键。可持续发展模式在充分利用促进区域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机遇及对区域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具有短期刺激的教育环境因素的同时,注重于创新机遇,不断寻找乃至创造各种有利于区域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因素,以实现区域中等职业教育的平衡、持续发展。而区域中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互相促进的模式,应该说是区域中等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模式一种最优的选择。

(二)交叉研究取向,诸多领域相互渗透

很多研究者分别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城市化进程、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等视角对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模式进行研究,进一步提出了区域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对策及战略。例如,杨海燕通过对我国城市化进程中职业教育发展现实问题的分析,对有关城市化和职业教育发展的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该研究首先以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为基础,在对我国城市化进程中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改变进行归纳分析后,探讨了职业教育如何通过改变我国的就业结构以适应并促进经济结构的改变。其次,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综合论述职业教育对解决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社会稳定、转移农民的再社会化以及社会公平问题的作用。再次,从人口发展的角度探讨职业教育在城市化进程中的社会功能,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城乡人口的增长速度和构成、户籍制度的改革等方面。最后,通过对我国城市化发展战略的分析,从七个方面提出了为适应和应对我国城市化发展的职业教育发展对策建议。

三、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夯实实证研究

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模式的研究还处于“舶来”阶段,即仍还在引进和借鉴外国先进教育经验的阶段。与中西部民族地区中等职业教育实践相一致,对具有本土性、多元性与适应性的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模式的探索性研究还相对不足。因此,在进行实证研究时应结合具体问题,加强对相关问题的探索。

1.加强政策执行研究。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本身就是一种政府行为和责任,政府的职能就是通过制定和实施相应的教育政策指导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在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模式中,教育政策是必不可少的要素。中央与各级政府部门虽然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教育法律与政策,但由于执行环节存在诸多问题,这些政策的宏观指导作用并没有得到有效发挥。通过对文献的归类,笔者发现关于教育政策执行的研究几乎没有触及中等职业教育发展领域。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不仅要在主要策略上着眼于内部系统的重组,与外部客观条件的利用相配套,形成良性可持续发展的主动力,更重要的是要加强对职业教育发展政策的执行研究。

2.加强教育评价研究。教育评价研究对于规范和指导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从本文收集到的研究文献来看,关于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模式的研究已有一定成果,而直接涉及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评价机制研究却明显缺席。很多操作层面的问题,如实施相应的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模式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作用,模式本身的科学性与可持续性,以及模式中可进行评估的要素等,都需要通过一系列标准来进行评价,以衡量发展模式自身的价值。同时,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在中等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制定的各种政策的执行情况,亦需要相应的评价机制来及时做出反馈。从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对于教育评价研究的现实性需求依然没有得到回应,故而急需加强这个领域的研究。

(二)避免研究误区

1.合理选择研究层次。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模式的研究应层次清晰、有所侧重,合理选取研究层次,才能更好地为职业教育的发展实践提供指导。以往的研究成果大都集中在过于宏观的层面,导致对于中等职业教育模式的中观、微观研究缺位。我国的职业教育体系主要由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组成,对于两者的研究必须在统筹的基础上,避免泛泛而谈,要在系统理念的指导下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对问题的归属在相应的教育层次上先进行准确定位再进行研究。尤其是在发展模式的研究方面,所涉及的问题更应明确化,切不可笼统对待。

2.引入交叉研究方法。交叉研究就是不同学科或领域间的相互渗透。引入跨学科的交叉研究既是当代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应然要求,也是深入探索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模式的必然选择。文章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整理分析已经验证了这一趋势,部分研究者已经开始运用相关学科和领域中比较成熟的研究成果,如区域经济学和系统理论等研究视阈与方法的引入,采用“问题―对策(建议)”这一实证研究模式,将相关学科和领域的方法与理论应用到相关课题的研究中。应该看到,无论是站在研究我国城市化进程的高度,还是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地位来看,甚至具体到我国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都无法较全面地对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模式进行研究与建构,而一旦将这些研究角度系统地统一起来,对于增强相关研究的科学性与系统性将大有裨益。

