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认同感范文
时间:2023-09-22 17:58:4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民族文化认同感,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8-0029-03
民族文化是一个国家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源泉之一,随着文化对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日益扩大,作为国家软实力重要组成部分的文化在国家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日益凸显,在文化全球化与保持民族本土文化矛盾日益突出的背景下,如何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引导大学生做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学习者、传播者、践行者,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之一。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了要“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大命题,这充分表明我们党和国家在新时期对新形势下文化建设的新认识,体现了党对传承民族文化的长远眼光和重大使命。当代大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感现状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将会直接影响到中华民族文化传承的效果,不断促进大学生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自我认同感、文化归属感、民族自豪感,是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贵州师范学院学生民族文化认同现状
大学生是民族的希望。在民族文化传承和弘扬方面,大学和大学师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我们通过设置30道题的调查问卷,选取贵州师范学院汉语言文学等十一个专业大一到大三三个年级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220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2085份,与14名思想政治课教师和21名辅导员以及195名学生进行单独访谈。通过调查发现,当前部分大学生开始表现出对中华民族文化的漠视、看不起、不愿意学习、排斥、攻击,其民族文化认同感现状不容乐观。
1.部分学生不愿意学习和了解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知识。大学生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力量,年轻有活力,精力充沛,记忆力强,学习能力强,理应具备基本的中华民族文化知识,具有较为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调查发现,63.26%的大学生知识结构较单一,仅限于学习自己本专业的专业课程知识,不愿意拓展自己的知识面,部分自然科学专业学生缺乏人文素养,特别是对悠久灿烂的中华民族文化涉及到的基本知识学习不够、了解不多。部分人文社会科学专业学生缺乏基本的科学素养,在问到《弟子规》、《三字经》、《孝经》、《大学》等中华文化经典读物时,回答读过的仅为21.83%。我们再看看这样的数据:在问到“‘四书’、‘五经’都包括哪些?”这一问题时,只有28.26%的大学生全部说完整;在对195名同学的访谈中,只有11人完整读过四大名著;在问卷调查中,对“民族文化对一个国家的地位作用有清晰的认识和了解”,选符合和基本符合的只有45.78%,大部分学生的认识非常粗浅。由此可见,大学生对民族文化知识的缺乏,必然会导致对民族历史的不了解,从而找不到民族的根,进而使部分大学生在生活学习中更易表现出缺少民族自豪感,缺乏自信心,同时也就很难做到拥有一颗真诚爱国心,很难做到真正立报国之志,增建国之才,践爱国之行。
2.部分学生对中华民族文化的态度不够恭敬。调查发现,大部分学生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还是比较理智和客观的,但有极少数大学生对民族传统文化不予珍惜,轻易否定,甚至大加指责,妄加评论,认同感趋于淡化。调查显示:关于本民族及其取得的成就是否感到自豪的调查,有58.93%认为符合;部分学生不愿意认真学习和真正了解祖国灿烂辉煌的历史,不愿意深入理解祖国优良的历史文化传统。这些表明,大学生对民族传统文化的态度不够恭敬,没有从内心真正去维护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意识,最终导致部分大学生爱国主义观念淡薄,不关心国家大事,民族文化情感淡漠,民族文化自信心不足,民族文化自觉性不高,不容易产生对民族文化的敬佩之情。
3.部分学生盲目热衷西方文化。调查发现,在大学校园里,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开始越来越远离自己的民族传统文化而盲目热衷西方文化。极少数学生公开鄙视自己的民族传统文化,认为没有西方文化先进,盲目推崇西方文化。如,在涉及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关德行修养、人生修炼、待人处世的名言、警句等8道调查试题中,平均正确率仅有21.16%。在涉及传统立身处世知识的掌握情况的6道调查试题中,平均正确率为24.58%。在言行、饮食、娱乐、影视、歌曲等方面,部分大学生把西方的方式奉为时尚,视为珍宝,如对西方的情人节、愚人节、圣诞节等达到狂热的地步,不知道中国的情人节,不明白中国春节、端午节等传统节日的真正来历;部分学生知道西方的母亲节,不知道也不愿意去推崇能代表中华民族母亲伟大形象如孟母、岳母等;部分学生喜欢看西方影视,认为中国国产片老土,不如西方影片气派;部分学生热衷于西方音乐,认为西方音乐有激情,让人兴奋,让人疯狂,认为中国音乐不够激情。总之,中华民族文化传统正在离这一部分大学生越来越远。
4.部分学生缺乏主流文化意识,思想极度浮躁。调查发现,部分大学生由于受西方影视、文学作品、娱乐方式等的影响,无形中对其西方价值观念情有独钟,而对中华民族文化中的思想观念如艰苦朴素、助人为乐等表示怀疑,表现在不喜欢上思想政治理论课,怀疑马列主义,不会运用马列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部分学生将金钱神秘化、神圣化,视金钱为圣物,以追逐和获取金钱作为人生的目的和生活的全部意义,用拜金主义指导生活实践。
篇2
【关键词】全球化;语言;文化认同感
语言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无论是交流情感还是分享信息都离不开语言,同时语言还是文化的基础组成部分,无论是进行文化的传播还是文化记录,都需要借助语言作为媒介。对于一个民族而言,语言是衡量其发展水平的一项重要标准。在全球化背景下,一种语言能否得到传播并被广泛使用是体现一个国家软实力的标准之一。事实上不同的语言背后都隐藏着深厚的历史、人文内容,忠实的记录了一个民族在过去积淀下来的人文底蕴。如果一种语言消亡了,那么以它为载体的所有文化都将失去传承。一般来说造成语言消亡的因素除了全球化驱使下强势文化的入侵之外,就是民族内部的民众对语言的不珍视,语言不统一甚至主动放弃本民族的语言。目前中国的汉语言就存在这些问题,当地方方言与普通话的矛盾,直接影响到民众的文化认同感,对外语尤其是英语的盲目矿热,影响了民众对母语的文化认同,甚至很多少数民族的语言连他们自己都不会了。
一、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语言在人类的一切生产生活中都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是人类在交往交流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然语言是构成文化最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文化的最有效记录者、传播者和里程碑。语言被看作是一个民族的象征,对内显示出了强大的民族凝聚力,也是证明国家“软国力”的一部分。
语言的特殊性决定了它会不停地向外传播,作为文化的和平使者但同时也要防止它为文化侵略者服务。语言是根植于民族脊梁的血液供给,是传播文化最重要的载体,它将文化的整体信息细心全面地保存着;同时语言也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是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直接体现。因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具有统一的语言文字,是一个国家凝聚内部精神和传承优秀历史文化的主要渠道。它的兴旺和衰微,就直接意味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生命力的兴衰。若有残酷势力对它致以粗暴地对待以至扭曲变形,就必然会对一个民族造成心灵上的直接伤害。