(三)合理配置科研资源

资源是人力、物力、财力以及信息等要素的总称。相应的,科研资源可以理解为某一研究领域内的人员、物力、财力以及信息(如课题)等要素的总称。从本文的文献研究来看,有相当部分的研究属于重复性研究,浪费了大量的科研资源。例如,有部分研究课题实际上是用宝贵的科研经费不遗余力地描述相同的问题,诸如投入不足、师资短缺等,却鲜有文章对这些问题提供有实用价值的建议或策略。同时,研究的方向过于集中,无形中也造成中等职业教育发展领域科研资源的不合理配置。许多研究在理论与实践上都过于集中在单纯的 “问题―对策”研究,而明显忽略对其他基本现实问题的深入探索。如对于相关教育政策执行情况的研究及发展模式的评价研究,就明显存在缺位的问题。合理配置中等职业教育发展领域的科研资源,是提升科研质量和丰富研究成果的重要途径。

在我国经济社会转型的时代背景下,对于中西部民族地区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模式的研究需要向更加科学规范的方向推进,要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完善已取得的研究成果,将理论研究与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寻求一种真正适应中西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中等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模式。

[注释]

①赵翔宇.甘宁青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研究[DB/OL].http:///KCMS/detail/detail.aspx?QueryID=6&CurRec=3&recid=&filename=2009180705.nh&dbname=CDFD2009&dbcode=CDFD&pr=&urlid=&yx=,2009-03-01.

②徐长发.新乡村职业教育发展[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6.

[参考文献]

[1]侯阳阳.少数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发展模式――以西部民族地区为例[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0(1).

[2]邱永成.论西部职业教育的发展模式[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11).

[3]杨秀军.湖南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发展的对策研究[DB/OL].http:///KCMS/detail/detail.aspx?QueryID=1&CurRec=1&recid=&filename=200607

5525.nh&dbname=CMFD2006&dbcode=CMFD&pr=&urlid=&yx=,2006-03-01.

篇9

内容提要: 我国商业银行在处置不良资产的过程中,存在的诸多法律问题以及这些问题所诱发的风险,应当引起极大的关注,在法治视角下厘清这些法律问题、风险及防范对策就显得更加迫切和重要。本文研讨了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过程中存在的对抵债资产处置的时间问题等十二个方面的法律问题及其风险,对这些问题进行剖析,提出了建立健全不良资产处置的法律制度等九个方面的防范对策。

在金融全球化的文明演进过程中,适应依法治国和市场经济建设的需要,我国商业银行加快改革和发展步伐,加大不良资产的处置力度。然而,我国商业银行在处置不良资产的过程中,存在的诸多法律问题以及这些问题所诱发的风险,应当引起极大的关注,在法治视角下厘清这些法律问题、风险及解决对策就显得更加迫切和重要。

一、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存在的法律问题及风险

(一)对抵债资产处置的时间问题及风险

旧《商业银行法》第42条规定:“商业银行因行使抵押权、质权而取得的不动产或者股票,应当自取得之日起一年内予以处分”。修订后的《商业银行法》将其修改为:“商业银行因行使抵押权、质权而取得的不动产或者股票,应当自取得之日起二年内予以处分”。修订后的商业银行法赋予了商业银行处置抵债资产的时间有所延长,但是,在实践中,二年的时间仍然显得太短。特别是土地及房产。这样很容易违反,如果因此而对商业银行进行处罚,势必不公或会造成更大的损失。WWW.133229.COM与此同时,对商业银行因行使一般债权而取得非抵押或质押的抵债资产的处置时间没有规定,是不是可以理解为不受两年的限制呢?

(二)债权转让或减免的问题及风险

依据合同法及有关法律的一般原则,债权转让或减免是允许的。但作为特殊的金融债权是否也允许呢?商业银行在处理不良贷款时往往对此把握不准。如果禁止,对商业银行处置不良资产不利;如果允许,则会对只有银行才有放贷权的冲击,因为这样会为非金融机构企业间的借贷打开方便之门。对债权减免的问题也同样面临两难的问题。按贷款通则及有关规定,除国务院外,任何单位或个人都无权减免贷款利息。更不用说对本金部分的减免了。但现实是,在处理不良资产时,减免部分利息或本金往往能将商业银行的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

(三)商业银行非剥离资产债转股的问题及风险

商业银行目前许多非剥离的不良资产实施了债转股。《商业银行法》原来的第43条:“商业银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不得从事信托投资和股票业务、不得投资于非自用不动产。商业银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不得向非银行金融机构和企业投资。本法实施前,商业银行已向非银行金融机构和企业投资的,由国务院另行规定实施办法”。修改为现在的第43条:“商业银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不得从事信托投资和证券经营业务,不得向非自用不动产投资或者向非银行金融机构和企业投资,但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这一修改,成为商业银行法修改内容的一大亮点。法律对商业银行从事信托投资和证券业务、投资于非自用不动产和企业等问题,既进行了严格限制,同时也留下了适当的发展空间。这就意味着商业银行在符合国家法律的基础上,可以通过金融控股公司或其他形式来经营信托投资、证券等业务。“但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这10个字,对我国金融业的“混业经营”给予了发展的空间,使“混业经营”在特定条件下也有了法律根据,使我国的金融业从“分业”向“混业”的转变在法律制度上已迈出了实质性的步伐1.但是,而非剥离资产实施债转股仍然缺乏明确的法律依据。

(四)不良资产处置的税费问题及风险

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上各种税费负担过重,国家又缺乏减免处置过程中的税费的法律规定,使得商业银行在及时有效地减少或盘活不良资产存量,处置不良资产时有较大的包袱。

(五)债权转让中抵押权属的法律问题及风险

根据《合同法》第81条、《担保法》第50条等相关法规的要求,在不良资产被收购后,收购方即取得了贷款债权的从权利——抵押权,抵押权人随之发生变更,并需到有关部门重新办理登记手续,否则,将因为没有办理抵押权人变更手续而丧失原有的抵押权利。然而,重新办理抵押登记手续存在诸多问题:一是重新办理登记手续有一个期间,在这段期间内,债权实际上处于无抵押状态,抵押财产随时可能流失;二是要与抵押人重新签订抵押合同后才能到有关部门办理登记,而抵押人大都借机逃避担保责任,拒签抵押合同2.

(六)关于最高额抵押的主合同债权不得转让的法律问题及风险

在国务院[1999]]66号文件规定收购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债权范围中,许多贷款设置了最高额抵押担保。《担保法》第61条规定:“最高额抵押的主合同债权不得转让”。如果对这一条不作出专门解释,公司收购的许多借款合同债权项下的最高额抵押合同将因此而无效,抵押人将因此而免责,从而使本来回收已经非常困难的贷款债权失去最后一项保障。

(七)诉讼管辖权的法律问题及风险

按现行《民事诉讼法》的规定,不良资产处置中涉及诉讼的,应按照合同履行地原则,即银行贷款经办行和被告(即债务人)住所地原则确定管辖法院。由于债务人、银行经办行住所地各异,则管辖法院各不相同,在需要诉讼时,公司将不得不奔波于各地和各法院之间。而且,在不良资产处置过程中,因各地司法机关对法律理解掌握水平的差别以及地方保护主义的影响,使处理有关法律问题的尺度不一,不利于处置工作的开展。

(八)保证期的法律问题及风险

大量银行不良资产主要是在《担保法》出台之前发放的贷款,这一段时间发放的贷款,由于当时法律规定不明、政策性贷款多等因素,贷款担保极不规范,保证担保很少约定保证期间。根据《担保法》第25条和第26条规定,绝大部分不良资产从接手之日起就都超过了保证期间,担保人已免除担保责任,从而造成不良资产流失。

(九)企业破产清算中的法律问题及风险

在目前我国缺乏完善的社会福利保障制度的情况下,一个企业破产后,随之而来的职工失去生活来源等问题直接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因此,人员安置是不良资产处置中必须解决的问题。为此,“国发(1994)59号”及“国发(1997)10号”文件都明确要求,试点城市企业破产时其破产财产(包括抵押财产)必须首先安置好破产企业职工,国有企业破产应纳入《全国企业兼并破产和职工再就业工作计划》有序进行。然而,目前全国各地纷纷出台了类似的地方政策,擅自扩大国务院文件的适用范围,致使公司在企业破产中受偿率极低。

值得注意的是,正在修订中的《破产法》试图重新考究破产还债清偿顺序的价值,以及重新对破产清偿次序作出制度性安排,将彻底改变现有《破产法》的清偿次序,将企业职工的工资及劳动保险费用列为优先受偿的顺位,别除权将列为其后。这样的制度设计体现法律的以人为本的思想,体现了法律的人文关怀。但是,作为破产企业的债权人的银行在破产清算中的受偿率就殊值关注。

(十)债务重组的法律问题及风险

在我国,债务重组法律制度还不到位,实践中办理的债务重组极不规范,不但难以达到化解银行不良资产的目的,而且有时转变为逃废银行债务的手段。因此,尽快完善债务重组法律制度,从而推动不良资产处置进程,已经成为一个重要而现实的课题。由于债务重组的根据不同,债务重组可以分为两种,即协议型重组和裁决型重组。协议型债务重组的顺利实施,取决于相关法律制度是否完备和成熟。从目前情况来看,我国合同法制日臻完备,影响协议型重组的法律问题,主要是现行法律和规章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银行参与债务重组。