语言是可以说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象征,就像美国著名词典编撰家韦伯斯特所说的那样:“国语是一个国家的标牌”。语言是一个具有完整意义的民族的文化、心理底座。一个民族的文化奠基在那里,一切都不能游离散落,一切都被吸附集中。比方说宗教、思维方式、文化样式、生产方式、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等等。
语言是一个民族的最重要的遗产,是人类最后赖以生存的家园。语言一代代往下传承时,语言中就涵盖了一个民族全部的文化和精神内涵。
二、我国语言与文化认同感的关系辨析
(一)区域方言与文化认同感是息息相关的
方言是中国地域文化认同感的一项重要指标,对于民众来说,即使没有相同的血统,在共同的方言的牵动下都倍感亲切,而说着不同方言的通一血脉,可能都存在隔阂,对于整个国家来说,方言的存在使得不同区域的人互相排斥,不利于整体民族文化认同感的培养。
(二)方言导致文化认同感的缺失
在中国,很多艺术作品都是借助方言展示的,也只有方言才能贴切的表现出其地域特色,因此一直以来,方言都在艺术的舞台上占据一些之地。但是在方言流行的同时,也存在严重的地域语言争夺问题,同时还会引起地域之间的隔阂。
三、全球化对汉语言文化认同感的冲击
(一)英语入侵
伴随着全球化的进程,英语以及以英语为载体的文化产品进入中国市场,对于处于文化边缘地带的国民来说,容易滋生焦虑情绪,从而不知所措。与此同时,英语对中国传统文化带来巨大挑战,英语文化一点一点的渗透到国民的行为意识中,甚至影响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习惯,中国人从黄种人便成了“香蕉人”,尤其是政府在教育中将英语学习放到一个相当重要的位置,鼓动青年学生学习英语,将英语与汉语言学习重要性等同,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学生对汉语言的自信心,弱化了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二)汉语地位遭遇危机
由于汉语言地位的不断下降,公众在对汉语的认识以及实际的学习中都存在很多怠慢的地方,而附着在语言上的是对语言所代表的文化的认同感,如果人们过去的重视对英语等外语的学习,而忽视汉语言的学习,甚至因为学习英语而妨碍母语的学习,那么人们对于文化认同感将会直线下降,目前英语已经成为汉语言的一个强劲威胁对象。
(三)汉语地位下降导致文化认同的缺乏
从国家层面来看,文化认同感缺失会直接威胁到国家安全,在全球化过程中,民众对文化的认同感的缺失会让一个国家失去自我特色,而英语等强势语言在霸权主义的操作下一点点在侵蚀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而更多的国人并没有意识到其中的危机,还在英语热潮中被动或者主动的去放弃母语学习,学习英语,最终对母语丧失文化认同感,最终演变成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沦陷,影响民众对国家民族的信仰c忠诚。我们流传数千年的文化正在被忽视,甚至被主动放弃,中华民族过去引以为傲的民族凝聚力正面临着巨大的威胁。
四、我国针对语言文化应采取的措施
(一)加强公众对母语的忧患和捍卫意识
文化的入侵可怕之处不在于入侵的文化有多强大,最可怕的是面对入侵而不自知,甚至麻木不仁。要想有效保护民族语言,走出全球化语言面临的困境,仅凭个人的力量难以实现,需要在个人危机意识觉醒的基础上唤醒全民族的危机意识。国民需要意识到,汉语在当前中国遭遇的危机实质上就是中国正面临着的文化危机,这不是简单的个人选择与喜好问题,而是与国家民族的存亡息息相关,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每个人都需要有这样的公民心,肩负起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与义务,保卫汉语言,保卫汉语言背后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自觉地爱惜我们的民族文化,可以从外来文化中学习新知识,但拒绝对外来文化的盲目追逐与崇拜,作为中华民族语言文化的传承者,肩负着中华民族的发展的希望,应该强化青少年对汉语言的保护意识。
(二)正确认识“英语潮流”,增强汉语自信心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背景下需要顺应时展的潮流,积极融入到全球大家庭中去,不应该远离。为了在全球化中更好的开展国际交流学好外语是现代中国人需要具备的一项技能,通过外语,我们才能更快的接触新知识、新思想,更好的理解新文化,学习他人先进的东西,通过汲取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不断对本民族文化进行创新,在文化的碰撞中丰富本国文化内容,也才能更好的借助外语来实现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在全球范围的传播。我们需要注重专业性外语人才的培养,这里的外语并不狭隘的知识英语,还包括诸如日语、汉语、法语等小语种,不能随大流,在利益的驱逐下投入全民学英语的流波中。学好外语,更不能忘记掌握母语。如果连母语都没有学好,想要学好英语也很困难;我们需要引导国民正确认识母语,不能盲目的崇洋,要将汉语言文化教育放到更重要的位置,通过汉语言的学习增强民众的母语自信心,提升文化认同感,这样才能在全球化的潮流中保持民族的内在灵魂与精神,才能坚强的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三)制定国家文化“走出去”战略,大力推广汉语
文化也是社会生产力,我国需要在经济走出去的同时坚持文化走出去的战略,在世界范围内推广汉语言文化,但文化的传播需要借助一定的文化手段。在全球化过程中,文化在经济生活中的意义越来越凸显,文化的传播也表现出更多的途径。可以积极发展我国文化产业,在中国市场上培养出一大批具有强劲的竞争力的畅销文化产品,积极走出去参与竞争,占领国际市场;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学汉语言的学习热潮,动员民众参与学习,在这个基础上不断丰富我国民族优秀文化内容,提升民众的个人修养,将民族文化认同感根植于民众内心深处;地方各级政府应该在民众聚居的位置大力开展社区文化活动,提升汉语在民众心中的认识高度,引导民众尊重汉语,学习传统文化;借助全球化的趋势,就汉语言的推广制定与我国具体情况相吻合的相关策略,将汉语发展成我国对外出口的重要软实力产品,借助世博会、中华文化站等专场活动大力进行汉语言推广,同时我国学者在进行国际交流时尽可能的争取汉语言的话语权。
(四)保护文化多样性,我国坚持和谐共存
对文化来说,全球化带来的不仅有文化的多有裕还有文化的趋同性。当前全球各个国家都存在的强势文化与弱势文化的角力,强势文化试图同化弱势文化,而弱势文化也在努力捍卫本土文化,竭力维持文化的多样性。每一种文化的存在都是经过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才沉淀下来的,是整个人类共有的精神财富。保持文化的多样性不仅关系到经济的发展,还与人的精神生活息息相关,我们需要承认文化多样性,在民族平等与文化平等的基础上开展文化交流与互助,以文化交流为桥梁,国与国之间和谐相处,共同发展。
一个国家的文化传承是 以语言为物质载体的,民族的整体精神文化都扎根于民族文化之中,正是民族文化的存在彰显了一个民族的生命力与凝聚力。也正因为国家与民族的存在与发展关键在于文化的传承,文化深刻的影响到民族的发展,甚至能够扭转一个民族的意识形态,前苏联就是一个典型例子。在全球化的今天,我们需要承认其为我们国家经济与国民生活的发展带来了新机遇,但是我们还要意识到,全球化对我们国家语言的侵蚀,无论怎样都要保护本民族的语言,确保文化的安全,借助全球化的进程,推动世界语言文化平等与多元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宇明.我国目前的语言政策与语言教育[A].“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课题组编.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06)R.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2]朱竞.汉语的危机[C].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
[3]潘文国.危机下的中文[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8
[4]李春.人类语言的大趋势[J].北京大学学报1995(5);73.
篇3
1.明确分工负责,有效管理课题
民族学校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一项较为复杂而又十分严肃的工作,需要课题组成员认识明确,思想重视,真正挖掘出优秀的本地区民族传统文化资源内涵,编纂开发高质量的校本教材。课题负责人召集课题组成员,广泛交流讨论,组织教师深入学习校本课程理论和教材编写方法及原则。课题组成员有的负责学习交流裕固族历史文化、裕固族发展等方面的材料,汇总整理课题组成员各自的初步研究收获,有的负责研究相关裕固族历史、民俗文化,撰写调研报告。课题组成员分工明确,各负其责。
2.重视理论学习,深入科研培训
课题负责人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民族学校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管理、课程模式、课程编制、课程结构等理论。深入进行调查研究法、文献资料研究法、比较研究法、个案研究法等科研方法培训。制定具体的民族文化校本课程开发计划,并进行系统研究,以获得解决问题的办法。
3.挖掘本地民族文化资源,引领校本课程的开发
学校以教师为中心,动员学生、家长、社区群众共同参与,调研、搜集整理了裕固族文化、历史、礼仪、风俗等方面的大量资料。教师边学习边研究,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无论是课程目标的设定,还是课程内容的选择上,都发挥教师的主动性,拓展民族文化知识,增强课程开发能力,培养教学科研精神,加强教师对课程的整合能力,使教师真正成为了校本课程开发的引领者。结合当地裕固族文化的特点,把裕固族优秀文化编入校本课程的内容,编写了《裕固族文化选粹》,校本教材在该校试用后,受到了广大师生的欢迎和好评。通过学习教材,学生们了解了裕固族的风土人情和民族文化知识,为传承民族优秀文化打下了良好基础。
二、强化民族文化自豪感和认同感,推动民族文化传承
强烈的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是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要生生不息传承下去的原动力。教师和学生是学校教育中的基本要素,师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和理解直接影响到学校民族文化教育的效果。酒泉市肃州区黄泥堡裕固族乡有1300多人,其中裕固族占55%。根据对本地开展的调查分析,我们发现由于强势文化的影响和社会生活的迅速发展,裕固族优秀文化日渐萎缩,人们对传统文化的亲和力降低。因此,强化民族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十分必要。裕固族是一个有着历史悠久历史文化的民族,裕固族文化基本上属于北方游牧文化的范畴。由于裕固族在其形成过程中吸收了许多其他民族的文化,因此裕固族形成了较为独特的民族文化。裕固族的文字虽然已经失传,但在民间仍保留了包括神话、传说、寓言、民歌、叙事诗、格言、谚语等的优秀传统文化。通过弘扬裕固族优秀传统文化,能逐渐培养师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并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到所在社区和家庭的其他成员,从而推动民族文化的传承。
三、开展民族特色主题活动,促进民族文化传承
篇4
关键词少数民族 文化传承
1 文化传承概念解析
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当中形成的,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称,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就是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在代际之间的传递和承接过程 。民族文化传承与教育成为多民族、多文化国家必须面对和亟待解决的问题,要实现民族平等,要平等的发展各民族的文化和语言,民族文化传承教育就成为一种必然的选择。
2 当前我国少数民族文化传承面临之困境
先生曾经说过,要改变一种陈旧的生活方式, 就要触及许多传统的生活习惯,而这种传统的生活习惯对于一个古老的民族来说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朵艳丽奇葩。然而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少数民族文化正在面临着衰弱趋势。地域性的民族优秀文化特别是少数民族的文化,在全球经济化、观念趋同化的大背景下逐渐被淡化,有的出现了濒危化的现象,甚至有些则正在或已经灭亡。很多民间技艺、少数民族语言,服饰甚至传统文化濒临灭绝,将在地球上永久的消失,这曾经的辉煌,就这样静默的退场,留下我们慨然叹息。当我们从现代化的大潮中迷茫的抬头之时,那美丽的一切已不复存在,面对曾经的瑰丽文化,内心一片恐慌。为什么情况会如此糟糕?究其原因不难发现:
第一,主流文化的冲击。当21世纪来临之时,现代化已渗透到人们生活的角角落落。偏远地区的少数民族同样也享受到了现代化所带来的便利,人们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地改善。然而由于全球一体化和主流文化的强势冲击,民族文化被忽视和日益边缘化。少数民族文化在主流文化的冲击之下,已现衰微、淡化趋势。“一些少数民族为了适应现代化主流社会的发展而开始逐渐向主题民族融合。在这一过程中,出现了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逐渐被主流文化所取代的现象。”文化的多样性受到了严重影响。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生存的必要条件,少数民族的文化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总是一厢情愿地将他们带入现代化 , 使之成为现代化的牺牲品, 却不曾倾听少数民族成员的心声。
第二,人们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必然为之。人的每种行为都是由一定的动机引起的。动机能够激发和维持人的行动,并且维持行动向一定的目标不断地努力的一种心理动力。当人们处于某种缺失状态之时,他的内心便会有种强烈的渴望,不顾一切的追求他想得到的。但是有时人自身并不存在某种缺失状态,但是外界的压力或诱惑物挑起了人的欲望,那动机便产生了。同样,当现代化的大潮扑面而来的时候,人们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表现出了他们的趋利性,归根到底一句话即:自身利益的驱使,促成了人们的行为。
第三,学校寄宿制对文化传承也有一定的影响。家庭环境对文化的传承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当学生因为家庭与学校之间的距离太远,而不得不选择寄宿于学校的时候,家庭环境对学生的影响就相应的减弱。殊不知,少数民族的文化传承必须要有一定的环境才能传承下去,家庭当仁不让的作为首要环境,现在家庭环境对孩子影响的削弱,成为孩子离本族文化越来越远的重要原因。
3 如何促进少数民族文化传承
第一,内在动机——文化自觉极其对本民族文化的高度认同感。先生在《论文化与文化自觉》一书中提出:“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历史圈子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并对其发展历程和未来有充分的认识。”换言之,是文化的自我觉醒,自我反省,自我创建。“文化自觉是一个艰巨的过程,只有在认识自己的文化,理解并接触到多种文化的基建上,才有条件在这个正在形成的多元文化的世界里确立自己的位置,然后经过自主的适应,和其他文化一起,取长补短,共同建立一个有共同认可的基本秩序和一套多种文化都能和平共处、各抒所长、连手发展的共处原则。”少数民族成员是本族文化传承的主体,少数民族文化只有得到本族成员的高度认同,并从内心深处感觉出本民族文化的重要性,自觉自愿的采取行动,加以保护、传承,这种文化传承才最为有效。只有培养少数民族成员的高度民族认同感,使其成为促进民族文化传承的内在动机,并且意识到保护本民族文化是一种责任也是一种义务,文化传承才能生生不息。
第二,关键所在——家庭环境的影响。家庭环境的熏陶和影响是民族文化传承发展的关键所在,具有天然优势。儿童从小在家庭中成长,父母的一举一动,风俗习惯、节日传统无不对他发生着作用。这种家庭环境氛围的熏染,在他们心中早已根深蒂固,对他的一生产生重大影响。家庭氛围对文化传承的积极作用,文化的迁移与保护,不能脱离滋养这种文化的生态环境。
第三,首要途径——学校教育促进少数民族文化传承。教育是民族文化传承发展的首要途径。学校应该以他者的眼光,跳出作为“主流文化代表”这一角色,重新审视学校教育,用不同的民族视角来看待不同的民族文化,将之融入到教学过程当中去,培养学生文化多样性的意识,能够从不同的民族视角来发现、认识、解决问题,从而促进少数民族学生形成自我认同感和高度的民族认同感,为少数民族文化传承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四,根本保障——政府制定颁布相应的法律法规是文化传承的根本保障。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不仅要靠个人、靠学校,更要依靠政府。政府在社会大环境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作为社会舆论的领头人和导向者,政府行为无疑成为社会行为的标杆和量尺。因此,政府在制定相应法规政策的同时,应该充分考虑少数民族文化在多民族国家中的重要地位。应将少数民族文化纳入到现代教学体系当中,实行多元文化教育,让各族人民充分认识到少数民族文化在国家中的地位和作用,形成传承少数民族文化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参考文献