在成熟的市场经济环境中,豁免部分债务(削债),调整利率、期限和币种,债权转化成债券,以及债权转化成股权等,都是经常采用的重组方式。但是这些方式的使用在我国受到很大限制。

根据1996年6月的《贷款通则》第16条规定,即便是一分钱债务的减、免、停、缓,银行也要逐笔报请国务院批准。这样的规定难以操作,实际上基本堵死了国有商业银行豁免部分债务的途径。

我国外汇利率市场化改革已经取得了重大进展,但对人民币利率仍然进行严格管理。在办理债务重组时,银行能否自主决定人民币重组贷款的利率,目前还没有明确规定。

由于人民币在资本项下不能自由兑换,在债务重组过程中,银行无法根据债务人要求将外汇贷款转换成人民币贷款,以降低债务人承担的汇率风险。

办理债务重组时往往需要延长贷款期限,通常为3到5年,少数情况下需要延长10年以上,而且对延期贷款采用较低利率。而《贷款通则》提出了“贷款展期”的概念,并对贷款展期的期限和利率进行了严格限制。在期限方面,“短期贷款展期期限累计不得超过原贷款期限;中期贷款展期期限累计不得超过原贷款期限的一半;长期贷款展期期限累计不得超过3年。”在利率方面则增加了债务人的负担,“贷款的展期期限加上原期限达到新的利率期限档次时,从展期之日起,贷款利息按新的期限档次计收利息。”《贷款通则》对于“贷款展期”的限制,难以满足债务重组对延长贷款期限的实际需要。

(十一)司法协助与协调问题及风险

商业银行有业务中遇到许多法律问题时,需要协调有关司法机关特别是法院和立法机关。另外,在协助司法机关查、冻、扣方面,商业银行花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往往得不到理解,反到被追究责任,这也是不客观、不公平的,变相的加大银行的损失等等。

(十二)不良资产处置手段创新问题及风险

修改商业银行法时争论很多,但最终未能显著的突破,留了除外条款,但这个问题商业银行关心的一大问题。如现在银监会审批了商业银行设立基金公司等,但仍需在立法上进行研究。

关于不良资产处置手段创新的问题,商业银行的法律部门经常遇到业务部门对新业务进行法律论证的需求,法律部门提出一些法律上的障碍时,业务部门往往会有不一致的意见:某某行这样做了,为什么我行不能做。有时也建议业务部门向银监会有关部门请示,但在时也不能得到明确的答复。同时对业务创新如何进行报批,向何部门报批,也缺乏明确的法律规定。

二、商业银行对不良资产处置的问题及风险的法律防范对策

(一)建立健全不良资产处置的法律制度

根据实践的需要,国家立法部门应当进一步的修订《商业银行法》、《贷款通则》等金融法律法规,以及制定相关的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处置的法律制度,使商业银行处置不良资产“有法可依”。

(二)完善不良资产处置的金融法制

处置商业银行不良资产,金融法制应当致力于以下方面:首先,统一银行法律事务的管理和运作,为建立完善的合法合规性检查机制奠定基础。对法律后果缺乏预见和怠于行使正当权利使许多资产丧失了回收的可能,信贷部门和法律部门的绝对分离则阻断了法律对保全资产的作用。第二,商业银行必须完善法律机构建制,并建立起法律人员与业务部门信息沟通的良好途径,那种由业务人员处理法律事务以及否定法律部门对资产的管理权的作法抑制了回收资产的力度,应当得到改观。组建级别较高的法律部、增加信贷管理的法律环节、法律审查和诉讼事务统一运作、提高法律事务的费用开支和建立对法律人员的激励机制等措施亟须得到商业银行管理层的肯定。

(三)从制定法律或规章制度着手,对债权转让或减免在从条件、程序方面加以规制的前提下适当允许。

(四)为不良资产处置的创新模式提供法律支持

债转股作为已经得到政策肯定并已实际操作的不良资产处置模式起码尚存的缺陷有:商业银行持股的合法性;银行作为股东的权益的保护;股权回购协议的效力等。资产支持证券模式在处置不良资产的国际实践中广为使用,但在特殊目的公司的经营地位、证券发行许可、破产隔离与其他债权人利益保护、信用增级的法律模式等方面,我国商业银行是没有完全的信心的。其他诸如发行可转换债券、建立不良资产处置投资基金等模式无不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灰色区域,尽快对此作出法律上的规范显得十分迫切。