[1]哈经雄,滕星.民族教育学通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2]金志远.民族文化传承与民族基础教育课程改革[m].北京:民族出版社.
[3]丁宇,唐守冬.从民族共同心理素质角度审视少数民族的文化传承与发展[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8).
[4]缪家福.全球化与民族文化多样性[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3.
[5]陈兴贵.多元文化教育与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9).
[6]王令,刘晓芳.“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教育人类学研究”研讨会纪要[j].民族教育研究,2006(6).
[7].论文化与文化自觉[m].北京:群言出版社,2007.
篇5
关键词:俄罗斯;文化;民族认同;排外心理
中图分类号:G151.2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0961(2010)03-0053-04
俄罗斯文化中存在一个重要的概念――“外族敌人”,这一概念的形成与俄罗斯民族经历的无数次与外族的战争有关。在扩大疆域与保卫家园的历史进程中,俄罗斯人历来对外族持戒备和防范心理。尤其是苏联解体给俄罗斯人带来很大冲击,成为其民族情绪的转折点。社会上到处流传着关于外族人危害俄罗斯、俄罗斯的财富被外国人掠夺的传言。外族敌人成为排外言论的核心目标。这些言论带动了社会各界的排外情绪,逐步导致排外活动猖獗,并且呈现极端暴力倾向。本文仅从心理机制入手,探讨当代俄罗斯大众心目中外族敌人形象的形成原因。
一、变异的异己形象与人的心理
敌人形象的形成源于人类自远古时代起就存在的“自己一异己”对立心理思维模式。在群体间长期对立的过程中,自己与异己的矛盾不断升级,由对立转变为对抗,异己形象也逐渐演变成敌对者形象。俄罗斯学者索尔达托娃认为:“在对抗和仇视的过程中异己变成敌人。敌人形象是‘我们’与‘他们’的对立走向极端的结果。在这种情况下,‘异己’形象被涂上黑色,引起人的厌恶、反感和排斥情绪。”
敌人形象的出现体现了人的心理需求。“自己-异己”对立模式在人类集体无意识中沉淀形成心理模式,使人与生俱来具有对异己的恐惧心理、从他人身上寻找灾难根源的心理、从自己群体寻求归属感和认同感的心理。这三种心理因素直接影响了敌人形象的形成。
(一)恐惧心理
应该承认,人们总是对陌生的人或事心存恐惧。西方学者斯蒂芬把恐惧分为三种:(1)由外族入侵、发生战乱、土地等物质财富被掠夺或失去自由而导致的恐惧;(2)来自他人群体思想层面的侵袭,价值观、生活准则和传统道德标准遭到破坏而产生的恐惧;(3)由外界危险所造成的不良后果给个人或群体带来的恐惧。
20世纪末,苏联改革失败给俄罗斯社会带来的各种危机,使民众对现实和未来充满恐惧。大众将经济改革所导致的物质生活水平全面下降归咎为外族人对俄罗斯财富的掠夺,将全球化趋势下的俄罗斯文化转型认定为西方文化对其传统文化的侵袭和破坏。他们对转型时期不稳定的社会生活局面茫然不知所措,将挽救民族认同危机的诉求建立在从他人身上寻找灾难根源的基础之上。
(二)外化与宣泄恐惧的心理
人的心理特征决定了他需要通过某个人物形象把内心的恐惧感加以客体化,将无名恐惧具体化为人物对象,以此作为恐惧外泄的主要途径。用俄国著名文化学者洛特曼的话说,就是恐惧急于体现出来。他在《漫谈俄罗斯文化》一书中举例说明,中世纪经常有寻找女巫的群众性活动,成为大众宣泄内心恐惧的一种途径。弗雷泽在《金枝》中专门写了为驱赶邪恶而惩治替罪者的原始习俗。他认为,在当时的人们看来,替罪者是邪恶的化身,通过鞭打他、惩治他,可以达到驱逐无法捕捉的邪恶的目的,以此解除生活中的一切不幸。“14-18世纪,欧洲各国一直都有抓捕妖魔的习俗,人们把这个妖魔当做替罪者或人类的敌人,通过这种方式摆脱灾难。”
寻找替罪者的动机至今影响着现代社会生活。在现代社会,过去的一些习俗虽然早已消失,但利用敌人形象承载由灾难所带来的心理负担、转移情绪的心理依然存在。要摆脱危险、克服危机,就要找到造成危险局面的祸根,确立一个打击对象,并将自己的攻击行为合理化。人们用敌人形象这种可感知的方式解释不幸的根源,把敌人与恶等同,用具体的形象来代替抽象的恶。学者卡甘指出,当恐惧感达到一定极限时,人需要将它宣泄出来,此时最好的办法就是将它转变为人们可以直接捕捉到的形式,便于与之斗争。
在20世纪末俄罗斯社会转型时期,俄民众对每况愈下的社会局面的恐惧心理,正是通过塑造各种敌对外族人形象来宣泄的。近几年的调查数据显示,目前受俄罗斯大众排斥的外族、外国人中,排名前列的是高加索一带的少数民族,犹太敌人依然没有退出俄罗斯的历史舞台。与前者的冲突,由于车臣战争的爆发而激化;对后者的敌视,则来自宗教分歧和经济利益纷争。
对外族的负面评价受转型时期的社会背景影响逐渐加剧。面对突如其来的重大社会变故,大多数普通百姓并不能认清事态发展的来龙去脉,他们仅仅依靠潜意识里存在的对外族人的戒备和防范意识,来寻找灾难的根源以及幻想以此找到走出困境的出路。因此,有关高加索一带少数民族以及犹太人的负面报道铺天盖地,许多极端民族主义组织公开在媒介中宣传塑造这些外族敌人形象。
(三)归属与认同心理
人们寻找敌人的心理机制还体现了人谋求归属感的心理需要。个体在集体中寻找归属感是一个人最基本的心理需求,“我”属于“我们”这个集体,表明人具有归属性和参与性。特别是当人面临危机时,总是希望找到可以依托的群体来排除恐惧和无助感。认同感和归属感通常是通过划分“自己一异己”而确立的,因为只有借助于与异己的对立关系才能够明确自己群体的共同特征,建立牢固的认同感。因此,敌人形象能满足人们寻求认同感的心理,他作为一切灾难的罪魁祸首是增强群体凝聚力的最好方式。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人的认同感发生动摇,经济改革失败带来的社会危机挫伤了他们的民族自豪感,文化转型也给他们造成了精神困惑。俄罗斯大众迫切需要重塑民族认同感和重振民族自豪感。为了满足这一心理需求,确立外族敌人形象成为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而俄罗斯惯有的大民族主义思想更加助长了这一认同方式的强化。社会精英阶层的民族主义者在倡导弘扬俄罗斯民族文化、关爱俄罗斯民族自身利益的同时,为自己树立了外族敌人形象。这就是外族敌人形象活跃在20世纪末社会转型时期的俄罗斯文化中的重要原因。由于大众有着强烈的加强民族认同感的心理需求,所以关于外族敌人蓄意破坏俄罗斯的说法不但没有被正确认识,反而受到普遍追捧。
二、大众的从简、从众心理及非理性思维方式
在对待外族人的问题上,俄罗斯大众利用传统观念将一切危机所引发的恐惧心理通过外族敌人形象来宣泄。这体现了大众简单化的思维方式和从众心理。法国学者勒庞认为,群体易于接受那些受传统规律影响、被公众意见所认可、在适宜的社会环境中存在的观念。另一名法国社会心理学家莫斯科维奇的日常思维理论从另一个角度证实了个体对群体观念的接受和认可。他认为。个体的人在现实中不仅要独立思考和形成自己的观念,同时要启用沉淀在大脑中、由几代人积累的社
会经验、思维方式和思想观念。同时,勒庞认为,这些观念必须“具有绝对的、毫不妥协的和简单明了的形式”。因此,“它们都会被披上形象化的外衣,也只有以这种形式,它们才能为群众所接受”。
敌人形象就是披上丑恶形象外衣的一整套观念。大众群体的智力水平和素质较低,使他们不能接受高深莫测的哲学或科学观念,而关于摆脱困境、克服恐惧心理的一系列观念被简化、改造后,以易于被群众接受的敌人形象呈现。关于恶的抽象观念在日常思维中被披上人们所熟悉的形象外套以后,就形成了解释复杂社会危机根源的敌人形象。这反映了俄罗斯民族两个方面的心理特点:一是把关于外族人及其文化的一系列观念依附在日常经验所熟悉的外族人形象这个范畴中;二是将关于现实中的灾难与对危机的恐惧心理等抽象观念具体化和简单化为具体的外族敌人形象。这反映了大众思维程式化、简单化和形象化的特点。苏联学者克里班诺夫把这种现象解释为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直到用最原始的思维方式来解决问题。“把任何问题都推到一个有罪的人身上,这个罪人是世界上‘恶’的人格化形象。”因此,当人们面临威胁和危险时,总喜欢用“敌人作祟”这种简单的思维方式来解释,通过敌人形象来看待一切与自己对立的客体。
大众简单化的推理方式具有非理性思维特点,可以将许多没有逻辑联系,乃至自相矛盾的看法和观点糅合在一起。“群体推理的特点,是把彼此不同、只在表面上相似的事物搅在一起,并且立刻把具体的事物普遍化。”这种非理性思维方式不但使俄罗斯人善于塑造敌人形象,而且还将转型时期社会危机的引发原因统统归咎到外族敌人身上。比如,在俄罗斯流传已久的“犹太人阴谋论”就把俄罗斯历史上20世纪初与20世纪末两次大的社会转型归咎于犹太人的罪孽。尽管反犹主义者在俄罗斯并不占大多数,但“犹太人阴谋论”已成为俄罗斯家喻户晓的话题,许多人对此深信不疑。今天,与车臣的紧张关系又让许多俄罗斯人将高加索一带的少数民族与阴谋论联系起来,使用同样的套路来看待民族关系问题。这说明,俄罗斯民族的非理性思维特征较之其他民族更加明显,因此在塑造和接受敌人形象观念时表现出更加明显的倾向。