(五)建立不良资产处置的法律捷径

根据现有规定,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在回收资产时,享受债权转让、诉讼时效中断、减交诉讼费等方面的法律优待,事实上这些以及如简化诉讼程序、提高执行力度之类的便捷应当适用于包括商业银行自己持有的不良资产的全部。不良资产出售和重组过程中的审批、过户手续、税收方面也存在不同程度的不合理性,应当作出专门的规定,减让对不良资产的法律管制3.

(六)坚持金融法制转型的审慎原则

目前,我国处在根据wto金融服务协议逐渐调整金融法制的时期,调整的目标显然是国民待遇、规则透明和市场自由,调整的结果是取消对外资银行的限制,但国有商业银行的政策负担和历史包袱在短时期内显然是去不掉的。要想在开放金融市场的同时持续提升商业银行的资产质量,必须坚持:首先,废止那些赋予外资银行超国民待遇的法规;其次,尊重商业银行传统业务模式的合法性,司法行为要减少随意性,更要避免以“接轨”和“公平”为名加重银行责任的审判倾向;复次,完善监管各种融资工具的法规,防止外资银行在国内发生不良资产和向国内转嫁资产风险,同时,要为利用外资银行处理现有不良资产提供法律手段;再次,在处置不良资产的同时,要尽快完善处置不良金融机构的法规。近期颁布的《金融机构撤销条例》和《外资金融机构管理条例》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审慎而务实的立法原则,有利于不良资产问题的解决。

(七)寻求政府支持

从国际上的实践看,一旦银行出现大量不良资产,最终都要依靠政府动用公共资金进行援助,将损失逐步向社会摊销。所以,良好的法律环境、适当的法律手段不是化解不良资产风险的最终凭借,但只有依赖于完备的金融法制,才能确保不良资产化解过程的平稳进行,金融和法律界应当对此给予充分的关注。

(八)积极利用国家政策

《民法通则》第6条规定:“民事活动必须遵守国家法律,法律没有规定的,应当遵守国家政策”。根据本条规定,商业银行在处置不良资产的过程中,在缺乏法律根据的时候,可以积极寻求和利用国家的相关政策。

(九)加强司法机关、银行监管部门、银行之间的沟通与协调

依法有效保护金融债权,需要加强司法机关、银行监管部门、银行之间的沟通与协调。在已经有法律明确规定的领域,银行要善于积极利用法律措施,依法维护合法权益,当其合法权益遭到侵犯的时候,司法部门要加大依法维护银行金融债权的力度。在缺乏法律明确规定的区间,从一般法理而言,对于公法领域,法无明文规定即禁止,对于私法领域,法无明文禁止即许可。但是在银行的业务创新,特别是不良资产的处置手段创新时,往往受制于已有的法律规定,法律部门往往更倾向于法律的保守性,这就使得业务创新以及不良资产处置手段的创新受到极大的束缚。因此,对于这种情况,司法机关、银行监管部门对于银行的创新业务及不良资产处置创新手段应当给予适当的支持,鼓励实践部门对于法律的有益探索。

注释:

【参考文献】

[1]周保、姚启建:从商业银行法的修改看“混业经营”及实例分析[j],金融经济,2004,(2).

篇10

[关键词]美林;退热;疗效

[中图分类号]R725[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7210(2007)09(a)-058-02

高热是小儿急性感染常见的临床表现,持续高热会引起体内调节功能紊乱等一系列不良反应,因此高热患儿应采取积极降温措施。以往儿科降温总用滴鼻、解热点滴、肌注安痛定、肌注来比林等降温,疗效不显著。我科自2002年应用美林(布洛芬混悬滴剂/溶液)口服退热,观察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及分组

门诊发热患儿体温超过38.5℃,不分病种,随机分为治疗组(美林组)、(肌注)安痛定组。给药后3 0 min,1 h,2 h各测一次体温。美林组每次给予美林混悬液0.25~0.5 ml/kg,2岁以下每次给予美林滴剂5~10 mg/kg,安痛定组给予安痛定肌注。