三、“扬己抑人”的偏狭式民族认同心理
大众对本民族文化属性的认识是民族认同的基础,人们必须对本民族文化的认识保持一致才能形成自己的民族认同感。在这一点上,民族文化传统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许多传统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念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筛选、提炼,构成民族精神文化的精髓。得到大众认可的观念进入集体无意识,被人们无条件地接受,成为民族认同的基础。
不同民族对世界的认识不可能完全一致,在传统观念上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代表不同文化的民族在交往中总会有一定的距离,进而产生文化障碍,加深了相互间的陌生感与异己感,“自己一异己”的对立模式影响了民族群体之间的交流。同时,面对“异己”,人们难免要暗地里加以相互比较,并且总希望突出自己的优势。按照弗洛姆的理论,强调自己群体的优势是任何团体存在的基本前提。人们在强调本民族优势的同时,往往会贬低他人的民族文化,因此,他人形象能够帮助个体强化民族认同感。要想为自己的民族认同奠定坚实的心理基础,就要利用其他民族的文化特征做衬托。正反的对比度越大,就越能突出自己一方的正面性,也就越能强化民族认同感。
当旧的理想和价值观被瓦解,加强民族认同是扭转危机局面的最好办法。挽救民族认同危机,可以通过正面途径,即调动理想的传统模式,对历史加以神话化、英雄化来强化认同感;同时,也采用反面途径,利用寻找困难、危机的根源的办法来补偿大众意识中的失落感。在后一种办法的实施过程中,就经常会利用“我们”与“他们”的对立,特别是敌人形象的作用。虽然贬低他人文化不一定会直接形成对他人群体的仇视,但当自己群体内部出现危机时,就需要一个强有力的认同支持,因此必然会强调对方的危险胜和危害性,从而达到团结自己内部力量的目的。敌人形象作为社会危机的转载者,为社会所发生的一切不幸承担责任,人们在共同对付敌人的过程中凝聚在一起,建立新的认同。敌人形象集合了异己的所有负面特征,是百分之百的反面形象,也正是因为这个缘故,它最能提升民族认同感,起到团结自己队伍的作用。
危机时期的敌人形象固然能增强本民族的自信心,加强民族认同感,但是过分强调和夸大敌人形象的作用会导致盲目排外,甚至仇视外族人。这是一种偏狭的民族认同心理。受这种心理支配,会爆发大规模排外行动和煽起极端民族主义思潮。“民族沙文主义不仅鼓吹本民族的优越感和民族利益至上,煽动民族仇恨,主张征服和奴役其他民族,而且制造和散布民族被迫害的‘妄想症’,即本民族所面临的一切困难、人民遭遇的所有痛苦,其根源都在于某个恶魔民族的阴谋和威胁及其异族文化毒素。”
总之,俄罗斯民族在加强民族认同感过程中,表现出一种偏狭心理。为加强民族认同,极端民族主义者提出“俄罗斯只为俄罗斯人存在”的口号。在这种偏执心理的驱使下,社会排外浪潮日益高涨,从大众媒介的排外宣传到日常生活中对外族人的歧视,随处可见俄罗斯人的民族优越感和排外心理。极端民族主义者利用日益激化的民族矛盾,把那些与本民族发生冲突的他民族描绘为反面形象,后者的民族特征被歪曲、抹黑,整个民族及其所有成员被浓缩成一个具体的敌人形象。而且受某些带个人目的的政客操纵,有关外族敌人的负面宣传愈演愈烈。当这些宣传为民众接受后,会大大加强他们排斥异族的心理,并且由潜意识的排斥心理转化为有意识的仇外心理,最终酿成一些暴力流血事件。
篇6
成绩是辉煌的,可喜的,然而当我们为成绩举杯高歌的同时,我们应当清醒地认识到我国的精神文化建设严重滞后于物质的发展,中国人民富起来的同时,精神文明严重匮乏。这些问题出现在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主要表现为人心浮动、跟风现象严重;文化认同、文化自信不足;价值取向偏离主流文化;思想道德严重滑坡;中国人的善良、热情、互助的朴质渐渐为物质侵蚀。这些问题影响着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对此,我们必须正视问题,科学合理地解决问题。
齐抓共管,形成合力。政府不仅是经济的建设者,也是软实力的承担者,经济要发展,软实力也需要建设,两发展才能两不误。部门之间要相互配合,加强沟通。坚决取缔不文明的网络文化,净化网络环境,营造绿色的文化氛围。鼓励、支持、引导有利于主流文化发展的社会团体,保护其合法权益。鼓励文化创新,积极发掘如莫言、李安这样的文化大师。传承中国优秀文化同时宣传中国优秀文化,让中国优秀文化走得更远、走出国门、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中国走向世界。
提高认识,增强文化自信。文化的兴衰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民众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信心。社会上出现跟风追星、对外国文化的追捧,可谓是登峰造极,而对自己的传统文化却备受冷落,这些种种行为都是对本民族文化缺乏认同感和自豪感的表现,尤其是当代青少年,可谓是让人担忧,外国文化对我国文化的入侵已是无形之中的事实。学校要加强对中华文化的教育力度,提升当代青少年对本国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开展民族文化交流活动,使青少年了解中国文化的根源,使其更好地加深理解和认识。增强文化自信。
篇7
【关键词】 锡伯家庙;文化复兴;文化展演;文化功能
现今的锡伯族因历史原因大致形成东北和西北两地分居的格局,而锡伯族文化较多的保存于新疆锡伯族群体当中,沈阳地区的锡伯族却丧失了包括语言文字在内的大量民族文化特色。近十年来,沈阳当地政府及相关单位、沈阳锡伯族群体为传承发扬锡伯族的传统文化正在逐步加强努力,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保存锡伯族文化的根源。
锡伯家庙不仅是锡伯族的宗教活动场所,更是锡伯族的民族象征、文化符号和锡伯族人的精神家园。在沈阳地区锡伯族文化复兴与建构的过程中,锡伯家庙作为文化展演的舞台,展示了锡伯族文化并承载了多元的文化功能。
一、锡伯家庙――锡伯族文化展演的舞台
锡伯家庙,又称太平寺。锡伯族南迁至盛京后不久,于清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自筹银两在盛京城外攘关门外(现沈阳市和平区皇寺路一段太平里21号)修建了锡伯家庙。锡伯家庙是一座喇嘛教寺庙,但是并不是纯粹的喇嘛教寺庙,庙内除供奉释迦摩尼等佛像外,还供奉关公、龙王、胡仙等偶像,反映了锡伯族多元的。
康熙、乾隆年间锡伯家庙又数次扩建,日臻完善。但解放前已遭到严重破坏,建国后又被学校、工厂等占据,直到1985年后,锡伯家庙开始重修。2004年5月底,建筑工程全部竣工,锡伯家庙的建筑得到了全面恢复。[1]
对于中国的少数民族来说,文化展演具有重要意义。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普遍面临着日渐式微甚至濒临消失的危机,保护与传承民族文化是众多少数民族的当务之急。[2]在沈阳锡伯族文化的复兴中,文化展演发挥了重要作用,锡伯家庙顺理成章的成为了锡伯族文化保存的载体与文化展演的舞台。
1、呈现西迁历史,唤起民族记忆
1764年的西迁改写了锡伯族的历史与文化,是锡伯族历史上最重要的事件。为了纪念西迁,锡伯族人把农历四月十八日定为自己的传统节日,称之为“西迁节”。
在家庙的正门前两旁立有两块石碑,分别以汉字和满文镌刻,记载了锡伯族的早期活动、南迁盛京的历史及家庙的修建缘起与过程。进入正门,迎面而来的便是西迁主题雕像,在雕像底座的主题为“西迁之路”的介绍牌上简要说明了锡伯族西迁的情况。在雕塑西侧的一面墙上以浮雕的形式展现了西迁路上的锡伯族群众,象征着锡伯族的西迁壮举。西迁象征着锡伯族坚韧不拔的民族气质和保家卫国的民族精神,是锡伯族引以为傲的民族符号,也是锡伯族文化艺术中的永恒主题。对西迁先辈的缅怀、对西迁节的纪念是锡伯族人建构民族认同的重要方式,锡伯家庙则是这段历史呈现的舞台。
2、保存民族文化,展示民族特色
民族文化展演的另一个主要目的是对外表述民族文化,突出文化差异,阐释和建构民族文化的独特意义。[3]锡伯家庙是锡伯族文化保存的实物载体,也是以锡伯族文化为主题的展览馆,展示了锡伯族的历史源流、风俗习惯、民间文艺、居住场景、传统婚俗等主要方面。我国的锡伯族人口较少而且两百多来分居于祖国两端,相距遥远,却保持着很高的民族认同感。究其原因,民族的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情感的关键,而锡伯家庙作为一个建筑符号就是民族文化的象征,区分民族差异的标志。
3、展演节日仪式,维系民族情感
作为锡伯族各项主要仪式的展演舞台,锡伯家庙对锡伯族文化的复兴有着重要意义。农历四月十八的西迁节是锡伯族最重要的民族节日,也是锡伯族民族文化主要的象征符号,西迁节的纪念活动是锡伯族最重要的民族活动。自2009年以来,沈阳市民委、沈北新区人民政府与沈阳市锡伯族联谊会每年都会联合举办“西迁”纪念活动。这一天,有大量来自新疆及祖国其他地区的锡伯族人回到故乡沈阳,以及沈阳当地的锡伯族人在锡伯家庙共同进行祭祖仪式,追溯民族的历史与文化。锡伯家庙既是缅怀先辈的圣地,也是仪式展演的舞台。作为民族历史文化的建筑符号,锡伯家庙被赋予了锡伯族同根同源的象征意义,全国各地的锡伯族通过这一场域,增强了民族内部的情感交流,强化了民族的凝聚力。
二、锡伯家庙承载的文化功能
文化功能论在民族学、人类学的文化研究中应用广泛,起到了重要的范式作用。从文化功能论的视角来看,在锡伯族文化保存、传承、复兴与建构的过程中,锡伯家庙承载了多元的文化功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1、保护与展示民族文化
清代,锡伯家庙修建之初是一所喇嘛教寺庙,但在家庙不断扩建的过程中,锡伯族的多种和本民族独有的民间信仰也被容纳进来,因此家庙的最初性质是锡伯族的宗教活动场所。家庙是锡伯族民族文化的实物载体,以建筑的形式保存着锡伯族的文化内涵、历史文物与古迹,因此家庙也是一所锡伯族文化博物馆。家庙还是锡伯族举行民族节日仪式的场所。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的重要特征,彰显着本民族的独特文化,包含着民族内部的向心力。家庙是锡伯族举行仪式的场所,也是锡伯族文化的展示与发展的平台。从形式和功能上来说,锡伯家庙的三重性质本质上是一体的,都是对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展示。
2、建构民族认同感,加强民族凝聚力
家庙供奉着锡伯人的先祖,保存着锡伯族文化的源头,是锡伯族人的精神家园;是东北、新疆以及居住在祖国其他地区的锡伯族人都要来朝拜的圣地。在家庙举行的祭祀先祖、纪念西迁节等活动是各地锡伯族交流互动、维系民族情感的重要仪式。家庙是全国锡伯族人的“根”,是锡伯族民族向心力的核心,对建构认同感、加强凝聚力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3、双重认同统一的象征
1764年,西迁的锡伯族群众在锡伯家庙举行出征仪式后,出发迁往新疆伊犁驻守边防,现今生活在新疆各地的锡伯族就是他们的后裔。西迁的锡伯族肩负着神圣的历史使命,为中华民族的安全与稳固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西迁象征着锡伯族坚忍不拔的民族气质和保家卫国的民族精神,是锡伯族引以为傲的光荣历史。先生提出过“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祖国的每个民族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员。锡伯族忍受民族分离之痛,不远万里为祖国驻守边疆,正是代表了锡伯族人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双重统一,锡伯家庙则是双重统一认同的象征。
三、结语
由于历史原因,现在的锡伯族大致形成了东北、新疆两地分居的居住格局。社会变迁的影响、多元文化的交融和现代化的发展使东北锡伯族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辽宁沈阳既是锡伯族的故乡,也是锡伯族的主要聚居地,但是沈阳地区的锡伯族已丧失了包括锡伯语言文字在内的大量的民族特色,对本地区锡伯族文化的保护已刻不容缓。在沈阳锡伯族群众与当地政府的共同努力下,沈阳地区的锡伯族文化开启了复兴与建构的进程,锡伯家庙则在这一进程中起着核心与关键的作用。
一方面家庙是锡伯族文化展演的舞台;锡伯族在历史上谱写了西迁戍边的辉煌篇章,家庙呈现了这段历史,唤起了本民族共同的历史记忆。家庙保存了锡伯族重要的历史文物与古迹,展示了本民族的历史源流、风俗习惯、民间文艺、居住场景、传统婚俗等文化要素,阐释和建构了本民族文化的独特意义。家庙还是西迁节纪念等民族节日仪式的展演舞台,是促进内部交流、维系民族情感的主要场域,承载着分居祖国各地的锡伯族人同根同源的象征意义。
另一方面家庙还承载着多元的文化功能;家庙是民族的宗教活动场所,是民族文化的博物馆,还是民族仪式的举行场所,保护与展示了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家庙是锡伯族人追念祖先的圣地,建构了民族的认同感,增强了民族的凝聚力。家庙同时还被赋予着西迁精神,象征着锡伯族的民族认同与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中一员的国家认同的双重统一。
【注 释】
[1]李云霞.锡伯家庙――太平寺的历史变迁[J].满族研究,2011(1).
[2]彭兆荣.人类学仪式研究述评[J].民族研究,2002(2).
[3]王静.人类学视野中的仪式与文化展演[J].盐城师范学院院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29(6).
【参考文献】
[1] 《锡伯族简史》编写组编写,锡伯族简史(修订本)[M].辽宁:民族出版社,2008.
[2] 赵志强、吴元丰.锡伯族历史探究[M].辽宁:民族出版社,2008.
篇8
1旅游业与旅游目的地少数民族文化的关系
云南旅游业已从简单的观光旅游转变成为独具特色的文化旅游模式。云南省世居着25个少数民族,而每个少数民族又因地域的不同,具有不同的分支,每个分支都具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属性。每一个少数民族的文化资源都不同程度的展示着他们的、风俗习惯、历史传说、民族史诗、审美情趣、工艺文化、思维习惯、语言模式等。它们是当地少数民族身份的标志,是他们文化的基因,风雨无阻世代的延续着这些文化符号,创造着一个又一个的文化盛宴。从云南省旅游业发展的方针中可以看出,目前云南旅游业已经从普通的行业向支柱产业转变;从吃住行游购乐到现如今的文化精品旅游发展转变。如去石林风景区便会欣赏和体验到淳朴、纯真的撒尼彝族风情,当地阿诗玛文化与旅游产业的结合以及中国石林国际火把节和中国“牛王”争霸赛,使得当地彝族文化与旅游产业紧密结合。再如,风花雪月的大理更是把旅游与当地白族文化演绎的出神入化,去欣赏当地白族特色建筑“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品尝白族人家特有的头苦、二甜、三回味的三道茶歌舞表演;到热闹非凡的物资交流会三月街赶集市和品尝浓郁的白族小吃;感受白族古老的民间传统工艺文化扎染艺术;体验白族的,去佛香妙国接受佛教的洗礼——独具地域特色的本主崇拜、崇圣寺三塔、观音阁;到蝴蝶泉去感受金花和阿鹏的对爱情的执着追求等等。从目前云南旅游产业发展情况来看,云南每个地州都根据本地核心少数民族的文化为依托发展旅游产业。形成了到楚雄彝族自治州体验彝族文化;在大理白族自治州感受白族文化;到丽江市体验人类文字活化石的纳西族东巴文化、感受母系氏族的摩梭族文化;到迪庆藏族自治州感受那具有浓郁藏传佛教的藏族文化;去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感受傣族文化。它们是云南少数民族文化的大观园,在每个地州都能感受到不同的少数民族文化。这些少数民族文化已经与云南旅游产业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在欣赏云南各地不同的自然风光的同时,游客也感受到了浓郁的当地少数民族文化,从建筑艺术、服饰艺术、歌舞表演,到饮食文化等等,它们与汉族文化有着天壤之别。游客在第一次接触到这些少数民族文化时都会情不自禁的为之感动,游客在心灵深处与当地异彩缤纷的少数民族文化产生碰撞。因此,可以说没有这些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化,云南旅游产业的结构不会有现如今的多样性,更不会有那么多的游客蜂拥而来。云南旅游产业与当地少数民族文化之间的联系就像火与柴的关系,有火没柴,柴自然就不能充分发挥它的作用,反之既然。
2旅游业对旅游目的地少数民族文化的影响
随着旅游业的飞速猛进,一方面为少数民族地区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益,为少数民族的人们创造了就业机会,另一方面又不可避免的对少数民族地区传统文化造成了负面影响。为发展旅游业接待大批游客,不得不改变传统少数民族建筑文化,使得钢筋水泥取代了传统少数民族土木结构的建筑形式。外来游客数量的增加,使得当地年轻一代逐渐被游客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所改变和同化,他们对自己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呈现一种不认同感。这种现象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构成一种矛盾关系,民族文化旅游开发的急功近利引起的文化变异与原生态民族文化保护的矛盾由此而生[1]。旅游业快速的发展,加快了少数民族地区的建设,少数民族地区由原来的村寨文化逐渐的转变为城镇文化现象。外部属于显性旅游城镇化;内部是当地村民发展旅游过程中的观念意识和生活习惯的旅游城镇化,属于隐性旅游城镇化,就文化的流变、保护和继承而言,后者的影响更为深刻[1]。这种现象在旅游业发展的今天,少数民族这种隐性的文化变迁意识在逐年增加,对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由此,当地少数民族无意识间,加快了传统文化变迁的进程,使得当地居民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发生了巨大变迁,甚至导致某些文化特色被大量涌入的外来文化所同化或消失[2]。