1.2 疗效判断方法

安全有效:用药后2 h体温降至37℃ 以下;明显有效:用药后2 h体温降至37~37.9℃;无效:用药后2 h体温仍大于38.5℃。

2 结果

美林与安痛定肌注后的疗效比较见表1,2,3,4,5,6。

由表4可见:口服美林30 min后,52例体温降至38.5℃以下(占96.3%);26例降至正常;仅2例体温在38.5℃以上(占3.7%)。肌注安痛定后30 min,体温38.5℃以上者有21例(占38.9%);33例体温降至38.5℃以下(占61.1%);1例体温降至正常(占1.9%)。

由表5可见:口服美林2 h后,47例病例降至正常(87.03%);全部病例降至38.5℃以下。肌注安痛定2 h后,有8例体温仍大于38.5℃,降至38.5℃以下者46例(85.2%),仅有8例降至正常(14.8%)。

由表6可见:口服美林30 min体温下降(1.324±0.473)℃。而安痛定组下降(0.414±0.565)℃。统计学分析P<0.001,差异非常显著。口服美林2 h后,体温下降(2.542±0.671)℃,而安痛定下降(1.274±0.806)℃,统计学分析P<0.001,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由此可见,口服美林与肌注安痛定相比,具有起效快和降温速度快、降温作用持续时间长等优点,效果明显。关于副作用,口服美林仅有4例退热同时大汗,无其他副作用。

3 讨论

发热在儿科为各种疾病同期症状,由于小儿神经系统发育尚未健全,体温调节能力较弱,尤其体温持续升高在38.5℃以上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症状,造成抽搐,引起高热性惊厥等急重症[1]。因此有效快速地控制体温是儿科门诊医生的诊治的关键。

美林的主要成分是布洛芬,化学名为2-4-异丁基苯茎丙酸,用于婴幼儿、儿童退热,缓解感冒引起的头痛等。布洛芬为非甾体类抗炎药,通过抑制下丘脑环氧化酶(cox),减少前列腺素 E2(PGE2)的合成,使体温调节中枢的调控点下移而起到解热作用[2]。布洛芬有较好的耐受性,口服吸收迅速,起效快,未发现明显的毒副作用,临床使用安全有效。本研究中,从表4可以看出:口服美林30 min后,96.3%的患者体温降至38.5℃以下,而肌注安痛定则仅有61.1%的患者体温降至38.5℃以下。可以看出,美林具有起效快的优点。

在欧美国家,布洛芬已作为儿童退热的首选药物[3]。布洛芬降温持续时间长,疗效巩固,可能与它和蛋白结合率高有关,可达到99%[4],使其进入中枢神经及其靶组织的速度减缓,从而延长降温时间。布洛芬可产生较强而持久的解热作用,因为尽管布洛芬的半衰期为1.8 h,但在半衰期后其血药浓度仍持续高于最小有效浓度,经证明布洛芬的降温持续时间高达8 h。本研究中,从表5可以看到:口服美林2 h后,87.03%的患者体温降至正常,100%降至38.5℃以下;而安痛定组肌注安痛定2 h后仅有14.8%体温降至正常,有85.2%降至38.5℃以下。由此可见,口服美林具有解热作用持久、效果明显的特点。正因为它的疗效显著、副作用少,从而在临床上优先应用[5]。

另一方面,口服治疗可避免以往肌肉注射部位的红肿、疼痛,肌肉注射还可能造成儿童的焦虑和恐惧,以致于不配合医生的治疗,重复使用或使用不当还有造成小儿臀部肌肉变性的可能[6]。

本组观察显示:口服美林有着吸收迅速、解热效果明显、持续时间长、使用方便及安全可靠的优点,为儿科临床退热用药之首选。

[参考文献]

[1]胡仪吉,吴圣楣执笔.专家专题研讨.小儿常用解热药临床应用研讨[J].临床儿科杂志,1999,18(3):187-188.

[2]Davis NM .Clinical pharmacokinetics of ibuprolen.The first 30 years[J].Clin Pharmacokinet,1998,34:101.

[3]胡皓夫.现代儿科治疗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9.4-20.

[4]胡亚美,张金哲,江载芳.儿科药物治疗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O00.454.

[5]Marriou SC,Stephensou TI,Hull D,et al. A dose ranging study of ibuprofen suspension as an antipyretic[J].Arch Dis Child,1991,66:1037.

[6]Nahata MC,Powell DA,Durrell M,et al.Efficacy of ibuprofen in pediatric patients with fever[J].Int J Clin Parmacol Ther Toxico,1992,30(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