例如,近年来大理、丽江、香格里拉、西双版纳等地的旅游业发展势不可挡,居住在这四地的少数民族中,有近一半多的年轻人特别是儿童基本不会使用自己本民族的语言,民族语言是他们继承本民族文化的根基,但从现在的情况来看,不久的将来,生活在这里的少数民族将会丧失学习本民族传统文化的机会,这种现象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来说无疑是一种沉重的打击;同时对于本民族服饰艺术的传承来说更是一种尴尬的局面,服饰艺术是一个民族的文化媒介和载体,其中浓浓地渗透着一个民族历史变迁、、风俗习惯、审美心理、地理环境及生产劳动等[3]。但目前多数少数民族的居民不愿意穿着本民族的服饰,更别提是掌握本民族服饰的制作工艺和高超的刺绣技艺,多数当地人也只是象征性的穿着一次本民族的服饰为的就是迎合一下相关旅游项目和本民族的传统节日。这种现象在旅游业高度发达的少数民族地区尤为突出,不仅不利于当地少数民族本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同时更是加快了本民族文化变迁和消亡的进程。以周城扎染为例,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周城村的决策者们大胆提出靠扎染业来启动旅游业,通过发展旅游业来推动扎染业的战略思想。近20年来,周城村的扎染业与旅游业相互依托、相得益彰、并驾齐驱。1992年,周城被云南省旅游局命名为“白族民俗旅游村”和旅游涉外定点单位。1996年,周城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白族扎染艺术之乡”[4]。目前前往大理旅游的游客都会自觉不自觉的前往周城,去原产地去购买扎染工艺品的同时,感受周城白族的本主文化、服饰文化、婚丧嫁娶、宗教礼俗等等。一方面他们推动了周城白族文化的发展,同时也促进了当地旅游市场的发展;另一方面,由于民族文化虽然是流动的、发展的,就不可避免地会受到时代的影响而发生变化,但盲目的为迎合旅游市场的需求,不断的加入现代审美元素,大量开发游客可能喜欢的图案和产品。从产品来看,工艺是白族的,但视觉为现代的,传统与现代的融合固然是件好事,但试问是不是所有的游客都认为这是他们所需要的。游客前往某地旅游,在旅游目的地购买当地的纪念品,其本质就是想购买到当地原汁原味的东西,而不是一味的为迎合游客而进行改造。适当的进行变化,是时代的需求,但所有的产品都呈现同一面貌,进而逐渐失去了本属于这个民族的文化特性。因此,在发展旅游业的同时,当地的文化创业者,应坚守自己本民族文化的精髓,在缤纷杂乱中应固守本属于自己的世外桃源,保留其特色,让文化的烙印更加的清晰。近年来,周城白族扎染工艺与当地旅游业发展之间的关系已相当紧密,算是传统文化保护与经济协调发展较为成功的实例。从周城白族扎染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制作者太依赖于旅游业,他们太在意游客的想法,想尽一切办法在创新扎染图案。其实游客想要的还是那些当地白族扎染中传统的图案,图案的含义游客不需了解,游客们要的就是那神秘而又古奥的白族扎染图案的产品,而不是现在市场上所见到的这些现代扎染产品,其图案的民族属性不清晰,工艺简单。由此看来,作为传统文化的传承者,他们在旅游业发展的潮流中迷失了自我,丢失了自己的民族特色,更失去了本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者的身份。因此,他们应该紧紧跟随旅游业发展的大好前景,认真、扎实的做好自己本民族的东西。一味的为迎合游客而进行改变的话,还不如用心去研制如何加强和提高传统植物染色的固色工艺,把传统做精致,彰显其特色,便是对传统文化最有效的保护与传承。
3如何保护与传承旅游目的地少数民族文化
少数民族文化是世居民族赖以生存的文化基因,是民族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文化的发展推动民族的发展,文化的繁荣推动民族的繁荣[5]。旅游目的地少数民族长期受外来文化的冲击,对其生活方式、思想观念等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在本民族传统文化面前自觉不自觉的退缩,让外来的文化有了入侵的空间。文化入侵和文化同化是一种文化现象走向衰退和消亡的象征,在当今旅游产业高度发达的少数民族地区,加强当地少数民族对本民族文化认同感、自豪感是阻止和降低文化同化最行之有效的手段。一种文化中的认同往往具有较大的保守性,它导致了人们以自己的文化作为最高的价值取向[6]。对本民族文化认同感的培养并不能取决于外界,而只能从本民族民众出发,在内心深处、潜意识中加强对本民族文化高于外来文化的观念,只有这样才能最大程度的降低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同化和异化现象。伴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游客对旅游商品的需求供不应求,少数民族传统工艺品成为游客竞相购买的对象。这些工艺品本是当地少数民族日常所用之器物,其生产只是为满足当地人的生活所需。但旅游产业的介入,需求之大,传统的手工文化并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这些具有重要的人文价值和工艺文化的工艺品逐渐被工业化大生产所代替。在工业化及市场化的浪潮下,少数民族地区手工制作的部分民间工艺在竞争中丧失了优势,民间工艺传承失去了动力,少数民族传统工艺出现失传甚至消亡的现象[5]。加强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的保护与传承已是当务之急,在工业化大生产旅游商品的前提下,应加大扶持传统手工制作,鼓励一些民间艺人继续从事手工制作少数民族工艺品,同类商品因制作工艺不同、手法不同,价钱应该有大的区别。以少数民族的纺织品为例,同色、同花型的商品,如果机器大生产的价格为100元,那么手工制作的就应该在500元以上,由游客来做选择,而不是由旅游市场的决策者来决定商品的命运。传统手工艺在市场上有一席之地时,其愿意从事制作的人群就多起来,这样游客对市场上商品的选择余地就大,于此同时,少数民族的传统工艺就能得以健康有序的保护与传承。在旅游产业快速发展的云南省,一方面旅游业为当地少数民族带来了经济上的获益,为民族文化的发展拓宽了道路;另一方面,少数民族文化又受到旅游业带来的冲击,在不同程度上遭到破坏。如何在发展旅游产业的同时又较好的保护和传承当地少数民族的文化资源,又如何加强旅游目的地的居民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这些少数民族的文化该如何跨越时空,使得传统与现代并存。对于这个问题不少专家和学者也提出了相应的举措,部分理论也应用于实践之中。例如云南多地也相应的建立了民俗博物馆、民族文化村和生态博物馆等,成为目前民族文化资源保护的主要方式[7]。不可否认,上述保护方式在不同时期保护民族文化资源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致使许多濒临消亡的重要民族文化和民族民俗文物,被及时抢救和收集[7]。但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这些方式还是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如在操作和管理上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还停留在口头层面;同时文化是以人为载体,当地少数民族的思想和观念与他们的文化息息相关,是他们世代传承的文化基因,这些已深深的烙印在他们的文化和他们的身上。例如这些民俗博物馆、民族文化村以及生态博物馆,也只是对这些文化的一种静态的保护,并不能从本质上解决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问题。在笔者看来,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上面提到的三种保护方式也只是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保护还应该是从加强当地少数民族民众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做起。从文化保护的内隐和外显模式做起,文化的根基在于传承它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念,而生活在这个环境中的人则是文化传播的载体。因此,强化和加强载体的认识观念,提高民族认同感,提高民族、族群凝聚力,才是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文化最为本质的基石。
篇9
全球化的发展让国家之间的交流愈加频繁,民族音乐文化也迎来了多元文化发展的趋势。让民族文化在多元文化中做好传承和发扬工作,有助于提升民族的凝聚力,展示民族的音乐文化。所以要做好民族音乐的传承和发扬工作,吸收外来音乐中的优秀精华,提升自身民族音乐的魅力,让民族音乐更好地传承下去。
一、多元文化对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作用
(一)承担着民族音乐传承的主渠道功能
多元文化传递具有高度概括的特点,这也促进了民族音乐传承的稳定性。多元文化音乐主张保持民族音乐文化的元素,因此成为了民族音乐传承的主渠道。多元文化主张传递、整理多种音乐文化,依据受教育者的心理接受情况和社会对于音乐文化的需要制定合理的传承方式,这让民族音乐找到了传承的方法。
(二)促进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发展
音乐只有不断地进行创新和改进,才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潮流。民族音乐在发展中也要不断地进行新音乐文化的引进工作,拓展民族音乐的范围,增强民族音乐的时代性。多元文化音乐将不同民族的音乐进行融合,形成了稳定的认知和理解方式,为民族音乐提供了发展和创新的机遇。在信息技术的影响下,我国音乐受教育者可以领略到全球音乐文化的水平,将自身的民族音乐进行对比和融合,可以帮助提升本民族的音乐吸收外来音乐的有效性。受教育者不断地进行外来音乐的融合,可以依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创作出更加符合社会发展的音乐作品,这也是现代音乐传承的重要依据。
(三)提高民族音乐文化的凝聚力
民族音乐体现着民族凝聚力,社会经济的发展也离不开音乐文化的传承。民族音乐文化要和社会发展的趋势相适应,给社会营造一种温馨和谐有竞争力的环境。在民族音乐的传承中,要认真审核民族音乐的文化价值观念,找到民族音乐和其他音乐的差别和差距,增强对民族音乐的认同感。受教育者要正确引导音乐发展的趋势,做好民族音乐在多元文化背景下的传承工作,创作出更加符合社会发展的优秀民族音乐,从而提高社会对于民族音乐的认同感,增强国家的凝聚力。
二、多元文化下民族音乐传承的策略
(一)认识到挑战和机遇并存
在多元文化背景下进行民族音乐的传承,要认识到挑战和机遇并存、衰退和复兴共生。这既是民族音乐发展中的逻辑,也是多元文化背景下的现实发展情况。民族音乐具有很强的独立性和稳定性,很多人认为这种共性会导致民族音乐和现代音乐存在冲突。其实不然,本土的传统的民族音乐和外来的现代的音乐可以兼容。在世界音乐发展中,每一种民族的音乐都是文化传播的途径,都可以实现共生共存。在多元文化背景下,民族音乐保持着自身的独立性和稳定性,主动地吸取外来优秀的音乐文化,这样可以提高民族文化的适应性,在多元化的背景下进行调整,更好地适应国际的音乐文化发展。多元文化强调不同的音乐文化共存和音乐平等理念,这让本民族的音乐文化传承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全球范围中的音乐发展也面临着严峻的形势,民族音乐在全球化音乐浪潮中势必会受到影响和冲击。信息技术和全球一体化的发展促进了民族音乐文化的转变,让不同形态的民族音乐文化交流非常频繁,很多民族音乐面临着多种现代音乐的影响和冲击。少数族裔群体的民族音乐更是处于文化发展的弱势地位。我国的民族音乐内容多、形式多样,因为各个民族的音乐传承和发扬的形势不同,所以在多元文化的影响下,很多地区的民族音乐受到了严重的冲击。在多媒体和信息技术的影响下,传统的音乐文化传承方法受到了限制,城市化的转型让很多的民族音乐文化没有了发展的根基。我国的民族音乐文化被多元文化和商业价值异化或者是同化,改变了传统的精神内涵。
因此在多元文化的影响下,我国的民族音乐面临着挑战和机遇并存的状态,衰退和繁荣共生,为了避免出现传统民族文化传承的断裂,要大力倡导民族文化的独立性、稳定性和民族性,推进民族音乐的传承工作,更好地适应多元文化的发展机遇。
(二)注重个性张扬和意义重构
民族音乐在传承过程中,要注重个性张扬和意义重构。个性张扬能够体现我国民族音乐的特点,让民族音乐的独立性和稳定性得到更好的发挥。西方理性音乐家认为,音乐是一种科学,可以通过定量研究、定性分析等科学方法进行验证和检测,这是唯物主义的思想。作为一种艺术形式,音乐具有很强的科学标准,并注重表演者和演唱者的情感表达和真情流露。民族音乐中存在很多的非均分律动,这就是个性鲜明的表达方式。西方的音乐学家使用科学时间观评估我国音乐的非均分律动观念就无法解释。所以本民族的音乐在进行文化传承的过程中,要综合考察多元文化的观点,减少西方理性主义的影响,做好本民族个性音乐的传承工作。
民族音乐的重构是理解本民族音乐的重要方式,若是只在结构层面和音响方面对音乐进行理解,就会发现民族失去了精神的内涵。所以要注重民族音乐的重构,不能仅仅将民族音乐作为一种音响,而是要将音乐作为重要的传承方式。多元化音乐非常注重音乐的平等性和认同感,认为所有的音乐都有存在的重要价值,这也是民族音乐在多元化趋势下发展的途径。民族音乐具有民族发展的特殊意义,代表着独特的民族文化,所以要做好民族音乐的传承工作。将民族音乐建立在自身文化发展的根基中,将演奏技法和音响形式赋予音乐传承之中,这样可以体现“民族的音乐表现了民族”的文化含义。
(三)进行多元化音乐教育
篇10
关键词:全球化语境;边疆民族电影;身份认同的塑造;市场困境;边疆稳定与团结
身份认同(Identity)是“指一个人或一个群体的自我认识,它是自我意识的产物:我或我们有什么特别的素质而使得我不同于你,或我们不同于他们”①。我国边疆民族电影(反映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政治、历史与生活题材的电影,简称边疆民族电影)以独特的少数民族语言、记忆、地域、习俗、服饰、景观等构筑一个指认性的身份场景,界定自我、区别他者。但是,在当前主流文化的影视传媒强势化语境中,边疆民族电影中民族身份指认越来越处于剧烈的文化冲突和文化摩擦中,出现身份模糊、认同焦虑。边疆民族电影不得不游离于表现民族文化、大众文化的夹缝中,在商业、政治、艺术多重权力纠葛中艰难徘徊,身份认同日趋分裂、多元。当代边疆民族电影呼唤民族身份的塑造与认同,身份认同对于解决边疆民族电影的市场困境、发展民族文化、巩固边疆地区的稳定与团结有重大意义。
一、 边疆民族电影身份认同的塑造与民族文化的发展
除了电影所属的共性(观赏性、娱乐性、大众性)之外,边疆民族电影所特有的属性和功能就在于其民族属性和民族心理功能,在于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展现。边疆民族电影的民族性涉及到内容与形式两个方面。电影的内容即题材,少数民族电影的题材内容必须反映少数民族文化,这是界定少数民族电影最根本的原则。真正的边疆民族电影应当是具有深厚民族文化内涵和民族品格的作品。
但是,从当代边疆民族电影的实际内容来看,很多创作者往往忽略或歪曲了“民族性”的根本性质。有的以“猎奇”和满足观众窥视为目标,对少数民族文化中一些贴有民俗标签的东西进行夸张和渲染,严重影响了受众审美的、长期的市场消费能力。有的则从“汉族视觉”出发,只捕捉到一些“皮毛”,没有深入到民族心理、民族意识、民族精神等深层文化,这样的作品缺乏少数民族自我的体验和表达,不利于边疆民族电影民族文化身份的塑造。导演章家瑞说:民族电影的成功应当是从一个民族自身出发触摸一个民族的历史与现状。一部好的边疆民族电影将成为弘扬民族文化、打造民族认同感的良好途径。
其次,从影片中民族形象的塑造来看。边疆民族电影中民族自我形象的建立不仅影响着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播与宣传功能,还进一步影响到我国多民族文化中华民族统一体的构建和稳固。健康、良好、充满民族力量的荧幕(荧屏)民族形象对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归属感、传播民族文化有积极的引导作用,而落后、愚昧、无知的荧幕(荧屏)民族形象则会引发民族反感、影响民族团结、民族文化的宣传。边疆民族电影作为我国多民族国家建设的一部分,本身就是我国“多元一体”格局中一个持续性的文化建设项目,往往被赋予推进中华民族一体化进程、传承少数民族文化、凝聚族群认同的任务;对外,作为我国影视的一部分,以其题材本身的敏感性成为国际观众注目的焦点,既是政治的焦点,也是文化的焦点,由此无形中成为国家形象的表征。因此,在国家宏大叙事的前提下,在自身族群文化的诉求中,如何在影片中塑造边疆少数民族群体形象,表达少数民族文化,是边疆民族电影民族认同的重要内涵。
再者,从演员的民族身份来看。由于语言的障碍、心理素质的陌生、以及民族情感之间的距离,汉族演员很难深入表现民族深层心理,更多塑造的是建立在虚构想象之上的民族形象,并赋予了大量汉文化意识形态;少数民族演员塑造的民族形象则更接近于真实的民族面貌,也更为自觉地凸现族群文化标识。而汉族观众和本族观众对演员的民族身份便会产生认同差异。
所以,要获得边疆民族电影的民族认同,最关键的还在于坚持对民族文化的根本追求,平衡族内和族外受众文化接受心理差异,正确定位创作视角。也只有拍摄真正意义上的边疆民族电影,才能推进少数民族文化的持续发展。
二、边疆民族电影身份认同的塑造与市场困境的解决
目前,边疆民族电影的消费市场十分薄弱,其原因有很多,如创作困境、融资难题、发行渠道不畅、专业队伍缺乏等,但最根本的一个原因还是缺乏民族认同。边疆民族电影的“民族认同”就是其民族身份的认同。从市场层面看,电影的民族认同包括产业主体方面的民族认同、消费主体方面的民族认同、及管理主体方面的民族认同,三者缺一不可。相对于一般影视剧,民族电影中少数民族主体的介入使得三方博弈变得更为复杂。这多方的力量唯有达到一定的平衡,才能获得有效的“民族认同”。其中,消费主体方面的“民族认同”又是这多方力量中最为重要的,可以说,受众的“民族认同”直接决定了边疆民族电影的市场消费。受众的“民族认同”既包括少数民族本身的“国族认同”和“族群认同”的统一,又包括本民族认同和他民族认同的统一,只有在边疆民族电影中求得两个统一的共同实现,才能真正获得观众的认可,反之,两个统一关系没有搞好,则会出现不同层面观众的不认同。
- 上一篇:基础护理培训
- 下一篇:早产儿护理最关键的措施